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的案例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消费的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消费的案例

篇1

个性化市场营销与知识营销是常用营销理念,个性化市场营销指的是在开展营销工作的过程中将消费者个性需求作为出发点,利用消费者信息档案或数据库等提供具有针对性、人性化特点的营销服务,并在全面把握市场动向的基础上满足顾客需求。知识营销指的是利用科普宣传的方法让消费者了解新科技产品带来的有利影响,由此强化产品概念及刺激购买欲。为了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个性化、知识营销理念,可以应用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中为学生构建出与真实情况相近的市场营销环境,使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更好地掌握如何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学会如何运用知识营销理念增加市场份额。首先,应采用模拟演示法进行教学,在模拟演示时可以采用VCD资源及网络资源等为学生讲解如何针对消费者的个性需求选择广告营销方式。例如,可以为学生播放国内外经典广告,包括戛纳国际广告节获奖作品、中国国际广告节及纽约广告节获奖作品。在模拟演示后引导学生分析广告表达手法、分类与特点、适用范围等,让学生能够在模拟情境中增强个性化与知识营销理念。此外,可以采用沙盘模拟的教学方法培养个性化与知识营销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4人~6人组成一个公司,各个公司互为竞争对手,引导学生采用个性化的市场定位方法与知识营销策略开展营销大战,让学生在模拟实战环境中学会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及改善企业形象、提高销售业绩。

二、应用探讨教学法,培养创新、绿色营销理念

绿色营销是一种被广为提倡、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营销理念,具体指将环保元素及环保理念融入到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中,保证营销的服务或商品与道德准则相符,且具有无污染及有益身心的特点,让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或购买商品时可以形成绿色环保型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创新营销理念指的是优化企业所采用的销售模式,以新型销售模式确保产品能够实现快速清库及提高销售额。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营销理念时要强化创新营销技能、营销组织、营销产品教学。为了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营销理念及绿色营销理念,可以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中积极创新营销思维,并了解如何使营销过程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为了维持课堂中的讨论秩序,教师需要做好课题导入工作,同时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讨论过程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与针对性。对于讨论的话题,应避免设问空洞或问题简单,可以从企业营销失败教训及成功经验、企业家战略思想及营销实践方面入手,保证讨论话题具有培养创新及绿色营销理念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提供探讨话题时,应选用中职学生感兴趣及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话题,避免问题太浅或太深,一般可采用引申或扩展连锁问题的探讨教学法。此外,应针对创新营销理念与绿色营销理念的培养要求提供广泛的营销教学探讨素材。例如,可以让学生关注央视《对话》、《消费主张》、《市场分析室》等栏目,或订阅《商界》等报刊,以便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广,从而为课堂上的探讨教学提供更多市场营销素材。

三、融入案例教学法,培养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

综合性营销沟通是适用范围较广及较为常见的市场营销理念,指的是利用公共关系、广告反应、销售促进等多种沟通形式对产品营销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综合性利用各类分散信息开展营销工作,在市场营销中应用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可以有效改善销售效果。对此,在市场营销的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由于营销沟通过程较为复杂,为了使中职学生能够更快掌握营销沟通技能,可以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课堂当中,在选择案例时要保证时效性、专业性、本土性及深浅适宜。例如,在对品牌营销策略进行教学时,可以选择苹果公司、耐克公司的相关业务作为案例。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还应注意在培养行动能力的基础上强化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保证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顺畅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接收到信息后可以积极与教师或同学交流,由此把握案例所采用的营销沟通理念,并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形成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社会能力等。例如,在对营销环境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中国地区沃尔玛市场环境作为案例,并通过引申案例说明沃尔玛所采用的营销沟通理念。在说明沟通理念后,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营销方案,将综合性营销沟通理念运用到所制定的营销方案及策略当中,从而在培养营销理念的同时有效训练专业技能。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绿色环保;住宅小区

绿色环保住宅小区是时下人们的居住需要,也是国内自然环境调整和改善的其中一种有效得的调节措施,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可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构建绿色环保住宅小区首先要从意识和认识上先具备相应的基础。

1、什么是绿色环保住宅小区

绿色环保住宅小区是绿色建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复杂、多因素、多层次特点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目标,综合生态自然与人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从而建立在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基础上,结合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多级传递、循环再生的原理,具备系统工程方法与多学科现代科技成就于一体的在使用中能够自我组织、自我调整、自我维持,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新型居住小区。

2、我国绿色环保住宅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对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缺乏足够认识

从开发商的角度在小区建设过程中着重于“绿”,宣传上将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的概念简单化,从建设过程中不遗余力的种树种草增加“绿化率”,而针对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的生态环保,使人居与自然生态平衡,对各种自然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的概念来讲所建立的小区根本达不到要求。

从居民的角度更着重于环境的改善和养生的需要,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绿色环保小区真正的含义,因此,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广大居民在概念和认识上根本没有完全的明确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的真正用意。

2.2盲目跟风,淡化地域特色

从我国的建筑风格上分析,建筑样式随着近年来国民对欧美等外国风情青睐而盲目引入到国内,从绿色住宅的概念上来讲,由于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因此将他国的建筑风格盲目的搬到国内并不能在生态及人居生活融合方面起到效果甚至起到反面效果,盲目跟风不但使我国建筑特色淡化而且显得冗杂。

2.3绿化质量不高,重人工轻自然

在住宅小区中,绿地景观环境是居住者对居住区域的第一印象,而从这一点开发商在设计和施工中就将大量草皮植入进来,但是在绿色环保住宅小区概念中,讲究生态环保、循环利用,草皮看着好看但是成本高造氧少,仅靠高绿化率根本达不到相应要求,而且设计本身就没有完全的考虑到生态循环的要义。因而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反而对居住者没有多少本质上的改变,对环境来说改变也是微不足道,从这个方面看,现代小区的建设有一部分都成为了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的反面教材。

3、构建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的对策

3.1树立消费者绿色理念,对绿色环保住宅重新认识和定位

消费者需要树立起全新的消费理念,纠正以绿色视野视为绿色环保的思维误区,在普及和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健康知识以及生态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使消费者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绿色住宅小区能够发挥的功能和优势,消费者的心态和愿望将能够指引市场的走向,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只有消费者完全了解了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的真正概念,开发商及建筑商才会真正意义上的去进行探索、设计和建设符合要求并真正实现节能减污、环保健康的绿色环保住宅小区。

绿色环保住宅小区在建筑和设计方面投入了先进的技术和材质,因而在环保节能及工艺性能上才能实现效果,所以在价格上较普通房产的价格偏高,但是绿色环保住宅的好处在于节能、舒适且健康,通过未来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持续的省钱,从而使购房者前期投资后期能够获得额外的收益和效用。如太阳能大大节约用电、热资源等为居住者长期提供收益。

3.2消除开发商顾虑,寻求市场开发策略

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的建设任务终究是需要开发商来完成的,针对绿色环保住宅小区高投入的前期特点,恐怕会引起很多开发商望而却步,因为绿色环保住宅小区虽然是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但是高投入是前期开发商需要承担的问题,而高收入是购买者和社会分享的,因此,这对开发商从建筑小区赚钱的角度来看是相违背的。

