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

篇1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信息化人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4-0067-07

1背景

作为我国著名的财经院校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财经、政法、管理等学科具有较大优势,为了更好的满足这种需求,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200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得上级部门批准,正式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计算机本科生,为办好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我们应该明确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财经类特色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作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们研究了国际上关于计算机课程体系的IEEE/ACM CC2005系列规范,研究了MIT等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了香港最好的3所大学,实地考察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具有财经背景的大学,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是重点,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

2国内外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为了开设好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有用的人才,我们对国外、香港和内地的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开设情况作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原则。

a 充分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外出学习调研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为了能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我系成立了学科调研小组,首先对国内外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院)进行网上资料搜索,对所搜索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将不同学校分为三类:著名大学、与我校同性质的大学和该专业办学有特色学校,确定调研重点学校;其次,根据我校特色及所开专业属性,定制调研内容;即在充分准备基础上,制定调研方案。

b 多方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

根据调研方案,我系组织部分老师多批次外出调研,具体地域有:北京、华东地区、武汉,具体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等。调研的重点是新专业开设的学科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教学管理和学生就业情况。每到一处,尽量与对应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他们的专业建设、师资结构、毕业生定位、就业、教材建设、实践性环节,今后的发展方向、远景规划以及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并参观考察部分单位的实验室。

c 耐心求教,以期得到办学真谛

调研期间,由于诸多原因,调研工作也不顺利。我们就采取“狗仔”战术,跟踪采访求教,不达目的不罢休。由于有时有关人员工作很繁忙,我们就一直等候,直到他们开完各种会,再向其讨教有关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国内外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开设情况。

2.1国外知名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从著名的Computing Curricula 1991到现在尚未完成的Computing Curricula 2001(目前称为CC2005),中间经过了十多年。万维网Web的出现以及在全世界的迅速普及,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和广泛的应用,使得计算的概念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C1991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融合在一起,而CC2005包含五个相对独立的部分:CCCS(计算机科学)、CCCE(计算机工程)、CCSE(软件工程)、CCIS(信息系统)和CCIT(信息技术)。其中CCIS与我们国内的“信息管理系”(原图书馆系)比较接近。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01-2005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于2006年也正式推出了计算机科学方向、软件工程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这四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以有效地指导不同办学单位的定位,鼓励按照多规格发展思路办学。

我们研究了UC Berkeley、Stanford、Princeton、GeorgiaTech等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发现各大学在保持其各自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也逐渐吸纳了CC2005的一些课程改革理念,例如Berkeley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工程方面都开设出系列的课程;Princeton开设了计算机工程、信息技术等方向;Stanford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可以分出算法理论、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图形和人机交互、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软件系统设计等方向。而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始采用全新的ThreadsTM培养方案。ThreadsTM培养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组织课程的方法,代表了课程设置多元化、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并构建了一种长期的动态的课程体系。该培养方案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及自我调整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并给予了学生在广泛的领域中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将个人学习计划纳入市场大环境中的机会。

2.2香港名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开设情况

通过网上的资料收集,我们发现香港的同行也十分重视CC2005的课程体系,在他们的课程改革中也参照了该体系的思想,而且大家都非常重视数学基础和编程基础。港大和中大具有比较浓厚的人文基础,在人文和通识教育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

香港大学率先完成了新课程体系的设置,他们的课程方向基本上体现了CS、CE、SE、IS这4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他们关于信息系统集成方面的课程很有特色,这门课程实用性很强,而过去国内外大学都很少开设。学生毕业后很多都从事系统集成工作,即使将来做研究,具有系统集成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文大学的CS、CE两个方向的设置非常明显。而且他们正在进行新的课程设置,准备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使得学生在高年级能够进行专业分流。中文大学有一个非常成功的work-study项目,学生保留学籍到公司工作半年到一年(相应地延长学籍),然后回来做毕业设计,每届学生有50%以上选择参与该项目。

香港科大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也有CS、CE两个方向。他们非常重视程序设计能力训练,有5门编程课程。另外,科大对于程序设计原理、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研究性学习、毕业论文等课程,设置了“honor track”(优秀学生班),进入优秀班的学生大约为全体CS、CE学生的1/8,共30名左右。学生并不固定,需要通过任课教员的考试或认可,并没有强制的成绩限制。优秀班授课广度深度和教学进度都高于普通班。优秀班的成绩评定不受正态分布的限制,完全是教员说了算。

2.3国内名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开设情况分析

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以“培养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的计算机专业发展的建议,鼓励不同的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方向)专业规范中,对知识结构要求包括: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

根据实地考察,分析国内名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现状可知:

1) 工具性知识基本普及,其中最好的是外语、文献检索和科技写作也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得到普遍重视,但是在方法论、科技协作和科技方法等“软科学”方面还需有所提高。

2)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具备了普及条件,各校普遍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起到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作用,如:上海财经大学通过4个限选模块突出强化法律类课程。

3) 在自然科学知识方面,各校表现出差异不大。数学、物理教学在各校中普及,只是在数量上的差异。

4) 工程技术方面,各校表现出较大差异,也体现出部分学校对该方面教学的差距。传统的工科高校,课程偏“硬”,硬件试验课程比较多;而综合类特别是以社科类为主的高校课程设置偏“软”,以原理课和软件分析设计的课程居多。教学较好地进行了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素质培养。

5) 经济管理知识方面,各学校基本上开展了这方面的基础教育。

6)工科知识方面,有些学校结合自身背景,开设了有关光电、机械、微电子等工科基础知识课程。

7) 各学校具有较强的专业教学的实力和条件,专业知识的组织有层次,能够适时更新;同时都努力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重视教学的实效。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方向)专业规范,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类。统计表明,各高校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类同,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强、前后衔接有序,注重基础,勇于开设新课。但在课程的具体设置上各有所侧重和不同。课程的命名细节不尽相同,个别课程在归类上不尽相同。

公共基础课的普遍性最强,仅存在少数非普遍设置的公共基础课,如英语等。专业必修课的普遍性也较强,但存在一定数量的非普遍设置的课程:如武汉大学的计算机图形学等等。

差异充分体现在对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在计算机学科的纵深层次、实用计算机技术、理论基础与技术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各具风采。公共选修课的选课方向一致,但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也有较大差异。

3财经类大学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建议

3.1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需求与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 ,计算机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强、结构上不合理。

