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职能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编导职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逐渐兴起,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现阶段受众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样化的现实环境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随着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又呈现了新的发展特征,对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广播电视编导的政治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与政治环境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政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程度也对政治环境存在着影响。纵观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编导早期受政治环境影响较为严重,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的深入以及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趋势与社会政治环境发展基本一致。以我国的政治环境为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必须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的媒体理念的广播电视编导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广播电视编导对政治环境的影响。[1]在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编导也具备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新闻播报过程大量运用了政治性语言,这也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学术范围的发展,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编导专业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广播电视编导的职能,从而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健康有序发展。政治环境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基础,可以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有效整合,实现与政治元素的融合。广播电视编导需要根据政治环境发展状况,对广播电视播报素材进行调整与整合,从而适应政治环境发展的需要。
三、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良好的经济环境可以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在社会实践层面的发展。随着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媒体消费攀升促使媒介技术变革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使广播电视编导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结合起来,实现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完善。经济环境是现阶段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对广播电视播报与节目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形成了人才的良性机制,形成了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准确把握,尽可能获取政治环境的理解以及经济环境的支持,从而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转换为学术价值,并进一步转换为商业价值,通过广播电视编导理论的发展推动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发展。随着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大环境为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正面效应,广播电视编导应当把握住当前积极互动的局面,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四、广播电视编导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影响面较广,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实质上都是围绕着社会环境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思维方式与行为特点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转型。随着社会同国民交互活动规模扩大化,广播电视编导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环境对其发展方向的重要影响。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不断迎合社会环境,并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把握自身的发展趋势。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在把握社会环境发展走向的基础上,夯实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群众基础,对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技术进行持续性更新。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应当同社会环境变化趋势相协调,通过深入了解受众的喜好,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首先应当把握社会环境发展的脉搏,深入了解社会环境发展的特征,从而保证广播电视编导的实践工作满足时展的需求,实现多种角度对广播电视节目主题的剖析。
五、广播电视编导的教学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整体实践性较强,不仅需要相关人才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还要求相关编导人才能够策划编排出受众喜爱的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2]因此,为了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培养出一系列的应用型编导人才,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与高校相关专业应当加强校企合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在营造良性的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环境之前,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构建高质量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有效地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广播电视媒体与学校可以开设编导培训课程,逐步完善广播电视编导基础设施建设,为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与此同时,应加强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现实环境出发,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广播电视媒体与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可以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平台,实践性的广播电视编导从业经验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结论
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政治等现实环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走向。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对现实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通过与现实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形成一种良性机制,从而引导广播电视编导向合理方向发展。
作者:牛磊磊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124-02
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状况
自1998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出现以来,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相继开设此专业。地方院校开设相对较晚,以广西为例,2009年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贺州学院第一批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并开始招生。2012年广西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1700余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虽然西部地区高校与地方高校编导专业开设较晚,但普及较快,发展劲头较大。
同时,因与综合性高校在发展平台、教学资源上存在巨大差异,地方高校编导专业在保障“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技能,在从业技能上求特色。因此编导学生的“实践能力”被提到较高位置上来,实践教学亦被重视。但实际情况中,地方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存空间与地方高校“实践”特色的矛盾
地方高校编导专业的发展空间有限,“实践”特色不够鲜明。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但因地域与隶属关系,处于教育体系的底层,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教师配备都处于尴尬的境地。所以,地方高校的编导专业一般设置在“中文”或者“艺术”两个系部,目的在于以系部原有专业和师资为依托进行编导专业的建设与整合。体现在课程的设置上,一是语言文学类的课程、其他艺术门类的课程较多比例地出现在编导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二是专业实践类课程相对弱少。这一现象给编导专业打上了深刻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的烙印,尤其后者导致编导专业的专业性减弱。
第二,专业实践类课程与师资队伍。编导专业中实践类的课程大致有影视编导、影视语言、摄影摄像、纪录片创作、专题片创作、非线性编辑、影视照明、后期制作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实践类课程实践性不够,甚至实践课上成理论课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有四个,一是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地方高校编导专业开设较晚,专业教师少,导致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实践性;二是实践条件不成熟,如缺乏实践的软硬件设备;三是专业教师不够专业,缺少媒体从业经验;四是实践型人才稀缺,人才引进受阻。
第三,实践资源与实践特色。实践资源的不足有多个方面,分别有硬件设备、实践经费、实践基地等。以摄影摄像课程来说,在影视制作的整个流程中,影视硬件分为前期拍摄设备、后期制作设备、影视制作周边配套设施等。前期中,影像质量精确控制的“逐行扫描”“色彩采样率”等概念是影视艺术品质的保证,但具备上述功能的设备成本高昂,例如REDONE数字摄影机价格高达40万元以上;后期中的大洋编辑系统、达芬奇调色系统等软件及配套操作终端价格亦不菲;周边配套设备则包括了演播室、非编室等常规教学设备。即便提倡小成本独立制作,五分钟的微电影造价亦达到400至500元,这对于学生来说实践经费仍然过高。实践基地主要是以电台、电视台、报社为主的传统媒体及网络新媒体,四级办媒体的格局决定了地市级的实习基地缺少自办栏目,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有限。
上述生存发展方面的限制,导致了地方高校的编导专业“实践”特色不够鲜明。
(二)实践教学观念与地方高校“实践”特色的矛盾
地方高校的编导专业实践教学观念偏差,影响其“实践”特色,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编导专业因其“编”与“导”的特点,课程体系大致可区分为“文学与文艺综合素养”“编导专业素养”两块。地方院校在“文学与文艺综合素养”类课程的教学中缺少专业针对性,语言文学专业与编导专业的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案、教材完全一致。此类课程由于与编导专业缺少紧密联系,导致学生对专业产生质疑,进而丧失对编导专业的关注与兴趣。
