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产业化;政策扶持;效益;文化内涵
人文旅游是旅游发展的一种形式,其核心载体是环境与文化,发展人文旅游既要保障正常状态下的农业生产,也要兼顾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因此,在人文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持旅游景点风貌的生态性,设计过程中如果与生态性相违背,那么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也必将处于瓶颈状态。所谓的生态性不仅是保障既有乡村风貌的传统,也要对乡村文化和风土人情最大限度的予以保留,避免片面性发展,在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经济号召的指导下,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应当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结合自身实际经验进行总结,认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性保护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尊重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避免过度的设计对既有风貌造成干扰;保持物种多样性,防止设计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动植物栖息环境改变;保持自然地貌的基本特性,以最少的人为干扰因素进行设计,最大限度的保留旅游景点的原有特征。
2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开发理念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科学合理的开发理念是保障人文旅游资源有效开发的基础性保障内容,一旦出现理念错误将会导致旅游发展陷入困境。根据相关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具有较为优质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区域规划部门对其存在片面性认知,认为旅游业不如工农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因此开始大力发展工业,在发展进程中对区域内文物古迹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这种情况是对旅游产业缺乏正确认知,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定位,经济落后于缺乏合理的开发理念而导致其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这种情况下对潜在的人文旅游资源造成了破坏,旅游业发展受到制约,区域整体经济发展也难以取得成效。
2.2零散开发难以形成产业化发展
我国一些市县级人文旅游开发存在粗放式发展状态,即以个体户为参与主体,结合就近资源进行人文旅游开发,以农家乐等小规模形式进行体现。这种情况下其文化竞争力较差,难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私人企业以个人利益为经营目的,缺乏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其创新能力和吸引力较低,难以树立品牌形象,因此导致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制约。
2.3缺乏有效的政府政策扶持
公共政策的干预对于旅游资源开发,产业形成并良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部分地区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决心不强,直接影响到当地居睹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期望,企业不能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丰厚利益而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资源得不到进一步开发,旅游业发展各利益群体相心力不足,导致旅游产业发展缓慢。
3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策略
3.1加强对既有文化的保护
面对一些城市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理念偏差,笔者认为应当加强对该项内容的重视,避免在整体发展过程中对既有文化造成破坏。首先应当将人文旅游景点内的建筑风貌保护与修复作为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方式可以借鉴苏州园林文化遗产改造,以整旧如旧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应用,使古建筑等文化元素成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载体,更好的展现区域文化特征和风貌。
3.2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多数城市都以“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切入点,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数量超过百座,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采用这种开发方式将难以有效的吸引游客。因此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各个城市应当结合独特的城市文化进行品牌定位,其具体的休闲娱乐与文化旅游项目可以依据自身文化内涵进行构建,例如可以将历史文化与现代休闲进行有效的融合,构建现代与历史的时间交汇点,凸显出鲜明的独特特征,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3.3政府予以政策支持
政府职能对于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不可替代性影响,政府对于旅游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决心直接关系到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效果。因此,各地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效能,结合区域旅游产业的具体发展形式,统筹规划出台相应的红利政策,加强对文化旅游的形象宣传。以云南为例,在发展过程中以政府作为主导,规划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政府直接介入的方式引导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3.4整合资源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
单打独斗式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难以取得广阔的发展前景,如果现阶段发展过程中仍是以粗放式旅游开发为主,未来必将被市场形势所淘汰。因此,各区域应当进行人文旅游资源整合,彻底摒弃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引导下构建规模化旅游公司,对旅游消费进行统一的规范制定,避免个别经营者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扰乱正常的文化旅游秩序。并且开展产业化发展模式能够有效的规避区域内部同类人文旅游景点的恶性竞争,在规范的发展体制内逐渐形成良性竞争循环,实现区域内人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与高效运营,逐渐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
篇2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篇3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国家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篇4
关键词:厦门 层次分析(AHP) 旅游资源评价
一、引言
