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

篇1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计算机技术;实验室管理;计算机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235-02

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的重要场所,管理与维护好实验室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管理与维护好学校的机房,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水平,有必要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一些探讨。

1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计算机实验室环境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高校中,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普遍较为频繁,有时是从早到晚连续使用,机器散发热量较大,机室内温度较高,使计算机的使用受命缩短。若机房内使用空调,使得环境比较干燥,极易引起静电的产生,兼之上机人员大多不愿意换鞋就进入实验室,使灰尘在计算机内部不断积累,容易导致计算机电路板老化及其他硬件发生故障。

1.2 计算机硬件发生故障性较多

计算机实验室的计算机长时间的超负荷使用和一些机器部件老化等因素,使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故障经常出现,给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带来了影响。

1.3 计算机软件容易损坏

计算机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重,为满足教学要求,每台计算机需安装多种操作系统,而每种操作系统又要安装各种应用软件。这使得重新安装一台计算机系统要花费很长时间。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经常会有意无意删除系统文件或应用软件,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计算机病毒也是计算机管理的一大难题,病毒一旦传入实验室建立的局域网内,轻者机器运行速度减慢,或文件丢失,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影响正常实验教学。

1.4 实验教学管理不到位

实验教学环节中,没有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常常上课教师监管不到位,学生乱走乱坐,容易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恶意破坏,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2 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2.1 环境安全管理

计算机是精密仪器设备,对环境因素有一定要求。首先,注意机房内温度控制,实验室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否则计算机运行将会很不稳定,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实验室应配备空调,以调节实验室温度与湿度;其次,注意防尘,灰尘是计算机的大敌,要注意保持实验室卫生清洁,学生上机必须穿鞋套。

2.2 实验室设备安全

严防计算机硬件设备及组件的丢失现象,加强防盗措施。应该做好财物管理登记,将计算机实验室安装红外线探测防盗系统,定期检修确保正常工作。

2.3 系统安全

由于病毒种类的增加和上机网络的频繁,学生使用的U盘、移动硬盘及光盘等都是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定期杀毒和升级杀毒软件是维护机器的措施之一。

2.4 用电及防火、防雷安全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用电量很大,实验室电路连接错综复杂,任何小的差错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加强学生的用电安全教育,在实验时禁止私自乱碰电源,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电源插座插头的反复插拔易带电而发生火灾。实验室也要做好防火安全工作,复杂的电路连接、过高的环境温度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火灾的发生,为防患于未然,实验室应安装防火及烟雾报警器,并配备灭火装置,如干粉灭火器等;防雷安全管理也不能忽视,实验室要装有防雷设备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3 计算机硬软件及系统维护

3.1 计算机的硬件维护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多少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故障。这些问题可能是设备硬件的故障,也可能是软件的故障。在一般情况下新安装的计算机和旧的计算机,出现硬件带来的故障情况比较多。对于由于硬件带来的故障,需要通过了解机器配件的特性、常见故障表等来排除解决。常见的故障有如下几种。

第一,虚接,即接触不良。它常见于各种插卡、内存、CPU及主板的接触不良。有的是数据线、电源线等连接不良。各种适配卡、内存与主板接触不良现象也常见。解决的方法通常是更换插槽位置。

第二,参数设置错误。CMOS参数的设置主要有硬盘、软驱、内存的类型、CPU速率,以及口令、机器启动顺序,再有病毒警告开关等。系统的一些出错,原因一般多为参数没有设置或没有正确设置。

第三,设备负荷过大。如电源功率不足或CPU超频使用等,都能引起设备出现故障。

3.2 计算机软件与系统维护

计算机机房由于上机人数多,运行的时间长,机器密度大,安装的Windows经常死机,安装的教学软件和应用软件有时也因学生误操作或恶性操作而导致损坏。如果系统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不仅费时、费力,维护工作量也大,且影响正常使用。只有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才能确保机器、系统安然无恙。以下就WindowsXP平台下,从使用的技术方面结合实践工作中经验,谈谈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3.2.1 计算机系统被破坏没法恢复或安装新教学软件

对于配置相同的计算机,若使用硬盘保护卡(如:华锐保护卡、海光蓝卡等),只需维护好一台机器即可,其他的维护工作(如同步更新:硬盘资料、电脑时间、CMOS、IP、计算机名称等)可由硬盘保护卡来自动完成。

对于配置不一样的计算机,使用“克隆”的办法速度会较快。当计算机所有软件都安装好之后,把安装系统文件分区用Ghost软件备份,利用Ghost软件的盘对镜像拷贝功能,把安装系统文件分区的信息克隆为一个镜像文件。配置不同的计算机要分别安装和制作镜像文件,若为了方便可将镜像文件存放在本台计算机的不同分区、光盘或服务器上。因为有一些计算机可能没有光驱,而NT服务共享方式在网上也不安全,容易中病毒,所以把镜像文件和Ghost.exe文件保存在本台计算机的其他分区或Windows server20O3服务器比较理想。若将镜像文件保存中本机的其他分区,可在本台计算机中安装虚拟启动可进入DOS或直接进入ghost软件,即可进行操作。若把镜像文件保存在Windows server2003中,制作一张Dos启动盘,可自动登录到服务器,运行ghost.exe,选择镜像文件,即可快速恢复系统文件。

3.2.2 系统文件和教学软件的保护

系统文件和教学软件可以使用硬件保护卡,若没有硬件保护,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保护软件对系统文件和教学软件进行保护,或是采用修改注册表和相应保护软件结合等方法。在实践工作中常用方法有:

(1)先给注册表保留一个备份,将Windows目录下的System.dat和User.dat复制到安全地方或备份注册表,必要时恢复,确保系统正常启动。

(2)通过设置,防止学生任意添加、修改设置锁定桌面,禁止控制面板的一切修改,禁止普通用户使用注册表编辑器,隐藏C驱动器,使系统退出不保存环境设置,目录实现防删除,防改写(即只读),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屏蔽了Alt+Ctr1+De1功能键。

(3)采用冰点保护软件,对分区进行保护,防止写入。

3.2.3 学生文件的有效管理

在对硬盘进行分区时,把硬盘分出一个区供学生共用,对学生完全开放,上课时学生作业临时存于此分区,下课之前把作业提交到服务器。或是在每台学生机中影射服务器中的一个分区,让学生将文件提交到影射盘中,这样学生不用频频拷贝作业到移动硬盘,减少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机会,保护计算机的安全,有利于机房管理。

3.2.4 删除无用的垃圾文件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各种练习产生的文件、误操作文件、0字节文件等无用的文件大量占用了公用分区的空间,造成资源浪费,效率降低,给使用带来不便。清除这些垃圾文件是一件令人头痛的工作。处理的方法是:每台计算机公用分区设置成共享文件夹, 并且设置成“根据密码访问”类型,分别加“只读密码”和“安全访问密码” (加密码可以防止某些病毒针对未做安全限制的共享进行传播),或定期执行批处理命令,把公用分区的垃圾文件删除。

