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室,在一般初中学校,都已经是单独建室的。化学实验室是初中化学教学,学生开展课外活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理想场所。但如果实验室疏于管理,其实验效果也不可能完全令人满意。如何实现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到位?需要一定的思考,现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拙于笔端,期求方家教正。
一、实验室管理当应制度健全
学生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学生利用实验仪器进行相关的实验,其实验的有效乃至高效,不仅仅就是学生实验行为的科学,还应当取决于实验仪器和相关药物的有效。如果实验仪器出了问题,或者实验药品失效甚至就是严重的不对号,那实验不仅仅就是没有效果,还极有可能会酿造出极为严重的实验事故。初中化学的实验可不可出现这样的情形?其回答是不可能完全否定的。作为实验室的管理,不能完全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实验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从相关层面说,是管情出着问题,是管情出了问题。实验室的管情出问题,大都是管理制度先出问题。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管理者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那管理也就显得多出疏漏,出现着疏漏,则完全可能会是纰漏百出。所以,作为实验室,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实验制度。现在一般的学校实验室都张贴着管理制度,但比较细致地进行思考,能够符合具体学校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并不很多,有些制度就是那样的大一统,而且就是那样的比较模糊。所以,验室的管理制度应当是符合具体学校的,也应当就是清晰明了的。从一般学校看,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应当涵盖这样的内容,实验仪器和药品的存放制度,实验用品的请购制度,实验仪器的用后归还制度等。如相关的实验仪器,实验以后需要进行相关的清洗,这清洗就必须做到职责明确。又如相关的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了一定的故障,需要及时报损,则就要比较及时地进行报损,就要受报损条款的约束。
二、实验室管理当应措施到位
在一般的学校,甚至就是比较多的学校,实验室的管理往往多是制度是制度,实际性的管理有多少就是违背相关制度的。如仪器被损坏,而仪器的损坏有都是人为的,但实验过后,却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又如好多的仪器都是一些比较贵重的,有些仪器就完全可能是家用物品,不少教师就是那样比较轻易地将仪器据为己有。实验室的仪器就是这样比较人为地损坏和散失。应当说,实验室的仪器不是那样的完备,那实验也就不可能去比较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有些实验也就不可去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验室的管理,不仅仅就是制度的字面落实,也还应当保证措施的实施到位。在这里有些学校的措施就显得比较到位,这些学校分别从多个层面上落实具体的措施。应当说,对相关措施落实的到位,其管理者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实验指导老师是眼睛靠着鼻子的熟人,或者就是某种程度上的挚交朋友,丢不开情面。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行的。从相关角度去说,实验室管理措施的真正落实,需要从管理人员去抓起。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教育,需要建立起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奖惩。与其经济进行挂钩,凡管理不到位者,管理中导致仪器人为损失者都要强制其进行赔偿。如果实验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真正意义上肩负起管理的职责,那实验室的管理才算得上真实意义到位。因为,管理者真正尝到管理不到位的酸甜苦辣咸,他就会去一视同仁,持之以恒,始终如一地进行管理,他就会在平时的管理中对实验仪器的使用者去讲清道理,而不去卖人情。
三、实验室管理当应行为规范
化学实验室管理的至关重要,是人们所妇孺皆知的。实验室的管理到位可以促进化学课程教学的有效,实现学生化学素养的形成也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对管理不仅仅就是需要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也同样需要行为规范。也许人们会这样去说,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不就是简单的进进出出、拿拿接接,无所谓规范不规范的。果真就是怎样的无所谓?不然!有管理者曾说过这样的话,把简单的事情做出不简单,就是扫地也要扫出个精细来。从比较具体的管理层面讲,如果实验室的管理也管理得十分精细最起码能够管出这样的效果来,其一顺利推进课堂教学的实验,其二延长实验仪器的使用寿命,其三减少实验中的麻烦。实验管理的行为规范,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一颗赤日炎炎的心肠,真正将管理视为一种责任,也有着能够超越自我的实际价值。实验管理的行为规范,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一流的管理水准。仪器的存放当是严格有序的,如需要将相关仪器分开存放,不同规格和类别的仪器当应分开存放;备用仪器和常用仪器也应当分开存放。实验管理的行为规范,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虔诚,经常去做这样的思考:仪器虽然不会说话,但也需要人们对其尊重。有管理人员经常就是这样,似乎将仪器和药物作为活菩萨予以遵奉。比较经常地对仪器进行检查,比较经常地对仪器进行清洗和清理,比较经常地对实验药品进行观察,发现变化将及时进行调换或者更新。说来也许比较夸张,但事实则必须这样。我们的管理细则一点,实验室所能够发挥的效果则完全可能大一点。
对化学实验室的管理,笔者所做的思考也许就是一定意义上的泛泛而谈,不具实质的指导意义。窃仍以为,能够这样去做,而且就是踏踏实实地做,做得踏踏实实,其心情也应当就是那样的坦荡。但对化学实验室的管理,随着时代的变迁,要求会越来越高,作为管理者必须努力而为之。
【参考文献】
[1]付平.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经验点滴[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3期
篇2
关键词: 农村中学实验室 科学管理 功能拓展 水平与效率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能了解科学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从感性认识角度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化学实验室建设的发展,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直观的实验教学创造了条件,为再现各种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提供了场所。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管理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认识不到位,主要是学校领导没有把实验室管理放在应有的地位,认为化学实验是可有可无的,只要能拿到分数就是好学生,对实验室人员缺乏应有的尊重,把他们列入工勤人员管理,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2)学校实验室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学校只是将不能教学的、年龄偏大的教师分配到化学实验室,至于专业是否对口,还是有无实验室管理经验,则不再考虑之列,这样势必影响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水平,更谈不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3)化学实验室功能单一,只满足于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没有将化学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发挥到极致。(4)没有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没有应用到实验室管理中来,这与当前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很不相称。如何解决好以上问题,我结合理论学习及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谈几点认识。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实验室管理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配备富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实验教师。同时学校要形成校长主管,教务处主抓,总务处、教研组共同配合的管理网络。要将实验室管理工作纳入学校行政会研究的范围,定期召开各处室的协调会议,切实解决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关心实验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体系,关心其生活待遇、劳动待遇、工作量核定、年度考核、职称晋级等切身利益,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经常组织实验教师到先进的学校学习交流,参观取经,开阔视野。要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定期培训和业余进修。要鼓励实验教师写经验总结和撰写论文。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各校进行业务指导,督促实验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促进学校领导对实验室管理的重视并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应增强实验教师工作的责任心,促进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