旅游资源评价源于Edward(1965)、Peter(1965)、Clare(1966),其演进历程大致经历了单因子定性评价(经验)和多因子定量评价(数学模型)两个阶段Ⅲ。单因子评价是评价者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时集中考虑某些典型因子,多因子评价则是在进行评价时建立数学模型、考虑多因子的定量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有“三三六”评分法、观赏性旅游地综合评分法、价值工程法、指数表示法、菲什拜因一罗森伯格模型、模糊数学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又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罗成德(1994)以乐山市和凉山州为例将层次分析法(AHP)和价值工程运用于旅游资源评价。林雄斌等(2010)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资源因素、生态因素、区位因素作为影响宁波乡村旅游的项目层,对宁波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郭璐等(2012)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禄丰县旅游资源做出了定量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构想和对策建议。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托马斯。赛蒂(T.L.Sa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于1982年传入中国,这种方法是将对策层的相关元素分解成为方案、准则以及目标等多种层次,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在于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此方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决策者通过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个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使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
本文依据厦门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结合厦门市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点,参考陈砺提出的旅游资源分类模型,建立自然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人文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厦门市旅游资源进行较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
二、厦门市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青山绿水、天风海涛、奇卉异木、鸟语花香、天地玄妙造化,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地貌,飞扬着沁人的色香神韵,素有“海上花园”的称誉。这里集“山、海、岛、城”于一体,高品位的旅游资源类型之多,密度之大让人流连忘返。厦门作为海西的重要旅游城市,目前正围绕着“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及“我国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旅游中心”两大战略定位,在这一背景下,其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日益受到重视。正确地认识厦门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制定该市旅游总体规划的基,也将为挖掘资源优势,推进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厦门市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
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看出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已经从只注重旅游资源本身的单因子技术评价和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发展到包括旅游资源自身价值、旅游地区域条件和区位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楚义芳(1992)将旅游地内的旅游资源、区域条件、区位特征作为评价因子,提出了旅游地因子评价模型。保继刚(1996)提出了旅游资源价值模型,该模型抽象出旅游资源的重要本质特征,将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并列作为评价因子。陈砺(2010)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分别建立指标体系,之后再综合比较,以此来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由此提出陈砺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模型。个人认为陈砺模型虽然存在普适性较弱的缺点,但从资源分类角度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较为直观,并且便于操作。
厦门拥有旅游资源基本类型58种,其中自然旅游资源18种,人文旅游资源40种;拥有旅游资源单体总数256处,其中自然资源66处,人文资源190处,是福建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目前,厦门拥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8个。全国首批5A级景区鼓浪屿是厦门城市名片,素有“音乐之岛”、“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是厦门游客必去的地方。此外,奇绝秀丽的万石园林植物园、千年古刹南普陀、“炮王”所在地胡里山炮台、美丽的环岛路海岸线、自然与人文相融的陈嘉庚纪念胜地、水上大观园圆博苑、大氧吧天竺山、园林式的日月谷温泉、拥有华东最大滑草坪的集美双龙潭景区、气势非凡的海沧大桥游览区、仿古式的同安影视城,无处不展现出厦门的温馨和美丽。厦门的自然生态资源特色可以归纳为“山海岛城一体,绿色人居之城”;而人文资源的特色则突出表现为“侨乡口岸特区,闽台互通门户”。本文根据厦门市旅游资源分类和特点,采用了如下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二)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方法的核心。本文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相结合,对处于因子层的各因子进行赋分,最后取平均值得到综合评价层B层对总目标层A层的判断矩阵,项目评价层C层对综合评价层B层的判断矩阵。
1.厦门市自然旅游资源判断矩阵
结合一致性判断标准,由表6-表9的数据可以看出,一致性的CR均小于0.1,说明判断矩阵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四)层次总排序
通过一次性检验后,便可按归一化处理过的特征向量作为某一层次对上一层某一层次的某因素相对重要的排序加权值,然后从高层次到低层次逐层计算排序加权值,得出层次总排序。以下(表10)即是对厦门市旅游资源层次总排序:
三、厦门市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一)综合评价层因子分析(B层)
首先,对自然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层进行分析。从排序结果看,在综合评价层中自然特点B1的权重值最大,为0.837。表明自然旅游资源本身条件是发展该地区旅游的基础条件,自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对厦门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自然旅游资源也受到季节性、交通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其权重仅为0.167,相对来说对厦门市旅游影响不大,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也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其次,对人文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层进行分析。从评价结果来看,多样性权重最大,为0.308,表明厦门市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事实上,厦门市拥有人文旅游资源基本类型40种,拥有人文旅游资源单体190处,厦门特殊的人文民俗如鼓浪屿音乐文化、集美嘉庚文化、地方民俗文艺对台特色、建筑特色、中秋博饼等都给外地游客深刻印象。知名度所占权重为0.280,表明厦门市人文旅游资源享有盛名。观赏性和新颖性的权重分别为0.149、0.128,表明应该更加关注人文旅游产品开发新颖性和提升旅游产品观赏价值。闽南文化和科普教育所占比重较小,但是也是当地旅游发展中也是别具风情的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项目评价层因子分析(C层)
