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基本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基本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基本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 机会成本 薪酬管理 激励

中图分类号:F406.15

文献标识码:A

2000年以来全国高校普遍实施了以岗位津贴为导向的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岗位津贴制度的建立打破了过去的平均主义。但高校的薪酬管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本文试从机会成本视角来窥探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模式,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一、对机会成本概念的认识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当人们面临着众多可选择方案的时候, 为了选择其中一项最优方案, 而不得不放弃其他方案提供的收益机会, 这种被放弃的收益就是被选中方案的机会成本。

二、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一)薪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薪资由固定的基本工资与可变津贴组成。基本工资在高校教师收入中的比例偏低, 在整个工资结构中不占主导地位; 而基于绩效的可变津贴比重过大,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一些短期、功利性东西上,而大大降低了其教学质量。

(二)对外缺乏竞争力。

与同等或低于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公务员或企业职工相比,高校教师的薪资较低,高校薪酬的现状显然难以充分满足教师的需求。当现状和需求的矛盾扩大到一定程度时,高校不仅难以引进和保留高水平人才,还会造成优秀教师的流失,削减高校的核心能力。

(三)对内缺乏公平性。

缺乏内部公平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制度内等级差别很小,同种职位、同等绩效薪资不相等,不同职位、不同绩效薪资差距较大,教师贫富差距悬殊;另一方面福利津贴的发放的依据是资历而不是工作绩效为,年轻优秀教师的可变津贴往往大大低于资历老的普通教师。

(四)激励方式单一。

高校单纯的物质激励往往无法满足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多层次的需求。某种程度上,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优越的工作环境、较多的进修机会、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等高校“学术文化” 的激励比短期内的金钱刺激往往更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

三、 机会成本在高校教师薪酬问题中的体现

机会成本在高校教师薪酬问题中多体现在青年教师身上。大多数青年教师刚步入教师岗位,资历低,职称低成为薪酬的短板。由于高校教师的薪酬一般是由基本工资和课酬组成,而教师的基本工资是一般是与教师的资历和职称挂钩的,而学校新进的教师一般资历浅薄,职称较低,基本工资上就很少。再扣除一些相关税费,能拿在手里的薪水就更少。所以,对于年轻教师而言,他们只有靠增加课时来增加收入,这样才能减少他们的生活压力。但是这样就会对青年教师产生不利的影响,高强度,长时间的教学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及教学兴趣。同时,由于一般高校内提供的课酬比校外的要低,为了增加收入,青年教师可能会在校外代课。这样一来对高校的教学产生很严重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两点:(1)青年教师会减少高校内的课时,有时候会影响高校教学工作;(2)青年教师刻意追求校外代课的高收入而影响到学术研究,不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的发展。

机会成本不仅对青年教师有影响,对高校内的资深学者和教授们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高校里的资深学者和教授们,他们享受的一般是高校内最高的待遇。他们有较高的基本工资,有各方面的补助和津贴。他们的收入已经是多元化,例如受邀到别的学校开展讲座,承接学术项目等,这些活动都可以给他们带来不费的收入。相比之下,课酬对他们来说已经显得不值一提。所以,高校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课表上有知名教授的姓名,但在课堂上确见不到其人。因为课时费同他们的别的收入渠道相比寥寥无几,所以部分资深学者和教授们选择少代课或者不带课,这样对高校也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1)资深学者和教授他们处于学术前沿,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不能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是学术的一种损失;(2)资深学者和教授忽视课堂教学,忙于奔波于讲座及社会实践,不利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四、引入多种激励型薪酬

(一)健全以岗位和绩效为基础的薪酬制度。

教师的薪酬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等级的固定工资上,同时也体现在不同绩效的浮动工资上。如果岗位的聘任、业绩的测评能够体现出相应的学术水平和业绩贡献,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人力资本的水品及差异,那么薪酬制度就能够有效地发挥激励的作用。

薪酬制度的建立离不开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由于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价值不易量化,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因此,它的评价只能通过主观评价。因为主观性的存在,所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就尤为重要。只有做好了绩效考核工作,才能说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团体及个人的作用。

(二)确立宽带型岗位薪酬制。

宽带薪酬是一种新型的薪酬结构设计方式,是对传统意义上那种大量等级层次的垂直型薪酬结构的一种改进。这种模式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转变为较少的薪酬等级以及较宽的薪酬变动范围。与传统的基于资历或职位的薪酬体制相比,宽带薪酬使得工作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同一薪酬级别里,但在同一级别里,因工作者对单位贡献的大小,收入会有很大不同,高绩效的普通工作者可以享受到与管理者同样甚至更高的薪酬。从组织环境要求来看,宽带薪酬匹配于扁平化的管理机构。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引进宽带薪酬是非常必要的。

(三)直接薪酬与间接薪酬相结合。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指出,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被称为保健因素。而像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这些是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惟有改善它们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直接薪酬与间接薪酬的结合,尤其是间接薪酬的实施,可以改变这些激励因素,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间接薪酬主要是指与福利、服务等相关的内容。就青年教师而言,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立个性化福利政策,比如菜单福利。这种福利也称作自助式福利,组织设计出一系列合适的福利项目,如健身、探亲假、旅游等,并由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福利包”。这样的福利政策减少了因职务级别不同带来的福利政策的差异,会增加青年教师的选择余地和满意程度,具有较明显的激励作用。

(四)对青年教师实施最低年薪制。

实行最低年薪制,就是指对青年教师们的收入设一个下限,比如,对初到高校工作的博士以上青年教师设定最低年薪5万~6万,平时按月发放80%,年终再根据其全年表现在其余20%的基础上上下浮动。实施最低年薪制,既能够体现青年教师的人力资本价值,又具有相对的激励作用,不仅能够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和热情,又可以增强高校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作者: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0级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在读)

参考文献:

[1]李幸福.我国高等教育 ‘过度 ’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5).

[2]陈方红.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的成因及社会后果研究.广州大学学位论文,2006.

[3]王跃平 . 对 “ 知识失业 ” 问题的思考 . 生产力研究 2004(1).

