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理财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28 18:0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理财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送宝贝理财礼物”,成为2007年“六一”儿童节的一个亮点,当金融专家呼吁理财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仿佛看到那些告别儿童节不久的青少年们的会心一笑。
生活在越来越重视理财消费的环境里,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只是被动熏陶,更是积极参与,秀出自己的理财消费方式。而这些方式的背后,是融合他们成长特征的不同于父辈的理财消费意识,这些意识是营销者要赢得现在的他们和将来的他们所必须领会的。
2007年“五・”黄金周期间,国内各家书店最畅销的图书莫过于炒股和理财方面的书。近期社会上的各种理财知识讲座也持续升温,学费标到每小时上千元。理财培训市场的红火程度大有超过传统的各类专业证书培训的趋势。
2007年“六一”儿童节,“送宝贝理财礼物”,教育儿童学会理财消费,成为社会一大亮点。
在中国加入WTO五年后的今天,毫无疑问,“理财”已成为时下中国社会的流行语,很多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已从单纯消费向理财消费的方向转变。而在这个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中,有一群小容忽视的群体――青少年。
青少年:理财消费新族群
根据权威定义,理则不等于投资,理财是指消费者如何制订合理利用财务资源以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对于消费者而言,理财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合理配置财务资源的方法和程序,目的是使财务资源成为实现个人目标的助推器。显然,理财消费既包括投资型理财,如购买股票、基金、保险、债券、古玩字面等金融性产品,也包括通过合理选择消费方式提高财务资源使用效率的消费型理财。
从营销的意义上讲,理财消费主要是指消费型理财行为,理财消费是消费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更加理性,更加明智。消费型理财是消费者的一种现代消费观念,在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之前,消费型理财是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基本形态。
在西方,理财消费出来已久。中国自2000年从国外引入《富爸爸穷爸爸》这本算得上理科普教材起,理财就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关注。但是,当时这本书更多的是吸引了服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士和部分有能力进行投资理财的成年消费者的目光。虽然这本书在当时也掀起了不小的销售热潮,但与眼下国内火热的股市和理财消费市场相比,这本书就有点“生不逢时”了。
随着理则消费的持续升温,不仅高校的财务管理或理财课程大受欢迎,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炒股的报道也频繁见诸各类媒体,理财消费者出现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理财消费的行列,中国的理财消费市场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小雄是生活在广州的一位高中生,由于是独生子,加上家庭生活条件较优越,他从小就生活在名牌的世界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学会理财消费了,前一阵子他在网上商店里看中一款二手的斯沃琪手表。这款手表的原价600多元,而网上的二手手表只需要240元。
如果按照小雄以往的消费生活方式,他只要用自己的零花钱到斯沃琪专柜购买这款手表即可,无需征求父母意见,但这一次他决定通过网上购买,一方面节省自己零花钱,另一方面也体验一下网上购物的过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小雄先在网上考察过网站和卖主的信用记录,接下来在网上与卖主商定在某大型商场里的斯沃琪手表专柜附近交货,最后来到约定地点,与卖主一手交钱一手交贷,顺利买到他喜爱的那款手表。
在中国的理财消费人群中,像小雄这样的青少年无疑是最具潜力的新群族,他们的理财消费观念值得特别关注,因为青少年消费者理则消费代表未来的市场变化趋势,影响企业营销创新的方向。按照青少年日前的理财消费意识和状况,我们把他们分成三类,并分别来谈可以采用的相应的营销策略。
针对“有财不理”类:布道型理财营销
自从我国实施“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以米,人们很快注意到独牛子女收入的“六个口袋”现象,独生子女可以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里得到大量的零花钱。近年来,随着中国老百姓收入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们“六个口袋”的收入也在日益膨胀,特别是大城市的青少年收入更是可观,仅过年时的“压岁钱”就可以进账几千元。
过去,大多数中国青少年的理财消费处于“有财小理”状态。孩子们的零花钱大致有两种出路:一是由父母代管,主要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二是由孩子们自理,大人们的初衷是让孩子们自己购买学习用品,但许多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零花钱挥霍一空,用于购买零食、看电影、上网、打游戏、购买电话卡和Q币等娱乐享受类产品和服务。只有少部分孩子会同意将零花钱进行储蓄,更不用说选择其他的理财方式了。追逐世界名牌的消费理念,使大量独生子女已率先步入小康,甚至开始了奢侈消费。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萌生理财意识,但“有财不理”的青少年仍占不小的数量,他们在生活中很少接受理财消费教育。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往往成为城市白领中的“月光族”或城市“负翁”。
对于这样的青少年消费者,可以向他们提供理财消费方面的知识,如通过时尚杂志、专业书籍和专业网站,在提高他们的理财消费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扩大时尚杂志和专业网站的受众规模:也可以为他们营造积分消费、会员制消费等体验环境,提高他们的顾客忠诚度。
针对“有财想理”类:价值诉求型理财营销
据万事达组织的调查,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收入是608元。大约有90%的学生收入主要来自父母的支持。一些家庭物质条件优越的人学生,在父母的支持下使用相当时尚的手机、MP3、高档品牌电脑,甚至把私家车开进了校园。家庭雄厚财力的支持,使许多青少年消费者意识到自己有财可理。
除了长辈们的财务支持,部分大学生的勤工俭学收入也非常可观。以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在校大学生洪战辉为例,在他带着妹妹上学的动人故事背后,鲜为人知的是他通过力所能及的经商活动,不仅支撑了他全家人的生活,自己也曾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大款”。在广州,每年的出口商品交易会就是大学生兼职的最佳机会,许多做兼职的学生收入不仅可以使在校期间的学费自理,而且可以有可观的积蓄。
近年来,有关理财的话题也在不断撩拨着青少年的欲望,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空间里。一方面是理财书籍和文章的大量涌现,使青少年消费者的理财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媒体对理财精英成功故事的大量报道,外国有巴菲特、索罗斯等理财天才,国内有炒股暴富的“股神”。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青少年消费者不甘心追随父辈梦想买彩票而一夜暴富的理财观念,他们希望选择更加现
代的理财消费方式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如果在5年前,在校大学生买彩票是一种常见的理财消费方式,现在使用信用卡、炒股和买基金等都是时尚的理财消费方式。哪位大学生如果于里还握着彩票,恐怕很快会很没面子。
当今社会中,许多青少年拥有的财务资源规模是其父辈无法比的,有了充足的财务资源就有了理财消费的可能。青少年意识到有财可理是中国理财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的标志。
面对青少年消费者“有财想理”的消费观念,商家要重新认识中国青少年消费者的理财消费潜力。并且,不仅要看到青少年消费者巨大的消费潜力,也要看到他们的通过更加科学的理财消费方式使自己的财富产生更大效用的愿望。那种在营销传播过程中,只强调名牌商品让渡的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忽视品牌所产生的理财价值将很难在竞争中立足。例如,多数青少年消费者都会追逐世界名牌服装,但昂贵的价格往往在父母心里产生强烈的冲突,严重的会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如果这些名牌服装厂商在传播其品牌文化的时候,也提示消费者品牌带来的理财价值(保值),就会使父母和孩子的心理冲突和矛盾有所缓解,从而促进父母尽快作出购买决策。
针对“有财会理”类:维护提升型理财营销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的奢侈消费势头似乎有加剧倾向,经营奢侈品的跨国公司纷纷觊觎中国青少年市场,特别是名牌服饰、电子产品行业,许多跨国公司牢牢地抓住了青少年消费者的口袋,耐克运动鞋、索爱音乐手机、IPOD音乐播放器等,这些品牌已经渗透到许多青少年的潜意识中,他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这些国际著名品牌了。但是,中国青少年消费者也并非都是只顾消费不会理财的“啃老族”,不少青少年消费者,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有强烈的理财消费意识,愿意学习理财消费知识,也愿意实践现财消费方式。近年来兴起的许多新颖的理财消费方式都离不开青少年的推动。
1、网上购物是首先被青少年接受的理财消费方式之一。
他们认为网上商店为顾客创造的最主要利益就是价格低廉。正当许多人还在怀疑网上购物的种种风险时,青少年消费者早已通过网上商店购买书籍、电脑、服装和娱乐学习所需的电子产品了。
面对喜爱网上购物的青少年消费者,一方面,营销者需要让网上购物成为青少年消费者的丰要购物方式之一,这需要扩大网上销售的商品类别,扩大商品和品牌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要让青少年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网上购物为他们带来的理财价值是其他任何购物场所都不具备的,这就需要在网站上设计方便选择和价格比较的功能。
