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教育观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主义教育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主义教育观

篇1

[关键词]科学主义教育观人文主义教育观哲学思辨

[作者简介]廖江华(1968-),女,江西崇仁人,淮海工学院文学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江苏连云港222005)姜源(1969-),女,江苏连云港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江苏无锡214153)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从情感教育视角探析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项目编号:10JDSZ3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2011年度淮海工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关于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研究”(项目编号:GJ2011-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22-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中也出现了人文精神失落的现象,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面临空前的危机。为此,许多有识之士、专家学者呼吁重塑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界展开了关于加强人文精神建设的大讨论,教育界也因此展开了“科学·人文·当代中国教育”的专题讨论,以下是本人对于科学主义教育观的一些思考。

一、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失衡

在20世纪现代物理学诞生以前,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绝对正确的世界模式与图景,一切物体在其中都被归结为原子的排列与运动。西方自然科学家和众多的教育家认为,牛顿的科学方法在说明自然方面已被证明是极为成功的,他开辟了人类思维指向的一个崭新时代。在教育领域,也应采用类似的方法,创设一个对人文事实和价值分析同样正确的统一的知识体系。这些规律从原则上说,可以通过理性和受控制的观察来发现,且真正的教育之路是科学的道路。因此,对一切其他形式的传统教育权威都应予以否定,包括人的智慧、个人直觉和所有其他形式的非理性的东西。科学主义教育观往往以拉普拉斯的机械决定论出发,追求无所不包的方案,坚信根据力学定律就能推算出世界的过去和未来,为教育确立一种“科学发展观”。由此得出的必然结论是,教育是求知的过程,而求知过程“客观真实之最可靠的标准就是合乎逻辑的证明、测量,或至少是与此近似的东西”。①这种具有极大误导力的科学主义教育观所造成的一种印象是,人类的理性能力不存在局限性,人类有望驾驭和控制一切异己力量。由此推论的逻辑结果是,现代教育中假如非理性的感情能够得到控制,人类的一切无知偏见,思想感情中最严重的混乱状态就能得以消解,甚至西方宗教文化中指称的原罪也能被根除。科学主义教育观相信,根据自然科学规律所导出的教育观“既支配着无生命的自然,也支配着有生命的自然”,②教育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已僭越了本位,致使教育观发生了畸变,严重地影响了教育观念的科学发展。在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受到极度轻视,人文学科课程被保留下来的课时数越来越少,一切都得让位于自然科学,服从自然科学,人文学科成了自然科学教育的装饰或点缀。在这种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主修人文学科的学生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对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传统的人文学科不以为然。即便是在理工科学生中开设一点人文学科,如大学语文、美学课程,往往也是流于形式。

在实际运作的教育体系中,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平衡和必要的张力已被打破,人文教育逐渐丧失。学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学生重分数轻能力,文化素质薄弱,心理素质脆弱,这是用人单位的普遍反映。罗素曾指出,人类的每一次物质进步,都要付出理性和道德的代价。不可否认,科学主义教育观是教育的一个必然过程,但它不是必然趋势与终极目标。科学主义教育观往往使人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看重工具的层面而忽视价值的层面,看重现实的追求而忽视理想的追求,使人丧失人文精神。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斯诺指出,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相互不理解的鸿沟,而这种文化的分裂在教育上则是一种损害、一种损失。我们应该反思,自然科学在证伪历史的神话的时候却忘记了自己造出的新的神话,它把我们文化的注意力集中且局限在我们经验的有限的力学部分,这种“单一的眼光”正在伤害着我国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想象力变得狭隘了,从而改变了我们对人类以及自然的整个态度。在科学主义教育观所编造的那张无生命的范畴之网中,谁也无法表达爱,或表达自己最深沉的本性“。上帝和灵魂被删除了,但却保留了机械论的自然观”③,校园生活的张力变成了抽象的公式。在这破碎的文化里,主体化的丧失和主体的崩溃,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隐藏内心痛楚时,将自身撕碎了相互观看,失去了现代人应有的崇高。

二、形而上精神铸造的合理存在

教育的功能在于形而下的知识传授与形而上的精神铸造功能。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单方面注重教授形而下的知识,即“技术理性”的传承功能,忽略了其形而上精神的铸造。实用功利深积的课程设置不仅严重限制了学生求知的自由扩展,更将求知本身引向有用性的世俗追求,导致今天的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急功近利,更缺少诗意和理想,更缺少激情和牺牲精神。洛扎诺夫在其《自己的角落》中对这种教育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以前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知识虽然不多,但他们富有创造性,敢于独立思考,对所有的事都充满了热情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而今天入学的学生的知识要丰富得多,但对自身进一步深造漠不关心,在未来实际生活的意向上心事重重,认为眼前的选择重于未来的理想,理想只存在于眼下的行动中,行动决定理想。这种极端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仅表现在对专业和课程的选择上,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关心终极意义,普遍地丧失了批判的能力。科学主义教育观是一种取消感性认识、追求表面现象的思维,其间想象与诗意的衰退乃至丧失,使得受教育者懒得再进入文学艺术的世界。即便进入了,往往取消了再造想象的功能,厌恶文学艺术的深层积淀与空间的整体性想象,只在一个平面中择取符合自己口味的刺激。这种想象力的丧失,正意味着创造力的退化,不利于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指向决定了他未来的生存方式。因为教育关系到人的成长,人不只是通过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文化的塑造而称其为人。一个具有完整精神生活的本真的人,并不是由专业知识与技能堆积成而成的,而是懂得如何生活以及用什么标准来做人。缺少热情,人就不能生存。缺乏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人活着就缺乏了意义。今天,人的生命物化与教育丢失了人自身的本质,使人沦为技术生产体系的一个功能性要素。健康的教育观念应将我们的受教育者培养成不只是为了今天,更应该对明天负责的传承人,这就需要对受教育者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他们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素质。

形而上的沉思与信仰及艺术情感等非实用功利性精神的陶冶,目的在于提升自然的人,使人成为本真意义上的人。精神的铸造与陶冶不同于知识的传授,后者诉诸人的技术理性,知识传授是建立在主客对峙的认识模式中的。在这里,主客体之间彼此是外在的对立的,主客对峙的目的在于使主体脱离客体,成为独立自主的一方,从而对客体进行研究,并达到对其控制、改造的目的。精神的铸造与陶冶是满足人非实用功利的精神渴求,主体须直接参与到对象世界中去,亲身经历对象世界的一切,并在其中获得升华,也就是说对象世界不仅成为认知的对象,而且成了生命过程本身的要素。人参与其间探讨并解答世界、人生的终极意义,培养人的超验意识和道德感,使人拥有超越以及批判世俗生活的精神空间,为人提供一个精神家园,这种精神铸造与陶冶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达到的,它通过创造一种文化氛围,打动人的情感,使人在不经意中对宇宙、对生命产生一种深深的敬意和信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在这种铸造与陶冶中,最终个体生命与对象世界化为一体。科学的胜利,其本身并不意味我们已经由神诫谕的社会过渡到了人能把握自己的自由社会,它只不过表明文化洗掉了过去神给涂上的浓重色彩,让人露出一点本真的面目。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这个世界看做是计算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是由计算来操纵的,那么,这个世界将与我们彻底地分离。我们就会成为孤立的人,只是最原始的种群,而不再具有群体的意义。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历史必然

