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安全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8 18:0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静电安全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煤矿井下供电;特征;基本要求;安全方案设计;措施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并且多采用地下开采的方式且开采环境较差,这就要求保证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本文基于煤矿井下供电的特征及其基本要求,对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方案设计以及加强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从而有效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
一、煤矿井下供电的主要特征与基本要求
1、煤矿井下供电的特征。(1)环境特殊性的特征。煤矿井下的空气中含有瓦斯及煤尘,井下空气常年比较潮湿,还容易受到冒顶、片帮事故的影响,造成供电设备及线路的砸、碰、挤、压,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的频繁移动和开启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供电的中断,甚至大面积停电。(2)供电要求高的特征。对于煤矿井下主排水泵、提升机、通风机、压风机、监测监控系统等重要负荷,《煤矿安全规程》对其电源也做了特殊要求,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连续性必须满足要求。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检验、使用、操作、维护和检修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高的标准及要求就是为了保障井下的供电安全。(3)供电事故危害性大。煤矿井下供电事故危害性大,轻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烧伤等,重者可能引起电雷管引爆、煤尘瓦斯爆炸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诸如此类的事故不胜枚举,所以保证井下供电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2、煤矿井下供电的基本要求。(1)供电可靠性要求。煤矿生产过程中对供电可靠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供电系统需要保证不间断进行供电,一旦井下供电中断,不仅会对开采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导致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事故,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矿井被毁坏。因此在煤矿企业矿井中,需要使用两回路电源线路,这样即使一回路出现问题断电,另一个回路则能够做为替补,保证井下生产过程中供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2)供电安全性要求。电能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容易导致人身触电及火灾事故,而且矿井处于地下,受制于环境的局限性,影响用电安全的因素更多,这也导致一旦电能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及伤亡会高于地面上的几倍之多,严重时还会导致瓦斯及煤尘爆炸事故发生。因此井下供电安全至关重要,在井下供电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煤矿井下安全规程。(3)供电质量达标要求。煤矿井下供电质量多以供电频率及供电压作为重要指标,这两项指标需要在额定值幅度范围内,以此来有效的提高供电的质量,这是确保井下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否则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供电设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4)供电经济性要求。煤矿企业供电系统不仅需要为煤矿提供所需要的电量,同时还要保证矿井内各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电量,只有具有足够的供电能力,才能有效的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同时井下供电系统还要做到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这样建设及维护成本都会有所降低,有效的提高供电的经济性。
二、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方案设计的分析
煤矿井下供电需要向采区作业面、通风系统及给排水系统提供充足、稳定的电能供应。对于供应给井下采区作业面的电源,需要经过地面变电所的升压隔离装置向作业面供电,升压隔离装置需要设置两台,这样一台带电备用,一台投入运行,而且采用双电源向井下作业区内的各种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供应。对于井下通风系统和给排水系统,则需要由井下变电所或是配电所的馈电盘柜来提供双回路电源。在具体动力电压等级布设时,需要优化按照机电设备功率容量380V、660V、6.3kV进行布设,同时照明设备、信号设备和煤电站电气设备均按照127V进行供电,交流控制回路按照36V进行供电。对于井下供电系统,需要设置完善的漏电保护,利用低压漏电保护器馈电开关来对漏电进行保护,有效的减少漏电事故的发生。井下供电线路布设时,需要严格按照具体规范的要求进行接地极及接地网的设置,对电气进行连接时可以采用接地扁钢和接地铜线,以此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及系统接地,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对于井下电动机,可以采用真空启动器或是矿用低压磁力启动器对其进行控制,并在电机控制箱里装置继电保护系统,以此来检测和保护电动机运行中短路、漏电及过流等问题,同时利用继电保护闭锁装置能够使风电和瓦斯电进行闭锁工作。对于井下供电电缆需要选择助燃性电缆,从而保证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
三、加强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的措施
1、保障煤矿井下供电可靠性。为了保证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需要采取两回路电源的供电方式,而且井下排水系统、提升系统和通风系统需要从井下变电所内采用两路进行供电,一路运行,一路做为备用。而且井下供电双回电源回路系统需要从不同变电所中引出电源,同时还要配备自动切换装置,这样一旦电源出现故障,则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保证正常的电能供应,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井下供电两回路电源需要单独进行设置,避免与其他电路共用一个电源,特别是一些大型煤矿,还需要配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回路电源,以此来保证井下供电的安全。
