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标准笔记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标准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来,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新课改的理念正式适应这一转变而提出的,它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提高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的领域,融合了体育、心理、卫生保健等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确保了“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素质教育有了质的飞跃。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
课程改革最为基础和最为迫切的莫过于课程观念的树立和改变。以往的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往往与课程相脱离。树立正确合理的课程观念,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教师没有课程问题意识,往往也注意不到课程问题,那么新课程改革也就成为一纸空谈,更谈不上素质教育了。
二、新体育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课程目标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新体育课程标准建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学习水平目标,同时有规定了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使学生在进行运动参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使该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更加具体化,明确化,它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技能传授的倾向,而加强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不但要在体能,体育和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方面有所获益,而且更要是自己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更加强调课程如何实现培养人的这一个目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使素质教育得以更好地实施。
三、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内容又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难题
(一)新体育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合作跑的教学中,以往就是教学生怎么做,而新课程只给学生条件,用单教的形式自由组合到达终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教师适当指导。
(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要做到因材施教,淡化技能教学,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根据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兴奋。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使他们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新课程标准要求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要求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另外,我们要明确淡化运动技能教学不是不要运动技能,而是通过学习运动技能去实现其它领域的目标,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教师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或者教学方法的改变,都要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为中心,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新体育课程的实施队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长期以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权威,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是一种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而新的体育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更加尊重和信任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自,考虑好个别差异,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创设出一种融合、轻松、信任的学习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宽松的气氛下,可以使思维活跃,从而能提高教学效果。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五、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体育课程价值的取向的变化
首先是以人为本,即学习者为中心的取向,我们的体育课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既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从各个方面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六、体育教师教学活动,必须由单一教育,向开放性教育转变
体育课程的的推出,其普遍性意义不仅仅是呼应一个新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一种反应社会需要的健康的活动方式。因此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是一种“师徒式”的活动,而是应该有发展,要进一步体现与社会同步发展的适应性内容,发过来说,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也是必须要具有开放的态度和可生长的技能,要把这些活动和体育新课程开展好,体育教师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的人。因此,谋求多样性的多层次的多学科的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的安排,是倡导新课程理念,展示课程方法的策动之源,将保障体育新课程的顺利发展。
篇2
关键词:体育 档案 管理和运用
学校的体育工作在整个学校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是每个学生个人体质好坏的直接体现。体育档案的建立也是非常必要的,它既能规范学校的体育工作,又能体现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此外,体育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利于体育老师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增加体育学科的知识,查看体育档案,并根据体育课程的要求选择适合的体育器材,有利于体育老师在学校内开展体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管理,并且也是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体现。体育健康档案的建立还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1.体育学校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
1.1体育健康档案的建立使学校的体育工作更规范、运作更正常,有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1.2健康档案的建立体现了体育学校的办学方针,也使体育老师的工作有所依据,进一步提高了体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体育老师的能力也得到发挥。这也是各体育评职称或是评优先的有力依据。
1.3对于体育来讲,更方便他们把零散的材料集中起来,将实践的结果记录到档案中,方便以后体育事业的理论化与系统化。另一方面,随着健康档案内容的不断增加,体育老师的知识也得到了丰富,为往后体育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体育老师也间接得到了各种经验教训。
1.4有益于学校体育活动的展开,建立了体育健康档案以后,使各种体育活动更加规范合理地开展,既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又利于体育老师组织学生参加其他的教学活动。
2.体育学校建立健康档案的内容
体育学校的健康档案包括很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学校或是上级部门与体育有关的各种文件。
