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意识原理及方法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解构
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理所当然地成了数学教育教学研究最具价值的课题之一。其中,“意识”又是“能力”之先导。但是,“创新意识”需要更为具体的基础作为支撑。本文试对支撑这“创新意识”的主要几种“子意识”构成进行探讨。
1.问题意识。作为一种口号,“问题解决”的提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然而,“问题解决”的思想如何进入教材、进入课堂的问题远未解决,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①“问题”的新颖性不强,开放度不够。混淆了“问题”与“习题”、“问题解决”与“解常规题”的区别,把“问题解决”仅仅理解为“习题”的变换和求解。
②过分关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忽视问题的提出与构造。
③几乎还没有人把“问题情境”的创设直接指向数学基本原理,指向数学中那些最原始的问题。
2.方法意识。“数学不仅在科学推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在科学研究中起着核心作用,在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而且,数学决定了大部分哲学思想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摧毁和构造了诸多宗教教义,为政治学和经济学提供了依据,塑造了众多流派的绘画、音乐、建筑和文学风格,创造了逻辑学。”(张顺燕语)作为人类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数学不仅自身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其价值早就远远地超越了工具的层面,放射出夺目的理性之光。揭示、接受、掌握这些思想和方法,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方法意识的培养,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数学思想方法的伴生性。任何数学思想方法都总是与一定的数学问题、数学材料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应该脱离了这些问题和材料而作抽象的方法论解释,使数学思想方法失去了活的灵魂。
②数学思想方法的隐蔽性。数学思想方法的伴生性绝不意味着掌握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必然结果。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隐蔽性,它常常需要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有意识地予以揭示,才能促成这种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法多题”――以方法为纲,通过多个问题的近似解(证),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③数学思想方法的层次性。任何简单的数学问题里面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中要予以全面揭示和掌握。在教学中既不能作简单重复,也不能搞一步到位,要通过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索,逐步实现“解题术―解题方法―数学思想―数学观念”的升华,逐步扩大这些思想方法向其它问题、其它学科、其它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引伸和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数学思想方法都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我们应当自觉地站在“育人”的高度,充分发掘它们的价值,通过数学的“教”与“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创造方法。
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结论形成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使得它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成了信息的提取线索。从信息论的角度讲:数学教学必须作为“过程”来进行,因此也必须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放在数学教学工作的首位,要知道: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在关注陈述性知识的同时,应当以更大的热情去关注那些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唯其如此,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才是完整的。
3.应用意识。如前所述:数学发展的动力源于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这种需要是学生学习是否能够获得动力的关键。一般地讲,通过艺术地再现数学思想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需要。但毕竟学生也知道:数学大厦的基础总分已经建构得相当的完美,这种对数学思想史的创造性再现并不意味着“创新”,它可能带来了探索的“愉悦”,却无法让学生对这些基础问题产生持久的兴趣,现实的需要才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如果说文学艺术需要生活,那么,今天我们要说:数学也需要生活。
应用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社会的需要,事实上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甚至更长年限的义务教育的普及,随着受教育者数量的急增,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日益扩大,而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对学生的人为的层次划分至少在义务教育阶段已变得不合时宜。《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免收学费,就近入学”。原国家教委《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中还强调:“对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快慢班”。同一班集体中过大的差异和过多的人数使得班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不具有技术的可行性。
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高中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检验和巩固有关的知识、技能,继承前人积累的最基本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的,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看
1.从化学科学的角度看,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其产生、形成都是以化学实验这种科学实践为基础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中叶波义耳进行的物质燃烧、动物呼吸的实验研究,到18世纪中叶罗蒙诺索夫和拉瓦锡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论证,以及19世纪初不少化学家对这一定律的实验论证;从18世纪形成的实验化学,到20世纪理论化学分支领域的飞速发展和21世纪计算机模拟实验的逐步形成;从人们对元素、空气等简单物质的研究,到现代人工合成各种复杂的天然化合物等等,无不标志着化学家们从实验到发明、发现的光辉业绩。实验是化学的生命线,是化学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
2.从化学教学的角度看,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育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取消了化学实验,也就扼杀了化学教育;不做化学实验,再有才华的学生也学不好化学。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要靠化学实验教学的运作;学生养成科学态度、情感意志品质,离不开化学实验;学生科学世界观、科学方法论及良好学风的形成,更是与化学实验教学紧密相关。正如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所说:“在化学教育中强调化学实验,无论如何都不会过分;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丰富的场所”。
当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结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大部分实验是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80%以上,所以学生自我创新的机会太少。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探索性实验很少,这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常用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老师将实验方案、步骤和注意事项明确地呈现给学生,然后进行演示实验,再把实验现象、结果和对应的知识进行比较,最后进行概括。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时候“严格”地要求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与书上或老师所讲的相吻合,否则就认为自己的观点有错误。这样下来,做实验和观察实验只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书写实验报告也只是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而实验的目的却最终演变成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
二、从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受到抑制。
2.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只是传授知识、学会解题,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预设的,对问题的解决只要求一种方案或答案,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洞察实验现象并从中发现问题。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模式教学显然是极不妥当的。这样的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更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实验教学。
三、优化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学素质;创新教育
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观察、实验操作和模拟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在实验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合理地、有计划地组织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目的
1.学生科学方法论的引导和培养
生命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对一个问题的科学思考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或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复习发现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假设通过实验手段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建立正确的科学思考模式,是进行生物实验设计、制定实验方案的前提。[4]在这方面,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很好的范例,如“细胞学说的发现”、“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等。学生在复习科学发现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的认知过程和科学理论的建立过程,这些对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正确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科学问题非常有益。
2.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科学的精髓是实践。任何假设,无论在逻辑上多么完备和无懈可击,如果未经实验的检验都不能上升为真正的科学理论。实验对于生命科学的重要性更是不容置疑。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验体系。[5]每个研究者都需根据自己的实验目的选择实验手段。而掌握其中基本的实验要素是充分利用实验手段达到研究目的的。实验方法掌握和实施设计性实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为达到实验的开放性和设计性的要求,学生应对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规范有基础的了解,教师应将各种实验方法和特定实验所能达到的目的讲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按照需要自己设计实验和动手做实验。这其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是不可缺少的,学生通过亲手进行一定量的实验,对其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认识和体会实验的一般程序,理解、归纳和应用实验设计的主要方法,并提高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都是重要的。