第二,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影视节目的制作周期长,就一般的影视课堂习作来说,前期的文案准备和拍摄需要耗费20余个课时,而后期的素材采集、编辑、调色等过程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一个影视节目的制作周期大致为40小时。而教学的课时只有48个课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涉及到理论知识、制作基础等相关知识。这导致教师无暇指导学生影视节目制作的全过程。而此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和步骤出现意外,就会严重影响作品的艺术品质,进而挫败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第三,实践课程大班教学与精心指导。编导专业虽然是艺术类专业,但在教学时却按照大班的传统方式进行教学。在理论教学时,一个人数在40至50人之间的班级,尚可进行。但在实践课教学时,教师分身乏术。影视节目的制作以团队合作为佳,团队人数在5人为宜,意味着教师面对的是10个进行艺术创作的团队,而影视节目的制作有很大的个性特征与艺术风格,各个团队制作的节目主题不同、手法不一,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顾此失彼,显得力不从心,教学效果降低。
上述教学方面的限制,导致了地方高校的编导专业“实践”特色不够鲜明。
三、改革措施
(一)围绕“实践”特色规划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编导专业走发展之路,实践是最易出作品进而形成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制定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能有力地保障地方高校的“实践”特色。
首先,课程的设置应为“实践”特色服务。地方高校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培养的从业者主要面向地市级媒体市场。所以,课程设置不能与高等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亦步亦趋,主要以地市级媒体业务为主要依据。写作类、影视制作类、创意类等实践课程要优先设置。
其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综合素质要求高、专业实践性强的一个专业,而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模块在考核要求上有很大不同。文理类、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素养课程应设置在大一或者大二的专业选修课模块,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培养其艺术个性。实践类的课程设置在大二和大三的专业必修课模块,这样有利于知行合一,学生发扬艺术个性。
再次,整合课程,加强课程的专业性及课程间的联系。改变以往教学中的综合素养课程与专业实践课内容分割的现象,要求文理和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素养课程的教学紧密围绕编导专业进行,并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比如文学经典导读、语法修辞等课程通过故事改编、影视语法修辞等方式进行授课。
(二)围绕“实践”特色多方位整合实践资源
首先,加强实验室设备管理,合理使用实践设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使用设备用途主要有毕业作品创作、日常教学使用、个人作品创作等。在有限的资源下,四个年级分时段合理使用实践设备显得至关重要。
其次,专业教师进入媒体挂职,丰富实践经验。通过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到媒体业务操作中去,增强课程的实践性。
再次,延长见习、实习时间。编导专业的见习和实习时长为12周,集中在大三的暑假。通过实习,学生基本能够熟悉媒体的业务流程,但不能达到深入了解的程度。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取长期跟班的实习方式。
(三)围绕“实践”特色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在教学方法中引入“制作班底”的概念,通过企业化的运作方式进行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以摄影摄像为例,一件具体的影视作品创作需要经历几个阶段,不同阶段需要组建职能不同的创作班底。大致分为创意班底、剧本创作班底、拍摄班底、布光控制班底、表演班底、剪辑班底、后期调色班底。通过同一批学生在各个“班底”之间的角色转换,一是让学生熟悉了解影视创作的基本流程,二是达到精细教学的目的。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课时、教学人数、教学流程实施严格监控,最后以书面考试、实践操作、自述心得等方式考察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得出阶段性报告。
其次,引入工作室的小班教学方法。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课时少,且大班教学直接影响是学生学艺不精,导致编导专业的学生四年毕业后对实践操作一知半解。而类似于“师傅带徒弟”的工作室教学方式通过让教师全程参与到每个学生习作的创作中,并观察分析教学效果,有利于编导专业的学生精细掌握相关实践知识。
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完成的,无论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教师的指导,其前提是课堂大班教学。考虑到编导专业的新颖性以及与传统课堂大班教学的冲突,强调企业创作模式非常有必要。新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创作的过程,在制作班底、工作室教学方式前提下再突出教师的指导性,有利于学生精细掌握实践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企业化的操作模式有利于其身份的认同,其在职业生涯中所犯的错误提前在课程的教学中发生,利于吸取教训。
针对地方高校的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方式的改进等途径,建立起一个以“实践”为中心的体系。通过制作班底、制播分离等具体手段突显地方高校的“实践”特色;通过这一体系和手段,学生的实践能力亦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旭光.论综合性大学影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矛盾关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2)
[2]王慧敏.电视编导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
[3]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2)
【基金项目】贺州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学团队”项目(hzxytd201305)
篇3
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的内涵
当前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应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因素。1.现代档案管理流程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作为一种特殊载体的专门档案,其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其管理流程仍遵循着文件与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所指出的发展规律。因而,结合广电系统内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的现代管理流程,制定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及相关环节规定,构建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的前端控制、全过程管理以及后续开发利用等一系列制度规划与体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现代档案管理技术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广电系统内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技术也日渐成熟。依托现代数字媒体管理系统技术对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制度的需求,构建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将会更加适应节目档案资源的管理发展趋势。总之,基于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流程与管理技术视角建设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与开发利用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一方面,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档案归档与管理质量、利用率,满足采编导人员的利用需求,真正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的价值。
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证分析
以上制度或细则说明,中央电视台将制度建设作为贯穿节目生产全流程的系统要素,对电视节目档案资料的全过程管理环节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从而,一方面保证了电视节目档案资料在收集、整理、著录、利用等各管理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行;另一方面,保证了电视节目档案资料价值在现代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的真正实现。案例2:上海音像资料馆的节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上海音像资料馆,即上海广播电视台媒体内容资产管理中心,是全国首家对广播电视节目档案资料进行集中管理的专业机构。该资料馆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在管理理念方面,开创的进驻式管理模式遵循了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档案资料工作从“末端管理”主动前移,改变为从源头开始的“过程管理”,探索节目档案资料与节目创作生产有机结合、全面贯通。在管理手段方面,为加强所存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该馆建立起“资料导演”的工作机制,即抽派骨干人员担任专职“资料导演”,配合专题节目的制作,对相关历史影像资料进行重新整理与研究开发,一方面促进了节目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与项目导演等主创人员的良好互动,活跃于台前幕后,另一方面使得各项资料需求得到高效处理、切实保障,档案资料工作的重要性在节目创作中日益凸显。在管理水平方面,该馆利用新技术,全面完成了十余万盘广播开盘带、磁带、唱片等媒介音频档案资料的数字化转存工作,同时,电视媒资系统已初具规模和成效,中心媒资与前方各子媒资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一线频道编辑记者均可通过中心媒资系统远程检索、调用,极大地提高了节目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和水平。上海音像资料馆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走在了业界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其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息息相关的。仅以节目档案资料管理与开发利用制度为例,上海音像资料馆有《节目资料与素材使用管理规定》、《电视媒资数据流磁带(LTO)管理规定》、《节目资料中心关于技术设备使用管理的规定》、《中心业务部门复录中心片库节目资料素材的统一流程》、《节目资料素材片库内部借阅规定》、《节目资料中心转存节目带借还与片库管理规定》、《广播节目资料借还办法》等十余项制度要求。
篇4
1.推行制播分离的经验教训
制播分离在中国试行虽有多年,有的栏目是分离了,但接手的民营公司限于人力、物力、财力并没有能力把节目搞好,有些民营公司投巨资信誓旦旦要打造名牌栏目,最后却不得不草草收场。从国内推行制播分离的状况来看,遇到的困难不少。
(1)对节目政治导向的影响。广播电视始终是,其政治属性极其关键,电视台内部实施严格的三级审片制度,不允许出现和党的方针政策精神相违背的言论和镜头;而制作公司是从商业利益出发的,对政治缺乏敏感性,随意性大,难以担负起政府喉舌的责任。虽然电视台把握节目终审权,但并不能完全控制节目生产的所有环节,电视台对节目的审定修改也常常和制作公司的商业利益产生冲突,因此制作公司承担的节目和我们的舆论导向常常是有差异的。
(2)对节目可控程度和响应时间的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包括了节目选题、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审核、修改、标记入库、计划编排直至播出的全过程,涉及多个工序人员之间的配合,需要一支稳定的队伍,而制作公司的人员流动性大,磨合常常出现问题,而且节目也经常需要由两个以上制作公司来完成,工序之间跨度较大,协调困难,造成了节目制作的可控程度较低,发现问题难以控制。
