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的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8 18:3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呕吐的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生儿呕吐的护理措施

篇1

关键词:新生儿;家庭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了XX地区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40例,这40例新生儿中男孩有25例,女孩有15例,都是出生7-28天的新生儿。并且选择的新生儿并没有其他躯体疾病。

1.2方法及结果

1.2.1方法

针对40例新生儿的家庭护理,医院分派了专门的护理人员一对一上门对产妇进行讲解,如新生儿需要的环境和保暖处理,新生儿的正确喂养方式,新生儿皮肤、臀部、眼部、脐部等身体部位的正确护理,以及针对新生儿发烧发热等的正确护理方式。

1.2.2结果

通过专业护理人员上门对产妇进行新生儿家庭护理的专业讲解和示范,40例新生儿的母亲都能正确掌握有关家庭护理措施,不用护理人员在旁指导也能独立完成正确的家庭护理措施。这样,40例新生儿都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护理,都能健康成长。

2 家庭护理措施

2.1 新生儿的环境及保暖护理

很多产妇诞下新生儿后都喜欢将门窗紧密,避免吹风,但这对新生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门窗紧闭导致新生儿接收不到新鲜的空气以及充足的光照,阻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正确的护理应该是定时开门窗透风,但切忌对流风,室内要保持干净整洁和清净,尽量避免室内人员走动过多。新生儿的衣服尽量要选取保暖性好和轻松柔软的,新生儿所处的室内温度要控制在22-24度左右,在洗澡、换尿布等过程中也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新生儿受凉。

2.2 新生儿的喂养护理

母体在喂养新生儿的时候必须掌握正确的喂养方式,不论是坐位喂养、坐位环抱式喂养还是卧位喂养,母体都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喂养时的正确姿势就是将拇指放在的上方,四指放在的下方,托住整个,且头跟两肩要稍微向前,将新生儿面向,确保新生儿的嘴跟母体的是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当新生儿嘴巴张开的时候,母体要迅速把跟大部分乳晕送往新生儿的嘴里,注意不能堵住新生儿的鼻孔。

当母体母乳不足的时候,还是应该多跟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让新生儿含接,刺激母体乳汁的分泌。在喂养母乳的过程中不能随意使用其它乳代品,但可以给新生儿补充一定量的牛乳(牛乳需要稀释到四倍),等到母体有充足的母乳后就可以不用牛乳。每次喂养牛乳必须在母乳喂养之后,避免新生儿吃牛乳吃饱后就不吃母乳了。此外,喂养完成后还应该把新生儿直抱起来轻轻拍背,可以有效避免呕吐

2.3 新生儿的身体部位护理

2.3.1皮肤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要保持干净,每天都应该洗澡换衣(注意做好保暖措施),特别是腋窝、头颈、会阴等部位的皮肤。便后要用温水清洗新生儿的臀部,并用软布将水擦干,涂油保护。此外,要及时剪除新生儿的指甲,避免划伤自身。

2.3.2臀部护理

要给新生儿选用尺寸合适的尿布,并且及时更换尿布,避免出现尿布疹。尿布过紧很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尿布太松又不能起到作用。在更换新尿布之前应该暂停几分钟,然后在新生儿的臀部上擦上护臀膏,接着再换新的尿布。新生儿的皮肤很嫩、表皮很薄,易出现脱落,所以在擦拭其臀部的时候要用十分柔软的布。

2.3.3脐部护理

新生儿的脐带残端通常在其出生后3-7天就会脱落,在脱落之前要确保脐带残端的干净和干燥,避免沾湿和污染[1]。新生儿洗完澡之后可以用酒精轻擦脐带根部以及周围。跟脐带接触的衣物要确保柔软、清洁、干燥,要尤为注意不能受到新生儿大小便的影响。一旦脐带周围又脓性分泌物或是皮肤红肿,就要及时从医院就诊。

2.3.4眼睛护理

新生儿在出生的时候由于产道中受到细菌感染或是部分鼻泪管遭到堵塞都可能导致结膜炎,这个时候就要带新生儿去医院,由医生给新生儿诊治后再滴入相应的眼药水。此外,新生儿的毛巾、被褥、枕巾都要确保干净,并要跟家庭其他毛巾等隔开。

2.4 有针对性的新生儿护理

2.4.1溢奶和呕吐的护理

新生儿的呕吐可能是生理性的,通常来说,正常、健康的新生儿媒体那都可能有1-2次的呕吐情况,但也可能是因为消化道梗阻或是消化功能紊乱导致呕吐。此外,母体喂奶不正确,如喂奶过快、喂奶量过多或是不足、喂奶的时候让新生儿吸入了空气、喂奶前新生儿长时间哭闹等,都可能导致新生儿呕吐和溢奶,这个时候及时更改错误的喂养方式即可。如果新生儿呕吐的时间多,呕吐的时候还有腹胀、发热等情况,就有可能是胃食道感染、幽门痉挛等疾病。这种情况母体在喂养之后就需要抬高新生儿的头部,并且少吃多餐。

2.4.2黄疸护理

通常来说,足月出生的新生儿在2-3天后就会出现轻度或是中度的黄疸,4-6天后黄疸达到高峰期,7-14天后黄疸就会消退[2]。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其他症状,轻度黄疸的新生儿,可以口服含量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如果比较严重的就要考虑黄疸是否上升到病理层次,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是生理性的黄疸新生儿不会有什么不舒服,所以不用过于紧张,但如果饥饿、便秘等就可能加重生理性黄疸。建议新生儿要多晒太阳,并尽可能把皮肤露出来,可以有效加快黄疸消退的速度。此外,新生儿也可以多有用,促进肠蠕动,便于排出胎便。

2.4.3发热和腹泻的护理

首先要找到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疾病导致的发热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是因为保暖过度等导致的发热,就可以多给新生儿喂水、松包。新生儿腹泻要观察大便的颜色、量、次数等,如果是黏液脓性的大便,就要及时送医院就诊。此外,如果新生儿出现高热情况,就需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一是,体温在38度以下通常不用做任何处理,如果温度达到38-39度左右就需要打开新生儿的襁褓,让新生儿皮肤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或是用冷水袋达到降温目的;二是,温度达到39度以上,就需要准备浓度为75%的酒精兑一半的水,用纱布蘸着擦拭新生儿的腋下、四肢、颈部等处,达到退烧的目的;三是,新生儿发热的时候要避免吃退热药物,避免导致出血状况,可以使用物理方式降温,新生儿的体温降下来之后,就要及时撤除降温措施,最好每隔两小时就给新生儿喂5-10毫升的白开水。

