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1

我国学术界对于“东方文学”的研究从五四时期开端,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但其真正勃兴是源于2000年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的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兴起之后,更多的东方裔的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获奖者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之中,这一研究视角恰好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席卷全球的后殖民文化理论重合,殖民问题、民族问题、历史视角和文化冲突都是东方文学中的敏感话题,进而把整个东方文学的研究方向带入到国际视野中。齐园博士、刘静教授、贾华副教授的新著《东方文学创作研究》(受到河北省社会科学资金项目资助,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把这样的文化背景和东方文学结合在一起并进行梳理和解读,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

首先,该著作按时间顺序对上古至当代的东方文学进行梳理,用大量的作品和详尽的文本分析建构文学史线索。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相比,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从文艺复兴开始落后于西方文学,现有我国高校中文专业东方文学史教材和课程的侧重点大多是古代文学。 然而从历史事实看,东方各个民族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纵然经受了痛苦的蜕变过程,但是其文学创作也在西方文明强大的冲击力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展现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在课程内容上,近现代时期的文学成就讲得不充分就不能完整地体现出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从而对东方文学的整体评价缺乏公允。因此,该著作有其作为高校东方文学史教材的实用性。

其次,该著作从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入手论述其悠久性、民族特色、发展历程,挖掘出东方文学不同于西方文学的宇宙观、内倾化思维和伦理关系基础。东方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都颇为类似,古代源起于大河文明,近代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现代化过程中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困难和挫折,《东方文学创作研究》把基于共同经济、政治、历史背景下而形成的东方文化特征总结为东方文学的“文化潜质”,并由此引申出东方文学的美学根源:生态美、灵性美、情境美与宗教、世俗的矛盾统一。该书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可资借鉴的学术意义。

再次,《东方文学创作研究》在部分章节中有意识地以后殖民主义视角切入进行作品梳理和文本分析,不仅关注东方各民族的民族意识以及从中衍生出的传统诗学,而且关注各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以何种方式处理西方文化的侵袭,最终以什么样的形态与本民族文化互溶。20世纪之后的东方文学在当今的东方文学研究领域中还有大量的空白和缺失,尤其是东方裔的英语创作,无论从创作语言、文化身份和阶段性流变方面都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从已有成就来看也是把东方文学推向国际文坛的最佳途径。该著作对于这方面内容的重视是对东方文学领域的补充性研究,具有创新价值。

总之,《东方文学创作研究》跨越历史、社会、哲学、语言等相关学科,涉及到流散写作、民族主义等热点话题,用理论解释文本,以具体的创作梳理为文学史的阶段性变化提供依据,并总结规律性特点,始终以东、西方文化交流作为宗旨,在阐述东方文学的同时以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学作为潜在参照系,一方面认清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学的历史边缘性,一方面探讨冲击西方中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东方文学和东方文化的研究而言不失为有益探索。

篇2

关键词:文化学视角 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在我国,声乐歌唱主要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种歌唱方式,在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歌唱方式中,美声唱法应该属于泊来品,它的前身其实是西欧古典声乐中的传统唱法,后来经过时代的变迁以及其声乐艺术发展的不断发展,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在以后,它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如何将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中国声乐艺术,目前已成为我国众多的声乐爱好者关注与重视的问题。

一、西方文化下的美声唱法

声乐爱好者,或者说对声乐艺术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美声唱法又称为柔声唱法,它所包含的表现形式与表现力非常丰富。美声唱法是在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发展形成起来的,发展到今天时,其歌唱内容与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与改善。现在,歌唱者在歌唱一些17、18世纪流行的古老的歌曲时其使用的歌唱方法仍然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美声唱法。现在的美声唱法主要包括欧洲的歌剧、音乐会、清唱剧等舞台上常用到的,以丹田发声,只需用半分力量进行歌唱的唱法,都属于美声唱法的范畴。

美声唱法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它在意大利文中被称为Belcanto,意大利文将其翻译为“完美的歌唱”,传入我国以后,其中文翻译为“美声唱法”,这个名字得到了广泛认可与接受,所以一直被沿用下来,直到今天。美声唱法不仅对歌唱者本身的嗓音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还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面有着极其严格的技术规范,最重要的是,它还要求歌唱者在音乐上面要有一定的造诣,能够对音乐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体验,然后利用美声唱法将其生动的、完美的、用心的歌唱出来,达到一定的艺术震撼效果。

美声唱法是西方文化下物质文明于精神文明的沉淀,它萃取了西欧声乐艺术发展历史上几百年来的精华,现在,美声唱法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歌唱方式。

二、东方文化下的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泛指我国各个社会文化历史发展时期中各地区、各民族问流传着的所自.种类繁多的不同声乐歌唱艺术方法、歌唱艺术形式和流派唱法艺术体系的总和,其中包括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戏曲和说唱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初步建立了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科学发声为原理.并代表着民族气质、民族个性,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标准的中国式歌唱艺术。民族唱法听起来声音明亮,位置靠钱,语言清晰,演唱亲切自然,提倡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在呼吸的运用上,借鉴戏曲唱法中的“气沉丹田”,在共鸣的运用上,更多地使用口咽腔与头腔的共鸣,紧抓额窦、眉心,使声音集中靠前。

三、两者在文化上的异同之处

1、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差异

1.1形成与发展不同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形成与发展的大相庭径。首先,民族唱法起源于我国的民间艺术,它的形成与发展的主线是汉族的民间歌舞,另外也包括了次线上的除了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歌舞艺术。而美声唱法的形成与发展虽然也离不开西欧国家的民间音乐,但同样也受到了古代教会音乐以及希腊音乐的重大影响,它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歌剧艺术的基础之上。

1.2题材和演唱形式不同

我国民族唱法的创作题材主要来自于民间的戏曲或街头卖艺者说唱艺术,如评书、快板等,民族唱法内容的创新主要依靠民歌、戏曲为其提供基本题材,歌唱者在题材上进行创新后,再以独唱、对唱或者表演唱等演唱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而美声唱法的题材类型则多是宗教、宫廷和市民等类型,反映不同阶级的人的生活的世俗题材,其演唱形式主要有合唱、独唱、重唱等形式。

1.3声乐美学效果不同

我国民族声乐的音调旋律以五声、七声民族调式为主,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艺术特征。在声乐美学效果上,我国的民族声乐追求明亮、清纯、高亢、甜美的艺术特点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赋予我国民族声乐唱法深刻的东方艺术特征。而美声唱法的技术方法是以咏唱为基本特征,其调式主要是在古代民族调式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西洋大、小调式的重唱、合唱,强调和声织体效果,在声乐美学效果上,美声唱法更为强调圆润、柔和、丰满、浑厚和带有掩盖色彩的嗓音特点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赋予了美声唱法浓郁的西方音乐文化特征。

