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8 18:0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创业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资本 区域创新能力 选择产业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途径。要通过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首先搞清楚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深层次经济根源。本文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根源的分析,揭示出资本驱使区域创新能力选择产业机制,可供区域提升创新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时参考。
一、资本增值是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原动力
1.资本具有增值性
就资本的自然属性而言,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的价值,增值性是资本最重要的自然属性。所谓增值性是指资本能够产生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这是资本的本质要求,是资本运动的目的所在。投资者进行投资,资本以货币形态进入生产领域后,分化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态存在的固定资本,另一种是以原材料、燃料的中间投入等形态存在的流动资本。只要投资行为发生,资本形态就发生变化。由货币转换形成的实物资本,只有通过生产经营,与活劳动结合,才能实现增值。如果资本离开货币形态后不能进入生产领域,由于货币资本与其物化资本的差价及资本的时间价值,资本随时间变化不断折旧,资本将出现贬值。所以,资本只有增值,才能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免受损失。
从资本增值的信仰驱动因素而言,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地区的教民是上帝的仆人,是上帝财富的人间看守者,为了增加上帝的荣耀,就必须把上帝让他看守的财产保值增值,只有让上帝的财产保值增值,才是通往天国的坦途。那么,为了实现这种保值增值就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节俭。在这种新教伦理观的支配下:“一切封建的奢华与非合理的消费之抑止,促进了资本的累积与财产为达到收益目的的不断重新利用”,即把资本的增值财富的努力归结为拥有这种财富的资本家对上帝号召响应的结果。这是西方国家资本增值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
从微观层面讲,资本是企业中最具增长能力的生产要素,而且它的增长是一种主动性增长,其他要素的增长可以看作是资本的派生增长,因为这些要素不具备内在的增长动因和禀赋。所以,资本具有增值性,增值性是资本最重要的自然属性。
2.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原因
区域创新能力是某一区域创新主体在创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工艺、新的市场、新的材料来源和新的企业组织等方面所具备的素质或本领。施穆克勒(Schmookler)在考察了四个不同行业中的近1000种创新后得出结论:推动创新的动力一是解决昂贵的成本问题,二是为了抓住潜在的获利机会。熊彼特(Schumpeter)在此之前也认为,技术创新的业绩来源于对利润的追求,企业家经常是技术进步的助推器。其实,创新主体不管是为降低昂贵成本进行技术创新,还是为了抓住潜在的获利机会进行技术创新,都是为了获取创新受益。从资本的角度讲,都是为了使资本增值。因此,就投资者的投资目的而言,创新和资本增值是一致的。
然而,区域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和创新环境可以制约创新外,R&D资本是最重要的创新制约因素。实践证明,致使中国科技竞争力一直处于中等水平的不是技术创新不足,而关键在于资本对技术的支撑力度不够。由于企业是区域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R&D资本主要来源于其资本增值能力。如果企业资本增值能力强,则R&D资本增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快,技术创新进展也快;如果企业资本增值能力差,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到R&D资本约束,技术创新进展必然较慢。所以,区域企业资本与创新能力及技术创新是一种正反馈的关系(如图1)。区域资本增值能力是制约其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
图1 区域资本、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的正反馈关系
3.资本增值是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原动力
区域资本增长是一种属性驱动下的增长,从微观层面上看,增量资本的增长受制于它的边际收益率,存量资本的增长受制于生产技术。当资本在企业内部的增长受到阻滞后,增值的“冲动”并不会因此减弱,他要寻找其他要素的替代。但由于生产要素间的关系受到技术的约束,所以替代弹性是有限的。因此,资本必定要寻求更有效的增长途径,这一途径就是技术创新。
现在假设区域R&D资本增值能力强,则区域R&D资本增加快。以北京等13个省(市)2005年的面板数据为例,分析抽样区域2005年的区域创新能力与资本增值的关系。在变量选取方面,根据国内外惯例,选取授权专利、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量代表抽样区域的创新能力,选取R&D经费代表R&D资本。现将北京等13个省(市)2005年R&D经费与授权专利、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的关系绘成折线图(如图2~3)。
图2 北京等省(市)2005年R&D资本与授权专利的关系
图3 北京等省(市)2005年R&D资本与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的关系
图2~3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5》数据整理
由图2~3可知,北京等13个省(市)2005年R&D经费与授权专利、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的地区分布基本一致。这说明区域资本增值不但能诱致大量的R&D资本,还能使区域授权专利、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的数量同步增加。即区域资本增值可使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区域资本增值能力差异直接影响或决定区域R&D人力资本和创新环境的差异。所以,资本增值是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原动力。
二、资本流动是区域创新能力产业转换的助推器
1.资本具有流动性
除增值性外,资本还具有流动性特征,流动性是资本另一种重要的自然属性。资本流动性是指资本的具体形态可相互转化,资本的数量可增减变化,资本的产权可随时转移。资本之所以经常处于流动状态,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趋利性。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能。由于自然资源、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分布的差异,致使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存在差异,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投资利润率必然存在差异。这样,资本就不断从投资利润率低的地区或产业流向投资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地区或产业。不同地区或产业投资利润率的动态变化诱致资本位置和形态的动态变化。所以,资本具有流动性特征。
2.区域创新能力转移原因
决定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R&D资本和适宜创新的环境。这三个条件既是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前提,又是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的关键支撑。由于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和R&D资本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区域创新环境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也时刻处于变动状态,所以,区域创新能力并非静止不变,而是随支撑条件的转移不断发生转移。在世界技术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南欧曾经是世界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但到18世纪末,西欧取代南欧成为世界上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20世纪初,美国又成为世界上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世界创新能力中心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支撑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即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R&D资本和创新环境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在以上三个地区发生了转移。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中心也在不断变化。建国初期,由于国防安全需要,国家的主要研发中心都分布在“三边”地区,那些地区曾经是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后来,随着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国家的研究发展中心陆续转移到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这些城市成为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改革开放后,受优惠政策的吸引,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R&D资本大量流向沿海“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由于这些地区是开放地区,创新环境相对优越,所以,这三个地区分别成为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
3.资本流动与区域创新能力转移
现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分析工业资本流动与区域创新能力转移的关系,分析区域资本流动与创新能力转移之间的关系。在选取变量方面,由于大中型企业是区域工业经济的支柱,所以,选取江苏省大中型企业1999~2005年的科技固定资产构建费作为工业资本的代表变量。同时,根据国内外惯例,选取企业申请专利代表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中的工业创新能力。现将江苏省工业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绘成折线图(如图4)。
图4 江苏省大中型企业1999年~2005年科技固定资产构建与申请专利
资料来源: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1999~2005)整理
由图4可知,除2000年缺少数据外,江苏省大中型企业1999年~2005年申请专利变化与科技固定资产构建变动方向基本一致。这说明资本和区域创新能力在产业内的流动或转移具有同向性。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在产业内的同向流动决定了它们在产业间的流动或转移也具有同向性。
产业之间的利润势差是促使资本在产业间流动的根本原因,也是促使区域创新能力在产业间转移的根本原因。第二次产业革命时,创新能力从钢铁、机械工业转向飞机、汽车、化学工业,第三次产业革命时,创新能力又从传统产业转向高技术产业,从产业利润角度讲,都是产业之间的利润势差使它们这样。资本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区域创新能力随资本的流动而转移。资本流动是区域创新能力转移的助推器,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不断从投资利润率低的产业转向投资利润率高的产业。
三、资本驱使区域创新能力选择产业
1.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原因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产业内部构成及产业之间的关系。从长期看,区域产业结构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需求层次的不断演化和提高。当人类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为满足人类吃饭方面的生存需求,农业最先得到发展,世界各地的早期文明最早体现为不同形式的农业文明。当人类吃饭需求得到满足后,穿衣和住房需求成为迫切需求,致使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工业中的纺织业首先得到发展,而后重工业也相继得到发展。当人类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发展需求开始提上日程,因此,为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相继得到发展。与此同时,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方面考虑,人类需求层次越高的产品,技术含量越高,产品附加值越大,产品中凝结的人类智力劳动越多。由于智力劳动的稀缺性和复杂性,智力劳动成本比体力劳动成本高,智力劳动的价值比体力劳动的价值大,所以,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技术含量更高,产品附加值更大,利润率更高。
2.资本驱使区域创新能力选择产业机制
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行业利润不同,形成区域产业之间的利润势差。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行业平均利润就如同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根据利润等高线可以绘出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利润分布图。在地形图上,水受地球引力作用,会从地形高的地区流向地形低的地区。同样道理,在区域产业结构利润分布图上,资本受利润引力作用,会从利润低的产业流向利润高的产业。区域资本在产业间的流动又诱使其他创新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区域创新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必然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在产业间不断转移。这是区域创新能力选择产业的根本原因,也是资本驱使区域创新能力选择产业的深层次机理。
资本驱使区域创新能力选择产业机制是一种客观规律,这种规律要求区域管理者必须合理处理区域资本、创新能力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的关系。在供求规律作用下,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从低层次向更高层次发展。但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是一种受约束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受到资本供给的约束。一定区域的资本供给条件对其产业发展的支撑具有一定限度。在支撑限度内,区域资本能促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如果超过这个限度,资本对区域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将受到约束,突破这种约束的最好办法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技术创新。
