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合式学习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混合式学习概念

篇1

【关键词】Blackboard平台;混合式学习;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0041-04

引言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教学日趋普及,教与学活动可以跨时空,新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不断冲击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方式。面对这样一种形势,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意义重大。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混合式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教学发展的又一顶峰,它将成为教学的主流模式。

混合式学习在国外的研究领域主要有:课程评价标准、智能工具的开发与应用、使用效果分析及反馈、相关绩效对策以及教师的职业发展。其主要在宏观上提供教学模式描述、教学设计方法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参考性的建议或发展性对策等。在国内,当前的研究集中在:一是对混合式学习概念的界定、理论研究与环境构建,例如论述混合式学习的内涵、起源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或引申混合式学习所蕴含的思想,论述其对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启示;二是对混合式学习应用的实践探讨以及在特殊学习对象的应用案例,侧重于探讨构建混合式学习环境的原则和策略。

本研究主要在Blackboard教学平台支持下,探讨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涵义及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体现该课程教学特色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为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及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借鉴之处。

一 混合式学习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教学理论基本是“以教为主”,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90年代以后,开始提倡“以学为主”,学生为主体,即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效果不理想。基于这一原因,混合式学习(B-learning)的概念应运而生。

提到混合式学习,人们会反映出传统学习模式和网络学习模式相整合,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网络移动学习的优势。但是笔者认为这一概念比较笼统,混合式学习不仅仅是两种模式整合的这种表面特征的描述,还应该阐述到底如何整合,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学习模式的优势。

当今很多学者都是在具体教学应用之中来阐释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周红春结合该校Blackboard平台创新试点课程提出,混合式学习具体包括不同学习资源、时空、参与者、方式、工具,深度地混合;张舒予结合该校视觉文化与媒体素养课程教学提出,混合式学习应以学习环境设计为重心,体现“高、博、雅”的特性;黄荣怀结合教育技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提出,混合式学习是找到“最好”的方式去改善学习,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据此,笔者认为混合式学习不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体系,而是根据不同教学情况应用不同教学策略,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优化学习。在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是面授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教学过程始终贯彻互动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知识运用能力、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全面支持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技能提高的一种灵活自由的教学策略。

二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公共必修课,学生既参加课程考试又参加等级考试。纵观各高校开设的这门课程,存在着以下问题:

(1)从教学内容上看,有的学校片面追求过级率,在课堂中大部分讲解一级试题,沿承应试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技能的培养。有的学校教学进度设置的不合理,前面的教学内容(如Word使用技巧)拖沓了很长时间,后面的教学内容一笔带过,学生并未领会。

(2)从教学活动上看,有些学校上机课时较少,学生操作技能练习只是在学校安排的上机时间进行,上机课内容也只是枯燥地练习一级试题,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3)从互动上看,大部分学校在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时,教师和学生几乎是零交流,课堂没有互动,上机实践没有辅导,课下也没有沟通。

(4)从评价上看,大部分学校只给学生终结性评价,即进行一次期末考试来给定成绩,没有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忽视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Blackboard平台为技术支持,采用了混合式学习模式。通过对160余名大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一学期的试验,克服了上述提到的一些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该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顺利完成每章实验任务并达到较高的考试通过率,而且积极在平台上实践与交流,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意识,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三 Blackboard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1、Blackboard平台诠释混合式学习理念

Blackboard平台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管理平台,用户包括国外的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使用Blackboard平台进行辅助教学的高校数量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趋势。

篇2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网络教学资源;计算机基础课程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技术被运用于教学活动中。2012年,MOOC作为新的在线学习形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人断言MOOC将引发一场“教育革命”,以MOOC为主的在线学习形式将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教育研究者发现,MOOC在带来便利、开放、丰富课程的同时,还存在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过度的自由化带来的学生组织性的缺失,网络技术和硬件设施带来的局限性等。于是,教育研究者们开始思考,MOOC能否与传统课堂结合起来共同发生效用,由此,依托现代网络技术的混合式学习形式应运而生。

二、基本概念

(一)混合式学习

国外的研究中,普遍认为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采用多种传递模式来优化学习产出和降低学习成本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聚焦于学习和企业的产出。印度NIIT公司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包括面对面实体教室学习、数字化在线学习和自定步调学习等。

国内研究中,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电子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由此可见,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其普遍认为混合式学习是将线上的网络学习和线下的传统课堂学习结合起来,由此发挥出各自优点的新的学习形式。

(二)教学模式

乔伊斯和威尔在《教学模式》中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国内学者们将教学模式理解为理论、结构、程序或者方法,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特定教学任务、目标联系的相对系统而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及其实施策略体系。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存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层次一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达到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层次二为重点核心课程,通过该类课程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逻辑思维、应用能力的目标。层次三是一系列满足专业需求的计算机课程, 通过该类课程达到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和研究创新能力的目标。

一般高校教授计算机基础课程时采用的是以课本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教师讲授形式,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专家学者发现,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种种弊端,已不能满足课程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教学目标。

(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教材内容开始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书中大多数的内容与中学所学知识相差无几,且以课本知识讲解为主,实践性不强,更有甚者学生一学期一次计算机教室都未踏入,就完成了所谓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在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过分依赖教材,学生所学知识专业针对性不强、实用性较弱,很多学生在校内学习到的知识并不能对其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以及社会工作起到作用。

(二)学生能力差异大

教育信息化普及以来,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已列入了基础教育的新课标,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我国地域性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时,现有的教学大纲的设计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例如,部分同学认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并希望接触新的知识和技术;部分同学因没有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会感觉教学内容过多并且学习起来很吃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同时兼顾不同水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课程教学目标难以顺利实现。