二、规范管理,科学合理
1.设施设备管理
中学化学实验室的设备主要包括仪器橱柜、实验桌凳、水电设施及其他通用设备。管理好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投资效益,有利于营造洁净、整齐的科学实验氛围,有利于提供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
2.仪器管理
实验室的仪器品种繁多、规格各异、使用频繁,要管好实验室各种仪器,就应从编制仪添置计划、采购、到货验收、建档、建账、分类存放到保管、维修等各个环节都要缜密处理,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办事,才能繁而不乱、忙而不疏、有条不紊,才能有利于实验教学的进行。
3.化学药品管理
化学实验所用的药品也称化学试剂,主要有固体和液体两类,气体都是临用时制备的。化学试剂各有特性,有些试剂容易潮解,有些易风化,有些受光照后容易变质,所以必须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受强烈的阳光照射。还要注意取用方便,分门别类依一定的顺序排列。
由于化学药品具有价格贵、消耗量大、易变质的特点,为节省开支我们采取如下办法。
(1)降低等级:许多实验都不必用高纯度的药品。购买普通药品代替,降低实验成本。
(2)控制浓度:在化学反应中,无特殊浓度要求的溶液,一般控制在3%―5%左右就可以,有些反应现象很明显的物质,浓度可降到1%―2%。浓度太大不但浪费药品,而且有些反应反而不明显或太剧烈或造成事故,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3)控制用量:学生做实验时用量普遍超过要求,误认为用量越多现象越明显。再就是基本操作能力差,无法准确控制倾倒量。对此加强学生的科学性教育,强化训练学生取用药液的基本操作,同时要研究和开展微型实验,以减少药品的消耗。
(4)回收药品:实验后许多剩余的或生成的物品,如铝、银、氧化铜、氢氧化钠、二氧化锰等应回收利用,这样既环保又节约。
4.档案资料管理
(1)常规资料分类存放
我把学校关于实验教学的相关文件及教务处、教研组有关实验计划、总结等相关文件分类存放,把教师的演示、分组实验通知单、学生实验记录、借还仪器药品记录、损坏赔偿纪录分类入档。仪器药品登记统一入册,使账目和各项记录规范化,新进的仪器药品及时入账、损坏消耗的及时记录。每学期末对实验室的仪器药品进行盘查、摸底、记录。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实验资料的存放
自制教具及改进的实验装置入柜存放,将改进的实验方法、实验成功经验收集资料存档,方便教师取用,并给以后的实验教学与研究留下宝贵资料。
三、功能拓展,提高效率
目前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功能单一,不能真正发挥实验室应有的作用。实验室除了给教师、学生提供必要的仪器药品外,还应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安排时间,选择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操作,整理实验结果。
开放实验室的功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学生复习常规实验提供方便,另一种是为学生创新实验提供服务。常规实验复习主要集中在学期结束前的一段时间。一般情况是将本学期所开设的学生实验器材全部陈列在实验桌上,每桌一个实验,并提供该实验的相关思考题 ,由学生选择实验进行复习。创新实验主要是指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为了某种目的或设想而自行设计的实验。这种实验不一定能够成功,有些甚至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学生进行实验前,教师必须对其实验设计进行审阅,审阅的重点是该实验设计有没有危险性,而不是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合理性问题应由学生自己在实验中自我发现、修正。当学生在实验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进行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
四、信息化管理,与时俱进
中学化学实验室信息化是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的信息,加工处理传播技术,将实验室的各种实验资源进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开放管理,它能协调人员、设备、仪器药品、资金、实验教学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使管理工作协调有序。信息化管理后的中学化学实验室是集实验教学、实验教务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实验室仪器药品管理、实验室资料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为一体的管理系统。它具有以下优点。
(1)改变了传统实验室繁杂的管理方法,引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实验室达到了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对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成实验课件和积件库后,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便利。
(3)在网络上实验指导材料,如挂图、文字材料,为教师的实验教学带来了方便。
总之,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严谨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就要求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师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使化学实验室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改变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室的落后面貌。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中学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技术[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 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 实验现象
观察是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所以观察被称为“思维的知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以获得关于物质和化学反应的感性知识为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化学知觉活动,然后对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形成理性认识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前提,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1]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观察目的
每一个化学实验都有它的目的,实验目的不同,观察的目的和重点也不同。而学生面对复杂、稍纵即逝的化学现象往往感到茫然,不知道如何观察。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减少观察的盲目性,提高观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如:
表一 蜡烛燃烧的实验
如此,让学生带着任务观察,有利于提高化学实验效率。
二、教师应该事先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
观察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一种复杂的知觉活动,因此在实验之前,教师除了应该熟悉实验目的、观察对象、实验现象之外,还应该以启发学生思考为宗旨设置一系列问题。如,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学生往往会被“火星四射”的现象吸引,而忽略实验中其他一些重要细节,故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可提出以下问题。
①反应之前,铁丝是什么颜色?是什么状态的?
