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的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播电视的发展史

篇1

一、广播电视的未来发展

(1)设计制作品牌栏目,就要确立栏目针对的人群,定好位才能对症下药,根据受众人群设计节目的特色,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的内容,在根据这些确定相对应的广告节目。根据受众的需要,包装栏目,栏目要人性化,这种包装方式要采取受众喜欢的、比较容易接收的方式,在播出的时候要选好黄金时段,同时也要加强非黄金时段的节目质量。栏目要不断的创新,一尘不变的节目是无法吸引观众的,所以栏目要经常变化,去除陈旧的版块,加入一些新颖性的版块这样便能长久的吸引观众。(2)广播电视的主要优势便是本土资源文化和影响力,塑造本土节目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土的观众是很希望从电视上知道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和生活的相关信息的,这些内容都是本土的群众最希望能关注到的,中国人的家乡意识很强,如播放新闻的时候就要多强化平民意识和民生意识,多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多报道一些与本土市民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其次,要根据本土的文化,打造品牌节目,看本土的人民有什么需求,应多推出一些有特色的节目,地方电视台更应多打造一些以百姓角度看问题之类的节目。最后,还需加强和改进会议报道,用简单易懂的话向本土观众解读政府的决策或者较专业的知识,少说大话、空话、套话。

二、广播电视新的变化

(1)未来的电视一定是点播模式和个性化服务,而数字电视就有这种视频点播的功能,它有全新的收视方式,有更大的自由性,给观众更多的选择权,提高了节目的互动性、针对性和参与性,数字电视还有许多其他的服务,比如图文广播、上网、数据传送等服务,用户能使用电视进行信息方面的查询、还能购买股票,新的数字电视有个更新的用途,增加了电视的功能,扩宽了电视的视角。(2)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这个过程也叫三网融合,这对广播电视发展趋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三网融合不是三个网络物理合到一起,而是业务的应用融合,融合后应用广,涉及到交通、家居、政府等多方面领域。三者之间相互交叉,更方便大众。

篇2

据统计,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已经分别达到96.3%和97.2%,广播电视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为普及、最为便捷的宣传工具、信息工具和娱乐工具。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媒体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以互联网、手机媒体、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以他们独特的优势,迅速被人们所接受,并迅速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愈大。这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冲击,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巩固广播电视的主导地位,发挥行业引领作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摆在每一位广播电视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必须把握正确导向,进一步发挥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作用

正确的导向,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生命力。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作为我们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一直是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坚持正确的导向,始终是我国广播电视最根本的任务。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大力弘扬主旋律,把握主方向,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深入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面貌、新举措,深入宣传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典型和模范人物,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注重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要第一时间真实准确的权威信息。积极抢占传播制高点,有效抵制网上错误信息的影响,压制网络谣言和不实炒作的传播空间,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必须树立精品意识,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广播电视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创作活力,提高作品质量,多出精品力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好广播电视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不断地改进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深入推进节目创新,切实增强节目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真正使广播电视节目入耳入脑入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要结合各自实际,注重发挥广播电视的特有优势,精心策划开办一批独具特色的栏目、专题,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防止节目过度娱乐化。要以重大事件、重要题材、重要纪念日等为契机,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整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作出一批格调健康、愉悦身心、大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三、必须坚持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面对网络媒体的强势冲击,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稳步发展,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的传播能力,是广电系统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利用网络、数字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发展新兴媒体,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努力构建技术先进、覆盖广泛、传输快捷的数字化传播体系,切实提高广播电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推进广播影视节目内容高清化、传输网络双向化、接收终端多样化,逐步建立面向多种播出平台、面向多种终端用户的高清节目。积极推进“三网融合”。以现有的有线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网络为基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努力构建新一代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实现广播电视网络跨地区的互通、交换和节目资源的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信息服务的各种需求。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科技时代;新兴媒介;发展

中图分类号: TN8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2(b)-0000-00

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所带来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其中最受影响的当属广播电视媒体行业。科学技术的改进,使得新兴媒介大量出现,这就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众所周知,媒介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为主要依据,在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出现了广播,广播的出现使得报纸行业逐渐没落;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又一次的进行了改进,这时出现了电视,电视的出现很快的取代了广播,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那么试想一下,在新科技时代背景的今天,新兴媒介的出现是否会取代广播电视是,这是目前最主要探讨的课题。就主流媒体的发展,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再对科技时代下的广播电视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主流媒体的发展回顾

在世界的发展中,出现的最早的媒体就是报纸。报纸的出现是依据造纸术的改进以及活版印刷术的发展而出现形成的。在此后的发展中,人们将造纸术与活版印刷术相结合,在纸张上进行信息的印刷,由于纸张具有携带方便和易于处理的特点,所以报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传播。报纸这一早期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易于保存和可以进行反复阅读,其文字的深刻含义可以激发人们的思考,锻炼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得人们可以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报纸这一媒体也有其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信息传递的不及时,往往在事情发生一段时间之后,报道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使得人们不能够及时掌握到最新的信息。

而广播媒体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一项重大的成果。在19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且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一定律的提出为广播的形成和出现奠定了基础。在随后各种电磁理论的发展中,人类开始意识到用无线电进行通讯。无线电通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使得人们进行远距离的对话和信息传播,但是这种信息的传播只能够进行电码符号的传播,并不适用于任何信息的传播。在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无线电传播打破了这一局限,无线电可以用来进行声音的传送和接收,这就象征着广播的诞生。而广播的产生使得人们了解事情的渠道变得更加的宽泛,同时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进行报纸阅读信息的习惯,其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广播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是利用声音来进行信息的传播,这样就信息更具有生动性,而且对受众的文化要求也有所降低,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渐渐的熟悉了这种新媒体,甚至每个人都会随着携带收音机,随时随地对各地的新闻事件进行收听了解。与报纸相比,广播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而且内容简明扼要,对人们的文化要求较低,使得人们越来越青睐于这种新型媒体,渐渐的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报纸这一传统的媒体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广播也具有其局限性,虽然其传播信息的速度比较快,但是传播的内容在长时间后就会慢慢消失,不利于保存,使得受众不能够进行二次阅读。

相比于报纸和广播来说,电视的诞生时间较晚,基本上在20世纪电视才开始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佐里金发明了光电管,运用电子束进行自动扫描,从而形成电视画面,这一伟大的发明,使得电视的出现成为了可能。人类媒体行业中电视的出现起源于英国,英国的贝尔德发明制造了人类文明文明史上的第一台电视,此举象征着电视媒体的真正诞生。在随后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广播公司第一次正式的进行电视节目放松,这意味着电视行业的起步。在随后的世界发展中,电视行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二战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1956年,磁带录像机的出现,使得电视节目出现了巨大的转折。电视节目中的优秀片段被大量保存,使得人们可以进行二次读取。电视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声音和图像相融合,使得人们在进行信息收听的时候,观看到生动的画面,在这一点上,其具有独特的优势,瞬间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卫星传送影像的新模式。人们通过卫星接收电视信号,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快捷。而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的联系加强,电视节目中的信息涵盖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咨询,使得世界人们开始进行了解和沟通。

