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8 18:10: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楼宇经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楼宇经济研究

篇1

关键词:钻井工程 井漏预防 堵漏技术 研究与应用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东北、西北地区油田的更深层次的开发,油田井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漏失的钻井的数量占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以辽河油田为例,2005年,其发生井漏的漏失井的数量占总数的比例达到了7%。年均井漏50余口井,损失原油超过15000m3,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00万元。传统桥浆堵漏技术已经比较落后,随着当前时期油田钻井深度加大,地质条件更加复杂,传统堵漏技术一次堵漏成功率有些工作区甚至不足40%。随着安全生产与精益生产的需求不断提高,更高效的防漏堵漏技术成为了实际工程的需求。

二、传统钻井防漏堵漏作业中存在的不足

在井漏的预防与堵漏作业中,最主要要进行三大项工作,即:井身结构的合理化设计、漏层位置的预测分析、防漏堵漏钻井液的施工应用。但是当前在各大油田中,以上几个环节普遍存在着问题:

首先,是井身结构设计问题。井身结构的关键参数在于套管的层次、钻头与套管的尺寸配合、钻入深度等。井眼之中由于地层孔隙压力存在复杂变化,坍塌与破裂的风险一直较大,一旦剖面压力过大,很可能导致地层破裂而发生井漏。

其次,是对漏层位置的预测与确定。对于防漏施工而言,预测井漏的位置与堵漏时确定漏失发生的位置一样重要。虽然有很多种确定井漏位置的办法,但是现场往往只能凭借经验进行施工,使得一次堵漏的成功率一直偏低。

另外,堵漏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还不足以完全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传统的堵漏材料分为桥接类、高失水类、保护产层的暂堵类、化学类和无机凝胶类。尽管种类较多,不过,主要还是以水泥为主的无机凝胶类和复合桥接类堵漏剂。这些堵漏剂在抗水性、膨胀性等方面,几种传统的主要堵漏材料的性能都还不够完美。能够用于处理严重井漏的材料还不多。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漏层仿真

近年来,已经有一些高校开始应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漏层的仿真分析,用于预测或者确定漏失发生的位置。

井漏发生时,井内用于防井喷的钻井液有一部分渗入地层,一部分从漏层上部压回地面,使得漏层的上环空压耗减小,立管的压力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得知,发生井漏后,漏层下方漏失前后的压力损耗基本相同,而在漏层上方,因为流量Q2减小而使压耗减小,立压发生了变化。

ΔP=Pdx-P’dx

其中,ΔP―漏失前后立压的变化值;

Pdx―漏失前漏层上环空压耗;

P’dx―漏失后漏层上环空压耗。

因此,只要在井漏后,监测钻井液循环系统进出口流量和立管的压力变化,能够大致确定井漏发生的位置。

中国石油大学的吕开河等,研发出一个软件。通过将监测获得的各监测层的流量数据以及立管压力数据输入到软件程序之中。就能够以逼近法获得较为准确的漏层位置。

该法在辽河油田的20口油井的堵漏施工中进行了试验。其中H-16-26号井钻进1360m后发生漏失。采集到钻井的基础数据,其中:钻井液密度为1.17 g/cm3,钻头尺寸为311mm,漏失前泵排量45L/s,漏失后返出量33.8L/s,漏失前立管压力为18MPa,漏失后立管压力为13Mpa。获得这些基础数据之后,输入到计算机之中,该软件计算出了漏失位置,为1290.63m。之后,施工人员对计算的井段及附近井段进行堵漏施工,作业后6小时,井口的液面不再下降,堵漏作业一次成功。

四、自适应防堵漏钻井液在施工中的应用

当前,一些新的自适应性堵漏液是堵漏材料研发中的新宠,这种堵漏液进行堵漏施工,可以采取两种工艺:

1.段塞法。确定好漏层的较为精确的位置后,将配置好的粘度适当的膨润土基体堵漏液泵入,覆满漏失层后额外再多灌入10-25m3。然后,关闭井口,进行挤压堵漏,环压控制在0.5-5Mpa,静置2个小时后,试漏。

2.循环法堵漏。采用大水眼的钻头,钻井液中加入3%-5%的自适应堵漏液,同时加入粘度调节成分进行配比,保证粘度适合泵送。在泵入的同时,不停活动钻具,必要时停用固控设备。堵漏过程基本不需要加压。

五、结语

传统的油井防漏堵漏由于漏层定位不够准确,同时堵漏剂、堵漏液的性能不足,导致了一次堵漏概率偏低。采用立压变化法来进行漏层位置的计算,是当前的一门主流技术。利用计算机编程软件,来对钻井的井漏监测数据进行汇总与处理,可以通过逼近法来确定大致的漏层位置,同时还能够根据经验输入进行修正,是一种较好地仿真分析方法。另外针对传统钻井液抗水性不足的缺点,新型的自适应堵漏液具有良好的性能,值得深入研发推广。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楼宇自动化系统;楼宇系统;经济效益

一、楼宇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概述

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楼宇机电设备的运行中主要是指智能楼宇系统,也叫楼宇自动化系统。现代化的建筑中,如高档小区、高端写字楼、商业购物广场、地下停车场和房地产综合体等中普遍在使用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该系统为建筑内或者小区内的人和物的安全有序提供了包括防火防盗在内的基础服务。智能楼宇系统大量推广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极大的便捷性和经济效益性。

(一)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含义和主要功能

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指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某个建筑和某个建筑群内外的各种机电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和协调自动运行。目前来说,整套系统的前期投入并不小,但物业管理公司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设计人员都在大量使用和推广该系统,主要着眼于该系统在长期范围内既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也有高效安全的优点。中国物业管理起步较晚,但可以凭借后发优势,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物业管理服务。

自动化的楼宇系统不单单是一个小区或者大厦档次和价值的象征,也不仅仅是对高新技术的膜拜,更多的是这样一个系统具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工作产出,有着人工物业管理系统不可比拟的优点。

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依赖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所谓这些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智能楼宇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空间。具体而言,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功能,见下表:

(二)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自动化的楼宇区别于传统楼宇,高度集成是其最大的特点。系统集成,就是将大厦或者楼宇内分散安装机电设备和功能零散子系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组合成一个相互联动的系统,信息和数据实时共享。

基于自动化技术的现代化楼宇建筑具有较高安全可靠性;实时功能强大,各种功能可设置时间属性,减少人力投入。视频监控24小时工作,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便于及时应对处理出发意外情况,将可能的风险和危害限制在最小的概率范围内;操作便捷,智能系统设计更加人性化和便捷,方便物业管理人员快速学习适应;性价比高,相关的自动化系统和技术以及非常成熟,量化生产,市场售价并不昂贵。各种设备的使用损耗少,耗材也少,配置了专门的故障检测定位系统,极大降低维修成本。

二、楼宇自动化的经济效益评价

楼宇自动系统拥有着传统物业管理系统不具有的优点,设备更加科技和现代化,是现在高档小区和写字楼必备的系统。它的大量使用和推广在于其极大的经济效益。具体原因如下:

(一)自动化机电设备高效稳定,风险成本小

一栋大楼内的各项系统和功能的正常有序的运转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整个自动化系统包含了各个不同的子系统,如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消防火警系统等。这些子系统将整座大厦的整体功能进行了分割和组合。自动化系统利用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精准地维持了个机电设备的有序稳定运转。通过计算机的精准计算和预测,中央控制器依赖于智能设置自动依据相关参数进行反应和下达命令,对各种情况进行实时处理。

(二)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

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成本投入是十分巨大的。很多效益良好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都极具特色和方法,可以说如何节约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人力成本是很多管理者关心的问题。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智能楼宇系统,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依赖于现代化的高新技术,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将人的角色替代掉,用精准的机电设备提供各项服务。自动化系统依靠计算机技术,根据相关参数自行反应和运转,精确度高,风险系数小,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要好过于人工。例如,视频监控系统对意外不安全情况的识别几率就远大于人工监控和巡更。