②铁丝的下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③为什么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的?
④集气瓶中为什么要事先铺一层细沙或装少量的水?
⑤实验结束后产物的颜色和状态是怎样的?
如此,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把获得的感性知识加工成准确的理性概念和理论。
三、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观察要讲究方法,针对不同的物质,不同的实验目的,不同的实验现象,应该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我通过归纳总结分为如下几种。
1.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全面具体的观察。
由于化学实验现象复杂多变,实验观察并不是只用视觉观察,它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协调,全面具体地感知物质的变化,获得对实验现象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如:
表二 硫在氧气中燃烧
由此可见,这个实验需要视、嗅、触觉等感官协同合作,才能得到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正确结论:“产生蓝紫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这种多种感官协调合作观察实验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2.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性。
为了使观察更加完整、全面,观察应该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我认为可以从药品试剂、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四方面入手,然后分三步走: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观察化学实验。如:
表三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
在实际教学中按照以上顺序要求学生观察,能够使整个实验过程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经过观察后汇总得出全面、具体的感性材料。
3.观察要有重点。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说明某个概念,验证物质的某种性质,如果选择了正确的观察点,将注意力放在与实验目的有关现象着意观察,则有利于缩小观察范围,减少观察时间,强化观察效果。如:验证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实验前观察镁条是银白色的固体,实验后观察到有白色的固体生成,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证明镁条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
4.观察要对比。
在实验中,对于容易混淆和相似的实验现象,借助对比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获得的感性知识的印象,对加深学生的记忆有显著效果。如:比较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共同点是“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同点是“氧气中硫产生蓝色火焰”,“空气中硫产生淡蓝色火焰”。可见,通过对比,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的细致性,而且无意中就加强了学生对实验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记忆。
四、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由于实验纷繁复杂,学生应该养成边观察边记录的习惯,以免实验结束后遗漏重要的实验现象。在实验的记录过程中,应该有以下两方面的注意点。
首先,实验中应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决不允许主观臆断,同时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实验中略微的误差是允许存在的,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合理”结果,私自修改实验现象及数据。
其次,要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边观察边记录,但很多学生在描述的时候总是词不达意,出现错误,教师应该指导和帮助学生使用化学术语,所以教师除了自己的言传身教外,还应注重在平时教学中的错误纠正。如:
(1)指导学生区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现象是个体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知觉到的客观事实,因此现象的描述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单凭观察无法看到“二氧化碳”,只能看到“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现象的描述也应该是“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如:红磷燃烧现象应描述为产生大量白烟,浓盐酸挥发的现象才描述为产生白雾。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不可操之过急,一蹴而就,它贯穿于整个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但是只要教师不断地教导训练,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定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化学实验;观察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刚刚接受化学启蒙教育的初中生来说,观察能力的形成不是自发的,主要靠老师的引导和启迪。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步骤、有目的地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在教学中,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是从实验观察开始的,准确的观察是学生顺利进行化学思维的前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知识之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我在平时教学中的做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观察兴趣是培养观察能力的前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化学实验均比较喜欢,这主要是觉得化学实验现象好看、新奇,但并不意味着学生会观察,对各个实验现象的观察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兴趣是暂时的。教材中的许多实验现象对学生来说是相当有趣的,如镁带的燃烧、中和反应等,但学生在观察这些实验时,往往只满足于感知这些化学实验中的现象,而未能产生探究这些化学现象的原因的欲望和要求,久而久之,则观察实验现象的兴趣就会消失。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更要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加强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外,还应当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好每一个探究实验,把观察的兴趣引导到更高层次,这样的兴趣才是稳定的。还可以通过一些和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小实验,让学生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可用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知道一些化学现象的本质,进一步产生观察的兴趣。
二、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
九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对化学实验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新鲜感。若老师不及时加以指导,他们只会看热闹,忽视对现象的深入观察,产生观察的盲目性,失去实验的意义。因此,要求学生在观察前要预习所观察的学习内容,要根据每个实验各自不同的基本要求来观察不同的内容、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师事先要对每个实验加强指导,制定出观察计划、观察目的。然后,按照计划,选择观察的方向、角度和重点,才能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去认真观察那些与目的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使他们的知觉的选择性服从于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否则,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集中于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就达不到观察的目的。如物质性质的实验,观察的重点是物质的性质和状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往往又以颜色或气味的变化、气体的吸收或放出、沉淀的溶解和析出等为特征;气体制取实验着重于观察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两个方面;对于概念原理实验,因要引出的概念和原理的不同,观察的重点也不同。第一单元中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以及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两个实验,目的要引出化学变化的概念,观察着重于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的改变。而第八单元中金属与酸反应,是为认识金属活动顺序而设计的,学生观察的重点应着重于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以及反应快慢上。可见,有目的地观察,才能明确观察的程序、内容和重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三、观察要全面仔细、要分主次