2.2体育教学的教材、大纲、课程标准以及参考书等。
2.3体育专业书籍、有关体育的理论、心理及生理等方面的书籍;体育词典、各种运动规则等书籍。
2.4学校规定的有关体育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安排。有关的体育法规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与《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2.5对不同年级制定的体育教学计划、不同学期制定的不同计划、体育老师的教育案例和笔记、体育课程的成绩单和评分表等。
2.6学生身体素质测评和记录档案。
2.7关于学生早操、出勤、眼保健操等考勤表。
2.8学生的体检表、请假条、病假条等。
2.9体育课程上需要的器材、教案、考勤登记表等。
2.10学校针对运动员的训练档案,例如训练计划、比赛成绩、运动员档案等。
2.11学校每年举行的各种体育比赛,例如运动会、篮球比赛、排球比赛、长跑比赛等。
2.12体育老师自己制定的体育教材,例如体育考试笔试题、课间操资料等。
2.13体育老师的获奖情况登记,例如培训证书、论文获奖等。
2.14学校体育组的科研情况以及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要求。
2.15和体育相关的报刊、杂志、文献等。
2.16关于学校体育设施的维修费用、体育老师的待遇等等。
3.档案的整理和分类
体育学校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教材和数量都比较大,而且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进行分类和整理,并且编排好时间和顺序,以便以后查阅和上级部门的检查。根据学校的情况和教学要求,我们把体育学校的健康档案管理分为四个部分:
3.1分类
体育学校的健康资料的分类一般包括体育课、业余训练、课余活动、课内活动、体育器材管理、科研活动、体育老师的培训等等。
体育课的资料包括:学生的清点、体育成绩的登记、体育课的计划等。业余训练包括:训练计划、清点运动员、运动员成绩等资料。课余活动包括:课外活动场地、管理人员等。
3.2收集
体育学校的资料收集要按照不同种类来收集,要把资料集中到某一个文件夹,便于查看,体育组可以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3.3整理
把收集在一起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然后装订成册,制作好目录,方面以后查阅。根据资料的重要程度,将价值加大的,能重复利用的资料单独整理。例如成绩表、教师档案、教学记录、网络资料图片等等。
3.4存档
学校要建立专门管理档案的资料室,将资料分类保管,注意防潮。
4.建立体育档案应注意哪些问题
4.1体育学校健康档案的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因此,我们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定要认真、细致。在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要注意整体性、有序性和创造性。
4.2健康档案建好以后,要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工作,把资料保存在档案盒里,注意时间和排序。
4.3及时更新和完善档案内容。当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改变以后,档案资料也要随之改动。对于体育课程以前存在的不足,现在及时补充、完善。
4.4档案的保存要规范合理。档案的目录一定要清晰、明了、避免出现重复的情况。
5.运用体育档案应注意哪些问题
5.1对于档案室的资料要进行合理分析,结合体育教学要求及训练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5.2要把档案作为标准执行,目的在于规范体育学校的体育工作。
5.3运用档案来规范学校体育老师的工作和计划,不能只当作一种摆设或是对于上级部门的检查应付。
5.4根据学生的体质建立对应的测试档案,并进行分析。
5.5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制定课外活动计划。
参考文献:
篇3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完成八年级和九年级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
2、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种时令性工作和任务。(1)带领训练队参加县级运动会(2)配合领导组织开展第一届校运动会。
3、每天带领学生晨练工作,同时每天早操督促学生认真做早操。
4、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多组织一些与体育锻炼与体育比赛项目。如:学生篮球赛,实习生排球赛
5、好实习班主人工作;
(1)指导班级日常的晨读,早读及晚自习,搞好教室和卫生区的卫生。
(2)了解他们的学习成绩,身体状况,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等。
(3)管理好两操,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增进身体健康。
三、措施
认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和活动,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服从领导,听从分配,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学生。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为人师表。
1、加大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上好体育可是重中之重,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这实习期间,我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篇4
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在学期中,我积极参与我校和中心教研组关于小学课堂探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工作,现将本人教研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端正思想,提升自身教研素养
本学期中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课改新理念和探究性学习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深入研究人教版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积极参与,取得较好教研效果
我所教授的班级主要是五、六年级的体育课,本学期在体育教学中,我积极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较以前有较大提高,大部分学生的能自由组合,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确定学习的方式,虽有不少错处,但较以前同学思考问题与同学互相交流方面有较大进步,更深更有理性认识,通过课堂中多设计活动和改变问题形式,培养学生思考理解能力。
三、通过努力,成绩喜人
篇5
一、在教学工作
1、按《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
2、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改变学生对体育课或体育训练的态度。加强对学生体质的训练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运用丰富的的教学方法、有灵活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和体育知识的提高。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利用一切有益于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的手段,使学校体育更好地实施,以达到体育活动的目的
3、每一堂课教材合理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身体锻炼,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讲解动作要领和保护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示范动作正确,每堂课分组练习,既有秩序,又有队形。
4、 每次课的教材注意多样化,使学生的身体得到较全面的锻炼。注意每堂课运动量曲线的预计,防止身体过渡疲劳。
5、积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领导和老师,并查阅网上有关体育锻炼相关资料,做好笔记,钻研教学大纲,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努力地培养体育尖子,辅导差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二、训练工作。
本学期组建了学校田径队,利用早晚业余时间带领学生进行业余训练。本人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给学生带队训练。做到科学安排,合理计划,让学生体育和学习两不误。训练中做到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努力培养学习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能够自觉的,有恒心的进行锻炼。做好学习的思想工作,为学生解开训练和学习上遇到的种种心理问题,加强同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的家长联系,做到让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支持学生的训练,让学生自己能够有信心,而且积极主动的训练。让“要我练”变成“我想练”“我要练”。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其它工作