(三)自主学习资源少

近几年,网络课堂、智慧学习逐渐被高校重视起来,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也完成了各自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但其教育资源依旧是教材上的旧知识,把书本知识“照搬”上网的情况十分普遍,整个网络教学流于形式,鲜有可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很多老师虽然给学生布置了课后的作业和任务,但学生普遍不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自行解决,由于计算机这一课程本身就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设立,涉及到最新的信息化技术,陈旧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学生真正可以自主学到有用的知识技能的机会并不多,在这样的环境下,计算机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

当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出现以后,有研究者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却别于传统教学和MOOC式完全自由化的学习,依托于现代网络教学资源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一些特点和创新之处有利于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

四、混合式学习特点

(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共存

混合式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现教学目标,将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完整的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混合式学习的概念自诞生以来,对于优化该模式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探索就不曾停止过,从理论、环境、资源、到学习方式都在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进行混合,从而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特性,帮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更好的效果。混合式学习模式始终贯彻将“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习的支持者”的理念。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和支持者,学生不是成知识接的“容器”,而是认知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促进学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教材从传统教材和扩展到数字化教材,教学媒体也成为了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工具。

(二)教师把控下的网络资源针对性学习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凡是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资源都用来为其服务,教学资源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环节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既要适合于教学,又能够实现资源的价值。在计算机教学领域,现有的MOOC平台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其中不乏名校教师的讲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使用MOOC或其他网站上的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不必拘泥于学校网络平台有限的学习资源,同时,也不会为在网上海量的资源中挑选、甄别出优质的学习资源而感到困难。这样一来,在教师的指导下,互联网上优质的学习资源作为课堂之外学生自主学习的补充性内容,将其融合到混合式教学之中,弥补了传统教学资源不足的缺陷。

(三)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相结合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式学习中,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在线下进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提高主要通过线上进行。这种形势下,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要求给学生布置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学生讲解知识、解决疑惑,形成师生互动,同时,结合线上学习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来达到生生互动,甚至鼓励学生通过线上与他人的互动来拓展眼界、获得新的思路。计算机课程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实践,让学生以线上形式进行学习,在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使用计算机的热情,在使用过程中对于种种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也培养了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丰富的互动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了单调的学习环境之下学生思维和眼界受限的情况,同时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线上伙伴之间的交流,达到互相鼓励和优势互补的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交流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

由此可见,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够充分、科学地运用教学资源并进行有效的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硬件方面,混合式学习的过程需要在学校提供或学生拥有可联网的硬件设备的条件下才能完成,学校是否配备计算机教室、学生是否可获得联网计算机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一切线上的教学任务都是空谈。软件方面,混合式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老师的计算机知识和信息素养的要求也较高,教师不仅要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还必须能够对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有一定地了解,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掘和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探究,为学生答疑解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乃至中小学都应该能够合理地将网络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各大高校也应重视和加强对师范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

[2]彭艳妮,刘清堂,李世强,赵呈领.混合式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

[3]梁九x.论混合学习对我国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12.

篇3

[关键词] 学习活动;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问题的提出

2003年12月,何克抗教授将“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后,国内教育技术界的思想观念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将其作为当前进行教学改革及改变教学结构的突破点。然而,无论是在网络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教学策略,还是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都未对教师的混合式教学产生推动作用,混合式教学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侧重学习内容创建、管理与共享的传统网络教学平台仍属于低层面的CMS。这种对基于内容的学习和单个学习者自定步调的学习有很好的支持,但是缺乏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的统一设计,对学习过程和教学环节的跟踪和支持存在明显缺陷,教师无法及时干预学生的学习,更不能有效地支持课程的教学过程规划。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混合式学习中的课堂讲授和网上学习“两张皮”,教师对混合式的教学缺乏整体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缺乏有效监控。

目前,教育界已逐渐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学生在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是直接作用于所认识的客体,认知是发生在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之中,是通过学习活动这个中介体来完成的。因此无论是面对面的传统课堂学习还是在线学习,都必须以有效的学习活动为中介,促进知识的内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发生。

就国内而言,诸多网络教学平台大都只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可共享和互操作。学习内容本身是分散的,而且与讨论、答疑、作业等学习活动是相对分离的,这些学习内容本身并不承载教学信息,不能代表教学进程,自然也就不能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另外,有针对具体教学策略的学习平台,如协作性学习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等。但这些平台都只能解决教学中的某些或部分问题,不能在教学进程中动态地调整,这和当前学习策略日趋多元化、混合学习日渐流行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1]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提出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所谓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灵活选择和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进行学习。不同的活动序列组合很自然地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避免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两种学习形式简单的叠加。

在本研究中,笔者选择自主研发的4A网络教学平台。①4A网络教学平台既提供了一个学习活动的生成环境,也提供了学习活动运行管理和实施的环境。教师可以在平台上非常方便地为某个教学目标创建一组学习活动序列,并可以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达到标准,并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活动学习;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快速地进入某个学习活动序列,从而进行高效的个人或小组学习。

二、学习活动序列和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纵观教学模式的各种定义以及一线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学模式无不反映出整个教学系统在教学活动进程中的动态性和整体性。作为结构框架,它从宏观上把握了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2]它适当规范了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举例来说,传统授受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进程可概括为“讲—听—读—记—练”;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阶段提出了九大教学事件,其教学进程可概括为“引起学习者注意—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刺激回忆先决条件—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提供行为正确性的反馈—评价—促进保持与迁移”;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可概括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界定问题—分析问题—组织分工—探究解决问题—评价和反馈”。

不难看出,不同教学模式往往从不同的教学环节和程序安排上显示其特征,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相对固定的活动逻辑步骤和每一阶段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序列化安排设计,便可形成多种教学模式,甚至还可以生成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序列化教学活动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思想如图 1 所示。

重庆大学吴中福教授的研究团队对现有的两千多门精品课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16种教学模式,分别为单点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辩论式教学模式、情境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模式、双语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换位式教学模式、比较式教学模式、主干式教学模式、讲座式教学模式、实践式教学模式、示范式教学模式。钟志贤教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中提出信息化十大教学模式,[3]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序列来呈现,如表 1 所示,这里只作部分展示和说明。

