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内容

篇1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宏观管理;管理措施

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来说,其核心在于实际的实施。那么为了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顺利有效地实施,这就需要我们对其实施的过程进行严密管理。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充分的应用法律和经济以及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综合性的管理,通过土地利用的实施计划、项目的审核、基本区域的划分、土地利用执法检查、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的动态监测等方法,对整个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管理,这样才可以将其作用在社会经济中充分的发挥出来,让土地利用规划付诸于行动,做到真正的实施。

一、对于土地利用规划的认知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当地或社会的经济发展的情况及要求,综合性的去安排各个行业的用地。运用法律法规对城乡建设、土地开发以及各项土地的利用任务进行监督和规划,以便于这些土地利用活动都可以合理有序的进行,实现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来说,一般可以分为编写计划、审批以及管理等三个方面,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长期性工作,其核心工作在于规划的实施,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各项目标、发挥出自己对土地宏观调控作用的基本条件。相关的部门应该认识到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实施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和明确实施管理的目的以及要求,切实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工作,以便于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保障规划的目标实现。

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中的问题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规划工作中最重要的便是实施管理,它的好坏直接的影响到了最终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能否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也是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实施管理在实际的规划化工作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是对规划用地审批时的审核机制不健全,这就造成了许多的建设用地并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者是许多的用地没有按照先关的标准,超出了土地利用总规划的土地范围,违背了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些标准及相关条例。还有许多的地方政府对于当地的土地利用规划不重视,对于相关的审批不严格,这就造成了许多的地方建设用地紧张,对整个的管理造成了比较严重影响。

三、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中严格的执行建筑用地的审核机制

对于建筑用地可执行性的研究分析阶段,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的按照规定的程序以及标准来进行审核。不符合规定和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条例的不得通过审核。对于是属于国家或者省级批准的有关能源、交通、水电、矿业以及军事设施等等这些建筑项目,需要占据土地利用规划已经确定的建筑用地之外的土地,可以在用地的审核中,提出对于规划的调整意见或建议。未通过审核的建筑项目,土地行政主观部门不可受理建筑用地的申请。

(2)切实做好对于农业用地的审查工作

在对建设用地的审批中,各级的有关部门要按照土地利用总规划来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且由负责土地利用规划的部门发表出相关的审核意见或建议,对此建设用地是否符合标准和规划的计划负责。对于要求单独选择建筑地址的建设项目,并且已经加入到土地利用总规划计划中的,要及时的做好各种审核工作,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标准批准用地。没有加入到土地利用总规划计划中的,但是符合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按照相关调理的要求,及时的调整规划计划,并将调整之后的计划上报进行审核。对于没有加入到土地利用规划计划中,同时也没有符合相关条例的建设项目,但是确实需要的建设项目,需要对计划进行修改,同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上报审核。所申报的农业用地的范围,不能超过原有计划中城市和农村以及城镇的总建设用地范围。因为特殊原因,小部分征用的,要对整个的土地规划进行相关的调整,并且落实到关于规划的建设图纸上,再上报,通过有关部门的确认审查即可。

(3)加强对整个城市的规划、农村的规划以及乡镇的规划的审查

对于上报到国务院的整个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计划报表时,省级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相关的法规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规划中计划内的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要和土地利用总规划相结合起来。规划所完成的期限不一样的,需要对城市的人口以及人均用地的指标是否合理进行严格的审查,结合土地利用水平的相关规定,确认出合理的土地利用范围。对于地方政府所审批的土地利用规划报表,也是需要参考上述的流程,建立健全相应的审核机制。

(4)建立起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审查体系

各个地方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土地利用总规划的领导下,周密的计划和编写出土地开发以及整理的规划,用来对总规划进行深化和相应的补充。土地开发及土地整理的项目确立,必须是严格遵守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条例,并且依据土地利用的总规划。土地利用的计划是实施总规划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建立严格的计划审查制度,充分的发挥出计划对整个的规划所起到的调控作用。

四、提高土地利用规划中实施管理水平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规划实施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审核,促进规划的法制化

土地利用的总规划是土地利用以及管理的基本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作用,城乡建设以及土地开发等各个项目都要符合规划的基本要求,不允许在任何地方、任何的领导对规划随意的更改。擅自修改已经确认的规划,并且违反了规划用地的标准的,要依法进行查办。

(2)加强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实施管理水平

在规划实施管理工作中,还需要我们运用信息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来加强和促进,使得工作可以顺利合理的完成。同时要加快规划管理数据库的开发,尽快的将全国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来,并且积极的开展地方上的规划信息系统的试点建设,指导和促进各个地方工作的顺利进行。运用科技手段,对规划的开展进行实时的监控,加强了规划实施管理的效率,使得对土地利用规划所发挥的调控作用大大增强。

(3)加强队伍的规划建设,保障实施管理工作的展开

加强队伍的规划建设,不仅有利于建设队伍秩序有效的开展工作,而且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修养。而且施工预备人员的岗位培训必须完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上岗人员也必须遵守法规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完全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办事,不得徇私枉法,更不得,并且严格制定奖励惩罚制度,并依此施行对员工的奖励和惩罚,对于工作中成绩突出、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和工作小组要进行表彰并呼吁全体员工以此为榜样进行学习,而对于违反法制法规的工作人员也绝不姑息,按照奖惩条例进行相应的出发措施。

结语:

