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自评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素质自评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孕妇;抑郁;焦虑;相关因素
为做好孕期心理咨询,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在本院孕期保健门诊建立孕期保健卡的孕妇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调查方法,抽取200401-12本院孕期门诊建立孕期保健卡的孕妇280例,妊娠3~9个月。
1.2 方法 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调查表,首先对孕妇进行表格填写培训,由本人认真填写抑郁自评量表的孕妇,标准均分高于正常人群总均分(41.88±10.57)者[1],同时采用标准分与正常常模比较,焦虑自评量表采用不同精神疾患的(SAS)评分表中正常对照组进行评定,高于正常对照组总均分(33.8±5.9)者,有焦虑情绪同时采用标准分与正常常模比较。
2 结果
2.1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结果 孕妇群体标准分为(49.46±8.12),高于正常人群的(41.88±10.57)(u=2.6,P
2.2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结果 孕妇群体标准分为(42.04±7.01),高于正常人群(33.8±5.9)(u=8.39,P
转贴于
3 讨论
3.1 抑郁自评量表评定 孕妇中抑郁情绪者124例,占孕妇总数的48.8%[1],高于全国水平,孕妇标准均分高于正常人群(P
3.2 影响孕妇情绪的相关因素 分析结果可看出影响孕妇抑郁的因素中既有心理因素,也有生理因素和家庭因素,如孕期无食欲、有妊娠并发症、担心难产、产后无奶与公婆一起吃住等。本次调查显示孕期无食欲与孕期抑郁情绪呈正相关。这可能是孕妇食欲不佳,进食量少就会担心胎儿营养供给不足,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孕妇的情绪。国内外报道还显示,住房拥挤,婆媳关系不和,经济情况差,对胎儿性别不满意,家庭支持系统不良与产前孕妇心理状态有相关性。笔者分析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心理素质在不断提高,婆媳关系、住房拥挤等情况已逐渐得到改善。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实施,使人们重男轻女的观念逐渐改变,对胎儿性别不再特别关注,而更多地关注产妇及婴儿的健康,从而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观念在改变,人们的心理素质、精神文明面貌在不断提高[2]。
3.3 建议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应开展孕期健康教育,首先我们应在孕期门诊开设孕妇学校,设专职医生授课,做好妊娠期营养、饮食、睡眠、健康指导和心理咨询,让孕妇认识到妊娠分娩只是一个生理过程,行产前检查,听从医生指导,消除精神上的恐惧和不必要的压力,经常保持乐观稳定的良好情绪。
【参考文献】
篇2
(一) 理论背景和依据
1. 背景。21世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从现实看,我们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当然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的普及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据权威部门测试,当前我国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为17%,许多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效率。中小学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的关注,在实施素质教育,实施课堂教学中必须适当渗透心理教育。
2. 理论依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也应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过程。
心理学认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通过自己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实现的。赞科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健康因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因为课堂教学所占时间最多、分量最重、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全面、最深刻,所以要抓住课堂教学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 学校背景
我校学生结构复杂,外来务工子弟的学生比较多,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教育的也较多,还有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得到家庭的关心比较少,使得部分孩子学习中出现了脆弱的心理,甚至出现一些小的思想倾向。所以小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心理辅导显得极为重要。面对这一问题,1999年和2006年,我校相继提出“农村小学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和“培养小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目的是想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相关学校心理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筛选,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同时对不同特征的问题学生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心理疏导的要求与方法。两个课题分别于2004年和2011年成功结题,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校也被评为无锡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而要彻底扭转这一现状,学校还应继续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在已有的经验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升华,立足于课堂内外的时间。尤其是教师在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时,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有着深刻、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鉴于上述客观事实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我校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所以,我校提出了“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通过此课题研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社会大家庭中健康地成长。
(三) 本课题国内外现状的分析
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在人才素质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小学生受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由于身心尚未发育成熟,社会阅历还没有,加上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往往在学生的心理上出现障碍现象,产生“心理负效应”。
