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7: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问题

本文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现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人成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保障青少年成人成才提供参考。

1.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教育,加快青少年环境适应。

入学教育是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接受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步入高一级学府后,面临着人际关系、课程专业学习等方面的适应问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环境适应障碍。众所周知,新的环境中,只有先适应,才会获得相应的发展,也才会成人成才。学校应紧紧把握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结合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应主要介绍青少年易出现的环境适应问题,并简要分析,重点提供给学生应对策略、求助方法等技能性知识,促使学生入学即知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前预防、沉着应对、妥善疏导,为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做好铺垫。

2.实施心理健康普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要形式,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已成为教育系统的共识。众多学校已通过心理普测、心理抽测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普测多以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心理健康调查表、霍兰德职业人格能力测验问卷等为施测工具,以普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心理易感人群、心理正常群体等不同级别的心理档案。研究表明,有四类学生群体比较值得关注:留守儿童青少年、流动儿童青少年、家庭离异儿童青少年、贫困儿童青少年。截止目前,心理健康普测在筛查心理易感人群、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求职择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青少年成人成才。

3.开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

课堂教育因其具有系统性、规律性、科学性等特点,一直是传统学科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虽既不属于学科教育也不属于规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课堂教育亦是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大面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开设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学、情绪管理等选修课来实施大学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生,其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该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所以,很有必要大力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全的心理素质。

4.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发挥文化心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校园文化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青少年受到感悟、触动、洗礼。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板报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载体。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时,注重所选内容的科普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悟、触动。心理学工作者应根据青少年在不同年级、不同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设计橱窗板报内容,及时反映青少年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原因分析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引导青少年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成才。

5.持续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帮助心理弱势群体。

心理咨询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心理咨询辅导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状态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虽有时无法表面识别,但这类群体均会感到较大的心理痛苦,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成人成才。心理咨询辅导作为一种个性化辅导,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和保密,让来访者体会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归属感,进而吐露其可能隐藏已久的心理困惑、心理症结等。咨询师会综合来访者的病程时间、痛苦程度、社会化影响等,给予来访者专业评估,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咨询辅导方案。由于心理咨询辅导完全吻合求助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数前去咨询的来访者均能较快的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与此同时,求助者也会掌握一系列有益于调节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手段,心理素质水平会明显增强,极大地有利于青少年今后的成人成才。

6.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月,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以“我爱我”为宗旨、倡导关注个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是众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活动月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和普及活动为主要职责,以心理知识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电影赏析、心理书籍和心理漫画展览、心理咨询案例解析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大规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主要目的是以相对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遵循活动性、情境性和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寄心理学知识于活动中,向青少年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唤起青少年对自身、对周边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意识,强化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认同。

7.开通心理网站等媒介,打造媒介育人新渠道。

篇2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 元认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固然很重要,但最核心的还是在于人才的资源。总理曾经特别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是看这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青少年群体是我们国家未来栋梁之才,是非常重要的群体。但青少年时期同时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健康的范畴已经扩大,需要恰当的引导。元认知是心理学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此,笔者从元认知理论角度分析,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的构建提出些建议,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1 青少年身心健康标准的范畴扩大

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主要局限于机体的生理方面。无论是学校、老师、家长还是青少年本人,对健康的关心也都集中于在青少年身体发育方面的一些生理指标上,如身高、体重是否标准,身体是否残疾等。至于青少年在心理方面是否健康,往往为大家所忽视。但近年来,有关中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日益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也就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了。今天的“健康”概念也不再局限于纯生理学范畴,而是拓展到心理学范畴,也不只是没有疾病,而更注重健全。正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那样:“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指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即为身心健康。”而所谓心理健康,确切的说就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个体在这种状况下能具有良好的适应,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笔者总结国内外专家的一些观点,归纳了当今世界的青少年面心理健康标准大致主要为以下七点:

①智力发育正常,一般是指智商(IQ)大于等于80。②心理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③能正确地全面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④有较强的意志力和一定的抗挫折能力。⑤情绪稳定愉快,懂得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⑥善于与人交往,能与他人合作,具有一定得团队精神。⑦有较强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所以,只有生理和心理双方面都健康的人才真正符合身心健康的标准。

2 当前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并不乐观

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燕国才教授曾说过:“心理素质好似一个人的脊柱,如果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一个人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很多被赞为神童的孩子成长的实例,的确,他们从小就有高于一般人的智商。但据一些专家多年跟踪研究,得出结论表明并不是每一个超常儿童最终都能成功,大多数当年所谓的超常儿童往往到了成年后反而默默无闻,甚至一些人由于前后心理反差大而一蹶不振。只有那些心理素质好的最终获得了成功。又比如篮球运动员姚明,他虽然身高有优势但是他早期耐力和投篮准确率其实都很一般。现如今他通过多年努力,最终成为中国人在NBA的骄傲,这靠的是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这些事例让我们知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多么重要!

然而也有一些事例让我们心痛。几年来,因各种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也常见诸于媒体报道中。中学生因厌学离家出走,高三考生因自觉压力大跳楼自杀;一位中学生甚至只因嫌母亲嗦就残忍杀害了母亲。最大的浪费就是人才的浪费。这样一些痛心事件的发生不仅让我们扼腕叹息,更给我们再度敲响了警钟:如果只重视知识的学习而不重视青少年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就会导致青少年种种严重问题的发生。

3 青少年心理困惑产生的原因多元化

青少年还处于树立理想、增长知识、增强才能、培育情感、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恰逢各类矛盾碰撞、冲突最激烈的时期。[1]P19-20这种各种矛盾和困惑是来自多方面的。

首先,自身主观的因素。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也是人生的转折阶段,他们的身心、思想正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从幼稚逐渐过渡到成熟,自我意识在增强。青少年期虽然身心发展较快,但他们的思想并没有完全成熟,缺少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这就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行为,甚至是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家庭的因素。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们有时过多地关心孩子社会竞争力部分,提出“不输在起跑线上”口号。他们把自己相当大的心血和期望倾注于孩子的身上,将自己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实现的愿望加负于孩子。家长们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培养孩子,但是如果不注重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反而让爱成为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

再次,学习任务的因素。当前中国学生所面临的考试及升学压力可以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尽管各大高校已在逐步扩招,但我国高中、高校招生的人数与毕业生的人数之间存有的差距使中、高考仍然是无形的指挥棒,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为了让自己孩子在同年龄段的孩子中脱颖而出,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在课余时间进行诸如奥数、星级英语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青少年沉重的学习负担就可能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因此因为陷入痛苦的恶性循环中。他们的心理压力一方面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社会氛围中不恰当的比较。一方面学生有时无法认清学习的真正目标,过分注重分数,体会不到学习的初衷和兴趣。那么在重压之下,当一部分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的青少年,就可能会表现出消极情绪和反抗情绪,甚至采取极端消极的行为。

另外,客观环境的因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独生子女群体,从某些方面来说,独生子女比多生子女更以自我为中心,更难被管理和教育。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是同辈关系相对单一易产生困惑。同时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容易形成各种问题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

