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主要手段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的主要手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游戏的制作具有内在的电子产品属性和外在的视觉形象表现两部分。其中,视觉形象表现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制作、角色制作、道具制作等,这些内容主要是在模拟现实世界形象的基础上,为达到游戏的娱乐性而进行创意改造,强化其视觉冲击力来增强欣赏性。这部分的制作主要是以美术手段来表达,其制作是在专业的电脑软件中进行的,通过形象设计与绘制、模型的建立、贴图绘制等手段来完成。这个部分的制作与传统的美术有很大的区别,但也包含美术知识的运用。例如游戏三维角色制作:制作角色模型首先要熟练掌握软件工具的操作和项目针对角色的制作要求,人物角色的比例、装备造型及色彩的设计搭配、角色形象造型在制作时需要运用美术的相关知识来标定准确程度和审美判断。在用软件工具制作模型和绘制贴图时,美术的相关知识起到的了指导意义,实际制作主要是对模型与贴图的完成度为最终目标。
二、游戏美术的运用与传统美术的关系
游戏在实际制作中与美术相关联的制作环节有:游戏概念设计、UI界面设计、三维角色制作、三维场景制作、游戏宣传动画与海报等。游戏制作是对游戏设计的生产与完善,美术应用是完成设计的手段。一款游戏画面效果是否精彩,主要是依靠游戏美术人员。游戏美术人员是一款游戏外观世界的创造者,所有的创意和想法都将由美术人员通过2D、3D图形软件制作出来,呈现出游戏的视觉外观面貌。游戏的制作与生产既属于设计范畴也包含造型艺术,设计往往和生产技术、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完成设计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技术以达到其目的,而技术工具在服务于设计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其自身的价值和找到了具体的结合点。设计是视觉艺术中的一部分,以传统美术为基础,在游戏制作中使用并以美术造型知识为手段来进行创作。游戏制作形式多样,从外观面貌来概括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再现现实真实为内容的形式;一种是以表现形式感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在以再现现实真实为表达手段的游戏制作,更侧重的是对现实真实的模拟,这种形式的制作是以强悍、真实的视觉效果吸引玩家和打动玩家,在美术应用方面更注重细致地刻画,较接近具象写实绘画的画面效果。在实际的游戏制作中更突显和考验美术人员传统的美术基本功和绘画能力,扎实的美术基础可以使模型的外观贴图制作更真实,特别是在处理贴图色彩时,受过严格美术训练的美术人员能够轻松绘制出符合视觉真实的色彩和肌理。在游戏设计的前期阶段——概念设计(包括场景气氛图、角色概念设定、场景规划图、装备设计等)全凭美术人员设计和绘制出完整的形象方案来确定游戏制作的整体风格,统一设计风格,完善设计形象等。侧重表现形式风格的游戏,更注重的是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方式。游戏中所运用的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等手段完全是为了强调游戏的娱乐性和可玩性,通过另类和怪诞的视觉形式来吸引玩家,增强游戏产品的持久性和持续拓展的设计内容空间。与传统的表现艺术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完全不同。在美术方面主要体现在造型的简洁与色彩的高纯度应用方面,再进行程序难度的操控设计和动态的设计,以增强和传达出视觉元素的吸引力。
三、美术在游戏制作中的应用内容和形式
不论什么风格的游戏其可视化的形式特征必然由美术与设计来承担,其内容和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指定化、形式流程化。游戏的开发制作是根据“策划案”为背景,内容的设计与绘制严格根据游戏的整体策划进行的,绘制人员按照策划案指定的角色形象、场景样式进行制作。内容形式按制作团队分工不同,将不同的制作环节流程化分配给不同的部门,以确保团队分工协作的准确度。内容形式主要表现在美术绘制环节,前期包括角色形象的设计塑造与绘画,场景规划以及局部气氛图的绘制,装备及物件的设计及绘制,前期环节美术应用比例较大,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将策划概念形象化。内容形象具体化、形式程式化。游戏体裁不同其内容形式也不尽相同,不论具象性写实类游戏还是非具象性的、意象形式的游戏,其形象均为具体化的视觉形象以使得玩家辨别操控,对于美术制作来说主要运用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意味、趣味的具体可视形象,游戏主体形象具体化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后期数控程序要根据游戏进展和关卡设定来控制具体形象使游戏顺利完成的依据。这一点,也使得其美术制作以一种程式化的方式进行,例如模型的面数控制、图形的分层管理、贴图绘制的尺寸大小要求都必须符合程序要求。否则,制作的“零部件”由于不符合程序要求而不能载入。内容形象理想化、形式规范化。游戏为增强其娱乐性和视觉吸引力,游戏内的各种形象都是经过超感觉设计并符合审美理想、具有化身作用的理想形象;游戏里面的任何形象制作都必须按照程序规范进行,因为其最终是以使用为目的,其成品是用美术手段创造出来的电子形式的产品,既生成的是数字代码,这种数字形式必然具有一定的序列规范,游戏制作是现代科技与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结合出具有现代文化新面貌的产物,是运用绘画艺术表达幻想描述,通过数字技术形式转化为具有媒介传播的情景艺术,其内容形象的具体和形式的规范是显而易见的。
四、美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和表达理念的媒介作用
美术在整体社会结构中从属于意识形态,即审美的意识形态,通过美术造型手段对人类精神文化产生影响。游戏是具有描述性特征的一种主观先验性假设,它是在利用一切手段来告诉我们游戏中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讲述和传达是游戏世界观的重要方式,游戏要塑造出一个幻想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外化形象必须通过美术造型手段来实现,美术长于刻画事物的外部形态来得到可视的实在形体,同时获得视觉上的审美享受。运用绘画、雕塑、设计、书法等美术手段塑造可视化形象贯通整个游戏的制作环节,可以说游戏制作是将幻想的世界通过形象塑造还原出来,以完成可视的形象世界。在游戏制作中美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前期角色形象设计与绘制、场景地形地貌的设计与绘制、UI界面的设计与制作(游戏中的UI界面属于设计范畴,但其制作过程是使用软件进行绘制)。中期模型的制作,模型制作环节使用的是三维软件工具进行造型,实质上也是美术造型的范畴,因其基本应用的是绘画的造型知识,包括角色形象和场景的外观贴图的绘制等。后期角色动作与场景动作(水流、动态火、风吹等)都属于艺术的客观表现,同传统绘画忠实自然描绘相同。在游戏产品最后运营阶段,宣传海报和衍生产品的绘制与制作依然是美工的工作范畴。一款成熟的游戏是通过其外观形象的塑造来传达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游戏中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了游戏操作的规则,同时也决定了美术风格的形成和形象塑造的基础,美术的任务就是要表现角色特有的外貌和着装,与众不同的地形地貌等以传达出隐性的神秘背景。游戏是一种多媒体艺术,是一种图像式的视觉传播媒体形式,通过色彩、形象、动作等图像语言来传达世界观的,这也决定了美术手段在游戏制作中的媒介作用,也正是美术特有的造型元素的综合应用形成并传达了整个游戏的理念,也赋予了整个游戏以鲜活的生命力。
五、游戏美术赋予数控形象以艺术审美属性
