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协同;科技协同创新;趋势;特征
20世纪末以来,科技创新实践和研究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出现系统化、区域化(区域集聚)、开放化(跨区域)、网络化等很多新的趋势,尤其是面对现在和未来科技高度发达、每个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深化,以及信息沟通和合作的便捷,单一主体独自完成重大科技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科技创新早已跨越区域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这不仅是可能性,而是早已成为现实,科技创新的跨区域协同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战略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越来越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鲜明特征。
一、科技创新趋势
从全球来看,技术发展的跨学科特征越来越明显,创新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研发成本不断增加,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使原来的封闭式创新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没有一个创新企业或组织能在资源和相关技术领域取得完全优势,它们必须把识别、获取和利用外部知识及资源作为其创新的过程。这就促使科技创新从传统的封闭模式转化为开放模式,而开放模式的本质就是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与此同时,创新组织间的合作越来越平常,通常会结成一种共享和交换资源、共同开发创新的网络关系。合作性网络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而创新被认为是诸多创新主体集体作用的结果。
实践表明,由于特定区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如相关技能、技术和基础设施,吸引那些追求成功的企业等创新组织在区域集群中进行合作。这种区域集群合作能够导致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降低创新组织的研发成本和风险。因此,便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创新系统,系统内含有创新主体间进行知识交换、相互合作的网络以及其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区域创新系统也成为科技合作和竞争的主体。特别是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区域成为参与国际分工、资源配置以及竞争的重要主体和经济单元,区域创新能力、潜力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已成为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二、协同学理论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赫尔曼・哈肯(Haken)从物理学和化学领域等物生命物质领域的研究出发,将协同学的基本理论扩展到自然界以及更为复杂的社会科学界。如同许多科学术语一样,“协同学”(Synergetics)源于希腊文,意为“协调合作之意”。协同学主要研究一个开放系统通过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宏观有序结构的激励和规律[1]。协同学的目标是在千差万别的各学科领域中确定系统自组织赖以进行的自然规律[2]。
协同学的核心概念主要有“序参量”、“支配”、“相变”、“自组织”等。“序参量”和“支配”是贯穿于协同学的核心概念。哈肯认为,系统中能够导向新结构的产生,反映新结果的有序程度的关键因素就是“序参量”。“序参量”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促成各子系统自行安排、有条不紊的组织起来。“序参量”则“支配”各个子系统,而“支配”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即序参量决定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以及新的系统结构的形成。
协同学的理论核心是自组织理论,哈肯甚至曾经指出,协同学可以说是一门关于自组织的理论。“自组织”是指在一定外部条件下,系统内部自发组织起来,进而形成新的有序。首先,系统内部诸要素或系统间的竞争是永存的,尽管依条件和阶段不同可大可小,或强或弱,但由于系统各要素间的差异是永恒的,便会存在事物内部各子系统的或事物间的竞争,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竞争存在的基础[3]。从开放系统的演化角度看,这种竞争为系统原理平衡态的自组织演化创造了条件,推动了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
其次,在非均衡相变中,诸多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控制参量(即外因)和序参量(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产生相变的一句。只有当控制参量达到临界值时系统中才有可能出现自组织过程,控制参量对系统中是否能够发生相变的“控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没有达到临界值,系统就根本没有出现相变的可能性。控制参量达到临界值时系统中才有可能出现相变,而相变的过程是靠由边界条件所却低估的无阻尼模的放大过程,也就是序参量支配下的自组织过程。
三、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根据协同学理论,协同过程是在外控变量作用下,以序参量为核心,实现对其他要素的支配。序参量对外控变量的变化能够最为积极的响应,最适宜的耦合匹配,形成共振,指挥其他要素统一步调[4]。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造成原有的系统远离平衡状态,以创新主体为核心的各种创新要素在系统内协同合作,相互作用,通过涨落效应支配和引导系统从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之间转变,并最终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实现协同目标。
由于协同学主要是研究一个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导致系统结构有序演化的自组织问题。因此,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研究可以借鉴协同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特性,通过研究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要素自组织过程的研究来揭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通过系统协同中的序参量支配作用、控制参量的催化作用以及系统自组织过程的分析,来分析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作用机制。
篇2
英国政府数字科技执行官,在进入英国政府之前,布拉肯曾在《卫报》工作近四年,担任数字部门负责人;在此之前,布拉肯曾与人共同创建电子民主网站My Society;更早之前,他管理一家名为Wavex的技术服务公司。
在《卫报》工作期间,不到三年的时间,布拉肯的团队推出了27个产品,所有这些产品几乎没有故障。
白厅并不以尖端的技术创新而闻名,而今,作为英国政府任命的数字科技执行官,前《卫报》技术负责人麦克・布拉肯(Mike Bracken)要改变这个观点。
当英国政府数字科技执行官这一职位14.1万英镑的年薪被首次公布时,许多媒体愤怒地在头条新闻报道了这个消息,特别是《每日邮报》嘲笑地把这个职位称作“推特沙皇”(Twitter Tsar)。事实上,布拉肯的任务是把公共部门服务转变为‘默认的数字模式’,鉴于布拉肯的工作任务,他很难有时间发微博。
尽管存在媒体的这种误导性描述,布拉肯对公众还是很宽容的。他说:“我真正担心的是公众对政府数字服务的享受,我们这个行业中人需要关注细微差别,但是,公民不需要为这些细节所困扰。”
布拉肯非常重视用户体验,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用户体验”这个词汇。他说:“把用户体验作为我们数字服务的重点是我们的愿景声明,因此,最终的结果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中间会涉及许多变革。”
提供数字服务的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严格地把重点放在最终用户服务方面,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用户能够在其他地方找到更好的服务,用户就会在一刹那间转移到其他地方享受服务。对于一个创建这种产品的政府来说,这将是一个剧烈的转变。
布拉肯认为,更超值的服务是把重点严格地放在用户体验方面的副产品上。如果我们把这些处理过程做得尽可能完善一些,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零阻力的话,那么每次任务的成本将大幅下降。
高水准的协作是成功的基础