(三)自动化的机电设备的能源消耗小,运营维护成本低

自动化系统另一个主要优点就是节能。智能楼宇的运转依赖于各种机电设备,各种机电设备对电能的消耗极大,如果灭有自动化系统,各机电设备的启动和关闭所需时间将会更长,耗能更大。运用自动化系统,对各机电设备进行参数设置,以使得他们自动感应,运行或者停止,可以降低能耗。比如说,楼宇中最耗能的空调系统如果仅依赖于人工开启和关闭,使用是极其不方便的,但通过设置参数,如气温大于等于35度,感应器探测到后自动开启制冷功能,既可以杜绝浪费,也可以提高大楼的居住体验。

一幢建筑内的机电设备数量庞大并且功能繁杂,需要依靠楼宇自动化系统对其进行实时的控制和检测,从而保障系统的精准高效和安全有序。对于消防检测控制子系统和机电设备而言,通过参数的科学设置,依赖于前端探测器的灵敏感知,中央控制器及时处理和反馈就可以对的建筑内部空间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控,并在发生意外情况后通过视频等系统记录的数据和信息迅速找出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的原因,防止悲剧再次上演。需要强调一点,自动化系统不仅在于个机电设备自动运行和灵敏反应,还表现在自动化的系统中有障碍识别和定位功能。这样的话自动化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出故障点并及时排除故障,保证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比如说,高层电梯都是智能运营的,但是电梯发生故障时会严重影响高层业主的出行。当电梯发生故障卡停在某一楼层时,不需要人工一层一层探测定位,可以通过电梯系统的参数表直接显示出卡停楼层,及时救出被困业主,并快速维修好电梯,保障业主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三、总结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数据通信和成像视频技术快速发展和推广,楼宇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从分散分割的功能走向联动集约化。不断提高现代楼宇和建筑群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和舒适性的同时,也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降低了机电设备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减少了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不断促进了现代化建筑的商住功能。在当下能源问题日趋紧张的情况基于自动化技术的楼宇系统性价比高,节能经济,适用范围较大,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绍胤.智能建筑实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E9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4-0041-01

管道运输因为它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现在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为了能够保证管道运输的安全运行,各个国家的科技工作都非常重视管道的泄漏检测技术。经过相关的数据统计发现,发生管道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外部的腐蚀和影响以及管道材料的缺陷等。现在经常用来判断是否发生油气泄漏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管道输送的压力、温度以及流量等一些相关参数的变化来判断,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受到输送工艺和介质特征等方面的影响,而且经常都是在发生了泄漏之后才会报警。本文主要就是针对了现在泄漏检测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的泄漏检测及预警技术进行介绍。这种技术在进行泄漏检测的时候主要就是用光纤来作为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对管道的沿途进行检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很好的检测出管道的泄漏情况,还可以对所检测的沿途管道当中发生危害的管道事件进行预警。

1 对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技术机理的研究分析

从对光纤传感器研究开始到现在,光纤传感器的种类已经非常多了,而且还有很多的光纤传感器正在研制当中。最近几年,在很多的领域光纤传感器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光纤除了可以作为光波传输的媒介之外,同时光波在光纤当中传输的时候,表征光波的一些特征参量,比如相位、波长、振幅以及偏振态等都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的作用而间接或者直接的发生变。所以在对各种待测量进行探测的时候,就可以把光纤当作是传感器的组件来使用。从定位的精度、发展的前景以及探测的灵敏度来看,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作为基本原理的预警技术是以后管道在实时检测技术当中最有应用前景和发展前景的一个方向,同时它也是科研的一个热点项目。

如果是从传感机理上来分析光纤传感器的话,就可以把它分成相位型和振幅型两种。相位型的光纤传感器工作的原理就是一段在单模光纤当中传输的相干光,在待测的物理场作用之下,就会产生相位的调制。如果是从理论上来讲的话,相位型的光纤传感器和现有的一些传感器相比较,在灵敏度方面要高出很多,而且它还可以使得光纤上面的涂层改变,从而使得它传感的物理量也有所改变。

2 对分布式光纤泄漏检测及预警的信号特征提取分析

在对油气进行管道运输的时候,管道基本上都是埋在地下的,但是这些埋地的管道沿途需要穿越的环境却是比较的复杂,它们需要穿越的环境都是不相同的,比如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乡镇、农田、铁路、公路以及河流等。那么在对长输管道进行监测的过程当中,怎么样才能够比较准确的识别出,在油气传输的过程当中管道沿线发出的哪些动作是需要报警,哪些动作又不需要报警,就成为了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系统当中的一个主要任务。

在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系统中,核心的技术就是进行模式的识别。而在模式的识别模块当中,对检测信号特征向量的提取又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对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系统的检测信号进行特征向量提取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方法就是小波包分解、经验模态的分解技术以及多尺度的混沌特性分析三种技术。虽然在具体的操作当中采用的方法不同,但是这些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在对检测信号的特点进行描述的时候,都是采用的多个特征值组成的向量去进行描述,也就是说需要把检测信号的一维数据转换成为n维空间的向量,而这个向量也就是检测信号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主要就是用来识别检测信号。选择的特征向量的好坏,对于系统对检测信号识别的质量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

在对检测信号特征提取技术进行研究的时候,最主要还是针对的多种检测信号的特征提取技术。因为现在人们能够想到的对管道的安全有威胁的动作数量还是比较的有限,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这些动作的类型进行补充。所以就需要对多种有效的检测信号的特征提取技术进行研究,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去应对实际的生产对系统识别方法需求的不断增加。

3 对分布式光纤泄漏检测及预警检测信号的模式进行识别的方法研究

在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系统当中,难度最大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技术进行对信号进行模式识别,系统对于模式识别提出的要求就是应该要在周围的环境比较复杂、距离比较长、破坏的因素比较多的条件之下,对于能够威胁管道安全的动作进行快速和准确的捕捉,从而来引导系统对事发点进行比较及时的定位,最终来阻止那些即将破坏或者是已经破坏管道的事件发生。在对模式进行识别的时候,工程界和学术界采用的方法比较的多,但是如果把他们抽象出来的话基本上就是下面这样几个部分:信号的获取、信号特征的提取、标准特征库的建设以及分类和决策。建立标准特征库主要就是指分类器通过信号的样本进行一个学习的过程。分类决策主要就是指分类器在学习建立标准库之后,然后对那些输入的信号进行分类和判断的过程。

在对信号模式进行识别的时候,主要的方法就是支持向量机和径向基神经网络这样两种,而且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也已经是在实际的生产应用当中得到了认证的。

4 结束语

在对油气运输的过程当中进行泄漏检测,采用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技术,能够非常准确和及时的发现管道沿线的事故,从而能够对将要发生的事故进行很好的预警。所以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技术能够很好的保证油气管道运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曲志刚.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

[2]陈朋超.长输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王延年,朱强,赵则祥.长输油气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石油机械,2007(05):49-53,71.