如图1所示:计算机人才培养应是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金字塔结构,为了保障国家根本利益:必有一支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队伍――科学型人才;为了大部分IT企业的发展:主要开发满足国家信息化需求的产品――工程型人才;为了企事业、国家IS的建设与运行(主流需求)――信息化技术型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原有含义相对于社会需求已经不能容纳目前的办学规模,而信息化社会有很大的、长远的对信息化建设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还没有哪个专业在满足,而 “计算机专业”应该是最靠近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以“规格分类”为核心思想 ,实现总体结构调整,解决人才培养与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名称下,鼓励不同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本科水平的教学计划考虑三种不同的类型:

图1 人才需求金字塔结构

科学型:以知识创新为基本使命,研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

工程型:考虑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综合应用,不仅要考虑系统的性能,还要考虑建造系统的代价以及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可以是以硬件为主的系统,也可以是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

应用型:承当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掌握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善于系统的集成和配置,有能力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

基于我们对于保险、民航、气象、地震、大学等中国大型机构中信息技术部门人员所占百分比的调查,信息技术人员占2%~2.5%,同时,在各种企事业机构中信息技术人员占比率在逐年增加。信息技术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知识体系,其基本目标是:围绕社会中各种组织机构(以及个人)的需求,通过对计算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

财经类大学一般具备经济和管理的特色,培养的学生懂经济,通管理,特别能理解各种组织机构的需求,所以其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懂经济、通管理同时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较好的创建信息系统。所以财经类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适合培养目前比较紧缺的人才――应用型(信息技术型IT)人才。

财经类大学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是: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型、应用复合型人才为主,具有较广泛的通识基础,良好的人文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工程技术应用、重视实践环节的锻炼,具有较强的工程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行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和技能。他们在理论上,应理解各种计算技术,这样一种理解应该能够直接指导为满足用户需求对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在实践上,应善于系统集成,善于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提供最优的满足这种需求的技术路线,有效地对系统运行实施技术性管理。

3.2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

财经类大学计算机专业比较适合信息技术型方向,表1主要是CC2005中IT与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取向比较。

表1 CC2005中IT与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取向比较

从表可以看出,IT方向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集成程序设计技术,人机交互,信息保障与安全,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平台技术,系统管理与维护,系统架构与集成,社会知识与专业素质,Web系统和技术。

1) 信息技术基础

其中包括基本概念(17学时)、组织机构的信息化(6学时)、信息技术发展史(3学时)、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学时)、典型应用领域(2学时)、数学与统计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3学时)。

2) 人机交互

人的因素(6学时)、应用领域中的人机交互问题(2学时)、以人为中心的评价(4学时)、开发有效的人机界面(时)、易用性(1学时)、新兴技术(2学时)、以人为中心的软件开发(5学时)。

3) 信息保障和安全

基本知识(3学时)、安全机制与对策(5学时)、实施信息安全的相关任务和问题(3学时)、策略(3学时)、攻击(2学时)、安全域(2学时)、计算机取证(1学时)、信息状态(1学时)、安全服务(1学时)、隐患分析模型(1学时)、漏洞(1学时)。

4)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概念和基础知识(8学时)、数据库查询语言 (时)、数据组织和体系结构(7学时)、数据建模 (6学时)、数据库环境的管理(3学时)、特殊用途的数据库(1学时)。

5) 集成程序设计技术

程序语言概述(1学时)、系统间通信技术(5学时)、数据映射与数据交换(4学时)、集成编码(4学时)、脚本技术(4学时)、软件安全实践(4学时)、其他相关问题(1学时)。

6) 计算机网络

网络基础(3学时)、路由与交换(8学时)、物理层(6学时)、网络安全(1学时)、网络应用领域(1学时)、网络管理(6学时)

7) 程序设计基础

基本数据结构(10学时)、程序设计的基本要素(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时)、算法和问题求解(6学时)、基于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3学时)、递归(1学时)

8) 平台技术

操作系统(10学时)、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3学时)、计算基础设施(1学时)、企业级软件、固件、硬件。

9) 系统管理和维护

操作系统(4学时)、应用系统 (3学时)、与系统管理相关的活动(2学时)、管理域(2学时)

10) 系统架构与集成

需求(5学时)、采购 (4学时)、集成(3学时)、项目管理(3学时)、测试和质量保证(3学时)、组织机构环境 (1学时)、系统架构(2学时)

11) 社会知识与专业素质

信息技术专业写作 (5学时)、信息技术行业与教育发展史(3学时)、计算的社会环境(3学时)、团队合作(3学时)、知识产权(2学时)、信息技术应用涉及的法律问题(2学时)、组织机构的环境(2学时)、职业操守规范与责任(2学时)、隐私和公民权利(1学时)。

12) Web系统和技术

Web技术(10学时)、信息体系结构(4学时)、数字媒体(3学时)、Web开发(3学时)、漏洞(1学时)、社会软件。

同时结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科类是强势的特色,计算机专业目标定位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很强的实践能力,既扎实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具备基本的经济、法律与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技能、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主要能从事财经、政法领域,兼顾其它领域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的综合型、实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的前提下,我们应该还应该开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会计学等相关课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总学分为166学分,其中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占了50学分。公共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占8学分,实践环节占14学分,只有94学分可用于专业课程,下面是专业相关课程的学时学分要求。

(1) 专业基础课

(3) 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中我们提供了较多的课程,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学习。

3.3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学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对实验教学来说就是要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专业综合实训与校外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共同实现了“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实验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本着“厚基础、强理论、重应用、促交流”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水平的、适应性强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其次,在实验教学中,要通过开展基础操作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通过开展综合应用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与团队精神;通过开展创新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开拓精神。最后,要搞好实践教学,需要做好实践教学规划,我们实践教学规划的原则如下:

a) 以教学改革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b) 以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基础,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既独立于课堂教学又与其密切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c) 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敬业爱岗、人员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

d) 加强实验教材和精品实验课程建设,出版系列特色实验教材。

4结束语

我们认为办好计算机专业“定位是基础,特色是突破口,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是重点,实践能力培养是保证。”

1) 定位和特色。我们认为在中南财经类大学的计算机本科教学应该定位于应用技术型,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化建设人才需求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很强的实践能力,既扎实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具备基本的经济、法律与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技能、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主要能从事财经、政法领域,兼顾其它领域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的综合型、实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2) 知识领域和全程教学计划,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方向)专业规范,结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法、管特点,改进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建立相应的全程教学计划。同时将专业课程下放,在第一时间与新生见面,提高专业稳定率。

3) 强调学科特色,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体系上,精心设计实验内容,搞好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实习项目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推进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CC2005. The Overview Report of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portal/cms_docs_ieeecs/ieeecs/education/cc2001/CC2005- March06Final.pdf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讨论稿)[J]. 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04,(11)。

[3] 2006-2007 Computer Science Threads General Catalog, Georgia

Tech. catalog.gatech.edu/colleges/coc/ugrad/comsci/

threads.php

[4] 黄维通,许忠信,朱小梅,李秀. 中外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比较[J]. 计算机教育,2005,(5).