篇2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TP-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116-01

一、实验室信息内容界定

在分析实验室信息管理方法之前,首先要确定所管理的内容是什么。对实验室内容的界定是一个必要过程,只要在清楚了解实验室信息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内容的特点、性质进行不效的管理。实验室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实验室管理的基本信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所涉及内容比较广泛,这些信息的提取为实验室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详细参考,实验室应该收集和整理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实验室基本情况。实验室名称、建立年份以及其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实验室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能情况;实验室面积包括学生实验用房面积、实验准备室面积、实验办公用房面积;实验室工作任务(指实验课程名称、实验教学学时或科研课题、生产项目名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基本状况信息;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信息;实验室环境及基本安全设施信息;实验室经费信息;实验室工作档案信息;实验室基本倍息管理流程。

2.实验室技术管理信息。文验项目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实验室刘外开放信息:实验室学术骨干信息;实验室图书资料信息;实验室科研成果信息,包含著作、论文、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实验技术改革、实验仪器设备改进等内容。

3.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基本信息。实验室物资管理制度: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低值耐用物品管理办法;大精设备使蝴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实验室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制度。

(二)实验队伍的基本信息。实验室队伍信息,是实验室信息管理内容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实验室队伍信息的详细了解可以整体把握实验室人力资源状况,有利于人力的调整。主要包括实验室领导阶层、技术人员等工作人员的信息情况。相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所学专业等基本情况;实验室工龄;指参加实验室工作时间、累计实验室工作时间;专职技术职务:指现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间、获得资格时间;业务专长:指在学术上、技术上或业务上得到承认的专长,获奖的技术或技术成果,获得证明的业务专长等;进修学习情况,进修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单位等;情况:指论文标题、刊物名称、发表时间等;会议交流文章情况:指会议文流文章题目、会议名称、地点、时间等信息[1]。

(三)实验室科研基本信息。实验室建设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科研技术水平,以促进科技进步,符合科教兴国战略。对实验室科研基本信息的整理和归纳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科研成果,以备实验室使用效率的审核。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实验室承担课题能力信息。承担过科研项目名称、项目批文、计划任务书;参加或组织召开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及论文被引用情况;承担外来科研及合作科研实验项目情况。其二,实验室科研成果信息。发表的研究论文、著作、产品、专利、技术成果等;获奖、成果转让情况。其三,实验室技术水平信息。基本的、稳定的实验技术方法及被推广应用情况;实验室培养科研人才情况(研究生、技术人员)。

(四)实验室设备基本信息。实验室设备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设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有利于对设备的管理,以保证设备使用和维护。主要包括一般设备信息和大精设备信息两个部分。一般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微机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卡片;实验室低值耐用品卡片;仪器设备的损坏、维修情况;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答等内容。大精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型号、规格、产商、使用状况、维修损坏等内容,其要求比较严格,必需详细、准确的收集、记录相关信息。

二、实验室信息管理实践

通过对实验室信息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广泛,各个部分的信息收集和整理都要求比较严格,为了准确、及时的处理这些大批量的信息内容,一般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这些信息,以防止手工处理的失误。主要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来进行实验室信息管理。其实,LIMS是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需求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随着多年的发展,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在广大实验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功能、技术、效率处理上不断走向成熟。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模块并不是完全依照实验室信息内容来进行设计的,而是对其综合性的处理,以保证操作的简洁、清晰、准确。其实,实验室信息管理只是LIMS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其中的资源管理模块(人员、仪器管理)、查询模块、质量管理模块、文件管理模块基本上涵盖上述所有信息处理内容,除了基本的信息处理外,LIMS系统中的自动提醒功能可以提醒实验室信息管理人员对信息的及时处理[2],以防执信息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的遗漏。

LIMS在信息内容、功能方面已经表现的比较完整,如果能在操作上掌握以下,则可以保证实验室信息的有效管理[3]。

1.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实验室信息管理中众多的信息数据处理,给相关管理人员带来了挑战,信息录入时的失误是一个常见现象,所以要求在使用LIMS系统时,要保证其准确性,特别是相关数据的录入,应该进行有效的核对。

2.信息管理的完整性。在处理众多信息时,遗漏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首先在信息收集时就应该保证其完整,其次运用LIMS进行信息录入时,要分档或者标记,录入过的和还没录入的一定要进行合理区分。

3.信息管理的及时性。在实验室相关信息中,有些信息必须及时的审报,如大精设备的信息状况,如果存在延误的话,可能会造成设备运行的停误,严重的会引起机器的损坏,甚至是事故的发生,需要及时的收集的录入相关的信息。

三、结语

实验室信息管理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应该保证信息管理的准确、及时和完整,以传递到其它部门,促进整个实验室管理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明林,高等学校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全集[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实验教学;加强管理;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实验室是培养专门技术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近年来,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不断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的素质也不断提高,不断充实仪器设备,规范和完善实验规章制度,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实验室建设应积极适应专业学科的新发展、职业教育的新特点、培训任务的新变化和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特色协调统一,充分运用当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成果,努力改进实验教学手段,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开创实验室建设的新局面。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主要包括标准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立和仪器设备的购置。实验室建设,应以实验室的系统性、完整性、配套性为基本概念,在硬件配置上,要从全校实验室系统建设的概念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硬件环境填空补缺。为满足教学要求,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近年来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兴建了新的实训教学大楼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了新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建立了信息化教学实验室,满足了学生进行日常实验教学和技能考核的要求。

二、实验室的软件建设

(一)加强对实验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

实验室的管理,关键是人员的管理。科学的人员管理方法,将有利于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在实验室工作系统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搞好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效益的关键。人才是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首要因素,牢车把握住队伍建设这个基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水平上台阶的重要保证。强大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前提。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和发展,采取超常规措施,逐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优秀的师资队伍。为了满足新专业的教学要求,学校又创造各种条件吸引了一批高技能、高职称的人才,从而建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学校要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考核,让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新老师,逐步行成一支充满活力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二)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

