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防疫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防疫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依照全省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实施计划的要求。市的结核病人统一归口 县、 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防疫站)进行诊断、治疗和管理。
二、 湖区、 开发区的结核病人“查、治、管”工作划归 区管理。确保对辖区内每一例结核病人实施全程督导化疗和全程管理。 区管理两区结核病人所需结防项目配套经费由两区财政划转给 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统一使用和管理。
患结核病期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市直行政机关和中央、盛市属企事业单位参与了医疗安全的职工。由市劳动保证部门负责与 区、 县和有关单位进行协调并划转有关费用。
铁路系统和 职工(军人)及家属的结核病患者的查、治、管”工作可依照本系统的要求,考虑到 公司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铁路、部队的特殊性。由所属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自身管理; 公司结核病人的查、治、管”工作由 公司医疗机构和防疫站负责。 公司医疗机构、 卫生院、 医院只能诊治本系统职工(军人)及家属的结核病患者,其他结核病人应依照市卫生局的规定及时转诊 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
完成病例列入 区的查、治、管”任务。 区负责对 公司、铁路系统和 医疗卫生单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考评。 公司、铁路系统的职工及家属和 的家属结核病人应按要求将“查、治、管”资料及时报 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
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肺结核疑似病人、肺结核病人。都必需依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认真填写《市肺结核疑似病人、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和《市肺结核疑似病人、肺结核病人转诊登记本》并按区域管辖转诊至 县或 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不得擅自收治结核病人。
应分别转诊至市人民医院和 县人民医院治疗;市人民医院、 县人民医院对出院的结核病人应按要求转诊至 县或 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和治疗。各医疗机构和县(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对患有并发症及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疗的病人。
篇2
【关键词】药品差错;医院药房;合理用药;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69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46-01
合理用药[1]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剂量,按合理的时间间隔完成正确的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然而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临床中可应用的药物也逐渐变多,药品差错的情况也逐渐变多。合理用药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药品差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就本院药房药品差错原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采用随机的方法抽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药房差错事故15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差错的常见原因并探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结果
经调查研究分析发现抽查的14000张处方差错率为1.07%。差错原因:混淆差错21例、调剂差错14例、药师情绪问题40例、管理差错17例、沟通差错10例、药剂人员素质差异13例、处方差错35例,见表1。
3讨论
3.1药品差错原因
3.1.1部分医师对药理知识的匮乏影响了药物的合理应用其表现[2]主要有:①不了解制剂的成分、含量、作用机制、毒副作用、配伍禁忌等,本意在增加疗效,结果却因重复用药或配伍不合理等造成不良后果;②随着医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特药层出不穷,由于医师知识陈化或临床使用经验不够丰富,因而对其合并用药的毒、副作用观察、了解得也不深,导致用药错误;③临床在为同时患有几种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有的医师只注意“对症下药”,而未注意该药物可能会对另一种疾病带来不良影响。
3.1.2部分患者就诊后不按医师的治疗方案,不遵医嘱,按剂量服药,自作主张,而影响药的疗效,尤其是一些常年有病的患者,自己看医学书和药物说明书,自我诊治,根本不听医师的,其实用药的次数、剂量取决于病情的需要和药物在体内消除速率。医师是根据病情,综合分析,给拟定的科学的治疗方案,不尊重科学,将会贻误治疗。
3.1.3医院对处方的审核力度不够,由于处方的审核大多是由药师来完成,然往往药师对此并不认真,只负责抓药拿药,其余的事情一概不问。
3.2防范措施①加强医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3],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并及时检查出医师的错误处方,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用错药物而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确保合理应用药物;注意药物的性能特点,当好用药参谋;向患者详细交待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和用药禁忌,解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的疑虑。②加强学习教育宣传,医院应该定期在护理人员、医生及患者在开展教育活动,让其了解相关药物的特点以及用药不合理带的危害,科学的用药,可以迅速恢复病情并且有利于健康。③加强药师对处方的审核力度,药师是处方的最后一道阀门,所以药师肩负的责任重大,必须严格审核处方,若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需及时通知医生,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此外,加强对医生群体的医德教育[4]以期医生能够严格自律,建立一支与医生队伍基本对等的专业型监督队伍来对处方进行监督。以往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面,无充足的药物流行病学、临床药学及药理学的依据,无谓地使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将会导致医药费用的增高和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增加。由此可见,加强对医生的医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赵丽杰,田仲新.医院住院药房常见的调剂差错原因及应对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84-85.
[2]诸林俏,黄晨.住院药房常见的调剂差错及摆药中的质量问题[J].中国药业,2008,17(20:50.