可以说,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人们可以更加快速的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咨询,实现了不出门了解天下事的愿望,渐渐的人们开始大规模的采用电视媒体进行信息的读取,广播媒体主流地位被取代。

二、媒体新旧之间的关系

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的传递促进了时代的发展,而如今的时代已经不是单一的媒体发展时代,信息的传递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以满足各种人群的需要。就上述的主流媒体发展历程来看,新媒体的出现不能够完全的取代传统的主流媒体,其只是对传统的主流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传统的媒体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1.广播与报纸将的挑战与生存

广播的出现对报纸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广播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占据了媒体的主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报纸的发展。但是广播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生动性,而大大消减了新闻的严肃性,在这一方面广播不如报纸。所以,在当时,广播虽然是居于主流地位,但是严肃性的新闻信息传播依然要依靠报纸。在当时的社会中,广播的出现只能说是打破了报纸的垄断地位,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得到拓宽,人们了解信息的途径变得多样化,但是不能够笼统的认为广播电视取代了报纸媒体。

2.电视冲击广播的发展

电视出现之后,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享受,因此被人们所推崇,而且电视信息传播利用卫星传送,信息的传递速度更加的快捷,使得人们快速了解信息的愿望进一步实现。广播面对电视的挑战,可以说广播消弭了一段时间,但是其随后又重新崛起。在经过创新改革之后,广播形式得到了改进,在媒体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信息时代里,各类媒体凭借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分别占据着不同的传播市场份额。没有哪一类媒体能够说绝对被新媒体所取代,但是原来一种媒体独霸天下的局面却再也无法出现。

三、科技进步的新宠儿――网络与新媒体

随着时代的进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西方社会开始发展。特别是1996年,在美国政府提出建立“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口号后,互联网技术在全球得到了迅猛而长足的飞跃式发展。网络线路的大规模建设和开通,传播信息速度的提高,电子信息的便于搜集、整理、复制和存储,上网资费的下调,个人电脑器材价格的下降,使得网络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最为便捷的信息传播工具,而人类社会也进入到“信息爆炸”时代。

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显然对网络这一新生事物的挑战有些估计不足,甚至是茫然不知所措。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电脑的普及,网络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大为下降。网络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画面等所有现行主流媒体的传播手段来传递信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在传播某项信息时,网络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信息传播符号。

网络的优势不仅在于传播速度,更在于它采用的是一种全息的传播方式。同时,网络的这种信息传播,还是一种开放式的传播。广大受众在相对被动的、长时间接受传统媒体单向信息传播的模式之后,发现了一种可以参与并控制的传播媒体,显现出了对网络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一时之间,公众的眼球被最大程度地吸引到网络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个人价值观的差异也愈来愈大,个性化表达的自我意识日趋加强。网络的这样一种极强的参与性,恰好符合当下人们对自我意识凸显表达的时代需求。

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进步而带来的产物。而新媒体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已有媒介的形态而言的。新媒介的形态处于不断变化和延展的过程之中。就现阶段而言,新媒体是指任何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宽带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的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媒体。其典型特征是数字化基础上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合和创新,通常具有互动性。新媒体的主要形态,包括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等。

四、广播电视媒体面对新媒体挑战的对策

传媒所使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改变着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观念,使得信息以多种样态和更加便捷的方式,传播到人群中去。在现今社会,没有哪一种媒体可以独霸天下,正如拥有了电灯后,并不妨碍蜡烛继续传播光明,不同的媒体在不同的地区、人群中拥有着不同的关注度。因此,一个基本的观点可以确定:传统媒体不会被新媒体所完全取代,但是新媒体会分割已有媒体的受众占有率。

电视媒体所作的传播作用仅仅是提供节目预告和选择样本的参考作用。而这一点恰恰是体现了电视缺乏互动和选择性的劣势,也是传统的广电媒体应对新媒体时,底气最不足的一点。广播电视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

1.改变传播观念,切实为受众服务

广播电视从业者应该切实意识到,一场争夺受众注意力的竞争已经开始了,原有的“魔弹论”传播观念时代的优越感不应该再有了。媒体的竞争,说到根本,就是节目内容的竞争。制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才能真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受众为本的观念应该深刻地进入每一个广电从业者的心中。这种受众为本的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必须要从节目的策划、实施、制作以及最后的包装上全盘考虑。只有做出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节目,才能从根本上赢得受众。“三贴近”不是空头的政治要求,而是实实在在的节目制作理念。

2.主动利用网络资源,开启网络电台、电视台的新空间

广播电视应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是指各级广播电视台应该正视网络的便捷性等优势,开设各电台、电视台的网站,既可以宣传广电自身的品牌效应,便于受众进一步了解广电媒体,又可以将本台的精品节目上传,进行节目的二次售卖,供受众选择和点播,反复收看。这就弥补了广播电视线性传播中,节目内容只能收听收看一遍、大量优秀节目浪费的缺陷,同时也把对节目的选择权交给了受众,增强了与受众的互动,赢得了节目多次播放的新空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新华网已经开通了自己的“新华视频”板块,其中大量优秀的视频节目,已经开始吸引人们的关注。

3.调动群众参与到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中

随着摄像技术和录音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个人音像作品的制作。网络上许多个人视频以及“播客”的出现,都充分说明了现代人对影视制作技术的熟练,以及自身对个性化表述的强烈述求。广电媒体要认识到这一现状,努力发动受众参与到各类节目的制作中来。例如,组建本台的群众DV记者组,让普通人拿起手中的摄像机,像新闻工作者一样,报道新闻。这类举措,既能够充分补充电视台的节目来源,又能最大程度调动受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受众不但接收到了信息,还亲自参与了信息的制作,能够吸引较多人关注节目内容。同时,广电媒体应注重媒体活动的策划和开展,走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老百姓关心、关注的具体问题。结合节目的制作和媒体活动的展开,拉进传者与受众的距离,密切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使受众产生一种“我的媒体”的内心认同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科技时代下,新兴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是却能够说新兴媒体已经完全的取代了广播电视媒体,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播电视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自身的创新,积极接受新媒体的挑战,从而改进自身的不足,在赢得受众支持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口碑,在市场竞争中确立优势,从而实现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飞. 网络条件下的广播电视发展的分析[J]. 民营科技. 2010(04)

[2] 郑d. 略论媒介多元化下的电视发展[J]. 东南传播. 2009(01)

[3] 王春莉. 三十年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概念[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02)

篇4

近年来,我县广播电视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致力把握舆论宣传导向,着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工作与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地方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拓宽领域、挖掘潜力,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事业服务经济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一、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

1、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成效明显。广播电视有线、卫星、无线等三大工程的实施,使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其中,有线网络覆盖2万户,近6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30%。国家实施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县发展“村村通”用户1.2万户,近4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20%;其它广播电视用户3.2万户,近9.3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47%。太平顶无线发射共转播中央、省市及县广播节目共4套;中一、中七及__自办电视节目共3套,覆盖面达95%。

近几年来,县财政先后投入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级广播室建设,目前,全县102个行政村全部建起了村级广播室。我县广播电视自办节目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传输,覆盖面达95%。