对自然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中项目评价层进行分析,在8个评价因子中,知名度位于榜首,权重为0.291,这是因为厦门市拥有一批级别较高的景区景点,如鼓浪屿一万石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风景名胜(包括日光岩、皓月园、钢琴博物馆、厦门海底世界等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万石植物园、海沧大桥东岸旅游区(包括牛头山公园、桥梁博物馆等)、集美嘉庚纪念胜地(包括集美学村、鳌园、龙舟池、南熏楼、李林园等)、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天竺山森林公园、同安影视城,圆博苑都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胡里山炮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普陀为全国重点寺院,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等,这些景区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其次,观赏性和多样性的权重分别为0.259、0.121说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新颖性的权重为0.109,说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力度不够,缺乏特色旅游项目。交通、科考性、费用所占比重不大。季节性所占权重最小仅为0.017,因为厦门属亚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季节性并不明显,从而对当地旅游业发展也无明显影响。
四、评价结果对厦门市旅游发展的启示
(一)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
厦门市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在于其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但是观赏性并不高。结合厦门市实际情况,虽然拥有海洋、沙滩、森林、温泉等自然资源优势,但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海上旅游项目单一,水上运动项目缺乏,许多内陆游客怀着对大海的向往来到厦门,结果只有在海边做短暂停留。目前,厦门市正处于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城市向商务会展、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转变,在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和旅游产品组合包装方面,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没有形成1-2个在全国旅游业中能够起支撑作用,能够代表厦门旅游形象、有特色的“拳头产品”,缺乏大型的旅游度假区和著名旅游景区;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虽然拥有爱乐乐团、小白鹭舞蹈、南音、歌仔戏等人文景观,又有郑成功、林尔嘉、林语堂等名人文化资源,但没有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开发中,缺乏像丽江“纳西古乐”、西安“唐宫乐舞”、杭州“宋城千古情”、桂林“印象刘三姐”等能体现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因此,建议精心策划,整合利用厦门现有的旅游资源,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形成的特色优势。
(二)注重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保护
厦门市旅游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中山路的街市骑楼是闽南建筑一大特色,集“闽南歌仔戏、南音、木偶戏”的精粹在鼓浪屿“海上天堂”天天上演;闽南特有的文化功夫茶道及厦门特有的博饼中秋民俗文化等。然而,厦门市文化旅游提升不够,人文底蕴下降,文化内涵逐渐淡化。注重当地文化的挖掘力度,挖掘闽南文化,集中力量,打造文化旅游一台戏,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增加旅游的个性,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息。同时,应对当地民众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以保证文化资源在发展和开发中也能得到较好的保护。
篇5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与茶文化旅游项目市场化运营不同,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则侧重于前期对项目使用价值进行打造,并在旅游经济视角下来提升该旅游项目对游客所带来的效用。因此,这就为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要求。就茶文化的内涵而言,主要包含行为文化板块和思想文化板块。茶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板块,主要以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示与茶有关的文化信息。茶文化中的思想文化板块,则主要以行为文化为载体,关注从载体背后所呈现出的思想文化元素。这就意味着,对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游客展现本土茶文化的行为要件和思想要件,并侧重思考思想要件的展示路径。茶文化的思想要件将有助于提升旅游项目的市场差异度。
1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所呈现出的要求
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归纳:
1.1自然资源开发的要求
茶文化资源必然需要建立在茶叶这一物质基础上,所以自然资源开发则成为第一步。对茶文化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可以向游客提供生态茶园参观项目,使游客获得深刻的内心情感体验。但由于茶叶种植在高山或高寒地区,这就为自然资源开发带来几个要求:第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较高;第二,道路规划需要与生态茶园的区位和承载力相联系;第三,可整合散落的茶园资源,形成规模化的趋势。
1.2人文资源开发的要求
人文资源构成了茶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资源不同,人文资源的开发将有助于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而这种体验感又是通过与当地人的人际互动中来获取的。如,参与到当地人对茶文化进行艺术性的诠释中来。又如,体现农家茶文化的特色。因此,人文资源开发所呈现出的要求包括:第一,将分散的人文资源存在方式,形成相对聚拢的态势;第二,分类建立起当地茶文化人文资源的开发模式。再者,对人文资源进行开发需要引入全域旅游的形态。
1.3产业资源开发的要求
所谓“产业”可以界定为,相互关联行业之间所形成的集合。显而易见,在进行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需要当地多个行业的共同支撑,如商品零售行业、餐饮住宿行业、茶叶生产行业等。这就决定了在开发过程中还需要将上述关联行业整合进旅游项目之中,从而满足游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2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衔接的问题探讨
2.1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结构性问题
该问题的提出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联系,那么如何建立起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呢。这里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便是,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向域内还是域外消费者提供。若是对域内消费者提供,那么相同的茶文化背景必然会对自然资源开发的要求更高;而若是向域外消费者提供,那么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需要进行着力打造。可见,建立不同的市场定位,仍需要与自身的开发能力相联系。
2.2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商业化问题
商业化的本质便是建立起旅游产品的交换模式,但从本文所讨论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主题而言,该项目在运营中存在着显著的外部性,而这将弱化开发主体未来的收益回报率。另外,在全域旅游类型下来开展旅游服务,便使得当地居民参与到了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来,所以未来对辅助资金的供给便成为必然。由此,以上所存在的商业化问题需要在市场运营之前得到解决,不然将抑制旅游市场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意愿。
2.3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问题
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里的可持续包括这样几个要义:第一,实施循序渐进的开发步骤,使得边开发边运营;第二,维系现有茶园生态积载量,做到不破坏和及时修复。可见,从各地所反馈的信息中可知,关于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问题,仍未能引起大众的重视。
3关于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思考