游戏的制作由于美术的参与使其具有了艺术审美属性,通过形象塑造的表象传达游戏的思想及主张。游戏本身是一种娱乐活动,可供人们参与和互动的行为活动;而美术属于艺术范畴,是人为能力的体现方式。美术在游戏中的应用不仅使数控技术得到功能上的完善,也开辟了数字艺术的诞生,为艺术表达形式增加了新的手段,产生了新的视觉审美形式。美术应用在游戏中是将策划者的主观意图转换为客观目的的创作活动,是一种有既定目的的劳作,在游戏制作中的各个与美术相关的环节,游戏“世界”既要运用美术手段形象化,同时,又将所创造的形象物态化为具有审美意义的审美对象。因此,艺术创作是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任何创作形象都是经过美术人员主观世界审美意识加工改造的产物,创作形象一旦完成就成为了欣赏对象和审美对象,也就具有了审美属性。游戏美术和传统的纸上、布上美术造型手段相比,游戏中的美术手段比纯绘画的美术手段丰富得多,游戏美术的绘制过程主要是在软件程序中进行的,是一种电子化的艺术形象,其制作手段必然是以电子形式为主要手段,这种电子手法是对现实的一种模拟,利用电子数控技术来塑造形象,工具的使用与制作方式和传统的美术有很大区别,但目的都是为了塑造审美形象。数控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绘画技术,数控技术是一套系统的操作流程,其通过具有不同功能的工具并配以相应的指令来完成作品的生成,操作者必须熟知和学会工具和命令的使用方法,且形成固有的操作系统,以数字化的方式来控制所得到的结果,其塑造的审美形象具有规范、真实、完整、超现实的特征。特别是在游戏所代表的数字艺术中,使我们认识到游戏制作是情景、表演、美术、音乐、动画、程序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实用艺术。美术是游戏制作的一部分,塑造形象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审美属性。
六、游戏美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和现实意义
篇2
建筑设计作为施工阶段主要的执行依据,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作用巨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现代建筑设计水平水涨船高。下面是笔者对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些简述。
(1)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发展。为了体现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成果,笔者对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做出对比。基于设计角度来看,传统设计主要依靠历史经验总结和国家或行业设计规范完成工作任务,现代设计则于设计过程中更多地强调预估、信号分析和不同类型建筑的中间创造性因素的协调与配合;基于性质角度来看,传统设计更多关注的是施工技术层面,而现代设计则将施工技术、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作为侧重点,具有显著的工程性特征。
(2)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性。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设计水平也应相应提高。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才是满足当前社会建设需求的唯一途径。比如说,为实现具体某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应该重视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并立足创新;建筑设计工作与城市设计工作的联合;积极引进与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等等。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应将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推广与应用视为重点。部分建筑设计工作者在设计过程中,有电脑辅助设计和拓展各项涉及功能,特别是空间设计与形体设计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应用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作用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建设取得快速进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和前提条件。因此,建筑设计工作者应该在设计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理清设计思路,不断创新设计理论及方法,孜孜不倦提升自身设计实力,从而良好适应现代建筑设计的实际需求,方能积极推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工作的长足进步。当下,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
(1)增加建筑设计产品的技术含量。为达到建筑造型美术设计思路的创新目的,相关设计工作者应积极获取新兴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思路,主动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切实提升建筑造型设计的改革思路。建筑设计中,倘若要求建筑物具备时代特征,必然需要我们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理论原理。这一点,也作为现代造型美术设计思路创新应用的主要标识,也是对传统造型美术设计的改革与挑战。由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处理,造型美术设计创新思想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尤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造型美术设计思路也可以增加建筑设计产品的技术含量。
(2)提高现代建筑设计的水平。现代建筑设计思想是基于传统设计结合新型设计思想并引入先进科技手段,使得建筑设计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所提高。而造型美术设计思想创新往往体现于建筑设计工作者的应用过程,也是设计工作者自身设计水平和知识能力的体现,对设计产品注入更多的设计元素,极具当代特色,也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发展历程,对于提升我国建筑设计水平具有利好。
3造型美术设计思想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造型美术设计在当代社会中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以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新社会环境、新技术条件中,造型美术设计的应用逐步趋于完善。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的实际需求,设置工作者往往要对造型美术设计进行创新。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拥有规律性和很好的价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
(1)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特征的良好应用。造型美术设计思路的创新主要体现于造型美术设计的应用思维的创新,极大程度推动造型美术设计发展。造型美术设计思想创新的产品特征往往具有现在特征。例如,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的创新会呈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等等。以上思维特征,应用最为常见的是形象思维,它是一种直觉性的思维方式,主要将具体形象思维特征作为造型美术设计的实际状态。现代建筑设计思想中,可以实现对造型美术设计思想的引入与应用,基于形象思维并融合自身工作经验和设计感受,捕捉部分有价值、有意义的形象事物,从而顺利完成对现代建筑工程的创新设计。倘若我们对现代建筑设计缺乏具体形象的定义,且没有特定的思维状态与表达能力,那么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将缺乏必要的活力和人文气息。
(2)造型美术设计思想创新应用的实际体现。造型美术设计中应用创新性思维主要囊括图形创新和色彩创新两项基本内容。造型美术设计中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模式应该是以建筑物来表达设计含义和设计内容。设计阶段,可增加更多的设计元素实现创新与渲染,增加更好的视觉效果。现代建筑设计中造型美术设计思想创新应用的实际体现为图形表现和色彩表现两个方面。比如说,造型美术设计中,图形作用不言而喻,应该是整个设计产品的灵魂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的设计产品往往都是以图形或造型方式来表现的。图形也作为建筑设计产品较为常见的视觉化语言形式,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拥有宽泛的应用空间,通过图形和色彩表达设计工作者的自我感情。