土地利用的规划实施管理关系到整个规划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条例以及法规。认真的执行,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发挥出良好的调控作用,使得城市合理的应用土地,对整个的土地利用做出科学的计划,使其能够使得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好地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地籍测量 土地利用 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029-01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需求,土地资源供求矛盾也日趋加剧。地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籍测量就是为解决地籍有关问题,管理地籍信息而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地的分布、面积,确定其类型、利用现状,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管理数据库系统,为各行业各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1 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在国内没有统一概念,作为特殊的测量工作,是测绘学与土地管理学的综合应用,是涉及土地信管理,特别是地籍管理的测量工作。因此,地籍测量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1.1 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首要工作,也是确保地籍测量数据精度达标的而进行的必要工作,控制测量数据作为地籍测量数据的关键数据,地籍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谓控制测量,即在整个测量工作中起控制作用的测量。进行地籍测量首先要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在此基础上开展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以及碎步测量等工作。为满足地籍管理工作需要,地籍图一般采用大比例尺,精度要求较高,一般高于比例尺精度。例如点误差控制在0.3 mm以内,规定界址点中误差为±0.5 mm。

1.2 界址点测量

地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有明确的土地权属的界限,即界址,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界址点是否明确是解决权属纠纷,处理有关土地问题的关键。作为地籍测量工作者,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搞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各部门提供可靠数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3 地籍图测绘

作为基础资料,地籍图反映了地籍各要素分布、地貌特点及其其他相关地物信息。地籍图具有完整与清晰简明的特性,又能随着时间变化更新地籍图的内容,运用本专业技术手段,制成专题地图,进而满足各类用户的特殊需求。

1.4 面积测算

测算土地面积是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又一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地籍测量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土地宏观调控等提供重要参考数据。土地面积测算涉及行政管辖区、宗地、土地利用分类等面积的测算。总的来说,土地面积测算方法有解析法面积测算和图解法面积测算。具体方法有几何要素法、膜片法、沙伟奇法求积仪法、坐标法等。

1.5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

从土地信息动态监测的概念看,通常是指借助于现代的数字化设备,特别是计算机等,利用土地利用调查的相关技术方法,以及遥感的理论方法,实时掌握土地数据及其变化,最终得出合理结论的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全面的反映当前情况,能够实时更新,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为土地部门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可以依据数据的变化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执行进度,及时作出反馈信息;可以实时监测重点工程的关键指标,划定警戒范围,服务于决策;还可以协助土地监察部门查出违法用地行为。进行土地信息动态监测,最终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 地籍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测绘技术不断应用到地籍测量的工作中,在土地管理领域数字化普及应用,让地籍测绘工作向着高效率、高精度、成本低的方向发展。现代数字化测绘新技术包括RTK GPS测量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RTK GPS测量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cm级的定位精度,利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输出整理,得到地籍要素及图表等,具有实时、快速、高精度、经济效益高等优势。遥感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运用现代空间技术,以获取目标影像信息为目的,经过特殊手段进行处理加工,制成各种特殊影像图,辅助地籍控制测量中、绘制地籍图。GIS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按照空间分布和一定的格式将各种地理信息输入、储存、编辑、检索、查询、分析等综合性计算机管理系统。国内流行的MapGIS、Mapinfo等软件通过强大图形处理技术和海量属性信息处理功能能将图形与属性建立紧密联系,解决了图形与属性不能建立联系的历史性难题。

3 结语

虽然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国内专家学者对地籍测量的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的成就,推动了我国的地籍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在“金土工程”推动下,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地籍测量工作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国土资源管理进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绍良,顾和和.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天文.现代地籍测量[M].2版.科学出版社,2012.

[4] 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等.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2版.2011.

[5] 周道春.土地利用更新润查中有关钡嵫濒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的探讨[J].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12-15.

[6] 韦春琳.谈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方法[J].南方国土资源,2007(81):55-57.

篇3

关键词:土地生态学;土地科学;课程建设

“土地生态学”是由“Land Ecology”翻译而来,根据国外的文献,“Land Ecology”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方法等与“Landscape Ecology”(景观生态学)基本相同, 但其使用不如“Landscape Ecology”广泛和普遍。中国许多学者参考国外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经历对土地生态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傅伯杰将土地生态系统研究(即土地生态学)归结为3个主要方面:土地生态系统形成、演替、结构的研究;土地生态系统功能(主要是生产力)的研究;土地生态系统最佳生态平衡的研究[1]。何永祺[2]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在生态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土地及其环境间能量与物质循环转化规律,优化土地生态系统对策和措施的科学。举[3]将土地生态学定义为“研究一个区域内各种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结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吴次芳[4]将土地生态学定义为“土地生态学是以协调人-自然-土地为核心,按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对一定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制定的时间安排和空间部署的科学”。根据土地生态学的形成特点和学科性质,郭旭东和谢俊奇[5]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等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开展土地利用优化与调控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 二是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从以上对土地生态学的理解可以看出,土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工程(即对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与保护所实施的综合工程技术措施)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6]。

尽管许多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为中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土地生态学仍是当今土地科学体系中最为薄弱的学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为了适应国土资源管理由“数量管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并提供某些破解“土地难题”的现实途径,还需要进一步切实加强土地生态学的重要理论研究, 构建知识体系, 推进学科建设,为我们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中的基础地位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得到了普遍认可,不少学者把土地生态学作为土地科学的一级分支学科,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土地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5,7, 8, 9],谢俊奇[9]认为:未来20年中国土地科学技术应当大力发展3大技术体系和4大学科,这4大学科为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生态学和土地规划学。在此背景下,不少高等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纷纷开设“土地生态学”课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一轮修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已将“土地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列入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培养方案,待出版)。本文根据土地生态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探讨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体系建设

土地生态学是一门在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主体是土地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9]。它是一门新兴的有待精心培养的学科,也是一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与保护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学。土地生态学是土地科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既研究土地生态功能、土地生态过程、土地生态变化、土地生态分异等基础理论,同时又研究土地生态调查、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和设计、土地生态恢复和重建、土地的生态管理和管护等技术方法,还涉及土地生态经济、土地生态伦理、土地生态文明等社会科学范畴。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覆盖面非常广。需要先修土地资源学、土地地理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等课程,拟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设,该课程将作为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1. 基础知识部分