化学反应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求学生观察要全面,不要把重要的现象丢掉。只有全面的观察,才能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分析、比较概括,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时应要求学生让尽可能多的感官参与观察,特别是那些可能在瞬间消失和反映较弱的现象。还要求学生观察时必须注意力集中,做到认真仔细。如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在亮度与颜色上的细微差别,若不专心仔细,就不易看到或分辨。在这个实验中,既有物质的颜色、状态等用视觉可观察到的现象变化,也有用嗅觉才能感觉到的气味的改变,还需用手触摸才能感觉到的热效应。细心观察,才能保证观察的系统与全面,捕捉到实验的每一个细节,获得全面而完整的实验现象。
在全面观察中要引导学生分清实验的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把注意力放在主要现象观察上。例如,在做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白磷的燃烧时,如果不作提示,学生可能主要想知道白磷燃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而忽视反应后天平平衡与否。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而燃烧产生的现象则属于次要现象。
四、观察要和思考结合
观察的目的是探索和发现,对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有所认识,如果没有思考的观察,往往会降低观察的效果。只有把思考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故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课题,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使观察自然成为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观察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以获得正确的全面的认识,适时地对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设疑,引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积极思考。通过思维活动,达到释疑解疑的效果,以促使学生把握化学现象的本质。
观察能力是从事任何专业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观察也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具有严谨治学的科学素质,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和化学课堂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于静华,王惠,郭景光.化学教学问题.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吴俊明.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皮连生,杨心德,吴红耘.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重庆市大足县珠溪中学)
篇5
关键词:Y型管;改进实验;初中化学
实例一:利用Y型管改进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1.粤教版、鲁教版、沪教版的初中化学教科书上采用“向石蕊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的方法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上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中的4朵石蕊纸花实验,这样的设计可以体现科学的探究过程。但是实际准备过程中干燥的石蕊纸花制作麻烦而且颜差较大,利用Y型管改进上述实验可以扬长避短。
改进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操作:(1)将干燥的紫色石蕊滤纸先喷水润湿,不变色,然后放入Y型管的支管a中。(2)将另一干燥的紫色石蕊滤纸条放入支管b中。(3)往Y型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4)取出变红的紫色石蕊滤纸条,在空气中甩动几下,红色又变为紫色。
实验优点:(1)现象直观,材料简单而且省事(用石蕊滤纸条代替自制石蕊纸花)。(2)实验中用到的二氧化碳的量比较少,减少碳排放,符合低碳原则。
2.按照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第117页上介绍的方法做“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时,由于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气流的影响,在实际的操作中常常出现高位的烛火先熄或2支烛火同时熄灭,甚至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倒完了蜡烛还不熄灭等异常现象,采用Y型导管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改进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实验操作:(1)点燃一高一低2支蜡烛;(2)将产生二氧化碳的装置中的导管连接Y型导管,如图2所示其两支管a、b分别对准一高一低的蜡烛,观察现象:低的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同时还证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实验优点: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该实验装置还可以应用于以下实验:
拓展一:在a、b端装上导气管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看到b端的石灰水变浑浊,a端没有气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拓展二:证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方法是在a、b端换上尖管分别涂上肥皂水,可以看到a端产生肥皂泡,b端没有。
实例二:利用Y型管改进分子运动的实验(实验微型化)
现行人教版、沪教版、粤教版的初中化学教科书上,均安排了装置相同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教科书上该实验的不足是:装置密封性差,氨水的使用量较大,实验时(尤其实验结束回收氨水时)会有较多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污染了环境。
改进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实验操作:在Y形管的一支管放入2毫升的酚酞试液,另一支管用滴管滴入5滴浓氨水,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可以观察到一会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了红色。
实验优点:实验装置相对密闭,而且浓氨水用量极少,有效防止浓氨水的逸散,比较环保。
实例三:利用Y型管改进的对比实验
1.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人教版第128页实验7-1的燃烧的条件原是要求在通风橱中进行,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演示中无法做到这点。
改进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实验操作:往Y型管的两支管分别装入少量白磷和红磷,塞上橡皮塞,将Y型管放入60℃左右的热水中,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白烟,红磷不燃烧。
实验优点:(1)实验在密闭的空间进行,燃烧产物不会逸散到空气中,不污染环境。(2)Y型管的两支管是同时放入热水中,对比现象明显,很好地揭示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研究氧气制取实验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人教版38页中“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如图5。
在第二步的把二氧化锰直接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的操作,实际上往往会有部分黑色粉末粘在试管壁上,影响实验的观察。
改进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
篇6
化学实验资源的缺乏与新课程改革实施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化学实验要做,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要培养,那么,它们之间的矛盾怎么解决呢?我们只要解决化学实验资源缺乏问题,这一矛盾就解决了。目前,不少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教学经费还是比较紧张,校方解决有困难。但化学教师和学生也可以想办法,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因此,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师生开发化学实验替代品,并利用化学实验替代品来完成化学实验。通过实践证明,用化学实验替代品可以完成初中化学教材上所有实验,解决化学实验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初中化学实验替代品
长期以来,化学实验和其他学科的实验一样,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对传统实验的负面认识,即污染大,消费大,难普及等,出现了“教师讲实验,学生写实验”的现象,这无疑不利于学生的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 什么是化学实验替代品? 化学实验替代品是指能够替代正规实验仪器和试剂,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易得、易制的器具和材料。
