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系统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28 18:0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验室管理系统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验室管理系统现状

篇1

【关键词】非煤矿山;通风系统;现状;安全管理

1、非煤矿山通风系统现状

1.1通风系统不可或缺

我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矿产资源数不胜数,各式各样的矿山分布在各地。大多数的矿山是地下矿山,地下矿山的受到地下条件的限制,规模小,通道阴暗潮湿,矿内空气条件差,粉尘堆积,有些时候一些爆破活动产生的影响甚至能影响人体的健康。所以通风系统就体现出了它的价值,好的通风系统能有效的降低粉尘浓度,派出有害气体,保护工人的身体安全,也防止了爆炸等灾害的发生。

1.2机械通风系统大量应用

最近有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建立机械通风系统的矿区刚刚超过半数,总体安全情况令人担忧,甚至一些地区的通风系统不足半数,给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但是令人高兴的是,一些地区的通风系统已经普及,成功减少了这些地区的灾害发生率,较之以前是极为明显的大进步。简单地说,随着近些年我国对通风系统的推行力度越来越大,对安全情况的越来越重视,我国的采矿行业安全情况越来越好,在新的技术研究中,已经成功融入了高新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2、现在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国仍然处发展中,通风系统的应用仍然处在稳定推广阶段,在管理时仍存在很多不足,事故发生几率仍未减少到让人满意。

2.1机械通风系统普及率低,系统不完善

很多地区仍然在使用原始的自然通风,另外个别地区虽然存在机械通风系统,但是系统有很大的缺失和漏洞。漏洞主要体现在:(1)系统没有正规的设计架构(2)通风系统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地形和建筑结构(3)通风系统不能随通道的前进及时架设(4)系统结构混乱,系统的工作效率低,覆盖面积没达到要求(5)通风机械质量差,供风量不够(6)系统结构冗杂,出现循环风漏风情况。

2.2矿山对通风系统安全管理不到位

个别地区对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不重视,经常认为通风系统是辅助型结构,可有可无,造成了很差的影响。通常这些单位会有如下不足(1)缺少对通风系统专门监管的部门或人员(2)通风系统管理制度条例缺失,管理工作无规可循(3)对废弃采矿区域不再采取措施,浪费风力(4)对爆破后通风工作的处理不到位(5)通风系统缺少定期的维护和检查(6)公认的知识储备量不足,缺乏防范意识和危机意识

2.3政府的相关部门监管力弱

政府相关工作做的不到位也是通风系统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下面列举:(1)相关部门监管人员专业知识薄弱,重点模糊(2)因为外因降低监管标准,放松要求(3)监管人员对实地的考察太少,不了解详细情况。

3、安全监管措施

为降低地下矿坑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对通风系统的安全监管迫在眉睫。详细来说,提高监管要从主要相关人员入手,即企业和政府的相关部门相关成员,需要明确其的职责,使其有良好的安全意识,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几率。

3.1企业的安全管理重点

3.1.1通风系统的不断完善。未建立机械通风系统的地下矿山应按 照国家有关法规 、标准的要求设计和建立机械通风系统,风机选型及线路布置要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在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必须安装局部通风机。已经建立机械通风系统的,要按照规程要求进一步完善 ,使通风系统符合矿山的实际情况,满足井下用风需求,避免出现污风、循环风、漏风等现象。同时,尽快设置井下通风系统的监测监控设备,并根据井下生产变化及时调整通风系统,定期更新通风系统图。

3.1.2通风管理体系的健全。企业应该给通风管理配备专业的管理人才,建立专门的部门对通风系统进行管理,健全建立通风管理体系,详细规定安全标准,规范操作流程,明确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流程和规范,并做好记录以便核实和检查。

3.1.3通风管理时加强采集挖掘地区的管理。由于采集挖掘地区的灰尘最大,空气条件最差,最危险,所以该地区的通风系统要明显加强。必须要有专门的通风机负责,不能采取扩散通风的方式。通风机要固定结实,牢固,保证不被损坏,每次工作要保证通风机的正常工作,经常维护,经常检修,确定通风机能够长时间稳定高效的工作不会临时罢工。

3.1.4对废弃通道和采空区同样进行管理。国内的地下矿区有明确规定,凡是暂停或是永久废弃使用的通道矿区,已撤出通风系统的矿区,无贯穿风力的矿区要设置明显的警示牌防止工人误入。如果要重新启用就要确保通道内的空气达标,通风一段时间后方可进入。使用完毕及时封闭。对于独头巷道,工作人员进入前要确保通风三十分钟,空气质量达到标准,工作人员工作是确保通风机稳定工作。

3.1.5加强爆破作业通风安全管理。矿山进行爆破作业必须按照规程进行,起爆前应认真检查爆破作业地点的情况,确认作业通道和撤离路线安全畅通、爆破后能有效通风、现场其他人员已经全部撤离到安全地点后,方可实施爆破。爆破后必须先开动局部通风机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必须等炮烟散尽后,经检测确保空气质量满足作业要求后,方可进入作业。若发现炮烟浓度超标,应立即上报管理人员,切勿盲目进入作业面检查或施救。井下炸药库应有独立的回风道。

3.1.6定期进行矿区风力风速等信息的检测。每年一次反风实验,记录数据。主扇或通风系统反风,应按照事故应急预案执行。矿山应定期进行风量、风质、风速的检测,检测结果应作为重要技术资料保存,其检测结果应该严格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1.7建立应急事故处理系统。矿区极易发生重度窒息、火灾等天灾人祸,所以矿区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应急事故处理系统,拥有疏散专用通道,良好的通讯设备,对作业工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定期组织演习,培养工人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而阻止事故的发生。

3.1.8建立良好的巡查即设备维护系统。设备等的老化或不稳定也是事故发生的重大原因,单位需要做好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人员要接受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办法,建立良好的通讯。工人要了解各种事故的起因和防范和应急处理。

3.2安监部门的安监着重点

(1)加强通风系统安全知识学习。通过参与培训、阅读书籍、组织讲座等方法对相关人员进行知识普及,确保其在安监时能指出隐患并针对性做出建议。(2)严格通风系统“三同时”审查。必须要按照严格的法律及相关规定对建设情况作审查,不能。(3)对辖区内矿山实施动态监管。监管时实施动态监管有利于实时对矿山的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更清晰的提出建议。(4)加大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宣传贯彻力度。(5)严格现场检查。各级安监部门要深入矿场,重点检查通风管理系统机构、制度、体系等方面。严格检查各类相关仪器的工作情况和质量,作好记录并对不合格的地方实时跟踪,确保消灭一切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王乃斌诽煤地下矿山矿井通风技术的探讨[I].现代矿业,2010,(2) :134—135