篇3
【关键词】戏剧舞台;美术设计;虚实情景;美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41-01
戏剧作为综合性极强的一门艺术,舞台美术是其重要的一部分,能够通过不断更换服装和面具来完成。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舞台美术创作趋于开放化和多元化,被注入了全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抽象与具象、表现与再现、写意和写实等的运用,形成了多样化的舞台样式与戏剧观念,为戏剧舞台美术创作营造了全新的空间。
一、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概述
对于戏剧舞台美术设计而言,其主要是以戏剧舞台演出要求为依据,结合剧本的内容,通过多种美术造型和统一的构思来创设演出环境,渲染场景效果的深度与内涵,以此揭示戏剧主题,推动剧情发展。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最早源于古希腊戏剧,上场演员的人数很少,需要通过演员不断变换自身的服装和道具来完成演出,并且剧院的条件十分之差,舞台背景多是更衣棚[1]。戏剧发展到19世纪后期,舞台美术设计发生了质的飞跃,开始采用多样化的造型艺术手段和逼真的绘画,如夸张、比拟、暗示和象征等,从而促进了戏剧舞台布景艺术的广泛化、丰富化和多样化。
中国戏剧作为东方戏剧的主流派别,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基本是以人物的造型装扮为主,如戏剧人物扮相多是在演员的脸上化妆与涂面来加以实现,或者是扮鬼神时使用面具。中国戏剧布景艺术的发展起步较晚,经历了戏剧背景―剧情背景的过程,早期舞台灯光是采用瓦斯灯,而现代舞台灯光已经成为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一种舞台词汇。此外,刺绣等传统手工艺术是中国戏剧服装的主要装饰手段,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工艺美术风格。
二、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虚实情景的美学风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现代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变得更为多样化与多元化,呈现出开放的态势,增加了时代气息与新鲜活力,不断实现非幻觉与幻觉的交融、抽象与具象的交融、表现与再现的交融、写意与写实的交融。这些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丰富了多元化的戏剧理念,形成了多样化的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样式。虚实情景作为一种重要的美学风格,将其应用于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能够超越常规戏剧的运作模式,打破传统美术设计的整一性,强化美术设计的时空跨度,促进传统戏剧的发展和完善。虚实情景的设计,不管是在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手段与物质材料上,还是在观众的美学判断、艺术审美角度以及戏剧器具使用的丰富层面,都是历史性的更新与突破。
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就是戏剧既实用又美观的衣服,而戏剧来源和忠实于生活,又高于和超越生活。这就要求现代戏剧舞台美术设计能够在舞台上以美术方式来呈现生活的现实,又能够将其抽象化,更加直接与准确地传达戏剧的思想[2]。以新版《牡丹亭》为例,其没有采用复杂的布景,但是有效利用了虚实情景的美学风格。运用写意的方式来描会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梦中相会情境,利用各种科技手段的色、声、形、光等物理因素来描摹二人前世之缘以及偶遇,从而使人物塑造和戏剧情境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感召力。又如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中,巧妙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设计国王亡灵这一情节,有力结合与穿插虚幻的冥府和现实的场景,实现了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时空穿越,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便于观众进一步解读戏剧本身。
总而言之,将虚实情景的美学风格应用于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能够对人物的不同性格加以有效刻画,展现人物的千姿百态,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与个性,烘托人物情感[3]。同时虚实情景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现代戏剧的精神内涵、人文气质和文化,实现感觉上的逼真和视觉上的鲜明,突出展现戏剧的艺术特色及美学风格,进一步深化戏剧舞台表现的深度及广度。
三、结束语
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作为戏剧舞台演出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化妆、道具使用、服装搭配、布景设计以及灯光强弱等造型元素的美化与综合设计,能够有效展现戏剧内容,深刻表现生活的真实,充分发挥出舞台虚实造型技巧的作用。当然不管是戏剧界还是舞台美术界,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以确信的是舞台不会再回到统一与固守的局面,美学风格与创造方法将会日趋多样性与多元化。因此设计者在进行现代戏剧舞台美术设计时,需要将创作手段与戏剧舞台进行有效融合,合理运用虚实情景的美学风格,这样才能有效塑造戏剧本身美,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精品,推动戏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力.浅谈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及主要特点[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102.
篇4
【关键词】素质;美育;美术教育;素质教育;作用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并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如何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就应该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和探讨的课题,素质教育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被人们提上日程,它也是当前教育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它以美术形态为载体,以审美为特征,通过对美术形态的了解,美术语言的思考,具体形象的描绘,美术作品的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他们去有意识地接受美的熏陶,有意识地去了解美的真谛,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从创作、欣赏中去构建一个具备美术修养的人,达到人格的完善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训练手段和主要教育形式之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应该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美可辅德