此外,节目制作播出过程也往往伴随着各种不确定因素,节目经常需要调整或修改,而电视制作往往对时间性要求很强,错过时机就丧失了播出价值,对制作公司来说意味着损失,而制作公司最看重成本,由于电视台与制作公司仅仅是商业合作关系,这种临时性调整往往面临操作上的困难,这也造成节目可控程度降低和响应时间变慢。
(3)对整体节目质量的影响。目前社会上的制作公司大部分规模小,设备落后,运作很不规范,能承载的整体节目产量很小,对大规模的节目生产需求难以满足。同时,由于市场尚不成熟,并不能形成良性竞争,在不良社会习气影响下,一些制作公司以返送利益来吸引业务,也出现部分编导为获取个人利益和制作公司串通一气、损公肥私的现象,这些必然影响到节目水准。
(4)对电视台现有制作设备的影响。电视台往往有精良的系统和设备,但是在制播分离体制下,台内台外形成了竞争关系,此时对电视台内部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而长期在计划体制下的电视台往往管理水平不高,这些往往造成制作量流失到外面市场,最终的结果常常是电视台精良的设备闲置,从而造成新的资源浪费。
(5)对播出安全的影响。为保障播出安全,广播电视在节目制作流程投入的人力物力是十分高昂的,一旦改制为制播分离,成本是降下来了,但节目的制作却变得分散随意,漏播、错播的几率会有上升,发生责任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增大。
(6)对员工的影响。制播分离体制对员工有淘汰,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涉及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广电业员工长期在大锅饭环境中生存,很多员工观念守旧,缺乏竞争意识,他们会对制播分离存有抵触情绪。
2.制播分离的整体规划
从中国国情来看,推行制播分离应该采用稳健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初期以“内部分离”为主,对节目部门和技术部门施行内部准成本核算,通过业绩考核,促使优秀栏目脱颖而出,从而让优势资源向优秀节目倾斜;第二步开始实施“形式分离”,将部分栏目推向市场,让社会上的制作公司介入栏目生产,节省成本,以市场的力量整合栏目,理顺栏目的运作关系,储备能量,为栏目做强奠定基础;第三步,实施“部分分离”,挑选部分栏目陆续开始实施全成本核算,成立栏目公司,利用全社会力量打造名牌栏目,促使节目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推行制播分离要适时建立权威的节目评价体系,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将市场化机制部分引入到栏目,将市场化机制部分引入到栏目,通过综合测评决定栏目的生与死;同时,要逐渐将非核心业务大量委托外包制作,收购制作公司,改建成制作中心,提高电视台的制作管理水平,壮大制作力量。
3.构建合理的节目评价体系
电视台无论是自制节目还是外购节目,对节目的质量控制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为了防止鱼目混珠,形成暗箱操作,制播分离一开始就要构建一个合理的节目评估体系,这是涉及到节目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的重大问题。否则,节目的好坏没有评估标准,按质论价就成为一句空谈,制播分离的推行必然混乱,最终失败。
过去许多电视台把收视率和专家评议作为节目的评估指标,由于专家的随意性和行政领导一言堂现象,随意性很大,不具有客观性。后来提出以收视率、满意度、技术质量、专家评估、节目投产比五个指标加权构成节目的综合评价体系,由于操作操作复杂,结论又不确定。目前节目评价又有了重大改变。比如,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2007年采用市场份额、观众忠实度和经营效益三项指标对电视栏目进行综合评价,到了2008年又修改为依据各电视栏目的市场份额(权重比例为70%)、经营效益(权重比例为30%)两项指标对栏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将观众忠实度作为评价的参考指标,构建新型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对节目评判的惟一依据,与栏目运作和个人绩效完全挂钩,决定栏目的荣辱生死。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由台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4.建立准成本核算体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制播分离推行之初要对栏目实施准成本核算管理,以此改善栏目无限制占用资源的低效率运作方式,成本核算也是进行成本控制、降低成本的前提。准成本核算有几个要点尤其需要注意:第一是“人机分离”,人员费用和设备费用要分开计算,通过经济手段减轻对人力资源的占用;第二是“计时收费”,制订各种设备的单价表,制作设备按照使用时长收取费用;第三是“技术核算”,要将技术制作部门也纳入成本核算范畴,制订全理的创收额度,这样才不至于使成本核算流于形式。
制播分离还必须在绩效考核机制上进行创新,没有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制播分离只会是昙花一现,绝不可能长期推行并获得成功。对公司、部门和个人均要进行全面的绩效考核评分,考核结果与薪酬完全挂钩,薪酬可定义为:
薪酬=工作阶段+绩效
工作价值就是该岗位的市场价格,可以取略高于社会平均数的值,绩效则根据工作业绩确定,不同员工的绩效应拉开50%以上的差距。如果某部门绩效考核为优秀,则其主管领导自动评定为优秀员工,该部门优秀员工的比例可增加10%。反之,绩差部门优秀员工的比例减少10%,并适当增加淘汰员工的比例,老员工和资深员工可适当进行保护。
5.改革技术管理体系
从以往推行制播分离的经验教训来看,很多矛盾和问题会在技术环节显现出来,出现诸如编导投诉增多、系统故障增多、节目质量下降、制作管理混乱等现象,技术管理的深化对制播分离的成效起着重要作用,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改变:
(1)加强技术质量管理,构建全方位的技术监测体系,尽早形成栏目技术质量认证制度。加大对节目技术质量的掌控力度,在多个方面介入节目生产,除了对送检节目进行例行技检以外,还应该对主干系统(设备)进行定期监测调试,每季度对各栏目整体进行技术质量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对栏目进行分类,对于技术质量不佳的栏目,可给予一段时间的辅导期,安排工程师跟踪指导节目制作,工程师要针对栏目情况提出改进节目质量的建议,全程跟踪节目生产。条件成熟时让技术质量管理介入到节目生产所有的工序和环节,及时推行栏目认证制度,由技术工程师参照ISO9001品质管理规范对各个栏目进行技术质量认证,把技术认证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未能通过认证的栏目要限制其播出。
(2)构建节目生产工艺认证制度。电视发展到今天已经是多种格式和多种技术并存,但是不同生产工艺决定着不同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准,如果忽略节目的生产工艺,必然促使制片人选择低成本的生产工艺,从而给后续管理带来极大困难。电视台应该设立节目生产工艺指导小组,重点规划各类别栏目的精细工序流程,并对内外栏目的节目生产工艺进行认证和监督。
生产工艺认证要配置强大的工程技术维护团队,每天安排资深工程师长期驻留制作现场,对编导用机进行指导,对制播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确保系统工作保持最好状态。
(3)构建技术安全认证制度。安全对于广播电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问题都可以划分为人员、设备、流程三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形成各技术部门每周汇总上报安全问题的例行制度。其次要从两点抓安全问题,第一,各部门制定标准化的应急流程的培训和考核;第二,成立安全认证小组,每月从技术系统的人员、设备、流程三个方面查找安全漏洞,进行安全认证。
(4)扩建制作生产线,在广电内部形成竞争机制。收购并控制社会上的一至两个制作公司,改建成为节目制作中心,由它承担全台常规的制作任务,电视台对制作公司派出技术监制小组。同时,将台里战略性的制作资产(比如转播车、演播室等)剥离出来成立制作统筹部,重点承担转播车演播室直播节目和重要节目制作。制作统筹部和制作中心形成竞争关系,但各自的业务范围又有所不同,栏目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
6.制播分离的具体实施进程
制播分离在中国实施其实相当于摸着石头过河,推行的关键在于具有一支能驾驭复杂局势的管理团队。推行制播分离可以按以下五个阶段稳步实施:
(1)资源整合阶段。有线电视、无线电视、电台等单位全并成集团(总台)之后,必须将相近部门完全合并整合,废止因人设岗,杜绝权限的交叉重叠,新成立机构的职能才能明确;对整合后各重要岗位一律施行竞争上岗,要将能干的人选拔到合适的岗位,形成广电集团的强势管理团队。对节目资源和经营资源的整合也应参照同样原则,即大刀阔斧合并同类项,引入新兴优势资源,理顺各生产要素关系。
(2)内部成本核算阶段。资源整合成功之后,对集团内部各节目部门、后勤部门和技术部门实施运作准成本核算,编导使用制作设备开始内部计费,每年按照经济指标对各频道栏目的创收、利润及收视率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分配优势资源,发放绩效工资。在本核算将使不同频道栏目之间收入出现明显差异,强势栏目开始脱颖而出。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促使节目做好做强建立在高效率高效益的良性基础之上。
(3)筹划预备阶段。当内部成本核算运作稳定之后,可以开始全台制播分离的全盘推进,首先抽调工作小组制定出整体方案和应急方案。然后,成立节目评审委员会,开始对全部栏目实行综合评分,每周公示栏目总体评分情况;由购并控制社会上的制作公司,改建成为节目制作中心,让其和电视台的制作统筹部形成业务竞争,栏目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
为了保证节目的技术质量,在节目生产环节建立ISO9001节目质量管理体系,由技术委员会负责推进,申请认证,以控制节目技术质量和预防事故。
在筹划预备阶段,绩效考核和栏目的成本核算尤其要得到巩固和加强。
(4)栏目运行阶段。栏目运行阶段是制播分离的关键阶段,应当在适当时间,选适当的栏目,进行适当的推进,做适当的深化和适当的反馈,同时进行适当的总结和调整。此阶段要完善节目采购管理规定和节目评估考核规则,首先定向委托外包制作1至2档节目,我方出导演,对方制作,进行试点,在台内固定播出,成功后再适度扩展多一些的栏目;同时集团的强势栏目要注册组建栏目公司,进行独立的市场化运作。此外,清闲一些的时段和栏目可以放开,一部分自上而下强制分离,置之死地而后生;另一部分交由市场上的公司经营,我方保留节目最终审定权。同时,还可以拿出整个频道实施全频道制播分离,节目全部交由外面机构制作。
栏目运行阶段要着手建立广电内部的中介机构,将节目评判、技术质量管理、节目购买、市场营销等功能独立出来,推动其成熟壮大,参照社会上的中介模式运作。
在栏目运行阶段,人员会变动频繁,人才储备和应急预案尤其显得重要,事前要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
(5)市场运行阶段。栏目运行阶段进一步推动栏目深入走向市场,做强品牌,对全台无形资产进行整体策划。同时,要适度介入广播电视上下游及纵横向产业链,收购并改建节目交易中心、演艺公司、会展公司,构建数字电视节目库硬盘存储系统;推进主持人社会化,逐步将主持人职业半自由化,和主持人进行签约,最终推动更多的频道栏目进入市场。
篇5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
就在这个8月,湖北广播电视台人事管理部在全台掀起了一场持久的“头脑风暴”――全员培训升级活动。两个月的时间。20余次专家讲授的公共课程、100余场部门内训、共5500多人次的员工参与规模,为湖北广电员工打造了一个知识、技能、标准、信息、信念的传递平台。
培训,是为建设一流现代传媒集团提供人才保障的关键一环。在媒体竞争不断加剧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人才培训又该如何“转型升级”?2013年8月,湖北广播电视台人事管理部在全台(集团)范围内开展了全员培训升级活动。他们分对象、分类别、分层次地开展培训,实现了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和培训考核的全面升级。
公共培训:集中开展,“想听、爱听”
公共课程培训通常是一个“睡点”,授课人照搬教条,听课人昏昏欲睡。如何将“睡点”变成“兴奋点”?兴趣是关键。人事管理部经过多次实地调查和总结分析,创建了《长江广电传媒大讲坛》。在大讲坛里,他们精心设计了每一次课程培训的环节,采取公共课程和部门内训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公共课程着重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设置坚持从员工切实需要和兴趣出发,开设让员工“想听、爱听”的课程。他们邀请新华社电视新闻网总编辑陆小华、《大王小王》节目主持人王芳、《新闻前哨》主编肖曜、台纪录片导演张以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心血管病专家)唐其柱、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崔自力等专家,从播音主持、新闻采编、文艺编导、国际形势、经营管理及养生等多个方面和角度为员工进行精彩的分析和授课。
《长江广电传媒大讲坛》成为授课老师与参训员工思想碰撞和能力提升的平台。陆小华博士的《新媒体演变规律与电视的竞争逻辑》,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结合的授课方式,介绍了新媒体演变规律、媒体运作趋势和新媒体时代中电视的竞争逻辑,让参训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大王小王》节目主持人王芳在《做观众最需要的节目》中提到主持人要拥有主角精神和配角意识,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全场数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著名纪录片导演张以庆在《走近大师》系列讲座中提到:要拾起大师的精神,独立思考,担当得起自己这份职业。一些员工在听完讲座后表示:“听完这次讲座,我们觉得作为中国的媒体人,应该做社会的牛虻,而不是社会的附庸!”