但是当绿色环保住宅小区成为一种社会需求时,这一领域的市场也就打开了,虽然消费者不能完全的引导市场需求,但是从绿色环保住宅小区利国利民的角度以及在生态环保及均衡共生的强大卖点的基础上,开发商可以进行绿色住宅小区的进一步研究,从创新的角度积极开发绿色住宅市场,并且在价格定位方面能够灵活,具有价格弹性,从而面向更多的消费人群,从而开拓消费市场,在开发商获得合理利润的基础上,形成消费者与开发商两者都能承受的均衡价格,进而在占领市场的同时获得利益,最关键的问题是实现了绿色环保住宅小区取代传统住宅小区的问题。

3.3政府加大力度,建立评判标准和认证体系

房产买卖市场并非只有消费者和开发商,还需要政府相关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综合近年来市场中以盈利为目的出现的一些违法违规现象及“豆腐渣”工程,需要政府拿出力度坚决杜绝和消除类似房产的出现,不但危害消费者,也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加强监管和检查的同时,政府需要整合和借鉴国外绿色环保住宅小区建设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和改进:(1)加大宣传力度,向消费者灌输“绿色”理念,从而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认识到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的优势,使更多的消费者住进健康、环保的房子里,为环境和消费者自身都带来了帮助。(2)加快制定和完善关于绿色住宅小区得而评价标准认证体系。在对绿色环保住宅小区进行评价和认证的过程中,政府不但要检查房屋及附属工程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还要兼顾小区内部的生态系统是否能正常运作并达到期望的效果,并结合所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严格规范和要求,使未来的绿色环保住宅小区向着质量越来越好,生态功能越来越全的方向进步。从而造福居民的同时,为我国的生态环保事业添砖加瓦。(3)给予开发绿色住宅的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绿色环保住宅小区利国利民,因此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的支持来鼓励开发商集中精力开发和研究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的建设,促进我国绿色环保住宅小区的建设速度。(4)重视设计阶段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理解,推广绿色生态住宅的成功案例。针对各个不同地域环境加强地方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成功案例的推广,为开发商提供借鉴成功案例的机会和视野。

4、结束语

绿色环保住宅小区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必备的住宅要求,人们的理念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这种生态循环,环保健康的住宅的需求将越来越高,而这种需求也将随着政府的大力宣传及倡导而形成当下主流的住宅需要,而随着这样的趋势,通过政府给予开发商相关有利政策支持及工程监督,必将带动社会各个方面响应号召,促使绿色环保住宅小区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翟超;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建设部提出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J];建材工业信息;2001年09期

篇3

毫无疑问,绿色农业是一个很有大有可为的行业,前段时间中国PC业的老大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退休,除了这个热门的话题外,联想农业板块的掌门人陈绍鹏的到任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与其说是业界对陈绍鹏的关注倒不如说对PC翘楚如何对农业感兴趣的关注,实际上中国知名企业投资农业产业的不在少数,但是也有一个令人尴尬的现状,比如大家熟知的低温冷鲜肉第一名雨润集团,雨润是从农业产业起家,但是今天的雨润,农业食品行业并不占雨润的销售额多少,相反打着农业的牌子干着房地产的活,集团公司产业多元化是企业做大规避风险的必选之一,但是起家的行业占比总销售额越来越少,也能说明问题,那么雨润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做的太难太累,来钱慢。有人说企业是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其实没用错,但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是生存壮大,快速的生存壮大才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抗风险能力强大后,才有可能去做一些更难做的行业。

最近也在接触这个行业,从了解中感受到做中国绿色农业的问题,用一句挨千刀的话说:机遇与挑战共存。先说挑战,挑战就是现在的市场缺乏信任,消费者对商家不信任,个别商家甚至是知名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造成了整个行业出现信任危机,以至于如今的市场工作更加难做,你说什么,消费者都怀疑,你做什么,消费者也认为是作秀不靠谱,这个就是挑战,同时安全问题的频发,也把市场给空出来了,对于健康的关注,对于安全的关注,是消费者第一选择,为了安全为了健康,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去得到,在我们嘲笑日本企业在山东几年不施一点化肥种植农业的时候,殊不知人家的绿色农业产品在以超高价脱销。

绿色农业,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前提:真的绿色。

篇4

绿色营销是在人们追求环保、健康、生态平衡和安全的意识形态下发展起来的新型营销方式,而传统营销方式是以利润为驱动发展的,所以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绿色营销是对自然、对社会、对全人类负责的新型营销模式,以往的以打破自然生态平衡为代价的经济模式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这样后果的可怕,而绿色营销正是一个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地球同时又谋求经济发展的最佳营销方式。绿色营销更注重企业形象,使企业由产品销售逐渐增加到理念与产品共同销售,当一件事物有理念和信仰作为支撑时便是不易被轻易打倒的,这无疑使市场营销整体更上了一个层次。绿色营销创造了永续经营的经营模式,真正响应和落实了可持续发展,使企业更加活力长寿。

二、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意义与优势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梁士伦教授认为,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虽然目前还没有实现可观的收益,但在绿色消费氛围和企业品牌形象建立起来之后,通过绿色营销实现盈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充分说明了实施绿色营销是非常明智之举。

(一)符合科学的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野生动物基金会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使用。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中小企业通过实施绿色营销响应了国家号召,又为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二)有助于塑造企业形象。

中小企业秉承绿色理念,选用绿色能源,生产绿色产品能美化提升企业自身形象,建立独特竞争优势。同时,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可循环多方利用,能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三)有助于增加经济效益。

由于绿色产品所包含的环保价值和技术含量较高,价格将高于平均水平的产品。这样收入抵消多付出的成本后,仍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市场。

近年来,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将“绿色含量”作为限制进口的非关税措施。开展绿色营销,将会有利于解决这一出口难题。同时,正是中小企业特有的小规模带给中小企业在绿色营销中独特的优势。因为生产规模小,所以投资风险小,而且便于根据目标消费者需要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形式营销方式,能灵活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同时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形成产品积累经验和品牌忠诚度。

三、我国中小企业绿色营销的实践

现今,绿色营销在西方国家已经普及,做不到“绿色”的国家反而会受到社会和消费者的谴责。而相比之下,我国的绿色营销起步还较晚,但仍有不少企业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也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选择开展绿色营销,下面便举例说明一些企业对绿色营销的实践。

(一)小毛驴市民自主农园。

小毛驴市民自主农园位于北京西郊凤凰岭山脚下,占地230亩,是由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同建立产学研基地,由国仁城乡科技发展中心负责。小毛驴农场是一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居住在城市里的居民越来越多地向往乡下栽瓜种田的农区,想体验一下耕种与丰收的喜悦。小毛驴便是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农场,它推出各种出租项目,种地、养鸡养鸭、钓鱼等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同时他还是一个采取先进生产设备的有机农场,不用化肥和农药,培育出完全无公害的蔬菜,饲养家禽不加生长素,真正实现纯天然。小毛驴的绿色有机蔬菜一上市便取得广泛关注与消费者的喜爱,各家媒体纷纷报道,又进一步促进了其产品的销售,扩大了其知名度。