“被历史和环境所广泛分割的因素,只能在实现它们的共同本质时,才能合作。”④科学主义教育观给我们留下的创痛并没有让我们背对着历史。然而人作为道义行为者(主体)的获得解放,与知识从公认权威的管制下获得解放相比,是一个更为缓慢和更为痛苦的过程,消除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对立并代之以一种和谐的教育理念,将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任务。

事实上,科学主义教育观在提高人类物质满足的希望中,同时也带来了人单向度发展的片面化。这种进步对我们的整个文明提出了迫切挑战。知识和潜力的每一次增加,应该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在目前的时刻,当所有人的命运已经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时,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与合作的程度,就比在人类历史中的较早时期更加必要了。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思想家们,重新深刻地检视了世界的存在形式及其最终意义。但这一次是按一种截然不同的安排去检视的,不是把它们放在拉普拉斯无所不包的公式之中,而是把它们放在一个生活的图景中。不是把它们看做已成的事物,而是把它们看成方成的事物。任何关于世界的单一的看法,不管它是科学的、宗教的还是艺术的,都可能被歪曲。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用一种新的眼光看世界,认为它具有一种我们也具有的秩序,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了。我们将不再满足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机械地操纵世界,而会对它怀有发自内心的爱。其实关于这一点,黑格尔的辩证法早已指出,在那些基本的二元分立中,一旦它们被彻底地理解之后,每一方都表明自己不仅是对立于对方的,而且是统一于对方的。“人类的历史因此并不终结于分化。它超越了分化,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文化形式。”⑤

皮亚杰在他的很有影响的《人文科学认识论》一书中指出,物理学与信息论二者关于熵的概念不谋而合,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在热力学和语言学这两门相距如此遥远的学科间建立起联系来,可是人们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同构性。在这种情况下,一门自然科学所获得的技术就能为解决人文科学一个中心难题直接启发所要建立的技术。信息论从热力学得到了它的形式启示之后,反过来又影响到热力学的解释。有些学科人们不确切知道究竟应该分在自然科学还是分在人文科学,控制论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逻辑学既属于自然的科学,又属于人文科学,其实它在这两者之间起衔接作用,因而无法作线性分类。学科整合可以说是科学与人文达到交融的最综合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横跨两大领域的观念和方法上的相互借用,就不是个别和偶然的现象了,而是大量的必要的方式。早在笛卡儿那里,就曾对人类各种学科本质上的合一性作过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全部科学合在一起就是人类的智慧,这种智慧尽管能用于各种不同的学科,但始终是一个整体,不会被分化出不同的东西,正如太阳光不会由于照耀在不同的事物上就会被分化成不同的东西一样。科学与人文在学科上的整合也有不同的方式。建筑学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 性,心理学则属于“两栖”学科,生态学属于跨学科,数理经济学属于“1+1”学科,科学哲学、科学美学属于“转视觉学科”,计算机网络工程是科学与人文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工程,这种学科互构使后现代科学整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将成为一种可能。在这样的差异中的互补,两方面的原则往往是同时发生作用的。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亦此亦彼”的逻辑而非“非此即彼”的逻辑来思考,因为所有伟大的理论建树都是以统一性归化异质性的。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与“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质量教育”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培养具备面向世界,具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的人才。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重要使命,必须改革与此使命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注重人文精神教育,寻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达成和谐一致,任何偏激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其说服力都显得极其苍白。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我们正面临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通互融。科学与人文融合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两种精神的交融,这种交融使得科学以客观外界为尺度的客观原则与人文以人为起点和归宿的“人学”原则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形成的认识和思想成果既具有科学的实证性和可检验性,又是对人与无限、主观与客观的接缘性思考。尽管古希腊美丽的统一在人类痛苦的分裂成长中不得不死亡,但未来人类文化的再一次伟大统一,将在灿烂的曙光里诞生在地平线上。

[注释]

①(英)以赛亚·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冯克利,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2:106.

②(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齐世荣,田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

③(美)大卫·雷·格里芬.超越解构[M].鲍世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3.

篇2

那么,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到底有哪些现实意义呢?现代课堂是民主的,是以人为本的,是动态生成的。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是多样的,思维是发散的,审美是多元的。而教师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走向,体现着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在改变观念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细节的革命,从教学现场的处理策略开始我们的教学行为。“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只有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行为细节,推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指导细节,欣赏细节,把玩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

一、细节:教师教学智慧的闪光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课堂,大的框架要粗线条,小的细节要细线描画。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过程细节的处理。”课堂教学细节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技巧、丰富教师教学智慧、积淀教师教学品格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笔者以两个教学片断为例来具体阐述。

片段一:《生命桥》

师:读着这感人的一幕,你想对老羚羊说些什么?请大家展开想象。

(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突然有位学生语出惊人)

生:老羚羊啊老羚羊,你真是太傻了,为了小羚羊,白白断送了自己的生命。(其他同学大笑)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老羚羊,听了他的话,你将如何作答?

(学生各抒己见)

生1:与我们相比,年轻羚羊的生命更为宝贵。

生2:我的死换来了年轻羚羊的生命,值得!

生3:为了下一代,我甘愿牺牲自己。

师:听了其他同学的发言,你现在想对老羚羊说些什么呢?(教师又转向刚才那位同学)

生:老羚羊啊老羚羊,我为你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我深深地敬佩你!

片段二:《九色鹿》

师:同学们仔细地品读课文,想一想九色鹿和调达在你心中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可在书的旁边写上批注。

(师生交流时,一学生把话题扯到乌鸦的身上)

生1:我补充一点,课文中可能有意让乌鸦和调达形成对比,乌鸦虽然长得丑陋,可它心地善良,这与调达形成对比,更能看出调达的忘恩负义。

师:(饶有兴趣)乌鸦虽然不是这篇课文的主角,可你的见解很独到、很深刻!还有哪位同学想说说?

生2:老师,可能九色鹿以前也帮助过乌鸦吧,九色鹿心地善良,它帮助过的动物肯定不少。

课堂既是知识和能力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的过程,又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只有这些细节被关注、被珍视,课堂才能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在片段一《生命桥》案例中,当学生与文本对话认识发生偏差时,教师没有急于纠正,而是运用智慧,把“球”又抛给学生。通过其他学生的介入,以同伴的对话来巧妙地引导,既没有挫伤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又不露痕迹地使学生正确地把握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可谓一举两得。

智慧生成教学细节。课堂中,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常常能体现他们的创新意识,尽管创新思维的火花是那么渺小,但教师必须格外珍视,根据学生思维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绽放教学精彩。片段二《九色鹿》案例的中心议题是研究九色鹿和调达各自的性格特征,然而教师运用智慧,敏感地捕捉精彩的瞬间,使课堂“节外生枝”,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学生的思维促发了教师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则促发了学生的再思考。

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关注教学细节也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二、细节:学生学习主体的立足点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课堂学习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在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处处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自尊心,时时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所以,只有坚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坚持引领建构平等的师生对话,坚持尊重差异的独特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下面是笔者从资料上看到的两则教学片段。

片断一:《放弃射门》

师:刚才同学们读了3遍课文,谁还愿意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师:课文中描写精彩场面的是哪一节?