2. 化学实验替代品有哪些特征?易得,可用,绿色化,生活化。
二、初中化学实验替代品的开发
很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让学生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各种实验或活动,为了弥补这些缺失,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实验替代品,完成教材上的实验和其他可行的实验和活动。
1. 收集、开发化学实验替代品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收集、开发化学实验替代品的原则
①引导学生沿着“实验用品—生活用品—可替代的用品—替代制作过程—检验过程—实践过程”的思路去收集、制作和使用替代品。
②教师要做好组织、指导工作,要注意安全问题。
(2)收集、开发化学实验替代品的注意事项
①把安全放在首位 进行收集、制作时,有的远离教师,缺乏指导,特别是玻璃仪器,有的还存留药液,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多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
②注意仪器、药品的分类
在建立替代品的实验箱时,一定要注意仪器、药品的分类保存,包括仪器的合理放置、药品的安全保存等。
2. 化学实验替代品的收集
(1)教师收集 教师要做一些示范,指导怎样收集。先收集最易得到的用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输液管、针剂瓶、吊瓶等。然后收集、开发不易得到的物品,如制作试管架、组装实验装置等。教师收集一些学生收集不到的、学生制作不了的、难度大的、危险性的仪器,如自制试管夹、自制三角架等。
(2)学生收集 学生收集的替代品,都是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易得到的物品,如废灯泡、废圆珠笔管等。学生制作替代品,也是较容易的,如制滴管,只需将输液管的滴壶剪下,一端封口即可。学生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场所进行收集、开发实验替代品。
(3)收集化学实验可替代的仪器
可收集、开发的仪器。玻璃类:漏斗、小酒杯、吊瓶、废灯泡、不同规格的针剂玻璃瓶等;塑料类:注射器、输液管、各类吸管、洗液瓶、小喷壶等;金属类:易拉罐、小铁针、镊子、曲别针等。
实验箱是化学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是重要的环节,也是收集替代品进行实验的重要一步。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三、初中化学实验替代品的利用
案例1 一套装置多用途
仪器:带盖子的药剂瓶(代替锥形瓶),青霉素瓶(代替集气瓶),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输液管(代替导管),连接成套装置。
药品:双氧水、二氧化锰
将少量二氧化锰放入药剂瓶,注射器内盛装少量双氧水,缓慢注入药剂瓶内,另用一青霉素瓶代替集气瓶收集氧气,并检验与验满。
以上装置还适用于“固+液反应无需加热型”的实验等。
案例2 鸡蛋壳成分的探究
仪器:自制试剂瓶、自制滴管、自制试管(或玻璃杯)、玻璃片
药品:鸡蛋壳、澄清石灰水、食醋
篇7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现状 策略
一、引言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其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远远不理想。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经验,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方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二、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真正得到重视
过去有不少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配备不齐全,开展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新一轮的标准化学校的建立,农村各校在化学实验室这一块得到了及大改善,解决了以往器材和药品不足,以及实验室场地过小等问题。就拿我校来说,实验室的场地从以前的一间变为两间,可满足两个教学班同时做实验,实验室的配备不仅更齐全,而且学生有了独立的实验操作台,唯一不足的是,药品方面不能得到保证。另外,教师有限,没有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师和专门的管理人员。化学教师既要讲授知识,还要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在时间安排以及精力分配上往往难以应付,从而导致对实验的准备、精心设计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导致实验教学开课率低,实验教学没有得到重视。
2.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引不起重视
笔者所在的农村初中,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普遍家庭条件较好,家长由于比较忙碌,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再加上教师采用传统知识接受型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往往只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是对初中生而言,此时正是好奇加动手能力强的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化学是他们接触到的一门新课,而这门课以实验来入门,因此学生实验能力必须在实验中得到提高。可事实是,学生大多是在教室里听实验而不是在实验室做实验,这样一来谈何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3.农村学生基础知识及能力薄弱
农村学生科学素养欠缺,究其原因是小学阶段对科学知识没引起重视。况且大多数农村小学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师,基本上忽略开设自然科学这一门学科,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差。等到九年级学习化学这门课的时候,学生缺乏知识上的衔接性,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本该是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启蒙阶段,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在初中阶段真正接触化学这门自然科学时,学生在知识和动手能力方面都欠缺,因而学习起来倍感吃力,特别是动手能力方面尤为明显。如不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农村学生首先输在起跑线上。
三、加强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方方面面的,要想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应该找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落到实处,消除不利因素,创造积极因素,促进实验教学发展。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首先,我们要明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认识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化学实验不仅是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极为重要的内容和手段,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对提高青少年素质也有重要作用。
2.开足实验课,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评估和监督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改变实验教学在化学这一门学科中的地位,农村初中学校应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如下:
(1)开设实验课,并开足课时
目前,各初中学校并没有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仍以传统的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因而没有单独开设实验课。再加上九年级面临中考,时间紧张,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培养学生能力,对化学教师而言压力相对较大。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为了教学质量,开足实验课,势在必行。
(2)设立专门的实验员以及实验室管理人员
农村初中学校,由于教师有限,往往化学教师兼任实验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既要在课堂上讲授知识,还要自己准备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时间和精力难以应付。因此,设立实验员和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开足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减轻化学教师的负担。
(3)提高实验员和实验室管理员的素质,发挥考试的正面引导作用
在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员和实验室管理员后,要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具体来说也是对化学教师专业素养水平以及实验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一种督促作用。为了在实验方面培养学生,教师自身也要提高,在实验中锻炼并提高自己。与此同时,在考试方面加强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统一。