由于资本的增殖性和流动性,资本驱使区域创新能力在产业间不断转换,促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四、结论
资本增值性和流动性驱使区域创新要素不断从投资利润率低的产业流向投资利润率高的产业,由此使区域创新能力不断从投资利润率低的产业转向投资利润率高的产业。资本驱使区域创新能力选择产业机制要求不同区域在配置创新资源时应有效利用经济手段,通过调整资本投资收益率调整创新收益,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创新能力与主导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M.,Timothy J,Vincent J. Selecting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s explanatory factors of emerging stock market returns[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2001,9(4): 401-426
[2]尚会永:资本增值动力来源探索[J].企业研究.2005(12):28-29
[3]张二震蒋佩晔:国际贸易、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的再配置[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0):53-57
[4]金雪军刘汝姣: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模式分析及应用[J].软科学.2004(5):26-32
篇2
在中国经济以不可逆转之势加速与世界接轨之际,美国次贷危机掀起的金融风暴,却有导致全球经济衰竭的风险。当此复杂局势,中国仍须顺应国际潮流,继续加快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与发展步骤。因而,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金融业将迎来新一轮挑战与机遇。
2008年又将是中国金融界进一步融入世界、调整规则和策略的关键时期。面临宏观经济环境的重大不确定性,中国银行业的进阶之路更增艰险;同样,房地产金融同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而证券市场和房地产信托基金的发展,则将深远地改变其投融资环境;中国保险业在探索混业经营模式、寻求发展之路中,亦须面对诸多前所未见的挑战。中国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参与者们,如何应对未知的风险,预见并抓住变革中的机会?
9月18日,《财经》杂志在北京举行“中国金融:变局与对策”论坛,旨在解读金融市场和重点行业的战略规划,为政策层、市场、企业与学术界提供深度交流的平台,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为中国经济与金融业的改革创新提供策略支持,以实现其持续健康发展。
本刊将当日论坛的主要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编者
银监会推动“六项机制”的科学建设,在坚持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强调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小企业已逐步成为我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缓减就业压力方面的贡献度越来越大。
目前,全国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498万户、个体工商户3800万户,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60%,上缴税收的48%,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80%在中小企业再就业,同时我国60%以上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以及就业解决等方面的作用,甚至与美国的情况相当。尽管如此,各国都存在着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及其金融支持的不匹配现象,这也一直是各界广为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六项机制
我们始终认为,不能笼统地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要科学细分中小企业的结构。对许多中型企业而言,它们的突出问题不是融资难,而是如何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可持续比较竞争优势的问题。小企业和微小企业融资问题应该作为关注的重点。对小企业和微小企业来说,传统的融资模式不能解决其融资需求,只有建立与传统银行贷款业务相区别的融资制度,才能保证其贷款的商业可持续。
应该说,银监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银行业应重点关注“小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解决其融资问题的立足点,是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而不是福利性安排。早在2005年,银监会就成立了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提出了小企业融资的“六项机制”。这些机制创新包括:(1)风险定价机制,在科学测算贷款成本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贷款的利率,以抵补贷款风险;(2)独立核算机制,组建独立的贷款营销部门,并单独考核贷款业务的成本和收益;(3)贷款审批机制,实现贷款产品和运作流程的标准化,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4)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专门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使信贷人员的收入水平、职级晋升等个人利益与业绩紧密联系,防止激励不足或道德风险;(5)人员培训机制,要注重开展贷款业务的专业化培训,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6)违约信息通报机制,通过信息通报增强市场约束。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六项机制” 对于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而言是缺失的,是崭新的信贷文化革命。要想使得这一金融信贷文化真正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建立起来,当务之急,是必须持之以恒地推动“六项机制”的落实。
为此,2006年,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允许小企业贷款有一定的失败比例,对贷款尽职和免责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同时督促银行加强小企业授信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培训。2007年,进一步推进小企业贷款差别化监管体系建设,构建适应小企业融资的体制机制,并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
2008年,银监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六个突破”要求,即:信贷倾斜上突破,机构布局上突破,信贷产品上突破,考核机制上突破,服务手段上突破和服务作风上突破。历史地看,这是一个持续推进“六项机制”建设的过程,也是我国小企业融资监管制度走向成熟的过程。
经过各方面努力,近几年小企业金融服务得到明显改观,小企业贷款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08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授信户数达378万户,贷款余额1.75万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9.8万户、1031亿元。
融资难困局
目前,小企业融资服务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最直接也是令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问题是:小企业贷款满足率不高,融资难的呼声还很高。
据对江苏的一项调查,仅有75.8%的小企业认为资金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同比降7.3个百分点。有媒体报道,在浙江有高达84.7%的中小企业贷款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尽管这一调查数据可能因为调查对象、统计口径等原因有较大出入,但至少说明当前小企业融资满足率还普遍不高,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应该看到,小企业融资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即便是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很重视小企业发展,视小企业为经济发展的脊梁,但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存在,融资难问题远没有解决。2004年美国小额贷款(100万美元以下)占商业贷款的比例已达38%,但也只有80%左右的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得到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加拿大有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债务是通过非正式途径解决的,18%的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而这些申请中只有64%被接受;有47%的企业主认为,融资问题是中小企业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之一。因此,要充分估计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一方面,融资难是银行经营理念和服务能力欠缺的反映。银行“六项机制”建设是否真正到位,是否建立了服务小企业的信贷文化,是否具有风险定价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小企业融资服务水平。历史地看,这些变化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三五年时间内“六项机制”可能还难以完全到位,银行的经营理念、管控能力、业务流程有待在市场磨合中尽快提升。另一方面,小企业贷款的高风险是制约银行服务小企业的主要原因。
小企业经营困难多、稳定性差、风险高,银行信贷成本较高(平均为大企业的5倍-8倍),影响了银行贷款意愿。2008年6月末,全国小企业贷款不良率为22.1%,比全部贷款平均不良率高14.7个百分点,高出近2倍;从三家试点银行新资本协议定量测算结果看,小企业贷款的违约率(PD)为2.52%,一般企业为1.66%,小企业PD是一般企业的 1.52倍;不仅中国如此,G10国家大银行组的小企业贷款违约率也是一般企业的1.5倍-2.0倍。
同时,融资难往往也是小企业经营难的体现。在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以利润为目标,面对市场竞争压力和大企业脱媒现象,必然调整客户结构,追逐高质量的小企业群体。小企业是否真正赚钱、是否持续盈利,是融资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最近,我们对一个省的小企业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情况表明,该省2008年6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0.2%,比全部贷款增速高4.6个百分点,但同比增幅下降0.3个百分点。上半年银行受理小企业贷款申请22998户、233亿元,实际批准20355户、210亿元,贷款满足率分别为88.5%和90.1%(与美国水平相当,高于加拿大)。贷款未获批准的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
贷款未获批准的原因具体有五个方面:一是经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致使部分小企业经营困难,因经营状况不佳未获批准的企业占比49.6%;二是缺乏抵押担保影响小企业融资,这类企业占19.3%;三是产业、环保等国家信贷准入政策调整对小企业影响较大,因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导致不能贷款的占17.5%;四是出口不利因素影响了小企业经营,多数出口小企业利润率在1%以下徘徊;五是贷款不良率较高对银行造成了压力和负担,制约了小企业信贷业务开展。
努力的方向
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需要银行、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对银行来说,坚持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是重点。“六项机制”从2005年提出至今只不过三年时间,已被银行业金融机构认识和初步接受,但要形成信贷文化、成为自觉行动,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从国际银行业先进经验看,按“六项机制”开展小企业融资服务,是银行经营转型的不二法门,银行一定要适应经济结构变化之大趋势,将服务小企业作为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变革来认识和推动,大胆创新,形成符合小企业融资特点的授权、审批、管理、核算、考核、审计、问责机制,确保商业可持续。
对企业来而言,加强公司治理、提高经营竞争实力是基础。
国际经验表明,小企业融资只有走商业化的道路,按照市场原则办事,才是根本出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着眼于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大背景,必须立足于小企业自身,通过提升小企业发展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小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的治理,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不断提高经营和财务信息透明度。小企业只要苦练内功、增强素质和实力,才能成为银行追逐的目标客户群。
从政府层面讲,营造良好的融资服务环境是保障。小企业融资难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大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解决,特别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应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担保政策,建立适合小企业特点的征信体系、评级制度、违约信息通报机制以及失信惩戒机制,制定小企业信用制度管理办法,为小企业融资提供信息共享和传播平台。同时,创新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方式,推进科技型小企业融资试点,探索开办存货、可转让林权、土地承包权、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以及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扩展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利用和发展二板市场、OTC市场开展小企业融资和股权交易,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减少小企业对信贷市场的依赖。
篇3
郭岩(1963―),男,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 研究。E-mail:
摘要: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依赖于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分享,而社会资本作为来自于供应链关系的资源集合体,既可以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又会提升创新绩效。本文构建了供应链社会资本、知识分享和创新绩效三方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是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要素,发现了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揭示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在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间的重要中介作用。