《长江广电传媒大讲坛》自8月正式启动以来,共举办公共课程21次,参加员工达25D0多人次。培训讲座场场爆满,参训员工热情高昂,大家纷纷表示:“这些讲座每一个话题都很有价值,对于自己的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部门内训:百花齐放重实战
专家请进门,修行在个人。人事管理部将部门内训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突出“重实战”的特点,从一流工作标准、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技能辅导等多方面为员工提供技术和实践培训,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工作绩效。
部门内训,一切以取得实效出发,采取“三不措施”,即不拘泥于形式、不讲求时间长短、不限定讲课老师。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形式备受员工青睐。新闻广播部以新闻为重点,开展了《生活的感动和新闻的冲动》和《现代新闻广播的采与编》等新闻采编类培训;交通广播部立足传统媒体,结合新媒体发展规律,开设了《新媒体与广播的发展》等培训,开拓了员工视野,增强了适应性;湖北卫视除开展常规内训如收视率分析总结培训外,还着眼于国际节目模式的研讨,开展了《欧美节目模式赏析与研讨》、《国外财经电视节目观摩》等国际节目形式的学习;电视新闻中心以提高新闻采编技能和技术设备操作能力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新闻类和设备操作类培训;播控中心和制作中心作为两家技术部门,分别开展了多次现场直播技术、机房维护、应急处理、摄像、录音、后期编辑等多方面的实操类培训。台(集团)各职能部门以学习“一流标准”工作规范与制度为重点,开设了《广播电视版权合同标准》、《干部任免条例培训》、《广播电视技术项目管理办法》、《招标采购及项目管理知识》等制度类内训,加强“一流标准”执行能力。
短短两个月,湖北广播电视台(集团)有27个部门开展内训100余场,参训员工达3000多人次。通过各部门内部培训的集中开展,促进了员工对“一流标准”的理解和学习,帮助员工掌握工作技能,对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培训手段:创新“四优”提质量
培训手段的创新,是湖北广播电视台全员培训升级活动的基础和亮点。人事管理部创新“四优”,即优质服务、优化师资库、优化机制和优化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培训质量。
优质服务大大提高了培训工作效率。人事管理部全面引入IC卡考勤系统进行培训签到,实现“人手一卡”。他们通过给员工发放讲课提纲、调查问卷,帮助员工了解讲座内容,并征求意见加以改进。他们在培训中设置的现场提问、心得交流等环节,促进了教与学的互动,加深了讲课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培训宣传,他们通过海报、OA等方式公布讲课内容,吸引员工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他们还做好授课老师的题词签名、现场照片及讲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培训工作留下了丰富资料。
师资库是培训工作的关键,湖北广播电视台人事管理部想方设法优化师资库。他们密切联系相关高校和机构,一是和新华社湖北分社、中央电视台湖北记者站、湖北日报等省内各大媒体机构建立长期联系,邀请对方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来台授课;二是邀请国内一流广电媒体专家和学者作为台特聘讲师,来台讲授课程,传授业界和学术界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热点。此外,他们还着手开展台(集团)内训师选拔培养工作,选择在管理、业务、专业知识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或特长,工作业绩突出,同时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的人员,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师培训、试讲等程序,充实台(集团)内训师队伍。
管理机制的进一步优化,激发了员工的学习和创新意识。人事管理部对内训工作采用统一方式进行管理,并引入了激励考核机制。他们规定:各部门的内训组织情况将在年底进行评比,计入部门领导的年度考核成绩,评比优胜的单位,将获“学习型部门”称号,并奖励5000元至10000元的学习基金。员工的培训表现还将作为选送外出培训和出国培训的关键依据。
为有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规范化,人事管理部优化工作流程。他们制订下发了《培训工作标准流程》,制订年度培训方案,计划组织各类公共培训课程共计51次。他们要求部门内训按期报备计划和执行情况,同时将部门内训、组织和员工参训情况予以详细记录,定期公布,以便为考核提供依据。他们还对培训工作各环节做了具体要求,制定了培训经费的使用规定,严格管理,勤俭办事。有计划、有反馈、有考核、有规范的工作流程,保障了各项培训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建立一流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其中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不仅老牌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开办了该专业,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加入了竞争的行列。在红火的办学热潮中,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却不太令人满意。重庆文理学院于2003年在文学与传媒学院设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近几年来,文学与传媒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的指导下,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拓展实践培养途径、优化学生能力评价机制等方式,建立起较完整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该专业的发展摸索出一条新路。
一、课程改革:从补充到融合
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之初,学院通过调研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和收集学生的意见,增开了部分基础课程。但实际效果不理想,理论课开得越来越全面,面对市场多样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太低,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时量的增加还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为此,学院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毕业实习的管理。希望把社会生产实践作为专业教学和课程学习的补充和延伸。2008年初,配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举措,学院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结构调整采取了变补充为融合的思路,充分肯定社会生产实践本身的重要地位,从一种相互融合的思路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
1.课程类型多元化,行业专家进课堂。学院通过特定考核机制,遴选部分课程,聘请了一部分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进入课堂。由于学校远离省会主城办学,学院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意见,在该专业灵活开设短课程、微课程和学术讲座,让学生边学理论知识边昕来自社会生产一线的经验知识。
2.试行顶岗实习,培养双师型教师。为进一步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良性机制,学院在二年级、三年级试行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制。实践基地或者用人单位可以通过项目报批的方式,申请一定数量的学生直接到相关工作岗位去顶岗工作,由学校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在工作岗位上,学生基本能尽快熟悉业务。有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另外,学校和学院各拿出一部分资金,要求该专业教师进入传媒机构或者传媒企业学习或顶岗工作。如2010年暑期,该专业有3名教师分别进入《重庆晨报》和重庆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进行学习,时间为30天至40天。教师不仅熟悉了业务,也提升了能力,更新了知识。
3.整合院校两级课程,增强课程的广泛性。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选课自由。学院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先后又进行了3次微调,一是在总量上压缩了学时学分,增加部分课程的实践环节;二是在保证该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将专业选修课分为播音主持、报刊编辑、网络编辑三个模块,让学生根据兴趣与发展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三是增大了选修课的范围,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提供为公共选修课平台。
二、培养途径:从多渠道到全方位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改革初期,学院把重心放在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上。在强调理论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拓展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内涵,多渠道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于此同时,除了专业教师,邀请学生管理人员、校外专业人士参与指导学生,将校园媒体和校外媒体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舞台,构建出一套学生大实践教学体系,力求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灵活开展多种实践形式。通过教研室研讨,对《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纪录片创作》等传统理论课程明确要求拆分出理论教学课和实训教学课时,分别制定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期末以项目制的形式交出作品。学院组织学生集中参加校内外重大活动期间的短期实践,例如如学校所在地重庆永川区的近几年的房交会、旅游艺术节和学院艺术节等重大活动,都由该专业学生承担了摄影摄像、新闻采写、网页制作与维护等相关工作。此外,学院成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提升领导小组,由专业教师牵头成立了“新闻采写与选题策划”、“新闻摄影与摄像”、“电视纪录片创作”、“电视节目制作”等多个兴趣小组,一至三年级学生每学期参加一至二个小组。指导教师督促小组成员每学期独立或合作完成至少l件作品。
2.拓宽专业能力培育平台。学院以学生社团星湖写作社主办的报纸《星湖》、学生刊物《清风》、星湖网站以及校园电视台为基地,建立固定的校内实习点。经与其他学校和其他院系联系,把该专业的学生以学生通讯员的形式配备到学校各部门和其他院系,承担摄影摄像以及新闻采写工作。学生通讯员所采写的新闻稿件,经相关部门教师指导并经领导审核后。发表于校内外各媒体,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建立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和改革前该专业学生指导队伍主要由该专业任课教师构成不同。经过学院的组织和挑选,建立了由一支稳定的学生能力培养指导教师队伍。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兴趣小组和工作室的指导,学生管理人员协助指导学生报刊、网站和重大活动报道。负责学生专业技能比赛的指导,学校兄弟院系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相关教师负责对学生通讯员进行指导,校外专业人士根据项目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各指导教师都能尽职尽责,学生的积极性也较高,学习效果良好。
三、责任主体:从管理者到执行者
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因为压缩教学课时等问题涉及到教师的具体利益,曾遇到很大阻力,甚至学生也不理解,觉得额外增加了很多任务。一方面要实现改革目标,一方面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学院主张全员参与改革,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层层落实;逐步引导指导教师的角色转变。
1.提高改革参与者积极性
学院在压缩原有课程课时的同时,让教师全面参与改革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参与到学生能力培养指导体系中。讲授课程仍然按照讲授时数来计算工作量,学生能力培养指导和训练则按照项目制,以作品、成果和质量来计算学习成果。在每项新的措施执行之前,学院组织相关师生召开说明会,阐明具体目标和做法,兴趣小组的有效运行和项目制的实施,以及校内外灵活的实践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具体的管理中,改革方案的目标指标都分解到具体的个人,学院对系、教研室、兴趣小组、项目小组和工作室,对每一层级分别考核。