(4)充分利用方土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我们可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或假期对当地土壤进行酸碱性的调查,对当地农民的肥料使用情况以及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最后分析讨论本地农业的基本现状。学生获得这一些知识后,回家再与家长讨论怎样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怎样正确地配制药液等。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问题及对策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初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亲自认知和探索物质世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学时的设置来看,化学实验教学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标准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1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素质教育实行了很多年,新课程改革也贯穿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实践中,分数仍然是考核学生的主要方式,很多学校仍唯分数至上,而实验技能的考核并没有纳入中考的范围,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忽视了化学实验的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在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教师往往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完成课程要求,到了实验课时准备实验,为了尽快完成实验课,有些实验课变成了老师的演示实验,然后将操作要点教给学生,要求学生背下来,以应付考试,这种为了实验而实验的教学方式,起不到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效果,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学校和老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缺少足够的认识,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1.2实验教学资源配备不足。化学实验属于消耗性实验,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实验药品、实验器材、实验场所等具有较高的要求。按照化学课程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有化学实验室,但实验室的利用率并不高,闲置情况较为严重。有些学校由于缺少化学实验专项经费,实验药品和实验器具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完成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只能成为演示实验或者模拟实验了。化学实验教学资源配备不足,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
1.3教师实验教学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是对化学世界的探索过程,实验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化学实验课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实验教学的价值认识不足,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把实验过程和原理讲清楚,学生能够记住相关的实验现象[1],在考试中能够回答相关问题,就完成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这样的教师,本身就对化学这门学科缺少足够的认识,自身水平尚且如此,如何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呢?还有的教师,未经过专门的化学实验学习或者培训,自身实验技能较差,缺乏创造性开展化学实验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照本宣科,难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引导,导致实验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有些学校缺少专职的实验员,由化学教师兼职实验员,在教学和实验双重压力下,也导致化学实验效果大大消弱。因此,实验教师的水平较差,是导致初中化学实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对策
2.1提高重视程度,完善实验考核机制:首先,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化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实验更是化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2],因此,化学实验教育水平直接决定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化学实验教育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其次,教师要提高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能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最后,改革化学实验考核评价机制。在实践中,一方面可将化学实验考核列入学生的日常考核中,作为学生评优选先的重要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在中考中加大化学实验所占的比重,提高试题的可操作性,使日常实验成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将化学实验教学水平考核作为学校和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使学校和教师从根本上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2.2增大投入力度,确保实验资源充足: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将化学实验教学经费列入专项开支,学校应该加强对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供足够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亲自完成化学实验。对于自身实验条件无法开展化学实验的学校,可以与少年宫、质检所等相关校外机构开展合作,共同开展学生化学实验。
2.3提高教师素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教师水平直接决定了化学实验的效果。作为化学教师,要改变观念,重视化学实验,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实验,仔细观察实验步骤和化学反应现象,能够科学的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从小培养科学实验素质。同时,学校应组织相关的培训,提高化学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实验操作技能,有条件的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实验员,使化学教师与实验教师分离,相互独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化学的教学任务,全面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3结论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化学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认识化学世界的领路人,作为从事化学教育的一线教师,要充分重视化学实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高效的完成化学实验,使学生真正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化学世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华洪波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新课改 化学实验教学 吝啬思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趋向带动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化学实验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强调化学实验教学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强调化学实验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与思考的策略。然而面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部分初中化学教师仍然感到迷惘和彷徨,由于陈腐、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使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存在只重理论而轻实践,只讲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只强调学生接受知识而不是培养学生动手实验,不断有所发现和创新的能力;甚至受升学率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把化学实验搬到黑板上做,从而挤出时间应付考试,造成一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正如北京大学唐有棋教授说的“学生中有些人对实验不感兴趣,这与引导、要求、考试等环节有关。”因此,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必须立足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更新内容、更新方法,特别要克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吝啬思想,使化学实验真正成为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品质和兴趣的平台。