篇4

论文摘要:杭州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楼宇经济的一体化包括区域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两个方面。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杭州楼宇经济实施一体化战略的错位发展、集聚发展和互动发展的三条发展路径,以及在组织、规划、政策、招商、服务、统计考核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楼宇经济是以楼宇为主要载体的经济形态,作为近年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已越来越受到城市政府和理论界的关注。它具有有利于拓宽城区发展空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档次等重要作用。因而,对于已经实现人均生产总值超10000美元,并力争至2015年突破20000美元大关和实现“两个率先”(率先迈入发达城市行列,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浙江省杭州市来说,发展楼宇经济更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提高楼宇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出了一体化发展战略。

一、楼宇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实体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结合,而是融合(integration),以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经济上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为目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具体就楼宇经济来说,其一体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1.楼宇经济区域一体化。这是一个空间层面的概念,指楼宇经济在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合理布局和清晰定位,区域内的不同区块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整个区域的竞争力提升。该一体化是通过其带来的磁场效应和结构效应来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和楼宇经济的发展。(1)磁场效应,可以优化楼宇经济发展环境,为各类业态和企业的集聚与发展创造条件,形成业态的聚集能量。区域内形态各异的“场”合理分布,能有效提升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东京通过构建由市中心区、8个副中心区、9个外围特色新城组成的“多核多圈层”的完整“场”结构,确保了其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结构效应,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发挥中心地区和优势产业、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伦敦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在结构效应作用下,以金融业、商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服务产业逐渐超越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在制造业内部仅有印刷出版业等都市型工业得到发展。

2.楼宇经济产业一体化。这是一个产业层面的概念,包括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指楼宇经济各产业之间、楼宇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之间的有机整合的过程,其目的是要促成产业的联动发展。该一体化是通过产业内部的分工合作和规模效应实现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功能。(1)纵向一体化,可完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不合理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在这里纵向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内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合理配置。虽然伦敦的制造业比重不断降低,但依托其与创意设计产业的良好互动,印刷、机械制造等仍具有很高的水平。(2)横向一体化,可充分发挥规模效应、节省交易成本,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取得布局上的系统优化效益,还可以集约用地。纽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大量的金融服务企业和相关产业在纽约集聚;同时金融中心的地位增加了纽约作为保险业的理想交易场所,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

二、基于一体化战略的发展路径

杭州发展楼宇经济要实施一体化战略的根本出发点是要建立一个空间上有序分布、高度浓缩和产业上紧密关联、互动发展的楼宇经济体系。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有三条发展路径。

1.统筹兼顾、错位发展,形成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错位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差异化战略与合理定位战略。各城区、楼宇经济发展重点区块应在努力分析各自的现实条件、清晰优劣势的基础上,对业态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定位,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以便都能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发展楼宇经济。杭州在“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基础上,又在市区沿钱塘江规划建设“十大新城”和一批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这些主城、副城、组团、新城和综合体是杭州发展楼宇经济的主要载体,对他们必须站在全市的角度统筹兼顾、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定位、协调发展。市政府层面应该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手段促进各城区之间的合理分工和协作,特别要关注对几个主要商圈、新城等进行的功能定位,防止出现业态同构化现象,减少或避免各城区、重点楼宇之间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实现差异化和错位发展,最终形成全市范围内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结构。

2.“三步走”、集聚发展,形成高度浓缩的产业空间内核。集聚发展是一种或多种产业为追逐外部规模经济、创新效益、竞争效益而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三步走”则是从多元化、特色化到一体化的业态演变过程。集聚发展是实施“三步走”战略步骤的基础也是实施目标,能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先进业态提供条件。“三步走”的起点可以根据各区块的基础、定位不同分别选择多元化或特色化,甚至一体化。如武林商圈、黄龙商圈等比较成熟的区块以及钱江新城等定位较高的新区,不能再走从多元化开始“三步走”的常规步伐,而是要高起点、高规格;而江东新城、临江新城、城东新城等区块则可以允许从多元化起步发展楼宇经济。因此,杭州发展楼宇经济应在主要商圈、新城、综合体和其他重点区块,依据“三步走”的思路有序推进,通过培育或引进品牌化、规模化的企业,并依托这些企业形成高度浓缩的产业空间内核。

3.先进合理、互动发展,形成紧密关联的产业空间衔接。产业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互动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依据市场规律而实现的产业互补、互利、互促的一种经济合作与竞争行为,这种竞合过程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在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强调楼宇经济各业态的一体化发展之外,更要重视楼宇经济业态特别是为生产者服务业态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如四季青服装市场周边地块选择拟发展的楼宇经济业态时,可以优先考虑时装的设计、加工、展示等上下游产业;中国美术学院周边地块则可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各城区在制定楼宇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产业扶持政策时必须结合当地以及杭州的产业特点,促进不同产业的联动发展,促进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科技、文化、人才相互支撑,实现多业态、多功能的互动和融合。在构筑产业链时还应当考虑杭州在杭州都市经济圈和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地位,积极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的产业。最终通过构筑合理产业链、促进不同产业互动发展,形成紧密关联的产业空间衔接。

三、实施一体化战略的对策建议

杭州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能够真正贯彻实施一体化战略,必须在组织领导、规划控制、政策引导、招商、服务和统计考核等方面做好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在市楼宇经济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领导下,切实加强对楼宇经济的领导工作。各城区要落实专人,明确责任,抓好发展楼宇经济相关工作,进一步贯彻实施市、区两级政府主要领导联系重点楼宇制度。

2.强化规划控制。对尚未规划的地块应尽早规划,明确土地用途。对于规划中及正在建设中的商务楼宇,超前规划楼宇未来主导业态及定位。对于已建成招商的楼宇,原有业态和规划定位不符的,应逐步予以调整。

3.发挥政策导向。尽快梳理出目前已经出台与楼宇经济相关的各类优惠政策,对现有政策要用足用好。同时,要抓紧制定出台引进和培育楼宇经济高端业态、与现有产业互动性强的相关产业的专项政策。

4.实施专业招商。应结合楼宇的规划功能定位、主导业态类型进行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充分发挥政府、中介、业主、物业在楼宇招商中的作用,实现招商四方联动,重点培育一支懂产业经济的招商队伍。

5.加大服务支持。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建立楼宇星级管理制度,打造商务楼宇服务品牌。完善服务平台,加快全市楼宇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实现楼宇规划、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全程服务和监管。

6.完善统计考核。加快建立全市楼宇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配备楼宇经济统计专业人员,建立统计网络。制定楼宇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分解目标,明确责任,并纳入相关部门、城区的目标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左学金等.走向国际大都市[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屠启宇,金芳等.金字塔尖的城市[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李文秀.美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01)

篇5

【关键词】CBD总部经济 比较 路径选择

引言

21世纪,最重要的两个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城市间的竞争趋势明显加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引起世界瞩目,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新引擎。与此同时,作为快速城市化、工业现代化产物的CBD,成为城市决策者们借以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路径选择。CBD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象征。而近年来,纵观世界上成功的CBD,如纽约曼哈顿、东京的新宿、巴黎的拉德方斯,往往都是大公司总部集聚地。由此,以跨国公司和金融财团为主体、以CBD作为区位空间支撑的总部经济,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发展的共同选择。

一、南京河西CBD与北京朝阳CBD、上海陆家嘴CBD发展总部经济对比

CBD总部经济,为大城市实现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模式,可以说各个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总部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南京河西CBD发展总部经济SWOT分析

南京河西CBD位于河西新城区中心位置,是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中央商务区,其发展对整个长三角区域经济具有重要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与国内北京、上海著名CBD对比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和功能定位,利用SWOT分析法,对南京河西CBD进行全方位测评,最后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路径选择。

(一)优势评估

1.河西CBD所在的建邺区境内水系纵横交错,交通便捷,将是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2.河西新城位于南京主城的西部,范围包括秦淮新河以北、外秦淮河和凤台南路以西,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生态良好。

3.河西CBD周围聚集了大量高水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如南京审计学院、省交通规划研究院等,为河西新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劣势评估

1.河西CBD所在的建邺区,经济实力较弱,地区竞争力不强。

2.河西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均,呈现两极分化,且缺少足够的消费人流,商业吸引力和商业开发不足。

