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想象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想象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篇1

【关键词】想象 想象力 培养 应用

想象,心理学上指“把通过感知把握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图式、信息(平时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全新的意象的思维过程。”古今中外,无论文学家或科学家,都充分认识到想象的巨大作用。陆机在《文赋》中说借助想象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强调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有了想象,人类才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将其应用于语文教学当中呢?下面我们就这两方面问题进行论述。

一.想象力的培养。

1、要学会观察。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世界,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名胜古迹,引导学生观察东升的红日、秋日的田野,欣赏悦耳的音乐、迷人的图画等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2 要热爱生活。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只要将二者结合,定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加以应用。

二.想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过程中都离不开想象,积极主动地运用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在古诗教学、口语教学、作文教学中运用想象,使学生能够通过想象彻底吃透文章,理解文章。

1、想象在语文古诗中的应用。

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的学习较难,如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们以六年只小学教材第六册中古诗《小池》为例。《小池》的原文是“泉眼无声嬉戏流,树阴照水爱情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通过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热爱。教学时,我们可按教材提供的图,引导学生想象,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扩想。

利用教材图片,学生想象。上面画了那些图?有什么景色? 图上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仔细观图,你有什么感受?(图上景物很美)暗示了诗人感情抒发的中心。(赞美大自然)这三个问题,学生凭借想象,身临其境,把握了诗的中心,初步领悟了诗的意境美。

2 想象在口语中的应用。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方面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想象为口语训练插上了翅膀。它是引导学生想说话的动力,是能引起学生想说好话的关注力。

想象使口语内容丰富。学生说话内容一般简单干瘪、形象单薄、枯燥无味,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思维简单,缺乏联想。想象能使口语表达的内容丰富,让说话如汩汩清泉般滔滔不绝,并富有灵活性。。并以《荷塘月色》等写景抒情散文为例,带领学生在《荷塘月色》中漫游,细细琢磨体会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心境,而后再进行口语训练,找出平时不想说话和说不好话的原因,就是缺乏想象和不会想象。

3、想象在作文中的应用。

写文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作文最需要拥有想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

(1)想象作文。这两年来,小学语文教材有了新的突破,题目都具有创造性,如《假如我会克隆》、《未来的……》、《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神笔马良》……一个个多么好的题目!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创作的欲望被激发,让学生的思维在无限广阔的天地里纵横驰骋,这样精心设计的想象作文训练收效是明显的。

(2)利用想象续写、扩写课文。有些课文,写得含蓄蕴籍,人物最后是活是死、是福是祸、是吉是凶,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推断,。教完这样的课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把握主题基调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命运作出合理的推断,续写课文。如教完《皇帝的新装》可指导学生想象:皇帝赤身露体的参加了“游行大典”后听到小孩诚实的声音“有点儿发抖”,那么,他回宫后,怎样处理这件事? 这种延伸式想象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和思维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十分乐意给原情节加上想象的“尾巴”,他们的想象是十分丰富的,延伸出的“结尾”五花八门,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给课堂教学增添了“乐学“的氛围。

想象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只要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学生就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创新的天空。

参考文献

篇2

要:本文先用实例说明什么是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论述了用创造性思维解测量井深与绳长的“古代问题”,并引出互逆思维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最后,用“鸡兔同笼”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来说明创造想象在创造性思维中的特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互逆思维;联想;想象

波利亚说:“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训练.” 本文提出的是要加强解应用题的思维训练.

■常规解与创造性思维解的比较

例1 甲、乙两地相距36千米,某人骑自行车去时是一段上坡路与另一段坡度相同的下坡路,去时用2小时40分钟,回来时只用了2小时20分钟,并知走下坡路比走上坡路每小时快6千米,问上坡路每小时多少千米?

笔者把小黑板的例1往上一放,全班学生正拿草稿纸作,小芳与小华在黑板两边也开始板书.

小华用的是常规思维的解法:设上坡路每小时x千米, 下坡路y千米, 则依题意有下列分式方程组

■+■=2■,(1)■+■=2■,(2)

教师:你这个分式方程组是怎么来的?你的方程组如何以语言信息的形式来表达呢?

小华:第一个分式方程是去时一段上坡路某人骑自行车去时所花的时间加上他下坡路所走的时间和是2小时40分钟;第二个分式方程是他下坡路所花时间加上他上坡路所走的时间和是2小时20分钟.

小芳用创造性思维的解法:设上坡路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 并把一去一回视为一个整体. 一去一回上坡与下坡路程都是36千米,依题意得分式方程■+■=5,(3)

教师:你这个分式方程是怎么来的?用语言叙述方程组是如何转化而来的?

小芳:把一去一回视为一个整体. 去时的上坡路与回来时的上坡路之和是36千米,所用时间是■;回来时的下坡路与去时的下坡路之和也是36千米, 所用时间是路程除以速度得下坡路所用时间是■,一去一回的总时间是2小时40分钟,加2小时20分钟,刚好是5小时.

教师(问全班学生):如何解分式方程组呢?小华与小芳分别列出的分式方方程组、分式方程有什么联系呢?

小慧:(1)+(2)?圯(3),换句话说, 只要解出(3)来,分式方程组不就解出来了吗?

这几句“言简意赅”的话迎得一阵热烈的撑声.