教师要在4A学习活动管理系统中设计不同的活动序列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很简单,通过可视化的学习活动管理编辑器,只需将活动工具箱中的活动工具拖拽至编辑区,再通过活动管理栏中的“连线”工具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活动连接起来就可以形成活动序列(如图 2 所示)。

三、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

篇4

关键词:技工学院;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0-0000-01

Hybrid Teaching Study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

He Qin

(Jiangxi Chemical Industry Technical School,Nanchang330039,China)

Abstract:Mechanic college teaching has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the mechanic school computer teaching computer teaching the test characteristics,but also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skilled workers to carry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teaching,in order to carry out teaching computer technicians out of college.Here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through hybrid to ful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se two features,by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to obtain a good teaching results.Institute of computer education for technician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words:Mechanic school;Computer basis;Hybrid teaching

一、混合式学习国内研究现状

“混合式学习”是指将面对面学习与网上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它是对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实践“网络化学习”多年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果。“混合式学习”是对“网络化学习”的升华与提高,它是将网上学习与面对面学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其产生“化学反应”―提高学习效率。

在国内,对混合式学习进行研究的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学习“还不能算是一个新概念,因为这种说法多年以前就己经有了。不过,近年来它之所以受到关注并日益流行,却是因为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内涵,所以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新概念。”他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标志,“这一概念的重新提出,不仅反映了国际教育技术界对学习方式看法的转变,而且反映了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大提高、大转变。从表面上看,这种转变似乎说明当前教育技术理论是在回归,是在怀旧;而实质上是在按螺旋方式上升,说明人们的认识在深化、在提高,说明教育技术理论在不断向前发展。”他认为“混合”思想使四个方面的认识得到深化:一是对建构主义认识的深化,二是信息传播技术教育应用认识的深化,三是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认识的深化,四是对教学设计认识的深化。

二、技工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的特点

在我国,技工学院有其独特的特点。高校连年扩招,大学梦越来越容易实现,上大学成了大部分家长和学生的选择,技工学院的生源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就导致学生素质越来越低。大多数学生都有厌学情绪,对于学习没有感觉,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认为就是上网。但对于技工学院的学生来讲,毕业后绝大多数是毕业就上岗,如果不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那他们将成为社会的负担,这也是我们教师需要承担的责任。而计算机知识是现今社会不可缺少的技能之一,如何把学生充分地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掌握这一门技能,是这门课程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计算机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要求,采用传统的教学明显不适用,而如何来让计算机基础课程更加生动是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技工学院与计算机基础课的特点结合起来去解决。

三、混合式学习的应用

在这里我将混合式教学方式应用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把传统教学方式与网上学习的方式结合起来,既可以发挥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让学生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从学习中得到快乐。这里设计一条学习线路。

(一)必要的课堂学习。对于教学来讲,课堂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的学习首先要理解知识点,课堂学习它可以让教师以即时的解决学生的问题,并且把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技能整理出来,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这些展示能够从中吸取经验与知识。俗话说“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前提是要将学生领入这个课程;其次是实践能力,教师对于实践过程需对要点点到为止,不能从头到尾演示,只是让学生只要模仿就可以完成,这样达不到学生学习的目的;第三实践总结,它主要是让学生回顾这节课他所学习到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总结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点。而对于教师有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教师不应该完全依赖网络,还要通过制作电子课件来为学生在进行自定步调学习时提供学习资料;其次辅助学生进行技能实践,教师对技能的介绍要避免面面俱到,留给学生自己尝试探索的空间;第三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如传统课堂方面、网络等途径。

(二)课堂外的学习。混合式的学习模式倡导自定步调与同步的学习体验,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以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系统进行课堂外的自定步调学习。而课堂外的学习是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得到的,这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优点,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更多学习内容。应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上课内容的提醒,教师可以将即将上课的主要内容、提纲及学习要点放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这些要点进行相应的预习,更好地在课堂中抓住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其次学习内容的扩充,教师提供的与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和较新的计算机技术动态,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随时阅读学习。第三博客的应用,学生能够在博客中分享学习感受、探讨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问题及流行的计算机技术,并将自己的学习快乐分享给大家。第四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邮件和在线通信等网络功能进行与学生的交流,学生相互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沟通,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辅助工具。

(三)必要的学生评价。评价是对学的一种激励,应合理利用对学生的评价,让其起到督促学生不断进步的作用。

总之,合理地利用混合式学习的模式,对于技工学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尤为重要。通过应用的研究,选择一个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的更加顺利、流畅,让学生学习更有兴趣,能充分地加入到学习中,对于学习掌握好这门技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篇5

混合式学习 财务管理学 教学应用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同时也是对技术环境下教学新模式探索与建构过程,是将各类教学模式的结构成分与技术应用条件之间的“整合”过程。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一个不断发展扩充的概念,在传统的教学中早已存在。但是直到2001年国外E-Learning进入低潮以后,人们开始反思这种用全新的技术支撑起来的前期投资巨大的教学环境是否达到预期的E-Learning的教学目标,同时传统课堂教学在社会性、互动性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有利于实现角色扮演、人际交流等学习形式。鉴于此,研究者便开始尝试将这两者的优势相互混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研究,Blended Learning是国际教育技术界对“网络化学习”深入思考之后提出的新概念。

Blended Learning强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 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和教学效果;它还可以促使高校教师充分利用已有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改善高校教学课时普遍不足的现状。

一、现状分析

混合式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在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了首届教师教育信息化国际论坛,最主要的论题之一就是“Blended Learning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在该校研究团队成功申请了关于混合式学习教育技术的国家级研究项目,并且开发了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同样,相关院校不同程度的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但是,混合式教学法在我国全日制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研究及实践,却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我院的财务管理课程作为一个大类课程,经济管理类的所有学生有所涉及,但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作为重要专业基础课,与其他学生要求有所不同。