美术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和有力手段,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自愿和自觉享受美的教育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审美教育、道德教育,它在涵养学生的德性,制约一些不良习惯,自然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起到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我们在讲述画家的事迹和分析欣赏作品时,便可以渗透着道德品质教育。如徐渭的洒脱、郑板桥的傲骨、赵洁的认真、徐悲鸿的赤诚、伦勃朗的坚决等等,画家的美好品德无不给学生一种有力的影响。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展现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等等。通过这些美术作品深入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
二、美可启智
艺术美感作为自由感受具有自由直观的因素,有助于创造心理的形成。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由认识走向创造的过程。美术教育不只是培养学生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从古至今都是提倡创造的,美术创作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一代宗师齐白石曾说:“古之画家有能有识者,敢删去前人窠臼,自成法,方不为古大雅所羞”,“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些都表明,他们都是极力提倡创造,反对临摹的。因而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美术老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讲授美术的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能力的同时,还应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随想创造,这样会使学生想象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得到提高。想象能力的提高是思维能力的强化,是创造能力得以生存和增强的必要手段。从而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和创造美,这是美术教育应特别提倡的一个方面。
三、美可助健
美术教育能增强体质,造就健全的体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在美术教育中,学生的美术活动无论是欣赏、临摹、写生、设计或制作都必须表达自己的感情、思想和智慧,这种表达活动必然受到大脑的生理结构和机能的调节与支配,特别是受右脑生理机能的支配,即美术教育是对右半脑的生理机能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这种训练有助于大脑健康地活动和工作,有助于左右半脑不同的审理机能保持平衡与协调。另外,学生的任何一种美术活动,都需要手的参与。手是人主要的运动和操作器官,手的操作是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再者,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一直感到校园生活枯燥乏味,严肃紧张有余,宽松和谐不足,这样沉闷的环境对教师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无疑是一种伤害。如果我们把美术课上的生动、活泼、赏心悦目,让教室充满和谐、轻松和愉悦的气氛,这种愉悦气氛必然会在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上有所反应,达到松弛肌肉,活动骨骼,减少烦躁,感到快慰,心旷神怡,从而促进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四、美可树人
美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生活中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会无动于衷。”美术教育通过对学生正确的审美心理培养,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鉴赏美、创造美。美术本身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欣赏作品时所产生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使学生达到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向往真善美,自觉摒弃假恶丑。如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到《维纳斯》的残缺美、《拉奥孔》的悲剧美、《大卫》的力量美、《蒙娜丽莎》的含蓄美、《西斯廷圣母》的阴柔美、《北京故宫》的对称美、《兵马俑》的雄壮美等等,这些无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起着重要作用。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美术课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19-01
前言:目前,整个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数量增加,中职幼教专业迎来了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但是,对幼教师资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缺乏基本幼教技能,很难在这一行业立足。而美术教学在整个幼教专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直接关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对其引起高度重视,系统分析当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改革。
1全面分析当前中职院校幼教专业美术课教学存在的不足
1、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对于中职院校的学前美术课程,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实现技能的提升。但是,教学模式和手段呈现单一化的特点。主要采取的是灌输的方式,尤其是示例讲解和单一灌输的并用。例如,在进行绘画课程讲解的时候,主要依靠教师的示范实现知识的讲授,手工课程也是一样的模式,使得整个课堂气氛过于严肃,互动性不大,学生的参与性不强,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为了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善,改变知识的单向传授模式,要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观察欣赏、讨论交流等,运用局部示范的方式。在本质上说,对于美术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十分关键,不容忽视。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避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扼杀,要激发潜能,否则,再精细的绘画技巧也意义不大。为此,对于教学模式的优化就是推动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多元化,可以积极借助辅助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等,实现美术教学水平的提升。
2、缺乏对教学资源的合理整合。在中职院校的幼儿教育专业,其美术课程主要是由绘画和手工两部分组成,二者相互影响和渗透,尤其是一些细节上的知识和应用。在传统的幼教美术教学中,只是对美术范畴内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共享,彰显片面性,需要与相关学科的技能进行全面融合,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效果。例如,对于儿童画的创作教学,需要结合多种活动模式,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实现绘画与音乐、诗歌等形式的结合,在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只有学生的思维能力被调动,才能凸显其强大的表现力,为创作营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创造的内容更加丰富.