而心理学的发展往往与经济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心理学,包括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早而且也比较成熟,国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有一门学科叫学校心理学,20世纪初产生,30年代后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近年来发展很快,它主要研究5岁-18岁这一年龄段的问题儿童、青少年和有学习不良、学习困难、学习障碍或行为障碍等的儿童、青少年。现在国际上已专门成立了一个学校心理学联合会。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已形成了较完整和成熟的体系,我国香港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模仿了美国的模式。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也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今已有不少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并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验,已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纵观上述研究现状,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准备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年龄发展阶段(小学1―6年级)科学可行的教育内容,同时结合我校实际,建构既能有效教育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又便于教师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心理教育的模式。心理教育应该以课堂为主战场,以各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积极性,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二、 课题的界定
(一) 什么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教学”相对,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 什么是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心理素质”之“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心理过程”之“心理”――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体现出来的特点。整个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四) 什么是“渗透性学习”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指出:“就是在你还不太懂的时候,在好像乱七八糟的状态之下,你就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很多东西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接触,就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懂了。这个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该端正学校教育思想,将心理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要以“学习为主导教育,课堂教学渗透教育,学校、班级、家庭通力合作”为主导思想,注重环境熏陶的教育作用,更好地帮助每一个孩子健康地发展,努力让孩子享受生命的光辉。
三、 实验目标
(一) 总目标
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进而带动整个课堂教学。
提供探求学生心理特点的具体操作方法,并根据不同心理特点设计最优化的教法。
(二) 具体目标
通过研究,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改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研究,使教师能把现代教学心理的研究成果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能根据不同心理特点设计最优化的教法。
通过研究,促进学生养成合格健全的人格,使每个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接纳自己。
通过研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的情绪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 课题的主要内容及操作方法
(一) 研究内容
1. 心理健康基本要义研究。心理健康的基本要义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必须符合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的要求,即实践标准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根本依据;从实践活动的时间维度上讲,心理健康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着,表现为辨证的发展性;从实践活动的空间维度上看,心理健康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也是各不相同的,呈现出文化的多元性。
2. 心理教育的渗透型课堂教学结构研究。渗透式教学,即将某个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教育。这种课程模式,便于将心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内容进行渗透,使学习者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拥有健康的学习心态。
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完成以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结构而是随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的不同而变化的。心理教育的渗透性课堂教学结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体验问题,独立自学,寻找解题方式;明确问题,交流点拨,知识归纳;学生出题,教师答题,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3.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渗透策略研究。课堂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教师定位。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靠教师去实施。 第二,激发兴趣。课堂效率的高低和学科成绩的好坏往往受个体兴趣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与认知之间关系,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并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 第三,坚持表扬。表扬就是对学生心理上施加刺激,以产生激励效应。表扬就像阳光,没有它,学生就不能健康成长。教师只有以深厚的师爱,宽容的师德,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才能使学生“口服心服”,并以愉快的心情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云。第四,暂缓评价。不要轻易评价学生创新成果。教师的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令人难以估量的。教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在学生心目中都是举足轻重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正确评价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是活跃课堂心理氛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五,鼓励质疑。让学生大胆发言是正确处理学生与思维之间关系的最好方法,要鼓励学生刨根问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种种条件,营造良好氛围,广开言路,让广大学生大胆发言,积极讨论,互相急论,引导学生无所顾虑地提出不同意见,同时再让学生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让学生自己找到最佳答案和解释。第六,教学相长。心理学上所谈的教学相长的心理相容原则就是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关系的原则。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师于课堂教学,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并将成为学生今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潜在模式。
4. 积极学习心理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积极建构多元互动的立体评价机制,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的培养。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建立自信。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师要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而努力!