2、台内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县广播电台建立了数字化音频工作站,实现了广播节目的数字化制作、播出。县电视台建立了新闻、专题非线性编辑网络制作系统和一套硬盘播出系统,实现了制作播出网络化数字化。广播电视局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实行局网分设,全县广播电视逐步朝着布局合理、设备配套的节目采集、制作、传输、播出、覆盖体系发展。

3、广播电视自办节目不断丰富。目前,县广播电视台自办广播电视节目各一套。其中,广播节目开办有《全县联播》《一周要闻》和《各行各业联办专题》等栏目,全年播出时长1978小时50分。电视节目开办有《远安新闻》《新闻综述》《一方水土》《科普园地》《健康锦囊》《每周一歌》《娱乐时间》《电视剧场》等栏目,全年播出时长4380小时。广播电视在围绕知晓时事政治、关注社会热点、普及健康知识、推介地方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广播电视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自办节目质量不高。一是节目内容比较单一,栏目少,荧屏不丰富,除新闻节目能够规范规律制作播出以外,其他节目只能应付式制作播出,受众关注少。二是新闻宣传疲于应付,围绕会议转的多,自主策划报道少;一般性报道多,深度报道少。三是缺乏精品力作。在创优精品和抓亮点方面,投入的精力不足,能在国家级评奖中获奖的作品很少。在节目的制作方面,满足于按时播出,整体包装不够。

2、自办节目有效覆盖偏低。我县广播电视台自办广播电视节目各一套,节目传输通过有线网络和无线发射两种方式。由于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延伸成本高,加之有偿服务,群众接受度低,造成有线电视覆盖率较低的现象。据统计,全县有线方式覆盖用户近6万人,仅占全县收视人群的30%左右。无线发射覆盖面虽然可达95%左右,由于节目套数少,难以满足需求,造成用户少,有效覆盖低。全县*个行政村虽然建起了广播室,但由于管理维护不到位,技术参数不统一等问题致使利用率不高。

3、从业人员不足。我县广播电视局定编37人,目前在岗在编只有30人,除行政管理、事业、电影、播出、无线转播台、机关后勤人员外,现有的广播电视记者、编辑、播音、制作共12人,且没有一个是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10分钟的新闻节目只有6名专职记者。(__三峡电视台新闻栏目, 14分钟的新闻节目,专职记者就有15人,还有9个县市区近百名电视通讯员队伍供稿,大量的稿源是节目质量的前提)。另外,电影职能划转到我局后,目前,一直没有专职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太平顶转播台长年只有一人坚守(兴山10人,五峰8人,长阳9人),造成事业发展乏力。

4、经费保障不足。有线电视网络和广告分离出去后,单位失去了“造血功能”,事业发展经费有限。这几年虽然陆续添置了一些采编设备,但这些设备并不能完全满足新闻工作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台内一直没有广播电视直播设备,没有切换台、摇臂等基本设备,没有高清设备,多年前购买的摄像机,目前经常处于带病工作状态。

三、推进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扩大有效覆盖,推进本地节目进万家

1、采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数字化覆盖。传统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均为模拟发射(我县目前采用),频谱利用率低,发射效果差。现代无线数字发射技术,可以传输几十套广播电视节目,而且节目效果好,同时还可以方便传输地方自办节目。目前,当阳、枝江、公安等县市已成功应用这一技术方式传输地方台节目。

2、巩固村级广播室建设成果,促进地方广播节目的有效覆盖。农村广播具有辐 射最广、受众最多、使用成本最低、传播速度最快、最受村组干部欢迎的特点。在对我县村级广播室运行效果调研中发现,__镇洪家等村采取每年拿出一笔资金作为专项广播室维护管理费,聘请专职人员管理,年底进行考核兑现。目前,广播室运行正常,效果很好。建议在全县推广此种模式,即:县财政按照每只喇叭100元补贴的标准落实专项管理经费,村落实一名专职管理人员,年底由各乡镇负责考核,对管理到位,广播室正常运转的村按照标准给予补贴。

(二)抓节目提质量,提高本地节目收视率

1、狠抓新闻节目质量。认真落实“三贴近”原则,不断总结经验,改版出新,在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增强宣传效果上下功夫。一要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二要拓展新闻报道内容,增加信息量。三要善于从老百姓能够感受到的实际变化入手,避免枯燥的数字统计和概念,突出新闻性,戒用宣传腔。四要重视搞好热点问题的引导,把握火候,讲究分寸,正确引导。

2、大胆实施栏目创新。按照“栏目个性化、内容本土化、节目精品化”的要求,改进内容、改变形式。电视对自办节目《__新闻》、《新闻综述》、《一方水土》、《科普园地》进行改版,分别以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地方文艺、农业科技、生活资讯内容为主,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把握好政治方向的同时,更加关注百姓生活,突出特色,办出水平。

3、增开栏目丰富荧屏。一是按照省市要求地方台开办《垄上行》节目的精神,我台积极创造条件新上一档《垄上行》节目,以宣传本土文化为依托,突出宣传“远安乡韵”,以古建遗存、地方文艺、方言故事、本土人情、民俗民风为内容,利用笑话、说唱、快板等表演形式,传承远安乡土文化的文明发展和精神内涵。二是开办《健康远安》栏目,为全县广大受众提供疾病防治与保健常识。三是新上一档介绍大自然趣闻的栏目,采取购买节目的方式,引进一批观众爱看的节目搬上荧屏,吸引观众。

4、丰富声频吸引受众。广播电台现有《全县联播》《一周要闻》《各行各业联播》三档节目。我们将在办好现有节目的基础上,新开设一个栏目《田野四季风》,以“关注三农、服务三农”为主题,积极宣传我县效益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介绍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突出成就。主要以农村、农民为收听对象,突出科技内容,提供大量政策信息、致富信息等。

(三)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我台服务能力

为提高我台服务能力,根据现有状况,需要县委县政府尽快解决以下设备。

1、添置电视直播设备一套,包括摇臂、导播、切换、字幕、数据存储、素材播放、节目传输及内部通讯等设备,概算总投入120万元。

2、添置与上级台对接的高清设备,包括便携式高清摄像机5台、编辑机2台、上载设备2台及播出设备,约需投入60万元。

3、媒资管理及存储设备1套,要求适合县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存储使用,资料收录管理方便、软硬件兼容性强、升级扩展方便,约需投入50万元。

4、虚拟演播室建设,约需投入200万元(租用网络公司七楼空房)。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按照每自办一个栏目最低投入4名工作人员及一套摄像、一套编辑设备的标准,需要县委县政府给予支持。

二是加强广播影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每年引进3至4名大学毕业生,确保后继有人,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

篇5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发展

一、广播电视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存在形式

传统的广播电视形式单一,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刺激下,为了能够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传统广播电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造出几种不同的播放形式。(1)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传统广播实现了在线直播、在线点播以及专门的网络电台形式。这样就极大地扩展了传统广播的播放渠道。(2)通过数字技术的帮助,广播电视告别了过去音质不够清晰的弊端,现在的广播播出的音质堪比CD。(3)通过平台、移动以及终端融合等技术的帮助,现在的广播可以进行博客广播、移动广播甚至是手机广播等。(4)广播还同当前非常流行的微博等媒体进行合作,发展了“微电台”这样的广播形式,吸引了大批年轻的听众。