本学期本人还管理着学校的两操检查及学生校园集体舞的训练和推广工作,每天坚持两操的组织,整队、清人、检查纪律情况、为全校各班教指导校园集体舞。负责组织了学校的校园集体舞通讯赛有关工作和组织学校的六一田径运动会筹备工作。
四、成绩经验
学校的体育工作成绩的取得同学校领导的和重视是分不开的。本学期以来,学校领导对于体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是体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由于学校的高度重视,班主任的积极配合,在全县校园举行的校园集体舞通讯赛中,我校获得了学校的校园集体舞获得了县一等奖,得到了上级的通报表扬。本学期我校有一名体育优秀的学生被县选拔代表县参加了州运会比赛。在本校举行的第三届“六一”田径运动会上,参加学校田径队的学生多人打破本年级的校运动纪录取得了好成绩,为各自班上争得了荣誉。此次运动会的七个单人项目上,各年级全部打破了校纪录,映了学校体育的整体的提高。
篇6
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下发以来,学校把它作为教学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在深化改革基础上,以课标为纲领,全面实施教学目标管理。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学习领会课标精神实质,明确总体要求。
2.分年级掌握学段教学目标。
3.按语文、数学、英语等不同学科、不同类教学内容,分解掌握具体教学项目内容目标。
4.把具体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教学规划之中,成为教学考核的内容。
落实课程标准,实施目标教学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工作方法,可使教师更加明确教学任务,采取措施,有的放矢的教学,并按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达到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以新理念、新思想引领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是符合时代精神和教学创新发展,并且遵循教学规律的基本思想。新时期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必须首先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为引领。
多年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我要求全校教师首先必须要认清当前教学工作所处的时代要求和所面临的新的挑战,要有教学工作日益发展的紧迫感。因此,我与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经常性地学习,使教师了解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信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创一流、人称赞”的更高要求。这些已成为我们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所中心小学,担负着引领全乡镇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任。抓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实施“确立新理念、新教学思想”引领教学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如下:
1.坚持正确育才观,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体现在学校能否有一个正确的育才观和良好的育人环境。育才观不仅体现在学校外部建设,还体现在学校内在因素的转化与提高。工作中,我们把让学校成为小学生愉快学习、生活的乐园,放在教学管理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
课堂教学中,低年级侧重在活动中游戏、快乐学习,中高年级要在愉快、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中,自主探究学习,掌握所学内容。各年级都有计划地积极开展课外学习实践活动,建“书香校园”“读好书”“讲有意义的故事”“办内容丰富多彩的手抄报”“写观察日记、专题日记”“写读书笔记”“写小调查报告”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此外,开展的“争做雷锋式好少年”“欢乐的六一”“我爱我的祖国”“放飞梦想”“日行一善”“网上寄语”等活动,学生都从中受到启迪和感染,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情操。
正确的育才观和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改变了学校以往较为沉闷的局面,呈现出浓重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欢乐向上、生气勃勃、愉快学习的校园环境。
2.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各村校,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突出存在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面对现实,我们把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抓准抓实,注重抓“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坚决克服“只为优秀生锦上添花,不愿为提高生雪中送炭”的不良现象。我要求“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不懂的知识教会了,把学生的问题解决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现在我们基本做到了,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我始终强调抓好“两操”环节,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活动时间,增加必要的学生体育锻炼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教师对提高生的关爱和辅导力度,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促进他们进步。关爱提高生的成长要做到,课堂上多提问,发现闪光点及时鼓励。课下与提高生交朋友,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有话敢说。作业上帮助他们认真完成,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经过努力,多年来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达100%,有效夯实了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坚实基础。
3.确立适应未来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创新发展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强调教师不能恪守旧的教学模式,要有“天天进课堂,日日有创新”的教学意识,做到:数学“一题多练”,语文“一课多讲”,英语“一词多读”。这样使全体教师养成乐于动脑筋、想新法的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每学期,学校都举行课型、教材教法、教学专题教研会。活动中,我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以身示教,要求教师们对同一内容的教学,进行不同教法的深入探讨,摸索出有价值的做法在全校推广,触动教学有效发展。优秀青年教师王长松的阅读教学“多读、多思、巧练”教学法,张美丽教师数学“求异思维,规律解题”教学法,在教学中得到尝试和运用。此外,语文教学教师可以不受教参约束,有的课文可以自主地进行重组加工,充实课文内容,拓宽学习思路,拓展信息,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三、抓好校内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无论教学工作怎样忙,县里的集中培训我们都做到雷打不动,必须参加。对校内全员培训,我们做到:平日集中培训学习教材教法、学科课程标准、教育教学专题理论,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培训,设专人有针对性地培训讲解。积极开展“每月一题”“每月一练”活动,做好学习笔记。日常教学中,做到课堂跟踪学习提高培训,在学年备课中,学习相关教学文章和课程标准,研讨教材,创设不同教学构想,写好教学设计和学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写好课后教学反思。结合平时教学活动,写好教学叙事故事。不定期进行课堂教学测试,跟踪问效。
篇7