关键词:供应链;创新绩效;社会资本;知识分享
中图分类号:F272.4;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2-0037-08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往更为复杂和充满竞争的环境,其特征是竞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加剧。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供应链要存在和发展,必须要创造新的价值,创新是产生和维持供应链竞争优势的最可行战略[1]。供应链企业无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其本质是知识的创新。
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是指围绕某一个创新的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供应链成员核心业务能力的互动和重组,来实现知识经济化和知识增值的动态过程[2]。这种创新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协同供应链成员和外部网络而开展的创新活动,通过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和服务效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3]。
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依赖于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分享,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供应链尤为强调成员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以获得竞争优势和最多的利润潜力。供应链成员间良好的知识分享可以为成员获取外部知识提供保证,也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知识水平,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Roper和Crone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供应链中存在着互补性的知识,这些互补性的知识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分享有着重要的意义[4]。
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知识分享,是指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通过获取、共享存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提高企业知识创新与运用的效率,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过程[5]。Hult和Ketchen指出一个供应链之所以比另一个供应链更具有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处于优势地位的供应链中,企业能充分运用了其内部存在的知识资源,并将知识资源当作供应链中的重要战略资源进行了吸收利用[6]。因此,供应链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分享可以促进供应链的创新绩效。
社会资本是嵌入于个人和组织拥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资源集合体[7]。供应链是企业间结成的上下游关系,嵌入于这种关系中的企业可以从供应链关系中获益,或者说供应链关系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社会资本,这种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是嵌入于供应链关系的,通过供应链关系可获得的,来自于供应链关系的资源和获利能力。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能够帮助企业接近和获取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知识资源[8],企业能够依靠社会资本提高供应链中知识分享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这种社会资本也成为供应链企业创新的关键影响要素[9]。
本文构建了供应链社会资本、知识分享和创新绩效三方关系的理论模型,提出了研究假设,开发了研究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在收集了大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检验了假设,最后对研究结论和局限进行了讨论。
二、 研究假设
1.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与企业创新绩效
知识的分享与传播是供应链企业知识创新的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在供应链内建立交流的网络,为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创造基本的行为环境[2]。产品创新源于企业对知识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创造,不仅要依靠自身占有的稀缺资源(包括知识),还需要企业积极从外部获取新的关键知识。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知识分享的程度对企业知识增长和价值创造有直接影响[10]。供应链知识分享能够为成员企业提供便捷有效的知识来源,激活供应链知识存量,提高对已有知识的使用价值,进而加快供应链知识创新的速度,以及新知识在成员企业中应用的速度,使供应链成员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增强企业的实力[11]。
供应链企业合作共生的关系为在供应链范围内的知识分享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可能性,其成为企业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来源。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可以提升企业绩效,如提升运作绩效、财务绩效,以及改善产品,并可以提升知识创造水平[12]。供应链上有效的知识分享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知识以促进产品创新[13]。企业应分享利用上下游企业的知识,使得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的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核心能力[14]。供应链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资源,如供应商知识资源、顾客知识资源等,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资源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库存等费用[15]。
通过供应链知识分享网络,供应链成员能及时地解决经营中的问题,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变,促进企业知识创新发生[16]。Hult和Ketchen通过使用201个公司的实证资料构建了模型,说明知识分享对供应链企业绩效的影响不仅仅会发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还包括文化竞争力及知识发展过程[6]。供应链上客户知识的分享也尤为重要,它能使研发团队在新产品开发中直接体现客户偏好,实现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与设计[13]。供应链上技术性知识的共享能让不同企业、不同领域的技术知识进行碰撞与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从而达到提升成员企业技术能力的目的[9]。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1:
H1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会促进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
2.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与知识分享
社会资本是行为主体借助于社会网络或其他的社会结构来获得各种利益的能力,包括三个维度: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7]。
从结构维度看,社会资本关注网络联系存在与否、联系强弱及网络结构[7]。供应链中的知识分享与供应链网络结构紧密相关,供应链的网络密度、网络联接强度、网络中心性对知识分享有显著影响[17],在供应链结构中虽然通过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可以提高供应链竞争力,但最重要的是核心企业带领各成员企业有效地分享知识。Cheung通过研究126家双结构供应链企业数据,发现对供应链来说供应链结构是影响知识分享的重要因素,强关系使得供应链企业间容易分享态度、主张和信念[18]。
Modi针对聚合类型供应链结构,分析了供应商因素对知识分享的影响,发现在知识分享前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与审查是重要的先决条件,同时跨组织的交流也是转移企业成果,提高供应商绩效的重要手段[19]。Love和Gunasekaran把组织学习理论运用到供应链知识管理中,提出组织间的学习促进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同时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组织间学习的开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高供应链整体知识容量和竞争力[20]。供应链中的连通性需要穿过企业边界建立,所以不是直截了当的,一些成员企业可以穿越网络的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获得关联信息优势[21]。
从认知维度看,社会资本描述了提供网络中不同行为主体间共同理解的文化、目标、表达、解释与意义系统的那些资源[7]。组织文化代表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它有助于企业成员了解企业运作,并规定其在组织中的行为规范,因此供应链企业间文化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参与知识分享的企业在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将存在差异[22]。文化会影响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的行为,它决定了知识分享的内容和对象,构建了知识分享的社会平台,塑造了新知识被创造、传承和传播的过程[23]。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对供应链企业知识分享的激励方式和程度不同,因此知识分享的水平也会有所差异[24]。
高密度的供应链网络节点间的知识结构、范围、水平在直接交流与学习中逐渐接近,减少了上下游企业在知识分享过程中由于文化距离、背景距离和知识距离等因素造成的障碍[17]。当成员企业进入供应链时可能有不同目标,通过协商他们能达成大多数企业接受(如果不是全部都接受的话)的目标[25]。如果矛盾的目标依然存在,伙伴间会发生冲突,冲突会导致挫折和不满,这种不良氛围不利于伙伴间的知识流动[26]。虽然供应链企业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文化,供应链经常在文化妥协的基础上形成,如果某个企业僵硬地推行它自己的行为方式,会出现文化冲突[27]。
从关系维度看,社会资本是人们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具体关系,涉及信任、标准及可辨识身份等[7]。本文主要关注信任,因为信任是组织间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随着信任的发展,供应链企业会降低对知识的保护程度。信任对于知识分享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信任能够促进企业间合作,从而促进其知识分享;另一方面,信任能够加强知识分享的程度,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知识的有效利用[28]。在需要相互合作和相互依赖的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与组织学习活动中,信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是供应链成员对彼此诚实、合作行为的预期。信任在知识分享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正式的合作程序。当知识分享的双方之间存在信任,人们更愿意给予对方有用的知识,同时也更愿意接受和吸收他人提供的知识[29]。
Batenburg和Rutten与Ke和Wei认为企业间的相互信任是供应链知识分享的重要因素[30-31]。Ke和Wei通过对在六个中等规模企业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社会政治因素显著地影响着核心企业是否把知识分享给一个具体的合作伙伴的决策,特别地, 对伙伴及其能力的信任也是导致参与知识分享的一个重要因素[31]。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知识分享应建立在信任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内容以显性知识为主,注重集体知识的交互和传播[32]。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2:
H2 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H2a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H2b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H2c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会促进企业间知识分享。
3.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
供应链协同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和顾客之间达成的一种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在供应链中寻求适当的合作伙伴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多的贡献和更低的成本。供应链协同的合作伙伴选择对于一个供应链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3]。作为知识演化的平台,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影响着集群的知识扩散与创新绩效,作为结构洞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可以在社会化、外化、知识融合和内化的过程中发挥“创新桥梁作用”,促进供应链中的企业创新[34]。Love和Gunasekaran提出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组织学习与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知识容量和竞争力[20]。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组织间的承诺、组之间控制机制以及合作成员的学习和创新能力[9]。