综上所述,新生儿正确的家庭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产妇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家庭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新生儿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为此,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的产妇,都要及时请教专业护理人员或是医师,学习并掌握正确的家庭护理措施,避免在家庭护理过程中对新生儿护理不当导致各种疾病。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0069-03

doi:10.14033/ki.cfmr.2016.10.036

在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中就包括高胆红素血症,该病主要是因为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没有结合而导致的。正常成人的血清胆红素含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14例血清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男64例,女50例;足月儿89例,早产儿25例;年龄3~28 d;32例为ABO型不合性溶血,1例为Rh不合性溶血;患儿的平均总胆红素达到了(336.12±131.23)?mol/L,平均间接胆红素达到了(318.11±135.32)?mol/L,均比正常值高,有24例达到了危急值,所有患儿均符合光疗适应证。

1.2 方法

胆红素检测方法均采用静脉血测定胆红素水平,检测黄疸变化根据经皮测黄疸仪得到的经皮测黄疸指数,每天检测1次。在进行蓝光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所有患儿在行蓝光治疗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详细内容如下。

1.2.1 光疗前护理 光疗前先将光疗箱清洁和消毒,将蒸馏水加入水槽内,一般加到2/3,调节温箱的温度,一般足月儿的温度调节到30℃~32℃,早产儿温箱调节到32℃~34℃,再将湿度调节到50%~60%,注意灯管和患儿皮肤间的距离保持在33~50 cm,在光疗的同时,给予肝酶诱导剂,静脉输入白蛋白或者茵栀黄,溶血的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3]。给患儿洗澡,使皮肤保持清洁,有利于减少感染发生率。洗澡后不要给患儿扑粉,以免对光线的照射产生阻碍,光疗前要剪短患儿的指甲,以免患儿在光疗过程中哭闹、两手舞动将皮肤抓破,对于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要约束患儿的双手,以免患儿在哭闹时把头皮静脉针抓掉。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后,要对其腹部、胸部、背部、四肢进行5~10 min的抚摸,待患儿安静后,用纯棉的毛巾围在患儿周围,围成鸟巢状。

1.2.2 光疗中护理 光疗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出汗多及时擦干;及时更换尿不湿;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按需喂水、喂奶。注意观察黄疸的部位和程度的变化,对于脱水的患儿,遵循医嘱进行静脉输液,并详细记录出入量。对于特别好动的患儿,也可以遵循医嘱,肌肉注射适量的鲁米那,不但可以使黄疸减轻,还可以减少患儿体力消耗,有效防止擦破两足皮肤。在光疗过程中,对患儿的2~3 h后要更换一次[1]。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尿液、粪便颜色和性状的改变以及患儿皮肤有无发红、干燥,有无皮疹出现,有无嗜睡、烦躁、发热、腹胀、呕吐、拒食以及哭声变化。如在照射过程中患儿出现了抽搐、呼吸暂停、皮肤出现紫青等症状时,要立即停止照射并和医生联系,进一步检查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吸氧的患儿,要对氧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并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

1.2.3 光疗后护理 记录光疗时间,将患儿抱出温箱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在光疗后要再次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在沐浴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儿皮肤有无破溃,如有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还要注意观察患儿黄疸部位有无反跳现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患儿治疗后血胆红素均下降至安全范围,治疗前血胆红素达危急值的患儿经过蓝光治疗后血胆红素也下降至安全范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新生儿蓝光治疗过程中进行良好的护理有着重要作用,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严密的检测体温,新生儿体温要保持在36℃~37℃,在蓝光治疗过程中新生儿如果出现发热,应暂时关闭灯光,同时物理降温[2]。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要防止过热。本组中2例患儿出现发热,经过物理降温以及暂停光疗后均已恢复正常。(2)保证新生儿的水分和能量,在新生儿蓝光治疗过程中,对进入量、大小便次数及尿量进行记录。由于肠道排出分解产物时对肠壁产生刺激,从而引起稀便,使更多的水分丢失[3]。所以,新生儿在蓝光治疗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喂奶次数为每2小时一次,如有患儿进食不佳,就要进行相应的静脉输液,防止脱水。(3)加强新生儿的皮肤护理,防止新生儿皮肤破损,加强新生儿的臀部护理,防止出现红臀[4]。本文中有2例患儿出现皮肤异常,经过鞣酸软膏涂抹治疗后,均恢复正常。(4)预防新生儿感染,护理人员要勤洗手,如有感冒或者感染尽量不接触新生儿,还要注意新生儿的脐部和臀部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5)防止新生儿呕吐,减少窒息的危险。护理上要采取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采取45°角进行喂奶,速度缓慢,进食后30 min内稍抬高头部,将新生儿右背部用柔软布类固定,使新生儿的成右侧卧位,从而减少呕吐的发生率。如果新生儿出现哭闹烦躁,护理人员应抚触新生儿皮肤,使新生儿皮肤饥饿感得到减轻,喂奶时间尽量在新生儿安静后进行,可以相应的给予鲁米那镇静。

本文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114例患儿进行蓝光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本文调查结果显示,114例患儿经过蓝光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均治愈,总胆红素水平从(336.12±131.23)?mol/L降至(166.56±80.36)?mol/L,间接胆红素从(318.11±135.32)?mol/L降至(155.12±79.06)?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蓝光治疗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治疗效果明显,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但可以更好的预防新生儿的并发症,还可以使患儿的安全感提高,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避免了医源性损伤,使治疗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有效保障了新生儿的安全。所以,在蓝光治疗中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还能够有效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安云,李国慧,陈江玲,等.护理干预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蓝光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4):97-99.

[2]赵海芬.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100例的护理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62-163.

[3]卢杰云,张新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6):1552-1553.