除此以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网络科技的冲击,多元文化的冲撞,让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法律意识、知识面也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心理的困扰。[2]P53-54

各种心理问题困扰着青少年,元认知是当前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元认知理论对认识自我、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改善学习等方面有显著的帮助,从而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4 元认知对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4.1 元认知的基本含义

元认知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心理学类刊物上出现的一组出现率很高的新概念。元认知这个概念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在20世纪70年代在他的《认知发展》书中提出的。它包括了认知主体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等诸多内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们围绕元认知理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元认知逐渐成为当前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约翰・弗拉维尔将元认知定义为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他所指的元认知含义是个全对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意识和对知识的了解,即对认知的认知。约翰・弗拉维尔还提出元认知可以被概括为个人因素、任务因素和潜在的策略因素。元认知技能的核心是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如自我认识、自我指导、自我检验、自我调控等。现代健康的概念范畴已经不再局限于纯生理学范畴,而是拓展到心理学范畴。笔者认为元认知理论中的这种自我意识也是未来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所以元认知理论对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4.2 元认知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元认知理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根据上文提到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可以了解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发生在认知方面尤其是在对自我人际关系、学习等领域的认知水平上。

由于元认知与自我认识程度密切相关。若一个人没有健康的自我认识是很难成功的。所谓健康的自我认识,就是能正确认识自我,利用元认知理论,我们要学会看清自己,既能接纳自己的长处又能接纳自己的短处,并根据自我认识水平对当下的包括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进行妥善处理,并在这个基础上规划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元认知与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人们主要生活情境就是学校。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独生子女群体,独生子女群体在人际关系方面主要是同辈关系相对单一,就容易产生人际方面的困惑。笔者同时认为缺乏交往对青少年除了认知水平外,对其情绪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人类的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个体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情绪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情绪会对人的思考和行为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情感丰富,好胜心强,情绪、情感变化急剧且易“心境化”,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4]P44-45青少年情绪一旦产生就会在以后较长时间内对个体情绪发生影响也容易感情用事。如果青少年不能很好的认清自己控制情绪就不利于与他人相处。所以人际交往中积极、全面、正确的认知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因此,从元认知这一角度来对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加以指导的话首先要调整认知的结构,增强其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青少年通过元认知理论可以对自己作深入的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情绪特点,以便在与别人交往中意识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友好相处,改善人际关系。

元认知与青少年的学习策略的选择密切相关。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建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储存有组织的信息,并将教师教授的知识转变为有用的知识、技能。元认知是参与影响这一建构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已经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的认知过程而已,同时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3]P107-109所以青少年应该意识到学习不单单是为了出色的成绩,更要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策略,使自己成为一个策略型的学习者。一个元认知高水平的学习者会随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这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在真正懂得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后的青少年在面临繁重学习压力时也会更加坦然了。同时元认知能通过影响个体情绪反映到学习领域的另一种方式是自我调控,这种调控就是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对自己的情绪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做出适当的情绪反应。例如,当一个中学生虽然学习非常努力,但学习成绩却总是差强人意,也许他一时都会感到情绪低落,但是若这个中学生能找出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并解决它从而取得进步。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他就会从原先的消沉中振作起来,总结经验与教训,抓住自己的缺点加以改正,扬长避短从而抱着一个平和的心境完成日后的学习任务。所以,一个学生如果其元认知水平较高,相应的他的自我管理、自我监测、自我调控的能力也较强,他的情绪也必定更健康稳定。所以笔者认为元认知理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优化和情绪问题的处理有显著的功效。因此,要通过恰当的引导促进青少年元认知水平的提高。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人才,对自我认知的认知能力又是未来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所以提高青少年的元认知能力是掌握运用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所以,元认知理念对如何引导和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家楣,贺雯.青少年心理与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9-20.

[2]李峻峰,李艳萍,吴光华.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8,2:53-54.

[3]王艳红,原晓林.元认知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2):107-109.

篇3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来自父母的过多关心和溺爱,这使青少年的心理成熟推迟。这种身心成熟的反差性势必给青少年性意识上的困惑和法律制约性攻击行为的增加。在市场经济大浪的冲击下,一些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发生裂变,人们的观念越来越朝着功利化、物欲化方向发展,导致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异和扭曲。由此而产生的、吸毒、赌博、腐败等社会丑陋现象,其滋生蔓延的不良风气很容易污染青少年脆弱的心理,很容易诱惑他们的思想,放弃自己原本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走人歧途。

2.学校教育的缺陷

长期以来,学校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升学率和学习分数,造成了教育的畸形发展。其一,只重视智力发展,不重视道德教育,只抓好少数成绩好拔尖学生的教育,忽视了大多数中等学生的教育,结果培育了高分低能、缺乏创造性的并非社会所需之“人才”。其二,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教育方法的呆板、单调致使一些学生成为双差生,这样被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而过早地推向社会,这些学生心理本身很脆弱,对社会又极为不满,他们对社会阴暗面的出现毫无心理准备和抵抗能力,加之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自卑心理和情绪障碍,很容易误入歧途。

二、家庭因素影响

1.家庭子女数量的变化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要求,现在大部分的家庭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促使传统的以家族为单位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渐瓦解,而转向以父母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三口之家。这种家庭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使得父母在抚育孩子上无法尝试和比较,没有学习机会。很多父母因此诚惶诚恐,不能放开手脚。其次,这种家庭结构还减少了父母可以对子女进行公平教育的机会,也使得儿童在家庭中失去了同伴和很多学会互助和自助的机会。不过,这种结构问题在孩子进一步长大之前还不明显,对独生子女的打击通常来自以后(例如在学校中),即当他不能在学习中成为关怀的中心时。但是,优点也是存在的,因为这些孩子从小便和成人生活在一起,因此受到了较多的理性和认知熏陶。

2.家庭角色结构演变

这是家庭结构变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的家庭角色结构,已经从传统社会中以父亲或家族中的长者为核心的形态,转向了一种以孩子为核心的形态。这种变化的特点是,处于中心位置的人易位了。它使得独生子女享有更多的权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并且,不同于过去,因为这个位置是很早就获得了的,所以,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和忍受压力的经验。不过,尽管如此,这种变化仍然是表面的,因为以特定个人为核心的传统倾向没有变化,只是这个核心由父亲尊长转向了孩童。以孩子为中心的结构形式为什么不合理?理由很简单,因为它使儿童获得了不合理的自我认同。“他通常处于全家人溺爱的地位。”正如阿德勒所说:“娇宠的孩子永远不能自立。他缺乏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勇气。”他们一方面表现出有雄心和抱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显得懒惰,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懒惰表明这种雄心掺和着悲观,他的雄心如此之高,以致自认根本没有实现的希望。”因此,这些孩子在性格上是脆弱的,自我期望值太高。