Quinn研究了文化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分别指出了实现供应链协同各节点企业应该具有的文化理念和阻碍协同实现的特定思想行为因素,着重研究了协同的价值受益[35]。袁磊和武振业通过分析文化冲突可能导致的管理问题,讨论了如何在供应链联盟中进行文化整合,指出了文化协同的重要性[36]。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供应链成员联合解决问题可以推动合作知识创新[37]。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信任是供应链中各企业进行有效合作的纽带与保证,培养企业间的信任是实施协同供应链的关键。企业间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38-39]。如果供应链合作伙伴缺乏诚信感,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不能把供应链的整体利益看作共同的目标,那么会使供应链的协同效应无法实现,导致企业间的分道扬镳[40]。
信任是供应链有效运作的保障,只有创造信任的氛围,才能发挥知识管理的效用。建立信任机制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机制保证下,使供应链各成员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知识,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要参与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分享与交流,通过知识交流与共享使自身获得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库[9]。Akkermans等通过对计算机支持的高科技电子供应链的案例研究,证明了在技术支持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联合努力、信任和透明度是实现供应链创新的关键要素,指出合作伙伴努力建立信任、实现可视化的过程就是供应链创新成功的过程[41]。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3:
H3供应链企业的社会资本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H3a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H3b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H3c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会促进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
综合以上假设,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三、 研究设计
1.研究样本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嵌入于供应链中的企业,这种企业至少要有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企业,其上下游企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也可以说,我们的研究对象企业,其本质上应该在供应链关系中扮演一个中间角色。本文运用国内外研究中常见的“方便抽样”方法,从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了260家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供应链企业,这部分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间存在合作关系,也有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我们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这260家企业发送了调查问卷,企业中接受调查的人员主要是熟悉客户关系及运作情况的企业高层人员、技术部门负责人、销售/客户经理、供应链/物流经理或知识管理项目负责人等。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53%。
研究对象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企业所处产业类型、产权性质、成立时间和每年销售额等项目。表1为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本研究所获得样本涵盖的行业范围比较广,从有效的回收问卷看,包括机械制造企业38家、电子信息企业35家、化工和化学材料企业26家、纺织服装类企业19家、生物制药企业12家和其它行业企业8家。样本的产权性质分为民营、外资和国有企业,其中民营企业62家、外资企业41家和国有企业35家。从企业设立年份来看,样本既包括不到5年的新生企业,也包括成立了10年以上的老企业,其中以成立年数在5―10年的企业居多。从企业规模统计来看,年销售额在1 000万以下的小型企业占18.8%、年销售额在1 000万到5 000万之间的中型企业占34.8%、年销售额在5 000万到2亿之间的中大型企业占23.9%、年销售额超过2亿以上的大型企业约占22.5%。综上分析可得,本文采集的研究样本范围较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量表开发和检验
本文属于企业层面的研究,所需数据基本上是无法从公开的资料中获得,因此本文的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设计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参阅和结合了企业供应链管理、创新绩效、社会资本和知识分享等相关文献,吸取了文献中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成果,设计了相关题项。研究涉及到5个变量,分别是供应链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3个变量、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我们在利用已有研究量表的基础上,初步开发了测量量表。其次,征求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专家意见,对问卷题项进行了修正。最后,对企业界人士进行了预测试,我们预测试了10家企业的中高层人员,根据他们的反馈,又一次对问卷题项进行了修正,形成了最终问卷。
(1)信度分析
本研究测算了最常用的Cronbach-α值,一般α系数达到0.7以上证明测量工具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越接近1表示信度越高。本文测量问卷的整体信度系数为0.968,大于0.9,证明了其可信程度非常高,表1反映了测量量表中五个测量维度的信度系数,整体问卷21个项目的信度系数为0.968。
(2)因子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6.0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各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如表2所示,表明各变量的研究题项均有较好的效度。
四、 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了结构方程建模(Structrual Equation Modeling, SEM)技术对研究模型进行检验,分析采用的统计软件为Amos 7.0。
将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导入进行运算的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结果说明:模型拟合的x?值为310.751(自由度df为175),x?/df为1.776
表3模型拟合指标值
从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可看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793,C.R.值为3.096,大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为0.002,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这说明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假设H1得到了验证。
从社会资本与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的关系看,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关系的C.R.值分别为4.720和2.162,均大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分别为0.000和0.031,分别达到了0.001和0.05级别的显著水平,这样假设H2a和H2b得到了验证。而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和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关系的C.R.值为-0.238,小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为0.812,大于0.05,因此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的影响不显著,假设H2c未能得到验证。
从社会资本与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看,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C.R.值为2.225,大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为0.026,达到了0.05级别的显著水平,这样假设H3b得到了验证。而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C.R.值分别为0.159和-1.850,均小于1.96的参考值,且P值分别为0.873和0.064,均大于0.05,因此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假设H3a和H2c未能得到验证。
五、讨论与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前文中部分学者的观点一致。这表明了:首先,知识对企业创新确实是重要的。Grant提出了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将知识资源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42]。创新型企业的本质是创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并创新产品以实现市场价值。对知识的管理和合理运用会决定企业的成功,对从事创新的企业来说,尤其是这样。其次,在供应链关系中,知识的有效分享对企业创新是非常有利的。企业创新需要知识积累,而这种供应链中的知识流动,使得企业能够借助于供应链关系,较为方便和低成本地获取上下游企业的知识资源,用之于企业创新活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创新型企业结成供应链关系,知识分享至少是重要的副产品,企业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都需要这种基于供应链关系的知识分享的发生。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企业间知识分享的影响也被验证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在供应链中,企业的上下游关系为供应链企业带来了重要的关系资源,这些资源直接促进了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社会资本理论来自于社会学,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管理学领域,在管理学中发展壮大。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交织在一起,促进了基于知识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
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联系,尤其是经常性和频繁的联系对企业间的知识分享非常有利,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分享更为重要。Hansen指出,企业间的隐性知识共享,尤其需要强联系的支持[43],本文的研究结论也支持这一观点。供应链企业的合作使它们拥有了一定的共同目标,减少了矛盾冲突,分享知识也减少了阻力。供应链企业间文化的相容性,加强了彼此的认同和理解,使企业间更容易沟通,这对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也非常有利。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与企业知识分享的关系未能得到验证。确实,企业间建立信任并不容易,供应链虽然拉近了企业间关系,也未必能建立起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在供应链中,企业间的信任对知识分享应该是有利的,但由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自相关性,信任促进了联系的强度和共同目标的形成。这样,可能导致关系维度通过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间接促进了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
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得到了验证。这表明,供应链企业的共同目标,使得协同创新减少了阻力。供应链企业间文化的相容性,加强了彼此的认同和理解,促进了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创新和创新绩效。但供应链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未能得到验证。从结构维度看,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在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间可能扮演了中介作用,企业间联系通过促进知识分享,进而促进了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但从关系维度看,信任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仍旧可能是由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自相关性,信任促进了供应链企业间联系的强度和共同目标的形成。这样,可能导致关系维度通过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间接促进了供应链企业的创新绩效。当然,社会资本关系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P值为0.064,虽然未能达到0.05级别的显著水平,但也有一定的显著性,说明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也可能是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变量。
总的来说,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验证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是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要素。(2)发现了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3)揭示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在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间的重要中介作用。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样本从某咨询公司的数据库中抽取,尽管获得的有效数据满足了研究的要求,但代表性仍有不足。在社会资本的变量测度上,考虑了主要的社会资本要素,而其它代表社会资本的要素也可能对整个模型产生影响,另外社会资本的自相关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收集的是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截面数据,而企业创新和知识分享作为一个持续过程,长期跟踪研究也许会对上述结论有所修正。笔者计划在今后的研究中选择更加广泛的调查样本,结合深入的案例研究方法,争取对中国供应链企业创新问题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Kirk,A.P., Curtis, M.G.,Cors,T.M.Adopting New Technologies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2003,39(2):95-121.