教师(总结):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是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智力价值、理论价值、经济价值)的思维. 对学生来说,一般不是对某种新东西的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成就, 而只是对已知东西的再发现,如上面的小芳的解题方法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它对问题的思考不是直接从头脑中已有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去找答案,而是从问题的本身去进行分析,进行一系列探索性思维活动,将已有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大跨度地迁移,从可供选择的途径中筛选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小慧“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常规思维的解法与创造性思维解法的内在与外在的联系.

如何解(3)的分式方程呢?只要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但要注意增根与减根即可.

例2

2000年入夏以后,湖北地区旱情严重,为缓解甲、乙两地旱情,某水库计划向甲、乙两地送水,甲地需水量为180万立方米,乙地需水量为120万立方米,现已两次送水,往甲地送水3天,往乙地送水2天,共送水84万立方米;往甲地送水2天,往乙地送水3天,共送水81万立方米;问完成向甲、乙两地送水任务还各需多少天?

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思维、自主寻找思路、自主总结经验,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解模式,笔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学习数学.

设完成往甲地送水任务还需x天, 完成往乙地送水任务还需y天. 用代数式表示每天往甲地运水,已运送5天如何表示?■. 用代数式表示每天往乙地运水,已运送5天如何表示?■. 这时有两种列方程组的方案:

以小芳为首的学生列出方程组

■×3+■×2=84,(1)■×2+■×3=81,(2)

以小慧为首的学生用换元法列出方程组3t+2z=84,2t+3z=81 ?圯5t+5z=165,2t+3z=81?圯t+z=33,2t+3z=81?圯z=15,t=18.

当小芳还在列完分式方程组, 正考虑如何解时, 小慧已经完成第一次解方程组, 而正要代入求另一方程组的解:■=18,■=15?圯18x+18×5=180,15y+15×5=120?圯x=5,y=3.

小华又在小慧的解答基础上改进成了如下更先进、简洁、漂亮的好方法:

3t+2z=84,(3)2t+3z=81,(4)?圯5t+5z=165,2t+3z=81?圯t+z=33,(5)2t+3z=81,(6)?圯(6)-(5),t+2z=48,(7)t+z=33,(8)?圯z=15,t=18.

笔者善于通过“对比”来评价两种解应用题方法的优劣:小慧的创新之处在于她观察到(3)与(4)的系数与常数项系数之和的特殊性——它们都能被5整除,从而巧妙地得出(5)式,小华在小慧的解答基础上改进了什么呢?(当全班学生看到(7)、(8)式时,不由得引起一阵热烈的撑声)小芳是常规思维的解法,小慧与小华是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解法.

笔者又说:“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又迎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最后笔者用波利亚的话来引导出换元法:“原来的问题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而辅助问题只是我们试图达到的目的的手段. 一只飞虫企图穿过窗户玻璃逃出去,它在同一扇窗户上试了又试,而不去试试附近打开的窗户,而那扇窗户就是它进来的那扇. 人能够或者至少能够行动得更聪明些. 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当他碰到一个不能直接克服的障碍时,他会绕过去;当原来的问题看起来似乎不好解时,就想出一个合适的辅助问题. 构造一个辅助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 举出一个有助于另一问题的清晰的新问题,能够清楚地把达到另一目标的手段设想成一个新目标,这都是运用智慧的卓越成就.”

这段话是用变量替换作手段来解方程(方程组)的. 当然变量替换还可以分解因式,如将x2y2-5x2y-3xy2+15xy-14x2+5y2+57x-25y-70分解因式. 初看起来“杂乱无章”,“理不出头绪”和无法下手;若用创造性思维,并先用“分解与重新组合”的方法,再视为关于y的二次三项式,则看起来井然有序,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x2-3x+5)y2-5(x2-3x+5)y-14(x2-3x+5)=(x2-3x+5)(y2-5y-14)=(x2-3x+5)·(y+2)(y-7).

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解法,必须分三歩走: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解法的基础,分式方程式解法的基础知识是转化成整式方程,区分増根,要学会验根;其次是了解整式方程的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以及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既加再除”的新颖方法. 第二,敏锐的观察力是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如例1的(1)+(2)(3)就需要敏锐的观察力. 第三,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设计师,在例1中,把一去一回视为一个整体就是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去的上坡路与回的上坡路视为36里,又将回的下坡路与去的下坡路也视为36里,都是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第四,发散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古代问题的创造性思维的解法

数学教师从讲故亊开始,引出互逆思维.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举个有趣的生活中有发现意义的实例:你们吃猕猴桃是如何剥皮呢?

吃猕猴桃要剥皮是众所周知的事,如何剥皮呢?从外往里剥皮既脏又不卫生,若想到逆向思维, 从里面往外去剥皮——即用金属勺子在“一刀切断”的猕猴桃中从里边往外一勺一勺地挖猕猴桃肉,这种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既卫生又高质量完成任务. 这个方法对解“古代问题”是有启发的.

例3 “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4尺,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1尺,求井深与绳长各几何?”

能用互为逆向思维的创造性方法来解答吗?

在笔者的启发下,小慧和小华分别得出了创造性思维解法1与创造性思维解法2.

解法1:(进的方法)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4尺,4×3=12,这时可想象把井外的12尺再量井深,那么根据第二个条件, 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1尺,12-4=8,可知井深为8尺.绳长为36尺.

解法2:(退的方法)把绳子四折来量,井外余1尺,这时,若想象出用井内的一折到井外来量,根据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4尺,(4-1)·3-1=8,可知井深还为8尺. 绳长为36尺.