一、克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间上的吝啬,还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
列宁同志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生动地诠释了这一认识世界的普遍真理,强调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化学实验真正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然而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只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验证书本上的化学实验知识和原理,虽然学生为自己获得与书本上实验现象完全一致的结论而沾沾自喜,但这不是新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分“吝啬”学生的实验时间,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验证书本上实验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探究性的实验,虽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面临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也可能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这却是学生的学习、生存、成长、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个不可量化的“长效”,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有一次,我在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课上发现有一位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后,用一支底部有小洞的试管放入碳酸钙,然后把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一会儿拿出来,一会儿又放进去,正玩得起劲。当我走到他面前时,他非常紧张,我并没有批评他,适时地向其他同学展示了他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再设计其他控制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的实验装置,使这一节实验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教师留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他们在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必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二、克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空间上的吝啬,留给学生广阔的实验空间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课堂不再是学生惟一的受教育场所,书本不再是学生惟一的知识来源,化学实验室也不再是学生进行实验的惟一空间。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作为化学实验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必须更新实验教学观念,重视拓展学生的实验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拓展学习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过程时,不但要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实验尝试机会,特别是在统一实验活动设计时,要多给学生一点选择的空间。例如在实验室制取CO2的课堂实验教学中,我把CaCO3、Na2CO3、稀HCI、稀H2SO4等原料摆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自己选择,设计实验制取CO2,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自我探索,最终得出CaCO3和稀HCI是制取CO2的最佳原料,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其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实验空间。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就是教育”,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受益无穷的财富。因此,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强调教科书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而开发、利用化学实验课程资源成为拓展学生实验空间的重要途径,同时强调学生的生活范围有多大,课堂的范围就有多大,这就要求教师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实验资源为教学服务,真正成为学生享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从而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实验资源,在社会大环境里实验和探索。例如在学习溶液pH测定的实验时,我给每位学生发一些pH试纸,让他们回家自行完成实验测定。第二天,同学们纷纷向我汇报结果,他们测定的物质还真多,有食盐水、白醋、洗发液、自来水、农夫山泉……,甚至有的同学还上网查阅了酸雨、弱碱性水等有关资料,这些都是我设计本实验时所始料未及的。由此可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多留给学生实验的空间,多设计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课外探索性实验,必然会促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观察、分析周围的化学现象,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克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情感上的吝啬,给予学生丰富的教学情感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认为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情境下,师生以饱满的情绪进行情感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学得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化学实验更是师生间情感直接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实验教学时的情感态度是兴奋还是沉闷、热烈还是冷漠、主动还是被动、稳定还是跳跃、持久还是短暂都将对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当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理解或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的实验行为时,学生就会与教师处于一种“隔阂”状态。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投入满腔的热情,克服教学情感上的“吝啬”,用真情去“唤醒”和“激励”学生,在课堂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甚至允许他们异想天开,敢于突破陈规,克服思维定势,从而把头脑里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即使在学生实验失败时也应给予学生情感上、心理上的支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让学生真正尝到科学探索的乐趣。例如在一次学生进行实验室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几支试管破裂了,我并没有一味地指责学生,而是首先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同时向学生指出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并适时地要求学生分组分析、探究本实验可能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以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同学们讨论、分析非常热烈,归纳出很多的原因,从而真正达到了本次实验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只有倾注自己丰富的教学情感,以情教学,以情育人,才能真正实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初中化学教师要以博大的胸襟,勇于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克服化学教学中的各种吝啬思想,倾注自己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情感,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海洋中遨游,使学生乐于学习,敢于探索,让学生在生活中实验,在实验中生活,真正开辟一片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石国兴,白晋荣.教育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梁慧姝,郑长龙.化学实验论.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文吉吉 .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阚兆成.新课程释疑解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5]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走进新课程.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6.