2、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共同之处

2.1两者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

二者在截然小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其它许许多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演变成当今人类社会颇具特色的歌唱表演艺术风格体系和演唱方法体系,中国的民族声乐与欧洲的传统声乐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如语言、地域、历史、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及音乐巾的调性、风格等。但同时二者也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

2.2两者都需要呼吸作为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

无论是两方的美声唱法还是中围的民族唱法.无论是两方的歌剧、艺术歌曲,还是中国的戏曲、曲艺、民歌或其他欤曲,都需要呼吸(气息运用)作为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发声的正确、音质的优美、音色的变化和感情的表达无一不与呼吸有密切关系。美声唱法普遍采用的所渭“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和民族唱法中非常重视的“丹田之气”,都是千百年来歇唱者从艺术实践巾得来的宝贵经验。从最终结果看,“丹田之气”的运用与“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没有尖锐的矛盾。

2.3两者都注意咬字的清晰

过去曾有人误认为美声唱过去曾有人误认为美声唱法不太注重咬字、吐字的清晰,其实不然。例如意大利语元音发音时,唇形变化非常明显且不能随便改变;辅音的清、浊之区分也非常严格。所以意大利语有清晰、音序均匀而有市奏,每个音部平正而浑厚。而中国戏曲尤其讲究“五音四呼”和喷口、归韵及收声等技巧,认为这样才能将语言通过歌声形象地表达出来。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其两种唱法是统一的,如在唱高音时应尽可能合理的使用头腔,因为头腔共鸣可以使声音宽厚宏大。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自1997年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以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做为贯穿的主体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近几年,在思想意识领域和文化领域都掀起了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关注。

准确认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内涵,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

1、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最早由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开办的第二届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要进行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目的是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形势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文化自觉要求我们首先充分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掌握中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核心精神等,二是要深刻认识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刻。认识并掌握文化自身发展独特的规律和社会作用,对新形势下的中华民族来说尤为重要。

2、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文化持久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我们才能在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保持镇定从容、不卑不亢,才能以包容的气度对待西方文化,理性批判并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才能不断创新中华文化并将之传播开来。

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因素的一种自觉追求,它能够自信地吸纳各种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己所用,而不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另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且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了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

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1、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很大挑战,优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这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特色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2、现代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成了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又必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3、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性

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发起的、、,分别从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向西方学习,都以失败告终。这种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一直持续至今,造成了现代人传统文化根基浅薄、文化自卑、崇洋。在教育、传媒、消费和科技等方面,都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模仿和照搬照抄。

我国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严重缺失告诉我们,全球化背景下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是当务之急。我们务必要提高文化自觉,充分了解中华文化,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把握文化规律,重视文化的作用;巩固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闪光灯,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待中西文化交流不卑不亢,对中华文化未来充满信心。

三、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基础

1、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

2、中国文化绵绵不绝的文化创新力。

当其他文明古国不断被社会发展所淘汰时,中国能够保持历史的连续性,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创新力来源于对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传承,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及对未来文化的敏锐把握。文化创新正是古老的中国和年轻的中国实现融合的最佳途径。

四、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途径探析。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当前中国价值体系体现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落后与先进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强烈地冲击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因此,要从信仰、道德、群体、政治、自然、民族、国际等方面深化我们对中国核心价值的理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文化建设渠道。

最大范围的普及文化自觉意识,激发文化自信,需要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把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提升到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多方筹资,全民共建,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

3、鼓励文化创新,追赶时代潮流。

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创意、创造、创新,是将中国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最佳方式。在进行文化创新中,要在传统文化资源中,融入新时代的元素,使文化产品能够与时俱进,让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能够激发创新意识、保护创新企业产业的政策措施,为各个领域的文化创新提供条件。

4、打造文化精品,丰富文化产业形式

篇4

[关键词] 宗教价值观;个人主义精神;跨文化交际

在当今世界的一切艺术形式中,电影集文学、音乐、表演、舞蹈、美术、摄影于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它综合地反映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历史、科学与艺术、宗教与道德等丰富的内容,包罗人间万象,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语言和视觉符号打破了地域、民族、文化和职业的界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许多人生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一词常常被人使用,但人们并不清楚它所指的究竟是什么,这一抽象概念有多种含义,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被人们普遍承认的定义。但总的来说,对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理解可表示如下:文化主要是指那些既存在于人的行为中,又存在于其精神和物质产品中的构想、信念、观念和世界观所组成的一个系统。价值观构成了深层的隐性文化,是人的行为准则,是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

一、经典英语电影展现出的文化价值观

电影并不是由“与价值观无关”的审美规范和形式原则构成的,它也蕴含着一种意识形态,体现出了特定的文化。社会与文化影响并制约着电影,他们永远是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同时电影又充当了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它兼容着其他艺术的知识含量和文化弹性,展现了历史文化的变迁,人类思维方式的延展变化,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了解民族、文化的最佳媒介。经典的英语电影向我们传递出了英语国家的价值体系、人际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一系列核心的深层隐性文化价值观,本文重点从宗教价值观和个人主义精神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浓厚的宗教价值观

美国现代派文学大师艾略特认为,文化在本质上是一个民族宗教的化身,文化的出现与发展无不是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的。马林洛夫斯基也说过:“凡有文化必有宗教。”尽管这一观点有失偏颇,但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到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宗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其公民的人生取向、伦理规范、价值判断和精神坐标。自从宗教产生以来,它就与哲学、文学、艺术相互交织,电影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时,就深深地烙上了宗教的印记。英语电影中的宗教(基督教)价值观通常以直接宣扬和间接诠释两种形式表现。

1.对基督教信仰的直接宣扬

直接来源或改编自《圣经》的电影作品包括如下一些,如《万世流芳》《耶稣降生记》《基督的最后诱惑》《耶稣受难记》《创世纪》《大卫传》《马太福音》等,数目众多,不胜枚举。这些摄制于不同历史时期,内容各有侧重的圣经或宗教电影所展示和宣扬的基督教信仰精神已成为西方文化价值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列为政府收藏作品的,1956年由西席地密尔执导的影片《十诫》,就是直接改编自《圣经》故事。《圣经•出埃及记》载,《十诫》是耶和华所授,并命摩西颁布施行。内容是:不许拜别的神;不许制造和敬拜偶像;不许妄称耶和华名;须守安息日为圣日;须孝父母;不许杀人;不许奸;不许偷盗;不许作假见证;不许贪恋他人财物。《摩西十诫》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二部成文法律,体现了平等的“人神契约”精神:谁要毁约,谁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同时,人民也有“神不佑我,我即弃之”的权利。它作为西方文化中最早的宗教戒律之一,经历了从旧约到新约再到世俗化的演变,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中的社会道德、行为观念和政治法律等。

