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音乐美术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音乐美术知识点总结

篇1

有所进步的地方:

1、  在设计中体现了综合性和多样性,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了音乐,还准备在以后教学中融入电脑教学,运用计算机的绘图软件绘画。

2、  在课件的制作中对音乐和图片的选择有较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3、  在语言讲解上较以前精练简洁。

4、  在教学仪态上较以前少了些随便的感觉,多了些亲切的感觉。

有待改进的地方:

1、 有些知识点设计不够深入,如在色彩的运用中的搭配服装里,感受对比色红配绿的搭配时,对学生有些误导,应对对比色搭配协调的方法知识进一步引导学习。

2、不注意总结,使课堂设计的每个环节主题不明确。

3、对学生的评价没有达到全面性,未能关注全体学生,如在结束时后排有两个学生很积极地想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但是未能关注到。

4、对学生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反馈学生的回答应变能力不强。

篇2

比起老教材,如今的课本更偏重于理论性和综合性。单从名称上来看,鉴赏。指的是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由此可以看出,鉴赏相比之欣赏,更多了主观意识的参与。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不只是去“赏”,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去“鉴”。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能在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思考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评价、反思作品的能力,并能在鉴赏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那么究竟该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呢?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探索心得:

第一,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作为教师。如果让学生失去了对这门课的兴趣,那在新课程已步入课堂的今天显然是不合格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质量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的。这样会使课堂变得活跃,只有课堂活跃了,才会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师生之间的配合与互动也油然而生。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以上教学效果呢?首先要动脑筋使得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感到有新意。经常改变一下讲课方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可以试着在上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放一段音乐,比如讲中国民间艺术的那一课,可以选一些粗犷浑厚的陕北民歌;而讲中国古代绘画撷英的时候,可以放《高山流水》、《梁祝》等学生比较熟悉的曲目。这样很容易把学生带人到你所讲的新课中来。也为下面的开场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更让这节课的听众对你所要讲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第二,要加强学生的参与。

这种参与可以是在教师讲课过程中进行的。也可以是在之前或者之后。比如艺术美和形式美一课,上课后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组成正反两方,以辩论的方式进行探讨――漂亮是否是美术鉴赏的标准,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欧米艾尔》究竟是美丽还是丑陋。等学生讨论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加以引导。导入这一课最重要的知识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等同于人们一般所说的“漂亮”或“好看”,而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特定语言、手段和法则创造出美术自身的美,而这种美又是多样的,即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由于艺术家所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产生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就大异其趣,这其中重在内涵而非外在。使学生脱离只能分辨“漂亮”与“不漂亮”的自然状态,进人更高的审美阶段。作为“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开始。

除此之外也可以变换一下角色,让学生也当一回教师。可以选择比较容易理解的一课,比如中国民间美术。先布置学生预习,并在课下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上课后还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为学生提供道具,将各组划分成“年画馆”、“剪纸馆”、“玩具馆”、“刺绣馆”等。在讨论过后让每组选一名“馆长”,在其他组员的协助下。向全班同学介绍讲解一下自己馆中的“收藏品”。相对于平时总是听教师讲,这种带有更多个人色彩和自由发挥的讲课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也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等各个“展览馆”都介绍完毕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补充和总结。这样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及其艺术语言特征,更重要的是了解各类民间美术与民俗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我们民族古老的民族文化和这背后的凝聚力。

第三,要不断充实教师自身的知识含量和储备。

相较于原先的教材,新课改后的教材更突出了知识性和理论性的结合。那么作为教师就应广泛地涉猎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丰富自我。首先要将中外美术史论理解透彻、梳理整齐,只有自己清楚了,在授课的时候才能将需要的知识点举重若轻、更有选择性地传授给学生。除了这些基础知识,新课程标准不仅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与其相关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和查阅资料获取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名家名作背后的故事,将这些穿插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画家所处的时代和他的思想情感,从而更深刻地对作品加以理解。无论如何,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才能适应并胜任高中美术教学,这是创新美术教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第四,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在步入数字时代的今天,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教学,以使学生获得更直观和更感性认知效果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综合性教学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接受。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是添加音乐。有时候为了烘托气氛和导人课题,可以在课件的开头和结尾添加音乐,但应尽量避免在讲课过程中使用背景音乐。因为国内目前高中大都采取班级授课制,极少能为教师提供麦克风和扩音设备。而使用背景音乐如果音量控制不当的话,非常容易掩盖教师自身的声音,使学生尤其是后排的学生听不清楚台上的教师到底在讲些什么。

