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 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重要性;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理论性太强,而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自我分析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鉴于这些客观的影响因素,只有数学教师认真分析新教材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有针对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科学的进行操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作出比较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下面我们就简要的进行论述.

一、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了科技进步以及知识不断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这也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重要体现. 而创新人才则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企业与国家赖以发展的根本.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我们通过小学数学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以及国家创新型人才的贮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顺应教育新体制的重要体现. 在新的教育体制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各项综合能力的启蒙,加强对它的培养对于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纵深思考能力、横向发散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能够影响其学习水平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说教师的教学水平、学习气氛环境以及自身的学习能力,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将会大大提高分析知识、联系性学习知识以及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学习知识的能力. 因此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最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这句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教育对国家兴亡以及民族兴衰的重要性. 纵观历史,创新在经济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是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的创新. 创新的实施者是人类,因此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才更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计划.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在教学中运用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的开放式问题就是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者是计算的路线比较多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对于发散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从多重角度去分析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这也意味着这种问题的锻炼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有着比较高的效用的. 比如说,在一个铺满了方形地板砖和有着等距离柱子的长廊里,在没有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如何计算长廊的长度?老师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们展开探讨和思考,学生们往往会回答用脚步量或者是数柱子、数地板等等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经常进行类似问题的作答,将会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起到很大的加强性作用.

(二)通过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讨论式教学是老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由学生们分组或者整体在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就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将不同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出来,这对于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从而学会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及反思自身思维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同时,在讨论的最后,老师对每名同学或者是每个讨论小组讨论的结果再进行点评,对结论正确、全面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对结论不正确的同学进行补充、指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三)开展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将科学实验方法与教学模式完美结合所产生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在理工科类课程的教学中运用的较为广泛.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研究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对于培养小学生从发现问题到寻找答案再到得出答案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也是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这样才能保障创新的科学性、准确性. 此外,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了解知识进而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探讨与思考,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结:关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具体的方法还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的条件来综合性的制定. 本文旨在与教育界相关工作人士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与探讨,在此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士参与到这项课题的探讨中来,为保障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慧卿.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 学苑教育, 2011(13)

篇2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小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我国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阻碍了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真正认识到现阶段小学音乐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从而寻找到解决办法。

1.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在目前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多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随着我国的科技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已经不能适用于现有的社会状况,小学音乐教学也需要进行教育革新。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根据具体社会环境而改变,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产生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小学音乐教学中忽视了创新性问题

小学音乐教学缺少一定的创新性教育,音乐学习是一门需要灵感创作的学科,因此,创新性在小学音乐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时候,常常会忽视创新性问题,老师大多照本宣科,只为学生传达书本中的知识,这样的情况限制了学生的音乐发展,在学生的音乐学习道路上有着不良的影响。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措施

针对上述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寻找到形影的解决措施,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身的音乐技能,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1.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性音乐技能

在学生的音乐教学中,老师常常忽视了教学中创新的重要性,因此,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因此,老师需要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性的音乐技能。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进行音乐填词,创造出贴合生活的音乐,这样的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注重音乐学习主体的重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学习的主体。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提高创新性教育,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发展平台。例如,在学习《雪绒花》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活动,感受自然中的魅力,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看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音乐课堂,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了充分的发展。

3.使用新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创新能力

在现有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学也需要不断改良,老师应该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高端性以及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音乐的创新能力。例如,老师在教学生学习《童年》这首歌曲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出秋千、操场等一系列歌曲中出现的意象,这样的音乐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从而发现音乐魅力,提高自身的音乐创新性。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教育在多个方面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更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教育。小学生处在刚刚进入校园的阶段,难以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学习之中,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需要掌握的重要课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快,学生和老师的学习效率都能够达到最优点,同时创新性教育也能够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减少教育中的隔阂,帮助学生及时掌握音乐知识,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篇3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文言文的欣赏和解读,可以深入了解古文明的精髓,能够见贤思齐,能够将古代文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和现展相结合,丰富学生的阅历和生活。中职语文对于文言文的解读和应用,相对于初中来说具有实用性。因此,在文言文的解读和应用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和改进,增加一些文化背景的拓展和一些文言与现代知识相结合的实例。例如,在中职语文的拓展阅读中,可以将《孙子兵法》中的文言知识背景加以拓展,并结合现代的典型商业案例教育教学,其中《孙子兵法》对于“上兵伐谋”的段落阐述,就可以和现代人性化的管理思想相结合,这样既能深入浅出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通过典型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学生未来的营销思想打下基础。