[5] 潘洪军. 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构建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5,(4).

作者简介

骆正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430074

E-mail:

篇2

[关键词]职业化背景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李利民(1973- ),男,贵州都匀人,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贵州 都匀 558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133-02

职业化指职业技能朝着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来说也不例外,必须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近年来,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迅猛,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上升,很多高校在认清形势的基础上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招生人数连年上升。但期间却暴露出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即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很难在社会上找到专业十分对口的工作,就业形势严峻。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并没有减少,导致人才需求与人才供应之间矛盾的是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具体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尽管在学校学到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与社会的具体要求严重不符,也就是说,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培养目标等方面都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职业化背景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新构建,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是当前计算机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首先,知识结构不合理。当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并不是市场需求数量少,也不是计算机专业人才供应量大,最主要的原因是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社会需要。其次,当前很多毕业生普遍拥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差,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而且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不高。再次,计算机毕业生暴露出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社会责任感较差、没有很强的纪律性、工作经验不足、专业技能水平缺乏竞争力等。这造成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与市场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形成矛盾,使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2.引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一是缺乏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计算机专业人才主要分为三类:从事研究工作,这些人才一般要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的学位,然后从事计算机或者相关核心软件的研发工作、研究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工作;从事工程工作,一般负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和实现工作;负责计算机技术的日常应用工作,这些人员一般在企业、政府以及事业单位中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管理及运行。这三种人才在社会的需求数量并不相同,第三种人才所需数量最多,可见,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应以应用型人才为重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由从前人们的不了解变为在各行各业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工具。高校要准确定位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转变观念,由以研究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向以实用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二是忽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照抄照搬著名院校,尽管所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无论是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不强。对企业来说,他们更青睐于走上工作岗位能立刻承担企业工作的人才,这主要是企业出于节约资金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当前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很差,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很难适应企业的需要。三是学校课程设置缺乏特色。高校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忽视实验,且课程内容、体系远远落后于专业发展,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上,一味简单模仿、照搬著名院校,不重视考虑自身条件,未从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出发,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不仅缺乏学习的热情,在专业技能方面也不具备任何优势,不适应当前的职业化背景。四是计算机专业知识缺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在开发和研究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系统过程中,不仅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还需要其他专业的知识,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知识外,很少涉及其他知识的学习,更谈不上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合,所以计算机毕业生走上社会后的竞争力不强。只有需要用到比较高深的计算机技术时,计算机专业学生才会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所以,要想使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一定要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紧紧站在技术的前沿,使学生体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但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与这一点要求之间的差距很大。

二、职业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原则

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大多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如计算机系统的建设、维护,技术培训等,因此高校应重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调整课程设置,不断促进专业发展规模,使计算机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进程中所坚持的原则是:

1.人才培养向着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靠拢。计算机人才在层次上主要包括计算机研究、计算机工程及计算机应用三类,而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适量最多。高校应立足于市场,找准市场定位,人才培养既要体现多层次化,又要适当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靠拢,这样既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2.在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实践教育。当前社会最需要的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所以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但要牢牢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且要拥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联系到一起。要想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必须重视计算机学生实践教育,通过建立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

3.加强计算机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计算机领域的内容,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因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工作都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完成。以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来说,既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也需要一定的管理知识,没有一定量的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难以实现。再如,在研发计算机相关产品与服务时,可能会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所以需要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添加法律课程、管理课程以及其他学科,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添加电子商务、法律在多媒体中的应用等课程。另外,教师的授课手段也应尽可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三、职业化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实用性,朝着专业化和细分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由于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基础应用人才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而社会普遍需要的专业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数量又比较欠缺。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可以进一步细分,细分之后的专业基础课可以作为选修课出现,如果学生对某一专业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处于中心环节,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学习,很少有直接参与或实践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应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进程中,坚持以实践为中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具体如下:首先,多为学生提供设计的机会。对于一些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程设计的任务,使其获得更多的设计实践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经常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提前为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合作等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应该严格执行对学生的考核方案,以便督促学生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提高实践能力。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由于社会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社会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毕业后不管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都必须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既可以开拓学生思维,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后,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建立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锻炼实践能力的条件,通过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完成整个实训计划。高校不妨将学生的课程设计以及课程测验与企业的实训紧密结合起来,与特定的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机制,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相关项目的研发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接受企业的培训,在校期间就接受真正的技能训练。这样,学生能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职业素养与适应岗位的能力。这不仅有效减少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时间和接受企业培训的时间,有利于企业节约资金,而且高校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当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能够减少企业在储备人才进程中的风险。

3.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当前对人才的培养已经不仅仅包含知识和技能方面,人才的心理健康也是一项培养内容。高校要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以及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心理教育课,也可以通过讲座或校园网的途径,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把健康的心理观念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承受压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形成健全的人格。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表现出日益明显的职业化趋势,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将以社会信息人才需求和市场职业化为导向,构建新时期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一定专业优势、各方面素养都较高的优秀计算机人才。基于职业化的背景,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并积极转化为实践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

[2]李莉莉,石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福建电脑,2007(1).

[3]龙阵风,贺智勇,沈岳,等.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6(9).

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 双轨仿真

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创新。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带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而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的一个重要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根据社会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的就业状况,相应地对会计人员素质和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素质的技能型会计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亟待改革和探讨的问题。

1.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普通高校的压缩版,大多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缺乏独特的、专用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也停留在是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学科体系模式。传统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性课程体系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工学结合”培养思路没有贯穿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中;

(2)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性不够强,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3)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还没有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4)“教、学、练”课程教学方法未能得到很好地运用;

(5)教学主要还是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蓝本模式组织;

(6)教学方法单调,教材停留在偏理论、轻实践的体系;

(7)“双证书”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程度、方法与考核制度还不够深入完善;

(8)学生不能适应会计岗位的需求,不能很快进入角色;

传统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性课程体系已经无法体现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无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会计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准确定位、以就业为导向,寻求学训循环、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学科性课程体系,重构可体现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会计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和会计职业资格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实现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这对于为社会培养能从事会计电算化技术岗位群的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至关重要。

2.“工学结合,双轨仿真”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想及体系构建

2.1建立“工学结合,双轨仿真”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围绕企业财会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提出了“工学结合,双轨仿真”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其中所列示的企业是以我院具体实施情况为例)。“工学结合”是指与学生今后财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校内仿真和企业真实项目教学,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企业职岗实习、校内仿真实训、专业强化考证、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双轨仿真”是指在“工学结合”过程中贯穿会计手工仿真处理与会计信息化仿真处理的“双轨”并进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