3.2.5 定期查杀公用分区的毒病

机房里的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一是让学生使用移动硬盘和光盘;二是某些通过网络上传播的病毒,通过开放的网络共享从一个客户端感染到另一个客户端;三是通过浏览被感染的网站从Web服务器感染客户端或其他传播途径。对于没有硬件保护的计算机和公用分区就会经常受到病毒的感染。这可以通过安装杀毒防火墙和定时杀毒(如果安装硬件保护,只对公用分区杀毒即可)。在初安装系统时尽量升级最新的补丁程序等方法解决。在机房管理的实践中,教学计算机安装Windows Professiorla1 2O00/XP系统加硬盘保护卡或安装保护软件(如冰点等)能有效地保护计算机的安全,可以有效地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4 计算机机房的制度建设

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繁重而复杂。需要制定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对学生上机有明确的管理要求。因此,必须在明显的位置悬挂明文规定的上机应遵守的规则、上机时间、注意事项以及违反规章将受到的惩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例如:学生上机时应该对号进入计算机实验室就座,进入计算机实验室后,保持安静、整洁,不大声喧哗、不随意走动,不在计算机实验室内吐痰、乱扔杂物。上课时不上网聊天、打游戏或做与上课无关的事;不随意插拔计算机实验室内的设备,不私自开关电源等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约束学生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做,从而不仅起到事后惩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发挥规章制度的事前预防作用,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破坏硬件系统、损坏软件系统的行为发生。

总之,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迅速发展,新技术的引进和普及,对实验教师和管理队伍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不断提高实验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实验室的室内环境、硬件管理和软件维护着手,才能做好计算机室实验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万蓉,高枫.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3).

[2]马恕.电脑维护与故障排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少东.计算机专业机房管理的技术手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

篇2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他们已经逐渐地被应用到了教育领域,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博得了整个教育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许。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有了飞速发展,高校实验室的规模上逐步扩大,组成结构上日趋复杂,实验室设备数量上也日益增多,大多数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不能够适应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实现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化道路是改变现状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1-2]。

信息化技术是高校实验室改革的重要手段。高校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它具有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复杂繁琐等特点,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跟不上实验室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目前,高校实验室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落后的手工管理方式,目前的实验室管理主要采用以手工管理为主,计算机只不过是作为输入、保存和输出信息的工具,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2)缺少信息共享,大多数实验室管理工作是在单机状态下完成,不能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导致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合作和信息交互。(3)实效性差,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下,管理部门不能快速、方便地掌握实验室的运行现状,从而出现了“事后管理”的现象。另外,实验室内部的信息量较大、变化较快,如果实验室管理人员只是靠手工管理的模式,那么很能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另外,实验室还有可能存放大量重要仪器设备,他们的操作过程复杂、功能多样化,容易出现误操作,造成仪器不能正常运转。可以看出,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校实验室建设具有可行性。.NET平台是2000年底微软的新一代平台,它是一种用于构建、配置、运行Web服务和应用程序的多语言环境,在Microsoft.NET平台上进行开发的技术,.NET平台采采用一种全新的网络计算机模式,通过标准的Internet协议,解决了异质平台上的分布式松耦合计算问题。.NET平台包含2个主要部分:一是公共语言运行时环境,CLR提供了一个可靠而完善的多语言运行环境,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开发配置和管理,从而实现组件能在多语言环境下跨平台工作;二是.NET的基础类库,它提供了几乎所有应用程序都需要的公共代码。使开发人员创建运行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上的Web应用程序更为容易,也使创建稳定、可靠而又安全的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更为容易。动态服务器界面( Active Server Pages,ASP)是微软公司推出一项,是微软公司推出一项动态网页编程技术,是一种使嵌入网页中的脚本,可在因特网服务器执行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ASP. NET是ASP的下一个版本,是在IIS 2.0上首次推出,在IIS 3.0发扬光大,用Web服务器来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成为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热门开发工具,它具有灵活性、简易性、可管理性、可缩放性、可用性、自定义性及扩展性等特点,使它能迅速崛起。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 SQL Server,是专门为Windows NT系统开发的。它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集成程度高及性能价格比较高。它对标准SQL语言是完全支持的而且易于安装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的图形化界面简洁明了,管理者的日常维护非常方便。Microsoft SOL Server提供了与其它数据的转化接口和图形化工具,能够快速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转换。Photoshop是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喜爱。历经几个版本,最新CS4版本在2008年9月23日正式发行,Photoshop CS4号称是Adobe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产品升级。Photoshop在网页界面设计中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设计者可以在Photoshop中设计界面,然后用切片工具裁切成小的便于编辑的模块,然后另存成Web格式,在网页设计中可以直接使用。致使Photoshop软件使界面设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二维动画制作软件Flash是由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交互式矢量图和Web 动画的标准,目前最新的版本为Adobe Flash CS5.5 Professional。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可使用它来创建演示文稿、应用程序和其它允许用户交互的内容。Flash可以包含简单的动画、视频内容、复杂演示文稿和应用程序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任何内容。通常,使用Flash创作的各个内容单元称为应用程序,即使它们可能只是很简单的动画。Flash特别适用于创建通过Internet提供的内容,因为它的文件非常小。Flash是通过广泛使用矢量图形做到这一点的。3D Studio Max,常简称为3ds Max或MAX,由国际著名的Autodesk公司的子公司Discreet公司制作开发的,它是集造型、渲染和制作动画于一身的三维制作软件,是Autodesk公司开发的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其前身是基于DOS操作系统的3D Studio系列软件,最新版本是2012。实验室是高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校园网范围内,学校拥有多台先进的专用服务器和工作站等硬件条件,拥有VISUAL STUDIO .NET 2008平台,组件技术,C#、VISUAL BASIC、VISUAL C++、JAVA等开发语言,数据库SQL SERVER 2008,还包括设计界面和图片的DREAMWEAVER、PHOTOSHOP等,具备了软件条件。可以看出,目前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都具备了设计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基础。

综上可以发现。通过对实验室内部和外部的需求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了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设计一套新型的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来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从对技术和环境条件角度的研究可以得出,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是可行的。

篇3

关键词:艺术专业;计算机技术;实验室;管理与维护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210-01

1 艺术类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与特点

艺术类专业中对计算机的需求和使用及依赖日益频繁,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3D人物建模、婚纱影楼照片处理等应用课程或专业方向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这些应用所需的计算机软件也是门类多样,更新换代频繁,如3DMax、Maya、AutoCAD、Photoshop、Flash等。以本文作者所在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为例,学院目前有多媒体设计工作室、平面设计工作室和环艺设计工作室, 共有104台计算机,均属于密集型计算机实验室。在这些工作室中目前共开设26门课,每年为320多位学生提供总计32600多学时的教学工作。