(二) 操作方法
心理教育渗透策略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依托教材内容渗透心理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课堂管理中进行有效渗透,使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交融在一起,备受学生欢迎,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双管齐下,事半功倍。
2. 依托教学语言渗透心理教育。渗透心理教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尤为必要。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要求教师的情绪自我调控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控,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以富有爱的教学语言培养良好的心理气氛,以此缩短师生距离,使课堂保持教与学的热情。
3. 依托生际交往渗透心理教育。从健康心理学的角度讲,一个人积极开展人际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上和谐的生际关系,适当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展示。在社会转型时期,在紧张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放的社会,要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人际关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托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交往中的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
4. 依托随机事件渗透心理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适时开展活动,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孩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机事件的发生,并适时进行心理教育。
五、 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 课题组组成了科研小组实施和协调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 学校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聘请市、区教研室领导及有关专家指导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指导和运用指导。学校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作为保障。
3. 落实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核心组成员来自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长和青年骨干教师,都为重要的研究者,有组织、能力和物质保证,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开展。
4. 组织课题研究人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形成学习组织,学习有关文献资料,率先行动,定期交流,撰写课题研究的经验总结。
六、 实验步骤
(一) 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学习国内外相关学生学习心理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反思我校前阶段实验研究的成果,提炼、升华,撰写“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论证,成立课题研究组。
(二) 研究阶段(2013年4月――2016年4月)
组织相关教师学习课题研究方案,严格按方案的操作要点开展研究工作,按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成立低、中、高级段研究小组分专题开展研究工作,每学期进行两次校级研讨、交流活动,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对策,更正完善研究计划和方案,撰写好阶段性研究专题总结、论文和阶段性研究报告。初步提炼小学生学习心理的最佳互动模式,构建起区域性的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系统。
(三) 总结阶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
举行公开展示活动,全面整理和总结研究成果,撰写总的研究报告。
七、 成果形式
1. 专题研究论文、阶段性试验报告、课题实验报告、活动台账、学生个案、实验记录等。
篇3
【关键词】护士;心理健康;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86-01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益增加,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护士面临着新的更多的挑战.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为了解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对68名3所综合医院普外科护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随机抽取广饶县3家综合性医院68名普外科护士。年龄30.5 岁±2.1岁,工作时间7.8年±1.5年。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1]。①一般情况调查表:为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称、所在医院、科室、工作情况等一般资料。②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包括90 项有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共归纳为9 个基本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每项按1 级~5 级评分,得分越低说明健康状况越好。问卷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统一指导语和填写方法, 要求被试者仔细阅读指导语, 然后按要求完成问卷, 所有问卷一次性完成, 限时30 分钟。由调查员统一发放、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8 份,回收有效问卷68 份,有效回收率100 %。
3 讨论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使用最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 广泛应用于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测定、疗效评定、神经精神可疾病的症状特点研究、与其他量表相关等,主要目的是用于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如何,临床上常用作精神科、咨询门诊的一个筛选量表[2]。自20 世纪80 年代引入我国,已广泛用于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能较准确反映各种职业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显示,与全国常模相比,普外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中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及在医患关系普遍紧张的情况下, 医护人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护士心理健康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危重病人多、抢救多、工作压力大、负荷重、频繁倒班;工作模式改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不及时;心理健康维护培训不足等有关[3、4]。护士面临着终身学习的压力、行业风险的压力(包括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 和职业的心理压力,要是不能很好的调节, 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 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减少精神压力。另外, 对于医院的管理者, 在全面关心患者利益的同时, 也更应该关注本单位员工的健康。医院管理者应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护理人员的困惑, 尽可能解决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给护理人员建立减压机制,可针对其独特性分别进行心理指导,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建立护士心理档案,通过具体心理减压措施,如定期运动比赛、野外郊游、文艺表演等,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状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对提高各科室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提高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明圆.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35-42.
[2] 唐秋萍,程灶火,袁爱华等.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16-20.
篇4
你好!
我是团总支副书记xxxx,在此对我们学生会对我个人做下本学期的工作总结以及自评报告。
机械学院学生会在团总支的领导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方针,以服务学生为宗旨,转变工作思想,在内部建设、制度完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大胆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学期自开学以来,我们分院的活动比较多,从一开始的迎新晚会、迎新杯篮球赛、到分院运动会、校庆等到现在的元旦游艺活动、元旦晚会等一系列的活动,本人及本学生会的全体成员都付出了自己的汗水,使得我们的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认可。一系列活动的承办,提高了学生会成员的生命力、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使得同学们对我们学生会这个组织有了很大的向往。