包括:①土地生态学的概念、产生的背景;②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任务、原则;③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学科中的地位、土地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④土地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2. 基础支撑理论部分

基础支撑理论部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进行讲授。首先是最基本的生态学基础知识,主要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未开设“生态学”课程缺乏生态学基础知识背景而设置,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等知识的一般性介绍;其次是其它学科应用到“土地生态学”的具体的相关理论体系,包括整体论与系统论、生态平衡及其调控理论、生态—经济协调论、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等级理论、地域分异理论、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生态动力源-汇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生态系统原理。

3. 核心理论与技术部分

核心理论包括土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土地生态功能与过程、土地生态变化与生态分异等,以及典型土地生态系统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工矿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特点及人为干扰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核心技术包括土地生态分类与调查、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土地生态工程、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土地生态管理等。为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掌握核心技术,该部分均设置相应的案例分析内容。#p#分页标题#e#

4. 实践应用部分

包括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两个环节。

除上述基本内容外,及时获得和发现土地生态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并将其不断充实到课程教学与实践体系内容中。

二、实践教学设置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通过实践教学, 使课堂教学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得到强化和实际应用, 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态学的基础理论, 并运用这些理论进行土地生态学核心技术的实践。为实现以上目标, 课程设置了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两个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1——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

通过生态足迹法分析评价某一给定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使学生掌握数据搜集处理方法、土地生态评价、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土地资源可持续性等评价方法和过程。

实习2——土地生态规划

结合给定项目区特点(如地理区位、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状况),通过土地生态分类、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分、土地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分析及调整等步骤和环节,最后形成土地生态规划方案,并进行方案优化。

三、结论与展望

随着土地科学的发展以及土地利用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土地学科中, 为审视和研究土地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土地生态学由此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普遍认可,作为土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在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土地生态学》这门课程非常必要。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对教学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本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设置了课程基本知识介绍、基础支撑理论、核心理论与技术等内容,核心技术部分均设置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态学的相关技术与理论。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突出可操作性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强化作用,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研究的主要方面[J]. 生态学杂志, 1985, 4 (1): 35-38.

[2] 何永祺. 土地科学的对象、性质、体系及其发展[J]. 中国土地科学, 1990, 4( 2) : 1-4.

[3] 举. 土地科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

[4] 吴次芳, 徐保根. 土地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3.

[5] 郭旭东, 谢俊奇. 中国土地生态学的基本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1): 4-9

[6] 黄炎和. 土地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7] 杨子生.2000. 试论土地生态学[J]. 中国土地科学, 14(2): 38-43

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统筹发展

1 概述

城市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规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划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合理的规划是促进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和土地优化配置的关键,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是指导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的总体纲领,这两个规划的依据是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并且遵循合理利用土地和节约空间资源的指导原则。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两个规划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影响到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

2 两种规划的关系

2.1 基本内容

土地规划,是土地组织的配置与布局,利用工程、经济、技术等措施来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一般由各地区人民政府进行组织编制,内容包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基本任务是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统筹布局用地,合理安排土地的开发和整理,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城市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为了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规模、性质及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布局和建设进行的部署和安排。它的任务是通过对城市的合理规划,使城市有秩序的协调发展,获得更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2.2 两者矛盾分析

通过对现阶段土地利用规划的分析可以得知,目前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农用地的转换、经济建设用地转换的方式,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性,必须进行适当的耕地保护,保证城市发展与耕地建设的协调发展。就调查来看,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较大区别。

2.2.1 规划思路不同土地规划的思路是依据上一级所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保有量、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重在刚性控制。城市规划并没有这种自上下达的控制指标,而是关注发展的需要,综合分析城市的社会、经济、人文背景、地理、历史、产业政策、资源等因素,遵循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目标进行设想和规划,期间很少去关注农田和耕地的基本保护问题。土地规划是一种有控制的规划,而城市规划属于无控规划。而地方政府关注城市的发展规模,热衷于城市规划,希望将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做大做强,规划部门在利益驱使和政府的授意下也着重于城市规划工作,这样就导致两者的衔接出现问题。

2.2.2 参数统计口径不同首先是在用地指标上,土地规划中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和城镇居民点用地指标两部分,编制规定,为了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建设用地的均量和总量必须符合耕地保有指标。在城市规划中,人均建设用地的选取不考虑规划目标年耕地保有量和耕地水平,主要依据《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其次是人口,土地规划中指出,城镇人口是指城市和建制镇建成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常住非农业户人口、集体户人口、农业户人口也包含在内,流动人口除外。而城市规划中,城市人口主要是指居住在建区内的非农业户人口、农业户人口及暂住人口(一年以上)。城市规划中的人口范围比较大。

2.2.3 土地分类体系不同土地规划的土地分类为33个三级类、10个二级类和3个一级类;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分类为73个小类,46个中类,10个大类。这两种规划的土地分类既有重复又有交叉。《城市用地分类》中规定,城市用地中包含有采矿用地,而国土资源厅2009年的51号文中规定,城镇附近的采矿用地属于城市和建制镇用地,而城镇范围以外的区则分为采矿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两类。除此之外,土地规划的用地面积量算是采用计算机GIS软件,城市规划中的面积量算则采用1:5000或1:10000比例尺进行图纸上的测量,两者的测量方法、量算误差和基础图件不同,这样就造成同一地类存在不同的面积和内涵,相同的地类不好比较归类。

2.2.4 法律地位不同《城市规划法》是城市规划的法律保障,对城市规划的制定、实施和责任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而在土地规划的相关责任和约束、宏观控制等方面,法律上并没有充分的体现,所依据的《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只是简单的规定了各级政府的土地规划,对哪些土地进行控制、规划如何实施等没有具体的规定,法律的约束力下降。同时,在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这两种规划属于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两大部门的行政级别旗鼓相当,并有各自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协调性差,脱节现象严重。同时,地方政府对两个规划的侧重点不同,忽视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两个规划之间相互脱离,影响城市现代化的实现。