篇3
关键词免疫鸡群;疫病;流行原因;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养禽业生产由原来分散零星粗放型的放养转变为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由于综合防制技术跟不上,监测手段滞后,免疫程序不当,老病未消灭,新病又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禽业的健康发展[1]。
1免疫鸡群疫病流行原因
1.1疫苗免疫方法不当,免疫剂量混乱
一是母源抗体过高及首免时间选择不当。当雏禽母源抗体正处于高峰值时接种疫苗,疫苗病毒会被雏禽母源抗体中和,影响抗体产生。二是数种疫苗同时接种。三是被免疫鸡群由于受到某些传染病侵袭时,都会引起免疫抑制,影响疫苗免疫力的产生。四是随意加大和减少疫苗免疫剂量。免疫剂量过大致免疫机能麻痹,还可诱发该病的发生;同时破坏了病毒和机体免疫之间互相制约的平衡关系,加速了毒株的变异。免疫剂量过小,不能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2]。五是随意改变免疫程序。六是接种疫苗期间错误的使用消毒药或抗病毒药,或抗球虫药,致使这些药物杀死活疫苗、菌苗和破坏苗的抗原性。七是疫苗选择不当。疫病严重流行地区,却选用安全性好,免疫力较低的疫苗。八是在应激状态下接种疫苗,消弱免疫能力。饲养密度过大、炎热、通风不良、舍内氨气过高,断啄,都会造成鸡抵抗力降低。
1.2疫苗质量存在问题
一是疫苗储存、运输环节中的冷链问题没有解决,或根本就没有冷藏储运设备,使疫苗在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或在阳光下曝晒,致使市场流通中的疫苗有效价降低和失效。有的经销商甚至出售过期疫苗。二是疫苗保存不当。冻干疫苗反复冻融,油乳剂灭活疫苗冷冻保存。三是疫苗稀释浓度不符合或稀释液不当。或稀释后的疫苗免疫接种时间过长。
1.3消毒不严格,防疫措施不力
一是野毒严重污染,疫病的传播媒介众多,散毒范围广泛。如果养鸡户综合防疫措施不力,病毒就传入免疫力不强的鸡群[3]。二是引起种鸡苗导致疫病流行,经蛋垂直传播。三是鸡群限饲或更换饲料时,由于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类的缺乏,鸡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饮水免疫中使用重金属离子含量超标用水,使用金属器皿;鸡群疫病流行时使用非SPF鸡胚来源生产卵黄抗体治疗;没有消毒制度,或消毒方法不当。四是霉菌毒素的影响。五是免疫用器具被污染,免疫器具使用前应清洗、消毒,每注射50~100只鸡换1次针头。
2防治措施
2.1合理选址
鸡场址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通风,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排水方便,电力、交通方便,避开兽医站、集市、屠宰场,有良好的自然隔离条件,远离工业区、化工厂和居民区。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要分开,注重场区绿化、改善环境,注意鸡舍的距离,尤其育雏舍与成鸡舍之间的距离。建立“全进全出”制度,即在一栋鸡舍不允许饲养不同日龄鸡[4]。
2.2科学用药
选用针对性强的中成药或中西结合治疗方案。采用拌料和饮水双管齐下。病毒疫病除选择抗病毒药外,配合使用抗继发感染的药物。细菌性疫病通过药敏试验,选择用敏感性强的药物。少数病鸡可采用注射,投服方法给药。用药时间一般3~5 d,最好5 d,因为病情好转后有个巩固期,以防反复。疫情稳定后,停药48 h,然后再接种疫苗。药物治疗中,应选用抗药敏,保肝、护肾、修复黏膜上皮细胞的药物。
2.3加强卫生消毒
生产区入口处建宽于大门,长于车轮胎周长1.5倍的消毒池,其消毒液每周更换1次,保持消毒液的有效作用。同时,设更衣和紫外线消毒室。出入生产区的生产用车,必须经消毒后准许入内。非生产区人车辆禁止进入场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衣、更帽、穿工作服,紫外线照射以后方可进入场区;生产区工作服不许穿出场区。严禁非生产人员入内,特殊情况经消毒后允许入内。栋与栋之间的人员不得相互串岗,更不允许育雏人员与成鸡舍饲养人员串岗。引种鸡苗前对鸡舍及周围环境彻底消毒1次,转群、转舍前对圈舍彻底消毒1次。通常情况每周对鸡舍、清扫、清洗和消毒1次(也可带鸡消毒)。用具每周清洗消毒1次,周围环境每15 d清扫消毒1次。必要时生产区主要道路可用火焰消毒器重点烧灼消毒。回场的蛋盘、蛋箱经消毒后进入场内。免疫医疗器械用前清洗、消毒。疫病流行期首先封锁,隔离病区或病区生产人员,防止疫源扩散;每天消毒1次,直到疫情解除。生产区内应设病畜隔离室、焚尸炉。严禁从疫区购进鸡苗饲料,应从信誉好的厂家进。做好鸡舍防鼠、灭鼠工作。确保鸡舍保暖、通风,光照、温度和湿度适宜。
3参考文献
[1] 陈立华.农村养鸡生产中疫病流行特点和防制策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5):68-70.
[2] 王洪芬.鸡舍带鸡消毒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2.