(二)银鸽造纸。

提起造纸,很多人习惯性得将其与“破坏植被、重污染”联系在一起。位于我国河南省的银鸽造纸开创了环保造纸的先河。银鸽造纸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东部,距离城市生活用水来源的沙澧河很近,属于重点污染防治区。2004年为了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环保节约、规模扩张”的发展目标,结合中国环境科学院和黄河水资源保护研究所的研究成果,银鸽公司对多项生产技术进行了改革创新,开发先进的“漂白麦浆草”制浆工程,使原木浆的利用率提高1倍,污染排放量也在安全数据以内,对燃煤锅炉和碱回收炉也进行了改造,并配备除尘器以保护空气质量、保护工人健康。废水的处理也根据生物工程的原理引进一批以污染物为食的菌类过滤器,处理后再排放。对各类噪声源也作出降噪、隔声的举措。此外,银鸽还设立了公司环境保护部,使对污染的防护与治理及时而有效。2008年银鸽入围第五届中华宝钢环境奖,是河南省唯一入围的造纸企业。

(三)神木兰炭。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区,有着丰富却又不可再生的丰富矿藏。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煤炭也进入低谷区,为了提高产量,获取利润,榆林市的煤矿企业纷纷采用土法炼焦的制煤方法,这一生产方式对生产设备并无限制并且产量高。一时间榆林市大到企业小到各家各户都掀起了制煤热潮,而带来的后果是因为毫无章法的冶炼浪费了大量煤矿资源、不经处理就排放的废气使该地区空气急剧恶化,烟雾弥漫,榆林也因此被称为“黑三角”。从2004年开始,在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引导与支持下,神木县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先进的兰炭生产线,并对小户企业进行整合成为一各有规模有全套管理体制的新型煤炭企业。在环境问题上也予以重视,尾气进行脱硫处理并对一些可燃气体进行综合利用,污水经过过滤加工循环利用,实现了生产规模化、工艺节能化、操作自动化、环保标准化。“神木兰炭”于2012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并在全国开始推行,实现了由地方产业向国家新型产业的转变。

四、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案例发现,以上实施绿色营销进行改革创新的中小企业都取得重大突破并在社会层面获得很好的反响,但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转型都是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乘着新科技的东风发展起来,这不免使我们思考实施绿色营销先决条件的重要性,这些企业给广大企业做出了示范,但现实中的实践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下面让我们分条探寻绿色营销在实践中存在的障碍。

(一)营销理念落后。

目前,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是追求表面所得利润和短期经济效益,环保意识淡薄,目光短浅,忽视了对资源不完全利用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更大的损失。由于缺乏对最新消费风向的认识,丧失了提升企业差异化和竞争力的机会,还有部分中小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市场,但因守旧心理和对风险的顾虑还是放弃了绿色营销。例如,在2004年发生在四川托江干流水域的工业废水污染事件,给水质造成极大污染,当地渔业也因此受到极大损失,而以这一水域为人民生活、工农业用水来源的成都、资阳等地也因此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这便是因近失远,因小失大的典型案例,我们应铭记在心,杜绝此类悲剧的重演。

(二)生产技术、管理方式滞后。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而绿色营销的核心要求即是改革生产环节,追求物耗、能耗的最低率,生产绿色产品,因此技术问题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我国是铅蓄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众所周知,铅属于有毒性的重金属,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人体造成极大伤害。但因部分企业生产技术落后、规模小,又缺乏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使得近年来发生的铅污染事件屡次发生,威胁人民健康、影响社会安稳和谐。对此类事件的整治处理也已经迫在眉睫。

(三)消费者的认识不够,消费能力不足。

在全国范围进行的环保民生指数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公众的总体得分仅为42.1。说明公众全体环保意识淡薄,再加上绿色产品相对价格较高,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一,有些地方民众的收入只能解决温饱,使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而这种情形,更使得中小企业缺乏开展绿色营销的动力。

(四)绿色营销政策尚不成熟。

由于我国环境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和明晰性,市场尚未形成一个完善有效可执行性强的管理体制,许多地方政府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坐视不管。使得产品市场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一些以严重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产品以及一些贴上绿色标签,以高价贩卖的普通产品无人监管。比如,在2010年对南方多省家居业的抽检中显示,因家具力学性能不合格、已破旧材料冒充高端家具、重金属含量超标、甲醛等有害气体超标的产品超过40%,让人惊诧不已。市场上因产品质量引起的纠纷屡见不鲜,为何这些产品仍能横行于市场,这就需要国家相关政策与监管力度的加强。

五、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一)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司法部门根据市场机制对有不足的环境法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落实可实施性,改正之前在细节上的模糊性。同时,加大宣传,使每个人都懂法用法。执法部门也要加强执法监管力度,秉持法律的严格性,对违法乱纪、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严加惩罚。在政策上对绿色产业加以扶持,对引进的先进环保的生产设备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在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给予人才的支持,帮助推广与宣传绿色产品,给予税务方面的优惠。

(二)树立环保意识。

由于我国民众环保意识较低,对产品的绿色与健康的要求随之也低。尤其在中小城市,尤其在中小城市,由于价格因素,多数消费者不把是否绿色环保健康作为衡量产品的标准。而增强社会性的环保意识,不仅对推进绿色营销有积极作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活垃圾的处理、水的节约、吃饭穿衣不铺张浪费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有利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响应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三)树立正确经营理念,培育绿色文化。

上文的分析中已指出,不少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只顾利润而对社会自然缺乏责任心,只顾眼前缺乏长远考虑,而要改变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必须使中小企业经营者明白新式绿色营销能带来更大利润。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向其讲解实施绿色营销给产品带来差异化营销能带来的利益,优化后的品牌带来的效益,资源循环利用、低污染带来的长远的利益。明确了这一理念,也就创造了下一步实施绿色营销的动力,并进一步地将这种环保理念、绿色意识推广到全体员工,培育一种良好的企业绿色文化。

(四)将绿色营销从研发、生产到出售每一步落到实处。

篇5

绿色消费中有“猫腻”

“我们看到的很多概念不过是美化产品的包装。如果你再深入追究一下,你会发现很多公司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环保。”美国旧金山一家倡导绿色生活的杂志《成品》的副总编朱莉亚・克斯古夫指出。

从节能灯泡到无公害蔬菜,从低油耗的家用轿车到冷水洗涤的洗衣粉,绿色消费已经成了当下最时髦的概念。几乎所有的生产商都在绞尽脑汁给自己的商品穿上绿色外衣,谁也不想让自己的产品被指责为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

上世纪90年代,一家德国的环保杂志指出,国际著名运动品牌耐克,其运动鞋的气垫中填充了六氟化硫(SF6)――

一种超强的温室气体。为了消除不良影响,耐克公司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投资数千万美元研制生产不含SF6气垫的新工艺,终于在2006年推出了用氮气代替SF6的Air Max 360。尽管一双鞋的售价高达160美元,依然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那些零售商也不愿放过“绿色消费”这一时髦概念,瑞典最著名服装卖场H&M在去年春天专门推出了绿色消费区,出售以有机棉为原材料的服装。所谓有机棉,就是在农业生产中以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自然耕作管理为主,不许使用化学制品,从种子到农产品全天然、无污染生产的棉花。

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零售商卖的是纯天然的棉质服装,这些服装很可能是通过要消耗大量能源的飞机空运来的。另一个“伪绿色”的例子是很多商家曾经大肆推广的“纯素鞋”――没有采用动物皮革的帆布鞋,事实是,这种鞋的原材料虽然不是动物皮革,却含有大量的乙烯基,一种能够产生致癌物的化学成分。