3.提高学生解决未知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特点和每个实验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有了一定认识,并对实验设计的原则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运用已理解和掌握的实验设计模式,实验原理和技术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巩固已有的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一方面鼓励学生向更高的科学层次进军,即提高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可能是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发现并想进一步解决的,也可能是本身即存在的,对社会实际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如近年来我们引导学生所做的对北京周边动植物种群密度和分布调查;对北京地区附近水源水质调查及如何采用生物办法控制水源污染问题;用生物实验方法鉴定饮用水经过多种工艺流程处理后是否还存在微量有害物质;农药和杀虫剂喷洒在农作物上对人类的健康以及生态系统有何影响等。通过学生对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参与,既可以使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例如,通过对农药的污染及其对生物圈的影响问题的了解,学生为减少农药负作用,寻找高效低毒的新型农药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保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和发展。这种启迪式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从生物学专业的角度,联系当今普遍关心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探索研究。这是生物学专业学生的科学探索服务社会的一种有益尝试。
二、设立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生物设计实验的首要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和设计实验要依照科学实验原理,他们所使用的实验步骤、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与生物学理论和生物学方法论相一致。
2.可行性原则。所谓可行性是指学生在实施生物实验和设计时必须可行,他们所选用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大部分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可以开放使用有关仪器、设备和材料,并且已经掌握其操作程序。
3.简约性原则。简约性是指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和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学生能独立操作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方法,选用价格适宜且易获取的实验材料作为实验的对象。
4.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指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要符合客观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思路,通过综合实验来解决科学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例如改善某个生态环境,消除某方面的污染,减少某些不良现象等。
开展生物学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加以引导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是我们近年来在改革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尝试。实践表明,这种以学生为主的自我训练体系,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充分发挥各自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创新意识与能动的启发与培养;并且在此过程中掌握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方法,正确使用一些复杂的精密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增强了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逻辑分析能力及做出正确合理结论的能力。由于这种实验属设计创新型实验,许多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在实验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要求他们自行解决。他们可以及时查阅资料、工具书和网络信息等,教师只起到宏观引导的作用。大学生物学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集知识教育、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培养方式,顺应了高校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基本内容
学生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已经理解实验原理并掌握了主要的实验技术。此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学生自己策划的开放性实验和设计实验,既可以巩固以前所学技术、验证实验原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综合实验的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确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实验环境对实验设计做相应的调整、修正,设计出一个更为适合和可行的,效果更为理想的实验流程。
1.调控可变因素和不变因素
设计实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控制可变因素和不变因素的过程。实验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自行调整可变因素和不变因素,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的能力。例如:在做药物对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中,细胞可以成为可变因素,可选取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就肿瘤
细胞而言,可以是血液来源的悬浮生长细胞或是肿瘤组织来源的贴壁癌细胞,此时药物成为不变因素;反之,细胞也可以变成不变因素,只用一种肿瘤细胞为实验材料,而药物是可变因素,几种抗癌药物作用于同一种癌细胞,观察其变化。再有细胞和药物均可以作为不变因素,只是药物的作用时间和使用浓度加以改变,从而验证抗癌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理和作用特点。
2.选择实验材料
选择适合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挖掘实验材料,分析和比较不同实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并选择最佳。如在生理实验中,需要确定何种实验动物能很好的验证循环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遗传实验中何种材料能很好地说明伴性遗传:而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对细胞的选择非常重要。有时需要在哺乳类动物细胞和两栖类动物细胞之间进行选择,或者在同种动物的不同器官或组织来源的细胞之间进行选择等。以此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设计的总体把握能力。
3.设计适合的实验方案和程序
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实验的首要问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是设计适合的实验方案和程序的首要问题,应特别注意让学生了解所设计的实验目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使学生有的放矢。如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是解决药物对细胞作用之后,观其形态结构发生改变还是DNA含量上发生了变化。
(2)开展设计性实验的目的。通过实验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已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一个学生的创新实验中,学生自己设计用农药处理两栖类动物中华大蟾蜍的受精卵并观察其发育状态,发现随农药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中华大蟾蜍的幼体产生了不同的畸形。从而对农药对动物发育的副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3)设计实验的主体。在实验课程教学中渗透教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与讨论、实验等教学法,贯彻科学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宗旨。在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阶段同样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
(4)设计实验的效果。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实验操作、观察、逻辑推理以及分析综合能力,并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当学生完成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之后,他们以ppt报告的形式,汇报各自的实验结果并展开组与组之间的讨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感到,学生的设计实验和分析能力等各方面确实得到了提高。
4.完善设计实验和开放实验结果的终结性评价
(1)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评价过程应是检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评价,其目的之一是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如学生在验证无机纳米离子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中,掌握的实验背景材料和利用所学知识与技术进行相关实验,是实验能顺利进行的第一步。
(2)考察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整理能力。在学生已经取得实验结果后,如何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合理的资料采集、整理、分析和归纳,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植物群落内生态因子的测定试验中,在取得了不同类型植物群落内的光照强度、温度和大气湿度生态因子等资料后,如何通过自己的整理和分析,认识到不同植物群落内部生态因子以及植物群落与落地间生态因子的差异。
(3)检验学生引用相关文献的使用能力。学生在设计性实验及开放性实验过程中是否有合适的文献引入,并正确解读文献,作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开放性实验的原理指标之一,也是体现学生吸纳新鲜知识能力的重要方面。
(4)评判学生正确合理的实验结论的产生。正确的合理的实验结论的产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而得出关于某一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的结论,可以反映出学生所学知识的许多方面和融会贯通能力。由此实验结果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理论、实践、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方面进行考察。
四、设立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效果