[6]冯克诚,毕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指导.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教学;观察能力;探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著名的科学家门捷列夫曾说;“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
一、新课程改革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更提出了“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分析实验否定或证实猜想,得出结论。因此,如何通过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是许多一线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我校化学课题组从2009年开始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指导策略”进行研究。在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探究性实验观察能力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对化学原理、化学知识的理解。观察能力强的学生,一般对实验现象感知迅速、准确、完整。而观察能力弱的学生,往往对应该观察的事物感知迟缓,有的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观察能力虽然受先天心理素质的影响与制约,但主要还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二、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目前初中学生在观察能力上存在着随机性观察多,确定性观察少;杂乱无章的观察多,程序计划的观察少;明显主题的观察多,隐蔽背景的观察少;直观感知的观察多,间接认识的观察少等现象,从而造成学生观察力整体水平较低的局面。为此我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由简单至复杂,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递进过程。笔者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点粗浅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1.随机性观察
许多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直觉兴趣,他们为客观事物的新奇性所吸引,喜欢观察那些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现象。如学生看到镁条燃烧的现象,听到氢气、氧气混合后点燃的爆鸣声,学生大脑产生活跃思维、兴奋、高兴的欢呼,这种观察与感受是自发的、无需培养。然而,这是兴趣观察,停留在这一阶段不利于观察能力的
发展。
2.确定性观察
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考,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概念。良好的观察能力包括观察的全面性、准确性、选择性、敏捷性和创造性等。
(1)全面观察
全面观察是指对实验的整体观察,即从装置操作到现象,以及从实验过程的前中后进行,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反应物状态、颜色、气味和反应装置。实验中则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边观察、边思考,如何注意反应条件,观察反应所发生的现象。实验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并与反应前进行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及时做好记录。对此,学生对刺激性强烈的现象更要特别注意,这是观察的重点。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化学性质验证实验以及实验室制取实验,都要进行全面的观察,才能学会和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
(2)重点观察
重点观察是根据需要来确定的。为了证明某一事物或为了确认某一变化,只要对实验中的有关现象进行集中观察即可。如在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中,要重点观察铁钉上的颜色和溶液颜色的变化,其他方面就不一定要求学生都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
(3)对比观察
在研究物质性质或建立某个概念时,有些容易混淆或相似的实验现象需加以区别,要做对比实验,进行对比观察,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或概括出结论来。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中,其发生装置相同,但收集装置不同。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其操作步骤相似,但装置不同,要使学生明确装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比观察就能较好地掌握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4)重复观察
对于某些较复杂的实验现象则应进行重复实验,才能获得操作结论等正确认识。如镁条点燃后发出耀眼的光,此时指导学生观察,而不是火焰发出的强光,因为固体不经过气体燃烧则只有光而无火焰,而气体燃烧不仅有光还有火焰。这样重复实验一次,指导学生观察一个观察点,使学生较好地认识实验结果。
(5)选择观察
选择观察的内容不一定是一个实验的重点,它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选择。如指导学生专门观察实验中老师怎样使用滴管,或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等。
(6)发现观察
发现观察就是要注重对异常现象的观察,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受药品质量、溶液的浓度,反应物配比、反应条件及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制约,导致课堂实验失败,出现异常现象。因势利导,让学生全面观察这些现象,并引导他们分析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师生共同研究改进策略,把实验做成功。如演示金属钠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想通过实验证明并不是所有活泼性强的金属都能从盐中置换出活泼性弱的金属。在实验时由于没有把金属钠表面煤油吸净,钠的颗粒又大,所以放入硫酸铜溶液后立即起火燃烧,浓烟滚滚,溶液中既有蓝色沉淀,又有黑色沉淀,而对这异常现象,我不慌不忙,反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观察,让大家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7)思维性观察
观察与思维相互渗透就是思维性观察。它是观察中的高级形式。“思”源于“疑”,因“疑”而“思”。在实验中教师应巧妙地设置疑问,留下悬念促使学生大胆假设和想象。利用实验以观生“疑”,以趣激“疑”,以“疑”导“思”,通过分析、讨论、解疑,以“思”带知、智、能的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改用废纸来做一氧化碳的燃烧(把废纸卷成喇叭状,上下口直径分别为1cm和10cm,倾斜位置与竖直成60°角,点燃大口部位,过一会儿点燃小口冒出的气体即可观察到一氧化碳燃烧的现象)。实验时,提出以下问题:①废纸主要组成元素有哪些?
②一氧化碳燃烧有哪些现象?③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减少一氧化碳的产生以保护环境?
观察能力的培养要做到教有方、学有法、练有序、思有理。教有方是指导教师要有标准的示范和引导,做到目的明确,准备充分,操作规范,效果显著,一步步地指引学生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学有法、练有序则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练习并掌握要领,不断地向教师、向实验、向自己提出“为什么”。思有理就是经过训练,在学生初步掌握观察方法对实验操作、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等进行概括、归类、寻找出规律,达到复习知识、强化记忆的目的。
“观察、观察、再观察”曾作为巴甫洛夫的座右铭被写在实验室的墙壁上。常言道,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归。作为一名教师,通过运用恰当的指导策略,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在化学世界寻找开启真理的一把金钥匙,才会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增昌,王敏勤.培养能力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