二、将知识积累和自主学习加入到教学创新中来

语文的教育教学,不仅要教授课堂知识,完成既定的任务,还要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中职学生的起点比较低,对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对于这些问题,如何将教育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都是创新教育要考虑的问题。

(一)将教育教学常态化

教育教学的常态化,就是将教师教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将语文学习纳入到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积累的轨道上来。教育教学的常态化,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育教学的常态化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加以创新和变通。首先,教师需要找好切入点。中职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识有偏差。因此,教师要夯实中职学生的基础,树立学生的信心。此外,还可以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通过挖掘学生的兴趣方向,开展语文教育教学。例如,有的学生爱好音乐,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将一些歌曲中的典型歌词或背景与语文教育教学相结合,如周杰伦的《兰亭序》,就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能找到语文的影子。

(二)将教育思维发散化

创新教育,需要将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相结合,发散教育思维。教育教学的发散性思维,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也决定着中职创新教育的成败。发散性的教育思维,要求中职语文教学不要将教育的目光集中到语文这单一学科,而是要将语文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中职语文教育,要广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教师也要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优点,将其他学科和语文教育有机结合,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将教育方法多样化

中职教育方法和初高中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许多教学素材有相似之处,例如古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古诗刘禹锡的《陋室铭》等,这些教学科目在初中和中职语文都有涉猎,因此对于这一类的教育教学方法,中职语文可以适当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丰富教学方法。同样,由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还要考虑中职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语文练习,如日常的交际口语练习、应用文的写作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助于中职学生理解和把握中职语文的学习要点,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增加以学生为主的小组讨论模式学习,既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优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讨学习。再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可以利用图片、影像、音乐等全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降低学生想象的难度,同时利用丰富的影像资料将课堂知识生动化和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三、创新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培养方向

中职学生的思维发展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学生对中职语文的教育教学存在思想上的误区,重实践课程而轻语文等理论课程。中职教师在开展创新教育时,需要着重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敢于打破教学的桎梏。近年来,教材的编写和大纲的要求已经趋于成熟,中职学校的课程安排也都符合中职学生的培养规律。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因材施教,在原来教育教学方法上加以创新。

四、创新教育还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教育的本质是解放思想,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仅要将课堂从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还需要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中职创新教育,需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正确理解忠孝等文化内涵,能够积极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中职创新教育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解放学生的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利用中职语文丰富的教材资源让学生明确理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五、中职创新教育要敢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中职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点,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创新教育要不拘泥于形式,敢于另辟蹊径,在符合中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发现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带着问题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途径。中职创新教育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需要在摸索中前进,因此,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时,一定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篇4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1;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8-0005-01

一、引言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也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是,现在有的中职德育教学课程还在沿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论述改革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

二、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职学校德育是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知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化的推进,中职学校德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拓宽德育途径,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进行德育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以德服人,更要用深沉的感情去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高情商。学校应该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正确解释,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学生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心理会变得非常脆弱,缺乏耐挫力。所以,德育教学应该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总之,学生时期是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更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

三、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

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要通过目标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学习书本内容和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实现自我价值和服务祖国相结合,把德智体美劳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注重培养中职学生的主体意识。每一个优秀的从业者、劳动者以及创业者,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独立的自主意识。所以,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创造。若主体意识淡薄,则在工作和学习中缺乏主见,缺少勇气,没有创新精神。确定自身的主体意识是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根据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每个人都要具备自主意识,也就是独立选择、独立决策、独立解决的能力。培养中职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中职学生的责任感,让中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中职德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

(2)注重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德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信息感知力、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在德育过程中注重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成为令学生信服的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热爱教师,信任教师,喜欢亲近教师,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要随时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及时了解德育最新内容,主动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艺术,做好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成长路上的导航者和知心人。

(3)注重德育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新颖。以前的德育课程,有时受学科化理念的约束,内容比较烦琐单调,教学方式也比较枯燥乏味,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降低教学效果。所以,要对德育内容进行大胆创新,并且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要围绕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知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人生、就业、创业”的需要,立足成人、成才、成功三大主题,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丰富和细化德育内容。同时,还要注重教材的多样化和趣味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成长需求。

(4)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旧的德育教学方法,往往偏重于理论说教,不重视心灵感悟与情感体验,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真情互动,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必须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和途径。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同时主动探索一些新颖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要重视传统的课堂教学,适时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主题班会活动、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德育讲座,增加学生课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组织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企业教育相结合的德育网络,让德育如丝丝春雨,沁入学生心田。

四、结束语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因此,中职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人为本,构建科学评估机制,注重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庆芳.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思路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11).