开展生物学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加以引导的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是我们近年来改革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尝试。实践表明,这种以学生为主的自我训练体系,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充分发挥各自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创新意识与能动的启发与培养;并且在此过程中掌握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方法、正确使用一些复杂的精密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增强了学生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逻辑分析能力及做出正确合理结论的能力。并且在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逐渐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有一项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的实验,当学生完成实验、取得数据并进行分析总结后,他们以ppt报告的形式,汇报各自的实验结果并展开组与组之间积极的讨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感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由于这种实验属设计创新型实验,许多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在实验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要求他们自行解决。他们可以及时查阅资料、工具书和网络信息等,教师只起到宏观引导的作用。这在客观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综合能力、探索精神和成就感。为他们将来在科学道路上继续奋斗打下基础。大学生物学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这种集知识教育、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培养方式,顺应了高校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马光远.实验设计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生物学教学,2004(10).
篇4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结合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加强技能型IT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技能型IT人才;创新素质;方法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背景
随着IT技术的高速发展,IT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在数量的增长上,对IT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技能型IT人才方面,不仅要求他们精通单项技能,还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力,在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时,既能够遵循技能传承的一般规律,又能通过终身学习获取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IT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IT人才的摇篮,在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IT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应该是以创新为灵魂的技能型IT人才。如何运用创新学理论,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将学生由一线操作者变成创新者?如何将创新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技能型IT人才培养的教学环节中?如何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这是每一个IT职业教育者都应该努力思考的问题。
不断地探索技能型IT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不仅是推进IT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是一所主要为IT行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几年来学院依托东软集团在IT领域领先的学术、科研成果,引进企业的产品设计,研发和管理理念,在技能型IT人才培养上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学院特色、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研究方法
本文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如下:
(1) 文献资料对比:通过资料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国内外IT院校技能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经验。对比学院现有IT专业学生的实际培养模式,对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专业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与优化,培养更适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素质的IT技能型人才。
(2) 市场访谈:根据企业成长和市场需求,通过问卷、邮件、实地访谈等调研手段,了解企业对IT人才素质的要求,把握企业对IT人才的能力和技能需求,并根据反馈的资料提出IT技能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基本思路和方法可表现为:企业调研确定职业面向确定IT技能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目标确定创新素质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法与途径。
(3) 学生调查:抽调IT专业学生,对正在执行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分析,确定创新素质培养的新思路。
(4) 试验探索:选定某些专业,某些课程,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试验,在教学方法、实验设施、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研究,力图按照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加强技能型IT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对创新素质内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并通过实际教学过程的检验,下面从几个方面总结技能型IT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 综合化的课程设置
我院为IT专业学生开设了“计算机数学基础”课程,该课程综合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五门课程的内容,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定量分析能力、计算和逻辑推理能力,并能够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在IT专业课程设置上,开设了像“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网络与原理”这样的综合课程,通过综合性和完整性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 教学环节
² 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² 教学内容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以专业的重要原理和理论为重点,系统地论证和讲解其发展过程和应用价值,以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原始创新的能力;其次,注重实践环节,不仅培养学生验证理论、设计实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进行模拟项目的研究,以提高学生进行创造性科学活动的能力。
在IT专业课程的实验设置上,采用情景式实验和开放式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Linux系统管理”课程的实验中,划分了基础模块和提升模块。基础模块部分的实验是帮助学生回顾基本的知识点,完成基础实验内容。提升模块设置了情景式实验和开放式实验,情景式实验是设置一定的情景,学生融入其中按照情景的设置就可以完成实验任务;开放式实验只给出一定的条件和最终实现的结果,至于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将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² 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在IT类课程的设置中重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以应用设计检验教学,辅导学生进行综合案例的开发,突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知识的运用中培养创新意识。
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扩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学院所有的IT类课程都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丰富课堂学习形式。依托学院校园网络,创建了课程学习平台,通过BBS等手段与学生共享教学资源,并可进行答疑解惑;组织学生建设IT类社团,为学生提供研究IT技术的平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竞赛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
²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尊重个性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特定的原则(学生讨论确定的原则或者是自愿的原则等等)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6个人。授课中讨论、实验和课后自学环节均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思想的机会,在实验中要根据任务独立完成某一知识模块的设计和实现。这些都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思想空间里开阔思维,发挥创新潜力。另外院内积极组织各种适合学生层次的技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例如本年度计算机系开展的“百师讲坛”活动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百师中有IT精英、管理人员和IT教师,他们为学生传播前沿的IT技术、交流经验和方法,触发学生的创新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3) 建设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只有教师本身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够启发、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带领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我院十分重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教师创造条件参加各种校内外培训,制定相关的政策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和企业的项目开发人员一道进行项目研发,成立青年科研基金用于扶持青年教师进行科研活动,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别的科研项目,加大培训和科研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型IT人才奠定师资基础。
(4) 教学管理
在教学管理上改革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为实现“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鼓励、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学院特设立创新实践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凡参加院级及院级以上各类学科及技能竞赛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认证考试、外语等级考试、SOVO项目研发等实践活动,取得突出成绩,可申请获得相应的创新实践学分。学生取得创新实践学分,可以替代教学计划中任选课程的学分。通过设置灵活多样的考核和评价方式,鼓励、引导学生参与技术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的自觉性。
4意义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我们确立了以创新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将素质教育与技能型IT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从基础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素质的观点和方法,对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创新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了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一套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法和途径。这是在当今IT职业教育研究领域中进行的一次非常有意义地探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薛娇.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防止科研不端行为――访教育部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05):29-31.