2.2构建满足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应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邀请企事业单位财会专家共同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思路,依据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要求,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具体参见图2及图3所示。

3.“工学结合,双轨仿真”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新的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突出了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训循环、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特征;

(2)教学全过程体现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理念;

(3)“教、学、练”课程教学方法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4)体现知识灌输和技能培养并重的特点;

(5)体现学校教育和会计实践并重的特点;

(6)体现学习指导和职业指导并重的特点;

(7)体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特点;

(8)课程体系突出了技能培养;

(9)课程体系结构与职业资格证书紧密衔接;

(10)课程体系结构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

4.“工学结合,双轨仿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

为使“工学结合,双轨仿真”人才培养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得到保障。

篇4

摘要: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面向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关键。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任务驱动;角色体验

四平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2004 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吉林省高职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时被我校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9 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吉林省特色专业。几年来,我校始终坚持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将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考试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从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不断修订、教学效果的不断评价、教学实践和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三分六结合”的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明确

通过人才需求调查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论证,确定本专业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事业和金融机构,具有良好的操作规范、严谨细致的会计职业素养,掌握助理会计师必备知识、专业能力和业务技能,从事出纳业务、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和财务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职业发展空间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讲诚信、会做账、有发展的会计。

二、教学团队专兼结合

四平职业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2012 年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目前有15 人,其中专业教师13 人,校外兼职教师2 人,高级职称1 人,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企业专家2人,1人既是注册会计师又是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4人,经济师4人。有经验的教师被企业聘为企业的技术顾问和企业人员培训工作,并得到企业的好评;中青年教师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到企业一线学习相关的会计专业经验,掌握企业实际会计业务流程和要求,然后再把经验和经过加工的企业经济业务资料带回学校,运用到各科教学中,提高了教师“双师”素质,也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悉企业财务流程的专家、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校内实训、顶岗实习进行指导。一方面,使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更贴近企业需求,增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另外一方面通过与企业专家的交流和学习,带动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及时适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势必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专业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社会调查在界定的专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共同商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内容,不断适时地调整专业教学模块。

四、职业岗位能力设置科学合理

通过综合深入企业会计一线岗位调研分析和企业专家的建议,会计电算化专业主要职业岗位有出纳岗位、结算会计岗位、成本核算员岗位、材料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往来会计岗位、收入和利润会计岗位、资金会计岗位、工资会计岗位、固定资产会计岗位和会计电算化会计岗位。

五、构建“三分六结合”专业技能培养教学模式

“三分”。即教学案例分行业,教学体验分角色,教学内容分岗位。根据用人企业对不同行业会计人员与工作岗位的需求,进行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专业教学与分项实践,增加就业上岗的针对性和专业综合性。“六结合”,实现课程内实训与课后实训相结合、会计阶段实训与会计综合实训相结合、学校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实习相结合,手工会计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课程学习内容与考核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学校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业务内容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

六、课程改革、考核改革等教学改革效果明显

会计电算化专业有5 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所有的教学案例资料均来自企业的真实资料,课程教学实现各课程均使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改革,加强了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七、教学手段、方法突显实践能力

1.案例教学法,教师利用假期走出去到企业实际岗位找案例,把企业的专家和一线的会计师请进课堂来,把企业的业务资料拿到课堂给学生使用。

2.网络多媒体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理论学习与实际的脱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3.实务引导法,即通过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这种方法在讲解凭证、账簿和报表时运用。

4.角色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扮演企业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来体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体会、领悟会计职业的内涵和精髓。

5.以会计电算化岗位的任务驱动法,在课程的教学中以各项工作岗位为具体任务,采用真实企业的案例资料,以完成每一任务为目标,让学生根据会计实际工作过程所需技能的操作方法和规范要求进行学习和训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产生对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的需求,针对其需求引入相关理论知识,用工作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有效地调动学生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实践理论一体化。

6.以赛促学教学法。每学期会计电算化专业均开展与课程相关的财会技能知识竞赛、数码字书写竞赛、珠算、点钞竞赛等,让学生参与到各种竞赛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业务处理水平和标准化操作技能,通过开展各岗位技能比武,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省级会计技能大赛,并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八、完善实训环境和实践基地建设,创建良好的实训条件

本专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是实现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会计电算化专业现在已经在四平及周边地区建立一正药业、修正药业、四平红嘴油脂有限公司、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四平隆百洲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四平巨元换热器有限公司、吉林健隆实业有限公司、四平禾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等十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学生在毕业前的顶岗实习需要。会计电算化专业现在校内有一个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和一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基本在现有的这个手工模拟的基础上,准备再构建一个集银行、税务、企业财务各岗位为一体的模拟实训室,并购买必需的模拟工具;更新了会计电算化实训设备,新近更新了计算机,升级了erp财务软件。

九、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不间断

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习、实训由于受到会计工作本身保密性的限制,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影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继续完善现有的“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校内专业实训量,同时以实际企业的业务资料为载体,依托“用友”财务软件,进行边教边学边练的一体化教学,进行专业课内的实训;第一学期设置独立一周的会计阶段模拟实训,第二学期设置独立一周的纳税模拟实训,第三学期设置独立两周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第四学期设置两周的分行业分岗位的会计实训,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全部为毕业顶岗实习,做到了岗位技能训练不间断,缩短了与实际工作的偏离,也满足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训实习的教学要求。

十、与企业进行课程开发,教材开发走校企合作之路

会计电算化专业正在与四平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和吉林帝达饲料有限公司两个企业合作开发《基础会计实务》和《会计电算化》课程,同时开发教材。在企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岗位分析和课程设计,参照职业标准,与企业人员合作开发课程标准和教材,企业专家参与整个开发过程。结合职业能力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和实训项目,将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

十一、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考核方案

继续深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测试,增加“校内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技能证书”。在取得会计从业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同时,增加了“校内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技能证书”证书,“校内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技能证书”在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中贯穿始终,此证书包含如下几项会计电算化专业基本技能,第一项技能为财会专用字书写和数码字书写,此项技能在《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内完成,该技能训练的要求是会写大小、高度、倾斜度均规范的数码字,会写规范的财会专业字;第二项技能为财经应用文写作技能,该项技能在《财经应用文基础与应用》中开设,最后以课程成绩作为此项技能审核依据;第三项技能为计算机技能,该项技能包括汉字录入,办公软件的使用,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开设;第四项技能为珠算运算能力;第五项技能为点钞技能。高职学校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优秀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更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实践、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张洪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29期.