篇4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094-02
医院药房是医院为病人服务的一个重要部门,其担负着药品的请领、调配、发放、保管及药物咨询服务,负有监督和指导病人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品的责任,是药师和病人面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药师自身素养、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及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利益和用药安全,同时也代表医院的形象和声誉。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药房的工作职能正由原来的“药品供应型”向“药学服务型”转变,在药物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门诊药房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1发生差错事故的常见类型
Lilley LL[1]把用药差错常见类型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①医生处方不当,包括药名、剂量、剂型、浓度、途径、次数、用法等项错误;②算错剂量,未按医嘱剂量给药,而将药物剂量增加或减少;③随意给药,所用药物未经医生允许;④给药途径或次数错误,未遵循医嘱;⑤用药剂型错误;⑥给药时间错误;⑦备药方法错误;⑧药物服用方法错误;⑨使用变质的药物;⑩其他用药错误。
2发生差错事故的常见原因
2.1业务技术不熟
当前,我国的医药工业高速发展,新药层出不穷,药品知识不断更新。而与之对应的情况是,药师们被大量、繁重、琐碎的日常药品配发工作消耗掉大部分精力,而单位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活动,又不足以满足新形式、新变化的需要,对药师们的专业水平提高不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专业知识薄弱。求学阶段没有认真学习,对各种药品的名称、药性、作用甚至外包装等了解不多,对同药异名、异药同名、一药多名等掌握不深,以致在给病人配发药物时发生错误,甚至误导用药。
2.2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工作制度
没有明确的交接班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核对制度、药品质量检查制度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没有上岗的准入制度,刚毕业的学生工作业务不熟练就上岗发药;实习生也发药,见到取药人多时就手忙脚乱,导致发错药、拿错药。不执行查对制度,分装药品时,不核对原装瓶与分装容器的药名、规格、数量。发药时不对姓名、床号,或者发药时,只对姓,不对名等。
2.3责任心不强
药剂人员不严于职守,马虎从事:不坚持制剂配方复核规定,质量检查不严格。不遵守医疗规范、错误识别病人身份、剂量算错并遗漏核对、输液泵故障、缺乏监测、药物储存不当、配制错误、流程标准化不够等等。
2.4 医生处方错误
处方书写潦草,书写内容模糊不清, 拉丁文或英文药名书写错误或不规范等[2]。药物剂型不写明。处方中仅写明某种药物的化学名或商品名、通用名, 但不写清楚所用剂型。抗生素的滥用、用法模糊、重复用药等。
3药房发生差错事故的几个特点
3.1时间特点
在交接班、节假日、午休、大小夜班发生差错的比率占总差错的40%[3],是发生差错的高峰期。
3.2人员特点
非专业人员、进修人员、刚参加工作、不安心于药剂工作者发生差错率较高。韦润莲等[3]报告,处方调配发生差错与职称有关,初级职称19次(63.4%) ,中级职称11次(36. 6%) ,高级职称为0。说明了业务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处方调配差错的因素之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提高药师业务水平可降低差错的发生率。
4防范药房发生差错事故的对策
4.1提高思想觉悟,端正工作态度
药学服务的对象是人,各项工作都直接或间接与病人健康状况,甚至与其生命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每位药学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细致谨慎,一丝不苟,准确无误、严格地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任何不负责任、马虎敷衍,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对病人造成损害。要做到对工作,对事业极端负责,对病人极端热情,首先要有高尚的药学道德情操,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人民健康充满责任心和同情心。极端负责的精神是药学人员与病人建立高度信任,与同事之间精诚团结,紧密协作的主要因素。只有这样,在药学的实践中,才能杜绝、避免因责任心不强所致差错的出现。
4.2加强管理
对药剂人员要实行定岗、定人、定职、定责。认真制定、推动、执行操作规范条例,做到“三查五对”,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巩固双复核制度的基础上,查处方、标签、剂量;核对药品数量、有效期限等。工作中,要做到“唱收唱付”,精力高度集中,避免差错的产生。加强药品有效期和质量的管理。定期做好药品的质量检查,对近效期药品、易变质药品,应着重做好登记工作,以确保所调配的药品安全有效。对于外包装相同、品名相同而剂量不同的药品,应当分开放置,并做好标识。
4.3 组织药学人员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药学知识和药物品种日新月异,而不少药学人员知识缺乏、经验不足,因此,要求药学人员努力学习和工作,扩大知识面,掌握更多更新的药学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提高优质的药学服务。门诊药师的工作量较大,涉及的药品数量繁多,必须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丰富的药品知识、充沛的精力与体力等个人条件并与科学的管理制度、方法相结合,方能胜任。定期开展医药基础知识、新药知识、临床医药学信息等方面的培训、通报活动,拓宽知识面,促进知识的更新,有步骤地提高门诊药品调剂人员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Lilley LL,Guanci R.Getting back to basics[J].Am J Nurs,1994,94(9):15-16.
[2]常明.用药差错防范[J].继续医学教育,2007,20(28):44-47.