其二是课件中的链接按钮应简单而不花哨。尽量避免使用音响效果。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力求完美,运用了许多漂亮的链接装饰,有的还喜欢在链接上加按键音效果。但事实上这么一来很容易喧宾夺主,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篇3

在当下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小学优秀教师述职报告,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教师述职报告1

一学年里,本人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上半年担任了一(3)班的班主任,和低、高年组的美术教学工作。在下半年担任了低、高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一学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 班主任工作

在担任一(3)班班主任工作中,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该班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并在体操比赛中荣获级组第一名。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之前,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以"如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教学实验专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

艺术需要个性,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方法等等,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审美个性的独特性,越有个性的艺术就越美,越能发现独特的美的人就越有审美能力,越有创造力。所以,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充分得以自由地运用。

三、第二课堂的开展,因材施教,做好培优工作。

抓好第二课堂,实施素质教学。根据本校学生的美术基础,发掘有美术兴趣、特长的学生组织他们在第二课堂进行培养,并按年龄、基础等情况分为美术兴趣小组初级班和创作班。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计划、步骤,方法,进行有效的培训教学。初级班以基础训练,观察能力为主,创作班则重发挥技能,通过观察生活、关生时事、外出写生把所见、所闻、所想在创作中自由表现。学生经过一个学年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后,美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创作出的作品题材广泛,构思新颖、色彩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在学校的支持下建成本校特色的艺术长廊,各方来宾对我校学生的美术作品有着较高的评价。并在精神上支持我们的做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校的文化氛围。

四、其它工作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负责校内大部分的宣传工作,为了能做好学校的宣传工作,不计酬劳,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工作。如校内各橱窗,宣传横额(牌)、舞台布置等。

在这一学年的工作中,通过和同事共同的努力,提高了我校的美术水平,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教学工作中,自身尚有不足之处,还需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寄望于下一学年度为提高我校学生的美术水平,营造校园的文化气氛,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作更大的努力!

教师述职报告2

本学期,我担任__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对这一个学期中的工作总如下:

一、教学方面

开学初,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合学校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新课程标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两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查阅各种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

我组的科研课题是《依托陕坝古镇乡土资源开发校本教材》。我能合课本内容,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

为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自身情况

我能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行工作。能遵纪守法,坚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利用课余时间,我能学习有关业务方面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

三、辅导学生方面

课堂中我能注重对特长生的培养,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正规比赛。

四、需要加强的方面

1。教师加强示范,不只是借助板书,还要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2。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新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3。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或纹样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教师述职报告3

一年的音乐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头瞻望感慨颇多,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任务。

现将我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了五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繁忙的工作使我的生活越来越充实,让我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

一、教学总结

首先,给自己定一个教学指导思想,我深知自己现在所从事的是普通教育,将来去当音乐家的毕竟是少数,而绝大多数学生长大后只能成为喜欢音乐,爱听音乐的人。所以我的音乐教育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让他们在愉快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自己动手去创造音乐,从而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智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

其次,给各班制定短期目标进行分层次学习,从总的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的音乐素养是越来越好.一年来,学生不仅唱会了三十几首歌曲,而且还学会了《雅行操》和《孝行操》。

学生在全面的学习音乐的同时也被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并配合学校社会以环保为主题的中心工作,开展爱护校园环境的各类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教师示范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律动,如:《牧场上的家》、《踩雨》、《堆雪人》等,让学生从小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并通过不同主题的乐曲渗透不同的环保知识要点,如:第一单元《晨景》就可适时渗透环境教育,教育学生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不足之处:五年级游戏活动设计较少,吸引学生兴趣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为学生设计一些音乐游戏课件,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对于学生的一些扰乱课堂的行为批评力度不够。总以为学生不是恶意,只是不成熟的表现。

所以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致使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恃无恐。因此,今后应特别注意赏罚分明、把握尺度。还有,幽默力量运用不够。

二、努力方向

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育功能。多让学生听好的音乐,唱好的课外歌曲,培养学生自主创编、自主参与、积极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下一学期我要加强部分学生的思想教育。

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会,为上好“下一堂课”坚持作好课堂教学后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运用课后记清楚的反应自己教学情况,我利用它及时地思考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使自己的音乐课教学效果逐渐好转。