述职报告就是把自己履行职责是否称职的情况写成书面文字所构成的文体。具体一点是,机关负责人就任职一定时期内所做工作向任命机关或机关群众进行汇报并接受审查和监督的陈述性文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体育教师学期述职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体育教师学期述职报告范文1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要过去了,在这一学期里,作为体育教师我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从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确实上好了两操一课,完成了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培养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风习,进一步提高了体育课教学质量,调动了学生学体育、爱体育的积极性、推动了我校的体育活动的发展,为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改变了我校体育课的教学过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加强学科创新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体育教学质量,多向上一级学校输运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二、基本内容及工作重点
1、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用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去分析已经陈旧教学模式,改变和探讨新的教学思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尝试、肯于锻炼,逐步提高学生的各项运动能力。
2、本着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和个性,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活动,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鼓励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倡导学生自主“创意”、设计“聪明玩”的方案,倡导学生共同游戏,把“玩”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堂教学方面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搞好课堂教学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体育教学也是同样,首先要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采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关建,易犯错误等,进行策化,巧妙的按排所学的内容,为了动作的准确性、课前认真练习了每一个示范动作,使学生能得到正确的模仿和学习。并结合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抓住学生求知的迫切心理、及时而准确地讲授有关内容。
四、在备课与业务进修方面
本学期本人能够认真备课,坚持无备课不上堂的原则,并把“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质要求贯穿在教学和备课之中,及时的学习报刊、杂志、来提高和补充自己的业务水平。例如:在田径课教学中,只靠教材的知识是不够的,我翻阅了不少有关资料,掌握了跑、跳、投的各种动作,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再让学生实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学校布置的各项练功材料的完成中,能及时认真的做好政治、业务、听课笔记的学习。
总之,本学期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以后,应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和探索。
体育教师学期述职报告范文2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在本学期我圆满完成了体育教学工作,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体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很好的实施新课改的指定教材,教师通过的课改培训,加上自己对新课程的领悟,很好的贯彻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落实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本学期围绕新课标,安排了以下的教学内容:队列队形、篮球的基本功、游戏、身体素质以及心理拓展练习,还有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通过安排这些教学内容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两操工作
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这个学期我们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对广播操有些陌生的学生,如不及时抓紧,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再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2、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3、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领导和其他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使我学校的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这跟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训练工作
我能够长期带领学生坚持篮球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在训练时间上,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我每天都是等太阳落山后天都大黑了才能回家。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在作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中,领导和班主任老师也为我作了不少工作,支持了我的训练工作。
四、学校的体育活动
我校本学期举行了校运会,很好地调节了同学们的学习节奏,增强了同学们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各项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了他们的体质,为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做保障。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为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平时,经常查阅有关教学资料。同时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联系,时时关心他们。当然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须在以后进一步的努力。
体育教师学期述职报告范文3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日子,一个学年即将过去,回顾过去的一个学年,我听从学校领导的指挥、服从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能根据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现就一学年来的体育教学工作,述职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一名体育教师,我首先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都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一个年来,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应该做的工作。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在学校组织的关怀下,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更加努力工作,勤学苦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得起任何考验的教师。
二、教学工作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新的教学理念,按大纲课程要求,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认真备课、上课,写好课后反思,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
三、本学期的主要成绩: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位体育老师的多方努力下,学校的体育工作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我武术队参加县第1届小学生武术操的比赛中,总分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努力,希望在今后的比赛中,能多为学校争光。