[2] 李云芝.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3):95-97.
[3] 朱峰.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4] 郑婧.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 西北工业大学,2007.
[5] 晁蓉,熊万里. 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思考[J].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1):77-80.
[6] 牟艳娟. 科技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改革与战略,2003,(09):69-71.
篇5
1.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教师要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例如中国食品遭遇贸易壁垒,学生纷纷表示愤愤不平,厌恶指责声一片。教师应当对学生表示极力的赞同和支持,在课后也要及时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用自己的情感和爱好来影响和带动学生,这样,增加了师生的共同语言,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奠定了基础。
2.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3.由“园丁”向“引路人”转变
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每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二、教材使用方面的转变
1.要读懂教材,这是“用”好教材的前提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生活与哲学》中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框,课文内容从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三个方面揭示出创新的意义和内涵。教师仅懂得这些并仅以此授予学生,并不是真正读懂教材。作为创新,我们更需要从现实中读懂如何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教材时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2.要善于整合并开发教材,这是“用”好教材的关键
第一是整合。如《生活与哲学》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和动力”一框中讲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没有讲到其方法论要求,而是中间讲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后才讲到其方法论要求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此,教师如果从一定的逻辑顺序上讲课,则可先把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要求提前来上。所以,要“用”好教材则要求教师善于整合教材。
第二是开发。如《文化生活》介绍地方文化特色时就举本地的文化特色。如在内蒙古,就可根据内蒙古草原文化这一特点展现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饮食、音乐、舞蹈、习俗等,来充实我们的资源。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转变
1.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根据教材特点,采用多媒体手段,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容易接受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创设情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如,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或情景式教学。体验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课堂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为对象,以任何可用感官触及的媒介为道具;学生主要以教材为载体,从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为依托,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自我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健全人格。情景式教学——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教师可设置疑问来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体验自己的切身感受,喜忧同伴,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例如,我在讲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时,设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活动: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分辨出四个杯子里的白色液体(白酒、白醋、白开水、白糖水)?学生代表亲自闻一闻、尝一尝,得出结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成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快乐,这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外实践活动的转变
要开阔视野,将生活融入课堂,就必须开展课外实践。我们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信念。例如,有的高一学生认为:“‘先富帮后进’,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条件下‘帮助’是幌子。实际上是利用‘帮助’在后进地区乘机捞一把。”针对这一实际思想认识,我们组织学生调查访问了当地的啤酒厂。该企业近几年中,先后捐助十二名大学生,五位孤寡老人。学生在活动后深有感触,自己将来开办企业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兴趣爱好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践锻炼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篇6
[关键词]生本教育 化学新课标 启发式教育 探究式学习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生产与科技的发展,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基础教育要促进学生发展、提高素质,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发现与发展自己个性特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新课程开展的中心理念就是要确立起真正以学生为本的大教育。
一、生本化教育
长久以来,人们只将教材内容、教师的知识经验与人格因素、教学的设备与器材等因素视为教学资源,生本教育体系也把这些要素视为教学资源,但生本教育体系还将学生视为教学资源,“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学生的先天自然、学习热情、学习经验和既有知识都是教学资源,并且是最大的教学资源。正是基于学生是教学资源观的认识,生本教育体系提出了“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行为观及其一系列方法论原则。
在生本教育体系下,教师根本不用通过增加作业的方式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因为它高度重视学生直接认识的一系列教学原则的实施,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带来的是教学主观效应的实现,是学生将知识更积极地内化,是学生对知识的更透彻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
二、化学新课程中的生本教育思想
第一,化学课程总目标的设置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建立起三维的教育教学目标体系,最终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教育过程,最终充分体现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理念,以及新教程依旧注重学生的能力必须构建于基础知识之上,为生本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没有这个课程总目标,生本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必定沦为空谈。
第二,内容标准设置了两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的模块化课程结构。
化学共同必修模块(A1、A2)。学化学概念、重要的化学物质、基本化学观点和研究方法,了解化学对个人生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提高基本的科学素养。
化学与生活模块。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能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化学与技术模块。学习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高新技术等方面与化学相关的技术问题,了解化学与有关职业的关系,为学生未来选择职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反应,了解有机化学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特殊贡献,为学生在化学、材料、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认识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意义和作用,探讨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的物质观。
实验化学模块。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研究和解决较为综合的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这些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这种模块式设计使得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学习成为可能。课程充分承认个性差异和人的多种智能倾向,允许鼓励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符合当代教育的总趋向。
第三,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
1.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方法,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品质等因素。)
2.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理念:关注并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教学情景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以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使学生要学、能学、会学、主动地学。
转贴于 ⑴探究式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模式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学习者中心,二是情境中心,三是问题中心。在教学的具体进程中,这些构成要素或环节没有固定顺序,也不必被包罗无遗,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往往是整合为一的。
⑵启发式教学设计。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在目标、内容、形式及手段上的根本否定和变革,注重导入的新奇,能够直接把学生的兴趣直接引导到对于主题的关注上去。
第四,建立起多元化的,注重实施过程的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价,不单是对知识、技能掌握的多少、理解的程度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在以下几方面对发展程度的评价: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新教程提供的评价机制: 纸笔测验, 学习档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并建议“为选修不同课程的学生提供考试内容不同的试卷;高校逐步实现自主招生或联校招生,成立由相关司局组成的小组,启动高考改革方案研究工作。”
不难看出,新教程实际上对于现行的高考评价机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种评价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更尊重学生学习规律,更注重学生能力形成过程中的诸多进步,并给予评定,学生档案的建立能够使学生在高校择生时能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水平,避免现在高考制度的偶然性。
综上所述,化学新教程的改革和推进是时代的要求,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渠道。在这样一次变革中,我们既遭遇到挑战,同时也充满了机遇。教学理念的转变建立在对于新课程目标的准确理解上,深入掌握化学新课程目标的以生为本的神髓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适应新时期,尊重学生学习规律,引导学生真正成材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新课程简介》.