2、加强煤矿井下供电的优化布设。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较为恶劣,这就导致对井下供电安全带来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合理井下供电系统进行布设,具体布设时需要以保护供电安全作为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要从提高供电等级、分段供电、增加供电电缆截面等方面入手,保证供电方案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加大对井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力度,有效的提高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
3、健全继电保护设备系统。定制科学合理的井下供电继电保护方案,改进继电保护系统装置,降低供电系统故障,提高发生事故状态下动作的速动性、可靠性和选择性。对井下的动力变压器和高压电动机等设备均按照要求设置过负荷、短路、欠压释放等保护设施。根据井下作业的用电负荷类型、分布位置、保护等级和使用频率等,针对地下的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4、加大煤矿井下供电设施检修维护力度。要根据井下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功率容量和性能来确定供电设备的功率,应该对供电设备及时的改装和升级,以满足井下电力的需求。井下供电设备的维修与检修要严格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确保其具有较高性能水平。在维修中,发现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时,必须要对其进行更换处理,严格禁止在作业区继续使用。
四.结束语
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并且由于煤矿井下开采空间有限,对供电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需要保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分配井下供电系统的负荷,解决谐波污染及设备配套问题,并针对井下开采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井下安全供电方案,保证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消防;危险场所;人体静电;对策
静电是物体表面正负电荷发生分离的一种物理现象。静电作为一种近场自然危害源,给人类社会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危害。1969年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由于静电放电(ESD)引发荷兰、挪威、英国三艘20万吨超级油轮洗舱时相继发生爆炸;我国在上个世纪中后期,石化企业曾发生30多起较大的静电事故,如上海某石化公司的2000m3甲苯罐、山东齐鲁某公司的胶渣罐、抚顺某石化公司的航煤罐以及天津某公司的北仓二罐站等都因静电造成了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
1 静电事故原因分析
1.1 静电的概念
静电就是静止的电荷,就是物体表面有多余的电荷(正电荷或负电荷)存在。静电产生有三种方法:摩擦、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分离和静电感应产生静电。
1.2 静电感应引起静电
物体没有直接接触也会带静电,这就是感应静电。带电物体的附近有绝缘导体的话,受到静电感应,导体上会发生电荷不均一分布,因此电位上升成为等价带电。带电物体附近的导体表面上会出现与带电物体电荷相反的极性电荷,另外与带电物体极性相同的电荷将出现于离带电物体远方的导体表面上。(这时发生的电荷叫感应电荷)导体处于感应电荷状态,一旦接触其他导体,离带电物体远方的导体表面上发生的电荷会放出(静电放电)。再进一步,绝缘导体放出远离带电物体的电荷,会引起剩余电荷在导体表面均一扩散,导致完全带电。静电感应示意图
1.3 石油静电的特点
影响油品起电和放电的因素多,量化控制困难。油品在流动、搅拌/调和、喷出、沉降/浮起、过滤/分离等,都会产生静电。纯净油品是不起电的,当油品含电离杂质及不相溶的第二相分散物时起电量就会增加;过滤介质类型和面积、管道表面粗糙度和沉积层面积以及作业方式和环境温湿度等,也会影响油品起电。如油品中“供静电剂”意外增加,包括游离水、不相溶的分散介质或悬浮物等。
1.4 静电引起火灾
静电的产生和形成有很多种因素,不同行业之间因素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固体面与固体面,固体面与液体面的接触和撞击,或者固体的断裂,液体的飞溅,静电都有可能产生。按油品的运动形式分为流动带电、喷射带电、冲击带电和沉降带电等。液体流动带电是油品在储运作业中常见的带电形式。液体石油产品在流动、过滤、混合、喷雾、喷射、冲洗、加注、晃动等情况下,由于静电荷的产生速度高于静电荷的泄漏速度,从而积聚静电荷。当积聚的静电荷,其放电的能量大于可燃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并且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气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静电危害。操作人员在危险场所频繁作业和接触设备,衣服与衣服、人体与衣服摩擦、鞋底与地面或地板摩擦而使人体带电造成事故。当静电电位达到一定数值后,就会击穿周围的气体,产生火花。一旦火花的能量达到足够的数值,就能点燃易燃物质,造成火灾。
2 防静电火灾的对策
静电引起的火灾通常是一下三种情况:一是存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二是静电荷形成的电场强度大于周围的击穿电场强度;三是电火花聚集的能量大于周围的最小引燃能量。这三个条件只有在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条,都不会引起爆炸或火灾。因此,石油化工行业中防静电的安全措施上主要针对以上三个引发静电火灾的成因进行及时的控制、消除和良好的防护。
2.1 作业过程中促进静电泄放
油品生产和贮运设施、管道及加油辅助工具等应采取静电接地。当它们与防雷、电气保护接地系统可以共用时,不再采用单独静电接地措施。促进静电泄放的具体措施包括:抑制起电条件,如限制流速、避免油水混合作业等;确保或增加静电泄放能力,如系统接地、增湿、加抗静电剂等;避免高能放电条件,如防止绝缘导体、金属突出物等;在危险作业区或操作上难以确保上述要求的危险场所,可增设部分防静电措施,包括:石油静电消除器/监测器、防静电、防杂散电流鹤管、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智能型接地连锁装置、防静电型采样器、防静电工作服、鞋等。
2.2 减少静电产生,避免火花放电
在操作上,应控制油品处于安全流速范围内。减少油品的飞溅,同时防止油品中夹入水分和气体。液体石油产品通过精细过滤器会产生大量静电荷,从过滤器出口到贮器应留有30s的缓和时间。液体石油产品中可加入微量的油溶性的抗静电添加剂,使其电导率达到50pS/m以上。
罐区油罐加油场所应确保罐内无脱落的金属浮球和其它飘浮异物;确保罐内无诱发放电的金属突出物;有过滤器场所应确保油品弛涨时间≥30s;按油品纯度控制加油速度;当介质含游离水、污油或混合油时,流速≤1m/s;当用切水管处理介质时,流速≤1m/s;处理沉降后的成品油时,流速≤4m/s;确保操作人员着装、鞋、手套等符合防静电要求;确保法兰连接符合防静电设计要求。可以安装管道静电消除/监测器、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防静电型高料位报警器。
汽车加油站或装瓶加油站站台必须有专用接地设备;汽车/钢瓶与接地设备的连接应用电瓶夹等专用设备;灌装作业前必须消除人体静电;汽车灌装速度确保
原油卸油站台应确保操作人员着装、鞋、手套等符合防静电要求;卸油前确保人体和汽车不带静电;确保雷雨天不作卸油操作。
2.3 加强安全管理。
目前,石化行业的很多站建筑设计比较粗糙,有些站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防静电接地网,防静电接地工作留有安全隐患。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予以改造。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油库、加油站接地电阻的检测工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给予整改。要按照消防工作的标准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掌握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安全作业行为,防止静电积聚。