篇8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的体育档案,既是学校规范体育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又是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体育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扩大知识领域,阅读收集教学参考资料,并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用于体育教学中,更有利于全面开展学校的体育工作。
一.体育档案的内容
学校体育档案的内容非常之多、之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上级部门及学校有关体育的文件。
2.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体育课本、及相应的体育教学参考书。
3.体育专业用书,如体育理论、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教学理论书籍;体育词典、运动竞赛规则等工具书。
4.学校有关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育工作计划。体育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5.各年级常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教案和教学笔记,体育课成绩质量分析汇总表等。
6.学生身体素质和达标档案册。
7.学生参加早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等考勤登记表。
8.学生体检表及病免、请假证明材料。
9.体育课教案及器材出借、成绩考核和出勤情况资料等。、
10学校运动队训练档案,包括:运动员档案、训练计划、考勤、竞赛成绩等。
11学校每年举办的各类竞赛资料,如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球类比赛、长跑比赛、跳绳等。
12教师自编的教育教材内容。如体育理论试题、大课间操资料等。
13教师各类获奖情况档案,如论文、基本功比赛、培训证书等。
14学校体育组的科研档案。
作者简介:邱海龙(1976-),男,浙江鄞州李关弟中学教师,现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5体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及摘抄、复印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
16学校体育领导小组、体育组及其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17其它,如学校对体育场地改善和维修、学校器材配置、学期体育经费的开支、体育教师的待遇等。
二.体育档案的整理和分类
由于学校体育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广、教材大、数量大,加上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学校与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资料库,并编排年月、次序和目录,以便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提供查阅和上级领导各部门的检查、参观。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教学需要,我校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理和分类的。
1.按材料内容分,如校内同一运动竞赛类(学校运动会、各种小型竞赛)、活动类(早操、课外活动)等。
2.按时间顺序,对不同类型材料进行整理,一般学校以一学期或学年为一单元进行材料整理。这类档案可参加《两个条例》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建档。
3.按实际情况需要整理。除上述两种或在上述两种整理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经常要使用或较有参考价值、可重复使用的资料进行单独组卷。如达标、合格表的成绩册、教师的教案及教学记录、摘抄的图片资料或剪辑的网络资料、照片等。
4.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来分,如:按两个《条例》的备查目录分类建档。
三.建立体育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牵涉的内容广、影响的面大,因此,做好体育档案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在收集、整理建档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长期性、整体性、有序性、创造性的原则。
2.档案建立后,需加强管理,最好建立档案厨,将资料分类放置档案盒子
内,记录所存档案的类别、目录及时间。
3.合理使用并及时更新或充实内容。对有时限的或不再适合当前教学形式的内容应及时装订成册,归案入档案(加编号),以便日后检查或其他用途备用。而对那些理论性知识或政策法规、计划要注意当前教育动态和形式变化结合本校、本教研组的工作特点及时调整,以便能更好的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以适应新的体育教学要求。
4.保存档案要规范,材料要完成。通常学校体育档案的目录等要依照“档案法”要求,规范、清晰、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也有利于查找和收集,整理。
四.建立学校体育档案的意义
1.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化、规范地开展,有利于宏观调空学校体育工作。
2.体育档案的建立把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体育教师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体现出来了,同时也推动了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体育教师能力。
3.有利于体育教师将零散的材料系统化、将实践的经验理论化,同时随着档案内容的增加,也丰富了体育教师的知识,为开展体育教科研活动指明方向,并提供大量的经验资料。
4.有利于促进学校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档案的建立可促使各项体育活动长期、规范地开展下去,从而一方面不断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五.运用体育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要及时、经常性地把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并建成档案,运用时要结合教学、训练等,以参考为主,以推动为目标。
2.要以档案为准绳,规范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深入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档案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督促体育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指挥,不要把它做一种摆设或作为应负上级部门检查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赵云林《怎样建立体育档案》第五届中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汇编
2.1996—2002年鄞州区李关弟中学体育档案资料。
3.《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全书》第四篇体育科研
通讯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关弟中学邮编315104
篇9
1.1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地方高师院校,应主动适应当前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在转型发展中,必须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立足地方,履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职能,保持和发展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优势.大学要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必须将优秀的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与中小学进行深入合作,为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数量充足、高素质基础教育体育师资,为本地区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职后进行培训,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1.2专业发展的需要
师资队伍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现代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这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场域上,由封闭的学校、单一的理论课堂走向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体现社会转型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要求,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中谋求发展.
