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说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应避免的误区一:把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割裂开来
语文就是生活。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讲的一句话,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个最严重的问题:语文是语文,生活是生活,二者井水不犯河水。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生活就是交流:文学则是生活真实的反映。这就是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小说是写人的,写人的命运遭际,写人的心理和情感,写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这个人当然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下,他们有着各自的经历、情感、性格和命运,他们并不是跟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生活毫无关系。小说以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提醒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这就是小说的价值,也是小说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
2、应避免的误区二:过分强调自主学习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忽视、削弱教师的引领作用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更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痛苦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倡导自主学习并不能削弱和替代教师的引领作用。我们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各环节的实施、评价都由学生来操作。这种做法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教师引领作用的不到位,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层次上徘徊。
3、应避免的误区三: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
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主题诠释,成维的个性差异,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上述两种做法必然会导致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创新思维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补。而一旦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与参考书偏离时,常常不能正确地加以评价、肯定和激励,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学生在自己思维的成果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之后产生思维上的惰性,满足于教师依靠参考书对文本主题分析的理解,从而极大地扼制学生的创新思维。
4、应避免的误区四:过分依赖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所营为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准和精神境界。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不少语文教师在“主题诠释”上投放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往往将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析奉为准绳,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程度的唯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师,在分析作品的主题时,虽然能坚持“启发诱导”,却始终是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中,从而表现为一种认识尺度的过分的求同取向,漠视了学生阅读思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
篇2
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所以小说的阅读教学常常是先分析环境,再梳理故事情节,然后分析人物形象,最后归纳主题思想,我们可以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为平行模式。这种模式层次分明、面面俱到,但存在如下弊病:
1、小说中的环境、故事、人物本来是难以分割的,它们共同营造一种氛围、塑造一个世界、表达一种意蕴,如果人为分裂开来,便显得支离破碎,不能让人得到整体的审美效果。
2、平行模式对传统的小说形式是易于分析的,但对现代派小说便显得力不从心了,小说环境大多是一种象征符号,情节淡化,甚至人物形象也是模糊的,整个小说是一种隐喻,如果从三个要素来分析研究的话便无从着手了。
3、从三个要素的角度来欣赏小说易拘泥于文本,不易从文本中走出来,这违背文学作品对人心灵进行影响熏陶的功效。
为了避免平行模式的弊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打破这种常规,对小说的阅读教学做了如下探索:
小说是社会、人生的再现或表现,阅读者在欣赏过程中要进行二度创作,用形象思维透过文字符号还原真实的世界和人生,并据此审美、理性地认识社会人生的本质,最终在人格上得以重建、在人性上得以重塑,阅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动的创造者。所以小说的阅读教学可采用如下三个循序渐进的步骤:一、娱情过程;二、审美过程;三、重建人格、重塑人性过程。我们把这种教学过程称为渐进模式,接下来笔者结合实例具体阐述。
一、娱情过程
文学作品不像音乐作品给人听觉上的愉悦,更不像影视作品给人视听双重愉悦。它依靠想象把文字还原成形象、场面,并给人的复杂的情感冲击。小说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还原过程中娱情,在情感共鸣中引发我们的欢悦愉快、哀伤悲愁、同情悲悯、憎恶愤怒、滑稽发笑、省悟反思、可悲可怜、喜怒参半、欲哭还笑、欲说还休的复杂感情。如:在阅读《边城》时,首先应捕捉澄净、优美的环境中翠翠平静而微澜的心灵,为她难以言说的少女情怀而感伤;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首先应捕捉别里科夫滑稽怪诞的言行和思想,体会作品诙谐幽默的风格,在讥笑、嘲笑中思考小说的内涵;读《祝福》时,首先应了解祥林嫂的人生轨迹,明白她大不幸的人生中的幸与不幸,在我们同情怜悯时看社会看人生。
人类社会的情感是相通的,在欣赏小说时,只有引导学生动心动情,才能准确深入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在切身的感受中经验异己的人生和世界。
二、审美过程
小说用语言展现出美的不同形态:雄险奇或秀幽静的自然美,真善美或假丑恶的社会美,让人感受到优美的、崇高的、喜剧的、悲剧的美,在心灵的震撼中唤起对美好的探索,或是对反人性、反文明现象的否定。施教者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引导其从审美的角度欣赏小说呈现出的自然美、人性美,进行理性的把握,领悟小说传达的主旨。如:《老人与海》中的海既是浩瀚缥缈的自然景观,又是证明、考验人类主观意志的象征符号,在海的强大与人的弱小的对比中产生了壮美之感受;《巴黎圣母院》中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有美好、善良、炙热的心,他对爱情做出的奉献消解了他外在的丑陋,这是对人类真善美最伟大的歌颂;《欧也妮・葛朗台》中主人公滑稽夸张的言行、极端吝啬的性格、无人情人性的思想以及小说幽默诙谐的表达让阅读者在轻蔑嘲笑中不仅感受到喜剧的审美愉悦,还引发冷峻的反思、严肃的批判。
小说是对现实世界集中的或正面或反面或怪诞的反映,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对美的形态、美的范畴的领悟,才能进行理性地分析和思考文本所反映的世态人生,并用以观照、审视甚至改造现实人生。
三、重建人格、重塑人性过程。
文学作品不会直接教人们怎样生活、怎样成为人,但使人们在娱情审美中感悟崇高与卑劣、伟大与渺小、高尚与低贱、善良与丑恶、民主与专制、宽容与狭隘、坦荡与猥琐……读者在喜悦与悲痛、认同与否定中提升自己的认识,从而潜移默化地重建自己的人格,从内心趋向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小说教学的终极目标便是引导学生从小说世界中走出来,审视、反思自我和社会,在否定之否定后形成新的人生观、世界观,进而成为“人”。如:在阅读《西游记》后,应当理解孙行者是勇于反抗者的幻化,他上天入地、与妖魔鬼怪作斗争,他睥睨整个专制统治秩序、与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和现象作孤独的斗争,这些内容启悟我们应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自由,去赢得人之为人尊严;读《变形记》后让我们对社会和文明的进步导致对人性的背离和异化、人情的丧失和疏离的深层悲哀,从而呼唤人类对情感和理性的反思、追求;读《变色龙》后,我们在对奥楚蔑洛夫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憎恶中抛却对“权”的迷信和崇拜,以及对人类社会中对质“权”的淡化、消解,启悟我们应有一颗高贵的心。
篇3
(多媒体展示关于战争的图片)
从以上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的发动者及其追随者。德国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过一个参战的法西斯伤兵的悲惨遭遇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本相。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小说。
二、展示目标
1.明确小说的三要素,鉴赏细节描写,把握主旨。
2.引发我们对战争的思考,激发珍爱和平的热情。
三、整体感知
人物:“我”(一名中学生,一名受伤的德国士兵)
环境:战地医院,盟军攻入德国,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我”受伤被送到战地医院后始终想知道自己到底受的什么伤,究竟在什么地方。
四、研习文本
1.研习文本,找出学校和“我”的变化。(方法:独立、快速阅读文本,并用红笔在文中勾画)