篇5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育;创新思维;链接

如今,很多中职院校坚持“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的制定创新教育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成长。

1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如今,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热情。在学生眼里,计算机只是一门学科,并不是一种工具,计算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无法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学效率低下。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要想实现计算机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

1.2课程安排不合理: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时间较少,课程安排十分不合理,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想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3教师专业水平较低: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如今,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计算机教学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中职计算机创新教学思维和对策分析

2.1创新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也正是因为这样计算机教学也存在着创新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的创新必须是结合教学实际的,不能脱离教材进行创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新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这样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也只有通过对计算机教学方法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在计算机教学上得到更多的收获。

2.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之所以被逐渐取代,就是因为灌输式的比较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没办法满足现代计算机教学的需求,也没办法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渴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新体制教学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案例:在进行“用Excel处理软件函数”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函数的种类,然后把班级内的学生分成4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制作一份“期中考试成绩表”。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问学生:“大家想知道自己考试排名情况吗?”学生齐声回答:“想!”教师说:“那我们一起来制作期中考试排名表吧!”教师先为学生做了演示,然后让各个小组进行实地练习,并让学生在教师制作的表格的基础上创新表格形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3营造学习情境:课堂是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摇篮。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计算机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为激发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3结语

计算机是一门实用性和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计算机教学现状可以看出,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专业水平较低等等。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这样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滕济红.创新思维有效链接———浅议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

[2]戴芳.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初中数学在培养中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常被视为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但恰恰由于过度的重视,使得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深、越来越枯燥,不仅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反倒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的教学环境和背景下,初中数学在认识到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还需要创新教学。

一、初中数学创新教法必要性分析

所谓的创新课堂不仅仅是指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同时还包含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精神等等。众所周知,数学的定律、知识被科学家研究定义后,就一直流传至今,变化几乎很少,但是创新的方法是可以随机应变的,可以在创新中求得更大的发展。当今社会是日新月异的,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学生作为未来的主人,他们必须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转变能力、创新能力,否则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就会被淘汰出局。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受用终身的事情,是长久的,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创新课堂是非常必要以及重要的,这也是一种非常受广大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创新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截然不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扮演着唱独角戏的演员角色,学生只是无互动权利的观众。教师只是一味自我的讲述自己提前安排的内容,内容枯燥无味,形式单一,并不关心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有的教师甚至多年来一直使用一种教学模式,致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对于培养人才的要求,作为教师,要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得到创新,构建创新课堂,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的心理,让学生不知不觉爱上课堂。

二、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措施

1、使数学教学课堂开放与和谐并存。开放性是创新教学课堂的特征,课堂应该让学生扮演主角,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来展现自己的特长,积极踊跃地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教师只是配角,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辅助与引导,适当地引导学生,使得每个学生充分抓住课堂的每次机会,并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教师制定,而是让学生参入与教师共同制定,在课堂上给学生适当的权利,培养他们的独立创新思维能力。想要有个创新、完美的教学课堂,教师与学生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即课堂是师生共同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教学课堂更加和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释放思维空间的前提,同时,开放、和谐的教学课堂是开拓学生数学思考空间的基础条件。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课堂组织形式需创新,学生学习积极性待提高。很多学校,墨守成规亘古不变地使用一套教学方案,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外加一块黑板就是他们百用而不厌的秘密武器,对于创新总是畏手畏脚,因为害怕改革后影响到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一旦学生成绩下降,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资薪水,以及教师职称的评定,因为在大部分学校里,学生的成绩与老师的薪资与职称直接挂钩。这种用学生成绩来激励教师的办法恰恰束缚了老师变革教学方法的思维与手脚,使得他们不敢也不愿意创新。课堂组织形式长时间只有一种单一的形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在下面听,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应付地服从任务。这种单一被动的组织形式严重阻碍了新时期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势在必行。与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相比,新的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例如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机会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可以按照班级的分数来划分组数,一般组数的人员不能够太多,要应用公平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分组,这样使每个组都有一定的竞争力。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组织合作能力。比传统方法更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创新培养学生的目的,提高学习的内涵式。培养学生的目的第一方面是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进而有能力进入下一个阶段继续学习知识,这是培养学生的表面式的发展模式。第二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何能学好知识。能够有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相对于第一方面,这种内涵式的方法更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新时期,培养学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升学率,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所以创新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高效课堂的主要体现。