[2] 吴国珍.《化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与质疑能力的培养》.
[3] 张华.《高中改革国际背景》.
[4] 包朝龙.《“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
篇7
关键词:创新趋动战略;大学生;自主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
作者简介:张子南(1994-),男,江苏常州人,华东师范大学级政治学系本科生。(上海 200241)吴江(1974-),男,江苏建湖人,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5903)、上海电力学院卓越计划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21602)、上海电力学院重点教改(项目编号:20121301)、上海市教委第五期重点学科(项目编号:J513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33-02
历史的经验表明,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其创新意识、创新素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必须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激发主体意识,培养创新品质
在社会经济实践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创新的实践中人是推进创新的当然主体。尤其是那些具有强烈主体意识和伟大科学精神的人的创新实践,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文明进化。
创新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既是一个富有内涵的专业名词,也是一个人们熟知的时尚标签。从大学生主体性来看,相当比例(75%)的大学生并不认同自身缺少创新意识和能力,而更多(90%)地认为是教育机制和社会环境影响、制约了其创新潜质的发挥;另一方面,从社会现实看却普遍不认同大学生对自身创新的评判,比较一致地认为大学生普通缺少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最早见于《魏书》:“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辞海》:创,“始造之也”,首创、创始之义;新,初次出现,与旧相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从经济学的角度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现代创新理论指出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发明与发现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改进和再创造的过程。[1]笔者以为创新是人类作为高等智慧生物改造世界内在冲动的理性化思考与实践活动,创新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和时代特征。
由于人类对自身发展规律性认识和预判能力缺少关键的“一环”,颠履传统进行革命性的创新往往成为“天才”的专利。这种原始和固有的创新崇拜导致对创新主体认识的局限性,使得人们倾向于认同创新与其无关,忽略了其自身和社会实践“微”创新存在的可能性。创新主体性认识的模糊制约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的养成,导致了整体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突出、创新环境建设不理想的现状。
人的发展必须依靠主体性的发挥来获得,人的主体地位也是在主体性发挥过程中呈现出来的。[2]主体性本质上是主体在与客体关系中所呈现的能动性。在经历了长期的应试化教育和标准化考试过程后,思想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动力成为制约大学生创新实践的瓶颈。要突破这一制约就要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主体性教育理念。在教育学生“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要在实践环节中锻炼和提高创新能力。要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性发展的校园环境,改善学业评分评价指标体系,推进高校实验、图书、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学习型社团的培育,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回归和创新意识形成、创新品质修炼的生动局面。
创新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实践是检验创新的唯一标准。在工业革命所推崇的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体系化的现实下,现代创新理论的研究试图揭示出其应有的规律性,明晰创新的方向和行动的策略,这种方法论层面的探索有其合理性,但依然无法准确地模式化和程序化,这些理论成果的实践运用很难集中产生突破性、颠覆性的创新。笔者以为学习现代创新理论是当代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必要前提,这种理论修养会不断提升学生个体对自身创新实践的认同,不断增加自身创新“正能量”的累积,实现在现有理论和实践框架体系内的“微”创新的积淀。通过持续改进和提高社会“细胞”运行效率化、配置优化的同时不断为革命性的创新创造历史机遇。
二、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创新能力
大学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力量和未来主体,是国家创新趋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教育公平性诉求正向优势教育资源聚焦。异地高考持续升温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对教育需求的“质变”。高校应当正视诉求背后对教育体制和成果的不满,把握创新趋动战略机遇,通过自身的改革和努力不断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践能力。
当代大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思维活跃、有创新的激情和灵感,与此相对应的是不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创新技能和毅力。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性地看外部环境的影响是主因。针对上海大学生创新现状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不足、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比例不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得到专业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不足、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比例较低。”[3]
当代大学生依托互联网可实现信息获取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叠加,时代为创新提供了更多机遇,而对网络的依赖也促成了独立思考和深入实践的动力的衰减。创新不是因为能力和条件不足而消失,有时恰恰是因为条件的优越而被自身忽视。当我们习惯于这种“无外不互联”的“大数据”时代的生活时,教育也就必然要在这个时代更加有所作为,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一个更加坚实的学习和实践平台。
高校十分有必要开发和设立创新教育科目,创新科目可分为创新教养教育、专业教育、实验实习三类,并按学生专业和学年动态优化。创新教育科目是指符合以下条件的科目:第一,清楚表明该课的目的是创造能力的开发;第二,在该课的教学实施上下过功夫;第三,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第四,设立对学生提案进行妥当评价的机制,[4]创新教育科目在大学教育阶段应一以贯之。
笔者通过对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认为在高校开展TRIZ教学,推进以40条发明原理为主线的实践活动,对于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素养有直接的推动作用。通过拓展TRIZ在教学、实验、学习中的运用空间,对于有效改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指标,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生力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项工作可以结合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进行,设立专门的问题导向型课程,并建立一整套“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资料显示,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占这5%中的4%,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占这5%中的3%。[5]面对严酷的现实,更加深刻地感到加快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建设创新环境,实现创新趋动
环境也是生产力。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生产力的形成和生产关系的构建对整体环境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成本不再是制约和影响营收的唯一指标、环境的力量更多地决定着资源重组和效率生成的能级。创新成为推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并牢固地确立起其启动、引领、激荡甚至颠覆产业链和全新生活方式的领导地位。
创新需要环境的支撑,创新能改变和创造环境。这是由创新主体人的主体性所决定的属性,对创新环境的前瞻性安排和制度化设计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赋予的职责。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是全社会和所有人共同的责任。高校应率先垂范,学生应身体力行。
思想通过行动表达,透过实践证明。认知创新并不等于认同创新。真理有时只在少数人手中。抛开历史的尘埃,人们是否能够看得更远些?未必!思想的自由和解放需要科学的引领,需要利益的制衡,要有极大的包容之心,为创新拓展出一片现实的土地、道德的天空。