本人自成为了团总支副书记以来,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了有知,自我感觉良好,我感觉在新时期,新形势的学生干部工作应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注意学生干部的创新精神,所谓的创新我个人认为有三大创新值得我们思考,第一:工作理念的创新,第二:工作内容的创新,第三:工作方法的创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再者我认为学生会成员也是一个学生干部,作为学生干部应该就有一个干部的形象、品德、素质、修养等,在我们学生会里面,我们对新成员的要求比较高,我们加强学生会干部的素质锻炼,我感觉我们学生干部必须要有三大素质,一:能力素质(所谓能力素质包括:有极强的社会工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协调能力、选人用材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二:品德素质:(所谓品德素质就是说要做事必先做人,其包括能宽容待人、能诚信做事、能遵纪守规,能顾全大局、能奉献付出),三:心理素质(所谓心理素质就是要有坚定的意志、适度的自信、抗挫折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一颗平常心),四:干部培训应该满足定期性、规范性、合理性、多样性、针对性、广泛性。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SIMH精神卫生自评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银屑病患者入院时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出院前再次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加以比较。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后银屑病患者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抑郁、焦虑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银屑病;心理护理;干预;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psoriasis.Methods Using SIMH mental health self-assessment form(SCL-90),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for 80 cases of psoriasis patients on admiss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evaluation,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perform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s,discharged the patient again before the state of the mental health evaluation,and compared.Results The psycholog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SCL-90 total score,total sharing,positive number of items,somatization,compulsion,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depression,anxiety,terror mental illness,depression,anxiety scale total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sychological car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psoriasis;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study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其与免疫功能异常、遗传、环境因素有关,精神神经因素可引起本病的发作和加重,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因素对银屑病的发病和病程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采用SIMH精神卫生自评表(SCL-90)[1]、焦虑自评量表(SAS)[1]及抑郁自评量表(SDS)[1]对80例银屑病患者入院时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出院前再次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加以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肇庆市皮肤病医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住院病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14~7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5年;寻常型50例,脓疱型13例,关节型10例,红皮病型7例。排除伴有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及生殖器发育不全,畸形等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80例银屑病患者入院时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出院前再次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前后结果比较。测评时由受过培训的护士现场予以具体指导,以不带任何暗示和偏向方式把问题的意思告诉患者,使患者在不受任何影响的情况下作答,且在填表完成后,由护士立即给予逐项检查,以免缺项或者不按要求填写。测评工具如下。(1)SIMH精神卫生自评表(SCL-90):为患者自评量表,由90题组成,0~4五级评分,包括症状指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项因子组成。(2)焦虑自评量表(SAS):此量表含有20个项目,按1级~4级评分。(3)抑郁自评量表(SDS):此量表含有20个项目,按1级~4级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全部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
2 护理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护士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从生活上多关心,从病情上多解释,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自己的耐心感受,给患者提供宣泄的机会,通过宣泄摆脱恶劣的心境,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2]。
2.2 宣传讲解有关银屑病的知识
向患者详细讲解银屑病的知识,如流行病学的现状、发病因素、发病机制、疾病对机体的影响,目前治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等,让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改变错误观点,放弃要求根治的思想。
2.3 心理护理
2.3.1 向患者强调心理因素在疾病转归、预后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告诉患者情绪对本病的正负面影响,强调患者积极的能力及特点,同时使患者认识及矫正存在于个人人格中的不良防御机制。
2.3.2 针对患者不同发病期的心理特点
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疏导、引导、暗示等方法,指导患者放松,不让患者孤立封闭自我,进行个性化护理和治疗,同时让家属明白该病无传染性,无需与亲人隔离。
2.3.3 集体治疗
充分利用群体气氛及环境效应,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消除孤独感,同时通过集体授课,学术专题演讲,发放宣传单张等形式,提高患者对银屑病的正确认知能力;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文体及社交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宽容待人,培养乐观主义思想,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减轻和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加强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生,了解治疗方案,服从医生,科学治疗。对于治疗心切,到处寻求“灵丹妙药”者,强调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切勿轻信不科学的宣传诱导,避免擅自用药致病情复发或加重。
2.5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要摄入适量的水、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一般来说,银屑病患者应忌食带腥发散的温热食品,如酒、鱼虾、海鲜、羊肉、辣椒等,而对于瘦肉、鸡蛋、牛奶、蔬菜及水果等食物则应多摄入,以保证营养,同时告诉患者饮食也存在个体差异,实际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体会,如果摄入某种食物后皮损加重,则应加以控制或忌食。
2.6 出院指导
出院后继续按照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不要擅自增减或停药,以防复发。定期随访,电话咨询,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鼓励患者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劳逸结合,宽以待人,保持情绪稳定;鼓励患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降低疾病的诱发因素。
3 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CL-90、SAS、SDS测试结果比较,见表1。表1 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CL-90、SAS、SDS测试结果比较 (略)
4 讨论
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之一,据我国1984年大规模流行调查,其患病率为1.23‰,采用递推的方法计算,目前患者至少有400万~500万,银屑病仍然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皮肤病之一,尽管多年的研究进展,此病的防治至今尚未突破,仍然是皮肤科研究工作者的难题[3]。目前医学界认为银屑病属于典型的身心疾病[4,5],患者除了伴有明显的皮肤损害外,病程的迁延、反复与患者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因素有关,并多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表现为主,这些因素在本病的起病、发展、复发与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地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必须对这种现状加以重视。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因素对银屑病发病和病程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治疗和护理也逐渐成为治疗银屑病的一种重要手段[6]。本研究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抑郁、焦虑量表总分在心理护理干预后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干预前(P
参考文献
1 张树森.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9-148.