可见,互为逆向思维的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

创造性思维解法1与创造性思维解法2的共同点是创设情境,使两种用绳子测量井深的方法既产生联系,又产生思维碰撞,既要引出新旧亊物之间的联系,又要引出新旧亊物之间的矛盾,新旧亊物之间的联系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基础;新旧亊物之间的矛盾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核心.

■鸡兔同笼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解法

例4

今有鸡兔若干,它们共有50个头和140只脚,问鸡兔各有若干只?

解法1:发挥丰富的想象,假设出现下面奇特的现象,所有的鸡都抬起一只脚,所有的兔子都抬起两只脚,只用两只后腳站立,这时鸡的头数与脚数相等,而兔的脚数是头数的2倍,脚的总数是原来脚的总数的一半,故脚的总数70减去50所得的差20,即为兔的数目,进而易得鸡为30只.

解法2:发挥丰富的想象,假设出现下面奇特的现象,所有的鸡都没有抬起一只脚,所有的兔子都抬起两只脚,只用两只后腳站立,这时,头数还是50个,鸡与兔子的总腿数是总头数的2倍,即为100,原来的总腿数140减去现在的总腿数100刚好是兔数的2倍,40÷2=20刚好是兔数,鸡数为50-20=30只.

篇3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学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103-01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从各个层面的不断投入,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界同行们的普遍共识。传统的教学论把教师的基本任务仅仅看作是教学现成的知识成果,而不是着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大的危害是损害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改善现行教学过程最主要的办法是变单纯讲授为有讲有练,变死记硬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心理品质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实施创造性教学是以创造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和基础上领悟前人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决定能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设置有多维性的预习任务

英语学习中的预习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堂英语课得以成功开展下去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对预习任务的安排要有多维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潜能。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所安排的预习任务或自己根据新授课的特点发掘出的预习任务去寻找并加工相关信息,而后再灵活而又创造性地输出信息。 教师可设计一些引导学生多种回答的问题作为预习作业。如:

What do you suppose will happen to our life if a new car factory is built in our city?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Bill Gate?

What do you think of mobile phones, good or bad?

What would happen if a lion escaped from the zoo?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是现成的,但却利于学生上升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的培养。如关于mobile phones, 有些同学提出了它与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的关系,有的同学则认为手机功能越复杂,产生的弊端也许会越多。所有的这些回答虽是奇思妙想,但却体现了他们运用了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2 丰富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英语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的这一特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如果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可引导学生运用经验转移、侧向思维和遥远联想对所学内容提出新问题、新猜测和新结论。如:在学习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气情况的词时,可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单词的意思。 由此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同一个单词画出了不同的图画,如:戴草帽和摇扇子表示hot,打雨伞或穿雨衣表示rainy,头戴沙巾或树枝晃表示windy,戴墨镜表示sunny…等等,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空间。3 课堂中投设疑问,引导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课文教学时,我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如我在讲道sometime时就列出sometimes、some time、 some times 然后问学生它们之间的区别。学生们似曾见过,但又说不清它们的区别。于是我就启发他们:some可表示"一些、某",time可表示"时间、倍数、次"。然后逐步再启发他们sometime表示"某一时间" some time表示"一些时间"等等教他们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 讨论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要构建、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实质是相互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在讨论中如涌泉奔放,并在讨论中不断校对自己的想法,增强对自己思维的批判性。

在讨论中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常用的方法,也有打破常规、突破定势的创举,他们经常选取、抽象、借鉴其他事物的局部之处,进行移植再生,智慧的火花会时时呈现。同时教师也参与其间,并不时抛入"石子"再激微波,"鼓动"学生推波助澜,让学生再造汹涌的创造性思维浪潮。 如:在学习的时候,由于引入新课时我在班上做了一个民意调查,发现班上47人中有35位学生家中(父、兄或爷爷)有人抽烟,问题相当严重,在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了抽烟的危害,抽烟对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时,我设计了本单元的讨论题What can you do to persuade your family members to give up smoking? 学生分组讨论,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有些学生还介绍家人戒烟的成功经验,有些学生希望发明一种药,让抽烟的人吃后对抽烟失去兴趣。

5 积极评价,鼓励创造性思维

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刺激的群体。在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课堂上,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评价中,要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5.1 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不马上说:"No you are wrong",而是说:"Pleas think it over"。对于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单单划"×"了事,而是在错误部分下面划线,并在旁边注上"?",示意学生在考虑考虑。

篇4

要:学生创造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初中数学科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66-01

学生创造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初中数学科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提供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意识

教学环境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学生能否具有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的自由,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

二、创设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当代人才的多种素质中,有决定意义的是能及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和高度应变的创新能力,而应变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层次。对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a-2,2a+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求a的值。同学们就想到列方程:3a-2=2a+3求得a=5,就以为大功告成了。而另一位同学列方程:(3a-2)+(2a+3)=0求得a=0.2。这道题有两种情况,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除了相等之外,还可以是互为相反数,同学们如果考虑到分类思想的应用就不会把认为容易的题目做错了。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a=5或a=0.2,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善于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和惊讶开始的。教师将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一块四周带有草坪的花坛,长15m,宽12m,如果中央长方形花坛面积是120m2,那么草坪的宽度是多少?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通过观察列出方程式并且对照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最后让学生讨论一次项系数、常数项是否也有限制?二次项系数为什么不等于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求一次函数y=3x-1与y=-3x+5的交点的坐标,可以利用图象法解,也可以利用求方程组3x-y-1=0 与3x+y-5=0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几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观点分析思考同一问题,从而训练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而求新法。