2.用主题和人物对的间接诠释

另一种类的电影从内容上或人物设置上与圣经故事并无直接关系,但其主题和人物角色所承担的任务却是对圣经教义的间接诠释。科幻大片《骇客帝国》其实就是一个基督教寓言,用象征性的虚构人物和故事表现了基督教信仰。片中主人公姓名尼奥的英文原名(Neo)和英语中耶稣基督的另一个名字(the One)拼写字母是一样的,他的一生是按照耶稣基督的故事设计的。像耶稣一样,尼奥被选定为人类的救世主;尼奥身边最亲近的人中的一个(西弗尔)为了个人利益背叛了他;尼奥必须做出巨大的牺┥――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幸福。此外,和耶稣一样,尼奥被杀了,但是又复活了,复活以后他有了坚不可摧的不朽身体。

这类影片试图重申圣经中的宗教教条或意在引起新一轮的道德讨论,而其主题对现代西方社会而言犹如一剂警世良药。电影可以重建人与现实的关系,因而带有一种宗教意味上的救赎性质,而在艰难的行动中以受苦来进行救赎正是美国电影中宗教价值观的灵魂所在。

(二)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

西方社会中的个人主义和我国文化中认为的那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一切从个人出发的思想和行为完全不同。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主要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性与创造力,任其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势力等的钳制。这一文化概念和“美国梦”的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在现代西方社会文化中,个人主义精神包含几个要素: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1.机会均等和独立自主

美国的缔造者把个人主义精神写进了美国的宪法,个人主义把机会均等和独立自主的观念在社会中广泛传播。美国人对机会均等有着很深的认识。许多移民来到这里都是因为不堪自己国家种族问题、阶级等级制度等多方面的不平等,这片大陆也使所有人都深深相信只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就能达成自己的梦想。“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机会均等是“美国梦”的灵魂,勤奋、坚忍不拔和独立自主是实现“美国梦”的必要条件。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风雨哈佛路》中的丽兹,《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克里斯,就是机会均等背景下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功的典型代表。三位主人公都非出自望族,甚至可以说是身世卑微,阿甘还身有残疾。他们尝尽世态炎凉,但却从未丧失锐意进取的奋斗意识,他们满怀无限的希望,自强不息、勤奋努力、坚持不懈,坦然面对与承受社会和生活所施加的种种磨难。主人公们用内心的自由、美国文化中的平等观念和他们积极向上、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才造就了普通人的“美国梦”。

2. 无往不胜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国至上思想

美国式英雄主义情结所表现的其实是以个人存在为基本前提的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核心,个人成功是“美国梦”文化内涵的精髓和终极体现。在具备机会平等、独立自主和艰苦奋斗这些元素之后,只有再加上个人成功才意味着完整的“美国梦”。

诸多美国电影的经典之作如《洛奇》《碟中谍》系列、《真实的谎言》等都向观众传达出了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即能够拯救人类、拯救地球的都是个体英雄,而非某个群体,影片突出的都是个体,即“我”的成就。甚至连《木兰》和《功夫熊猫》这种充满大量东方元素的影片也没能走出美国式英雄主义的藩篱。在《功夫熊猫》中,太郎逃脱牢笼之后,师父无可奈何,功夫五侠的联手在太郎面前不堪一击,倒是阿宝使出了自己悟出来的无需拈指大法彻底解决了太郎,拯救了和平谷的父老乡亲,最终成就了阿宝的梦。这一情节正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最好例子,而五侠的失败也隐喻了西方价值观对集体主义的贬抑。

另外,在《地心抢险》《绝世天劫》《华氏911》和《2012》等影片中,当面对危机和灾难时,只有人类才能充当英雄解救自身,而这个“人类”的代表,理所当然地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充当。这和二战后美国全球范围内霸主地位的获得和实力的急剧扩张密不可分,也使得当代英语电影暗藏文化霸权主义,成为西方文化价值观传播和渗透的工具。

二、英语电影中的文化价值观对语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影响

语言学习中的语言知识获得、言语技能发展、语言的社会使用都是在文化交融、文化渗透、文化冲突中进行的。真实的语言环境对于难得有机会在英语国家生活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大有裨益,电影作品帮助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学生的视觉向学生脑中输入鲜明而完整的立体表象,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视、听感觉器官在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产生出强烈的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要求。

电影作品也可以给学习者提供学习所需的动因,促使他们更加专注于获取所学语言知识的欲望,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在接触了大量的语言和文化价值观的交际语素后, 为他们进入真正的交际环境做好了准备。

三、结 语

在全球化时代,英语是全世界范围最普及和最具影响力的语言,也是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的主要语言。经典的英语电影作品为观众提供了接触和了解西方尤其是美国国家社会文化的语言和影像资料,在呈现其日常生活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的同时,也呈现出大量非语言行为的文化情景以及道德价值观。因此,通过观赏英语原声电影作品来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不但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是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尹鸿.英语电影赏析[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6.

[2] 杨毅.以《看电影学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影视视听说教材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3] [德]茨克.跨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及传媒的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01).

[6] 肖沛雄,万文双.中美体育电影中的宗教文化观念对┍龋J].影界解码,2010(01).

[7] 廖然菲.圣经文化与现代西方电影[J].文学教育,2009(08).

[8] 欧阳敏.浅谈英文电影折射出的西方文化[J].电影文学,2009(02).

[9] 张晶,等.英文电影中“美国梦”的褪色和“中国热”的渗┩福J].电影文学,2009(21).

[10] 张欣,等.美国电影所表达的西方核心文化[J].电影文学,2010(20).

[11] 王庆,杨敏.从三部美国励志影片看“美国梦”的积极意┮澹J].电影文学,2010(20).

[12] 张厚振.从《功夫熊猫》中两个美国梦的实现透析美国文化本质[J].电影文学,2010(04).

[13] 艾琦,杨昕.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J].宿州学院学报,2010(03).

[14] 姜淑芬.影视教学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1996(05).