由于是非计算机且非工科专业,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计算机使用和维护能力尚需提升,授课老师又无法分心去详细讲授计算机的使用。加之课程密集,一门课往往都是一周多次,且大多数为四节课连上,学生数目较多,计算机摆放密集。如果在上课期间计算机软硬件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艺术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的高效管理与维护显得越发重要和紧迫。

2 艺术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的软硬件管理与维护

为了能够给所述专业的师生提供良好的教辅服务工作,我们学院专门成立了实验中心,并安排计算机专业全职人员负责计算机设备软硬件的维护,实验室的预约管理,安全及卫生保障等工作。另外,学院还与学校指定的招标单位有着服务协议,遇到硬件故障等管理员无法解决的问题,1-2个工作日要保证修好,特殊情况下要在1-2小时内修好等,尽最大可能为教学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对于硬件的日常维护方面,电脑主要集中在机器本身、电源、线路等方面。管理员会定期检查,发现显示器或机器不能正常启动时,会及时检修或更换,储备常用的耗材,保证损坏设备能及时更换。属于使用频率高的设备如投影仪等,这类设备使用频率高,易损坏,且损坏后严重的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进行。一旦此类设备出现故障,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可交由专业人士进行维修,如影响教学的话,可使用备用的移动式投影仪临时使用,保证教学的正常使用。

艺术类软件多是一些图像制作、图像处理,视频编辑等,如3Dmax,Maya、Photoshop、Flash,CAD等,同样的东西可以用不同的应用软件制作,每个软件又有不同的版本,老师根据自己对应用软件使用熟悉情况会要求安装不同的软件的版本,这就造成了软件门类多,软件更新频繁。为了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建立了电脑的更新制度,每月对电脑软件进行运行维护,在每学期末,根据下学期的教学安排,更新现有软件版本。为了避免中毒和学生任意安装软件,在每台电脑里都安装了还原卡,确保每次开机系统都自动还原。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减轻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3 艺术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管理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火灾事故,机电伤人事故、设备损坏事故、设备被盗事故是艺术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的主要事故。要防止事故的发生就要做好管理,从源头解决问题。首先,加强基础设施的安全规划设计与标准建设。现在很多的设备都在更新升级,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没有跟上,超负荷运转,这就要在实验室建设的时候要求具有安全性规划,建造的预见性。其次,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有制度建设作为保障,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一整套严格、有效、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并在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再次,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及防范技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通知教育、技术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及师生的安全意识。最后,注重实验室安全环境文化氛围建设。通过编写印发实验室安全讲座等,从观念、道德、情感和品行等方面影响师生员工,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感和安全价值,提高他们的安全素养,加强他们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其自觉满足学校对安全健康的要求。

4 艺术专业中计算机密集型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目前的管理更多的是依靠人工,自动化程度不高。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数目的快速增长。应该充分借助现代管理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比如,可以通过使用协同办公系统实现课程信息的管理,及时实现实验室的预约申请及批复,调课申请批复,软件的安装与升级申请及批复,手写板及绘图仪等设备的借还预约管理等。同时可以借助现代网络管理技术实现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设备的联网,实验室管理人员可实时监控各种计算设备的运行状况。

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者对管理制度的充分理解和遵守是实验室有效管理的关键。对于授课老师,可以考虑每学期开学前发放实验室使用指南,让教师能够知道该如何有效使用相应计算机设备。对于上课的学生,可以开设1-2学时实验室计算机设备使用说明的相关课程,让管理制度深入人心。以便于让计算机实验室更好地为艺术类专业的做成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 6)29-0148-02

随着素质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各高校在实验室硬件上投入相当大的经费,实践教学的比重也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规范的建设和管理实验室的资源,提高资源效益,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实验教学中心,但随着实验中心的建设速度加快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工作变得愈加繁重和复杂。

本文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为例,研究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从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实验课程体系角度进行探讨,设计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管理系统,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方便实践教学师生的运用,提高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1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下设电子工艺、电子线路、自动控制原理、物联网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系统与单片机、组成原理、传感器原理、电工原理、信息管理、计算机软件、网络与通信、图形图像、公共基础分室、语音室等20多个实验分室。本实验中心的实验分室比较多,出现的问题也会增多。当前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归多个学院共用,多元化的实验室导致不能满足不同学院、学科的需求,管理和建设复杂、难度加大,需要更好的优化配置资源来建设和管理实验室。

2)部分实践教学集中,导致安排实习时间和地点冲突率较高。首先是教师都要求在期末考试前安排实习课,且要在同一时间内安排多个班级,即需要多个实验室,造成考试前实验室不够用。

3)部分实践教学地点分配不合理。有些课程的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都安排在实验室里,造成实验室运行负荷增加。

4)每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计划表填写的不规范,实验室管理人员要重新整理,花费大量时间和劳力,同时教师返工填写,教师觉得繁琐。教师填写实践教学计划时候,常常在实验名称库中找不到想要的实验编号、实验名称,新开的实验,需要填写申请,工作比较繁琐。

5)零星采购管理不规范。实验所需的零星采购只有一本账本,查找记录不方便。

综上所述,对出现的问题必须从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上加以改进。

2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思考

2.1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多部门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中心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在保质保量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向全校师生开放;统一调整落实中心用房,实行专房专用;统一建立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中心的运行、安全、设备配置等要素进行信息化管理,并根据运行情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学校以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条件为基础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建设。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信息学院管理,实行空间统一布局、仪器统一配置、人员统一管理、经费统一预算、课程统一安排,确保人、财、物的有效配置,建成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实体,面向全校开放。

信息学院根据学校要求,明确中心建制,由分管教学副院长担任中心主任,根据工作需要设1~2名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在岗位聘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心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及岗位职责;实行基于实验教学项目的经费预算制,明确中心专项经费,并实行专款专用;结合现有条件,制定中心建设方案。

2.2统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性能提高,计算机实验室需要经常重建或者扩建。在实验室建设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经费和建设地点的选取。在实际应用中,又会出现实验室的计算机不够用或多余的情况。本文通过结合建设经费、建设地点面积、课程性质、上课的学生人数、维护管理等因素提出优化的资源配置方法。

1)根据课程性质及使用目的的不同,进行建设或分配实验室。有些课程只需要简单的常用软件就可以满足要求,如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只需Office相关常用软件,可以安排到只配有少量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室中,有条件的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没带电脑的学生使用教室里自带的电脑。那些需要特有或者大型软件的课程,可以安排到计算机配备齐全的实验室中。

2)根据每个教学班学生的数量不同和建设地点面积不同,可以建设或分配计算机台套数不同的教室。建立标准班计算机实验室供常规人数的教学班使用,建小班计算机实验室供上专业课或有特殊需求的比较少人数的教学班使用,建大班计算机实验室供多个班合并等特殊情况的比较多人数的教学班使用。

