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服务业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6: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贸服务业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贸服务业工作总结

篇1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发改委精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自我加压,强化措施,积极开展工作,经过努力,我县服务业发展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现根据工作安排,将上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服务业发展情况

__年上半年,全县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3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16.6%;完成房地产投资38亿元,同比增长约27%;完成旅游资金投入4亿元,新建城南公园绿化景观工程、洪泽湖湿地大道等旅游重点项目,完成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商贸项目快速实施,三大商圈加速形成;物流发展规划正在稳步推进,“一带三园多中心”发展格局已出现规模,全县物流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新增物流项目2个,完成投资1000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0.02亿元,增长21.19%,总量位居全市第三,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县贷款余额182.93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二,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今年以来,__县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统筹安排,不断加大社会事业重大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民生项目,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一大批惠及民生的住房保障、教育、文化、残疾人康复护理等社会事业的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__县不仅加大项目建设资金投入,还优先落实项目用地,严格质量监管,强化分配管理,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6月,全县安置房项目、社会事业项目等民生类项目建设基本达到时序进度。项目的建设实施,满足了群众需求,完善了社会保障、医疗康复、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为居民工作与生活营造舒适的环境,有力的推动__县社会事业的发展,提升了__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主要的工作措施

(一)专业规划,全面做好服务业“十二五”统筹发展。

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华东生态旅游知名县和苏皖边界商贸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聘请徐师大专家,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规划重点打造物流业的“一带、三园、多中心”发展格局。“一带”以S121为主线,打造梅花至双沟的物流产业核心发展带;“三园”重点打造以双沟深水码头、宁宿徐高速为依托的双沟综合物流产业园,以S121、宁宿徐高速、宿宿淮铁路为依托的梅花综合物流产业园,以S121、S245、宁宿徐高速为依托的__现代物流产业园;“多中心”是指建立以服务开发区工业企业的开发区物流中心,以服务城区的城东码头作业区港口物流中心等。

(二)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

围绕国家、省在服务业方面的投资导向,及时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并就资金落实多次赴省、市进行沟通衔接。先后组织申报了__年卫生项目中央投资计划5个;__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个;幼儿园建设项目2个。

(三)加大市级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

__年全县共有列市服务业项目16个,总投资121.67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33.66亿元。为了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度,我们将全县所有服务业重大项目纳入督查范围,坚持定项、定时督查,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服务业项目推进过程中,对每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类矛盾,县主要领导经常现场会办、交办、督办解决,各有关单位强化大局意识、配合意识,协同作战,每个项目都制定了项目序时进度表,把工期细化到月、周、日,并定期召开会办会,共同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由县政府督查室和县发改局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每十天一查的方法进行督查,并每月对各相关单位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一次通报,分析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有效地推动项目进程。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以文化旅游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文化休闲产业发展。充分挖掘发挥我县文化资源内涵丰富的优势,坚持高标准科学规划、高境界创意建设,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化集聚发展,加快南部新 城建设。

二是以现代物流项目建设为引领加快提升__物流产业园建设水平。紧抓省委、省政府实现宿迁更大突破的重大发展机遇,围绕打造苏皖边界商贸物流中心县,积极发挥__的良好区位优势,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__现代物流产业园、双沟综合物流产业园、梅花综合物流产业园“一带三园多中心”规划建设。

三是以高端商贸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现代商贸业繁荣发展。围绕打造区域经济消费中心,加快推进一批高端商贸项目规划建设,着力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商业质态。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和城区东西两翼的富园广场、银河广场、汇金广场、第一街、步行街、乐天玛特广场等现代商贸板块重大项目建设。

篇2

一、加强学习,强化领导,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依法行政工作列入商贸服务业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服务企业的出发点,不断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全体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同时,根据我区商贸企业的特点和市场大区的区位要求,从落实依法行政的高度出发,相继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工抓,职能科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全区开展依法行政工作奠定了基础。根据我局职能主要抓好全区再生资源企业和流通领域酒类登记的事后备案工作,针对这一领域的特点,我们在强化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结合点多、面广的实际,深入向企业和经营户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正确引导企业和经营者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年来,我们组织再生资源企业负责人和780名流动收购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规范了企业和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同时也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一年来,在再生资源和酒类备案工作方面未发生违规现象,受到了企业和经营者的好评。

二、围绕职能,履行职责,做依法行政工作的先锋

一是扎实搞好酒类备案登记。在去年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年初,我们会同工商、卫生、质监和所属镇街对全区经营酒类经营者进行了调查摸底,并依托工商3月份的年检,对酒类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了规范,落实了备案检查制度,目前全区共有酒类经营者1051人,完成备案登记1061人,登记率达101%,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同时,在重大节日来临前,会同区相关部门组织市场大检查,确保了流通环节酒类安全。

二是扎实有效开展再生资源(废旧物资)整治、备案工作。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对“一绕一线”沿线再生资源站点进行为期3个月的集中整治,督促5家有照企业进行了搬迁,组织工商、属地政府对5家无照站点进行了取缔。整治中,我们始终以依法行政为出发点,坚持依法办事,文明执法的原则,通过调查摸底,上门服务,联合执法等手段按期完成了整治任务。一年来,共对3家企业办理了行政备案,满意率达100%。

三是扎实开展食品安全大整治。针对我区地处城乡,食品安全隐患大的实际,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文晖桥东、石桥路旁不洁卤味和未检猪肉采取重拳出击,联合相关部门共采取6次集中行动,尤其在国庆期间,我们每周进行一次巡查,确保了国庆期间流通环节肉类食品的安全。一年来,我们共开展了各类检查32次,查没未检猪肉近7吨,不洁卤味2.5吨,净化了市场秩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好评。