篇3

[中图分类号] R7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a)-0189-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ad-raising lateral position nursing in neonatal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WEN Duan-yi ZHOU Xiao-chuan SHEN Wen-ren ZHAO Qin CHEN Yuan DENG Zhi-min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Liwan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17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ad-raising lateral position nursing in neonatal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Methods 120 newborns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same basic nursing was provided in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upine position of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was given head-raising later position nursing.Frequency of vomiting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in two groups after 7-day treatment was compared. Results Frequency of vomiting in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nursing,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Newborn;Nursing method;Clinical effect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包括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的疾病[1]。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是GER的多发人群。与成人相比较,新生儿有着特定的解剖结构,如食管比较短小且无明显屈曲度,同时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2],无法建立正常的防止胃内容物反流机制,易出现生理性GER。当新生儿发生GER时,轻者可造成小儿呛咳影响喂养,重者可将乳汁误吸入肺内,发生感染后出现吸入性肺炎,大量的吸入物造成部分气道堵塞,降低呼吸功能,甚至完全堵塞气道而引起吸入性窒息等,因此降低GER发生率非常重要[3]。研究显示,对新生儿及母亲采取合理适当的科学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新生儿GER发生率。本研究选取本院的GE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高侧卧位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探讨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GER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2例,女48例;患儿出生时间为1~28 d,平均为(8.3±3.7) d;体重为1540~4350 g,平均为(2812.4±215.4) g;59例为足月儿,61例为早产儿;呕吐发生时间:76例发生在出生后3~6 h内,44例发生在出生后7~20 h,呕吐次数不等,大多为进食1 h后出现呕吐。排除严重呕吐,护理前为吸入性肺炎、吸入性窒息者;排除胃肠道畸形(如梗阻、狭窄)所引起的呕吐;排除全身其他疾病及神经系统所引起的呕吐。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的性别、出生时间、体质量、呕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头高侧卧位进行护理,对照组在加强新生儿母亲健康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采取仰卧位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新生儿母亲健康宣传教育 护理工作者应当对新生儿发生胃食管反流的原因、机制有着比较详细的了解,可通过语言与图画的形式,详细向新生儿母亲说明什么是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反流发生的解剖学基础、发生反流后的主要并发症、如何减少反流的发生以及发现有反流后的应对措施,让新生儿的母亲熟悉这段时间内护理工作的目的,使其能够进行护理配合。

1.2.2 护理 对照组在喂奶30 min后及睡眠时均让患儿保持仰卧位;观察组在喂奶30 min后及睡眠时将患儿的床头抬高30°,让患儿保持头高侧卧位,这样可改善患儿的消化功能,减少GER发生。

1.2.3 呼吸暂停的护理 GER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呕吐,患儿呕吐后容易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窒息。患儿呕吐后,如果出现面色苍白或发绀、心率骤然加快或减慢、呼吸频率减慢或暂停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内反流物,利用吸引器等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迅速吸入氧气,医护人员应及时观察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密切配合处理患儿发生的各种症状,直到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平顺,面色恢复正常为止。

1.2.4 病情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患儿的一般生命体征,记录其呕吐次数,并观察反流物的性质,如患儿呕吐严重,必要时可采取临时性禁食;严密监测患儿的电解质及血气分析,若出现异常,应及时联系医师,并及时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注意患儿口腔卫生,及时清理反流物,观察患儿口腔黏膜的变化,减少鹅口疮的发生。

1.2.5 药物治疗的护理 部分患儿由于食管蠕动能力弱以及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差,需要服用促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在喂奶前15~20 min可以让患儿口服多潘立酮混悬剂0.3 mg/kg,采用1 ml针筒抽取后进行滴喂,从而帮助患儿促进胃排空。

1.2.6 出院指导 向患儿家长讲解正确的喂养及添加辅食的方法以及患儿应当保持的,并进行适当指导;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能够有效避免患儿腹压增加的相关因素,从而降低反流发生率;对呕吐所致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教会家长如何准确观察患儿的呼吸、面色、呕吐等情况,使其熟练掌握对吸入性窒息的初步急救方法;如果患儿需要继续用药,则应向家长讲明药物的名称、使用剂量、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项,定期复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用药。

1.3 观察指标

记录护理前的呕吐次数及护理7 d后的呕吐次数并进行比较,记录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1.4 疗效标准

护理后未再出现严重呕吐及呕吐并发症者为治愈;护理后呕吐及呕吐不良事件次数明显减少为有效;护理后食管反流情况无明显改善,呕吐次数、呕吐不良事件无减少甚至出现增多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呕吐次数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护理后的呕吐次数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护理前后呕吐次数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比较(x±s)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

2.2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

表2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GER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新生儿的发生率占有很大比重。由于新生儿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及贲门功能发育不全,食管蠕动功能障碍,非常容易发生GER[4-5]。新生儿在母体内通过胎盘来维持新陈代谢,其消化道功能虽然发育,但仍相对薄弱。发生反流后,吸吮进入胃、十二指肠的乳汁混合酸性胃液、碱性十二指肠液刺激患儿娇嫩的食管壁,可造成食管水肿、甚至出现炎症,严重者可出现溃疡。食管壁通过结缔组织进行修复,形成瘢痕,进而发生狭窄。新生儿食道解剖结构与成人比较更为短小且竖直,反流物可轻易刺激咽喉的反射器,引起呕吐,呕吐物完全从口中排出,则造成喂养失败;不能完全排除则易将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引起呛咳。此外,误吸物滞留在呼吸道内,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引起吸入性肺炎,更有甚者堵塞部分呼吸道,影响患儿的心肺功能,严重者可造成呼吸道堵塞,发生吸入性窒息。新生儿GER大多数都是因为食管下端、贲门功能不全等导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功能逐步完善,症状会逐渐减轻至消失。由此可见,防止新生儿发生GER、在出现反流后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尤为关键。