2.分析学校和“我”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方法:在学习小组组长带领下,内部交流。然后组内推举一位小组发言人表达本小组见解)
学生研讨展示:
1.学校的变化
(1)名字
托马斯中学——阿道夫·希特勒中学
(2)性质
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第44页第14段),可以看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3)布置
①多了阵亡将士纪念碑(第45页第36段)
同种格式批量生产,随便都可以领到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失去了它应有的存在的意义,它并不能使死者不会被忘却;“并无特色”“毫不引人注目”,生者也并不可能不忘却他们。它们的存在只能表明生命的毫无价值,牺牲的毫无意义。主人公漠然语气之中隐含着对于战争痛定思痛的反思和批判。
②少了十字架(第49页第46段)
依旧清晰的十字印痕就是对法西斯剥夺和平制造战争罪恶的明证,这一处细节描写极具讽刺性。
小结: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通过细节暗示了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学校里到处都是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揭示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和战争对文明的摧毁。
2.“我”的变化
(1)身体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我”由一个美术班的学生成了一个四肢三残的伤兵(第50页第52段),“我”失声呼叫恰是极度痛苦的外现。炸弹炸毁的不仅是“我”的身体,更是“我”的未来、“我”的青春、“我”的梦想。
(2)心理
(心理细节描写如第47页第35段)小说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昔日所受的军国主义教育(细节描写第45页第16段“多哥万岁”、第50页第49、50段“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手迹)让我盲目走上战场,“我”被异化为战争狂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军国主义教育扭曲了“我”的人性,吞噬了“我”的灵魂。
(3)生活
从一个在学校过着平静正常生活的学生到一个盲目参战受到重创归来的士兵,“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变。结尾“我”对牛奶的呼唤(第50页第53段),通过这个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我”既认出了比尔格勒,也已经觉悟了,悲惨的现实让我怀念往日和平的生活。
小结:“我”是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的一个代表,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我”对于侵略战争缺乏认识,“我”糊里糊涂上了战场,又糊里糊涂地受了重伤回来,“我”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只是那句话让“我”去的,“我”被狠狠地欺骗了,充当了战争的炮灰。
希特勒曾说:“全世界在这代青年面前都要骇得倒退。我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性、主人气概、不胆怯、残忍的青年,在他们身上既不允许有软弱,也不允许有温和。我要从他们的目光里看到骄傲的神色和野兽般的狂野……”
(多媒体展示德国的纳粹教育和日本军国教育的资料和图片)
五、拓展延伸
1.思考战争(多媒体展示资料)
在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总计高达3500万;各种损失折合当时美元计算数额高达1000亿以上。
二战各国死亡人数约5265万,其中军队1473万。
一战累计死亡847万人,伤残2120万人。
据外国学者统计,在1964年以前的5164年里,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如果折合成黄金,可以铺成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质腰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7年里,世界接连爆发了470余起局部战争,至少有1000万人死于兵火,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平均要过520天才有一天太平日子。
(教师补充)二战期间一位失去了儿子的母亲为她战死的儿子写下了这样一句墓志铭:“你走了,国家失去的仅仅是一个士兵,但是我失去的却是整个世界。”
2.祈祷和平
今天,现在,枪声还在不断从世界的不同角落传来。让我们拿起笔,写下我们对和平的祈祷。(学生充分展示后,教师诵读自己的祈祷创设情境,请同学们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为世界上战火纷飞的地区祈祷
不让制造战争的罪恶肆虐霸道
为世界上刀光剑影的战场祈祷
不让无辜的人民鲜血染红波涛
为世界上硝烟弥漫的城市祈祷
不让宏伟的楼宇顷刻被炸倾倒
为全人类永久的和平虔诚祈祷
让和平鸽代替导弹在蓝天舞蹈
六、收束全文
同学们,请让我们铭记“战争同毁灭,和平共繁荣”,一起拯救世界!(多媒体播放迈克尔的《拯救世界》)
七、作业布置
比较阅读《一个的遭遇(节选)》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附: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反思
——从“变”中看主旨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内视角叙事的典范作品。内视角又称“限知视角”。指作者不出面,让作品中的人物或事物充当事件、生活场景以及故事情节的目击者和叙述者。它的最大特色是叙述者就等于人物,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同样多。小说以“我”的内心独白展开情节,让我们一睹内视角叙事的美学魅力。而且,我们平时读到的反战作品一般是从正义阵营方面写的,而本课却是从敌对阵营的一个可怜的学生战士的角度来揭示战争的罪恶的。这都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难以按照小说三要素一一分析,课堂时间又十分有限,所以,我将主要教学目标定位在阅读和理解这两个方面。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技能和素养之一,理解是阅读的深化,是达成三维目标的手段。为了能让学生更加亲近文本充分阅读,于是我设计了分析探讨“我”和学校的变化、变化说明了什么(主旨)这一问题。让学生通过关注小说的细节描写,更好地认识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作用,进而挖掘小说的主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鉴赏这篇小说。同时我们还要纵深思考:如何避免战争?如何关心时事、关心世界和平发展?因而设计了“祈祷和平”这一环节。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全面认真阅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小说阅读必须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诸如小说的题目、小说的要素、小说的人物、小说的情节、小说的环境、小说的主题、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表达等,从而掌握阅读小说的一些方法。实际教学中,我觉得这个目标定位和教学设计是比较正确的,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有利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感觉两个教学目标完成较好。一个“变”字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很好地带动了对全文的解读。通过认真研读文本,学生透过“变”的现象看到了本质,深刻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不仅仅是流血、牺牲、财富损失,更是对人类文明的摧残和心灵的戕害。学生能够把现实中的我(自己)和小说中的“我”、三个月前的“我”和三个月后的“我”进行比较,通过文中的细节描写看到战争对“我”的双重摧残和“我”的悲剧性以及对战争的控诉。并且,还能将一般学校与小说中的“学校”、三个月前的“学校”与三个月后的“学校”进行比较,真正理解了小说反复描写环境的作用。更为可贵的是,通过阅读交流,学生思考得很深入,有许多发现是我没想到的。比如,在探究学校的变化时,学生甚至想到学校氛围的变化,“以前是温馨平静的,而现在却因为战争变得不文明甚至有了邪恶的感觉”,这是学生认真阅读思考的结果。再如,学生从学校多了纪念碑中,能够准确形象地使用“廉价”一词,看到牺牲生命的毫无意义和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在分析“我”的变化时,学生想得更多,“我”的身体、“我”的生活、“我”的心灵,可谓面面俱到。而且,学生以他们的智慧和精彩深深感染了我。另外,我制作的课件也能很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开头的几组图片创设了情景,渲染了氛围,效果不错。中间插入的德国纳粹主义教育和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的图片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深化了学生对战争的认识。结尾的《拯救世界》掀起了,又很切合“祈祷和平”这一主题,学生学得非常投入。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课堂氛围不错。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整个课堂的读书声少了点。虽然这篇小说篇幅比较长,但也应该再让学生充分阅读。还有,在设计写作训练“写下你对和平的祈祷”这一环节时,时间不够充裕,留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太少,应该让写作这个环节处理得再到位一些。应该让学生展示才华胜过一切教学预设,真正让学生做主。以上不足,都是我今后教学工作中应努力解决的。除了反思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对小说教学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思考了今后小说教学的策略。
一是启悟策略。促进学生深刻体验情感、感受形象、领悟内涵,我们必须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入手,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体验;启发感悟时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和内心体验,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篇4