三、完善制度,明确职责,确保依法行政顺利实施

篇3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实施“经济强区”发展战略,现代城市服务业在前几年高强度投入,高速度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概括其总的发展特点有三:一是重招商,抓落实,优服务;二是导向明,干劲足,办法多;三是调结构,优行业,引外资。具体做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把创造发展环境作为工作的根本。一是进一步树立城市服务业是越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力军的理念。年初,召开了越城区建区以来规模最大的三产服务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决心和发展措施。出台了《商贸旅游业奖励办法》,编制了《越城区三产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对岗位责任制三产经济部分进行了修改完善,确保其更好地发挥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和镇街的积极性。同时,坚持实行三产例会制,定期交流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并对重点企业情况、引进企业运作情况、政策制定及操作、社区服务及商业发展情况、存量资源更新等9多个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制订出台有关文件、工作计划,确保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进一步树立为城市服务、为市民服务、为企业服务的理念。积极提升旅游发展环境,配合进行“绍兴市旅游电视宣传协作网”的组建,组织参加各种促销节会,有效实现越城区旅游形象展示和旅游品牌宣传的突破。并做好企业突发事件的协调及安全生产督促工作,在“颐高数码广场”出现集体罢工事件后,第一时间介入,帮助企业进行协调处理工作,使市场马上恢复了正常的经营。半年来还帮助“放心一百”做好摊主、媒体的解释工作,扭转相关工作的被动局面;帮助可的、富临名家等企业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帮助解决工商、税务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多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企业40余家,组织出动检查50人次,发现隐患87处,有效保障了服务业安全生产良好局面。同时,改进统计方法,促进服务业统计、分析规范化,加强对服务业市场运作的监测预测。密切与工商、财税部门的联系沟通,掌握新增企业的基础资料。重点是继续加强与财政部门的信息交流,对引进企业的税收指标在统计上得到真实全面的体现。三是进一步树立引进和培育人才是城市服务业发展关键的理念。在9月底,成功举办了首次“越城区商贸旅游服务业人才、人力资源推介会”。共有45家企业前来招聘,推出岗位1100多个,有1000余人前来应聘,达成就业意向400余人。为城区商贸旅游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人力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区商贸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为大中专毕业生和相关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二)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主题。一是通过摸排土地房产存量、借壳招商楼盘资源,了解人才需求和休闲旅游资源,更新越城区存量资源库,并通过各渠道进行,继续做好“借壳、借势、借地招商”的文章。在10月份,举办了“越城区投资项目推介会”,共推出41只投资项目,其中标准厂房项目20只,仓储用房项目2只,商务楼盘项目13只,留地安置项目4只,其他存量资源项目2只。本次投资项目推介会共有签约项目16只,其中投资项目10只,计划总投资7.53亿元,家居贸易合同6只,总销售金额2.3亿元。推介会充分宣传了越城区的城市区位、投资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主导产业、优惠政策、和谐发展等,充分展示了越城区全面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使客商对越城区的投资环境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二是把积极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贯穿始终,重点放在与市财政局的衔接上,促使上报的引进企业最大可能的进入城区“笼子”。到目前为止,已向市财政局申报上海“七斗星”商旅

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乐购超市、宏图三胞数码城、金皇海鲜城酒店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同时,积极落实05年度税收分成工作,绍兴市新三象酒店有限公司等四家引进企业共创造税收220.55万元,区财政分得35.27万元。

(三)坚持把留地安置作为工作的重点。围绕城中村改造预留地这一发展平台,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起草了实施意见及督查通报制度,并着手进行了第二批预留地项目的筛选、包装和申报工作,到目前为止,被征地村留地安置项目有实质性启动的6只,其中计划投资3000万元,征地12.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北海寨下综合市场,规划设计方案已批准,正在办理用地手续;计划投资5000万元,征地6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府山绿叶商贸项目已办理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正在填塘渣;计划投资1800万元,征地11.07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城南中兴农贸市场(一期),已办理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正在申报规划设计方案;计划投资1500万元,征地12亩,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王家庄组团配套市场,已办理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正在做规划设计方案。另两个项目西郊综合市场和蕺山村星光大酒店正在办理好规划选址。

(四)坚持把拓展提升作为工作的基础。一是推进城乡安全消费。做好放心店的提质工作,增加网内配送力度,提高配送企业占有率,对自行进货部分加大源头整治力度。并不断扩大品种,使报纸、药品、音像制品等进入放心店。到目前为止,已建立村级放心店139家,全面完成了市政府给我区下达的农村消费安全网的建设任务。二是积极发展新兴业态。迎合国家提出的新农村改造、城乡一体化等政策的要求,利用越城区周边有利开发条件,引导农庄走休闲配套产业支撑的道路,使农庄全方位体现出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内涵。到目前为止,我区共有休闲农庄8家,年接待游客人次15万,在建农庄2家,总计划投资5000万元。三是扶持培育引进企业。引进企业中的富临名家在今年被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绍兴市首家“五钻级”酒店;海潮4S店被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评为全国区域最佳特约店和区域市场开拓奖。这些引进企业在产生税收效益的同时为我区产业升级提升起到了不小的拉动作用。

(五)坚持把发展社区服务业作为工作的突破。今年以来,围绕区委、区政府在社区服务业产业化发展上要全力“破题”的要求,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寻求破解之道。一是在思想上把社区服务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城区第三产业的基本点,从服务市民、服务城市的高度来认识对待这一课题。二是对社区服务业产业化的发展进行积极引导,针对原来社区服务资源点小而散的局面,逐步进行整合。在积极帮助亿家乐放心早餐扩大规模提升档次的同时,引进“放心一百”,对原有证经营户摊位外观不符合城市市容的现状免费进行外观改装。到目前为止,改造签约摊点189个,已经基本完成此项工作。现市区“放心早餐”摊点共计320个左右,极大地方便了各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市民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三是利用原有资源,大力构筑10分钟服务圈,高度关注城中村改造新组团的配套功能。主要是积极提升“好邻舍”、“家家乐”等社区服务品牌,更好体现其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培育发展可的24小时便利店,目前在各社区布点24家。