篇5
【摘要】本文对基层医院常见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医院内涵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护人员法律意识,转变服务意识和服务模式等方面提出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创建真正使人民群众放心的医院。
【关键词】医疗纠纷;原因;防范
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保障是医院的根本职责,然而,在基层医院,医疗纠纷仍时有发生,给医疗秩序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认真做好医疗纠纷防范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就医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妥善处理好医患纠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本文对基层医院常见的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旨在通过不断的努力,促进医疗纠纷的减少,为患者就医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和谐的环境。
1 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
1.1 医方原因
1.1.1 客观原因基层医院技术力量不足,专科发展较难,设备实施的不完善,导致在疑难疾病的诊治及急危重的抢救方面与患方的期望值存在较大的差距。医疗质量有待提高。
1.1.2 主观原因医护业务学习氛围不浓,业务技术提高慢,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不力,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有待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模式有待转变。
1.2 患方原因
1.2.1 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尤其是边远山区的人民群众往往在疾病较轻的时候,由于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等原因不及时到医院就诊。
1.2.2 对医疗技术水平的期望值过高部分患者抱着到了医院,病就一定能够治疗好想法,对医疗技术水平的期望值过高。
1.2.3 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但并不一定全部都能正确使用法律武器,遇到问题,不能通过正确的渠道寻求帮助。
1.3 社会原因社会上个别医闹的现象尚存,总认为患方是弱势群体,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便认为是医方的过错。
2 应对医疗纠纷发生的防范措施
2.1 强化依法执业意识、把依法执业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认真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品和管理条例》、《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把依法执业作为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1.1 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意识、医疗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意识。切实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的“三基”训练,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
2.1.2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综合分析各种医疗投诉和医患纠纷,牢固树立依法办院、依法执业、依法行医、依规操作的理念。
2.1.3 加强医院内部安全防控能力,制定医患纠纷的应急处置预案,将恶性医疗纠纷处理工作纳入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内容进行考核。
2.1.4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应急机制,相对固定人员处理医疗纠纷,加强医疗纠纷处理的政策培训,提高应急能力。
2.2 强化监管,依法执业,落实责任,加强医院法制建设
2.2.1 强化监管职能,建立巡查制度
医院各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能,紧紧抓住“质量、安全、服务、费用”,深入开展以“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主题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以“打造诚信医院”为载体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从人员与技术准入、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监管、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行业作风建设、医疗费用控制等全方位进行监督管理。将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落到实处。对医疗安全的监管,除日常监督外,还要在每次医患纠纷处理结束,分清医务人员、职能科室、质控部门、医院领导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中所担负的责任,将责任追究落实到人。对出现的医疗安全问题上坚持“四不放过”:医疗质量问题的原因未搞清不放过,未总结出问题和教训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追究未到人不放过。对有责任的医护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经过鉴定是医疗事故的,按规定报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没有鉴定或经过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经过调查在诊疗活动中确有过错的,由医院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处理结果报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各部门应针对医疗纠纷等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强以及在医院管理中仍存在问题的,坚持落实执行巡查制度,督促各科室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消除不和谐因素的发生。
2.3 以病人为中心、打造诚信医院
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坚持医疗费用阳光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医药费用情况,让患者放心;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杜绝药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实行医患协议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医院的医德医风。
2.4 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医患沟通
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促进医患沟通。要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2.5 强化院务公开,确保患者满意
加强宣传,建立健全医疗告知制度,增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向社会和患者公布医院的基本信息、医疗信息、病种费用、服务价格等信息。坚持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大力推行“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模式。做到让患者对诊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自己的病情、做何种检查项目、自己的经治医生“五个明白”;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手术应履行的手续、诊治项目和价格、服务承诺“五个知道”;进而对检查、诊疗、用药、收费、服务“五个放心”。
篇6
当前煤矿机电事故的特征是:
1)大多为单个事故。由于这类事故具有零散、多发的特点且涉及面广,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往往被忽视,认为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降低了对事故的重视程度。
2)事故发生的重复性。在煤矿机电事故中,同类事故往往重复发生,这一方面说明机电事故虽然零散、面广,但也表明其有一定的侧重点和规律,因而是可预防的。
3)煤矿机电事故中以工伤事故、设备故障事故、维修和设备非正常运转情况下事故较多。在对煤矿的安检中发现,煤矿机电工伤事故占总工伤事故的比例非常高,机电设备故障事故频发。这说明在对设备维修和处理故障时,没有一个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煤矿机电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的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分析
2.1煤矿工人基本素质普遍偏低、管理存在问题。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2.2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
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2.3设备陈旧老化、检修不到位。
首先由于机电设备较为复杂,品种繁多,因此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目前,机电设备投入严重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并且在一定时间内难以解决。煤矿机电设备陈旧老化,不能保证设备的及时更新和必要的安全投入,是发生机电事故的重要原因。
3煤矿机电事故预防措施
3.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建立竞争机制.例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2)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技术培训、考核,严禁无证上岗.;3)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4)以内部培训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
3.2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1)科学检修.机电设备维修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改变以往机电设备哪儿坏修哪儿的旧传统,井上,下设备到达修理车间后,从螺丝,轴承查起,对设备全面检修,消除检修隐患,同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2)建立完善设备维修台帐。制定的设备台帐,每台设备都有了“户口”,往来使用的设备都登记在册,掌握设备的使用周期。3)对损坏的设备,实行责任追查,出现机电设备事故后,由机电事故分析小组牵头,调查设备损坏原因,找出使用责任,检修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落实到人。4)进一步深化包机责任制.在定期组织涉机,涉电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的同时,将机电设备管理权落实到人,交接班检查后双方签定设备完好登记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持设备的使用寿命。
3.3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特殊工种的技术性较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定期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要严格考核发证,做到人人持证上岗。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发事故。
3.4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3.5加强机电设备检测检验工作。
加强机电设备检测检验工作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压风设备,供电系统保护,防雷接地装置等进行定期检测检验。不使用未按规定检测检验或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系统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检测检验,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性能检测检验: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通风机性能检测检验和试运转工作。在用主要通风机,主排水设备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每年雨季前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并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对检测检验不合格的机电设备要按标准要求整改到位,将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结束语
煤矿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职工,还是安全员,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俊卿.浅谈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城市建设,2009(31).