篇5

[关键词]《英雄》;《特洛伊》;英雄形象;比较

一、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形象是人们对于理想人格的一种期望,它可能直接来源于现实,也可能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想象世界。即使是来源于现实中存在的英雄,其所形成的英雄形象也必定与真实人物本身有一定距离。英雄形象是经过了人们使用想象进行加工、填充和丰满而产生的最后结果。“英雄是一种立足现实又指向未来的愿望理想和行动力量的化身”[1]。可见,英雄的意义不仅仅是英雄所完成的事迹本身,更重要的是英雄所产生的楷模效应。当然,这种“楷模效应”离不开英雄形象的塑造。英雄形象常常见于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等不同媒介中。影视作品由于在视觉效果上表达力较强,以其为载体而塑造的英雄形象影响范围较为广泛,尤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我们知道,影视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也是艺术加工的产物,但是,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现实世界的反映,体现了特定时代的信仰和追求。

英雄形象是应社会的需求而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英雄形象,它是变化的,历史性的,但从抽象层面的“英雄”概念来看,在人们的集体意识中,永远活着一位“英雄形象”。尽管在后现代语境中,“高大全”的英雄已经不如从前那样受到欢迎,但取而代之的平民化“英雄”却依然频频出现在中外影视作品之中。[1]

二、跨文化比较理论框架

在生存斗争与文明发展过程中,每个文化都会形成不同的英雄崇拜,这种不同的崇拜会以不同的英雄形象反映在民族艺术创作之中。因此,不同的文化往往对于“英雄形象”有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通常潜藏在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当中,挥之不去。对于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众多学者都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表现出各自独到的见解。这里主要采用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开创者霍尔(Hall)和荷兰著名学者霍夫斯泰德(Hofstede)两人的观点。

霍尔根据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对于语境的依赖程度加以区别,认为不同民族在交际过程中表现为倾向高语境文化或者低语境文化的特点。[2]在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语境和语言(编码信息)在意义传递上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高语境文化在信息传播和语言表达中的特点是:在沟通过程中,只有较少的信息被明确编码传递出来,接收信息的一方注重话语表达或者信息传播的“语境”而非仅仅是“内容”本身。高语境文化的沟通是含蓄的,人们注重对含蓄的信息进行解读和赋予意义。中国和日本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我们可以从中国的写意画和诗词等方面看出中国文化中的高语境特点。中国的写意画重在“神似”,更多的信息是隐含的,依赖于观赏者根据语境加以填充补全。中国的诗歌也是如此,往往寥寥数字,意味深长。低语境文化在表达信息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直接的,显性的。美国等西方文化被认为是低语境文化,这些文化中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会将较多信息明确地加以编码传递给对方。我们可以从他们油画和小说等方面看出来。西方的油画传统上比较追求逼真,注重光影的协调;而他们的小说也是在细节描写上不遗余力,力求将更多的信息明确传递给读者。

霍夫斯泰德[3]在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从五个维度解释世界各个文化的差异。他认为,不同的文化都可以在这五个维度上找到各自的位置。我们通过这些维度就能大致确定一个文化的基本特征。这五个维度分别是: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以及男性化VS.女性化、长期取向VS.短期取向。[4]为了研究方便,这里我们只取其中的权力距离和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两个维度来讨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权力距离(PowerDistance)是用来衡量组织机构不同层级人员所表现出的服从和支配关系差异。在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中,处于机构上层的管理人员对于下层人员具有较大的支配权力,而下级表现出更强烈的服从意愿。在权力距离较小的文化中,上层管理人员与下层员工之间的服从与支配关系则相对要弱。中国文化处于权力距离较大的一端,而美国则属于较小的一端。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vs.collectivism)维度描述的是个人与所属集团之间的关系。在个人主义文化主导的国家里,个人的自由极其重要,强调平等,注重隐私权,社会关系网络相对松散。与此相反,在集体主义文化里,个人情感服从于组织利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属团体的面子保全等,都视为至关重要。美国倾向于个人主义文化,而中国则表现为更明显的集体主义文化特征。

三、电影《英雄》和《特洛伊》

由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在2002年上映,是当时投资较大的一部分商业大片。尽管上映后,毁誉参半,但其票房收入却极为可观,另外,该片还在2003年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由此可见影片在国内外产生的广泛影响。《特洛伊》(Troy)由2004年上映,是华纳公司投资的史诗大片,演出阵容非常强大。影片根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改编,演绎希腊盟军与特洛伊王国长达10年的伟大战争故事。

这两部影片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提供文化比较的基础。两部影片都与古代历史故事相关联,而作为文化源头的古代通常是当代文化发展的原型,通过古代能够更加清楚地反映出两个文化传统的异同。同时,这两部影片都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不同“英雄形象”,充满英雄主义色彩。

四、伟大人格和悲剧命运:中西英雄形象的共通之处虽然两部电影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两者在英雄形象塑造的相同之处。《特洛伊》中的阿喀琉斯、赫克托和《英雄》中的无名、残剑、飞雪、如月、长空,都为了家国利益,无惧牺牲。他们勇敢坚强,身怀绝技,完成普通人所不能之事,这些特征是世界范围内较为普遍认可的英雄形象。另外,作为影视创作的产物,英雄仅有以上特征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样还不能满足戏剧性冲突的观赏需要。在一段完整的光影叙事情节中,冲突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在这方面,我们发现,《特洛伊》和《英雄》两部影片里的英雄身上都聚集着剧情的最大冲突,并体现为英雄自身的悲剧命运。作为个人的阿喀琉斯、赫克托,他们有自己各自的感情和家庭需要守护,一旦面临国难当头,战火纷起,却只好别无选择地卷入沙场厮杀,带领大家冲锋陷阵,并最终惨死疆场。《英雄》中的英雄们也是如此,为了家仇国恨,精心布局,但最后却为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人民和平,而宁愿牺牲个人,成就“天下”。两部影片中的英雄形象都是悲剧性的。他们的高超武艺和献身精神使他们的悲剧性更加得到彰显。

五、力量之强与技艺之雅:西方的张扬与东方的含蓄尽管文化之间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正如前所述,中西方文化在一些维度上存在差异,这两部电影也反映出了这些不同。《特洛伊》的画面很精致,配乐悠扬,但从整体风格来看,影片追求的效果还是倾向于壮阔宏大、厚重震撼,色调以黄沙、灰岩为主,衬托英雄的悲壮。其叙事方式也属于开门见山、平铺直叙,体现了西方文化表达方式的直接性。《英雄》的画面和音效也有大片风范,但其总体意境显然不同。影片处处体现出东方式的秀美,有不少场景是青山绿水,充满诗情画意,几位英雄的服饰也是衣袂飘飘,如行云流水。在情节展开方式上,《英雄》采用了倒叙、闪回的方式,使情节曲折迂回,表现出中国文化叙事的含蓄与隐晦。