篇2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教务系统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管理是民办高校极为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学校各部门、教师、学生的各方面,随着学分制、选课制、重修制等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工作日趋繁重、复杂。如何将教务工作便捷化、模块化、信息化,提高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效率,研发或优化一套功能完整、便捷的教务管理系统,成为信息化时代民办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强智科技有限公司 2004 年ASP 版本的教务管理系统为基础,2012 年系统升级后JAVA 版本为样本进行研究。

1教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教务管理系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已在绝大多数高校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教务管理需求,教务管理系统基本可以分为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事务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教材管理、评教管理以及毕业审查等10个子系统。

(1)教学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各种教学资源信息,包括学校、校区、机构、教学楼、专业、课程等基本信息。教学资源管理是教务管理系统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确保教务系统信息一致性、规范性的最关键是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学号是学生的唯一标识,课程号是课程与课程的区别。

(2)教学计划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的导入(录入)、修改、删除。开课计划的学时分配、学分设置,各学期周数分配,教学进程维护等。

(3)学籍管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学籍档案、学生照片管理,学生成绩查询、学籍异动、学籍异动信息查询、在籍学生统计分析、电子注册数据等。

(4)成绩管理。包括设置成绩构成、有效成绩计算方法、绩点计算公式,能进行成绩录入、成绩查询、成绩分析、成绩统计、成绩维护等模块。

(5)考试事务管理。包括对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补考、毕业清考等多种考试进行细化的管理,能对缓考、重修考试进行维护,对考试的报名、统计,考试任务和考试安排、考务费的核算等进行管理。

(6)排课管理。排课管理分教学任务、排课、选课、调课管理等模块。能实现二级管理进行排课,理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体化管理,实现集成化的教学安排表查询与打印。

(7)选课管理。包括全校性公选课、专业限选课、体育选项课、英语分级教学等模块。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功能的选课管理,实现一对一(多)、个性化的教学安排。

(8)教材管理。主要包括教材基本数据维护,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执行计划选用、证订、入库、出库、结算、评价(学生对教材)等模块。

(9)教学评价管理。包括对评价主体(学生评、督导评、领导评、同行评等多种类型)、权重、评价范围、问卷题目、评价指标,评价量化办法,评价指标体系等的设置。

(10)毕业管理。主要包含对毕业资格审核以及毕业生各种数据进行导入导出,分析,统计及其建立数据之间关系的模块。

2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1)基础数据欠规范。基础数据是教务管理系统是核心的数据,系统中同一数据必须规范、统一。近些年来,由于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向二级学院下移,系统中基础数据的操作由原来的教务人员转变为各二级学院的管理人员,不同人员的操作结果增加了基础数据不一致的机率,特别是民办高校由于办学灵活性较强、人员流动频繁,一些基础数据如院系信息、教师信息、场地信息等可能随时会有改变,一旦管理员对基础信息的掌控不够及时,就会造成基础数据混乱,导致教务管理系统中多张表中同一基础数据不一致,出现教学任务无法安排、成绩无法录入、无法评教等情况。

(2)系统结构不合理、数据不联动。教务管理综合系统涉及功能多、模块多、数据大,每个功能模块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复杂,既独立工作又可以相互作用,因此整个综合管理教务系统非常复杂、庞大。我校使用的是强智科技公司开发的2004 年ASP版的教务管理系统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数据之间缺乏关联控制,没有实现“一处修改、多处自动更新”,且部分已关联数据可随意删除,严重破坏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如:通过“专业信息”功能修改专业名称后,班级信息中的专业名称未同步修改;单位信息、专业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室信息被引用之后仍可随意删除。

(3)教务管理系统难以适应新的变化和情况。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学分制在国内高校不断渗透,为了提升竞争力,民办高校也在探索新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大类培养、重修制、辅修制、选课制等各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新的改革工作对教学管理工作和服务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教务管理综合系统大都按照公办学校传统式专业培养计划、排课、选课、学籍管理的理念进行开发设计的,民办高校有许多自身的特殊性,如师资的流动性、生源的复杂性、办学的灵活性等,特别是选课高峰期,由于选课时间集中,系统响应时间过长、负荷量过大甚至系统崩溃。因此传统的教务管理系统已面临模式落后,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民办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需要,需要采用更加灵活的、可扩展式的系统支持学校的教学改革,来满足高校多类型的需要。

(4)管理人员培训不及时。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一批具备高素质,丰富管理和技术经验的教学管理人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大多缺乏计算机相关专业背景,而学校往往不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技术和新制度培训,导致部分人员对系统认识不够,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满足不了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5)教务管理系统后续的投入不够。民办高校采用“以学养学”滚动发展模式,经费有限,且系统前期投入费用较高,因此一些民办高校在购入系统和添置服务器后便不再升级或更新软硬件。伴随学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系统用户数的不断增加,单一的教务管理系统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所有问题,这也造成系统使用中的瓶颈。

3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建议的思考

(1)研发适合民办高校特点的教务管理系统。民办高校由于办学的灵活性,师资与生源的特殊性,可以委托开发公司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需要定制研l,也可以由开发公司牵头与学校管理的人员共同开发。在研发教务软件的同时,学校应统筹规范,考虑各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建立与教务管理系统统一接口,减少重复建设,使各部门数据规范化、统一化。

(2)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可以在引进教学管理人员时设置门槛,将具备计算机专业背景或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管理人员聘用的条件;同时民办高校校也可以采用组织知识讲座、分模块开展系统培训,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教务管理人员对系统操作、处理能力。

(3)加大对教务管理系统的经费投入。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化的建设进程,其后续的维护和系统的升级均需大量的经费作为支持,一方面民办高校对教务管理系统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在经费上给予倾斜;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鼓励老师、课题组、项目组参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为学校教学管理出谋划策,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教务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民办高校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与完善。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改课题(湘外经教字[2015]53号),“民办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方案研究――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篇3

目前大都采用以院系为单位进行自主管理的实验室,其中教学内容也大都由院系进行安排,在这种模式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往往会导致实验室的利用率低,无法适应教学模式的发展。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高校实验室较多,但是规模都比较小,而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高校必须增加实验室的面积以及计算机的功能,而由于传统实验室的功能较为单一,无疑增加了实验室改革的成本。

(2)实验室间相互联系功能较差,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导致实验室间的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验室的发展。

(3)无法发挥实验室应有的作用,虽然各大高校都有实验室,但是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从而没有发挥实验室应有的作用,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和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也要随之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由于计算机实验室使用人数较多,且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时应该遵循安全性、可维护、实用性等原则。同时实验室主要包括五个主要功能分别是用户登陆管理、信息管理、实验管理、实验报告管理以及实验分数查询等模块。并且实验室的各个管理模块根据各自用户的特点进行分组,且赋予这些管理模块不同的权利。比如在管理系统中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就可以提供对个人信息的查询、对实验信息进行修改等功能,具体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如图1所示。