五、激励性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创造能力

教师对学生评价,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过程过程中,有些发现是不正确的,好象是异想天开,有些问题好象正确又讲不出道理来,这在数学教学中是常见的。这主要是学生思考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直觉思维,或是因思维定势造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鼓励直觉思维,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通过逻辑的思考纠正发现中的错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新奇的结论和好的解法,教师对于这些创造新成果要抓住时机,予以鼓励。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编题,并把这种思维的方式向同学们进行介绍、推广。如果教师能对学生闪出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捕捉、展示,这将会对他们一生的工作起积极推动作用。

六、培养讨论习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篇5

【关键词】幼儿教育 创造性 指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161-02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解决问题只是将已有的问题根据已有的各种技能解决掉,而提出问题就是要从新的角度、新的模式,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去审视某种事物,这种创造性思维正是时展、科技进步所需要的。在21世纪经济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创造性人才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而幼儿教育作为人生中的启蒙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启发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所以科学合理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指导,不断灌输创造性思想,对其将来的人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存在种种原因,导致了对幼儿的创造性指导的滞后和忽视现象在大多数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启蒙教育,本文将结合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幼儿教育过程中创造性指导的建议。

一 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阻碍创造性指导的因素

1.教师的创造性意识不强,专业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和伟大的工作,对任职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包括了德、智、体等方面。但是,由于幼儿教师受教育程度不同,以及幼儿园选拔的原则不同,导致了幼儿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全国大专以上的幼儿教师占比不到50%,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学历水平相对就显得更低,大部分教师创造性意识薄弱,不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专业人员的匮乏也导致了幼儿教育整体水平的下降。

2.教学内容不够科学,不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目前,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整体上是比较好的,但是仍然存在着比较分散的、没有统一规划的情况,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从教学目标上看,则更加倾向于看管幼儿,而不是真正激发幼儿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3.幼儿园的管理作用不到位,基础设施配备不健全

幼儿教育的内容更加注重实践,只有不断进行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发出潜在的天性,为其未来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实践的发展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合,但是一些幼儿教育场所由于资金的问题,使得部分幼儿园对于学生的户外项目、动手实践科目和其他的配套设施的投入一减再减,并且由于幼儿园管理方面对这方面也不够重视,导致了其基础设施难以得到满足。

二 改进幼儿教育创造性指导的建议

1.加大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但是相较于国外许多国家,我国的资金投入力度还远远不足。教育资金的不足导致教育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学水平低下,教学环境恶劣,教师工资水平难以提高,大大降低了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幼儿教育在教育方面是相当重要的,但又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广阔的学习娱乐平台,让孩子在娱乐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兴趣,发掘潜力,激发天性和创造性思维,为幼儿教师的创造性指导工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除了资金投入外,还要在教育资金的调拨运用过程当中,谨防部分官员利用职权贪污教育资金,使教育资金不能完全送到基层的教育工作中去,所以,在教育资金的配置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严厉打击贪污犯罪的行为,为教育环境提供保障。

2.提高幼儿教师的质量

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的创造性指导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幼儿教师整体水平偏低,幼儿教育环境令人堪忧,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质量势在必行。一方面,应该加大针对学前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并积极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研究,制定出更加合适的专业培养计划,提高幼教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相当的创新意识或创造性思维,或者能够依靠某些方式方法来激发幼教师范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擅长与幼儿进行交流,可以带动教学气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无可替代的亲和力,鼓励幼教师范生敢说敢做,能够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能够机智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幼儿之间的小问题,激发出幼儿的创造潜能。

3.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目前,传统的幼儿教学模式是幼儿跟着教师走,这样的方式忽略了幼儿本身的想法和兴趣爱好,模仿性太强,严重抑制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新的教学内容应该能体现出幼儿的创造性,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幼儿提出的某些创造性想法,因为正是课堂上的创造火花的闪现,才能够激励幼儿在接下来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出创造性的想法,才能不断优化幼儿的创造性教育,并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

我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争取在幼儿熟悉的真实场景中进行教育活动。由于幼儿的思想比较简单,其对问题的探索往往来自于其熟悉的生活场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容易使其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如在开展《我找到了春天》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到室外找春天,如红花绿草、暖暖的阳光、柔柔的春风、飞舞的蝴蝶,让幼儿一下子对春天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对春天的植物、动物产生浓厚的兴趣。(2)教学内容最好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发挥,自由创作。(3)树立幼儿的多元创造观,发展幼儿多方面的才能。创造性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智力,在传统教育领域中,只看重学生成绩方面是否优异的观念必须被摒弃,幼儿教育学习成绩的好坏,不能影响幼儿向着更优秀的方向发展,反而应着重培养幼儿其他方面的,具有更高创造性潜力的才能,从多元化角度开拓人才,进行创造性指导。

4.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指导的策略

第一,在教学阅读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想象,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创造问题的能力。如在语言活动讲故事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将一些情节或者结尾省略,让他们自由想象,想象出各种可能性,而对于幼儿的奇思妙想,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没有好坏与对错,这样幼儿的想象力才能在不断的锻炼中越来越丰富。创造问题是比解决问题还要高深的学问,幼儿创造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锻炼他们创造性意识的过程。