2 罗娜哲.心理护理对银屑病干预的效果.家庭护士,2008,2(6):427-428.
3 邵长庚.银屑病治疗历史的回顾和展望.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10(6):1081-1082.
4 杨雪琴.银屑病与身心医学.人民军医,2004,47(8):481-484.
篇6
关键词:护理人员;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护患纠纷出现后,如何减轻护理人员心理负担,是我们探讨的主题,据首席医学网有资料介绍:在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适当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也有杂志介绍: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表现为负性心态,指出现恐惧、愤怒、委屈、迁就、悲观等心理问题的人数占了89.5%[1],护患纠纷中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未出现纠纷的普通护士[2]。在上述种种方法中,只是对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的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未解决其心理问题。本院护理部成立了心理护理管理小组,有计划地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3],对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初步评诂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从而消除或减轻护理人员心理问题,有利于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发生护患纠纷的当事护理人员40例,全部为女性,20~45岁,平均(32±6.94)岁,其中急诊科10例,门诊4例,内科6例,普外科3例,骨科3例,妇产科5例,儿科6例,手术室1例,传染科2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两组人员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只在护患纠纷发生后对护理人员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干预组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和内容如下:
1.2.1评估方法 发生护患纠纷后的护理人员40例,当天均由专人发放SDS、SAS,STAI表自评,必须由当事护理人员独立完成、不能提示,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第8d再由专人发放SDS、SAS,STAI表自评,回收率100%。
1.2.2评分标准 采用SDS、SAS、STAI进行评定,SDS、SAS各有20个条目4级评分,每个项目按1~4分评分,1分为很少有,2分为有时有、3分为大部分时间有,4分为绝大部分时间有。SDS、SAS总分各为80分,标准分50分以上为异常,得分越高,抑郁、焦虑越严重[4]。
STAI分为二个分量表,状态焦虑问卷(S-AT)和特质焦虑问卷(T-AT),各有20项,S-AI(第1~20项)中,50%为描述负性情绪的条目,50%为正性情绪条目,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可用来评价应激情况下的状态焦虑;T-AI(第21~40项)中,11项为描述负性情绪条目,9项为正性情绪条目,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总分超过95分为异常[5]。
1.2.3干预方法 护理部成立了心理护理管理小组,对成员进行心理知识专门培训,发生护患纠纷后由护理部派出一名心理护理管理小组成员与当事护理人员在单独办公室内面对面座谈2~3次(1w内),30min/次左右,根据SDS、SAS,STAI表自评情况针对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心理支持和护理,帮助其树立信心;科室护士长积极配合,视情况适时调整当天的夜班,对生活上、工作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和鼓励,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1w后,再采用SDS、SAS,STAI表对二组护理人员进行评定。
1.2.4统计学方法 两组护理人员的SDS、SAS、STAI评分使用均数±标准差(x±s),并进行t检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纠纷发生后第1d和纠纷发生后第8d评分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干预组的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心理护理作为解决患者身心疾病的一种新兴、有效的手段,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和肯定,本项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发生护患纠纷后的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护理人员的负性情绪及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组的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低于未行心理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达到减轻心理压力,消除恐惧心理,减轻痛苦的效果,从而去除医疗安全隐患,保证医疗过程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由此也可以看出,护患纠纷发生后,护士的情绪波动很大,护理管理者要尽快通过交谈、倾听等释放护士心理压力,尤其对心理素质较差的护士,应多给予关心疏导,启动同事和家庭支持系统,帮助其解除精神负担,从容面对纠纷。
参考文献:
[1]薛朝华, 薛峻岭, 罗汉萍,护患纠纷后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9):50-51.
[2]刘颖,许丹,许大雪,等.护理纠纷中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J].吉林医学,2010,31(1):120.