20__年工作计划

在20__年的工作中,我局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深化“经济强区”战略内涵,进一步鼓劲造势,凝心聚气,迎难而上,继续突出“谋发展,重招商,抓落实,优服务”的工作主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和服务群众。从而推动我区现代城市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服务,增强我区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上述思想为指导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致力加速三产经济扩量提质。继续以开放促发展,利用多种管道,多种方式,搞活招商引资工作,致力加速三产经济扩量提质。要充分发挥我区服务业潜力巨大等优势,精心包装一批有一定基础的项目,努力推出一批有潜在竞争力的项目,提升产业层次,形成越城区现代城市服务业新的增长点。要横向结对连手,整合市、区招商局的信息资源,建立招商信息网络,搭建信息平台,掌握招商存量资源和新增商贸业资源。继续不定期进行存量调研,整合村级留用地、城中村改造已安置组团的配套用房和市区现有的楼盘等存量资源,与各镇街进一步保持信息对称。重点关注玛格丽特商业中心、情缘龙山、惠风和畅商务楼等楼盘的建设,关注浙江高农农业有限公司、中外合资绍兴市商贸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等项目的动向。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举办推介会和参加各地经贸活动及节会等方式,把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推向。

(二)以各大平台建设为依托,有效实现产业升级空间拓展。一是家私城建设。采取政府牵头与“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思路,举办浙江家私博览会等一系列展会,并继续完善绍兴家私城的配套设施建设,建立消协、技监、治安等组织,规划建设金融、物流、停车、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二是生态产业园开发。一方面要加快意向项目的洽谈进度,另一方面要克服土地、电力等要素的制约,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梯度推进。逐渐建成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行政、文体和商贸中心。三是配合做好预留地项目论证、招商和服务工作。对预留地投资建成后的设施和共建设施配套用房进行产业论证,合理“招商选商”,提高投资效益。并重点针对新组团开展“10分钟服务圈”的配套建设。

(三)以服务市民为宗旨,健全城市配套服务功能。一方面用新的发展思路打造旅游业龙头。聚“三地”之优势,一是以吼山奇特石景为依托;二是以宋六陵深厚的传统南宋民俗文化积淀为亮点;三是以杨白湖自然风光农家闲趣为基础。以“大吼山”的理念,开发建设成为有特色、有规模、有档次的综合风景名胜区或 影视拍摄基地,使之成为越城旅游制高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皋埠、鉴湖等南部山区的生态旅游观光资源,依托秀丽的山水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田园生态观光村,融入现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做大做强旅游休闲观光业。重点关注并且,不光在修建上下功夫,为了休闲旅游产业在我区得到蓬勃健康发展,还要不断引导其提高档次,出台《越城区“农家乐”休闲旅游点认定办法》。同时,进行挂牌试点,在休闲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做好规范引导工作。

篇4

一、主要数据完成情况

2020年全年预计完成情况:生产总值(GDP)目标完成同比增长4%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9%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左右;1-11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左右;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均6%左右;建筑业总产值目标同比增长8%左右。

二、统计业务核心、亮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型普查工作序时完成。一是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同时在省脱贫成效专项调查中,区派驻上栗县工作组扎实细致落实好脱贫普查各项要求,圆满完成了对上栗县脱贫成效专项调查工作任务。二是做好了经济普查数据汇总工作,在市经普办的统一布置和确定的表样中,对我区的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了分专业整理、汇总、及上报工作。三是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试点、摸底、短表与长表的登记及比对复查工作。

(二)高质量发展考评争先进位。积极对接省、市统计部门,强优势补短板求突破勇争先,以位列第三的好成绩荣获2019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一类县区先进县区。今年也首次以全区第三的名次获得全区“五年新跨越”2019-2020年度优秀单位,同时被市统计局推荐为全省先进单位。

(三)四上”企业入统成效卓著。今年,我区月度成功申报11家(其中工业6家、商贸3家、房地产2家);年度申报已上报32家(其中工业10家,商贸13家,服务业7家,房地产2家);规下工业企业已收集上报28家,商贸个体收集申报15家。

(四)统计基础建设不断夯实。镇街委、园区全部成立了统计站,并全部做到人员到位、职责明确、制度可依、台帐完整。年初开设了全区统计业务知识培训班,每周一对局机关干部、各镇街委统计员、区直相关部门的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了统计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利用年报会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统计员对报表指标的理解能力和联网直报填报能力,提升了基层报表报送质量。

(五)统计法制环境不断净化。多次召开会议再次学习了《意见》《办法》《规定》。通过开展执法检查、“统计法治宣传日”、“统计开放日”等活动和“双随机一公开”、聘请法律顾问等措施,进一步净化了统计环境,维护了统计信誉。

三、中心工作完成情况

(一)党建工作强基固本

1.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年初制定了《2020年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安排》,全年集中开展了12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2.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开展“大手牵小手”志愿服务活动;配合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助推牛角坪社区创建已成常态化;开展抗疫捐款捐款活动等。

3.关心关爱党员干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谈心谈话等形式,了解掌握党员工作及生活方面的情况,针对遇到问题的党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二)全面有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组织学习《八项规定》《廉政准则》等各项廉政法规,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主动性,全局干部想干事干好事的工作热情高涨。二是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推进廉洁建设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及时召开“廉洁”建设专题工作部署会,成立领导小组全力推进,立足实际完善好每一项任务的具体工作措施,确保将亷洁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两走进、两送到、两帮助”工作要求走访慰问石板村帮扶贫困户,使这些困难群众体会到党和人民政府的温暖的同时,也真正把“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办的中心工作及综治、妇女监测、创建、节能、文明等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专业方面

(1)固定资产投资明年下半年增长压力大,因今年9月、10月市局把市本级萍莲高速项目分别摊了6.4、5.1亿给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因受往年数据调整不均衡的影响,上半年完成占全年比重达87%左右,意味着每年上半年增长压力非常大,下半年再背负萍莲高速基数,明年很难确保增长。

(2)商贸增长滞后,我区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过大,平台优质企业个数少,基数过大,报数困难。涉及到GDP考核指标的批发业、零售业增长乏力,特别是住宿业和餐饮业,我区在库仅7家限上住宿企业(其中一家已停业),10家限上餐饮业(其中一家已停业)。