生:第四节。(当比赛进行到63分钟时……)

师:这一段最难读,课前我读了几遍,敢不敢和我比赛?

生(兴奋地说):敢!

师:你们自己先练一练。

(生自由读第四节)

师:怎么样?准备好了吗?谁愿意和我比赛?(指名读)

(生读第四节,读得较流利)

师:老师低估了你,我都不敢和你比赛了。

生:老师不准赖皮。

师:我请一位同学替我读。(指一名不举手的同学)

生(低声说):不敢。(其余生说:老师必死无疑)

师:你可以坐着读。

生:也不敢。

(师走近他,蹲下来,摸着头,鼓励他读;该生轻声地读)

师:不简单,只漏了一字,相信你以后一定读得更好。下面听老师读,你们作评委。(师开始读得较好,中间故意漏了两个字,情况紧急时故意读得较平淡)

生(立即举手):老师,你读漏了两个字。

生:老师,“福勒猛得将脚收了回来”应该读得快一点。

师:你认为该怎么读?(学生读得绘声绘色)

片断二:《那深情的一跪》

教师指名朗读,当听到一位孩子读“蓦然瞥见对面几步之遥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一句的“瞥”读不准时,孙老师走到这位孩子的身边,并蹲下身子,保持与孩子一样高。

师:跟我读“瞥”。

生:瞥。

师:再连词读“瞥见”。

生:瞥见。

师:再读句子“蓦然瞥见对面几步之遥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

生:蓦然瞥见对面几步之遥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

师:同学们跟这位同学读。(同学们跟着这位同学读字、读词、读句子)

师:了不起,不仅自己读好了,还当了小老师!

《中庸》说:“致广大而尽精微。”在前一位老师的朗读指导细节中,我们不应只欣赏这位老师朗读指导方法之巧妙,还应为这位老师那一“蹲”而拍案叫绝。但这些教学细节恰恰是一些教师非常欠缺的。我们在欣赏后一位老师教学艺术的同时,感动的是这位老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走到这位孩子的身边,蹲下身子,保持与孩子一样的高度,认真地倾听。另外,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更令人感到敬佩的是,后一位老师不仅让孩子体面地站起来,更让孩子体面地坐下去。

常听人说语文学科有多么的难教,教师要做很多工作才能上好一节课。可从这两位教师“蹲”的小小细节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学细节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老师亲近了,这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走近学生,俯下身子,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发言,更要尊重和鼓励他们。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细节:学生独特体验的生成点

“语文教学的真谛应当是让儿童过充满德性的、灵动的、创造的生活,为儿童幸福人生奠基。”试问,我们以前在营造课堂文化时,是否更多地从“儿童立场”出发,是否让儿童以自己的眼光把他们的个体生命,以及对世界的真切体验自由灵性地表达出来呢?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位老师是如何做的。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使得“想了”和“不想”完全不一样。请你们默读课文,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时间6分钟。

(学生默读课文,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机锋万变,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6分钟过后)现在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1:诗曰:“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与“游人”的换位,看出冰心奶奶的心里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师:是呀!心里有儿童,眼里才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生2:“颐和园门口,就像散戏似的,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门内挤了出来。”在一般的人看来,这群孩子是顽皮的、令人讨厌的,而冰心奶奶却把他们看成活泼、可爱的小天使。

生3:太阳是光明的、温暖的,冰心奶奶说孩子“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生4:冰心奶奶说我们是天使,是太阳,是花朵,是春天。我们感谢她的比喻,感谢她的提醒。是天使,我们要释放可爱;是太阳,我们要释放光明;是花朵,我们要释放美丽;是春天,我们要释放明媚!(热烈鼓掌)

师:你正在释放着可爱、光明、美丽和明媚,不仅是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

生5: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美在儿童”。

师:在这句话的下面划上破折线,签上你的名字。记住,这就是你的读书格言。(学生鼓掌)

生6:花是美丽的,也是柔弱的;花是美好的,花期却是短暂的。生命柔弱似花,生命短暂如花,我们应当怎样延续美丽的花期呢?

师:了不起的是你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花期,谈人生。你提出的问题值得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人珍视与探究。我愿意把你的话记在心里,时时警策!

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上真正体现“儿童立场”?在这位老师身上体现出一种勇敢――勇敢地摒弃精雕细琢的“巧问”和喋喋不休的“细讲”,而让学生有充足时间细细品味揣摩。再者,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尊重――尊重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尊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的解读和产生的独特体验。“儿童立场”的精髓,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展现生命的“原生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细节的存在是多样的、丰富的。如果教师能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细节作为教学的新契机,课堂将开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教学细节看似随意,但随意中却饱含着爱心;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却体现着思想;看似细微,但细微中却表现出艺术;看似平常,但平常中却蕴藏着智慧。一句话,教学细节与教学理念有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素养,语文教学才能永远独立潮头,胜人一筹。

[参 考 文 献]

[1]杨荣华,戴连红.为“蹲”喝彩[J].青年教师,2007(1).

[2]陈兰惠,卢谦.例谈以文化的眼光解读并处理文本[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8(5).

篇3

一、在探究起始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往往忽视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

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这节课时,出示了一段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录像,然后对学生说:“对于水中的潜水艇,你都有什么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1: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能沉下去?

生2:潜水艇在水中为什么会浮起来?

生3:水中的潜水艇为什么能浮起来也能沉下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属于同一类,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不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整理的话,那么让学生继续再提,学生也只有“乱提瞎问”了。其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

二、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而忽视了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

在现在的科学课堂上,教师们非常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对于“动手做”的方式来学习科学在理解上过于片面,认为只要是科学学习都要动手,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许多动手的活动,以致于课堂上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热闹闹的忙碌景象,但是课后学生的头脑依然是一片空白,并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太多实质性的培养和提高。其实我们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

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转贴于

三、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是现在有些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不清楚什么时候该进行指导、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课堂上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学生就是上帝,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其结果常常是使课堂教学成了一种“放羊”。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学预设,而忽视了动态生成

篇4

关键词:课堂设计;整体性;站立式起跑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21

体育课作为一门讲究技术与智慧的课程,它所呈现的力与美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体育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对课堂整体有一个统筹规划,所谓“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树立整体的观念,如何关注课堂教学“点、线、面”的统一结构,并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思考的问题,而落实到实践层面我们必须考虑到的就是重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效果严谨完整地统一在一起。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整体感,“东敲一榔头,西砸一锤子”,会让人感到凌乱不堪,上课效率也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教师不但要潜心研究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还要注重教学的整体性。现就《站立式起跑》一课,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注重课的整体性