3.河西CBD商业设施分布较为分散,各产业地块之间互动不足,缺乏整体性构造和协同发展。

(三)机遇评估

1.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跨国公司突破时空界限,为不断寻求最佳区位条件而集聚于综合水平较好的CBD,尤其是跨国公司总部的集聚,为CBD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2.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群快速推进以及南京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为南京CBD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3.青奥会的历史机遇,为河西CBD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区域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并促进区域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4.南京老城区的城市功能过度密集,交通条件恶化。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南京现代化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分散老城区功能,将城市重心西移,这一决策有利于河西CBD发展。

(四)威胁评估

1.河西CBD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威胁,是来自于上海浦东的陆家嘴CBD和南京老城区的新街口CBD的功能屏蔽。

2.河西CBD在建设过程中,受到旧体制、旧机制的制约以及筹资难度大等难题。使得河西新城的建设步伐缓慢,效率低下。

三、南京河西CBD发展总部经济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发展河西CBD经济,提高整体经济水平

CBD的建设必须要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否则会缺乏发展契机和动力,浪费大量人财物资源。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

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CBD能够吸引人才、汇聚公司总部投资的前提条件。因此,需优先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医疗、商业、文化休闲等基础设施。

(三)明确南京河西CBD总部经济的功能、产业定位

河西中央商务区应结合自身特色,形成与南京新街口、上海陆家嘴CBD错位发展、差异定位的格局。重点发展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业态,广泛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入驻本土。

(四)努力发展河西智慧CBD,引导和鼓励楼宇的智能化建设,在CBD各标志性建筑开发建设中,设计并辅助内部的信息化系统,满足入驻的总部企业对数字楼宇、数字商务平台的需求,从而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信息化环境

(五)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培育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应科学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公司总部入驻,并为在此就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配套的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

四、结论

近年来,CBD总部经济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共同选择。因此,发展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是河西CBD从规划建设之初就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为实现南京河西CBD总部经济新发展,需进一步优化河西新城的商务环境、行政环境、生态环境等,形成环境竞争优势,吸引国内外总部企业、跨国公司入驻河西CBD,从而有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形态转变,实现南京市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李宇红.国内外CBD总部经济发展比较[J].商业经济.2006.(15).

[2]王三银,王锐兰.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及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0).

[3]唐德才,徐斌,程俊杰.关于南京河西CBD规划建设的一些思考[J].南方建筑.2006.(11).

[4]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4).

篇6

关键词:经济运行监测;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55-02

一、经济运行监测定义、作用及现状

(一)经济运行监测定义

经济运行监测是对国民经济中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即时采集整理,使用数据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加工、汇总对比、总结预测,将得到的结果反馈给决策者、研究者和各项相关部门,为宏观调控、经济管理及研究工作提供定量的、客观的和科学的依据。

(二)经济运行监测作用

经济运行监测是做好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基础。经济运行监测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监测预警作用。实时监测经济运行的走势、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变化的情况,及时分析采集回来的各种信息,全面准确研判经济运行走势。二是沟通纽带作用。及时做好宣传和贯彻各项政策措施及产业政策工作,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倾向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及时上报,尽量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三是参谋助手作用。根据经济运行的走势,提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建议,为决策机构提供有益参考。

(三)商务区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现状

一是及时建立监测机构。为及时准确了解经济发展情况,锡东新城商务区(以下简称“商务区”)成立后就及时建立了经济运行监测制度,精心选拔人员,组建专门机构,专职从事经济运行监测工作。

二是初步构建监测指标体系。鉴于商务区经济是多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也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善的基本单元。在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上,选择了财政收支、开票销售、两税收入、工业产值(利税)、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市场销售、限上零售额、对外经济、工商注册等10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作为监测对象。

三是经济运行监测有效推进。由专职人员实时监测经济运行的走势,及时分析监测指标数据信息,并通过每月编制《商务区月讯》、每季度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等形式,让领导及相关部门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动态和特点,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进度和各项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分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商务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是监测研究成果丰硕。在强化经济运行监测的同时,为加快新兴产业培育,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商务区适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扶持楼宇经济、科技、金融等产业发展;针对商务区发展实际,加大产业研究力度,先后撰写了《“两车” 产业研究及发展思路、策略》、《电子商务产业研究》等一系列调研报告,为商务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二、当前经济运行监测存在问题

(一)监测机制不尽完善

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施需要在组织、人员、经费、制度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而目前却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人员配备不足,商务区专职从事经济运行监测工作仅有2人,且所学专业、知识结构与岗位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兼职数据收集人员往往积极性不高。其次,制度不完善,当前商务区主要是通过一个相对松散的联席会议来推进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往往导致实施不得力,容易演变成为一个部门或一两个人的事情,深层次推动难度较大。再次,长效机制缺失,在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带有苗头性的迹象,很多时候缺乏持续有效的机制进行调控,不少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致使经济运行监测失去意义。

(二)指标体系不尽合理

经济运行监测指标选取工作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有其科学的体系结构、程序流程和技术规范;同时又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对经济运行态势判断的准确性。受现实的统计基础、人员业务素质、新城独特经济结构等的影响,导致现有监测指标体系不尽合理,当前主要侧重选取总量指标、同比指标、事后指标进行监测,不能完全反映经济运行全貌。

(三)数据采集不尽及时

经济运行监测指标数据采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推进速度。首先,由于缺乏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人工逐一收集数据,工作效率较低,且很多关联数据准确性不高,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其次,各监测指标数据申报时间节点不同,导致收集数据进度不一,制约了整体工作推进。再次,由于提供监测指标数据的单位隶属性质不同,协调难度较大,往往通过个人感情、领导沟通才能解决问题,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四)监测分析不尽科学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经济运行调控的效果。首先,分析方法不科学,多侧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模型分析少,验算推理少,文字描述多,内容较为空洞。其次,分析质量不高,往往能够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原因,但是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建议较少,指导性不强。再次,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向各种不同需求对象不同形式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报告。

三、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机制建设,构筑制度保障

一是完善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职责,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以商务区牵头,商务区各办局、安镇街道相关部门、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共同协作的经济运行监测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建立经济运行监测督查机制,将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完成情况与部门绩效、人员岗位绩效考核评价结合起来,提升监测工作水平。三是完善与区发改、经信、房产、商务、统计局及市商务局等部门定期的信息交流制度,及时了解商务区经济发展在全区及全市开发区所处的位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四是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定期深入基层、重点企业开展调研,及时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问题、困难,通过重点企业这个点来剖析相关行业经济运行态势,以达到点面结合、综合分析、全面评价的效果。

(二)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

一是加强专兼职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内训外引”方式,提高队伍素质。一方面,通过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等多种培训形式,强化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期提高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增强应对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适当引进一些经济学、统计学等专业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壮大现有工作队伍,提高队伍整体水平。二是健全激励机制,积极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激励专兼职工作人员苦练基本功,提高业务水平;在薪酬、荣誉等方面坚持向经济运行监测一线员工倾斜,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效地保障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的良好运转。

(三)加大资金投入,构建信息化平台

一是构建经济运行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通过建立监测数据网络管理系统,来构建经济运行监测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共享平台由商务区统一扎口管理,平台包括企业数据直报系统和各协作单位数据共享平台两个部分,其中,企业数据直报系统,可以直接获取企业一线申报数据,数据来源直接,时效性和真实性比较好;协作单位数据共享平台,以定期共享汇总各协作单位数据作为基础,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同时,数据共享平台还需具备数据查询功能、统计功能、运算功能、功能、预警功能、报表生成功能,为经济运行监测提供便利。二是推广使用监测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推广使用监测数据共享平台,确保专兼职人员熟练使用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便于及时开展相关工作。