3 统筹措施

3.1 统筹整体思路

在工作中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是协调规划。规划过程中要注意两者的协调性,不能仅仅重视城市规划或土在地规划而忽视另一方。相关部门应努力做好土地规划,服务于城市规划,顾全城市发展的大局,关注两者的协调关系。其次,整体规划。两者都是服务于城市的发展建设,在进行编制时,要从城市发展的整个大局出发,关注整体发展态势,在把握整体方向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工作。同时,也不能忽视局部工作的展开,整体布局两手抓。第三,多元规划。城市的发展不应只追求经济效益,编制工作中应当协调好两者,明确规划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等进行总体规划,促进多种效益的共同发展,实现城市的多元发展。第四,弹性规划。两种规划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会受到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编制时要注意保留足够的空间适应因素的变动,根据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动进行及时的调整。

3.2 完善规划体系

以区域规划为依据开展编制工作,在区域的层次上进行发展水平和规模、城镇规模与布局、体系规划、土地利用与工业发展、城市化的安排工作,注意城市用地规模问题的科学研究。

3.3 统一参数和标准

加强两者之间的衔接,在编制过程中使用统一的数据和标准,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定级估价资料和城镇地籍调查资料;用地分类标准统一,利用全国土地分类标准,以有效避免冲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着较多的不同之处,但是,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两者之间是可以统筹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土地规划离不开城市规划,同样的城市规划也必须以土地规划为坐标。因此,不论是在发展途径、发展思路还是创新上,两者都要进行有效地改革,共同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共同兼顾两者关系,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繁荣的同时,促进文化、环境等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田.浅谈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J].农业经济,2012,9.

篇5

关键词:城市;“精明增长”;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3022;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2014-Ib-004。

一、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经济不断发展,小汽车日益普及,公路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人对自由的渴望使城市中大量中产阶级向郊区流动,将城市的外延不断扩大,出现了所谓的“城市蔓延”。城市无序蔓延使得已有的基础设施利用不足,导致资源浪费,增加了政府对公共设施的投入成本;增强了对小汽车的依赖,进而加剧环境污染;人口与就业岗位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导致城市中心的持续衰落;与人口增长不成比例的农田和环境敏感区的盲目性土地消耗。在城市蔓延的诸多弊病的困扰下,美国各界对城市蔓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而“精明增长”就是针对美国几十年来的城市蔓延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做出的切实回应,不负众望,“精明增长”这一城市发展范式也确实对城市蔓延问题的解决起到了时代性的标志作用。

根据美国“精明增长在线”公布的精明增长规划十大原则,我们总结出“精明增长”的主要内容:一是土地利用:充分利用建成区开发的土地,新旧城区建设并行,土地混合利用,建筑紧凑设计;二是资源环境:防止经济用地对农田、景区等生态土地的破坏,城市环保规划向生态侧重;三是公共交通:社区规划步行导向,交通工具多样化,改变对小汽车的过度依赖;四是其他方面:建筑个性化,避免居住条件差异扩大化,政策效能全面测算等。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精明增长”实际上就是通过功能组合、控制成长边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保护农田、自然景观和环境保护区,改变交通模式、加强现有社区改造等方式来解决城市空间蔓延中出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问题。为解决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规模扩张、无序蔓延、低密度、“大城市病”等问题,各个城市探索着城市增长“精明化”,而现阶段各个城市的“精明增长”程度是有差异的。因此,对于城市“精明增长”程度的测算具有现实意义。

二、城市“精明增长”测算指标体系与数据

参照“精明增长”的基本内容,本文构建了旨在衡量我国城市“精明增长”程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包括城市增长模式与趋势、城市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质量和交通质量四个维度。

1、指标体系

(1)城市增长模式与趋势。城市增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地理视角来看,城市空间增长可以体现为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其中外延式增长是趋向于城市边缘区的扩散与发展,内涵式增长趋向于在现有的城区范围内,对中心城区等的建设与规划。无论何种增长模式都离不开人口和土地,因此城市的增长主要为人口、面积的增长。“精明增长”强调控制城市边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那么各个城市的人口密度、就业密度、土地利用率和集中化程度则成为“精明增长”的关注要点(见表1)。

(2)城市自然资源保护。精明增长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保护未开发土地、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来保护农用地等自然资源,进而实现城市增长的精明化。城市自然资源的保护政策以及政策的成效作为衡量各个城市的精明增长程度的指标,这也进一步强化了自然资源保护是精明增长的目标所在,精明增长的目的是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增长的“精明化”(见表2)。

(3)城市环境质量。“精明增长”政策涵盖可持续发展概念,它同样站在环保者角度,通过保护耕地、园地等,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因此,环境质量是衡量各个城市“精明增长”程度不二之选。指标的具体解释见表3,变量标识为X12―X16。

(4)城市交通质量。交通作为“精明增长”政策的重要部分,更有诸多地理方面的研究学者将交通网络结构看作是精明增长的核心要求。各国学者对于“精明增长”都明确提出要改变交通模式、促进公共交通利用以及在新的开发中加入方便行人的设计等,这其中不乏增强了对交通道路的长度、面积等的设计和对公共交通的依赖程度,以此来引导公民的出行方式,进而来改变交通拥挤的程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交通维度的指标具体解释见表4,变量标识为X17―X21。

因此,我们就得到了城市“精明增长”程度测算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21个指标是都能够量化的,有些直接反映了各个城市的“精明增长”程度,有些间接反映了各个城市的“精明增长”程度。

2、数据来源

要测算城市的“精明增长”程度,需保证数据的公开性和权威性,有鉴于此,本文将国家统计数据作为基本数据来源,相关数据库主要包括1978―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发展报告》。另一部分数据源于各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1978―2013年的统计年鉴及2006―2010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城市“精明增长”测算模型