二、广播电视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新媒体时代中,各种媒体相互融合,这是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广播电视也需要抓住这一机遇,以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1.加大同网络的结合,形成跨媒体合作

电视媒体的发展需要遵循的一大规律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应该保留传统媒介提供的内容,利用新兴媒体的技术支持,从而达到提高收视率的效果。“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是由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提出的。这一技术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媒体技术进行融合,从而为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呈现出更多的发展空间。例如,凤凰卫视的《网络天下》。从内容方面来看,这一节目将全球各地网站以及论坛中的信息搜罗出来,呈现给观众。为了使节目呈现的知识为观众所理解,它应用Flas使整个节目活泼有趣、通俗易懂。而从形式上来看,它的制作比较简单,仅仅通过信息的筛选和主持人的现场主持进行。但是,通过富有学识的主持人对信息的加工和整理,使得节目产生了多元化的特点。除此之外,这一节目还应用短信和网络互动这样的方式,让观众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一个传统内容同新媒体结合的节目形式诠释的就是新媒体时代中电视媒体发展的一种趋势。

2.保持内容的主流性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观众现在不仅可以通过电视进行节目的观看,还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进行节目的观看。但是无论是哪种观看渠道,观众所重视的仍然是节目的内容。由于新媒体时代,传播的渠道增加,传播的内容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因此电视媒体应依靠其在长期发展中的强大背景和资源,继续维持内容的主流性,从而在内容上胜过内容较为自由和人文化色彩浓重的新媒体。

3.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微电台和音乐及新闻资讯节目

自2010年起,我国的微博用户量骤增,到2011年时,使用微博的网民已达到三亿人之多。因此,和微博进行合作可以大量地拓展广播听众数量。想要吸引微博听众进行收听,就要从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例如,音乐资讯、新闻资讯,交通资讯和民生资讯等。通过这样的节目,听众们可以通过微电台听自己喜欢的歌曲、了解民生动态,不仅如此,还能够和有着磁性声音、风趣又幽默的广播DJ进行互动。微电台同样有着自己的微博,微博的关注度增高,电台的知名度也随之上升。

三、如何对现有的广播电视技术进行改造

为了跟随新媒体时代的潮流,使自身在新媒体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广播电台需要对自身进行技术改造。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广播电视台需要进行全新的数字化播出控制系统建设工作

通过这样的建设,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和监控质量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除此之外还能适应新媒体业务的需求。

2.为适应现代化的广播电视发展,电台需要建设集生产、运营和管理为一体的网络化平台

这样的一个现代化网络平台包括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帮助广播电台进行不同种类的业务工作。

3.进行数字化的音频、视频卫星转播车系统的建设

这样的技术可以帮助电台进行各类转播、直播工作。

广播电台为了使自身在新媒体时代能够有更好的发展,需要紧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潮流,将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与现代的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除此之外,广播电台需要研究听众的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戴世富.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J].新闻界,2012(04).

[2]贾志梅.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与机遇[J].价值工程,2012(08).

篇6

关键词 数据广播;优势;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7-0023-02

作为网络技术的信息传播应用,有线电视的数据广播,是在广播和电视出现之后的网络和广电系统的新一代业务。了解有线电视数据广播的信息化特色及其发展趋势,对于我们与时俱进,快速发展有线电视信息传递事业,自觉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1 有线电视数据广播的内涵

数据广播的前提是必须拥有有线电视资源。当今我国的电视用户已经达到了一亿多户,有线电视网络的总长度已经达到了300万公里,成为世界上有线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的有线电视已经从传统的迈向更高的层级,即现代化意义的数据广播,已经在实质地发展。

所谓的有线电视数据广播,是指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采用数字压缩的方式,传递各类媒体信息的电视广播形式。它借助电视信号来加载数字信号,由一个定点向多个动点高速传送数字化信息,广大用户可以利用电视接收机或计算机,借助数据广播接收系统,收看有线电视数据广播系统传递的各类信息。作为媒体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突破,有线电视数据广播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融合了一般广播(音频)、电视广播(视频)以及文字为一体的第四代广播方式。

数据广播的内容非常丰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容量高质量的信息源建立了起来,数据广播系统可以优选、提炼信息,以之提供给端用户以大量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包括:internet接入服务,通过有线电视网络,联结万维网,满足用户各种网络需求;准视频点播(NVOD),用户可以点播自己所需要的音频节目;游戏,用户可从中心系统下载多种精彩的游戏,在用户终端运行;其他增值业务,如远程医疗、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民意调查、广告、供求市场等多种业务1。

2 有线电视数据广播有着巨大的优越性

有线电视数据广播有着超越传统的媒体形式的巨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信息传速快

有线电视网络数据广播的数据传输,有着较大的带宽,速率高,可以达到40Mbps,具有海量信息传输的能力,这样就真正使普通用户都能踏上信息高速公路,一般家庭用户可以享受海量信息服务成为现实。

同时,数据广播主要是采用PUSH技术,把所有电视用户纳入数据广播系统,系统发送端采用广播传递机制,可以高速海量地发送各种信息数据,让用户自主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把高效的信息传递和个性化的信息接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两者的自由交互,这是对传统广播电视的固定传接方式的优化和变革,满足了广大用户的个性化需要。

2.2信息容量大

有线电视数据广播信息海量,内容丰富多样,照顾到方方面面,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不同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各类用户的信息需求是极不对称的,所需信息内容、信息容量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更多的信息储备和发送,才能照顾到所有用户。据统计,用户信息需求的差异很大,获取的信息量是发送信息量的3倍以上。面对如此悬殊的供求状况,只有进行点对面的海量而又高速的数据广播,才能满足各种用户的各种需求。而且数据广播经过了媒体的编辑整理和信息优选,并通过加密授权方式给用户接收,这就保证了信息内容健康、安全,杜绝了网络垃圾,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构建。

2.3运行成本低

有线电视数据广播是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基础上改造和发展的,因此,造价、运营成本低廉,用户端的成本也比较低,能适应我国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这就使得广大普通用户也能负担得起基本费用,享受数据广播的各种服务。

3 有线电视数据广播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提速,有线电视数据广播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技术上看,网络系统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有线电视网络和基于电路交换的电信网络、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网络的融合是必然的,而且是必需的。这三大网络的融合是以宽带Pi网络为基础的,通过借助万维网技术,从网络结构上解决数据流、声音流和影像流的综合传输和资源协调问题,进而实现各种网络技术应用的有机集成,使基于internet的电视数据广播更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开放性。从网络结构来看,有线电视的数据广播系统的核心,是高速的宽带网络(Baekbone),这一主干网外连多个点,这些点叫汇聚点POP(PointofPresence)。终端用户可以通过电线电缆、无线通讯等不同的传输媒体,接入由各类技术组成的不同网络体(ACceSSNetwork),再通过汇聚点POP进入主干网,这样,终端用户就可以多种方式下的个人信息传递,即实现SW(*hoever、whenever、Wherever、Whomever、whatever)方式下的个人通信2。