2.1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在计算机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系统维护、上机管理、系统管理以及实验课程管理等四个功能模块。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系统维护模块主要可以提供权限设置、系统初始化、口令修改以及备份等功能。上机管理模块则提供分配管理、账户管理、上机登陆管理以及对计算机信息资料的查询和统计功能。系统管理模块则主要提供对用户系统的管理功能。实验课程管理模块则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进,既将传统的计算机的教学模式修改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对实验课程管理系统以及上机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

(1)实验课程管理系统。在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因此对此系统的设计相对较复杂。而实验课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实验和教学计划,对各个教学部门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对实验室进行排课,最后将这些课程表到系统中。为了使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更能满足高校信息管理系统改革的要求,另外也可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技术优势,该系统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实验大纲、内容、环境、演示等,并且该系统可以帮助学生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上机管理系统,这一模块主要对用户的登录以及登录时间等内容的管理。比如学生在进行登录时需要进行刷卡以识别自身信息,如果该学生需要进行实验课教学,则会被分到其它空闲的机器中,并且会对学生的上网时间进行记录。这一系统主要可以为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分配,既能保证上课学生有机器使用,也能保证其余学生有空闲机器的使用。

2.2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对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确保各项信息与数据的实时性。同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需要与网络进行连接,这样才能保证在校园网上对相关资料的查询。该系统之所以能够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主要利用的是拓扑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网络、工作站集线器以及服务器等。

3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运行机制;创新;计算机

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高等院校自主学习中心的建设规划,涵盖了高校课程资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因此,单一性的多媒体实验室、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与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的结合应用势在必行。建设高校公共基础信息化教学的综合性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研究其运行机制,对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现代化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1高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现状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长期应用于计算机公共基础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及学生在非教学时间段的上网等,这种使用现状不论在实验教学、设备利用和实验室管理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1) 实验室开放模式单一。

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其一,缺乏面向不同类别公共基础课程的综合性开放实验教学平台,许多课程没有向学生提供网络自主探究的实验环境。其二,缺乏可靠、有效的公共课程数字化考试系统平台。除少数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无纸化考试系统外,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学习评价,缺乏向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测试和评价的系统平台。其三,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和质量保证。教师对实验过程的监控难度大、学生实验数据保存困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 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率低。

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实验室功能单

一、分散设置、封闭管理、各自为政、资源浪费。许多高校的语言实验室都采用“硬件终端+PC”的解决方案,价格昂贵。但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功能单一,多数时间闲置,设备的利用率很低。另一方面,面向全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没有建设满足语言教学的学习环境,而其他公共基础课程缺乏满足需求的自主学习环境和实验环境,教学改革也难以真正落实。其二,各实验室系统的数据不统一,无法实现有效地开放和共享,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课程安排、学生学习状况和设备使用状况等都不能及时在校园网上查询。

3) 实验室管理体制比较混乱。

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在设备资源管理上,高校的公共基础类实验室基本是由各专业实验室直接管理(如计算机基础由计算机学院实验室管理、公共英语由外语学院实验室管理等),而不是由统一的管理中心管理。这样就不能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其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实验室人员的知识层面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使用信息技术开发资源,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整合等方面不能充分发挥专长,积极性也难调动。

2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上述现状制约了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也制约了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进程。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在现有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基础上利用校园网络,按照教学需求设计不同层次和内容的系统平台;规划、整合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实施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并为实验教学过程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管理支持,最大限度地加强实验室开放力度。

1) 构建基于校园网的多层次、多功能、一体化开放实验平台。

为了实现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从单一性向综合性的转化,就必须将计算机实验设备资源、实验课程资源有效整合,构建一个满足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开放性综合实验平台,即基于校园网的多层次、多功能、一体化的开放实验平台,如图1所示。

多层次、多功能、一体化的开放实验平台从层次上划分为校园网资源平台、局域网资源平台和本机资源平台。本机资源平台是开放实验室最下层,直接面向用户,包括公共课程开放实验室教学用机、各种实验系统和应用平台;局域网资源平台是开放实验室的中间层,是最具个性特征的平台,包括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网络考试管理系统、学生存储管理系统、实验课程管理系统、教学监控管理系统等;校园网资源平台是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最大门户,是开放实验室的最上层,具有共性特征。

2) 建立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要能够全面自动化地管理机房设备状况、机房上课状况、机房开放状况等,确保实验室安全、可靠、高效率地运行。因此,在设计并建立管理系统时,需要设计自动收集、处理和实验室运行的各项数据,如全校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情况、学生实验基本情况、各种实验课程开放情况、各个实验室设备使用情况等,并对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以便获得设备利用状况和实验教学状况的分析报告。

3) 建立实验教学监控系统与评价系统。

建设了面向全校的综合性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以后,开放式课程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监控体系与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建立实验教学监控系统与实验教学评价系统,将实验的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监控、记录、收集和分析学生实验行为及轨迹的手段,把评价活动“嵌入”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同时,在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建立无纸化考试系统公共平台,实现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实施情景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

4) 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制定实验室管理工作目标及其体系。从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整体需要出发,对各实验室功能进行重新认定并合理布局,实现实验室统一使用、设备统一管理、实验人员统一安排的新型管理机制。其二,实验室实行教育超市的开放运行模式,在时间、资源、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其三,实验室人员实行定岗定职、责任到人制度,对工作效果实行量化或准量化管理,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科研创新积极性。

3改进实例和效果分析

从2006年6月―2008年10月,我校计算机中心申报并完成了重庆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多校区计算机实验管理运行机制及信息支持系统研究”和重庆理工大学实验基金研究项目“网络数字化多功能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多层次、多功能、一体化的计算机开放实验平台,自主开发了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在重庆市高校率先实施了机房的实验教学过程的自动监控、记录和管理以及实验室开放过程的自动监控、记录和管理。2009年又申报了重庆市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开放实验室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改进后的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具有如下特征:

1) 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率。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实现对分布、异构实验教学资源的交互操作和共享,使实验教学资源高度集成,降低教育运行成本。除校园网提供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外,局域网还提供各种实验教学应用系统、网络考试管理系统、学生磁盘存储系统、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等。学生实验教学用机可根据不同课程需求进行系统平台分类。通过对整个实验环境的网络连接和优化配置,教学资源由单一性、封闭性、重复性、分散性向综合性、开放式、共享型、多功能、高效益模式转变。