[2]魏国强,刘芳彬.煤矿机电事故致因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08(30).
[3]耿昌昌.浅谈小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J].中州煤炭,2008(4).
篇7
医院人员相对密集,而且医院患者较多,行动能力上较弱,对此加强对医院消防安全的管理十分重要【1】。医院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多为线路老化,而因线路老化产生火灾多具有突发性。由于医院属于人口密集区域,各个楼层都有病患、家属以及医护人员,一旦发生火灾,走廊必定会发生拥堵,后果将不堪设想。医院安全消防工作的部署具有重大意义,它关系到每个工作人员及诊疗患者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因此,加强医院的消防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是保障医院内工作及诊疗陪护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
1.医院基本消防情况
我院目前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事故广播及对讲系统一套,外科楼与综合楼、健康管理中心、高压氧治疗室联动使用,外科病房楼、综合楼、门诊楼、健康管理中心、高压氧治疗室内配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外科楼、综合楼配有防火卷帘门系统及排烟系统,消火栓系统一套,全院配置室内消火栓160处,室外消火栓3处,其中外科84处、内科楼20处、综合楼27处、科教楼19处、门诊东楼6处、高压氧室4处;灭火器系统,全院配置灭火器359具,其中外科(12层含B1层)102具,内科(6层)30具,综合楼(5层不含特殊科室内)52具、科教楼(7层)32具、健康管理中心(3层)16具、东综合楼(3层)12具、西综合楼(3层不含科室内)12具、呼吸科楼(2层)16具,其余87具分布于各科室中,基本能适应突发事件产生时的临时使用。
2.医院消防的安全工作的特点
2.1火灾的危险性较大
由于医院的建筑新旧不同,部分时间长久的区域建筑仍以木质结构构成,极其容易引发火灾,而且存在着电线老化、用电超负荷的现象;部分建筑没有设置相关的消防安全设施,比如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淋灭火器等,甚至室内没有设置消火栓。缺乏严格的防火分区,消防设置没有使应时代的进步,一些落后的消防设置无法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另外,医院内部存在着较多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极其容易引发爆炸而发生火灾,开水间的热水器等物品,也存在着较高的危险性,操作的失误可能会引发火灾。
2.2人员疏散难度较大
医院病房楼建筑较高,这对火灾发生后的疏散存在一定困难。而且由于医院人口流量大,一些重病症的人员大多集中在医院内。根据调查得知,一些医院的重病症人员相对集中,有的没有家属陪伴,疏散时完全依靠他人,导致疏散难度加大。
2.3不宜用水扑救的地方较多
随着医院的不断进步,使用高档的仪器也逐渐增多,每个科室、每栋楼层都有相应医疗仪器,若发生火灾,这些设备难以用水扑灭。而且许多仪器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消毒锅、高压锅等,这些物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医院内的贵重物品也是不宜用水扑灭,有些药物与病史资料和标本都是极其宝贵的,一旦被水浸湿,将造成严重的损失。
2.4自防自救能力不足
大多数病患由于身体不适而无法逃生自救。家属将精力全部放在照顾患者身上,对消防安全这方面不够重视;而部分医护人员由于忙碌繁杂的工作,消防安全方面缺乏关注,导致产生自防自救意识薄弱的现象。
3.医院消防安全工作的策略
3.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消防工作主要是以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开展的,在工作中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是医院消防安全的重要内容【2】。医院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确定由院长担任消防安全责任人,分管院长为消防安全负责人,主管部门为消防安全管理部门的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对医院的消防安全应担任重要职责。安保科是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部门,应将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同时要与各部门签订相关的防火安全,以此增强责任感,从而提高防火意识。
3.2定期开展防火教育培训
一是可以组织观看消防安全教育类的片子,通过类似的例子,以提高消防意识的作用。二是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的培训,让工作人员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使他们学习到相关的自防自救措施。三是邀请公安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讲授相关的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的操作,了解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火灾自救方法等,让工作人员学习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
3.3进行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演练
对发现火情后的报警程序,以及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火栓方法等进行演练,以避免火灾产生蔓延,使火灾有效得到控制。同时根据每间病房的位置情况制定一张疏散示意图,使人员能够迅速的离开火灾现场。最后,再进行全真模拟火灾情景,考验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熟悉自救疏散逃生的过程。
3.4加强防火检查
检查医院设施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是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加强隐患排查,有效从源头上抑制了火灾的发生【3】。由于医院是消防安全的重点单位,更应加大消防安全的巡查工作,定期对医院各科室进行检查,特别是一些危险源,比如电、气、疏散通道等方面,应重点进行监查,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做到每日一次防火巡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解决,以此从源头上抑制火灾的发生。
3.5加大投入
规模较大的医院由于时间过长的原因,有的消防设置没有达到规格,因此,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对旧的建筑或消防设施进行换新,努力使其符合标准要求。对于新建的楼层,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建设,使用合格的消防设置,以此确保医院消防安全。
篇8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四箕斗;预防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demand for energy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so the energy supply of new requirements, frequent coal mine accidents in China, the coal mine production safety situation is grim, rooted in the management of frequent coal mine accidentspoor management and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inly, to proceed to the theory of accident safet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ir own work, four skip to enhance the safe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to use an example to analyze, and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I hopeChina's coal mine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nsure safe production.