课的整体性应体现在情景的整体性和课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性上,情景的整体性是指一堂课以一个情景贯穿全课。当然,一堂课中也可出现片段情景,但总没有整体性情景的效果好。课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性是指课的各个部分都围绕课的目标和重难点进行设计。

1.情境联动,把握整体线索

在站立式起跑中,笔者采用情境教学,并且“一境到底”。所谓“一境到底”是指在一节课中,以一则典型材料为主线设计情境,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探索、实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笔者把情境设计成“花果山上的一天”,笔者扮演美猴王,学生扮演小猴子。课中设计了七个情境片段:“早上做操——耍棒练基本功——大家来游戏——小猴学本领——大家再游戏——小猴运桃——同庆丰收”。仔细分析七个情境片段,实际上都在“花果山上的一天”的大情境中,并且符合逻辑,没有突兀的感觉,因此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环环相扣,彰显整体优势

体育课虽然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实际上,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并构成一个整体,整体体现在准备部分为基本部分作铺垫,基本部分的辅教材既能发展体能,又能巩固主教材,结束部分的放松要针对基本部分的内容而定。

通常,准备部分的目的是活动肢体、预防伤病和激发兴趣,为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但笔者以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准备活动还需为基本部分做好技术上的铺垫。在本课的准备部分,笔者设计了一个通过“手掌顶棒”“立棒击掌”等练习活动的“耍棒练基本功”的小游戏。虽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可总觉得在技术的铺垫上做得不够。假如在准备部分设计一些发展快速反应的游戏,如各种姿势的起跑等,就能为基本部分奠定技术基础,提高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在基本部分,围绕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笔者设计了“互换位置扶棒”和“火速救棒”游戏,并通过一些变化,让学生逐渐掌握技术。在辅助教材部分,笔者设计了一个“运桃”接力比赛。在游戏的准备姿势上,笔者要求学生必须采用站立式起跑。这样的设计既能弥补主教材发展体能的不足,又能巩固主教材技术,一举两得,很好体现了主、辅教材的整体性。

主教材是站立式起跑和“运桃”接力比赛,主要侧重下肢运动,因此,在结束部分笔者设计了一套针对腿部放松的敲打操,同时选了比较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纸棒轻轻地敲打自己的腿部,用按摩放松身心,用音乐荡涤灵魂,在这个优雅亲和的氛围中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后“静”的魅力。

二、注重主教材的整体性

笔者认为主教材的整体性应体现在主教材教学的练习步骤应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

本节课的技能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动作方法。针对教学目标,笔者首先通过游戏一“互换位置扶棒”让学生初步感知站立式起跑动作,从而引出本课主教材站立式起跑,再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以及学生展示、师生纠错等方法来进一步学习站立式起跑动作,最后通过游戏二“火速救棒” 来巩固站立式起跑的动作以及学会站立式起跑的口令。这样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遵循了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因而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的难点是学生重心不够下移前倾以及同手同脚的问题。针对本课的难点,笔者除了正反对比外,还特地采用游戏一:“互换位置扶棒” 来解决,并且着重安排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方法:两位学生分别站在相距1.5米的红线和绿线后面(左脚在前),右手拿棒(棒顶、棒中等部位),两棒对齐,错肩站立。当哨子声响,两人同时松开手,跑去扶对方的棒,只有两人都扶到了棒才算获胜。为进一步解决身体重心下移不足的问题,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身高决定握棒高低位置(手握得越低身体重心就越下移),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身体重心不够下移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针对个别学生身体不够前倾的问题,要求其把纸棒放在离身体远点的地方,不知不觉解决了问题。

三、注重场地器材的整体性

笔者认为场地器材的整体性应贯彻“一场多用,一物多用”的原则。

1.一物多用,步步为营

在本课中笔者采用一物多用的教学原则,用卡纸做成的五颜六色的纸棒作为本节课最重要的器材而贯穿课的始终。从热身活动中的棒操、“耍棒”过渡到基本部分的游戏“互换位置扶棒”和“火速救棒”,都用到了器材“纸棒”,在站立式起跑练习时纸棒又变成了“起跑线”,在辅助教材接力比赛中孩子们用手中的纸棒拼成了弯曲的“小路”,而在最后的结束部分放松操中纸棒又变成了“”,合着音乐节奏用纸棒敲打身体各部分进行身心的放松。一根小小的纸棒把教学各个环节紧紧串联起来贯穿了一堂课,就像一根线串联起一颗颗珍珠,变成了一串项链。

2.一场多用,层次分明

教师在设计场地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从场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尽量一地多用,注重实效,注重合理性。本节课的上课场地规定在室内篮球场,横宽纵短,考虑到安全因素及主教材游戏要求学生之间必须保持在1.5米左右的间隔距离,因此设计了两列横队面对面在篮球馆内横向排开。为了便于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调动以及易于学生找到自己的活动区域,在基本部分笔者用红、绿两种颜色的胶带在场地上划了四条主线,并在两条红线上标上小标志作为前排学生的站点,同时在分层教学中,用不同颜色的胶带来表示远近距离。在站立式起跑完整练习时,为避免队伍调动过于频繁,根据场地纵向距离短的实际,笔者设计了听到口令后跑几步的练习。尽量考虑在同一区域内进行活动,在结合教材内容基础上有效提高场地的整体性。

四、注重单元的整体性

单元作为学期课程的基本构成体,在体育课程安排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把握单元课程设置与按照单元要求设计课堂教学如同盖房子,第一课时的设计就如同盖房子中的打桩奠基,只有桩打深了打实了,整个单元的“房子”才能稳固坚实,才能继续一层一层地往上盖,最后盖顶一所房子才算完工,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心中画下“单元”目标的蓝图,才能让每一块砖落到实处,让每一个设计恰到好处。

目前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一般以单元的形式出现,单元的课次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而定。不管一个单元有几课次,课总是单元的一个基本单位,不能代表单元。这就提醒我们在进行课的设计时要有单元意识,要有单元的整体性。但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公开课上,有些教师为了突出自己的教学能力,经常出现课时计划单元化现象,这样会导致练习步骤跨度过大,学生想学学不好,于是,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信心,渐渐远离体育。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站立式起跑,从技术结构上分析,站立式起跑是快速跑的一个技术环节。快速跑在水平二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单元共四课时,本课(站立式起跑)作为快速跑单元教学中的第一课时,是水平一自然站立式起跑的深化,学好站立式起跑能为以后学习快速跑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笔者有单元整体意识,加之正确处理了快速跑的技术环节,因此,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篇5

论文摘要:简笔画简易速成,直观有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广泛运用于英语单词、语法、句型、对话及课文等方面的教学。

简笔画最早是英语教学法专家理查兹博士(dr.1.a ftichards)和吉伯逊( c . gibsun )女士创造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它方便、易行,适用性强,利于创造语言环境与营造教学情景效果。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初中英语教材充满着各种描述学生日常生活情景的材料。学生只有将自已融人各种各样的情景中,才能更有效地学好英语,这就决定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和情景性。运用简笔画就是为教材内容提供生动具体的情景.并围绕这一情景展开一系列的语言教学活动。运用简笔画不仅使教师能得心应手地组织教学,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而且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对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橄发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下面谈谈作为直观手段之一的简笔画的特点及在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一、简笔画的特点