在进入英国政府之前,布拉肯曾在《卫报》工作近四年,担任数字部门负责人。在此之前,布拉肯曾与人共同创建电子民主网站My Society;更早之前,他管理一家名为Wavex的技术服务公司。
布拉肯说:“在《卫报》工作让人兴奋,我经常追忆在那里的工作,那是我数字创新的黄金时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布拉肯的团队推出了27个产品,所有这些产品几乎没有故障,包括一个iPhone应用程序――它是第一个收费的主流新闻应用程序。布拉肯说,我们为此感到非常骄傲。
布拉肯其他的技术成绩包括:通过取消昂贵的封闭系统和引进开源软件技术节省500多万英镑;使用SEO(搜索引擎优化)等数字出版策略把《卫报》读者数量提高2.5倍。布拉肯说:“我们通过数字技术有效地实现了一个国家出版商的全球化。”
成功的关键是文化创新。布拉肯说,他成功的基础是协作和共享文化,他有一批绝对高层次的技术和数字专家。我希望再一次打造像以前那样高水平专业知识的团队,因为与那样优秀的人合作是一流的。
除了14.省略创始人玛莎・兰尼・福克斯(Martha Lane Fox)去年在她的政府数字服务评估报告中提议设立英国政府数字科技执行官这个职位之后,布拉肯在今年7月接手了这个职位。他说:“玛莎确实主张设立这个职位。”
虽然布拉肯并非进入具有跨政府部门职权范围难题的公共部门的第一人,但是,他有很强烈的改革愿望。他说,从我得到的资料来看,过去担任这个职位的人曾遇到更多的挑战。但是,我遇到了更友好的和协作式的欢迎。
布拉肯表示,受到欢迎的部分原因是人们对数字的熟悉程度越来越强了。随着大规模应用iPhone等产品,每一个人都成为数字应用专家并且期待政府服务提供更多的东西,特别是为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提供更多的东西。
布拉肯字斟句酌地说:“公共部门的某些方面过去阻止迅速的创新,过多依赖外部运行的服务就是一个例子。”但是,他认为,这些弱点现在都已找到并且能够克服。
布拉肯用“请愿网站”(e-petitions)举例。请愿网站是一个成功的小型政府项目的例子。这个网站是灵活的、基于自由软件的、使用基于云服务,并且是以廉价的和互动的方式建成的。没有人能预测登录“请愿网站”(e-petitions)的需求会增长多快。我们在一个小时之内可做出反应,找出这个网站崩溃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许多有关伸缩性和政府部门内部应用的知识。如果其他人在为我们做这件事情,我们将学不到任何东西。“管理一个合同是一种独特的技能,而管理一项服务则是不同的技能。”布拉肯说。
成本从2300万英镑降到1700万英镑
布拉肯正走在领导政府内部改革的路上。这个改革包括大的结构变化和为他的政府数字服务团队引进新的人才。
政府数字服务包括五个方面:DirectGov、身份识别保证、BetaGov、数字交流和创新团队。DirectGov是政府数字服务最引人瞩目的组成部分。身份识别保证将识别使用政府服务的人的身份。BetaGov由汤姆・卢斯莫尔(Tom Loosemore)领导,以前称作AlphaGov团队,它为一个政府网站制作一个原型产品。布拉肯称,我们目前集中精力做的唯一事情是把所有这些方面组合起来。
布拉肯说,下一步是完成750个单独的政府网站的改造,通过Directgov,利用面向网站上的公共服务的一个互联网“前门”取代这些网站。这预示着从出版到处理的一个根本改变。
同其他行业一样,英国政府也有一个消费指标,无论阅读的网页数量还是用户点击率都有指标。但是,未来的关键指标将不再是多少人完成了一项事务,而是多少人没有完成一项事务。如果你能找到这个数字和原因,那么,你就能够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作为英国政府数字科技执行官,布拉肯将负责管理Directgov的2300万英镑预算。这个预算到2014年将下降至1700万英镑。英国政府数字服务的这五个方面的整个预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最后确定。但是,在目前经济紧缩的环境中,费用限制会阻碍这个改造进展吗?
布拉肯说:“资金总是一个问题。但是,我现在不太担心这个问题。我们不是与系统集成商谈论数十亿英镑的交易。我们在谈论开发人员的成本。”
布拉肯敏锐地指出,他不与大公司作对。他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我们没有长期合作伙伴的环境。因此,我们得到一片空白,在政府数字服务方面没有联合任何特定的合作伙伴。我非常重视因人而异的方法。我们有时候自己单独做事,有时候与公司合作以及与机构合作。”
“我是‘推特沙皇’”
最大的问题是满足需求。政府数字服务部门拥有一个200人的团队,与庞大的白厅其他部门相比是非常小的,如英国工作和退休金部有9.7万雇员。
布拉肯说,我的工作是聪明地选择我们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因为有些部门能够把我们全部吞并。我们要保证我们没有滥用能力并且能从我们拥有的资源中获得推动整个政府数字化的最大价值。
布拉肯说,考虑到他的团队非常小的事实,改变政府中的文化对于实现政府数字化至关重要。他说:“推出成功的产品并且指定这些产品可以做什么事情是关键。人们可以正统地学习知识,但是,组建团队,让人们与你一起学习某种技术知识,是一个更快捷的方法。”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Hofstede国家文化理论;科技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创新是企业占据市场、持久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国家提高经济实力,参与国家竞争的重要标志。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淀的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1]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持久性,会通过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规则制度等多个方面对科技创新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Hofstede的国家文化理论分析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双重影响,从而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
1、Hofstede的国家文化理论
在针对不同国家地区文化差异的研究中,荷兰学者H· G ·Hofstede的国家文化理论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Hofstede通过对IBM公司11.6万名员工进行文化价值观调查,归纳出文化差异的四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主义/女性主义。到20世纪80年代,Hofstede将Michael·H·Bond针对中国的研究融入自己的文化差异研究,总结出第五个维度:长期倾向/短期倾向。具体而言,五个文化维度如下:
(1)权利距离:指一个组织或机构中权力的不平等分配程度。权力距离通过组织中权力较小的成员的价值观表现。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环境中,组织成员对权力的差异持认可态度,对权威的极大尊敬,称号、身份及地位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反之,在权力距离小的文化则提倡组织内成员互相尊重、平等相处、充分交流。[2]
(2)不确定性避免:指一个社会考虑自己利益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模棱两可的环境威胁时,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的程度。[3]在高不确定性避免的文化氛围中,人们对于不确定性的容忍度较低,性格外向活泼,同时呈现出焦虑、忙碌和不安,为此,需构建各种社会法律和规章制度以减少不确定性。相反,低不确定性避免社会中的人则显得更加冷静、随遇而安,他们能够包容各种未知情形和不确定性事件,但也比较抗拒规则的束缚,追求多样性和自由的生活。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人们强调群体关系及对团体的忠诚,个人的身份以群体成员关系为基础,群体保护个人来换取个人对群体的忠诚。个人主义是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
(4)男性主义/女性主义:Hofstede基于社会性别的分工将文化分为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男性主义社会中,社会性别分工明确,男性负责追求事业、地位及物质财富,而女性则守护家庭、养育子女。相反,女性主义社会中,主导价值观是关心他人、重视生活质量,强调谦逊和关注生活环境,地位和物质不作为成功的标志。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没有显著差别。[4]
(5)长期倾向/短期倾向:即一个民族的长远观念或短期观念。Michael H·Bond将这个新发现的文化维度命名为“儒家精神动力”,特指儒家思想在东方文化中产生的影响。具备长期倾向的社会倡导坚韧和节俭精神,以动态的观点考虑事物发展,注重长远利益;短期倾向则更关注眼前利益,保证个人或组织的稳定性,以静态的观点看待周围环境,特别强调对过去传统的尊崇。
2、基于五个维度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在Hofstede的国家文化理论中,列举了74个国家五项指标的得分并进行排名。其中,中国文化的五项指标数值为:权力距离80分,个人主义20分,男性主义66分,不确定性回避30分,长期倾向118分。[5]下面根据这五项分数所呈现的特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对科技创新产生的影响作用。
(1)权力距离