静电作为一种近场自然危害源,给人类社会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危害。我们要正确、全面认识静电危害,采取正确、有效的防静电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静电危害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的灾害和损失。
参考文献
[1]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1992
篇3
关键词:原油站库;卸油;安全
一、前言
原油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产生静电等特点,特别是在原油站库卸油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静电和油气挥发等危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在卸油时也体现的最为集中。因此,加强原油站库卸油过程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原油站库卸油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对各种危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在产生危险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对于杜绝原油站库的各类安全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二、原油站库卸油过程中的静电和火灾等危险成因分析
根据静电产生的原理,不同物质之间相互摩擦会产生静电荷,出现静电放电现象,而如果是易燃易爆的物质,那么静电电火花就非常容易点燃易燃易爆品,从而引起爆炸或火灾。原油站库是存放原油的集中场所,而原油是一种低导电性、易燃易爆的物质,在原油站库卸油的过程中,因为原油在容器内的流动和卸载而产生静电。原油卸油的过程中,其流动速度非常快,而原油的流动速度越快,原油与容器之间的摩擦就会越强烈,就会产生更多的静电,从而埋下更大的安全隐患。一旦静电产生,如果不能通过接地装置或其它措施把静电荷带走,那么静电荷就会积聚在油罐、容器内,产生较高的电位,当静电电位值达到某些静电放电位置时,就会产生电火花,遇到原油就会产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原油站库作为收集、储藏、计量和输出原油的集散地,是协调上下游的油田生产部门进行原油收集、处理和外输的桥梁和纽带。原油站库在来油接卸过程中,因为原油的流动性更大,所以产生的危险因素更多,积聚的危险隐患更多,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性也就更高。引起原油站库来油接卸过程中事故隐患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原油泄漏形成易燃易爆气体,在遇到静电火花、撞击火花、电气火花,或者是外部明火、雷电等点火源时,甚至在高温条件下,都很容易着火燃烧引发火灾,或者是引起爆炸。即使是排除人槊骰鸬闳蓟蚬芾砺┒吹任O找蛩兀单纯因为原油接卸中的静电引燃、挥发油气引燃或爆炸等事故,也是原油站库卸油过程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
三、原油站库卸油过程中的安全对策和应急处置措施
1.原油站库卸油过程中的安全对策
原油站库的原油接卸工作特别是卸油工作,是原油站库消防安全和事故防范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卸油过程的安全管理,对于保证原油站库的安全稳定运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原油站库卸油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卸油作业的规章制度,明确卸油操作规范。
原油站库要制定卸油作业规章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消防意识,并通过培训提高其面对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要明确严格的卸油操作规范,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卸油作业规范,保证其在工作中能够平稳操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危险因素。同时,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安全隐患,要明确工作人员禁止携带火种进入原油站库,特别是在原油卸油过程中,不得穿铁钉鞋或者是容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必须穿戴整齐劳保防护用品。
(2)注意防止外部火源。
在卸油过程中,要切断总电源,原油站库内的车辆等发动机要熄火。在卸油过程中,附近车辆不可进行启动或者是原油容器的位移等,以免引燃或拉断原油容器或管线。特别是在原油泄漏的情况下,要通过仪器进行检测,等油气浓度恢复正常后再进行车辆启动等作业。
(3)要划出禁行禁火区域。
在原油站库卸油过程中,要设置通行障碍,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其他车辆也不能随便进入原油站库。卸油过程中必须有专门工作人员进行监护,防止外部火源等危险因素进入。卸油前要对原有的存油量等进行测量,防止出现卸油过多出现溢油事故。同时,在晚间卸油时,应使用防爆灯具。
(4)合理配置卸油装置,降低静电危害。
原油站库的存油装置内必须设置双防静电接地导体,防静电导体要引到容器外进行接地,并使其与存油装置上的金属管线进行连接。在设置防静电导体时,可以考虑将其与防感应雷电装置进行同步设置,防静电的接地装置电阻值要在100欧米伽之内,且必须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有适当的截面和足够的强度,以达到最佳的防静电效果。
2、原油站库卸油过程中的应急处置措施
在原油站库的卸油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油气泄漏等紧急情况,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监护人员必须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1)尽快启动应急警报
要组织原油站库工作人员按照应急预案各司其责,积极应对紧急情况。同时,做好无关人员的疏散工作,防止各种明火等危险因素出现,并尽快向上级和消防部门报告,积极应对紧急情况。
临南联合站卸油台应急疏散图:
(2)划出警戒范围并积极消除危险
原油卸油发生紧急情况后,要尽快划出警戒范围,无关人员、车辆等不得入内,在最短时间内消除警戒范围内的明火等安全隐患。要及时查明原油泄漏等紧急情况的原因,能关阀的容器要关闭阀门,并利用应急救援装置和器材及时排除紧急情况。
(3)合理采取善后措施
在紧急情况排除后,要通过符合规范要求的措施收集泄露的原油,或者是紧急情况造成的其他危害,并对原油站库的空气中含油气浓度等安全指标进行测量,在一切指标恢复正常后,再解除应急处置措施。
四、结论
综上所述,原油站库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在卸油作业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通过对原油站库卸油作业中静电、火灾等危险隐患进行分析,对这些安全隐患有了更全面的把握,从而有助于有针对性的采取安全对策和措施,并对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置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对原油站库卸油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张学光.输油管道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0(30).
[2]万道盛.车站油库精细管理创一流[J].中国石化,2007(05).