创新思想的启迪、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教育刻意的结果,而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须选项,诚如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提出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样。十分必要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创新性指标,这类指标的设计不单纯针对学生,而更多的是针对教育机构、教师。高校自身和教师更加需要创新指标的规范、引领。既要保障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研发的技术性又要发挥好科研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创新社会价值的实现和创新者自身价值的实现是不可分割。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创新,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创新保障机制,重点是保障创新价值能够以合适的方式反馈创新之本身。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的资源,其质量取决于人才,人才之根本在于教育,知识产权的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创新环境意义重大。
创新实践要十分注重成果的保护和转化,要将创新收益和风险从一开始就做好制度化安排。只有价值的实现才能更好地推动价值的产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法律保护为方向,做好产学研三结合,对创新成果的运用要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增加对创新成果转化和运用的考核。通过对学生“引”的方式、对教师“逼”的方式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创新行动和实践。
四、结语
目前高校学生人数2200万人,到2020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将达2亿人,这为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建立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基础。我国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实施创新趋动的战略,在此背景下,激发大学生的创新主体意识,建设创新环境,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创新能力,为实现创新趋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徐枞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35-38.
[2]陈德秦.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12):14.
[3]邵世志.上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11):80.
篇8
[关键词]初中生 动手能力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247-01
2015年、2016年,我校因“动手做科学”项目的特色开发,被先后被确定为南京市星光基地示范项目学校和江苏省首批STEM项目试点单位。
一、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
1、可供选择的教材较少,而教师开发教材的能力较弱。具备了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具备了对科学知识的深刻把握,具备了相关的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才有可能因地制宜、因生置宜去开发具有针对性强、教育成效好的教材。而分科学习的求学经历、单一的知识结构、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缺乏,恰恰成了开发教材的致命短板。
2、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很多地方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命题,学生考”的局面。有教师教育思想与智慧的制约,也有教材编排、评价体制、学时安排、硬件实施的制约,
3、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学习的科学知识与真实生活是“两张皮”,没有融为一体,学生没有养成用科学的眼光观察思考周围生活的习惯,视学校的学习为提高分数的手段,而不是作为深刻了解我们所处的自然、社会的必经之路。了解科学的概念,却没有科学的意识;观察到周围的世界,却没有科学的眼光;完成了具体的事物,却没有科学的思想。
4、创新意识的培养严重不足。一方面是教师的专业缺乏,教师自己就是在没有创新氛围的成长过程中走过来的,在高校求学时也没有经历过关于创新教育的相关培养,走上刚做岗位后也缺少自身参加创新活动的经历;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太少,没有积累可供研究的素材、没有沉淀科学探究的方法、没有进行科学探究的历练。
二、动手做科学,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必由之路,对提高操作技能、促进学业成绩提高、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不知道动手做的重要性,就不可能懂得教育。
下面我将以初中物理课程中动手做科学的的总要性为例,来作一简单分析。
⑴“动手做”有利于澄清某些错误、片面的看法,突破理解的难点。
例: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在课本和习题上呈现出来的往往是理想化的情况,仅仅看这些图像或做相关的练习,可能会提高分数,但是对于学生理解理想化的思想、抓住主要矛盾的思想、科学实验中减小变量的思想却毫无帮助。而在亲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却可能引发出诸多思考,促进知识结构、思维结构的改变。
⑵有利于将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形成整体的科学概念;被考试所忽略的那些重要的培养内容,需要课外的动手实践来弥补。
例如,“伏安法测电阻”学完后,组织一次测量并联总电阻的实验,就可以实现以下目标:拓宽对伏安法测电阻的理解;考虑到简单电路的设计;考虑到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考虑到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考虑到数据的处理与误差分析;考虑到伏特表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对于具有中等基础的学生,完全可以促进认知向更高层次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系统论、方法论、信息论思想的形成。
但是,这样的一个课外拓展活动,教师往往是不会去做的,一方面是教学时间不允许,另一方面主要是测评方式带来的影响。常规的测试和考试中常会询问容易用对和错判定的问题,容易评分。但这些问题常常不相联系、支离破碎。这就会鼓励教师传授一些不连贯的知识点和教授学生如何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⑶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及《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这个要求,怎么落实到教学中去呢?必须要靠动手实践。我们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没有问题意识,怎么自主?不经过实践实验,如何探究?没有分工,如何合作?同样,如何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完成国家在基础阶段科学素养培养的目标,值得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破解“钱学森之问”,确实是个系统工程。
⑷多感官参与是高效率学习的必然选择。
“学会学习”非常重要,关键不是你学会了什么,而是你是如何学会的。如何去掌握新知识的知识最为重要,这涉及到公民的终身发展问题。视觉学习、身体学习越来越得到重视。只有活动才能让人听觉、视觉、 触觉等感官通道全部打开,才能做到手、眼、脑并用,记忆才更为牢固,理解才更为深刻,灵感和创意才更容易被触发。特别是能让学生有“新”、“奇”、“趣”感受的活动。如大个子与小个子拔河(大个子手中握的棒的那一段涂抹了洗面奶,棒会被小个子拽走)引发同学思考,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而如果用摩擦的知识却指导一个弱势班级取得了拔河的比赛,那对科学知识的应用将成为大家的再认识。用于班级的拔河比赛,赢了!),滑板车为什么安置轮子?中间被嘴的两只气球为什么反而靠拢?吸管与卫生纸可以摩擦起电吗?打开脑洞的动手做过程中,孩子的潜意识大门打开了,多感觉通道打开了,感性认知不断丰富了,大脑的各功能块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记忆会更深刻,理解会更透彻,灵感会更充足,自信心会更强――这就是高效率学习。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我说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出卷你考,严重扼杀学生求知欲望。活动化、游戏化的教学,轻松愉悦的情绪状态才能让大脑供血充足,脑功能才能正常发挥。高效学习的几个基本原则:把深刻的道理事例化,把枯燥的讲解游戏化,把没有温度的知识人情化,把概念符号活动化。
⑸探究过程的训练会让学生掌握多种研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贯穿于探究过程始终。掌握了方法才能把创新由愿望变成能力。例如,初中《声音》一章的教学中,就可以把转化法、归纳法、比较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等设计进系列的活动中去。其实,换一种视角,任何一节关于科学内容的教学课,都可以成为科学方法的训练课。人们只能看到他所能看到的东西。
三、对促进“学生动手做科学”活动开展的深度想法
⑴“动手做科学”要与科学课程(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地理等)的学习紧密结合。课程学习与“动手做”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兴趣激发、技能培养、学业成绩提高、灵感触发融为一体。