另外,将教材中未涉及到的流行音乐元素引入课堂,使音乐教育更多元化,同时以此增加了音乐课的魅力,使学生更喜欢音乐课。

新颁布的国家音乐课标中倡导综合的音乐教学理念,强调必须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加强音乐与不同领域间的沟通,如音乐与舞蹈、与戏剧、与美术等艺术间的综合。

三、其它方面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比如: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想像,结合环保教育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进一步将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评价机制

篇4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重难点;突破;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00-01

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活动中举足轻重。制定、处理、化解和突破教学重难点,对于教学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美术教学实践,做如下探讨性的总结。

1.通过演示、示范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演示、示范教学是美术教师示范性地作画、制作,展示给学生观看并辅助讲授,让学生获得感性认知,深化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科的特点,初中美术学科许多重难点是美术的技法。美术的技法问题仅用语言讲述是不够的,必须借助演示、示范。在十几年的美术教学中,笔者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很多美术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说得再多学生也不清楚,而示范一遍,学生就基本懂了,正如古语所说"百闻不如一见"。如,在七年级《用明暗塑造立体》一课中,明暗变化规律和运用明暗变化规律塑造立体事物是重难点。暗面、灰面、亮面、明暗交界线的对比度是相对的,很难讲清楚;明暗变化规律在作品中怎样具体运用,也很难讲述。通过教师的具体作品演示、示范,辅以语言讲解,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这些知识点就迎刃而解了。还有对初中中国画教学中笔墨技巧和设计应用教学中制作的关键步骤等重难点知识的理解,通过教师的演示、示范,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分段多次实践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分段多次实践教学是美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需要,把教学内容分成几段进行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实践层层深入的教学方式。分段可以有效地分解、降低教学的重难点。如:七年级《写意山水――树的画法》一课的重点是树的生长规律和写意树的画法。在教学中,笔者实施了分段多次实践教学,先教学有关树干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展示评价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策略,再实践。树干的内容基本过关后,就是教学树叶的画法,最后是树干与树叶组合,完成一棵树的作品。通过分段,学生学习的压力减轻了,在多次实践中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掌握了知识技能。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来看,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3.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广泛、功能强大,有着传统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效果。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营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把教学重难点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可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笔者在教授七年级《服装的色彩搭配》一课时,利用电脑、网络设计服装搭配的游戏,让学生在服装搭配的涂色游戏中感受色彩搭配带来的不同效果。然后让学生讨论"你喜欢哪种色彩搭配的效果",进一步分析色彩搭配的知识。在色彩搭配的涂色游戏中学生可直接在电脑上操作,这样就将电脑多媒体的图片、音乐、色彩、交互及直接参与等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一般课堂所达不到的效果,真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学生的作业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绘制。在电脑上操作比在画纸上绘画的灵活性高,也更快捷。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智慧、相互补充知识、相互给予帮助、相互吸收长处,集众人的智慧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如在六年级《色彩的联想》一课中,课堂实践是选择一个成语,运用彩纸拼贴的方法创作一幅抽象作品,如"阳光明媚""兴高采烈""兴平气和""闷闷不乐""月黑风高""春风得意"等;作品要求四开大小。考虑到作品创作的难度,笔者采用的是四人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在这种小组合作、竞赛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激活了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个性和创造才能,使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作品。

5.通过自主探究,突破教学重难点

即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对美术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行。让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该课的知识让学生尽可能的自己去发掘; 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尽可能的; 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让学生尽可能的探究并解决重难; 学生 能描述老师不替代; 学生能创造老师不示范。以《设计生活标志》为例,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大量的生活中的标志,课前并要求学生对自己收集的标志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图形标志,让学生在欣赏、观察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提出问题,真正深入到探究图形标志的认知过程,进而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图形标志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特点。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讨论、探究,全面了解图形标志的艺术特点,达到取长补短,教学互补以此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6.通过分析学生作品,突破重难点

通过欣赏教材中的优秀学生作品、学生互评有问题的作业、拆组优秀手工作业等,一系列的学生欣赏、分析好坏的不同层次的作品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同事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以《提袋的设计》为例,"掌握提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发挥想象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这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让学生欣赏教材和课件中的提袋引导学生从提袋的结构设计拓宽思维,在通过让学生拆自带的纸纸提袋来探究制作步骤和方法,再通过我准备的制作方面存在问题的提袋,让学生分析问题出在哪?该如何去改正?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哪些问题?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的基础上将本课的重难点突破。