(3)房地产销售面积持续下降,今年以来我区无大型楼盘销售,现有房地产项目已基本售罄,该行业近两年均将处于持续大幅下降的趋势。

(二)统计基础建设方面

下属事业单位市区城乡经济调查队虽有名称但没有建制,随着机构改革,市队任务下放,无法接收统计调查业务。

五、2021年工作打算

(一)提早谋划,打好基础。早着手、早谋划储备好优势企业和项目,抓好明年的固投工作和各专业“四上”企业月度申报工作,为全区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二)加强调度,积极协调。加强与相关专业部门的联系,确保各项经济指标能争先进位。同时,与上级统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对接专业和高质量考评考核工作。

(三)序时推进,善始善终。继续做好人口普查数据整理工作,认真做好人口普查、脱贫攻坚普查各项收尾工作,抓好普查数据公布工作。

篇5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工作

1、增收入,蓄后劲。一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税收政策变化,认真分析影响我区收入的各种不利因素,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保证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二是努力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将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和镇街,并纳入年终考核,充分调动各级部门征收积极性,确保财政收入及时入库。三是继续加强收入态势跟踪。与税务部门建立月会联系制度,每月针对收入情况进行座谈、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收入征管,确保税收应征尽征,不征过头税。四是严格非税收入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抓大控小,积极挖掘非税收入潜力。五是培育重点产业,蓄发收入后劲。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打造现代商贸、软件信息等高端产业,积极支持江北新城和桥林工业新区建设,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的培育。

篇6

自2011年12月底公司开业以来,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县金融办和人民银行的监督指导下;在公司各股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各项业务逐渐步入正轨,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和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2012年第三季度基本经营情况和业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情况

2012年第三季度,国家仍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并先后两次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减少企业成本,刺激经济平稳增长。针对这一形势,我们公司适时的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和“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公司坚持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小型经济体发展的原则,贷款的投向主要用于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向发放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90%以上;同一借款人最高限额控制在500万元以内;严格执行国家利率政策;无跨区域发放贷款的情况出现,无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出现。

二、业务经营指标情况

截止2012年9月30日,公司累计发生业务112笔,贷款余额为15874万元,其中“三农”贷款9473万元(含中小微型企业贷款2200万元),占比59.68%,个体工商户贷款6400万元,占比40.32%,城镇居民贷款1万元。贷款担保比例:保证担保贷款11319万元,占比71.3%;抵质押担保贷款金额2965万元,占比18.68%;信贷结构逐渐完善。累计发放贷款29816万元,累积收回13942万元,逾期1笔,贷款收回率99.85%,利息收回率达98.62%。实现了经营利润,信贷资产整体运行良好。

伴随着公司的稳步发展,其帮助“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三农贷款”比例达到59.68%。“公司顺应发展需求,以‘三农’为主,以‘小微’为本,不断创新贷款品种,为广大创业者雪中送炭,涉及农业(苗木种植、水产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工业(家电、建材、轻纺、造纸等)、商贸服务业(百货、污水处理、汽车经销等)以及一些个人的消费。”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积极营销,扩大市场份额,加快业务发展步伐。

公司开业以来,通过积极的营销,在信贷业务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抢占了一定量的市场份额,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加大了对信用良好,还贷能力强的客户营销及维护力度,在行业内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为今后的业务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向农行取得5000万融资款项,确保了公司的扩大化经营。

经过多方面努力,公司成功用股东固定资产作抵押在农行取得了5000万的融资款,不仅确保了公司的持续性经营,也为更好的服务“三农”保障了资金来源。

(三)以效益为核心,完善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公司在不断加强和改善日常信贷工作的同时,注重和加强了信贷人员业务能力的学习和培养,逐步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了完整的客户信息档案,强化服务手段,改善服务效率,提升了公司的对外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

回顾第三季度的工作,公司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股东及董事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不能全面了解。

由于公司未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客户的信用状况未能进行全面了解,风险监控乏力,有碍于业务的开展。目前市县人民银行、金融办及市融资企业联会等多方面正在积极努力向上级人民银行申请将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准金融机构纳入征信管理系统,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希望尽快对接,以便为我们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提供更好服务。

(二)员工队伍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

公司正式成立以来,客户经理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经验不足,相比其他同业对手,客户经理队伍的专业技能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信贷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专业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风险控制措施存在缺陷,“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

在公司业务量不断加大的同时,由于人员配置不齐,专业技能不足等原因,公司在信贷业务的风险管控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从而影响了信贷资产的质量。

五、工作规划

针对今年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公司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及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坚持“立足三农、服务城乡、支持小微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金融体系“毛细血管”作用,加大投放力度,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二)加大对到逾期贷款的催收力度。

积极做好逾期贷款的清偿工作,催收应缴未缴利息,保全公司信贷资产。

(三)加强对外学习和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

篇7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实施方案》推进情况2018年,根据《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的意见》,我州制定了《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实施方案》,计划到,再拓展省级试点百镇7个,达到14个。目前,已培育省级试点百镇7个,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香格里拉),成功申报省级特色小镇4个。一是明确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进一步明确责任,为凸显各小试点镇的特色,州上多次组成工作组到试点镇开展调研,帮助确立各试点镇发展思路、发展定位。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小城镇规划编制,结合试点镇自然地理条件、优势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专项规划,推动“多规合一”,不断提高规划立项、规划编制、规划执行和规划管理水平,编制出台了《城乡规划编制办法》《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州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修编了《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累计完成17个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8个县城控制性详规编制、71个镇规划、26个乡规划、764个新村规划及155项各类城乡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形成城镇规划构架体系。健全规委会工作机制,严厉查处违反规划各类行为,确保各类规划不折不扣实施落地。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各县市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集中财力重点支持试点镇建设,将项目资金向试点镇倾斜,结合《垃圾污水三年推进方案》,积极推进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来,累计完成项目投资43.46亿元,其中: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6.57亿元,产业发展项目完成投资6.89亿元,就地就近吸纳农业人口8559人。四是做强特色产业。根据各集镇的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精准产业发展定位,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培育“特而优”的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特色中藏药业、特色手工业以及运输业、商贸业等产业,实现特色产业立镇强镇富镇。五是加大考核督查。经常性到试点镇开展项目督查,对新拓展的7个试点镇,每年对排名靠前的2个试点镇进行考核,合格的正式命名为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每个镇获得500万元补助资金。目前,瓦卡镇、来马镇、冷碛镇、阿须镇已获得省级补助资金。