第二,教学过程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并耐心解答,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以此鼓励他们养成敢说敢做的好习惯。

第三,注重课堂气氛,自由、活泼、和谐的气氛更能激发创造性。要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教师应努力使整个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幼儿能在完全放松的环境里接受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指导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没有创造性意识的人,终将会被社会淘汰。幼儿教育工作为人生成长阶段最为重要的启蒙教育,对其的创造性教育研究,对幼儿将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虽然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工作得到了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应该认清现实,看到差距,并主动向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学习,使创造性指导真正贯穿于幼儿教育过程的始终,并在幼教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雨霞.运用信息化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J].吉林教育,2011(18)

篇6

关键词:思维引导; 发挥内在学习动因; 发挥个体创造力

教学的成功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动因,从而使部分学生都能地发挥其个体最大的创造力。以地理学科教学为载体,引导思维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把地理具体的、形象的内容作为引导学生形象思维的入门点

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开发学生大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一是多媒体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它们都为教学中构成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二、强化语言表达,利用感性材料,引导学生的抽象思维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老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水产业和野生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水产品的种类及分布、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所保护的珍稀动物,出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现象在所难免,甚至比比皆是,但教学中如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结合,则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利用温州地处东海之滨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讲出所吃过、见过或了解的鱼类,再把这些鱼类按生活在淡水或海洋进行分类,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把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与国内的旅游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原本对珍稀野生动物本身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平时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这种潜意识去识记野生动物或自然保护区就成了他对以往旅游的美好回忆。效果自然也不同凡响。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的新发现证实:人类具有巨大的潜能。人类储存在脑内的潜能惊人,平常只运用到潜能资源的10%。美国着名心理学家乔瑟夫・摩苏博士说:“人的潜意识好比一座‘冰山’,浮出水面一小部分是意识,而潜意识隐藏在水下大部分。……人只要适当地加以运用,记忆就变得十分轻松。”

实践证明,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越贴近,其学习的兴趣和识记的效果就越好,期间的思维活动也越活跃。

四、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习热情,可以从邮票、旅游、动物世界等多种角度进行切入,以充分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地理教学本身旨在通过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

五、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特意对一些问题进行设计,以定向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某一方面的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会犯单向性思维的错误,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他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有“蓦然回首”之功效。如:有学生问:“老师,南海诸岛中,岛屿都很小,而且尽是珊瑚礁”,“这样的岛还值得保卫吗?”问题提得很幼稚,但很实际。因此教师仅从岛屿本身去解释是很难有说服力的。但如果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根据“海洋法公约”岛屿拥有与大陆一样的权利。可以围绕岛屿划定其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等各类管辖海域。据海洋学家测算,一个面积为2平方千米的小岛,从围绕该岛的领海基线起划定宽度为12海里的领海,则该小岛即可拥有面积为40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此外还有12海里的毗连区及从领海基线起算宽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可想而知,为什么不能放弃哪怕是再小的看似毫无价值的孤岛了。象这样把审视问题的角度进行变换而使问题变得明了,极易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2.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同样是上面的小岛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充分让学生理解其保卫的价值,小岛作为国土的一部分,不仅具有意识(国防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资源价值(海域内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品、鱼类及其他生物),更具有开采捕捞形成的经济价值。例如在“南海诸岛”的教学中,南海诸岛,绝大部分是水下暗礁、暗河和暗滩,岛屿不多,其共同点是海拔低(最高的石岛海拔不超过15米),面积小(最大永兴岛仅1.85平方千米),南海诸岛分布范围展布在南北纵长1800千米,东西横宽800多千米的南海广阔海域,约16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管辖“蓝色国土的一半还多,其方面政治意义可想可知。同时从自然资源方面思考,岛上长夏无冬,林木繁茂,海岛众多,鸟粪积藏量十分丰富,为农业发展提供理想的天然有机肥,具有相当的经济开发价值。再者,之所以聚集众多海鸟,缘于就近海域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所以这里也是中国第二大渔区和重点开发渔区。第四,据科学勘测表明,南海盆地如同其他海底盆地一样,均已发现有大型储油、气的地质构造。因而保卫南海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珊瑚小岛,其意义远不在于小岛本身,而在于它是卫国家的领土,保卫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和丰富的石油及矿产资源。因此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3.通过引导学生转换问题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中最忌学生对问题浅尝则止,似懂非懂,一旦碰到实际解题,就变得束手无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就同一问题,从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加以思考判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在“森林资源”一节的教学中,通常学生往往只倾向于对森林作为自然资源的认识,而忽视作为环境资源的认识,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森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更要让学生懂得森林作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在环境保护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 许多发明创造,最初往往源于想象,以往在人们看来似乎异想天开,而今经过研究都一一成为现实,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突发奇想,作为教师首先应从保护的角度表示理解,充分呵护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尽管在今天用台风发电还是一种奇想,但有谁能肯定,明天不会成为事实呢?为收集雷电而献身的富兰克林,用自身体温去孵化鸡蛋的爱迪生,当时不也是被人们视为疯子吗?例如学生在学习季风气候中的“台风”这一知识点和第七章风能发电之后,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风能发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台风发电呢?台风来时,往往是狂风暴雨、停电、交通中断、通讯受阻,给人类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损失。如果把台风用来发电,便可化害为利,保持通讯畅通……”在我看来,这就是可贵的创造性思维。如果这时候对学生这种“无稽之谈”进行批评甚至取笑,那么,势必会扼杀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的积极性,因而必须采取肯定的方式给予鼓励。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如,学生中有人喜欢集邮,一张精心设计的精美的邮票,可产生种种相关的联想:如从“引滦入津”的邮票引导学生联想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与分布和利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提出南水北调?从“矿石”邮票引导学生联想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储量、分布。只要因势利导,利用邮票中诸多与地理知识相关的题材。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社会第一册及参考