1.简易速成,为教师提供了操作的可行性简笔画(stick figures or maleh  pictures)是从jl何图形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只须用儿根线条和几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就可以组成许许多多不同的画面。简笔画的作画原则是“宁少勿多,宁直不弯,宁简不萦”。即能用一笔的不用两笔,能用直线的不用曲线,能用简单图形的不用复杂图形。如画一人在游泳,只需用三笔:即一条两折线,一个半圆和一条波浪线;画一个人打篮球、只用四笔。(见图1)

正因为简笔画简单易学,故被人称为“一日简笔画”。即用一夭的时间就可以学会。只要掌握简笔画的绘画原则,人人都能学会它。简笔画用于教学而不用于欣赏。因此只求写意,不求写实,多萝数笔,顷刻功夫就可以清晰地使一个事物,一种行为,乃至一个情景,都跃然纸上。例如画人物就不必画出衣服,画动物更不必费劲去画出羽毛或鳞片。母鸡和小鸡的形象只是在半圆和回的荃础上衍生即可。(见图2)  简笔画结合若教学内容,随教随画,与讲解或操练同步,可加大课堂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设情景,增加了课堂操练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以培养和强化学生运用英语能力为目的。无论是教句型,教对话,还是教课文,都离不开大且的操练。现行初中教材的课堂操练一般采用“三级模式”进行,即“机械操练”,“有意义操练”和“交际性操练’。离开了语言情景的操练活动便显得十分枯操无味,更无效果可言。但如果使用了简笔画,就会使操练变得生动有趣。如给" what are they doing ey are having sports." "what is she/晚doing?”"she/ f1e is skating /riding a bike."滑冰,骑车的动作是教师不便在课堂上演示的,配上简笔画(见图3).既为操练提供了方便,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愈力,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操练效果。

3.运用广泛,体现了教学效果上的实用性

    简笔函不仅简易速成,而且在教学中运用广泛。它不仅几乎可用于各种场合,各种课型以及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和巩固各个教学环节,而且能把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形象思维引人逻辑思维进而升华到创造思维。作为辅助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简笔画适合青少年的学习心理,深受学生欢迎。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接受和受益。这就体现了这一手教学手段的实用性。正因为如此,对于中小学英语教师来说。运用简笔画教学是一项必备的教学技能,也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种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

二、简馆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l.用简笔画教单词

    单词教学虽然可以用实物和图片作为辅助手段,但许多实物是无法显现在课堂的.图片也并非应有尽有。率握了简笔画就可以把教材中有关的事物或情景轻而易举地翔上黑板。大到蛛鱼大象,小到老鼠蚊虫,远到法国的凯旋门,近到窗外的鲜花,都可几秒钟内,展现在学生眼前。既避免了语言描述的麻烦,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用简笔画辅助英语单词教学体现在下列几方面。

    (1)对教师可以把要教的单词画在黑板上或纸上,然后用“what’s lhis’1”或“what。they do-等句型设问。在复习单词时,可利用简笔画组织学生做游戏。例如,教师在小黑板或纸上画出学生学过的2p个名词让学生先看一分钟,然后收起来,接着让学生写出看到的东西,看谁写得多。这样就使枯燥无味的单词教学趣味化了,从而收到了窝教于乐的效果。

    (2)在教授某些形容词的反义词时,用简笔画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使学生从直观上产生对比联想,这样既学得活,又记得牢。(见图4)

    (3)教介词,特别是表示方位的介词时,用简笔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的记忆。(见图5)

    (4)用简笔画也可用来区别愈思相似和相近的词。

教材中的许多语言知识,如一些相似意思或相近的动词,鉴于学生的英语程度。不易区别,更难理解。如用简笔画,一看就明白。例如教"in the tree”和”onlhr tree’s的区别,通过下面三幅画就一目了然了。(见图6)

    又例如在教ltting, take的区别时,通过下面两幅画的演示,这两个动词的不同方向,就不言自明了。(见图7)

   2用简笔画教语法

    用简笔画讲解某些语法知识。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变得易于理解。

    (的例如教现在完成时态和过去完成时态的对比,可用下面这幅简笔画来演示。(见图8)

(2)运用简笔画教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在黑板.l画出如下三幅画,或说或提问:(见图9) 

 

3用简笔画教句型和对话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句型和对话的操练常常采用mmc三级操练形式,即机械操练( me-tbenltel),有意义操练(meanin}ul)和交际性操练(com-municative) .要能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首先要做到熟练掌握这一语言,也就是说,首先要组织好机械操练,而这级操练往往比较枯燥。如配上简笔画,再把对话上的关键词写出来,由于有画面的情景作提示.操练起来就容易得多.效果也好得多。如义务教育初中英语第一册第85,$6课句型" wlwl are you/is he/is she doing?”及其回答时,可以采用下面兰幅简笔画。(见图10)

    4.用简笔画教课文

    课文教学,有时也同样可以利用简笔画来辅助。如把课文分成若干小段,将每段所含的信息配上一幅简笔画,让学生根据简笔画提供的情景进行说话,从而达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目的。这种方法将视听说结合起来,运用整体教学原则,通过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它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即“一情一景,萝萝数语,利用提示,看图复述”。

“一情一景”,就是将一小段课文的情景用一幅简笔画来表达。简笔画的设计应尽量概括课文提供的信.息,每幅画包含的信息不可太多,因此每篇课文要多分几段,多设计几幅画。“寥寥数语”指的是每幅画用屯五句话来叙述,低年级的课文一幅画用两三句话甚至一句话来叙述为宜。高年级的课文一幅画最好不要超过五句话。“利用提示是将每一句中的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提供在画的下面.便于复述时联想。

篇6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学习能力 厌学 预防为主

社会的经济模式决定着教育模式,教育又转过来服务于经济。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以知识生产、知识应用和知识消费分配基础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知识是经济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它对经济的贡献率极大地超过了其他各生产要素之和。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劳动是从事知识的创新与改造,知识的生产,知识的收集、整理、加工与传递,知识的应用与消费等。因而,知识经济从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知识的创新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知识的消费能力。然而,知识的创新、生产、应用和消费必须建立在知识学习基础之上,劳动者只有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形成知识的创新、生产、应用和消费的能力。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与经济的相互推动作用,导致了知识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劳动者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个体才会成为一个有用之人,才有立足之地。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显得非常非常的重要,已经成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个人生活与发展的第一需要。

为了顺应时展的要求,全社会都在着力于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集体、学习型团队如雨后竹笋,正在不断形成。然而,正值成人的再学习生机勃勃、方兴未艾的今天,少年儿童的厌学情绪却与日俱增,不断蔓延。这是多么让人揪心的反差呀!由于少年儿童厌学情绪的不断滋生和漫延,不仅给他们自身的学业与健康发展造成心理障碍,还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产生了重大的负面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厌学情绪的日益加重,导致了一些学生逃课甚至逃学、攻击、偷盗等极端行为,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和后果。因而,解决少年儿童厌学问题已是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

那么,解决少年儿童厌学的根本途径与方法在哪儿呢?我认为应重在预防!