实验教师是实验教学队伍的主力军。实验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维护保养、独立完成实验的准备工作,而且要具有高度的岗位责任感和安全防范意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新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向实验教师学习,特别是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熟练和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学校也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和组织外出学习。近两年学校利用假期组织专业教师及实验教师去和专业相关的工厂和研究所实习,虚心接受工厂师傅和研究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促进相互间的交流,扩大了实验教师的视野,增强了实验教师自身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每年还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举办的各种职业技能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也提高了实验教师的自身能力,使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

三、不断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进行

实验室工作任务繁杂,必须建立完善的、系统的规章制度。制度是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高,是工作有序化的指南,是管理科学化的先决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加强实验室的制度建设,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如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低值易耗品的申报和管理制度、剧使用和管理制度、鲜活材料的申报和采购制度、实验室库房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规程、实验员职责、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集约管理,提高仪器使用率;本着“高效、节约”的原则,既要保证学生的实验需求,又要节约实验耗材,保证各实验室正常、有序、高效的进行。

四、加强对实验学生的管理和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严格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强化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了每学期学生正常的实验实训课程外,我校近年还增加了一些实验技能培训,如中药质量检查、食品分析检验、环境监测、工业产品分析等培训工作,使学生在培训中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我校采取模块教学,还设立了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开放实验室反复练习,教师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直至独立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了实验技能和基本的操作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指标是职业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管理和建设实验室,使实验室在教学改革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4

1.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现行涉及实验室安全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如危险品类管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各类特种设备和仪器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实验实习守则、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根据需要重新拟定新办法或修订已有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及时废除,按年度将全部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并予以,逐步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更新机制。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设专人负责教学科研项目的审核评估,严格把关实验项目的安全环保要求,形成实验项目审核评估机制。对二级单位不好解决、职能部门间互相推诿扯皮的重大安全隐患,可直接向主管校领导汇报,实行急事急办、大事快办,形成重大隐患直通快报机制。将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职工评聘挂钩,对安全责任范围内管理有严重问题的人员,考核一律不合格,形成一票否决的评聘机制。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与人事制度挂钩,以加强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提高其自觉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

2.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检查制度推行“三级三查”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即学校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二级单位每月组织一次安全自查、实验室每日进行一次安全巡查。安全检查的内容要合理规划,安全检查的流程要精心设计,检查要做到科学性、便捷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推进实验室安全检查的多样化发展,如预约检查、突击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全面检查、联合检查、重点检查等,防止安全检查出现“盲区”。加强对检查中发现的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整治。检查完毕后及时下达“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实验室负责人拟定整改措施报二级单位核查后,反馈给下达通知的监督单位,形成切实有效的安全隐患治理闭合回路管理,保证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3.强化重点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严格执行购买、领用、备案等环节的审批管理,全面推行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的“五双”管理制度。另外,将采购数量及库存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坚持领用制度,严格控制领用数量。将实验室污染防治费用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制定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流程指引,鼓励实验室对危险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标准的自行排放,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对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的,由学校委托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置公司集中消纳。利用合适的地下场所建设危险废弃物存储库,用于及时回收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尽量减少危险废弃物在实验室的留存时间,逐步使废弃物处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加强放射辐射和高温高压等特种设备与管理人员的监管,实行“全部注册、定期检验、定期培训、持证上岗、随时淘汰”的管理措施,定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上级部门检查合格。

二、转变理念狠抓安全意识教育

1.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认真落实教育部、北京市对高校安全稳定规划中的要求,深入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到新生入学、新教工入职培训规划中,使其一入校就了解各项制度和要求,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养成重视实验室安全的习惯。编写《实验室安全知识读本》、《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集》、《实验室操作规程汇编》等学习资料,保证师生人手一册,避免在实验中犯常识性的错误引起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利用实验室安全网络学习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网上自学和网上考试的平台,自学考试通过后可获得学分,并作为进入实验室的必备条件;鼓励二级单位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科研要求,为学生开设特色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学分。结合举办讲座、观看录像、板报宣传、大屏幕播放等形式,时刻提醒,引起注意,全方位提高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

2.注重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形成良好氛围利用文化修养从观念、道德、情感和品行等方面施加影响,帮助广大师生树立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提高整体的安全素质和安全修养,加强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管理方式从行政命令向服务转变,切实做好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特种设备仪器管理、技术安全咨询、安全状况评估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在安全隐患治理上积极协助整改,统筹策划,深入基层实验室进行细致指导,逐步消除师生员工在制度刚性管理下被约束、被管理的消极心态。灵活处理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勤于沟通,善于征求基层意见,避免生硬的指挥手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工作尽量做细,建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安全工作观念。

三、结合实际,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1.与时俱进,开展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建设组织人员对相关规章、法规和政策进行深入探讨,更新修订文件中与实际情况不相称的内容,从制度设计层面保障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推行,努力扭转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使准入制度紧跟实验室发展。将实验室准入制度建设纳入二级单位及实验室考核体系,加大力度推动准入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降低学术权力的影响。联合各二级单位分别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知识题库,以保证准入制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有效性。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必须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并签订安全承诺书后方能上岗。将准入考核和门禁系统对接,只有通过准入考试的人员才能获得门禁系统的识别许可。

2.开拓创新,推行准入制考核手段的多样化发展以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学习与考试系统”为依托,搭建规章制度、通用安全知识、专业安全知识等分类学习与考试平台,广大师生可以利用此平台进行学习并通过考核,同时赋予二级单位、实验室在考试系统应用中更多的自主和选择权限。提倡二级单位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培训讲座、实际操作指导等多种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师生了解实验室基本情况、掌握安全防范、操作规程等知识技能,并达到考核要求。利用系统生成电子版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合格证”,考核合格的师生获得此证,无此证不能上岗实操。