[2] 小学教师之友――地理卷

[3]《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7-8期

[4]《上海教育》2001年第6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84年

篇7

关键词:想象;习作;成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B-0036-01

想象是一种在观念形态上再造或创造现实的表象和形象的心理能力,也是艺术构思的一种心理机制。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作文这个生命体里的“血液”。写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或许一句话中包含着想象,或许在一个段落中充满了想象,或许整篇文章都闪耀着想象的光芒。若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离不开想象这种创造性思维的有效训练。

一、细心观察,成功想象的前提

在平时作文中,许多学生往往觉得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或者不知道从何想象。因此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观察时要尽可能看到周围所有的事物,捕捉典型材料,哪怕是些微小事也可写出新意。比如,陈荒煤在散步时被广玉兰的幽香吸引,产生了兴趣,对广玉兰进行了仔细观察,并在观察中结合想象,于是在他的笔下广玉兰花开的形态是那么美丽动人:“……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作者抓住广玉兰花开“有早有迟”的特点,借助想象找准了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由于观察仔细,想象合理,所以广玉兰花开的形态描写得细致入微,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二、精妙幻想,成功想象的左翼

幻想不是写实,我们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任它自由飞翔。我们看看当代语言大师季羡林在《夹竹桃》一文中是如何幻想的:“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在月光下,花影迷离的夹竹桃让作者产生了幻想,作者天马行空、驰骋想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表达了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品读这些语言文字,令人充分感受到了语言大师那“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风格。

三、大胆猜想,成功想象的右翼

猜想也是想象的一种思维形式,就是对所见景物进行分析与猜想。想象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形成原因,也能充分表现事物的特点。如实在青藏高原看到了一株大柳树,发出惊叹,然后针对这株柳展开猜测和想象: “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猜测与想象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作者正是通过“猜测与想象”思考这株柳树的生长方式,赞美其坚韧不拔的顽强生命力。

四、移花接木,成功想象的装饰

有时候,想象可以进行嫁接、移植,就是把优美的景色移为一处,或者把有趣的现象归为一物,或者把美好的品质浓缩在一人身上。只有善于把想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巧妙地设计人物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生动有趣。如《孔子游春》中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在这里,大自然不仅有了灵性,而且是一位温柔善良的母亲,她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我们在阅读中有了如此美妙的感受,正是得益于作者移植化的想象之力。

五、变革创新,成功想象的保障

文章贵在创新,习作中想象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如《灰椋鸟》一文是这样叙述的“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将灰椋鸟归林时壮观热闹的场面想象成一个天然的俱乐部,在这样一个欢乐的舞台上有灯光、有音乐、有演员,它们分别是晚霞、鸟鸣、穿着盛装的灰椋鸟,音乐富有节奏感,在作者的笔下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没有创新般的想象,作者怎能把灰椋鸟归林时热闹景象描述得如此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成功写作及其教学活动离不开想象的有效支撑。如果在习作活动中重视想象、学会想象、善于想象,那么我们就会在潜移默化和厚积薄发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自由翱翔在快乐无边的蓝色心空。

篇8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想象力 培养;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人们创造想象的水平直接决定创造性形象思维的水平。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幻想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另一方面,青少年身心还未成熟,需要发展多种能力,培养多种素质。青少年想象力的激发与培养,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关系到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必须正视我国青少年的想象力、幻想力的发展问题。

然而,当前的语文教育偏重于认知、理性、规范、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培养,对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掉以轻心,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抑制,这对于发展学生健全的思维能力,是十分不利的。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弊端造成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师的教学,都比较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想象能力的培养的状况。

一、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教育历来受重视。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期。在年轻纯洁的心灵中用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培养想象力,提升精神境界,增加文化底蕴,应成为古诗词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想象作为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世界教育普遍重视。半个世纪以来,各国教育界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上都有很大的进展。美国的一些教材的设计都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如斯科特和福斯曼公司出版的英语思考技能七项技能中就有一项是“想象”,即“对作品描写的情景进行合理的想象,以及作出类比”。而法国中学的语文教学则将“思维方式的形成及学习方法的掌握”列入总目标,在对课文的选择上明确要求“注意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他们认为,对学生智力、想象力和洞察力的培养将准确与细腻融为一体,是认识生活和把握精神自由的先决条件。当代著名语文学家张志公先生在谈到文学教育时,也特别强调了它对开发智力,培养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他们都从开发智力的意义上强调了想象力的重要性。

二、中学诗词教学中培养想象力对教师的要求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想象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想象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提高诗词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认识到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每个学生的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而这种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因此想象的能力也是可以通过培养提高的。实验证明,受过想象力教育培养的学生比没有受过教育培养的,想象能力要提高94%,这是国外心理学家用了14个月的时间,在布法罗大学对于330名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后做出的结论。

2、提高审美素养,胜任想象力的培养

诗词学习中的想象在某种意义说就是一种审美过程。根据中学诗词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较高的审美能力。(3)广博精深的文化知识。这一点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更为重要,要求也更高。(4)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的语言一方面应清晰准确、含蓄深刻、情感真挚、词汇丰富,另一方面应形象生动、富于变化、抑扬顿挫、自然流畅、娓娓动听。