[3]刘盈,李映兰,邵贵平,等.护理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普通高校;湖南
1.前言
心理健康不仅是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还是人整体的健康状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影响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当今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突显出来,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剧增。
2.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运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湖南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邵阳学院、怀化学院、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8所普通高校的400名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心理测试法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800名以上所述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试。共发出问卷4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为94. 5%。SCL-90量表包含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偏执、恐惧、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和躯体化9个因子。其中各个因子分的计算方法则是将各因子中所有项目的分数之和来除以各因子的项目数,而总均分的计算方法则是将总分数除以90。在1-5级评分制中,如某因子的得分超过3分,就表明该因子所示症状已达中等以上程度。本研究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均严格要求被测试者按指导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调查结果
3.1.1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湖南大学生、全国大学生和全国青年组的总均分分别为1.64、1.73和1.50,t检验结果显示湖南省大学生的总均分与全国大学生和全国青年组间的差异都非常明显(P
3.1.2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不同性别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男生的“抑郁”因子分明显低于女生(P0.05)。其中,男女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分相等,女生的“恐惧”、“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症状”4项因子分略高于男生,而男生的“精神病性”、和“敌对”2项因子分略高于女生。男生的总均分为1.63,女生为1.64,则表明大学生中不同性别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无显著差异。至于男生“偏执”因子分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生,可能与男生的自信要强,女生的多愁善感等性格特点有关。
3.1.3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不同年级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三年级的总均分最低,其次为一年级,二年级最高。三年级和二年级的总均分差异明显(P
4分析
4.1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明显好于全国大学生,湖南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几率相对较低。
4.2湖南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不同性别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男生的“抑郁”因子分明显低于女生(P0.05)。
4.3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不同年级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胡凯《试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医学与社会》2003年第1期.
[2] 徐建军《信息化社会对大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高等教育》,2000年第1期.
[3] 徐建军《互联网上德育系统建设探讨》,《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篇8
【关键词】高校心理教育 网站 建设
一、高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尤其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几年,在大学生当中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自杀、他杀、休学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状态。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发展的重要时期,年龄阶段带来的心理困惑也很多的同时,由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认识不足,很多有问题的学生不愿意到咨询室来,而作为补充的其他常规心理教育模式如电话和书信联系、海报宣传、现场咨询等都呈现很多的弊端。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是常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补充。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基于匿名性、即时性、平等性和开放性,互联网日趋成为大学生普遍使用的学习、娱乐、交流的工具,且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2年12月,网民规模已达5.64亿,其中,学生以占比25.1%,位居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0.5小时。基于互联网的优势,心理网站将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重要基地。
二、心理网站的功能模块设置现状
目前,高校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利用网络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工作的共识。错综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下,大量高校心理网站应运而生。作为吸引学生探知心理知识的窗口,实现学生随时随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注意页面设计,还得实现学生自主获取心理健康知识信息功能和进行心理抚慰、咨询功能,形成自助、互助和专业助三个基本功能模块,实现网站的最大功能。
首先,自助即通过心理网站平台普及心理健康、保健、调适和机能训练等知识,学生可随时进行自主的心理教育,提高自我认知和对心理的了解。如有困惑,可心理自评和测试,通过网站的趣味游戏、心理美文、音乐、电影缓解压力,采取合适的方式排解情绪;或利用日记、贴吧、邮箱等完成心理倾诉,消除困惑。第二,互助即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建立自己的友群,相互慰藉,共同交流,共同成长;或参加心理社团的心理素质训练,丰富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组建圈子实现团体辅导,老师充分通过学生来信、心理贴吧,帮助学生组建不同的辅导小组,发起话题,完成团体辅导。第三,专助即通过咨询指南和师资简介、心理专业知识的宣传,端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危机干预方式,并引导问题学生找到应对方式。即时的个体咨询,解决心理困惑,及时干预心理危机事件。
自助、互助和专业助实现了学生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需求心理教育,并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贯穿于其中,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知识层面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层面掌握自我探索、心理调适和发展技能,自我认知层面认识、接纳、发展自我,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校心理网站建设的条件和建议
一是树立先进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开发、建设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高校必须要有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这些理念包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心理学理念,超个人心理学理念,儒家和谐理念等等。树立科学的符合本校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心理网站建立和维护的基础,也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理念。