(四)科学合理监测,提高监测质量

一是科学选取监测指标。经济运行监测指标的选取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对经济运行态势判断的准确性。在指标选取上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全面性;(2)可比性;(3)可靠敏感性;(4)适用可行性。同时,针对商务区实际,在原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适当选取一些主要先行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在房地产、商贸服务、工业经济等方面进一步细化监测指标体系,力争做到“事前有预判,事中有监控,事后有总结”。二是合理使用分析方法。在分析方法上努力实现五个转变:由单一的定性分析,转变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由单一文字描述分析,转变为以文字描述为主,辅之以模型分析、逻辑推理分析;由侧重总量的监测分析,转变为总量、行业和结构的全面监测分析;由侧重事后分析,转变为抓住主要先行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由侧重同比监测分析,转变为环比、同比全面比较的监测分析。三是扎实提升分析质量。通过准确把握“准、实、快、精”四字方针来提升监测分析报告的质量。首先,把握“准”,突出监测分析重点,围绕中心工作,从经济运行的走势变化中进行分析;其次,讲究“实”,杜绝虚假和编造的信息,做到喜忧兼报;再次,突出“快”,严格规定各类分析报告尤其是重要、紧急报告报送时限;最后,注重“精”,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分析。四是构建不同来源观点互补的监测分析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与专家学者、行业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经济运行的情况,认真听取他们的分析及建议,吸纳不同来源观点,力求多维度、多角度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做到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点与面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对经济运行的全面把握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艳芳.县域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价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134-135.

篇7

关键词:特色文化产业集聚规模效应

近年来, 在金融全球化、信息数码化、产业集聚化、消费娱乐化的强大潮流冲击下, 出于全球化分工协作和市场交换的考虑, 从伦敦、柏林、新加坡到上海、香港、北京, 许多中心城市都在快速地发展一些新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它们显示了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的就是一栋楼宇, 有“楼宇产业园”之称,如上海多媒体产业园;有的则是生态性的村庄,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设计之家,如北京的宋庄;有的是在旅游胜地, 集聚了一批演艺项目, 成为旅游演艺之园,如浙江横店影视城;也有的利用旧城的改造, 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化工厂,如北京的798艺术园区,上海的1933和深圳的F518时尚创意园。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各地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迅猛,,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培养,文化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十二五”已经启幕,在推动文化产业新一轮增长的战略布局中,如何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度,充分发挥园区的综合效益,是决策部门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认识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集聚的动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将有利于促进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合理推进,发挥特色文化优势,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定义

所谓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引领社会消费潮流的新兴产业,它既具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而本文所论述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外影响较大、与其它区域相比具有独特或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其特点是产业开发价值高、发展潜力大、难于复制、不可替代。

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是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使区域内的人们强化对特色文化的感性认识,扩大它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包括影视制作、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策划、游戏动漫等多种类型。集聚布局倾向在专业人才集中、具有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主要利用工业遗址、存量农居和历史建筑等改造形成。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特点

近些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已经有了较快推进,突出表现是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目前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表现出了如下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开始形成新的增长点。从目前国内出现的一些文化产业园区看,呈现出了数量多的特点,园区的增长速度开始赶上经济整体的增速,如北京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北京798艺术园区、深圳大芬油画村、上海田子坊等等,都是以发展特色产业文化为主体的。

二是运营模式多样化。从园区的运营模式来看,既有民营资本投资,也有政府参与投资,或者由一定的协会组织对园区进行管理。并且许多地方政府也把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纳入到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中。

三是产业关联度较低。主要是资源和精品项目缺乏市场开发和相关产业的联动,未能形成有效产业链。集聚区内专业化分工不够,生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园区的业务单一性很强,未能形成一个融合各产业链的文化企业集团。

四是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不少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分散。

五是特色文化品牌优势不突出,缺乏品牌竞争优势。许多城市建立产业集聚区,是为了树立本地域的品牌。一定的地域品牌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文化特色联系在一起,是该地域的信息载体,成为一种无形资产。作为地域品牌的产业集聚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城市的一种身份象征。在目前国内外引资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塑造地域品牌特别重要,已成为聚集投资者、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培育策略

一是要资源集聚化。特色文化资源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和依托。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每一个区域都有很多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特色文化。但是,在这些特色文化中,有的文化价值高、发展潜力大、可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而有的作为产业开发价值不大,发展前途较小,只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和保护。因此要依托区位和人文优势,充分发挥城市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通过挖掘、嫁接等方式,最大限度整合、开发和利用好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形成文化资源聚集效应与合力,推动文化经济跨越发展。

二是要产业链条完善化。积极推动集聚区产业链上游项目向下游延伸,下游项目向上游拓展,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在集聚区的同一产业内,由制造、再加工环节向设计、研发、销售、配送等附加值高、最能体现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上下游环节拓展,培育文化产业价值链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相关产业间,通过产业联系和文化的外部效应,依靠原有传统行业优势,发展面向传统行业的创意设计等高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整合、优化产业链,实现与创意设计产业的互为推动发展。放大项目带动作用,实现竞争力的最大化,加快产业整体发展。同时,依托区域特色的产业基础和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实现两个高端产业链的完美对接。

三是要产业差异化。积聚特质、形成特色,避免趋同化、防止一般化,不能成为某个地区产业发展的“翻版”和“复制品”,而要做本地文化产业的样板。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介,强化区域特色文化。突显文化优势,刺激、引导需求,从而使人们形成自觉消费特色文化的习惯,使区域内外的人们对特色文化产品的需求形成一种偏好和追求。并且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使集聚区品牌成为区域文化代表。维护好品牌要在特色文化产业内部形成龙头品牌企业,避免小而散的简单扎堆现象,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影响力、提高品牌力。

四是要产能规模化。特色文化产业的规模越大,特色文化产品和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由于国内开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的时间不长, 缺少规模化、实力强的文化产业集团,导致很多地方的特色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因此,要坚持“增量优选、存量优化”的原则,在集约式发展的同时,注重量的扩张。政府应高效运用金融杠杆、贷款贴息、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和帮助有潜力、有影响力的优质企业、园区做大做强,增加产能,形成规模,实现高增长、高效益。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主编. 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 0 0 6

[2] 任东峰 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0(05)

[3] 姜长宝 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因及其培育[J]-商业时代 2009(22)

[4] 梁军. 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5(2)

[5] 张长立.产业集聚理论探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4(12)

[6] 陈汉欣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特点与集聚区浅析[J]-经济地理,2009(5)

[7] 孔建华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J]-文化建设,2008(2)

篇8

关键词:都市微农业;食材花园;技术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11902

1 都市微农业概述

在自家方寸空间或角落里种花植菜,这是许多城市市民都曾有过的经验。单纯种花满足的仅是人们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如果把果蔬种之如花,则是一石二鸟。当前国外盛行的食材花园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田园生活及绿色食品更加向往,不少市民已着迷于建造自己的食材花园。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都市农业除了能生产出农作物产品外,还能绿化美化城市环境。都市农业是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产物,在美、英、法、德、日等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都市农业普及度很高。

都市微农业就是微型都市农业。由于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与国外不同,市民自家建造的食材花园普遍属于“迷你型”,因此国内学者称为“都市微农”。现在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超过了30 m2,如果单讲该指标,中国与欧洲各国相比差距并不大,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居民居住在楼宇当中,独门独院住宅相对较少[1]。

近几年,我国政、学两界都有人在大力倡导发展都市微农业,例如,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湖州市农业局、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率先提出了用“城 市微农业”来概括和表现以满足城市人群对新农业元素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新兴产业门类[2]。2016年海南产业经济研究院组办了“海南都市微农业发展研讨会”。基于此,本文对都市微农业进行了相关探讨。