篇4

【论文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 根据新生儿的特点和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分析,采取光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结果 本组110例患儿,108例治愈出院,1例转由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例由于自身家庭问题停止治疗。其中15例出现轻微皮疹,29例出现绿稀便,停止光疗后自行消失。结论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如能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则能更快而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更好地改善了护患关系。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该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对较严重新生儿黄疸如未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有可能发展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主要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1]。2007年1月~2007年10月,我科室共对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光照疗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儿,男62例,女48例,年龄为出生2~28d。其中早产儿35例,新生儿肺炎48例,光疗前查总胆红素123~336umol/l,均达光疗指征。

12 光疗设备 全部病例均使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XHZ-90单面光照治辽仪,采用蓝光灯管5支平行排列,同时配合光疗暖箱,进行光照治疗。

2 护 理

21 对患儿家长的宣教 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而且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关心患儿疾病的除了患儿的父母,还有患儿父母双方的亲属和家人,往往意见不统一,再加上对光照疗法缺乏认识,个别患儿的家长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疗法。因此,应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由主管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宣教,讲解发病的原因,光疗的基本概念,光疗的作用及相关事宜,以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取得其信任,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照治疗。

22 光疗仪器的准备 清洁光疗暖箱,特别注意清除灯管的灰尘,并及时更换灯管。箱内湿化器加水至2/3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高度,并使箱温升到患儿适宜温度,相对湿度为55%~65%,禁止在箱内、箱上放置杂物以免遮挡光线。

23 患儿的准备 光照前常规体温监护,检查患儿皮肤完整性,有无臀红,有无硬肿,使患儿皮肤保持清洁,剪短指甲以防止患儿舞动抓破皮肤,必要时包裹患儿手足。包裹时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为避免生殖器损伤,应使用尿垫,并及时更换。佩带黑色眼罩并用胶布固定好,以防止视网膜损伤。另外,新生儿在光照治疗中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刺激肠壁,引起稀便及排便次数增多,排出的粪便及尿液产生氨类物质,对新生儿皮肤刺激较大,易引起臂红发生。故光照治疗的新生儿除勤换尿布外,还需用抗感染治疗、皮肤的物质保护其臂部皮肤。给患儿换尿布后,用鞣酸软膏涂于其臂部,使之起到一层保护膜作用,能有效防止粪便对患儿臂部皮肤刺激,防止臂红发生。

24 预防呕吐,防止窒息 光照治疗下的患儿易哭闹及手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关系,易造成新生儿呕吐。再之,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收起新生儿窒息,故在护理上要采取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角,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30min内给予头部稍抬高,用柔软布类固定患儿右背部使其成右侧卧位。这样,使奶汁尽快进入十二指肠,减少奶汁在胃内长时间的停留及刺激,而且此在新生儿呕吐时,奶汁易吐出口腔外。如患儿在哭闹中因吸入过多的空气而暂不喂食,否则容易引起呕吐。患儿哭吵烦躁时,护理人员应给予皮肤接触,尽量便其安静后才喂食,以达到防止呕吐的目的。

25 预防感染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受其他细菌感染,因此在光照治疗中预防感染工作十分重要。首先,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尽量不接触患儿,非要接触须戴口罩。注意做好新生儿臂部、脐部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进行光照治疗的室间及光疗箱要清洁,并做常规消毒。光疗箱内湿化器的水箱均使用灭菌蒸馏水,光疗结束后倾倒水箱内的水,使水箱干燥备用。光疗时戴的眼罩使用后均用清水洗净,再放入煮沸的蒸汽中熏蒸3min,晾干备用。

3 结果 

本组1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通过光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107例患儿好转出院,其中光疗24h 85例、8~16h 22例,2例ABO溶血及1例疑似胆道闭锁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

4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但是许多患儿家长对该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必然延迟患儿的康复,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必须多与患儿家长沟通,耐心做好相关的知识宣教,引起其重视,使患儿尽早接受相应的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可采用药物、光照疗法、换血等治疗手段,光疗是最简单易行的疗法,能有效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且经济方便,患儿无痛苦。但在光疗过程中,护士必须做到精心护理,记录好开始光疗的时间,勤巡视,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反应。定时测量体温、箱温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做好喂养工作和重视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增进医护患的信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篇5

1.1对象选取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病例。评定重度窒息标准采用Apgar评分,即阿氏评分,以新生儿出生后,根据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评分在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

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

1.3资料来源资料源自本院病案统计室。

2观察及护理

2.1为防止交叉感染,复苏儿应放在清洁消毒隔离婴儿室内,温度32℃~36℃,湿度60%~80%的环境中,出生后3天不宜沐浴。

2.2保持呼吸道畅通,用吸痰器吸净口鼻腔、气管内粘液,将患儿侧卧,以免胃内分泌物填塞气管再度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复苏后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氧气吸入3~6h,以后可以间断给氧至青紫消失或呼吸平稳为止,氧气浓度为1~2L/h。保持安静,尽量少搬动,以免引起或加重颅内出血[1]。摆好,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可使头肩略垫高,使腹部内脏下降,增加胸腔扩大的机会,同时也减轻了心脏负担和颅内高压。

2.3根据医嘱给予补液、抗感染、止血、纠酸等处理。补液速度不可过快,以8~12滴/min为宜,以免在短时间内输液过量使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衰及肺水肿。根据情况,可维持输液,以备静脉给药及抢救之用。不宜过早哺乳,开始喂奶时间为24~48h以后。吃奶后避免多动,喂后宜向右侧睡,防止呕吐。不会吸吮者用滴饲法或鼻饲法。

2.4一般情况的观察

2.4.1对啼哭的观察生理性哭闹的声音响亮而连贯,并有一定的节奏,这是机体的本能性反应,而病理性哭闹则因病因不同而异,常合并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颅内出血为阵发性尖叫,可伴有抽搐和瞌睡;急腹症的哭闹常为阵发性的大叫嚎叫,并有面色苍白等表现,另外对不哭不吃的新生儿更须注意,常为重症的表现。

2.4.2对呕吐的观察出生后24h呕吐羊水及粘液均属正常现象。若出现喷射状呕吐则应警惕颅内压升高。若出现呕吐咖啡色物,应区分是否在分娩时吸进血性羊水及母奶皲裂吸入胃内。排除后应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因此应仔细观察,注意呕吐物的量、颜色及性质。