不同的体裁,教师在教学时候,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说明文和议论文等文体,下面,笔者选取诗歌、散文、小说三种不同体裁对文本中的“留白”进行具体分析。
一、挖掘诗歌文本中的“留白”
“诗歌是一种以凝练的语言抒感的文学文类。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诗歌的意象是外在事物形象与诗人内在情意的交融。”诗歌是抒感的,是用精炼语言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虚无的境界,而这种境界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把玩、不断的去吟诵、不断的去思考。“留白”运用在教学中,就是让我们发现文学作品中的有意无意留下的“白”,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不断去融入文字,让文学作品和自己形成共鸣。
“一首诗删去一个诗句,一个单词,一个字母,一个书写符号,它就活不成了。”优秀的诗歌常常十分的含蓄和曲折,诗人往往故意不去写“满”,留下弦外之音,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诗歌,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断裂”和“跳跃”,结合上下文去理解、补充和丰富,激发学生挖掘诗歌的意蕴,拓展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意趣。如九年级语文的《沁园春・雪》,在听课中,有位老师就利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留白”。首先,他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接着,让学生在对课文字词熟悉的基础上,再次读,读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读完这首词的感受,可以带着自己的理解上台表演。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感觉这首诗是豪迈的;有的感觉是奇美的;有的感觉是胸怀天下的;有的感觉是评古论今的……教师一边听一边给学生适当的评价。在学生全部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段吴祖光(剧作家)评论《沁园春・雪》:“风调独特,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作了总结。接着,教师更加深入的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文章,他展示出一段写作背景资料――在准备展开之前,作者为了考察地形,登上海拔千米、大雪覆盖的塬上,面对着大好河山,感慨万千,提笔大作,写下这首诗流传千古之词。
随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题一,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词(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描绘或者分析。教师担心学生不是很理解,给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在陕北,一天,为准备展开全军抗日了解地形地貌,艰难的登上海拔千米、白雪皑皑的塬上,而当他登上顶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雄伟而奇美的雪景,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学生们根据老师的引导,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挖掘文本,展开想象,拓宽诗歌意境。有的学生用自己的想象描绘整首词,有的学生对其中一处进行合理的挖掘。比如有一位同学就对文章最后一句话展开自己的想象:“千百年来有多少的风云人物,可是他们,都只是华丽的过去,如今,这个雄伟壮丽的大好江山会是谁的――一定只会是我的。”还有一位学生回答的更是精彩,他大胆的对这首词上阕进行了分析:“千年前,柳宗元看着漫天大雪写下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一种内心的苦恼和愤懑,是一种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的美。而的这首诗中同样写雪,但却展示出一种热爱大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磅礴而激昂的气概。”
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本中的“留白”,尊重学生的感性体验,让学生自己多读,多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挖掘诗歌本身隐含的意蕴,去收获更多的审美体验。
二、挖掘散文文本中的“留白”
中国古代所说的“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凡不是骈文、不是韵文都称为“散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散文”特指“现代散文”。散文虽然样式繁多,文体各异,但是它的共性就是“散”。“在所有文体中,散文是最为自在悠闲的。”散文是夹杂在小说和诗歌间过渡性文体,它不像诗歌,往往只有片刻的情绪波动,散文往往反映的是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的情绪思考。作者写散文,就是要表达他眼中的景,眼中的物,抒发对人生的所思、所感。初中语文课本的散文大多来自大家之手,这些文章都是展现“我”的所见所闻,通过环境渲染和人物刻画等等方面,塑造出最真实的情感、最独特的个性。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提出散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分享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体味作者精准的语言表达。这些独特的人生经验、作者对人生的所思、所感就是散文中的留白,优秀的散文中充满“留白”,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能力,才能和作者形成共鸣。
如:七年级老舍《济南的冬天》,在老舍先生笔下,作品充满了神韵。无论是山、水、阳光还是白雪都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作者一开始并没有用优美的文字展现出济南冬天是什么样的,而是通过三个地区和济南的对比,让读者在阅读中细细的梳理,品味出济南冬天的特点。随后勾勒出一幅阳光照山、薄雪盖山、水中藻绿的水天相融的美景。作者在文章中没有说爱济南冬天,但是从开头对比中作者得出的“宝地”一词,读者便可以清晰明白作者那种情真意切的喜爱。在文章中,作者花了大笔墨创设意境、妙用修辞技巧,展现出温暖、秀丽、清透的济南。但那种浓浓的赞美情感,一直贯穿全文,并前后呼应,给人带来无穷的回味。
因此可见,教师在讲授现代散文时,需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中挖掘“留白”,通过朗读、品味,慢慢地去琢磨,细细地去思考,感受作者的心灵,读懂作者的心声。
三、挖掘小说文本中的“留白”
小说所讲述的内容不可以全盘相信,它具有虚构的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由此可见,在初中阶段,小说教学被单独提出,学生需要掌握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概念和特点。小说是一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叙述和环境描写,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它是语言的艺术、形象的艺术,更是创造的艺术。小说通过“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故事情节、背景或环境的具体描绘”,让我们从故事中了解社会,反思自我,体会真谛。小说教学实质上也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可以充分地把握住人物的特性,通过人物、情节、环境以及时代背景等资料,深入挖掘小说,真正读懂小说,理解作者的初衷,明白小说的主题。在小说教学中,教师恰当地挖掘文本中的“留白”,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人物特性、深刻理解主题、加深对作品感受,培养学生深入挖掘和思考文本的能力。
小说中常会出现省略的部分,如:人教版九年级鲁迅《故乡》,作者在描绘闰土的形象时,就多次采用了省略号。小时候,闰土和“我”说话起来总是滔滔不绝,想到什么都会去说,因此,作者在文章就采用省略号代替那些说也说不完的儿时哥们之间的话语。当读者读到这儿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淳朴的童真,少年时的闰土不懂得等级之分,他生活无拘无束,充满了童趣。而中年的闰土,作者在刻画时候,也多次采用了省略号,这儿却不再是那种滔滔不绝、无忧无虑的说话。而是呈现出一种饱受生活苦难,深受封建思想迫害下吞吞吐吐、生疏不自然的悲哀。
小说教学,就是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文本,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留白”,发挥合理的想象,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有深刻的理解,并一步步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形象中感受作者的写作目的,对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诗歌、散文、小说文本中“留白”的共性与差异
诗歌、散文、小说都属于文学样式的中的一员。所以,它们在文本“留白”上存在着一些共性。众所周知,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出现一些作者故意留下的“模糊表达”,比如在某些内容上,作者就是有意或无意的漏掉,不去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那些文本的“留白”,反而常常是文章最美妙的地方,让读者越读越感到神奇,带来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阅读文本,正是一个打开想象,充实意向的过程。文学作品中那些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无穷内容和情感,正是作品的精髓所在。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读通文本,还要引领学生读透文本,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去引导学生发现、挖掘文本中的“留白”,让学生从这些“白”处激发想象、打开思维,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互通心灵的桥。