二是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师生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学校的网站占据一席之地,网站建设也应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步推进。为提高质量,完善功能,发挥作用,网站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建、服务同学、服务学校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目标明确”的要求,首先,加强心理网站工作师生队伍建设,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还需对相关学生进行心理培训和基本的网络操作技术培训,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和奖励制度,保证网站正常运转和发展;其次,要拥有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三是加强本校化的心理健康网络文化的建设。在后现代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要与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文化观念和个性特征相结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了解国内外优秀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还要把本校心理文化与新型方式相结合,立足于本土文化和本校学生心理特点,形成适合本校特色。
四是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联系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途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项全新的实践活动。如有理论系统地指导高校心理健康网络教育途径的建立和发展,便能更有效地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保健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研究、总结、运用的循环和心理工作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杨虎民,魏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江苏高教,2012(6): 133-134.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 五年制高职护生 症状自评量表 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53-02
我校招收的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入校五年制的护生,在校完成四年的理论学习后进入临床护理实习。从学校走进医院,从理论到实践,高职护生的心理状况往往会发生变化。目前,在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30-40,更何况是初中毕业入校的高职学生,而高职护生又是学校向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输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临床实习对于临床教学老师和高职护生而言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护生能否按要求完成实习关系到护理事业的未来,而护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的前提。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我校2008年-2009年在各综合医院实习的五年制高职护生(全部为女性)280名,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均无精神异常史,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8。
1.2 方法
1.2.1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2]与自行设计的情况调查量表(包括年龄、家庭经济状况、饮食、休息、最关心的事情、最大困难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护生均经过指导培训,受试者根据自身情况认真独立完成所有问卷,所有调查结果统一回收、测评和分析。
1.2.2对测试结果进行组间比较与组内比较 组间比较是实习期护生与国内常模对照;组内比较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比较分析。
1.2.3数据处理 调查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 SCL-90检测结果
2.1.1实习期护生与国内常模青年组[3]比较 表1显示,实习期护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数与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常模组,统计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
注:P
2.1.2 不同家庭经济水平的实习护生的SCL-90检测
表2显示,五年制高职护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其部分因子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
2.1.3五年制高职护生四年级(实习前)SCL-90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 与常模相比,在校期间的四年级高职护生接触的人还是同学与老师,为此SCL-90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2.2自行设计量表检测结果 五年制高职护生实习期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包括:社会低期望值与职业高发展目标之间的冲突(50.4%);希望提高护士地位,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87.8%);希望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医院从事护理工作(76.8%);希望毕业后做到经济上自力更生,并能够依靠自己的收入缓解家庭压力(43.1%)。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准备改行(20.3%)。除此之外,家庭经济状况相对优越的五年制高职护生在实习期为未来的担忧相对较少(45.4%),而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五年制高职护生在实习期对未来担忧的比例相对增高(66.1%);家庭经济状况相对优越的五年制高职护生选择继续深造或改行的比例较高(50.7%);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五年制高职护生选择毕业后先参加工作的比例较高(69.2%)。
3.讨论
五年制高职护生实习期的SCL―90总分与部分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青年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以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尤为明显,这表明五年制高职护生实习期的心理状况已经存在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实习是每一个护生成为正式护士之前必经的过渡阶段,护生开始承担一个护士所需面对的责任与风险;实习中耳闻目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付出与劳动回报不成比例。社会低期望值与职业高发展目标之间的冲突,社会低期望值是指社会上的人们因受传统习俗,社会偏见等影响,对现代护士职能做出较低的评价;职业高发展目标是指学生当被选择进入护理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护理专业充满憧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护士地位,改善护士形象,特别希望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当受到社会较低期望影响时,则更易对职业发展目标失去自信,因而,更易对自己做出不恰当的评价和认知,而表现出对护理职业不感兴趣。对前景发生困惑或动摇,产生职业自卑感、失落感等,以至于部分护生不愿从事护理工作,而出现毕业后改行现象。[4]
总体来说,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生因为入校为初中毕业生,年龄较小,虽然在校四年的医学知识的学习,但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中,会出现一些认知偏差,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应给予及时适当的干预。为此,在学校教育阶段,可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五年制高职护生的学习兴趣与期望,如在一年级时就对护生开展读书活动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此来训练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等能力,为以后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基础能力的训练,为护生进入临床实践活动树立信心。另外,二、三年级时要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再通过开展各种讲座与应对方式教育,进行挫折与户外心理拓展训练,引导五年制高职护生正确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激励她们勇敢、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工作。四年级的护生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医院见习门诊各科的护理工作,了解常见病的健康教育等,关键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五年级时在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带教老师要言传身教,培养她们运用学校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她们健康成长,平时要从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关心和爱护她们,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使其改变对护理工作不恰当的评价与认知,重塑自我及对职业的认同感。实现学校教学与临床护理工作“零”距离的对接,以适应当今职业化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武英,李丽娜.唐山市两所高校三年级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⑷:293-295
[2]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93-94.