4、学生评价方式需创新,以人为本的促进学生发展。所谓的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就是能够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属于自己的发展。这种发展或许在传统的教学中并不能算是提高或者进步。但是对于学生本身来讲,这已经是他们取得的最大进步了。因为众所周知,坐在一个课堂上课的学生,他们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背景,受到的教育和学到的知识是截然不同的。更何况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他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怎么可能在课堂上获得同样的进步呢。所以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我们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所以我们要用不同的标准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考核,让他们的努力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才能慢慢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只有有了自信心,才能更加努力的学习与提高自己,进而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最终使课堂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结语

在新课改下,要丰富初中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创新教学,就需要对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断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展需求和教育目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达到教与学互相促进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建民.浅谈初中数学创新课堂的构建[J]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视角 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明显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迫切要求从新的角度展开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更加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也更加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要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十分关键,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了数学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学科学习;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科学习。本文就新时期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视角进行探析。

一、做好课堂导学

所谓课堂导学,就是为了更加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在课堂之始通过有效的组织与安排,将一些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的元素融入课堂之始,进而达到开好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目的,使学生对整个课堂教学都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从而为高效开展课堂教学做好铺垫。课堂导学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该种教学理念引起了重视,有些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课堂导学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做好课堂导学阶段的工作。

教师在设置课堂导学的过程中也应该讲究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在设置课堂导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其知识性,毕竟小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十分紧张的,教师借助于课堂导学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渗透,也达到了有效利用宝贵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的目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作为一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学科,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学科教学的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要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首先应该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识。教师要明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理念,继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提升自身的创新培养能力,有些教师能够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创新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不知道该通过何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这也影响了创新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去学习一些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方法,还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反思,总结出与班级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正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大好时机,教师在小学阶段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对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

新时期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唱独角戏,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应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该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知识点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能够意识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最终依然保持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点的状态。因此,教师掌握多种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方法与技巧十分重要,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小学生进行互动呢?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学生的思维紧跟教师的教学思维,进而将学生更好的纳入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四、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新时期的一个新的教学视角,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表达方式。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虽然对学生更加有效的接受知识有很大帮助,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操作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与实际的教学环境及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不够,有些教学内容可能需要教师采用引导法,而教师却采用游戏教学法,这样的课堂教学使用的方法虽然较为丰富,然而却使得课堂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因此为了使课堂教学的方法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好的进行知识的表达,教师一定要在有效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方面下工夫。

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8

1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如今,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热情。在学生眼里,计算机只是一门学科,并不是一种工具,计算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无法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学效率低下。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要想实现计算机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

1.2课程安排不合理: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时间较少,课程安排十分不合理,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想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计算机教学中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3教师专业水平较低: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如今,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计算机教学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满足计算机教学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中职计算机创新教学思维和对策分析

2.1创新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也正是因为这样计算机教学也存在着创新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的创新必须是结合教学实际的,不能脱离教材进行创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新情境,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这样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也只有通过对计算机教学方法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在计算机教学上得到更多的收获。

2.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之所以被逐渐取代,就是因为灌输式的比较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没办法满足现代计算机教学的需求,也没办法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渴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新体制教学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案例:在进行“用Excel处理软件函数”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函数的种类,然后把班级内的学生分成4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制作一份“期中考试成绩表”。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问学生:“大家想知道自己考试排名情况吗?”学生齐声回答:“想!”教师说:“那我们一起来制作期中考试排名表吧!”教师先为学生做了演示,然后让各个小组进行实地练习,并让学生在教师制作的表格的基础上创新表格形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3营造学习情境:课堂是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摇篮。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计算机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为激发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3结语

篇9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改革 教学创新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如何根据机制课程的特点并结合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现象来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笔者尝试了很多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制图课的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此与大家探讨。