篇5
关键词:试题;学情;对策
高三一年,如何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困惑,让教师彷徨。然而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使学生考取一个理想的语文成绩,是每位高三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高考语文试题,考查内容繁多,或语言应用,或现代文阅读,或古诗文阅读,或写作、提升往往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这无疑增加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压力。通过对各个板块历年来得分率的了解和学生学情的分析,发现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各个区块中学生颇为迷茫的,而它往往又是高考中区分语文成绩高低的关键领域。鉴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试从试题和学情两个维度对浙江高考语文现代文文学类文本作细致分析,进而对2013届复习备考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再现
(三)点滴感悟
1.浙江卷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考查范围基本明确,或散文或小说。这样的考查要求基本合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现代文文学类文本教学主要以散文为主要教学方向,代表作品如,《我与地坛》《故都的秋》《想北平》等,小说教学主要体现于外国小说欣赏的选修教学中,经典篇目有《丹柯》《娜塔莎》等。正是这样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对散文、小说的文体特征比较明晰,对这两类文学体裁的阅读图式有初步感知。
2.近四年的浙江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考查,小说、散文呈交替态势,散文选取了国内作家的作品,小说选录的是外国作家的代表作。如此规律是否会在2013届浙江高考语文中继续沿袭不得而知,但复习先小说后研习散文,且重心略向小说倾斜,应该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复习方案。
3.四年考查,稳定因素众多,表象如分值、题量、字数等。深象如主题、难度:四年高考都选择有深厚文化韵味,有丰富情感内涵,注重思想启迪作用,侧重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和体验,并贴近社会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文性作品,人文性是一个重要指标;四年选材难度总体都属不大,具体表现在小说情节不复杂,散文脉络基本清晰,文化上没有太多隔阂。
4.题型全面而典型。所谓的全面是指题型基本覆盖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在此将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相应要求呈现如表,以供参考。典型表现在基本题型反复考查,或结构的分析,或作品主题的概括,或重要表现手法的鉴赏;代表题型充分体现体裁的基本特征,如小说特别关注人物形象分析,景物描写鉴赏,散文尤其关注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言表现力的品味。
二、学情把控
试题的分析使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方向感更强,学情的准确把控可使阅读备考走向精细化、科学化。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特命制调查问卷,以期管中窥豹,有的放矢。
关于高三学生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题现状的问卷调查
各位高三同学: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填写这份问卷。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是语文高考阅读中的重中之重,它是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近几年高考阅卷统计,这一板块相对于其他题类存在着得分率不高,提升难度较大的问题。鉴于此,特命制此问卷,旨在了解阅读现状,明了答题情况,从而为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有效复习作积极准备。这份问卷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请把您认为符合要求的选项字母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对于自己的阅读兴趣,你是如何评价的?( )
A.阅读兴趣浓厚而强烈
B.阅读兴趣不浓亦不淡
C.毫无阅读兴趣
1.在正常范围内,你前后两次阅读的间隔大概有多久?
( )
A.一天以内 B.两三天左右
C.大约四五天 D.一周甚至更长
2.当你进入阅读状态,平均每次的阅读时间是多少?( )
A.10分钟以内 B.10~30分钟
C.30~60分钟 D.一小时以上
3.平日你阅读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可多选)
( )
A.小说 B.诗歌 C.散文
D.戏剧 E.政治 F.军事 G.其他
4.对于哪些方面的阅读材料,你比较抵触?(可多选)( )
A.科学技术 B.政治生活
C.艺术美学 D.社会经济 E.其他领域
5.对于不感兴趣产生抵触情绪的课外文本,你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
A.立即跳过,不再回头 B.粗粗一看,了解大概
C.沉下心来,力求读懂
6.平日阅读课外材料,你一般采用怎样的阅读方式?( )
A.快速略读 B.精研细读
C.根据文本不同,进行粗读和精读交叉阅读
7.你觉得你的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理解能力如何?
( )
A.班级中偏上 B.班级中等
C.处于下层,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较弱
8.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高考满分基本为20分,请问您的理想得分是多少?( )
A.10~12分 B.12~14分
C.15~17分 D.18~20分
9.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解题,你有心理障碍吗?( )
A.无 B.偶尔会有
C.经常会有
10.对于阅读造成的理解障碍,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
A.词语生僻 B.主旨深奥
C.思路模糊 D.作家陌生
11.对于目前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状态,你是如何自我评价的?
( )
A.觉得蛮好,平均分之上
B.马马虎虎,平均分左右
C.糟糕,好久没拿到平均分了
12.身为高三学子,你对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什么,清楚吗?( )
A.完全清楚 B.基本清楚
C.模糊 D.全然不知
13.你觉得现代文文学类文本解题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 )
A.理解不当 B.审题不清
C.表达不明 D.方法不懂
14.针对自己的答题现状,你知道如何去调整和改善吗?
( )
A.知道,明白 B.基本了解
C.糊里糊涂,看运气
15.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你掌握其内在的答题模式吗?
( )
A.完全掌握 B.基本掌握
C.一知半解 D.模糊不清
16.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下列哪些意识你会关注并落实?(可多选)( )
A.审题意识 B.原文意识 C.主题意识
D分析意识. E.分点意识 F.表达意识
G.反思意识
17.你会在课外自行训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吗?( )
A.经常会 B.偶尔会 C.基本不会
18.课外训练中,你训练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
A.随选文本,粗略阅读,校对答案
B.精选文本,精细阅读,答案校对
C.精选文本,精细阅读,答案反思
借助调查问卷,掌握了学生在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重要信息,通过提炼从阅读和答题两个方面作简要总结:
(一)阅读
1.阅读习惯遭受严重冲击。在高三这样紧张而繁忙的一年中,高三学子阅读兴趣日趋减弱;即使拥有难得的阅读冲动,也往往得不到有效落实,因为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实用性,阅读实效不明;学生在家长、班主任、自我体验的交织下,不断地将阅读地位降低,阅读周期延长,更有甚者,基本不阅读,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阅读语感急剧下降,阅读速度明显降低,从而间接影响应试心理的恶化。
2.阅读视角过于狭窄。绝大部分学生阅读范围过小,仅仅停留在自己感兴趣的或自己比较熟悉的文学类文本中,有着“一见钟情”“深陷泥潭不能自拔”的倾向:如爱好小说的同学,对散文不屑一顾;热爱散文的同学,对小说嗤之以鼻;更有甚者,爱好中国小说的就拒绝欣赏外国小说。
3.阅读方式太过单一。学生的阅读方式几乎是“清一色”的粗读或速读。精读,作为能有效提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鉴赏水平的重要方式,被大多数学生舍弃。快餐式的粗读只能使学生对文本鉴赏停留于表层,没有思考深度,没有揣摩训练,语言的领悟能力自然得不到显著提升,欣赏的快乐自然也难以植入内心深处。阅读成为累赘,而不是一种享受。
(二)答题
1.术语不清。根据历次考试,学生总会对一些提问模棱两可,推究根本,则是部分语词对学生构成了认识盲区,他们往往对词语概念不明,无从下手。如对“描法”“艺术技巧”“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术语,学生往往茫然无措,无法正确区分和理解,从而导致答题过程中出现方向性错误,失分过多的情况。
2.方法不明。对小说散文的基本特征有感受、有体会,但结合具体文本的具体设问,一知半解,糊里糊涂,无法做到了然于心。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手法题,首先是对手法题另类提问的转换意识薄弱,如“请赏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其次是胡乱答题,手法三步骤不清楚:手法是什么,手法如何显现,手法的作用是什么。对于如此鲜明的答题思路,学生往往出现缺一漏万的情况,实在可惜啊!