Keywords: co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accidents; reasons; four skip;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小煤窑或者不具备生产资质的小型煤炭生产业主,对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相关规定不重视,导致我国煤矿机电事故高发,煤矿机电事故成为我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重要制约力量,于此同时,煤矿利益牵涉利益众多,关系复杂,治理和规范难度较大,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对社会将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同时还对人员和相关设备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对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进而认识事故发生的机理,达到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目的。早日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进而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煤矿生产中易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
1.管理因素
煤矿机电事故频发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但管理因素是重要因素之一,从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特点来看,它具有零星、多发、面广、重复发生率高等特点,煤矿机电事故易发的矿井一般都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或者制定了制度也没用认真的贯彻和落实。管理不严或者没有加强管理是煤矿机电事故易发的重要诱因。
2.设备的因素
(1)生产设备陈旧老化。一般来说煤矿机电设备属于大型设备,采购成本较高,一般矿主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使用的机电设备老化严重也不愿意对设备进行更新,导致煤矿机电设备普遍使用年限超过了其设计年限。与此同时我国煤矿行业机电设备研发和设计能力有待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综合配套能力较低,设备的可靠性不高,整体装备相对落后,陈旧速度较快。
(2)设备选型不科学。我国煤矿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技术很多都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所开发的设备跟我国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设备管理水平都未很好衔接,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
(3)不重视设备检修。煤矿机电设备由于使用频率高,强度大,因此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很有必要,但是我国煤矿企业对设备的检修和设备维护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很多企业制定了检修制度或者维护制度,但是很少有企业认真履行。设备检修和维护成了一纸空文。
3、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其他因素都要通过人员因素起作用,我国煤矿企业人员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对安全生产没有意识,也没用重视,对企业管理制度也不关心,这客观上也是煤矿机电事故发生了诱因。
4、环境因素
有些地方政府,或者其他监管机构为了最大限度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煤矿发生事故后,往往采取瞒报、不报、少报等手段,这对我国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极为不利。
二、以我矿四箕斗提升控制系统安全应用为例分析
我矿目前采用的是新型矿井主提升电控ABB控制系统,采用该系统后,主井提升卸载站实现曲轨卸载,提升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煤潮湿等原因很容易造成箕斗余煤。以我矿50吨提升绞车为例,当提升箕斗出现余煤时,余煤箕斗到达下口装载站,再向箕斗装煤50吨后,造成箕斗实际装煤达50-58吨,远远超出主井绞车的额定负载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绞车如果被启动,将会出现倒转现象,甚至有发生滑绳事故的隐患,将造成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通常情况下,由于箕斗有余煤而发生多装煤现象时,所采取的方法是人工铲掉多装的煤,受井筒作业条件的限制,处理事故时间长、耗费人力大、存在安全隐患较多。以我司煤矿主井为例简述四箕斗提升控制系统实现安全运用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在故障报警栏增添余煤报警灯。为了使绞车司机及维修人员准确及时地确认故障原因,在操作员站的故障报警栏增添了“SKA NOT EMPTY”(A箕斗余煤)和“SKB NOT EMPTY”(B箕斗余煤)的故障报警指示灯,要确保运转正常,实现事故预防及时报警。
2、修改音响报警程序.为箕斗余煤设置独立报警系统。余煤报警与其它报警信号通过同一报警触发器触发报警,当有其他报警信号发生在余煤报警信号之前时,就会出现余煤报警不响的情况,造成绞车司机没有及时得到余煤报警音响的提醒,从而延误了司机有效处理事故的时机。现经过对绞车控制程序图音响报警程序的修改,为箕斗余煤设置了独立报警系统,经调试后运转正常,可有效地避免了余煤报警不响的情况。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赢得了时机。
3、加长余煤检测距离,使余煤报警信号提前。根据主井控制程序原理图,箕斗余煤检测范围在距上井口350米与距下井口100米之间,在避开箕斗加减速时段的前提下,将箕斗余煤检测范围扩大到距上井口100米与距下井口l00米之间。这样,一旦箕斗有余煤,可比原来提前250米被检测到,即报警信号提前约17秒,为事故的正确处理赢得了时间。实施后,经过调试余煤检测距离已扩大到了指定范围。
4、加强对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对操作绞车和箕斗控制系统的相关人员加强定定期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三、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对策
1、强化管理
(1)强化用工制度管理。加强临时用工的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对经验丰富的特殊工种人员,不要对其岗位进行随意轮换;对新工人和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要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通过建立各种竞争奖励机制,引导职工自发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引导职工自觉学习业务知识。