3.家庭经济结构变化

社会经济水平的变化对家庭和个体心理是有着直接影响的。其中主要是人们开始从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向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转变,这种需要转变的心理学含义实际上也是一种定向转变。是个人从一种以生存为中心的目标定向向以自我满意为中心的角色定向的转变。当社会经济水平还相对落后时,个人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不得不更倾向于去追求那种实际上可能并非自己自觉选择的目标,只有这种目标定向才有可能使个体体验到自己价值的实现和被社会接受。因为在他的周围,无论是父母、爱人、子女或是亲友,都以他是否能争取到安全的职业和适当的生活水平为标准来衡量他的价值。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更容易受到鼓励去发展那些与追求目标相一致的心理品质。可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在变得相对富裕起来的家庭中,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具有目标定向的父母们努力在孩子身上投入关怀,并以此来弥补自己的缺憾。他们开始注重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变得更加强调自我满意,注重享受生活和追求直接兴趣。这时他们选择参与生活与否的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我喜欢”或者“我不喜欢”。在这种情况下,定向的特点进一步强化了现代家庭中孩子们的自我中心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只懂得个人享受,这很容易形成青少年极其自私的性格。

4.亲子关系及教养方式

既往研究结果证实:83%存在外向问题的7岁儿童,在幼年期的依恋关系是组织混乱型且智力发展低于平均水平,幼年期的回避型依恋关系与以后的内向问题。Caner等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结论:非安全的依恋关系与儿童的行为问题正相关。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自信、自尊、自我效能等产生重要影响。E31(P102)蒋奖等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因子的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而与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呈正相关,并发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Leslie等研究发现:家庭的情感支持及凝聚力与儿童的问题行为呈负相关,起着保护功能;而情感和支持不易得以表达的家庭中养育的儿童,是行为问题的高风险人群。在情感上遭受忽视的儿童较低风险对照组在行为问题总分及外向因子得分更高,尤其是攻击行为的得分更高。因为一个情感不能适当表达的家庭可能让儿童有更少的机会学习怎样处理负性情绪,并且可能不能让小孩体验到安全、信任的正性情感。低的家庭凝聚力与增高的外向问题之间的关系,提示了家庭成员问相互支持的程度对于处理儿童破坏尤其重要。

5.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很不利。在家庭中遭受躯体虐待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尤其是表现为退缩,且显示更差的学校适应性。JAF2FEE等在研究中指出导致儿童发生外向问题的病因的5%及内向问题的2%可由家庭暴力解释,其余的是由遗传因素及非共享环境因素所致。此外,MaryA等在研究中发现:暴露于母亲的IPV与儿童行为问题显著相关,不论存在共同发生的儿童虐待与否。所以对于居住于存在IPV的家庭的儿童给予适当的关注是必需的。当父母卷入经常的、激烈的、难以解决的冲突时,他们的孩子就有可能遭受高水平的内向性及外向问题。当父母间的冲突演变成身体暴力时,儿童就可能处于问题行为的高风险中。一个解释就是:儿童可能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或家庭暴力增加了儿童的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另外,如前所述,攻击行为本身就有较高的遗传可能。

三、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预防策略

青少年的违法行为一般都是在外界环境的诱惑下产生的,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和盲目性,只有从感化他们的内心,措施得当,并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是可以预防的。针对以上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我们认为把外因和内因结合起来应对是关键,也就是从抓好外在层面和个人层面两方面着手:外在层面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应受到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对应策略有:

1.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惩治司法腐败分子,严肃法纪,在社会中树立法制的权威,打击不良的社会风气。同时,加大素质教育推行的广度和深度,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完善青少年立法工作,对青少年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权益,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以得到司法保障。

2.帮助青少年及时摆脱情绪上的痛苦。青少年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常会让他们产生情绪障碍,在一定的外界诱因的刺激下,很容易违法乱纪。当这类情况发生时,家长、学校和社会要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使他们能冷静勇敢面对处理。在青少年成长中,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心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Baumrind曾提出三种教养方式即专制型、权威型和放纵型。家长平时多和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爱好选择,充分信任和爱护孩子。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家长宜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事情,以冷静、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引导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篇4

摘要:卫生部2002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公布的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而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适宜的治疗。

关键字: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据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员王玉凤介绍,我国17岁以下未成年人约3.4亿,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中,16.0%至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等为主。近几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

我院成立以来,随着职技校的招生条件的放宽,各层次素质的学生都被招进学校来,相当部分的学生成绩差,甚至有些连初中都没毕业,他们没有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差。在中学由于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肯定,受到的都是批评、斥责、伤害和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心理、性格等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逆反心理重,遇事往往走极端。如何引导职技校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起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信心,怀着一种健康的心理走向生活,便成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心理健康教育在我院教育中地位也逐年上升。按新的健康概念来说,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身体健康是基础,心理健康是核心,行为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外部表现,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身体、心理、行为健康的综合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就是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就业竞争的加剧,职技校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障碍也日益突出,使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在竞争与风险相伴而行的商战中,如何引导职技校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起自信、自立、自强的生活信心,怀着一种健康的心理走向生活,便成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帮助学生良好地适应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促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和谐及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对每一个职技校学生来说,不但机遇与挑战同在,而且往往成功与挫折并存。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学校领导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坚持克服以往轻视甚至忽视素质教育的倾向,改变以往把心育“挂靠”在德育上的做法,纠正那种混淆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用道德教育取代心理疏导的现象,确立了心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立地位,建立了学校心育体系。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和良好运行,学校成立心理辅导室,配备有专职心理辅导员,配备了图书资料,测试工具、音像磁带等。

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管理单位是班级。学校应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让每个班主任熟悉心理辅导理论和实践,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班主任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和学生平等的知心朋友。班主任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媒体,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好心理教育内容,形成体系,做到专题化、系列化,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友爱充满朝气的班集体,塑造好班级形象,教会学生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除了组织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小组活动外,更细心地做好个别心理咨询工作。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真正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的心理素质获得健康的发展。

职技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学生应做到细心观察、逐步稳定、不断矫正、正确疏导等工作。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指导他们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必须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加以实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书目:

[1]李伯黍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道俊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张世富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篇5

心理卫生是指人们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均衡,是用以维护和改进心理健康的种种措施。如果儿童青少年时代就重视心理卫生,将为其今后一生的心理健康奠定良好基础。儿童青少年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重大。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常以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正常与异常行为有时很难截然分开,往往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由于对其在检查方法与诊断标准方面的不一致,给较准确地估计其发生率也带来一定困难。一般来说,有心理卫生问题的男孩子多于女孩子,青春期多于童年期,大城市多于小城市,小城镇多于农村。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已成为卫生保健的一项常见的大问题,我们按主要的行为表现,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1)学业问题上的表现,如学习困难、注意力异乎寻常的不集中、过度活动(尤其在上课时)、厌学、自已控制自已的能力差(往往影响课堂秩序,影响集体)等等。(2)情绪问题上的表现,如情绪不稳、焦虑、恐惧、孤僻、强迫观念、疑病、过分冲动等等。(3)品德行为问题上的表现,如偷窃、经常打架、骂人、经常说谎、逃学、攻击行为、扰乱课堂秩序、破坏等等。(4)顽固性不良习惯,如吸吮手指、咬指甲、遗尿、口吃及其他一些不良习惯等。(5)青春期问题,如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吸烟、吸毒、酗酒、少女怀孕、家庭暴力、离家出走、自杀、犯罪等等。