2、信用卡是大学生理财消费的重要工具。
信用卡作为一种银行发行的支付工具,其消费过程为银行、信用卡组织和商家共同创造了盈利机会,消费者也从中获得积分、特约商店优惠、网站会员等促销利益,以及透支消费等融资利益。如果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使消费者得到的利益进一步扩大,信用卡将吸引更多消费者。
万事达对火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79%的被调查者认为信用卡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理则。在大学生中,消费水平越高,信用卡的申请和使用意愿就越强烈。近年来,国内一些银行纷纷推出专门为女性消费者设计的信用卡,如广发银行发行的“真情卡”、“丽人卡”、“瑞丽卡”等。女人学生中,申请女性专用信用卡也是一种时尚,她们被这些女性信用卡承诺的更多的理财消费利益所吸引,同时对这些女性专用信用卡有很高的期待,一旦这些信用卡提供的服务不能超过她们的预期,失望和抱怨也就在所难免。
无疑,信用卡将会成为青少年消费者的必然选择。面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信用卡使用者,营销者要认清青少年使用信用卡与成年消费者有所不同,时尚、方便、节约等功能是青少年消费者喜爱信用卡服务的重要理由,专门为青少年设计的信用卡更有吸引力,为此营销者需要加强信用卡知识和信用卡理财方式的普及和教育,同时,关注这些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抱怨,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曾被评为“深圳十大生活方式创造者”的“壹卡会”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壹卡会”运营的通用积分方式,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商家,消费者无论足现实购物还是在网上交易,无论身处哪个城市,24小时均可以获得积分或兑换礼品。这些措施使消费者的消费产生了理财的效果,很受广大青年消费者的欢迎。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青少年消费者在每次购买名牌运动鞋、时尚手机的时候,还能得到类似“壹卡会”提供的“通积”与“随兑”服务,一定会对提高他们的品牌忠诚度产生积极的作用。
3、“交换空间”是青少年理财消费的新社区。
随着互随网发展起来的“交换空间”,是青少年消费者学习理则的又一创意。传统的二手市场已无法满足青少年消费者的新需要。青少年消费者远没有实现财富自由,没有多余的现金可以自由购买商品,但他们曾经使用的物品却具有交换价值,特别是书籍、电子产品、服装等,这些物品通常是比较时尚、质量较好、功能价值还很大的商品,通过网上的交换社区,青少年消费者可以很快找到交易的对象,并在约定的地点进行实物交换。这种交易方式有利于交换双方在互惠的基础上满足各自的需要,据报道,此种实物交换往往与商品的市场价格无关,只要双方认为合适,交易就可以达成。
对于企业营销而言,在网上开辟青少年消费者喜爱的“交换空间”,有助于追踪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品牌的流通痕迹,这既可以作为竞争情报的来源,也可以从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当然,能够凝聚人气的“交换空间”也是传播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忠诚度的渠道。
4、互联网是青少年理财消费社会化的重要媒介。
篇2
关键词 高中生 理财 技巧
理财就是指一个人对财富的管理使用。[1]培养理财观念,学习理财技巧对一个人的生活来说是大有益处的。如果一个人在高中阶段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念,能够掌握基本实用的理财技巧,那么对大学阶段以及未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会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
一、高中生学习理财的好处
(一)学会理财可以帮助提升中学生的生活能力
我们国家对青少年在理财方面的教育长期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生所拥有的钱财数额也越来越大,如何做到合理使用自己的钱财,保证自身的财务安全,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有力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也成为了高中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消费者的角色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培养中学生的理财技巧可以有效增强高中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生存能力。
(二)增强高中生的责任感
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拥有正确的理财观念。通过对理财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以让青少年懂得合理使用分配自己的钱财,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还可以使青少年对金钱的认识更加理性,对金钱的态度更加客观。认识到钱财的来之不易,能够体会到自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二、高中生理财问题
(一)理财观念差
因为没有接触过与理财相关的知识,缺乏相应的观念,很多高中生在消费过程中会出现随心所欲,胡乱消费,往往月初就将生活费透支,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二)消费不理性
一些高中学生盲目追求所谓的潮流时尚,强调个性化,在消费过程中产生超前消费、情绪化消费、攀比、炫耀等,导致了严重的浪费。
(三)自我约束力不强
如今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等越发便捷,各类商家也纷纷开展活动,以各种名目促使人们掏腰包购买其商品服务,而高中生对于此类诱惑往往难以抗拒,自我约束力较差,导致不合理的消费。
三、高中生理财技巧
(一)制定个人支出计划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一开始就做好一份完全适合自身的开支计划可能难以实现,但可以选择从另外小的方面入手,例如尝试开始记账,记录下自己的日常支出等。根据询问发现很少有同学在高中的时候养成记账的习惯,不知道自己的支出是造成学生随意浪费的原因。记账可以帮助学生统计自己日常的花销,并对支出进行归类,看看哪些消费是生活必需品的购买,哪些是零食饮料的消费,哪些是在冲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消费。根据自己的统计看看合理消费所占的比重,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支出。经过几个月的记账,便可以从中对自己的消费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的消费模式。同时,可以作出一个支出的计划,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好各项支出的大概金额,达到理性消费的目的。
(二)选择合适的理财工具
目前各类理财产品数目、种类都非常多,但是考虑到高中阶段的学生还是在学习阶段,没有过多时间关注理财产品,高中生的资金也比较少,高中生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容易遭到欺骗等情况,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就非常有限。下面列出几个比较适合高中生的理财产品。
第一,银行储蓄。将资金存入银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最为简单方便的方法。银行储蓄的基本要求是要五十元起存。定期储蓄的利息相对活期存款来说会高一些。而定期存款的时间有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三年和五年一共六个档次。[2]本金需要一次性存入,然后银行会给存款人发一张存单,到期时存款人即可根据存单到银行支取本金和利息。@种方法适用于在较长的时间内不需要使用的钱款。对于高中生来说,其还要考虑到的问题就是学校附近有没有银行的营业网点,前往是否方便和学校有没有ATM机等。
第二,支付宝理财。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而手机中的支付宝又是个人灵活账户的标志。支付宝有两款理财产品,分别是余额宝和招财宝。余额宝属于一种活期的储蓄,对于存入金额的没有具体的限制。招财宝是一种定期储蓄,需要存入100元以上的金额,与银行储蓄相比,支付宝的理财产品的利率高于银行储蓄,而且它又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便利快捷,实现随时随地的存储和支付,但是安全性相对较低。高中生在使用这种理财产品时需要警惕的是网络诈骗。
第三,成长基金。成长基金投资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中小型企业的股票,它们在市场中具有比较大的升值潜力;另一种是在目前的市场中属于新兴行业的股票。成长型的基金为了达到最大限度的增值目标所以分红比较少。经常将投资所得的股息、红利和盈利进行再投资,以实现资本增值。[3]这种理财产品适用于一些家庭比较富有的学生。平时家里长辈给的零花钱和新年红包等大笔金额可以在父母的支持和指导下用于购买成长型基金。
四、结语
高中生理财技巧的培养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协作,帮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作为高中生,需要对理财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同时还要学会处理好生活理财和投资性理财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只是单纯的消费者,在经济上都是靠父母来支持的,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投入应该是高中生所有支出中最大的一笔了,那么相对地,其他方面的支出就不应该过高,否则就会转变为畸形消费。不要满脑子想着“挣大钱”,而是要明白通过学习理财技巧形成良好的理财消费观念,为未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唐山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 陈勇,季夏莹,郑欢.国外青少年财商教育研究梳要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2):24-28.