3、发挥中介作用,促进想象力的培养

诗词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文本、学生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中介作用尤其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尽早进入诗词情境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生活经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展开想象;教师要为学生解决想象中所遇到的困难,为其扫除障碍,让学生享受到想象的快乐。

篇9

曾经有人说过:“今天看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看你能否使用电脑,明天看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看你是否能用右脑。”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也说:“只有当大脑右半球也充分得到利用时,这个人才有创造力。”④右脑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神威呢?美国学者斯佩里等人以人脑两半球进行研究发现:正常人的大脑左半球长于语言、逻辑、分析、数学等,抽象能力较强,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是处理语言、阅读、书写、运算的“语言脑”;右半球长于音乐、颜色、想象、空间位置,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能力较强,是主管音乐、情感的“音乐脑”。因此只有人们的左右脑协同工作时,人类智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左脑由于在上学时从小学到大学开设很多课程,已得到相应部分的开发,虽然这些知识的获得也是在每天老师的讲解下以“逻辑”方式灌输的,但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能力的开发和锻炼,人们真正需要的是形象思维的补充。形象思维是创造思维的突破口,而音乐思维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形象思维要靠“音乐脑”即右脑的开发获得,右脑的开发是需要音乐的声波、节奏的训练,双手协调运动才能获得的。现在医学也在研究音乐与生命的关系,发现给痴呆儿童多唱些优美的儿歌,一段时间以后,这些儿童的脸上会出现从未有过的眼泪和欢笑,这是因为优美的歌声能调节右脑,引起神经细胞运动。但由于我国学生大多从上小学、初中、高中,音乐课根本得不到重视,小学时还唱唱歌,到了初三、高三音乐课干脆就被数、理、化、英等主课占去,音乐课成了“小三门”之一,因此很多人的右脑几乎得不到开发,当今世界记忆大师张杰认为,普通人穷其一生,其大脑最多使用百分之一二,这样左右脑不能协调工作,也就是逻辑与形象在很多人身上是不能统一的,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需要学习音乐,开发“音乐脑”,使左脑与右脑配合使用的熟练程度和速度无限提升。也就是说,能否运用右脑,将决定一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声乐的形象思维

“想象,指人的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所说的形象思维。”⑤歌唱艺术是以人的肌体的嗓音发声器官为乐器,其演唱过程是在大脑神经的支配下,调节身体有关部位,进行创造性想象思维的全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想象思维是加入了主体情感的想象,是歌唱中创造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由于声乐艺术的不可直观的隐秘性,使想象思维又同时具有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抽象思维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维,是学生掌握声乐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手段。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理论看不见,摸不着,如气息下沉、喉头放松、声音的高位置等许多歌唱中的概念,很多时候要靠学生的认真体会,开动脑筋,同时运用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使左右脑配合工作,才能理解老师的意图,顺利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发出优美动听歌声的目的。进而逐渐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创造思维的目的。具体形象思维是对旧形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形成新的形象。这也是声乐演唱中一项基本的心理因素。对于演唱者来说,丰富的想象可以注入自己的情感表现力,使演唱更具魅力来打动观众,如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是通过对家乡富饶美丽景象的赞美,抒发对家乡的热爱,歌颂党的领导。“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歌唱者在演唱的同时就可以想象到“青山、白云、果树、梯田”等景象。并通过想象与联想在头脑中把这种声象转化为客观发声状态的形象和意境,而每个不同演唱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理解,想象出不同的新形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认为:“唯有想象才是各种能力的皇后”,他说:“是想象力告诉人颜色、轮廓、声音、香味所具有的精神上的含义。”⑥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在《关于声乐教育的几个原则》中也说:“培养歌唱者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师只是一个指路人,走路还要靠学生自己,教师要做的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联想,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创造的重要因素。”⑦声乐演唱是二度创作,只有在认真学习优秀唱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优秀唱法。若一味模仿,循规蹈矩,不敢创新,声乐艺术就没有了生命力。因此,声乐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再创造想象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声乐的听觉思维

歌唱的形象思维是以听觉表象为思维材料的,歌唱者依靠大量积累的声乐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声音形象。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过:“歌唱一首新曲子,首先,要看谱子,在心里唱,在没张嘴之前,自己的耳朵已经听到了,哪儿该怎样用嗓儿,哪儿该怎样处理,都要在这时基本解决掉。”听觉表象是歌唱形象思维的基础。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自我声音的判断能力的形成,是依靠综合传导听觉途径来获得的。听觉能力的培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培养学生对优美声音的“倾听”能力,诱发学生对优美声音的想象与追求,去感悟演唱时高低声区的统一、音色的统一、字音处理的统一,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声音的最佳位置。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控制演唱技能,并通过听觉仔细倾听作品的音乐语言。歌唱者只有通过客观听觉感知的获得并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后,才能在歌唱过程中通过自己主观听觉的心理感受,歌唱出客观听觉心理感受的声音效果,才能运用发声技巧歌唱出正确而优美的声音。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艺术美的过程,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三、歌唱中的情感思维