3、教学内容缺乏与职位需求的有效契合。在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其主要方向是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服务,但是,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对专业性和实用性缺乏明确的界定,将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相混淆,将主要的目标定位对美术技巧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上,更加关注技能,忽视美学真谛的传达,这种情况很难适应幼教的实际需要。对于幼教美术课程,需要传授学生去感受美,运用美和创造美,将美的本质传授给孩子,因此,对于美术教学的优化,要满足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2如何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美术课教学优化
1、重视对课程的不断优化。(1)保证授课设置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对于中职院校的幼教美术课程,不同的学习在课程设计和时间方面的安排具有差异性,但是,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结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重视对授课学时设计的合理性,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时间,达到相关支持和渗透的作用。
(2)促进授课内容的多多元化与丰富化。在学前美术教学中,内容十分丰富,需要进行细化,实现对授课内容的巧妙设计,达到对表现形式和技能的综合应用。
(3)将授课模式与职场需要进行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职场需要作为目标,培养职场意识。针对课堂实践,需要模拟幼教为了的职场环境,使得学生的职场观念增强。可以采取团队的模式,进行作品的创作,增强学生的团队观念,在集体中学会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
(4)拓宽考核方式。在传统的学前美术教学中,考核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以作品的作为衡量标准,因此,要对这种模式进行改革,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多元考核模式的应用。
2、重视教师素养的增强。(1)强化教师的专业基本素质。对于美术教师而言,基本功是重要的职业技能,借助这些基本能力,才能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另外,还要正确认识幼儿美术的特点,多接触幼儿,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在幼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美,实现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丰富。要重视教学案例的准备,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2)重视教师道德素养的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师德至关重要,需要具有人格魅力。对于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道德情操水平十分关键,只有保证师德的高尚性,才能实现对学生的良好影响。教师的道德水准直接决定学生的道德水平。为此,教师要重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传授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3)重视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教育也不例外,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因此,对于幼教专业的美术教学,教师需要关注国内外美术教学发展的实际,关注最新动态和咨询,结合发展实际,进行授课内容的合理调整,同时,美术教师需要正视美术的涵义,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实例,使得学生能够学习美、懂得美和创作美,为此,要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创新。
结束语:综上,针对中职学校幼教美术课程,在整个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要重视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力求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幼教行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促进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一波.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篇6
关键词:工艺美术 健康教育 应用
在医疗卫生领域,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艺美术,是一种很重要的宣传手段。在健康教育中,工艺美术更多的应用到健康教育的场馆建设中。在特定的健康教育中,如何恰当的展现出工艺美术技艺和思维方式,是当前健康教育美术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工艺美术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近几年来,许多的城市都在建设健康教育园,园内展览的内容深入浅出,有效的达到了宣传的效果,促进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健康教育园中,无论是图案设计,还是展板、灯光、动画、模型等,都很好地运用了工艺美术,使得健康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的吸引人。工艺美术的应用使得平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变得立体化,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效的引起人们观看的兴趣,在展览内容中,利用工艺美术制作而成的生活用品、人体器官等都非常的逼真,让人们观看之后拥有更强的视觉感触。
实际上,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可应用到工艺美术的地方非常多,比如展览馆布展、设计健康宣传册内页等。另外,工艺美术还可以运用色彩、图案等工艺使装饰、陈设、健康产品的包装设计等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在健康教育工作中,会涉及到宣传板报、宣传画册等宣传手段,利用工艺美术中剪纸、装饰等艺术手法,使传统文化融合到宣传工作中,让健康教育带有浓郁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更好地宣传效果。
二、工艺美术与卫生美术在健康教育中的表现异同点
卫生美术主要应用在医疗卫生领域,医疗方面的知识是非常枯燥深奥的,卫生美术通过艺术语言将卫生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表现形式,使卫生知识变得有趣活泼而且有寓意。卫生美术的特点是构思独特、色彩鲜明、艺术感染力强,通过卫生美术鲜明的艺术特点,使观看者主动接受医疗卫生知识,从而使观看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均得到增强,最终达到帮助人们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目的,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卫生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主要就是卫生画刊,卫生画刊中的主要宣传是卫生宣传画和卫生科普画,这是将美术应用到健康教育中的基本形式。
在工艺美术中,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对物体的本质进行加工和制作,从而使物体带有一定的特殊效果,更为符合人们的视觉美感,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和技术。工艺美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工艺与美术设计结合起来,并促使二者相互融合、渗透。在现代,工艺美术的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比如大型展览、广告设计等,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美术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当中。