中国文化的权力距离得分为80,在74个国家中排名12,属于高权力距离文化类型。这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统治不可分离,中国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君威统治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结束。自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作为封建等级统治的主导思想,儒家倡导等级森严的礼教制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等社会关系都表现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特征。这种权威统治和遵从心态至今仍然深入人心,中国人普遍接受等级的差异。而科学倡导自由探索、为真理献身、敢于质疑的精神。学术研究上,论资排辈,遵从权威,一些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轻学者无法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权威特征抑制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思想,也不利于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2)不确定性避免
中国文化的不确定性避免得分为3,总排名68,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避免反应。儒家文化一直倡导中庸之道,安分守己、明哲保身,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对不确定性包容性较低。儒家强调人们严格遵守秩序,以维护君主政权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的观念使人们固步自封,丧失个性,追求稳定保守的生存状态。而科技创新需要的是善于质疑、打破常规、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熊彼特认为科技进步是“非连续的范式转移”,即“创新性毁灭过程”,是对以往认知、观念的颠覆再造。显然,中国人长期形成的保守观念,使得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主动求知求变的动力,习惯用以往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处理,科技创新的意识也被逐渐弱化,明显抑制了科技创新思维的发展。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中国文化的个人主义得分为20,在74个国家中排名56,属于高度集体主义文化类型。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个体对群体的服从与归属,在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重整体、轻局部、重和谐、轻竞争。这种集体主义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当今学科发展纵向化和交叉化,科学研究已经不能单靠某一个研究者就能有所创新,必须依靠大量信息的交换和团队的合作。1901年到1972年间28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三分之一是与他人合作而获奖,可见,科技创新是需要协作的。[6]另一方面,过于强调集体主义,为维护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会挫伤个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而中国的集体主义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制度,注重“关系取向”和 “身份取向”,强调维护人际关系网的稳定。[7]这种对关系的重视会导致小集体主义,使个人过于依赖团体的社会资源而缺乏创新拼搏的热情,不利于整个社会创新意识的普及和推广。
(4)男性主义/女性主义
中国文化的男性主义得分为 66,在74个国家中排名13,具有明显的男性主义特征。“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一直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即使现在倡导男女平等,女性更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中,事实上社会中男性和女性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女性在各行各业担任领导职务的比例仍大大低于男性。[8]而且,市场经济制度下,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更加物质化、功利化,权力和财富是衡量个人成功的标志。而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推崇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步入仕途,治理国家,政治色彩浓厚,这种对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视符合男性主义的特征。
科技创新的过程漫长艰辛,会面临各种挫折和困难,因此需要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中国自古倡导“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种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体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促使学者在科研攻关中不畏挫折,不动摇、不放弃,直至实现目标。另外,男性主义倡导的理性思维也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从而做到权责清晰,保证科研团队的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
(5)长期倾向/短期倾向
中国文化的长期倾向得分为118,在39个国家中位列第一,是典型的长期倾向文化类型。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勤俭节约、持之以恒的美德,坚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人们熟知的典故“滴水穿石”、“愚公移山”表明中国人重视恒心和毅力。而且,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所谓“不积畦步,无以致千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都说明中国人对待学习持有踏实、勤奋、坚忍不拔的精神。科技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经历了长期的量变积累最终到达质变,创新就是一种质变,新思想、新发现的产生是以过去的学习积累为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这种长期规划的特点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使科学研究更具务实性和规划性,有助于中国学者在创新过程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持之以恒。
结论
在Hofstede的国家文化模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五个文化维度中表现出明显特征:高权力距离似的年轻学者遵从权威,阻碍公平竞争机制的构建;高度的不确定避免,使得研究者思维僵化,墨守成规,这两种特征对科技创新都会产生抑制作用。高度集体主义特征会对科技创新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男性主义特征体现出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能帮助研究者克服困难,并建设合理有序的创新制度;长期倾向注重研究的积累和总结,能为科技创新提供质变的基础,这两种文化特征都会科技进步和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项目资助:2007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江西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软科学研究基地。
参考文献:
[1]邓厚平.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8):42.
[2]陈春花,刘国江.中国文化的特征分析及对组织学习的影响[J].理论与改革,2006,(6):129.
[3]陈东平.以中国文化为视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评价[J].江淮论坛,2008,(1):124.
[4]李文娟.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2009,(12):127.
[5]Geert Hofstede,Gert Jan Hoftede.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 [M].NV:Mc Graw Hill,2005:161-211.
[6]魏书敏,刘君雯.从Hofstede的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34.