[2]韩焕法,薄利娜,薄亚例.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创新保障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4):165-167.
[3]吴冰,刘仲英.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网络[J].科学学研究,2006,(8):280-285.
[4]Roper, S.,Crone,M.Knowledge Complementarity and Coordination in the Local Supply Chain:Some Empirical Evidence[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14 (4): 339-355.
[5]陈建新,谢磊,土建东.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142-145.
[6]Hult, G.,Ketchen, D. Knowledge as a Strategic Resource in Supply Chains [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6, 24(2): 458-475.
[7]Nahapiet, J., Ghoshal,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8]Yli-Renko, H., Autio, E.,Sapienza, H.J. Social Capit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5):587-613.
[9]吴翊民.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与创新讨论[J].供应链管理,2008,(12):109-111.
[10]彭灿.供应链中的知识流动与组织学习[J].科研管理,2004,25(3):81-85.
[11]张旭梅,陈伟,张映秀.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9,(10):34-45.
[12]林岩.运用供应链伙伴知识提升知识创造水平:基于专利数据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9):138-147.
[13]林,彭灿.知识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7):89-102.
[14]李兴国,李世林,王磊.基于知识的供应链合作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5,(7):2-4.
[15]Christensen,W.J.Build-to-order and Just-in-time as Predictors of Applied Supply Chain Knowledge and Marke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5,23(6):76-92.
[16]吴冰,刘义理,赵林度.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的激励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7):120-124.
[17]曾德明,文小科,陈强.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2):36-45.
[18]Cheung,M.S.Does Relationship Learning Lead to Relationship Value? A Cross-National Supply Chain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32(6):98-113.
[19]Modi,S.B.Supplier Development: Improving Supplier Performance through Knowledge Transfer[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7,23(1):45-78.
[20]Love,P.,Gunasekaran,A.Leoingallianees:Aeustomer-Supplier Focus for Eontinuous Improvement Inmanufacturing[J].Hidustrial and Comxnereial Training,1999,31(3):88-96.
[21]Burt, R.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2]张慧涛.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中的知识破损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8,(11):46-48.
[23]Delone,W.H.,Ephraim,R.M.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The Quest for Dependent Variabl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2,3(1):60-95.
[24]Karlsen,J.T., Gottschalk,P.Management Roles for Successful IT Project[J].Project Management,2002,8(1):7-13.
[25]Gulati, R.Alliances and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19(3):293-317.
[26]Anderson,E.Two Firms, One Frontier: On Assessing Joint Venture Performance[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0,31(2):19-30.
[27]Koka, B.R.,Prescott, J.E.Strategic Alliances and Social Capital: A Multidimensional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 23(5):795-816.
[28]徐莉,库陶菲,朱同斌.基于信任调节机制的绿色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J].技术经济,2009,(3):119-123.
[29]李随成,杨婷.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对供应链企业间研发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5):97-103.
[30]Batenburg, R.,Rutten, R.Managing Innovation in Regional Supply Networks: A Dutch Case of Knowledge Industry Clustering[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3,8(3):263-270.
[31]Ke, W.L.,Wei ,K.K.Factors Affecting Trading Partners Knowledge Sharing: Using the Lens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Socio-Political Theories[J].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07,6(3):297-308.
[32]朱庆,张旭梅.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69-71.
[33]葛亮,张翠华.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的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6):151-154.
[34]张丹宁,杜晓君.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在中小企业集群知识创造中的功能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45-51.
[35]Quinn,F.Collaboration:More than just Technology[J].ASCET,2001,6(3):32-39.
[36]袁磊,武振业.战略联盟中的文化协同[J].管理百科,2001,(5):36-38.
[37]Uzzi, B., Gillespie, J.J.Knowledge Spillover in Corporate Financing Networks: Embeddedness and the Firms Debt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23(6):34-67.
[38]张翠华,任金玉.新一代的供应链战略:协同供应链[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07-410.
[39]赵光华.论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体系的构建[J].供应链管理,2010,(3):30-33.
[40]周立华,宋殿辉,王玉民.供应链协同的竞争优势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6.
[41]王宁.知识供应链中知识创新能力的构建与提高[J].图书馆学报,2009,(2):12-14.
[41]Akkermans, H., Bogerd, P., Doremalen,J. Travail,Transparency and Trust:A Case Study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Planning in High-Tech Electronic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153(3):445-456.