篇5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肇庆526040)

摘要: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国际间的经济合作、贸易活动日益增加,而与之相伴随的是会计专业人才的匮乏。本文以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分析、探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为社会急需的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84—02

收稿日期:2014—01—07

作者简介:梁涛(1975— ),女,广东罗定人。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师,研究方向:税务与财会。

当前,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同步迈进。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国际间的经济合作、贸易活动日益增加,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对于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要,特别是对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这已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对于国家急需的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高职院校电算化专业就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计算机科学知识和应用技能,熟悉经济法规,能胜任会计、审计和相关财经类工作的高等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也正在不断地为市场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会计人才。但是,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并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的高职类创新型专业人才,是我们会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本文以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分析、探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从而为社会急需的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学生因素

对于高职学校而言,学生均是通过高考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学生的综合素质也相对较低,在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在会计专业课程、技能学习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不重视会计专业的辅助课程学习,影响了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这就影响了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形成,因此,应重视学生这些方面的教育。

(二)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实施者,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专业会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我校坚持全面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行业定专业,根据岗位定课程。同时,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场室设施,投入使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网中网财务管理实训平台、金融模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并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学习机会,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

(三)会计信息化技能因素

会计信息化技能是新时代会计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技能,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专业会计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强化这方面技能的教育,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另外,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系统,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推广,推动了整个企事业单位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会计信息系统的电算化依靠的是会计核算软件,它具有反映信息全面,数据处理准确、及时、高效等特点。而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就应该强化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

(四)其他因素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还受到教育环境、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社会发展趋向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也是制约和影响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同时,积极开展有关会计专业发展的各类竞赛实践活动,积极搭建学生发展的平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与提高。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专业教学创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学院重视学生的会计专业技术技能的发展与提高,在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加大对外合作交流的力度。同时,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订单式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我院与中山市崇高玩具厂有限公司制订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师到企业锻炼的订单式合作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完善办学条件,组建会计服务机构,为学生的会计专业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促进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提高

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来说,办学条件是实施专业教学的关键,应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改善学校的财会专业实验室条件,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同时,完善会计服务机构的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与学习活动,如学生专业社团、学生专业服务站等,适时指导学生的会计专业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培训的专业发展氛围的营造,为学生的就业发展铺平道路。例如,实行“双证书”制度,本专业学生毕业之前,需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或项目管理员等证书,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并充分利用学院现有erp沙盘模拟实验室、财务预算实验室、财务分析实验室、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等综合实验室,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践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以及会计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人才是具有巨大潜力的优质资源,学院应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人才充实到教学工作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并实行以老带新的制度,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传、帮、带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当好“引路人”,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利用学校的所有资源与学习培训机会,加大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例如,我院与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流签约,加强两院间高层的互访以及学科上的深度合作,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加强硬件资源上的合作,促进教师的业务提高与能力发展,有利于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结束语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专业会计人才已成为社会急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也成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因此,应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与理论基础,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加强学生的学习培训,积极鼓励学生实习实践。认真落实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突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软件应用与推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人才,以优秀的教师培养卓越的学生,使学生具有诚信、敬业的职业素质,熟练掌握会计实务及电算化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税务、审计、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正确分析、处理财务等各项业务,从而促进学生来财会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伟.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毛华杨.应加快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行速度[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6(8).

[3]程养林.构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商业会计,2013(8).

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089-03

1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本情况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高职高专院校普遍设置的专业,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自学院成立以来是最早设置的。伴随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得会计电算化专业非常热门,发展十分迅猛,作为工科学校,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0年录取规模已经达8个班近400名学生。快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是如何在短短3年时间内,把学生培养教育好,使其顺利就业(且专业对口)。高职会计教育目标主要是为各行各业各种性质企业,特别是为中小企业培养专门人才,满足用人单位财务、会计各岗位人才需求,学校和用人单位都希望会计专业毕业生一毕业就能独立上岗,独当一面,真正做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正好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目的就是创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学校和企业人才需求。

1.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涉及的是培养目标问题,培养目标则是由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人才层次所决定。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的高级会计人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来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编制了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有:以会计电算化社会工作岗位技能为导向,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财务会计工作实际来学习会计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计算机和网络财务操作能力、税收知识和税收筹划技能、职业判断能力、具备沟通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基本职业道德和素养。

1.2 明确定位,按工学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设置课程,改革课程体系

根据工学结合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大胆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改变类似本科的学科知识课程体系,改为以专业的职业技能为主来设置课程。在课程门类上剔除一些理论性太多而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在课时分配上向专业、技能方面倾斜,适当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比如删去《财务报表分析》,改《审计学》为《审计实务》;对于《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由于理论性较强,刚进大学校门的大一学生不是很好理解,我们适时安排学生进行企业认知学习,增强感性认识;《成本会计》课程也可以分配出适当的学时到生产型企业中去参观,了解生产流程及特点,增强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解;《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这些理论较多的课程结束后,安排相应的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安排毕业生顶岗实习等,通过种种调整和合理安排使课程设置更加实用与完善,符合工学结合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1.3 坚持使用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而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和能力目标的实现,所以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效果。工学结合的特点也应体现在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上,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应当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和适用的教材,正因如此,学院、系部均明确要求任课教师务必选择使用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材,特别鼓励教师自编工学结合教材。工学结合教材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课程内容,保障了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和工作内容能够相互结合与渗透,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有效帮助学生提高会计专业技能应用能力。为了使工学结合教材提供的内容尽量贴近工作内容,教师可以想办法从熟悉的工业企业中获取经济业务的附件,经过必要处理后建成原始凭证库,或自编工学结合教材,用以指导学生操作,使学生熟悉各项经济业务应具有原始附件的种类、格式、经办的手续等真实内容。

1.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即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同时拥有教师行业的职业素质,和相关行业或专业的工作经历,既能担任专业课教师,又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双师”教师比重高低也成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高质量的“双师”素质教师是关键,没有高素质的“双师”教师 ,“工学结合”课程也很难发挥应有效用。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进行“工学结合”模式下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双师”比例,除要求专任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实践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外,还可聘请那些具备教师素质、有一线工作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担任我校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训指导,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会计专业“双师”教师队伍。

1.5 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

为实现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会计电算化专业建成初始,就建成两间电算化专业专用、设施较新的会计手工实训室,可同时容纳约130个工作岗位。同时为迅速提升实训实操教学的层次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仿真模拟操作技能,另斥资购置福思特会计模拟实验室――基础会计教学系统、会计电算化操作软件,可在通用机房使用,基本满足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也提高了机房使用效率。

学院由行业办学起步,有校企结合的优良传统。一直以来,学院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方面,依托企业办学的优势,服从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坚持为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措施。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会计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两三年时间,就与广州及周边地区上百家企业建立联系,在多方努力下与20多家企业达成共识,签订协议,正式挂牌成立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实践教学基地。