2) 有效改进实验教学监控和评价。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监控和评价内容如下:(1)有效记录实验过程,统计并分析实验教学状况;(2)通过多媒体数字化多功能教学平台实现教师的广播、监控、演示等操作,辅助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和实验;(3)利用Microsoft ISA(Internet Security and Acceleration),对学生上网及内容加以控制,保证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引导学生学好用好网络教学资源;(4)学生存储系统提供高效、安全、方便的数据存储空间,实现教师对学生实验数据的调用和实验过程的监控,有利于过程性评价;(5)无纸化考试系统公共平台实现课程评价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3) 全面的自动化管理加强实验室开放力度。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全面自动化管理的主要表现如下:(1)建立基于校园网的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全面开放;(2)所有学生实验设备均与中心控制室联网,实现实验过程的自动控制、记录和管理,减少对人的依赖;(3)实现基于校园网用户的实验数据查询和统计,如实验课程安排情况、实验考核情况、不同实验室开放情况等,并提供教学资源使用效益分析报告。

4结论

创新型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以现代教育价值观为指导,打造出学习、发展的实验室团队;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开放实验环境;以搭建学生数字化学习和自主实验平台为手段,营造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特色文化,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内涵的拓展;使用管理和技术手段,实现高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的全面开放。

Exploration on Computer Open Lab Innovation Mechanism in Colleges

LI Ti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

篇5

关键词:网站群 计算机实验室 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1-0042-01

1 网站群概述

1.1 网站群出现的背景

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上网用户的迅速增加及形态各异的门户网站大量出现,推动了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很多国内企业接触互联网最初只是把网站视为电子宣传册,网站内容比较单一,基本都是宣传企业产品、品牌、服务介绍等。

1.2 网站群的内涵

网站群是由统一规划建设的若干个能够相互共享信息、按照一定的隶属关系组织在一起,既可以统一管理,也可以独立管理自成体系的网站集合。

1.3 网站群特性分析

1.3.1 网站群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整个网站群架构实现了平台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避免良莠不齐、重复规划及技术标准混乱带来的弊病:

1.3.2 网站群中主站对各子站的控制

主站系统管理员可以对各子站的管理员权限进行分配和控制,从而实现最高管理权限:

(1)管理子站的IP地址;

(2)控制子站的IP过滤功能;

(3)限制子站的数据流量;

(4)设置可访问的IP段、禁止访问的站点;

(5)集中管理网站群的域名;

(6)全局参数的修改和调整,统一维护网站各项功能。

1.3.3 各子站可以批量化复制,并进行个性化设置

一个子站建成后,可以通过对现有子站的复制,批量建设更多的子站,再根据不同需求,对子站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调整。

2 实验室管理系统

2.1 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现状

以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为例,目前,在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软件,导致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不能得心应手;而现有的很多管理软件功能都比较单一,只能实现简单功能,不能同步、共享即时信息,不能真正做到计算机实验室的自动化和科学化管理,不适合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实践需求。

(1)管理计算机实验室的单一性:所有实验室不能统一、同步共享和信息,无法实现所有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的一致性;

(2)查看计算机实验室情况的局限性:现有实验室管理软件上不能体现计算机实验室内教学情况,比如在某时间段内有无课程、有无空机位、有无故障机等;

(3)维修计算机实验室的复杂性:现有实验室管理软件不能上传相信的故障信息,加之故障机数量大,导致维修人员无法准确定位故障信息,造成维修时间长,排除故障的流程复杂等。

2.2 单一管理与“云”下管理

现有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大多采用安装保护卡保护系统程序,如可以分成若干系统(教学系统、XP系统、考试系统),当学生开机后,屏幕上会提示选择相应系统后进入该系统;可以在特定的IP段实现系统重启、还原、批量操作,选定母机,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后,在有限的IP段中,把做好的系统传给其他子机,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避免病毒入侵,统一、规范了各子机的应用程序。但这种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弊端。

“云”下管理是基于云共享技术,把实验室内各种信息及时共享给用户,方便管理员在云环境下更好的管理实验室,真正做到及时上传、下载,促进实验室自动化与科学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3 基于云计算的网站群在实验室管理系统中的构建

实验室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的重要课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一些高校实验室已经建设了自己的网站系统,但整体上存在信息系统分散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没有集中展示全校实验室工作的统一门户,无法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到实验室整体信息和数据等。

实验室管理系统由一个实验室管理系统门户网站和若干个实验室子站组成,其中实验室管理系统门户网站是各实验室网站的统一访问入口。用户可从整体的角度查看全校各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方面的工作。其中,系统会根据用户身份(各级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分配相应的浏览和操作权限(由实验室管理员设置)。

采用相对成熟的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管理基础资源池和为用户提供云服务。首先,集成云计算所需的基础设施,搭建云计算平台。即在物理服务器上安装虚拟化操作系统,安装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将云计算资源纳入其中,形成IaaS环境,为用户提供基础平台服务。

对现有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流程和特点,以网站群构架为基本理念,云计算为发展助力,以LIUNX、WINDOWS为系统平台,网站群管理为应用软件,建立一个有序、高效、信息共享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便捷、满意的学习生活环境,方便教师快速浏览实验室信息,节约课前准备时间,也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便于维护实验室。

(1)研究实验室的结构分布,以计算机实验室为例,建立计算机实验室门户网站和各个实验室子站;

(2)学生、任课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各级领导从实验室管理系统门户网站登录时,根据其角色分配相应的浏览和操作权限;

(3)研究实验室门户网站的栏目规划以及自定义栏目的设置;

(4)把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和网站群信息管理服务有效结合起来,应用到实验室管理系统中,实现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参考文献

[1]丛培民.云计算架构下的网站群应用实践[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21(2):5-8.

篇6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药品逐步应用于临床检验中,这无疑对我国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的现状,探讨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我国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科学性与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现状;改进措施

根据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17025:2005)及CNAS-CL10:201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领域的应用说明》及CNAS-CL09:201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说明》中的明确要求,传统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阶段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针对传统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的现状,并试探性的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广大同行起到借鉴与参考的作用。

一、药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

1.实验室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造成不能满足现阶段工作要求

就目前我国药品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来看,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药品检验不规范、药品报告书写不规范、药品储存不合理等方面,这无疑与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不稳定有着重要关系,究其根本,在于管理人员对于药品实验室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充分了解管理体系良好稳定运行对于提高药品实验室检验与分析工作质量的重要性。由于部分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达标,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不明确,导致管理方案的设计与策划不够科学合理,这也是影响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因素之一。