篇5

【关键词】创新;实践

“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因此美术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小学美术课没有升学压力,这反而解放了教师,美术教师可以放开手脚,紧跟时代的步伐,大胆实践和探索来搞创新教学。

1 课的内容的选择

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充满想象,充满探索性与体验性"。教师要从课的内容中挖掘出具有创新倾向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教师要灵活掌握课的内容,不一定要完全按课本上的内容讲授,除了抓住基本的知识技能知识点外,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安排并加入新的知识点,并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的是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优化课的信息,使所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纳,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创新教学就不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就要选择有利于创新的课的内容。

美术课的内容应该充分突出美感教学,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美感的内容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进而主动选择美。马克思说:“我们要以美的原则改造世界”。丰子恺说“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在当前的教学中,美术课的任务是让学生自觉 运用美来塑造自己以后的人生。当今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师必须主动的引导学生用美的原则去选择知识和信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能够健康成长。另外,美术课中的一些内容可以很自然的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要响应同志所倡导的"以德治国"的原则,教育就应该以德治校,在教学中应做到以德为先,在美术课的内容中可以加入中外积极健康的人文思想,从艺术品的欣赏中挖掘德育素材,将德育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德育价值观。

具备敢于创新的勇气是创新的前提。有位名人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还跪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且要在课堂上营造和谐、平等的学术气氛,让学生相信自己具备巨大的创新潜力。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珍惜每一次激情的冲动吧,这便是生命的意义!”我想这种冲动便是开拓创新和创造的勇气,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新。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座右铭便是:“怀疑一切”,这种可贵的气质或锐气需要教师发现和保护。

但是仅有创新的勇气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术课的优势在于能开发学生的形象和直觉思维的潜能,既非逻辑性思维。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既是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活泼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经常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始终处于兴奋状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任何一种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就是身心自由”,艺术课的通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手段,在讲《学画山水画》一课时,我有意识的引导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与画意,音乐的旋律、节奏与绘画的通感,既让学生利用通感充分感受到山和水在音乐中的美,又可以有效的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2 改革评价方法

为了改变学生仅想要个好分数的思想,我在教学中积极尝试总结出了一套适于美术课的作业评价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他们走出了分数的误区,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方法是:摒弃分数,采用等级制及评语法,如;你的画色彩太棒了!构图太好了!人物再大些就更好了,诸如此类的话,特别是运用一些积极的有感彩的评语特受学生们的欢迎。其实美术作业原本就浸透了学生的各种情感,有些想象的和抽象的作业可能画面效果不是很好,但也可能是学生构图能力的局限,甚至是因为某些个性的因素使然,教师必须用孩子的眼光,才能够理解和尊重学生,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应该抱着一种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耐心的运用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体会和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到与学生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学生也会更好的改正一些错误,这样他们才不会和老师有距离感,只有这样他们才感觉到老师是在欣赏他们的作品,从而增加他们的创作信心。

3 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另外,创新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时候,是分层次地因材施教而不再是单一标准的统一要求。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也就不会有一样的两个学生,分层次教学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水平有较全面地了解,并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如我在设计作业的要求里规定:“最好是自己的创意作品,可以借鉴和参考别人的作品,起码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作业中体现。不许照搬别人的作品,”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单一标准造成的弊端,让每个学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每一节课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 培养合作意识

篇6

关键词:特长生;高考;历史;策略

普通高中办美术音乐特长教学,既能为高等院校输送更多优秀学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也改变了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提高了普通高中的社会效益。本文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和经验,对特长生的历史高考备考复习策略,做初步探索和总结。

一、高考历史命题的规律和趋势

1.试题形式上突出了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2010年高考历史12道选择题中11道题和两个主观题都是通过文字、表格、地图等图片材料创设情境,突出了信息释读能力的考查。

2.考查目标上,主观题更是突出了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考查。即对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3.设计思路上,娴熟地运用多种史学范式设计题目,综合运用了现代化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社会生活史范式。2008年试题以文明史范式为主,2009、2010年以多种史学范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探究丰富的历史现象。

4.侧重考查了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分析和探究问题等方面的文科综合能力。

5.不回避周年热点、社会热点等问题。

6.注重历史文化常识考查。从2007年开始,历史第一道选择题都是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常识的考查,体现了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