篇3
“其实,拿着这么多压岁钱还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早就看上的东西,刚好能用这笔钱换得。可是买回来以后多半又后悔了,一是怕爸妈说,二是觉得实在没必要。”原来,同学们也有这些烦恼。别急,理财师帮大家想了个主意――
“把散钱变整,整钱变大,设立一笔创业基金是个好方法。不要小看平时省下的这些零用钱和压岁钱,几年之后就知道这里的收获了。”理财师说,“同学们可以先让父母为自己开一个银行账户,把钱存进去后,不要让爸妈把密码告诉自己。有一点剩余的钱就存进银行,这样日积月累会很有成就感的。时间长了就会觉得独立性增强了不少,还减轻了父母的养育成本。”
怕影响学习而不跟孩子谈钱、灌输理财知识,并不是正确的选择,更不是一个好的理由。比如傅为之,在她进行理财实践的同时,并没有落下学习。相反,良好的教育和生活习惯,使她在学习上更加积极。在全年级的考试里,她一直名列前茅。其实,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中学生不可能不和钱打交道,试图给中学生创造一个真空的消费环境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应该客观地对待中学生支配零花钱这一现象,并适时对他们进行相关方面的教育。
要培养和锻炼理财能力,专家建议,在孩子八九岁的时候就应当开始注意培养其理财意识,而到中学这一理财观念的形成和定型时期,家长和学校应积极做好引导和配合。对于中学生来说,主要是要养成以下良好的理财习惯:第一,学会消费,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生活中需要购买东西时,需明白哪些该买,哪些不该买,哪些买了划算。第二,懂得钱来之不易。要正确认识钱的作用和地位,懂得钱是劳动成果,珍惜父母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第三,找机会参加储蓄存款,增加金融知识。如将逢年过节、过生日、长辈或亲友送的压岁钱、贺礼等进行零存整取,自己计划管理,体验理财的滋味。第四,获得一些投资知识,可以集邮、集币等,有机会可以学习购买基金、债券。第五,合理利用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同学间小额募捐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
一些国内外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了理财,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家长如何教会孩子花钱、理财;而进入21世纪的孩子,则更将不可忽视生存必备的基本素质――金钱观念和理财能力。而在一些是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是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理财教育的。如在美国,有专门对青少年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孩子7岁能看价格标签,以培养其“钱能换物”的理财概念;12岁能制订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13岁至高中毕业,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等等。不容置疑,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部分家庭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实在而细化地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虽然,中国有着自己的国情,社会背景存在差异,但这些理财教育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
美国人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与人分享钱财。他们鼓励孩子从小就工作挣钱,并教导小孩通过正当的手段赚取收入。
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他们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通过各种实际的金钱教育,美国人的孩子基本具备了很强的独立性。
篇4
一、学生理财意识现状透析
(一)学生的理财意识缺乏
理财,很多人把它与存银行、按计划花钱等概念等同起来,其实,理财还是累积存储和投资再生的元素。“理财”这个专用的术语名词对广大学生来说虽是陌生的词汇,但理财的意识应当从小就树立。很多孩子认为钱是万能的,也是容易赚取的,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节约;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养成了悖“财”傲物,唯我独尊的心理;也有的孩子谨遵教诲,勒紧口袋,不愿也不敢花钱;却没有一个孩子想到怎么去投资,让自己的钱越积越多。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没有接受现财的教育,缺乏理财意识。
(二)学生的理财能力低下
大部分的学生从来没有做花销计划和花钱记录,能够节制地花钱的学生也只是懂得要勤俭节约的道理。分析其原因就是因缺少对孩子的管理钱财、计划钱财、投资钱财的教育,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金钱意识,更没有学得一些花钱的艺术。许多家庭,孩子得到客人馈赠的钱物后,家长会马上把钱塞进自己腰包,却失去了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的机会。孩子一旦有机会接触到钱,便大肆挥霍浪费,毫无管理自己财力的能力。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零用钱就是让孩子花销的,孩子的消费由父母包办,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导致在花钱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倾向;有的不让孩子经手,孩子就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理财能力。
(三)学生的理财教育苍白
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财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少之又少。而且,教师在课堂中的渗透也是少得可怜。对学生中存在的花钱不合理等不正常消费现象,也仅仅是教育一下而已,造成不应有的教育空白,分析其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理财概念的了解甚少,理解偏差,甚至认为教师没有干预学生用钱的义务。因此,理财教育在实施德育教育中严重失衡。
二、学校开展理财教育的重要性
理财教育应该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对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现代经济是货币经济,钱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也与每个人休戚相关。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对钱的教育是回避的,学校的理财教育几乎是零。理财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需,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财教育是适应时代、接轨国际的需要,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已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每个公民都面临着如何尽快成为具有国际化素养的现代人的课题。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在市场经济中的理财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能为科学的人生观奠定基础。理财教育也适应了中学生主体意识的需要,理财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理财知识、技能,领悟理财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目前,各地的学校未将理财教育纳入教学范围,就是在大学也难以有机会接触到系统的个人理财教育。在美国,有28个州把理财教育列为必修课,在英国,5至7岁的学生,要学习钱的不同来源和用途,7至11岁要学习如何管钱,11至14岁重在学习影响花钱和攒钱的诸多因素,从2010年9月起,英国的基础财务技能将成为初中毕业考试中数学考试的一个部分。没有理财知识的学生是适应不了时展的要求的。没有正确的理财意识,就没有聪慧的经济头脑,就不能在竞争更为激烈的未来世界站稳脚跟,更好地生存。国外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小孩早早学会跌爬滚打,会奠定他一生的运动机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投资理财是人生宝贵的一课,每个孩子都应当学会怎样攒钱,如何投资,但这些本领却非垂手可得,需要从小培养。国内外儿童专家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了理财,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如何教会孩子花钱、理财。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里的新型人,必须掌握经济知识,成为现代人,才能适应经济环境。21世纪的孩子,更将不可忽视生存的必备基本素质――正确的金钱观念和精湛的理财能力。
三、积极开展理财教育
(一)开设理财讲座及理财知识的校本教材
为丰富学生理财知识,学校请银行、保险公司的一些理财专家来学校作专题报告。比如银行人员首先为部分学生办理“阳光爱心卡”,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存钱、取钱、修改密码、挂失、利率计算及ATM机的使用、POS机上的消费。这些活动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了解了很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理财知识,从而对理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组织学生参观学生参观证券交易市场,加深了对证券交易的感性认识。同时,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开发理财知识读本,作为校本课程。在不同的年段开设理财教育课程,列入学校的校本课程教学中。读本从识财、用财、惜财、蓄财和创财5个方面讲述理财的基本知识、方法、技能,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理财品质。读本的内容主要由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撰写和提供。为保障理财教育的顺利实施,每个年级每周开设一节理财课。授课形式有理财实践活动,理财知识讲座,理财技能辅导,编理财手抄报,参观金融、证券公司和工商部门等。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开展了读本读后感评比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自我理财的兴趣,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理财教育氛围。
(二)班级管理中的理财教育
成立班级理财小组,开展一系列以理财教育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在主题班会中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不攀比、不浪费、爱护课桌椅等理财意识的培养,以及学会花钱、学会消费等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每学期的班费支,要求班干部要先进行预算,制定简单的开销计划,然后每周公布开支情况。运动会、国庆节等重大的开支要先讨论,并列出清单。每学期的水费及旧报纸等的费用管理,都是对学生理财能力的极好锻炼,以及在购买班级日常用品时学会尝试货比三家、怎样购物、如何退货、小心街头购物上当和支票、信用卡、个人所得税等理财能力的培养。此外,班级活动的理财活动还有:开展理财知识竞赛、编理财手抄报、理财演讲比赛、理财主题班队会、捐资助困、评选理财小能手等。
篇5
山姆大叔的保障政策
除了众所周知的企业雇主的401k账户和IRAs(详见本刊2006年第6、7期《美国人如何养老系列》),山姆大叔还准备了哪些大餐以保障退休者的晚年生活、筹措子女的大学教育费用?