3)从实验技术管理人员数不同及管理效率角度出发,建设传统机房或云桌面机房。近年来机房的数目在增加,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外出培训、换岗等因素造成管理人员的缺乏。还有硬件维护成本的增加,教学软件的不断更新。这些都需要既能满足不断更新的教学需求又解决人员紧张问题的实验室。可以给软件更新比较快、量大的班级的课程安排云桌面机房。

因此,在当前节约资源的大环境下,优化的资源配置方法的提出,能很好地解决实验室建设中资源浪费、经费有效使用、管理效率等问题,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3优化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是为实验课程服务而设立的,实验课程的设立不合理将严重影响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信息学院在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检测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结合全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专业课教学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形成了“3个模块,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行课程的理论部分与实验部分的分离排课,实验部分不再完全由教沾ι柚茫实验教学中心根据课程的模块和层次将实验分成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研究设计的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实验课程体系。根据课程章节的内容,制定合适的实验课时数与理论教学分配比例,切实保障操作性强的章节在实验室的使用时数,不安排没实践操作的章节在实验室里上课。调动相应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参与排课及上实验课,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4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优化管理

实验教学中心的运行不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还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技术辅助管理,防止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错乱的现象,以起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本文尝试采用c#语言在.NET环境下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出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管理系统(界面见图1)。该系统根据当前实验中心的现实情况和需求,设计出了实践教学计划表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实践课程调度、零星采购模块、审批模块(功能模块结构见图2)。实践教学计划表管理模块主要给教师提供方便、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申报通道。资产管理模块主要规范化管理本中心的仪器设备,做好相关仪器设备的借用记录、维修记录、仪器运行记录,为设备处的资产清查做好有账可查的准备,保证账物相符。实践课程调度主要实现实验和实习课程的预约申请,合理分配实践课的实验室,避免高峰期实验课在地点或时间上的冲突。零星采购模块主要规范管理本中心实验用的耗材,填写物资采购审批表和填写低值品的使用情况。审批模块主要实现各相关部门对相应项的审批。

篇5

【关键词】档案管理;网络技术;教学软件;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117-02

目前,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信息化管理优势已逐渐地在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新技术应用的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我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一年来,在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了全面提升,并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新技术同时也带来了管理思想的变革,促进了实验室组织机构的重组,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在以下几方面我们进行了改革的实践。

首先,我们进行了基于网络技术手段的实验教学档案管理改革。在参照学校相关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档案管理规定后,对10个实验室管理档案采用网络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采用网络信息化方法后,可设定各档案记录的最低时间跨度(即周期),逾期没有完成档案记录工作的系统将给予提示,督促记录人必须履行相关的记录职责。所有的记录均为电子文档形式,并自动存储在实验中心网络管理平台的“实验室档案管理服务器”中,可通过“查询”功能快速定位到相关的档案信息,电子文档样式与学校对应的档案管理记录本的样式相同。

其次,利用实验中心网络管理平台中的课程管理系统,对实验课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处理。在每次实验课过程中均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通过课程管理系统可对这些信息即时收集与加工并存储在“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器”中。同时还有汇总、统计与分析信息自动产生。教师可以通过与“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器”相连的终端输入每次实验课的扼要信息,学生通过学生机向“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器”上传实验结果数据信息及实验分析信息等。教师课后可通过与“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器”互联的任何一个终端对学生实验结果进行批阅。通过课程管理系统收集的实验信息主要有以下几项。新的管理技术的产生,需要与之匹配的实验室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支撑。为此,我们对实验室管理机构和实验中心各功能室布局进行了优化和重构。建立了实验中心网络管理平台,即“中心控制室”。并对“中心控制室”和以计算机为主要实验设备的功能室进行网络互联,最后,通过“中心控制室”将目前基于B/S结构的实验教学软件集中管理,以提高实验中心软硬件资源的共享范围。不但在实验中心所辖各功能室中,而且在校园网所覆盖的区域内均可共享这些教学资源。

除了共享实验教学软件资源外,基于实验中心网络管理平台和校园网可进行实验教学信息和实验课程资源的,如实验视频课程资源的,为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前的预习和课后复习提供高质量的课程视频。学生若在校外还可通过互联网与校园网相连,进入学院网络中心控制室的教学资源服务器中,查看或下载相关资源。这些实验课程的视频资源也将是我院开展网络教育的重要资源。

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资源是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验中心的网络管理平台可以给学生以较大的学习选择权,是“以学生为本”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正在快速推进实验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工作,将在部分实验课程中设定必选和自选实验项目,学生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对自选实验项目进行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学生所选实验项目信息通过课程管理子系统自动进行汇总、统计和分类,结合学校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实验项目排课和分组等工作。

实验中心网络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必将引进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传统管理方式下难以实现的功能,利用新技术变为可能。如建立系统、科学、有利于学生实验潜能发挥的考评指标体系,可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对于分组实验项目,还将考核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等,改正过去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的考核方法。每次实验后学生都要按要求通过电子模板,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在报告中需对实验项目的创新点、实验数据采集与整理、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收获与体会等进行认真的总结,并上传到“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器”中。

与对学生考核配套的是建立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实验教学质量的考评体系。为了激励实验教师的教学改革,将把实验项目的改进、实验项目的社会适用度、实验项目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等纳入到考评体系中,并增加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分值。所有考评工作都将基于网络管理平台付诸实施。其中,《学生实验学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实验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的核心。

实验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督导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网络技术管理平台和闭路监控系统,可提高这项工作的效率和督导的范围。学校督导组老师和院相关领导或老师均可以通过“中心控制室”中的大屏幕和设在各功能室中的监控系统“即时”查看实验中心所有正在进行中的实验课程状况,还可调看个别学生屏幕实验信息。

一年来,我们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在实验室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改革,全面提升了学院实验教学的综合实力,深化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对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和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至关重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还有大量的改革工作需要完善和拓展。

篇6

关键词 开放实验 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Open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al Experiments

LANG Baihe, HAO Ziqiang, ZHAN Weida, ZHANG Yu

(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022)

Abstract To mee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ing, open experimental courses has become a trend, which is an important step of the curr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reform.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 of administ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ud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cours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oviding a feasible idea.