篇4
1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
1.1科技创新动力源较单一
所谓的科技创新动力源指的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以及对科技创新的适合投入、科技创新的需求渠道等。科技创新动力源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林业发展的需要是林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基础,林业产业必须向社会提供有形的产品、无形的产品以及环境产品。由于公益性林业主要是提供非经济性产品,因此经营者不能在社会交换中得到科技投入的补偿,这就会导致经营者失去科技创新的动力源。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一般会采取一些政府行为对非经济产品的科技创新进行一定的补偿。政府会在非经济产品的生产上加大投入,国家成为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因此,这也就导致了林业具有比较单一的科技创新动力源。
1.2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限定性
在对林业科技的创新成果进行应用时,往往具有一定的限定性,这是由于受到气候因素、地貌因素和地势因素的影响,森林分布的垂直带谱在不同的经度和纬度上也是不同的[1]。由于森林地域的分布规律导致了我国林业生产活动的地域性特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预约工业技术和通用技术的科技创新成果相比,在市场需求上对林业科技成果进行了一定范围的限定。
1.3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特殊性
林业经营者通过购买和开发先进技术的方式来研发新产品、培育森林资源,将森林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对科技方面的投入进行补偿。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林业经营者不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这是由于其不能从市场上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得到完全的补偿,因此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扶持。经营者对扶持的预期也会对其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行为造成影响。此外,对林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还会受到森林采伐制度问题、资源管理体制问题、林权问题等问题的影响。
2影响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
我国的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远低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没有充分重视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无论是林业经营者还是管理者和决策者都没有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重视,认为林业发展的关键并不在于科技的创新,而是“靠天吃饭”。因此对林业科技投入、应用和研究开发未予以足够的投入,造成了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低[2]。
2.2我国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投入偏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科技投入水平较低,而其中林业在整体科技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又较低,而林业的科技创新具有比较单一的科技创新动力源,对政府扶持行为的依赖程度较高,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造成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偏低。
2.3不合理的科技经费结构制约了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的林业科研体制的主体主要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而不是企业,这就很容易导致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出现脱节的情况,导致林业科技创新出现供求错位。不合理的科技经费结构决定了国家是科技经费的主要投入者,而企业很少对科技创新进行投入。这种传统的体制也造成了林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数量少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科技体制进行改革,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科技资源扩散不畅、储备不足、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林业方面表现为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仍然较低,国家强制性的弱化科研体制并减少投入则可能会迎来新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对策
3.1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我国具有比较有限的林地资源,而我国当前的林地和林木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类对林产品的需要,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必须重视林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3]。无论是林业的经营者,还是林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都必须改变传统的“靠天吃饭”的错误观念,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先从思想层面上重视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才能够扭转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林业科技人员素质低、质量少的情况,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以长远目光来看待我国的林业发展。
3.2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公益性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基地
国家应建立起公益性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基地,不断加大对林业的科技投入,将高等院校和公益性科研机构作为推动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公益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比较适合进行林业基础性研究以及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研究,这2类研究机构的研究经费主要是来自于国际组织援助的合作研究项目以及政府的公共财政科研专项经费拨款。鉴于当前我国对于林业科技创新开发投入的不足,必须在提高科技投入总量的基础上调整不合理的科技投入结构,提高林业科技投入的比例。
3.3改革创新,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和科技开发型企业的研究
要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就必须从体制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和科技开发型企业的研究。要将实际经验、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成果结合起来,应用到林业企业的生产中去,建立起新的服务、系统和工艺[4]。对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阻碍的因素主要有体制不顺、信息缺乏、人才缺乏和资金缺乏4个方面,而要排除这些障碍,激发我国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就必须从体制层面上进行改革,破除体制约束,建立起企业主动创新的机制,改变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被动局面。国有林区应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
3.4培养、吸引和留住林业科技创新人才
国有林区在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困境,对此应该建立完善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激励、利益分配、创新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为人才提供更好的科技创新动力和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5-7]。
4结语
篇5
1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的关键特征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国家抢占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成为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动力源泉。营造全方位的创新机制并不断深化改革,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了全球普遍关注和深化研究的热门话题。当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全球由互联领域迈入物联领域,同时,一些新科技成果、新产品服务、新发展业态、新经营模式大量涌现,促就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小微企业的普遍兴起,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创新驱动的作用和地位毋庸置疑,显得尤为重要。生产小型化、智能化、模块化和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市场的核心竞争和角逐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科技创新和增值服务为主的竞争,因此,虽然伴随着经济增速的大幅下滑,但由于创新驱动的持续性、其中却孕育着另一个正日趋成熟、日益明朗的宏大发展机遇。本质上来看,创新活动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多阶段性和动态依赖性,经济新常态下,虽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但是对创新的需求却十分强烈,创新活动也呈现出一些经济新常态所独具的特征,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1创新高效性
市场竞争的刺激和通信网络的发达使得创新效率更高,创新更加快速,产业迭代周期由原来PC时代的18个月减少到当前互联信息时代的6个月。创新的扩散途径也由原来的大-中-小企业等“线性创新”转变为现在的“网络创新”,创新的组织方式由原来的实体社团转向Web2.0虚拟团体,创新的内在需求也由原来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当前的以用户为中心,创新参与面更加广泛,创新参与度更加深入,从而推动创新效率大大提升,更加高效。
1.2创新长期性
创新不再是单单围绕某个产品或者某个技术进行,也不是针对产品的某个阶段进行,而是涉及到从前期的市场需求和用户特性分析,到创新目标的形成和基础概念的提出、各种创意的产生,然后到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和工艺实现、样品试制和市场测试的推进、客户体验和创新应用的信息反馈,最终才能实现正式生产、市场营销并大规模进入市场,所以创新具有长期连贯性,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创新过程的完成从来都不是朝夕之功。由此可见,创新的价值通常不是一次性完全呈现出来,其对后续创新可能具有持续性贡献。
1.3创新不确定性
创新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其本质是突破现有的重复和循环,去开拓新事物,这也造就了创新的一个固有热性———不确定性。由于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需求更加强烈,创新过程更加高效,创新周期更加短暂,所以也加剧了创新结果更加不确定,技术、产品、市场、制度应用等皆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创新决策和相关的管理面临着与传统的活动完全不同的情境和挑战,创新价值的关键部分由创新过程内嵌的各种复合实物期权构成,这意味着,投资于创新所获得的好处是某种“不可见”的权益,其价值依赖于其他具有不确定性的潜变量。
1.4创新依赖性
空间维度上,创新的过程是多个矛盾体系统发展;时间维度上,创新的多个阶段也是动态持续的,并且创新的成果具有非独占性,为社会所共享,所以创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针对创新的管理,多阶段动态依赖一方面反映了创新本身需要多步骤完成;另一方面反映了创新者对于奈特不确定性的最优反应。这种依赖性将创新活动各个阶段的价值交织在一起,使其不可能利用简单的“加性原则”进行定价,创新价值的确定面临着特殊困难。
1.5“线性创新”向“网络创新”转变
经济新常态下,产品需求更加强烈,创新对市场的需求刺激也更加有效,技术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在技术创新得到分享的同时,也引导了整体的市场趋势。当前环境下,互联网和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发展迅猛,这也给一些虚拟学术组织和便捷的学术讨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使得创新由传统的以大带小,以学带研,以研带产转变为现在的网络创新环境和扩散方式。
2高等职业院校传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2013年度中国制造业产值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稳居世界第一,而高职院校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一块基石,历来为生产制造、服务等一线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是过去几十年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力源泉。[4]高职院校集教学和实践、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科技团队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于一身,成为综合性极强的一个创新系统。当前来看,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传统性的建设和优化一般都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2.1科研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一般会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科研方面的管理,涵盖了科研经费日常管理、科研制度的制定与督促执行,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科研技术成果的统计与督促。专业的科研管理团队是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先导,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是科技创新不断进步的保障,先进的科研管理信息平台是科技创新高效的支撑。