进一步地,当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发展,云计算、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之后,数据广播形式也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线电视数据传递,将融化到主体的生活中去,信息的获取也就不再止于电视机、手机和电脑,而是在用户大部分生活用品上,都可以接收和应用多元化的信息,使最先进的信息数据得以共享和最快速的应用。

总的看来,有线电视网络的数据广播,是多元媒体形式的有机组合和超越,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的一个新的形式,其特色和优势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而逐步成为广泛使用的广播电视信息传媒。有线电视数据广播的发展趋势,正指向与网络技术的融合,而成为普适应用的信息媒体,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广播电视;网络技术;应用;优化

广播电视联网后,利用局域网将每个工作都连在统一体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缩短制作周期,加速工作流程,减少了工作环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资源的共享,使资料的查询、检索更加方便。从此,在后期的节目制作过程中,还可以将各个环节的制作分在不同的机房进行,每个电视台都有数量不等的演播室和各种功能不同的机房,他们的分布十分广泛,大量的资料、素材难以共享,所以工作上素材的应用极其不便。如将视频编辑放在一个机房进行,字幕、三维动画、数字特技、音频制作等分别放在几个机房进行,然后再利用网络将他们合成一个完整的节目,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制作人员还可以对编辑意图进行无数次的修改,不用担心节目的最后质量,这样可以加大制作人员创作的随意性,从而创作出更好的节目。

一、网络化的优点

1、自动播出节目,无需磁带

利用自动播出设备来控制和调整节目的播出内容和播出顺序。如果在节目播出前的几分钟突然发现节目有误,请不要着急,在这几分钟内可以更换正确节目不会耽误节目正常播放。广播电视系统联网之后,使得节目的播出更加方便,简单,快捷。网络技术的自动播放系统实现调整控制播出的节目内容和节目顺序。

编辑人员通过网络把材料从电视台的素材库中下载自己的编辑系统上,进行草编,草编完成后,再传送到电视台制作中心进行一次合成,就可以了。不过目前的这种技术还受到一定的限制。相信通过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编辑将会突破这些限制,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应用。

现场性和时间性是电视节目的两大要求。大部分的电视节目现场性和时间性都非常强。记者在现场采集完新闻信息之后,现场可将采集到的新闻素材下载到随身携带的非线性的编辑系统中进行现场草编,还可以在设备上直接进行联机编辑,这样不仅提高了后期编辑的效率,还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

二、网络技术

在电视节目制作系统中,主要采用以太网和ATM网。在现实的工作中,以太网和ATM网可以共同组成混合网,以太网是基于PC机,主要用于文稿的综合管理;ATM网是基于服务器的,主要用于节目的后期制作及播出,二者主要是通过浏览服务器连接起来。媒体服务器将一个高质量的3:1JPEG压缩的镜像传送给浏览服务器,浏览服务器又将此镜像进行高倍压缩后传送给以太网下的PC机,以供编排文稿,视频配音等。在网络的应用中,数据的存储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连接在网络中的每个工作站都有很多的素材、数据需要存储,工作人员经常都是在工作站内建立一个数据库存储在硬盘上,但是大量的素材、节目不能长时间地占用硬盘,这就需要建立素材库及节目库。素材库一般采用高速磁盘阵列和DTL数字线性磁带。高速磁盘阵列的容量为10h~100h。DTL磁带的特点是记录的数据的误码率小,数据存储量太、成本比较低,检索容易,适于存储素材。因此应该把暂时不用或长期不用的素材或是数据记入DTL磁带作备份。节目库一般采用可读写光盘,可读写光盘的存储量小,寿命长,价格较贵,适合于存储完成的节目及音乐素材。

三、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广播电视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给三网融合和广播电视的推广带来更为广阔的行业发展空间,发挥其巨大的潜力。非线性编辑系统也随之逐渐发展起来,硬盘播出系统从而得到了普遍的使用,现今广播电视的技术发展的方向就是非线性设备网络化。对于其制作方而言,一般以硬盘播出系统为优先主导,并在其周围建立相关的新闻网、制作网以、演播室视频服务器等等。通过节目生产和传输数字化网络来构建全电视台的的互联,且快速敏捷地处理大量的信息。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来实现整个电视台网络中节目的制作、节目的存储、节目的管理和节目的播出等等。进而实现了工作站的摄、录、编、审、播等工作的一体化。

整个电视中心,节目的制作还有节目储存和管理、节目的播出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整个数字化和网络化。在整个网络建设中我们要综合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系统的需求:二是所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而在整个网络系统的建设中我们也要考虑电台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就是技术是否先进,可靠性高不高、性能高不高、是否具有可扩展性配置是否灵活等。电视台的网络和别处的不同,他需要有足够的宽带来满足它的数据、语音和视频信息的应用需求,而这些应用需求主要是电视台的业务性质决定的,因此在网络建设中,采用最新的组网技术和最新的产品,一定要保持网络系统的先进性。通过网络数据库可以管理全局的网络素材,用户已经不用再为那些素材找可靠的路径了,只是需要填写一些素材的基本的属性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是由网络服务器来完成的。

在多媒体网络系统中,利用以太网和光纤网来实现各个不同工作站之间的链接,使得资源和数据可以得到共享,且不影响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送。多媒体网络是基于硬盘播出系统,并且决定了他具有配置灵活、支持远程维护、安全可靠和诊断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他能够很好的保持系统技术的超前性和可操作性。非线性技术和网络之间的相互结合使他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并将成为影视技术发展的最终方向。

1、有线广播电视网(HFC网)

有线广播是利用金属导线或光导纤维所组成的传输分配网络,将广播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设备的区域性广播。可有专用的传输分配网络,也可利用电信传输网络和低压电力传输网络。根据地理地域的特征和行政的区划,可以划分为国家主干网、省内骨干网、本地网、家庭网、用户片区网等等,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大网络。而有线广播电视网作为现今不是很特别多的信息网络,而跟其他网络媒介相比还是具有较好的特点和巨大的优势。HFC的主要特点是:传输容量大,易实现双向传输,从理论上讲,一对光纤可同时传送150万路电话或2000套电视节目;频率特性好,在有线电视传输带宽内无需均衡;传输损耗小,可延长有线电视的传输距离,25公里内无需中继放大;光纤间不会有串音现象,不怕电磁干扰,能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同传统的CATV网络相比,其网络拓扑结构也有些不同:第一,光纤干线采用星形或环状结构;第二,支线和配线网络的同轴电缆部分采用树状或总线式结构;第三,整个网络按照光结点划分成一个服务区;这种网络结构可满足为用户提供多种业务服务的要求。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速宽带通信时代的到来,HFC已成为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内宽带接入的最佳选择,因而HFC又被赋予新的含义,特指利用混合光纤同轴来进行双向宽带通信的CATV网络。

我国的有线广播电视网(HFC网)至今仍然采用的是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网的结构,其光纤称之为主干网,采用同轴电缆接入的一般都是用户端方面的,就是这样才能体现光纤在网络中做到了经济实用比较良好的性能。有线广播电视网是随着数字化、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等技术方面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有线广播电视网本身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还有着无穷的潜力,同时使有线广播电视网的服务用户的空间增加了的是数字技术,进入了真正的信息基础的行列的是数据服务。