2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早在19世纪60年代,我国具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意义的边工边学的职业教育模式就开始形成,但随着生产力水平整体的提高,科学技术等的迅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为顺应新形势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发展。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建成的时间比较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还处于学习、借鉴、模仿的探索实践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与本专业和本地区域经济要求不符的实际问题,影响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预期效果。

2.1 现有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不易实现“工学结合”

目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中还是传统的课程划分方法,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仍受知识学科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制约,没有充分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养成落到实处,难以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一专多能、一专多用”的多样化需求。尽管专业课程在重视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安排了适当的实训操作课程,但由于课程与课程之间或者因为开课顺序不符合学习的逻辑顺序,或者因为在课时等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导致课程之间缺乏足够的连贯性、融合性,不能做到“工学结合”。如基础的《基础会计》课程,连续3年的教学计划中第一学期安排64学时的理论课,第二学期再安排《基础会计实训》连续2整周的实训课共50课时,按理来说课时总量、开课次序、理论实践均考虑周全,但是几年下来上课老师和学生的反应不是很好,达不到预期效果。

2.2 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工学结合”

教师教学方法主要还是停留在教授、满堂灌,不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训课一般是教师示范,学生照葫芦画瓢,据不少学生反馈,实训课上完,不懂的还是不懂,换个类似业务还是不能独自完成,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基础会计》课程,从会计概论讲起、继而借贷复式记账原理、科目与账户的设置,再进入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这种教学的缺陷在于学生学完后,那些专业名词还是抽象的专业名词,刚开始上实训或刚上岗操作的学生有的还是看不懂原始凭证,不会分析经济业务,不会账务处理,或是不直接根据原始凭证来填制记账凭证,因为上课主要是写会计分录,不大用记账凭证,以为要先写分录才能填凭证。另外,校内会计模拟实验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教室里,靠教师说明、学生想象企业各个部门业务工作简单地做实训,实训的会计软件、硬件较滞后,远远达不到仿真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要通过较长的适应期才能正常上岗。

2.3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不能充分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专业不易找到真正校企合作的单位,校外实践基地的会计实践也困难重重,即便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基地,大部分企业,出于生产、安全、经济效益、技术保密、管理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不愿也不敢让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从事关键性岗位的实习,使会计实践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学生实践体验不深不全,那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价值没有充分实现,难以达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技能训练目标。

2.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实行“工学结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既要能讲理论也要有实战经验,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师资严重缺乏,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很多都是会计专业本科、研究生应届毕业生,还有老师虽然具备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多张证书,会计理论知识很丰富,可是缺乏在企业进行会计实践操作的经验,自身动手能力不强,使高职会计教育的能力本位思想难以实现。而那些执教多年的老教师脱离企业多年,对现代企业运作不是很了解,也需要补充新知识、新技术。

2.5 没有形成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配套的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标准,通过对学校教与学等教学情况的系统检测与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教学评价涉及内容广泛,从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材的使用等情况的评价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之下,教学活动、教学目标与传统要求不完全相同,那么与之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应区别于传统评价体系。比如说对教学主体之一学生的评价,我们经常看到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现状做的一些评价,其中之一就是“高分低能”现象。常见的对“高分低能”现象认识是学校要改革教育模式,不能以考试分数为目标,应该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这个解析无疑是正确的,在这笔者只是想从学生评价角度来分析一下“高分低能”现象。尽管评价、考试改革大多数学校践行了很多年,然而考试、打分、给成绩仍然是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评价的一种普遍方式,那么我们想一想再给学生课程成绩,特别是毕业成绩和就业推荐表上展示给用人单位的成绩,是不是客观、公正,符合学生本身实际情况的真正“高分”呢?“高分低能”折射出我们现行的学生评价模式不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的要求了。那么教学评价体系其他方面是不是也存在类似不符问题,所以我们应寻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

3 结 论

以上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发展情况及问题,反映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际困难,我们必须有针对地采取合理、可行措施,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克服困难,实现校企双赢,多方共赢,促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解放. 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宗会霞,何成兵.“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探究及实证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篇7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路径

知识经济时代现已到来,社会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得到各界广泛应用,社会对中职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有所增加,当前中职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环节中,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力度有所缺失,校内硬件配置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学习需求,也不能给予学生充分实践空间,无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达成统一、协调。所以我们应该正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存问题,之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切实可行策略,以至有效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现状要点分析

(一)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深

应该了解到,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教学阶段,仅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自主动手能力,部分学生虽然对计算机主板功能内容和计算机处理器效率提升内容有所了解,但计算机硬件组成知识可谓一无所知,不知运用何种方法去进行正规类型的电脑组装。上述内容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有教学弊病,课程学习实为基本,但动手能力却远逊于理论知识水平。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知识,浅尝辄止现象尤为严重,无法深度研究与详尽了解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多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群体一味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有时也会沉迷于电脑游戏中无法自拔,学生与学生之间无法达成优良沟通与积极交流,互相帮助与团队合作更是无从谈起。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大部分中职技术学校中,因为受到计算机专业课程发展历史短的影响,加之计算机教师并非计算机专业出身,教师团队专业知识系统化能力严重缺失,知识掌握程度较低,所以会呈现出师资力量薄弱态势。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发展速度提升,大多数计算机专业教师知识储备源头均为老旧式计算机理论书籍,所以教师群体自身计算机知识略显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部分中职院校中,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知识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计算机行业内涵的深度了解,仅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按照基本书本步骤进行讲解与内容复制,无法做出后续创新式计算机课程教学,教学目标并未得到确定,人才培养计划也未加以明确,不能进行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提升。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师资力量要素和培养方向要素所决定,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会存在因人开课等恶劣现象。作为校方,无法对现代化市场需求做出准确认知与实际调研,任教教师随意开设课程,教学目标缺乏一定教学针对性,学生培养方面也毫无计划可言,计算机课程规划较为混乱,哪门课程好就开设、哪种技术流行就教学,此类状况产生势必使学生学习迷茫,对不同类型学科知识仅有着初步的了解,不能够进行知识深度学习,从而呈现出泛而不精现象。学校课程配置状况不良致使计算机专业教学始终是纸上谈兵,随之便会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双向下降。

二、发展路径要点分析

(一)教育目标确立

旨在处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诸多矛盾与问题,首要一点就是进行正规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确立,之后在此基础上校方应当进行教学定位。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内部应制定明确、正规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因为计算机人才群体以社会应用型人才形式产生,期间不能被传统升学率观念和成绩评价人观念所约束。具体计算机教学中应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校方和教师要作出适当教学引领,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二者有机融合,深刻落实各项工作条例,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即为中职教育目的,要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强劲技术操作能力,学习深层次技术与深层次知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顶端人才。