二、普通高中美术音乐特长生的特点

1.学习目标明确。多年来我校特长生升学率都达80%以上,特长生信心足、学习态度端正,学风浓厚,特别是术科考试结束后,学生文化学习很刻苦认真,文化成绩进步特别大。

2.学生文化基础差、能力欠缺。很多学生选择特长的道路,是因为初中文化成绩不理想,不能考取更理想的高中。但特长生高考文化二本上线分要求不很高,只是普通文化生二本上线分的60%(2010年为65%)。

3.文化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复习时间紧。特长生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在术科学习上,高三学生对文化学习往往是前松后紧(秋季学期主要时间和注意力放在术科的练习培训考试上,春季学期术科高考结束后,学生才全力以赴地补文化课)。

三、特长生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

1.认真钻研高考。认真研读近三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高考试卷,从中研究高考规律,把握高考方向和趋势,做到准确、有效指导学生复习,不作无用功。

2.大力夯实基础知识。特长班历史复习分二轮进行,第一轮复习从秋季学期开始至第二年5月中旬,这期间特长生要用近三个月时间进行术科培训和考试,第一轮复习时间跨度长且不能连续复习。这轮复习要力争讲细讲透,不能错过任何考点、知识点、热点和易错点。第一轮复习进度较慢,艺术生第二轮专题复习基本上没有能系统进行,只能有选择地讲练一些重点专题。

3.严格控制教学难度和考试难度。特长生高考文化分比普通文化生录取分要低,而且高考不是每一道题都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拉开考生档次的是中低难度题。难度较大的题目,在练习测试中我对特长生都少讲甚至不讲。

4.重视解题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重点是抓好四个环节:“审题―解题思路―理论切入点―答案规范化”。我把近三年的高考题整理给学生,让学生从中体会高考历史“考什么”“怎样考”,从其答案中体会“答什么”“怎样答”。

5.加强史料教学,创设新问题情境,注意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加强史料教学,创设新问题情境,把课本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学习作为培养信息处理能力的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

6.关注文史常识,加强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由于从2007年以来的文综高考题涉及一些历史基本常识,所以我经常整理相关历史文化常识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平时积累。

7.以本为本,重视回归教材。高考虽不直接考课本知识,但多读强记是特长生拿分最现实的办法,因此我要求学生课前用5分钟大声朗读课本。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大纲(文科2010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1:145-180.

[2]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2010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1:455-479.

篇7

[关键词]边远贫困地区 创新观念 思维教学法 两元模式

《美术欣赏》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尤其要让他们掌握如何去欣赏、认识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所以,在美术欣赏基础课程的学习更应调动学生自发的思考,自主的探究。而边远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最薄弱的环节。可以采取开发式思维,并结合当地的资源,使贫困地区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一、边远贫困地区中学美术欣赏课必要性的理论依据

1.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在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追求个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与平等。

2.新课标的要求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3.美术欣赏教学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就是对现实生活全面、生动、形象、能动的反应。所有的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人们透过美术作品透视作者及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

4.美术欣赏教学的教育功能通过形象的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赏者的意识与情感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目的。

5.美术欣赏教学的审美功能从人的现实主体方面入手,不断满足和提高人的审美需要,发展和完善人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情感力。

6.美术欣赏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情感是艺术的特质,艺术所表现和传达的情感是高尚优美,艺术对人的情感陶冶有着独特而重大的作用。

7.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美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表现美、创造美,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对目前美术欣赏课中常用教学方法的分析

1. 讲授法:教师对美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法以及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和说明。缺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容易陷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优点是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知识的传授量。

2. 提问法:教师根据知识(美术知识、文学和历史知识等)、原理以及作品的直观特征(内容、色彩、材料)进行提问,学生回答。

3. 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对作品展开讨论,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调控。

4. 探究法:运用启发性的手段引导学生用探求、研究的心态去进行深入的感受、理解艺术作品。

讨论法和探究法的缺点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美术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优点是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艺术作品从形式到内涵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欣赏的能力。

5. 比较欣赏法

可以分为(1)横向比较法:文化背景的比较,艺术家间的比较。

(2)纵向比较法:不同发展时期的作品比较,艺术流派不同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艺术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纵向比较。

6. 情境教学法

指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上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造出情境表象,使学生通过情境加强直观感受。

7. “五让”教学法

“五让”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指的是“让学生读书本、让学生讲见解、让学生议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找规律、让学生写总结”。要注意课前对教学步骤中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

三、边远贫困地区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 把握学科特征,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注重学生见解,实现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2. 防止由于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致,将美术的“边角余料”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