2.4.3对面色的观察正常皮肤颜色红润,具有光泽,若面色青紫,苍白或灰暗,表示患者缺氧,病情危重。

2.4.4对神志的观察要注意病儿的神志是否清醒,反应是否灵敏,有无双眼凝视,眼球有无震颤,肌张力是否紧张,若患儿出现面部及四肢频繁抽搐应考虑新生儿颅内出血,窒息引起的脑缺氧。

2.5对生命体征的观察

2.5.1体温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常因环境改变而受影响,因此要定时检查,随时调整。

2.5.2心率、血压要注意心率的快慢、强度及血压的变化,防止心衰的发生。

2.5.3呼吸正常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够成熟,呼吸肌力量较弱,常可表现为呼吸不规则,甚至可出现青紫但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因此要仔细观察,严格区分前者和呼吸困难。若患儿出现颜面,唇边青紫,点头呼吸,甚至出现呼吸暂停时,首先应考虑有无神经系统疾病如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肺炎。

2.5.4瞳孔要注意瞳孔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反射是否存在。

3结果

我院自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3年期间共分娩活产新生儿4526人,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36例,发生率7.95/千,合并有并发症的8例,其中羊水吸入性肺炎4例,胎粪吸入性肺炎2例,颅内出血2例,经及时、正确的抢救治疗及细心观察和护理后,急救新生儿窒息成功34人,成功率94.4%。有2人死亡,1人是因为合并胎粪吸入性肺炎,1人是因为合并颅内出血。其余均治愈出院。

4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孕妇要定期作产前检查,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发生新生儿窒息后,需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提高治愈率。

本人认为新生儿窒息往往是胎儿宫内窒息的延续,掌握宫内窒息的临床指征和处理,及时解除胎儿宫内窒息是成功地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2]。密切观察新生儿窒息的病情变化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几种抢救方法(其中吸痰和人工呼吸是最主要的抢救措施),并注意配合其他措施。复苏的新生儿要严防窒息的再次出现。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虽然不断改进,但由于窒息程度不同,复苏后有部分新生儿仍有一段时间持续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及时掌握症状的变化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会大大减少窒息后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成活率。

参考文献

篇6

新生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1】。主要是由于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生长发育快,机体防御功能差,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造成的【2】。因此,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给予积极完善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对我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腹泻患儿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儿科治疗的新生儿腹泻患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0例,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6d-24d,平均年龄14.1±0.6d;腹泻次数5-14次,每次45-190ml。观察组120例,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11d-23d,平均年龄15.3±0.6d;腹泻次数4-15次,每次40-180ml。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经大便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脂肪球(+-++),均符合新生儿腹泻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腹泻次数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1.2.2.1 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患儿入院后严密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准确记录患儿大便的次数、颜色、形状等,有无低钾、低钙等电解质紊乱症,有无脱水及其脱水的程度,对于脱水程度不重的患儿给予口服补液盐,服用方法:体重(kg)*75ml=用量ml/d;对于脱水严重且伴有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给予静脉补液,补液时准确计算补液总量补液成分和补液速度。

1.2.2.2 饮食护理

要根据患儿的腹泻、呕吐、食欲和消化情况,确定饮食的方法,对呕吐、腹泻严重患儿可暂时禁食6-8h,以利肠道休息,减少呕吐及腹泻次数,一般不禁水,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应持续喂哺母乳;对于人工喂养的腹泻较重的新生儿,要减少奶量并用水稀释,可用1份牛乳加1/2份水,待腹泻好转后逐渐增加至全奶。当患儿腹泻好转时,可以按照从稀到稠、从软到硬的规律逐渐过渡的原则,少量多餐。

1.2.2.3 健康教育

首先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避免在夏季断乳;新生儿的奶瓶用前应煮沸消毒20分钟,吃剩的奶液应倒掉;母亲应保持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尽量减少感染的机会;对于母乳不足可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的办法,但是要注意饮食调配,避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同时注意新生儿腹部的保暖,避免受凉。

1.3 观察项目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姚凤一,陈凡【4】等评定标准,采用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观察组 120 91(75.8) 22(18.3) 7(5.8) 113(94.2)

对照组 120 46(38.3) 39(32.5) 35(29.2) 85(70.8)

X? 3.132 3.151 3.164 3.217

P值 P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3%,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4.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见表2

表2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基本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度(%)

观察组 120 97(80.8) 21(17.5) 2(1.7) 118(98.3)

对照组 120 57(47.5) 32(26.7) 31(25.8) 89(74.2)

X? 3.242 3.272 3.261 3.286

P值

篇7

[关键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128-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低氧和脑血流的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胎儿及新生儿脑损伤[1]。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仍是以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护理是综合治疗的关键性环节,因此恰当的护理方法是疾病恢复的保证。我院新生儿科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住院205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05例,其中男108例,女97例;5 min阿氏评分0~3分10例,4~7分195例。根据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轻度152例,占74%;中度43例,占21%;重度10例,占5%。

2结果

治愈159例,好转35例,放弃治疗8例,死亡3例。本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其中66例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平均住院时间12 d。

3护理

3.1迅速纠正低氧及保暖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合理给氧是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损伤的关键。氧流量0.5~1 L/min,头罩吸氧,氧流量5 L/min[2],给氧过程中注意调节氧流量,不应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高浓度吸氧不超过3 d,以免造成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及支气管发育不良。呼吸机供氧,氧浓度在40%以下,维持PaO250~70 mmHg,PaCO2

3.2 供给适量的葡萄糖,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

脑组织本身不储存糖原,代谢所需能量主要靠血液中葡萄糖供应。窒息缺氧时,脑血流量减少,其代谢障碍加重了脑细胞的损害,应静脉补充葡萄糖使患儿血糖维持在3.90~6.10 mmol/L,并根据血糖调整输液速度,一般6~8 mg/(kg・min),防止高血糖的发生。

3.3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监护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注意观察患儿的意识、瞳孔、前囟张力、肌张力、抽搐症状及药物效果。

3.3.1控制惊厥保持患儿侧卧位,避免声光刺激,操作轻柔。如出现烦躁、尖叫等惊厥先兆,立即处理。常用药物为苯巴比妥钠、安定、水合氯醛,用药剂量要准确,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防止呼吸抑制、反应低下等不良反应发生。