小时候,听妈妈讲过扁鹊的故事。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在当时声名显赫、家喻户晓。其实,扁鹊有兄弟三人,他最小,两个哥哥都是医生。当时的魏文王得知此情后很感兴趣,便召问扁鹊:“你兄弟三人都是名医,到底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道:“长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吃惊地追问:“你的名气最大,你中兄次之,长兄名气则小,为什么反而长兄的医术最高明呢?”没想到扁鹊给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回答:“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在骨肌上开刀动大手术,救人于危机之时,所以人们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传扬全国;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我中兄虽说病治得好,但他只能治些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是及于乡里,人们觉得他的医术水平一般;而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并不知道他事先已经铲除了病因,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所以觉得他的医术普通,但在医学专家眼里长兄才是真正的医艺高明者。”

的确,“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树立了“防大于治”的医学观和教育观,我们的现代教育更应该牢记祖先遗训,发扬与广大“防大于治”的思想,牢固树立“学校教育,以预防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在少年儿童厌学教育的问题上,应着眼源头,把教育的重点放在“铲除病因”上,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篇7

一、 要构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民主和谐课堂。在课堂上,大胆地采用自由交谈式,学生可以不举手就回答问题或随意交谈,谁先站起来就由谁先说,有的老师担心课堂秩序,养成习惯了一点也不会乱,有时没有人说,也可以不起立,直接坐在座位上说自己想到的想说的。因为有些念头会一闪而过,老师如果没有点名,那他就失去了说话的机会,或者过一下再点他的名让他说,他的思维已经过了。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有充分的交流,学生有平等对话的权利和机会,畅所欲言。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敢于向教材提问,敢于向教师挑战,学生的个性在平等对话交流中尽情飞扬。只有在这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才会积极主动地观察和思考,使其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 要构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个性化课堂。在班级授课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采取统一要求,课堂显得整齐而有序。有些学生会因方法不适而导致思维空间狭窄,学习效率不高,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也会随之消失。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随着文本产生思维碰撞,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首先就要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1.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一堂课的关键所在。教材为师生对话提供了话题,交流与交往的平台,教师在尊重教材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基本素材,对其进行重组、整合,确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但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并不是以教师的教为依据,而是以学生学的需要作为主要依据。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阶段要求和本册教材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决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学生而异,因教者而异,因“文本”而异。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开阔思维,启迪智慧,开拓语文教学的天地,达到语文教学目标实现的最优化,是我们每堂课都必须思考的。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必须选择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低年级可以采用表演、游戏、演示等直观性的教学法,高年级可以多安排些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索学习。学生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个性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等,就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每个人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为学生的思考、发现、探索和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学习《绝句》(两个黄鹂)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有的表演吟诵,有的绘画,有的用水果拼盘表现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学生们兴趣盎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了发挥。 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学习的视野。在语文教学时,预习时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可以自学,深入理解时就可以合作交流,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学习方法,喜欢朗读的可以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喜欢圈圈点点的可以边读边揣摩或作记号或写上自己的感悟;喜欢边读边说的可以和学习伙伴讨论学习体会……

篇8

    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新、旧题型对比

    旧题型:从阅读理解文章中选择出五个长句子来考核学生在对文章的理解上的翻译能力。

    新题型:给学生一句不完整的英文句子,其中部分内容用中文表达,需要学生通过选择正确的英文表达方式表达中文部分的内容。即: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Chinese translation 更改为Chinese Expression —— English Translation。

    对比结果:较之旧题型的阅读理解式翻译,新题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要用自己所学的英文表达方式来准确的表达中文意思,难度较大。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堂设计

    (一)桑代克的关联主义理论

    桑代克认为当外界刺激与反应有关联,并且这种反应伴随有令人满意的效果时,关联的力量就被加强了。关联就会打下印记(stamp in)或被习得。当这种反应伴随有恶性效果时,关联的力量就消减直至消亡,关联就被排出(stamp out)或遗忘,甚至会导致惩罚联想。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堂设计

    1、根据桑代克关联主义理论中准备律和效果律的有关内容,桑代克为广大翻译学习者提供了一条好的途径。他指出,学习者对外界刺激的反映取决于自身对其是否有准备,包括心理准备与知识准备。如果学习者有准备而又能参与课堂活动,就会感到满意、愉快;反之,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就会使其感到苦恼。教师可以依据这一理论,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做好心理与知识方面的准备。因此可将翻译课堂划分为“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种。

    (1)“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教师可选择学生较为喜欢的教学内容,用以提高学生在翻译方面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为随后的翻译教学奠定基础。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Section B的课文中,作者用了数次关于烹饪做饭的单词(如chop, slice, cube等),为了提高学生对于翻译的兴趣,教师可以先进行关于做饭方面单词的总结(如shred, mince等),并且可以准备一下学生平常喜欢吃的中文菜名来让学生翻译。例如:鱼香肉丝(shreded pork with garlic sauce),宫保鸡丁(chicken cubes with hot peper)等,使学生用所学的单词能够通过他们日常生活中喜欢的东西表达和翻译出来,大大的增加了学生对翻译活动的喜爱。

    (2)“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小教师”的作用,利用课前10分钟,让“小教师”进行小型专题翻译讲座、翻译实践讲座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乐意性,不断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翻译能力。例如部分学生喜欢电影,可让其进行一次影片片名的翻译。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有一次的课堂教学,学生将周星驰的影片节选部分内容,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影片片名的翻译讲座。他采用播放图片的方式,将周星驰电影的海报通过大屏幕投影出来,然后让其他同学试着翻译其中文名称。如《大内密探零零发》(Forbidden City Cop),《少林足球》(Shou Lin Soccer)等。他对这些影片片名的用词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大内密探零零发》中为什么翻译者用的是cop,而不是policeman?原因在于周星驰的电影主要以幽默搞笑为主,cop比policeman更加口语化,随意化一些,因而翻译者选择cop。又例如《少林足球》中为什么翻译者选择用soccer,而不是football?原因在于这部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地在香港,众所周知,香港曾属于英国租界,其语言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英语的影响。Soccer是英式英语,而football是美式英语,所以此处用soccer更为恰当。通过“小老师”的讲解,不仅大大的增加了学生对翻译课的喜爱,也使得学生明白了翻译不仅是一个语言向另一个语言的转换,翻译的形成更加需要翻译者从各个方面去考究和钻研,使学生从心理上对翻译活动更加重视。

    2、根据桑代克关联主义中尝试错误学习法的要求,翻译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时间不断尝试的学习过程,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在翻译错误中成长,不断地在翻译过程中掌握翻译技巧。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Section B的课文中,主人公说了这样一句话:“I swear I’m going to raise the devil with the management this time.”句中的词组“raise the devil”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陌生,让学生在没有资料可查的情况下,学生的翻译都是错误的,不恰当的。真正的句意是:我发誓我这次一定要跟管理人员大吵一次。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对正确中英文的表达方式的把握,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篇9