结合以上的阐述,这里从三个环节来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进行思考:
3.1理清市场定位
上文已经提到,对产品提供的目标消费者进行不同的定位,将直接决定着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和着力点,这也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与此同时,对于产品不同的市场定位又将影响到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和资金投入量,而对于那些深处高山和高寒地区的茶叶产地而言,显著的资金需求瓶颈将严重制约他们的旅游项目开发进度,若是在项目开发中平均使力,那么将影响到重点环节的打造。可见,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开发实力理清市场定位。
3.2开展市场调研
目前,具备条件的域外不少地区都在打造茶文化旅游项目,并在对外宣传上也根据自身的区位名称和文化典故进行了商业化包装。但从不少游客所反馈的信息中可知,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得产品开发的许多方面还不甚完善。为此,在减少资源开发的重复率,以及努力建立起本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有必要在开发之前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市场调研的内容包括:第一,对同类型产品的运营进行实地考察;第二,对游客消费偏好信息进行搜集;第三,认真剖析业内相关产品开发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3.3发挥比较优势
建立起旅游产品的市场差异性,这是旅游资源开发中永恒的主题。通过市场调研之后,应为建立起差异化资源开发提供思路。另外,充分发挥域内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则是实现产品市场差异性的关键之所在。而且,这里的比较优势可以为自然资源,也可以为人文资源,还可以为行业关联性等多个方面。
4实施策略根据以上所述,实施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界定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
界定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需要以自身的资源开发能力和资金供给状况为依据,同时还需要以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情况为参考。以身处高山地区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为例,由于在开发中这里存在着不少显著的限制性因素,所以在市场定位中应主要聚焦域内游客。但即使定位于域内游客,也需要在动态视角下对旅游项目拓展进行长远规划,并通过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来将域外游客纳入其中。
4.2突出人文元素在开发中的市场差异化
从市场调研中可以感知到,似乎自然资源已难以形成显著的市场差异化,这种自然景观式的开发模式极易模仿与复制,所以需要突出当地的人文元素。茶文化旅游资源中的人文文化,主要从饮食和艺术层面对茶的利用和表现而存在着,而且存在的载体则是当地的村落和农户。这就意味着,在突出人文元素的旅游资源开发下,需要在全域旅游产业打造模式下将当地的村落和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展示平台。
4.3建立同业协会和公共基金助推商业化
在运营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对市场经济主体的协调作用,政府部门则起到最终的裁定和制度供给的职能。为此,这里需要建立同业协会制度,如茶文化家庭旅游服务业协会、生态茶园观光业协会等。通过以协会为单位来进行关联行业之间的衔接,就能较好的满足旅游项目在打造中的内控要求。以行业协会建立公共基金项目,则能起到扶持弱势成员的作用,这种具有共济会特征的公共基金符合农业村落环境的传统。
4.4针对性制订茶文化旅游资源战略规划
确保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这里就需要针对性的制订茶文化旅游资源战略规划。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市场需求结构环节;第二,市场目标游客的拓展环节;第三,资金融通环节等。总之,需要以提升资源开发质量为目的,来制订茶文化旅游资源战略规划。
5实证讨论
下面以湖南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进行实证讨论:
5.1引入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要素
受到湖南湘西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凤凰县的农业生产仍然延续着传统农耕的作业方式。这一现实似乎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阻碍,但却成为发展当地乡村旅游项目的重要元素。
5.2引入乡土风韵的旅游饰品要素
伴随着近年来苗族民间艺术家在世界舞台展露歌喉,人们对苗家服饰已有了充分了解;并且,漂亮的服饰也引起了诸多消费者的兴趣。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包括服饰在内的饰品虽然统称为旅游附属产品,却作为实物形态宣示了游客所到之处的见证。
6小结
本文认为,与茶文化旅游项目市场化运营不同,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则侧重于前期对项目使用价值进行打造,并在旅游经济视角下来提升该旅游项目对游客所带来的效用。就茶文化的内涵而言,其中主要包含行为文化板块和思想文化板块,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游客展现本土茶文化的行为要件和思想要件。需要指出的是,茶文化的思想要件将有助于提升旅游项目的市场差异度。开发思路包括:界定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突出人文元素在开发中的市场差异化、建立同业协会和公共基金助推商业化、针对性制订茶文化旅游资源战略规划等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武美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6(37):331-331.
[2]宋亚超.基于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4):287-287.
[3]石锐.川西地区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及景观设计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11(3):22-23.
篇6
一、区域概况
抗战时期,重庆为战时首都,数以万计的企业、学校、近8万吨黄金搬迁至此,是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二战时期,它作为中国的战时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名扬海内外,同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四大历史名城。八年抗战,为重庆留下了数以百计的抗战陪都文化遗址。
歌乐山山洞片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南部,区内林木茂密,被誉为“山城绿宝石”;时期,随着政府西迁,山洞地区行政机构、要员公馆林立而成为事实上的战时行政中心,被誉为“小陪都”。
二、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根据普查,确认的旅游资源单体共 98 处,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旅游资源的分类,山洞所占主类资源的汇总情况统计如下(表 1)。
从表中可以得出,山洞人文资源远大于自然资源的比重,其中遗址遗迹类比重超过 50%,历史文化价值颇高,是旅游开发的重点所在。
二、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一)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山洞片区含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既有历史文化类资源,又有自然生态类资源,是一个乡镇、山地森林、抗战陪都文化集中的区域,最突出的几大类资源是抗战陪都文化、袍哥文化、山地与森林景观。而本区因其历史原因,抗战陪都文化名区久负盛名,在大文化背景下,每一类旅游资源都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质。无论从整个区域的知名度还是部分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山洞抗战文化遗址在全市甚至全国、海外都有较高的声誉,如官邸、美龄楼、马歇尔公馆、林森公馆、美龄舞厅、林森墓等。
(二)自然旅游资源以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山地森林景观为主要代表
山洞背靠沙坪坝区天然大氧吧――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山洞地区植被密集,空气清新,具有丰厚的山林乡村资源,自然资源覆盖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水域风光和气象气候四大主类。