社会退休保障计划
美国相关政策规定,如果父母有资格享受社会退休保障权益时,他们18岁以下的未婚子女会因此获得额外收益,每个孩子得到的补助可以达父母所得的一半,但家庭若有1个以上的孩子,总补助金额不得超过父母每年所得的180%。比如父母每年的账户收入为18000美元,家中有2个子女,这样账户余额每年至多为32400美元(18000×180%)。
529计划
即大学教育储蓄计划(529College Sav-ings Plan),又称合格学费计划(QualifiedTuition Plan)。由各州政府或教育机构专门为解决子女大学教育经费而特别设立的一种账户,分预付计划和储蓄计划两种。预付计划有一些约束,比如必须申请本州的大学等,更多的州选择了第2种。
529账户的最大特点是延免税功能,账户内资金由专业人士负责投资,平时每年不用课税,等钱出来时才以子女较低的税率(父母与子女税率不同)纳税,如果该账户资金全部用于大学或以后教育,投资获利将完全免税。其优势还体现在投入金额和年龄没有太多限制,设立账户的人可以是父母、祖父母或亲戚。他们对账户保持绝对控制,可随时更改受惠人或将户头改回自己用,因而规避遗产税或赠与税也是该计划的一大特色。
ESA账户
即所谓的教育储蓄账户(EducationSaving Accounts),最知名的教育基金账户是卡弗戴尔教育储蓄账户(Coverdell educa-tion savings accounts,即原来的教育个人退休账户),该账户可以受益人的名义设立,从2002年开始每年最多可以为一位子女存入2000美元(受调整总收入限制),一直存到孩子18周岁。需要注意的是,存入该账户的款项不能扣税。但如用于支付指定受益人30岁之前任何符合规定的教育费用,所有从该账户的提款(包括投资收益)都免缴联邦所得税;否则,增值部分提取时要按受益人的税率缴税,外加10%的国税局罚款。
Upromise计划
这是由知名商家联合发起的、旨在资助大学教育学费的一项免费服务计划,其宣传口号是“读大学更轻松”。该计划的会员可以去食品、药店、加油站、酒店、零售商店、邮购或网站等数千家加盟店消费,商家会将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部分款项,捐助给会员指定的个人大学储蓄账户,比如529账户,作为将来子女上学学费储蓄的一部分,进而帮助客户实现延免税。目前,世界知名大公司如纽约人寿、家乐氏、麦当劳、可口可乐、艾克森美孚也加盟该计划,吸引了众多眼球。
自力而为的开源节流
聪明的美国人深知兵来将挡的道理,决不会面对窘境束手无措。除了上述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人父母又是如何广开财源、控制支出呢?
延迟退休考虑兼职
在健康允许的情况下,延迟退休成为开源的首选。61岁的威廉姆斯家有4子,老大16岁,老二14岁、老三10岁、最小的8岁。如果他65岁退休,他和妻子的总收入将减少一半之多,那时老大正好读大学,支出根据所选大学的不同每年将增加15000~45000美元。而两人存入529账户中的32500美元不足以负担4个孩子的学费。如果查尔斯延迟2年即67岁退休,情形将大为改观。目前查尔斯在职期间每年向401k账户中存入8715美元,而雇主每年为他存入的金额高达12676美元。短短两年,就可多收入42782美元,足可以缓冲两个子女读大学骤升的开支。
威廉姆斯还可考虑兼职,以增加收入。但注意一点,美国的法律严谨、细密,会根据个人身体状况不同规定退休年龄极限。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前做兼职,超过一定数额每收入2美元其社会保障支付账户就会被扣除1美元。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
未雨绸缪保险当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真理全世界通用,父母最大的担心莫过于子女尚小自己却遭遇不测或身染重疾。保险看似增加了支出,却能为家庭获得屏障。美国的理财专家建议,父母的首要之选,是立遗嘱指定合法监护人;其次则是买足人寿险,包括意外伤残险,该险种通常会补充所得收入的60%。同时,越临近退休,购买长护险越发必要。
取舍有度精打细算
既然退休意味着收入锐减,子女的教育支出却节节攀升,那么,对生活不免要精打细算一番,人才可能敷出。比如威廉姆斯夫妇开始拒绝孩子的一些不合理支出要求,削减退休后的“奢侈”享受――减少悠闲度假或泡高尔夫俱乐部的次数。而一些开支,例如孩子的音乐课、班级郊游、大学费用,则一概埋单,绝不手软。美国理财顾问还建议,为孩子的大学生活费用设定上限,有利于控制支出计划。一方面鼓励子女利用闲暇做零工,另一方面可争取政府财政补助或奖学金来减缓压力。
美国人理财:从娃娃抓起
那些在孩子出生后就有长远规划的父母,深知自己退休后子女如果奢侈无度将导致的后果,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打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本事,不仅以实际行动言传身教,还为子女创造实战演练的机会。
潜移默化言传身教
很多的美国中学就开设了理财课程,但事实表明,尽管掌握了理论知识,生活中能学以致用的学生少之又少。美国青少年教育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消费行为与习惯及观念息息相关,越早进行子女的理财观念教育,就越可能取得成效。比如,用信用卡结账时,告诉宝宝,过几日会收到对账单,如果过期不还将被罚款;看到清洁工,对孩子说每月工资会被扣税,税款用于支付这些工人的工资,让孩子明白享受公共服务要付费的道理。用最简短通俗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包括一些购物或支付行为让孩子身体力行大胆尝试。
实操演练理财课程
篇6
她独立自强,心怀爱心,
用心灵之美照亮行人。
对於她而言,
个人事业与社会服务行,
是一种内外兼修的结合形式,
她很享受这种过程。
在社会服务中,
得到人生价值的体现。
吴杏桢小姐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浸会大学校友会义务秘书
(2013―2014年度)
国际狮子总会中国港澳303区香港
太平洋狮子会会长(2010―2011年度)
国际狮子总会中国港澳303区
第十一分域主席(2011―2012年度)
国际狮子总会中国港澳303区香港太平洋狮子会义务秘书(2013―2014年度)
香港半岛联青社社长(2013―2014年度)
友邦保险(国际)有限公司特许财富管理师
友邦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助理分区经理
友邦保险(国际)有限公司资深财务顾问
友邦保险(国际)有限公司资深强积金顾问
加入保险业 一展所学
很多年前,当吴杏桢小姐还在英国留学,攻读财务专业的时候,就曾梦想着,利用财经方面的一技之长,帮助客户理财投资,也即是实现自己事业上的成就。现在,她已担任友邦保险(国际)有限公司助理分区经理等职。事业上已有所成效,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社会服务中,她挥洒着跟事业上同等的热情。对她而言,事业与公益活动行,是一种内外兼修的结合形式。她很享受这种过程,也向各界传递着自强不息、爱心满怀的柔美形象。
2001年以前,吴杏桢小姐还在珠宝行业摸索前行,主要批发珠宝到美国等地。那时香港的珠宝行业也算景气,她的事业做得顺风顺水,然而“9・11事件”後,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小的打击,吴杏桢小姐的客户主要来自美国,她的珠宝批发生意更是受到冲击。形势让她不得不做出改变,调整了一段时间後,2003年,她决定行走专业的财经之路,加盟友邦保险(国际)有限公司,这个舞台,可以发挥她的专长。
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泛亚地区独立上市人寿保险集团,在亚太区16个市场拥有全资营运附属公司或分支机构,包括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韩国等地。在如此大的平台上,吴杏桢小姐深知只有更加努力,才能有发挥的空间。虽说保险行业是现代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产业,但保险业面临的竞更加激烈,没有完善的服务、专业的理财,很难得到客户的信赖。友邦保险提供全面的产品及服务,涵盖退休计划、寿险和意外及医疗保险,以满足个人客户在储蓄及保障方面的需要。此外,集团亦为企业客户提供雇员福利、信贷保险和退休保障服务。已有一个广阔的平台基础,吴杏桢小姐一直要求自己,不断学习,用专业的知识、热诚的服务,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