(2)加强设备管理。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建立涵盖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煤矿机电设备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确保设备管理制度化、正常化和规范化; 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在检修工作中要做到预想、预查、预判、预测、预知、预研和预处理,把检修工作向前移; 对机电设备的操作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对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要严查和严肃处理;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避免人海战术,减少事故发生源。煤矿机电设备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 位,机电安全管理不到位诱发的事故概率占78%。因此,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设备事故多发的原因,探讨在新的体制下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方法,对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重视人的因素
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通过各种途径让职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消除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在企业形成“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浓厚氛围,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3.落实安全监督机制
抓好机电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滋生麻痹侥幸心理、出现违章蛮干的现象,这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4、加大对安全生产环境的整治力度
各级监管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重特大事故监管制度,要保证不出现瞒报、少报等现象,与此同时还应该对相关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如果发现地方政府部门参与其中,坚决严惩不贷。要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安全生产风,是安全生产、科学生产、规范生产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何春华.煤矿机电事故分析[M].科学出版社,2010(18)
篇9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绕组;轴承;烧毁;措施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318-01
在化工生产中,电机的烧毁主要发生在绕组和轴承的损坏上,下面针对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 烧毁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电机本身密封不良,加之环境跑冒滴漏,使电机内部进水或进入其它带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电机绕组绝缘受到浸蚀,最严重部位或绝缘最薄弱点发生一点对地,相间短路或匝间短路现象,从而导致电机绕组局部烧坏。
相应对策:①尽量消除工艺和机械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②检修时注意搞好电机的每个止扣的密封,例如在各法兰止扣上涂少量704密封胶,必要时在接线盒等处加装防滴溅盒;③对在此环境中运行的电机要缩短小修和中修周期,严重时要及时进行中修。
(2)电压过高或过低,致使电流超过电机额定值,绕组温升过高,烧毁绕组,应及时调整电网电压。
(3)过于频繁,由于启动电流是正常运转的几倍,过于频繁的启动致使绕组长时间承受大电流的冲击,绝缘降低而烧毁。应减少起动次数。
(4)环境温度过高(超过40℃),使电动机进风太热,散热困难,电机长期处于高热状态致使绝缘降低而烧毁。措施:降低环境温度,如加装风扇等。
(5)内外积尘和油污太多,影响散热。措施:应不定期消除灰尘和油污。
(6)机风道阻塞,通风不畅,进风量减小,致使绕组温升过高而烧毁。措施:应消除风道口杂物及污垢。
(7)内风扇损坏,装反或未装,使电机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导致电机烧毁。措施:应进行正确安装,损坏的风扇应修复或更换。
2 轴承损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由于轴承损坏、轴弯曲原因致使定、转子磨擦(俗称扫膛)引起铁心温度急剧上升,烧毁槽绝缘、匝间绝缘,从而造成绕组匝间短路或对地“放炮”。严重时会使定子铁心倒槽、错位、转轴磨损、端盖报废等。轴承损坏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
(1)配不当,如冷装时不均匀敲击轴承内圈轴承受到磨损,轴承出现跑内圈现象,装电机端盖时不均匀敲击导致端盖轴承室与轴承外圈配合过松出现跑外圈现象。无论跑内圈还是跑外圈均会引起轴承运行温升急剧上升以致烧毁,特别是跑内圈故障会造成转轴严重磨损和弯曲。
(2)腔内未清洗干净或所加油脂不干净。例如轴承保持架内的微小刚性物质未彻底清理干净,运行时轴承滚道受损引起温升过高烧毁轴承。
(3)重新更换加工,电机端盖嵌套后过盈量大或椭圆度超标引起轴承滚珠游隙过小或不均匀导致轴承运行时磨擦力增加,温度急剧上升直至烧毁。
(4)定、转子铁心轴向错位或重新对转轴机加工后精度不够,致使轴承内、外圈不在一个切面上而引起轴承运行“吃别劲”后温升高直至烧毁。
(5)本体运行温升过高,且轴承补充加油脂不及时造成轴承缺油甚至烧毁。
(6)不同型号油脂混用造成轴承损坏。
(7)本身存在制造质量问题,例如滚道锈斑、转动不灵活、游隙超标、保持架变形等。
(8)长期不运行,油脂变质,轴承生锈而又未进行中修。
相应对策:
(1)装卸轴承时,一般要对轴承加热到80-100°C,如采用轴承加热器,变压器油煮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轴承的装配质量。
(2)安装轴承前必须对其进行认真仔细的清洗,轴承腔内不能留有任何杂质,填加油脂时必须保证洁净。
(3)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转轴机加工及电机端盖嵌套工作。
(4)组装电机时一定要保证定转子铁心对中,不得错位。
(5)禁止多种油脂混用。
(6)安装轴承前先要对轴承进行全面仔细的完好性检查。
篇10
关键词:孕产妇心理孕期抑郁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19-02