(三)人文旅游资源以陪都文化为突出代表
山洞地区人文资源相对突出,拥有范围覆盖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和旅游商品四大主类。据统计,山洞辖区抗战文化遗址共79处,现存遗址36处,包括市级文物6处,区级文物 15 处,待定文物 15 处(保存完好但未定级的 11 处,急需修复且未定级的 4 处),其余 43 处已被毁。由此可见陪都旅游资源类在人文旅游资源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三、开发现状
(一)文物遗迹破坏严重,未得到有效保护
山洞陪都遗迹居多,但得到有效保护的不多,大量抗战历史遗址遗迹失管失修的情况严重。除极少数革命历史文物外,其他遗址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基础配套设施落后
山洞旅游资源相对完善,但地区的可进入性差、周围旅游环境恶劣,基础配套设施不足,在旅游区域没有看到景区标识牌、信息引导牌等基本旅游设施。
四、山洞旅游开发建议
(一)结合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对该区旅游开发进行精准定位。
先前的旅游规划多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旅游市场需求因素,与旅游市场脱轨严重,造成旅游项目无市场,旅游规划未能落地实施。在此后的旅游规划中应从市场角度出发,对接游客需求,从市场定位、旅游形象定位上吸引游客。
(二)旅游开发要重视资源的挖掘和保护
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旅游资源有物质形态的,也有非物质形态的。对于物质形态的资源,如遗址、遗迹、文物,要保护;对非物质形态的资源,文学、艺术、精神等,要挖掘、弘扬。山洞抗战陪都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有大量物质形态遗产,而且有大量的非物质形态遗产(如文学、戏剧)。在旅游开展过程中开发与保护并重,增加抗战陪都文化旅游的内涵,不至于形成“ 空壳”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资源开发应重点突出,彰显旅游特色。
资源开发循序渐进,主次分明,对体现陪都文化、寻根文化、民俗文化的资源点(片区)重点开发,开发过程中结合旅游规划目的,准确包装,充分体现旅游特色。
(四)与周围景区协作,打造精品旅游环线。
山洞周围旅游资源富集且品质较高,有国家AAAA级景区――歌乐山森林公园、磁器口古镇、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山洞资源比较单一,凭一己之力很难将市场做大,与周围景区加强合作,共同打造集陪都文化、抗战文化、红色文化、古镇文化、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山洞抗战遗址――歌乐山森林公园――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磁器口”精品旅游环线。
(五)旅游营销信息化,通过开展节事旅游来增加市场知名度。
篇7
一、中国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质在于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提高其吸引力,使体育旅游资源变成现实的旅游吸引物,从而发展体育旅游业。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包括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而且包括对新资源的不断开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旅游者的要求,确保体育旅游的持续发展。我们主要以产业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需求为主体等三个依据来构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1.资源主导型开发模式。资源主导型开发模式是依托有体育旅游潜力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开发,使其具备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并逐渐成为可被体育旅游业长期利用、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现实体育旅游资源。自然体育旅游资源主导型是以高山、峡谷、河流、森林、海滨等自然资源为依托,开发出适合在这些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旅游项目,如登山、攀岩、滑雪、滑冰、滑草、漂流、滑水、冲浪、徒步穿越、野营、探险等。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主导型是利用名胜古迹、民间风俗、民族风情、现代体育设施等人文资源开展体育旅游,如武术、龙舟、舞狮、秋千、拔河、跳绳等民间体育,以及跳竹竿、打花棍、射箭、射弩、打长鼓、独木行舟、抢花炮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功能扩展型开发模式。功能扩展型开发模式就是在已经进行了旅游开发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开发,将还没有被开发利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部分的内容开发出来,充分发掘其利用价值。该模式在实施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要经过充分的考察和调研,找到最适合景区和景点的开发项目,充分发挥景区和景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2)借鉴国内外开发项目的已有经验,使项目的设计、建设达到高起点、高效益。(3)充分利用现有的已经开发的旅游设施,使得新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尽可能与现有的旅游项目相结合。(4)设立新项目时必须注意安全。
3.生态及环境保护型开发模式。生态及环境保护型开发模式是指在已经开发或将要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中加强生态及环境保护的一种开发模式。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一是要利用自然环境,二是要保护自然环境。
4.新兴娱乐型开发模式。传统的旅游和休闲活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青年人的需要。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开发适合青年人需求的新的、时尚的体育旅游项目势在必行。这些新兴娱乐项目包括实弹射击、军事游戏等军事体育项目,跳伞、动力伞、滑翔伞等空中项目,以及拓展训练等。
5.移植项目型开发模式。移植项目型开发模式是将一些没有在当地开展过的体育项目引入,以丰富当地体育旅游的内容,让广大体育旅游爱好者充分享受新项目的乐趣。其中,冰上运动是这类项目中最典型的案例,其次还有滑草、滑沙、冲浪、马术、马球等。
6.外向效益型开发模式。中国每年会吸引大批的外国游客来中国观光旅游。我们可以根据国外游客的特殊需要开辟一些受国外游客欢迎的体育旅游项目,以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外向效益型开发的典型代表是高尔夫球项目的开发。
二、中国体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战略上提高对体育旅游产业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随着现代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体育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体育产业之一。要认识体育旅游在体育产业中的重要地位,首先就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意识,努力促进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为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整合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资源,组建体育旅游产业集团。第三,要积极扶持本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发展前景看好的体育旅游项目,使营销企业做大做强,适时建设体育旅游产业基地。
2.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充分挖掘各资源优势是保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首先,对全国各地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从中挑选出有可能进行体育旅游开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其次,对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体育旅游资源要从项目设置、从业人员、业务内容、收入状况、安全措施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总结经验,积极改进,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三,对还没有开发但有开发潜力的体育旅游资源要积极做好开发的筹备工作。