四、加大投入规范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1.积极开展实验室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研究以安全运行为目标,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全过程中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标准,并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达到实验室安全运行管理的标准化。通过监督检查和持续建设,保证实验室房屋及水、电、气等管线设施规范,实验室设备完好,实验室布局合理、通道畅通、整洁卫生,安全标志醒目齐全,安全防护设施可靠,抢救设施性能良好,达到实验室安全条件的标准化。根据每个实验室的类型、用途、规模等不同特点,为教学实验活动制定适宜的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达到实验室安全操作的标准化。

2.努力改善规范实验室安全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安全与环保投入机制,把实验室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常规预算支出科目,并根据实际需要逐年有所调整。在实验室新建、扩建、改造过程中,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充分考虑实验室设计、建设、仪器设备安放及管线设施等方面的规范性。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防盗监控、危险废弃物集中回收点、实验室通风过滤、烟感报警、设备线路、喷淋装置等硬件保障设施的建设,切实防止危害师生的事故发生。在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上实行一票否决制,达不到安全和环保要求标准坚决不准上马。

五、提高认识,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机制

1.建立实验室预防预警系统切实做好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确定危险源的种类和等级,查清危险源的空间和地域分布,根据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采取针对性强的预防措施。加强对危险源的巡视检查工作,在危险要害部位安装摄像头或检测装置,并与学校安保控制系统联网。做好应对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储备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所需设施、设备的完好和有效。对可能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并适时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完善各级实验室安全预案体系建立危险化学品、危险废弃物、辐射设备等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各类各级专项工作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成立实验室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力度,根据应急预案和现场需要,调动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根据需要调整救援抢险方案。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的巡查和值班制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做好事件处置和善后工作。

3.开展必要的突发事件预演活动针对类似火灾、中毒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根据制订的预案,进行预先演练,积累一些经验,使师生在遇到类似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冷静应对。通过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突发事件的研究,结合各实验室的特点,制订符合实际的预演方案,通过演练使师生掌握逃生、自救及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六、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传统实验室管理;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80-02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需环节[1]。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途径,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实验室不仅是指实验资源包括仪器与实验时间概念上的开放,更是指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研究课题的开放[2]。为此,如何使更广大的学生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是开放实验室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弊端,对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弊端

1.实验室资源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内容是依托于理论课的,主要是对理论课的内容进行验证,因此传统的实验室管理规定学生在固定时间、固定实验室上固定内容的实验课程,造成学生在同一时间集中上课,就会出现实验仪器紧张,经常出现学生排队等候的情况,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践需要,同时只有部分学生可以实践动手,大部分学生只能从旁观察,导致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而实验课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实验室空置,实验资源浪费,这样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动手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实验的参与者局限于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对于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而言,则缺少实践机会,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2.实验室功能设置单一。实验室功能设置不合理,应用面较窄,在实际使用中效率较低,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2,3]。目前我院的大部分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均归属于某一课题组或科研团队,其他课题组或者学生要想使用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需要和该课题组协调沟通,实验室基本只服务于该课题组或科研团队,造成实验室功能过于单一[4],实验室使用不充分。比如我院的冷冻干燥实验室仅在技能训练时使用,而在大部分时候则是空置的,造成了实验资源的严重浪费。

3.实验室经费不能合理使用。由于各实验室附属于某一课题组,大多数课题组只从自己的使用方便出发,不断地重复申请购买仪器设备,没有从学院的角度整体考虑经费问题,导致部分设备重复购买,造成实验设备的浪费。而另一些仪器又由于经费不足,无法购买。这样的情况造成了一方面实验设备的重复购买且设备的利用率低,有的设备还没充分利用就已老化报废;另一方面又占用了学院的经费,使一些需要更新的设备不能及时购买,造成实验室经费紧张,不能合理使用。

二、开放实验室的改革措施

实行开放实验室是充分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5]。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自主、更方便的实验环境,就要给学生提供免费的实验仪器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目前我院有以下几种开放实验室模式。

1.针对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的开放管理模式。实行开放实验室管理后,学生可以自主选定实验内容,制订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设备,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并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保障,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5]。特别是当实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学生可以反复实验,这就要求实验时间和仪器设备保障充足,因此实行开放实验室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加大综合实验的比例,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程学习中的综合大型实验,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针对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模式。

(1)针对科研型学生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尤其是对食品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实验中心定期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吸收部分对科研实验有积极性的学生尽快进入实验室,和教师及研究生一起参与开放课题的研究。在此模式中,实验中心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资质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审核通过后,需要对实验室的安全知识进行讲解,之后授权该学生进入实验室。这样的管理模式为那些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培养。

(2)面向各类实践活动的开放管理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或者各类竞赛,例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食品文化节”,学生们将平时在课程学习中学到的知识、食品制作和加工的创意进行实践,此活动为期约一个月,学生查阅文献后自行拟定食品创意制作活动的主题,结合实验室的方向和条件,联系相应的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开展实验活动。在此期间,实验室完全开放,免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仪器设备等资源。这样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针对毕业设计―自选实验课题型的开放管理模式。实验室首先公布教学计划以外的学生可以自由使用实验室的时间和资源,学生选择一个和毕业设计相关的综合型或设计型的实验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合理的实验方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实验室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毕业设计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安装与调试以及完成实验后由指导教师辅导撰写毕业论文。这样的开放模式特别为一些正在考研或者已经在企业实习的毕业生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实验,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一致称赞。

3.面向社会服务的开放管理模式。高校的实验室资源本身就是社会的公共资源,有义务为社会服务。为此,我院于2014年正式成立了媒体开放实验室,只需要在学院登记后就可以接受采访,这样更方便为社会、为媒体服务。此外学院也鼓励教师和企业开展双赢合作,一方面企业得到了学校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增加了经费收入。在为媒体和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进行实践操作,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建立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1.开放实验室门禁管理制度。目前我院已经实行了门禁管理制度,首先学生根据制订的实验方案选择需要的实验室,在填写实验室门禁授权申请单后,经指导教师及实验室主管教师的签名同意后,到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递交申请,经中心授权同意后,方可获得该实验室的门禁卡授权,此授权会确定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获得门禁卡授权后只需刷学生卡即可进入该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门禁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实验室资源的安全合理使用。