防治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要按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年龄阶段分别认识,并正确对待。

1 幼儿期

(三至六、七岁的孩子),家庭和幼儿园就应注重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简单地谈以下五点值得引起注意:(1)让孩子多多感受和睦家庭的温暖;(2)正确对待和处理幼儿的口吃和遗尿等疾病;(3)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4)支持孩子多做游戏;(5)不要无视孩子的独立愿望。

2 学龄初期

家庭成员和学校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关注他们:(1)做好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家庭应给孩子做好入学教育,让孩子热爱学习,向往学校;学校要布置吸引孩子的环境,和蔼可亲地欢迎新生。(2)不要培养“标准儿童”。所谓标准儿童,就是一切听从大人嘱咐,一切按成人指挥办事,一旦没大人指点,就会茫茫然不知所措,没有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的孩子心理不健康,人格上缺陷,而且束缚智力的发展。(3)不要给孩子“加码”。现在小学生的课外负担普通偏重,如再给孩子加码,肯定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3 独生子女

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独生子女成为较特殊的个体,一些父母的溺爱,使之养成不良的习惯、性格及道德上的缺陷,这应引起高度重视。

独生子女所容易养成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生活方面挑食,挑穿戴,不爱惜东西,独立生活能力差等;受教育方面骄横任性,不能接爱教育等;道德规范方面唯我独尊,不尊敬父母长辈,任性发脾气,不团结友爱、自私。其实,独生子女心理卫生问题与独生子女本身无关,完全是因为教育方式方法欠妥造成的。家长应首先理解儿童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意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充分看到独生子女的优点,注意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养育,因特善诱,问题也不难解决。

4 青春早期

(女孩子从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男孩子则要迟两年左右),表现出全身各系统的形态、生理、心理、行为等急剧变化,尤其是生殖系统发育迅速,逐渐达到性成熟。

这一时期神经系统易于兴奋,情绪易于冲动,加上知识经验少,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所以往往把好的东西看成绝对好,坏的看成绝对坏;是非界限不太清,对勇敢与鲁莽、顽强与执拗、团结友爱与感情用事等不易区别开来,不知不觉地产生一种盲目成熟感。父母再象以前那样对待,他们就不干了,甚至顶嘴、反抗,出现了心理发展上的所谓“第二反抗期”。如果家长不认识这个问题,非要治治孩子的“强劲”,不但没有好的结果,反而容易造成疾病或把孩子赶上歧途。一定要平等相待,互相信任。对于认识问题不全面与所犯错误应耐心说服教育,使其心悦诚服。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明显表露对其心理、情绪、行为影响极大,所以,青春早期对突然来临的性冲动、性要求,由于好奇和不理解,常会产生一些误解和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羞涩。如对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的惶恐,对后的追悔等,往往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出来,这时,家长和教师都应注意,因为性知识的缺乏使不少青年不得不在神秘而奥妙的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中独自猜测探索,以至不少青年在心理上留下种种伤痕,染上种种苦不堪言的心理疾病,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应当重视对他们进行性的知识教育,以帮助他们稳妥地度过青春早期。性教育不要只限于性生理知识,而应作为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使之以科学态度来认识和对待身体发育的自然过程。

5 青年人

虽然认识和思维力迅速提高,求知旺盛,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发展,具有持久的高度的注意力,逻辑记忆发展,想象力丰富,注意力增加,在理想和抱负的追求中,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表现出顽强的毅力;但由于知识经验欠缺,有些设想往往由于没有足够的根据而碰壁,或因动力过强,欲望过高,理想脱离实际遭遇到挫折而苦恼。因此,要善于引导青年把个人志向、抱负同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优良道德品质、健康心理、完善人格的核心。

篇6

三年级语、数          郑海红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小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付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促进心理素质提高,预防问题发生才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意识都发生着剧烈变化。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资料表明,在我国约有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小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生教育的需要,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注意排除学生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病患,又要重视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仅要注意开展心理咨询,举办心理讲座,更要重视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要依靠心理专家和专门工作者,更要注意依靠广大教师做好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以往教师对学生只注意到他们的表面行为问题如上课捣乱、厌学、逃学等,并把这些问题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小学生心理需求。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以一种更宽容、更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意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求;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1.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期年龄段为6~7到11~12岁,儿童生长发育比较平稳均匀(少数高年级女生例外)。特别是脑的神经系统的均匀和平稳的发育构成了小学生心理的协调发展;学习成为主导活动,不仅使小学生智力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而且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迅速发展。 

小学生经历有限,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纯真、直率,内心活动容易表露出来。这个阶段“闭锁性”不明显,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富有表情化,喜、怒、哀、乐明显地表现在面部,而且容易变化,不善于修饰和控制。所以小学阶段,成人与儿童容易沟通,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容易融洽。 

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变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个性,社会性和品德,都易于培养,诸如人生观、世界观等一类稳定的个性意识,在小学阶段尚未萌芽;又如性格这一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只是开始形成时期,良好的或不良好的习惯都能通过教育措施加以改变。 

2.小学生心理发展基本规律 

(1)先天与后天关系。先天的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良好的遗传素质无疑是心理正常发展的物质基础。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上。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在其内动力驱使下由适合他们心理发展的教育条件决定的。小学教育要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引起他们新的需求,激活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节奏、循序渐进地引导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我们的教师只有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健康心理的培养,才能不断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共2页,当前第1页1

.小学语文教学特点与目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因此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和综合性便是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本课题将定性定量研究小学语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所教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联程度,以及如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增长教师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知识,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他们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而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

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篇7

[关键词] 健康教育;学校;农村

[中图分类号] R12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8)12(a)-068-02

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系统的社会活动。行为对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类面前。WHO在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改善人们的行为作为当前减少疾病风险的最重要策略,而改善人们健康相关行为的任务主要由健康教育来承担,而学校健康活动更是一项对人类健康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处在生命准备期的儿童青少年形成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将对他们一生中的其他发展阶段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行为方式受益终身。现对农村学校推进健康教育提出几点看法如下:

1 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学校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儿童青少年是接受教育,身心全面发展的良好时期,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学校建立健康教育与“五育”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养成良好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良好发展和健全人格的修养。

1.2 学校健康教育是实现全民基础保健的有效途径

儿童青少年的可塑性大,易形成“动力型”,较易形成良好行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对他们一生的行为与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健康教育是实现和促进全民基础保健,提高群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1.3 学校健康教育是影响家庭、社会和整个人群的根本措施

儿童青少年与家庭有着天然而广泛的联系。儿童青少年一旦获得卫生知识价值观和行为技能,不仅其本身可以茁壮成长,还对其父母、邻里、亲友和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卫生面貌,推进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角度看,较大程度取决于学校健康教育的质量。

2 现有农村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的状况

经济水平的滞后和低下,影响到儿童青少年的基本健康水平。目前,农村地区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高于城市,包括城乡共有的常见病、农村多见的寄生虫病、地方病、人畜共患疾病以及农药中毒、农机伤害等。宣传普及一般健康知识,常见病的防治知识是其首要任务。