Key words open experiment;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anagement

0 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工程实践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一直采取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课程,多为验证性、演示性实验, 虽可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但学习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管理体制僵化,对学生整体分析能力、综合设计能力、积极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不足。①

随着教育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发展,实践教学的传统逐渐被打破。以强调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获得的品质为核心,各高校相继实施了多种多样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改革,这些改革得到了肯定和支持。然而实践教学从传统的指令型封闭式走向引导型开放式,必然在推进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利于开放式教学模式发展的矛盾。②③因此,如何适应开放式教学需要,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效益,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值得研究和实践的内容。

1 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开放实验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独立设课,单独考核。为鼓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了实验课程的比例,以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④⑤具体措施如下:

1.1 采用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互动式学习方法

根据“注重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要求,定期修订实验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实验课程中设置了可供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设计的实验题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采用互动式、研讨式、分级式、分层次教学等各类实验教学方法。通过选择实验项目以及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例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研讨式教学法,以预习―讲解―实验―讨论―总结为主线的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2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方法

开放实验在教学手段上,重点推广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先进手段。建立基于“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CAI课件和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扩大办学空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鼓励教师使用和开发多媒体课件。⑥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等手段,营造了生动、直观、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的教学氛围,扩大了信息量,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部分自行设计实验采用专业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让学生对设计可行性探讨。形成了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

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和自行开发了实验课的网上选课系统,使每个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根据自己的学习安排选择实验课的时间和实验项目。实验室设立了必修实验项目和选修实验项目,学生在完成基本、必做的实验项目后,可自行选修或设计更多的实验项目。⑦不断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多元化实验考核体系,根据实验性质的不同,不仅采用了理论与现场操作相结合考试方法,还采用计算机机选考试等方式,取得了好的效果。

1.3 采用结合科学研究的实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研究式学习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较早地进入实验室结合科研进行训练。一方面结合自制仪器、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竞赛、科研等活动,培养学生研究式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展独立的实验研究活动。另一方面,指派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开展创新研究活动。鼓励参与科研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内容中。

2 促进现代实验教学管理改革发展,建立智能化计算机管理系统

2.1 建立开放实验管理制度

要真正实施开放实验教学,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实验室开放教学的顺利开展, ⑧包括制定开放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日历、实验教案、实验教学检查、实验教学小结、学生成绩、实验管理制度、开放实验教师工作量统计方法等详尽规章制度,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机管理信息库。

2.2 建立基于校园网的开放实验预约登记系统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预约通过建立的“开放实验预约登记系统”网络实现。实验人员可以通过本系统了解实验教学中心的开放实验安排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实验内容、实验成绩等信息;实验人员填写实验预约登记表;指导教师通过实验人员填写的实验预约登记表安排实验时间、地点、题目等信息,并通过“BBS式信息公布和反馈系统”公布、反馈实验人员相关实验信息。

2.3 建立开放实验“BBS”式信息公布和反馈系统

实验教学中心为避免传统教育中的“单向灌输式”、“一锅煮式”、“封闭式”的教学形式,通过本系统实验人员可以通过“BBS”留言的方式信息、反馈信息、互相联系和沟通,实验人员和教师之间也可以实现有效的联系,同时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本系统公布、反馈实验人员相关实验信息。

2.4 建立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实验教学中心网络控制室通过本系统管理整个中心所有实验室的实验情况(包括实验指导教师配备、实验室设备配备、实验人员数量、开放实验时间、工作量等情况),实验室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5 建立实验室刷卡管理系统

本系统可以识别并记录实验人员的身份、实验时间、地点、指导教师等信息,并为指导教师工作量统计提供准确数据。

3 结束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知识内容的不断更新,无论是从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还是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要求方面,都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开放式教学管理模式的采用,将带动实验教学教师教学研究的全面开展,提高高等院校总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注释

① 张大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0.9:4-6.

② 王俊文,郝晓刚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工程意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6):107-110.

③ 谭爱国等.多层次开放式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127-129.

④ 李满秀.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科学,2007.5:58-59.

⑤ 王金梅.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实验的规划和实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4):24-26.

⑥ 李春茂.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4:3-5.

篇7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一、工民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人们对于建筑行业要求的提升一方面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迫使建筑行业不断提升建筑质量,形成了激烈的行业竞争。质量保障是建筑行业的生命线,因而要注重对建筑项目 的质量管理,通过优质的施工质量为企业建立无形的品牌效应, 有效地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工民建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质量得到保障,也就有效地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当今社会,将科学技术与工民建施工技术相结合,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提升了建筑项目的实用性。通过对于工民建施工技术的优化改革,可以提高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在保障居民生活安全与舒适的环境前提下,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利益工民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人们对于建筑行业要求的提升一方面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迫使建筑行业不断提升建筑质量,形成了激烈的行业竞争。质量保障是建筑行业的生命线,因而要注重对建筑项目 的质量管理,通过优质的施工质量为企业建立无形的品牌效应, 有效地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工民建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质量得到保障,也就有效地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二、工民建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施工

施工作业人员作为工民建项目施工的主体,施工人员、管理

人员的素质和作业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所以要建立健全安全作业的规章制度,利用制度来约束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来保障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以质量第一作为施工指导,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建筑质量。

2、做好质量监督

在当前的很多工民建工程中,经常出现施工质量不达标的情况,甚至出现“豆腐渣”工程。这样的工民建施工,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工民建的相关施工企业要努力采取一切措施,加强工民建施工现场的相关管理工作,对于每一道施工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施工企业要安排专业的监理人员,对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加大检查力度,杜绝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质量问题。

3、加强施工人员队伍建设

某施工企业对于施工人员的队伍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公司对施工人员进行强化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确保他们在具体的工作中,规范自身施工行为,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性。该企业还不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完善他们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是与时展相适应的。这样,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操作技能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施工中提升了具体效率,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性。

4、做好施工设备管理

在工民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想确保工民建施工的最终质量,就要对相关的设备进行强化管理。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安排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还要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和调度安排,避免对个别设备进行过分使用,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工民建工程中,监管部门和人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对于不合格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淘汰和更新。这样才会让设备在工程建设中真正发挥自身的使用价值,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5、加强技术管理

工民建的施工技术,是整个工民建工程的核心环节,也是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施工企业要想收到预想的经济效益,就要重视相关的施工技术,加强技术管理。在具体施工中,企业一定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这项工作一定要在工民建施工正式开始前结束,这样才能为相关的准备工作留出充足时间。技术交底工作,要有完善详细的资料,负责人要进行详细解释,让施工人员了解到整个工程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技术管理中,还要考虑到工程中存在的多方面因素,如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施工企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加强技术管理,保证工程的最终效果。

6、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如今,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工民建项目的施工需求,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才能更好的满足项目的施工需求,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目前,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建筑行业又是高耗能行业,而施工企业又严重缺乏环保意识,这必定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要想实现建筑行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施工企业就必须创新环保施工技术,加强环保施工技术的运用。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施工技术管理有很大影响,要想加强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施工企业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结语:

如今,工民建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施工企业要想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首先要建立并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把施工现场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其次,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材料管理,做好材料的验收检查工作。最后,施工企业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更好的满足项目的施工需求,实现工民建施工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学术机构知识库 激励模式 激励均衡性