(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情况年初以来,全州按照“审批流程、信息平台、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个统一要求,聚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再上台阶。州县共同努力,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完成州级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改革配套制度14个;建成启用审批管理系统2.0平台;房屋和市政工程审批由改革前的69个审批环节、22个涉及部门,69套提交资料,200个办理工作日,精简提升为4个审批阶段、4个办件窗口、4套提交资料,31至70个办理工作日。一是统一审批流程。采取取消、下放管理层级,合并事项,转变管理方式,调整时序等压减审批事项,印发告知承诺、红黑名单等配套制度文件并有序推动落实。截止目前,利用并联审批方式受理审批事项24件,办理联合审图项目115个,占比100%。二是统一信息平台。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业务系统区域配置,开通事项审批、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报装等网上办理功能,配置管理系统事项综合管理类型117项,开展网络视频培训10余次、集中操作培训4次,参训人员达425人次。5月20日系统正式启用以来,办理运行清单324项。三是统一管理体系。完成四个审批阶段办事指南和“一张表单”的制作;全州18县(市)、州本级、康泸新一体化国土空间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州本级空间规划“双评价”已形成初步成果。州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需求论证报告编制,正在挂网招标;州、县(市)均已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基本实现一窗进出,全州综合窗口受理审批事项计111件,办理审批项目24个。四是统一监管方式。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检查18批次41个项目;完成“社会信用信息平台”搭建,归集全州市场主体信用数据546万余条。协调中介机构、水电气信市政公共服务机构入驻工改2.0系统,其中中介机构5家,市政公用服务机构绝大部分完成入驻。五是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州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断探索总结改革经验,加大统筹力度,多次召集相关成员单位专题研究协调推动。针对五种类型工程建设项目的事项名称、审批时限、时序、环节等进行调整优化,共计修改完善审批流程图48处,审批时限由40至90个工作日进一步减压至31至70个工作日,于11月26日正式印发实施。

(三)《做大做强中心镇的实施意见》推进情况今年9月,按照省上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州住房城乡建设局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局领导牵头的起草工作小组,在认真贯彻领会的基础上,学习借鉴省内其他市(州)改革措施,于11月初形成《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州意见》)初稿,经局务会研究讨论后,先后两次征求州级相关部门和18县(市)政府及海管局意见,并得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指导和支持同意。送请州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州级相关领导同意和州委办合法性审查通过,形成了《州意见》送审稿,待州委深改委会议审议。

二、存在的问题

(一)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一是资金缺口大。目前,全州省级试点百镇上级无资金补助,每年只对排名前两名的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共1000万元。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依靠政府投入,小城镇建设项目纳入“十三五”规划的量少,且PPP项目招商引资难。各县自身财力十分弱,需要投入和建设的地方多,资金缺口相当大。百镇发展还相当滞后。二是主导产业发展不明显。经过几年发展,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部分镇仍存在产业支撑乏力、特色不鲜明。大量非试点镇,经济明显落后,产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旅游产业对地方财政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相应的文化产业、农业观光等产业受地域限制没有形成规模。三是人才紧缺。由于我州地理位置差、人才待遇低,村镇建设相关的专业人才引不进来,自己培养的人才留不住,造成小城镇建设规划执行不严、发展门路不多,民族特色拓展不开等问题。

(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并联审批机制运行不顺畅。受老方式审批习惯和各行业业务系统与工改2.0系统未实现互联互通的影响,部门之间并联审批执行不到位,业务系统数据壁垒依然存在。按照改革要求,各行业部门办理完成后需再次录入数据到工改2.0系统,审批人员嫌麻烦或忘记录入,采取线下办理方式居多,导致线上办件数据稀少甚至无数据。二是审批改革宣传方式不全面。现阶段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政策信息变动频繁,部分办事企业和群众对改革后的网络公示信息不了解,习惯于实地咨询和直接到行业部门办理,提交申报材料不习惯到综合服务窗口,而是找对应的行业部门申报,未能完全达到不见面审批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办件效率和改革进度。三是审批管理系统运行不及时。虽然今年采取视频方式、现场培训等开展了多次系统使用操作培训,各行业部门审批人员存在轮岗换岗的因素,不熟练使用系统操作,未及时在工改2.0系统正常办理审批推送。目前,仅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第三阶段的事项纳入工改2.0平台进行审批,其余事项均无办理信息。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方面:一是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遵循统筹兼顾、适度超前、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大对集镇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试点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二是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根据各集镇的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精准定位产业发展,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培育“特而优”的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牧业、特色中藏药业、特色文化业以及运输业、商贸物流等产业,实现特色产业立镇强镇富镇,形成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小城镇发展新格局。三是统筹城乡推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用好“百镇建设”相关政策,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土地管控,保障建设用地需求,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集镇管理模式,推进集镇贸易活动,促进农村人口向试点镇转移集聚。四是深入总结“百镇建设行动”改革成效经验。按照省上安排,抓紧开展第三批新增试点镇考核验收工作,深入总结百镇改革成效经验,梳理典型案例,为后续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经验借鉴,以更好推进小城镇高质量发展。

篇8

贸易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贸易统计个人工作自我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贸易统计个人工作自我总结范文一

10月12日贸易部正式成立,我很荣幸也成为其中一员,这是我来公司推广组之后的另一个部门工作,首先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栽培,再者也希望我能再接再厉,对本部门负责任,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接下来我将对30天来的部门工作进行大体的总结:

一。求学心切,放慢节奏

一心想多学多练,反而适得其反,不仅工作进度没加快,反而画蛇添足,制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凡事考虑周全,放慢节奏,一步一脚印。虚心进取,稳步前行。

