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方法范文

时间:2023-03-27 07:4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方法

篇1

一、无声法

就是指班主任用形之于外的美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悄然无声中受到教育。教师形之于外的美是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态度、理想、信念、意志等的综合表现,是教师在长期的文化素养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稳定的师表美。因此,教师在各方面都要注意为学生树立自己的美的形象,成为学生可效仿的榜样。这样,学生就会把你当成一面“镜子”来对照自己,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等,慢慢地改变自己,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刚教他时,发现他的红领巾总是歪着戴,衣服老是脏兮兮的,后来他变了,变得衣着整洁了。在一次闲谈中,他对我说:“老师,您常说我不修边幅,要我改,可我老是记不住。后来我发现您每次出现在教室时,都是衣着整洁,从不马虎,我就下意识地摸摸红领巾,看看是否戴端正了,再看看自己的衣服有无污渍,写字或画画时我总是提醒自己注意点,不要弄脏衣服了。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我每次去教室,首先把讲台擦一遍,把讲台上的书本叠整齐,再检查讲台周围有没有垃圾。学生看见我这样做,他们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桌面收拾得整整齐齐,并能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这样不用多久学生就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了。其实我就是用我自己的风度气质去影响学生的,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二、使动法

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我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经常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用升国旗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寻找先烈的足迹,进行传统教育;带领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建立“红领巾服务站”,进行助人为乐的教育……这些活动都具有实践性,学生都乐于参加,效果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三、导向法

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往往只重视“晓之以理”,而忽视“导之以行”。导向法就是把学生喜好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朝健康有益的方面加以引导。如:当学生迷上了武打小说、武打电影,模仿某些动作舞拳弄脚时,教师不要简单制止,可利用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间,请体育老师教学生练习武术操,并告诉他们,学武术不是为了逞强好胜,而是为了强身健骨。这样,既能陶冶性情,又能增强体质,还能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认为你是可胜任的。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从别的学校转到我班里的,据了解,他学习很差,在那个学校读了三年三年级,因为个头高,上课老是趴在桌子上,同学们笑他是“驼背子”爬山(三),爬了三年都爬不过。后来,经过我的观察,发现他学习差的主要原因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论上什么课,他都伏在桌上画画,我了解这一情况后,把他推荐到美术兴趣小组,并要求美术老师能对他单独辅导。后来这个学生在市小学生书画比赛中获一等奖,学习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渗透法

就是把教育有机地渗透、结合到各科教学中去。有些老师认为,思品课和班会课每周就那么一两节,把德育放在首位是一句空话。其实,各科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就拿“枯燥无味”的数学来说吧,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是很丰富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史、数学成就和数学家的故事,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应用题教学,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通过揭示数学自身内在的辩证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利用数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和严密的科学态度的教育等。

篇2

关键词:朱熹 德育 德育方法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四大学派之一闽学的奠基人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著述甚丰,后人将其著述辑为《朱文公文集》100卷、《朱子语类》140卷。他以孔孟之道的正统自居,综合北宋以来的各家学说。兼收佛道思想,创立了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德育思想极其丰富,他从“存天理,灭人欲”即“明人伦”的德育目的出发,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德育思想体系。虽然朱熹的德育目的是唯心主义的,德育内容是封建主义的,但是他提出的德育方法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然可以借鉴。

朱熹很重视教育,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又由于受气质的偏蔽,使其善性不能充分表现出来,所以他把“变化气质”的道德教育过程具体化为知、情、意、行四个基本环节,即:灌输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躬行道德实践。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理会与躬行实践相结合