1、确立指标的权重

确定指标权重常见的方法有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其中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都包含有主观判断环节,有失客观性,而主成分分析法只能适用于单一年度的权重测算。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并满足指标的可比性,本文选择算术平均加权法作为“精明增长”程度的基本合成方法,即各个指标的权重。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该方法并非最终目的,而只是对指标合并,进而方便对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以此得出的指标权重系数如表5所示。

2、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又称作数据的标准化。选取的21个指标由于含义和性质的不同,导致指标在量纲上存在差异,为了消除差异量纲对评价测算的影响,我们需要对各个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选用何种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需要根据数据性质和数据结果要求来确定,其中极值化法对指标数据的个数和分布状况要求较低,转化后的数据都在一区间,转化后的数据相对数性质较为明显,同时可以避免负数的出现,便于做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因此,本文中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值化法,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Xi (1)

负向指标:Xi(2)

3、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对于特定的城市而言,对每个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和归一化处理后,依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我们可以将21个三级指标合成10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合成4个维度指标,最终就可以得到每个城市“精明增长”程度的总指数,具体方法如下:

F=(wi・Xi) (3)

其中,F代表样本城市要素指标总指数,wi代表第i个指标的权重;Xi代表所在城市第i个客观指标的值。

四、计算与结果分析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列出具体的数据表,仅在此运用数据统计资料,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武汉五个城市的“精明增长”程度进行测算,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看出,样本城市“精明增长”程度依次为深圳市>广州市>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且样本城市的“精明增长”指数普遍不高。“精明增长”程度最高的深圳指数值也仅为0.706,按照优秀表现也只能为良好,其他城市更是处于不及格的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全国的“精明增长”程度,也增强了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城市“精明增长”的必要性。

相较于其他样本城市,尤其是对比深圳市,我们发现武汉市在“精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城市增长模式与趋势中,武汉市以12%的就业增长率匹配87%的人口增长率,即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就业增长速度的三倍,这不禁使城市人口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高于深圳市的集中化指数进一步说明了武汉市在人口空间分布上的集中化,这无疑会增加中心区的交通、环境压力,而副城区或老城区的日益衰落不禁导致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浪费。

自然资源保护中,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形式上与内容上的不完整性不禁降低了其作为政策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的指导作用,揭示了武汉市土地规划和保护政策尚有待完善;边际农用地递减速度(每增加一人农用地变化)要大于其他城市,揭示了随着武汉市人口的增长,更多数量的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即单位数量的人口承载着更大数量的建设用地,这显然存在资源的浪费,表现出了增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不精明”。

城市环境与交通质量中,公园绿地的人均覆盖率不足,其中包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这显然与城市“精明增长”中的寻求营造宜居的社会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中国目前二线城市的发展大多是在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上的盲目扩展与建设,而忽略了建成区的绿化等方面的环境建设,此种方式下的建设显然不是宜居的,更不是精明的城市增长与发展;城市交通中的道路建设和公共交通运营不健全,进一步导致了武汉市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交通堵塞等“大城市病”问题突出。精明增长政策支持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更注重对交通道路的建设:在城市住宅的面积拓展与建设的时候,能够合理兼顾道路的匹配性,以此来引导人们的出行模式,进而规避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交通等问题。而武汉市的道路建设和公共交通路网就无法规避城市化过程中的交通问题。

五、结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测算发现,样本城市的“精明增长”水平不高,且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四维度因素(增长模式与趋势、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质量和交通质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从四个维度分别讨论了武汉市“精明增长”存在的问题。据此,我们以“精明增长”目标为基础,提出“四位一体”的武汉市“精明增长”方案:“精明增长”价值体系思想引导;公共交通体系设计的物质基础支撑;切实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措施等减缓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精明增长”的政策组合提供制度保障(见图1)。

1、“精明增长”价值体系引导

要想实现城市增长与发展过程中的“精明化”,政府就必须针对成熟的“精明增长”价值体系进行有力的思想宣扬与引导,首先要在政府相关的组织内部进行宣传学习,进而再加大对公众的宣扬;完善宣传方案和宣传媒介,在既有的宣传方案指导下,借用不同的宣传媒介来疏通各个渠道,进而实现“精明增长”价值体系由政府到公众的传播与扩散。

2、公共交通体系设计

精明增长所倡导的“公交社区”为公共交通体系设计明确了方向。政府应鼓励发展多模式公共交通与多中心城市结构相匹配,将常规的公交系统与城市内部组团的用地相整合,做好城市道路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整合。在道路的路权分配上给予公共交通线路以优先权,使得未来的道路交通建设有利于公共交通的发展。

3、切实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措施

基于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针对性地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弊病,以此来转化城市化过程中的粗放型增长,转而向增长与发展过程中的“精明化”齐步。

4、“精明增长”政策组合

诸多有关“精明增长”的举动,都需要相应的政策约束,而这些都被统称为“精明增长”政策,一套合理的政策组合往往能够形成完整的机制。在“精明增长”计划推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配套的“精明增长”政策与机制加以约束,为城市“精明增长”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高佩义: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城市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0(5).

[2] 吕斌、祁磊: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4).