1.教学存在课程内容容量大,教学课时紧,课程要求48个学时,讲完15章节的内容,学习任务重,有些重点章节往往讲得不够深入和彻底,同时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相关案例由于课时的原因无法开展或是深入讨论。

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有限,现在的教学中,采用了一定的教学手段,但教学赛程中过多的强调了PPT,以及教师口述,做作业,课堂回答等传统的方法。

3.教学互动较少,师生了解有限等现象,财务管理课程一般采用的是大班化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局限于课堂之间,并且是有限的个别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以及思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启发。

4.最后不利于从系统整体角度来综合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学的各个知识点,因此,借鉴国内外混合式学习的成功经验,加强混合式学习法在教学的应用与实践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基于Blended Learning 的课程改革策略

混合式学习的特点在于它结合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各自优势,充分调动各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方法当中的时间空间的限度,在《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Blended Learning 的实施策略是:以网络课程和丰富的Internet 资源为基础,结合传统课堂和网络学习的优势,开展了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学习活动,尽可能地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1.创设BL 的网络环境

BL 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于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学习与管理系统,支持。该系统主要用来支持网络学习、在线资源的内容传递、促进在线师生间的互动和学习评价、教学管理等活动。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要求,更加强调学习的独立性和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将教师、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平台更好的联接起来,从而体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拓展网络教学的优势,体现混合式教学法的实现平台。

2.教师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仍然起主导作用,教师利用网络课程的系统授课功能,结合传统讲授方法,针对每个章节的重难点进行具体的讲解分析,同时布置讨论议题,引导小组分工协作学习,提供作业批改反馈,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模拟教师角色进行分析讲解等。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各类问题引入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带着问题来理解,思索,在提高听课效率的同时, 又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课堂讲授活动与网上学习活动的结合,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为增进师生及生生间面对面情感交流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网上学习的顺利开展。

3.学生自主学习活动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活动是Blended Learning实施的基础。在本门课程中,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各知识点的要求进行区分,借助混合式学习体系探索多模块的学习如自主探究型学习、任务驱动型学习、小组协作型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主题式学习等,主要利用网络课程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如随意浏览多媒体形式呈现的课程内容,下载教学课件和各类学习资源、分享自己搜集的优秀资源,在线做作业和提交,查看作业反馈结果和优秀作业,

4.典型实例设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在混合式学习方法下,教师完全可以将具体的典型商业实例贯穿的内容设计,同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自主的搜集更多的背景知识,通过不断的寻找,辨析,讨论,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利用信息和迅捷敏锐的判断力,体现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构造多元化的互动方式

篇6

关键词:国开远程教育;混合式学习;辅导教师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教育、培训机构借助互联网推送学习资源和组织学习活动。网上学习对远程教育而言尤其重要,它解决了远程学习者由于工学矛盾而不能经常到校学习的问题,但也给学习者带来了孤单无助、学习时间难管理和学习动力不足的负面影响。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1]。这种新型学习模式其实就属于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1]。自2000年以来,国内外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日益深入。在谷歌学术搜索上和百度学术搜索上都能搜到大量的与“混合式学习”相关的文献。研究者们从不同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混合式学习与学生满意度及学习效果、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学习社区与自主学习策略、混合式学习与MOOC等方面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各种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深入论述。然而,这些文献的研究环境多为全日制高等学校或企业培训机构,研究内容多为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提炼和构建,以及如何基于虚拟学习环境对某一门具体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等。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专门以开放大学/电大作为研究环境探讨混合式学习的论文,在这些研究当中,少数研究者从“应然”层面结合远程开放教育设计与提炼混合式教学/学习模式,多数研究者则从实践角度对其开展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反思与总结。专门着眼于我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立足于“实然”层面调研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实施现状,探讨如何利用该学习模式提高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却尚未查到有深入研究的论文。鉴于此,我们以国家开放大学南海实验学院(以下简称“国开南海”)为个案,调研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国开的实施现状。此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本文所呈现的是第一个阶段(基于辅导教师维度)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在自然情境之中,通过访谈和观察等途径收集研究数据。

(一)半结构式访谈

访谈对象为国开南海远程开放教育的专任辅导教师。截至2016年7月,南海实验学院的专任教师共96人。为了使样本尽可能具有代表性和达到数据收集的饱和状态,笔者主要根据年龄、教龄和性别三个标准挑选了20名担任过远程教育辅导工作的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这20名访谈对象的年龄结构分布为:30岁及以下年龄段和51岁及以上年龄段各1人;31岁至40岁年龄段和41岁至50岁年龄段各9人。教龄结构分布为:教龄5—10年的6人;教龄11—20年和21年及以上的各为7人。性别结构为:女教师9人,男教师11人。基于研究问题设计的三个开放性访谈问题为:针对每一个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约为40分钟,访谈数据转录成电子文档,使用Nvivo软件进行了编码分析并导出了分析结果。

(二)非结构式观察

2015年春季和秋季学期,笔者对这20名教师的面授课堂进行了随堂观察,期初和期末每名教师各观察一次。在对面授课堂进行观察时,笔者先向师生亮明了自己作为研究人员的身份,并在课堂上跟学习者进行了一些交谈。观察的重点在于:教师如何组织与管理课堂?如何安排面授与网上教学的内容?关于网上教学的观察,笔者获准进入这20名教师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和国开Moodle平台上所任教课程的课程空间,观察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师生实时与非实时互动,形考作业布置与批阅等情况。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访谈对象所担任的课程包括5门公共课和15门专业课,在这20门开放教育课程当中,教学手段都涉及面授与网上教学,面授辅导为主,主要由教师系统讲解知识点;网上教学为辅,主要由学习者下载学习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料,参加教师主导的文本形式的实时与非实时讨论以及完成网上形考作业。在教学组织方面遵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