2.2院系布置和专业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推进科技创新,在院系布置和专业团队建设上下功夫,如针对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一些院系和专业,更好地培养一批专业性人才;引进部分高水平专业人才,组建高层次专业梯队,更好地推动院系科研的开展和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
2.3科研基地建设
科研基地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更集中、更专业的办公环境和物质支持,也能将院校科研管理部门、院系专业团队、项目团队、企业技术团队以及技术服务对象等各因素综合在一起,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开发和科技创新,如一些产业园、校企合作产业群等。
2.4校企联合和成果转化
校企联合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服务方式,能够做到学校技术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进行宽范围、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对接和结合,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真正做到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随着经济新常态环境的形成,科技创新对高效性和持续性的特征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科研创新一线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地位愈发显得重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管理制度以及技术服务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否则难以适应当前环境下的科研创新需求。
3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改进策略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逐步稳定,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不断加剧,针对新产品和新功能的市场需求刺激却呈现出疲态甚至严重不足,依赖要素驱动和效率驱动的经济已呈现疲态,创新需求和创新驱动则更显得尤为重要。市场需求持续弱化和不足将导致经济增长更加缓慢,经济学供给学派认为,用高新技术产业或者用技术创新使供给优化,以更多品种更多功能更加新颖的新式产品来刺激需求,以更优的系统方案更低的成本更便宜的价格来保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以更稳定的性能更高的质量更优质的性价比来赢得客户和保证经济持续增长。而我国当前一直在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构成,其实是宏观经济的体系创新,目的是找到更优的经济增长点和确保科技创新的稳定发展,探索创新驱动、绿色集约、内生增长和科学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发展途径。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应当发展创新教育,进而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职工既要面对各种形式的水平评估、示范校评比等,又要忙于扩大招生规模、进行硬件建设以及学生就业实习等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创新教育。在这种宏观环境下,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基础和前提,成果转化和产品创新是驱动力,服务创新是有益补充,而科技创新广义上包括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开发的创新,高职院校无论是学生培养、项目实施还是技术服务等方面,侧重点都在于技术开发的创新。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和区域科技创新的有机组成,其重心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经济新常态下,“大创新”与构建技术红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创新体系作为最终创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更应当需要多下功夫。仔细梳理中国技术创新发展的各类指标,我们会发现,在粗放式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同时,中国创新发展模式已经崭露头角:一是专利申请大幅度提升,于2013年达到257.7万,增速为15.9%,占世界总数的32.1%,居世界第一;二是R&D经费支出突破低水平阀值,于2014年达到GDP的2.09%,增速达12.4%,进入高速度、中等强度阶段;三是技术市场活跃程度大幅度提升,2013年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7469亿元,增速达到16%;四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总额达到66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0%;五是国外发表的科技论文在2013年已接近30万篇,迈入世界科技论文大国的行列;六是中国拥有世界最庞大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上述这些参数说明,只要进一步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鼓励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中国技术创新红利必将逐步实现。“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新”转型,从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向知识密集产业过渡。从动力层面看,制造业的持续艰难表明,“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说。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专家初步预测中国将在2020-2025年之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未来5-8年即我国“十三五”时期,世界总体上将处于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产业扩散效应之中,有可能带动世界经济最终走出低迷,并进入复苏上升期。我国在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准备和市场优势,可以说意味着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创新体系的建立和针对经济新常态下的策略调整将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层次提升的契机和挑战,科技体系的优化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3.1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确保创新体系激励的持续性
制度本身具备一定的指导性和约束性,能够规范个体的行为组织方式,激励和鞭策个体不断进取。优良的制度和精细化的管理是科技体系本身建立和持续优化的前提和保障,是科技创新保持科学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经济新常态下,创新的高效性和不确定性作为一对矛盾体,高效性必将加剧创新的盲目性、发散性和不确定性,反过来不确定性的后果如果不加以管理和引导,会阻碍高效性的进展,所以必须建立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科技创新的良好运转。从项目立项、实施、评审到结项,都应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体系,不仅统计和评估科技创新的数量,更应关注其质量,对科技创新成果应该从成果的理论支撑、成果转化、应用实践、市场前景、社会效益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对科技创新的完成团队进行相应的阶段化激励。
3.2建立科技创新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科技创新的高效性
信息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和材料,知识信息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同时也是创新成果的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当今社会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泛滥的信息资源充斥着各个角落,既提供了庞大的资源,也造成了鱼目混珠的混乱局面。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能够高效地进行优质信息的筛选和分类,能够更高效地配置优质资源以满足不同需求,让科研人员及时获取有价值的资料,提升了阅读知识信息和资料收集的效率,避免精力和时间的双重浪费。优质的知识信息共享平台是集知识信息上传、预审、归类、、检索、查阅、系统化管理、即时通信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信息共享平台,优质的信息共享平台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的管理信息化,能够真正确保科技创新的高效性,缩短创新周期。
3.3建立科技创新专业团队,营造院系、专业、教师、学生一体化创新队伍
专业化团队的建设是产生高效率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和前提,专业化团队的建设能够更好地实现各个院系和专业人才的技能互补、协同合作,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专业化团队的建设可以加快校企联合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的效率,开创更优质的产学研结合项目。专业化团队的建设要以科研管理部门为主导,由各院系根据总体部署调集专业对口人才,实现专业教师、优秀学生、科研项目、企业研发的一体化合作团队,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人才,具备优秀的学术带头人,确保一定的技能互补,广泛开展国际和国内交流,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和创新自由,形成自由之创新思想,独立之科研精神。科技创新团队指在共同的科技研发目标下,以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依托一定平台和项目,在科学技术领域进行持续创新创造的科技人才团队。团队以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为目标,具有明确的创新使命;其组织机构稳定,并能自主与外界保持联系,具有较强的组织独立性;内部一般实行项目化运作,由团队领军者将战略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创新任务,组织团队成员开展科研项目攻关。
3.4培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确保创新体系的良好氛围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是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科技创新的动力。科技创新不单单是某个项目、某个团队所能推动和持续发展的,而是要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较为良好的生态系统。创新的生态系统由政府、教师、科研人员、企业、投资人、中介服务以及其他组织等共同构成,目的明确,分工清晰,管理制度的精细化建设只是生态系统建设的保障和体现形式。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一个区间内各种创新群体及与创新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融合,具有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新氛围的系统。该系统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以促进创新持续涌现为根本目标,能够通过将创新投入、创新需求、创新基础设施与创新管理在创新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创新生态系统应营造出容忍失败、崇尚创新、勇于冒险、敢于试错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技术成果的有效保护和奖励,通过合理的制度和文化氛围培育和引导适合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提升科技创新的传播带动作用和扩散效仿精神。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增长;动态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53-01
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动力。我省科技创新正处于新的发展起点,创新驱动发展已经进入到攻坚克难的阶段。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14338.5亿元,增长10.1%,完成财政收入2357.1亿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81元。全年共立项下达各类省级科技计划2095项,省财政科技拨款4.075亿元,其中重点以上项目占75%。争取国家科技项目906项,其中重大项目98项,获批经费8.4亿元。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特别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依靠科技进步来改良工艺、改进产品、更新设备资源、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上,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科技创新能力概述