很多欧洲国家近年来不遗余力地进行“漂绿”工程。一些民间企业拿环保包装自己的品牌形象,政府也以全面绿化自身为政策。但是,欧洲之所以得以优雅地高唱环保,很大的原因来自他们把工厂移转到了他国,这等于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算在他国头上。即便是由世界著名摇滚乐队U2的主唱波诺以环保名义创立的服装品牌Edun,也只能算是又一个被“漂绿”的案例。Edun的服装材料虽然以天然有机棉为主,但其服装的生产基地都设在了秘鲁、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这个品牌的主打理念是贸易公平和社会责任,虽然也很有意义,但并非纯绿色的。

你的消费方式够绿色吗

专业机构的认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些参考。位于荷兰的“产地”(Made-By)是一家专门追踪服装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的机构。他们能够找出每一根线头的产地,评判其制作工艺是否环保。他们的网站上有很多经过他们检验的服装品牌。位于美国的国际林业委员会会给符合环保标准的木制产品发放证书,证明该产品的原料并非乱砍乱伐获得的。消费者可以在省略的网站上看到符合要求的商品名单。美国环境保护局也专门推出了名为“为环境而设计”的环保项目。凡是被此项目认可的产品,都是化学成分达标,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

此外,还有一些商品会在包装上标明由专业机构颁发的绿色环保标志。最著名的标志要数同样由美国环保局推出的“能源之星”(EnergyStar)标志。拥有此项标志的产品说明其能源消耗符合美国环保局和能源部共同制定的节能标准。如果你在购物时能认清这些熟悉的标志,不仅可以买到节能的产品,还能替自己省钱。

篇6

一、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主题

全省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低碳日活动主题是“工业低碳发展”。

二、宣传形式

采取媒体宣传、网络宣传、事迹报告会、专题讲座、宣讲团巡讲、技术交流会、展览展示会、现场体验活动、悬挂宣传条幅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宣传内容

(一)开展节能低碳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宣传展示、技术交流、互动体验等方式,积极宣传节能文化、普及节能知识、提升全民意识,培养广大民众勤俭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深入报道企业先进技术及典型案例,推广节能新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

(二)开展节能低碳进校园行动

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为重点,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贴近学生、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实践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形成勤俭节约人人尽责、节能减排人人担当、绿色环保人人作为、生态文明人人践行的校园新风尚。

在青少年中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普及节能低碳知识。在青年中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创新创效活动,组织发动优秀青年走近青年志愿者、青年环保组织和学生社团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手段,倡导低碳生活理念,营造节能环保氛围。责任部门:省教育厅、团省委

(三)开展节能低碳科普宣传行动

广泛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科技示范活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与低碳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动相关产业的低碳升级改造,引导全社会把使用节能减排创新产品作为一种自觉行动。责任部门:省科技厅

(四)开展节能低碳进企业行动

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19年)》,大力宣传并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多种形式在工业企业、园区宣传一批绿色制造企业的重大技术、典型模式以及标志性产品。重点宣传普及工业领域节能低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知识,引导企业职工自觉参与节能低碳行动,形成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组织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从自身推动工业低碳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全省低碳日前后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业低碳发展经验宣传和交流活动。

督促国有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与装备,发展低碳、清洁、高效能源,推广节能减排降碳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带头履行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社会责任。指导省属国有企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节能、节水、节地及减碳等活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有企业建设。

组织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将生态文明作为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组织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开展以“三比一降”(比创新、比技能、比管理、降能耗和排放)为主要内容的对标竞赛活动,促进完成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责任部门: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

(五)开展环境保护宣传行动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新《环境保护法》,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充分利用节能宣传周活动引导全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积极弘扬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通过创新开展全社会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当中来。责任部门:省环保厅

(六)开展建筑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开展建筑领域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及消费。积极宣传更高水平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性能要求。重点宣传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特点,引领节能建筑新标杆。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推广绿色建筑使用技术、产品和高效运行管理措施。结合旧城更新及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及危房改造等工作,宣传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宣传力度,提高运行效率。积极鼓励公共建筑建筑业主及使用人开展能效对标,引导公共建筑物业管理单位设置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专业人员,实施专业化用能管理。鼓励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按《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等进行设计和建设。加强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提高农房节能设计和建造能力。积极研究适应农村资源条件、建筑特点的用能体系,引导农村建筑用能清洁化、无煤化进程。责任部门:省住建厅

(七)开展交通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大力宣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充分利用视频、微信、海报等多种方式,在车、船、路、港领域宣传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节能低碳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进港口电能替代和公路绿色拌和站。积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倡导公众绿色出行文明出行,营造绿色交通氛围。责任部门:省交通运输厅

(八)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

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清洁炉灶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加快推进节水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主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加大技术咨询和宣传培训,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节能意识。责任部门:省农委

(九)开展商务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以“创建绿色商场,推广绿色技术,促进绿色回收”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流通领域宣传活动。加大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流通企业按照《绿色商场》标准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采购绿色商品,开展节能产品促销,在营业场所布置节能环保宣传标识标语,引导绿色消费行为。鼓励流通企业使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开展节能改造,组织节能技术产品设备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对接,举办节能技术交流会、改造案例分享会等,促进流通企业发现节能机会,挖掘节能潜力。举办社区绿色兑换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册、图板展示和技术人员现场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识。责任部门:省商务厅

(十)开展媒体宣传专项行动

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节能低碳理念和知识,宣传接地气、贴近性强的节能低碳技术,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责任部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十一)开展节能低碳进机关行动

积极发挥公共机构在节约能源资源中的表率作用,深入宣传贯彻《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组织各级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带头普及节能常识,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践行垃圾分类,倡导低碳出行,共享绿色环境,推进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医院、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培育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厚植绿色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深入、持久、自觉行动,以高效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责任部门:省管局

(十二)开展建设美丽家园行动

在城乡妇女和广大家庭中持续倡导节俭养德、低碳环保理念,引导妇女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身体力行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影响他人、奉献社会,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吉林。充分发挥妇联系统所属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开展节能低碳、绿色生活、节俭养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增强妇女和家庭保护生态、节俭节能、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责任部门:省妇联

(十三)开展低碳发展宣传行动

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积极宣传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意识,选择优秀案例展示工业低碳发展成果和成功经验,推动工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开展低碳行动。各低碳试点单位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全省低碳日前后开展宣传和交流活动。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协同配合

全省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涉及部门较多,宣传覆盖面较广,任务艰巨而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全面开展好本地区、本领域的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

篇7

关键词:绿色管理动因与机制绿色管理的框架

1绿色管理的概念

绿色管理就是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的最终改善为根本目标,以企业全员参与、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多种多样的方法为手段,逐步降低人类给予大自然的环境承载负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转化为外部经济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动员企业内各部门、全体职工及有效地影响供应商和销售商,通过对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至消费后的废物处理这一全过程的废弃物、毒物的产生与排放的数量及质量的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削减人类的生产消费对人类自身及环境的不利影响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等全部活动。