(一)面授旨在系统讲解知识点

首先,面授安排的频率较高:本科课程每2周一次面授(一门课程约面授21学时),专科课程每周一次面授(一门课程约面授54学时)。其次,面授的形式主要是教师借助word或PPT讲授,授课内容覆盖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一次面授往往需涵盖2—3章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努力扮演着“传道者、授业者”的角色;学习者听课,在书本上画记重点,努力完成对知识点的接受。这种面授辅导模式具有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为主宰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2]。在问及“面授教学与网上教学相比,哪个教学效果更好”时,有13位访谈对象认为“面授教学更好”,只有4位访谈对象认为“网上教学更好”,其余3位访谈对象则认为“难说”。持“面授教学更好”观点的访谈对象提得最多的理由是“方便师生互动、更容易讲清楚知识点或操作要领、师生更习惯于面授”;持“网上教学更好”观点的访谈对象年龄全部在40岁以下,支持的理由基本是“不受时空限制、学习时间更灵活、便于成人学习”;持“难说”观点的访谈对象则认为“何种教学效果更好取决于课程的性质与学员自身的情况”。

(二)网上教学处于辅助地位

根据笔者对20位访谈对象的访谈和对其网上教学空间的观察,他们开展的网上教学局限于上传教学资料(主要是面授时所用的课件和期末复习资料),组织实时与非实时论坛讨论以及在形考平台批阅作业。“我从来没重视过网上教学。不过是按学校要求上传课件资源和到论坛发帖,应付而已。”(女,41—50岁)“现在我们是将面授作为主要的传输知识的渠道,而网上教学似乎是配菜,是辅助手段。学生上网学习一下,对巩固面授所学知识当然有好处;不上网学习,自己看教材自学,效果可能也差不多。”(男,41—50岁)网上教学的途径除了旧的电大在线教学平台、新的国开Moodle平台,访谈对象还在平台之外使用了QQ、E-mail、电话、微信、视频会议、微博等,其中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由于学校规定必须用来上传教学资料和组织课程论坛讨论而居利用率第一位,国开Moodle平台则由于正处于建设、试运行阶段而致利用率偏低[3]。辅导教师如此评价学习者参与课程论坛讨论的情况:只有3位访谈对象认为师生都认真地进行了讨论,发帖也有一定的价值;而有13位访谈对象认为师生都是“敷衍、应付式”,或者“个别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大多数学生都是应付了事,直接从百度复制粘贴”,之所以如此,在于:“现有的网上教学只是将书上的东西搬到了网上,形式而已,没有意义,学生是否参与网上学习并不影响其通过课程考核。”(男,31—40岁)

(三)教学法的转变是网上教学最大的困难

在问及“网上教学是否存在困难”时,明确表示自己存在使用教学软件/教育技术困难的访谈对象有7人(其中5人处于41岁及以上年龄段),其余13人则表示“不存在技术困难”或者“技术不会构成大的困难”。但访谈对象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网上教学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一些其他困难,其中提得最多的困难是教学法的转变问题,其次是网上学习资源的建设问题,还有对“师生比失调,网上实时讨论时一个教师难以应付众多学生”的担心等[4]。

三、研究讨论与建议

(一)国开目前的混合式学习存在的问题

1.网上教学有形式而无实质在国开南海目前的远程教育实践中,虽然辅导教师的教学手段都涉及面授与网上教学,但网上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学校有网上教学的要求,但辅导教师所理解的网上教学只不过是“在教学平台上传其面授时所用教学资料,在课程论坛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在形考平台批阅学生作业”。Ellis,Steed和Applebee[3]曾将网上学习资源分为交互性的和信息性的,前者包括取自现实生活的案例讨论、评估性的小测试、实时与非实时讨论等;后者包括以各种格式(WORD,HTML,PDF,PPT,视频和音频等)上传的授课资料回顾、补充学习资料、图片或音像数据库链接等。从前面的研究分析来看,国开南海目前的网上教学交互性很弱,信息性也一般。辅导教师将课程论坛讨论理解为“上去扔一个问题,等着学习者回答”,结果就是学习者互相复制粘贴答案,完成任务了事,这样的课程论坛讨论是没有互动的;辅导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料往往与学习者手中的教材内容重复,没有提供更多或设计得更科学的信息,结果就是学习者认为没有必要那么麻烦地上网去看电子版的教材[5]。国开南海“以面授辅导为核心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事实上让网上教学陷入了有形式而无实质的局面,而且这个局面在整个国开其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根据国开目前的体制,直接为学习者提供面授和网上导学的辅导教师并无权限在网上学习平台设计教学活动,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由国开总部的主持教师(负责一门课程的管理)和主讲教师(在网上学习平台以视频、音频等形式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讲授)完成。如此的教师分工体制造成的结果就是:网络课程资源建好了摆在平台上,但辅导教师在一线教学/导学过程中并不经常使用它;面授课堂正好符合传统教学的需要,于是辅导教师自然将其工作重心放在了这个舞台[6]。2.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流在课题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辅导教师们大量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既是面授课堂的中心也是网上空间的主角———面授以教师讲授知识点为主,辅以一些配套性的习题讲练;网上以教师上传课件、讲义、复习资料和在论坛向学生提问为主,辅以形考平台批改作业。无论是面授还是网上,学习者都未能发挥其“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虽然他们是成人学习者、远程学习者,但在教师的心目中,他们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最好的教学状态仍然是“学习者都来参与面授课堂,教师讲完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

(二)混合式学习如何在国开更有效地推行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推陈出新;混合式教学

地理学具备综合性和地域性两个重要特征, 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高中地理课程致力于通过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需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混合教学。 混合教学法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技术达到最好的教学目标。混合式教学是基于多种不同教学手段基础上的教学。混合式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更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既要重视教师的讲授,也要合理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 既要利用传统教学的优势, 也要推成出新,使传统与数字化融合,适应一个时展!