2.1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健康教育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如城市,一旦有传染病传入往往蔓延迅速。为预防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采取消灭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三个环节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农村儿童青少年仍然受到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其身心健康不容乐观。

2.2 地方病防治知识的普及

地方病主要为自然地理环境或生活条件等因素所致,以地域性发病为特点的一类疾病,如碘缺乏病,地方病目前仍严重危害我国农村广大居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普及地方病防治知识是农村地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2.3 农业劳动相关疾病及意外事故的防治知识的普及

包括常用农药的种类、保管方法、急性农药中毒的表现及自救互救知识,以及预防农药中毒的措施等。农药的误服误用,在农村儿童青少年中时常发生,致残误伤甚至失去生命,惨痛的教训令人不寒而栗。加强农村学校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非常重要。

2.4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其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会产生不良影响。我国农村地域广阔,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要逐步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建立起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农民及其子女科学地安排衣食住行。合理摄取营养,提倡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2.5 家庭及个人行为习惯

家庭的起居和日常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健康。对儿童青少年要注重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如饭前便后洗手,行走坐卧的良好姿势。注重戒除不良习惯,防止青少年吸烟及防范吸毒也应成为行为方式教育的重点之一。

2.6 学校集体的饮食和营养的健康教育

2.6.1 营养营养包括人体对营养的需要,膳食的合理搭配等。

2.6.2 食品卫生食品卫生包括食品容器卫生,食品加工卫生。在农村小学更要懂得饮水卫生与肠道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发生的关系,水的澄清及消毒方式等。

2.6.3食物中毒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及原因,预防措施和抢救原则的健康教育等。

3 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及目的

3.1提高儿童青少年卫生科学知识水平

儿童青少年中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往往是由缺乏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所致。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方式向儿童青少年传授卫生科学知识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儿童青少年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将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引向正确方向。

3.2 提高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

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与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学校的膳食服务,体育教育以及学校的卫生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均可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创造对生长发育有利的环境,消除不良因素,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3.3 降低儿童青少年常见病的发病率

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某些疾病,微生物的免疫力较差,往往由于不良的学习生活条件,某些不利的因素影响易患某些疾病,如近视眼、龋齿、蛔虫感染等。只要对儿童青少年及时普及各类常见病的有关知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使他们掌握有关的预防知识和必要的技能,结合学校定期体检和矫正,可使患病率降低。

3.4预防各种心理障碍,促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根据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认识自己,充分挖掘潜力;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能够克服心理困扰,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乐观进取,追求卓越,不畏艰险的健全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有效地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为他们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5 改善儿童青少年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

儿童青少年对待卫生的态度是促使其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是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前提。儿童青少年对待卫生问题的态度,是通过卫生知识的学习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且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就比较困难。为此。必须抓住生命早期这一有利时期,让学生运用卫生科学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

3.6 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自我保健能力

当前,对卫生保健的观念正在从依靠医疗机构的“依赖型”,向多依靠自己的“自助型”转变,而自助型的核心,则是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发展,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导致成人期死亡的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病、肿瘤等,均与其不良的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有关,而其原因往往是在儿童少年期。因此,必须从儿童期开始培养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为其终身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尤其是对农村学校的健康教育更要下大力气抓好,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社会家庭学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搞好学校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申仕莲.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98-101.

[2]杨淑民.对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3):449-450.

篇8

关键词:心理问题;素质教育;职业院校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也可以说它的整体优化教育。职业院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如下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1.目标不明确。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2.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

3.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

4.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

5.焦虑现象比较普遍。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二)职业院校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

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处于青年初期的职校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比少年期更为突出,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

2.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就其实质而言,职校生的冷漠是多次遭遇严重挫折之后的一种习惯性的退缩反应。

3.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职校生群体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深受伤害,对生活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4.情感严重压抑,情堵体验消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进入重点学校才是进了大学的门,才有前途和出息,进入职业学校,等于是成才道路上领到一张红牌,被判定“下场”或没出息。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职校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常常有身心疲惫感,觉得自己活得真累。

(三)职业院校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职校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职校生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现在的职较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来自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顺利适应职业学校的集体生活。

3.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从当前职校生个性塑造的实际情况看,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一部分职校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四)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心理问题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1.自卑自贱心理严重。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2.自我中心意识过强。由于在家庭生活中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一些职校生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进入职业学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但现实情况正相反,许多独生子女职校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3.自私自利心理普遍。在职业学校生活中,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职校生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很少考虑甚至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希望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但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

(五)职业院校学生的人际心理问题

职校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与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而职校生的人际心理问题,也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1.社会往萎缩。进入职业学校后,一些职校生对正常的社会交往仍然心存疑虑,总是怕这怕那,尤其是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不愿意暴露自己职校生的身份,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往,甚至希望自己与世隔绝。

2.异往上的行为偏差。随着性意识的觉醒,职校生已经逐步度过了异性疏远期,而走进了异性接近期。他们渴望与异性多接触交往,和异性谈话交流会觉得十分高兴,和异性在一起活动感到特别兴奋、愉快。他们渴望有能够亲近的异性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异往关系。

3.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由于中学阶段不良的师生关系,经常被老师忽视、排斥、指责,一些职校生对职业学校的老师自然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疏离感或压抑感,担心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怀疑老师会与自己有意过不去,想与老师亲近但又怕受到冷落。一旦老师在处理或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不够恰当时,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偏见,形成对立情绪,出现逆反行为,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工作。

4.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代际冲突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而在现代社会转型期,所谓的“代沟”、“代差”问题更为明显和突出。不少职校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困难,经常埋怨父母不理解、不尊重自己,轻视父母的存在和价值,与父母的矛盾冲突不断,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行为冲突。

5.网络交往失度失范。一些职校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获得需要的满足,便试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如今,不少职校生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人际交往,热衷于网络交友,迷恋上网寻找所谓的友谊,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在网络世界里,更有一些职校生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自我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违背网络交往道德规范,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

(六)职业院校学生的性心理问题

伴随着男女两性身体形成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处于青春期的职校生性意识和性情感已经开始萌发,希望多了解性的知识,但又怕别人发现或讥笑。性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给职校生带来所谓的“青春期骚动”和强烈的“性困扰”,产生不少性心理问题。

1.性征体相的烦恼。第二性征的出现,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青少年的“第二次诞生”。许多职校生总在为自己性征体相的不如意而烦恼,担心自己的形象不佳。不少男生常反问自己:我的长相怎样,是不是具有成熟男子汉的气质;而女生常反问自己:我的外貌如何,有没有青春女性的现代风度。一旦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就会兴高采烈、兴奋无比;一旦获得别人的否定性评价,就可能伤心烦恼不已,甚至茶饭不思。职校生中的“追星族”比较多,明星偶像崇拜热一浪高过一浪,内在原因就是要寻求一种莫名的身心补偿,摆脱困扰自己的性征体相的烦恼。