2绿色管理的动因及内在机制

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大致经历了自然净化阶段(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以前)、末端控制阶段(20—60年代)、清洁生产阶段(60—90年代)及绿色管理阶段(90年代以后)四个阶段,这些阶段的逐次更替,是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高度联系在一起的。在自然净化阶段,纺织工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能源、钢铁、化工刚刚起步,此时的污染还比较轻;到了末端控制阶段,汽车、钢铁、电力等能源工业、化工、通用机械等产业逐渐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并成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的三废急剧增加,迫使人们对三废的排放量进行控制;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末端控制丝毫不能遏制环境的急剧恶化,于是,人们便转而在企业内从源头、从整个生产过程来控制三废的产生与排放,且将其逐渐渗透到消费领域,这便是清洁生产阶段;当消费与生产在环保方面实行联动,环境保护已进入全员、全过程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多种多样的手段共同作用的新阶段,这便是绿色管理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清洁生产就是绿色管理的初级阶段。绿色管理也被称之为全面绿色管理(TotalGreenManagement)。

2•1顾客需求的变化是跨国公司绿色管理的基础

工业化的加速,全球环境污染日趋恶化,已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国际机构的大力推动,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股强大的“绿色消费”热潮兴起,从土布时装、野菜、绿色包装、绿色食品到绿色建材、乡村别墅,从绿色家电、生态玩具到绿色汽车,如此等等,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都正在逐步被“绿色化”。在买方市场的前提下,顾客处于支配地位,顾客需求的转变,对厂商而言,就是一道道“圣旨”,厂商唯有趋而奉之,才可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2•2法律及方针政策是强制性和诱导性因素

环境法规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强制性动力:许多发达国家都走过了一条以法治理环境的道路,即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和法规来达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管理观念发生了根本变革,多种环境管理手段并存,其组成是“革命+控制+市场调节+观念更新”。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各国环境法规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特别是1992年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一些国家都在努力研究如何使环境法更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如何使环境法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

政府的方针政策对环保产业的发展起诱导性作用:自90年代以来,各国技术政策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原则,选择和确定国家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制定相应的计划,并组织、协调产业界进行研究开发和相应的转化。美日提出了“大型项目研究开发计划”,欧盟制定了“科技发展总规划”。美国政府在发展环保产业中的支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美国从1993年开始制定“国家环境技术战略”,1994年“面向可持续未来的技术”。美国的国家环境技术战略主要内容有3个方面:首先展望未来,说明环境技术与环保产业在未来将起关键的作用;其次确定政府、企业、各种组织的角色:最后为实现这些战略提出目标,制定行动方案。

2•3跨国公司的市场地位决定其必须率先推行绿色管理

跨国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成为绿色管理的领先者。一般而言,跨国公司都是那些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者或挑战者地位的大型企业集团。这种特殊的市场地位决定了跨国公司必须对社会的发展动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从中寻找其他公司尚未曾意识到或即便意识到也无力把握的巨大商业机会。那么,上述消费者需求的巨大变化,对跨国公司而言,既是巨大的挑战,更是巨大的商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绿色需求带给跨国公司的将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谁能率先成功推行绿色管理,那么谁就将在日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并依托绿色管理标准的制定来驾驭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从而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2•4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是跨国公司推行绿色管理的现实基础

当前,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绿色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而且日益明显地成为继“反倾销条款”之后的又一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现在,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利用国际公约尚未出台的有利时机,抢先树起一道道“绿色壁垒”,使其或者成为既成事实,或者成为谈判筹码。这不仅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庞大消费市场的认可,而且可以使广大发展中国家跌入“绿色陷阱”。

“绿色壁垒”的种类有: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等。这样,跨国公司推行绿色管理既为自己带来了绿色屏障,又为对手设置了进入壁垒。

3绿色管理的内容

根据前面所下的定义,绿色管理是一种追求环境影响最小化,以企业全员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多种多样方法为手段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因此,它必须涵盖企业的一切活动,而且还意味着企业必须将其活动的触角伸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具体说来包括研究开发的绿色战略、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绿色再循环、绿色审计、绿色沟通等八个方面。

3•1研究开发的绿色战略:

研究开发的绿色战略就是在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中,以环境影响最小化为原则而作的一系列战略抉择。不断上升的废物处置成本、对填埋场使用的严格限制、对未来产品可靠性的关注及优选的可能性都迫使R&D机构考虑废物最少化战略。有效的计划程序能帮助R&D机构制定令人满意的方案:不仅能遵守环保法规,而且有助于减少事故和增进雇员安全,鉴于废物产生的不规则性,故必须设置一套持续的而非周期性的环境评估程序。

一般而言,研究开发的绿色战略体现在企业的整体绿色行动计划中。美国3M公司在这方面的实践是很有说服力的。该公司从1975年开始实施3P(PollutionPreventionPays),该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从源头预防污染,它是通过产品再设计、程序修改、装备再设计及资源恢复(再利用)等办法来实现;从1987—2000年,该公司又进一步实施新的计划即3P+计划(PollutionPreventionPlus),这是一个更加组织化的计划,企业的所有机构和成员都被动员起来投入环境管理;而今,该公司又允诺将实施“后3P”计划(Beyond3P),这一计划的焦点将集中于环境友好问题,该公司确信,它将因环境改进计划的有效实施而带来产品在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的充分的竞争力。

3•2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将环境影响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参量的那一类设计,具体说来就是在生产地点、原材料、工艺、产品性能和构造及后处理等诸方面,以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最小为准则而进行的一系列决策。

从输入、生产、使用到处理的任何绿色营销行动都应从绿色设计开始。源头削减和废物管理是减少废物的两个大的设计战略,由于源头削减强调预防而不是事后治理,所以它优于废物管理战略。源头削减包括三方面:减少重量;进行材料替代;延长产品寿命。废物管理包括:为便于拆卸而设计;为可再制造而设计;为可堆肥和焚化而设计。为环境而设计是柯达公司的设计准则之一。该公司的做法是找到削减用于制造产品的材料量的途径,确保新产品对环境有尽可能低的影响,并保证这些产品能尽可能安全和廉价地制造出来及被使用。通过为环境而设计计划,柯达公司指导供应商设计环境上更友好的零部件。

3•3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就是以实现废物排放最小化为目的而在生产环节积极推行各种措施以降低废物的一系列活动。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源头削减,即通过材料管理(存货控制和原辅材料控制)和生产管理(改进房屋管理,改变材料,改进工艺流程,使用新装备,产品再配方)来实现;二是再循环和再使用,包括厂内和厂外两部分;三是其它方法,包括减少体积容量、焚化、废物处理等。

戴尔计算机公司通过革新装配和制造方法而取代了胶水和胶粘剂的使用,这种做法既使得配件和附件可以更有效地循环利用,又大大地减少了装配时间。

3•4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就是按照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最小化的原则,而进行的对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及包装后处理等的一系列选择决策。

包装在产品的分销和使用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尽管包装对城市固体废物有重大影响,但包装设计者还得考虑在环境影响之外的其它几个因素。作为绿色包装设计者要牢记的最重要因素不是为了绿色的缘故而对包装效果妥协。鼓励研发部门开发新的包装形式是极其关键的。一个整体性的、综合的而非局部的减少城市固体废物的途径才可以取得减少废物的最大化。在包装中使用再循环材料能有效地减少城市固体废物。此外,再循环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对绿色包装的推行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988年,宝洁公司首次向市场推出可100%再循环利用的塑料包装容器。在1989年,汰渍、丹妮等的包装容器均已包含了20—30%的可再循环的内容,这标志着大规模塑料再循环的时代的开始。