妊娠和分娩对妇女来说是一次生物、社会和心理的应激过程,大多数妇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尤其是初产妇和孕晚期。随着孕周的增加及产期的临近,生理负担进一步加重,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生理冲突,且产妇处于自身调整、家庭关系、经济负担等强烈的压力情境之中,极易出现复杂的精神、心理和躯体变化,对分娩产生不良的影响1。积极的心理反应有利于胎儿发育和分娩过程,而负性心理反应会使心理活动失衡,导致神经活动和内分泌失调,不同程度的影响妊娠结局及母儿的安危。近几年来,随着对分娩期精神卫生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从单纯的产后抑郁认识到整个围生期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并提出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2。
1孕期抑郁的原因
1.1孕期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可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素的变化,尤其是在孕6-10周及临产前孕妇更容易感觉焦虑,这是怀孕期间的正常反应,但部分孕妇会为此陷入痛苦和失望的情绪中而变得焦虑、抑郁。
1.2家族及个人抑郁史。如果孕妇本人或家族曾有过抑郁史,那么怀孕后更容易患抑郁症。
1.3家庭及社会因素。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是影响妊娠、分娩结局及产后康复的重要因素,如人际关系敏感、配偶关系紧张、婚姻满意度低、经济压力大等。有的孕产妇由于对婴儿性别不满而出现心理上的自卑、焦虑、抑郁和心情沮丧,社会心理因素在产妇抑郁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3。另外还与产妇的年龄、文化水平程度及职业等有关。
1.4心理因素。产妇在孕期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小生命怀抱期待欣喜的心态,另一方面又因各种原因如对分娩的恐惧、担心分娩是否顺利、胎儿安危等因素而感到忧虑和恐惧,尤其是生活有过重大变动、有过痛苦怀孕或流产经历、双胎或多胎妊娠等的孕产妇。在临床工作中,不乏有部分初产妇听到有关分娩的负面影响,致使对分娩存在恐惧,致使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孕妇的情绪改变可致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同时也可使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等,从而导致出现不良后果。
1.5疼痛。临产后宫缩时孕妇会有疼痛感,而随着产程的进展、宫口的扩张及胎头的下降,孕妇的疼痛感越来越强烈,虽然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但这种疼痛会让孕妇对分娩产生巨大的压力、感到恐惧、焦虑和抑郁。
2预防措施
2.1产前健康教育。加强与孕产妇的交流,了解孕妇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针对孕妇的不同情况如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性格等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指导;介绍有关妊娠、胎儿生长发育及分娩知识,让孕妇知晓分娩是一个很自然的生理过程,以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另外,指导产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处理家庭及社会关系,告知孕妇的家人正确对待孕妇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积极满足孕妇的心理需求。
2.2产时护理。产时由专人陪伴,指导正确运用呼吸减痛法,适当进行触摸,也可运用各种方法如音乐疗法等分散其注意力,适时进行鼓励和心理安慰,以减轻疼痛缩短产程。胎儿娩出后进行早接触、早吸吮,以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建立母子感情,尽早进行角色的转换与适应。
2.3产后护理。创造安静、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营造快乐的心理氛围,及时产后健康宣教。教授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技巧、喂养姿势以及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指导家属积极参与护理新生儿,以保证产妇充分休息,尽早恢复体力。指导家属正确对待产妇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当产妇抱怨时,不要加以阻挠,要待产妇平静后耐心的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也可告知医务人员,由专业人员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帮助产妇度过难关。另外,产后家庭访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出院后的产妇提供生理、心理和情绪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对高危人群增加访视次数,可有效减轻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
孕期抑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涵盖了心理、生理、产科、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不仅影响产妇的产程安全和分娩质量,还会对婴幼儿的情绪、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带来明显的不良后果,应引起医院、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医务人员应端正服务态度,分娩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用亲切、友善的语言方式指导产妇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分娩,并有效减少分娩方式和产时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的心理负担。另外,及早筛查孕期高危人群,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产前、产时及产后的主动、全面、连续的综合护理干预,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以降低孕期抑郁水平,减少孕期抑郁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朝梅,谭红彤.孕产期健康教育与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及护理能力的关系.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7,8(23):3197
- 上一篇:绿色消费的案例
- 下一篇:高压电工基本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