3. 防止以美术家的介绍代替美术欣赏。

4. 防止以“文学性解释”代替美术作品欣赏。如果把作品的文学性同美学特征割裂开来,那也不是真正的美术欣赏。

转贴于 四、思维教学法

美术欣赏课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学习上的一个难点,新课堂要求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所以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和培养。求异质疑,启迪创造思维,要求学会与别人不同的思维,用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而思考问题,这就是创造思维。

五、思维教学的基本原则:两元模式教学

1. 知识+创造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基础知识重在研究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注重对作品直观感受的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美术欣赏课的开始把这堂课的重要知识点从教材中提炼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记忆。下面,介绍一些促进思维的教学策略:

(1)音乐法。音乐可以使人的意志清醒,身体放松,大脑活跃,思维敏捷,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的收集。

(2)要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一个完整的内容进行细化和解构,形成几个要点,以点及面,强化学生的理解。

(3)鼓励提高法。对学生多多鼓励会增强其参与的信心与热情。

(4)分享快乐法。在快乐的学习中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效率也会提高。

2. 故事+问题+合作+评论

(1)授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美术作品的内容、情节、形象、色彩有其自身的魅力和形式美的内涵,讲故事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

(3) 在合作部分给学生交流的时间,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根据思维创新的原则,设置同桌交流、小组讨论、伙伴学习等环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对于一堂课的欣赏内容,让同学之间互相评述,谈谈自己的收获与看法。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

针对贫困地区的教学情况,应该提高教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水平,不能把美术欣赏课理解为让学生简单知道一些作画知识,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念,真正发挥美术课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美术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他们热爱、维护、创造美好的东西,憎恨、遗弃、改造丑恶的东西,同时让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逐步发展。而学生审美观的变化,将会对整个地区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著.美术及其教育.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2]钱初熹著.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美]理查得·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著.舒予译.艺术:让人成为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腾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篇8

【摘 要】美术课堂应该具有人文性质,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文章对小学美术课程中渗透人文性的具体措施进行论证。

关键词 美术课堂;人文参透;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119-01

一、美术课中人文性的内涵与价值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它是一种人格塑造,是一种生命关怀。

二、美术课中人文性的渗透

作为美术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幼小的心灵感受到美术学科的人文性,感受到艺术之美。如何通过课堂传递美术学科的人文性呢?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美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人文意识的培养。新课标对美术课人文性质的定义,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美术教师的现状是: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忽略人文知识与素质的培养,学术气息远远大于人文气息。以至于课堂中一味追求分数、成绩,学生对美术课有概念化的意识:谁画的好,美术成绩就好。其实,美术课中人文性的培养是情商的培养,是塑造学生人格的过程。比如,苏少版美术第8册的《石头中的生命》知识点散、多、深,一节课根本不可能一一讲透,而且这些石头离我们的时代太久远,它们既不新颖又不可爱,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就要用人文性的语言介绍这些镇墓神兽产生的时代背景,当时的艺术水平,常见纹饰的由来与特色,以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贯穿于课堂中,这节课就会变得生动,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这样的美术课学生还会有枯燥感吗?教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亡羊补牢;分析自己的弱势,总结经验与教训,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加大人文知识的阅读,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不断铸就自己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性,艺术的人文性。

2.解读儿童内心,注重多元评价,体现人文关怀。儿童作品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熟悉儿童的视觉符号语言,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认可尤其表现在对他们的作品评价上,每一次作业,可能就是他们情感的表达。笔者班级里有个男生对美术提不起兴趣,画的东西乱七八糟,每次别的学生看到他的作品都嗤之以鼻,所以他越发讨厌画画。假如笔者对他的作品持“太丑了,我不喜欢”的鄙视态度,可能他永远也不会爱上美术课。于是,笔者引导性地说:“今天你画得非常认真,你愿意和老师分享这次作业的想法吗?”、“看,这个画得真有创意,不过外形好像还能画得再准确点”等鼓励性的语言,给予认可,这其实是种很有用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果然,过了一学期后,他的作业有了明显进步,还成了小组长,在课堂上经常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看到了他的自信与成长。