声乐演唱不仅是有音调的声波运动,而且是通过情感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为有生命的活动。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情感想象也是不可缺少的。任何创造性想象都包含有情感因素。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作品的理解、体会,在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音乐家贺绿汀说过:“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也就因为它有真实的情感。”门德尔松也曾说过“……只有歌曲才能告诉人们同一的东西,唤起同样的感情……”⑧学生在声乐演唱中,首先要对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有丰富的想象,通过音乐语言表现作品的喜、怒、哀、乐,来传情达意,感染观众。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虽腔极板正,喉舌齿牙极清,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非登峰造极之技也。”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如唱《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中“……湖上北风呼呼地响,舱内雪花白茫茫……”时,必需想象出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穷苦人在雪中缺衣少食的惨凉景象,感情悲愤,歌声如泣如诉,歌者应自己先感动,然后才能感动观众。因此情的想象对声乐演唱尤为重要,对学生情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手段。有了“情”的想象,可使思维主体沉浸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创造出优美动听的唱腔,付出的情感越多,思维过程中创造成分也会越多。

四、歌唱中的直觉思维

篇10

关键词: 美术 教学 想象力 创造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当务之急,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基础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很高的素质和丰富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培养的前奏曲是必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一种直觉和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美术教育的本质

美术教育是指教师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学生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接受美术教育的人,其期望和学习获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即一种是成为美术家,另一种是接受美术文化教育,其中的重点是接受美术欣赏教育。这便构成了美术教育具有必须培养出美术的生产者与美术的消费者的特有教育特质与行为结构。换句话说,美术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特质。即美术教育本质是在一般教育本质系统育人性、社会性、生产性和国际性的统一体之上的个体性升华。一般教育本质又是研究美术教育的逻辑起点,美术教育的发展又促进特定社会整体教育的发展。所谓美术教育本质,是指美术教育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最基本的质的规定性。美术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立体结构系统,其包括空间直感教育性(即美术灵感获取教育,美术直感与造型感觉能力训练教育)、启迪诱创教育性(即情感有效宣泄教育、魅力美表现实践教育)和情感享受教育性(即审美欣赏意识与能力教育)。

1.1美术教育的空间直感教育特性

美术教育的空间直感教育性是由美术自身具有的二维或三维空间性与视觉直观性决定的。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除了实践教育的一般育人特性之外,首要的是向美术学习者说明其接受有效捕获美术灵感、加强对美术形态的直观感受与造型感觉能力培养与训练的重要性与意义。无论是专业美术教育,还是非专业美术教育,对学生关于美术的空间直感意识与能力教育,都是重要的。

1.2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性

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特性,是由美术本体的追求大审美价值的视觉实现特质所决定的。美术作为艺术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的特殊本质之一就是在极度想象活动中追求美的视觉实现。美术教师应及时有效地启迪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出将其丰富想象予以外化表达的教育方法。换句话说,美术教师应着力去启迪、诱发学生将个体独有的美术灵感、特有体悟的内在心灵和美术情感予以有效地宣泄、展示,并激励学生在不断的美术创造实践中,把最具魅力的美表现出来。

1.3美术教育的情感享受教育性

美术教育的情感享受教育性,是由美术创作行为的外化实现所决定的。当学生面对特定的、凝结画家内在情感心灵的美术作品时,能否获得独有的审美感觉,是衡量美术作品审美作用发挥大小的尺度。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训练学生,培养学生获得一定的享受艺术美的能力是重要的任务和内容。从而也显示了美术教育的特殊本质。对美术作品等典型艺术美的有效欣赏把握,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的理性知识就能进行的。欣赏美术作品的

过程,需要欣赏者能有较强的直观感知、判断、想象美术作品魅力美、优、劣的能力。

2.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

根据美术教育的本质,我们可以刊出艺术创造需要艺术想象,因此,老师要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2.1以对比引导想象,阐明美术的重要性

无论教授哪一门类,教师首先要向学生阐明其重要性、社会意义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色彩常识课时,让学生想象曾经见过的色彩美丽的物体。然后,再让他们想象如果没有色彩的情况又会怎样。启发学生们从想象中得出结论:没有色彩存在的世界将会单调、乏味、缺少生机。

2.2以联想引导学生想象,缩短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美术课中把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拉到学生的眼前,使课堂讲述变成生动的影像展示,消除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距离感,认识到现实中艺术无处不有的感受。如讲雕塑的类型及美感时,通过介绍市烈士纪念馆门前的烈士雕像、人民影院旁的儿童群像等,使学生感到艺术不仅能够美化生活、美化环境,而且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通过对生活中艺术的观赏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

2.3想象是美术设计的先决条件,新颖的作品来自大胆想象

想象力在美术中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小至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铅笔刀的外形设计;大到大型建筑,如悉尼歌剧院的整体构思,都离不开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能力不能忽视想象力的作用。如上“动物图案设计”课时,要展示一些带有动物图案的生活用品给学生看,然后提问图案中的动物与公园里的动物有哪些区别?通过对比、联想,使学生了解到图案设计的规律,即强调夸张与变形等。

2.4延伸课外校外拓展想象

想象力作为一种思维能力,它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教师要拓展课外这个想象力发展的大舞台,灵活、多变地指导学生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特别是课外学习有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思考,能较好地提高他们的想象思维。在课外的延伸过程中,我又是这样做的:举行定月的《未来的××》、《想象联手画》展等其它活动。学生可以把每月当中认为想得最好的作业与作品交上来,在校门口的宣传窗中展出,当他们的作业被展出时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励学生再想象。

2.5欣赏学习成果激励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