篇6

关键词:不动产管理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新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23-03

不动产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不动产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我国不动产管理领域改革发展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为学生分析不动产问题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不动产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不动产经营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要特色课程。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对权属清晰、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现行不动产管理制度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弊端,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国家层面建立不动产登记局的进程。2013年11月20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减少办证环节。会议明确一是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基本做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二是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依法依规互通共享。三是推动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1]。

我国不动产管理出现目前这种局面,也与现行专业设置有一定的关系,长期以来,忽视不动产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专业设置中没有不动产管理专业。根据调查了解,华南地区只有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设置了不动产管理方向,开设了不动产管理及相关课程培养不动产管理专业型人才,目前已经培养六届毕业生毕业。社会对掌握不动产管理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紧俏,迫切需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不动产管理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不动产市场、不动产经营和不动产管理等问题。要求不动产管理教学承担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学任务,达到为社会长期输送不动产管理高级复合人才的教学目标。目前全国尚未编写统一的不动产管理教材,各高校往往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编写部分讲义或者专题材料。因此,尝试对不动产管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就非常重要。

1 不动产管理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1.1 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不动产管理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不动产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课程,是在本专业理论和相关课程学习以后,以各种类型的不动产的经营服务管理为核心,研究不动产市场的特点、市场研究方法、不动产管理的内容、方法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动产产权理论、不动产管理制度,不动产金融等基础理论;掌握不动产市场分析、不动产产权产籍管理、不动产税收与评估、不动产规划管理、不动产交易市场管理、不动产经营管理、不动产服务管理、不动产资产管理、不动产信息化管理等[2]。使学生对不动产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胜任国土资源管理、规划、调查,房地产管理中资产经营管理、中介服务、物业咨询服务及不动产管理服务企事业的工作。

1.2 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动产的概念、类型、开发建设、区域分布特征,不动产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不动产管理研究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动产管理市场的特点与类型,掌握基本的市场研究内容与方法。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动产管理的目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要求。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动产管理的技能技巧。

1.3 课时要求与安排

本课程需要安排56学时,其中32学时理论教学课时,24学时实践教学课时,最好同一学期进行,需要学生使用电脑上机练习不动产管理相关技术软件,要求配实验员一名。

1.4 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管理学原理、土地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概论、土地资源管理等。

2 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为打破不动产管理课程没有现成教材的局面,笔者联合华南地区多所高校教师初步完成《不动产管理》一书的编写,该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不动产管理概述和理论基础。不动产管理概述的内容包括不动产的含义、分类和特点;不动产管理的含义、职能、特征及其发展;还具体介绍了土地管理,房产管理和其他不动产资源管理。不动产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区位理论、城市地租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服务理论等,此外还包括不动产管理制度分析。

第二部分为不动产服务管理。内容包括不动产服务管理概述;房地产经纪与管理、物业设施管理与物业管理;不动产产权产籍管理、土地产权产籍管理、房屋产权产籍管理;不动产资源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及开发。

第三部分为不动产经营管理。不动产经营管理概述,包括不动产租赁管理、投资管理和融资管理,还有不动产资本经营和不动产证券化;不动产资产管理,包括国有资产管理、组织资产管理(企业)、商业资产管理、个人资产管理和跨国公司的不动产管理;不动产资源的规划管理,内容包括不动产资源分析,评估与规划修编,目前主要涉及多规融合、规划实施评估与修改、房屋资源规划及其影响因素等;不动产交易市场管理[3],内容包括不动产交易与不动产交易市场、不动产交易市场的分类与特点,土地市场交易管理时机的选择、持有的土地和市场的发展,房地产开发市场、销售市场和二、三级市场管理,资本交易市场管理;不动产市场分析,内容包括不动产市场概述、不动产市场调查、不动产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不动产市场区位分析和不同类型不动产市场分析;不动产税费(收)与评估,内容包括我国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与不动产税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动产税收的属性、功能,不动产投资环节、交易环节、占有环节、所得环节的课税[4],介绍美国、法国、台湾及香港的不动产税收,不动产评估与方法。

教学内容的设置希望通过对不动产进行概述,同时介绍其管理理论,使学生能在学习之初对相关概念及其原理有较全面的认识,为不动产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阐述不动产服务的相关管理,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从基本的不动产知识上升到能够拥有较高层次服务管理能力的跳跃;最后讲述了不动产的经营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资产、市场、税收等,使学生了解不动产经营方面的相应知识。教学内容从概念入手,由表及里的阐述不动产的边缘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结构紧凑、层层推进,内容全面、到位,对于有意愿锻炼从事不动产管理方面能力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来讲,本书也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点睛之效。

3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3.1 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

不动产管理课程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对课程重点难点知识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解,实行传统“黑板+粉笔”式教学[5],增强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实行“多媒体课件演示+网络课堂互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根据不动产管理课程具体篇、章、节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置,将两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转换使用,以多媒体教学促进传统教学的改革创新,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具体实施环节,采用创新式的教学模式,即将传授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6]。对于不动产管理相关概念知识与理论基础,主要采用传授式的教学;对于不动产经营管理、不动产交易市场管理、不动产市场分析等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的,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对于不动产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方式,教师课前布置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角色,到课上从所扮演角色的利益出发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可以使大家通入课堂,也可以让大家今后参与工作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问题。此外,也可以用展示法就某个内容让学生用PPT进行讲解。

3.2 理论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法

在不动产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原有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7]。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增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使课堂教学不只是老师单方面的授课形式,而是一个充满学习乐趣的探讨过程。案例导入的使用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好奇点,让学生带着疑问、目的去听课,既提高课堂效率也让学生记忆犹新;通过具体某一部分内容的案例分析,既可以考察学生对特定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水平,又丰富了教学内容;综合内容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把不动产管理课程中所学到知识点进行全面、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的生活中,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实处,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中创造良好业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选取的案例紧跟时代的脚步,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对时事热点及时反馈到教学当中。如不动产资源的规划管理,以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为例子,需要对土地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规划规划设计;不动产税费(收)与评估,以世界各国的不动产税为案例;不动产服务管理,以房地产企业的客户服务中心为案例;不动产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以市级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系统为例开展典型案例的教学分析。目前我国不动产的统一管理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相关部门或者负责人会经常一些新消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把相关的资料或者视频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最近的进展。

4 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篇7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大力倡导“人人热爱体育,全民健身强体”理念,创新思维,强化措施,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推动幸福新建设。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立符合市情、组织完善、设施齐全、活动丰富、覆盖城乡的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具体任务。