十多年的人积累和工作经验,吴杏桢小姐在事业上更加得心应手。她一直是个自强的女性,独立坚定,兢兢业业,极强的责任心,受到公司领导和客户的一致肯定。客户多年来已熟悉她的为人诚信、专业热诚,客户对她的信任即是她工作上最大的优势,现在,担任公司助理分区经理的她带领自己的团队推广新的保险品种,给客户完善保单,贯彻公司理念,为客户带来精诚服务。
“这个平台可以挑战自我,还可以应用所学,为客户提供帮助,特别感谢一直以来公司同仁及客户的信赖,也激励着我做的更好。”她回忆十多年来的经厉,充满感激,能为客户提供便利,她便欣慰不已。有一位客户,买了一年保险,去世後他的妻子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流程,在吴杏桢小姐的协助下顺利的拿到了保险金额,对她的责任心及工作态度十分赏,吴杏桢小姐也感谢客户的鼓励,这就是她前进的动力。
服务热情 温暖人心
个人事业和公益事业的齐头进,是吴杏桢小姐的理想生活。早在1999年,她就参与了校友会的服务工作,当时她是浸会大学校友会理事,浸会大学校友会会长顾明仁博士是香港太平洋狮子会创会会长。在此机缘下,经其介绍,2006年吴杏桢小姐也加入了香港太平洋狮子会。
据吴杏桢小姐介绍,香港太平洋狮子会为国际狮子总会中国港澳303区的一个属会,共有来自不同行业的会员23名。近年来,香港太平洋狮子会的服务工作渐渐推广至青少年禁毒服务,更积极参与老人及幼儿的服务工作。
2010到2011年,吴杏桢小姐作为该会会长,常组织会众同仁去老人院派发礼物,探访独居老人等方式表达关爱;在青少年服务方面,因创会会长顾明仁狮兄是戒毒委员会委员,协助香港太平洋狮子会开展禁毒活动讲座,邀请医生为青少年讲解对身体的危害,邀请香港警方调查科的同事讲解什麽是以及对贩毒的刑罚,让青少年对的危害有直观的认识。还自发组织筹款募捐活动,为服务筹集资金,更好的落实在实事上。
诸如此类的活动不胜枚举,如开办电影筹款、到小学举办亲子讲座,利用自身的保险学识教低收入家庭如何理财等等。吴杏桢小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更多的人来来帮助,这就是她最大的快乐。谈及这麽多年在狮子会的感想时,她不由感慨道;“在狮子会,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很感谢这个平台,能让我有机会为青少年、老人等需要帮助的人们出一份力,同时让我认识了很多其他狮子会的会长,他们的与人为善,积极付出,让我受益良多。”
现在,她仍然担任着香港太平洋狮子会义务秘书,虽然工作繁忙,但对社会的服务之心从未减少,她希望把狮子会的服务理念传达给更多的人。此外,她还担任着香港半岛联青社社长,积极推动青年工作,团结和发动香港青年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香港年青人,很多不同类型,有一些年青人比较喜欢做服务,我们狮子会旗下也有一个青年狮子会组织,他们全都很优秀,在不同的行业也有各自的事业。香港资讯发达,他们有很多途径,可以找到要做事情,发挥青年的活力。”她对热心服务的青年赏有加,年青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的,不排除香港的一些年轻人消极懒惰,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很有理想,青春蓬勃,努力工作,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目标。
心灵之美 照亮行人
想必,吴杏桢小姐的开朗、乐观、热心服务、心怀善意,也会感染到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人们,她多年来的服务热情,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欢乐,正因此,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许与掌声。本身作为一位香港青年,她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展现着香港青年一代的自强与友善。
篇7
———瑞思学科英语CEO夏雨峰根据采访情况来看,与经济危机前相比,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开始趋向理性。李先生,出租司机,女儿正上初中。他说自己虽然收入有所下降,但并没有打算改变女儿的教育资金投入,“还是尽量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吧,只要我们能负担得起。”
而金女士的情况则有不同,她原本是一家汽车4S店做销售,因为汽车行业受到的影响比较大,现在已被裁员,家里每个月就少了2000元的收入。“说到孩子,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是不能省,衣服、玩具,这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控制了,但给女儿报的舞蹈班并不打算取消。”大多数受访父母觉得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出来,经济压力也相对增大,但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大多都是“再穷不能穷孩子”,会尽量保证孩子教育资金的投入,即使缩减孩子费用,也只是一些非必须项目,如衣服、文具、游戏玩花费等。中国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家长们这种“不差钱”的想法,其实正是国人重视孩子教育的一种体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看法已经有了一些改变。很多人认为,给孩子在教育方面花的钱,不仅仅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投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那些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越高的人,具备抗风险的能力越高,其工作往往也越稳定;反之,前途就越渺茫。一个人文化素质与技能水平的高低,是与其教育投资,尤其是未成年时的家长对他的教育投资成正比的。可以说,家长投资孩子的教育,不仅能产生满足现时家庭精神生活或个人心理需求的效用,还能在未来为家庭或个人带来物质上的收益。
教育投资也许回报期长了一些,但是这种回报却是最可靠和最值得期待的。教育投资已经或正在成为居民消费的首选项目和重要部分,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了。当然,教育投资并不仅仅是指家庭对子女的金钱投入,也包括文化投入、时间投入以及精力投入等。而且教育投资也并非越多越好,它同样面临着一个适度的问题,否则也可能过犹不及。
家长焦虑易产生教育误区金融危机突显儿童理财教育重要性:当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陷入经济困境,这更提醒我们,儿童时期的理财教育有多么重要。早教育,早进行系统性的理财教育,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新浪财经初三学生海天跟记者说,最近父母总是反复和他强调,现在工作难找,竞争很激烈,抓紧学习很重要,如果今年高中考不上,未来就没希望了。开学前几天,父母已经把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补习计划都排满了。这让海天感觉厌烦,觉得读书一点意思也没有,被逼急了有时会闪过轻生的想法。
北京市青少年服务台的工作人品介绍,像海天这样因学习压力变大前来咨询的人数比以往上升了近三成。他们的家长普遍因金融危机而产生竞争压力,并且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对孩子更严格的学习要求。对此,心理咨询师分析说,一些家长往往把一次失败和终生失败关联起来,急切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建议家长首先应该放松自己的情绪,鼓励孩子发挥自身特长,在这个基础上循循善诱,激发孩子的求知天性,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和进取心。