3.高度重视美术作品的鉴赏,挖掘人文内涵。美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美术鉴赏里有部分与中国画有关,中国画更侧重于内容与情感。苏少版美术第10册有一课讲《诗配画》。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国画艺术是抒情的诗学,艺术的美学,写意的画学。学生在感受中国画特点的同时,就是一种艺术的熏陶,是人文素养的提高。而现代西方绘画作品则更侧重于形式与情感的表达。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艺术的先驱,欣赏他的作品时大多数学生看不懂,画面中点、线、面、色等元素散乱地结合在一起,让人看了一头雾水。这个原本学经济与法律的高材生,为什么在30岁突然爱上了绘画艺术?他的作品色彩鲜艳浓烈,脱离客观物象,运用简单的造型元素。他认为具象地描摹物体的特征容易忽略作者的内心世界,他把物象简化成符号,抽象地表达艺术作品,更纯粹地表现艺术家的精神世界。

4.技能与创新结合,进行综合探索,内化人文涵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很重要,并不代表可以脱离技能的训练。大凡好的作品都与创作者良好的技能紧密相连。美术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拓展想象的空间,体验探究的愉悦和成功感,进而内化人文涵养。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活动内容可表现为:①美术与音乐:用造型艺术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包括描绘乐感,设计制作乐器,并用这些乐器演奏等;②美术与戏曲:舞蹈:设计、制作并表演皮影戏、影子戏等;③美术与自然:创作居住地区昆虫、植物、风景的图鉴,创作反映居住地区风貌的美术作品等;④美术与文学:创作童话故事的插图、连环画等;⑤美术与信息技术:运用摄影、摄像、影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创作活动,或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美术作品,进行交流等;⑥美术与地理:绘制地图,设计、制作游乐园模型等;⑦美术与物理:设计与制作会发光、会转动的环境艺术模型等;⑧美术与历史:调查当地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艺术,用报告、画、雕塑或建筑模型表达调查结果等。

在《我设计的车》这一课中,要求学生做一回小小汽车设计师。而上节课《车》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车的种类、结构、优点及不足,并且也尝试过描绘车子,所以这节课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创造,利用简化、添加、拟人、夸张等手法,结合未来车子多功能的特点来设计显得容易了。设计的车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也许未来成功的车辆设计师就诞生在这里。学以致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主动去探索,去研究,而人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此。

当然,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人文内涵去感染学生;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信任、欣赏地看待他们;需要艺术地鉴赏美术作品,挖掘其人文内涵;需要通过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去内化他们的素养。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入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体验生活,去创造,去改变,才能让人文教育像阳光一样温暖每个人的内心,构筑美好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9

一 每节课有目的地复习旧的色彩知识点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色彩方面的知识点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加深。知识点跨度大,前后连续性强,学生容易生疏,但是不可能每节课都要讲复杂的色彩基础理论,时间上不允许,学生们也听不进去。我采用的方法是开课前,复习与本节色彩课有关联的部分色彩知识点,既是对以前课程的一个复习,也能有效开始本节课的新授。如:在上《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一课时,因为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的配色原则之一是饱满、艳丽、清新,经常使用高纯度色彩,所以在讲授新内容之前,就可以有目的地复习高纯度和低纯度这一组色彩知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 营造美的教学环境,创设新颖的色彩小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注意营造小的艺术氛围。如:在教室和画室里摆满了以表现与本节课紧密相连的色彩示范画等图片或者实物,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色彩世界的氛围。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绘画比赛和美术展览,使他们有一定的色彩绘画能力和鉴赏能力。

第二,在色彩教学中,往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美术作品中色彩很单调,根本没有几种颜色。学生常用概念的颜色、习惯的颜色作画,学生们经常说的是“我不知道该用什么颜色”。为了扩大学生的色域,可以带学生做色彩游戏,就是让学生不写生对象,不画任何具体的形象,只要求作色彩游戏,调不同的颜色,每调出不同的颜色才能画上去,而且只画一小块,看同学们能画出多少种不同的颜色。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冷暖的黄、红、蓝、绿等。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摆脱写生时的色彩单调,摆脱对形体的塑造,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调配色彩上,在调配颜色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色彩认知,扩大了学生的色域。

三 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与生活中的色彩美感,将生活中色彩搭配的佳作与色彩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色彩知识包罗万象,知识点多,而且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感到头绪万千,无从着手,经常讲得很卖力,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中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能比较清楚地了解色彩知识,并且乐于接受。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力求从最简单、最生活化的东西入手,比如讲解什么是“色相”这一基本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我会提问:“老师今天穿的这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会回答:“蓝色”,这时教师就可以解释说:“蓝色”就是我衣服的色相,也就是色彩的相貌。这时学生也就真正理解了色相这一色彩基本概念。这个例子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们平时都能接触到,凭借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不难回答出问题。在思考过程中,回顾了生活中的相关场景,运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感受到了色彩搭配的美感。