2、有线广播电视网(HFC网)的在网络技术上的多功能业务

有线电视网络通道的特殊性。一张双向的有线电视网络,其物理结构:光纤传输部分,上、下行通道一般采用了空间分割方式;在同轴电缆传输部分,其上、下行通道一般采用了频率分割方式,这种网络组合(即HFC)集成了独享网络与共享网络的各自优点,才有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已成为近5000亿元的网络资源。但是,其网络也有自己特殊性的一方面。

有线广播电视网上的多功能应用业务根据业务的运作方式,从网络技术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单向分配式业务和双向交互式业务。(1)由网络的前端和网络的分前端一起向所在的各个终端传送单向信息流的业务称之为单向分配式业务。前端分配式业务和可选分配式业务是单向分配式业务的两个分类。没有权利参与控制的单项业务的用户是前端分配式业务。而具有有限选择权的单项业务的用户是可选分配式业务。(2)建立在双向的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双向交互式业务可以使双向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通过端到端的信息传输方式来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双向通信。

四、网络技术的优化

篇8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广播电视

背景分析:当今世界在任何国家都承受着信息文化科技对传统的冲撞,所以不断涌出新媒体,我国也是如此。新媒体与我国传统媒体存在着很大的冲突,新的制约着旧的发展,广播电视就属于传统的一类,其存活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所以,我国广播电视迫切需要进行转变,在多方面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新时代。

1如何改良广播电视技术

首先,广播电视节目要想获得观众的喜爱,就必须保质保量,让消费者对节目感到满意。因此相关的设施设备需要正常运行,避免意外发生,同样,广播电视其功能应该体现出消息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提高的同时,其功能也要不断增多,在系统中应该包含着信息数字化。其次,广播电视技术应该稳定发展,在高强度操控运作和传输的过程中,必须对广播电视技术进行改进,让系统突发故障减少发生,广播电视节目顺利播放。最后,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时间不能杂乱无章,要有秩序有规律的进行,播放效率、播放时间保障稳定,实现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技术。由此我们可以准确的明白广播电视技术对广播电视发展的重要性,它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关键。社会生活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越来越深,提高广播电视技术水平也越有必要,我们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进一步提高该技术。

2具体措施

2.1在日常工程中加入电子编辑软件

电子编辑是对电视视频或者网络视频等相关的视频文件或者媒体进行后期编辑的时候,运用的一种编辑方式。电子编辑软件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从广阔的视角出发,电子编辑软件通过运用计算机编辑视频,可以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编辑特效,让出来的成品变得多样化,不再只是一种模样。另一方面从狭义出发,电子编辑软件可以减少在编辑工作的时候的重复率,减少使用安装,它有着对储存东西重复进行复制和粘贴的功能。通过使用电子编辑软件,可以方便对已经存在的广播电视节目的编辑过程按照既定的时间有效的展开,减少其进行编辑的时候使用的额外设备,让整个应用素材资料的过程变得相对简单,在所有的编辑设计时间里,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帮助,利用其程序能够高质量的进行操作完成。利用电子编辑软件,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采用素材,进行布列的时候能够视察援用空间次第,保证信号水平达到规范条件。这样一来不止可以减少在设施设备和员工上的金钱的损耗,还可以保证提升工作成果、工作品质。可是一切的技能必须要有强大的后勤保障,需要有效的监控与约束才会胜利完成。因此,必须注重于对光电信息的检查维护体系的建立,加强广播电视节目放映效果的监测以及控制。让信息成果和图像达到标准。不仅如此,在平常的日子里,还要关心设备的保护,保证相关的设备平稳的运用。

2.2维护、保养、修理以及勘测设备的准则

2.2.1对广播电视设备进行信息化的技术维护

维修人员必须清楚的把握广播电视设施的有关性能,才能维护设施设备,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广播电视台应该对自己的设施维修保养做好相关记录,具备一套完整的维护保养规章制度或者准则,以便于在今后的设施管理、技能维修和强迫维修保养工作的时候能够有准确的数据保障。在设施出现问题后,依照广播电视设施的相关原理,能够大致诊断出问题出现的地方。广播电视设施设备必须有相应的更新机制,保障设施及时更新换代,以应对新情况。广播电视设施具有全固态性,它由非常多的集成电路组成,出现故障时,只凭借我们的眼睛是无法作出准确评判的,所以一定要依据其工作原理,在辅助机器的帮助下分析判断,查出问题,解决问题,保证组成工作进行。保养也要依据原理来进行,广播电视体系是非常冗杂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针对性。

2.2.2完整的设施检查修护系统

对设施的维修检测一定要定期进行。维修的时候要按照规定来,不能随意篡改计划步骤,检修计划应该相当的完备,落实到每一细节问题。而且还要借助计算机的帮助,记录好每次检修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一步步改进检修方式方法,保证设施每一次都能够平安运作。在平时的检查中,必须要仔仔细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细细检查核实,减少每一次故障发生的频率,排除安全问题,让整个广播电视体系在平稳当中运作,定量定次提高广播电视体系的操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耗损,让每一个设施设备及相关元件的使用寿命都能够提高,成立应急保障部门,对每一个容易发生的问题都做到事先准备,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同时,防止工作人员疏忽引起不是技术性事故的出现,操作设施的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所以维修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是有一定困难的,已经发生了很多起人为造成的事故,所以操作流程必须规范。

2.2.3维修人员学会冷静思考

进行设施维修的时候,一般都是突况,事情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所以,更需要冷静思考,一定要平心静气,不然很可能导致问题无法解决,最终广播电视节目只能停播。

2.2.4规范化运作人员体系

广播电视节目只要播出了,就没有可能在改正出现的失误,而且,广播电视节目在技术上的过失同样不能够再一次播放,所以,有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其经管认识。因而有关人员只可以减少、避免、甚至断绝失误在技能性维修工作中的发生。因此,为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在现实技术下达到平稳运作,贯彻执行技能设施的梭巡以及检验的规章制序,设施操控的方法解释再加上技术工作者的职位义务轨制等,日常不定期进行维修保养管理。把没有依照管理规定操作的作为,采用严苛的处罚措施。把相应的技能维修保护管理标准细节化指量化,联合设施的完备指数、运行精确指数等强制标准指数规定查核奖励和处罚方法。不时的依据操控规章对操控员工、设施的优劣程度实行随机检查测验,切实保持或保证设施能平稳运行。

3构建数字信息化的DAW(音频工作站)