将工艺美术应用到健康教育中,除了要将特定的内容表现出来以外,还要采用符合人们审美习惯的形体语言,将健康教育抽象的内容以生动优美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让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了解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从而在对照自身的过程中,改正不良的卫生习惯,逐渐的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三、工艺美术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要求
1.工艺美术作品要与健康主题一致
在制作健康教育宣传品时,工艺美术会应用到五颜六色的材料和美术技巧,从而使宣传品具有观赏价值,让观赏者在观看时能够一目了然的知道宣传的目的。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可变性,在工艺美术领域,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等不断地出现,所以,健康教育在应用工艺美术时要注意要与时俱进。首先,对于健康教育的科普材料,要审定其是否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和代表性;其次,在保证健康教育可行的前提下,将自己放在观赏者的角度来审视科普材料,从而使设计出来的工艺美术作品符合观赏者的思维方式;最后,在设计工艺美术作品时,要与健康主题一致,在确定健康主题的前提下,根据科普材料确定具体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等。这样一来,设计出来的美术作品就会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有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健康教育的科普知识。
2.对健康教育美术者的要求
首先,作为一名健康教育美术者,要具备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识,主要包括生理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只有对这些健康教育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工作时全面的理解某一专题的科学道理,从而设计出具有视觉冲击力、准确、科学的工艺美术作品。
其次,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艺术修养,除了基本的素描、速写等基本的绘画技巧之外,健康教育美术者还要具备操作电脑、使用图像软件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计算机辅助工作,健康教育工作也不例外,所以要具备一定的电脑技术。
最后,还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健康教育中的工艺美术同样也是创作,所以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设计工艺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健康教育美术者的想象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工艺美术为健康教育工作服务
在现代,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关注,这也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工艺美术被应用到健康教育工作中,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宣传预防各种疾病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工艺美术制作各种宣传画册,也可以将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运用到宣传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宣传的效果,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疾病的危害,并懂得预防的知识。工艺美术在为健康教育工作服务时,除了运用工艺美术特有的设计理念来宣传健康教育内容之外,还要坚持与时俱进,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更好的宣传健康教育。
结论:
工艺美术拥有着特殊的技艺和思维方式,将其应用到健康教育工作中,能够促进健康教育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帮助人们改正自身不良的卫生习惯,养成正确的、健康的、科学的、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吴占友.工艺美术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首都公共卫生,2011,5(01):35-36.
[2]杨晶霞.工艺美术在健康教育中的表现形式[J].江苏卫生保健,2009,(03):54.
[3]许爱民.浅谈工艺美术设计的创新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158.
篇7
关键词:美术教学;多媒体;审美能力;美术创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75-01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提供的不仅是影像、音乐资料和制作手段,而且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小学美术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应用于美术教学的“历史”
将多媒体应用于美术教学课堂是近几年的事,它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虽然短暂,但对美术教学起到了革命性的意义,是一个全新的里程碑。在美术教学中,以往的手工绘制的传统教学手段将逐步甚至是大部分被多媒体教学手段代替。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变化,在美术教学课程中将会有更多的运用与发展。多媒体异于高于传统美术绘画、手工的形式,多媒体展示作品形态能将美术创作带入一个全新的教学创作领域。
二、传统美术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殊异处
传统的绘画创作观念上,构思和绘制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部分。传统的美术教学,采取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先构思,把脑子里存在的东西甚至是想象的东西在纸上用草图的形式勾勒出大体形态和样式;紧接着就是确定正稿、上色、修订画面,使之更为符合脑中之影像,这样一件完美的作品就孕育而出了。可是依旧存在弊端,因为作为学生虽然有好的构思和创意,但并不能代表优秀的作品,他们时常由于在绘画时感觉力不从心,不能将心中所想跃然纸上,故而会有一些挫败感。要知道,这将极大影响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现在这些问题随着多媒体走进美术课堂教学后迎刃而解了。多媒体不但有着强大的编辑、造型、上色和系列美术文字处理功能,而且可以直接按照学生的想法,绘制出学生脑中满意的图形、文字、色彩等诸如此类编辑程序,从而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美术学习兴趣。例如,要指导学生设计出构思中的完美图案,教师完全可以在准确掌握教材要求及学习的重难点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多媒体进行辅教学。
三、多媒体在美术教学的优越处
1. 多媒体直观性、情境性等优势极大调动了学生美术观赏情绪,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积极的影响,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极具广泛性和综合性。况且与单纯的枯燥的讲解对比,多媒体的直观、形象、动态变化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中获得知识、审美的经验和享受,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美术欣赏的方法,提高审美水平。“艺术作品中所特有的直观的形象如色彩、线条、明暗,甚至其所含蕴的精华,都依赖视觉去直观欣赏感悟。”美术这一门课程主要靠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赏领悟,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而无论是幻灯片还是录像教学手段,它们都具有直观性,更易激发学生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佳的营养剂和动力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中的实物投影仪、幻灯机等手段,进行静态和动态相关画面的展示和呈现,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燕国材说:“情感同兴趣一样,也属于意向过程,是人的意识倾向的表现。”美术作品中情感纽带和媒介是线条、色彩、形象等,它对人的情绪情感集聚调动功能。人们总是会对展现在眼前的艺术品展开联想,并带出某种感彩,从而对艺术品作出评价。而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更易于受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情感线条相对敏感。因而在美术欣赏中,多媒体多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将是巨大的。同时,在教学中更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VCD、投影仪等,配以背景音乐和教师生动的讲解,让学生的诸多情感充分调动并使之活跃,从而使学生达到高效能的观赏性。在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整合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投影、录像、电视甚至是互联网等媒体手段进行相关的动感画面的播放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情情感,激发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