分类号 G250

1 基于知识管理的学术机构知识库激励影响因素调研

1.1 调查样本的选取与问卷回收

为了探寻有效的学术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简称IR)激励措施,本研究进行了“基于知识管理的IR激励模式”调研。调研方式包括发放调查问卷和具体项目跟踪。

考虑到目前IR的构建一般是由图书馆来主持,并得到了研究机构相关部门的支持,因此,将调查对象分为两部分:一是高校和研究所(含已构建IR的单位)的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二是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本研究向100所211工程高校发放问卷200份,其中图书馆70份,教师130份;向公共图书馆发放10份,研究所的图书馆30份,研究所科研人员50份,共发放问卷29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62.07%,其中有效问卷为166份,有效回收率为57.24%。

1.2 调查数据分析

本研究分别对“工作人员提交智力成果到IR中的影响因素”和“工作人员参与IR使用的激励因素”进行了调查。

1.2.1 工作人员提交智力成果到IR的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影响工作人员向IR提交智力成果的因素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这14项影响因素都是相对重要的,与调查前的研究分析完全相符。调查显示,“不重要”的选项最高仅7.83%,3个因素的“不重要”选项为0,即使是“一般”的选项,也只有一个因素达到33.13%,从总体来看,所有14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的百分比都集中在“较重要”以上的区间段。

调查结果也显示,这些影响因素体现出IR工作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工作人员提交智力成果到IR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与工作人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排前3位的因素(在表1中的序号为1、2、3),都与IR参与人员的自我价值实现相关。“备份的安全性”居“非常重要”因素的第一位,占95.18%。表面上看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无关,但是,“备份安全性”保护的是知识成果,而这正是IR参与人员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性因素之一,因此,对知识成果“备份安全性”的高度重视,恰恰如实反映了IR参与人员对自身价值实现的看重。相比之下,“提交成本”在“非常重要”这一项仅占12.65%。这表明:IR参与人员“个人价值的实现”确实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影响工作人员提交智力成果到IR中的“重要”因素与工作人员的“被尊重的需要”密切相关。排第4和第5的两个因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确认”和“成果能够被同行业、社会所认同”,充分体现了IR参与人员有强烈的被尊重的需求。

・影响工作人员提交智力成果到IR中的“重要”因素还与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的实现”密切相关。对帮助IR参与人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够通过IR检索到他人研究成果”与“是否是工作考核要求必须做的”两个因素,排在了第6和第7位。这说明IR参与人员把帮助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条件也列入了重要因素的行列。此外,表1中序号为7、9、12、13、14等与工作的方便程度、投入成本等相关的因素都被认为是“重要”因素。

・“单位给您的经济激励”被排在了倒数第二位,这说明IR参与人员对“价值交流”的需求超过了对物质和强制性措施的依赖,对IR参与人员来说,物质激励要让位于精神与价值的激励。

1.2.2 工作人员参与IR使用的激励因素分析工作人员参与IR使用的激励因素调查数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学术机构工作人员使用IR激励因素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没有一个超过半数,但是“不重要”的选项仅有两个因素有人选择,加起来都不到2%,就连“一般”的选项也只有两个因素超过10%,最高也不过17.47%。这些数据充分反映本研究前期研究有很强的针对性,准确地把握了IR激励因素。

“非常重要”的选项中,最高的是“构建共享的知识氛围”,占45.78%;其次是“学术地位提升带来职位的晋升”,占43.98%;第三是“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占39.16%。这些因素主要为IR团队的研究氛围和劳动价值的被尊重方面。在“重要”的选项中,“有科学的考核标准”最高,占81.33%;其次是“有持续的激励制度”,占62.05%;第三是“保障知识产权的归属”和“支持研究团队的培养”,均为60.84%。这些因素主要为公平、持续的业绩考核与保障机制方面。“较重要”的选项中,前三位分别是“经济激励:福利”、“知识共享是考核指标之一”、“经济激励:工资报酬”,分别占34.34%、31.94%和31.33%。这些因素主要为物质回报与成果推广方面。

上述数据表明:团队的建设、劳动的被尊重、被肯定是IR工作人员首要看重的激励因素,其次就是稳定、持续、公平的评价体系,再次才是金钱等物质激励。这说明IR工作人员非常看重自身价值的实现、重视公平、淡泊名利的特点。总的来说,这些激励因素呈现明显的强弱层次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整体公平激励因素,学术工作人员自身价值的实现与被尊重的激励因素,学术工作人员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工作环境激励因素,荣誉与金钱等利益激励因素。

1.3 数据调查分析结论

在本次调研所提炼的影响因素和激励因素中,没有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反映了IR知识管理中员工激励的核心问题。同时,表1和表2数据的高度一致,也表明本次调研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总的来说,上述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影响IR参与人员提交知识成果的因素与学术机构工作人员使用IR的激励因素都表现为:自我价值实现和被尊重的因素重要程度高于经济因素。

第二,影响IR参与人员提交知识成果的因素中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非常重要”因素,而在学术机构工作人员使用IR的激励因素中却无一过半数人选择“非常重要”因素。这表明,目前IR的激励因素中还没有出现核心的被大家认可的“非常重要”因素,而且在调研的90%以上的激励因素被认为是“重要”因素也表明IR的激励因素的均衡性,我们不能采取单一的激励模式,而需要多种激励方法的有机结合,才能对工作人员参与知识转移起到足够的激励作用。

第三,本调研数据的分析为我们展示了IR参与人员提交知识成果的影响因素和学术机构工作人员使用IR的激励因素的重要性分布,前者反映的是IR参与人员提交知识成果的动机,后者反映的是他们对学术机构激励因素的评价,因此这就为进一步探讨“基于知

识管理的IR的激励模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 基于知识管理的学术机构知识库的激励模式

2.1 学术机构的激励因素分析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激励理论,使人产生动机的因素就是激励因素,包括内在激励因素和外在激励因素。在上述两个调查题目中,前者侧重于内在激励因素,后者侧重于外在激励因素。

根据表1及其分析可知,内在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工作业绩的需要,物质利益需要。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其他人是否把智力成果备份到IR”考察调研对象是否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选择的依据,各选项中,选择“一般”的占33.13%;“非常重要”的第二,占30.72%;而“重要”和“较重要”的加起来,占33.94%;大约各占三分之一。这表明,近三分之二的lR参与人员提交智力成果有很强的互相依赖性。这一调查数据准确反映了IR建设需要工作人员广泛参与知识共享的特点,提交知识成果的整体状态本身就是IR人员内在需求之一。因此,IR激励模式只有采取均衡的多元激励和整体提升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激励。

从表2数据分析可知,外在因素重要程度依次为:公平的工作平台、稳定的激励机制、发展的研究团队、公平的晋升机制、尊重、良好的工作环境、交流、荣誉、考核、奖酬、培训。进一步概括后,依次是:公平、稳定、持续的组织制度平台;充分满足工作人员尊重需要、工作业绩需要和友谊需要的良好工作环境;基本的激励措施。