3.意识不浓。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在答题过程中,主要有如下几大意识:审题意识、原文意识、分点意识、主题意识、表达意识、精炼意识、反思意识。审题意识主要在于了解命题意图,明确答题方向,确定答题区域,明了答题方法,最常见的审题标志是“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联系社会和自我”等;原文意识首先强调在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过程中,尽量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词或关键句,再结合理解适当组织,从而构制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其次原文意识也依据原文来组织答案,切忌天马行空,大肆渲染,离文万里;分点意识即角度意识,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的重要考查,要求学生在答案的组织过程中,分角度呈现,而不是同一点、同一角度一味地堆砌,造成字多不得分的现象;主题意识,则要求学生在构制答案时,要时刻以主旨为中心,在其统领下,根据具体的提问设置来具体表达,主题偏离或离开主题都会对得分产生巨大的冲击;表达意识是针对阅读中学生答案错别字层出不穷、语句不通顺、表达不简洁等问题而出现的,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量,表达首先求准,再次求简,最后求明;精炼意识:精炼意识是针对粗糙意识而提出的。所谓的粗糙意识即虽有训练和检测,但总显得蜻蜓点水,浮于文本的浅层思考,着重于答案的简单比对往往停留于单个文本的理解,不能从规律层面作深度分析,无法将各种意识落实到位,无法将文本的理解走向深处。反思意识,在几个意识当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正是有了反思,学生才会在自己的错误表述中找到不足,在参考答案的研究中获得深刻感悟,由此学生才有提升的可能,才能不断地接近完美,没有了反思,题目仅仅是题目,学生的训练将陷入题海,那么学习将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
三、备考策略
1.阅读广而精。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以阅读能力为根本,没有阅读能力,那么阅读就不出成效。而阅读能力提升的最佳方式是大量阅读,只有广泛阅读才能熟悉各种文学文本的内在机理,从而快速提升整体把握的能力,当然这个广,并不是无谓的放大阅读范围,应该有一个可收缩的空间,那就是阅读在广的前提下,需要特别关注散文、小说两类文本,从而使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针对性更强,更见成效。所谓的精首先在于阅读材料的选取一定要做到高标准,要选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本作为阅读的首选。为何要高标准?因为只有高水准的文本才合乎科学的文学文本特点,才能最准确地对阅读者产生良好的“催生”效果;其次精还涉及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文本细读,在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细读要求更深入推敲字词句的深味,挖掘文学潜在的魅力,更留心阅读积极性的调动,借助自身的阅读积累能动性地对文本进行揣摩、体味、深思,获得自身对文学类文本独特的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去研究,赏析性文字语言的感悟能力才能大幅度提升。
2.训练真而实。真实即是在平时的训练检测中,材料的选择以小说、散文为参选范围,其中要适当加大小说尤其是外国小说的比例。题型要与浙江省高考真题保持较高的仿真度,对于相应文体的常考题型要反复操练,做到训练的实效性。对于相应文体的其他题型,也要适当点缀,以加大学生对这类文体的深入了解。当然真实还表现在训练的时间把控上,要关注定时训练的效果和价值。限时操练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面向真实考场环境的,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更为客观直白的体现,更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阅读现状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最后训练要关注巩固性训练,巩固一方面要做到及时,使知识点的讲解得到最有效的消化,切莫讲评之后流于表层,同时巩固要留心记忆力的遗忘法则,适时采取回顾性训练,使学生对答题模式熟练,对答题方法了然于胸。
3.批讲细而密。批改最理想的方式是面批,通过师生单独的面对面交流,学生更乐于接受,讲解的针对性也能极大提高,教师在面批的过程中也能收获得更细微、更有效。但由于教学的实际条件,面批的覆盖面不可能太广,只能择要面批。关于讲解,由于主观表达的特殊性,讲解的方式可采用干扰项和正确项并列呈现的方式,如此能使学生对失分区块有更深印象,对正确答案的理解更为具体深刻;讲解内容要避免单调枯燥,就题论题,教师应该在文本最大限度内依据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考查要求挖掘讲解的广度和深度,做到文学欣赏趣味无穷,题型分析举一反三,课堂更灵活生动,学生思维更积极主动。
4.领悟深而实。要加大学生反思和总结在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比重。传统教学往往将教师的反思和总结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直接享受着教师的研究成果。虽节约了复习时间,但在复习效果上却大打折扣。没有主体性的融入,所谓的反思和总结往往只能停留于大脑表层,属于短时记忆。随着时间的变迁,这种反思和总结的效果会越来越糟糕。由此,应尝试让学生总结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考查特点,反思现代文文学类文本小说和散文两类体裁的基本答题模式,开始可能行走比较艰难,但最后收获的效果是巨大和惊人的!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2011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2]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
篇6
关键词:黄源深 成才的"瓶颈" 虞建华 "知"与"用"
中国大学的扩招,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看似英语人才有些过剩,实则“小才拥挤,大才难觅”。英语教育已经陷于纯粹的口语、词汇、句法等基本功教学及应付各种等考试,专业知识课,如文学课,只在高年级开,也似乎成了可有可无。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中文水平历来被公众诟病。笔者有幸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宁波举办的中国英语教学方法高级研修班,从中受益匪浅,在这与各位同仁分享。[1]
研修班上,黄源深教授集中探究了英语专业学生成才致命的“瓶颈”: 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中文掌握不够水准;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思辨能力薄弱。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表现在:辨不清口笔语文体差别,通篇简单句;语感弱,中文腔重;词汇量小,酷似小学生的写作;只会描述,不会说理。而只会说几句,不会写,充其量可做个导游,相当于一文盲,却难以胜任众多其他工作。中文掌握不够水准一向是外语专业人的恶名,中文水平直接影响对外语的理解、表达和翻译能力。“几年前上海的一次翻译大奖赛,一个新加坡人战胜了几百个有专业英语背景的中国人,拔得头筹,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不是赢在英文水平上,而是在中文表达上”(前言)。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同样直接影响外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翻译能力。外语学生和老师在学和教中,多只见语言的字词句,忽略语言传递的信息和存在的文化。思辨能力薄弱体现在:写文章长于描述,短于立论,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缺乏观点、分析和论述;听讲座提不出问题,更难有论点的交锋;讨论会甘当听众,无法贡献自己的见解;头脑空空,没有想法。结果是,“走上社会后,善于复现相关语境,却难以贡献独特见解,缺乏创造力。他们也许能适应模仿性工作,亦步亦趋跟从别人,却无法独当一面,闯出一片天地来。”[2]