一、从第一堂课起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工程图学》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图示原理来自于日常生活以及工业应用。《机械制图》发展成为今天的系统科学,使人类加工业按图样制造产品,这归功于法国科学家加斯帕・蒙日(GaspardMonge),他在公元1795年把以往工程学的缄默知识用投影理论变成真正的显性知识。他的这一创新标志着人类生产进入工业文明的新阶段,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本学科中,为古老的科学注入活力,对学科的发展和应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古代专著《营造方式》《天工开物》等都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教材中虽然没有介绍这些内容,但教学过程不能忽视,这都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好教材。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均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作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科作为工具性学科,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可以以一个比喻来理解这种重要性,英语是目前国际交流通用的基本的语言工具,而“制图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

二、“问答式”教学,通过互动给予启发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时,教师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可以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问答式”教学方法正是根据这一教学原理,在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下,激发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课堂上的一问一答不断产生“互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这样有助于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问答式”教学方法强调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目标,通过调整师生关系,形成有效的“互动”,产生教与学的共振,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问题”激发“互动”,“互动”深化“问题”,“问题”与“互动”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问答式”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个问题不断被提出,不断被深化,知识不断被创新,思维不断得到锻炼的螺旋式发展上升的过程,整个课堂成了环环相扣的知识网。

三、合理利用电化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对于复杂、繁琐的图形和结构,难于讲解,学生也不容易懂,但是利用solidworks,pro/e或者CATIA等环境中绘制的三维模型可以随意的旋转、剖切、放大等,学生便可以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来观察模型,有利于学生理解零件、装配体的空间结构及组成,加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此外,在介绍零件的工艺结构及过渡线画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看铸造、锻造、焊接、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加工操作的录像,学生们增加了感性认识,也拓宽了知识面,对零件上的倒角、钻孔结构、退刀槽、铸造圆角、过渡线、公差配合及螺纹、表面粗糙度、凸台与凹坑等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

此外,由于实践中计算机绘图正在逐步取代手工绘图,学校培养学生应体现在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两个方面,并加大后者的比重。手工绘图的目的是让掌握手工绘图的方法及步骤,国家标准运用正确,布图合理,对较复杂的零件图,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都安排在计算机上完成。平时教学中常使用CAD等软件,可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相关软件。

四、巧妙利用思维方式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习制图课的正确思维方式应该是以逻辑思维为牵引、为主线,以形象思维为主体、为重点,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来完成。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听懂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总结分析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的绘图、读图的练习或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另一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读图、绘图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些可以让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实践也证明了适当的练习是培养绘图、读图、空间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

五、重视制图基本知识,勿忘基本功

目前教学手段多,应用的计算机绘图软件种类很多,应用起来也很方便。因此,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计算机绘图软件的重要性,忽视了基本的制图知识。

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普遍是“放电影式”的,人机交互性差,很难控制教学进程,重难点不突出,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言不太适合。教师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课件,为了省事,许多教师采用这种课件全程教学,在播放过程中加点解说,教学过程轻松自在。这样的教学并不符合认知规律,让学生抓不住学习的重点,觉得内容太多、太空洞。

六、小结

创新教学方法是把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根本目的的,知识的传授必须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体现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多方面的统一。在进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时,应该注重常用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不能一味追求“时髦”,更不能停滞不前,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实践,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在探索、实践创新教学方法时,应该注重分析对比,选择最适合本课程的方法。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志忠,王幼苓,吴占文.机械制图教学新体系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

2.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海兰,李小平.现代工程制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如何根据机制课程的特点并结合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新现象来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笔者尝试了很多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制图课的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此与大家探讨。

一、从第一堂课起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工程图学》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图示原理来自于日常生活以及工业应用。《机械制图》发展成为今天的系统科学,使人类加工业按图样制造产品,这归功于法国科学家加斯帕・蒙日(GaspardMonge),他在公元1795年把以往工程学的缄默知识用投影理论变成真正的显性知识。他的这一创新标志着人类生产进入工业文明的新阶段,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应用到本学科中,为古老的科学注入活力,对学科的发展和应用起到积极的作用。古代专著《营造方式》《天工开物》等都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教材中虽然没有介绍这些内容,但教学过程不能忽视,这都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好教材。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均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作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科作为工具性学科,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可以以一个比喻来理解这种重要性,英语是目前国际交流通用的基本的语言工具,而“制图是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