2.开放实验室网上预约管理制度。网上预约管理制度适合于假期做实验的师生,无论是在小长假还是寒暑假,均需要提前登录开放实验室管理网站,在网上填写预约申请单。开放实验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网上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对审核通过人员提出的仪器配置要求进行归类和整理,并将相应的设备放置在实验室中,该申请人只需带学生卡到管理中心办理授权后即可进入配置好的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管理模式要求实验教师按照申请单对实验设备进行提前配置,为广大师生在假期的实验提供了便利。

3.开放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制度。实验室集中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所以“安全”对于实验室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保障开放实验室的安全使用,只有在实验室的管理中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实验室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秩序[6]。因此,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使用,我院的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对易制爆、易制毒试剂实行专人专柜统一管理制度,所有易制爆、易制毒试剂集中于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实验需要时,只需到管理中心填写申请表,注明需要量和用途等,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同意签字后,方可领到试剂。

四、实施效果与结论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院的开放实验室正在逐渐正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开放实验室以来,不仅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以及对食品科学的浓厚兴趣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此外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开放实验室不仅充分利用了实验室资源,也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12-15.

[2]孟莉新,孙培禄,弓锵,续海峰.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运城学院学报,2011,(05):107-109.

[3]周永生,陈群,席海涛,林富荣.色谱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8):216-219.

[4]迪丽努尔・克依木.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1.

篇6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中存在的缺陷

1.管理模式缺乏合理性

现阶段,一些高校针对实验室的管理普遍选择四级管理模式,依照校、院、实验中心、实验室的顺序以此向下进行管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校与院多为宏观管理,就现行管理政策、制度以及模式基本达成一致。处于基层管理层面的实验中心与实验室在管理中失权问题严重,导致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陷入困境。通常情况下,部分功能实验室被教师占用。实验室管理人员多数时间成为教师的助手,管理权逐渐被取代。同时高校实验室的设立是根据学科和专业进行设立,导致实验室管理需要根据学科情况进行,对协调和分配实验室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2.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制度是对各项管理行为形成有效约束的重要途径,在研究型高校实验室管理中,都有一个管理者是行使各项权利的权威人物,基层管理人员负责落实并执行管理者的各项措施,根据管理中的各项问题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高校实验室通常由实验员进行管理,实验实施者通常都为科研教师、教授以及领域专家,心理优势较强,在没有配套制度的前提下,难以服从基层实验员调配和指挥。同时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实验员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有力依据。

3.设备管理缺乏秩序性

设备管理缺乏秩序性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设备采购方面,现阶段高校实验设备采购渠道丰富,然而未针对采购进行长期规划。通常情况下,由几个采购人员制定简单的采购计划,这种现象导致仪器设备与教学内容不相匹配,甚至实验室方面不了解教学需要什么样的仪器,外加实验室管理都是重采购轻管理,导致设备使用效率不高或弃用。二是仪器缺乏定期维护。目前,高校实验室并未针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设立专门的维护人员,导致部分设备在使用过后未能进行及时清理,增加了实验设备的破损率。

二、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的应对措施

1.简化管理模式,提升实验室功能

相关实践证明,简化管理模式对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根据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情况来看,校院加实验中心的管理模式较为适用。在管理过程中,由校院直接对实验中心进行管理,实验中心则负责执行上级指令,属于不涉及其他机构的独立部门,教师、学生以及相关学科教授对实验室只有使用权,无权干涉实验室调配。同时,利用合并的方式将功能相似的实验室进行全面整合,将功能单一的实验室与多功能实验室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

2.转变管理观念,建立激励机制

由于高校实验项目的多样性,促使实验室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对此,高校师生对实验室管理工作应给予充分尊重和支持,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树立为教学、为师生服务的管理观念。同时,高校结合实验室管理情况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例如,类似水绵与草屉重等稀缺实验材料,需要实验室人员去郊外获取,高校可以给予一定补充,根据实验项目数量给予管理人员一定激励补助,不仅充分保证实验室资源的合理调配,同时减少了实验室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3.规范仪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

为妥善安置实验设备,学校可设立专人专项分类管理,对大型精密仪器按照要求流程进行统一放置,便于仪器管理、使用以及维护。学校根据学科需求对仪器设备进行重新整合,配套发放,使实验设备组合更具系统性,设备维护经费和实验项目挂钩,将额外仪器分配给项目数量较多的实验室。同时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让研究生加入实验室管理当中,鼓励建立学生管理团队,负责完善制度,有效解决实验室开放时间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加强实验室管理应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和实验项目,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管理经营,完善适用当下教育形势的实验室管理制度,重视实验室管理,提倡全体师生配合相关制度落实,有效提升实验室适用效率,形成地方管理特色。同时,高校通过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科学管理为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提供可靠保障,对提升高校人才培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桂炽昌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惠芹,周骥平,周俊.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

篇7

关键词:工业设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使用

引言

在我国,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专业,它是位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行,这就使得市场对于工业设计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增加。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实验室是大学的重要竞争力之一。在现今,实验室在规范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的难题,例如实验项目过于单一及普遍为集中指导等。实验室在进行规范化管理时,它采用的形式是范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果,例如方便了教师的管理,但是也存在着其缺点,那就是一些学生个体性的发挥受到了阻碍。所以,在进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时,要注意以发挥个人设计能力为其主要目的,并且在进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时要立足于实际,使其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发挥,这样就能够实现工业设计中的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的最终目的。

1对工业设计专业其实验的特点的详细分析和探讨

工业设计专业实验室是立足于工业设计产品结构以及以表达产品为宗旨的,它的起点是产品设计,先对其实验进行如下的特点分析:

(1)对于实验的类型来讲主要是综合设计,不同的实验项目要结合着不同的知识;

(2)实验的过程具有实践性和真实性这两个特性,并且其过程仿佛是产品生产的过程;

(3)学生对于实验步骤和方法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4)对于实验的项目是一致的方向,然而学生的实验成果却是不能够抄袭的,因为每个学生的都是不同的;