篇4
关键词;供配电导线照明 防雷接地节能
某商业大夏,框架结构,为多层建筑。电源设计分界:由城市电网引入本工程的电缆线路及相应高压进线柜以前部分属供电主管部门负责范围,不在本设计内;本设计从高压线路进入本工程建设红线内开始设计,电源分界点为本工程主楼地下一层变配电房内高压电源进线柜的进线开关。
一、供电与配电
本工程从市政引入两路10kV独立电源线路,以满足项目内一、二级负荷要求。项目内还设置两台快速启动柴油发电机组,进一步提高一级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对于监控室兼消防值班室、电信机房、重要的计算机房以及酒店大堂、前台等需要连续供电的功能部位还另外配置小容量的在线式UPS作为后备电源。
地下一层设置一处10/0.4KV变配电所,10/0.4KV变配电所结合建筑物标高设置在方便管理和进出线的位置,所有的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高压柜采用下进下出接线方式,设置抬高地面的电缆沟,低压开关柜采用上进线上出线接线方式。
变配电房高压柜采用中置柜,采用真空断路器,在10kV进出线开关柜内装设避雷器防止室外雷电波入侵。
设计10kV电源进线保护由上一级变电所提供,变压器保护采用低压总的空气短路器进行主保护,高压侧断路器为后备保护的方式。低压总开关采用过流、长延保护;低压回路出线采用过流、速断保护;变压器设高温报警,超温跳闸保护。
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普通母线段为一、二级负荷提供主用电源,并为其他负荷提供普通电源;市电与柴油发电机电源进行切换后接入应急母线段,应急母线段为一级负荷及特别重要负荷提供备用电源。
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在变配电所低压侧设动态无功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要求补偿后的变压器侧功率因数在0.90以上。各气体放电灯无功就地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
二、电缆、导线的选型:
高压电缆采用WDZ-YJF-8.7/15kV低烟无卤铜芯电力电缆。低压主干电缆采用WDZ(N)-YJE -0.6/1kV铜芯阻燃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工作温度:90℃。消防设备配电电缆采用WDZN-YJE-0.6/1kV铜芯耐火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工作温度:90℃。普通照明配电导线采用WDZ-BYJ-0.45/0.75kV阻燃型绝缘导线。应急照明导线采用WDZN-BYJ--0.45/0.75kV耐火型缘导线导线。控制电缆为KVV型电缆,与消防设备有关的控制电缆为NHKVV耐火型电缆;
三、重要保证性负荷配电
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如制冷主机、消防水泵等。对一般设备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混合方式配电。对于消防水泵等重要消防设备采用WDZN-YJF-0.6/1kV电缆由配电室沿电缆封闭防火桥架敷设至配电点;水泵房内的配电柜进出线方式采用上进上出。消火栓泵、生活水泵等设备的控制柜为落地安装;其它控制箱除注明外,底边距地1.4米安装。室内敷设导线除注明外为WDZ-BYJ-3X2.5mm2穿SC20管敷设。消火栓泵设备的控制柜应具有自动巡检功能。
消防设备的控制箱(柜)作“消防“标志,并符合消防规范要求。30KW及以上的电动机采用减压启动,生活水泵变频启动,其他的所有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潜水泵的启停由液位计控制。
四、照明系统
根据不同场所的使用要求,分别选择三基色细管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卤钨灯、高频无极灯、金卤灯、高压钠灯等光源,除装饰有特殊要求外,其它场所尽量不采用白炽灯光源。
除门厅等客用公共区域、餐厅、会议厅采用白炽灯配以装饰灯具外,办公、会议、停车库、等用房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光源为主,设备用房、库房等采用节能灯具,外立面照明光源采用金属卤化物灯。
五、防雷保护、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1.防雷保护:
建筑物单体最大的年预计雷击次数Ng=1.6327,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源回路;的要求,按二类防雷建筑要求设防。
在楼座屋顶设置避雷带或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内的主筋作为引下线,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与接地装置相连。高压母排上设避雷器,在变电所低压主母排上装设电涌保护器。消防值班室、电信机房、屋顶机房、室外用电、广告照明和彩灯等配电箱内装设电涌保护器。有线电视、电信线路引入建筑物处设信号SPD过电压保护装置;
2.安全措施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PE)在接地点后要严格分开,凡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置。变配电室、水泵房、消防控制中心、弱电机房、卫生间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联结。设置多个总等电位联结箱,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经总等电位联结箱进行联结;各总等电位联结箱之间以单根铜芯电缆相连。
接地系统:
强弱电共用联合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监控室兼消防值班室等弱电设备用房独立设接地干线引至接地装置,接地干线采用25 mm2多股铜芯线穿SC32管暗敷。
防静电措施:
(1)锅炉房燃料管道设防静电接地
(2)柴油发电机房燃油管道设防静电接地
(3)燃气表房进气管道设防静电接地。
(4)电话网络机房、消防控制及安防监控室设防静电接地,机房地面及工作面的静电电阻、绝缘体的静电电位、地板材料、单元活动地板的系统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5.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本建筑属火灾危险性大,人员较为密集的建筑。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的规定,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采用两级保护,一级保护设置于变电所重要的低压出线回路,二级保护设置于楼层总配电箱进线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终端配电箱处。
六、电气节能措施:
本工程采用环保节能型变压器。选用环氧树脂浇铸、低噪声干式变压器。
电梯,给水泵均要求采用智能变频控制设备。
篇5
关键词:采油厂 联合站 安全 管理
当下,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中,各类安全事故频发。联合站是采油厂的核心部门,它的特工作特点十分特殊,工作介质也特别易燃易爆。为了使生产工作能够顺利运行,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注重加强联合站的安全管理。
一、采油厂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集输中的原油加热
在联合站中,为了提高油温,降低粘度,需要将原油加热。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加热,即热量通过火管(或辐射管)和烟管(或对流管)直接传给炉内(或管内)的原油;二是间接加热,即以水或其他介质作为传热介质,间接地将热量传给炉内的原油。完成对原油加热任务加热炉是承受高温的密闭设备,由于长期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工作,具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2、原油集输中油气分离