⑵进一步整合初中科学课程,通过“动手做科学”解决教材间知识不同步的问题。如初一的《生物》学到了人眼的工作原理,但光学方面的原理在初二年级物理的《光的折射》中才学到,这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⑶“动手做科学”自身不断系统化,比如按“力”、“声”、“光”、“电磁”等领域的动手操作展开动态的建构,让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或过程中,有经历相对完整的动手体验科学的机会,形成课内学习、校内学习与课外动手做、校外动手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⑷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动手做科学”项目的研发,为教师提供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体验环境、为科技辅导员素质提高、科技特长生迅速成长提供专门指导。
⑸以各种科技节、科技表演进社区或进校园等形式,尝试用剧本、音乐、舞蹈、科学达人秀等人文艺术的形式阐释科学的内容,促进社会“动手做科学”浓郁氛围的形成。
篇9
1.1观念创新
更新观念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是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已由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继承式教育转型为创新教育,职前教育转型为终身教育,整齐划一的教育转型为个性化教育。强调多元、崇尚差异、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之主导。高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
1.1.1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
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把这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本质是服务”,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是创造性发展的依据,没有个性难以培养创造性。因此,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个性发展,强调个性教育。这种人性化的教育服务,就要改变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从学生差异入手,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1.1.2创新教育观念
所谓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创新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应在继承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探求创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者。
1.1.3终身教育观念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郎格朗在《论终身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和青少年,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新知识层出不穷,信息量成倍增加,学习的概念和范围扩大了。终身学习在纵向上贯穿于人的一生,在横向上又要求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通过学习与实践始终与环境发展相适应。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是教师的特权。教师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材内容,掌握新技能,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使学生站得高、望得远,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2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进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综合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信息素养,具备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设置综合课程已成为创新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只有课程设置内容综合化,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教育作用。在综合化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多层次化,使之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同时,要求教师能从科学的系统的高度来驾驭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另外,教育内容的社会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多元化。因而,教师既要了解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及其一般方法论,向多元知识结构的方向发展。
1.3具有娴熟的教育素质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教育素质的创新应体现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的创新上。
1.3.1教学模式的创新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现代教学理念,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开放式、研究式的教学新模式,即教师通过教学研究,进行研究性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1.3.2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和保证。教师首先要确立“授课而非授书”的思想。要讲好一门课程,需要教师研究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综合、引证,形成自己的思想,通过对前人创新知识的理解和目前学科前沿动态的掌握,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以本学科重要原理和理论为重点,系统地论证和讲解其发展过程和应用价值,以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原始创新的能力;其次,注重实践环节,不仅培养大学生验证理论、设计实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进行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训练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模拟科学研究,以提高大学生进行创造性科学活动的能力。在这种教学互动中,教师的创新性、稳定的教育素质也得以提高和完善。1.3.3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能动性和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动手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要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废止填鸭式;提倡民主讨论式教学,废止一言堂、满堂灌;提倡大思路教学,废止细嚼慢咽;提倡引导式教育,废止保姆式、管家式的教育,以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
此外,要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扩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激情。
1.3.4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新人格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以主体身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才会有创新潜能的迸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探讨,引导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
1.4具有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高校是进行科研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构成教师的科学素质,两者均不可偏废。科学的本质是创新,高校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和“创新型”转变,就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以提高其创新素质。通过科学研究,使自己处于科学发展的前沿,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通过教学研究,使自己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从总体上看综合素质是好的,但由于目前高校教师普遍是由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创新意识还较淡漠,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这种缺憾直接表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如开设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就知识讲知识多,教学法研究少;照本宣科多,因材施教少;主动参加和指导各类创新性比赛少;国家级的各类科研立项少;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少等方面。因此,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刻不容缓。
2.1建立终身学习制度
教育是超前的事业,教师既要适应教育的今天,又要面对发展的未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博采众长,接受新知,更新观念,保持敏锐的认知力,为创新提供知识的来源和动力。