一、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实现学生主体地位

混合式教学法强调利用学生主体性进行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也就是将原本教师的“满堂灌”转变成学生的“满堂学”。在混合式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做引领者,推动教学环节的进行。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实现学生主体地位。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这节课程的内容涉及到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两部分内容。这节课程学习内容较为简单,都是知识性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就能够理解。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那么,这种类型的课程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主体地位。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人口迁移》,这节课的知识难度不大,老师想把学习的主动权利交给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非常好,你们都对自己充满了信心。那请同学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学习课文,在学习之后,思考并完成几个问题。

教师在ppt 上出示学生需要完成的问题:

1.人口迁移的概念是什么?

2.人口迁移是如何分类的呢?

3.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几种?

4.人口迁移的不同因素对人口迁移有何影响?

师:能做到吗?

生:能!

师:好的,现在开始,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及时举手,我们大家一起帮你解决。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密切观察,适时给予启发和引导。在自学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的一个教师组织,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

二、讲授与合作化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传统课堂中,通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现代化课堂上,我们更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一味摒弃传统,而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推陈出新,重视讲授法的运用。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M合作,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例如,湘教版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节课学生要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并且要分析探讨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结合问答法带领学生理解。而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种类较多,而且问题成因,现状和发展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合作,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在深入了解地理问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

三、传统与数字化融合,教学适应时展

混合式教学推崇在恰当的时间运用合适的技术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任务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现代课堂中,数字化电子技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技术更加方便、快捷、深入地进行知识的传授与研究。但如果只是运用数字化技术,走入极端,课堂也会显得生硬,缺乏人文气息。传统教学方法与数字化融化,在教师的组织下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适应时展的地理课堂。

篇8

混合式学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教室中的教学技巧,也可以扩展为将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与数字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环境。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这个概念的界定更加广泛和自由呈现出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趋势。混合式学习是将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两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这两种学习都属于混合式学习。比如在线学习却没有经过专人进行学习数据统计的学生;在校学生参加面对面教学,但是在线教学部分不是在监控场所内进行的,这部分学生只能算全日制虚拟学习;还有单纯的技术类学习也不再混合式学习范围内。混合式学习就是指利用网络辅助面对面教学的学生,它兼具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满足学习人员对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的要求,同时从经济和便捷程度上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服务,满足更多人学习和进步的需求。[1]

二、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步骤

1.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也可以称之为教学准备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习人员的情况。教学目标是根据开设本节课程想要达到的效果而确立的,课程的内容不同教学目标也会有所改变。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后,教学设计要根据内容而发生改变,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内容除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外还会补充一些网络上的资源,用来加深学习法深度和广度。同时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就是比较灵活,因此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将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的时间调配合理,满足学习人员在时间上的要求。教学分析阶段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了解学习人员的情况,受教群体的学习基础、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混合式学习的态度都是设计教学方案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受教人员的需要,减少他们在基础上的差距,但是对个别能力较强或者学习欲望较强的人员也应该积极鼓励,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深入交流的讨论。[2]

2.教学设计。

面对面教学、教学资源和虚?M的教学环境都是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的内容。这种教学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学习形式的灵活多变,因此集体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课堂讲课的教学形式,进入到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就可以到指定的学习环境中,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的便利条件自主的在线阅读和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巩固网络学习的效果,教师在网络上教学主题,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无论形式如何多样化,混合式学习中在线学习都是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形式的确定有利于后期教学资源筹备和制定教学计划,顺利实施教学活动。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离不开学校或其它教学组织者的支持,其中包括提供教室,专业网络教室以及教学网络平台等等,这些支持能够为学习人员提供学习场所和学习资源,方便他们完成学习的过程。所以网络资源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存在的,但是网络资源的用途虽然广泛,却不是无所不能,如果依靠单一的资源进行教学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多种教学资源的优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不是简单的将各种教学形式罗列在一起形成一个美丽的框架,而是根据学习人员的特点合理的组合和运用教学资源,使教学活动达到很好的效果。

3.教学实施。

在混合式学习的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上的学习需要要求学生尽量全员参加,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网络学习部分以小组学习形式为主,在小组内学习人员之间能够及时的分享资料,对有疑问的问题及时交流,在节约了课堂教学讨论时间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小组讨论的问题必须以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前提,在设计网络小组学习的时候要明确小组学习的性质,建立小组学习的原则,学习期间只是以共同学习为目的。小组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的不仅是某一个问题,而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教学设计的内容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适合学习人员的情况和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积极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不断听取其他人的意见,在多种解决方案中寻找出最适合的方法。混合式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平台。[3]

4.教学评价。

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评价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利用网络平台作为评价媒体,这样的评价更加多元化,能够考虑的问题更加全面,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更加全面、具体。在线的记录和评价系统能够帮助教师记录下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评价的结果除了学习成绩之外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结果,网络上还能够清晰的记录着学生访问教学网站的时间和情况,每次操作都会有考核标准,这些内容都将成为教学评价所要考虑的因素。除此之外网络还给学生增加了对教学系统及教学设计的评价空间,教师和学校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不断得到提高。混合式学习在传统学校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让更多的人拥有学习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缺少参与机会的教育局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问题的机会。同时网络的使用延长了教学时间,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相互交流或者询问教师更加深刻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学习内容,了解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

篇9

关键词:雨课堂;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82-03

一、引言

混合式教学概念是在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混合式学习(Blending Learning)最早由学者Josh Bersin于2002年提出,主要是对e-Learning反思后的回归。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课堂面授式教学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W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目前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以及结合MOOC的创新课堂模式,从实践效果来看,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在小班授课制下教学效果改善显著。然而,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高效便捷的师生互动工具,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仍然处于割裂状态;另一方面,教师所设计和组织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在大班授课下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了很大限制,使得大班课堂的翻转难以实现。