1.3学生发展的需要
英国科学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获得的是可以言说、表达的“符号化”客观的显性知识.而教学能力、教育智慧等这些无法清晰表达的隐性知识,不能通过理论学习获得,需要回到教育教学情境中去,通过亲身的参与、体验,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其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能力得以锻炼、提高,获得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教育智慧,尽快进入教师角色,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工作,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更好地面对未来的职业,增加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
2发展中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适切性偏失
我们应看到地方高师院校体育教师教育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本地方培养体育师资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相对于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需求而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培养目标和模式数年不变,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呆板,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等诸多问题”,导致“新教师不能适应一线教学工作的种种窘境”,这与教师教育体系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优质的师资是不相符合的,其主要在于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体育教育实践的割裂.
2.1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与基础教育实践脱节
在教学内容上,体育教育理论课程脱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一方面,体育教育理论课教学以抽象的系统化知识为主,过于理论化,缺少案例教学,教学课程内容与中小学教学实际联系较少.另一方面,体育教育教育理论课程没有反应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新内容、新思想.许多学生依然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什么,新课程改革新在哪里等基本问题.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没有充分发挥培养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从学习者进入教育者的中介作用.其原因主要是当前体育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入基础教育教学教研一线机会少,以“书斋式”研究居多,就理论而理论,“田野式”研究欠缺,对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改革趋势了解和深入研究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理论学习与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操作练习,导致学生学了理论知识却不会运用,没有达到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如学生学了《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设计》等诸多理论课程还不会备课、写教案,教学思路不清,不能有效组织教学等.许多学生往往凭自己已有的运动训练经验,将体育课上成专项训练课,难以适应具有丰富、复杂教学情境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要求;而《运动生理》、《运动解剖》等运动人体科学等课程,缺少“体育”特点,联系基础教育实际更少,许多学生学了后仍不会处理简单的运动损伤,更不会针对特殊群体的学生开出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处方等;导致体育教师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对学生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形成低下,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
2.2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与基础教育结合不密切
教师教育实践性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容忽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实践性教学和集中实践性教学.一是课程实践性教学机会较少.体育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包括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学校体育学等理论课结合其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实施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作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但在实际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无意或无暇进行实践性教学,一方面是理论课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因大班上课,组织实践性教学费时、麻烦,教师不愿过多付出,另外,某些教师自身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历,无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集中实践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集中实践性教学包括教育教学见习、教育实习,因没有足够的见(实)习基地,体育教育实践课程缺少真实的教学情境.校内的见习或实习,其教学对象是同龄的大学生,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与中小学不同,由于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化的“在场”感,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提高不大;至于教育实习,中小学对实习的接受处于被动满足高校“学”的需要,少有与大学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高校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无明确的要求,且学生由过去的统一实习,因近年招生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实习指导教师过少,学校对实习进行“分散”,以致有的学生找所学校盖个章以应付,使得教育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不强,从教适应期延长,不能很好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
2.3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少有基础教育参与
体育教师教育职前教育注重的是对未来体育教师基本知识、能力、素质的培育,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得以锻炼、不断积累经验,感悟实践,几经历练才能逐渐成熟.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就明确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三大基本理念,确定了涵盖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的三维目标体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提出“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重申“强化教育实践环节”,提出“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育教师标准,共同一致的是“强调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放眼国际教师教育领域,“教师教育和培养的空间模式已由大学为本的模式向以大学为本和学校为本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我国部分高校也在试点,大学与中小学的协同合作,以逐渐成为教师培养的主流.可见,培养合格体育教师不是体育师范院校能独立做好的,将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通力合作,发挥基础教育在体育教师培养中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体育教师培养主要以师范院校培养为主,局限于大学课堂培养教师的封闭模式,少有中小学教育共同参与,这种单一、封闭的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3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互动的挑战性
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管理者,不同主体面临着与基础教育对接的适应性转变.