二。理顺思路,加强思考

很多需要自己去理解深究的问题,应不懂就问,问了就记,做到能把每个问

题汇总成集,争取下次不犯错。

三。忽视细节,必酿大错

签订合同、下订单、发送传真、安排配送,配备化验单、计算运费、销售统

计,余款结算等一些细节工作,看似简单,却不得马虎,从推广组热情澎湃的状态下转化为平稳细心的工作,虽然有些不适应,但我坚信困难能够克服,并及时解决工作问题。

四。增加自信,展望未来

自信会打败挫折,并且越挫越勇,自信还来源于领导者的带领和栽培,在工作中能积极配合主管的工作,在学习下,增加对部门工作的默契度和搞好团队合作精神,在目前看来,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能把贸易部做大做强,我们贸易部一直在完善和进步,并且和各个部门联系密切,把正常的贸易运作做好,并展望未来,争取走在福建油脂行业乃至全国油脂行业前列。

五。自我检讨,完善自我

一直都为公司的发展骄傲,也希望能和发展中的公司一起成长进步,发现不

足,自我检讨,并取长补短,完善自我,成为公司乃至社会有用的人才。

结束语:借助公司一句警言:同心同创同享。真的要做到最好,一定要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进度,一直都把公司看得很亲,因为我要做的就是把公司当做自己家和自己的产品,并为他们负责。希望在贸易部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并挖掘潜能,争取为贸易部带来更大的效益。

贸易统计个人工作自我总结范文二

亭湖区作为主城区,贸易统计一直是我局常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盐城市区的流通业飞速发展,贸易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坚持狠抓“三个提高”,努力推进“四大工程”建设,现将我区贸易统计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贸易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我区现有限额上批零住餐企业199家,其中批发业67家,零售业44家,住宿业16家,餐饮业72家。限额下采取抽样调查,共涉及4个街道,2个乡镇,共计60家。为了让贸易统计数据能客观准确反映我区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状况,我们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贸易统计工作。

1、扎实开展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

基本单位名录库是开展全面统计和抽样调查的依据,是国家统计局“四大工程”内容之一。名录库质量是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去年下半年,我区对批零住餐企业进行了全面清查,采用集中反馈、全面摸底、上门核实等方式,及时更新了基本单位名录库,新增了130家贸易限上企业。今年4月份,借助国家统计局数据质量核查契机,我区对基本单位名录库进行了全面清理维护,名录库中贸易限上企业基本情

况和字典库完全一致,重名、重码、行业界定错误和限上标准认定错误等问题全面更正,进一步提高了基本单位名录库质量。

2、进一步加大企业数据审核评估力度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是统计工作的落脚点。企业上报数据作为源头数据,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贸易统计整体数据质量。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数据质量意识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统计人员时刻绷紧质量这根弦;另一方面加强数据的审核评估,从企业的经营场所、职工人数、营业面积、劳动报酬、纳税情况等方面对企业的销售额或营业收入进行评估,力争评估出的数据接近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从而将企业瞒报的影响降至最低。新农合工作情况汇报3、着力加强基层统计人员培训

我区注重对基层统计人员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制度性的组织贸易年报工作会议、每季度贸易工作汇报、上半年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有效地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增强了协调配合的意识,为高质量开展贸易统计工作夯实了基础。同时,对部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督促他们尽早拿到统计资格证,持证上岗。

4、全面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

随着贸易统计任务越来越重,贸易统计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今年3月份,我局开展针对承担绝大部分贸易统计工作任务的七个街道进行贸易统计人员配备情况的调研活动。活动中,对各街道贸易统计人员的配备提出指导意见,各街道按要求明确专职贸易服务业统计人员,各社区指派一名同志担任辅助统计员,进一步充实壮大了贸易统计队伍。对统计“双基”建设,我们要求全区统计机构需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3—4名,进一步完善镇(街道、经济园区)的网络建设,做到统计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指导新增企业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统计台账,督促统计人员办理统计从业资格证,持证上岗,努力实现基层统计人员专业化、统计报表制度化、资料管理档案化。

二、贸易统计数据质量情况

1、限额上单位数据质量情况

(1)比较规范企业:这类企业包括市直下划企业和我区40多家传统限上企业,这些企业经过多次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加上本身企业规模较大,有专职统计会计,因此这些企业的报表上报较规范,数据质量较高。

(2)一般私营股份制企业:这类企业共122家,包括我区原有企业和新增企业。这些企业中大多数有自己的专职会计,多数企业对统计工作比较支持,数据质量相对较高。

(3)个体工商户:达到限额上标准个体工商户共54家。由于个体户多数配合力度不够,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多数个体聘有兼职会计做帐,一人兼做数家企业财务帐,担任几家企业统计员,少数企业甚至报表都由统计站人员代报,上报数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2、限额下单位数据质量情况

我区共有60家限额下单位参加报表申报,因为这些企业都是小企业、小个体,缺乏专职统计人员,大部分企业不建账,贸易统计组织的各类培训,参训率不高,数据质量相对不高。

三、我区贸易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地域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区对贸易统计工作格外重视,几年来,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贸易统计工作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提升,但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全区统计网络还不够健全。基层部分统计人员业务不强、素质不高,统计力量相对薄弱。

二是统计法制宣传广度和深度还不够。部分企业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淡薄,存在一些瞒报、拒报的现象。

三是新增企业过多,数据质量还有差距。我区限额上企业由去年的69家增加到199家,尽管对新增的企业做过相关的培训,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四、贸易统计从业资格认定情况

目前,全区各镇(街道、园区)统计人员均取得了统计从业资格证书,限额上批零住餐企业仅有40%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尽管每年开展统计资格考试报名工作时均强调所有;企业凡是没有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必须报名参加培训考试,但效果并不理想。

针对贸易企业统计基础薄弱,配合程度相对低的现状,我们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下达各镇(街道)参加从业资格人数目标任务,通过几年努力逐步实现限额上批零住餐企业统计从业资格持证全覆盖。今年的从业资格认定工作,我局先后召开了两次会议,全力推进本项工作的开展。一是宣传工作务必到位。企业必须知晓从业资格认定有关情况,各地分管领导必须带头做好企业法人代表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从业资格认证工作的重要性;二是组织工作务必到位。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社区,责任要落实到具体人,分片包干,务求实效;三是执法检查务必跟上。对拒绝参加从业资格培训的企业进行说服教育,做到仁至义尽。对于无正当理由坚决不参加从业资格培训的企业,我们将通过统计执法检查,对长期不予配合的依法重罚,以达到“打击一个,震摄一片,教育一方的目的。

