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篇1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文章主要是针对五年制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有利于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改革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五年制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主要核心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才能上好这门课,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如何能让学生轻松的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运用,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和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内容及目标

(一)课程内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有关基础理论和实际业务,如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运输与保险等。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知识、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熟悉进出口贸易的整个流程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的签订,以及通晓国际贸易的惯例。

(二)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目标建设十分重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来建设课程目标,从课程的内容特点出发,把教学理念贯彻于教学全过程。我把课程目标设置成三部分:(如表1.1所示)

表1.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外贸进出口业务 国际贸易规例 国际结算方式 国际市场营销 外贸法规政策 市场营销能力 商务谈判能力 函电处理能力 业务处理能力 政策理解能力 诚信品质 责任意识 团队精神 敬业精神 开拓能力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不尽合理

1. 教材选用上多数是理论多于实践,缺少技能培训的内容。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理论够用,技能为主的原则。

2. 国际贸易对外语有一定的要求,而我们很多的高职校在教材的选用上忽视了这一点。如很多书本上没有常用词组、常用条款的中英文对照,学生学习、记忆起来都不方便。

3. 教材内容的更新不及时。如最新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以2011年1月1日生效的INCOTERMS 2010为准的,而我们的教材很多还是INCOTERMS 2000。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应表现为以应用为目的,重技能操作,重实践教学,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条件的限制,还是以理论讲解,单向的填鸭式传递教学模式为主,教学过程难免枯燥乏味,过于单调,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模式上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模式上,过于注重课堂教学,忽略社会实践,实践课程仅流于形式,无法实现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的实习实践时间相对较短。然而,国际贸易的特点之一就是从建立业务关系,合同的磋商、签订到合同的履行,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它的理论知识相对容易掌握,而实务操作相对比较繁杂,短期的实习活动往往只能针对性的安排学生熟悉整个业务流程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无法通过短期的实习来实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主要操作方法和技能。这是一项时间跨度较长的工作,也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学科,可能会用到我们学习过的绝大部分知识,方法和技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充分的演示。

(四)对双语教学重视不够

众所皆知,国际贸易的很多工作都离不开英语,无论各式各样的填单制单还是报关、付款。然而,正是这样一门对英语语言环境要求程度高的专业课程,教师却很少展开双语教学。当然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差,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三、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选用基于真实业务案例的教材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上,以学生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角色。在教材配置上,有针对性的筛选、组织、编写国际贸易教材。在案例选择上,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基于真实业务的案例。在教学效果上,充分考虑学生对所选教材的关注度、认知度和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在案例的选取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 引导案例。新课导入之前,教师准备一典型形案例,将案例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分析案例、讨论案例、研究案例、处理案例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同步提高。案例的导入,注意贴切、完整、形象、真实、有趣、易学,重点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案例。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基本概念、理论及重点内容是比较抽象的,需要教师适时引入恰当的案例帮助学生加强理解。教师结合案例对理论进行讲解,可以使理论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掌握。而且通过案例分析的引导,较好地运用基本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性和创造性。

3. 讨论案例。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综合性的案例讨论和陈述。注意此类案例讨论通常不设定唯一答案,通过多样性引导学生自发的多角度、多方案的解决问题。

篇2

[论文摘 要]在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这种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其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探讨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看文献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2][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美]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摘 要 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禀赋对国际贸易在不断地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效应是渗透在国际贸易的各方面,特别是国际贸易的结构方面其不仅促进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也正在不断拉大国际间的贫富差距。

关键词 知识禀赋 国际贸易结构 影响机制

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认为两国之间若存在要素禀赋差异,则两国之间就将展开贸易。但应该看到20世纪以来,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因素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因此知识禀赋也已经深刻地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即使是H-O理论也已重视知识的作用。知识禀赋正在不断的影响着国际贸易的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如今贸易商品结构是以高技术产品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上升为总体特征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相对于初级产品贸易,制成品贸易在世界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总体是上升的。从二战后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增长快于初级产品,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改战前初级产品占主要地位的局面,制成品贸易比重不断上升直至到1953年开始超过初级产品的贸易比重。表1比较了2008年农业产品、矿藏及能源产品和制成品出口额及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

由上表可知世界贸易中制成品的出口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产品出口,而且已经远远超过了初级产品的出口。

二是在国际贸易中,高附加值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在世界主要货物出口中具有重要地位。2006年世界主要货物出口占全部货物出口的比重大于1%的货物中除了部分能源性产品外,包含了许多高科技产品,比如航空器及有关设备、电脑设备等,还有许多高附加值产品比如电讯设备及零件、药品、电动机械及器具等。

三是商品贸易发展的同时国际服务贸易也在迅速发展。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仅为710亿美元,而1999年则高达13400亿美元,29年间增长了17.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7%,不仅高于同期世界GDP的平均增长率,而且高于同期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并且进入21世纪以后,服务贸易的出口还有不断增加之势。由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可知在2008年的世界贸易出口额中,世界贸易商业服务为37800万亿美元,进口额为34900万亿美元,而同年世界货物出口额为153300万亿美元,可见虽然现今货物贸易仍然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主流,但服务贸易已经在迅猛的发展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

四是以高技术产品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正在迅速扩大,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也是各国经济的未来支柱和活力源泉,因此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增长相当迅速。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表2列举了2005及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可见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相当迅猛。

五是绿色产品的出现优化了国际贸易结构。这表现在现今出口的产品中那些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危害极少或无害,资源利用率高,能耗低的产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对出口产品环保性做出要求。

知识经济,对我国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看清方向,找到突破口,加快产业升级,改变我国贸易结构,促进对外贸易产品的高级化,才能够在国际外贸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陈丹宇.知识要素与H-O贸易理论的拓展明.国际贸易问题.2003(7).