2.引导指导教师角色转变
该专业的大部分教师都注重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够。学院有意识地引导专业教师
进行角色转变,成为理论水平高、应用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外出培训、组建工作室、参加项目等方式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角色。在课程改革中,学院也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在《电视纪录片创作》等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就以PBL教学模式为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师针对这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将基本的创作流程分为确定选题、进行拍摄、后期制作、成果交流、成绩考核五个阶段,将全班进行小组划分,按照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一般情况进行分工,分为编导、摄像、后期、场记、撰稿等。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学生探究学习的组织者,对每一个阶段和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评价机制:从考试到考核
1.改革课程评价方式
配合学校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工作,学院选择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部分课程作为改革的试点。在课程评价方式上,改变原来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的成绩评定方式,改革成绩构成比例,构建以项目操作效果为主的期末综合成绩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方式的变化意在引导学生加强平时的知识运用,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例如《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改革前期末综合成绩的构成比例为:课堂讨论5%、平时作业5%、期中作业20%、书面考试70%,改革后为课堂讨论10%、实训10%、期中作业20%、影片评价60%。
2.推行成果评价方式
对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以及课程学习以外的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项目的效果检验,学院变教师评语的评价方式为成果评价方式。学生的一部分成果直接接受社会评价,如校内外重大活动项目的成果、学生通讯员的实践成果、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成果以及工作室所承接任务产生的作品。一部分成果接受师生评价,这种评价是柔性的,通过受众信息反馈和受众调查获得。这部分成果主要是社团报刊、网站和校园电视台节目。另一部分成果由学院专门组织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这部分成果主要是兴趣小组、技能训练、学生项目产生的作品以及学生的课外作品。
篇7
一、完善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根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以推行集团管频道、频道管栏目,以频道作为内容生产、节目销售、人员管理责任主体的“完全频道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管理、人事、考核和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集团制度的完善;同时一套健全有效、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更能强化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制。
1、保证集团经营收入目标的实现。集团改革后破除中心制、频道制、栏目制三种机制模糊并存的管理模式,实施完全频道制。一是理顺管理层级。借助频道制,集团重建内部组织结构,取消各中心,缩短管理链条,建立“集团―频道―栏目”的组织层级和“台长―总监―制片人―编导”的管理层级。栏目对频道负责,频道对集团负责;编导对制片人负责,制片人对总监负责,总监对台长负责。分别负责频道节目质量和经营创收,采取有计划性的措施,从而保证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2、保证集团提高经营收入效率。内部控制制度所规定的明确责任主体,集团对频道实行战略管控,把握各频道整体定位、发展方向;各频道具体负责频道内容生产、节目销售、人员管理等;栏目则对栏目组的具体事务负责。总监作为频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管人、管事、管导向、管考核,避免相互推诿,促使各部门提高经营效率。
3、保证集团会计及其他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集团管理者必须根据正确的经济信息,来做出正确决策。随着集团各部门制定收支的情况,每月根据任务完成量考核部门,收入直接挂钩,因此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收入,必须通过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调整,保证和提高会计及其他业务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按照宣传、经营两分开的原则,广电集团运营经营性资源,承担产业发展职责,并实施集团互联网和新媒体项目与户外音频信息终端等多媒体平台,承担文化领域资本管理及资本运营等业务。随着这些业务的开展,开始逐渐重视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开始认识到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广电集团内部控制存在以下问题:
1、集团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目前广电集团势头发展良好,但是集团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完善。主要是因为集团一些领导对内部管理不够重视,他们在集团管理中认为内部控制是某一部门的责任,没有把握全局观念,没有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集团内部的管理职能混乱,内部控制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2、集团没有能够建立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存在内部的职能混乱,没有实现真正的权力制衡。其次,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为了符合国家相关要求而建立,一般没有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就匆匆制定,导致集团各部门内部之间信息不沟通的现象存在,而这一现象又未受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所以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非常重要。
三、完善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对策
完善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应根据集团实际出发,考虑到集团正处于由事业单位转向国有企业过渡的时期,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恰恰可以实现整个集团经营利益的最大化,充分认识加强集团内部控制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将内部控制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集团的各种业务和事项,确保集团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营运安全高效、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集团实现发展战略。
1、推进考核和分配机制改革。根据集团各部门工作性质、职能职责、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的不同,分类制定考核目标,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量化考核。后勤服务部室重点考核服务质量,各频道考核收视指标和创收指标,由集团按月度进行考核,并按频道创收进度的百分比拨付频道经费,用于办公支出、绩效工资等。
2、推进切实可行的内部绩效考核。根据集团各部门任务完成量,各部门按工作实际制定考核办法,实行二次、三次考核,将个人利益与部门目标、频道目标有机结合。调整薪酬体系,打破身份差异,将所有人员薪酬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绩效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岗位不同、贡献不同、薪酬不同。同时,拉开收入差距,按照“以宣传一线为中心、向节目生产倾斜”的原则,根据劳动贡献不同,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3、推进节目制作机制改革。对电视频道和广播频道进行精准定位,各频道精确区分、明确风格、避免冲突。同时下沉权限,将栏目设置、定位以及编排权下沉至频道,频道结合自身定位自主设置及淘汰栏目、合理设计播出编排,对个别收视率低、经济效益差的节目予以停播,对社会评价高、经济效益好的栏目做大做强。根据频道需求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篇8
关键词:传媒类高职院校;传媒产业;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6-0010-0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中国高校的传媒教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上世纪90年代末,全国设新闻类院、系、专业的高校有60所以上,专业点超过100个[1]。进入新世纪,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也相继开设了传媒类专业①。根据全国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查询,2015年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有110所,开设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有69所,开设电视节目制作的有29所。有代表性的传媒类高职院校有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重庆传媒职业学院等9所(以下简称湖南大众、安徽广播、安徽新闻、江南影视、山东传媒、上海电影、天津广播、浙江横店、重庆传媒)。课题组以这9所传媒类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以高职高专网所的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为主要资料来源,辅以各校官网的数据,分析传媒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一、办学基础
传媒类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中专学校升格转型而来,也有的是新创办的职业院校。就所选取的9所传媒类高职院校而言,湖南大众成立最早(2000年),此后的2002、2003年分e成立了1所,2004年成立了2所,2008年成立了4所。9所学校中,5所公办,4所民办,都和传媒行业和管理单位有着较深的联系。
传媒类高职院校主要分布在传媒业比较发达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在生师比、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等指标上基本都能达到教育部颁布的指标要求,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还有很大差距。引进的高级人才多为离退休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精力不够;拥有行业一线经验的教师不多。各校平均招生专业数为20个,个别学校多达35个。全日制在校学生数基本保持在5 000以下,个别学校发展到近万名学生的规模。由此可见,传媒类高职院校已经过规模扩展期,进入内涵发展期。
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传媒类高职院校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建设有众多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学团队,与行业、企业以及国外高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如湖南大众被评为国家首批骨干高等职业学院,也是国家汉办在湖南设立的“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依托学校。上海电影荣获国际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40多项。江南影视和浙江横店都曾被评为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具体情况见下页表1。
二、办学定位