篇4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刚要》)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本研究以《刚要》为指导方针,依托国家实行“大交通”的行业背景和目前高职院校现有办学条件,将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发展需要,面向物流行业物联网管理与技术应用岗位,培养了解物联网相关法规和发展动态,懂得现代物流管理相关知识、物联网基本理念和物联网核心技术原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物联网应用软件从事物联网系统规划、管理与应用等工作,具备规划、运行和维护物联网的基本能力、物联网项目实施管理能力的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良、职业道德高尚、操作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突出、专业特长鲜明的高素质高技能物联网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校企融合”专业办学模式
1.建立多方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针对行业发展变化、职业岗位需求、职业能力要求对专业发展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把脉,确保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与职业岗位紧密对接。
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培养、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方面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
2.实行柔性化教学改革
聘请高层次专家团队和客座教授,把企业、行业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带入课堂,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学内容。以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基础进行深层次的产学融合,实现校企共赢。
与相关行业协会形成紧密互动,在技能证书和员工培训、科研、实习、招聘等方面为行业发展、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三、“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融合
依托物流行业,根据行业企业物联网复合应用型人才需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行业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响应,以需求为导向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深度对接。
2.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相融合
基于物流领域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综合考虑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和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职业标准,依据职业标准制定专业职业能力标准。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包括: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并以专业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设计课程体系。
3.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项目课程。课程开发来源于企业典型工作岗位,课程内容来源于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将教学过程和真实工作过程进行“融合”。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积累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力支撑。因此,不但要在课程内、课程间、学期间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设计课内实践、集中实践、课外实践,还要在课程考核中实行课程内、课程间、学期间专业系列化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合格”考核制度。
四、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物流行业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要充分考虑专业的理论基础和物流行业发展需要,因此课程设置需要整合相关交叉专业的特点,以“宽、专、交”的知识体系为目标,注重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物流企业的互动合作,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通过职业岗位调研、职业能力探析、职业情景搭建,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构建“物流企业管理与物联网技术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结构主要划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三大类。其中,专业课程根据专业知识学习的承接性和重要性又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突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如图1所示。实践课程为凸显高职类院校应用型本科专业特色,与本科院校物联网相关专业实行“差异化经营”,加大了实践课程比重,将实践课程又分为课内实践课程、集中实践课程、课外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具体体现与本科院校相区别的“理实交互”特色,即课程内部理实交互、课程之间理实交互、课程体系理实交互。
图1 课程体系结构图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政治与国防教育、体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思想政治觉悟,对事物有着正确的审美观,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精神,对英语、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有较好掌握,并能熟练应用。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部分。
2.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经济学、管理学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现代物流管理、物联网导论,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
2.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物联网技术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物联网信息管理与维护、物联网终端设备选配、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嵌入式应用系统、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安全与管理、物流信息技术、ERP原理与应用、二维条形码技术原理与应用、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应用案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核心知识。
2.3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包括:物流统计、市场营销、运筹学、电子商务物流、物联网英语、管理与沟通等,使学生在达到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知识拓展和能力上升空间。
3.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包括:课内实践课、课外实践课和集中实践课。集中实践课主要包括:管理基本技能实训、供应链业务实训、ERP业务实训、职能仓储管理实训、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实训、车辆调度实训、立体苦点、线、面业务实训、企业物联网构建方案设计等。通过实践课程,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能力。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创新与创业;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30-002
一、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教学管理体系的动态分析
(1)按照Lundstr・m和Stevenson(2001)的观点,创业动机、创业机会和创新技能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人们的创业精神,而这三个方面都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提高的。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早在1919年,美国的青年商业社便对高中生实施商业实践教育。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出美国大学第一门创业教育课程。上世纪80年代,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创业者掀起一场“创业革命”,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迅速发展,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从小学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根据麻省理工学院1999年统计,1990年以来该院师生平均每年创办150家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提供了110万个就业岗位,销售额达2320亿元。硅谷60%―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
(2)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探索开展的较晚。2002年教育部确立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2008年教育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各高等学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2014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对金融领域的不断渗透,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入融合是大势所趋。
(3)2013年以来,以第三方支付、众筹融资、P2P借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态蓬勃发展,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创造能力。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成为实业界和学术界热议的主题,国内外金融教学、科研单位,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追踪互联网金融最新前沿动态,不断丰富金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二、我校教学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前央行下辖的金融院校之一,河北金融学院是华北地区唯一一所以金融学科为主的院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无数高端金融从业人才,并即将纳入教育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系列。目前国内外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各种金融业态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领域最具创新和创业的前沿领域。金融学科作为我校的主要学科,但我校对互联网金融的教育教学管理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未设计针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教学方案,也未开展互联网金融创业的教育方案,远远不能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实践发展,不利于我校继续保持金融学科教育教学的领先地位,不利于我校培养金融类应用型本科人才。
(1)建立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我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质量。
(2)探索互联网金融校企合作项目。邀请京津冀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加我校的互联网金融合作项目,丰富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
(3)设计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并将其纳入学分管理。
(4)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案例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实习,亲身体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营。
(5)提供创新创业资金支持。目前我校缺乏对互联网金融的资金支持,不利于学生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制度,对互联网金融感兴趣的大学生均可参加本项目的实施。
三、基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设计,以河北金融学院法律系为例
(1)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我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质量,在知识要求方面要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系统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政策的基本框架,了解学科理论前沿和法治建设的趋势;了解金融、会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工具性知识,包括一门外语、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应用和文献检索知识以及方法论知识。
(2)能力要求。掌握法学、金融学等方面的基本业务技能;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金融以及两者结合部分的实务训练,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备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规范金融企业行为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金融企业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的能力。
(3)素质要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备刚正不阿的品格;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职业素养;具有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4)培养模式。开展互联网金融校企合作项目。邀请京津冀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加我校的互联网金融合作项目。纳入合作项目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大学生一方面参加学校的理论课程学习,另一方面必须在互联网金融企业实习,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修课程。
(5)课程体系。开设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分别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与最新发展》《P2P融资平台商业模式与典型案例》《众筹融资平台商业模式与典型案例》《网络银行商业模式与典型案例》等,并开设《P2P融资平台软件应用》的实验室课程,在互联网金融实验室进行上机操作。
(6)教学内容。讲授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互联网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以及互联金融商业模式。对几种典型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如P2P、众筹融资、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等进行专业授课。
(7)教学方法。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一,开展案例教学方式。对目前运作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典型案例教学。其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其三,组织学生在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实习,亲身体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营。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8)提供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建议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除此之外,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广泛吸引金融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四、纵观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一条列措施,如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于2014年3月29日举办了第一期“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高管培训班”
在此基础上,中央财经大学于2014年3月国内首推专题讲座式课程《互联网金融》,该课程是面向2013级全日制学术型及专业硕士研究生全新打造的新型选修课程,并被写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学分为2学分,于3月-6月期间共举行了讲座8场(约32课时),金融学院副院长李建军教授主持了各期课程的讲授和讨论。课程邀请到罗明雄、黄震、易欢欢、董宝青等校内外知名人士,采取授课内容专题化、师资结构多样化、考核形式灵活化等几大创新模式,按照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设计安排讲座专题,根据课堂笔记质量进行考核,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良好思维方式。除此之外,中央财经大学于2014年成立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专门致力于互联网经济、互联网金融的科研教学工作。2014年上海金融学院设立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制定并实施创业指导工作的规划和规章制度,并具体指导各学院系部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全校性的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指导以及相关活动的组织;举办国际国内学生创新创业专题研讨和交流;负责国家级和市级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负责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和创业园区的日常管理等工作。上海金融学院于2014年正式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为通过自主测试选拔具有从事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相关领域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0-01
一、引言
无论从宏观上来看,还是从大学生自身出发,都应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因此,创新教育逐渐渗透到高校的教育教学中。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我国企业输送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为大学生提供可靠的创业理论基础与有关实践经验。那么如何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就成为当前高校继续解决的问题。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
1.大学生自愿创业率低
据有关调查,大部分学生的创业意识较弱,他们多年来接受的教育似乎是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极大部分大学生不愿自主创业。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甚至被迫去创业,而由于他们缺乏创业基本知识和理论,这些大学生在创业的路途中一路颠簸,创业结果不尽如人意。虽然很多大学生都认清创业的价值,对创业的人心生敬佩和仰慕之情,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并未主动专门学习有关创业知识与理论,没有为创业做好真正的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备。调查数据显示,自愿创业的大学生在其中仅占不到1%的比率,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自愿创业率非常低。