师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采取经费保障、政策优惠、工作量减免等措施,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促进教师终身学习,推动教师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新技能和新本领,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2.2搭建教学和科研平台
教学和科研平台是引发教师新思想,开展创新性工作的基地。高校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在项目审批、经费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平台建设,为教师开展创新工作提供宽广的舞台。
2.3建设创新性科研学术团队
在现代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决定了从事科学研究必须由个体研究向群体研究转变,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日渐依赖于学术团队高效的工作。“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学校应在多学科交叉和学术自由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并引导组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特别对能够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锻炼创新能力的各类大赛,如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机器人足球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等,学校都要高度重视,制定措施,鼓励教师以科研团队、课题组等形式开展工作。通过组合教师个体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产生能量放大效应。
2.4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
竞争机制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其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创新活动的环境氛围,促使教师在一定的工作竞争压力下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激发教师的综合潜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高亚东.“以德治教”与高校师德建设[J].江苏高教,2004(3)
2郭竹英.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必然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4)
3军建.关于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
篇10
关键词: 思维的切入点 思维品质 思维的自主性 演绎与归纳
新课程的核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追求对科学事实和信息量的更多占有,而是对核心概念和科学思想的深刻领悟。
一、思维的切入点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曾自信地这样说。怎样让学生对核心概念和科学思想达到深刻的领悟,需要给学生一个支点,那么这个支点就是思维的切入点。归纳知识,解决问题都需要准确地切入,切入点准确,效率就高,反之就低。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给学生思维的切入点,就要培养学生发现切入点找出解决问题关键点的能力,提高敏锐度。
例如,有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用语、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比较薄弱,原因就是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理解不深,归纳不够,书写方程式生搬硬套、死记硬背,配平用时很多。其中有许多切入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发现。如偏铝酸钠和酸的反应,如果这个反应不加以分析,学生写方程式肯定存在思维障碍。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该反应可以看做是较强的酸制取较弱的酸的反应。该反应怎么配平,配平的切入点是酸碱的元数。氢氧化铝作为酸是一元酸,作为碱是三元碱,那么1mol偏铝酸钠和1mol氢离子反应生成1mol氢氧化铝。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切入点是氧化剂还原剂化合价的变化,而非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切入点则是酸碱的元数。
这种思维切入点的引导,具有化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过程中重视“演绎法”与“归纳法”的运用
布鲁纳和奥苏倍尔是美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两位教育家,他们的理论在现代教育论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他们的教学观点,特别是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却大相径庭。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奥苏倍尔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演绎的过程。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优点是由定义根本规律等出发一步步递推,逻辑严密结论可靠,且能体现事物的特性。缺点是缩小了范围,使根本规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展现。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优点是能体现众多事物的根本规律,且能体现事物的共性。缺点是容易犯不完全归纳的毛病。
两种教学方法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教的顺序、学的顺序不同,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向也不同。
那么哪一种理论适合高中化学教学?通过长期实践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归纳与演绎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独使用某一种教学法。“归纳法”由学生自己积极思考,主动获得知识,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直觉思维的功能较强。但学生如果不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则较难适应,课堂上花费时间多,所定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完成,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把握。演绎法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容易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容易驾驭,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主动探索意识培养不够,直觉思维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
两种教学法各有优缺点,但归纳法和演绎法在应用上并不矛盾,有些问题可采用前者,有些则采用后者。而更多情况,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则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再看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第三册教科书以陈述性语言为主,栏目为辅助内容,表述方法以演绎法为主。而新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不论是必修还是选修,不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都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叙述,增加了设问、自问自答等,用栏目展示的形式来表达主要内容,表述方法把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起来,体现了两种不同方法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等栏目,“归纳”、“演绎”的特征非常鲜明。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都把各块知识内容中的重难点作为背景,选择不同的思维激活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进行设问。
我曾在不同班级进行过多次同一教材不同教法的对比尝试。
三、强化几类意识,多角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1.分类意识
分类方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没有分类方法,客观世界就是杂乱无章,就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分类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苏教版必修(1)中第一单元第一节就是“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是“物质的分类”,它们都对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了归类和分析,突出了分类的重要性,也启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分类意识,这既对学生作出要求又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把“分类”贯穿于教法和学法之中,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使得知识的逻辑层次更清晰,记忆更牢固。分类意识的强化,有利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思维有序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的培养。
2.实验意识
- 上一篇:母婴护理专业基本知识
- 下一篇:生物遗传知识汇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