(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融合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以职业为导向,随之进行课程深化改革,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互融合,深度明确计算机课程培养策略与培养计划,稳步提升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加以详细设置。不仅如此,还应进行教学计划合理制定与合理安排,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与企业间的有力互动,培养学生成为技术应用型人才,保证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能够适应新环境,以便能够消化新知识,通过岗位培训来达成企业、学校双赢局面。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大众群体逐渐对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起来。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教学是当前中职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但在具体教学阶段仍旧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我们应正视此类现状,从实际角度出发,通过教学目标确立和理论、实践相融来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董海真.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27)

篇8

关键词:UF-CDIO;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能力;实践教学

0、引言

计算机专业的高等教育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创建开始,至今已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Intemet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使国内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激增,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学急剧增加。据统计,至今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有700多所,其中有40所财经类院校。根据对全国排名前10位的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调研,其中开设最早的是于1998年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江西财经大学,开设最晚的是于2007年开设计算机专业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但随着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发展,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由于计算机属于工学学科,在以财经管理类专业为主的高校中通常不是传统专业,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界定学科专业教学的范畴、内容和要求,以使培养的专业人才具有鲜明的财经背景特色和专业技能上的不可替代性,对于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通过对国内前10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财经类院校由于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其他工科类院校相比较,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但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普遍存在着专业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模式太广泛,课程设置不具有特色,实践能力较差,无法将计算机专业的工程特性与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和特色相结合,使得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与其他工科类院校的毕业生相比不具有竞争优势,无法有别于其他高校,突出财经类院校的特色,也就无法使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取得先机。面对这样—个问题,对于如何建设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型人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2001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的林克平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以及皇家技术学院合作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工程教育模型——CDIO,以培养各自国家未来的工程师。CDIO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创新工具,CDIO框架提供了面向学生的教育,即强调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现实世界的系统和产品过程中,学习工程的理论和实践。CDIO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作为工程的环境背景,由此获得一系列详细而合理的教学目标。CDIO所设定的面向市场需求,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理念与财经类院校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笔者通过对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运用CDIO理念,从多角度充分体现财经类计算机专业的特色化,紧密依托财经类院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提出UF-CDIO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特色(Unique Feature)与CDIO模式相结合的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2.1 以UF-CDIO为目标制订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

财经类院校根据自身院校的特点,明确了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在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在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所以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但是财经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生源劣于其他专业,因此形成过高的要求与学生自身能力之间的矛盾,从而无法将准确的专业定位和特色的专业建设的优势体现在培养的专业人才身上。

运用CDIO理念,结合财经类院校特色,提出了一种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特色工程教育模式——UF-CDIO模式。UF-CDIO的培养模式是将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和特色专业课程以工程项目为主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所需要学习和实践的专业知识都依托着工程项目。这样通过精心设计的特色工程项目,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目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自身弱点,达到培养出具有财经类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在明确UF-CDIO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西安财经学院制订了以工程项目为主线的UF-CDIO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等一系列教学文件,并于2009年开始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1是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的鱼骨架图。

通过图l所示,整个培养计划为学生设置了1级、2级、3级3个级别的项目,并以l级为主线,2级项目为支撑,3级项目为基础。1级项目包含计算机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和特色专业课程,体现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能力要求;2级项目则引导一组相关核心课群的学习,重点突出了对某项能力的要求;3级项目则是针对单门课程,是为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的理解而设置的,3级项目根据课程的需要而定。整个培养计划通过3个层次的项目设计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通过经历项目构思与设计的实践过程,激发其专业兴趣和创新思维,并明确培养计划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2 UF-CDIO模型的课程设置

在分析了国内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运用UF-CDIO理念,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方向)专业规范》中的12个知识领域,确定以特色工程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包括4大平台,见表1。

根据表1所示,可以看出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将财经特色与计算机学科相融合。在公共课平台上特别添加了商贸英语。在学科共同课平台中的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方法及程序设计等课程中加入经济管理系统作为教学实例。在专业课平台中,加入了财经类的基础专业课,使学生能够学习一定的财经类知识,为今后进行经济管理系统和财经类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打好基础。除此以外,还特别加入了财经类计算机课程,并且将经济管理系统和财经类软件作为教学实例贯穿在其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去。

依据UF-CDIO教学模式,将每个课程平台及课程模块与项目相结合。1级项目必须完整地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使学生完整地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方面的系统训练。l级项目是由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部分构成。初级阶段在大学一至三年级分步骤完成,主要通过4个平台中的课程模块为支撑,以特色项目为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对象,在不同年级以实践教学活动、专业实践、中期实习、学年论文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从而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初级阶段紧密衔接的1级项目的高级阶段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主要要求学生在完成4年专业课程学习与相关工程项目训练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得到的工程实践能力,系统地就—个特色工程项目完成构思、设计、实现、运用等全过程的训练。

2级项目是1级项目的支撑,2级项目以相关核心课程群和相关能力为基础,既是对相关课程群的综合,也是对整个教学体系的补充,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与终生学习能力的训练。根据图1所示,在整个本科教学阶段,设计了4个2级项目作为训练载体,加强计算机专业不同方面的核心课程的学习与综合应用。4个2级项目就是4个相关核心课程群,分别是硬件课程群、程序设计课程群、网络技术课程群、特色信息技术课程群,以4个方面课程群的综合课程设计来实施4个2级项目的训练。

3级项目是2级项目的基础,3级项目是单门课程内的项目训练。通过图1可知,每一个3级项目都是1个课程群中的一门课程,在每门课程的教授中要求每个知识点都要密切结合项目实例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4个过程,使学生能够有目标的学习,从项目实例中更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再以课堂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作为小规模的实践项目来强化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明白学习本门课程后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在哪里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2.3 实践教学结合专业竞赛

通过实施UF-CDIO模型的良好教学理念,以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项目实例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是以3级项目的课内实验、2级项目的课程群课程设计、1级项目的综合训练等多个环节有序结合起来的。在1级项目中的专业实践、中期实习、毕业实习环节中,为了更好地实现综合训练的效果,在西安软件园中建立了包括加中软件培训基地、深蓝软件培训基地、索创软件培训基地等多家企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参加实战项目的训练。除此之外,3级项目的课内实验和2级项目的课程群课程设计与计算机专业的竞赛相结合,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内容都与相关竞赛内容相结合,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从2009年开始,在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专业开始实施UF-CDIO模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2007年开始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网络信息安全大赛等多个国内外大赛,但在实施UF-CDIO模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之前,成绩并不理想,实施之后,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近几年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获奖情况见图2。