总的来说,学术机构的激励因素既有内在激励因素,又有外在激励因素,而且内在要素之间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外在因素之间呈现明显的均衡性。学术机构激励因素的这个重要特点决定了IR激励模式在激励理论模型的选择上不可能是单一的内在激励理论或单一的外在激励理论,而只能是综合的激励理论模型。

2.2 IR激励模式的构建

2.2.1 IR激励理论模型的选择 综合激励理论模型主要有罗伯特・豪斯(Robert J.House)的期望理论模型与波特和劳勒(Potter和Lawlor)综合激励模型。综合激励理论模型的共同特点是:重视考察整个行为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共同激励作用,尤其重视绩效、奖酬、满意三者的关系。

综合激励理论认为,奖酬是与工作绩效相匹配的,奖酬的公平性是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工作人员的公平感和满意感会提高奖酬的效价,从而实现工作人员个人努力的期待,并达到激励工作人员的目的。虽然本调查发现IR参与人员对物质激励的关注程度远不如对自我实现的需要高,但进一步研究发现,IR员工的这一调查结论恰恰是他们追求公平合理的奖酬的结果,并没有超出综合激励理论的适用范围。

在工作人员使用IR的激励因素分析调查的数据中,直接涉及奖酬的因素有9项,对应表2序号1、2、3、8、10、11、12、13、14;间接涉及奖酬的因素有6项,对应表2序号4、5、6、7、9、15。也就是说,全部的因素都和奖酬直接或间接相关。间接因素中,主要是公平的因素。如果公平保证了,就能保证工作人员所得的物质激励部分或者说工资部分与他的劳动付出相匹配。根据内在激励理论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当然会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列入最重要的因素中去。这就是物质激励之所以在调查中显示为排名倒数第二的真正原因。因此,可以确认,奖酬也是学术机构工作人员最关注的激励因素。

综上所述,从内在激励的角度看,IR参与人员的需求激励因素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判断;从外在激励因素看,奖酬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它与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以及工作人员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等都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确定综合激励理论模型作为学术机构激励模式的基本理论模型。同时,由于IR参与人员对奖酬要素重要性评价与企业等其他组织不同,还应当充分参考学术机构自身的特点,遵循激励的基本规律,建构符合学术机构特点的激励模式。2.2.2 IR激励模式构成

由于IR激励模式涉及的内在因素主要表现为个体可控制和向调整的内生性需求,外在因素主要表现为外在施加于员工的激励因素,而且它们都有内在的层次结构,各因素之间因重要程度也有差别,因此,组织应当根据内在激励因素的层次,全面分析与之匹配的外在激励因素,围绕“激励人、关心人、成就人”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个体得到激励,就会努力促使自我价值实现,提高工作绩效,从而实现组织的发展。对组织来说,工作人员通过努力实现工作绩效,为组织做出贡献,因此必须要有公平合理的奖酬来对工作人员的努力表示认同和肯定,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不间断地提升工作绩效。因此,不断激励的结果最终必然是个体和组织的双赢。这个以“内、外激励因素――努力――绩效――奖酬――人的发展和组织发展”为主链条的基本激励理论图式就形成了,如图1所示:

该IR激励模式以综合激励理论模型为基本理论框架,以学术机构激励因素调研数据为实证依据,以全面性、以人为本、层次性和双赢为激励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以公平的制度平台、和谐的工作环境、基本的激励方法为主要模块,以广义的奖酬体系为核心激励要素,全方位关心工作人员、帮助工作人员实现自我价值,并进而促进学术机构的和谐与发展。我们把这个IR激励模式表述为:学术机构紧紧围绕“促进学术交流、开放获取、提升学术影响力”这个核心目标,通过打造公平的制度平台、和谐的工作环境、基本的激励措施,全面地关心人、激励人,实现人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见图2)。

2.3 IR激励模式的特点

・突出激励因素的连动性与层次性。激励以“诱因、需求、动机、行为”的连动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管理行为,这个连动行为主要是组织发起的,但是它又不能离开员工而存在。因此,图2中把调研分析出的“实现自我价值,尊重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工作业绩的需求,物质利益需要”按层次列出来,这些需求的满足最终的结果就是实现个体价值,也即实现人的发展。与此相应的“基本的激励”部分则按照调查所得出的激励因素――晋升、尊重、荣誉、考核、福利、工资、培训――的重要性程度排列图的右侧部分。

・突出综合激励理论模型中奖酬为核心的激励触发原理。IR激励模式中的基本的激励所涉及的所有激励手段都和广义的奖酬相关,而且具有层次性。

篇9

【关键词】雨季造林;技术;管理;措施

前言

我国的北方地区气候的特点明显的是干旱以及少雨,每年的降水量是远远的小于蒸发的需求。进入7月份以来,我国的北方就是进入了雨季,整个7月的降水量是占年降水量的75%左右,这个时候湿度以及水分还有热度都是非常适合造林的,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树苗的生长。我们还要加强对雨季造林的管理,来进而提高造林的技术,延长造林的时间,提高造林的质量。

1 对雨季造林技术的几点探讨

1.1选好的树种以及苗木

东北地区的雨季造林主要所选用的树种是以常绿的树种,因为常绿树种的生命力是比较强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选用的是黑松以及火炬松还有花椒等等,要是说到具体的那一块的土地来进行造林的话,我们就要根据相应的土地的特性来选择树种的原则,所选择的树苗因该是在生长期中能够健壮的生长、根系也是能够非常的发达,没有病虫害的以即或二级的苗木。

1.2 选择好造林的时机

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时机,特别是在裸根苗造林的时候,要是能够在下雨以后及时的进行栽倒土壤中,并且好几天都是还在阴天,那么这是非常的有利于提高造林的质量以及成活率的关键所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所选择造林最好时间是在下午,这样就会减少太阳对苗木暴晒的时间,之后再经一夜的缓冲就会大大的提高了苗木的抵抗能力,这是对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一定要禁忌在没有降雨以及降雨不多的时候栽培树种。

1.3 造林地的清理以及整地

造林地的清理,是在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进行一道工序,把造林土地上的一些杂乱的灌木以及杂草等,都给彻彻底底的清除掉,清理的方法一般主要是有一下三种方式,分别是全面清理以及带状清理以及块状清理的三种方式。所谓的割除清理就是指我们可以用人工,同时也是还可以用机具,像推土机以及割灌机还有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完了之后就要归堆和平铺,并还要在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是在上年雨季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在整地方法上、规格的确定,一定要按照严格的要求来进行操作,这样才能确保水土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