2.高校不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高校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高校仅把创新创业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没有将它纳入必修课的范畴,所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内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没有深入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因此,高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阻碍了学生接受有关知识,限制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安稳、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而不愿只身冒险,投身于风险大的创业中,因此,首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传授创新创业的新型教育理念给在校大学生,并逐步构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系。很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认为创业成功后能给创业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同时也要承担巨大的创业风险,所以很多大学生都望而却步。因此,要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的价值就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创业给创业者带来的不仅是一笔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创业者要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和承担风险的素质才有利于创业。
高校可通过以下实践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校内设立有关创新创业的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以专业为背景,以团队合作为目的,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高校可开创名为“挑战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以学术性社团为平台,逐层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巨大潜能。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沙龙、创建校友互动论坛,这样能使学生在特长与专业间找到切合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校内设立一个“创业基地”,用以摆放有关成功人士的点滴成长和励志故事,以供学生参观,通过宣扬自主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勇气,使更多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找到创业的真谛和价值。
2.加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创新创业课程列为某些专业的必修科目,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可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生动地展示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的过程、规律与方法,以树立创新创业观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和精神,因为一个创业者必须要具备非凡的素质和人格魅力或者过人的才智才能勇敢面对生活的各种考验;要把创新创业课程与本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本专业知识来拓展创新创业课程,例如,讲授《管理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便获得所需知识。由于我国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高校要在摸索中前进,吸取教学经验,在原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我国高校要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发展创新创业课程,为国家输送创新型人才。高校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和创业精神,并努力构建完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以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瑶.刍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6-01
篇7
关键词:创新创业;指导模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22-02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经济增长趋缓等多方面因素,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政府和高校采取多种积极措施推进大学生就业,其中创新与创业教育工作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创新教育,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必须将创新理念全方位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用创新理念指导教学全过程。创业教育则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以开发受教育者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创业实践活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目标同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同质,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结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功能同效。然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机制存在一定偏差。一些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功利化,将创业作为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这种教育目标机制过于狭隘并缺乏远瞻性。实际调查中,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如下问题:学生积极性高但实际创业率较低;科技转化成功率较低;创业社会文化基础与环境薄弱;创业风险较大。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工作。本文主要探讨以参与项目和竞赛作为实践手段,以参与基地建设作为实践平台的创新创业指导模式。
一、以参与项目和竞赛作为实践手段
创新创业实践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起中介意义的环节,它为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身想法和展现实践能力的基本平台。高校主要通过举办各种科研、设计、开发、创业模拟和竞赛以及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手段。“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扩充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创新训练项目是基础,创业训练项目是过渡,创业实践项目是目标。可以兴趣驱动和自主实验为原则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开展创业训练计划时引入模拟公司管理模式;实施创业实践计划时配有创业导师并引入孵化器。指导学生参与学科及科技竞赛活动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实践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挑战杯”有两项重要赛事,分别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大学生科技成果提供展现舞台。当前,“挑战杯”科技作品成果社会价值愈来愈高,参赛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创造性也不断提高,成果质量日益得到专家及社会的认可,并产生了社会价值。然而“挑战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竞赛渗透着浓厚功利色彩,折射出应试教育弊端;竞赛作品学院气浓,成果转化较难;科技创新陷入创业困境。
二、以参与基地建设作为实践平台
由于项目参与式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强调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生通过“干中学”方式实现创新创业意识及技能提高。高校可与政府、企业一道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的基地建设作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高校可为大学生创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大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进行科研活动并主动参与创新性实践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和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基本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实践技能提高,培养团队精神;同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验,为大学生创建了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自身能力、发掘自身潜力的平台。高校可大力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结合的双导师制度,通过校企合作,针对性地选择和实施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锻炼的场所和机会,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职业责任感和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培养面向社会、创新能力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同时为大学生了解市场、熟悉公司基本管理和运作情况提供创业经验。以政府或高校主导的大学生创业园主要帮助和推动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长,创建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政府可提供如下扶持政策:如资助优秀创业项目、支持创业载体建设、提供创业场地扶持、鼓励多渠道融资创业、减免相关税费、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业指导和培训等。斯坦福大学所在的硅谷就是典型的创业园,通过提供基础商务服务、中介增值服务和资本运作服务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高校中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师生来开拓创业。
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指导模式,以参与项目和竞赛作为实践手段中主要讨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挑战杯”大赛。以参与基地建设作为实践平台中主要讨论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伟,钱执强,徐东波.“大学―科技园”联动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浅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5):51-53.
[2]卢宝臣.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140-141.
[3]许朗,贡意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项目参与式创业教育[J].学术论坛,2011,(9):213-217.
[4]孙晓梅.试论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功能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20-122.
[5]郭莉,王菡,王栩楠.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6):118-121.
[6]徐钦民,张涛.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型素质培养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1,14(5):4-6.
[7]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1):96-105.
[8]张向明,刘新琼.构建创新创业大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6):130-132.
[9]韩照祥,朱惠娟,李强.探索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培育创新创业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82-84.
篇8
1.1创新创业教育概况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含义是什么呢?1991年在东京举办的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定义,它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开创性个性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具有基本业务素质、创新思想境界和开创性个性的人才的过程,是一种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理念、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除了在校生的教育外,创新创业教育也面向全社会,主要针对一些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实践的教育,为一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或已经成功创业的个人或集体提供系统、科学的教育指导。
1.2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措施。这是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之所在。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各级政府积极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各项工作坚持扎实基础、搭建平台、注重引导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服务环境,要求高等学校营造支持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从上到下着力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全体、系统科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3创新创业教育作用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决策力、组织力、领导力、协调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认识环境、把握机会、明确风险,在实践过程中按照所学的商业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设计,因此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能够不断提高创新人才的质量。
2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2.1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
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适应需要而发展起来。它配合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向学生提供文献资料、情报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进行广泛的学习,充实扩展课堂学习内容,达到扩大知识视野、增加信息量的目的。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与高职教育的需要相适应,就需从它的服务目的与对象、馆藏信息资源建设及综合发展方向上与之相适应。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培养面向社会基层、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
2.2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图书馆具备文献信息的资源优势,它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大学生最喜爱的地方之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即主动地向他们提供一些创新创业方面的精神食粮,帮助他们树立“想创业、敢创业、争创业”的思想,使他们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地看待创新创业问题。图书馆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整体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中外期刊和电子资源等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职教特色,重点收藏大量有关基础、专业性职业教育和其他一些综合性的书籍。这些大量的数据以纸质文本、光盘、数据库等形式存在,利用因特网、电脑终端、电子邮件等方法和技术手段突破时空限制服务于广大师生,成为学生获取创新创业知识的良师益友。图书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教育形式更为灵活,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实现了高职教育中学校课堂教学同图书馆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向渗透,将从过去依赖课堂教学的灌输,转向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在内的寻求全面素质的提高。另外,图书馆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博览群书提供了一种安静有序的阅读环境,因此,图书馆成了广大学生经常汇集的场所,在这里整齐有序地摆放各种文献资料,整个环境清洁明亮,安静幽雅,相比于课堂,这里更多了些读书的环境和良好的气氛,而思想问题的解决必须在这种有形无声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在这种氛围中人们会互相切磋、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比较、互相督促,吸引他们到知识的海洋去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寻找人生的真谛,提高综合素质,全身心开展创新创业。
3图书馆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
3.1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这些纸介、电子的资源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图书馆应严格把关采书环节,应聘任各专业和各学科的带头人、教授、教学能手以及学生代表担任选书顾问,由他们有针对性地提出所需书目。另外,采编部门应制定科学的选书制度和规范的选书程序,加强纸质文献资源的收藏。在采购的过程当中应注重提高文献资源的质量,使馆藏纸质文献的结构更趋科学、系统、合理,增加延续性。高职图书馆工作的一项新的内涵,就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创新创业成功实例和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就应加快自动化、数字化进程,进而对馆藏资源进行适时调整,将采集力度转到电子信息资源上,认真采集网络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等非纸质资源,从而建立起虚实结合、互为补充、彼此融合的巨大信息资源库,为创新创业教育准备充足的文献资源。
3.2提高馆员服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作为高职图书馆馆员,工作的重点是激活其创新创业欲望。有了这种想创业的想法,学生们才会有行动,图书馆应通过服务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图书馆要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贡献力量,重点就是要建设一支能为创新创业服务的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图书馆专业队伍。这就要求高职图书馆在稳定和加强图书馆专业队伍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尽快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一流人才和图书馆专业队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调动馆员的竞争意识,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要加强馆员思想作风建设,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馆员,才能为学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注入活力。应该解决原本课堂教育讲授的传统知识不能满足高职学生创业需求的问题,就要吸引学生到图书馆来,为学生提供了完全开放、自由的空间,在这里学生自觉学习,引导他们抛开课堂形式和课堂纪律的约束,依照各自爱好和兴趣,自主地选择各类文献资源,进行自我知识的延伸和深化教育。