3.1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认识上.教师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课堂为平台,“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开创性学习;认识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不只是就理论而理论,使理论显得空洞和抽象,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将理性的理论感性化,在理论课讲授中,结合中小学实际的进行案例教学.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适应发展的需要.投入上,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投入,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设计、实践的安排等等.教师相对于单单只是课堂理论课的讲授,则需要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是在理论课教学环节的投入,为精选案例,备课量的增加;最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化教学,进行教学实践,无论是分组、看课、评课,尤其是高校扩招后的大班教学,如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都需要教师周全考虑,才能让教师教育课程在与基础教育对接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指导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理论上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导.这对缺少实践背景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从宏观上了解基础教育改革,还要深入到进行一线,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中小学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高师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应如何应对.引导学生建立对体育教育的职业热情.围绕着能力培养改进教学.
3.2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学生上课习惯带着耳朵去听,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是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学生头脑中的体育课非常好上,就是整队、集合、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等,学不学理论都能上体育课,且普遍认为理论课对实践的指导并不大.将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与基础教育对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在真实的教学情境实践中,体验体育教学实践,体验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步骤,体验体育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近距离感受体育教育教学,得到教师和基础教育体育一线教师共同指导,在体验中自我感知自己知识的不足,在运用中自我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的能力与实际需求的差距,“原来上好一节体育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进而,反思自己的学习,主动去思考,作为教师如何上好课,思考如何去改进自己的学习,适应基础教育教学的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3转变管理者人才培养理念
社会要求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较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作为管理者,在认识当前时代背景下,关注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人,研究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教师的要求为指导,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方式,加强与基础教育课程的紧密联系,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从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思考如何围绕学生发展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与基础教育紧密联系,开放办学,深度合作,培养人才,如何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与改革等,这都需要管理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职业需求为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才能做精体育教师专业,培养高素质体育教师师资,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
4体育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适切性互动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体育教师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与基础教育的互动与适切,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中促进高师体育教师教育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4.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结合基础教育实际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重申“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到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全面提高新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着力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未来的教师教育要服务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能力培养,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向“能力培养为主”.在教学方法上,走出以“教师教、课堂教科书”为中心,走向以“学生学”为中心,采用讨论、启发、参与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以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体育教学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式教学.专业教师要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将理论与中小学实际结合,结合案例教学进行知识点的传授,促进学生在案例中更好地理解理论,帮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教学实习中去,发挥其纯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次,在体育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中与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实际相联系,如目前体育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现状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等,增加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知识.在教学方式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体育理论课教师在教授理论课程同时,注重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和培养,即不放弃对理论的学习,完善教师教育发展方向,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实践技能熟练,专业知识全面,能满足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构建完善的第一课堂实践教学标准,编写实践教学教材,加强实训案例库建设,提高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校与基础教育合作的体育教师教育
以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体育教师要求为指导,建立高校与基础教育深入合作,发挥基础教育在体育师资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建立适合当地体育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做体育教师教育品牌专业,形成地方特点,服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与基础教育签订双向教育合作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双向教育合作的核心工作,在邀请基础教育高级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体现“校地合作,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围绕服务学生,突出加强学生从业能力培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到中小学学校调研,分析基础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能力要素,确定培养目标,设计制定具体的能力培养方案;二是根据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所需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确定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三是根据体育教师能力培养的需要,确定实训和实习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未来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既解决了体育师范生培养问题,同时解决了在职教师的新发展.与基础教育建立多个的实践基地.为避免实习进行流于形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基础教育建立紧密的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借助一线的教学资源,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助学生能力提高的真实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实际教学的流程和对体育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及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价值,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体育教师教育理论老师与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制定学生见习、实习过程的要求细则,指导教师的职责.