2 都市微农的土地问题与技术

2.1 土地规模

依据笔者的经验总结,只要计划得当,在一块1.5 m2左右的地块上,就可以生产出满足一个人的蔬菜需要量。以3口之家计,所需面积约为4~5 m2。如果采用3层货架式立体种植,平面位置占用也就1 m2左右。由此可见,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市民家庭都具备进行微农业的基本条件。

2.2 立体种植

除层架式外,立体种植还有立柱型、立墙型、垂吊型等,后几种需要采用特殊的种植容器。立体种植的最大好处是节省占地空间,其缺点是:不便于操作,浇灌和排水难处理,往往还会带来诸多家庭卫生上的麻烦。

现在市场销售的用于立体种植的容器、器材多数价格偏高,适用性能也较差,对此笔者的经验是自己购买大型PC管稍作改造,既便宜又适用。

在设计都市微农之初,切不可忽视楼面承重规限这个安全问题。蔬菜种植所需土层厚度一般20~30 cm即可。一般土壤的密度多在2.6~2.8 Mg/m3范围内。5 m 2菜地,总重为2~3 t,这一重量大约与3 m长的常规砖墙相当。采用层架式种植,应该首先楼面局部承重是否超限。

2.3 菜地规划

植物正常生长需要具备一定的光照、通风条件,家庭微农需要实现蔬菜均衡的不间断供给,因此规划上要满足以上要求。以边长1.2 m的正方形微地块为例:①把该地块按“九宫格”划分,即分隔为9小块,每小块面积40 cm×40 cm。②假定种白菜。白菜的生长周期为60 d。较好的办法是按九宫格是把该地块分格。每小格种4株。可以分两批下种,第一批先种对角线5格;30 d后,前批种植蔬菜已成半大菜苗,在未来30 d中可以持续采食;第一批种后20~30 d,在空格种下第二批,之后,大小菜苗之间就形成立体套种关系。

2.4 土质与追肥的问题

优质土壤需要兼备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肥力充足几种特性。 家庭微农用土可以直接从园艺店购买。土壤自行解决的来源途径有菜园土、山基土、草木灰、堆肥土等。

为了生产出绿色食品,最好只用农家肥。非经过充分发酵改造过的农家肥一是有异味,二是不卫生。因此,在蔬菜种植期间以不追肥为上策。要不追肥,就得有优质精土。笔者经验,用鸡粪土埋半年以上形成的蚯蚓土,不用追肥,土壤够用肥力可保持两年以上,可数度轮作。

3 都市微农的管理技术

3.1 浇水

种植区位置以邻近卫生间或厨房最佳,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废水。厨房废水常含油污,但油污本身就可转化为肥力。卫生废水多含洗衣粉等化学物质,去污类化学物的成分与磷肥近似,也有肥地作用。如果想生产纯绿色食品,则含化学物较多的废水只用于浇花。

如果种植区处于封闭的室内,则水份蒸发速度较慢,浇水时间间隔通常在7 d以上。这就需要注意因为土质含水过重导致的植物烂根问题。

在敞开式阳台等处种植,水分蒸发散失速度通常比自然地块快,对此,可用碎石覆盖土表。碎石覆盖,既可保水,又美观、清洁。

3.2 光照

可能会有不少数人碰到光照不足的问题。对该问题的应对之法:选择性种植耐荫性蔬菜品种,或者采用灯光照射的技术,制造一个拟自然状态的种植环境。

3.3 节令

任何植物都有一个适用生长温度问题。种植区位于室外,种植果蔬品种需要按照节令来做。如果种植区处于封闭的室内,则需要灵活掌控。

3.4 防控病虫害

施用农药是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最为有效和简便的方法,但同时会造成农作物被污染。绿色微农业,可以用开水浇灌地块,利用高温杀灭病菌和害虫。

4 微型食材花园问题

4.1 种菜如花

多数蔬菜植株的美感并不亚于常见花草植物,很多蔬菜的花、果同样宜于观赏。例如,不少花友会种一株滴水观音,它有剧毒,从赏叶角度论,它完全可以被一株芋头替代;红薯的藤叶,与长春藤差不多;一株茴香的效果完全可以取代文竹,等等。

4.2 种花如菜

古往今来,中国人都喜爱种菊。《农桑辑要》记载:“菊,蜀人多种之。苗可入茶,花、子人药。然野菊大能泻人。惟真菊延年,花乃黄中之色,气味和正:花、叶、根、实,皆长生药。其性介烈,不与百花同盛衰,是以通仙灵也[3]”。多年来笔者就是把菊苗、菊嫩叶、当蔬菜吃。

实际上可以食用的花卉植物很多,如罗勒、薄荷、藿香、荷莲、槐花等等。

4.3 花菜混植

在家庭食材花园中,完全可以借鉴园艺学中的植物配置经验,把不同品种植物种在一起,使之相互陪衬、哄托,达到最佳视角效果。

5 结语

城市市民利用闲暇从事微农业,能健身养性,利己利人,提升生活品质,在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堪忧的当今,尤其值得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中日经济专家合作编辑组.现代日本经济事典(乙)[M].北京:中国社会科W出版社,1983.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 香港经济体制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043-02

当面对全球次贷危机的巨大冲击时,金融风潮的连锁反应对我国香港模式发起了巨大的挑战。而这样的冲击在10年之前就曾登陆过香港。后的11年内,经济大起大落,如“W”般的发展轨迹也牵动着大陆经济的震荡和变化。那这两次金融风潮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呢?经济跌宕的事实给我们调整香港模式带来怎样的启发?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在理论上讲“通常涉及到金融系统、投资和消费、实体经济部门、社会信用等各个层次,是一种综合效应,它包含着凯恩斯效应、威克塞尔效应、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

从金融危机对投资渠道的影响来看,当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下降,债券市场首先会出现失衡,接着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在凯恩斯效应中,冲击发生后,利率和债券价格发生变动,会导致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改变。当市场利率上升,间接融资减少,而债券价格的下降又将导致直接融资的减少,通过投资乘数,会成倍地放大为GDP的减少,形成金融危机。

从金融危机对生产结构的影响来看,当出现经济衰退和消费需求下降时,生产企业由于库存大量增加,短期内会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对供应商来说,意味着存货超过正常水平,需要缩减生产,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减少消费需求。如此循环反复,把更多的产业和行业卷入危机,并由此引发社会上信贷链条的断裂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蔓延。由于各国产业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外贸依存度普遍较高,一旦某国的某一产业因产生非效率,就会影响国际上与该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出现大量公司的倒闭,从而使与之有密切联系的金融机构坏账骤增、经营困难,最终引发国际性金融危机。

从金融危机对消费的影响来看,当金融市场出现不利冲击,例如股市崩溃、国际投机冲击、社会化风险恶化等,首先影响到是市场信心。一些评论家认为,经济危机最大的影响,不是经济总量的锐减,而在于市场信心的丧失。市场信心一旦衰退或丧失,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发展陷入滞缓,使得经济萧条期延长,造成更大规模的衰退。

二、两次金融危机在香港传导原因的比较

(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在的第二天,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以及我国香港,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地区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1.从直接触发因素来看。香港是一个细小的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市场很小,易受的周期性因素影响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波动。1997年,当面对大量国际金融市场游资的剧烈冲击时,东亚各国或是货币贬值,或是要素价格下跌,造成金融动荡。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炒家多次狙击港元,造成利率扯高,资产价格大幅下降,金融机构破产,连带实体经济发生滑坡,甚至崩塌。

2.从内在基础性因素来看。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的金融中心,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国际炒家沽空港元、扯高利率时,香港为维持稳定,不得不在货币贬值,降低成本或者资产贬值,要素价格下调两者间作出艰难选择。由于政府力图确保联系汇率稳定不变,因而选择资产大幅贬值,使得利率高企,银根短绌,价格下调,因而连带产生股市大跌,消费投资萎靡等负面影响。加上香港实体经济结构不平衡,以股市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和以楼市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严重背离价值和购买力,逐渐形成泡沫。泡沫经济成为香港受到金融风潮侵袭的内在重要因素。