朱熹首先很重视道德义理,他认为:“义理还没明白。如何践履?”也就是说要践行就必须先有认识。朱熹自己做学问就在于“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所以他教学生也是从“穷理”与“笃行”人手。他主张的“穷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就书本来“穷理”,二是就书本内外一切抽象的事情“穷理”。但他认为“穷理”只是完成了“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的功夫。知道事物的当然之理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躬行实践,以完成“笃行”的功夫,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谓“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费讲学之功”。(《白鹿洞书院教条》)因此,他认为“穷理”与“笃行”二者必须结合而不可分离。他说:“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专就纸上求礼仪,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曹无可书》)所以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辑略》)从这些言论中,可知他是非常重视知行结合。这对今天的大学道德教育也有借鉴之处。躬行实践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以德为首、以才为辅,宁可有德无才,不可有才无德。“无德而有才,愈是大才,愈足以济其奸”,这就是知与行问题。朱熹提出“知行常相须”,认为知行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这有双重意义:一是以其地位论,行重于知,知是为了行;二是以其进程说,知先行后,有知才能行。他认为:“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为学之功,且要行其知。”把“行”作为“知”的目的。

从根本上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为行为者所认同,并具体化、个性化的结果。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个人的道德品质,不仅需要认识到,而且必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通过意志中介而见之于行动。思想道德不单单是认识或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践履”问题。

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实践活动有助于青年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链条上,具体一环常常残缺不全,或失之片面,或失之肤浅,从而导致整个思维的缺陷。他们利用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来充实思维的链条,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进而在理性上得到改善和升华。其次,情感体验是构成品德的重要因素,也是行动的动力之一。让大学生亲自在实践中经过多次尝试,亲身感受和证明某一认识的正确性,才能产生情感和信念。再次,实践是意志形成的关键。意志是人的行为心理机制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是行为者使自己的动机、目的付诸实践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心理学证明,认识过程本身并不具有控制情感、情绪的功能,而必须由意志这个中介来完成。大学生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身心的剧变,情感的波动,复杂心理矛盾的增加,更需要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一个人的意志由脆弱到坚强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在成功和失败的磨练中才能得以实现。最后,行为的外在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活动与效果。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大学生只有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发展和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才能完成育人的任务。

二、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

朱熹认为,德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即要灭尽人欲,复尽天理,要达到这一目标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不断努力积累的。他提出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正是道德教育中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他特别注意到实际教育工作中常见的两种偏向:一种是“骛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就是忽视或否认道德教育的阶段。在应当教之从事的阶段,而空讲一通大道理,结果不切实病,不解决实际问题。另一种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就是忘记了道德教育的连续性,在应当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时,却满足于已有成绩,不求上进,结果中道而止,前功尽弃。

朱熹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他主张儿童从八岁起入学,受小学教育;从十五岁起,人大学,受“大人之学”教育。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人手,以逐步培养其德性。等其长大,进人大学,就要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功夫,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表明,在朱熹以前,小学没有书籍,是朱熹把古代贤人的“嘉言善行”汇集记录起来,编成《小学》,分二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作为小学必读之书。此外朱熹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内容切实可行,有助于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展,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再读其他经书。

儒家学者把“四书”视为学者必读之书,也实始于朱熹。可见他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十分重视贯彻由浅入深、由简

到繁的原则。小学与大学的德育应是整体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提升,虽然程度有深浅之别,但内容却是一贯的。循序渐进又步步提高,这样教育效果就会显著。这对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从目前学校的德育来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德育内容衔接不够紧密。德育方法是“关、管、灌”的铁三角。从现在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情况来看,有两方面较差:一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一部分人连最起码的公共道德、卫生常识都没有。志大才疏,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据报道有的大学设有七个部门管理学生还没有管理好,这是因为学生在中小学时没有打好底子,到了大学还是“抱着走”。二是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识弱。这与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有关。中小学的思品课只重视课堂教学,把提高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把中小学办成“升学预备班”,以智育代德育,事实证明这对学生的成长危害极大。所以学校教育应注重大、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合理衔接,学校教育作为人生的关键,只有将各级学校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合理地“衔接”起来,才能塑造道德观念一致、道德原则清晰的人,这样才符合德育教育的规律。