(5)进行实验的时间较长,大多需要较多的课内外时间,因此在实验的时候要合理的安排好其实验的时间;

(6)实验的方法较多,因此手段也比较多,其中现代高技术和常规这两种手段是最常使用的;

(7)在实验的时候对学生经验积累更加的重要,这样就能够帮助提高在产品表达时的工艺技能,还能够帮助提高学生对于艺术的理解;

(8)实验的效果评价主要是为了评价学生完成的实验目标情况。

工业设计实验室建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研究型设计人才,在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然后是不断地建立健全课程体系相关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此帮助学生动手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帮助实验室成为校内承接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活动的发展。

2分析实验教学的组成

通过对上文工业设计专业实验特点的分析,现提出以多门课程使用的完备实验教学硬件环境为基本的实验室建设,在其建设时要注意进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管理,可以在建设时将课程和实习以及实践和毕业设计的实验需求相互的融合,从而使得帮助实验的基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也使得学生对现代造型设计手段的能力加强。以下是对实验教学的构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建立课程是基本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人员以及资金和场地投入都是学校进行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基础。为了使得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实验得到更好地应用,因此,在建设实验室时要建四个。“人机工程实验室”和“结构分析实验室”等这些是其基础的实验室,而特种的实验室是“现代产品创新设计实验室”。这样就能够帮助建立基本的实验教学体系,帮助工业设计中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

(2)建设实验教学体系时的需求是其基本建设要求。课程和工业设计实习以及课程设计等这些的实践活动都是需要实验室的。因此,在建设实验室时要将制图室和虚拟体验室等加入到实验室教学体系建设中去,以此使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不断地完善。并且在建设实验室教学体系时也应该加入机械基础实验室和人工工程实验室。

3进行工业设计中实验室的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

在进行工业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时,其实验室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主要是以下的几方面:

(1)从实验室中人员方面进行分析。工业设计专业一般来讲学生不是特别多,所以一般都是以小班的方式讲课,并且在工业设计系管理中也包含工业设计实验室,因此在建设工业设计实验室时,一般情况下有1名的实验室主任和1名的专职实验教师就可以了。但是,这名的专职实验教师一定要有着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实验教学和实验设备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并且也在帮助教师和学生以实验为基础的各种教研活动的开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2)在实验教学设计方面的分析。进行实验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从而使得学生有一个更好的个性化的发展。在实验教学设计时要以建设开放性实验室为主要的,因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使用自己的时间去参加实验,还能够帮助各种设备的充分利用,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加。但是这个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那就是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从而易产生教师对大型设备不能够更加地关注,进而使得学生在使用时会出现有一定的危险。所以,建设开放型实验室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困难。

经过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建设工业设计中的实验室,以及“产品模型制作实验室”和“结构分析实验室”等这些都是能够采用开放型的实验室的,但是在建设时要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于特种实验室“现代产品创新设计实验室”来讲,上百万资产的先进三维扫描仪以及快速立体成型机,还有就是复杂的操作和管理以及高的耗材费用使得它不能够和其他的一样采用开放型的实验室。所以,它就要依旧用常规的实验教学和管理方法。在进行开放型实验室时会存在着一些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能够通过不断地管理来进行解决的,可以利用订购设备以及进行一些实验管理制度的定制,这样就能够帮助正常运行开放型实验室。现对建设开放型实验室教学管理措施进行相关的分析如下:

第一、将学生制作的模型作为开放型实验室的所需要的切割设备,可以是电锯和电切割机等,这样能够降低实验的危险性。在进行实验材料外购时,要注意在一些有安全保障的地方进行购买,还有就是在购买手提式设备的时候首先是对防护罩进行选择,以及在购买时尽量不要购买大型切割机。

第二、在建设开放型实验室时较为贵重的物件要进行登记式的借用方式,较为贵重的东西比如摄影机和手提电动工具等这些在借用时都要登记,以此来做到责任到人,使得在较为贵重物品出现损坏时能够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第三、在建设开放型实验室时要注意对开放管理的关注,这样就能够帮助一个自然班学生在一起使用工作台以及贮藏柜等的时候有着充足的配备。一般来说,如果实验的时间较长,那么一个实验单元时间就不能够完成,因此当时的实验设备和工具等都能够存放于贮藏柜,这样就能够方便下次的继续使用。

第四、在建设开放型实验室时要另外准备一个库房,这个库房是为了放置实验的工具和仪器设备等,这个的库房一定要有着专任的实验教师来进行相关的负责。这个库房一定要将每个的实验仪器或者设备购买尽量多点,这样就能够使得设备的更加齐全。

(3)不断地将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不断地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能够帮助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以使用的性质可以将制度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将一般的实验室采用常用的管理制度,一般是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等;二是建立开放型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主要是建设人机工程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等;三是将特殊的实验室,也建立相关的制度,例如对一些的仪器进行相关的操作规程建设等。

(4)工业设计实验室的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以下的几方面:一是保持良好的实验环境,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验时更好地采光,更好地使用实验工具;二是设置齐全实验的设备,在出现设备不全或损坏时一定要积极地更换设备;三是不断地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并且实验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学习借鉴,这样也能够帮助实验教师能力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实验质量的提高。

4结语

通过文章的全部分析,可以得出工业设计中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能虬镏学生个人设计能力的提高,还能够帮助解决国家在这方面的需求,从而起到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镰.工业设计实验室建设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27(2):139-142.