2.药品检验体系不够完善

药品实验室工作体系包括药品的抽样、药品的流转、药品的检验过程以及药品的报告处理四个环节,涉及人、机、料、法、环、测等几要素,就目前情况来看,问题较为严重的主要是药品的检验与报告书写两个环节,主要问题表现在药品检验时,对于操作人员未有很好监督措施,对其无法进行检验全程的监督。药品的检验过程中,部分检验员由于长期从事该项工作,习惯利用经验进行操作,往往省略一部分操作步骤,这种情况无疑影响了药品实验室分析与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另外检验报告有书写没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原始记录存在着记录不明确,对关键要素部分存在漏记,还有内容补记等现象。一个整体的实验室存在多种记录格式,不利于管理,追溯起来,存在一定的风险。

3.内部审核以及评审体系不够合理

管理评审是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正式评价,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检查。管理评审的结果形成文件包括实验室下一阶段的目标及相应的计划和措施以及对已出现问题或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改进的目标及相应的计划和措施。纵观我国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中,许多实验室对管理评审的评审方向和内容还未真正的理解到位,只是对局部的内容与表面的内容进行评审,有的就类似于做年终总结一样。对于内审及管理评审来讲,许多实验室存在着应付,流于形式,或者是评审出现问题因某种原因而不列出的现象,失去了本身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意义,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阶段药品实验室管理工作需求。

二、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现阶段,随着时代迅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的技术方法应用于实践当中。所以,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进行不断地改善成为当务之急。在我国,药品实验室管理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做出以下研究:

1.提高药品实验室管理系统检验技术的人员素质

提高药品实验室管理系统检验技术的人员素质,建立新型药品实验室管理模式,完善检验技术规范。确保检验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能力,应急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素质。对药品实验室全体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检验工作要求,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纠正,预防,改进等方面的完善。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也应顺应时展的潮流,有组织有计划的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等各方面进行改进,保证药品实验室管理有条不紊的进行。引进新型的技术和方法,逐步实现全程控制,科学的适用实验室配置资源。由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在药品管理方面发展还不成熟,所以应进一步确定此体系的质量方针以及建立目标,进而规范检验技术,体现其系统性,时代性,增值性。

2.完善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

完善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确保药品检验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每个环节都应保证药品检验及时性和规范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药品检验人员的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药品满足检验要求,完成相关设备的调试,按照标准操作规范来进行,确定检验试试剂的用量等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检验过程中,全面分析造成检验结果不确定的因素,并加以研究和改善。为确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无误,需更加完善药品检验体系,是药品实验室管理系统中的至关重要的一步,直接影响药品管理质量。没有好的实验室管理,那整个实验室就会失控,检验结果就不能保证,所以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真正做到适用性、科学性、协调性、符合性、有效性。

3.建立完整的内部审核以及管理评审制度

针对药品实验室管理系统内部所有要素进行有组织的有效的审核,制定审核内容,范围以及审核准则,并确保此审核覆盖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行有效的规范的及时的整改。对质量管理系统的现状进行正式的客观的评价并对其进行全面整体的检查,确保质量管理的稳定性,及时总结每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在下一阶段进行改进,制定相应的目标计划和措施。要实事求是,使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真正体现出其意义。结束语药品实验室管理体系在运行中主要暴露了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药品检验体系不完善、内部审核与评审制度不合理三个主要问题,针对这三项问题,结合日常工作情况试探性的提出了三项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广大同行起到借鉴与参考的作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药品实验室管理工作质量,充分发挥药品实验室的职能,为我国药品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秦华 林超 史敏 单位: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参考文献:

[1]顾涛,周帆,刘贵明,邹学贤,聂胜洁.疾控机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01:245-246.

[2]易勇.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与持续改进概述[J].海南医学,2011,09:126-128.

[3]刘瑛,温来欣,郭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自我完善的途径和措施[J].职业与健康,2011,15:1782-1784.

[4]傅武良,张双凤.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09:2329+2331.

[5]李全.实验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经验和体会[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12,05:48-51.

篇7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综合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实现实验中心的日常工作管理,以及实验中心通告、网上预约实验、师生互动交流等要求设计的,为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解决方案。实验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五大功能模块,分别为实验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实验中心网站、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分布式电源集中控制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学校和系部可通过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同时结合智能IC卡、实验中心网站、门禁数据采集系统、分布式电源集中控制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实验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减轻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便于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对设备、材料的采购进行宏观控制,从而节约成本;强化管理,打破校内、外界限,加强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充分的共享;可以对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的所有实验室进行管理、监督、调控等,提供各种格式的详细数据。

二、模块的功能分析

1.实验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平台

实验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的具体功能包括:能与教务管理、资产管理等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对学生实验项目申请进行审批和考核;实现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开放共享,并通过先进的现场监控手段实现收费和管理;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入库、申请、审批、出库、归还、维修、验收和报废的流程化管理及仪器设备使用率统计分析管理;可按实验项目进行预约排课、实验分批,解决实验室资源短缺和学生空闲时间不确定的矛盾;教师可上传实验教学课件或实验指导书等电子资料,供课堂教学使用或学生课余点播学习;实验教学上课时,视频监控系统将自动保存该时段视频作为教学课件资源;教师可通过添加试题资料,自动生成试卷供学生预习考核、课余练习、网上考试使用;实现对各专业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的提交和审核;可对实验所需低值易耗品的品名、规格、计量单位、特性等基础信息及领用申请、出入库记录、剩料退库流程化进行管理;添加实验室操作准则与安全规范,进行系统;建立教师个人信息库,实验室管理员可添加工作日志,以便于信息搜索和工作量查询统计;学生可下载评教模板对与实验相关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打分和自动统计汇总;可按各种字段(如实验室、设备、时间等)对实验室各种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可提供符合指定格式的基本报表且报表能导出以供打印或上报,同时提供开放的数据导入导出接口,能与其他系统有机结合。

2.实验中心网站

实验中心网站挂靠在中原工学院校园网上,可用于实验室资源等各种动态数据信息。力争在网站的版面布局、美术设计、浏览方式和交互性等方面精心设计,给予网站浏览者一种简洁、适用的体会。实验中心的具体功能包括:实验室资源信息,如实验室空间位置分布、实验室资源现状、排课预约信息、仪器设备使用收费状况等动态数据信息;实验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各级用户可通过网页浏览并在线预约所需实验室及设备;实验室规章制度信息;提供实验教学成果、教学课件、精品课程展示窗口;提供校外用户注册及已注册用户后台登陆入口;在网站上开设师生讨论专区,并电子邮箱,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教师可以辅导答疑、介绍有关知识。

3.智能数据采集系统

通过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考勤登记、预习报警、实时计费及授权开门等功能。由于高校管理一般采用IC卡系统,因此本系统提供对IC卡的卡片专用扇区读写控制;支持实验中心管理员使用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远程查看门禁信息且可远程开关门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采用ARM系统构架,集成CPU、IO、存储、屏显、网络模块、内建操作系统,无需连接计算机进行通讯控制;可分配开门权限,支持脱机密码开门;支持远程开关门,并监控开关状态;实验教学考勤、开放身份识别、数据统计功能。