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是依托区域创新主体,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优势企业等,实现对知识向产品和服务的转换能力,特别是在新技术的创造、应用和推广上,实现对各相关主体间的协调与统一,从而实现科学创新能力对整个区域经济投入与产出的带动作用。其内涵主要包括:一是科技创新与生产力的关系发展,生产力的提升是建立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并在其推动下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从其系统来看具有综合性,特别是对于区域高校、科研机构的依托,实现对知识经济的快速转换,企业和政府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也需要从政策上、资金投入上给予必要的支撑;三是表现为科技创新的开放性特征,对于系统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各主体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累加,只有在全面协调各要素关系前提下,实现对自身创新资源的弥补和完善,从而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水平。
二、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表现
从经济增长理论来看,科技创新更体现对劳动效率的促进作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将外生技术进步转变为“内生化”,并从长期的增长与收益中来促进经济总量的提升。其表现在:一是知识外溢现象带动了经济的增长,特别是技术性知识在生产中的转换,能够从降低成本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进收益增加。Romer在其经济增长模型中对知识进行划分,普通知识具有外在经济效应,而特别知识具有内在经济效应,从而得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知识的积累来实现;二是人力资本的累积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主要是教育、培训、实践经验等知识,运用到生产关系中,特别强调教育和培训在人力资本中的主要作用;三是科技模仿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对于技术成果的转移过程,模仿是后进者借助于合法手段来提高技术的有效途径,如中等发达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来促进本国技术水平的提升,以缩短与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从而增强了本国的技术竞争力,同时,对于区际科技创新来说也是如此。四是研发(R&D)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科技进步是建立在研发基础上的,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加大必要的研发投资,从而实现对技术创新和专利的发明,由此而产生的推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主要源自研发投资,再逐步演化为创新激励,从而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同步增长。
三、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从其内涵上是对各产业部门的综合与协调,而区域经济增长模式是各类因素相互结合和实现协调的前提条件,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来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1.从产业结构的调整中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建立关联的基本方式,其贡献的大小取决于产业结构构成,以及各产业部门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从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来看,首先是需求结构分析,从社会总购买力在各产业结构中的分配上,来明确各产业的投入比例、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之间的关系,社会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投资水平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等,再次是对资源供给结构分析,主要从资本的分配上、人力资源的开发上、以及区域自然资源的禀赋上来进行分析;再次是科技因素,特别是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能力,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等;最后是区域经济关系与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包括进出口贸易关系、外资及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等。由此可见,对于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来说,一方面利用科技创新来不断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关系,以促进对新兴产业的推动;另一方面借助于科技创新活动来开发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新产品,从新旧产业更替中改进产业结构;同时,科技创新还能够从社会分工的深化中,提升专业化程度。
2.从经济增长模式上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的结果,对于经济增长方式来说,经济学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到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外延式是在基于生产要素质量、生产技术、劳动效率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内涵式则是通过科学管理,来优化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对生产技术和规模的提升。为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中,对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加大投入要素来增长,而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以及从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来提升产品数量和质量。从其本质来看是与经济学的本质观点是一致的。
篇7
关键词:工科新生 科技创新意识 入学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192-01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从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求工科学生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如何将工科新生引入创新队伍,踏上创新之路,实现从“迎新”到“纳新”再到“创新”是入学教育方案设计之初便应思索的问题,而正是这种前瞻性的思考与设计,将进一步促使工科新生科技创新意识的萌生,反哺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1 大学新生创新意识现状和心理需要特征
大学生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对从事独特、新颖且有一定意义的活动的一种自觉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最主要表现为不满足于课堂所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意识。这种意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和支撑。这种意识之于大学新生,是隐性而萌动的存在。
当代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以前,接受的多是应试型教育,学习的目的就是“考试取得好成绩”、“升入满意的大学”,压抑了自身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发展。进入大学后,面对着广阔的大学时空,生活遭受全新境遇,很多新生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存在误解,加之自我约束能力及辨别力不强,极易在光怪陆离的大学中迷失。同时,大学新生在心理上有着强烈的发展与自我实现需要,潜意识中有着比一般社会同龄更高的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以证明过往奋斗的价值。总之一句话描述大学新生的特点,就是:学习的惯性犹在,学习的方向与方式则易摇摆。
2 新生入学教育阶段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期
从上述大学新生的创新意识现状和心理需要特征梳理中可以看出,对于这样一群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强的青年群体,如果我们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伊始就能主动贴合新生刚入学时的思想心理特征及需求,对大学新生心理中积极的一面予以鼓励引导,对消极的一面积极疏导,无疑把握住了新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期,会对大学新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内容方面应精心设计保证入学教育有料有营养,通过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氛围的营造,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展现新生“心目中的大学”,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利的外部诱因,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创新体验,逐步引导学生将对创新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创新行为的持久的内部动力,这样才能更为符合学生“胃口”,填补教育“真空”,引导学生迅速确立学院认同、专业认同,进而开启大学四年的求学之路。
3 新生入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3.1 与新生心理实际相结合,与专业发展相结合
项目设计应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贴合新生入学时心理思想特征实际,紧紧抓住新生人心向学的特点而展开。只有主动迎合学生发展需求,才能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和主动参与。
3.2 活动开展重在营造创新氛围,学生参与方式重在感知
利用“首因效应”原理,从学生主体感知出发,强调第一印象,重在创新氛围的营造,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萌生创新意识,为以后的创新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3.3 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充分发挥主要团学组织力量
除却传统的课堂教育,当代大学校园团学组织等社团的兴盛为搭建开拓第二课堂实践平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以学生专业学习为依托的精品团学课外活动为学生科技创新培养营造了巨大空间。这些主要团学组织与学生有着天然的亲近优势,“传、帮、带”效应明显。
4 多维度培养工科新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入学教育活动设计
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创新意识的培养则重在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创新意识的激发有助于专业兴趣的培养,这与工科专业特点密不可分。入学教育活动开展中,应精心设计、充分整合,从感知、体察、等几个维度上为工科新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
4.1 感知维度:意识激发
(1)优秀师兄师姐谈
优秀师兄师姐谈活动旨在通过优秀师兄师姐现身说法和新生进行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加强新老生的互动交流,形成老生对新生的“传、帮、带”。师兄师姐们从自身历程谈起,对新生更有触动意义,促使新生更早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关键,树立心中标杆,尽早做好全面规划。
(2)科技创新团队先进事迹报告会
先进事迹报告会一般主要由科技创新团队介绍项目经验和获奖经历,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团队作战”成功的范本,使同学们更了解学术科技团队从组队到运行的过程,更加了解与识别机会与资源,促使其早日规划创新路线。
(3)创新实践大讲堂
创新实践大讲堂在此泛指邀请大学生涯规划专家、学术领头人、通识教育专家、企业资深HR等嘉宾为学生开办的讲座的统称。此类讲座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使同学们进一步被人格魅力所感召,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引发自我增值的想法和决心。
4.2 体察维度:文化感受
(1)科技创新作品展
学校应将高年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获奖作品及科技协会会员平时制作的优秀科技作品进行展出,引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参观学生学术科技作品,促使新生切身感受科技创新的氛围,领略创新创造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学术科技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对大学未来生活确立基本感知,惊奇之余更引发思考。
(2)科技企业文化游
企业参观是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清晰定位,为将来择业就业奠定基础。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对相关公司的发展历程、行业状况、公司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对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人才培养等问题形成基本认识,扫除对于专业前景的迷茫,进一步明确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伟,张建旭,邵毅明.工科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与专业引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5):172-174.