一、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适应了现代科学技术综合渗透发展的趋势

一是科学技术系统的综合发展体现了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古代的科学包含在哲学思想中,以后才逐渐分化出来。19世纪末,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科学技术开始高度分化。其特征为一系列基础学科的诞生和确立,主要表现在学科分支愈分愈细,分支学科越来越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当代基础学科已有538种,学科专业在4000个以上。”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曾十分深刻地指出:“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到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链条。”它们的形成必然促使其本身和其他自然科学不断分化而产生新的学科,并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客观世界既是多样性又是高度统一的物质世界,反映客观世界规律的科学技术本质上也是内在的统一体;而科学的单纯纵向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科学研究客体和科学自身整体性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各学科之间的孤立封闭状态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解决当今社会发展中日益繁多的重大的综合性问题。因此,科学技术势必走向交叉、综合和一体化。科技发展史表明,20世纪中叶,科学技术高度综合,新兴交叉性学科和高新技术不断涌现。据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版的三部专门介绍世界新兴学科的工具书《当代新科学手册》(杨过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新科学手册》(张长城,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和《世界新学科总揽》(金哲,重庆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记载,当今世界的新兴学科已发展到数千种,其中新兴交叉性学科(包括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是主流,并且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在大量产生交叉新学科的同时,交叉学科又渗透到传统学科,使其继续衍生分支,并与交叉分支纵横交错,交叉方式异彩纷呈;另一方面,涌现出传统学科所不能包容的大批综合学科和横跨一切学科所不能包容的大批综合学科和横跨一切学科的横断学科。”这标志着现代科学进入系统综合期,技术科学的发展也是如此。

二是科学技术系统的综合发展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综观近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每次科技革命都会伴随着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并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随着以SCI理论、DSC理论,以具有多学科特征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 不断深入发展,提倡终身教育、智能教育、未来教育、博才教育的教育革命正发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前人类面临的许多全球性重大问题,如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的解决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而需要多学科的专家摒弃传统狭隘的学科门户观念,通力合作,从多学科的视角来谋求问题的解决。“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科学技术必须对此作出积极的回应。

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从高等教育的职能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当代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我国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阶段和重要途径。这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技和文化。当代的高新技术和重大基础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往往涉及到多学科的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的成果,而当今它们越来越显示着跨学科性。目前,我国政府、社会各界以及研究生无不对高等教育更好地履行职能寄予厚望。因此,研究生教育如欲遵循“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需要”M这一客观规律,就应主动地顺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潮流,更好地履行职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广博的知识、掌握多种研究方法、适应市场需求、能经受起历史考验的高级人才。

二是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看。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在“以俄为师”的指导思想下建立起来的。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其弊端逐渐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文理分家、理工分家、单科性学院过多、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纵深发展”和简单积累而忽视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和交叉渗透等,这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较窄,“隔行如隔山”,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岗要求和多次选择,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同时,在学科日益综合化的背景下,这种人为地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既不利于学科之间的协同作战、合力攻关,也不利于学科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更不利于新的学术思想的萌发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世纪之交,我国开展的高校合并运动既是基于对此的深刻认识,也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历史机遇和现实平台。

三是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看。我国高校内部教学和科研管理体制一般都是以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系制”。教师和学生分属某一学系,其人事、学籍、教学和科研等活动只对该系负责。这一体制使得人们不善于或不习惯于与其他学科的人员进行交流沟通,某一学科的专家学者很少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其他学科的同行,对其他学科知之甚少或是兴趣不大,从而使学系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院(系)墙。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既有利于学系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和资源统合,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一是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产、学、研网络系统的子系统,高校是知识创新系统和知识传播系统的主力军,是知识技术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的生力军。研究生教育是以国际学术发展前沿知识为教学内容,以科学研究为培养手段,以知识创新为学习目的的高层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m相对于大学生而言,研究生的身心发展已达到了进行更高层次学习所需要的要求,研究生导师本身也是高校内部学术造诣最深、科研能力最强的一流师资,他们本身负有知识创新的使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实施及知识创新任务的落实,必须依靠研究生教育,而研究生教育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担负起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使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其永恒的主题。“研究生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很多,其中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学科的创新,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和属于其他学科的专业领域的交换。最高层次的研究人员,往往属于某个杂交的亚学科。”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所言:“在科学发展史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个课题组的研究表明,跨学科课程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增长,增强学生掌握特定领域和学科的知识,改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作为全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最高荣誉奖、代表着人类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百年诺贝尔科学奖的跨学科获奖情况(见表1),也告诉我们,跨学科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本学科的前沿领域以及本学科与相邻学科或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是创新的两大领域。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有百年历程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跨学科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最初的36.23%发展到47.37%,20世纪最后的25年获奖的跨学科数占总获奖数的近半。需要说明的是,20世纪物理学、化学、医学与生物学领域的大多数重大科学发现都榜上有名,如X射线与放射源的发现、量子力学、原子结构、基本粒子、核裂变、基因理论与工程、DNA双螺旋模型、激光、超导理论与超导物质等。在这些成果中,通过跨学科获得的奖项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对作为未来科研事业接班人的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教育,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和创新视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为研究生的创新提供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复杂条件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我国以科技为主导、以经济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是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博”、“专”结合,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其体制、结构、科研和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以传统的学科和专业为准绳,培养的人才的适应面极其有限,既难以适应其专业之外的工作和其他方面的需求。同时,在综合思维方法和利用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欠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急剧变革,经济产业机构的不断升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必须不断地面对社会加速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必须认识和解决复杂的新问题。在复杂而盘根错节的问题前,单学科知识和狭窄的专业化技能往往显得软弱无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靠跨学科、?106?多学科,尤其是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其结果必然是对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越来越大,对研究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研究生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科学研究,综合研究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制订都是围绕着培养科研能力这个中心。我国培养的研究生虽不乏发明创造者,但更多的是停留在书本研究上。要革除这一弊端,必须根据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精选课题。然而,研究一旦涉及到科技和社会的重大问题,靠单枪匹马打天下很难解决。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为研究生的科研选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造灵感,培养研究生的协同攻关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

一是“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立足之本”。没有一定水平的学科建设,任何教学科研机构就没有能力培养研究生;而没有一流水平的学科建设,亦根本上就没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因此,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那些寻求发展的高校全部工作中最不可轻视并要将它放在龙头位置上予以考虑的问题。