3.树立绿色体育旅游发展观。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体育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共同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教育来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体育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体育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加强体育、旅游两大产业的相互融合。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出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型旅游市场,它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两大产业的融合。体育、旅游两个部门应携起手来,共同建立和发展体育旅游分支机构和以体育旅游为主题的各级旅行社。
5.培养国际一流的有特色的体育旅游人才。要推进我国体育旅游更快、更高、更强发展,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体育旅游市场的开辟、产品的设计、安全等问题,未来体育旅游的发展规模、方向等问题,必须培养融实际操作型人才、理论研究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于一体的符合市场需求和时代特点的国际化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 军:广东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体育学刊,2007.8
篇8
(一)自然旅游资源―― 山岳型和林地类。淄博市南依泰沂山麓, 南部山区多山丘型旅游地和林地, 如鲁山、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二)人文旅游资源。(1)人物、事件类。在淄博市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 人物、事件类旅游资源是较多的。(2)民间演艺及节庆类。淄博市民俗风情浓, 民间演艺类旅游资源丰富 。(3)展示演示场馆类。 淄博市有丰富的博物馆、纪念馆, 而且规格高。(4)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日用工业品类。
二、淄博市旅游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旅游产品缺少品牌。从实际上来说,淄博市自然旅游资源品位比较低,难以吸引外地游客;人文旅游资源用力分散,发展力度不够,立意不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拳头品牌。
(二)旅游产品信赖度降低。淄博之前多次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显得陈旧、模糊,需要树立崭新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彻底改变本市的旅游企业普遍“小、弱、散、差”的状况,才能真正形成个性鲜明的品牌形象。
(三)旅游产业缺少创新。同时设计“古齐国的都城,蒲松龄的故乡,鲁山生态大观,北国水乡风情”的旅游宣传口号,虽然这种口号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人们心中工业形象过强、生态环境形象弱化、文化积淀浅薄印象,但是由于其涵盖多个旅游项目,包容诸多信息单元,容易导致城市形象的混乱。
(四)旅游行业缺乏运营。目前淄博对外推介主体主要局限在旅游部门、旅游景点,而淄博的各旅游饭店、旅行社却处于各自为营、分散决策的阶段,也缺乏应有的品牌意识,各阶层、各行业共同参与的意识也不够强烈,因而未能“串珠成链”,最终使得整体旅游品牌“空缺”。
三、淄博市旅游的发展战略
(一)加大旅游资源的重组整合的力度。(1)以齐文化为龙头。通过对全市旅游资源的盘点和分析,追求高立意,明确发展大齐文化旅游的基本思路,确立以齐文化为龙头的旅游发展框架。依据旅游资源现状特点,以建设博物馆为开发主导,建成以现代手段展现齐国乃至中国先秦、甚至远古时期历史文化的规模宏大的旅游胜地,把吸引旅游客源群体的目标放在大众化的文化群体上。(2)明确发展旅游的基本角度。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当作文化产业来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3)做好遗产保护和新建景点的协调工作。我们今天发展齐文化旅游,开发和建设旅游景点,要在人造景观的文化含量和创新性上做好文章。一方面要防止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也要改变人造景观没有吸引力的看法。(4)树立大局观念,多层开发。首先要按照旅游资源的基本状况,选择好全市旅游平台的支撑点,然后以全市平台的支撑点为核心,建立下一层次的平台。
篇9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1.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其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具体如下表所示。
种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和现象规模一般较大一般较小变化一般比较缓慢一般比较迅速分布野外较多居民地较多功能生态旅游、探险、运动、度假、健身等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会议等示例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气象奇观、天文奇观、地貌、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旅游资源由于各方面的差异,表现出多样性、地域性等特征,具体如下表所示。
旅游资源的
主要特点含义多样性①由于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自然旅游景观;②各地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民俗不同,以及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各地文化旅游景观各不相同;③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观赏性和吸
引性自然、人文要素是否富有观赏价值和吸引力,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本质特点。观赏性越强,吸引力越大,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就越高不可移动性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一般都具有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游客参观游览,带走的只能是印象而非旅游资源本身可创造性人们的旅游兴趣、旅游需求随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会不断发生变化,这使得人为创造新的旅游资源成为必要和可能二、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与地理成因
1.选择观赏位置
在不同的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美感。
景观类型观赏位置的选择景观举例高大雄伟的山峰远眺、俯瞰庐山、黄山、泰山、武陵源群峰(湘西北)江、河、湖、海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览、远望岳阳楼与洞庭湖、黄鹤楼与长江、滕王阁与赣江、大观楼与滇池山中的峡谷、溶洞、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大峡谷、长江三峡、桂林芦笛岩溶洞湖沼、池塘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济南大明湖、北京昆明湖、南京莫愁湖、杭州西湖瀑布适当距离仰视贵州黄果树瀑布、尼亚加拉瀑布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长江三峡、桂林漓江酷似某造型的地貌在特定的位置观赏黄山石猴观海、云南石林阿诗玛、广东肇庆七星岩2.把握观赏时机
景观类型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变化的自然景观北方山水风景――夏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气象景观丰富且有变化,兼收避暑之效);北国风光――冬季随天气变化的自然景观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名山――雨过天晴(即可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特定时间出现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青海湖观鸟――五月份;海市蜃楼、峨眉山“佛光”、吉林雾凇――特定的气象条件3.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