四 在理性认识色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色彩

篇10

【关键词】 艺术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建平县艺术高中是一所以音乐、美术为主的艺术类学校,这里的学生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艺术生,由于他们的特殊性,使其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而本文仅结合亲身的教学实际,对艺术高中的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谈我粗浅的看法,以期促进历史教学,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艺术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历史基础薄弱,能力欠缺

由于受办学特色、专业性质的影响,我校学生大都是来自农村,且专业良好,文化欠缺,未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的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尤其是历史基础更为薄弱,根据调查,他们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长期处于从属地位,不被重视,即使是学习也是以历史故事为主,缺乏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因此,这些学生连基本的历史概念、专业名词、历史事件,甚至是连中国古代的朝代顺序都不清楚,这给历史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除此,他们的阅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尤其是文言文的历史资料,直接影响到了历史学习。

(二)学生对历史学科不重视,缺乏动力

艺术高中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重点是学习音乐、美术等特长的,无论是在兴趣爱好,还是学校的课程设置上都是重专业,轻文化(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等),而在文化课中历史长期处于副科地位,认为历史很简单,只要是考前背一背就可以了,这种思维定势使学生学习历史的精力很少,自觉性不高。据统计,只有30G的学生对历史学习有明确的期望,大部分同学缺乏历史学习的动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基础薄弱、能力欠缺及主观上轻视等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校的招生政策影响,大部分艺术类高校主要考察艺术生的特长,形成了文化课过线即可的风气,学生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了无关紧要的想法,当然更不用过度的学习历史这门副科课,再加上高中的历史课的难度增大和教材专题编写的特点,学生更缺乏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无法产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三)学生历学习史的时间有限,效率低下

我校是以培养艺术特长生为办学宗旨的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及课时比例上更加偏重专业课教学,学生学习专业的时间要占去高中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是时间,尤其是高三上半年到艺术校考(大约得三月中旬)结束这段不到100天的时间里,文化课不到三分之一,而历史的学习时间不到十二分之一,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要复习四本历史教材,无论是历史课的教学时间,还是学生自己进行历史学习的时间都严重的不足。面对复习时间短,任务繁重的情况,学生表现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做到既能补齐基础,又能复习重点;解题时,思路缺乏,方法不当,导致错误率高,往往一节课下来,收获无几,效率低下。这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部分同学丧失了学习历史的信心。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于艺术高中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有效办法就是要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教师要严抓“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做到讲--练结合。课前要利用3―5分钟的时间复习知识,可口头,可书面检测,强化记忆;课中,教师要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小老师”亲自上台讲解知识要点,这样既可以加深知识的记忆,也可以锻炼能力;同时,要充分利用课堂,精讲要点,细讲难点,巧设问题,及时反馈;再次,课后要抓好辅导,做好巩固练习,在巩固练习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利用专业特长,激发学生的动机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机是行为的先导,准确把握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历史学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校艺术生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学习历史的动机不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专业的特长的优势,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动机。以我校的音乐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学生普遍性格开朗活泼,表现欲望强烈,且极具表演天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各种与其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可开展角色体验课,历史剧情表演课,场景再现课及小组讨论课等,利用电视剧、电影、多媒体等资源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动机。例如在学习《梨园春秋》这一课时,可发挥音乐生的专业特长,把学生分成京剧组、昆曲组、元杂剧组、豫剧组、黄梅戏组等等,通过现场演唱著名选段的方式,让学生辨别体味中国戏曲韵味和特点,整堂课学生气氛活跃,积极性高涨,效果良好。

(三)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艺术生的课时有限,时间不足,想把教材上的每个知识点讲清楚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好好把握教学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删减,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的降低难度,把握重点、巧析难点,区分易混易错点,尽量不涉猎偏、难、怪的问题,这样即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又减少了学生的负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此外,我校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较弱,溜号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采用任务跟进的方式,传授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历史学科应该是一门能过吸引艺术生去探索和思考的趣味性学科,在实际教学中艺术生对历史的学习虽然存在着基础薄弱、动机不强、时间不足等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历史教学规律,挖掘艺术生的思维,调动艺术生的非智力因素,针对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他们在历史学习中的困惑是可以消除的,历史教学的目标也是能够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刘秀丽.高中艺术生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1(10)

[2]陈杨.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