两部影片在英雄们的打斗特写场面刻画方面也是各具特色。以《特洛伊》开片的场景中,阿喀琉斯出面与牛高马大的敌将伯格里斯展开搏斗,他们之间的拼杀时间很短。对方的狂妄叫阵和阿喀琉斯的懒散拖沓既可以酝酿后面对攻的,也更加衬托出英雄的从容与勇猛。当阿喀琉斯一剑斩杀伯格里斯后,在敌军面前大叫“还有谁敢上来(Isthereanyoneelse)”时,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噤若寒蝉,大显英雄本色。而在《英雄》中,最为精彩的当属“残剑”与“无名”的决斗,导演特地选择了景色闻名的九寨沟作为拍摄场地,云雾缥缈,碧波如镜,两位英雄凌空掠过湖面,如同翩翩对舞,剑尖点击湖面,带起水珠点点,玲珑剔透,清晰可见,每幅画面都精彩绝伦,美轮美奂,尽显英雄之优雅从容、游刃有余。

由此可见,西方文化中的低语境传播方式强调直接、明示的表达,从而体现在电影中的是西方式英雄侧重斗勇斗狠,在形象上有强壮威猛的特点,表达出一种暴力美学,在影片整体基调烘托方面,则以壮阔、粗犷为主。相反,在东方文化的高语境传播方式中,间接、含蓄的特点则比较明显,影片中的东方式英雄主要是技艺见长,表现为灵活敏捷、驾风御水,影片的场景通常山清水秀,意境深远。

六、不拘一格与等级森严:中西方权力距离差异

中西方在权力距离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两个维度上的差异也反映在这两部影片中。在《特洛伊》中,当伯格里斯出来叫阵,阿伽门侬大喊一声“阿喀琉斯”,却发现阿喀琉斯根本没有跟过来,只好安排人去找他。这一方面体现了阿喀琉斯作为大英雄的不羁个性,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影片中他们君臣之间的权力距离并非相隔千里,个人的自由相对较大。在个人主义文化中,集体荣誉固然重要,但激励勇士战斗更有效的引导途径是以劝说他们争取个人英雄荣誉为主。在《英雄》里面的无名见秦王的场景,却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化之中君臣之间的距离如隔多重天。影片中,无名见秦王,一路经过多重宫门,到了大殿之下,还有百级阶梯,而大殿之内,秦王还尚在百步之外。影片中对这个情况的说明是:当时“刺客猖獗”,秦王胆战心惊,甚至不除甲胄,但从另一个侧面,包括这些宫殿建筑的构造等,可以反映出秦王“孤家寡人”的地位。权力高度集中,君臣相隔万里。

[参考文献]

[1]李启军.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3).

[2]HallET.BeyondCulture[M].NewYork:Doubleday,1976.

[3]HofstedeGH.Cultures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differencesinwork-relatedvalues[M].BeverlyHills,Calif:SagePublications,1980.

篇6

【关键词】企业;管理文化;差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跨国公司蓬勃发展,而公司经营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跨文化的差异。有人举例说:“一幢各国人群居的大楼起火,犹太人背出来的是钱袋,法国人背出来的是情人,中国人背出来的是母亲。”这个例子生动的说明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即使是同样的环境,同样的问题其思维和行动却是大相径庭的。具体到一个企业,不同的文化差异必然导致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不同。因此,比较分析中外管理文化特别是中西管理文化的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文化渊源不同

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既是一种以农民社会为主体的农业文化,又是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宗法制度文化。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在早期发展中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忽视商业经济。而农业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安于现状、乐天知命,缺乏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另外,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这种宗法制度文化把人以家族、宗亲为单位紧密的联系起来,宗族成员的行为规范要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它要求人们把自己看做是家庭、社会的一员,所以东方人强调群体意识,强调一切以大局为重,个人必须无条件的服从组织。宗法制度导致了“家长制”式的集权专制,形成了重人治、轻法制的传统。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有三个历史渊源。第一个是古希腊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一种科学精神,强调人要正确的认识自然,按客观规律改造自然。所以西方人特别崇尚科学,讲究理性主义。第二个是古罗马的法律制度。这种文化思想主张以法律制度规范每个公民权利和义务,主张产权清晰,私人财产不受侵犯。所以西方人重法制、守规矩。另外,古罗马法律里强调的是个人,保障个人的权利、履行个人的义务。所以在西方强调“个人主义”,主张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自己的财产和地位。第三个是希伯来民族的宗教。这种文化强调人应该有信仰,崇尚个人奋斗精神。由于中西方文化渊源的不同,决定了中西方人格特质构造和发展取向的整体差异。东方人格是在是儒家文化、农业文明熏陶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宗族荫护;强调集体,追求和谐,封闭,感性;西方人格是在西方宗教文化、商业文明熏陶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依靠个人奋斗; 追求民主;重开放,理性。

二、价值观不同

价值观是管理文化的核心,从价值观的不同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最根本的不同。价值观主要指人们对事物不同的评价与认识,是衡量人们信仰、价值和心态的一个测量工具。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西方企业员工崇尚个人奋斗,主张通过个人奋斗获取财产,拼命奋斗也拼命享受,追求从自身的努力工作中得到更多的物质满足和乐趣;而中国人受到安分守己的小农思想的影响,习惯平和、懒散的生活,不热衷改变现实,重视维系人际关系,把工作时间看作是同事间交往的机会。其次,西方人喜欢挑战和冒险,他们热衷于运用新的技术、开拓新的市场和开发的新产品,只注重过程,不在乎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相反,中国人崇尚团队精神和协调,缺乏一种冒险精神,墨守成规而且害怕变革也害怕承担责任。再次,西方人认为个人与企业之间只是工作关系,而且下级对上级有一定的建议质疑权,有较大的自,敢于直截了当的指出上级的错误。而中国员工一切听从领导的安排,一切都是领导说了算,注重对领导的服从。

三、管理行为不同

西方文化以制度为基础,企业管理讲究原则、追求效率,注重实施的是制度化的理性管理。西方企业管理重视一种硬性安排,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讲究用法律条文作为主要依据约束人的行为,注重实证与依据的规范性和严谨性。但中方尤以国有企业为代表,更多的强调上下级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行动的主要依据是上级的指示,上级为至尊。而规章制度成为摆设、形式,甚至可以随着个人主观意志的改变而改变。在中国企业中,管理者实施的是关系化的情感管理,制度往往不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企业管理者对制定制度毫无兴趣,即便制定出来制度,员工在执行时,也常常因为所谓的特殊情况或者特殊照顾而“灵活”放弃。中国企业管理依赖于人治,讲究一种情感的互动,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是管理的主要手段。