1.城乡居民健身素养普遍增强。广泛开展体质健康教育,群众健身意识、健身知识和健身能力明显提高。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5%。逐步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城市居民主要体质指标普遍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

2.青少年体质进一步改善。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丰富多彩,大力推广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组织好各级中小学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羽毛球等项目联赛。积极参加全省大、中、小学生运动会。办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新建一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户外健身营地。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作用,积极开展青少年素质拓展等活动。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

3.健身场地设施显著增加。建立健全市、区(市)、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四级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到2015年,各区(市)建成相应规模的多功能体育中心,各乡镇(街道)规划并逐步建设小型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现“一镇街一中心”(含健身指导、体育设施、体质测试、团队组织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在全市城乡社区建设300个健身苑,行政村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市公办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力争达到50%,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全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

4.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充分发挥体育行政部门、社会团体、体育协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网络的作用。推动体育健身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较大发展,形成广泛覆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5.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积极开展经常性、普遍性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国民休闲汇休闲健身周等大型群众体育活动,提高各类人群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大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加快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6.科学健身水平明显提升。健全市、区(市)、乡镇(街道)三级科学健身指导网络,群众健身技能培训实现全覆盖。市全民健身服务指导中心每年向社会推荐健康、有益、新兴的健身项目,并建立全民健身指数评价体系。健全各区(市)国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探索建立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国民体质监测指导站。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上岗、考核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本市常住人口的1.7‰。开展体质监测和健身指导等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1.推进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区(市)应有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和职工、农民、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等人群体育组织,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各乡镇(街道)应建有综合文化体育站和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配备专兼职人员,带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

2.推进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现状调查、市民健康状况研究、市民体质监测制度,《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优秀率达到15%。定期公布国民体质和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结果。

3.推进体育健身活动。市、区(市)要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设置群众喜欢、广泛参与的比赛项目,动员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各区(市)在“一区(市)一品牌”的基础上,达到80%的乡镇(街道)“一镇街一品牌”。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定期举办健身竞赛活动。

4.推进体育场地向公众开放。继续探索多种形式的开放管理模式,完善促进开放的政策和机制,实现学校体育场地向公众开放和公共体育场地向学生开放。探索建设区域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和完善体育场地开放的新途径,力争50%学校场地向公众开放,并进一步增加开放时间。

5.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6600人以上,其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60人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建立起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经常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大幅提高。

6.大力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拓宽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大力培育以健身科技服务和健身技能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主体。扶持建设一批社会体育、社区健身俱乐部,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工商等部门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健身项目经营的审批和监管。对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民政、体育主管部门要在注册登记、工作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区(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部分,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二)实施全民健身工程。

1.全民健身设施工程。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新建居住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中同步规划建设健身设施。市、区(市)、乡镇(街道)全面完成三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社区(中心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并逐步覆盖到居住组团和行政村。有条件的城市公园、广场和绿地要规划配置公共体育设施。充分利用山、河、湖等自然资源,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及户外运动设施。推进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均等化。

2.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大力培育全民健身典型示范,推动社会各界全民健身向纵深发展。到2015年,建成2—3个国家级青少年户外健身营地,培育国家级、省级健身示范基地6个,乡镇(街道)体育生活化示范基地10个,学校场地开放示范校5所,青少年体育示范俱乐部3个,社区体育示范俱乐部3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指导示范站6个;建设健身步道、健身绿道100公里,登山步道6条;建设特色健身项目基地6个。

3.全民健身信息工程。完善体育网站服务平台,方便市民查询体育健身信息;建立全民健身基础数据统计体系,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各区(市)建立全民健身网络服务体系,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信息内容。

4.全民健身培训工程。加强全民健身专业技术和素质培训,建立2个全民健身技能培训中心,为各类人群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健身技能培训。

5.全民健身活动工程。抓好每年“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活动。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方便”的原则,结合节假日和重要体育文化活动等策划组织大型健身活动。组织开展以传统武术运动、健身秧歌、体育舞蹈、龙舟大赛、舞龙舞狮、清明登山、元旦长跑、妇女健身展示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重点打造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基地,龙舟基地和赛车基地。各区(市)要充分利用区域特点和重要时间节点,打造精品赛事,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

(三)推动城乡体育、人群体育协调发展。

1.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各区(市)政府要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以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各街道办事处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完善体育健身指导站、老年体协、体育健身俱乐部等体育组织,整合辖区单位、学校体育设施资源,举办形式多样、广泛经常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

2.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各区(市)政府要将农村体育工作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要组织建设集中居住社区和分散居住社区中心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建立完善农民体协、老年体协等体育组织。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

3.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深入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把学生体质状况和参加锻炼情况纳入各类招生考试之中。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推进多种体育项目进校园。组织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和中小学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联赛。充分发挥各级青少年宫、活动中心、营地等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作用,积极开展青少年拓展训练等活动,与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相互衔接,努力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

4.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建立健全基层少数民族体育协会。重视培养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各类体育人才。组织开展以民族优秀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体育竞赛和活动。

5.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建立健全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不断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加强老年体育健身教练员、辅导员、裁判员和骨干队伍建设,重点扶持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有特色、有水平的老年体育健身团队。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提供便利和优惠。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建设体育健身设施。

6.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坚持把残疾人体育纳入特殊教育内容,加快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实施“助残健身工程”,为残疾人建设就近方便的体育健身设施。研发推广适合各类残疾人特点和需要的健身康复体育项目。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改造要严格执行国家无障碍标准。各级各类学校要创造条件组织残疾学生参加适合其特点的日常体育活动。