2.4 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保障学生的应用能力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首先应该提升教师的实践工程能力。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系每年派出多名教师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同时也邀请一些项目工程师参与到教学中。参与过实际工程项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项目作为实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讲解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西安财经学院计算机系以课程群方式划分,成立了专业竞赛组,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同时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班导师,加强教授对学生的专业辅导,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9

一、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高校普遍缺乏自己的办学特色。目前我国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用人存在巨大差异,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应该是软件蓝领、软件工程师、软件架构与分析师并存的金字塔形状,人才基数由大到小,这种较为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能保证高中低端人才合理的搭配,形成软件产业内部生产的合理价值链。而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缺乏一大批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软件蓝领”,更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由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素质的同质化严重,造成高校在专业培养方面与市场脱节,很难适应市场需求,更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

2.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时代性和科学性、知识体系亟待更新。一方面,现行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模式类似。基本上按教学计划进行,多为传统的“三段式”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不明确,存在大而化之的问题,不能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专业人才的体系。另一方面,教学计划缺少弹性,计算机是一门飞速发展的科学,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突出了日新月异的特点,教学计划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富有弹性,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第三,现行的课程设置多偏重专业理论课,忽视了基础学科在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忽视基础课的学习,特别是数学基础,难以培养出具有潜力、创造力的人才。

3.双师型教师缺乏,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计算机人才。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产业界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教师的技术能力及认识问题的能力都与现实中的技术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多数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不具备实际的IT研发能力,这样的师资难以培养出产业界需要的人才。

二、促进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1.正确处理好吸收与创新的关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的设置要注意层次性和个性化,在构建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办学的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及学生的实际,详细设计和整合内容。在构建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时,应借鉴计算机发展较快国家的教育经验,根据自身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及学生实际进行课程体系、内容设计上的创新。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实用性,配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及行业一起研究教育计划,了解生产对技术的需要情况,确定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和前瞻性,在保证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紧跟当代科技发展前沿,课程内容设置上突出一个“新”字,把最新科技成果及时吸收和引人课堂教学中来.为保证内容跟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每两、三年更新一次,始终保持教学计划的动态性、前瞻性.同时注意研究IT新技术发展动向,注意研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情况,不断给高校计算机教育提供新信息。未来高等教育的竞争将是质量保证下的特色竞争,不同条件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应在特色上、优势上下功夫,把自身的“优势做精,强势做稳”。

2.加强高校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素质偏低,建设一支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是既有教学经验,又具有从事软件项目研发、管理的产业背景、并掌握IT关键技术的人员。要重视专业教师的实际IT研发能力及工程素养的培养,重视开发软件的研究与实践。可以让教师脱产到IT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了解IT行业的最新技术并将其带到教学中来。高校要大力推动和扶植学校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鼓励高校教师把产学研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又可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此外,高等院校可聘用软件生产企业中具有教学能力的科技人员来校执教。

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高等院校要制定相关的学生科研条例,建立大学生科研挡案,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创造力的机会和平台。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小组开发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只有通过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领会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培养出严谨、踏实、实事求是作风。所有这些锻炼,都将为学生们在今后学术道路上的探索、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产教结合;教学模式

1、什么是产教结合教学模式

产教结合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而言的,也就是说,学校实践教学的场景、内容和过程与企业生产的环境、工艺、流程完全吻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不是书本内容,而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要求进行专业动手实践,主要是为了解决以往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要求相互脱节的问题,“产”始终紧紧围绕着“教”的目标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实践教学这一根本目标。

2、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作用

2.1产教结合可以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学校根据市场、企业传递的最新的技术和行业信息,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随时将市场、行业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充实到教材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与实践的紧密契合,使专业培养目标紧跟产业发展。学校始终以行业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安排课程。

2.2产教结合有力地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的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的现场实践,得到了切实的锻炼,专业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专家、骨干,即学校的兼职教师密切配合,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教学中,都能从中学习到最新的、最先进的经验,进而在组织产教结合活动中,就能指导学生遵循现代化大生产的规律,熟练地应用技术和积累实践经验。

2.3产教结合能够达到企校的双赢

一方面,对于学校而言,在产教结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实习的过程就是产品形成的过程,这样不仅能解决学校实习设施设备、场地不足的问题,而且生产的产品形成的效益,还可以补充一定的实习资金,解决了学校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和知名度,输出自己的企业文化,培养、发现、选用适合自己的优秀人才,节约了培训成本,学生实训参与的工作、形成的产品,也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总之,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切实开创了校企双赢的局面。

3、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产教结合教学新模式构筑的策略

3.1建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产教结合教学体系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其专业的教学模式必然要求产教衔接、产教结合。高职计算机专业所涉及的专业面、产业面极为广泛,学生在校的学习不可能全面涉猎而成为专业的全才。因此,必须要根据市场和学生实际明确培养目标。通过市场调研和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对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笔者认为,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计算机应用服务领域,这样才能更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2)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在把培养目标定位在计算机应用服务领域的基础上,要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在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重视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实验课,从而保证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有的文化素质,系统掌握计算机专业的软、硬件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实践技术,提高实践能力,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相一致,为将来的知识应用、更新提高与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要侧重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使毕业生区别于中职学生,成为理论雄厚、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毕业后能与岗位实现零距离;三是要注意合理布置理论与实训课程,使之合理的互相配合。

(3)制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大纲

高职院校制定专业课程大纲,特别是计算机专业课程大纲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就是要在安排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时,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数“必需、够用”即可,而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实训、实验课时数,一般理论课时和实验实训课时比例达到1:1,也可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4)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和选用教材

基础、实用和前卫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前沿发展动态,保证把具有基础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课程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并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在选用教材时,不许保证教材内容涵盖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体系,以确保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训练到位。

3.2依托产业,构建科学的专业实训体系

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实训的要求很高,计算机专业也不例外,它是专业立足、发展的根本。因此,应在产教结合教学模式下,依托产业构建完善的实训体系:一是学校要重视对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二是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使实训教学直接在企业开展,借船出海,既节约了学校的资金,又充分利用了企业的设施设备和技术人员的优势。同时,使学生有机会和条件掌握企业最新计算机应用技术,立于学生学以致用。

3.3围绕产业服务,加强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3.1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教师专业素质与实践技能的提高

首先,学校要在专业图书、资料及专业实验设备上优先保证持续加大投入,以使专业教师能随时利用,充实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其次,拿出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或研讨培训班;第三,利用寒暑假,组织计算机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产业需求的社会调查,或直接深入企业进行定岗实习,以不断开阔教师的专业视野,丰富提高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