3.3帮助高职生培养初步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一定是多元化、多态式的双赢结构,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前沿信息的获取能力、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把握机会的能力,还包括综合利用各方面知识能力、辨别吸收能力和消化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馆员可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先进的网络检索设备、对信息进行检索加工等优势,准确及时地将最新的资源、技术与各专业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也可通过组织系列讲座、图书活动周等活动,不仅教给高职学生查询、存储、组织、传递、利用信息的方式和方法,更要教给学生如何创新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在此基础上,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很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3.4加大宣传力度
收集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利用图书馆平台大力宣传。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的不同。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因而高职院校的馆藏既要强调专业性,更要注重实践性。因此,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了培养学生“较强实践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将各届毕业生的优秀设计作品及创新创业成功案例收藏起来,开辟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色馆藏室,展示成功的作品,以形成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高素质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相一致的实训仿真职业环境,学生通过这些实物作品及真实案例,可以获得比文献资料更形象、更直观、更真实的信息,这对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结语
篇9
一、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创业基本素养和创新型人才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通过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熏陶,重点分层次、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顺应时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专业型、创业型人才的需求而建立的实用性教育体系。因此,在民办应用型高校实施教育改革和“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需要结合民办高校在校生的专业特点,积极开展“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薄弱
民办高校的学生多为二本或专科学历,起点较低,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大多数学生普遍关注自身发展方向,而对学校的认可度却比较低,学生自身也缺乏自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执行能力也较差。加之会计学这个专业的特点,导致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普遍比较沉闷,思维相对固化。对于就业的选择也比较保守,大多数学生倾向于从事本专业的会计工作,而对于创业只有少数家境富裕的学生萌生过想法,但也没有具体的规划和实施。由此可见,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相对薄弱。
2.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一方面,民办高校针对会计学专业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多是在会计学专业课程基本完结的基础上,针对大三、大四的在校生开设的虚拟创业实训课程,缺少创新创业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锻炼。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资源相对欠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不仅没有多样化的创新创业资源进行指导,而且学校购买的虚拟创业的软件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不能真实的模拟企业创业环境,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性学习。
3.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大多数民办高校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队伍,这往往是制约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而言,首先,民办高校所需的专业的、有实战经验的创新创业教师数量相当不足。其次,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多是由专业课的专职教师甚至是行政人员或者辅导员担任。最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师一般不具备专业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积累。因此,现有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民办高校开展“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4.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力度不够
由于民办高校的体制与公办院校的体制大不相同,办学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自身投资,而创新创业教育更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实践平台的建设也需要民办高校自身进行投资与开发。由于受学校体制和资金来源的限制,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实践平台相对匮乏。比如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示范基地、实践基地和孵化产业园等数量相对较少,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训练,而且也无法满足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办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步伐。
三、改善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1.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民办高校通过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可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助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所以,针对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院应积极制定“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会计专业课程的讲授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此外,学校还应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电台广播、图书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另一方面,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或知名人士来校开展经验分享座谈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2.构建有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对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民办高校应建立有层次且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就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在大一阶段开设通识教育,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大二阶段开设专业教育,将“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相融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创业所需的基本素养。在大三上半学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掌握创新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大三下半学期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在模拟训练和体验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在大四阶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促成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全新局面。此外,丰富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开发创新创业网络课程,建立创业公开课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加强专业的创业师资队伍培养
师资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攻坚力量,有利于保障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因此,民办高校应加强专业的创业师资队伍培养。首先,为了满足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不同阶段的创业需求,应建立“四层网络”专业教师体系,即由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专家构成的“战略专业网络”,由企业精英和职业经理人构成的“教练网络”,由初创型企业校友构成的“同行网络”,由教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构成的“教师网络”。其次,应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师资激励政策。一方面,鼓励缺乏经验的教师进行自主创业或者到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聘用有创业经验的社会人士或者企业经理人担任创新创业教学任务。
4.建立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平台
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检验环节,是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办高校应通过引入企业、政府等社会力量共同建立“空间+教研+活动+孵化+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创业实践平台。首先,通过建立模拟创业环境的实训空间,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其次,学生参与教师申请的创新创业科研项目,可以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再次,学生通过参加创业竞赛等活动,可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另外,通过建立产业孵化园,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业所需的场地环境。最后,为学生创业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技术咨询、项目策划、人员培训等多类创业服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民办高校刻不容缓的攻坚任务。因此,民办高校需要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结合民办高校体制和不同专业特色,积极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构建有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的创业师资队伍培养,建立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平台,实现“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型、创业型人才。
【会计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王硕.基于“互联网+”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析[J].纳税,2018(07):236-237.
篇10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 研究背景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基于“创业岗位”需求调查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1],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业教育。本文为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路径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为培养具有生存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复合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把握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适合于暖通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创业岗位”需求调查是非常必要的,也为实施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提供了实践依据。
2 确定暖通专业创业岗位
根据高职暖通专业岗位群基本框架,采用网络新闻采集法进行“创业岗位”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时段是2015年5月至6月,以“暖通专业”、“创业”为关键词共收集到12200条信息,对互联网近3年来的网页进行浏览,汇总形成适用于大学生创业的具体岗位情况,将其整理如表1。
这里面A代表的是设备营销与服务岗位群,B代表的是设备安装施工岗位群,C代表的是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岗位群。统计结果为A类共包括10个具体岗位,B类共包括10个具体岗位,C类仅有1个创业岗位。然后根据社会关注程度和网上评论暖通人才的创业经验,总结这些创业人走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大学专业学习――毕业实习打工――参加暖通工程商务活动――注册公司开展某担项业务。
从互联网得来的数据数量过大、典型不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挑选出更适合于我们高职高专的学生层次的创业岗位,以利于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改革方案。采用专家打分方法筛选出最具典型意义的创业岗位,最终制定出促进学生创业的课程改革方案。通过选择合适的企业实践专家,组建本专业的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专业指导会议和专家访谈会,针对网络新闻采集法确定的创业岗位分类进行重要性比选,通过专家打分提取本专业的典型创业岗位。所以,得出了适合本专业学生的创业岗位主要有两大类即为设备营销与售后服务和设备安装与施工。
3 建立面向创业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载体与依据。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列入教学计划,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实现融合,提高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及获得的技能关联度,进行专业性创业活动,从而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3.1 调整学科体系课程,模块化创业性专业课程
虽然按照原有课程体系,每门课程对相关知识都有所教授,但并没有按照具体项目和创业的要求来组织,从而学生不容易将有关知识和实际项目相结合。因此,需要打破原来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将与典型创业岗位紧密相联的课程分解并进行模块化。筛选、甄别出与适于创业岗位紧密相关的专业核心技能模块,对该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外延,使教学能够满足创业的完整知识需求,并弱化与创业无关的知识教授,从而使教学计划围绕创业项目来制定。典型的创业岗位是基于市场需求的直接和具体体现,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来的知识体系内容进行重组。例如,将原来的《供热工程》这门专业核心课程分成了四个模块:室内散热器采暖、室内地热采暖、室外热网工程、换热站与锅炉房。
以地热采暖为例,按照创业岗位导向来安排教学内容,除供热工程基本知识的教授外,还需补充概预算、施工技术、电工学、测量学等其他课程的内容,需要探索不同课程教师按照课程模块进行交叉任课的模式,并探讨相应的配套课程管理制度。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方向选择4个模块中的2-3个模块来学习,这样,即保证了不超出学时数,又能强化所选模块的学习效果。
3.2 调整与分配典型创业岗位对应的专业课程的学时与学分
学校应设置与典型创业岗位相适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并设定相应创业学时和学分。创新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相关创业岗位课程学习,并参加与之相关的科研、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取得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或实践经历,经学校认定后确认的学分。笔者所在学院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取得6学分及以上方能毕业。我院积极开展一些小型专业竞赛,例如,空调设备组装比赛、地热加热管的盘管连接比赛、CAD绘图比赛等等。比赛的成绩可作为相应课程的加分项,在国家级知识竞赛或院级以上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相关成果的,经学院认定可以抵冲部分选修课学分。通过这些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愿望。通过这类的实践技能大赛活动,即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激发了其他同学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也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的更广阔的舞台,为将来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3.3 围绕创业岗位,开展参与式教学
在学校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顶岗实习等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围绕创业岗位,调整参与式教学的内容和主要环节,使之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保证教学内容紧扣创业岗位,形成较为完整知识体系,掌握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例如,我院各专业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来学习课程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让学生得到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真实的工作,更能体会专业知识的价值更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兴趣爱好,不仅促进了对企业职场环境的熟悉,也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3.4 模拟创业活动是创业教学的延伸
通过小企业申请计划书,创业方案竞赛,参与小企业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的活动,对创业课程进行模拟演练。我院校内实训场可提供设备、材料供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使用,如管道加工机具、风管加工设备、热熔机具等,实训中心二层的建筑设备生产与工程技术服务实训场,基本可以实现“工地建在学校,工程师走上讲台,学生走出教室”的创业教育教学目标。同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在毕业前一年里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融入企业真实的市场竞争,经历失败、成功的实践尝试,培养学生敢于创业的勇气和胆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