四、人力资源上的不同

西方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外部劳动力市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达,企业一般直接通过市场招聘所需人员。个人与企业的关系靠契约维系,只是一种简单的劳动雇佣关系。这种简单的法律关系使得员工与企业之间双向流动,一旦发现对方不适合自己的发展,就马上解除契约关系,所以可以实现企业与劳动力之间的最优配置。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上采用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企业只注重员工的能力,只要良好的工作绩效就可以很快得到提升和重用。而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主要是靠考核、内部培训的方式,一般员工流动性不大。在人力资源使用上往往要熬年头、论资排辈,重视个人历史和人际关系即家庭背景,重视德才兼备,政治素质等。另外,在企业人员的工资组成上,西方企业主要以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来进行发放,而中国一般都纳入员工的资历、经历和学历等要素,并且这些还是区分员工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

五、管理决策方式不同

西方管理文化思想是在崇尚自由、平等、法制的社会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西方管理者的决策非常民主,主观性也比较强,管理者一般都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善于听取各方意见,所以上下级之间的权力距离较小,谁最了解问题,谁最有发言权。西方企业常常是习惯于个人做出决策,并由决策者承担最终责任。而中国管理文化思想是在等级森严的家长制集权专制制度下发展起来的,企业内部等级秩序严格。在决策方式上,中国企业的决策常常由集体做出,效率低下,实际上大多数仍是主要领导相互妥协作出的决策。这种集体决策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所以不管决策对否,都无须承担责任。中国企业不善于对下级进行授权,也不善于听取下级意见。而下级也不敢轻易越权,只要是领导说的,都是对的,对上级有着强烈的依附心理。所以企业上下级之间存在较大的权力距离。

六、约束方式和激励方式不同

西方管理文化认为,人是自利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所以通过物质刺激就可以很好的约束和激励员工。中国管理文化主张用伦理道德来教化人,是一种关系化的情感管理。通过管理者的自我修养对员工产生一种人格影响力,促使这个被管理者也从主观上对自己加以管理,而惩罚等都只是一种辅助力量。

总而言之,我国的管理文化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不能单纯的分辨哪个好哪个不好,它们都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外管理文化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例如不管是以家庭为本的中国企业还是以个人为本的西方企业,都在管理中突出了人的重要性,重视个人的发展。另外,各国企业都倾注极大热情在企业的价值观、目标、宗旨等管理文化建设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使中国经济融入到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导致了中外管理文化的相互取长补短、交融汇合。

参考文献

[1]武,康星华.《现代管理学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芮明杰.《管理学教程》.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程国平,刁兆峰.《管理学原理》.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居住区;内涵;误区;特色定位

引言

现在居住区景观规划开始借鉴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城市控规”)的方法编制居住区景观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居住区景观控规”)。由于居住区景观控规编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刚刚开始,从理论上对风景区控规的必要性、任务、方法等进行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怎样在居住区景观控规中进行个性化塑造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1、景观规划的内涵

景观规划是指在区域的范围内进行的景观规划,是从区域的角度,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属性出发。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元素对于人们景观环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通过以视觉为主的感受通道借助于物化的景观环境形态,在人们的行为心理上引起反应,即所谓:鸟语花香、心旷神怡、触景生情、心驰神往。这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三境一体――物境、情境、意境的综合作用。

2、居住区景观规划的误区

2.1 忽视环境特色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雷同,表现在以下两点:①所在城市的地方特色在居住区景观规划中体现得不够明显;②居住区景观规划在特有的环境条件下没有创造出反映地方风格和时代特征的一些元素。

2.2 过于强调装饰

目前许多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在内容上过于强调装饰性的景观,如雕塑、喷泉、亭台、大理石铺装等,实际上是误区,特色化的居住区景观的核心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

2.3 忽略设施的实用性

强调个性化特色化之后,很多设计时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居住区内的设施过于艺术化,虽然符合居民的审美需求以及建筑物整体的风格需求,但是有些过于艺术化的设施恰恰缺乏了它的存在价值:实用性。

3、居住区个性化景观控规方法构架

3.1 阶段任务

居住区景观控规是城市总规意图在用地与空间上的具体深化与落实。它是针对居住区景观当前的突出问题,以风景区的某一地段范围为对象,以风景区总规为依据,以规划综合性研究为基础,对规划地段从居民容量、景物保护、生活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将研究结果综合反映在各类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中,以数据控制和图则控制为手段,将规划与管理相结合,对居住区景观用地及设施的保护与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

3.2 控制对象

居住区景观控规控制的直接对象同城市控规一样是与各种建设有关的活动,即使要行使保护的职能,总体上仍然要通过针对“保护对象”自身及其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性建设”的“控制”在实践中既可以是“禁止”和“限制”也可以是“引导”和“鼓励”建设、社区活动按规划来进行。居住区景观控规中的保护对象是地域性、生态型、人性化的景观设计。

3.3 控制内容

居住区景观控规是以规划综合性研究为基础的,其研究的方面涉及到居住区景观的各个子系统,包括绿地、水系、设施等方面,有些问题在总规阶段或者专项规划中已经明确,成为居住区景观控规的必要依据。控规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应进一步深化相关具体控制方面,包括居民容量控制、风景保护控制、基础工程等方面。

3.4 用地划分

控制性规划在形式上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用地划分”(在国外的区划法中称土地分区,包括文本中的用地类型与图则上的地块划分),即把居住区景观用地划分为不同的用途区,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要素体系及控制指标等规范目标。建立用地划分方法也是居住区景观控规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4、塑造居住区景观的个性和特色的方法

真正先进的、优秀的设计是这个设计能使居民体会到设计的初衷,在方便人们的活动出行的同时又能够引导人们进行有序的、文明的生活,具有一个引导的功能,所以居住区景观的个性特色塑造正是以此为基础。居住区景观规划的个性,要求设计师能对居住区生活功能、服务规律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拿出有想法的方案,创造出舒适个性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