篇8
长波理论是研究和分析国际经济发展长周期波动的成因和演变规律的重要视角,本文试着就经济长波与创新周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周期性机理进行分析。
(一)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由周期性的创新所导致的经济发展是不连续和不均衡的,它体现为繁荣和萧条的交替进行。由此,长波周期缘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周期性变化所导致的经济的长周期性波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技术创新的不连续性所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以周期性波动的形式呈现的,而这种周期性波动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一种本质联系,周期的产生是因为创新不是均匀地出现而是以集群形式出现。同时,经济长波经历的时间跨度也内在地由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变化的时间决定,当技术创新和扩散的速度加快时,经济长波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可能随之缩短。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往往是作为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先导,从而引发经济结构的调整,具体包括产业组织的演进、市场结构的变迁和体制机制的创新。熊彼特关于经济长波起因的解释,是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及其应用和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轮“长波”的标志的,从而使经济长波周期呈现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四个阶段。雅各布?J?范?杜因在其《创新随时间的波动》(1986)一文中考察了截止1973年的经济长波,总结了前三波的各个阶段以及第四波的前两个阶段的主导技术创新及其历时时段(表1所示)。陈漓高、齐俊妍(2004)在其《技术进步与经济波动:以美国为例的分析》(2004)一文中通过对二战结束以来美、日、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波动,并着重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状况与经济波动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第四轮长波的后两个发展阶段,描述了以汽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导的第四轮经济长波(1948~1991),并认为在经济下降期孕育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可能会推动经济进入又一轮长波,明确提出正在经历的以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第五轮经济长波的存在及其第一阶段(繁荣期)开始的时间为1991年。另外,熊彼特还指出每一次经济长波都会产生新兴产业,并且其中的一些新兴产业最终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传统产业受技术创新影响进行大量的改进创新,从而实现产业重组和产业升级。每一次经济长波和一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相呼应。技术创新推动着新兴产业发展,一旦出现某个新兴产业,高额的利润会诱导大量资本的投入,驱使企业家的需求大量增加,投资紧随而至,新兴产业将急剧发展。而技术创新在关联产业间的扩散、流动,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联盟。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奥巴马政府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战略和发展新能源技术,试图以此为突破口,化“危”为“机”,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以此发动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欧盟提出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欧盟各国积极响应,如英国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全欧洲到2020年降低30%的减排,2050年降低60%的减排总体目标;法国考虑创造“零碳经济”;瑞典大力推行“环保车计划”;德国将环保技术产业确定为新的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丹麦则在全球率先建成了绿色能源模式,成为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典范。日本也重点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7月29日内阁会议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致力于以长期目标指导低碳经济发展。印度作为又一发展中大国,近年来也努力通过国家计划统领低碳经济发展,印度于2008年6月30日《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确定到2017年将实施8个国家计划。中国也于2009年提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在加紧部署和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许多省市的地方性规划早已纷纷出台,且选定了重点发展领域。应该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计划的调整和筹划适应了经济周期变化的需要,有可能推动世界经济真正走向复苏和新一轮的繁荣。
(二)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周期性机理卡萝塔?佩蕾丝(CarlotaPerez,2002)在其着作《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针对学术界对金融与技术间关系问题的忽略,指出了金融资本在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之间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技术革命—金融泡沫—崩溃—黄金时代—政治动乱”这样的顺序大约每半个世纪重来一次,形成一个周期。两百年来这样的技术创新已经发生过五次,产生了五个经济长周期。[4]7-16在佩蕾丝看来,在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及其后的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制度创新以及金融资本在其中的作用中间,存在着如下的一个阶段序列:一次产业革命的序列开始,即新产业资本的产生(技术革命爆发期)金融资本对新旧产业资本的投入,经济结构的调整期(狂热阶段)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反思、调整、治理,导致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转折点)金融与产业资本在新的制度支持下的合理的生产应用(协同阶段)市场饱和与技术成熟,埋下新的金融危机的种子(成熟期)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开始,金融资本投向新技术(技术革命爆发期)。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有循环论的意味,卡萝塔?佩蕾丝认为,在过去二百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经历过五次这样的产业革命长波周期,其中“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增长的节奏和方向”[4]13。而且,技术革命或新兴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会导致经济社会出现极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在由技术创新引发的经济社会的重大演变和革新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着关键角色。它首先支持了技术创新的发展,继而加剧了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制度领域之间的不协调,而这些不协调可能引发冲突的产生和放大。当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协调建立起来后,金融创新又成为技术创新进入展开期的推动力。一场技术创新即将结束,金融创新又会对催生下一场技术创新产生重要作用。佩蕾丝将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演化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两个时期是导入期和展开期,各含两个阶段。导入期的两个阶段是爆发阶段和狂热阶段,展开期的两个阶段是协同阶段和成熟阶段,介于两者之间会有一个转折点。如此划分,整个技术变革周期就由爆发、狂热、协同和成熟四个阶段构成。爆发阶段是技术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旧的技术经济范式已经衰败,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开始形成。伴随着新兴核心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新产品、新产业呈爆炸性增长特征,此时,金融资本开始介入,金融资本成为促进技术革命的新的风险资本。狂热阶段是金融的时代。在这个阶段,金融资本主宰着技术革命不断引导新范式深入地传播,对新兴技术体系、新兴产业过度融资,出现大量金融资本追逐技术资本,产生资本市场狂热发展脱离实体经济的疯狂现象,并进而出现泡沫破裂和狂热衰退现象。协同阶段是生产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技术开始缓慢走向成熟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金融也受到必要的干预和规制,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之间形成愉悦的联姻,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形成相对的协同和一致性的成长。成熟阶段是孕育的时代。在这个阶段,由于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饱和,技术创新的潜力逐步耗尽,技术革命的动力逐渐衰竭,技术创新的收益不断递减;产业接近成熟,利润率下降,使得宏观经济增长出现停滞,甚至进入持续的萧条和衰退周期。此时,金融资本开始退出并寻求新的机会,因而,这个阶段也成为新的核心技术、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的酝酿和培育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也就是由于两者创新主体不一致(金融资本集团与科技生产者)所带来的问题,如创新收益分配不一致、创新激励不充分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互动具有一定的历史规律、周期性机理和趋势性特征,这需要探讨由于创新主体不同所引发的创新主体效用最大化问题。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演化博弈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相关假设和观点,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通过分析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生产者与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探寻促进两者结合的制度框架与政策安排。模型假定条件如下:(1)设θ表示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投入程度,θ∈[0,1],θ=1时表示创新主体完全投入创新资源,为理想状态下的状态;θ=0时表示创新主体完全不投入创新资源。因此,在金融创新主体与科技创新主体的互动过程中,θ值一般为正,且数值不断上升。(2)设Δr表示创新收益,它表示在科技创新收益外溢的条件下,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占优策略,也即Δr要受到θ的约束,同时Δr越大,表示金融资本集团对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越大。此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科技生产者可以根据最优策略选择达到效用最大化UP*,最优策略选择为θ*;金融资本集团地方政府最大效用为Uf*,最优策略选择为Δr*。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科技生产者可以通过多回合了解金融资本集团的行为特征,从而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同时金融资本集团也可以通过这一博弈过程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从而实现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生产者与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效用最大化,实现激励相容。这一动态博弈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科技生产者与金融资本集团推动创新融合的路径选择:在科技生产者行动决策θt的基础上,金融资本集团总是会有一个占优行动策略Δrt,Δrt中表现出了金融资本集团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机制———Δrt中带有金融资本集团内部各成员对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变迁的需求。在Δrt的基础上,科技生产者会在下一期行为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对占优策略进行修改,在不断推进θ值下降的动因下,科技生产者同时也考虑到了金融资本集团对相关制度创新的诉求,这一诉求在模型中被涵盖到Δrt当中并通过金融资本集团的策略反应出来。因此,科技生产者根据Δrt制定下一期行动策略θt+1,由此不断演化下去,多次博弈在这一机制下,在实现科技生产者与金融资本集团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制度供给,推动整个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整体变迁。