探究各种旅游景观的地理成因,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从审美特征到欣赏方法,再到探究成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各种景观的地理成因如下表所示。
景观类型形成原因举例自然景观地质
地貌
景观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因素,是形成地质地貌景观的重要原因断块隆升形成了雄伟的泰山、华山、庐山;构造断陷形成了鄱阳湖、青海湖;火山活动形成了五大连池;在石灰岩分布区,流水溶蚀形成了溶洞、石林;在节理发育的砂砾岩分布区,形成奇峰突兀的丹霞山;长期风蚀作用形成了雅丹地貌,如新疆“魔鬼城”天气
与气
候景
观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本身就是自然景观;气候对地貌的雕塑、风景的形成、观赏性植物的生长与演化,也有影响哈尔滨的冰雪、长春的雾凇、黄山的云海、风力侵蚀形成雅丹地貌、北京香山红叶适合在秋季观赏等水域
风光水文是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作用是许多旅游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海洋、湖泊、河流、沼泽、泉、瀑布和冰川等都是重要的旅游景观;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河水的下切作用形成长江三峡;海洋的潮汐作用形成钱塘江大潮生物
景观取决于气候、水文、土壤和地形条件的综合影响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特色生物景观,都是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卧龙自然保护区、黄山松、青海湖“鸟岛”、珍贵的古生物化石等)人文景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人文景观的地域差异;各地不同的历史文化、人口特征、生活习惯和政治经济状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景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有利于壁画的保存,而南方地区气候潮湿,以雕刻造像为主;古都、风俗民情、宗教文化、各地生活习俗等,这些都是重要的人文旅游景观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项目内容开发条件评价资源
价值旅游资源的价值取决于资源质量(即自身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高低),还与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有关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大,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地理位
置与交
通地理位置及交通通达性通过影响经济距离和游客心理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的价值交通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开发条件好客源
市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客源市场的距离。旅游者出游受经济距离(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的影响,与旅游地的经济距离越长,旅游需求越低;旅游者的经济收入越高,出游的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虑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旅游消费市场,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大;反之开发利用的价值小基础
设施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现有的接待能力,也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四、旅游规划设计
1.旅游规划的概念和类型
旅游规划的概念:为满足游客需求和促进旅游地的发展而确定旅游发展目标、配置旅游要素、选择并制订合适的未来行动计划的过程。
旅游规划的类型: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
2.旅游规划的内容
(1)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对规划区域的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旅游产业基础、旅游竞争状况、旅游容量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2)旅游发展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开发方向;明确旅游产业地位,旅游主题、功能,市场与产品定位;确定旅游发展的“三战略”,即战略思想、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3)旅游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进行旅游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旅游要素。
(4)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主要对衣、食、住、行、购、娱等进行规划,具体如下图所示。
(5)旅游实施与保障体系规划:提出旅游区分期建设规划方案和规划实施的步骤、措施、方法,对旅游区开发建设的政策、制度、资金、环境、安全、人才、科技等保障系统作出规划。
五、旅游及环境保护
1.旅游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活动也可能产生多种旅游环境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2.旅游环境保护
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环境
保护策略具体措施实施主体法律法规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立法机关工程建设建设污染处理设施政府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旅游研究专家、政府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旅游开发商经营者旅游
项目评价评定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评价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旅游研究者旅游环保
教育倡导绿色旅游政府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教育专家六、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
旅游线路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有:旅游资源(旅游价值)、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旅游成本(费用、时间或距离)等。设计旅游线路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突出特色
旅游路线设计是组织管理者作出的一种导向性安排,应该突出所设计路线的主题。旅游线路所串联的旅游区、景区或景点,既要各具特色,又要共同烘托同一个主题。只有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才是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
2.讲究韵律
旅游活动要有节奏感、韵律感。组织旅游活动既要使旅游者始终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又要做到有张有弛。
3.“冷热”兼顾
不同季节,不同旅游者需要不同的旅游路线。设计旅游路线要从全局出发,做到“冷(不太知名、旅游者较少的景点)热(著名、旅游者较多的景点)”兼顾。
4.发展创新
旅游路线设计可以体现创新精神,也可动态地反映旅游者的需求。旅游线路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创新。
5.安全可靠
旅游路线设计,一方面要保证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旅游者游得开心,玩得放心,走得舒心;另一方面要遵守旅游区的安全保护规定,避开军事、保密设施等。因此,旅游路线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旅游者出行的目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闲暇时间;其次要根据各地区旅游景观的特色和交通状况、环境承载能力、地区接待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
设计旅游线路时,要充分展现旅游地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使游客在有限而集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欣赏到不同的旅游景观,感受到不同的旅游特色氛围。但是,不能一味地堆砌和罗列某地的全部旅游景观,而应做到既要景观丰富,富于变化,又要突出重点,避免雷同。