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综合性、艰巨性、系统性和长远性的工程。它是根据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依据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对学科发展进行规范和深化的过程。如前所述,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综合一分化一综合”的过程,现代科学已经呈现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并以综合为主的趋势。因此,学科建设必须适应学科的发展变化,有效进行学科交叉。实行学科交叉,尤其是传统学科与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学科的交叉,可有效地改变我国高等学校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教学质量不高的状况,有利于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校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的特征;而科学研究具有先进性、前沿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并以适应和促进学科发展为己任。这就意味着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是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也对学科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学位点是学科建设的外部表征,科研或学术成就才是学科建设的质量特征。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又是培养研究生的最重要途径。对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教育,能使研究生学习和掌握不同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促使不同学科的思想进行交流、渗透和碰撞,促使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思维和跳跃式思维,激发创造灵感。以高等教育学为例,“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有时会显得一筹莫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他学科的专家参与教育研究的程度不高或力度不够。”因此,王伟廉教授认为:“未来高等教育理论的重大进展甚至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跨学科研究的效果,取决于这种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入性。第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对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设高水平的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生教育为最高层次的教育,高层次教育应由高水平的师资承担,以保证学科发展必需的高水平学术力量的集中。同时,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对于那些缺乏多学科知识背景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也是严峻的挑战,从而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弥补知识欠缺。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对研究生的指导能力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每一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即知识体系、范畴及相应的行为准则),一个人长期从事某学科的研究,其思维方式、研究手段、概念体系被特定化后,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种状况会制约与相邻学科乃至同一学科的其他分支的主动接触。跨学科教育则要求科学研究必须打破封闭体系,实行开放性的学术思想交流。“在美国,跨学科研究级的成员平均具有1.8门学科知识的修养,在欧洲国家,他们平均具有1.28门学科知识的修养。”而我国还尚有差距。第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促进新学科的发展和学科群的形成。现代科学已经进入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时代,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整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学科建设不能停留在只看到彼此相对独立的一个个学科单打一的水平上,而应在按各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学科的具体情况建设好各学科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合,出现学科的群体优势”,以及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第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有利于重点学科建设。关于重点学科建设,原国家教委提出过如下基本要求:其一,对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其二,学术力量较强;其三,学科水平较高;其四,学术环境较好。这反映了重点学科建设必须具有学术前瞻性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性。重点学科建设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途径很多,可以是移植组合,也可以是多元综合等。综合考察这几种途径,不难看出,其关键是全方位的相互接纳,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综合、协调,即智能互补。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的繁荣所繁衍的综合性问题需要从系统论层次组织成千上万的各行各业的科技人员协同攻关。“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重点学科要想取得长足进展,其学术梯队的智能结构必须网络化,并呈现互补、同化、顺应的良好功能。”要使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的智能结构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吸收、配备其他学科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学科点通过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来培养高层次的“通才”。相对而言,第二条途径更有效。

总之,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不仅是科技发展和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的重要途径。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微课;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创新,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传统的纸质资源和简单的PPT授课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正在形成。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建构了新的学习价值观。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微课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源于认知发展理论,主要阐述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包括概念的形成、学习的发生、意义的建构、学习环境的创造等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作为教育的指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强调学习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教育活动的认知主体应是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建构新的学习理念,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学生通过知识的加工处理、知识意义的建构来获得知识,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书本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具体情境建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和兴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因而微课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意义的重要资源。

二、微课的研究现状

微课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全球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国外已经形成先进的微课教学理念,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较早提出了微型课程;新加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平台,以帮助教师进行微视频设计;英国则在电视频道以节目形式播放教学视频。而真正首次提出微课概念的是美国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他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创造了“一分钟微视频”课程。国外对微课的研究包括微课的概念、微课的设计、微课的应用以及微课模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相比国外,微课在我国出现较晚,胡铁生[1]首次提出了“微课”的概念。目前微课在我国中小学和高职院校应用比较多,本科院校正在逐渐推广。我国对微课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微课的定义、特征、微课设计、发展策略及发展前景几个方面。范福兰等[2]探索了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教学模式。焦建利[3]认为微课的目标是阐释某一知识点,张一春[4]认为微课具有十大特点,刘明卓等[5]从顶层设计的视角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设计模型。余剑波等[6]提出了微课程的点链圈(PLC)模型,丰富和拓展了课程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黄建军等[7]提出应构建微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胡铁生等[3]将我国微课的发展分为微课资源构成、微课教学活动、微型视频课程建设三个主要阶段。国内外学者对微课的研究为我国本科院校微课的开发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微课与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关系

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本科院校也已启动微课作为混合教学模式,微课可促进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

1.丰富本科院校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资源更新较慢。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以网络视频为主的微课教学能更好地适应本科院校教学的需求,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课借助动画、音频和图表等工具,制作声色图文并茂的视频吸引本科生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可作为在线学习的资源,也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微课资源针对性强,能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本科教育一直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学得多一点。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仍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在一堂45分钟的课上,教师不停地讲,学生被动接受,导致教师累,学生也累,但学生的注意力只能连续集中10 分钟左右,因此,教学效果很差,学生学不到东西。而微课时长一般在8-10分钟,学生可以利用移动设备随时学习。学生可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进行思考,带着问题听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作为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由于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学生还可以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课后复习,强化巩固知识。微课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灵活自主,满足多样化的个性学习需求。

3.主题明确,凸显教学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但学生仍把握不准。微课主题明确,聚焦于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针对性强。微课教学情境多姿多彩,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仿真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本科院校微课教学改革策略

微课教学的本质是为学生学习服务。虽然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大力推广微课和反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但目前本科院校微课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仍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还不能接受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没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能很好地应用微课教学。也有一部分教师虽接受微课理念,也开始利用微课教学,但在设计微课时,选题过大,主题不突出,内容缺乏系统性,没有师生间的互动,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科院校需要囊韵录父龇矫行微课教学的改革。

1.以培养应用能力为宗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能力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宗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制定精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目标明确,才能真正培养高水平的、适合企业岗位需要的本科人才。课程的开发、教学内容的制定都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本科院校运用微课教学时,应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综合素质人才。本科院校的微课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业务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2.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引导,构建科学的微课评价体系

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本科院校也积极倡导“微课”教学。一些高校的教学质量监督部门把网络课程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由专人负责,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培训,目的是尽快建设微课资源,实施混合教学模式。但由于一些本科院校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微课技术标准,导致微课教学开展并不顺利,教师对微课教学积极性不高。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科学的微课制作规范,构建微课评价体系,包括对微课视频的质量、媒体格式、网络平台、教学环境、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力争建设高质量的“微课”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3.优化微课设计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设计新颖的微课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好的微课设计包括合理的选题、教学过程的设计、情境化的创设等方面。各高校要正确运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和信息化教学新要求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资源和实施教学过程。紧扣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微课,将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融入到微课中。微课的设计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选题,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与任务匹配,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以提高学习效果。

4.构建网络课程平台

微课建设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微课的应用需要平台,网络平台建设是实现微课的有力保障。因此,各个本科院校应构建网络课程平台,方便制作上传微课,便于教师和学生交流。网络课程平台应包括课程的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在线答疑、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教学资源。碎片化的微课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为混合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不同微课的有序发展和优化完善,可逐渐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使之达到更高的知识水平。微课网络平台的管理也很重要,要避免盲目上微课,造成资源的浪费,要让网络平台处于实时更新中。

灵活便捷的微课教学模式很符合本科院校教育创新的需要。但微课也给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挑战。因此,本科院校需要加强微课的建设与开发,把教师的微课建设与学生的微课学习纳入学校教学管理的整体规划。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范福兰,张屹,白清玉,林利.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6):24-28.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4]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 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5]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 127-131.

[6]余剑波,王陆.微课程设计的点链圈(PLC)模型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3(5):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