4.分布式电源集中控制管理系统

分布式电源集中控制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电话远程开关电源,而无需连接计算机进行通讯控制;可将学生预约使用时间统计信息下载至电源控制器中,实现脱机后的定时开关设备电源;与门禁刷卡系统联合使用可以实现刷卡进入时供电,刷卡退出时断电,从而保证设备和实验室的安全;可实时获取设备电源开关及工作状态,可计算设备开机后的运行时间;支持授权管理员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远程实时监测设备使用情况。

5.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与智能数据采集系统联动,实现刷卡进门视频记录功能,当学生刷卡进入实验室后,视频摄像机自动拍摄记录学生进入视频;可自动将监控视频保存到视频服务器中,供查询实验室使用记录时查看;通过视频监控可实现实验室的无人化管理,降低人工管理成本;支持通过互联网远程查看实验室实时动态和在线听课功能;所有实验课的视频都将被保存,供学生和教师日后回顾。

三、结论

篇8

关键词:电力载波;控制系统;管理系统;监控系统

随着高校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进行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来提高师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逐渐成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急需解决的问题。开放式实验室是一种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通过对多方面资源、信息的整合和利用,改造师生参与实验的模式、时间、项目等,可以为高校的实验室教学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服务。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现状,提出了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设。

1 开放式实验室的意义和存在问题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互动发展,迫切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又要具备多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积累和运用,信息化建设作为一种战略性决策和技术手段,可以确保学校知识、信息的流通,从而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教学平台、科研平台的管理机制,实现实验实和仪器的自动化开放式管理。

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如下:

(1)实验人员要逐个实验室开关门,实验室数量多,学生进入后,无法及时辅导和安排。学生在实验室随意调整设备使用或随意操作,实验员无法监控实验设备正常安全使用。

(2)实验室的灯光和设备在上班时间内,全部保持通电状态。浪费电能且对设备的损耗高。

(3)实验室使用分散,管理效率低,成本高,无法规范使用,对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也存在很大隐患。

在高校信息化管理的日趋完善的今天,利用电力载波技术对实验室管理系统进行改造是很有必要的。

2 基于电力载波的实验室开放系统设计方案

电力线载波(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这一优点是解决实验室系统数据传输的最优方案之一。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开放式实验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资源共享,工作室使用效率提高,实践操作的智能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管理员通过系统设置,自动控制电源,给有学生预约的实验教室和仪器设备通电,掌握监控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和安全状态。系统设计图如图1所示:

2.1 控制系统

(1)通过电源控制、计算机系统控制、门禁等方式,实现仪器设备的自动化监管。

(2)结合校园一卡通,建设仪器设备的使用身份认证、网上授权、网上预约、记录使用信息等自动化管理,使实验室及相关仪器避免非法访问。

(3)建立和完善仪器综合信息数据库,打通信息自动收集渠道,解决信息收集难题,促进技术创新。

(4)建立和完善与主管部门的数据交换接口,实现数据自动上报。

(5)籍此全面实现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开放式管理,为打造开放性教学平台和开放式科研平台打好基础,并将教师从繁杂的管理工作解放出来,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上,促进技术支撑队伍建设。

本系统由门控、灯控、设备控制三个系统组成。

2.1.1 门控系统

先期对实训室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利用电力载波技术将实验室所有门进行控制,实现在设定时间内开放与关闭,也可单开或单闭。

2.1.2 灯控系统

利用电力载波技术将实验室内照明设施进行控制,同样实现在规定时间内开与关,单开或单闭,减少电力资源浪费。

2.1.3 设备控制系统

利用电力载波技术将实验室设备进行控制,实现设备单个通电,提高设备使用安全系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2 管理系统

本系统由用户识别、用户预约、门禁系统组成。

2.2.1 用户识别

用户识别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与学院现有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合并,用同样的有效身份登录进行实训室使用情况查询;第二部分为身份识别卡,持卡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

2.2.2 用户预约

实验室使用情况查询完毕后,在系统内进行用户预约(定室定机),在预约时间内进行相关实验,进行实验时及试验后显示并记录进入与离开时间段,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2.2.3 门禁系统

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前持身份识别卡,在门禁系统刷卡进入,同时用户预约显示进行,离开实验室同样显示离开,保证设备及工具安全。

利用门禁系统实施用户刷卡识别,做到“有约可用,未约禁用”,保证实验室开放的有序性,维护预约人员的权益。

2.3 监控系统

本系统由楼道监控、实验室监控构成,利用现有网络监控技术实现监控全覆盖,提高实训室及设备使用安全性,保证操作人员使用安全。

3 系统设计考虑主要因素

3.1 控制精度

实验室开放系统设计要达到按照预约定室定机的要求,因此设备开闭需要达到控制精度要求是首要因素,电力载波技术的发展能够达到控制精度要求。

3.2 可靠性

实验时要保证预约无差错、门禁开放正常、实验室设备使用正常。因此在对系统设计元件选型时产品的成熟度是个重点考虑因素,单片机技术的配合使用及成熟门禁系统和网络监控技术配套,可靠性能够得到保证。

3.3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选用电力载波技术进行门控、艨亍⑸璞缚刂撇挥媒行重新布线,有效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

3.4 操作使用便利性

实验室使用预约开放对于高校实验室管理是个新课题,因此必须保证预约操作界面人性化,通俗易懂,无须专门的培训,同时要求日常维护管理简便,不需专业人员,所此设计预约体统选择与现有学生查询体统兼容,提高使用效率。

4 发展的方向

4.1 功能的完善与改进

根据学院发展的情况与实验实训室建设情况,针对不同的实验室性质完善改进不同的功能,满足广大师生创新创业的需求。

4.2 系统的升级与改造

设计时预留扩展槽与数据库接口,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的需要,增加相应的必备功能,增强师生使用便捷性。

5 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实验室运行进行开放式过程管理,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也能提高师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实验室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蓉,陈达银,陈志忠.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8):63-65.

[2]马桂霞.实验室开放网上预约系统设计[J].管理学家,2013(4).

[3]张慧宁.基于web技术的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设计[J].软件,2013(11):52-54.

篇9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ity Public Basic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LIU Song, YAN Qio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225,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laboratory teaching perfor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 combined with the need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e designed a set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public basic laboratory, using B/S structure, and using MySQL as the backend database suppor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ach function module of the system in detail.