3•5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就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在生产、消费及废物处理各阶段中对环境基本无破坏作用的产品,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绿色营销的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营销,绿色营销所涉及的是高性能、低成本、高便利和对环境无害的产品。此外,产品还应衬托出公司的绿色形象。制约绿色营销的因素有:公众的不信任、各种各样观念的干扰、环保规则条款过多、有关绿色的声明极其混乱、对消费者的教育滞后、萎缩的销售、消费者对生活方式改变的意愿、市场份额及销售市场定位等。

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的要素有:经验、价格、质量、广告、环境记录、绿色证书保证人的地位等。绿色消费者的群体特征:在美国,25—40%的人口是积极的环境保护主义者,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绿色消费者主要集中于35岁以上人口群体,同时与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也表明,人们只有在基本生活水平得以实现以后,才会对环境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

必须采取一种更加积极进取的、目标明确的行动,才可能赢得绿色消费者,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如今,绿色产品已挤入传统产品市场。企业必须设置一套系统以利消费者识别,同时提升绿色产品的形象。公司还应实施产品管理计划以降低环境风险和避免环境恶化。

柯达公司一次性相机的营销成功为此做了很好的注解。在八十年代,柯达的一次性相机的营销远落后于富士的同类产品,但在90年,柯达开始实施绿色营销计划以后,柯达的一次性相机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优势。柯达公司通过发起绿色营销活动、实施绿色标签与绿色标志、还有有效的产品管理、再循环计划等收复了大片河山。特别是再循环胶卷盒、胶卷轴和胶卷仓等,既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又由于再循环计划是与洗印部联手实施的,后者负责收集和回运,从而有利于公司与洗印部等中间商一道扩大市场占有率。

p;3•6绿色再循环

绿色再循环就是将在生产过程、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废物和残次品加以充分有效地再利用,以最小化环境影响的一系列活动。

绿色再循环有很多益处:一是通过减少初级材料的加工处理,可节省能源;二是再循环能减少污染;三是通过消除处理或处置废物的需要,可降低成本;四是废物材料的收集、分类、加工处理,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

绿色再循环的管理:再循环的目的是从用过的、刮擦损伤的产品、部件和材料中回收尽可能多的价值。如此,公司能增加收入和使废物最少化。再循环可被用于回收消费前或消费后的废物。消费前产生的废物,是在生产期间在制造过程之外所产生的废物。消费后的废物即消费者扔掉的废物。再循环既可以是闭环的也可以是开环的。闭环是指材料被重复利用以生产同样的部件或产品,此可显著减少初始原材料的需求,但污染和毁损是一重要制约因素。生产期间的废物可用于闭环。在开环再循环中,再循环材料被用于生产不同产品,例如,食品包装材料被用于生产凳子和梳子,但开环不减少对初始原材料的需求。要成功地实现再循环,就必须捕捉和挖掘对再循环产品的需求,保证再循环材料的稳定供给,有使用再循环材料生产产品的强烈愿望。

在绿色再循环方面,柯达的一次性相机再循环计划自然是一个经典案例。不过,杜邦公司在这方面的作为也颇值得玩味。1989年,杜邦公司在取得了工业的再循环利用以后,通过与废物管理有限公司合资建立塑料再循环联盟而迈入消费后的塑料再循环,该联盟在随后的10年内每年有望再循环大约九万吨消费后的塑料。

3•7绿色审计

绿色审计是用于评估绿色行为表现的工具。根据美国环保机构(EPA)的定义:环境审计是一种系统的、文件记载的、周期的和客观的审查,也就是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既定的设备操作规范及那些满足环境需求的实践标准进行对照,以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审计目的:改进管理控制,确保遵守环境法规和公司规则,寻求成本改进的路径,作客观的、系统的自我评估。

审计程序:一准备:确定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队伍的形成,场地选择,制订审计计划;二审计:研究控制系统、测试控制系统、评价控制系统;三后续活动:准备审计报告,准备修正不足的行动计划。沃尔沃汽车公司的“环境影响评估”这一举措是一极好的例证。在沃尔沃的任何环境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就是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沃尔沃公司在其内部设置了独立的环境技术开发部门,它是一个内部咨询公司,职责之一是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对生产部门采用矩阵来评估环境影响,对产品开发部门来说,通常使用的工具就是生命周期评价(LCA)。

3•8绿色沟通

绿色沟通就是企业为了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公关活动的总称。企业进行绿色沟通是为了获得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密切配合,以便更有效地推行绿色管理,保持竞争优势。

在环境运作方面,企业已取得显著的改进,然而,公众仍然觉得企业在环境方面是恶性循环。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主要在于有效的沟通,绿色沟通实质上涉及识别利益相关者,分析他们的需求。而后评估一个公司的行为表现,并确定在需求与表现之间的差距,采取行动以弥合这种差距,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公司的行为表现。认真地进行沟通的公司将受到回报:在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超级秘书网

沟通的群体:顾客、社区、雇员、媒体、投资者、民间环保组织、执法部门等。

可持续沟通的四个步骤:一绿色思想的培养;二观察成功的公司的所作所为:环保作为首要目标、源头削减、公开对话;三授权下属职员;四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在绿色沟通方面,庄臣公司颇具特色。该公司通过下列举措积极营造企业环保形象:一是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开展气雾罐的回收活动,“大家来关心”的宣传活动,“视为己任”活动;二是积极参与环境教育活动;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教育青少年三是积极与工业界的环境伙伴合作以促进环保活动:与供应商合作及与客户们合作;四是积极获取政府与环境活动的理解支持:参与持续发展的商务研讨,和政府对话,建立持续发展委员会。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总结: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环境管理由生产阶段———消费阶段———环境承受阶段的逐步深入,环境管理的领域也逐步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领域逐步拓展,环境管理的内容逐步增添,环境管理的参与者的范围也逐步扩大,而这与环境管理的三个基本阶段特征又是大致吻合的,只是绿色管理阶段的研发、设计、生产及包装等的基本内容较之于末端控制阶段和清洁生产阶段的相应部分都要大大的丰富和深入罢了。由此可见,绿色管理就是企业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监督、涉及产品和企业生命的全过程、使用多种多样管理方法的综合性环境管理。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四五十年代以前,世界的市场基本是处于不饱和状态,企业竞争的焦点是围绕“谁能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为核心展开的,最典型的是三四十年代的福特、通用等汽车公司;到了六七十年代,产品的量已渐渐饱和,消费者转向了对质的追求,于是,在七八十年代以产品质量著称于世的日本产品风糜世界;但到了八九十年代,消费者又已不再满足一般意义上的“质”,他们格外钟情于能给他们带来“意外惊喜”的质,即创新,此时,竞争的焦点转向了创新的竞争、变化速度的竞争,美国产品出尽了风头;到了二十一世纪,创新的竞争仍将是主角,但很显然,他会将顾客的相当一部分注意力让位于环境,即绿色管理将会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又一焦点。

二十一世纪将是跨国公司的世纪,也将是中国的跨国公司上演一幕幕“中国剧”的世纪,此话不假。随着国企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因条块分割而造成国企大而全或小而全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同时,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将走过其幼儿期,进长期和成熟期,这样,国企间的相互兼并、国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间的相互兼并以及其他类型所有制企业间的相互兼并,必将会使中国的跨国公司既大又强。可是,中国目前尚没有一家制造类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甚至离五百强的最后一名尚有很大差距。规模上的差距如此,在经营管理上的差距也更是巨大,这些巨型跨国公司大都已进入以创新和绿色管理来构造企业主要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而我们的企业大多尚处在以质量、成本、模仿性创新及清洁生产来构造企业核心能力的旧的阶段,这样,我们与国外的差距至少有二三十年,我们能赶上去吗?