2.性心理反应过敏。有些职校生经常被原始的望所困,对性问题过于敏感,表现为过分热衷于性知识的引诱,过多阅读性描写的书籍,喜欢谈论性的话题,传播一些性的笑话,沉湎于性的想象或性的“白日梦”。有些职校生养成了习惯性的等行为,常常自责不已,有着强烈的罪恶感和负疚感,生怕别人识破自己性方面的隐私或秘密。

(七)职业院校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

择业就业是当前职校非常关心、特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择业就业是职校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是兴奋、紧张、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

1.择业依赖退缩心理。虽然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但许多职校生还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帮助解决自己的就业门路或去向。对于职业学校承诺保证毕业推荐就业的那些专业,职校生往往是十分喜爱、情有独钟。这也说明不少职校生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精神和能力。

2.择业紧张焦虑心理。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为许多职校生的一大“心病”。一些职校生担心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害怕“毕业就是下岗”,有的职校生甚至为此寝食不安。还有的职校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3.择业思维定势心理。一些职校生为所学的热门专业所困,希望找到有社会地位的、体面轻松的、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要放弃所学的专业,一些职校生就显得无所适从,心理极度矛盾。

二、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性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据调查,目前上中学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5月17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总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三)在学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职校学习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心理教育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和中介。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2.

篇9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心理学教育依据包括与社会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养成相关的人格心理学、与学业相关的学习心理学,以及人际心理学等。

 

一、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所有教育目标都指向个体的社会化,家庭教育亦在其中。个体的社会化内容主要包括:获得自理和谋生技能、习得社会规范(法制规则、道德规范)、承担社会角色、完成价值社会化。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社会化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因此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儿童社会化作为家庭教育目标,随不同的社会要求而不断更新、调整,尤其在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更是如此。社会变迁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当代中国正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急剧变迁过程之中,经济、政治体制的重要变化,带来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重大改变。家庭教育作为儿童社会化最初的、必需的教育,必须接受社会变化的直接规定,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家长是家庭教育目标的执行者,是制定孩子培养质量规格的具体落实者,因此,了解变迁之中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十分重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的特征是服从、社会本体、权威道德、否认个人价值,社会心理特点则是:无违、秩序、安全、归属需要为主导心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意识则强调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益、平等、公正、民主、法制:社会心理的特点是以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主导,强调充分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巨大变化带给家庭教育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目标作怎样的调整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将来的社会要求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规格是什么等,家庭教育都应该重新审视。

 

在之前二十多年计划经济要求下,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要求服从性、外在的行为规范,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价值的微不足道,而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多的强调独立的、个性的,重视培养公正、分享、合作、内化的日常道德行为,注重独立性、批判性、责任感、求异、创造性,其中,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独立性发展是核心问题。

 

二、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格心理学问题

 

在中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人格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

 

1、独立性发展的人格心理学问题中学生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独立性发展,这既是社会化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独立性主要包括独立意识、独立判断、独立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独立评价、承担责任等要素,这些要素的发展需要条件,而来自家庭教育提供的条件显得至关紧要。

 

中学生发展独立性的条件是些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两个条件是必需的:适当牺牲成人的权威和充分的同伴交往。

 

(1)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独立性发展在中学这一阶段,表现为中学生从内心对长辈、尤其对家长是叛逆的,其本质是要摆脱权威和成人世界对他们心理世界的控制,这是孩子长大、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心理学认为,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儿童独立性发展成熟的真正原因,因为独立性的发展要以独立判断为先决条件。在亲子关系之中,如果要求中学生“听话”,要求对权威的服从和无违,也就是要求中学生以权威的判断为判断,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这种服从和无违可以赢得成人的一致赞赏,在权威的接纳和庇护下安全无惊地过渡到成人期,但是家庭教育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极其沉重,是以孩子“丧失个性为代价的”(皮亚杰)。所以心理学强调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真正条件,是以牺牲成人的约束和强制为代价,家长要有意识地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

 

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具体来讲,家长如何认可中学生这种叛逆和反抗的合理性?一般来讲,中学生对权威的反抗并不一定都以“无错”形式出现,很多时候还表现为“是非问题”、“明知故犯”,往往导致家长认为问题严重,必须严加约束。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就是一种叛逆态度,并不存在是非问题,是表示希望独立的一种方式,告诉成人们他(她)不是只会听话的乖乖小孩了,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家长要学会从反抗的合理性这个角度去评价中学生,理解他们的成长心理,切勿简单结论“是非”。从认知角度讲,中学生何尝不知“是非”?但他们的成长更需要摆脱权威,认同自己,伸展哪怕尚显幼稚的智慧。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还需要家长让孩子学会“做决定”。从中学生的成长讲,不让他们做决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禀赋才能发挥和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他所得到的自主的程度。中学生丧失独立做决定的条件,就始终无法脱离“权威遵从”心理水平,很难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甚至不能解决基本的人生课题。家长要懂得,一个人的高抱负、雄心、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责任感、求新求异、创造性的形成(林崇德1995),都需要在他自主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而自主活动的家庭条件,主要依靠家长提供。

 

发展学生独立性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孩子应该被允许失败。中学阶段孩子的学业、人际、情感等重大人生课题,发生困难、挫折和失败是经常性的,家长如果不允许孩子失败,甚至反复纠缠孩子的失败和差错,孩子就会选择更加保守、重复、服从,以降低失败的可能性,不敢做尝试、选择、质疑和进取的努力,独立意识、独立判断就很难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记住:对于中学生独立性的发展而言,失败具有与成功同等的教育价值,甚至更高。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必然遭遇更多的失败和挫折,中学生的学业、人际、情感随时都可能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允许失败、让孩子学会承受失败,获取失败的价值,是家长非常可贵的教育意识,也是独立性发展的锻炼和培养。同时在方法上,家庭教育要因机设教,在孩子学习生活过程中提高承受失败的心理素质,而不是生硬地制造所谓的挫折情境,脱离孩子实际,孤立地进行抗挫折教育。

 

(2)充分的同伴交往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另一必须条件是充分的同伴交往。皮亚杰指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在同伴间所进行的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之上的社会交际和合作活动日益成为道德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不能单纯考虑成人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还要考虑同伴对孩子的重大作用。同伴对中学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学生的独立性发展,同伴关系的支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功能与同伴的功能无法相互替代。

 

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社会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指出同伴的友谊具有多种社会支持功能:从权威中独立出来,获得稳定感,消除孤独感,在压力的环境下得到情感支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习评价他人,相互提供亲密、协调的经验,掌握社交技能,提高儿童的自尊,促进诚实、平等的发展等。所以在中学生的社会性支持功能中,亲子关系的功能颇具有限性,因为相对于中学生的同伴关系,其心理相齐、情绪满足、社会认同感、团体归属感,都是其不具备的。正因如此,中学生更看重同伴,亳无怀疑地认定同伴对他们更重要。基于此,家长的责任是指导孩子注重同伴关系,提供孩子与同伴充分交往的家庭条件,使之不断获得来自同伴的心理支持,促进独立性发展。

 

2、心理健康培养的心理学问题

 

同绕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家庭教育要重点关注两点:

 