面对金融危机,还有的家长认为我们遭遇经济萧条,不希望孩子将来也遭遇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于是加大孩子的教育投资,让他在正常学习之外参加更多的辅导班,掌握过硬的本领,即使遇到金融危机,他也不至于被公司裁员。越是经济形势不好,家长内心深处的安全需求越强烈。这也是非理智心态的一种表现,除了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外,还会将这种隐形的精神压力转向孩子。让孩子了解经济情况一项对旧金山市场274户家庭为期10年的调查发现,赚钱多少并不会对未来的幸福感造成太大影响。
不过,一家人能否一起坦率地讨论所面临的经济总是却有确会影响幸福———谈论得越多,感觉越好。———调查机构经济情况不稳定的时期,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告诉孩子经济状况,让孩子了解家庭收支,让孩子与家长共同承担,既是对孩子的诚实,也是对孩子的锻炼。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们无所不言。关键是既要解释清楚情况,又要只告诉他们那些他们该知道的事情,但家长不要过分渲染恐慌情绪。尽量保持以往生活的节奏和状态,让孩子从心理感到即使家庭经济状况有些变化,但事情仍在父母的掌握之中。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即使被裁员也努力掩饰,不要小瞧孩子,他们照样能从父母的细节表现上看出端倪,不明所以的他们会更加敏感和恐慌,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父母要给孩子信心,让孩子们帮助你找到节约的办法或者更好地支配开支,只要全家共同努力,照样可以过得很开心。心理学家们已经证是:从购物和财产上面得到的快乐转瞬即逝。
给孩子们一些权力,让他们在家里如何节约开支的问题上有发言权,这比给他们买昂贵的礼物更有意义。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校的杨国斌表示:虽然目前金融危机影响开始显现,但对家长教育资金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无论是增加教育投入还是缩减教育投入,家长首先要理性分析,既不盲目跟风也不过度恐慌,因为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最重要看是否对孩子将不定期发展有利。专家观点:理财教育从孩子抓起许多教育专豪发出呼吁:理财教育应从孩子抓起。这应该可以说是金融危机对我们的一个启发。
篇8
随着国民收入增长以及少子化的因素的影响,家庭对子女教育和日常生活投入的费用比重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啃老族”、“月光族”、“卡奴”等理财技能缺失的年轻群体规模逐年扩大。为此,信诚人寿联合青少年研究会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展开财商调研活动,并经过专业分析汇编形成《2012中国少儿财商调研》白皮书。
对于儿童在调研中反映的财商意识问题,可以说与天生第一任老师的父母有着紧密关系。报告称,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财商教育中普遍存在五大问题:
1、家长对子女财富管理能力普遍较差。部分家长控制孩子零花钱,限制或替代孩子的必要消费行为,使孩子失去理财教育的基础。
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一(24.1%)的儿童表示自己没有零花钱,26.8%的家长表示自己不给孩子零花钱。零花钱的缺失,意味着儿童没有或基本没有参与到实际消费活动中,这种家长包办的做法对于提升儿童认知金钱、运用金钱的能力较为不利。
同时,给孩子零花钱的原则与动机复杂,孩子获得零花钱难易程度不一,导致少年儿童“贫富不均”现象突出。调查显示,多数家长(65.1%)会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判断给予孩子零花钱数量,这是一种理性的行为。21.4%的家长会根据家庭收入情况给零花钱,有6.6%的家长则是要多少给多少,很容易助长部分孩子零花钱失控。
家长基于不同目的考虑给钱,容易导致子女对金钱出现错误的理解。白给型、与节日或生日挂钩、与劳动挂钩,与学业挂钩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给钱原则如果不赋予合理的解释,会让孩子对金钱意义产生混乱,不利于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时也会造成对学习、情感、劳动的异化。
此外,父母对儿童日常消费情况监管力度不一。调查显示,对于“是否过问子女用钱”问题,“偶尔过问”的达到36.6%,“经常会过问”的达到30.7%,“从来不过问子女用钱”的父母达到13.8%,“一直都会过问”的占18.9%,前者疏于管理,势必会导致监管问题出现;后者看似负责,其实监管过严,对于培养子女独立处理财富的能力不利。
2、教养方式影响理财教育,其中放任型、专制型家长不利于子女形成合理的理财观念。
调查显示,当子女消费愿望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一成以上(11.6%)的家长表现出专制型取向;两成以上(24.7%)的家长表现出权威型取向,四成以上(44.9%)的家长会和子女商量,听从更有道理一方,表现出民主取向。但仍然有18.8%的家长会放任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放任型取向。权威型父母子女学业成就较大,但自主性不高;民主型父母孩子学业成就其次,但自主性较高;专制型亲子关系对立,子女成就不高;放任型父母亲子关系良好,但子女成就不高。很明显,后两者对子女财商形成极为不利。
3、家长理财教育普遍存在着高认同、低认知、弱执行、效果差等现象。
调查显示,超过八成(81.3%)父母肯定理财教育的价值,其中37.3%的家长认为理财教育极其重要,44%的家长认为理财教育非常重要。只有7.5%的父母持反对意见,11.3%的父母难以判断。表现为对儿童理财教育的高认同。
但是家长对什么是理财、什么是理财教育、如何开展家庭理财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低认知和弱执行息息相关,表现为他们虽然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但基本上没有开展理财教育。调查显示,虽然一半(50.1%)的家长愿意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但是苦于找不到什么好方法;只有25.4%的家长已经开始或正在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4、家长理财教育观相对传统,缺乏利用保险保障和投资等方式进行理财的教育。
调查显示,35.9%的家长认为理财教育最重要目标是“懂得珍惜劳动果实”,24.6%的家长认为理财教育是为了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23.5%的家长认为要培养孩子理性的消费观。认为是让孩子养成长期投资的观念的仅有6.9%,而注重保险理念的只有0.9%。
关于理财教育内容的调查显示,超过四成(43.4%)的家长认为对儿童进行理财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孩子懂得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而知道合理用钱的占28.2%,知道存钱道理的占19.2%,尝试投资的仅占6.5%。
5、轻视专业理财机构和专门的理财教育课程,过于倚重自身经验。
在理财教育的主体上,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孩子自己在实践中领悟(53.0%),家长教导(47.9%),通过学校教育(37.6%),而银行、保险等专业金融机构(17.1%)和专门理财培训机构(16.6%)的培训和课程,位居最后两位。
在教育途径上,65.6%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尝试一些能通过实际劳动而让孩子获得报酬的方式;41.9%的家长选择了把压岁钱或者他挣到的钱交给孩子让孩子制定计划自行支配;34.3%的家长选择了引导孩子进行一项投资;32.1%的家长选择了引导孩子参与一些公益捐助活动。只有19.8%的家长选择了参与一些财商教育相关的讲座活动等。
家长怎么办?