7.大力发展职工体育。充分发挥各级行业体育协会、职工体育协会作用,以职工体育示范基地创建为载体,组织开展符合单位特点、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建设职工体育设施,成立职工体育俱乐部,组织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和体质测试活动,每年举办职工健身运动会。举办好全市职工运动会。积极创新职工体育发展模式、基层职工体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完善职工体育与社区体育互补机制。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是全民健身事业的责任主体,要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成立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保障措施,督促检查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落实,统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本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贯彻执行各项政策措施,推动本计划落实。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和各行业体协等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作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推进、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加大经费投入。市、区(市)要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按照国家有关彩票公益金的分配政策,体育彩票公益金应重点用于全民健身事业,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支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三)整合体育资源。各级要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将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建设体育健身设施,重点建设中小型、专项型、适用性强的体育场地设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公园绿地等开辟健身场地。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向公众开放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也要腾出或开辟体育场地,为职工参加体育锻炼创造条件。

篇8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经济地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225-02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所有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管理学专业的主要必(选)修课程,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内容广泛,包括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区位选择等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产业布局、经济活动的系统、发展过程、分布规律、区位选择模型等基本内容和方法,掌握区位选择、布局、分区等的方法和手段,学会在实际问题分析中运用这些知识。长期以来,经济地理学的教学以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这种方式易管理、组织、控制课堂教学的进行,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参与程度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提高,忽视了学生掌握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高低也无法进行评估,不能实现课程教学既定的目标。因此,在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学中要引入案例式教学方式,以生动形象案例吸引学生作为当事人对问题进行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枯燥、空洞、单调的授课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而经济地理的综合性、应用性、区域性等特点也为案例教学的采用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运用真实的案例,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互动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在我国教育界引起重视,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1,2]。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案例式教学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倡教学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达到二者之间的互动,最终实现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应用人才。在案例式教学中,教师通过真实具体的案例,将学生分组进行研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相互讨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授课过程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的形式,而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在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案例式教学中,最大特征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这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中被动学习的不足,是强调实践性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案例教学法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中的应用方式

近些年,经济地理的相关知识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决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市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更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能让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上的基本概念、原理、布局规律等基础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在具体案例分析中应用这些知识,并通过案例的讲解,将经济地理空间布局的方法、规律等知识点牢牢掌握。应选取有代表性的,情况较为复杂的案例进行分析,下面以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布局为例介绍案例教学的主要步骤。

(一)课堂讲授

在课堂讲授这一环节,介绍经济活动区位条件的构成、影响、特征、规律与评价,最重要的在于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区位条件的评价要素的选择,评价方法的使用。以沃尔玛在北京市石景山点选址决策为例,讲解区位选择的条件分析、选址的决策分析、运行结果反思几个方面向学生介绍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布局的要点问题,定性地从选址的优势、劣势进行对比,并向学生讲解如何科学地选取区位选择的要素,并对要素进行打分,采用权重赋值的层次分析法对沃尔玛选址条件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比较,确定沃尔玛在北京市石景山店选址是否正确,最后将得出的评价的结果与沃尔玛石景山点运行的实践结果进行对比,指出学生在选址决策的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区位条件的组成,影响区位条件的主导因素和次要因素,正确分析区位条件的有力和不利方面,熟练运行定量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地选取选址的要素条件。

(二)案例编写

案例的编写是案例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案例,用于案例教学中,无论是公开发表还是现实发生的,都需要根据教学的要求进行整理、改写,在经济地理教学中的案例由于文化背景、法律条文、政治体制的不同,国外的案例不能拿来就用,需要自己进行编写、整理,使案例可以涵盖全部的知识点,又能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习的整体效果。在经济地理活动的空间布局这一章节中,选取现实中发生的事件——以苏州市沃尔玛印象城店的选址作为案例进行编写。

(三)组织讨论

将学生划分成两组,分成正反两方,以不同的观点对沃尔玛是否适合在印象城选址进行辩论,讨论前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收集资料、理清思路。由学生自由辩论,时间设定为半小时左右,讨论中,如果一方对某一观点持不同态度或者认为对方理由不充分,由另一方进行解答。在学生资料搜集时,需要适当引导,看资料的搜集是否全面,资料的来源是否真实,资料搜集的方式可以通过网络,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现场询问等多种途径。通过这一环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观察能力,管理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对于沃尔玛是否适合在苏州印象城选址进行自由辩论。

(三)总结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记录出学生提出的理由的要点,在讨论结束后,将双方讨论的要点列出,对这些要点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总结的时候要客观,不偏向任何一方,不支持任何一方的观点,只指出双方在辩论过程中列举的理由是否正确、还有哪些要点没有陈述到,判断出哪一方在辩论的过程中准备得更为充分,观点更可靠,让学生在双方辩论的情况下产生共鸣,相互弥补不足,再通过最后的总结,强调出要点,提升教学效果。

三、案例式教学方法在经济地理学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案例式教学的案例编写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突出教学重点[3]。好的案例是案例式教学成功开展的有力保障,经济地理学的现实案例较多,但如何将其编写、设计出具有启发性、难易适中又重点突出的案例却不容易,有时候需要教师组成团队,共同编写,不断揣摩、修改,甚至在课堂实践过以后还要再做修改。

二是要能够控制课堂讨论的进展和方向。一是在时间的控制上,给出合理的讨论时间,大致控制在30分钟至40分钟,太短不利于观点的交流,太长则显得拖沓;二是在讨论的内容和方向上。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在讨论的内容和方向进行引导,不能超出研讨范围,漫无目的,减少无关内容的介入。

三是要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案例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思维敏捷,掌控课堂的能力较强。教师要通过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划分出重点、难点,对教学的内容融会贯通。在课堂研讨过程,做到游刃有余,才能保证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案例式教学法通过案例把抽象的经济活动布局的条件、规律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地理的空间布局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通过对案例教学形式的引入,引导学生对经济地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增进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实现学生掌握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较强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钱祥,夏庆宾,刘莹,等.案例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2,(1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