3.从世界经济因素来看。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也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各个经济体之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如当亚洲金融危机引发印尼、日本的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时,作为印尼的第四大投资来源区,香港投资萎缩,损失巨大;同样,我国香港也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港日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在港分行被迫关闭,也使香港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其他地区的经济危机也直接导致香港的旅游业收益大幅下降。

另有一些观点认为,亚洲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对亚洲模式,尤其是对新生香港的一次蓄谋已久的“政经双赢的经济侵略”,因而认为以国际炒家为主角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财富掠夺更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国际因素。

4.从政策性因素来看。1997年祖国,“回归”因素就像酵母一样刺激着香港经济的发展,也激励着国际资本在香港的投资,经济信心直线走高,“中国概念”被成倍放大。红筹股、H股以及引发股价飙升的“染红效应”,使得港股市盈率高至2000以上,要知道80年代初的日本,当股票市盈率达到60~70时,股市几近崩溃,因而2000多的市盈率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泡沫之盛,令人瞠目。因而回归效应一定程度上也造成香港经济自身过热的弊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股灾在所难免。

(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金德伯格研究发现,危机每隔十年轮回一次。危机是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风险会寻找经济中最薄弱的部位释放出来。市场一体化使得资本市场正在成为危机的突破口和传导渠道。因此,谈及这次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首先要从世界因素入手。

1.从世界经济因素来看。尽管这次危机爆发不是由西方国家“蓄意制造”的,源头也没有直接针对香港本土,但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格局下,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如蝴蝶效应般,也将传染给其他各个地区,香港自然无法幸免。

2.从触发因素来看。对于香港而言,其坚守联系汇率制,港元与美元相挂钩,因此香港汇率稳定依赖美元稳定,而当美国经济发生波动时,香港经济自然会产生同步的影响。如今的美国经济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很快传染到了香港,渗透到香港的各个行业领域。

3.从内在基础性因素来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汇集着世界各大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虚拟经济繁盛异常,与世界金融联系极为密切。而香港的债务市场也已发展为亚太区内其中一个流通量最高的市场。同时,香港还是世界活跃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心。当美国金融出现剧烈震荡,华尔街一片萧条之时,各个金融机构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在香港被逐个推到。这一点有别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另一方面,香港持续多年的高通胀率也是促发经济危机的内在基础性因素之一。尽管在亚洲金融危机过后长达68个月的时间里,香港经历了持续的通货紧缩状况,但从2003年后期经济恢复以来,高通胀率又见端倪,高通胀与低利率产生的实际负利率导致香港银行“脱媒”现象严重,大量资金流入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寻求价值增值。这些市场在过度需求拉动下虚拟泡沫不断增大,反过来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

三、两次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产生的影响

正如前文传导机制的分析,金融危机往往是由金融行业逐步扩散着整个经济实体的,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大体有相似性。所以在探究影响时,本文将偏重于2008年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

1.失业问题。全球金融危机触发香港连串裁员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8月至10月香港的失业率为3.5%,较7月至9月微升0.1个百分点,但已是过去一年新高。零售、运输及进出口贸易业成为失业重灾区。有人力资源顾问指出,农历新年后的就业市场将会非常严峻,预期失业率在明年中上升至5%。

2.楼市问题。香港地域面积仅为1096平方公里,但平均滞留人口却高达1120万,土地和楼宇的供求矛盾非常突出。房地产业的高额利润诱使几乎所有资金雄厚的港内大企业集团涉足该行业,许多投机商利用市场供求失衡大肆炒作哄抬楼价。在这些因素刺激下,香港房地产市场维持了多年的持续兴旺,同时楼市超买严重,积聚了相当的投机泡沫,调整在所难免。

3.财政赤字。自以来,连续出现六年的财政赤字。在收入方面,由于楼市持续低迷,土地收益、来自地产公司的利得率税、物业交易印花税等相关收入出现结构性下调。支出方面,在通货紧缩的影响下,政府名义开支增长率高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而加剧了财政赤字的扩大。

4.旅游与消费。金融危机引起该区域内各国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客观上降低了境外游客在这些国家旅游的费用。而在联系汇率制下,香港旅游业在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

消费方面,在香港,居民财产的相当比例以股票和楼房保值形态存在,它们的升跌直接影响居民现有财富水平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港股大幅下跌及楼市调整令居民财产损失严重,由此产生的负面财富效应将促使个人削减消费支出,连带物业行情也出现的调整,加上就业前景不明朗,消费者的欲望大大降低。

5.贸易表现。香港属于外向型经济,出口对经济发展极其重要,在金融海啸下,以美国为主的经济环境转差,大大降低对商品的需求,香港出口业首当其冲。

综上所述,两次金融危机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虽起因各有不同,但都对香港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解决问题,化解危机,以及如何稳定长期经济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范爱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探析[J].世纪经济,2001(6)

2.姚国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一个综合解释[J].南开经济研究,2003(4)

3.郭国灿.回归十年的香港经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2007

4.约翰.卡尔弗利(美).泡沫――从股市到楼市的繁荣幻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曹元芳,关超等.美国次贷危机:原因、机制、教训[J].华北金融,2008(5)

篇10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改造;能耗监控

当前,国家倡导“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健全节能市场化体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对节能方面技术及经验比较薄弱的医院来说,与专业的合同能源公司合作,实施合同能源管理,不失为一个良策。

一、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

(一)医院零风险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能服务公司可对项目进行全权运作,并向客户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因此,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了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医院无需承担节能改造的任何风险。

(二)医院零投入

医院在无需任何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从项目启动起即可节省节能改造、能源消耗等费用支出,并且在合同期满后还可得到节能服务公司所投入的节能设备,继续享受项目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节能收益,同时节能改造落实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可谓一举两得。

(三)节省设备管理

相对于自主聘请节能专家设计节能方案、采购节能设备、督导施工、聘用工程师操作维护、自主运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但避免医院自主进行节能改造和管理带来的繁冗工作,还可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同时医院也能享受到专业化的能源管理服务,进而可集中精力建设好医疗服务,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

(四)保障节能效益

相对于医院自主进行分期分散的局部节能技术改造,专业节能服务公司拥有专家团队,并且综合采用成熟的节能技术以及稳定高效的节能设备进行项目整体运作,可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而且使整体节能收益更有保障。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应用与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与某能源科技公司历经近9个月,通过对节能改造项目的前期策划、方案论证、节能设备的比较,以及节能项目的实际测试及节能效果的理论预测等步骤,经双方多次讨论研究、专家咨询论证、科学分析,最终双方确定签订了为期7年的节能效益分享型能源管理合同。

(一)项目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位于沪闵路3210号,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核定床位数1300张。整个医院由24栋单体建筑组成,全院共有19个病区,其中普通精神科病房11间,老年病房4间,传染病房2间,康复病房1间,戒毒病房1间。

院区内的A、B、C、D、E 5栋新建建筑,全部采用风冷热泵系统满足建筑的全年冷热量,每栋均设置2台风冷热泵;闵行院区老病房楼L1至L10建筑采用VRV进行供冷供暖,其余建筑采用分体空调满足冷热需求。全院的供热水及供蒸汽系统采用2台燃油蒸汽锅炉进行集中供热,其单台额定蒸发量5t/h,额定蒸汽压力1.0MPa。全院的供热负荷主要包括各类病房洗澡用热负荷、衣物消毒用热负荷、食堂用热负荷、医疗器械消毒用热负荷等。由于医院常年存在热负荷的要求,锅炉常年要运行,导致医院每年耗油量较大,运行费用高;医院门诊楼、新建5栋病房楼,以及食堂、后勤楼、行政楼、老门诊楼、宿舍等处仍广泛使用普通荧光灯和白炽灯,并且每栋楼均配有电加热开水器,共有32台功率均为12kW的电加热开水器提供饮用水,开水器基本未采用节能手段,有一定的节能潜力。综合上述医院的情况,项目组针对该院进行了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照明系统节能改造、电加热开水器节能改造及能耗监管平台的建设等节能措施。