针对调研结果,《2012中国少儿财商调研》报告也给家长提出了专业指导意见。
比如首先家长应高度重视对儿童财富管理能力的培养,保证儿童拥有适度的零花钱和个人积蓄,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过度替代儿童必要的经济行为。
家长给予孩子零花钱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但要慎重处理零花钱与情感、学业或家庭劳动之间的联结关系,不能仅仅简单关注金钱的一维价值。保持对儿童消费行为的适度关注,在民主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孩子的理性消费意识,引导孩子学会合理规划、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篇9
关键词:中学生;理财教育;数据调查型;对照国外型;实践探索型;功能利用型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22-03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大潮席卷神州大地,经济成为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九十年代后期,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学生群体的过度消费行为以及财产观念问题受到了各方关注,学生在经济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越来越多地为各界所重视,大量相关研究相继发表,一些教育方面的策略与思考也逐步问世。综合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以及它们的综合体:
1.数据调查型:这个类型主要是对现状进行调查,得到有关学生消费、储蓄、理财愿望等方面的一系列数据,进而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和描述一些现实状态;
2.对照国外型:这个类型的研究,更多的把眼光放到了国际上。将国际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状况与经验,同我国现有的状况相比较,从而突出理财教育的迫切性,同时提供一些借鉴材料;
3.实践探索型:这类研究往往与学校教学关系密切,往往是在具体的课程中根据实际的经验和探索融入理财的一些相关内容,或者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设立理财的相关教育,希望将理财教育整合到学校现有的教学体系中。
4.功能利用型:这类研究与第三类有相似的基础,即研究来源于学校教学实践。但这类研究其主要的出发点可能更多的是为了促进学科教学的开展,而把理财的内容作为工具和辅助手段,随着教学的开展,学生在理财方面可能得到提高,但这只是学科教学的一个副产品。
综合看,每个类型的研究各有其侧重点又互相补充,有时一个研究会不同程度的涉及多个不同类型的研究,可以说,各类型都从不同侧面为进一步开展好中学生理财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基础。下面,笔者将尝试就各类型分别加以简单的分析与评述。
一、关于“数据调查型”研究的简析与评述
对于人们理财方面的“数据调查型”研究是笔者所接触到的最大宗的资料来源之一,其开始时间相对较早,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就可以找到大量相关的成果,如:1985年的“鄱阳湖区人民消费调查和预测分析”等。同时,延续性较好,在各个阶段不断有类似的研究和文献资料。并且,其涵盖面较广,对象遍布社会的各阶层,如:农民、工人、白领、大中小学生、富裕阶层、中产阶层,等等,还有国家的不同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地区,广州、南昌、丽水等东南地区,西安、武汉、石家庄等中西部地区,包括城市与乡村都有所涉及。这一类研究,往往是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为主,通过问卷、统计、数据处理得到了大量有意义的实证性资料,较有根据地得出了一些结论,反映了经济高速发展中我国各层面的理财意识、能力和行为的现状,揭示出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经济头脑没有及时跟上,理财存在着种种误区。特别在对学生层面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更引起我们的重视,如:学生消费观念有待完善、理财知识和实践匮乏,缺乏计划性等。同时,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者也或多或少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倡导家庭理财教育,倡导学生开源节流、重视计划,倡导建立相应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财商等。可以说得到的结论是极有参考价值的,特别是由于这类研究较好的延续性以及广泛的范围,从总体上呈现出了青少年学生在理财方面行为、观念等的时代特点、地域特性和发展的情况。同时,提出的对策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为进一步如何改善相应的不良状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这类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这类研究的对象虽然广泛,但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近期对于学生理财的调查分析虽然数量众多,然而极大部分集中于大学生层面。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大学生毕竟是学生群体中人格相对独立的群体,受家庭的影响明显减少,社会接触面更大,更类似于成人群体。同时,他们的可支配的资金更多,收入的来源也更广泛。于是,他们的消费、储蓄、打工等与理财相关的行为表现更为明显,易于观察到。同时,提出的一些相应的改善策略,如: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也更具有现实可行性。然而,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虽然也可以对在中学阶段的理财教育起借鉴作用,但毕竟是简洁的。同时,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不可能是进入大学那一刻才产生的,也不是简单的到大学才开始采取某些策略就足以化解的。大学之前的中学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的财富观,理财意识和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不应只关注大学阶段,而应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之前的每一个阶段学生身上。其次,虽然每个研究都会提出或多或少的对策,然而,相对来说大多数都比较空洞,更像是指导思想,对于实际如何操作价值不大。更结合之前说到的过分关注与大学生群体,造成即使作为指导思想,也很难与中学、小学等阶段的理财教育结合起来。所以,其实际操作的价值不足。
二、关于“对照国外型”研究的简析与评述
另一类数量很大的研究属于“对照国外型”研究。这类研究大多数时间相比第一类要晚一些,大致在九十年代末开始,陆续出现了参考国外理财教育的文献,如:1999年的“国外青少年理财教育”等。这类研究主要是将眼光更多地放到了国际上,特别是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理财教育之上。他们一方面对比我们的理财教育与发达国家理财教育的差别,尤其是不足之处,引发社会的重视与思考,从而为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理财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充分介绍、分析、评价其他国家的各种做法,以期为我们开展理财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可以说收到了很不错的成果与效果。与第一种类型相似的是,这类研究让社会更加认识到了开展理财教育的迫切性。差别在于,一方面,这一型的研究为我们介绍了各国理财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的事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我们的理财教育所提出的时期和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较为扎实与系统的理财教育的模式和内容,教育教学组织的方法,教学原则和目标,甚至是参与的人员、组织和相关教材和教学方式等的介绍,为我们开拓了思路,提供了更切实际的操作参考。然而,这类研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关键就在于我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与国情状况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异。一件在西方国家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事,在我们国家可能被看成另类,反之亦然,如:信贷消费与储蓄节俭,在西方,可能信贷消费的观念根本不用教学生,他们在生活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接受这样的观点,而在我国,可能储蓄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那么,在这个方面的教学,恐怕照搬西方的经验可能就不行了。所以,这一类研究为我们睁开了看世界的眼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还并不是足以应付实践的具体策略。
三、关于“实践探索型”研究的简析与评述
相对前两项研究的不足,“实践探索型”研究更重视实际,往往更多从学校教育实践出发,提出了相关的具体措施和方案。这类研究开始较前两类更晚,大致在本世纪初才有所出现,如:2003年的“中小学理财教育的认识与探索”等。相关的资料也不如前两类那么丰富,且大多数都是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这也很好理解,一方面,意识的深入人心需要一个过程,当前两类研究唤起了人们对理财教育的足够重视后,相应的实践操作才可能进一步跟上,从实践层面说,我国的理财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的还是对中小学生的都是刚刚起步。另一方面,实践操作、探索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是需要一定时间积累和经验总结的,这不同于前两类研究。相对来说前两类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都较少一些。同时,相对调查研究更多集中于大学阶段,实践研究更多集中于小、幼阶段,就笔者个人观点,这可能和现有的升学制度和教学体系有关。虽然,目前这类研究还不多,但是作用已经显现出来。这类研究着眼于小处,往往是根据某个年级,某个学校,甚至某个课题展开的。而他们立足于本土,立足于教学实践的特点,造就了他们得到的结论具有更高的适切性和可行性。在这一类研究中关于中学的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类,一类主张将理财融入数学、政治等基础课程之中。由于课程体系的变迁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现有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专门的理财类课程。同时,短期内传统的考试制度不可能退出,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考试――升学”模式下,所以,在考试科目中合理渗透理财内容不失为折中的良方。另一小类主张结合课改,开设理财类的拓展和探究课程,探索合适的校本理财课程等,这同样是由于现有课程体系不包含理财类的课程,同时也希望更系统、专门的提高学生理财的意识和能力。
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一类成本更低,同时惠及更多的学生。比如一些研究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数学课上渗透理财内容,原因在于数学的方法很多时候能够支持理财的技术和手段,于是理财问题成为了数学的一种应用。这就造成在数学课上适当的渗透理财内容成本较低,而且大多数数学教师都能胜任。同时,每一个接受数学课教学的学生,都将获得理财方面的熏陶。然而,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方面数学教师未必具备更多理财教育的能力,很可能只是将理财内容作为普通例题,从而使理财渗透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内容是在数学课上按需渗透,造成理财内容零散、不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财意识,然而无法进一步塑造合理理财观念和能力。第二类恰好形成互补,专门开设的理财类课程能够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和一定的理财能力。然而,由于拓展和探究的性质,造成最终接受这样理财教育的只是学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学生全体。同时,开设专门的理财类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无疑会提高学校开设该类课程的成本。同时,作为这一大类的研究却多大都只涉及消费行为和观念、理财知识和方法等方面。很少有研究是指向财富观、幸福观、风险意识等方面,对于理财来说处于基础地位的内容。原因可能在于前者更加容易数量化,从而无论是在设计例题,还是研究题目方面都更具抓手。而后者较难以数字化,一方面,可能对授课教师造成讲授的困难,特别是在数学等课程中渗透理财内容是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即使是拓展和探究课,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当前许多该类课程往往是以学期为单位开展的),也无法落实涉及价值观等需要长期培养的内容。但是,对于我们的学生甚至是社会来说,可能更为缺乏的不是理财的工具和方法,而是理财思维和认识以及继之而来的态度和情感。
四、关于“功能利用型”研究的简析与评述
关于这一大类,严格说不能归类于本分析,原因在于本分析主要是针对中学理财教育而言的,但这一大类往往关心的是学科教学本身,而理财内容可能只是一个手段、例题,这一点与第三大类的第一小类有相似的地方,区别在于这里理财教育并不成为主要目的之一。比如他们的目的可能是利用理财内容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或者利用理财内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数学教学的开展等。然而,本文仍然将其分列于中,主要是考虑到它对于理财教育进一步开展具有一定的价值。主要在于,这些研究都从侧面证明了一个重要问题:理财教学可以与基础课教学相协调,甚至促进如数学等课程的学习。这一点看似平凡,然而,在当前,无疑为理财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开拓了很大的一片空间,大大提升了进行理财教育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关于中学生理财教育已经有一些研究的成果,同时,这一类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之中。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几个大类综合起来,取长补短,期望集中外之长,通过研究得到较为综合的,对实践有参考价值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关于理财教育,特别是中学生理财教育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开始阶段,无论是调查分析、还是实践探索都相对不足,更多的是对现状的分析和对理财教育的呼唤,即使形成了一定的结果,往往也相对片面,尚没有形成较系统的研究成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也许对于现阶段来说,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将基础课中渗透理财教育和拓展、探究课中深化理财教育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参考模式。笔者曾大胆设想了一种数学与理财协同互促的校本教学方式:首先充分发掘较长一个学段数学课中所有可能渗透理财思想、方法的内容,加以整理,配以精心设计的例题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渗透理财内容,从而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到理财思想的熏陶,普及理财的意识;同时,结合各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设计相应的理财主题探索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理财意识与能力;对于在上述两项中脱颖而出,或者对理财产生很大兴趣的同学,进行更深入一步的理财拓展,从而使希望进一步提高理财能力的同学得到更多的发展。这样一方面照顾了面,同时也相对提高了点,点面结合,可能是现阶段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在中学进行理财教育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云蔚.高中生理财意向透视[J].青年研究,2001,(7).