因此,提高大班授课的课程参与度,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需要在现有课堂中融入一种促进互动和反馈的教学工具,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迅速而便捷地沟通。清华大学MOOC平台给出了解决方案:雨课堂。

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互动式智慧教学工具,将“学生课前―教师课上―学生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了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促成了师生互动。雨课堂通过使用微信号实现了教师课前推送教学内容、课上实时答题、弹幕答疑与学生多屏互动和学生数据分析等功能[2]。

雨课堂的推出解决了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问题,为混合式教学的落实提供了便利。如何利用好这一工具,加快高等教育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步伐,需要一线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们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二、雨课堂的特点及主要功能

1.雨课堂的特点

雨课堂是应用于微软PowerPoint(2010以上版本)中的一个插件,能够与课堂教学、MOOC平台紧密结合,是一种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混合式教学实现手段,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3]:

(1)全天候。雨课堂的应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覆盖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答疑乃至测试、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只要有数字终端和网络信号,课程的教与学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2)个性化。不同于MOOC,雨课堂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了授课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对于课前预习、课堂讲授中没有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点“不懂”,教师通过管理界面能够及时了解有多少学生对哪些内容点了“不懂”,授课时可以动态调整教学进度,课后可以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此外,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提高,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3)零投入。雨课堂是零投入、便携式的智慧课堂。对于教学管理方,不需要投入资金购买昂贵的硬件设施,只要有普通的多媒体教室、流畅的网络支持,雨课堂教学就可以开展。对于教师而言,亦无需进行专门的操作培训,只要会使用微信,会制作PPT,就可以轻松玩转雨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一部开通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通过微信扫码就可以与雨课堂亲密接触。

(4)大数据。雨课堂的管理平台能够生成覆盖课前-课上-课后每一个环节的个性化报表,提供全周期、立体化的教学数据,帮助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驱动式教学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进度,这对教学效果改善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2.雨课堂的主要功能

雨课堂将在线教育和实体课堂的优势相融合,并通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实现全新意义的混合式教学。

(1)微信推送教学资源。教师可将课前预习PPT、课堂同步PPT、限时完成的测试题、作业等教学资源通过微信平台给学生,还可以设置提醒功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2)共享名校视频资源。雨课堂不仅可以添加教师自己录制的音频、视频等,还允许添加MOOC视频以及优酷、土豆和腾讯等平台提供的网络视频。实现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促成更大范围内的公平教学。

(3)弹幕实时问答互动。传统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学生由于各种顾虑回应不够积极,并且班级人数较多,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课堂互动效果不佳。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开启弹幕功能,学生通过手机实时回答教师的问题,答案会显示在屏幕上,然而学生并不知道答案是由哪个同学给出的,打消学生担心答错等顾虑,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促进了课堂问答互动。

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高等院校电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物理概念的理解,又要逐步建立工程思想,因而大多数学习者都会觉得这门课很难吃透。多年来,致力于《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从未停歇,文献[4-6]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不同角度着手进行教学理论以及实践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形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慕课、翻转课堂、私播课等的兴起,对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2年以来,国内高等教育MOOC蓬勃发展,爱课程网、学堂在线以及网易公开课等平台了海量、优质且免费的课程资源,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空间和时间上的更大自主性。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观看视频、在线互动讨论、完成作业与考试,最终还可以获得证书。

然而,慕课的兴起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将会被取代。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而言,该课程的工程实践性决定了面对面教学仍然是必须且主要的教学形式。

具体的实体课堂中,教师普遍感到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缺乏主动的批判性思考,课堂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师生互动效果欠佳。

本文在上述背景和形势下,利用投资少、收效快、便于操作的教学工具雨课堂,开展《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建立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的有机联系,取长补短,顺应翻转教学的改革要求,构建全新意义的教学范式。

四、《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

1.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混合式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根据某个具体的教学单元的目标及内容,首先构建“学情分析―教学要素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施” 的基本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W情分析指的是对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认知结构、学习风格等有一个大致了解,并分析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他们有哪些自和交互行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情分析的目的是根据学习者的熟练程度确定教学目标,为后续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

教学要素组织包括教学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准备活动,教学中所需的教具、设备等的调试,以及整理所用到的PPT、视频、教学进程文档等教学资源,上传至雨课堂,生成微信二维码。

教学活动设计,是指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学情分析,确立多种教学要素的呈现顺序,并从认知逻辑关系出发,协调讲授、讨论、问答互动等教学活动。

实施混合式教学时,必须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应该通过雨课堂的管理平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课后答疑辅导等环节,以雨课堂为媒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使得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达到情境上的统一。

2.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施

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忌将网络课堂与实体课堂进行简单叠加,只注重形式上的“混合”,而忽视内涵上的“融合”。为了避免混合式教学流于形式,教师需要利用好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得教学资源、教学情境、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

基于雨课堂的《模拟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实施结构如图2所示。

3.混合式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考察学生在网络学习、课堂学习、互动环节、小组项目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从而形成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应用雨课堂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提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全部基础数据,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同步学习、问答互动、限时测试以及在线考试,方便建立个人电子学习档案,有利于对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形成客观的评价,也利于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反思。

混合式教学评价是基于过程的评价,相对于传统“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机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积极性。

雨课堂的大数据分析功能,相当于给教学的各个环节配备了精密的“仪表”,教师能够及时、全面地获取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在课程进行过程当中就知道哪些学生在学习哪些内容时遇到了困难,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五、结束语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必然方向。本文阐述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混合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新兴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载体,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构建了新型的便携式智慧课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雨课堂混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提高学生在课前―课堂―课后每个环节的参与度,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实现大班授课真正意义上的翻转教学。

毋庸置疑,在唤醒学习的原动力、让教育回归人才培养本真的召唤下,混合式教学将大有作为。然而若要落实到规模化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与全身心投入,还需要教师群体逐步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更需要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在政策上、机制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 [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曾瑞鑫.学堂在线召开会推出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J].亚太教育,2016(24):1.