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定位为前提。传媒类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指在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社会需要以及公众期望,在科学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人才培养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办学层次定位等多方面。
首先,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绝大多数传媒类高职院校都能立足于所在区域和所在传媒行业,培养适应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湖南大众把这种人才概括为“创意与操作一体化”的技术技能人才。但个别院校囿于按学科设置系部的传统路径,以及受制于专业设置审批程序上的原因,在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机动地增设新专业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制约。
其次,在办学特色定位方面,坚持学校与传媒企业紧密合作。湖南大众、安徽广播创新实施“前台后院”“前堂后台”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安徽新闻推行“双师”指导,实行“双堂”教学。浙江横店紧密依靠横店集团,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但总的来说,各校的产教融合能力较弱,紧密度不够。
再次,在办学层次定位方面,绝大多数传媒类高职院校都能坚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属性,面向传媒领域特定职业群培养具有较高业务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盲目追求办学层次的提升,人才培养脱离社会需要。学与术失衡,要么沿袭传统的学科性教育,重学轻术;要么过分强调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人文素质的提升,重术轻文。
三、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各传媒类院校都在紧密围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学生成长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专业建设方面,呈现出精准对接行业需求,走向集群建设、特色发展的态势。如湖南大众计划通过淘汰、改造、合并、新建等方式,构建以媒介内容生产为核心,以传媒艺术和传媒技术为两翼的特色专业体系,以便发挥专业集群效益,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安徽广播致力于打造邻近专业相互支撑、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安徽新闻着力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浙江横店采取错位发展打造特色品牌;重庆传媒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在课程改革方面,紧密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将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项目化课程、“双师”指导融入其中。如江南影视根据职业能力需要优化课程体系;湖南大众提出让每一堂课学生都有收获,着重对到课率低、有效性较差的通识课程进行改革;安徽广播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山东传媒进行多方向特色通道班改革,扩大学生就业面;天津广播推行“以证代考”。
在教学管理方面,如何适应工学结合的特点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成为各传媒类高职院校探索的重点;湖南大众力图通过发展性评价体系建设促进师生自我管理;山东传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上海电影与企业共建教学质量标准;安徽新闻引入企业评价体系;重庆传媒则引入社会行业企业参与评价。
在学生发展上,注重文化的育人作用,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拓展学生的发展平台。如湖南大众通过文化精品项目、原创项目和教学创意中心,引领创意人才的培养;安徽广播以活动育人的形式,强化对学生的教育;江南影视实施“大学生创业实验计划”;天津广播打造“天广众创空间”;重庆传媒打造创业园和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上海电影助力学生出国深造。然而,由于高职招生录取属末位批次,生源质量普遍不高,生源短缺,严重制约着传媒类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四、科研与社会服务
科研与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另两项职能,并与教育教学构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具体而言,科学研究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而参与社会服务则是高职院校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赢支持的重要途径。
在科学研究方面,除了湖南大众做得相对较好外,很多传媒类高职院校尚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院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由教务处或者其他处室实施科研管理的职能;科研管理制度和平台不完善,科研活动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课题研究主要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主,大部分是院级、省厅级课题,很少有国家级课题;总量偏少,核心期刊文章更是凤毛麟角。
在技术服务方面,传媒类高职院校积极利用自身在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专业领域内的优势,积极为社会提供新闻采编、节目制作、主持表演、宣传策划、摄影摄像、网站制作等技术服务。但总的来说,当前的服务还未能达到引领行业的要求。各学校主要是运用现有技术为社会提供服务,而在技术研发方面很少有重大突破,很多传媒类高职院校的技术交易到款额为零。
在职工培训方面,传媒类高职院校积极为行业提供各种技术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参与职I培训包的研发,举办高级研究班等。如湖南大众承接了全省广电行业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培训;安徽广播等学校利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技能鉴定和培训;江南影视多次免费为全省小学幼儿园培训舞蹈教师;山东传媒建立了系部、校企多方参与的社会服务体系;天津广播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广电传媒集团公司在校园合作共建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在文化服务方面,传媒类高职院校都能立足于学校所在地区,不断拓展文化服务范围,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为文化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一是主动与周边社区共享学院场馆资源,如湖南大众将演播楼、实验剧场、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文娱体育设施向周边地区居民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2015年服务10万人次以上。二是“走出去”,运用传媒教育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文化服务,如江南影视成立新星艺术团开展“先进文化进社区”活动、山东传媒组织师生为企事业单位进行文艺汇演等活动。
在教育支援方面,传媒类高职院校积极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传媒职业教育的发展。如湖南大众与中西部地区5所中职院校开展对口支援;江南影视免费招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艺术生,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精准脱贫战略。
五、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与传媒类高职院校合作的单位主要是传媒类企事业单位,与工程技术类行业不一样的是,传媒行业对节目质量和播出安全的要求非常高,且很难提供大批量的实习岗位。因此,传媒类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必须跳出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传统合作思路,不断探索符合行业需求和专业特性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模式。在这些方面,各传媒类高职院校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湖南大众以前台后院为基础,不断拓展合作范围,推进合作深度,致力于从“引企入校”到“引企入教”的转变;安徽广播在校企合作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目前已经形成“合作目标多维度,合作形式多层次,合作平台全媒体”的局面;安徽新闻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江南影视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山东传媒与众多地级电视台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上海电影与宝山区政府、上海新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彭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产业平台;浙江横店积极发挥集团办学优势,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由此可见,每个学校都在开创校企合作的特色之路,但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的校企合作呈现学校热心、企业动力不足的现象,实质性的深度合作还不够强、影响力还不够大、数量还不够多、项目还不够典型。
六、学校治理
治理能力建设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求和重要保障。2015年8月,教育部出台《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将管理水平提升确定为此后三年的重点任务。在此背景下,各传媒类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以建立大学章程为中心的治理能力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编制大学章程。如湖南大众把章程建设作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的首要工作,目前章程已经获批通过,较好划分了行政权、学术权、职工民的权力边界,规范了各项权利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与合作的治理结构,系统设计了校院两级管理的内部治理框架。安徽广播、山东传媒、天津广播都在制定章程的过程之中。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在依法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章程建设为基础,很多传媒类高职院校都在开展建章立制工作。如安徽广播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绩效改革为抓手,制定印发了考勤管理、岗位任职、绩效工资等文件,实行分配制度改革,为学院内涵建设注入新动力;湖南大众成立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完成了上位制度的收集、整理及编印,确立了制度体系的建设框架和建设步骤,加快推进制度建设。
三是实施二级管理。为适应产业、行业发展规律和专业集群建设要求,湖南大众将教学系全部实行二级学院建制,初步明确了二级学院的权责及其内部架构,理清了职能处室和二级学院之间的工作关系;上海电影也在试行二级学院管理,下设若干专业,将管理重心适当下移,学院在赋予专业系部相应职责的同时,也给予专业系部一定的自,使专业系部成为责权利统一的教育教学主体。
章程、制度和二管理体制的推进,为进一步提升传媒类高职院校的治理能力奠定了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切实的执行,在当前科层制观念浓厚的文化背景下,这一点尤为艰难。而且大学章程建设仅限于学院内部的权力架构调整,无法解决办学自不足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厘清政校权责,转变政府职能,实行管、办、评分离。
总之,从对以上9所学院的分析可见,我国传媒类高职院校已经过了创建期、规模扩张期,正在转向内涵发展期。但与传媒行业对传媒高职教育的期许以及国家对传媒高职教育的定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传媒类高职院校的发展能力。
注释:
①课题组研究的传媒类专业采取的是“大传媒”的概念,既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编辑出版、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专业,也包括广告、动漫、数字媒体技术、艺术设计等与传媒相关的专业。
参考文献:
[1]王小河,秦子龙.我国院校传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六所新闻传播学院负责人讨论纪要[J].今传媒,2005(7):8-13.