DAW存有与众不同的性质与庞大的功效,还可以达成令人满意的人机的互动。它重点记载的数值目标是可以实行计算机操作的存储媒介。广播电视信号的传送工作因为数据压缩、光纤传输以及卫星信息传输而快速猛烈的进步,又因为这种进步,传统的传输系统必将不堪重负,所以古板的单一频道放映就慢慢的被综合播控系统取代。综合播控系统把所有的单频道系统集中在一起就成为了总系统,总系统可以控制所有的播放事物,作出敏捷的调换,它不只有巨大范围的音频视频改换矩阵,还具有性能丰富的制式转换器以及同步机等一些机器设施。DAW的使用范围大多是各式电视节目的录制、编辑和安全播出等,与传统的模拟方法相比较,其让资源在现实生活中达到共享,减少了对人力、物力资源的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品质提升。DAW在使用流程中的编辑和操控都是非常方便的,同时安全性无可比拟,因此DAW在广播电视声音节目制造的时候,使以前的模拟变为数字化。

4使用新媒体,发展本身

从事实出发,改变过去的广播电视技术,需要应用新媒体技术,而改变之后,就与过去的广播电视技术产生相当大的不同,其终端发生改变,接收信号方式也不一样,使用新的广播电视技术能够提高与观众的互动水平。所以,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也要变得比以前丰富,各式各样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节目组织的方法发生很大的变化,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广播电视不断展现新花样、这需要不停的研究探索,要把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完美的展现出来。新媒体可以实现观众在线交流,新媒体具有创新的姿态,它有着不同的变化特点,足以改变过去媒体的单一的、线性化特点。新媒体能够让广播电视节目更具亲民性,让电视节目展示的时事政治更具可视化。在人类发展的未来,离不开互联网、离不开信息、更离不开广播电视节目,所以,要把新媒体技术更好的融入到广播电视技术当中是非常必要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是数字信息化的天下,为了更好的造福于人类,为具有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技术,我们要不停的进行改良。所以,广播电视台要加强对技术维修人才队员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数字信息技术做到精通,理论结合实际,让广播电视不断发展下去,胜利的火炬一代代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王胜利.数字微波传输网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作用分析[J].硅谷,2013(23).

[2]杨广义.浅谈新疆广电局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方式与实现[J].广播电视信息,2013(07).

[3]何新华.策论SDH技术及其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作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12).

篇9

关键词: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人们对广播电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经过行业人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广播电视在数字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数字化的广播电视使信号的传输更加稳定,减少了噪声、闪屏等问题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现模拟广播电视已被新型技术所替代,数字化有望渗入到广播电视技术的方方面面,数字化广播电视已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经之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这一技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1广播电视数字化基本概况

1.1广播电视数字化概述

为了满足人们对广播电视的要求,国内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将研究方向放在了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技术上,数字广播电视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对电视广播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编码、压缩、传送和接收。按照电视节目清晰度分类,可分为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在制作中采用了先进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存储电视节目信息的信号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再传到各家各户中。虽然信号的传输在技术上作了很大变动,但用户也只需安装一个机顶盒,不需要更换电视机,即可接收数字节目信号。电视信号中包括音频和视频两种类型,电视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就是将原有信号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等程序处理后,然后再将其进行实时转播或者存储。用户通过电视终端接收数字信号,并且在其内部将数字信号转换成相应的声音和图像。

1.2广播电视数字化的优势

与之前传统的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所用的功率比较低,所以受各种外来因素干扰就比较少,这使得用户可以收到更高质量的音视频信号,数字电视的信号甚至可以和DVD的信号相比,极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需求。同时数字信号较之前的抗干扰能力也显著增强,数字信号在编码时采用的是高低放电,对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快速做出反映,从而有效减少其他种类的信号对广播电视信号的干扰。还有就是广播电视数字化的频谱利用率比较高,在传统的模式中,用户只能采用一对多的观看模式,而采用数字化信号之后,用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观看模式,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数字化的信号也便于信号类型来回转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极大丰富了电视广播的节目内容。

1.3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中存在问题

电视节目收看费用高,内容单调。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明显改进,但随之而来的是费用的上涨,在我国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收看数字化电视的费用是远远超过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的,所以广播电视数字化在这些地方就得不到普及,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发展。还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电视节目数量,质量以及内容都是受众是否消费的前提,数字电视的发展虽然使电视的储存量扩大了,但是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还有待解决,这一技术在零三年就开始落实,但是因为缺乏创新力,节目的内容始终都无法符合用户的口味,这使得数字广播电视优势不能充分的展现;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在现有的体制中,广电业务在地方管理中,由于地区、经济水平、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使得这一技术在推广中变得特别困难。同时,在市场管理中,对于广电行业的运营、竞争、风险等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管理体制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缺少相关产业政策。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帮扶。目前我国对于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技术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法规,其原因在于产业标准不统一。目前数字化应用的市场竞争十分混乱,网络覆盖重叠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制约了广电产业的发展。

2对于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的思考

2.1转变旧有收费方式,创新节目内容

广播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制定收费的问题上,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无论是减少电视节目费用还有给予一定的补贴,总之政府要有所作为,为提高节目收视率,最直接有效方式是创新丰富节目内容。根据受众的心理,以观众的需求为目标,丰富数字化节目内容,从根本上提高收视率。

2.2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

广播电视数字化想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更换新设施,完善硬件条件,紧随时展的脚步。充分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系统的全面升级。只有提高自身的技术优势,才能加快数字化发展的脚步。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2.3转变电视播放方式

在旧有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广告类节目在所有电视节目中占据很大席位,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广告的插播量,但是电视行业方面为了保障自身的收支平衡关系,就要从用户手中收取一定的费用,虽然很多用户对这种付费感到不满,但如果这种经营模式一经改变,将对整个广告行业带来致命性打击,同时电视行业也将损失许多利益。这种状况下,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相关科技人员要积极努力地去开发一种全新的广告播出模式,争取做到既能让用户买账,又能不损害广告商和电视行业的利益。

2.4全面提升服务水准

在物质极大发展的今天,高品质的服务成为一个行业的制胜法宝,企业经常用“顾客就是上帝”来规范自己的员工,那这一服务理念在广播电视行业中也一样使用,广播电视数字化不仅要在技术中下功夫,在服务层面也同样不能忽视,要求建立新型全面的服务体系,真诚服务到千家万户,确实保证数字化电视的全面普及。

3结论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数字电视的飞速发展,它提高了信息传输的质量,给人们带来了更为优质的电视资源,因此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技术符合时代需求,数字化电视广播的应用对于整个电视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广播电视数字化对未来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学习新的网络技术,升级网络资源,以更坚实的技术资本去应对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祥宇.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进程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J].2013(17).