3.3.2降低颅内压控制液体入量,每日50~60 ml/kg,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在4 ml/(kg・h)以内,常用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等,注意用药的效果观察,及时反馈动态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4 防止呕吐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

患儿头侧向一边,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及粘液,避免吸入。把早期洗胃作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常规护理措施之一[4],以控制患儿并发呕吐,防止反流窒息。放置胃管将胃内容物抽出,从胃管注入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溶液,每次10 ml,然后抽出,反复注洗数次,直至抽出物澄清为止。

3.5合并症的护理

合并颅内出血的患儿要绝对静卧抬高头部,减少噪音,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和刺激,护理和治疗集中进行,动作做到轻、稳、准。伴有头颅血肿要避免患处受压,并观察血肿的变化。合并吸入综合征的患儿,必须做好气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痰多者给予雾化吸入、吸痰及引流。

3.6合理喂养

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应延缓喂奶时间,重症患儿禁食3 d,从静脉内给予营养。喂养以母乳喂养为原则,少量多餐,对吸吮、吞咽能力较差的患儿,给予保留胃管鼻饲。

3.7预防和控制感染

严格执行保护性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患儿前要认真洗手,限制探视,病室空气每天通风2次,每次30 min。每天消毒液擦拭保温箱内外。

3.8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进舱前护理。每次治疗前对氧舱设备作全面系统检查,如阀门、仪表、氧源等,入舱前了解患儿病情,有禁忌证不宜进舱治疗。在治疗前30 min喂奶,进舱前更换棉衣服及尿布,固定好,患儿头侧向一边,应面向操作者。治疗过程的护理。升压速度不宜过快,掌握好加压速度;氧气输出压力不得大于0.15 MPa,吸氧期间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发现异常缓慢减压出舱,并报告医生;减压时间必须按医嘱执行,减压速度严格控制在0.002~0.005 MPa/min。

3.9心理护理

向患儿家长耐心细致解答病情,以取得理解。恢复期指导家长掌握康复干预措施,取得家长的配合,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早期干预能充分刺激脑细胞发育,对改善患儿智力状况,挖掘智力潜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播放音乐,多抚摸患儿,定期为其改变姿势及活动四肢。

4讨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和共济失调等。通过护理措施的落实,减少了并发症,促进了患儿康复,提高了患儿生存质量,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本组病例中有108例定期随访,各方面均正常。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

[2]吴秀平.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护理[J].广东医学,2004,25(2):202.

[3]雪丽霖.新生儿异常症状的观察及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11-13.

[4]郑青,孔珂,宋纪英,等. 早期洗胃控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呕吐[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1):671-672.

篇8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严重的消化道疾病,是由于新生儿窒息、休克、细菌感染、喂养不当等引起的肠道炎症,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平片以肠道充气、肠壁囊样积气为特点,严重者甚至坏死、穿孔,随着对该病的认识的加深和护理,死亡率有所下降,我科从2008年----2011年3月共收治1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8年----2011年3月共收治19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NEC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胎龄

2 临床观察要点

2.1一般观察 面色、神志、体温、呼吸、血压的变化,特别是呼吸及外周皮肤花纹及肢端冰冷、体温不升、呼吸暂停、心率减慢等。

2.2密切观察呕吐的情况 呕吐物的颜色、为鲜红色、咖啡样色、白色粘液、胆汁,呕吐量增多还是减少。

2.3注意腹胀的变化 观察腹胀的程度,如腹胀如鼓、稍腹胀、腹壁张力是增高还是腹软,严重者腹壁可出现红斑及板结。腹部可触诊有压痛感、腹壁肌张力高有念发感。胃肠减压对腹胀减轻的作用。

2.4大便的改变 观察的颜色,如大便果酱色、墨绿色、无鲜红色。大便的次数等。

3 护理要点

3.1一般护理 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体温护理等按新生儿的一般护理常规。

3.2胃肠减压 主要目的改善肠壁血液供应,减轻腹胀,防止呕吐物引起的窒息。保证引流管通畅,各连接处准确,装置密闭,压力保持在正常范围。注意观察引流颜色,如咖啡色、鲜红色、胆汁等,引流液的量,是进行性的胃内容增多还是逐渐减少。每日膈1-2小时捏挤引流管避免出现阻塞和扭曲,每24小时更换引流瓶一次,每周更换胃管一次。

3.3预防感染 接触婴儿时要洗手干净,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的板一次,做好保护性隔离,拒接床边探视。

3.4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儿因禁食而使口腔干燥,容易引起口腔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或50%的碳酸氢钠溶液做口腔护理。

3.5皮肤护理 每天用温水清洗患儿的颈部、腋窝、会阴、,大便后及时清洗臀部,预防红臀的发生。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2℃--24℃之间,湿度在55%-65%之间。

3.6液体疗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由于禁食,呕吐等引起脱水、酸碱平衡紊乱及贫血,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禁食期间营养的补充,一般用微量注射泵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心衰。应用高静脉营养时,要经常观察局部穿刺部位的情况,防止药液渗出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注意监测电解质的变化。有无四肢肌张力降低、抽搐、等低钾、低钙、低镁的表现。

3.7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出量包括呕吐物、排泄物、大小便量、胃肠减压量,入量包括静脉输入量、母乳、或牛奶等。

3.8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必须严格禁食,轻者禁食7天,重者禁食7-14天。临床症状消失、无呕吐、无腹胀、大便隐血阴性、x线腹部平片肠道恢复可进食,其原则是从少到多,一般以母乳喂养为主,如没有吸吮力或吸吮弱进行鼻饲母乳,喂奶量根据情况进行调节,残奶量为喂奶量的1/3时,停喂奶一次。没有母乳的进行奶粉喂养,按容积1:4计算配成全奶。喂食后注意观察呕吐、腹胀、便血情况等。