篇8

【摘要】本文根据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学位点目前的状况及软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位点硬件条件的改善思路,研究生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以及开展研究生学术研讨和学习的措施,使各项工作逐步完善。

【关键词】药物化学 研究生教育 学位点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我校招收的研究生人数成倍增长,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需要良好的科研硬条件和软环境[1]。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学位点于2007年批准,目前教研室共有11名教师,硕士生导师4名,博士生导师1名,培养硕士研究生19名,在读研究生21名,是一支庞大的研究生队伍。在研究生学科建设及经费、研究生实验研究、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2]。

1 学位点目前状况

2010年之前学校没有专门的经费进行学科建设,研究生实验研究的经费主要来自导师的科研经费,研究生院下拨的只是研究生教学经费和研究生每人4000元的经费,用于论文制作、论文答辩和论文版面费等。而作为学位依托点的药化有机教研室没有任何建设经费,研究生实验室挤占本科教学实验的实验准备室,没有通风设备;实验台、实验柜等是教研室实验室改造时淘汰物品,实验室中没有固定的基本实验设备,很多是从教研室本科教学中借用;研究生实验、学习、查阅文献均在一起,电脑为教研室淘汰的电脑。研究生三年中两年时间是要在教研室渡过,因此硬件条件远不能满足目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

学位点刚建立时,研究生人数少,管理是由导师进行管理,教研室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药学研究是一项很复杂的实验研究,研究生总体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有些研究生连本科时应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都不具备,还有些转专业的,实验计能没有进行培训,所以研究生进入学位点后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教研室作为管理的依托单位,把研究生培养的工作都交给了导师,因此存在一些真空地带,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学科点发展的阻碍。

2 学位点建设中的教育和实验室管理几点思考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学位点建设也是教研室的重要工作。根据目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软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药化有机教研室拟进行一些整改和力所能及的建设,希望能在软硬件设施、研究生基本机能培训和提高、营造学术氛围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促进学位点的建设和学科建设[3]。

2.1 硬件条件的改善

由于没有学科点建设经费,教研室积极想办法,通过学校、精品课程及教师课题费等多个渠道解决。将原有的两间小实验室重新组合,其中一间改为实验室,另一改为研究生学习休息室,学习室配备了电脑2台并联网、热水器1台;实验室主要配备实验柜和实验台面,增加一个水池及通风橱、添置有旋转蒸发设备3套、天平1台、紫外灯1台,熔点测定仪1台、超声波提取和洗涤1台、干燥箱1台、低温反应器1台等;还有常用玻璃仪器包括容量瓶、烧杯、锥形瓶、分液漏斗、索氏提取器等。研究生的学习环境及实验室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2.2 研究生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

对教研室来说研究生的规范管理以前是个空白,硕士研究生导师们各自为阵,管理不规范。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可行的研究生管理制度,以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提高研究生的素养和机能,其基本原则是对研究生的自我管理的培养。

2.2.1 一年级研究生学位课程结束进入教研室后,在研究生学习室首先进行两周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实验室管理规范的学习,由教研室的导师和实验室管理老师参加,由实验室管理老师主讲,其内容是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实验室基本设备和仪器的使用、原始记录的书写等,由实验室各固定设备负责老师所带的高年级研究生主讲,由导师补充。

2.2.2 研究生推选1位学生进行全体研究生的管理,包括进行实验室卫生打扫安排和组织,考勤的记录和与实验管理老师的沟通,各年级再推选1位研究生承担秘书工作,负责研究生的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等事宜。

2.2.3 实验室的物品按照功能分类管理,固定设备有固定资产卡、使用登记和维修登记,通用玻璃仪器由1人管理,使用者进行登记和管理,负责每月一次的清点和补充。实验室安全负责人轮流管理,每月1人,标识于实验室外。

2.3 研究生学术研讨和学习

由教研室组织进行研究生毕业研讨会,每月1次,由研究生组织,邀请导师和教研室的老师参加,每个研究生至少轮讲一次。主要内容:进点前新生的培训、开题报告、中考核和预答辩是固定内容;研究生主要汇报各研究方向的文献研读、研究进展、科学研究的方法等。

3 结语

总之,人才培养要实现我校“立足新疆,服务全国, 辐射周边”的目标,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随着研究生队伍的壮大,药化有机教研室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 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综合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学位点建设需要学院、教研室、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协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规范其行为,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4]。

参 考 文 献

[1]姜蓉,汪维伟,邓华瑜,吴宏等.科研平台建设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实验室研究与[J].2011,30(7):302-304.

[2]陈艳,吴永明.日本东京大学工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考察[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1):181-183.

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中小学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中小学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验室建设工作,是新时代赋予中小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创新模式的理论依据,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探索和研究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验室建设工作,是理论联系实际最好的体现。

一、坚持科学发展,建立健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

实验室建设工作不仅仅是以物质为基础的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实验室的内涵建设。做好实验室建设工作,一要靠人,二要靠制度。为了加强对实验室建设的监管,形成用制度管人(权),按制度办事的有效机制,必须建立健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1)从实验室新建投入着手,建立健全实验室新增和改建项目审批制度,制定实验室建设的审批、论证制度,确保项目投入的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防止使用部门根据一时的需要及方便使用等利益角度出发,追求小而全,存在一方面急需购置,一方面长期闲置,避免重复购置。

(2)针对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购置轻使用的现象,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制定使用审批登记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报修报损等相关制度,确保实验场所、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各类教学资源的经济效益。

(3)建立健全实验室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制定实验室日常管理检查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制,把实验室日常管理检查考核结果和部门工作考核及实验室管理人员个人考核挂钩,确保实验室的内涵建设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树立“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效率高低不一样”的观念,奖优罚劣,激发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

1.抓好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必须注重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在全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下实现有效管理,实验室管理员队伍必须是具备一定学历或职称人员担当,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在拥有该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决定权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抓好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必须注重培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是时代赋予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第一要务。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服务意识、高度的事业心和专业业务知识,还必须具有实验室管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使用和管理实验室的过程中对落后的、过时的事物要敢于挑剔、敢于批评和敢于否定,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不要随便附和;要打破常规,敢于改革,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和新途径。

3.抓好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必须关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成长。随着中小学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新技术、新信息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理念更新、知识更新是时代赋予新一代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同时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抓好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必须关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成长,中小学应该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和条件,适当增加培训经费的投入。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做好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论证工作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不仅要坚持发展,而且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验室作为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中小学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实验室建设是否能做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协调统一,直接影响中小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抓好实验室建设工作,必须重视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论证工作,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论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应该对实验室投入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论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确定实验项目,对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加以论证,以提高实验室的实用性,确保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实验项目的开出率,其次应该对实验室投入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论证。 最后应该对实验室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进行论证,确保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四、坚持统筹兼顾,优化整合各类教学资源