篇9
虽然有两百年来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但今天的中国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深入发展大时代,处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呼之欲出的前夜,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丰富的人力资源、巨大的增长潜力以及资源能源环境的瓶颈约束,使得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异常复杂,必须选择一条顺应潮流大势、符合国情特点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如同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一样,如何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顶层设计要找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用国际视野审视中国创新实践,把“国际接轨”同中国创新的阶段特征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深入分析国际先进经验背后的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和管理思路,要有鉴别、有比较、有取舍,不能照搬照抄,照单全收。
顶层设计要直面难点焦点问题。当前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分散重复加剧,呈现“碎片化”和“行政化”倾向,科研人员的竞争流动机制不畅,直接影响了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既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统筹考虑、兼顾各方利益的权衡,更要有切实可行、稳步推进的实施方案,需要集成科技界、企业界和社会各方面的大智慧。
对于一个后发国家,既有前人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又有传统的国际竞争格局羁绊,需要采取“非对称”策略,集中优势力量,在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工夫,以关键领域的局部突破带动整体创新实力的跃升,抢占竞争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要充分利用“开放式创新”策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吸引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为我所用,从“嵌入全球制造网络”到“撬动国际知识网络”,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篇10
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市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制约科技与金融有效对接的因素,并给出了解决科技企业融资
难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一、北京市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情况
1.1体制机制创新
北京市政府会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级小组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简称中关村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形成了中央、北京市、区县协
同推进的中关村科技金融工作体系,确定了科技金融工作组开展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协调落实试点政策、促进科技金融机构聚集发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科技金融宣传推广和信
息交流活动等五项工作内容和部市会商机制、联系服务机制、信息通报机制、工作组议事机制和集中办公等五项工作机制。
1.2信贷服务创新
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科技企业具有“高风险”、“轻资产”的特点,传统信贷服务难以满足科技企业快速对资金的需求。目前,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16家银行
在中关村示范区设立了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信贷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共为5250家/次企业提供授信额度1033亿元,实际发放贷款
722亿元,其中2011年新发放贷款313亿元,示范区企业信贷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1.3金融市场创新
在积极推动信贷服务创新的同时,通过金融市场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也成为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
设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为非上市公司提供了有序的股份转让服务平台,对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综合融资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等
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新增挂牌企业24家,参与试点企业总数达到159家,已挂牌企业103家。
1.4融资渠道创新
不同的科技企业因细分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为满足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在广开融资渠道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重
点建设“十条渠道”,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担保融资、并购重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及小额贷款。
二、制约金融和科技有效对接的因素
2.1 金融与科技的有效对接存在天然障碍
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资金需求量大,缺乏固定资产,在科技创新的各个阶段均需要大量的、不同性质的资金。有关资料统计,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三个阶段
,所需资金比例一般是1:10:100。而且科技企业在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往往只有一项技术或知识产权、专利,难以形成有形资产作为融资抵押物,知识产权或专利又难
以作价,资本的投入无有效担保,此外技术本身也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以及资本退出机制的风险,都使科技创新的投资风险明显高于传统产业,因此,金融与科技的有效对接存在
天然障碍。
2.2现有的金融服务供给难以满足科技创新对其的需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来源通常有:政府公共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资本,商业贷款、信用贷款和贸易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银行信贷资本,中
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产权交易市场等资本市场融资,科技保险等。 由于政府公共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投入有限
,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资本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银行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亦难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门槛很高
,导致了当前流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不足。 --!>
2.3科技型企业自身特点导致其融资难
科技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与阶段性特征决定其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北京的科技企业以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主。以中关村为例,中关村示范区现有企业近两万家,其中十百千企
业300多家,高成长瞪羚企业3000多家,其余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每年新增企业近3000家,自灭死亡企业也近3000家。多数企业具有规模小、无形资产比重高、财务管理能力弱
、信用水平低等特点,而且很多企业家都出身与技术人员,在企业的管理上存在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缺陷,这些都是造成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措施
第一,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建立以科技企业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体系,吸引全球范围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集聚发展,孕育服务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组织,创造出支持科技
创新的新型金融工具,探索建立覆盖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保险和投融资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组合金融服务体系。设立风险补助资金。
第二,深化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科技金融监管服务体系,打破领域分割、业务独立的现有服务体系,按照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引导各类金融服务
组织进行业务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激发各类突破性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解决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源对接不畅的矛盾。
第三,不断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积极促进政金企进一步深化合作,了解科技企业融资面临的难题,各方协同努力完善科技
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引入信用征信、评级、法律、财务、认证等中介机构构建信用体系。积极发展各种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平台,培育发展集成型科技金融服务商、科技金融中介服务联盟等市场化的平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利用平台型国有投融资服务企业促进资源整合。
第四,大力支持创业投资聚集发展,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发挥国家相关部委和北京市设立的创业
- 上一篇:农业农村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下一篇:乡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