油气分离一般采用的较多的是多级分离,运行的关键是控制分离器的压力和液面。控制分离器压力的目的,一是为了分离质量;二是为了克服液体压力和管道摩擦阻力;三是为了安全。控制液面主要是为了防止原油进入天然气管道或气进入油管道。在油气分离中最易发生的事故就是分离器跑油。
3、原油储存
原油一般是由大罐储存,由于工艺和管理的原因,目前较多采用开式流程,这样由此产生的蒸发损耗,既增加了环境污染,又加大了原油的挥发,而且由于操作不当易引起冒顶和憋压。
4、原油外输
原油外输涉及的主要设施是输油泵、容器、加热炉和工艺管线等。一般输油泵均设置在泵房内,所输送的原油属易燃、易爆、易挥发物质。由于设备的原因,输油泵端面密封装置不能保证完全密封,加上泵房的构造特点,使得泵房内有一定浓度的可燃蒸气,有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事故的隐患。输油系统大多属连续运行的压力系统,操作不当易引起憋压、跑油、抽空等安全事故。
二、联合站的安全隐患
联合站的工作介质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原油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属易燃性液体。
2、原油的油蒸气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易发生爆炸和燃烧。
3、易蒸发。原油蒸发主要有静止蒸发和流动蒸发两种,所蒸发出的油蒸气,由于密度比较大,不易扩散,往往在储存处或作业场地空间地面及低洼处积聚,既增加了对员工身体的损害又增加了火灾的危险程度。
4、容易产生静电。原油沿管道流动时与管壁摩擦或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静电,静电放电会产生火花,当能量达到或大于油品蒸气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能引起爆炸或燃烧。
5、容易受热膨胀、沸溢。原油受热膨胀,蒸气压升高,会造成储存容器鼓凸现象。相反,高温油品在储存中冷却,又会造成油品收缩而使储油容产生负压,使容器被大气压瘪而损坏。含水油品着火受热还会发生沸溢,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引燃其它物品而造成重大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三、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1、建立安全设施档案
安全设施档案是正确使用、操作、管理的主要依据,档案内容应包括技术资料和设施使用资料。设施档案应该包括安全设施的所有详细资料以及安全设施的适用范围、设施使用情况记录、设施检验和修理更换记录,等等。
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
为确保安全生产,要建立由站领导、技术干部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安全工作。根据联合站规模的大小和消防设施设置情况,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演练,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3、规范安全设施管理与操作岗位责任制度
联合站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专(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安全员应参熟悉安全设施基本知识、有关安全法规和技术规定的内容,掌握所管理设施技术状况及其使用条件,能对设施进行一般性的技术检验,了解容器安全泄压装置和其他安全附件的技术性能。
安全员的职责就是对联合站安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设施的运行、维护、检查工作,负责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对本单位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等等。
加强岗位人员的技能培训,严格操作岗位责任制度,减少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
4、对设施器材实行定期检验
对本单位安全设施、消防器材等进行定期、专门的防火安全检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装置平稳、安全、正常运行。
5、建立健全安全用火制度
应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用火审批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其他安全制度(如外来人员和车辆进站制度、用电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等)。
对工作介质的安全管理应做到防火、防爆、防静电、防蒸发及泄漏、防中毒与腐蚀,所遵循的原则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防为主,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防火是联合站日常生产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措施,其基本原则是设法防止燃烧必要条件的产生;而灭火措施则是设法消除已产生或形成的燃烧必要条件。
防爆可以根据原油、天然气产品爆炸特点及影响因素,防爆的基本原则是: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或一旦形成则立即予以消除。
防静电要根据静电事故的发生过程及影响静电积聚的因素,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原则是减少静电的产生与积聚;及时导走或消散积聚的静电;严防静电放电现象,尤其是火花放电的产生;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防蒸发和泄漏,对于前者,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及技术培训、改善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勤检查勤维修、增设安全报警装置及实现生产自动化等措施来预防,对于后者,则只能通过设备及整个生产系统的密闭化来解决。
防中毒与腐蚀,原油蒸气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毒性,吸入后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排放后会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四、总结
篇6
(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通用飞机一般靠手摇泵加油,费时费力。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出一种冷气加油装置。本文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关键词 :通用飞机:冷气:加油装置
我国通用飞机大多载油量较小,在很多民航机场和通用作业机场没有相应的加油车,加油多依靠手摇泵加桶装油,加油工作费时、费力。
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研制出一种冷气加油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装置通过冷气压力,可将飞机燃油、腐蚀性化学药剂或其它液体输送到一定的高度。以Y5飞机的8L冷气瓶充4 MPa的压力为例,将调压器调至0.04MPa时,可将汽油送至机翼油箱,0.08MPa时,加油速度即可达到手摇泵的加油速度,调至0.10MPa时,1桶200L的汽油即可在5min内加完,冷气瓶内还剩1.3MPa的压力。
1冷气加油装置结构
该冷气加油装置由高压冷气生成装置、存储装置及调压装置3部分组成(见图1)。
高压冷气的生成源可以采用民用冷气压缩机,也可采用飞机自带冷气泵(如Y5、Yll);高压冷气存储部分可以用民用冷气瓶,也可以用飞机自身的冷气瓶(如Y5、Yll):调压装置采用减压器,也可用Y5飞机上的刹车调压器或民用气瓶减压器。