【典例感悟】
例1(2012・四川文综卷)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
(2)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思路分析:此组题以景观图片为载体考查了地质构造和自然景观。
(1)图片为峨眉山景观图,图中有明显的断层面,所以是断裂上升。
(2)该山的山顶海拔为3099米,垂直温差大,山顶气温低,夜间气温更低,所以早上能看到“雪满山”;海拔高,晴天观日出景观较好;山顶海拔为3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而桃树是阔叶植被,所以A不对;梯田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以C不对;D项所指在丝竹之乡,该项不正确。因此选B。
答案:(1)A(2)B
例2(2012・浙江文综卷)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1)~(2)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篇10
[关键词] 旅游业 文化 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国内有学者认为:“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要和享受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旅游的重点是文化,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
一、文化性是旅游的一个重要性质
旅游到底是经济还是文化,当时于光远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后来孙尚清先生提出一个观点,说到“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到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这两个功能重心的调整,是一种性质的转化。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文化性是旅游的一个重要性质。
在旅游活动中,文化既表现为动力、资源,又体现为一种推进器、剂。文化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影响着旅游企业、产品的生命力。所以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文化性竞争越来越突出了。追求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也在逐步成为旅游业共同的行为。
二、旅游资源本身就蕴涵着丰厚的文化
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旅游资源的内涵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使人们在欣赏清秀壮美山川的同时体味古老深厚的文化沉淀。
首先,我们从文化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看,文化孕育着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蕴含文化,人文旅游资源的鉴赏与开发都需要文化进行“解译”。人文旅游资源属于文化的范畴,许多文化产物都是人文旅游资源,不少文化资源只需通过略加开发就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游人要欣赏、感悟它,规划师、旅游商要开发利用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其次,我们从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关系看,大好河山孕育文化,文化辉映大好河山,二者相得益彰。例如,众多的名山胜水成为佛寺道观建造之地,孕育、催化了灿烂的宗教文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就是文化辉映河山的绝好写照。这里讲的“仙”、“龙”实质意味着“文化”或文化魅力。此外,许多自然旅游资源虽然本身不具有文化属性和叠加历史文化色彩,但自然美无疑需要从文化层面来鉴赏,需要科学知识来解释。而且,要将自然山水转化成为旅游产品必须通过旅游开发这一文化手段来实现。俗话说: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与文化密不可分。
三、我国旅游业应注重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不断创新旅游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气质的体现和渊源历史的鉴证,是全世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今后生存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的历史文化可谓累积层叠、百川归纳。它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展示给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素养的观光者的应不仅是瞠目结舌的物化形象,更是倾心感悟的精神之光。因此,我国旅游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彰显我们的优势、突出我们的特色,使我们的文化差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和最有效的释放。而要做到这一点,从整体而言,和谐境界、含蓄气质和宽容精神是旅游业发展中不能缺少的文化内容。
1.和谐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朴素思想,其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道家思想追求精神的自由自在,脱去一切虚伪的外表衣,与大自然之道合而至一,最终达至齐物之境。和谐境界是中国文化之本,也是中国旅游之魂,与西方文化之冲突对立相比,大异其趣,这是东方文化的魅力,旅游开发应使其大放光彩。
2.含蓄气质
中国文化是一种内敛文化,中庸自持,不恃张扬,其整体气质也与西方文化大有差异。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崇意境,在审美上主张人与自然消融界限,不喜对比而重写意,同时中国文化蕴涵着一种婉转悠长、含蓄悠远的气质,散发着无尽东方文化的神秘感。正是这种神秘感吸引无数域外游客不辞万里,远足中国。含蓄悠远的文化气质,如能在自然,人文景观中恰当地流露,定会让中外游客受用不尽,回味无穷。
3.宽容精神
中国文化从起源到发展,都呈现出多元融会的特征,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生长,并历经中外文化的交汇,汲取异族文化的养分。这种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倾向锻造了中华文化包容开放的品格,赋予它涵纳百川的心胸和气度。在中国文化的百草园,风格各异的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丰富着中华文化。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无比丰厚的资源,使无论国内还是跨国的旅游都有着极其雄厚的资源储备。我们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善加利用和保护这种多样性,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各种民族风情,尽量避免民族文化的趋同倾向,秉持一种宽容的精神和对文化多元发展的关切,现代旅游事业才会得以长足发展。
我国旅游业在挖掘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旅游文化的创新。中国入世以后,旅游业对境外开放,这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势必引起旅游管理、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方面出自不同文化环境的模式发生整合变化。那么如何创造新的旅游文化,只有旅游业乃至全民族重视文化,使所有旅游业的从业人员都是 “文化人”,富于很强的主体意识,人文精神,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才能在实践中反思现有文化的缺陷和局面,创造新的包容古今,吸取中外,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中国旅游文化,这样我国的旅游业才能蒸蒸日上,跻身于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旅游文化内涵;第二,注重旅游文化形象;第三,注重旅游文化效应。
参考文献:
[1]程:从辩证唯物史观看文化的力量[J].人民日报,2005(5):第九版
[2]钟贤巍王润平:从文化学视角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3(3):273-274
- 上一篇: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
- 下一篇:低压电工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