二、“问答式”教学,通过互动给予启发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时,教师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可以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问答式”教学方法正是根据这一教学原理,在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下,激发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课堂上的一问一答不断产生“互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这样有助于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问答式”教学方法强调以问题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目标,通过调整师生关系,形成有效的“互动”,产生教与学的共振,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问题”激发“互动”,“互动”深化“问题”,“问题”与“互动”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问答式”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个问题不断被提出,不断被深化,知识不断被创新,思维不断得到锻炼的螺旋式发展上升的过程,整个课堂成了环环相扣的知识网。

三、合理利用电化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对于复杂、繁琐的图形和结构,难于讲解,学生也不容易懂,但是利用solidworks,pro/e或者CATIA等环境中绘制的三维模型可以随意的旋转、剖切、放大等,学生便可以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来观察模型,有利于学生理解零件、装配体的空间结构及组成,加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此外,在介绍零件的工艺结构及过渡线画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看铸造、锻造、焊接、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加工操作的录像,学生们增加了感性认识,也拓宽了知识面,对零件上的倒角、钻孔结构、退刀槽、铸造圆角、过渡线、公差配合及螺纹、表面粗糙度、凸台与凹坑等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

此外,由于实践中计算机绘图正在逐步取代手工绘图,学校培养学生应体现在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两个方面,并加大后者的比重。手工绘图的目的是让掌握手工绘图的方法及步骤,国家标准运用正确,布图合理,对较复杂的零件图,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都安排在计算机上完成。平时教学中常使用CAD等软件,可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相关软件。

四、巧妙利用思维方式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习制图课的正确思维方式应该是以逻辑思维为牵引、为主线,以形象思维为主体、为重点,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来完成。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听懂课并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总结分析能力,则需通过一定课时的绘图、读图的练习或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各教学难点进行由视图转化成实物,实物转化成视图的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另一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读图、绘图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些可以让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实践也证明了适当的练习是培养绘图、读图、空间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

五、重视制图基本知识,勿忘基本功

目前教学手段多,应用的计算机绘图软件种类很多,应用起来也很方便。因此,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计算机绘图软件的重要性,忽视了基本的制图知识。

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普遍是“放电影式”的,人机交互性差,很难控制教学进程,重难点不突出,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言不太适合。教师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课件,为了省事,许多教师采用这种课件全程教学,在播放过程中加点解说,教学过程轻松自在。这样的教学并不符合认知规律,让学生抓不住学习的重点,觉得内容太多、太空洞。

六、小结

创新教学方法是把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根本目的的,知识的传授必须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体现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等多方面的统一。在进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时,应该注重常用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不能一味追求“时髦”,更不能停滞不前,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实践,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在探索、实践创新教学方法时,应该注重分析对比,选择最适合本课程的方法。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志忠,王幼苓,吴占文.机械制图教学新体系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学 思考 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尤其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十分必要。创新具有深刻的内涵,不仅要求学生有创新精神,还要求学生有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握好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展开论述,希望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创新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一、通过情境创设,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通过很多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尤其在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创设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较之于其他情境的创设,问题思维能力对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认识到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点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逐渐得以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字的奇偶性时,由于0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数字,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与0相关的知识,对0的性质进行正确的定位,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问学生0是奇数还是偶数,还是0既非奇又非偶?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思维活动,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良好教学环境营造,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调动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创新活动是一种对学生要求较高的脑力劳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积极性与主动性,直接影响到教师创新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心都感觉十分愉悦,而且能够使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积极进行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行为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如果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感觉十分压抑,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鉴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

三、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

我们在文中研究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部分教师可能会将注意力关注于教师该如何教学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有效开展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还要发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达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出现更多新生的事物,数学学科也是如此,同一道数学题目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当然,学生之间在没有进行沟通与交流之前,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由于受思维水平的影响,可能解题思路只有一个或者两个,而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打破了原有思维水平的局限,思路变得更加开阔,使学生明白同一个问题可以有更多的解决方法,进而使学生不管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生活过程中,针对遇到的问题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学生的这种思想意识的形成及能力的形成,为学生以后有效的进行创新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通过开放性的题目,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养成。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都较强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发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入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题目,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能够使学生灵活应对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教师在引入开放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其难易程度应该为学生所接受。如果教师设置的开放题难度过大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只有学生能够接受的题目才能切实达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再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而应该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针对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边做游戏边根据游戏思考一些知识点,这样不仅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而且也能够积极的进行思考。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能够找到更多新的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方法,切实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当然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种,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的运用到教学中去。

六、提升教师的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