气压表可装在飞机内部,外部只留充气接头,气瓶可根据加油量扩大容积,或科学增加冷气压力。油桶螺塞螺纹应按标准进行加工,并焊接相应的管路和拧紧手柄。伸入油桶内部的管子可以是硬管或软管,长度要适当,下端进油口必须加装铜丝滤网。油桶外部出油管加装流量表(确定加油量),并加密封圈以保证油桶的气密性。输油管要有导静电能力,能和相应出油口紧密联结。
2操作程序
打开油桶灌装孔盖,将油桶螺塞组件插入并拧紧,输出油管一端紧固在油桶螺塞组件出油端的接头上:将减压阀调节旋钮退出锁紧位置(即向后退出),将气管接在油桶螺塞组件的进气接头上并拧紧;打开冷气开关,根据需要调节减压器的压力(即转动调节旋钮向前推进),油液即被压出;观看流量表,当加油量达到标准后断开冷气开关。
3安全措施
压力越高,加油速度越快,但加油压力大小取决于桶体的耐压程度,压力过高会造成桶体爆裂,故使用此装置必须严格限制加油压力,并遵守下列各项安全措施:(1)为了保证汽油品质,不污染油体,要经常将油水分离器内的沉淀排出;(2)要保证所有组件清洁,接冷气加油前,应先开一下冷气,把冷气导管吹干净;(3)整个系统要有完善的防静电措施,系统要良好接地,加油时禁止操纵机上电器设备:(4)加油时要严禁烟火;(5)压力表应按计量要求定期检查。
4小结
冷气加油装置结构简单,在Y5、Y5B飞机上安装时,只需要加装一个冷气瓶、一个调压器和一块气压表,配备油桶螺塞组件,就可大大减轻机务人员加油的工作量。
篇7
关键词:火灾 安全 石油 能源
由于石油化工产业的特殊性,防火安全问题炙手可热,且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大力关注。也就是说,在石油储运过程中,石油输送管道,由于需要加压、加热等一系列流程工序完成其整个输运过程,这一过程不出现意外防火安全事故则罢,一旦出现事故所带来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非常重大。因此,集合目前石油储运存在的防火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制定相关防火安全措施,对指导石油储运工作流程顺利的进行所具备的导向作用和现实意义很大。
一、石油储运火灾危害特性简述
1.设备故障潜在危害性因素分析
设施故障与日常维护、检修,包括设备的使用功能、特性等全面了解有着重要联系。油气管道储运设计结构不科学,输运生产工艺不当,管网布设不合理及管线腐蚀、操作压力异常、以及高温、高热导致的容器管道破损等,都极易造成油气泄漏,甚至引起爆炸等灾害性事故。如,采用塑料、橡胶质地管线时,会因为外部撞击、冷热不均、管道自然老化等潜在性因素导致管道内的油气发生侧漏或外泄,进而引起意外事故发生。在设备故障及日常维护中,如果未能注意到密封垫圈老化、或意外导致其破损,也会促成油气泄漏。此外,一旦是易燃性、高度挥发性可燃气体等出现外泄,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有毒性扩散气体泄漏,也会导致人员大量伤亡。
2.不防爆设备潜在危害性因素分析
石油产业工艺型生产设备及相关使用设备的线路如未能选用标准型号的防爆设备,或者未能正规处理好防爆,当油气泄漏出也必然存在着一定潜在性危害因素。如,油气泄漏时受设备摩擦电火点燃产生火灾、爆炸事故。
3.防静电措施不完善存在的潜在危害
油气输运生产过程中,除了重要的潜在防火、意外事故预防措施处理得当外,对于防静电措施的完善也应重点对待,切勿忽视。否则,油气管道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积聚静电,当静电不能及时排除,差生大量电荷积累,也会促成高危性火灾、爆炸事故。
4.动火条件下进行作业存在的潜在危害
当石油输运作业流程正常开展过程中,设备的日常维护进行的检修作业实为常见。其中,检修作业进行时经常需要进行焊接、切割等维修工艺。在此过程中,电钻、喷灯、打磨机等的使用,也极易产生摩擦电火。因此,动火违章作业存在的潜在危害体现为:其一,违章组织,动火审批不严格。即主要强调抢生产进度,有不少领导安全观念及意识淡薄,常忽视安全规范,在不具有动条件下指挥人员进行动火作业。其二,盲目动火。有不少人员不了解动火管理相关约束规范,或自身安全意识较差,存有侥幸心理,并未办理相关动火作业工作程序,且有可能自身并不具备动火作业资格,冒然进行动火作业引致火灾发生。其三,现场监管执行不力。灭火设施、器材缺失,或者使用年限久远,再或者没有现场监管人员等的条件下进行动火作业,导致明火产生,火势未能及时制止,以致酿成火灾。
二、防治对策研究
1.极力做好设备维护
定期组织人员对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盘查,发生问题、故障时需要采取正确、合理措施进行检修;同时,针对设备的使用特性、使用条件等进行定期保养;另外,设备故障发生前,检修、维护人员应具备风险控制观念及意识,明晰工艺流程的具体处理,将一旦火灾等危险性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补救或疏离现场,将风险损益降至最低。
2.静电处理得当
运行设施、设备的静电接地对油气储运工作而言至关重要。如,设备静电接地应规范处理,接地处理要牢靠,螺纹连接部位处电阻值处理,管网线路设备接地符合作业规范标准等。
3.重视防火设计与安全装置
3.1防火设计
防火设计不能做好会引致后续石油储运发生油气外泄,引起灾害事故发生。因此,防火设计非常关键。需要按照设备的型号、设备布置、设备安装等因素去综合、全面分析,以保证以上环节符合国家规范及技术操作标准要求。此外,结合生产工艺特性,可把握好管道的选材,尽量运用防腐性能良好、耐高温性能强的选材。同时,对于生产装置、设备等的布局安排,也要参考相关技术文件、行业规范等进行合理布局,并周全考虑到防火分隔、自然通风、防压泄压等,以此才能降低防火设计不当带来的火灾安全隐患。
3.2安全装置
石油运输防火安全装置的设立对指导防火安全预防工作而言所具备的指导意义很大。一般而言,全面的组或设备系统则包括全液封、阻火器、水封井、阻火阀等组成,其重要作用也是控制火焰引入设备避免事故发生。此外,对于防爆泄压设备装置,也要尽可能完善安全阀、防爆片、压力容器等的装置,尽可能将设备运行压力控制在平稳状态,以避免高压、泄压引致的爆炸事故发生。除此之外,自动探测器的装置也非常必要。它的作用是检测烟尘、气体存在的空气浓度、以及温度是否超过标准上限等,从而起到防火预控作用。
4.规范进行动火作业
4.1拆卸
拆卸主要强调的意义是:如果具备设备零部件拆卸条件,尽可能将需要动火作业的设备进行规范拆卸,从而将其转移到安全区域内进行作业,待作业完工后再安装原处。
4.2隔离
设备检修需进行动火作业时,要处理好管道及设备零部件的必要隔离。如,管道加堵盲板,或者将管道一节拆卸等,需预防好易燃介质渗入到动火作业区域。
4.3清理现场
动火作业完工后,徐静瑶及时、规范的清理现场。如,动火作业后的周围现场,需要将易燃、易爆物品挪移到安全区域内,并清理好附近区域。
4.4清理置换
4.4.1清水置换。主要适用范畴是容易被水清洗、洗涤的介质。
4.4.2蒸汽置换。主要强调的是未能通过清水置换的物料可使用此方法。如,遇冷即凝、油液状介质等。
4.4.3空气置换。强调以空气作为媒介置换设备内可燃气体介质。
4.4.4惰性气体置换。惰性气体置换法主要强调的是利用氮气进行置换。
三、强化安全培训
人员安全意识、观念的养成;岗位安全培训工作的强化;事故发生时的补救、疏离等的及时处理等。因此,防火安全不仅需要预防措施得当,同时也需要培训工作做到全面、到位,必要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事故发生前通过培训工作的强化,可提前预警。
篇8
原油码头在港口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且大多布置在城市工业区及水陆交通枢纽区,其接卸的物质多为原油、燃料油、汽油等易燃易爆液体,泄漏引起火灾和环境污染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尽管原油码头和油库之间均建立了相应的安全风险防控应急系统,但加强风险防控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仍是危化品管理的重中之重。
1.现如今原油码头库区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
1.1管道的腐蚀泄露和第三方施工破坏
原油管道的腐蚀多为维护不到位造成的。起初,原油管道一般建设在郊区,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规划中,对原油管道的保护不力,导致管道被周边各种建筑占压,长期的占压、碾压、保护不力等加速了管道的腐蚀,而管道的安全距离不足又使得管道的日常维护不到位。11.22黄岛事故起因就是输油管道与暗涵交叉,发生腐蚀渗漏。据国家安监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排查油气管道隐患29436处,平均每10公里就有2.5处隐患,管线占压造成的维护不到位是安全隐患的最大问题。