有鉴于此,黄教授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精挑细选编写了一部针对性很强的《英汉散文比较欣赏》,不失为一种局部性补救尝试,以期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提高中文水平,提高思辨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之所以说是“前所未有”,是因为“已有的英语散文教材都是基于一国一语编写的,唯《比较赏析》打破了这一传统,把两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时代的名篇佳作按照其“契合”之处予以匹配并进行比较赏析。”(秦秀白,2012:105)针对性强是指黄教授身为教师多年,洞悉英语专业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毕业生的成功和问题所在,有鉴于学生成才的“瓶颈”,独辟蹊径,精选历代英汉名家各20篇,以散文的形式和内涵的相似行成对成单元。秦秀白教授认为每单元的英汉散文具有至少两个契合点:“题材相同或相近”和“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手法相近”。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教育、艺术等重大题材,也包括洞察世情、感悟人生、咏物明志、追求理想、修身养性的抒情随笔” (2012:106)。《比较赏析》的另特色是编者在选用的英文文本和汉语文本上都标出了重点段落,要求学生细读或背诵。这些英文散文都是正式文体,可让学生辨明口笔语文体,学会使用地道的标准的简明的句式,及篇章写作的逻辑性和说理,减少中文腔。而相对应的中文散文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和对英文的透彻理解,也有益于学生的中英互译水平的提高。中英散文对比学习,也因其题材多样和内容的深刻,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比较欣赏》是“一种局部性补救”,是指这本书对突破英语专业学生成才“瓶颈”的一个突破性的开端。要克服英语专业学生的弱点,决非一部教材、一朝一夕所能为,需要全方位长时期治理,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怠不惰,坚持不懈,才能逐步打破“英语专业人的恶名”的魔咒。[3]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虞建华教授在探讨高等院校文学课的“知”和“用”时,提出了三对相对的命题:无用和有用,工具学科和人文学科,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目前的英语文学课教学所遭遇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外国文学遭到冷遇,受到轻视,甚至忽视,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喜爱近年来已经几乎降到了冰点。”(刘波、罗承宁,2003:86)“英语”专业,各高校对其定位不同,态度不同:多数将它当作“应用专业”,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少数将它当作“人文专业”,以人文内涵为主要内容,培养国际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科定位的模糊性,带来了实施教学方面的混乱。以语言应用为目标的专才教育成为主导,学生通适性能力的培养、文化视野的开拓、健康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遭到忽视,毕业生总体上呈现“小才拥挤,大才难觅”的状况。[4]
英语文学课的有用性,回归人文学科,当学以致知是有充分理据的。老清华、北大和解放前的西南联大英文系除去专门把文学当专业学习外,在语言习得方面也以大量的文学阅读为主,然后配以写作训练。在国际上,外语本身从来算不上大学的一个学科,外文系设置的专业和学科决不是听、说、读、写的技巧训练,它们的外文系就如同中文系在中国,而是英美和西方文学、文化和语言学等。抗战时期教学条件极差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的英文系,语言能力课(相当于现在的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课程)只占年总学分的不到16%,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诸如散文、英诗、西洋戏剧等其他课程来实现的(刘意青,2010:1-2)。“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大学校园里曾出现过人人都在读外国文学名著、人人都在讨论外国作家、场场外国文学讲座都座无虚席的盛况。”(刘波、罗承宁,2003:86)。目前国内一些重点院校,比如北京大学英文系,已从一年级就开设出英语文学、语言学、文化和文学理论等各种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语言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刘意青,2010:1-2)。黄源深教授建议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语言技能课应控制在25%以下,文化知识课,包括语言学、文学、欧美文化等,比例应占60%左右,知识可用英语授课。英语专业应该回归到人文学科本位,其意义在于,“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王守仁,2002:11)”。虞教授以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展示文学语言的魅力。一个乞丐手身边放着一块牌子,写着:I’M BLIND. PLEASE HELP ME,但人来人往,施舍的寥寥无几。后来,一个女青年把牌子翻面,重新写上: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结果,很多行人开始不断地施舍。这两句话,意义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深层次上,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事实陈述,直接请求,以乞丐为中心,而后者是诗一般语言,个人叙事,事实的陌生化,以行人为中心,叙事空白得以填补,乞丐的目的不是直接请求而是暗含其中等。虞教授还提到,曾被一名外籍教授请求回答一道“选择题”:“Professor Yu, which would you prefer: a student who can only stutter out his ideas or one who speaks fluent English but has nothing to say?”这一问题,不得不令人反思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5]
鉴于文学课对于英语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虞教授借鉴了以往英语短篇小说编写的经验,特编写了《英语短篇小说教程》,以期“知”和“用”的紧密结合。虞教授的选材的依据是,语言浅显易懂,又是名家大家作品;一定要短,在短时间内能读完;蚕食空间,让学生发散想象空间;脱离文学史,使短篇小说自成体系。名作的浅显和短可让学生不会花太多时间就可以读懂,参与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避免学生无时间阅读,老师自我陶醉地对文本赏析,老师热,学生冷。脱离文学史,可避免老师和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去了解文学史,没时间研读、分析、赏析文本,本末倒置。虞教授编写此教材是期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地了解英语民族诸方面的文化因素”,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外语运用技能,更需要提高人文造诣,对语言对象国家要有更深的文化浸润,对其历史渊源、、思维方式、习俗礼仪等诸多方面要有更透彻、更细致、更广博的了解,以获得更多异域文化的体验,提升进行深层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根本上讲,文学中涵容的人文精神,要比文学文本反映的语言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编码于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东西,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底蕴,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6]
终上所述,两位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了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性教育的影响,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育偏离了人文学科的正常轨道,导致了学生成为大才的“瓶颈”和文学学习“知”的缺失。两位教授有针对性地编写了《英汉散文比较赏析》和《英语短篇小说教程》,无疑会对目前的英语专业教育改革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7]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徐凯,周小进.英汉散文比较赏析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and Chinese Essays) [Z].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刘波,罗承宁.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J].2003 (2).
[3] 刘意青.序[A].方岩.英语短篇小说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秦秀白.在散文鉴赏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契合与碰撞――《英汉散文比较赏析》评介.中国外语[J].2012(3).
[5]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J].2002(2).
篇7
汪曾祺六十多岁时创作的抒情小说,其抒情意味最浓,写得很美。《鉴赏家》中的叶三确是汪曾祺小说中最具抒情味又最常见的小人物。作品环绕季民的画作获赏果贩叶三而终生珍藏、至死不售的佳话,穿插当地风俗轶事、人情物理的诸多章节,以诗意写清愁,以繁华写寂寞,以平静写伤悼,一切如同亲历,娓娓道来。
叶三卖水果的身份和鉴赏家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小说的精彩所在,如何让久居教室的学生了解汪曾祺小说中表达出来的“现代繁华里的流放”,也是《鉴赏家》的教学重点、难点。在这样的思路下,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流程:1.快速阅读文本,围绕叶三作者写了哪些事情,请分条概述。2.文章中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叶三是一个鉴赏家?3.叶三是一个卖水果的,是什么原因使之成为全县“第一个鉴赏家”?