中国加入WTO在即,我们将与比我们强大得多的跨国公司同台竞技,优胜劣汰是铁的法则,所以我们必须尽快走过旧的核心能力构造阶段,加快进入以创新和绿色管理来构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VasanthakumarN.Bhat.TheGreenCorporation-TheNextCompetitiveAdvantage.QuorumBooksWestport,ConnecticutLondon,1999

2SanirB.Billators,NadiaA.Basaly.GreenTechnologyandDesignFortheEnvironment.UniversityofConnecticutSrorrs,CTTaylor&Francis,1997

3薛求知•无国界经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4沈根荣•绿色营销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篇8

绿色包装其基本观念是指对人体无害且能循环加工使用的各类材料、物品甚至结构基础对商品进行有效保护、运输和信息传达。当然绿色包装的运用其前提必须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使用,且能将家庭或个人对商品使用后包装及附件残留处理难度值降到最低。一个好的商品包装不仅能够实现绿色包装所倡导的无公害、可降解,甚至在设计之初就会考虑将包装作为商品的附属品或其它可利用器具、结构、工具等等。因此基于绿色设计的包装,一方面除能实现包装功能上的需求外,另一方面则是在保证经济与环境良性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资源。功能与环保这两者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也是相互制衡,相互影响的。从事绿色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阐述绿色设计观念的同时实现功能与环保的最佳结合,不仅要考虑材料的筛选、结构的处理、元素的撷取、制造的工艺等,还要顾及到包装的拆除利用、废弃处理、回收加工等等环节。由于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各种涉及到包装工业的设备、材料、工艺和理念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带给人们的丰富物质基础也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接受某一商品不在局限于必须够用的传统观念,而更多的趋势在于追求对自身健康、环境保护需求。加之社会意识形态高度强调并传达由于人类无节制的消耗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导致的负面影响,更是催生了人们对绿色食品、绿色用品、绿色家居等一系列关系到人类未来美好命运与良性可持续发展商品的渴求。从而不断引发了绿色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引发了设计师发自内心的绿色设计观念,二者相互影响,达成共识,无疑导致了设计与应用“绿色革命”,也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绿色设计的影响下,包装设计也在“绿色革命”的大军中不断发展与壮大。基于天然无公害材料设计绿色包装以改良环境已成为当前国际包装产业、设计及创意与服务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计划的热点,也是国际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制定的目标之一。总之,消除对于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消除“白色污染”,发展“绿色包装”营造绿色世界,是各包装设计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21世纪乃至今后是我们设计应用绿色包装的良好契机,日益繁荣的国内外经济市场也是我们凭借设计绿色包装推广绿色设计的广阔平台。

2绿色包装在设计中的应用

绿色包装是包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在基于人类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的情况下提出了新的一个价值观,是值得关注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共同问题,而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这些共同价值所体现的就是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在绿色包装设计观念的影响下,绿色包装的应用也呈现出积极的态度。首先,在众多设计应用案例当中首先考虑的是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即指在商品使用完毕后其包装材料或容器材料能够通过再次回收加工进入下一批次的包装或容器的生产流程。在这方面使用最多的是玻璃,也就是液态商品如酒、果汁、醋、酱油等饮料、食材的容器包装。玻璃是一种高档包装容器,易于再生,可以复用和再生。并且是一种化学结构稳定、分子结构紧密,因而具备良好的密闭性和安全性,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液态商品的品质。同时,玻璃的使用覆盖面广,目前世界各国均建立了玻璃的回收体系与标准,也保证了一定的回收率。我国在玻璃回收方面,与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是由于我国早期玻璃回收加工生产工艺低下,能耗较大,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因此国家强行关闭了大量能源消耗碎玻璃加工大户和玻璃厂,致使玻璃瓶的回收率大幅度下滑,增加了垃圾运输和掩埋的工作量。可见,建立利用碎玻璃生产高档建筑材料的生产线,促进玻璃瓶的回收以及名牌白酒瓶的回收复用与防伪也值得研究解决。其次,除注重包装材料的重复利用外,在包装材料的选择上还应注意包装材料本身对环境影响的弱化。因此,采用植物加工材料,如纸张、棉麻等有机物构成的包装也是一种有效的绿色包装设计的应用手段。这类包装材料由于萃取于自然界,经过妥善处理可以再生制品或是经过填埋改善土壤环境。如图1所示,采用谷物叶茎加工的包装盒在质地上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所包装的商品在使用完毕后,包装只要经过简单的打碎、侵泡就可以进行再次利用,并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在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从包装材料和结构上的运用更要科学、合理,在材料的用量上要形成良好的成本意识,不仅达成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减少用量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一个合格的绿色包装需要根据相关的绿色设计标准,在满足产品所需包装在运输和销售上发挥作用的功能结构基础上要坚决杜绝华而不实的豪华包装,不能增加包装的多余结构增加包装生产的成本。如图2所示,作为一个本身就是环保商品节能灯的包装,其外观与结构通过简化设计,使造型形成了一个稳定性极强的三角形,不仅达到了节能灯在运输、销售和展示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需求外,也通过减少包装材料的用量节约了经济成本。还通过其独特而简洁的结构设计向消费者进一步传达了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消耗的环保信息。甚至是通过在视觉传达等方面的不断更新与进步,使商品经过图中包装后显得更加大方、更具性价比以及更具有促销功能。第四,绿色包装设计是与人生活需求息息相关的,也是人们接触商品的第一印象。因此,绿色包装的色彩设计如何使消费者产生轻松、愉悦、舒适之感,从而实现消费者心理的绿色商品审美观也是绿色包装设计需要关注的重点。一方面,包装色彩的美观是通过从多种配色中提炼出更多的舒适色彩,为发掘更多的色彩提供了表现方式,体现绿色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另一方面,在色彩上必须给人们良好视觉健康和视觉美的享受。从色彩设计学角度来说,绿色包装应该充分考虑到以上两点。在绿色包装的色彩应用上尽量采用符合包装商品属性的视觉舒适度较强的颜色,而非凭借视觉冲击力强、刺眼的色彩作为包装的主色调来刺激、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3结语