因码头油库区多建设在港口,为使港口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原油管道和设施的安全距离不足,为后续的维护造成了很多的麻烦。大连6.30原油管道泄漏事件,起因就是在港口的定向钻施工中,打到地下的输油管道,造成原油泄漏和燃烧。合理的规划和布局,最大程度的保证输油设施的安全施工距离,保证码头油库设施的运行安全。
1.2设备本体缺陷
在码头作业过程中,通过输油臂、鹤管等进行法兰硬连接到输油管道中,在输送到原油储罐内,因部分连接设备需每船进行连接和拆除,频繁的设备操作容易使设备法兰螺栓松动、输油臂密封破损、阀门密封不严等原因造成原油的泄漏,所以需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监控。
1.3环境污染的风险
因码头作业等均在海上作业平台上完成,稍有不慎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成为码头油库的主要风险点之一。近年来发生的码头油库管道的爆燃事故,无一例外对海洋环境、渔业养殖、造成严重破坏,而且清理难度较大。
1.4违反规章的动火作业
原油码头库区作为易燃易爆场所,有着严格的动火审批条件限制。动火作业的焊接、切割及作业中飞溅的金属熔渣温度很高,若接触到可燃物质,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动火前没有按照规定办理动火作业票,没有进行动火作业前的分析,没有采取有效的隔离、置换等安全措施,同时没有进行可燃气体的测爆,都是导致动火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大连石化的6.2爆炸事故,就是因在修理的原油罐上动火切割仪表平台板,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引发的爆炸,同时今年的炼化企业,对动火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风险分析和识别不足,是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
1.5人的因素导致
工作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欠缺和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也是导致码头库区事故的重要原因。因码头油库区工艺流程切换频次较多,需接卸原油双方工作人员协作配合密切,因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错误指挥、巡检不到位、风险预判不足等不安全行为都可导致事故的发生,尤其是作业环节过程中,因沟通不畅造成码头输油泵、阀门等设备操作错误,造成管道憋压或者抽空,可能引发管道破裂泄漏的风险。在面对突发事故,没有正确的应急处置,都有可能导致较严重的次生灾害。
1.6雷击和静电放电导致的火灾爆炸
油品到达码头后,在管道设备、原油储罐、火车槽车、汽车罐车中进行装卸、输送作业时,由于原油的流动、搅拌、冲击等作用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若静电释放不及时,静电荷便得以积累,当积聚的静电荷放电能量大于可燃混合气体的最小点燃能量,并且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气和空气混合物的浓度正好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爆炸、火灾事故。尤其在火车和汽车槽车装油过程中,因为存在大量的油气浓度,和空气形成爆炸范围内的可燃混合气体,遇到火源即发生爆炸,其静电危害尤为突出。此外,人体携带静电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尤其在冬季,穿非防静电工服,行走、运动的摩擦,极易产生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静电。
2.码头库区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人员对危险源的认识和风险判断能力
首先要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技能的学习和各项规程的学习,培养爱岗敬业的责任心,能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对周围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判断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道关口,所以要求人员有极强的专业素质。
2.2建立油气管道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根据码头、油库区、原油管道及配套设施点多、面广、连续生产等特点,根据风险识别和危险源辨识,对整个码头油库区的安全评价,对在输油管道管理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程序。
2.3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和应急处置管理
针对风险点和隐患点做出细致、可操作性强的一点一案,供员工进行学习,对于应急预案演练,也要有针对性,具体到某一点。在演练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形成习惯,在真正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和行动,提高效率,降低危害。
2.4严格操作纪律和岗位责任制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严格操作纪律,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制度,在工作中能做到程序化,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就会降低人为操作漏洞带来的风险。
3.结论
篇9
关键词:石油;储运;工艺;安全
我国的重工业发展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比例,随着石油消耗量的加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高,这就在无形中给石油的储运增加了风险。在进口石油的途径中,管道运输和海运占据重要位置,而近年来海运的不稳定性和管道线路的损害性使石油的储运供给受到了挑战,与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相结合就使得我国的石油储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就要有效的探究石油储运工艺的安全措施。
1 当前石油储运工艺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分析
在石油储运过程中包含着多个环节,具体有生产、储存保管和运输这几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着因为工艺的不完善性而诱发的各种危险性,而我国要有针对性的提高石油储运工艺的安全性,首要的前提就是能够发现石油储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性工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 管道线路的处理工艺存在缺陷。我国国外进口石油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其建立的中哈石油运输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都已经投入使用并为我国的石油供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在现阶段的石油储运工艺中,我国对于管道线路的处理工艺还不是很成熟,在线路的具体布置和保护层面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建设,尤其是在应对冷冻、洪水和腐朽老化方面的工艺水平较低,对于很多特殊的地区仍旧存在处理方式不当的情况。除此以外,在各个地区的输油站中没有配置齐全各种保护性的设施,如各种避雷、防静电的设施和消防安全设施,为输油站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1.2 管道的绝缘处理不到位。在石油运输管道的设计中要格外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管道的绝缘工艺处理和阴极保护工艺,这是因为有很多地区的地底下都有集中分布的大规模杂散电流干扰区。而我国当前在输油管道线路的设计中就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一点,也就是说我国有的是由输油管道的线路在铺设时经过有集中杂散电流干扰的区域,或者在管道输油过程中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电流干扰排流,使得管道的绝缘处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管道石油运输的安全性。