试上一课,发现问题很多。整个课堂最后以总结叶三人物形象为结局,课堂较为平淡,层次很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最为重要的就是缺少语文的味道。同事在评课中说:你这个课想要让学生得到什么?是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如何去概括人物形象?这些对于高中课堂来说是不是太单薄了?是不是除了这篇文章其他的文章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15分钟是不是应该找到文本的突破点?是不是应该上出一点语文味出来?我们是不是可以仔细的思考一下,这篇文章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好好玩味的?
听到这一连串的问题,自己是很吃惊的。反思自己以往的课堂,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教学环境里,自己的课堂是不是太过于自由发挥而忽略了语文课堂的本质――玩味语言?
《鉴赏家》开篇第一段讲:“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为什么叶三是“第一个鉴赏家”?“鉴赏家”在文中体现在“紫藤生风”“灯台上的小老鼠”“红花莲子白花藕”以及23小节所讲“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民的得意之笔”。可是汪曾祺这样的大家为什么又在此加上“第一个”呢?显然有其深刻的含义。
仔细玩味“第一个”三个字,我们会发现许多东西:季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可是叶三却“不须通报”,说明叶三往往是第一个能够鉴赏季民画的人。其次,文中也提到其他的鉴赏者。但他们对季民的画作的鉴赏,往往是“卖弄自己高雅博学”,对于这样的卖弄,季民最为讨厌。而叶三是“真懂”,“从不瞎评论”,“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假充内行,也不是谄媚”。是“从心里喜欢画”,对于季民的画作毫无功利性的。可见叶三确是是第一个真正的季民的“鉴赏家”。再有文章前文的叶三卖水果的精挑细选,他卖水果从不讲价,买果子的人家也总不会亏待他,这不像交易更像一种人情往来;儿子孝顺“家境殷实”大可在家安心养老的他差不多是为季民一个人卖果子,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挣钱,给季民送是为爱他的画……这些都反映出其人格底层里的质朴、实在,和其对生活细节美的追求。而卖水果的走南闯北所积累的广博的见识也是其成为鉴赏家的必要条件。叶三更是不一样的鉴赏家。他是现实中的有心人,富于智慧,有偎近艺术的强烈愿望,更善于从实际经验出发得出关于画作的真知灼见,终于从一个单纯的欣赏者变成季民创作的参与者、评判者。
由此,我将课堂设计为以下的流程:叶三是“鉴赏家”,文中具体表现在哪儿?运用这个问题,锻炼学生的提取信息和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继而追问:为什么说叶三是“第一个”鉴赏家呢?带领学生深入研讨文章,叶三不仅仅对季民画作是鉴赏家,对于生活他也是鉴赏家。这样就让学生在“情感价值”上得到大的提升。显然这样的设计是有梯度的,是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步推进的,是紧扣文本的。而这样的语文课显然有着充足的“语文味”。
将我们的视野再扩大,到《短篇小说选读》的教学。随着高考对小说考查的不断深入,《短篇小说选读》教材逐渐进入教师的视野,如何教?怎样教更能够贴近高考,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细细想来,为何我们不去玩味下小说的语言,将小说教学从“环境、人物、情节”中解放出来?《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一文可以围绕着“习惯”两个字品读文本: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不计较团结大楼邻居的“讨论”默契地生活着是一种习惯;矮丈夫在高女人死后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习惯;以“裁缝老婆”为代表的团结大楼生活的人们的小市民世俗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习惯”。而冯骥才不就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对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行深一层次的思考吗?再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以往的教案中同行们往往纠结在小说的情节上,苏贝的六件荒唐的事情与听赞美诗后情景的对比,这样能够很好的揭示苏贝这个人物形象。但这样的课堂架构让《警察与赞美诗》这一世界名篇变得很是无聊空洞,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文章后半部分开始剖析文章。文章40小节“悠扬的乐声飘进了苏贝的耳朵,使他倚着螺旋形的铁栏杆而心醉神移”,41小节“风琴师弹奏的赞美诗音乐把苏贝胶在铁栏杆上,因为当他的生活中还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纯洁的思想和体面地衣着这类事物的时候,他对赞美诗的曲调曾是很熟悉的”。42小节“他突然憎恶起他所坠入的深渊,堕落的生活,卑鄙的欲望,破灭的希望,受到损害的才智和支持他生存下的动机”。由此发问下去,学生可以很好的寻找到苏贝“所坠入的深渊,堕落的生活”。但这样设计文章的本质不同是学生对苏贝的起始认识。苏贝是一个沦落在社会底层的流浪汉,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这样的设计更能够体现出欧・亨利批判社会的创作主旨。
篇8
要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材小说课程的教育功能,就必须按照新课程理念的指导,科学地展开阅读教学,切实增强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践及思考,笔者认为增强小说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及时更新理念,另一方面要科学设计小说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及时更新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的理念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要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力,必须及时更新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的理念。笔者认为,落实新课标要求,我们需要树立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明确阅读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老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前,老师要给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将小说分成几个方面去探究,教师起指导、组织作用。课堂上老师彻底改变满堂灌的教法,老师起的作用是促进、组织、和指导,实现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转变为主动搜集资料、分析、筛选、归纳和整理,主动探究、主动吸收知识;由偏重于机械记忆转变为探究过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树立“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理念,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通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目的,也是实现阅读写作的良性循环。
(三)树立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促进学生之间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新的阅读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我解决,这完全尊重了学生的能动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或分组研究)是开展这一教学模式的最基本形式。但由于学生手中资料、个人文化的积累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同时,由于时间的限制,每个(或每组)探究的课题有限,因此,学生之间必须合作——充分交流、切磋,将自己的信息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占有资料,相互启发,相互争论,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探索出未知的知识。
二、科学设计初中小说阅读教学方法
小说以它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环境描写多姿多彩吸引着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小说的优势。然而,呆板的教学方法必会压抑学生学习的兴趣,束缚其思维,影响其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发挥小说的有利因素,把小说教学当作改革常规教学的突破口,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小说、理解小说、分析小说。在实际教学当中,根据教材不同特点和学生对作品的不同理解,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
(一)座谈探讨。即“茶馆”型、讨论型。学生可以通过座谈的形式提出自己学习尚不理解的问题,相互探讨,既可以采取由下而上,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也可直接以班级为单位。例如,在教《故乡》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段质疑:闰土心里有哪些稀奇事?这些事反映了什么?“我”为什么对这些事感到稀奇新鲜?“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为什么不知道这些事?“他们都和我一样……”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分自学小组讨论,首先个人发言,个个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之间展开争论,接着总结,最后向大家汇报。讨论时,教师巡视,掌握讨论情况。座谈时要有重点,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统得过死,束缚学生的思路。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二)读写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读写结合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篇幅较长的小说,可编故事梗概、故事提纲。学生喜爱雨来、闰土、孙悟空等人物,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去试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同时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