Key words: JAVA WEB; B/S;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

1 基础实验室管理现状

高校公共基础实验室是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基础课程教学和实验建设水平的高低。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校在学生的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培养上加大力度的同时也对基础实验室加大改革的力度,将以往小而分散的基础实验室,组合到一起,建成统一的公共基础实验平台。统一平台的建立,改变了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此时,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

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入到各行各业,传统的人工实验室管理方式已与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基础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变,使得不同学科的基础实验室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致使规模大、结构综合、系统复杂的基础实验室日常管理不断产生大量的数据,由此带来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

大量信息数据的处理、教学科研任务的合理安排和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了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为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途径。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开发一套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使得实验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合理,促进实验资源的共享,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减少实验人员的管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 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特点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于2014年初,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公共基础实验中心。将原属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属于自动化学院的基础物理电子电工实验室,属于化学化工学院的应用化学基础实验室合并在一起隶属于公共基础实验中心。打破原有的功能单一、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新模式,从管理体制上对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改革。因此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实验室管理标准统一,避免管理软件重复开发。公共基础实验管理系统,改变了原来基础实验室各自为政的管理方式,强调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将原有的只面向单个实验室的管理软件综合起来,一次开发,节约资金。

2)基础管理完善灵活。提供了实时准确的实验室资源使用情况,从而全面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3)功能齐全,实用性强。除了实验室的基础管理功能外,对日常产生的数据进行保存,并进一步的分析,为学校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

4)模块化开发,扩展性强。采用模块化、组件化的编程思想,可灵活地进行各功能模块的加(卸)载,使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伸缩性。

3 公共基础实验管理系统介绍

公共基础实验管理系统是将计算机技术、网路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实现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与实验耗材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共享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领导和决策者提供评估、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数据信息。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开放管理、设备资产管理、实验耗材管理、数据与报表、信息等主要功能模块。从功能上,它既能够保证自身实验室数据的标准化和一致性,又能够满实验人员的日常管理需求。

4 系统的技术基础

系统采用B/S (Browser/Server)模式和JAVA WEB技术。B/S模式下,用户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就能打开工作界面,客户端不需要做额的外软件开发,程序员只需专注于Web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开发即可,可有效减轻维护工作量,降低成本。Java Web是用Java技术来解决相关Web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总和,在整个Web开发应用领域占据重要位置。当前大部分的网站设计将Java Web开发作为首选。

Java技术具有跨平台、成熟、健壮、易扩充的优势,并且在Java Web的应用上有较为成熟的框架如Struts、Spring、Hibernate等,这些框架的应用能使软件开发更加简单快捷,提高开发效率。本系统是基于MVC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采用了SSH(Struts+Spring+Hibernate)的集成框架,从职责上分为四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域模块层。采用SSH框架能使开发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搭建出结构清晰、重用性好、维护方便的 Web 应用程序。在SSH的集成框架中Struts主要负责流程控制,也就是页面转向,同时对数据进行处理操作。Hibernate主要负责数据的持久化操作,包括数据的增删查改。它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Spring主要有IoC控制反转、AOP面向切面编程等构成,它让程序员针对接口编程,这样在修改功能模块实现代码的时候比较方便。SSH的架构如图2所示。

5 系统总体设计

本实验室管理系统是高校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与实践的一部分,是实验室管理的优化与创新。它结合我校实验室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采用计算机JAVA WEB技术来实现的一套软件管理系统。该系统下设用户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开放管理、设备资产管理、实验耗材管理、数据与报表、信息等主要功能模块。该实验管理系统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信息化的运作,减少实验室管理员的工作量,避免一些人为的失误,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

实验室管理主要包括了两大部分,即实验的教学管理和实验室的工作管理。这两大部分是根据多年公共基础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它们相辅相成,但又互相约束。同样,通过对公共基础实验室的管理业务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将实验室的管理系统的用户分为两大类,即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用户还可以细分为几种不同的权限,如:系统管理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课教师等等。因此,根据高校公共基础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模式,将本论文所实现的系统按照用户角色划分如下:

1)系统管理员:它是系统管理的最高权限拥有者,具有所有操作的权限。主要负责系统的:数据初始化、安全性的设置、其他角色权限的分配、基本功能维护、数据库的维护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测等等。

2)实验室管理人员:它是系统管理的次高级权限拥有者。主要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以下操作:实验项目的开设、实验课程安排和调整、实验工作量化统计以及实验室的监管、实验设备和耗材的使用计划、采购、领用等,查询实验室、教学人员、学生和设备的信息以及实时状况,还可以根据查询结果自动生成相应报表。

3)实验课教师:它是系统管理的真正使用者。主要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以下操作:仪器设备使用预定、申请实验环境准备、维修登记、耗材领用、报损等等,还可以完成课表查询、网上实验安排、日志填写、开放实验项目设置、信息交流等。

4)学生:它也是系统管理的广大使用者。主要可以通过本系统进行以下操作:实验设计、实验报告提交、网上实验项目预约、实验课表查看、实验课程预定、在线交流、信息浏览等。

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统后台数据库采用了源代码开放且免费的MySQL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安全性、操作的方便性以及故障的恢复等,因此必须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根据实验管理的实际情况,本系统设计的数据库中主要数据表如下:实验室信息表(LabInfo)、实验人员信息表(Teacher)、实验室课程表(LabCourse)、用户信息表(UserInfo)、实验项目表(LabProject)、仪器设备表(Equipment)、低值易耗品表(Receive)、信息表(Information)、留言信息(Message)表等。

6 系统的七大功能模块

本论文中的公共基础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由用户管理模块、实验室管理模块、设备资产管理模块、实验开放管理模块、实验耗材管理模块、数据与报表模块、信息模块等七大功能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不具有该权限的用户将不能使用部分功能选项。该系统针对设计的四种等级的用户,根据该角色权限的不同设置,将会呈现不一样的操作界面。

6.1 用户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用户信息的管理。用户信息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信息也不同,教师一般包括工号、姓名、用户名、用户密码、职务、电话、邮箱等;学生一般包括学号、姓名、用户名、用户密码、班级、电话、邮箱等。用户管理模块用来建立用户,并赋予其相应的角色,以及用户信息的增、删、改、查操作。系统将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实验教师、学生这四种主要的不同角色,他们各有各的权限,登录进入系统后的操作界面也各不相同。系统的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具有所有的操作权限,学生的权限最低,只有预约、查看和浏览的权限。

6.2 实验室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实验室信息的管理、实验室使用的管理、实验室日志的管理等,让复杂繁琐、并发又不可冲突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变得并发中有序,有条不紊。

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包括实验室人员的一些基本信息,如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否是专兼职、个人基本信息、具体负责事宜等。

实验室信息的管理包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房间数、房间面积等信息,可以通过查看实验室的信息,也可以统计所有实验室的部分信息,同时也可以逐级打开查看个别实验室的详细信息。