4.1 对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规划设计进行特色定位

我国的居住区正朝着高品味的方向发展,开发商为了迎合某些业主所谓的现代化的情结,盲目的认为西方文化就是先进的、就能够代表时代的潮流,不惜花大价钱从住宅建筑的外观样式到环境景观的小品无不照搬西方元素,在此笔者并非是打击外国文化,不管是哪里的文化,只要是优秀的,能与时代适应、对生活有利的文化我们都可以接受。在一处景观或规划设计中适当的融入西方文化并无可厚非,只要不盲目崇拜。本文旨在提醒各设计师,不管是建筑单体,还是园林景观,每个部分我们都应该仔细比对,使其具有独创性才是设计师们的天职,这才是创新,才无愧于一名合格的设计师。但这些独创个体之间又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因此在规划居住区之前就需要对其做各种定位分析。

4.2 对居住区规划中传统文化和形象进行特色定位

前文指出,在塑造居住区景观个性特色的同时,应当注意与所在城市整体环境风格相协调。如果背离了城市整体环境的和谐,那不是个性,而是另类,从而也就失去了个性的意义。这一点并不与西方文化相冲突,并不是说协调城市环境就完全打造中国式的住宅,因为我们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承认西方文化,并且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得比国内好很多,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将当地城市风貌与那些西方文化相结合同样也能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居住区。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形态相差迥异,各地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居住形式和风格,如北京的四合院,很具有代表性,上千年的历史,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再如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居民建筑――石库门,其价值已经不仅表现在建筑本身,更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福建的土楼、陕北窑洞等等。建设具有当地地域文化的居住区是对当地文化的宣扬,对居民记忆的呼唤,同时也凝聚着当地居民的情感。

一个居住区景观设计有鲜明的特色,能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魅力。它作为城市的一个因素,他的形象体现的是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不仅是本地的居民,也包括外来者对城市的看法。良好的居住区形象建立在鲜明的居住区特色基础之上,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4.3 对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类型进行特色定位

在进行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时,要对各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方式进行分类,如按照使用人群来分可分为儿童、中、青年人交往空间以及老年人交往空间;活动类型的不同将又可分为滞留性空间、流动性空间和复合型空间;按空间的层次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而按空间的形式又分为道路空间、边界空间、区级公园、广场空间、庭院空间以及剩余空间等等。

当代年轻人大多属于中低收入的,社会并不允许他们对生活条件存在很高的要求,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非常大,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导致他们的户外活动较少,身体素质也存在很多隐患,为了吸引中、青年将更多的休闲时间用于户外活动,景观设计师可以在他们经常参与的活动上下功夫,针对他们的兴趣点,加强活动空间对他们的吸引,引导他们自愿的参与户外活动,比如:现在的年轻情侣有相当一部分热衷于养宠物,我们可以特意为他们设计一些可以带宠物活动的场地,这样就可以为喜欢样宠物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篇8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特征;融合;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一般是指一个地域内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积淀的族群根据自己音乐审美而创作出的音乐形式,如汉族的音乐、蒙族的音乐、藏族的音乐等。民族声乐顾名思义,其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础上的音乐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能歌善舞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基本特征,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其必然会形成一些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进而形成独居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演唱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不断深入,而民族声乐在传统文化这一共同的背景下,相互借鉴与融合,并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另一方面开放的文化环境,也使得国外的音乐形式逐渐渗透在我国的民族声乐中来,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民族声乐的艺术内涵。

一、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分析

(一)民族融合。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新的发展时期,虽然汉族在经济、文化、艺术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各少数民族也保留了相对独立的文化、艺术形式以及民族风俗习惯,而这也为各民族之间的音乐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乌苏里船歌》就是一首反映东北地区赫哲族自由、勇敢、乐观的生活状态的经典作品;而《掀起你的盖头来》则是在吸收了维吾尔族民歌的基础上创作的经典作品。这些融合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声乐作品,充分地体现了民族融合对艺术创作的推动力。(二)中西融合。开放的文化艺术交流环境,为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与西方由于文化、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在民族音乐表现上也存在差异,如西方的声乐演唱强调发音的科学性;而我国的声乐更注重情感的饱满,针对这种艺术理解方面的差异,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家积极学习西方的演唱经验,并将其融合在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中,如《十五的月亮》、《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塞北的雪》等歌曲就是通过中西方唱法的融合,使得作品的发声更具穿透力、情绪更加饱满。(三)文化融合。民族声乐根植于一定的文化环境,因此,各民族音乐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也就是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文化与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心理紧密相连,如壮族人民能歌善舞,并形成了“三月三”歌节,其中即兴而成的民族声乐作品就是对壮族民族特点最直观的反映,而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自然也会将这种文化优势展现出来,并在相互渗透中推动民族声乐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现代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分析

随着现代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民族声乐作品在表现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科学发声的重要性。从目前的民族声乐演唱来看,其主要的风格为声线靠前、音色鲜明、咬字准确、腔调浑厚等。从具体的演唱技巧来看,目前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主要体现为:1.假声,即演唱者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发声位置,对发音效果进行一定的修饰,并在真假音的转换中,提高声音的感染力,当然在演唱中,假声的灵活运用需要演唱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否则很容易出现气息不稳、破音等问题;2.气声,即演唱者根据气息与声音的震动规律对发音效果进行的艺术处理,在运用气声的过程中,演唱者通常会用气息带动声音,并在不同音区的转换中实现统一,进而强化音乐的意境;3.区域性民族发声,我国地域辽阔,不同民族之间在声乐表现上,自然有所区别,如根据江苏民歌改编的《茉莉花》与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演唱风格上截然不同,前者委婉柔和,后者高亢激越,由此可见,不同地域民族文化培育出的演唱技巧也是体现民族声乐艺术内涵的重要因素;4.综合性的演唱风格,虽然不同民族在声乐表达上各具特色,但是其主要还是在集中在美声、流行、民族这三个领域,而随着文化的融合,各演唱风格也会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三、总结与反思

总之,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就形成了民族声乐综合性发展的特点;与此同时,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我国也不断学习其在音乐创作和演唱技巧等方面的优势,为我所用,进而提高民族声乐的艺术内涵。但是,在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经济飞速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下,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已经陷入了瓶颈,其中作品的匮乏,创作人才的缺失等因素成为制约民族声乐发展的关键,而要想推动现代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我们就必须要重视民族声乐创作背后的文化传承与融合,并利用文化的力量推动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

作者:刘方萍 单位: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参考文献]

[1]吉美逸.试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与演唱风格[J].艺术评鉴,2016,03:62-63+115.