(三)辨析辩论。教师事先将教材中的某一关键的问题的几个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认真钻研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辨析,选择一种观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辩论。例如教学《将相和》时,可首先提出:“在渑池之会上,赵王和秦王究竟谁战胜了谁?有的说战成了平局,有的说秦王战胜了赵王,有的说赵王战胜了秦王。你认为呢”?然后学生认真钻研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观点,然后各方展开唇舌之战,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论的根据,并可以反问对方。最后,教师根据各方辩论的情况予以公正的评判,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也有利于辨析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四)创造想象。这种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改动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或续写小说,进行一种再创作的思维训练。如教学《麦琪的礼物》一文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挣脱小说文本本身的束缚和局限,从情节上反弹琵琶,向学生设置两个问题:①如果德拉没有一头瀑布般的头发,她可以用什么作为给杰姆的礼物呢?(要求学生根据主人公的性格作出推测和判断,并陈述理由)②试想有一天,杰姆阔了,成为一个富翁,他们的圣诞节又会是怎样的呢?(要求学生对此后的情节发展作出推测)。再如,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可激发学生在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①“我”推测孔乙己已经死了,这个推测是否成立?如果孔乙己悲惨地死去,他是在怎样的凄惨中结束悲惨的一生的呢?(要求学生构想孔乙己死的惨境,并以《孔乙己之死》为话题续写这一情节)②孔乙己最后一次面对酒客的讥笑。他的回答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他内心的巨大变化,他对自己的悲惨命运彻悟了吗?(请大家设想一下孔乙己面对自己悲惨的结局所产生的心理活动)③孔乙己和《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可以是同一个人的两面吗?如果将这两个人的经历糅合成一个人的故事,应该怎样展开情节?④假设孔乙己没有死,再给他写个续编等等。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训练。
篇9
对于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这门课,这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一是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即有点枯燥性,说大道理的多,学生不爱听;二是尽管目前实行了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而实际上措施还是没有很好的落实,有比较重的考试压力,学生对学习兴趣不足。那么,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学好政治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那就是在课堂上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把故事的魅力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我这样做的依据:一是故事通俗易懂,告诉我们为人做事的道理,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二是故事人人爱听,由于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层次,其直观思维很强,同样爱听故事。如果在政治课上,教师紧扣课文内容,把握适度时机,有针对性地讲述一些哲理故事,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政治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哲理故事,学生会紧随故事的节奏,时而凝神聚听,时而捧腹大笑,不知不觉中将政治知识记住了,教师也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在政治课教学中能插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所选的故事要有代表性,什么时候讲,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掌握。
1、由故事导入新课。由故事导入新课,这是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在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吸引他们对新课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不过在讲这些故事的时候,最好能提一些问题给学生思考,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样他们就能有持续的兴趣,故事听完后,道理也悟出来了。
2、中间穿插,加深印象。有些时候讲故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中间穿插。比如在讲初一知识点“虚荣心的危害”时,我给学生讲法国莫泊桑小说《项链》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局,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虚荣心的危害。
3、下课之前,由故事加强记忆。虽然新的教材已经阅读性很强,但对初中生来说,有些内容还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要学生记住这些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时,不妨把课文内容串编成故事,加强学生的记忆。
(二)利用故事提高学生的自省能力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生活离不开思考,学生的成长也离不开思考。只有在学会了一种对生活的自觉的反思后,一个人才结束了懵懂状态,开始自觉地把握生活。因而,学会对生活的自觉反思,非常重要。
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大道理是需要的,可是泛泛而谈,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由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入手,最后引出启人心智,发人深省的大道理来,学生会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刻。对于他们来说,有时一分钟的小故事常常比一个小时的道理说教更有效。比如在学习初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针对某些学生有厌世的情绪,我在给学生讲故事时,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反思:(1)你是不是常常觉得不开心?(2)你是不是觉得周围的朋友、亲人都不理解你?(3)你是不是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甚至曾经有过自残的行为?那么,假设一下,“5.12”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四川汶川,可能会怎样?接着我会给学生讲一些“5.12”地震发生时的动人事迹,还配合播放一些受伤者的画面,让学生去感受、去反思。最后,告诉学生一个大道理:“我们要珍惜生命,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当你哭泣自己没有鞋子穿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三)利用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能仅靠老师的说教,而要让学生具体感受爱国主义的表现,那些历代爱国者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示范。比如可以在一定时期开展以“爱国者的事迹”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分别去搜集爱国者的故事,然后课上讲给大家听,看哪一组搜集得多,哪一组讲得声情并茂,哪一组讲得更吸引同学。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表达能力。
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近代北洋水师将领邓世昌、丁汝昌等的故事。一定会让学生具体体会到先人的爱国热情,从而也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
(四)利用故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果说老师的故事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让学生参与到讲故事、演故事中来,则更加能调动他们的热情,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自信心、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综合素质会更强。
1、学生知道的故事就由学生讲。
篇10
上次看窦桂梅的《激情与思想》,她谈到学生思想的火花时举了被烈火焚身时学生的不同观点的碰撞,其中就谈到有学生说他身上的手榴弹、子弹等为什么没有爆炸的原因,另有学生回答是他将这些武器深深地埋入泥土之中,从而更显示出他为整个作战部队着想的品质,窦老师肯定和表扬了这些同学及他们的思想,但她没有,可能至今也不一定明白,实际上他们部分战士身上是没有任何枪弹的,因为当时他们是作为尖刀班的战士,埋伏在阵地的最前沿,负责的是战斗打响时第一时间冲上去剪断铁丝网、拆除障碍的任务,身上带着的也只是刀具之类的东西。所以尽管学生的想像可嘉、推理可信,但事实毕竟根本不是这样,教师由于没有相关的知识作基础,也无法对学生的说法作判断,还草率地下了定论,致使学习者和教师都没有能搞清这个问题,而只是将自己的推测当作了美好的答案。
语文老师有多少“底”才够?这是很难回答的。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一点对语文老师来说则有更高要求,知识常新常学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说一个人的知识积累和文化基础在他的青年时代就已奠定,这是因为人在工作以后很少再有时间去埋头学习和钻研文化知识了。即使是语文老师也少有时间再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最常见的知识更新的方式就是在碰到教学当中的问题时去翻一翻相关的资料,从而知道一些自己原本不知道的东西,然而这种学习也是相当不系统和低效的。而且还往往是停留在低层次、表面的东西,没有达到那种高屋建瓴的程度。
语文老师不仅要有这种教学相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学的根基,这种根基是深深地扎在老师的骨子里的,它更多的是年轻时候的文化积淀,因而这个老师以前是否有大量的阅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在工作时要求再去看长篇小说之类的对于教师来说几乎不现实的,他们所具有的这些文化积累自然只能是以前的印象了。然而,当今的学习可以说仍旧是不可缺失而意义重大的,尽管一些古诗文的根基不可能在短时间人达成,但像现代文的素养还是可以通过常读常思来提高的。所以,阅读是语文老师增强底气的必由之路。
另外,思考和质疑也是语文老师需要“修炼”的一门学问。我们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没有经历过大学的学习,那种对人文的质疑非常欠缺。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凭借的往往是经验,而缺少的是实验,没有突破、没有创新,在教学中常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因而显得滞后。作为语文老师要用敢于质疑的精神,对文章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认为人家的课上得上,我这样上一定也好,这是不对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照搬照抄,在教学上也不能唯名师、唯名教,我就发现不少大家认为是好的老师或者是好的课实际上效果并不好,只是给人一种体面上的优美,课堂上的流畅而已。在学问上,我们除了尽管做到一丝不苟之外,还要时常能反思和质疑,这样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整体认识水平。
- 上一篇:简述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
- 下一篇: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