[2]朱金玉,齐爱军.电视媒体数字化实践及其对未来的影响[J].新闻大学,2012(71)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新媒体融合导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各行业领域在受到冲击和影响的同时,经营管理理念也在一定程度发生了转变,尤其是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这样的局面下,与新兴媒体进行深度融合,是传统广播电视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传统媒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受众群体的不断流失,对生存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只有通过对新发展格局和新模式的不断探索,才能使传统媒体的优势得以继续保持,并在新媒体时代,能够有效提升竞争力。所以,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1.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移动网络及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移动终端和App也被大规模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不仅使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使受众的娱乐方式更为多元化。这造成了传统广播电视受众人群的不断流失,规模越来越小,同时也使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减小。目前,大众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和互联网,能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娱乐、新闻、消费资讯,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同时,借助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新媒体也受到大众的青睐,极具市场竞争力。因此,传统广播电视为了避免被市场所淘汰,必须对自身发展格局进行创新,使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通过新的技术和发展支撑,使广播电视行业能够获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动力。[1]通过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引入,积极针对广播电视行业目前日益凸现的劣势进行改进和优化,对节目传播内容、传播规划以及传播形式进行创新的同时还需要提高使节目内容传播的有效性,增强节目感染力,从而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资源附加值的全面性。同时,借助全新具有吸引力的节目内容的推出,使流失的受众能够重新关注节目,并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广播电视行业的全新发展。

2.传统广播电视劣势分析

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各类新技术的出现对各行业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中存在的不足日益凸显。由于受到自身传播模式、传播渠道以及管理理念等的影响,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已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发展的需求,对传统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2.1技术落后

传统广播电视技术通常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在拓展性和兼容性方面表现欠缺。在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人工管理方式极容易导致系统运行受到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干扰,造成节目质量效果低下。同时,由于数字格式难以实现,节目内容无法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在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进行直接播放。

2.2功能单一、音质较差

传统广播电视节目还存在着功能单一、音质较差的问题,一旦传统广播电视系统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将直接影响节目播出效果和质量,因此传统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效果有效保证的难度相对较高。[2]

2.3安装程序复杂

由于传统系统设备维护和检修不便,极容易出现故障,不仅无法有效确保节目质量,而且系统设备配置程序烦琐复杂,需要严格按照功率和阻抗匹配原则进行相应的配置。如果出现设备故障,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检修维护具有一定难度。

2.4可管理性较差

由于受到专业的存储设备和播放设备的影响和限制,传统广播电视无法实现远程控制功能,需要由专人在特定的机房进行节目播放。而目前,不断发展的先进技术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无法做到这点进行有效管理。因此,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灵活性较差,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影响力。

3.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发展现状

目前,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媒体传播的多元化、互动性、时效性,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各种资讯的方式,同时也受到受众的青睐,逐渐成为当下年轻人喜爱的媒体传播形式。同时,在新媒体兴起的环境下,传统的新闻生产者、传播者和参与者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现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收集、编辑、等操作,成为各种新闻资讯传播中的一员,同时借助网络实现互动和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受众的热情和参与度。因此,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不仅在经济效益方面受到冲击和影响,在话语权和存在感方面也逐渐被削弱,再加上所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更加凸显,导致受众不断减少,对传统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改变目前消极发展的状态,需要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对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进行研究和积极的摸索应用。[3]

4.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意义

4.1受众群体扩大

随着新媒体的盛行,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不仅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而且在节目内容创作等方面也陷入瓶颈期,需要从管理理念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加强对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研究,对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改革和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两者的有效融合,存在感削弱、受众流失以及发展困境和难题等得到有效解决。并且,传统的传播技术得以优化和改善,使节目播放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并使传统广播电视节目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相较于新媒体而言,传统媒体的编辑人员、主持人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应积极发挥自身特点,打造独特的个人和节目风格,进而借助融合发展的契机,吸引和不断扩大受众群体。

4.2时效性增强

与新媒体相较而言,传统广播电视在传播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时效性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同时,传播速度也受到影响。[4]因此,通过两者有效融合,能够极大地突破限制,使传统广播电视的时效性增强,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充分发挥记者、采编人员的作用,实现现场实时报道的同时,通过持续跟踪采访等手段,使受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信息,并对整个事件的发展进程清晰掌握。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提高受众群体的参与感。另外,传统广播电视应充分发挥其公信力较强的优势,确保完整、全面、具体的新闻信息的传播,避免错误的舆论导向的出现。使受众群体能够接收到公正、准确、具有时效性的信息内容,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传统广播电视的竞争力。

4.3效益高、成本低

通过两者的有机融合,能够使传统媒体的传播和受众接收渠道得到有效拓展,使传播模式不再受以往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传播成本有效降低,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促进。

5.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的有效策略

5.1编辑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

为了有效促进两者的融合,对传统广播电视的专业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相关的采编人员和主持人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媒体传播需求,并对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够进行积极培养和提高。其次,主持人的风格影响着受众群体的直观感觉,因此,需要对节目内容和主持风格进行积极创新,借助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契机,对其多元化、互动性强、内容短小精悍等优势加强应用,制作出具有吸引力的节目内容,使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5.2广播电视管理观念优化

在新媒体时代,两者的有效融合不仅对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于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深刻理解和重视有效融合的重要性,积极转变和优化管理观念,通过先进技术和传播模式的应用,使节目内容质量和效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以及媒体发展要求,更好地满足受众群体精神文化多元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借助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传统的管理观念以及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对传统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有效摒弃,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并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媒体优势,突破发展瓶颈。针对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和优势,对具有个性、独特性的节目风格进行打造,加强节目内容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受众的参与热情。同时,利用互动交流环节,对受众群体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有效收集,对节目内容进行不断调整和创新,使受众满意度以及传统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得到有效提高,进一步扩大受众群体范围,使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得以实现。

5.3媒体内容创新

随着受众获取资讯的方式和渠道的不断丰富和多元化,人们对资讯的需要也越来越个性化。资讯分类越来越精细,资讯传播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定制化。所以,需要转变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传统广播电视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以及传播内容通过有效融合进行创新和改进。[5]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受众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首先,准确了解和掌握受众需求,并实现节目内容与实际需求的智能匹配。其次,通过有效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线上互动平台进行构建,不仅使节目内容的互动性增强,也使传统广播电视舆论导向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借助自身优势,打造新颖、有深度、创新性强的节目内容,吸引受众群体的眼球,加强独家新闻直播或独播等形式的推送,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力。再者,还可以借助新技术,及时掌握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并作为新的创新思路,使节目内容的播放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5.4公信力增强

公信力较强一直是传统媒体所具备的优势,因此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自身优势充分认识,在借助其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地使自身公信力增强,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传统广播电视的存在感和话语权。要确保自身可持续发展力,不断提高竞争实力,提高传播能力和影响力,才能够在行业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节目制作时,要注意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互动,除满足受众群体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外,严格遵守传统媒体的职业操守,通过对新闻视角和题材的选择等,确保节目内容的全面性、真实性,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从而使自身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提高受众群体对节目内容的关注度。

5.5保障机制建立

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为了有效保障传统机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应对相应的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包括各种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机制、相关人员激励机制,以及各项业务内容的考核机制等,通过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借助新媒体平台,在融合发展中,积极促进广播电视媒体有效运营与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还需要通过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的相关机制,进一步提高传统广播电视的竞争实力,并对相应的薪酬待遇和激励措施进行合理、科学设定,确保传统媒体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5.6云平台构建

在深度融合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信息采集、信息存储、内容播放等环节进行了全面优化。[6]通过推动传统电视媒体改革,进一步促进融合发展进程的深入;通过云平台技术的应用,新闻编辑制作流程的智能化得以实现,制作流程简化,节目内容的网络化转型目标得以实现。同时,通过网站接入的方式,受众能够利用手机App等从更多的渠道及时获得节目内容,充分满足受众个性化信息需求,对传统的空间、时间限制进行有效突破,使传统广播电视的传播模式得到全面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