[2]张晓明.美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J].家庭科技,1995,(9).
[3]黄全愈.美国的理财教育[J].小学青年教师,2003,(12).
[4]吴建明.学生的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3).
[5]国外的财商教育[J].金融博览(银行客户),2009,(2).
[6]陈核来.加强学生理财教育的探讨[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5(l):55-58.
[7]李萌.独生子女引导第3次消费浪潮[J].中国经济周刊,2005,332(49):20-23.
[8]马祥林,王天桥.昆明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消费调查研究[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1):69-74.
[9]宋广文,魏淑华.论学校理财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6,(2):9-12.
[10]吴润贵.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理财教育[J].湖南教育,2005,(21):30-31.
[11]程世嵘.厦门近四成中小学生控制不住花钱[N].工人日报,2006-03-02(5).
[12]陈柏良.运用“案例”开展探究教学的尝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7).
[13]李庆祖.在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数学教学研究,2003,(1).
[14]沈婷.高中数学理财意识渗透之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顾来宾.初中数学经济类应用问题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10
关键词:财商教育; 从小培养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114-001
财商就是FQ(FinancialQuotient)的简称,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赚钱理财的潜力和能力。财商教育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即理财观念、理财能力、创富欲望、事业潜能。与智商、情商等并列,财商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通过从小对孩子进行系统的财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使孩子在成年后就能迅速找到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平衡点,适应商品社会的要求,逐步实现个人事业和生活的完满。而相反,由于从小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理财观念,成人后再去改正和弥 补就已经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了。
目前,在我国的家庭中一般存在两类问题:一是给孩子足够零花钱,却不理会他们怎样花钱。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少年儿童有零花钱,但九成以上孩子存在着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对此,父母必须加以干预,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消费习惯。二是过度强调金钱重要性,使孩子成为小小“守财奴”。过于强调金钱的重要,可能使孩子过分吝啬,或对金钱产生过度占有欲,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格养成。我们的建议是:要让孩子理性地对待金钱,既懂得它的重要性,也不会过分看重它。财商教育是要让孩子明白:钱是一种工具,我要驾驭它,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我们可以从逐步培养孩子认识钱、会花钱、最终实现能驾驭钱几个步骤来加强孩子的财商教育。
1.让孩子正确认识钱、懂得它的价值和功用,是儿童财商教育的第一步。一般来说,孩子在学龄前就应该教他一些基本的概念,具体包括,认识数字,数数,简单的加减法,大小轻重的比较,钱币的种类金额,商品货币交换的观念,以及节约不铺张浪费的好习惯等。小孩子难以理解抽象概念,但是对具体的东西很感兴趣,所以你可以这样循循善诱地向他们描绘出“钱”的概念与用途:为孩子准备两个小存钱罐,平时把一角、五角硬币放到第一个中,积累到一定数目,便取出来兑换成个头大的一元硬币。一枚一元的硬币可以玩一次电动小马,也可以投到第二个存钱罐中,积累更多,再去买一个玩具。其实除了买玩具,还可以做更有意思的事……
2.让孩子会花钱就是教会孩子有计划的安排零用钱的开支,在买东西时知道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当想买多件东西而钱不够时知道如何取舍。随着孩子渐大,对“钱”有了概念,就可以开始教他计划自己每周的开销。父母要学会鼓励他们正当、合理地进行消费,当然,在消费之前免不了给他们出点主意。不能自己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必须有所取舍。这时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学着存钱,因为他可以拥有一个储蓄户了。家长可以带他去银行,开一个账户,要他知道银行的所在,告诉孩子他可以定期去存钱,而且保管这个存折。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安排孩子每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帮妈妈整理卫生、帮爸爸擦车等,并给予一定的报酬作为零花钱,教他金钱的来源,讲解商品社会的本质,即人们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又通过货币从社会获取回报的道理,讲解爱和情感的无价等等。
3.如果你已教会孩子如何合理地花钱、有效地赚钱,接下来便可以试着告诉他们一些普及性的金融知识,甚至可带孩子做些简单的投资。当孩子入读中学了,随着孩子逐渐成长,心智逐渐成熟,可以讲解一些更复杂的经济道理,比如银行利息计算,生产与消费循环等等,培养他们的经济头脑,也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课外劳动,勤工俭学。让孩子在吃苦过程中得到磨练,逐渐领悟人生的真谛。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一些具有实战意义的理财话题,甚至可以共同创立一个虚拟的或真实的公司,一起运用自己的财商创造财富。
4.现在很多银行都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的“儿童账户”,爸爸妈妈可以协助孩子到柜台办理一些基础的金融业务,同时告诉他们为何要将钱存在银行、不同年限的存款利率为何不同、如何填写存单和取款单、怎样给外地的爷爷奶奶汇款等等。孩子看到自己是账户的主人,又亲手完成了一系列“金钱进出”业务,会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教会孩子为了一个目的而储蓄是正确的。让他们知道何时将钱放进存钱罐是件好事情,使他们明白为达成某一目标时将钱取出来同样是件好事情。
5.信贷知识也可在适当的时候传输给他们。比如用自家住房来举例:“爸爸妈妈不可能一次性支付这么多房款,只能向银行‘借钱’,代价是每月要按时还掉一小笔借款,还要多付一些利息。”之后还可以因势利导地将信贷方式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当他有大宗支出时,不妨“贷款”给他买想要的物品,但是要求他按月从零花钱中抽出一部分偿还“分期贷款”。
- 上一篇:对农村工作的认识
- 下一篇:良好的实验室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