(1)了解心理健康的构成和指标。中学生家长要有意识的了解心理健康指标,才能胜任心理健康培养。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有抑郁性、情绪稳定性、自卑感、神经质、主客观性、协调性、细致性、思考倾向性、支配性等,社会倾向性等,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中学生建立起有效的家庭心理支持系统,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2)重视中学生的精神需要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全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精神需要得到的满足水平,中学生正处于内心激烈动荡的青春期,自我确立的过程充满了不安、断裂和怀疑、否定,精神需要十分强烈。据调查,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排在前三位的是:朋友、知识能力、升学,可见他们的精神需要已经转向同伴和自身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心理支持、通过学业进步而确立“自我”、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成为中学生家庭教育的重心。家长要认真关注他们的精神需要,调动教育手段提供充分的来自家庭的支持,提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满足度,保证心理健康。

 

三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学习心理学问题

 

1、协助孩子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学业是中学生社会谋生、独立生存的预备。在中学生阶段,学生主要的人生课题是系统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因此协助学校教育指导孩子适应中学学习、学会学习、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

 

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要有所侧重。初中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首先是适应中学的学习,学会处理比小学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内容,发展快速阅读能力、归纳、分析、综合能力、理解记忆能力,注意纠正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的有效性,练习的有效性,指导学生形成追求“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明确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习指导要突出胜任高中学习内容的方法,注意提炼适合自己高效学习的方法,更注重学习策略、学习过程调控,考试心理及技能、归纳知识点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高中学生面临高考,优化考试心理和考试策略,知识预备度和心理预备度两种准备都要充分。协助孩子完成中学生学业,争取接受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

 

2、优化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长期以来我国以“认识活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政治思想品德为目标”的德育模式,缺少健康积极的学习心理培养,导致我国中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比例较大,考试心理水平不高,尤其是高中生不良学习心理、不良应试心理比例、考试失水准也较常见,这与缺少指导有很人关系。

 

针对这种不足,中学生家长要了解一些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优化孩子学习心理的方法。除了一般正常的强化、多关注、多交流之外,这里提醒家长要重视体育的心理功能。在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手段中,体育是一张非常有效的“好牌”,是中学生家长必须要“打”的一张“牌”。不少中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学习时间不够,总设法减少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甚至完全取消孩子的体育活动,不善于打这张“牌”,是极不明智的。家长要懂得,体育对消除不良学习情绪、调动生命能量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身体活动是中学生极为强烈的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大量堆积,压抑身体活力,破坏中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学习低效甚至无效、负效。所以即使单单为了优化学习心理,体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体育活动能有效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蓬勃的精神状态,平衡心理,保证紧张学习消耗的能量补充,是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方法。

 

四、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际心理学问题

 

家庭教育关系也就是亲子关系,形成富于建设性、积极性的亲子关系,家长自身的心理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家长身在社会,同样承受着生存压力,处理这复杂的人生课题,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主导两点:一是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二是有意识地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能力。

 

1、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

 

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对家长构成的职业压力远远高于以前,同时社会转型也给家长带来巨大的价值困惑、教育困惑、失败感、无效感、焦虑孩子的发展等,都可能导致家长的生存紧张。此外,家长被允许积累的经济、文化条件如果不充分,或者处于社会文化不利地位,家长的心态有可能比较脆弱,在亲子关系中更有可能心绪恶劣,容忍度低,甚至教育失控。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始终重视的自我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在亲子关系中保证双方积极的、富于建设性的精神状态。

 

2、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

 

中学生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应该有意识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据有关研究,教育能力强弱的50余项指标中,有30余项在本质上是情感的,如满足感、成效感、鼓励、对置感、爱、期待、希望、宽容、严肃、乐观、稳定、不偏不倚、公平、耐心、欣赏等,与之相对的有敌对、嫉妒、绝望、狂怒、轻视、发泄、偏爱、冷漠、任性、烦躁、不顾后果、冲动、情绪强制、不善言辞、积压、不好随时疏通等。

 

家长人际能力是指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能力,这是满足孩子精神需求、充分凋动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能力。忽视亲子沟通,不重视沟通技能,在孩子的中学阶段,亲子之间难以沟通,甚至可能积压而成紧张的、怨恨的或冷漠的心理关系,加剧亲子双方的心理压力,导致家庭教育的失效。

 

提高家长情感和人际技能水平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很重要的途径是家长自学、政府有关部门的培训指导。现代教育培训已经开始意识到在家庭教育中对家长情感、人际训练的重要性,教育发达国家将指导家长形成积极情感和提高人际技能列为重要的培训目标,我国家庭教育指导也已逐渐将这一内容列为家长学校的指导目标和内容,这对中学生家长提高情感和人际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篇10

关键词:情感交流;青少年;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增多,中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不仅是智育,更是德育,中小学生不仅需要身体健康,更需要的是心理健康。目前有心理疾病的中小学生患者不计其数,其中有先天性的疾病,也有由于后天教育方式不当所导致的心理疾病。导致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家庭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其中每个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发源地,在一个家庭中能否处理好亲子关系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学生正是由于缺乏与家长的良好沟通而产生负面的情绪作用,使他们的情感没有得到积极的发展,从而影响了整个成长过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他还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情感决定意志,意志支配行动。所以在教育改革中应该把注重情感教育作为主导方向。

一些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某些心理疾病的产生是由于幼年或少年时的不良认知所导致的,而不是某件事本身所致。作为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客观认识自己的情绪。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意识上相对懵懂,容易形成一些不良认知,加上高考等升学考试压力大,更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有些孩子甚至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产生对社会厌恶的情绪。家长不应该只把分数看做孩子学习能力的唯一评判标准,应该认识到人对于知识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应当以孩子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进行知识的延伸,从而获得全面的知识结构,而不是仅仅把孩子当做一个储存知识的容器。当孩子在学习中或人际交往中遇到困惑时,家长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理解孩子的处境,加强亲子沟通。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也不应该采取强硬的惩罚措施,而是耐心与孩子分析衡量做一件事情的利与弊。当孩子向家长们分享他们生活中的快乐时,家长们也不应当敷衍了事,认为与自己无关,而应当多考虑孩子为什么会得到这些快乐的感受,从而挖掘孩子的成功的潜能,适当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成为你可以用“心”交流的朋友。

一、正确对待孩子表达的情绪

在现代社会,许许多多不良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心理的扭曲与情绪智力的下降,有些学校和家长常常把智商提高作为促进孩子发展进步的唯一要求,而忽视了情绪上的教育。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家长不应把社会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发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应就做错的事本身对孩子进行批评与指导,而不应该归咎于其他客观原因。当孩子自然地向父母倾诉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时,也不应当直接当面指责或教训孩子,而是应该抱有一个宽容、理解孩子的态度,比如,“其实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是……我知道你是为这样一件事而产生这样的情绪,但是你可以用……的方式去表达。”人的心灵总有脆弱的一面,要注意呵护孩子脆弱的心灵。