三、正确引导与规范禁防相结合

“存天理,灭人欲”,或称为善去恶。朱熹认为为善和去恶这两者应进行有机结合。在德育方法上,朱熹主张既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说服教育为主,又要制定必要的合理的规章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约束,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他认为:“小学书要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四书章句集注》)在德育方法上,坚持正面引导,就是通过说服教育。让学生明白事理,自觉行动,而不是别人强迫他们遵循某些道德规范。“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白鹿洞书院教条》)

当然,强调以正面引导为主,并不等于不要规章制度。朱熹认为。在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他在《童蒙须知》、《训学斋规》中,制定了详细的道德规范,让学生从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到交朋会友、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在他看来,儿童对这些规章制度“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童蒙须知》)。可见,朱熹在德育方法上非常重视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强调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教师在指导思想上、教育方法上进行积极的引导。当然,如果只是生硬地用规章制度去压制学生,而不能先将它们内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再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那么,即使规章制度再严密,也是防不胜防的,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他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而区区于法制之末以防之,而犹决湍之水注千仞之壑而徐翳萧苇以捍其冲流也,亦必不胜矣。”(《同安县谕诸职事》)只有将积极的正面引导与规章制度的约束相结合。才能取得“义理有以博其心,规矩有以约其外”(《同安县谕诸职事》)的效果。

当前在大学生中,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是非标准差。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潜藏着信仰、信念、信任危机,爱国主义思想淡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积极引导。启发自觉。坚持正面教育,就是要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心悦诚服,把各项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看作知道言行的准则,而不是别人强加的枷锁;坚持正面教育。强调积极诱导,并不是只通过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而是讲启发引导和规章制度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高处着眼与细致入手相结合

朱熹在德育方法上吸取了孔子“立志乐道”的同时要“身体力行”的观点。一方面,他特别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认为立志大小决定一个人一生成就的大小,所以学者首先要树立明确的、远大的志向,如果胸无大志,必将一事无成。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只患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己。”(《性理精义》卷七)同时朱熹还进一步指出不立志的危害:“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性理精义》卷七)所谓立志,就是要树立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朱熹所讲的“立志”,即立志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之,他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接要学尧舜。”(《性理精义》卷七)

另一方面,朱熹在强调立志对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强调将志向付诸实践。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还必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而付出行动。必须从具体的一事一物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否则,理想就会变成空想,志向就会落空。朱熹在道德教育方面是主张将立志与践行结合起来的,并认为应该从大处或高处着眼,从具体的、细小的方面人手。在朱熹看来,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先立志,“有志者,事竟成”。但他的立志是立做圣人、贤人之志,他的践行也是以封建社会的伦理教条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在八百多年前,朱熹能够意识到立志与践行相结合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性,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只有将立志与践行相结合,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网络环境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不管在什么时候,高职院校都要重视对高职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职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高职德育工作者要善用网络力量,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笔者结合已有的经验,略谈几点在网络时代实施高职德育的方法,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开发和建设德育网站

高职院校要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德育,需要建成内容丰富的网络德育资源数据库,并为在校师生建立一个集学习、休闲、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家”这个“家”中要包括德育资源,网络技术、心理咨询和网络应用等。具体而言,高职院校不单要开发德育网站,而且要注意网站内容的广泛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以此对高职生产生德育导向作用,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高职院校要根据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德育工作特点,完善德育网站的结构与功能,开辟有针对性的德育栏目,设置活泼生动的德育内容,比如学习天地、学生在线等。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游戏的优势,将德育常识、道德规则等内容融入网络游戏中,让高职生在游戏的娱乐中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例如,流行于多年前的纯文字游戏ZMUD,就是通过在线时间的积累和游戏中的修行、学习、问答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经验值和等级,经验值越大,等级越高,游戏中所拥有的权利也越大,自然也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如果将游戏作些改动,将德育方面的内容按一定的规则融入其中,自然也就能够有力地吸引高职生来主动学习有关的德育常识,进而践行德育规则。当然,游戏中也要有在线时间限制的功能。