篇10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唐宁宁(1983-),女,吉林四平人,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助理工程师;苏晓敏(1977-),女,甘肃庆阳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办公室。(北京 102206)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110-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对自身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实验室建设的程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成果的水平。[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在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培育国家级科研基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点实验室不仅具有科研功能,还具有对外开放、服务社会的能力,是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科研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基地,也是教师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2]高校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例,分析实验室在开放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及仍需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几个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一、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方法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我室”)于2006年12月验收合格开始运行。实验室面向我国节能减排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大型火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安全、高效和清洁热功转换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集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于一体,探索复杂能源动力系统多尺度输运机理、多因素耦合特性及能耗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全方位状态监控与运行优化理论方法,为我国电力能源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实验室主要由实验大厅、分析检测室、状态监控中心、学术报告厅及研究人员工作室等组成。主要仪器设备有扫描电镜+能谱+EBSD、X射线衍射仪、色谱质谱联动仪、激光粒子图像仪(PIV)、高速采集系统、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综合热分析仪、红外热像仪等。

1.健全的规章制度

实验室从建立之初就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安全防火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工作管理制度、考核考勤制度、仪器管理制度及细则、仪器借用流程、网络管理制度、开放实验室学生须知、开放基金管理办法等。安全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实行落实到个人,实验室每个成员都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场所和仪器设备的安全负责,该措施有利于加强每个人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有这些制度可依,实验室才能正常运行和稳步发展,各项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

2.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是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转制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建立的,是对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开放、资源共享的实验室,主要服务于园区企业,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3]开放实验室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园区企业,列入该工程的实验室将为园区企业提供分析与检测的技术服务,也将与园区企业共同建设共性技术平台以及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开放实验室还将为园区企业创造知识产权、创制先进标准提供服务,参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此外,开放实验室还将与园区企业共同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科研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并帮助企业解决研发和技术难题。[4]

实验室于2009年申请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2010年正式挂牌运行。在正式对外开放运行的三年来,作为研发类实验室,我室对外提供的研发服务逐年增多,累计对企业提供技术攻关服务活动150余次,其中包括中关村园区企业、十百千企业、瞪羚企业等,合同总金额达7000余万元。实验室将一项核心技术成果成功转化给北京某一企业,使该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达40%以上,且我室在短期内帮助该企业设计、开发和建设了一套实验平台,并通过了专家的验证,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该平全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为企业的技术开发节约了成本,为企业的技术保障和经济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企业的好评。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后,我室参加了许多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举办的各种展览、成果对接会、对优秀实验室的开放参观等活动,学到了很多其他优秀的开放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模式和开放实验室建设的经验与方法。同时,开放实验室也根据我室的研究特色积极帮助寻找相关领域的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双方的合作。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对实验室与中关村园区企业的合作给予大力支持,不仅政策宽松,而且在资金上也给予了极大的鼓励,这项政策使企业更积极主动的去寻找开放实验室合作,从而使实验室对外开放的程度更大、更深、更广,对实验室来说也是一个进步和提高的机会。

3.设立开放课题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用于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和完成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促进本科生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现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我室设立了“能动之光”研究计划,作为学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条件。本计划支持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优秀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研究,鼓励通过学科交叉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能动之光”研究计划以研究项目的形式对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经费资助,每年一次。此项措施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纷纷组成研究小组一起参与项目申请。项目的结题报告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展现,包括论文、专利、装置等,且需经过实验室组织的专家严格评审。

4.实验室建设了对外开放的网站

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让实验室打开了一扇对外交流和沟通的窗口,让工作效率更高,成果展示的更全面。实验室建设了网站,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实验室研究方向、最新研究成果、实验室新闻、对外交流情况、学术报告的通知及开放基金和开放课题申请的通知,也可以通过网站对实验室开放的仪器设备进行详细了解。

二、实验室建设中的不足

1.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激励机制,加强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与奖酬体系,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实验人员潜能的进一步开发。[5]实验室虽然具备比较完善的运行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在人员激励制度方面还比较欠缺,没有建立一套全面的考核实验技术人员的政策与激励政策,使得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实验员要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升级等工作,解决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室其他事务性工作,其工作零散,工作量不好统计,但确实又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工作还需要得到管理者的认可和充分肯定,这样才能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实验室管理者应重视实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因为实验员是设备的直接使用人和管理者,只有实验员的业务能力更高,仪器设备才能更充分的被利用,才能对实验仪器进行二次开发,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开放实验室才得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2.完善信息化网络技术

网络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主要沟通的工具,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软件,才能方便的记录工作。实验室虽然已有网站,但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略显不足。目前网站上只有仪器设备的介绍,而预约仪器设备和使用仪器设备记录却需要手工操作,这样极容易造成管理混乱,使用记录不准确,给将来统计和分析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与成果产出造成困难,不能准确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措施去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改进方案,从而给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进一步开放造成影响。应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网站,增加仪器使用网上预约和管理、记录的功能,使仪器设备的管理更高效、准确、方便,这也为日后开放实验室大量承接对外服务项目做好了准备。

三、结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制定完善的运行和管理制度,保障了实验室安全有序的稳步发展;通过加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使实验室更进一步的开放和共享科技资源,增强了与外界同行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通过设立开放课题,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实验室开放不单是一个时间和空间开放的问题,而是一种管理模式,它涉及实验室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实验队伍优化以及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其目的是更高效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发掘更大的潜力为学校基础学科建设、社会节省资源、国家科技进步做基础性的研究和探索。因此,开放实验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共同去建设、完善,使之更好的为科研工作者服务,培养更多的人才,更高效的为社会服务。[6]

参考文献:

[1]杨莉.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理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2]赵国臣,杨德生,程玲.教学服务型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2,(5).

[3]吴炜.凝聚资源,协同创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五年结硕果[J].中关村,2012,(1):54-55.

[4]傅映霞.中关村促进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工程启动[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