(二)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

1.集中供热系统简介

医院供热系统采用2台燃油蒸汽锅炉,单台额定蒸发量5t/h,额定蒸汽压力1.0MPa,锅炉房设于地面一层单独房间内。全院的供热负荷由各类病房洗澡用热负荷、衣物消毒用热负荷、食堂用热负荷、医疗器械消毒用热负荷组成。其中,食堂、衣服消毒、医疗器械消毒为直接用蒸汽的形式,其余为通过板换提供热水。根据锅炉操作人员介绍,2台燃油锅炉最多运行1台,目前采用自动控制,控制参数为锅炉出口蒸汽压力。当蒸汽压力超过0.85Mpa时燃油锅炉卸载,当蒸汽压力低于0.53Mpa时燃油锅炉再次加载。由于医院常年存在热负荷的要求,锅炉常年要运行,导致医院每年耗油量较大,据统计2009年2台燃油锅炉年燃油耗量为381t,2010年为401t,2011年为375t。

2.节能改造措施

根据医院要求,结合现有能耗数据资料及多次现场踏勘、综合分析,本次医院供热水系统改造由更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的空气源热泵系统代替,而医院消毒、厨房等蒸汽较小的需求则改为小型燃气蒸汽锅炉和小型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方式满足,这样既满足了院方正常需求,又避免了继续使用燃油锅炉供蒸汽严重浪费能耗的现象,进而有效降低能耗,减轻了能耗运行费用。

通过对医院各栋楼宇的热水需求量、热水供应时间段、屋面承重、管网铺设,以及每次使用时放空部分冷水对使用者造成不适而可能发生投诉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改造中各栋楼宇利用了原有管路,改造机组安放于具有良好通风条件的位置。本次改造中根据每栋楼宇的热水及蒸汽需求量,供热水系统安装了空气源热泵21台,循环水泵27台;供蒸汽系统安装了15台小型燃气蒸汽锅炉和3台小型电加热蒸汽发生器。

3.节能改造效果

合同能源公司实施了对集中供热系统两台燃油锅炉的节能改造,改造系统经过3个多月的使用,系统运行正常,节能效果明显,并且通过能耗监管平台对改造系统空气源热泵、电蒸汽发生器及小型燃气蒸汽锅炉耗电量进行了监测。改造前燃油锅炉年耗油量为375t,其运行费用为312.6万元,而单月平均运行费用为26万元。改造后2012年3月份的空气源热泵、电蒸汽发生器及小型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耗电量为5.3万kWh,耗气量为1.2万平方米,而运行费用为9.5万元;4月份的空气源热泵、电蒸汽发生器及小型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耗电量为3.9万kWh,耗气量为1.4万平方米,而运行费用为8.9万元;5月份的空气源热泵、电蒸汽发生器及小型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耗电量为3.5万kWh,耗气量为1.2万平方米,而运行费用为7.5万元。依据上述数据,该改造系统预计年节省运行费用212万左右,节省标煤180t。

(三)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1.照明系统简介

改造前,医院门诊楼、新建A、B、C、D、E病房楼,以及老门诊楼等处仍均广泛使用普通荧光灯,单管功率为36W,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2.节能改造措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新型的节能灯管,新型节能灯管要比传统灯管具有更高的照度和更小的功率,针对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原有的荧光灯T8灯管+电感式镇流器更换成T5节能型灯管+电子镇流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次节能改造共更换1311支28W的T5节能灯。

3.节能改造效果

项目组为了实测出新型T5节能荧光灯的节能效果,通过分项计量电表对原有36W的T8荧光灯和28W的T5荧光灯进行了48小时不间断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项目组通过对1311支新型T5节能荧光灯的节能改造,效果明显。根据医院照明开启时间(医院每天平均开启10小时)和上述测试结果,预计年节约6.7万kWh,节省运行费用6万元,节标煤20t。

4.电加热开水器节能改造

(1)电加热开水器

改造前,医院每栋楼均配有电加热开水器提供饮用水,共设有32台,单台功率均为12kW。电加热开水器的具体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2)节能改造措施

依据医院引用水的实际使用情况及开水器的运行能耗,本次改造将原有的12kW传统开水器替换成为12kW即热式节能开水器,共更换32台。本次改造中所选择的即热式节能开水器可24小时连续不间断提供开水,从而解决了普通开水器一次仅接出可饮用开水约6~8瓶后,再等待7~10分钟才能再次接出开水的问题。同时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考虑,选用的即热式节能开水器可杜绝阴阳水和千沸水。

(3)节能改造效果

项目组为了实测出即热式开水器的节能效果,通过分项计量电表对原有的普通电加热开水器和即热式节能开水器进行了168小时不间断测试,测试结果见表4。

项目组通过对32台新型即热式开水器的节能改造,效果明显。根据医院开水器的运行情况(每天平均运行10小时)及上述测试结果,预计年节约10万kWh,节省运行费用9万元,节标煤31t。

5.能耗监管系统

(1)能耗监管系统

此次改造,为医院建立了一套能源监管信息平台,可对建筑的耗电系统、设备进行分项、分设备计量;同时对各耗电系统、设备实施在线监测、实时计量、及时汇总、分项分设备动态能耗信息。建立了网络化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了医院的能耗数据和能耗标准,为科学管理、合理考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严格控制能源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且通过能耗监管平台的精细化管理手段,提高了医院的能源管理水平。

(2)医院能耗监测

医院能耗监测按照不同的监测需求,可以监测建筑总体能耗、建筑的能耗模型、建筑动态能耗等,分类分项监测建筑的能耗,界面采用直观的图形化界面来监测能耗数据,支持逐时、逐日、逐月、逐年能耗监测页面之间的自由导航。支持按照区域、建筑功能、分项、分类来监测建筑的用能情况。

(3)重点用能设备能耗监测

可以监测重点用能设备的运行能耗、状态(停止、运行、故障等),设备运行安全等,利用图形化界面对重点用能设备如热泵机组、空调设备、照明、电梯等实行动态监测,掌握重点设备的用能高峰期、用能超标点、设备起停情况等。

(4)配电系统监测

显示配电线路监测情况,可根据各条件,定位查看监测情况及安装方位。系统提供配电监测模型,可以根据配电线路的实际情况组态配电监测界面,监测各低压配电回路三相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并且系统还可以通过组态配电监测界面,监测配电线路的损耗,计算线损率。

(5)节能改造效果

当前,能耗监管系统已经投入运行,通过对医院用能数据进行查看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开展管理节能工作。同时,结合监测数据平台,可有效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提升医院的用能水平,形成节能运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医院2011年用电费用在480万左右,根据安装能耗监管系统后双方约定的节能率计算,预计年节约6万kWh,节省运行费用5.4万元,节标煤17t。

四、结束语

通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集中供热水系统、照明系统、电加热开水器以及能耗监管系统等,年节约总费用232.4万元,节标煤248t,投资总费用为469万元,投资回收期为2年左右。由此可见,合同能源管理不但符合医疗系统后勤社会化的趁势,而且有利于深入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在享受到专业化节能服务的同时,还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节能管理机制,为医院带来了明显的节能效益。

参考文献

[1]路宾,曹勇等.上海医院建筑用能状况分析与节能诊断[J].暖通空调,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