父母应该善于对待孩子的叛逆心理,其实叛逆并不是坏事,只是看你如何引导他将叛逆心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毕加索的父亲曾经“鼓励儿子叛逆老子”,于是他的画风格多样化,出现了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孩子既然出现这样的心理,说明他已经试图独立地处理一些问题,这表明他比儿童时期成熟了一些。应该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适当地时候“放他一马”,这样孩子就会在思想上掌握一部分主动权。要树立孩子在家中的主人翁地位,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自己主动地体会生活中的苦与甜、

悲与乐。当孩子取得了“成功”,多鼓励他;当他失败了,抚慰他受伤的心灵,帮他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家长应该作为孩子幸福的港湾,为他遮风挡雨,但这并不代表家长什么都要代替孩子去做,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教训越多,学习到的知识就越多,由孩子自己主动经营的幸福会让他觉得比吃了蜜还甜。

情感的表达有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两种,人类在表达情绪体验的时候,还会尽量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论是面部表情还是身体姿态语言都是人们表情达意的方式,被统称为非言语表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培特认为,在人进行情绪表达时,往往言词的使用只占了7%,而声调占38%,剩下的55%都是由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来完成的。虽然此研究表明,在人的情绪表达中非言语表情的作用要大于言语表情,但本人认为,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中,言语表情也是起重要作用的。因此家长应用正确的语言方式去引导孩子在人生中走向正确的道路,不要让自己的不良表达方式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夫妻吵架要避开孩子,即便吵架的内容是和孩子有关的,也不要直接当着孩子的面吵,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负罪感和自咎感。也不要以“我说这些是为了你好”来掩盖一切。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讲话的语言用词和语音语调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不要用十分极端的词,如“绝对不能”“一定”,或滥用激将法“我觉得你这辈子肯定考不上……学校”。对“不”这个字要慎用,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这样会让他产生负面的情绪反应,千万不要给孩子泼冷水。比如孩子问家长:“天空为什么是蓝的?”你即便不知道,也不应该说:“难道还能是绿的吗?你真是年幼无知,竟然问这么幼稚的问题!”当孩子得到一件漂亮衣服时准备在你面前炫耀一番时,你千万不能说:“就你自己买的好看是吧,你难道嫌弃妈妈给你买的不好吗?”另外对人讲话时的语音语调也是产生情绪的关键因素,语音语调的重音位置的偏差都会引起理解上的偏差,从而造成误解。

二、培养孩子的主观幸福感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在家庭中培养青少年的幸福感可以帮助他快速通向成功,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是家长们在教育和指导孩子中必须学习的一条。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由快乐的生活环境,比如要多赞美孩子的优点,与孩子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悦与忧愁,以积极的态度关注孩子们的爱好,并帮助他们发展爱好。在孩子学习之余要经常带着孩子出门旅游、观光等,让孩子多见见世面。另外也应推荐孩子读许多好的课外书,特别是鼓励孩子看他们自己喜欢的健康的书籍,让孩子从书中扩展自身的知识面,鼓励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生活的道理。不要仅仅从外部的物质上关注孩子,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内心真正的感受。

作为父母应当呵护孩子的成长,保护孩子的内心,但这种保护不等于溺爱。培养孩子对于挫折的抵抗能力也是必要的。一位世界著名的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曾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乐观精神。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公认,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中会遇到痛苦,但父母要做他们的人生导师,让他们从痛苦中“悟”出道理。每一个父母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不可能一辈子成为孩子过分依赖的对象,孩子最终要到社会上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父母首先要做孩子的榜样,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宽容的父母对孩子有很好的影响。但父母说孩子的缺点或优点时要具体、诚恳,具体错在哪对在哪要让孩子了解清楚,这样便于下次改正,如果一味地否定孩子,就会使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对错,从而丧失了自主决策的能力。

在一些富裕国家,人们已深刻认识到物质条件的优厚并不是与孩子的幸福感觉成正比。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以外,如何在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西方流行一句话:“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仅仅把幸福寄托在一种追求上,最终往往是痛苦的。“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家长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三、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满意度

黄昏时分,卖烧饼的夫妻数着一天的收入,比昨天又增加了两块钱,夫妻俩相视一笑,天地格外美好;而也正在这个黄昏,另一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仅因为所持股票面值下降了30个百分点而饮弹自杀。其实仅他留下的不动产折合成钱,也够那对卖烧饼的夫妻吃上几辈子。从这个故事中可以领悟到,一个快乐的人不一定就是最有钱的、最有权势的,但快乐的人是真正幸福的人,因为幸福的真谛就是快乐,而快乐又往往来源于满意知足。

当然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不赞同消极的态度,应鼓励积极进取参与竞争的人们。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来讲,有竞争才能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但当竞争者在竞争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或失败而烦恼时千万不能糊涂和失去理智,更不能做出不明智的蠢事。此时最好是用“满意知足”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这样才会使自己失落的心灵找到新的平衡。知足不等于什么都不追求,而是不能去强求。“满意知足”的心理状态的确会帮助你,使你尽快调整心情,冷静地总结失败的教训,从而使你放开包袱,重拾信心,开心快乐地从头再来,以利再战!

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研究领域中,研究者们通常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考察青少年生活满意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中涉及的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有关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人口统计学的变量、生活实践和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主观因素主要有自尊和自我概念、控制点以及其他的一些人格因素。

对于青少年这一群体而言,在学校生活里影响学生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的主要是人际关系,学习个体健康适应。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合理的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和睦的家庭气氛,父母与孩子更多的沟通与交流,能使孩子体验到较多积极的情感;而不和谐的家庭气氛常使孩子体验到消极的情感,从而对生活持负面评价。当孩子面临负面情绪时,可以指导孩子进行认知重评,它可以使个体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而这种方式有利于个体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能使个体想象开心的事情,逃避伤心的情绪,从而减少对悲伤的体验;又或者采用自我激励的方式,随心所欲做一些自己平时不敢“奢想”的事情,这样也许会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正性情绪,进而提高对生活满意度的

评价。

四、减少孩子的矛盾心理冲突

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就是心理冲突

(mental conflict)。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目标和反应同时出现,由于莫衷一是而引起的紧张情绪,是心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平时买衣服时总是无法做出决定,该买还是不该买,应该买哪件,逛街购物的时间比别人要多出很多,有时服务员都很无奈,原因是买得不好看怕同学笑话自己没眼光,买得价钱不合适了觉得给家里浪费钱,同时也怕家里人说自己不会省钱。还有的孩子上课时想回答又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怕回答错了老师和同学会笑话。这些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都是说一套做一套,因而会让孩子有种很疑惑的心理,不仅影响孩子的判定力,也会使自己的形象在孩子的心里大打折扣!因此各位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能有瞻前顾后的心理,要坚决行事,假如父母长期处于一种矛盾心理,不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还会挫伤孩子对理解事物的积极性和判定事物的自信心。碰到事时孩子感到疑惑,分不清到底该怎么去做,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以理性的言行克制自己的矛盾心理!

总之,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让孩子在生活中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父母不仅仅要成为孩子忠实的知己,也要学会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导师,与孩子一起分享人生道路上的喜与悲、苦与乐。这样您的孩子才会获得更富足、更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