Study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Vocational Colleges
ZHOU Shan-dong
(Hunan Women's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4, China)
篇9
1.影视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消费需求日趋旺盛
近十年来,我国影视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影视文化产业政策不断依据现实情况作出调整,对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释放影视市场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构建现代影视文化市场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以电影、电视节目、电视剧、网络视频等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日趋健全,以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影视文化生产要素市场不断得到培育,影视文化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当前,我国影视消费需求日趋旺盛,影视产业总体上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影视产业领域的重要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传统电视产业尽管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但其增长速度依然明显高于我国同期国民经济增速:2010至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年均增速为20.97%,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预计3628亿元,较2012年增幅预计为15.3%。电影产业方面,2003至2013年电影票房从9.5亿元增长至217.69亿元,年均增幅为37.59%。2014年1至2月,已实现50亿元票房收入,增长态势强劲。动漫产业方面,产值从“十五”时期不足100亿元,至2012年达759.94亿元,年均增长率30%左右,预计2013年产值比2012年增长34%。2011至2013年我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平均年增速为61.9%,其中2013年在线市场规模达128.1亿元,同比增长41.9%,呈现高速发展的局面。纵观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实际,可以看出在当前深化影视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影视文化市场建设、完善影视经济政策、提升影视内容质量、创新影视商业模式和新媒体影视用户持续增加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的影视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影视消费总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2.新媒体发展迅速,影视消费方式渐趋多元
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视内容传播渠道得到极大拓展,除有线、卫星、地面电视网络外,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卫星数字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数字广播网等都可直接参与影视内容传输。影视消费终端方面,除传统电视机和电影院外,各种台式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特别是可移动终端,日益成为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媒介,这些媒介因依赖技术的趋同而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趋势,受众可以选择任何终端设备获取同一影视内容。正是基于上述影视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加速推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领域催生出诸如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IPTV、视频网站、3D电影电视、4K电影电视、IMAX等新媒体业态,这些新型业态具有传输及时高效、使用方便快捷、网络平台开放、内容产品丰富、价格基本低廉、受众能够积极参与等特征,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受众群体,影视消费方式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家庭电视和影院的状况而呈现多元化格局。以互联网、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新引擎。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4.282亿,网民使用率69.3%,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率为15.2%。其中手机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加了1.12亿人,增长率高达83.8%。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性能和价格将朝着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变化,移动视频用户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随着3G、4G、WiFi等移动网络的快速建立以及流量资费的持续降低,移动视频普及和利用水平将大幅提升;随着三网融合的积极推进,互联网电视将实现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影视消费方式将呈现新的局面。
3.影视产品新形态不断出现,消费对象日益增多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我国影视文化消费对象主要是电影院放映的电影、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和电视剧、音像制品VCD等,这些影视产品形态在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间保持基本稳定,但是此种局面被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打破。技术变革为影视产品及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以微电影、网络剧、3D电影等为代表的新影视产品形态日益成为消费对象,并逐渐成为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以来,我国微电影加速发展,成为新的文化消费时尚。微电影通过微博、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改变和塑造着包括微电影在内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新媒体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潮流和方向。网络剧方面,近年来国内网络剧快速发展,视频网站正从“平台”向“平台+内容”转型,如凤凰宽频《Y.E.A.H》,优酷网《11度青春系列》《泡芙小姐》,土豆网《欢迎爱光临》,搜狐视频《钱多多嫁人记》《猫人女王》等网络剧点击量较高,市场经济价值凸显。2013年美国网络剧《纸牌屋》全球爆红,可以预见网络剧这一新影视产品形态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3D电影方面,我国3D银幕数量从2007年的82块发展至2013年超过11854块,3D票房近两年也占据全年票房的40%左右,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随着技术的发展,4K电影、4K电视将成为影视消费的新亮点。
4.延伸影视产业链,衍生品消费渐成经济增长点
所谓影视衍生品,是指基于影视作品版权,依托电影、电视剧、动漫和电视节目等原创内容,创意、设计、生产的与影视内容密切相关的产品,其表现形态主要有图书、游戏、音乐、主题公园、文具、玩具、服饰和日用品等。影视衍生品生产属于周边产品开发,居于影视产业链的下游,是影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影视衍生品并不表现为一般意义上的影视产品形态,但其源于影视内容,也是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影视衍生品创意设计、制作生产和经营管理逐渐纳入产业发展视野,并日益成为我国影视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广州原创动力依托《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产品,积极开发电影、漫画书、主题开心乐园、舞台剧、文具、玩具、服装和卡通形象卡片等衍生品,衍生品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0%。《武林外传》依托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不断衍生出网络游戏、动画片、漫画书、话剧、京剧、电影、网络演艺、动漫人偶戏、邮票、玩具;《中国好声音》衍生出电视节目《酷我真声音》和电影《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爸爸去哪儿》衍生出亲子装及同名电影等。《爱情公寓》中主角的恐龙睡衣、个性T恤,《后宫甄嬛传》中的“香薰”,《长江7号》中的“七仔”,《失恋33天》中的搞怪玩偶“猫小贱”,以及诸多热播电影、电视剧的影视同期书等,构成了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新亮点。总体看来,影视衍生品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一部分,但其整体规模和影响力与国外影视产业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创意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影视衍生品生产和消费将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5.影视市场快速成长,消费价值取向多元化
当前,我国影视产业环境在发生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新业态发展迅速、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内容供给日趋丰富、产业链不断完善、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在此市场环境下,我国受众的影视消费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即在继续保持娱乐消费、时尚消费和从众消费等传统消费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受众的参与性消费、品牌消费和知识性阅读性消费逐渐凸显,价值取向多元并存,互融并进构成当前我国影视消费的整体格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积极推进催生了影视参与性消费。当前,影视消费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影视内容的被动接受者。他们能够对内容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内容策划、制作和推介。受众的影响力正沿着影视产业链逆向延伸,受众可以作为生产创作主体介入影视产业本身。当前传统电视台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方式引导受众参与,微电影也改变了普通观众只能被动接受影视内容的惯性心理,参与性消费成为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价值取向。品牌消费是影视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市场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时,消费者必然会有所选择,在此情况下品牌产品自然会受到更多关注。影视品牌消费主要表现为:(1)对影视品牌人物的消费。如对影视企业领军人物、知名策划人、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等所生产影视产品的消费;(2)对影视品牌企业的消费。品牌企业产品一般有质量保障,消费者付出时间、注意力和经济支出通常能得到相应的精神回报;(3)对品牌电视节目的消费。品牌电视节目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受众在消费上表现为较高的忠诚度;(4)对品牌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消费。经典文学作品不断被影视改编,源于品牌对收视、票房和网络点击率是一种保障。影视知识性阅读消费是指受众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对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影视产品进行的消费。收看电视节目,观看网站视频实质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阅读,并且影视媒介声音、画面和文本的全方位传递使得阅读更具直观性、可读性。《养生堂》《百科全说》《健康之路》等健康养生类节目,《百家讲坛》《世纪大讲堂》等讲坛类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故宫》《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纪录片,均为知识性阅读消费的对象。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需求增加,影视知识性阅读消费将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国家和各级影视职能管理部门是我国影视产业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构,在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影视文化消费趋势,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为影视产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
(1)继续深化影视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特别是要改变当前党委政府部门重要领导同时担任相应企业重要职位的现状。