五、贸易统计数据质量及从业资格认定迎查工作开展情况

省贸易处决定7—8月份对全省贸易统计数据质量和从业资格认定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我区按照市局制定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自查。召开了两次会议、抽查了40多家企业、规范了统计台账、强化了从业资格认定工作。

篇9

几年来中心镇建设取得的成效

1、城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加。泗门镇综合实力居全国千强镇第87位、省百强镇11位。2005年度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5.3亿元,是96年的5.1倍,财政收入达到4.22亿元,是96年的15.7倍。梁弄镇改革和发展总体呈现出“各业经济富有特色,小康建设逐步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渐趋殷实”的良好格局,2005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7.1亿元,是96年的3.85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18万元,是96年的3.4倍。

2、城镇各项功能渐趋完善。城镇化进程加快,泗门镇建成区面积从96年的1.5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0.3平方公里。梁弄镇建成区面积从3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到2005年,泗门镇累计投入5亿多元,用于建设城镇公共设施,“五纵六横”的交通道路网络基本形成,并着力改善老城区面貌和市政设施,梁弄镇近年来投入1.5亿使“三横二纵”集镇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建成了正蒙街、如意路商住楼、滨溪别墅区、镇中路等中心街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两个镇逐步扩大了学校、医院、农贸市场、主题公园、停车场、超市等规模。城镇集聚功能明显增加,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推动了工业向园区集聚,三产资源向中心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到2005年底,泗门镇进工业园区企业达201家,第三产业总产值达12.8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9%。梁弄镇新建了湖东工业功能区积极引导灯具企业向功能区集聚,到2005年底,进功能区企业26家,大力发展三产资源,到2005年底三产总产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9.5%,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商贸服务业。

3、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2005年泗门镇农民人均收入10372元,比96年增加4766元,梁弄镇人均纯收入4500元,比96年增加2454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到2005年泗门镇16周岁以上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保率达到86.7%,政府全年用于社会救助资金近300万元。梁弄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85%以上,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85%以上,各项基本保险人数逐年上升建,并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2个,实现就业再就业1191人。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积极实施村庄整治改造工程、山区人口“内聚外迁”工程,生态环保工程。泗门镇被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梁弄镇积极开展了平安社区、安全单位、平安景区等系列创建活动,创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工作的几点体会

1、抓小城镇建设首先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抓好小城镇建设工作思想认识是前提,组织领导是关键。市里主要领导深刻认识到,搞中心镇改革建设绝不是下放点权限、给予点优惠政策、造一个形象工程,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探索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子,通过中心镇的示范作用,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的步伐,以此通过各种会议和宣传来统一有关部门的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中心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中心镇发展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了中心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真正营造了适宜中心镇发展改革的经济社会环境,给中心镇更广阔的创新空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同时督促各部门主动、及时地作好配套服务工作,明确操作规程,要求市直有关部门都把促进中心镇发展改革工作列入年度重要工作,以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2、抓小城镇建设,必须要突出方案、规划的统领作用。试点方案和城镇规划是发展蓝图、工作依据,也是各项工作的龙头,因此方案、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城镇的演进方向、建设进程乃至发展成败,直接关系到城镇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和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方案、规划的龙头作用,坚持方案、规划先行,把中心镇方案、规划放到统筹城乡规划的重要位置,坚持以规划来带动中心城镇的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帮助制订统领全局的实施方案。我们不仅重视小城镇“要”发展的问题,更重视小城镇“如何”发展的问题。在泗门、梁弄列入试点镇后,组织工作班子深入开展调研,指导出台了试点时期的《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发展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改革的主要措施,为试点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二是明确了小城镇的功能定位。确定泗门镇是余姚市北部现代化小城市,是辐射杭州湾南岸余慈地区产业带的中心城镇,是未来5年中重点开发的城镇示范区和重要物流基地。确定梁弄镇为以革命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型山水生态城镇;三是突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两个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及时修编和完善了《城镇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进一步凸显其特色和个性。在规划的制订中做到规划与目标定位的有机结合,做到近期建设与长远建设的有机结合,做到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与余姚市“十五”、“十一五”规划相衔接。

3、抓小城镇建设一定要突出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而发展经济必须以产业作支撑,人口和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都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对此,我们市里上下的认识是十分统一的,工作是十分重视的,并且都能做到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极积鼓励中心镇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的主导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目前,两个乡镇产业格局逐步形成:泗门镇立足于现有基础和条件,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聚集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高起点规划的8000亩工业园区内,基本形成了家用电器、汽车附件、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出口创汇12570万美元。在农业上也坚持特色优势,做好榨菜文章,全镇榨菜种植面积5万余亩,成为“中国榨菜之乡”,榨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33家加工企业中已有宁波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余姚市级龙头企业13家,27个商标生产小包装,为繁荣农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梁弄镇利用老区优势,发展特色致富产业。培育了以花卉、名茶、水果为主的特色农业,走出了“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公司市场”新模式的农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中国灯具之乡”品牌优势,做优灯具产业,全镇已发展工商注册灯具企业405家,异地建办12家,1400多家灯具经营部遍布全国各地,灯具行业务工人员达9000余人。商贸旅游业迅速发展,被评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2005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00万元,现有商贸企业232家,有1/3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商贸服务业工作。