3.9神阙贴敷药治疗,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是一种於症,神阙穴为经脉之中枢,可通过经血上下、内外、五脏六腑,药物敷脐后可通过血运行而达到病所,使人体阴阳调和,气血通畅进而调整脏腑的功能。[2]贴敷部位为脐部,每4小时更换一次,贴敷期间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有无发红、肿胀等。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新生儿;羊水混浊; 呕吐; 长管; 抽吸胃内容物

呕吐是羊水混浊新生儿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羊水混浊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常吐出黄色或咖啡样黏液, 是新生儿在宫内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或吞咽大量混浊羊水、阴道分泌物或母血所致[1]。进食后呕吐症状加重, 黏液等消化道分泌物吐尽后呕吐渐停止。过去常规的处理方法为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暂禁食, 待呕吐停止2 h 后开始喂哺, 若呕吐持续24 h 后才给予洗胃, 给新生儿的喂养、护理带来一定困难, 也给家长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探讨有效的预防上述问题的方法, 我科采取了羊水混浊新生儿出生即刻长管抽吸胃内容物的处理措施, 有效预防了羊水混浊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羊水混浊新生儿110 例, 均为2009年2 月-2011 年2 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 分为观察组55例, 对照组55例, 两组新生儿胎龄、分娩方式、阿氏评分、性别、出生体重、产妇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P >0.05), 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 快速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长管吸痰)、钳夹、剪断脐带即置于35~36℃的红外线辐射抢救台上, 取平卧位, 头稍后仰, 即予12 号(管径4 mm) 长硅胶管经口腔插入胃内, 当插至5~7 cm (相当于咽喉部时) 抬起新生儿后颈部30~50 度角, 当新生儿产生吞咽动作时顺势把胃管插至胃部, 长度约为15 cm, 为发际至剑突的距离, 观察新生儿呼吸、面色等情况, 无异常即予常规压力0.013~0.033 Mpa 抽吸胃内容物。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 可适当更换新生儿和变动长管的方向进行抽吸, 直至吸尽胃内容物为止, 然后进行断脐、包扎。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常规长管吸痰, 清理呼吸道后断脐、包扎,不予长管抽吸胃内容物。两组婴儿喂养方法相同。

1.3 观察 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内呕吐例数、第1次吃奶量, 出生后24h 吃奶总量、出生后第4 天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及黄疸皮测值。获取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 13.0 系统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55 例新生儿仅1 例出现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出生后第1 次吃奶量、出生后24 h 吃奶总量均高于对照组, 出生后第4天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及经皮胆红素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处理方法效果比较

组别 n24 h呕吐例数 第1 次吃奶量(ml) 第1 天吃奶总量(ml) 出生第4天体重下降率(%) 出生后第4 天经皮胆红素测定值(mol/L)

观察组100 1 20.7±4.2 190.6±19.5 3.2±0.9 152.6±25.3

对照组98 32 9.9±3.3 102.4±16.9 14.8±0.9 205.8±27.9

附: 两组比较各项P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已有吞咽动作,会吞入少量略偏碱性的羊水,对胃粘膜并无太大的刺激,但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可至吸入羊水量过多或吸入母血、胎粪污染的羊水,且足月妊娠时羊水比较混浊,可以有片状、絮状物混于羊水中,包括新生儿的胎脂、脱落的毛发等物体[2],可刺激新生儿胃粘膜,使胃酸及粘膜分泌亢进,引起频繁的呕吐,另外新生儿胃容量少,食管松弛,胃呈水平位,上述均使新生儿容易发生呕吐,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约有40%的正常新生儿可发生呕吐[1,3,4,5]。

羊水混浊是产科常见的临床现象,特别是Ⅲ度羊水混浊,一直受到产科和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重视。据报道,在活产新生儿中有9%~16%在羊水中会出现胎粪.吞咽混浊羊水更能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过去常规的处理方法为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暂禁食,待呕吐停止2h后开始喂哺,若呕吐持续24小时后才给予洗胃,这样的治疗方法容易导致新生儿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也因禁食容易导致新生儿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性惊厥,导致不良后果。新生儿的频繁呕吐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也给家长带来负面影响。

若出现呕吐持续24小时后才给予洗胃,这时由于消化道经羊水刺激处于痉挛及粘膜水肿状态,消化道管径变窄,插管洗胃极容易导致消化道损伤,洗胃后消化道粘膜水肿亦需较长时间才逐渐消退,造成喂养困难,使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加重,同时由于进食少,小便及胎粪排泄慢,可使新生儿黄疸加深、加重。

新生儿出生即刻长管抽吸胃内容物后消化道粘膜处于正常状态,消化道管径较大,加上新生儿生理性的吸吮和吞咽反射,当感觉口腔中有异物时,即产生自主的吞咽动作,长管能顺利通过咽喉部到达胃内,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无明显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翠英,王建亮,鲍灵芝,等.洗胃治疗新生儿呕吐96例临床分析 [J].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7):535-536.

[2] 李凤英.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洗胃治疗69例[J].菏泽医专学报,1999, 1(11):4.

[3] 孙芹,庞厚玲,郝明英.咽下综合征早期干预对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s):34.

[4] 王瑞.金姚珍.孙军霞.羊水胎粪污染洗胃后呕吐与喂养关系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6(11):838.

篇10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单面蓝光灯;蓝光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147-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症。常见原因多由于胆红素增加(如红细胞增多症,溶血病,血肿,早产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肝炎,胆道闭锁)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皮肤及巩膜的黄染,如不及时治疗,易患胆红素脑病,常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为有效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我院小儿科对TB(总胆红素)>300umo1/L的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了同时应用单面蓝光灯与蓝光毯双面光照的快速疗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

1 临床资料

2006年12月~2008年9月在我院小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86例,均采用了同时应用单面蓝光灯与蓝光毯治疗方法。研究对象为生后1min阿氏评分8~10分的患儿,不含母亲患有糖尿病及实验室检查或临床发现患有产伤、感染、ABO溶血或RH溶血、葡萄糖一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生理性黄疸妊娠合并症者。其中男49例,女37例,剖宫产手术分娩51例。通过对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同时应用单面蓝光灯与蓝光毯治疗进行全面细致地护理,72例患儿经护理干预体温均维持在36.5℃~37.3℃之间。86例无1例出现临床护理并发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同时应用单面蓝光灯和蓝光毯治疗,均采取不定时按需哺乳;治疗期间均用暖箱保暖,单面蓝光灯置于新生儿暖箱上,蓝光灯管朝向患儿面与患儿腹部皮肤距离为45~55厘米;每日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每2小时察看患儿背部皮肤;每3~4d常规检查血清胆红素1次。