篇9

大家都知道,联通公司公关省消委会的CDMA手机平均发射功率调查报告成为今年“517”期间电信行业的最大新闻,也成了最能左右消费者对GSM和CDMA选择的最大新闻。该报告称,GSM手机的发射功率是CDMA手机的843倍。如果没有这个报告,联通CDMA的这个绿色概念始终不能落地,消费者始终会感到CDMA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无法真正产生购买的动力,而这个报告一出,所有这一切都变了样。这个一直以来联通营销当局最大的“软肋”终于被祛除了。正面说这是联通公关策略的一次胜利,反面说这是联通当局对公关策略的一次污辱。因为这样的测试数据暴了全世界的一个大冷门,超出了先前能够见到的所有的理论值和实测数据,而这样的数据竟然从消委会这样的一个机构的嘴里说了出来,我们感觉到消费者的意志又一次被联通所!这种条件下移动应该怎么办?个人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健全营销信息系统,特别是营销预警系统。市场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组织来负责此项工作。一个完整的营销情报系统应该包括内部情报系统和外部情报系统两各部分。有比较完善的内部情报系统同时,还要注意建立灵敏的外部情报系统。外部情报系统的触角应该延伸到供应商、商、分销商、政府主管部门、媒体、行业协会、消委会、行业记者、专栏作家、专业分析文章等等诸多“信息点”,严密监视一切可能的动向,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加工提炼出决策具有指导意义的东西,然后把它分发到那些需要这些情报的人员手中——即“把正确的情报传送给正确的人”,这是这个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另外,营销信息系统的诸多功能中有一个很重要那就是“预警功能”,这是内外部情报系统都都还有待进一步发掘的一项功能。比如可以通过对内外部信息的专门的分析不定期向决策人员发出“红色预警报告”,提醒决策者注意某一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其实如果经常注意阅读联通CDMA推出后的有关行业文章就不难发现,在联通的这一公关行动以前已经有分析文章明确指出了联通的这一“软肋”。如果情报工作早注意到这一点今后类似的情况或许就可以避免。

第二,注意发挥公关措施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全球很多知名大公司都一直很重视公关这一工作,公关工作也使这些公司在危难关头逢凶化吉,收益匪浅。大家记得的可口可乐的欧洲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联通的CDMA辐射这一案例更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第三,继续以 “沟通100”服务品牌来细分高端客户群。任何一个有效的细分措施的出台都可能分化一部分老客户,吸引一部分新客户。从前者而言联通的CDMA绿色概念出台分化了一些老客户,但从后者的角度而言,这个细分概念的推出未曾不是扩大了高端客户这个客户群。世界之大,什么样的人都有,喜欢联通所强调的“绿色”的人有之,喜欢移动所提倡的“服务”的人从一定角度而言更多,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任何一家独自垄断掉整个市场。但是究竟最终谁家的市场份额高,谁家的收益最大,那还要看大家怎样经营这个细分概念了,要看谁家的市场运作功夫到位(参见附图所示)。所以,目前对移动重要的是不能因联通的这一行动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而是要继续按照自己打造“沟通100”服务品牌的战略部署从容地走下去,用不仅包括公关手段在内的各种各样的营销手段制造 “沟通100”的市场新热点,吸引更多的客户选择移动的GSM网络,获取更多的“奶酪”。

篇10

关键词:绿色壁垒 国际贸易保护 环境保护

1947年《关贸总协议》第20条中将“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须的措施”和“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列为对自由贸易原则的一般例外的规定。因此,集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于一身的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最重要的贸易壁垒。

一、绿色壁垒的界定

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又称环境壁垒,生态壁垒。对于绿色壁垒的概念,理论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比如说:“它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国政府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对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原则”;“绿色壁垒是指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与安全为名,通过制定复杂、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限制或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一种市场准入制度”等等。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知绿色壁垒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本国的贸易,“绿色”仅是表面形式,是为了迎合现代社会中人民对环保和健康的更高要求以及规避相关国际贸易规则的限制,其实质是一种更新、更隐蔽、更有效的国际贸易壁垒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它比传统贸易壁垒更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符合国际贸易规则要求,迎合广大消费者心理需要,因此绿色壁垒也就逐渐成为取消关税壁垒后各国采取的最主要的一种国际贸易保护手段。

基于此,笔者认为所谓绿色壁垒应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繁琐的检验、审批程序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

当然由于各个制定国立法技术的不同、具体规定内容的差异以及操作方式和程序设置上的区别而造成符合或违背国际贸易基本准则两种后果,因而被区分为合理与不合理两种形式,但其限制进口,保护本国贸易的本质是无可置疑的。

至于合不合理,笔者认为关键是一个度的把握,因为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各国为了保护环境和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必然会采取一些措施规范进口行为,这些措施虽然客观上也会造成限制某些产品进口,但根本目的不同。这些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国际贸易中必需的,也是符合贸易基本原则的。

二、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应对绿色壁垒应采取的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频频遭受了来自国外的绿色壁垒障碍,出口严重受损。而由于我国绿色标准的门槛过低,又导致国外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和产品长驱直入。绿色壁垒的冲击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环境管理是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

所以我们应在充分认识绿色壁垒二重性的前提条件下,一方面突破国外的绿色壁垒,保护我国的出口贸易,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利用绿色壁垒,保护生态环境、人和其他动植物的健康,保护国内的民族产业。

1.跨越国外绿色壁垒的应对措施

在突破国外绿色壁垒方面我们可采取以下法律应对措施:

(1)坚持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加强贸易谈判

绿色壁垒的背后隐藏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利益的冲突,加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资金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又是发达国家以前对其他国家殖民掠夺造成其环境破坏恶果的延伸和继续。所以,在环境保护上,我们应秉承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由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在国际贸易中设置绿色壁垒也应给予其他发展中国家一个过渡期。我们应秉承这一原则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贸易谈判,突破壁垒。

(2)根据透明度原则的要求,建立“绿色贸易信息网”

WTO的透明度原则要求成员方所实施的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法令、条例、司法判决、行政决定都必须予以公布,以使各国政府及贸易商熟悉它们。因此,我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根据透明度原则的要求,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建立一个“绿色贸易信息网”,收集各国与绿色壁垒有关的信息,为我国应对绿色壁垒提供最及时、最准确、最完整的有效信息。

(3)认真研究有关绿色壁垒的经典案例,善于灵活运用WTO 争端解决机制

认真、深入研究有关绿色壁垒的经典案例,总结别国的经验教训,充分运用非歧视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以及谈判机制,主动申请斡旋、调解和调停程序,尽量把涉及我国的绿色壁垒纠纷案压制在磋商阶段解决,使我们的损失最小化。善于灵活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培养熟悉WTO实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的专业律师。

(4)根据WTO的规则完善我国现有的环境经贸法律法规,促进与国际的接轨,积极推动我国绿色贸易的发展 ①将我国签署的国际公约具体化、法律化

近几年来我国虽签署了十几项与贸易直接相关的环境公约,但是,有的公约在国内没有直接的法律、法规加以具体化,即使有的公约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撑,但很多是停留在行政立法的层次上,其立法层次也有待提高。

②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的不足

我国有些法律规定和WTO的原则有出入且相关法律没有很好衔接,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现有的一些法律规定。

③加紧制定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健全我国相关法律体系

当然,应对绿色壁垒仅靠我国现有的几部法律法规肯定还远远不够,它需要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需要一整套涵盖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包装、检疫等全过程的完整绿色壁垒法律体系。

(5)推广环境认证,完善绿色税收制度,积极推动我国绿色贸易的发展

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加强与其他国家环境标志的相互认证。完善绿色税收制度。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开征污染物排放税、环境服务税、污染产品税、生态环境税等税种,利用绿色税收手段调节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补贴实行清洁生产的污染控制和自然保护措施,以此促进企业改进生产方式,研制环保产品,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跨越国外绿色壁垒。

2.我国合理利用绿色壁垒的应对措施

另一方面,我国在积极应对国外不合理的绿色壁垒的同时,还应合理利用符合国际贸易基本原则的绿色标准,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人和其他动植物的健康,保护国内的民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