二、开通人生指导类论坛

对于高职生而言,论坛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喜欢在论坛上发帖、跟帖,他们为了升高论坛级别而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有鉴于此,高职德育工作者可以结合高职生的这种兴趣爱好,在网上开通人生指导类论坛,将学生集聚到论坛中,与他们一起讨论问题,进行引导。人生指导类论坛的主题应该不拘一格,只要是学生关心的,与学生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拿到论坛上讨论,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论坛互动的积极性,论坛不要直接以“德育论坛”、“教育天地”命名,可以以“学校时光”、“快乐在线”、“你说我说”等具有活泼色彩的名字命名,将正确的价值观立场蕴含在日常德育工作管理中。在论坛上,高职德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发现学生的发言有不成熟的地方,工作者要予以巧妙的点拨和指导;与此同时,为了杜绝学生对“说教”产生逆反情绪,德育工作者要适当匿名,学会宽容、幽默的网络话语风格。另外,德育工作者还要经常组织网络聊天,QQ、微信是当前网络上最具代表性的聊天软件,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与学生建立无碍的网络交流,还可以依托QQ群等团体聊天工具,组织学生们一起讨论相关问题。相比面对面的交流,网络聊天有着匿名性、平等性等特征,学生可能更加自由地发表观点,相互碰撞所产生的火花会比较多。

三、德育工作者提高网络素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高职德育工作者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变化,善于利用网络工作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为了使德育工作更好的进行,教师要进行系统的准备。教师在网络平台中遇到学生时,面对学生提出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只有随机应变,才能正确回答学生的问题,进而使学生心服口服,接受教师的教育。有鉴于此,教师在实施网络德育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进行知识储备,教师要从整体角度了解学生查阅的信息,系统掌握学生所关注的话题的背景、涉及到的人物和观点,进而游刃有余地回答学生的知识性提问。其次,教师要进行立场准备,教师在遇到学生发表的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不清的见解,教师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以正确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教师难以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使用一些迂回战术,比如和学生说“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究,我们把他作为下一次讨论的主题,大家一起来发表意见”。俗话说:“教学无法、贵在得法”,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下对高职生实施德育不能拘泥于固有模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切实结合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现状实施德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真正走进高职生的内心,为高职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雷.…对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80.

[2]王文杰,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85.

[3]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07.

[4]苏运生,等.…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J].…教育评论,2012(…3)…:…84.

[5]丁卫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7)…:…159.

篇4

【关键词】德育 渗透 辨别能力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63-01

一 德育方法的内涵

要选用恰当的德育方法来提高德育实效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德育方法以及它和德育途径的区别。长期以来,教育界并没有对德育方法和德育途径进行严格的区别,常将二者混为一谈。而实际上从研究角度看,二者是存在差别的。而且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明确什么是德育方法,将二者看成同一个概念。

德育方法即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在教育原则指导下,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所展开的互动方式的总称。而德育途径就是教育者为了达成一定的德育目的、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的德育内容所必须使用的通道。德育途径包括家庭德育途径、社会德育途径和学校德育途径等。

二 当前德育实效性与现实的偏差

1.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脱轨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使德育理论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理论研究、书籍资料的查找,却不太重视学生的德育实践体验,使学生对于道德教育的概念感到很抽象,没有与现实相衔接的具体理解。

2.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德育价值观存在偏差

学校在日常德育过程中宣扬的都是正面教育,让学生看见正面的价值观;而社会部分存在的负面道德教育,则是用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来代替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造成德育“情感低地”;另外,家庭所倡导的则是坚持利益最优原则。三方对德育价值观的方式和理念存在的偏差,混淆了学生德育思想的发展。

3.教育和管理出现双线偏差,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德育工作中“教育”和“管理”双线有偏差,政治老师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丰富,但大多只是在课堂传授知识,课后疏于对学生的道德管理,无形中就使课堂德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也都承担着学生德育教师的责任,但受到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局限,无暇顾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由此导致学生德育在教学和管理中出现双线偏差,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