4、抓小城镇建设一定要发挥小城镇的主导作用。中心镇的发展改革如果没有自已改革的积极性,不解决发展的机制、体制问题,外力的作用和政策都是有限的,我市的两个中心镇在这方面都做得比较好:一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如泗门镇根据市里政策划,按照“统一、精简、高效”原则,把现行镇机关内设机构设置为“五办一所”,必要时根据干部使用条件,高配中层正职。同时运用好行政管理权限,建立了余姚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泗门中队、余姚市招投标中心泗门分中心、余姚市卫生监督所泗门分所和余姚市疾病预防中心泗门分中心。二是积极实施审批制度改革。按照政策扶持设立了与市行政审批中心职能相对应的便民服务中心,运用好行政管理、计划项目审批、建设规划等部分市级下放的管理权限,减少了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使中心镇的服务效能得到明显增强,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三是积实施财政体制改革。按照收支划分范围及调整比例,积极争取专项补助,运用好向中心镇倾斜扶持的财政管理政策。从而使中心镇的可用资金明显增加,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积极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中心镇建设投资公司,强化政府作用,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发展;着力改革市政公用事业的运营机制,最大限度地放开了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商品化。五是深化建设用地改革。运用好建设用地指标周转制度,强化土地整理和后备资源开发,建立城乡用地置换机制,不仅有效地保障了中心镇建设用地,而且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增强了中心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全面推行城乡劳动力统一登记管理和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积极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大力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5、小城镇的持续发展要有必要的政策扶持。中心镇的发展改革,有些是靠自身是解决不了的,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支持。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央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中心镇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快泗门中心镇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快梁弄中心镇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意见》和《加快推进泗门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政策意见》。考虑到不同的中心镇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比较优势,我们在制定政策意见时,坚持从中心镇的实际出发,突出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不同的镇实行不同的政策。在泗门、梁弄两个中心镇的扶持政策中,具体政策条款各有侧重。如考虑到泗门海涂等可利用土地资源充裕,我们给予了用地指标自我平衡的优惠政策,规定在确保耕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通过零星整治、土地整理、平坟返耕等新增有效耕地面积,由镇政府实行定向自我调节,集中用于泗门镇城镇建设,通过政策优惠泗门镇土地折抵指标增加了1200亩,可折合资金7200万元,农保调整指标增加了1800亩,可折合资金216万元,各类土地出让金返还增加4700万元,以及各类财政返还共1.57亿。又如梁弄镇,为鼓励山区人口梯度转移,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规定对按规划向梁弄镇规划区集中迁建的农村居民点,在确保退宅还耕的前提下,经依法批准可转换到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选址,移房户可享受市政府《余姚市山区整体移民集中安置试点若干政策意见》等有关文件中的优惠政策。同时,考虑到梁弄镇的文保单位和文保点众多,水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我们规定给予专项的文保资金、四明湖保护资金及旅游、环保补助。通过制订这些因地制宜的扶持政策,鼓励中心镇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胆创新,扩大了中心镇的自由发展空间,增强了中心镇的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了中心镇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我市中心镇发展和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对照,还有较大的差距,小城镇城乡二元分割的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制约试点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些体制性、素质性、结构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率先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推动小城镇改革与发展迈上新台阶。

篇10

关键词:汽车维修 企业实训教学 解决对策

0 引言

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高职教育,能否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是检测高职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为了使汽车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胜出,提升就业品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校外实训教学,并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旨在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目前校外的实训的效果看却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预期和结果相去甚远,学生经常是兴致勃勃而去,遗憾而归,校外实训教学的价值体现的不明显。

1 目前高职院校汽车维修校外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校外实训基地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1.1.1 校外实训基地缺乏合作动力。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外联系了许多汽车4S店和维修厂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但是许多单位承办了一两次实训后就放弃与学校的合作。其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企业缺乏指导学生实训的动力,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培训学生,费力不讨好,尤其现在客户修车的过程是全透明的,允许客户在现场观看,这时如果再指导学生会引起客户的不满,从而影响企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二是学校的实训经费和实训管理人员有限,导致校企之间未能很好的沟通,而且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仅要盈利,还要负责管理实训的学生,负担较重,因此很多企业不愿与学校再次合作。

1.1.2 校外实训内容单调或流于形式。由于参加校外实训的学生不具有实践技能,所以好一些的用人单位会让他们从事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如:擦洗车辆、打扫车间卫生、给维修工打下手等等,我的一个学生下企业学习时洗了一个月的车;差一些的用人单位只让学生作壁上观,不让学生参与任何工作。总之接触不到实质内容,学生的意见很大。

1.2 校外实训管理不规范

1.2.1 学校方面,学校没有规范的、专门的和可操作性强的校外实训计划,学生难以迅速进入实训角色,加上实训时间有限,导致实训结束后学生不知所学。

1.2.2 对教师管理方面,校外实训教学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质量往往没有严格的要求,多数指导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训活动只是走过场,实训结束时,教师象征性的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对学生的平时印象给出评价,然后编写一份实训指导工作总结即可。这样的校外实训指导没有任何实质的作用。

1.2.3 学生管理方面,许多学校对校外实训的学生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实训企业对学生没有严格的考勤要求和实训要求,导致学生在企业实训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严重影响了学校形象。

1.3 师资问题 很多教师的经历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又相对僵化,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一是不能引入有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二是学校对优秀的企业人员没有吸引力。导致没有经验的教师,不能合理的解决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 解决对策

2.1 增进校企合作,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根据学校对本专业建设需要,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交流,聘请企业维修专家来校兼职,学校推荐优秀毕业生去合作企业就业,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也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一举两得。

2.2 规范对校外指导教师和实训学生的管理 ①结合专业特点和实训企业的特点,组织教师和企业人员充分调研后制定规范的校外实训指导书和任务书,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明确实训日记、实训报告的要求,介绍实训单位的情况和实训应注意的事项,宣布实训纪律。②加强对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考核。实习指导教师考核可以由学生评议、指导教师自评、实践教学检查组评议三部分构成。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年终考核直接挂钩,从而提高教师对企业实训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③加强对校外实训学生的考核。要制定校外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及校外实训成绩评定办法的相关文件,量化考核项目,加强校外实训的过程控制。实训结束后召开实训总结大会,分析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绩,依据校外实训成绩,进行相应的奖惩,以端正学生对实训的态度。

2.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选派部分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锻炼,岗位可以选择和校外实训教学关联度比较大的维修接待、维修、车间管理等一线岗位。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安排汽车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到汽车4S店进行专业实践,对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津贴。通过这些举措,使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总之,高职院校企业实训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己任,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和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根本,建立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企业实训机制,将实训教学环节更好地落到实处,培训出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曾小山.构建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36.

[2]杨海娜.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训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