2. 多媒体方便简捷的演示操作,更易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能力
美术绘画的传统模式,学生被带到摆满了参差不齐的画框、画架,空气中弥漫着松节油味道的美术室里面进行美术创作。在硬件设施相对缺乏的乡村小学,根本就不具备美术室。但应用多媒体的美术教学,此弊端却可以迎刃而解。例如,美术教育运用电脑让学生了解各种绘画形式的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方便快捷,它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正如李惠军所言:“那里没有油味及污染,只需敲击键盘或移动鼠标,屏幕上就会出现色彩丰富的画面。”
四、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是美术教学中“教”与“学”的重要改革。多媒体教学更完美地实现了师生互动,更好地达到了师生共赢。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巧妙运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秦国剑.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0(33).
篇8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81-01
“课标”规定:小学美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特别是美术欣赏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上,是最重要的一环。美术技能学习都必须以能欣赏美术作为前提,才能有美的提升。没有正确的美的价值观,其创作的作品定为俗品。没有真正美的认识,其生活定为敷衍。
如何在欣赏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达到欣赏教学之目的,真正有效的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1.深入研究教材,为找准美术欣赏教学策略奠定基石
平常的美术教学中,多数老师对美术教材研究不够,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学知识不严密,教学方法逻辑性不强。很多时候不但没给学生带去对美意识,更多使孩子对美的理解范围越来越小,对美的理解越来越标准化了,禁锢了孩子对美的不同种类的追求和思维角度的极度收缩。
2.运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提升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的准度
那么运用恰的教学模式,是提升美术欣赏教学策略准度的重要手段。下面介绍几种常规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2.1 讲授模式。讲授模式在美术欣赏教学最常见,它的主要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多数知识由教师进行讲解,这样模式能在最短的时间传授最多的知识。但此模式缺点就是易陷于知识灌输,导致孩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减弱,学习的学习效率也就大大降低。
2.2 问题引导模式。问题引导模式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以问题的层层递进对学生学习以层层引导,不给学生最直接的答案,让学生在努力解决问题得以答案的过程中,又以新的问题去引导孩子进行深入学习。老师在整个活动中,随时辅助或随时给孩子设置障碍。诱导孩子积极参与和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学习的主动性掌握于学生手中。
2.3 讨论学习模式。讨论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各种讨论,教师则作为援助者。此模式主要以教师提供多重问题或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产生疑团,又以讨论学习的方式去自我解答。此模式就是要培养“问题学生”为主要目的。
2.4 综合学习模式。综合学习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网络、电影、影视等多媒体进行学习的模式。学习内容全面,视听效果对孩子影响明显。如:欣赏《中国书法》教学中,大家运用常规教学模式,对中国书法的形、神及文化知识传播都不容易做到全面和准确。而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记录片《中国书法》更为全面和准确讲解出中国文化和中国书法。但此模式对条件要求高,而且引发孩子思考和动手能力训练方面较弱,所以一般少用、精用。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模式很多,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不同的课业欣赏要求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欣赏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是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的灵魂
3.1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讲授教学法。教学中最常见,最实用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讲授法常使用于专题和名作欣赏。如:《清明上河图》、《开国大典》、《蒙娜丽莎》等,使小学生初步接触这些世界美术珍品,教师要解说题目、画种,简要介绍作者和创作的时代背景,阐述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它的成就和价值。有些内容,我们也可以编成故事和小品,使学生容易接受。
观察教学法。欣赏教学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通过对作品进行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循环系统学习,再运用"对比"等手段。不但能提升孩子观察能力,更能完善孩子的对美的追求。对比是美术欣赏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是作品的技巧方面。如果把不同画种,不同风格的作品,摆放在一起,形成对比,效果就显而易见了。因此我们在美术欣赏中切忌孤立的对待每一件作品,而是要和其他作品联系起来看,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学习。
篇9
关键词 多媒体环境;美术鉴赏;传递接受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126-02
Countermeasures of Art Appreciation Transfer-accept Type Teaching under Multi-mediate Surrounding//Zhang Jiaqi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rt appreciation transfer accept teaching mode, respectively from the setting teaching environment, inspiring students to thought, implement the advance organizer strategy, using all sorts of teaching strategy and establish the cooperation group, aims to get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art appreciation transfer-accept teaching in multi-mediate surrounding.