4.3建双能型教师团队,体育教师教育者与基础教育教研联系互动
篇10
关键词: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素质教育
前言
为了回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为了回应我国教育部师资司提出的2010年我国小学师资本科学历达70%以上的宏伟目标[ ],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小学新增教师学历本科化不但越来越成为我国小学师资结构改革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开发我国教师队伍人才资源、提高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本人通过对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理论依据、培养模式、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各省省情的“新增小学教师本科化”战略的对策,在实施新增小学教师本科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进行高师体育院、系培养小学本科学历体育教师的模式研究,对提升小学教师整体素养,顺利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小学体育教师本科学历培养模式问题
(一)培养模式摇摆不定
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直接导致培养模式的摇摆小定。进入9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界对面临的人才供需矛盾有了日益深刻的认识,并试图加以改变。比如,近年来经常强调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增加人才的适应能力便是一个明证。但问题在于,本科生阶段在中专—大专—本科这一高层次的链条中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即同时具有为高级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和为社会提供有用人才的双重功能,尤其在学术研究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校师资的培养取向日渐向博士倾斜的新形势下,如何合理兼顾二者,既使学术研究和高校师资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又使社会经济发展得到大量急需的应用型基础人才,应该说近年来的培养模式改革,未能从整体上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脱节
本科生教育阶段理所当然应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人才,但事实上本科生的培养过程恰恰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宗旨。从整体看,我国高校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以小教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为例。培养模式仍基本停留在师徒相传各自为战的传统框架中,教师的研究课题、知识限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学形式仍以教师口授、口耳相传为主,大量时间用于教师把咀嚼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然后灌翰给学生,学生则基本处于听讲记笔记的被动状态,专科阶段的毛病一如既往,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这一领域日新月异的改革春风似乎尚未吹拂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考试评价方式单一,基本上以一门课程闭卷考试为主要形式;诸如此类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使学生缺乏独立精神理性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体制改革滞后
从宏观层面看本科生教育毫无疑问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更应体现投资和利益共承共享的原则,但事实上,制约人才培养的经费问题,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在这一阶段尤为突出,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历来把培养官僚后备队伍作为主要目的,因此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重大轻小,成本分摊也是随受教育层次的上升而递减,这一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从微观层面看,本科教学管理机械呆板,学分制流于形式。比如,每门课程学生均需随堂听讲,没有申请免修的权利;学制年限弹性很小,几乎很少有提前或延后毕业的机会,学生跨校跨专业选课,学分互认,学科点综合交叉等,目前仍处于自发阶段,尚未形成健全的机制和相应的整套规章制度:这些都使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失去了依托和保障。
二、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建构对策
(一)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培养目标的定位
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现一般院校总是这样表述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这样的培养目标抽象地定性描述了小学教师培养的规格标准,但这样陈述的培养目标,其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无法显现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与专科、中专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之差异,似乎不同层次可通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不是职前教育能一步到位的;抽象、笼统的培养目标,对教育活动的实施、检测、评价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也缺乏可操作性。
本人认为,培养目标的确定要考虑到教育人才市场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及教育实际;要将小学教师职前素质要求与专业发展的目标区别开来;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要有别于大专、中专;表述上要考虑到现实情况及操作性;以定性标准为主,适当地增加定量标准。
(二)小学本科学历体育教师培养课程的设置
1、新课程设置的依据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而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体系如何设计,课程标准如何确定。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也是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
课程及其标准要考虑到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我们培养的小学师资,定位于能承担一门主要课程的教学。同时能兼教其它课程。故要求课程设置时要考虑某一学科方向的有关课程需强化,并提高教学要求,同时开设广泛的一般文化课程,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将来兼教其它课程之需;本科层次的小学师资要求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教育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求较好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具有较高的从教能力。因此,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应在课程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并给予特殊的关注。
2、课程体系构建
与以师资为培养目标的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一样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从内容上也可分为通修、学科、教育三大类课程,课程形式可分为必修、选修(限选、任选)二类课程,从性质上又可分为理论课程、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三类。
目前,小学普遍开设外语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部分小学试行双语教学,考虑到现在许多学校师资结构性缺员,本人认为,应在大学公共外语、计算机的基础上。开设外语、计算机类的选修课程。使得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根据需要从事外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或校园网络的管理。这类选修课程的设置要密切结合小学教学之需。例如,外语并非简单地加深、拓宽、提高要求,而是要强化口语、听力,帮助学生掌握学科教学方法、技能,因而要开设口语、听力、外语教材教法这类选修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学科课程开设的门类多,而总学时有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认为,一是适当减少每门课程的学时,学科通识教育,无需要求过高,内容过深;二是有些学科内容,。可以通过综合课程学习,如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样不仅可以用较少的课时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学科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弥补分科课程之不足。
3、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模式的多维探索
课程实施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对小学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实施的基本标准与要求,建立新的适合21世纪需求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了课栓总目标,而且还提出了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因此,注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新课程的开发,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之需要,是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素质结构重组的重点,其核心是在多元化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寻求和建构教师教育一体。
三、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及专家访谈法分析当前高学历的小学体育教师首先必须是高素质的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把握小学教育的特征和规律,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确立我国高学历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模式,使其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的特征。通过对小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定位,培养出符合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的优秀教师人员。
参考文献
[1]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
[2]孟万金.实施“新增小学教师本科化”战略的对策与建议[M].中央教育与科研研究所,2003.1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卢正芝.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3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