篇9

应中央电视台邀请,6月27日,市委书记黄少萍做客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栏目,与海内外观众一起,品读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

“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节目在泉州提线木偶表演《钟馗斩妖》中拉开帷幕。由精彩的提线木偶表演,到随“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翱翔太空的闽南方言;由美丽大方、勤劳坚韧的惠安女群体,到寓意吉祥、富丽堂皇的闽南古大厝“皇宫起”;由“御前清曲”南音到和平共处的“世界宗教博物馆”;由爱拼敢赢的泉州精神到蜚声中外的海丝文化……黄少萍从这些极具代表性的闽南文化符号切入,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向海内外观众娓娓介绍了闽南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和传播历程,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厚渊源以及世界性的辐射与影响,特别是闽南文化在凝聚两岸情感、推动和平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闽南人从远古走来,在搏击历史风云、驰骋浩瀚海洋的历练中,形成了勤劳坚韧、开拓进取、爱拼敢赢的族群性格,培育了敢于冒险、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洋精神,创造了跨越海峡、影响世界、令全球瞩目的闽南文化。”黄少萍指出,开放包容的闽南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留下了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独特轨迹。闽南文化传承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并融合了黄土文化和海洋文化。闽南人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充满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南音和木偶艺术先后入选世遗;闽南红砖大厝体现了闽南人叶落归根的家乡情怀;民俗庆典“海上泼水节”则反映了海峡两岸一衣带水、同根同源的文化情缘;有海水处必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必有妈祖庙,有妈祖庙的地方必有闽南人。黄少萍总结说,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包容并蓄的人生哲学,重乡崇祖的价值观念,重义求利的生活理念。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是2007年文化部确定的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黄少萍表示,闽南文化的保护传承绵延不断、持续发展。泉州将生态概念融入闽南文化保护,通过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传承机构设置、文化空间整体性保护、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等,有力推动闽南文化的传承、保护、弘扬和创新,提高闽南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初一:倪鸿彬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t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occurred interweaves the collision.As the frequency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cultural activity day by day,cases of the cultural conflict had been happened repeatedly because of differences on concept of value,ethics morality and national customs among various countries.And it often make many jokes,appears circumstances which made people embarrassed.This seriously affected both two sides to associate succeed an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nations.Therefore,we are necessary to discover its deep-level reason and take some certain measures to develop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Avoids the cultural conflict,let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becoming more free and relaxed between nation and nation,and then ,becoming an enjoyment everyone wants instead of frighteen or fear.

Key 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hinese-Western,Cultural Defference,Cultural Conflict.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对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因为社会逐渐趋于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应越来越密切,这样才符合时代赋予我们与时俱进的要求和使命。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其实,要想解决掉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冲突问题,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源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剖析,这样才能清醒的认识到在跨文化交际中该做的和不该做的,能说的和不能说的,让每一次的交流都变得轻松惬意,成为一次难忘的经历和美好回忆。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只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一向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并且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有多么在意对方,把对方真正的当朋友来看待。西方人则相反,他们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个人意识相当强烈,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即使是再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在交谈时也会适可而止。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也是很强的,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提前就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有时跟别人约见甚至有可能只是临时决定或者提前半个小时而已,在赴约的准时程度上也没那么严谨,迟到几分钟是很常见的情况。而且理由借口也是相当的俱全,什么堵车啊,家里临时发生什么事脱不了身啊等等。这方面跟西方人差别很大,因此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很不适应,也很难接受。但中国人却认为理所当然,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一直是个各方面都比较传统的国家。中国人也向来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这一点在称呼方面尤其突出,例如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夫人时会介绍:“这是贱内!”儿子会以“犬子”代称,称自己为“鄙人”等等。但在称呼别人时却又是大放词语异彩:对方的父母是令尊令堂,对方的儿子是令公子等等。他们把这当成一种客套,一种礼节,自己永远在别人之下。特别是在受到夸奖或表扬时,中国人总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哪里哪里,您过奖了!不敢当不敢当!”

相反,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别人的称赞。可能中国人初次接触还会认为这是一种自恋什么的呢!西方人的称呼表达习惯似乎和汉语正相反,关系越是亲密,越习惯于直呼其名。在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中,孙子Robbie见到爷爷时叫了声“Grandpa”,爷爷马上纠正到 “Call me Malcolm”看似简短的对答,却把祖孙俩的距离拉近许多。在中国人看来,这绝对是种极大的不敬,是万万不可的。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怠慢了您”“小小意思,不成敬意”等客套话,似乎恨不得把全世界的美味佳肴都摆在客人面前才算不为过。煮饭的时候喜欢把米放的满满的,用以展示自己的热情好客。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剩下可以够吃好几天的饭,造成相当大的浪费。另外,主人还喜欢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中国人甚至以喝酒的多少来衡量一个所谓真正朋友的标准,即,在别人不想喝时会来这么一句:“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不把我当朋友?是朋友就喝了这杯!”紧接着,就一杯一杯的没个完了,直到双方都灌得摸不着北了~~~

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在宴请的时候,要来几个客人,就照单备食,决不多做一份,大多时候刚刚够吃就行。并且在吃饭的时候,他们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自己随意就好。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在这种环境下的就餐就不会让人觉得有多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了。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样就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产生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 文化的产生背景差异

中国文化是在黄土高原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然后在华北平原,再后是往长江以南发展,保持着长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的思想文化是儒学定于一尊而又兼容释道的文化。它以其特有的悠久、单纯的传统,以其特有的凝聚力和消化力,进入了近代世界一体化和文化大交流的时期。拥有上下五千年渊源历史宝贵遗产的炎黄子孙,在当今的21世纪现代社会,仍然遗传了祖先们的优良传统。

西方近现代文化主要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发展过来的。古希腊伦理学和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则表现为尚知和崇理,至善在于"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的人的完善",尤其是理智、哲学的沉思被强调为最高的德性。古希腊人是乐生的,立足此世的,他们是多神论的,他们的人生观是自然主义的。孕育和起源于海边的文化注定了他们性格上的开放。这是与中国文化的大不同!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因为外国人非常注重自己这方面的自由,即使是别人随意的碰触,他们也会觉得是在侵犯他们的人身自由。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与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不同,但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例如,中国人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群众乃至整个社会的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他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不以别人的标准为原则。

2.4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功能。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也就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例如,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在欧洲国家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在西方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社会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闻道有先后,树业有专攻。”,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教师都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中国人比较内敛,大多信奉“沉默是金”,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西方人对此颇感不舒服。他们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入乡随俗,与西方人交往时我们就得遵从他们的生活习惯。

3.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课余亦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4.总结

中西文化之间虽然存在不少冲突,但这种冲突只是暂时的,文化的共融是可能并且是一定的。“ 文化和合”应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根本原则。了解双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将各种文化进行融合及理解,避免出现笑话或尴尬。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