1.4植树造林常用方法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

1.5抚育管理

松土除草:未进行穴面覆盖的植树穴,大雨过后土壤易板结、干裂和滋生杂草,要适时松土,以保墒和清除杂草。穴面覆盖:造林后,及时用枯树枝、碎草、石块等覆盖穴面,避免暴雨时雨滴击溅表土,以减少蒸腾失水。

2 雨季造林宏观管理措施

2.1 稳定和完善林业各项政策

对现有林业承包等经营管理体制,要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保护林地所有者和林地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对承包经营的合同约定,要依法完善,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权、利,奖勤罚懒,提高管护水平,确保造林成活率。

2.2 大力推行合同造林

采取专业队伍造合同林为主,其他社会造林为辅的方式进行,荒山造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林木成活率大大提高。今后要继续采取这一方式,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建造林专业队伍、统一供应苗木、统一整地栽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抚育管护、统一验收奖惩等工程措施,严格落实造林责任,确保工程质量。

2.3 要切实抓好封山育林管理工作

封山育林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山区造林绿化步伐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时,要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和重大森林火灾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盗伐、滥伐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好林木资源。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的雨季造林一定要按照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栽培等等,严格的落实好管理的制度,严格的控制好工程的质量。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一些基础性的步骤,在这里中的最根本步骤是要选出良种的壮苗,同时也要选好时机,还要做好相关的保障工作,进行很好的抚育管理工作。此外,因为我们的雨季造林时间是比较紧的、任务也是比较繁重同时还有着较强的季节性。所以,在雨季造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充分的做好准备工作,把握好时机,一定要有过硬的技术,严格的管理,逐步的做好每一个步骤,环环相扣,认真的组织好相关的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雨季造林工作的到很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卡国生.谈雨季造林技术及其管理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05)

[2]杨一辉 喻琼 涂样胜 黄义松 杨家林.浅谈雨季造林技术与分析[J],吉林农业.2010(10)

[3]许学洪.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05)

篇10

关键词:工民建;现场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5-0139-02

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工民建作为我国现代建筑中的一部分,工民建施工有着规模大、资金充足、人员多等特点,其在我国工程建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民建的施工水平也在不断发展。然而,在我国工民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些工程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我国当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工民建施工中,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着重大关联。在我国当前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不到为,进而造成工民建施工出现了许多问题,给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隐患。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取决于施工技术与管理,为了保障我国工民建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工民建企业就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重视施工技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1 工民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浪费严重

建筑作为我国当前能耗一大行业,工程建筑对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大的,而工民建作为我国当代建筑工程中的一部分,在工民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工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也越来越严重,如电、水、木板等,这些材料的消耗虽然满足了我国当前工民建工程建设的需求,但是不利于我国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安全事故

就我国当前工民建行业,施工队伍大都是有一些农民工组成,缺乏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性大,再加上施工企业没有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管理,进而就会造成安全隐患,引发一些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3 施工管理不到位

施工作为工民建工程一个重要的阶段,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民建工程的经济效益。然而,在我国当前工民建施工阶段,施工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不能抓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进而造成各种问题存在,同时,施工管理人员素质差,不能在施工阶段发挥应用的作用,使得工程施工问题频频出现。

1.4 施工技术水平低

近年来,我国工民建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然而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受经济、科技等条件的制约,建筑施工队伍构成复杂,技术层次参差不齐,在多数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完善的管理规定和制度,在施工责任的落实上也不够具体,一些技术层次不高的施工队伍的负责人没有相关的技术管理经验,进而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

2 工民建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民建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就是工程建筑质量,只有确保工程建筑质量,工民建企业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进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施工技术与管理作为现代建设工程的核心工作,在工民建工程中,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同时还决定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在我国当前工民建工程中,由于施工技术不规范,施工管理不到位,进而造成了许多“问题”工程,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现代社会的稳定发展。施工技术与管理的目标就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企业成本,为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在当今社会发展形势下,我国工程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工民建作为我国建筑工程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好工民建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极其重要。通过施工技术与管理,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加强施工过程重点难点控制、科学管理现场施工、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进而为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为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3 工民建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3.1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我国当前工民建施工现管理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工民建企业要完善并落实工程施工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人员行为,进而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其次,在施工现场规划好材料的堆放地,分类管理,在购进新材料后要及时的做好登记,并按指定的地方堆放,从而为工民建施工提供便利。

3.2 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工民建行业作为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一部分,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了。在我国工民建施工中,为了有效的规避安全隐患,首先,施工方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本着“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同时要强化安全意识,对工民建队伍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指导他们进行安全作业;其次,施工企业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施工管理人员头上,从而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3.3 加大质量监督

质量是工民建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保障,只有质量过关的工程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当前工民建施工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施工质量不过关,从而建成一些工 “豆腐渣”工程,进而影响到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国工民建施工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以工程质量为出发点,加强施工现场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将施工现场的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误差减到最小。同时监理公司更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加大施工质量的检查工作,杜绝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3.4 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我国工民建施工队伍大都是一些农民工,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进而会引发许多安全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工民建工程质量,加强施工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工民建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教育,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安全意识,进而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规范施工行为,确保施工安全;其次,工民建企业必须重视施工队伍的建设,不仅要加强他们的安全教育,还要加强他们施工技术教育,为工民建打造出一支高素质、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进而为工民建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3.5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工民建施工中,施工技术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进而影响到了工程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为此,我国工民建企业应该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利用先进的计算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工程施工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对影响到施工的各种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做到有效预防,进而在保障施工进度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另外,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工程施工的进行监控,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3.6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工程质量的保障。在我国工民建中,企业要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首先,施工企业要做到及时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一定要在项目施工开始前结束,这样可以为施工的准备工作留出充分的时间。在进行技术交底时要有相关的文字资料,主管领导要对项目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当面的讲解,使施工人员全面了解项目情况,准确把握项目施工特点,为科学施工做好准备,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其次,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在工民建施工中,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效果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有很多,像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地形特点以及施工的设计和技术等。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有助于节约工程开支,减少施工事故,保证施工技术管理效果。

3.7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工民建工程中,机械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了施工进度与安全。为了确保工民建工程质量,必须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合理调度设备和保持设备良好的性能状态。在施工时,狠抓一线工程质量管理,通过“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系统地确保工程质量按目标实现。

4 结 语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工民建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地满足了我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工民建作为我国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工民建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当前工民建施工中,施工技术还不够科学,施工管理还不够完善,进而造成了许多“问题”工程的存在。工程质量是工民建的核心,是工民建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了促进工民建的发展,我国工民建企业,就必须重视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加大施工技术的应用,加强施工管理,进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工民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探究[J].城市建筑,2014,(2).

[2] 孙赫.针对工民建施工技术及管理的研究[J].才智,2014,(20).

[3] 钟岚燕,彭志华.关于工民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23).

[4] 颜万朝.基于有效控制成本的工民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门窗,2013,(3).

[5] 唐建永.刍议如何加强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