三 合理的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1.借鉴传统德育方法

第一,比较鉴别法。比较鉴别是提高学生更好地判断和理解在课堂上或生活中遇到的道德现象的一种能力。通常,在课堂上教师不能直接向学生灌输善恶美丑的概念,而需要教师通过相关的现象或实例的对比来加以引导,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认识这些概念的实质性意义。同时应积极与受教育者沟通,理解其价值观念,对其反馈加以引导,最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自身辨别能力,抵制不良道德观念的侵蚀。

第二,理解对话法。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中,教师应切实从学生角度出发,平等地与之沟通,设身处地去理解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自己在道德和审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最终使师生之间达成协调一致的默契。这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三,行为训练法。这是一种教育者使受教育者从理论上的一般认知上升到其主观行为受客观实际约束的过程,这里的客观实际一般是指教育主体为约束受教育者的行为而制定的相关规则或制度。在规则制度的执行中,教育者通过创造宽松、平等的环境,合理、恰当地运用相关心理学理论知识对主观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受教育者加以改造,最终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2.创新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第一,回归生活法。道德教育既要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习惯成自然”,只有通过在课堂上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相互渗透,道德才能汲取丰富的养分,形成一定的集体风气,从而达到德育的实际效果。我们在评价德育的实际效果和德育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时,不能只是僵硬地“文本化”或机械地“模式化”,而应结合实际,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去,在实践中深刻地认知和感悟。

第二,教管结合法。德育管理和教学模块本来就是相对较为独立和封闭的两个领域,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教学与管理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具有丰富理论教学知识经验的思想政治教师、班主任以及辅导员应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广博的学识和大气的谈吐成为引导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模范。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和学生学习中搭建起情感交流的桥梁,课后还要多关心和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人性化管理”和“温情化管理”,使学生感到自己置身于一片品德的高地,通过教师不断的感化熏染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守菜.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教育方法

一、班主任日常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中等职业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缺乏独立性和依赖性,接受能力弱,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群体内部存在等级差异。根据学生的思想现实、接受能力、接受意愿和中等职业学生的实际要求,研究团队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医学课程”的德育目标要求。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七个方面,即珍惜生命、感恩教育、诚实教育、健康教育、爱心教育、人际关系、事业等,并依法将相关内容分解为每个学期,使中职教师的道德教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三年制的道德教育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德育工作的功能与作用

(一)树立理想,增强信念。理想和信念是目标,追求,自我实践,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以何种方式度过一生?道德教育工作可能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但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找到答案,以冷静、宽容、冷静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活跃和敏感的群体,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戏剧性变化,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要认真对待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德育功能,认真思考德育对策。(二)培养合格公民,顺利融入社会。人是社会生物,必须学会在整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后,参加工作,进入社会。因此,在学校教育阶段通过德育接受必要的公民教育,成为一个独立、完整、完善的人,以避免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发生冲突,不会出现迷失。通过班主任实施的道德教育,加强对国家历史、政治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和信念;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以获得必要的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方法、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和方向,使学生准备好融入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合格的公民。(三)传承民族文化,了解自己,塑造人格。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石,是中华文明的基础,是中国人在世界上定居的基础,也是解决民族和个人困难的途径。在德育实践中,传统文化具有爱国情怀和仁慈思想,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一)德育观念陈旧。目前,一些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和方法不够新颖。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是不充分的,或者某些活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教育方式及评价方式相对单一。职业学校德育评价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方式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离不开学生深入社会、企业等实践环节。但目前,能实现这种全方位德育的中职学校并不多见。有些学校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或者由于经费不足等,致使目前德育还局限于课堂讲授,缺乏创新和实用性,与中职生德育培养目标相去较远。今天,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局限于单一的教师评价,形式多流于试卷,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德育素质。(二)德育方法不当。班主任德育的发展不是简单的讲道,不是推理性的解释,也不是“语言指责”的表现。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心灵的亲密、情感的共鸣、思想的认同和行为习惯的实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班主任不了解接受职业教育学生的心理特征。有些班主任没有正确的指导,方法很简单。这样就偏离了教育和教育人的目的,偏离了道德教育的初衷和目标。(三)道德教育发展缺乏特异性。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应结合中等职业学生的特点。中等职业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急剧变化阶段,一些人情绪很容易失控,表达容易烦躁。在中职阶段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中职班主任参加了学生生活的重要过渡时期。一些学校的道德教育不符合专业和行业要求,不符合社会岗位的要求。相当数量的中等职业学校没有深入企业,使得学生不仅缺乏专业能力,而且进入企业时不能适应工作要求,道德教育中存在一些不相容的问题。一些毕业生缺乏工作角色的意识,在许多公司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中,他们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