Key words multi-mediate surrounding; art appreciation; transfer-accept type teaching
Author’s address Yantai Nanshan Colleges, Yantai, Shandong, China 265713
1 前言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环境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指教师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在做好前期教学设计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整合,并侧重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的一种教学氛围。多媒体与美术鉴赏课程有机整合后,会形成更多的新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环境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因此应运而生。
2 美术鉴赏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从传统层面来看,美术鉴赏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是指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采取板书、口授以及演示等手段,学生则相应采取眼观、耳听以及手记等方法来对课堂知识进行消化与吸收。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和学生成为平等的主体,从而体现出优势:教学过程突破时空限制;明显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产生基于人机互动的人机优势互补效果。上述优势无疑为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注入新的血液。
例如,为了更好地与学生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教学效果,美术教师可以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通过PPT等多媒体教学软件来针对学生进行完美体现。具体而言,教师通过对多媒体进行熟练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视觉和听觉的灵敏度。学生群体的多种感官被潜移默化地有机结合之后,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灵感会得到充分调动,从而能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美术鉴赏教学效率由此明显提高。
基于上述内涵可知,教师和学生均在多媒体环境下的美术鉴赏传递接受式教学过程中成为主体。
1)从教师这一主体的角度而言,其主要功能体现为:一是教师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主要手段是多媒体;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与相应的教学媒体进行适当选择;三是要在多媒体教学的氛围中通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来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自主建构过程。
2)从学生这一主体的角度来看,其主要功能体现为:一是知识联系的过程,即通过多媒体教学氛围,对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意义联系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二是知识扩展的过程,即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经过“同化”处理,使之逐渐被吸纳到自身原有认知结构之中,从而使自身的原有认知结构得到扩展和深化。
3 多媒体环境下美术鉴赏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策略
3.1 合理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思考
篇10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教学 有效性 提高策略
1.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美术教学要从美术基础讲起,使学生掌握绘画技巧。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教学要面向全体,使人人都参与美术学习。其实,有些学生不喜欢美术课,不是因为生来就对美术厌恶,而是他们想画但不知道从何下手,就像他们刚开始学写作文一样,千言万语,理不清头绪。这时教师要教会他们更多的绘画语言,从最基础的学起,一点一点积累,积累的绘画语言多了,自然就能画出好的画。有了完整的作品,才有成就感,才能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激起他们创作的热情。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美术课堂,才能使整个班级都喜爱这门学科,达到美术教学的作用。其次,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感到美术源于生活,而不是高深莫测,甚至晦涩难懂。再次,要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尤其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增强艺术作品感染力。
2.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中学教学中,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此提高学生感受美、赏析美及鉴别美的能力,并不是要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画家或者艺术家。初中美术教师要承认学生有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要允许每个学生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兴趣得到提高,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吸收、掌握美术知识。同时教师要学会创造愉快、充满艺术情趣的教学的大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美术赏析和手工时,可以在生活中教学,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术,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的活动空间。把公园、田野、村庄这些都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红、黄、蓝。写生课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郊外花园、校区街道、湖畔草地,让学生描画他们眼中的自然界,手工课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玩。这些都是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的手段,为美术营造舒适和有趣的氛围,不再强制要求学生干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这样学生就可以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真正正地热爱美术。
3.欣赏与技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课程的价值之一,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才能发现美、创造美。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因此,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审美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学生技巧的掌握实现是不可能的,要将欣赏放在技能的前面,在欣赏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思维。首先,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会欣赏,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内在价值,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融入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手段的活动中享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其次,美术课上可以增加世界名画欣赏。
4.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坚持生本理念,真正将学生变成课堂和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新的学习理念,变传统的灌输知识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学生创建一个获取知识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比如在课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将自己有疑惑的地方标记出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小组,大家共同探究问题,各抒己见,过程中取长补短,查缺补漏,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问题进行统计,师生共同探讨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使用教学媒体要讲究有效性
视觉感受在美术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具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最直观的感受,它是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既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具主要包括图片、范例、实物、多媒体课件等。
现在的美术课普遍容量很大,涵盖的知识点多,内容丰富。教师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赋予一定的人文内涵,还要教给学生相关的美术专业技能,时间很紧,美术课上巧用教具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是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标准,同时它在目前的完善教育制度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除此之外,它对于教师来说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教师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要达到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需要通过多个途径共同完成。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理念,充分认识美术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全能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唐盈盈.关于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措施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17:259.
[2]李岱谦.浅谈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4:160.
[3]任斌.试论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3,1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