治疗使用的仪器为:蓝光灯采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DAVID@YG-I,三管并排;蓝光毯是美国OHMEDAMedical制造的光疗设备,BiliBlanket@Plus型号;暖箱为OHMEDA Medical Care PlusIncubator婴儿培养箱。

2 蓝光照射的护理操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同时应用单面蓝光灯和蓝光毯治疗,精心护理是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环节。其护理操作规程主要包括:

2.1 蓝光照射前的护理准备:①家长准备:许多患儿家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缺乏应有的了解,对光照疗法缺乏应有的认识,个别家长还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疗法。因此,必须坚持以患儿为中心,多与患儿家长沟通,做好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在治疗前,由主管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新生儿黄疸的常规知识宣教,讲解发病的原因、光疗的基本概念、作用及母婴分离后的有关事宜,以解除患儿家长的思想顾虑,赢得其信任和支持,使患儿及时接受光照治疗。②设备准备:认真检查蓝光灯管是否全亮及暖箱的安全装置,清洁蓝光灯、蓝光毯及暖箱,保证功效。根据室温调节好暖箱温暖。③护士准备:应了解患儿诊断、日龄、体重、黄疸的范围和程度、血清胆红素检查结果等,操作前洗手,注意眼睛防护。④患儿准备:对患儿进行常规全面体检;给患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喂饱患儿,保持充足的水份;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保持患儿全身,会用尿布遮蔽。

2.2 蓝光照射时的护理:①合理喂养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后,在肝脏中合成结合胆红素,随胆汁分泌入小肠,结合胆红素不易被肠粘膜吸收。新生儿在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水分丢失多,不显性失水比正常新生儿高2-3倍,需坚持按需喂养原则。喂养可通过吸吮-结肠反射间接增加肠蠕动,促使其蠕动加快,肠内容物停留时间短,结合胆红素排出增多。

②设备维持防护:a.暖箱。暖箱内湿化器水箱保证添加灭菌注射用水在最大值与最小值水位线之间,一般添加至湿化器水箱2/3满,维持箱内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首先根据新生儿的胎龄及体重初设暖箱温度,一般足月儿暖箱初设温度为29.0℃~32.0℃,早产儿暖箱初设温度为32.0℃~34.0℃。光照治疗中,患儿体温要控制在36.5℃~37.3℃的中性温度,每2h测量体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再次调节箱温。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箱温、室温湿度,光照治疗最好在空调房间中进行,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暖,夏天则要防止过热。暖箱上避免放置杂物以免遮挡光线,影响疗效。b.蓝光灯。光疗时及时清除灯管上的灰尘,灯管使用1000h应给予更换。c.蓝光毯。蓝光毯护理在光疗过程中非常重要,应保持蓝光毯治疗面向上,贴紧患儿背部,避免折叠、弯曲,以免影响光疗的效果。因治疗护理操作的需要中断光疗后而再次光疗时,护理人员应注意保证治疗面向上,巡视时须细心检查。③对患儿的观察与护理: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光疗过程中要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及生命体征,注意黄疸部位、程度及变化,大小便颜色与性状,皮肤有无干燥、皮疹,有无呼吸暂停、烦躁、嗜睡、发热、腹胀、呕吐、惊厥等。注意吸吮能力、哭声变化,如出现青铜症应立即停止光疗。在每2h测量患儿体温时,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8.0℃应作降温处理。一般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并且应适量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脱水;每次测量体温时,要检查患儿背部皮肤。虽然蓝光毯光源一般采用冷光源,但光毯贴近背部皮肤,透气性差,新生儿自身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所以新生儿背部皮肤温度较其他部位高、皮肤发红、出汗,有一定的机率。如果背部皮肤出现异常,应及时给予中止蓝光毯照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应遵医嘱及时补充钙剂及核黄素,以免出现低钙抽搐和继发溶血;及时纠正患儿,以获得最佳光疗位置;及时清除患儿呕吐、泪水、出汗及大小便的污染,保持暖箱透明以免影响疗效。光疗治疗下的患儿易哭吵及手足舞动,要及时到患儿床旁看护。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位,加上哭闹舞动,易造成新生儿呕吐。同时,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时的胃内容物易呛入鼻腔和气管,导致窒息。因而,在护理上要特别注意,应采取肤触等安抚措施,防止和避免新生儿因呕吐而引起窒息。④预防感染: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尽量不接触患儿,如治疗护理所需,要消毒手,戴口罩。注意做好新生儿臀部、脐部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脐带未脱落患儿,每天用75%酒精消毒脐带2次,及时清除脐带周围分泌物。进行光照治疗的室间及光疗箱,要保持清洁,并做常规消毒。

2.3 蓝光照射后的护理:光疗结束后,应再次检查患儿全身皮肤有无压红、破损及炎症,皮肤黄疸好转情况等。护理工作到位,就能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3 小结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采用药物、光照疗法、换血等治疗手段,光疗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疗时,用双面蓝光灯治疗,患儿在通常躺面接触平板较硬,缺乏舒适感;单用蓝光毯治疗,照射面小,光疗效果受限。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同时应用单面蓝光灯和蓝光毯治疗,加大了患儿的照射面积,增强了患儿的舒适度,患儿更宜接受,减少了哭闹,增加了患儿的睡眠时间,不仅提高了疗效,也利于生长发育。护理也是一门科学。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同时应用单面蓝光灯和蓝光毯治疗,关键在于精心的正确的护理。护理这个环节做好了,才能充分实现治疗的预期效果,避免出现临床护理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陆晓燕.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体会.新疆医学,2007,37:207-208

[2] 赵新春,陈菊艳,杨显芳.蓝光毯与蓝光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医学创新研究,2008,5(8):18

[3] 马巧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分析.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7(1):85-86

[4] 陈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医学创新研究,2008,5(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