1.3 海底管道铺设安全工艺水平低。海上石油运输容易受到各种人为因素和外在客观因素的干扰,显然其储运的安全性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海底石油管道铺设的安全工艺研发就成为了当前石油储运的重点,而我国目前的海底石油管道铺设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许多安全工艺的掌握还不熟练,在实际运用中也还没有达到灵活运用因地制宜的地步,在管道安全的检测、使用寿命延长等方面有提升的空间。并且海底石油管道属于海水环境中,其所遭受到的侵蚀更加严重,用同样的地面抗侵蚀标准明显不能够满足其海底环境的特殊性要求,一旦发生故障事件还不能够有效的进行故障的排除。
1.4 排放工艺存在安全风险。石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其储运的过程中尤其应当注意的就是对可燃物质的排放,现阶段存在的工艺缺陷就是有部分石油储运系统中对于排放的相关问题没有形成硬性的规定,在对气体进行排放时直接将需要排放的气体不加处理地排入大气中,使得气体可能发生爆炸而带来安全上的隐患,这种隐患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2 石油储运工艺的安全措施分析
面对着我国当前石油储运中存在的各种工艺安全问题,我们就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工艺改造,对各种应当注意的环节提高谨慎,要超前意识,尤其是对于各种管道的铺设要将一切能够考虑到的方面纳入其中,避免后期的重复建设,形成全面的安全工艺系统。
2.1 提高管道线路的处理工艺水平。鉴于我国与邻国之间通过石油管道建立起石油的输送途径,对于输油管道的安全保障就显得极为重要,为此就要对石油管道线路的处理工艺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改善。第一,在铺设石油管道时就要将地形的起伏和地质条件考虑在内,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当地进行管道的防洪、防冻和防腐蚀层面的保障,设置线路的截断阀。第二,针对隔段设置的输油站,要对其中的安全设施进行配置,具体的设施应当具备避雷、防静电、消防的作用,提高对相关工艺设备的要求,在石油运输环节对石油储运工艺进行提升。
2.2 对管道设施科学的绝缘处理工艺。为了减少管道在铺设中所遭遇的电流干扰,我国就要在提高绝缘处理工艺方面多下功夫,在进行管道铺设的设计时,将绝缘处理纳入到考虑范围中并按照管道铺设的绝缘工艺标准严格进行,如果在铺设管道的路径中遇到电气化铁路,就要采取措施使输油管道与其保持平行状态,以此来避开在电气化铁路周围存在的杂散电流干扰区域,在其他区域中遭遇杂散电力干扰时,要及时进行排流,减少对石油管道的电流影响,提高绝缘性。
2.3 提高海底管道铺设的安全工艺水平。在海底铺设石油管道,虽然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地面铺设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共通之处的,那就是都要注意所经路径的地形,在海底建设时,要尽量寻找平潭器地址稳定的区域进行铺设,保证管道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恶劣的外在条件的干扰和破坏。
2.4 降低排放工艺的危险性。要对安全排放工艺在安全性上进行提高,就要对排放设施的配置和气体排放的标准进行硬性的规定,及时将可燃物通过严格的再回收和净化处理工艺操作来减少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概率,严禁将可燃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我国的石油储运安全问题突出,对我国的重工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证工业效益的稳定性增长,降低风险成本,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石油储运工艺的安全性,全方位的对石油的生产、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完善,针对石油储运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对症下药,建立完善的石油储运工艺的安全保障体系,推动我国石油储运工艺的提高,降低我国能源使用的成本投入。
参考文献:
[1]孙双.关于石油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的思考[J].化工管理,2013(18).
[2]陈大鹏.浅谈中国石油储运业现状及安全建议[J].企业导报,2012(11).
篇10
1.1网络实体的安全
图书馆网络中心机房是图书馆工作运行的心脏,非管理人员应禁止入内。图书馆中心机房要配备空调,使机房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从而使系统正常工作。机房应采取一定的除尘和防尘措施,为避免静电的影响,还要配置防静电地板。同时要注意中心机房的防火、防盗。
1.2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保护
要保障图书馆网络的正常运行,首先要做好计算机网络硬件和软件的防护。硬件防护的主要措施有储存器保护、虚拟内存保护、输入&输出通道控制等。软件防护措施包括设计安全的操作系统和内核,实行合理的隔离手段,安装实时记录监视程序和组织安全有效的文件保护等。
1.3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
工作人员的培训。为正确使用图书馆管理系统,要选派本馆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参加由软件开发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密码管理。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每台工作站上设置开机密码和系统管理密码,并且密码应定期更改。权限管理。
2.图书馆计算机房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不安全因素,图书馆必须制定科学的、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的教育,并制订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使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化。加强对网络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事业心、责任心的培养教育以及技术培训,使有关人员有较高的安全意识。高校图书馆应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图书馆应指定专人负责整个网络系统硬件的维护。
2.2图书馆网络安全措施
网络防毒:在网络上安装基于Internet的在线扫毒软件,在服务器上安装基于主机的实时防病毒软件。防火墙:所谓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网络分开的方法。将防火墙安装在单独的计算机上,与网络的其余部分隔开,并在防火墙中安装最新的安全修补程序,保护图书馆网络资源免遭其他网络使用者的擅用或侵入。安全审计:利用安全日志做好安全审计,以便及时发现非法访问和攻击。安全扫描与入侵检测:在网络系统中利用安全扫描技术测试和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安全漏洞。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