篇6

【论文摘要】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渗透式教育的模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还是应该落在课堂上。

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才不会被受教育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和创造的力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小学德育的一些基本认识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

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转贴于

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创新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促使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多样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载体。针对少年儿童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用于学生浏览学习、互动交流、收看音像资料、参与各种德育活动,通过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打开网络绿色通道,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网络浏览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另外,还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融德育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展示才艺,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悟道德,形成道德意识。

三、小结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得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学德育教育的主环节课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汉斌. 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课型与策略研究[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12(2).

篇7

关键词:体育课;德育渗透;方法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河南省中小学“根据学科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德育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标准,指明了德育渗透的方向。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应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应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一、“赏识”教育,养成学生健康的心理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关爱,同时也需要赞美。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了自信。”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尊重和赏识。当他们胆怯时,一句“你能行”会使其信心倍增;当他们进步时,一句“真为你高兴”会使其无比激动。毫不讳言,“赏识”出动力,怡性情。在一次抛掷实心球的教学过程中就领略到了它的威力,那次,我刚宣布完授课内容――“实心球前抛”,就有学生囔囔着一些极消极的话,甚至还有女生低声道:“抛什么实心球!脏死了,又累,有什么好学的!”听到这些话,我装作没听见,继续讲解“实心球前抛”的技术要领,讲解过程中,无意说了句话:“某某同学的腰部柔韧性很好,一定可以抛得很远”,被点到名的女生兴奋得跃跃欲试。我趁势道:“不信的话试试,让男生看看女生的厉害!”。有了这个女生的带头,其他学生也迫不及待地要亲身体验一下,还有学生嚷嚷着要比比谁抛得远。在练习、竞赛过程中学生为了抛得更远,用心学习着实心球前抛的技术,反而忘记了实心球练习所带来的脏和累。课后有学生说道:“通过这次的实心球前抛的练习,我对自己的运动能力有了自信,以后不会再怕上体育课了。”

二、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无小事,处处得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本身应具备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动作,都会成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标杆”与“精神旗帜”,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做到前头。例如,集合时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若教师能够以身作则,提前到达场地,注意自己的“身教”,不用督促,学生就会自觉去做。授课中,教师准确、熟练、优美的示范动作,更可以给学生美的感受,陶冶其情操,净化其心灵。基于此,教师要尽可能以良好的师德、标准的示范、礼貌的语言,为学生做出表率;以多样的教法,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只有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借助教材,锤炼学生良好的品质

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等课程的教学,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各种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例如,体操的教学通过全体学生配合,协调一致,可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田径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球类教材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在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利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勇于拼搏争得奖牌等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在锻炼中出现的情况,抓住机会,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教育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教育任务的完成。

四、抓住机遇,树立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责任意识

篇8

【关键词】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德育教育是整个社会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创新型社会中,学校德育课教师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包括: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紧跟形势,用好教材和超越教材及编写校本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创新考试考核方法等,德育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学生对德育课厌学原因的探析

目前,学校德育课教师可能和我有同感,那就是学生对德育课厌学,上德育课很难,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不配合。那么,学生对德育课厌学的原因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重技能、轻理论”思想的影响

2、普通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影响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德育课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索

据调查,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许多德育课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厌学、逃课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待作业考试无所谓,考试成绩较差,等等。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我在德育课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课堂沉闷现象,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感

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的途径。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感。

增加实践环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我经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参观活动。