实验室使用的管理包括实验室的使用状态信息,提供学生预约开放实验室,设置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与房间号等。

实验室日志的管理包括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设备维护记录以及统计信息等。

6.3 设备资产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账目,对使用过程进行管理,达到优化数据的真实、有效性,降低仪器设备管理难度的目的。其中又包括了以下三个子模块:

仪器管理模块: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存放地点、价格、现有状态、所属管理人等信息。

仪器变动管理模块:包括仪器设备变更的申请、审批和管理功能,以及仪器的批量验收、变更、报修、维修、报失及报废等信息的管理。

数据信息服务模块:包括仪器设备相关信息的多种查询方式,仪器设备数据的统计,数据报表的自动生成及其打印服务。

6.4 实验开放管理模块

该模块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的开放,一是实验项目的开放,二是实验室的开放。

1)实验项目的开放

实验项目开放是指为高校专业教师上实验课提供功能完备的实验项目开放管理功能和提供预约实验项目的功能。

开放实验项目申请管理可以从开放的实验项目中进行选择和修改操作。选择设置中,可对实验项目的开放时间、实验地点、实验人数进行设置;修改则是对原有项目进行修改然后再进行开放。

实验项目预约管理是系统提供给实验老师开放实验预约申请和学生登录系统后预约自己的实验项目两种方式,实验项目可以规定实验的时间、地点、人数等。

2)实验室开放

实验室在满足正常的实验教学后,可将实验室设置在某一时间段内进行开放,学生可以进行上网申请,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进展以及个人爱好自主选择相关的实验申请,让实验室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使实验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中在实验室的预约操作中,实验教师和学生都可进行预约和取消预约操作,从而选择实验项目或自定义项目预约开放实验室。

6.5 实验耗材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耗材申请预算、接收、验货、存储、领用、统计等业务流程及实验室耗材采购登记与报账管理,对库存及经费进行统计查询,还可以实现账目查询与打印功能。

6.6 数据与报表模块

数据是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是系统操作的对象,它包括学校信息数据、各院系信息数据、各专业信息数据、各个课程信息数据、全体教师、班级和学生等的信息数据等。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以上所有数据的批量导入以及增删、修改和查询功能,并且与教务系统获取的数据保持同步。系统对运行数据可进行统计与分析,生成各种统计报表,如实验室情况统计表、实验管理人员结构分析表、实验室资产统计表、实验耗材使用情况统计表等,相关统计报表可作为学校和部门科学决策的依据。

6.7 信息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验室管理部门用来管理实验室等的日常工作,如全校实验新闻、实验动态、公告以及实验室使用状况等。

篇10

【关键词】独立学院 实验室 发展 开放性教学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04-02

一 独立学院实验室发展沿革

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独立学院的实验教学基本都依附于母校,共享着母校实验室建设的成果。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在建设之初,学生实验均在母校开展。第二阶段:随着独立学院的迅速发展和人才错位培养的需要,独立学院纷纷自建了一些实验室。实验设备投入逐渐占据比较大的比例,但是相对于学生的迅速增长,增加的仪器设备台套数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第三阶段:独立学院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定位,加强特色人才培养,培养一线或终端市场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对培养计划做了较大调整,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占学时学分比本科为6∶4;专科为5∶5。这就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实验室的建设现状来看,生均投入已达5000元/生,但还是难以满足学生一人一组进行实验,很多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仍是两人及以上一组进行,这样就难以保证每个学生在实验操作全过程中都有动手的机会,达不到实验效果。一个班必须分好几批才能完成一人一组的实验操作,且时间都是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占用了教师和学生的休息时间,且该时间是教学管理的盲区,学生的实验效果难以保证。

学院的实验室空间和资源有限,不能无限投入,在现有实验室仪器设备状态下,要解决上面提到的学生实验问题,必须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即在独立学院实验室建立起开放性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实验室开放教学与管理。通过多种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智能化管理,保障学生实验质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二 建立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意义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因此,在独立学院实施实验室开放性教学对促进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开放性实验教学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效率,实验管理人员的管理手段,整合繁复而大量的实验室资源数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与实践教学体系,为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实验室资源的建设利用带来极大的方便。

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室资源有效利用和管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实现实验教学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实现实验室资源和人员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安排时间,减轻实验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通过对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减轻实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实验室开放性教学系统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巨大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创新意识。

三 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

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主体是建立实验资源系统(软件平台),在开放实验基础平台进行实验教学开放,要考虑到几个方面:实验室的实验内容、时间、空间对学生开放,实验教学排课、学生自主选课,实验教师等方面信息。

首要任务是建立好开放实验基础平台,具体功能模块有:门禁模块(登录系统身份识别)、学生学习模块、实验教师教学模块、课程负责人模块、教务负责人模块、实验室管理员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拘束,自主进行实验预习、实验预约和实验信息查询等;教师可以方便地进行实验课设置、实验成绩评定、实验工作量查询等实验教学方面的管理;课程负责人对相关实验教学及实验课程任务进行管理及通告的;教务负责人则对整个系实验教学进行统筹管理;实验管理员通过该系统对实验室设备情况、新增记录、维修情况进行动态记载与更新管理;系统管理员对整个实验室开放性教学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为实验教学提供稳定的系统保障。

各功能模块简介:首先是系统管理员角色功能,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负责对一切基础数据和其他角色进行设置与管理,包括数据库管理、师生人员管理、教学信息管理等;其次是课程负责人角色,课程负责人主要负责课程信息设置与管理;第三是教务负责人角色,对教师工作量进行统计与教学信息查询;第四是教师角色,主要进行实验课表、学生选课设置,对自己工作量和课表的查询以及成绩录入等;学生角色则主要是选课及成绩查看等功能。

要做好这样一套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需要技术人员利用多种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全面组织、配置、管理实验室内各种信息资源,从而达到最有效的利用,使学院整个实验室的开放教学工作实现智能化。

四 建立开放性教学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价值

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对独立学院实验教学发展有着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价值:该系统的使用有效地管理了学院实验开放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学生选排课、教师工作量自动计算、成绩录入、实验报告批改,到教学信息反馈,实验教学环节的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良好的管理与有效的实施,解决了实验室开放教学的一系列需求。同时,该系统利用有限的实验室资源,通过开放管理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的空间,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

建立好开放性教学与管理基础平台,是完成开放性教学与管理系统的基础工作。完善的开放实验教学系统将达到充分展现实验室特色、建立完善的网上实验教学与管理体系、提高实验教学方法与管理手段、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仪器设备、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目标。完整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建立,为师生提供实验资源共享空间,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有效控制达到对实验设备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徐秀廉.实验教学与实验室改革的融合性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6):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