[3]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⑸:260-262
[4]曾美华.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106-107
篇10
【关键词】 胸部疾病;胸腔镜;心理护理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同心理学相结合而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日益意识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因此更加注重人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预防保健。尤其是外科手术患者,良好的情绪、稳定的精神状态、健康的心理对术后恢复、疾病的痊愈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胸外科胸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胸外科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的18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既往均无精神病、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史及手术史。按随机数字量表将观察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干预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2岁;农民28例,普通工人26例,公务员20例,教师13例,学生3例;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49例,中学38例,小学3例;对照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1岁。普通工人27例,教师14例,农民29例,公务员18例,学生2例;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48例,中学40例,小学2例;2组性别比、年龄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均于入院后即在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记分做基值[3],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医学心理干预,2组分别于术前晚及出院前1 d进行sas、sds评估和血压、心率的测量。待自评结束后,分别将sas、sds中的20个项目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粗分,然后通过公式转换:y=in+(1.25x),即以粗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为标准分(indexscor,y)[3]。
1.3 术前心理护理 改善护患关系,作好术前心理指导。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必须诚恳地对患者的处境表示理解和同情,取得患者真正的信任,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地与患者进行心灵的沟通。真正了解患者的心理所需,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向患者适当解释病情、手术目的、先进性、注意事项、麻醉方式以及手术可能感到的不适和术后的各种必要的引流管和费用所需及其价值等,使其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做好迎接手术的准备。总之,通过术前与患者沟通,使其者在心理上能够对手术和手术带来的种种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故而能较好的适应手术和手术后各种情况[4]。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要鼓励患者配合手术。为了不给患者增加思想负担,一定嘱其家属不要把不应该让患者知道的事情流露出来,以免给患者增加忧虑。手术患者术前一夜常感到恐惧与不安,夜间不能入睡。还有些患者对手术期望过高,可能过分地应用“否认”机制对付手术的恐惧,而表面上显得异常平静。与患者面对面进行心理沟通,告知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手术部位,注意事项等。询问患者的不安和担心的事情,给予其适当激励的语言。必要时适当应用药物,对手术前情绪紧张、烦躁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剂,稳定情绪,以便使患者有良好的体力迎接手术。
1.4 术后心理护理 (1)术后患者最迫切的心理需要是减轻疼痛,护理人员应理解患者心情,因人而异的对患者施以不同的心理干预,严禁程序化的说教,及时解除他们的痛苦和不适。(2)稳定患者情绪,及时给予心理援助。术后应及时体察患者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尽量给予满足。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在治疗允许的情况下应给予科学的解释,消除一些不必要的疑虑。对术后形成躯体缺陷者, 应给予心理疏导, 尽可能减轻其焦虑、悲观情绪,鼓励患者不要自卑,要勇敢地面对人生。(3)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术后患者非常重视维护自己已有的治疗成效,极力避免出现新的意外。护理人员在各项工作中应认真、细致、周到,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满足患者需要安全的心理。特别是重大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时,患者更需要安全感。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sas、sds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术前晚收缩压、心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出院前1 d监测,恢复到入院时水平,2组与入院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作为对患者的创伤性治疗,术前会使其产生焦虑、恐惧情绪。手术本身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生理应激,加之患者对自表1 2组各时段各项指标比较
我疾病有关状况、手术和麻醉医师的技术、将要实施的手术及其经过不了解,担心麻醉或手术发生意外及术后并发症,害怕手术疼痛,从而产生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心理上的应激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活动,其中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兴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为主要表现[5],以致术前产生焦虑性高血压、心率和行为异常,严重影响围手术期的准备、处理和术后康复。本文结果表明患者经心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心率、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时基本恢复到入院时水平,显示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调整其不良心态,使其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平稳的生命体征迎接手术,提高手术耐受力,促进术后的康复。提示护理人员应术前采取个性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对其实行系统的、连续的整体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常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他们对疾病的痛苦与烦恼的诉说,给患者安慰、支持和疏导,满足其心理需要,鼓励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了解其家庭、社会背景,通过与患者单位、家庭的沟通,争取他们对患者的支持,因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一个很好的缓冲系统,能解决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的影响[6]。
在手术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从而缓解患者对手术的不安与恐惧心理,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配合手术。术后巡视患者,了解其的康复情况,给予心理支持并告知相关的保健知识。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重视、理解和尊重,给患者最大程度的关怀,搞好护患关系,这样不仅能够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护理工作更具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佟术艳主编.护理心理学. 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9122.
2 孙香珍. 谈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访视的心理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16.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第1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4 张树森主编.护理心理学. 第1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497.
- 上一篇: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
- 下一篇: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