3、幽默教学法

德育课课堂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为了更好地改变当前德育课上课难、学生厌学的现状,更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今后的德育课教学实践中,打算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分层尝试教学法

“分层”这个概念来自于“分层教学”模式。在早期,它被人们理解为是分层递进教学的简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的实践,学者们又提出了更新的理论,他们认为分层不是简单的分组,分层不是目的,更不是结果,而是一种为了更好开展群体性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尝试教学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教育历史悠久,尝试思想自古有之。孟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尝试”教学思想的教育家,他的名言是:“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尝试教育思想,他明确指出:培养阅读书籍的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唯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他认为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是尝试的宗旨。分层尝试式教学法有利于解决“两极分化、差生转化”的教学难题;有利于全体学生达到尝试成功,促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全体学生具有健全的心理,提高素质。

茶话式教学法

茶话式教学法又称研究式教学法,它是在克服传统“注入式”、“一言堂”缺点的基础上出现在课堂的一种民主教学形式,正如茶馆中对谈的顾客一样,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教学,因而课堂形式显得活跃、灵活、轻松、自由。这种方法能够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的启发式谈话提到首位,它可以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诱导学生自己发现并独立掌握知识,它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学生的个性和智力不会受到压抑,而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任何科学理论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前进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德育科学理论也不例外,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和挑战。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道德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课教师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肩负起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育的重任,去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增强现代的经济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傲:互动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篇9

教师是德育主要的实施者,是连接学生和德育管理者的中介,是实现德育管理观念的先锋,是修订和完善德育管理体制的实验员,作用举足轻重。

要将“德育首位”意识落实在教师的德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中。以德育引领学生全面而自觉的发展;坚持教书育人,以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知识素养和德育能力,保持稳定情绪,提高心理素质。以“民主平等”重新定位师生关系,以“爱”营造师生和谐空间,以“沟通和理解”赢得教育先机。营造大德育体系下的教师团体德育氛围。充分发挥其他学科教师的德育优势。树立全员育人观念,建立相应德育系统。加强教师德育培训。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的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完善教师德育培训制度;加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双向联系,共同参与到学校德育管理中去。

二、着力夯实做人基础

教会学生做人,并使之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成才,先要成人,做人做不好,知识再多也不是好人才,而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做人教育时,在做人目标设定上要注重基础性,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社会主义的人”;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明确层次性,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要强调主体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被动局面;在做人素质要求的确定上要注意实用性,做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在做人教育的途径上要把握关键性,抓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点进行有的放失的德育工作,重视开展养成教育、自我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一些关键性工作。

三、渗透形成德育合力

学科渗透是加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学校明确规定,各科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德育工作,任课教师要根据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各科任课教师要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管理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而学生的自我管理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第一,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首先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和自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行动纲领并付之于行动后,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拟出自我教育计划,对教育有成效的成员及时鼓励、推广,使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

第二,全校社团的自我管理。中学不同于小学,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社会的面越来越广,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个性的发展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要合理加以引导。广泛开展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各种形式的自我管理中来。

第三,日常生活的全员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应当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要注意延伸学生自我德育管理的领域,将学生的德育同学校各种活动结合起来。

篇10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育;孔子;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是在继承、摒弃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完成的,是在中国古代先贤们所提出的教育方法和之后人们实践中所创造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过程中是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教育方法的根基。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于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孔子创立的儒家的理论方法,在中国封建社会曾居于主导地位。孔子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深入人心,行之有效,因在于其方法注重实效性,值得借鉴。

一、孔子教育方法中的要论--------道德教育

孔子重视培养德才兼备之人的教育,认为首先人应是一个符合道德评价标准的合格的人,重视学生基本人格的培养,并将其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