(2)建立健全影视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各类所有制影视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推动影视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我国影视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3)推动传统影视产业和新媒体影视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度关注新媒体对影视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断创新影视业态。
(4)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实现资本、金融与影视产业的有效对接。
2.创新内容生产,满足影视消费需求
内容为王、创意制胜是文化产业发展对内容产品的根本要求,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的影视产业更是如此。我国影视消费尽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消费总量明显偏低,其重要原因是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满足受众需要的影视产品。创新影视内容生产,提升影视产品质量,增加优秀产品供应,提升影视消费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影视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影视内容创新主要包括:加强影视作品前期策划,做好选题工作;高度重视编剧地位,确保内容质量;影视内容雅俗共赏,避免低俗化;创新电视节目形态,增强核心竞争力;与新媒体高度融合,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创新影视内容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各方面政策的支持配合。影视内容创新首先要在影视产业内部营造鼓励原创、包容失败的环境氛围;其次要注重创意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策划、编剧、导演、编导等人才的培养;最后是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激励机制,激发创作潜能。
3.重视衍生品规划,拓展影视消费边界
影视衍生品成为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我国的影视衍生品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成熟完善的衍生品生产链条,衍生产品存在形式上简单复制、文化内涵嵌入型不强、不能形成持续性消费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影视衍生品效应,提升衍生品消费水平,需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加强:加强影视知识产权保护,为衍生品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企业高度重视衍生品生产,系统规划衍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注重影视产品及其元素的品牌塑造,增强衍生品核心竞争力;前期综合考虑多类别多层次的衍生品授权,有效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影视内容制作与品牌授权分离,衍生品营销环节品牌授权商、授权商和被授权商三方协同运作;建立完善的衍生品营销策略和运营机制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衍生品开发,影视企业依托影视走出影视,有效拓展产业边界,提升影视文化消费水平。
4.创新营销模式,引导影视消费需求
营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营销模式创新是引导新的消费理念、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影视消费趋势下,影视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受众心理需求、价值取向等因素,创新营销模式和服务,提高影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拓展消费空间。目前影视营销创新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利用社会化媒体,创新影视内容营销。
影视企业营销团队通过创建有营销力的网络内容,让与影视产品有关的微博、微信、博客、视频和社交网站更具可读性和影响力,以此吸引用户关注,进而促进市场销售。
(2)运用版权营销,实现影视版权价值最大化。
版权不仅是文化企业的核心资源,更是重要资产,对影视产品版权进行前瞻性地管理、开发和维护,实现版权的集约化运营,对于最大限度地盘活版权资源,实现版权资产的长尾收益,提升影视产品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3)重视品牌营销,满足消费者需求。
著名营销大师布鲁克曾说“最高级的营销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利用品牌符号,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把产品输送到消费者心里”,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营销,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4)依托大数据技术,创新影视营销。
篇10
摘要本文提出了进行广电影视艺术类人才生源涵养,建立生源基地的观点,并对其必要性和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招生 广电影视艺术类人才 生源基地
abstrac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boutconstruction of cultivated base of film and art talents resource and analyzes the necessities and the concerned principles.
key words enrolmentfilm and art talentsbase of talent resource
广电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门类,它综合了音乐、美术和文学各种形式,用画面、声音和语言来传达某种信息,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语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有着非常明显的文化产业的属性特征。伴随着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广电影视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拥有较高收益和较具投资价值的朝阳产业,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WWw.133229.COM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广电影视艺术类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着手进行制定和实施广电影视艺术类人才培养战略,培养具有强竞争力的优秀广电影视艺术人才。高校进行生源涵养、建立生源基地已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始加以思考和实践。
一、进行广电影视艺术类生源涵养,建立生源基地的必要性
1.高校招生生源需求扩大,生源竞争加剧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校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广电影视产业的发展,开设广电影视艺术类专业的院校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的增长。如以2003年和2007年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表演和动画等6个广电影视艺术本科专业的院校数量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
全国开设有广电影视艺术类专业的高校比例在不断增加,高校之间的竞争就更加激烈,势必造成生源之间的竞争。为了争取更多优秀的艺术类生源,高校走进中学,走近考生,加强高校和中学之间的联系,进行生源涵养和建立生源基地就显得十分必要。
2.有利于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艺术人才培养更需要一个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我国的中学阶段教育主要是以普通的智育教育为目标,而广电影视艺术类人才是介于普通智育人才和艺术人才(专业美育人才)之间的特殊人才,现行的中学教育和广电影视艺术类人才的高校教育不能很好的接轨,因为普通的智育教育满足不了广电影视艺术类人才对美育的需求。
因此,模仿体育、音乐和美术人才建立生源基地的培养方式建立广电影视艺术类人才生源基地,进行生源涵养和生源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实现相关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的嫁接和互动就显得非常必要。
目前,生源基地的建设已列入了一些知名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如中国传媒大学已和广东的英豪中学签订了生源基地协议,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的某些特殊专业已在省外某些中学建立了生源基地,浙江传媒学院成立了实验中学。这些生源基地为学校输送一批优质的生源,实现了高校和中学的双赢局面。
二、进行广电影视艺术类生源涵养,建立生源基地应遵循的原则
为更好地保障生源基地,发挥生源基地的积极作用,高校和中学建立广电影视艺术类生源基地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规范操作原则
招生工作历来是一项政策性很强、很严肃的工作,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尤其是广电影视艺术类专业招生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招生录取原则,将教育部提出的招生“阳光工程”落到实处。高校和生源基地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选拔和培养人才,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招生政策和纪律,从源头上杜绝人为因素对招生的干扰。
2.相互促进原则
建立生源涵养基地,高校和中学考虑的因素应该是“是否有利”。高校应该考虑是否有利于吸引更多既有较高文化素质又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学生报考;是否有利于广电影视艺术类特殊人才的选拔;是否有利于中学输送人才;是否有利于提高中学的办学地位和实力;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材和成长。建立生源基地必须有效激发高校、中学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相互促进,才能使生源基地得到真正的保障和发展。
3.平等自愿原则
由于受到办学层次、办学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的高校和中学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建立关系的双方首先必须相互了解,完全遵循自愿的原则;其次,要自觉履行各自的职责,增加主动性,,才能促进生源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第三,高校要放下架子,重视中学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平等相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两手抓原则
广电影视艺术类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如影视表演等,一般按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排名进行录取;更多的另一类如播音与主持专业、摄影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等,在艺术类考试合格的基础上,一般按文化成绩排名进行录取。两者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方面都有区别。两手抓两手过硬原则要求坚持广电影视艺术类人才既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又同时需要有较好的艺术素养,在两手抓的同时加以具体的区分,但不能走到偏重的地步,过度强调文化素质或艺术素养都是异化现象。
三、进行广电影视艺术类生源涵养,建立生源涵养基地应该考虑的办法和措施
1.做好生源涵养基地的筛选工作,拟订生源基地合作学校的条件
(1)在高校的办学过程中,会和许多中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高校对部分考生产生了“潜在”的吸引力,而中学在指导学生填报志愿时也会鼓励学生填报这些高校。因此,选择广电影视艺术类生源基地要把每年高考录取中生源素质较好、报考人数较多和艺术教育较有特色的中学作为选择目标。
(2)建立广电影视艺术类生源基地还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师资力量和生源数量。就当前情况看,广东省、山东省和河南省每年报考美术类的艺术考生人数都在十万以上,无论是外部政策,还是师资力量和经济条件都具备了建立广泛影视艺术类生源基地的条件。
2.签订生源涵养基地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
高校在中学建立生源涵养基地,是为了改变以往那种松散形的联系,加强在招生方面双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生源基地建立以后,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招生信息,进行志愿填报辅导和咨询;中学可以免费宣传高校,在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双方在此过程中都要承担着一定责任和义务,因此,双方应该在互相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职责,把责任和义务等合作事项做出书面的条文规定,自觉履行和遵守。
3.举行生源涵养基地的挂牌仪式,争取学生家长更多的支持
在中学举行生源基地的挂牌是生源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挂牌仪式,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双方关系的建立,赢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支持双方关系的发展。生源基地挂牌既是对高校的宣传,也是对中学的一种肯定,也可以让家长全面了解高校的发展和现状。这种关系的明确有助于双方加强责任感。如中国传媒大学在广东建立了生源基地,浙江传媒学院在河北、黑龙江建立了生源基地等等,均产生良好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