[3]臧晶晶,郭丽文.滴水成雨――走进雨课堂[J].信息与电脑,2016(8):235-236.

[4].《电子技术》教学中引入EDA的探索与实践[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增刊):37-39.

篇10

关键词:工程认证教育;电路理论;混合式教学;实践能力

一、工程教育背景下的电路理论课程混合式教学

根据工程教育的理念,以及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需要制定完善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课程目标导向下,通过组织教学团队、研究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建设教学资源(教材、课件、网站、视频、案例、试题库、实验等)、完善教学文件(课程介绍、课程大纲、课程日历、混合式教学设备等)、教学立项等,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反馈情况,对上述内容不断加以改进。反馈信息一方面来自正在上课学生的答疑、交流、作业,构成课内改进循环;课后的线上学习信息和线下作业交流等,构成课外改进循环;课内改进循环和课外改进循环,即构成了改进措施在当年的后续教学中进行改进并进行新的实施。另一方面包括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构成年级循环,即改进措施需待下个年级的教学循环才能实施。在电路理论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深入到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首先,在课堂上以雨课堂工具开展的部分翻转课堂,开展一些基础测试和简单答题;其次,在课后,同学利用慕课、微课等网上资源进行线上线下的活动,使电路理论课程的学习丰富多彩;第三,可以利用线下的学习,加强对实际物理现象、工程问题的思考,和提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办法。为此,本文混合式教学和工程教育相结合,介绍单和多、正和负、加和减的三种关系,并将工程实际电路结合到混合式教学中。

二、混合式教学的几个关系

(一)单和多的关系

当前,在理工类大学的电类专业学习中,电路理论教学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路理论”作为电子、信息及电气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高校的一般学生在学习此课程时还是有些困难的。其主要原因:课程内容概念多,内容抽象,需要学生具备必要的、物理上的电磁学知识和数学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理论较多,课堂上讲解的例题往往只注重解题过程,脱离工程实际,理论和实际脱节,不能达到“知行合一”;)课程考试往往只注重理论和方法考核,缺乏对实际物理现象、工程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办法;)授课方式比较单一,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较少。对于上述问题,电路理论课程的专业教师需要掌握授课技巧,从而使得教师能够在教室中把电路理论教材里的知识通俗易懂地讲解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传统教授过程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师是学生单一来源的教育资源提供者。因此,本文的“单”就是指“单一来源”,“单一来源”是指在互联网不发达时,学生除了来教室听讲之外,再无其他渠道或者方式获取教育资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已经或者即将进入教育资源不再稀缺的时代。另外,当今高等教育的主要学习者是“00”后学生,他们获取知识的信息方式和方法都正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手机已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利用手机这个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和作为学习的新工具;学生的学习规律是以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构建新的理解,即“建构主义”为主要特征。学生已经习惯于从多个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对碎片化的信息非但不反感,反而会感到亲切。例如学生群体非常喜欢抖音的APP,以及对哔哩哔哩的网站非常关注等;学生对学习和课程的预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针对上述特征,主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移动网络等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本文的“多”是指“多样化”。现在很多研究型大学非常注重多样化教学,立体化教学,其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逐渐过渡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工程认证教育的主要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其实更准确的含义是教师利用移动互联时代所提供的工具,以学生为“客户”,从“客户”的需求和状态出发,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服务(比如做题交互和讨论等)。在此模式下,学生上课比较活跃,老师比较兴奋,师生都在思维活跃较高水平上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

(二)正和负的关系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跃起来,主讲教师往往需要在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负向”反馈,又要善于“正向”激励,这就是“正”和“负”的关系。负向反馈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教学方式。以雨课堂工具中的翻转课堂为例,我们设计了负向反馈和正向激励的教学过程,图1给出该教学流程框图。我们利用雨课堂工具的翻转课堂为例,每次堂课中,在翻转课堂中设计了三种题型,即概念题、判断对错题、简单计算题等。表1给出三种题型的计算时间、数量和成绩情况。这些题是根据此前约15-20分钟听讲所掌握的知识,用手机在限定时间内(4-5分钟)完成答题,而且每道题回答得正确与否,将对学生的最后总成绩是有影响的。学生在一个学期里需要完成约100道的练习题,其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15%。每学期期末,我们都对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反馈。通过调查发现,翻转课堂内的限时训练对同学们的学习很有意义和帮助。经过总结,我们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约80.3%的同学认为,通过课上的小训练,可以尽快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习中哪些知识要点掌握不足,存在哪些缺陷,提示课后可以进行重点复习;答错一道题所造成的影响对同学们的成绩影响不是很大,但促进同学们积极思考;课程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能够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状况。由于课上教师会及时给出每道题答题结果情况的分布柱状图,同学们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情况,以及其他同学对电路理论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由于及时课堂学习信息,各位同学能够实时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效。通过负向反馈可以增加学生欲望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正向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雨课堂工具的“投稿”和“红包”功能等。经常采用的“投稿”过程是:布置一个电路理论某个章节练习题后,学生用纸、笔将解答过程详细写出,率先做完的学生用手机拍照后,通过雨课堂中“投稿”工具进行投稿;教师在手机上,可以看到所有学生的投稿情况,对于同学的较好解答结果,将以实名制投送到课堂屏幕上和传送到学生手机上;对于错误解答,教师将以匿名方式传送到课堂屏幕并推送到学生手机上。典型采用的“红包”激励过程是:布置有限时的电路理论某个章节练习题后,教师在手机上发送“红包”;率先提交正确解答的学生,可以参加红包活动,同时学生姓名将出现在课堂屏幕和学生手机上。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由于对某个电路理论习题做得又快又好,其名字出现在正在上课同学的手机上,是一个较强的正向激励,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更是这样。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中,协调好负向反馈和正向激励功能,能够在课堂中同时提升不同类型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