在道德教育中,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的自我修养方法,就是说一个人能克制自己的言行都合于“礼”就是“仁”。除了“克己复礼”之外,还有“约之以礼”,也使要用“礼”来约束自己。孔子还把克己的办法具体化为四个条目,即“四勿”之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要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由非份之想,不要有什么奢望,要清心寡欲,禁欲养心。儒家的克己还包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要求,就是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自卑尊人,先人后己;以己度人,将心比心;礼尚往来,以德报怨。另外,孔子特别提倡自省的方法。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遇到德才高的人要主动向人家学习,争取赶上他,遇到不贤良的人和过失的行为,要自觉对照检查自己,看是否存在类似的特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为“慎独”,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能自觉按一定的道德准则思考和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孔子最看重行,它认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通过个人经验告之于人,不能听其言旧信其行,而应听其言观其行,只有言行一致才能判断一个人行为的正误。尤其是教育者和统治者首先要身正,言行一致,才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感召作用,从而上行下效,在学生中逐渐形成稳定的权威崇拜观念,建立起理想人格的模式,引导他们去追求、效仿。

孔子教育的一大特点是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来达到其政治目的。关于道德修养的途径,孔子提倡通过“克己”、“内省”以至“慎独”的主体自觉的道德修养方法。他教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他以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宽于责人,严于责己,就能避免与别人发生怨恨。在人与人发生矛盾时,他要求人们“求诸己”,找寻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以为,一个人不论看到好事或坏事,都应当对自己进行省察,从正面或反面吸取教训。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外,他要求人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又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可见他重视的不是不犯错,而是犯了错以后能否迅速地改,并且不再重复自己的过失,亦即“不二过”。由修身确立了以身作则的身教原则,注重理想人格的感召作用。孔子教育弟子时,往往是用自己的举止行动做出榜样,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在关于一个人说与做的关系上,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里虽然当时主要是指从政治国,但现如今也同样是对教育者的要求。

教育者要想把一个个年轻的灵魂塑造得更好,就必须“其身正”,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对学生无声的命令,潜移默化,将教育内容寓于言行举止之中。教育者以自我为道德典范,同时树立先进、正面的榜样典型起到示范作用。

二、当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片面性——重政治轻德育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追求过高的政治目标,忽视道德、心理层面等基本人格品质的培养。重视政治教育、轻视道德教育。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构成是一个包括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的完整体系。政治教育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因此,片面、过分强调这个体系中的任何部分都是不科学的,在强调某一部分的同时,容易忽视其它部分的作用。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中,基础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忽视,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客观问题。道德教育要通过对学生的理论灌输与传授,与学生的发展需要及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其形成相应的理论素养并成为指导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选择的内在因素。 同样,当代学生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健康教育也被包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之中,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点。如果缺乏必要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基础,而片面强调所谓的政治觉悟、政治素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很可能就是政治上具有虚假人格,而在思想政治素质上不可能真正合格的大学生。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就不能只考虑政治教育的引导和灌输,还应该考虑其它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以系统、全面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教育。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政治思想觉悟高、立场坚定的人才,这是一种片面追求高政治素养形象的教育目标和理念,与现实脱轨,不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在如此过高目标的要求下,自然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教育的最本质、最核心的目标:道德教育。即我们的教育首先是培养道德品质合格的人,即人格品质教育。所以,我们应把目标归溯到人格品质教育层面。

三、当今应以德育为先提倡德智并重

孔子注重道德教育的作用,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重视基本人格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其它教育的根基,给予了道德教育很高的评价。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德育教育相统一,即应结合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不能代替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毕竟不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代表其理想、信念和信仰。如果只重视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让受教育者把只是当作一般的知识、原理、概念来学习,只是让他们学会了用马列主义的措词,而不是真正从思想意识上认同,就不可能让其建立的信念、信仰,更不可能使之在行动中坚持和发展。

德智并重的教育适应了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即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要求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并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身要求其侧重点应在德育教育上。

既然重点在德育,就需要注意如何在德育方面言传身教、身先垂范,“正人先正己”的问题。教育者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他们效仿的对象。优秀的教育者,往往能以其高尚的精神境界、崇高的人格魅力,给学生以正向激励,成为学生的优秀榜样。合格的教育者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只有自己首先做到学习、信仰、实践,才可能使学生也学习、信仰和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