[2]张永林.知识创新与规模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3).

[3]保罗•克鲁格曼,毛瑞斯•奥博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陈飞翔.国际贸易的新发展――部门内贸易.经济研究.1991(10).

[5]唐平娟.知识禀赋的国际贸易效应研究.长沙:中南大学.2006.

[6]裴,陆剑.规模报酬递增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世界经济研究.2006(9).

[7]李辉文,董红霞.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论基准.经贸理论.2004(2).

[8]李卫华.从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错误看现代经济学的缺陷.云南社会科学.2007(3).

[9]张先锋,丁亚娟.贸易模式的演进与锁定:国外研究综述.经济评论.2009(4).

篇4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3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

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3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3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1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1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3种可以归纳为1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1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0;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1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1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1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3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2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1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4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1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2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3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1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1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致,2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2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4,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1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篇5

一、现在我校国际贸易专业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课程方面

1.国际贸易教材相对滞后。

除进口教材外,国内教材内容普遍滞后,只包括传统的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没纳入,与该门学科的发展有些脱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不够,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太过硬。

国际贸易理论有部分内容用到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没有好的西方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也不会学得很好。另外,还要结合不同国家,不同体制来理解国际贸易政策,及其前因后果,这方面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困难。

3.国际贸易理论课相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

更死板和僵化,除案例教学外,基本没什么创新的模式和方法,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练习、实训,学生也不能够深入地理解和运用。

(二)实务课程方面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不能满足多层次的学生需求。

高等财经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和非国际贸易专业学习国际贸易课程期望值是不同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进出口相关的工作,希望在学校学到尽量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技术,毕业后能熟念运用所学知识,直接做相关工作。非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对学习国际贸易课程的期望值较低,他们选择这门课程主要是好奇和感兴趣,毕业后很少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但为以后涉及国际贸易相关方面工作做了准备,他们不必像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那样要求能非常熟念非常高效地完成一项进出口业务,只对其有简单完整的了解和运用就可以了。因此,对国际贸易课程需求层次不同的学生应充分考虑其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国际贸易课程,现在大多数高等财经院校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2.对英语是学习国际贸易课程的重要工具认识不足。

国际贸易课程对英语没有硬性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也开设了大学英语、商务英语等课程,但教师和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课程的掌握和熟念程度。重视国际贸易课程中英语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增强学习和掌握国际贸易课程的能力,对学生大有帮助。遗憾的是现行国际贸易课程也没有体现英语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重要性。

3.教学方式单一,理论与实践有些脱节。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多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加实验室实践的方式,国际贸易理论课是纯粹的讲授型,教学方式相当单一。即使是实验课,学生也是照着模版填写单据的多,自己动脑的少,有的甚至离开模版就不会做。传统的以教为中心,没有变为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展开教学的模式。

4.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学校考试以知识为主,能力的评估和考试很难量化,更难考核。导致在校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足,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无法考量。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毕业后难以胜任相关工作。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则发展和进步的空间要小得多。

二、我校国际贸易专业课堂教学改革途径和方式

(一)国际贸易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国际贸易课堂教学的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去掉旧的、脱节的内容,改为新的知识和内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贸易法律、法规、政策等都会修改和变化,国际条约等也会变化,对我国对外贸易有重大影响的要及时添加进教学内容,及时传授给学生。

(二)国际贸易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多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采用任务教学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双语教学法等形式,并结合云技术,创建云课堂,形成国际贸易课程课堂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加强实践实训的强化和训练,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岗位实习,校外实习等不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应用及创新能力。

(三)国际贸易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

国际贸易课程考试比较单一,有笔试、上机操作等,主要考察的是知识而非能力,校外实习等没有纳入考核范围,计入成绩。应改革国际贸易课程考试方式,成绩计入方式,全面核查学生知识和能力。教学模式方式的改革如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课堂讨论等均可计入成绩,且占比应提高,方能突出知识、能力并重的改革模式。

三、改革后的课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提高

(一)国际贸易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内容具体分析,用学到的理论理解解释国际贸易现象和国际贸易政策等,再分析这些政策和现象,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国际贸易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国际贸易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接收知识,更为主动地求学,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国际贸易教学方式的改革力求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主动性,走出死记硬背、一味模仿的传统学习怪圈,更为灵活地掌握和运用这门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国际贸易问题。

(三)国际贸易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6

信息时代的发展,促使国际贸易形势发生转变,针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也产生相应的变动。信息时代下,国际贸易转变了直接投资公司内部贸易结构,改变国际贸易定价机制;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也直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同时,国际直接投资,可以提升本国经济水平,有带动性的促进母国产品出口,增强母国的产品出口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增加母国外汇收入。对于信息时代下,转化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可以提升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在信息时代国际贸易中,“在信息时代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条件之下,应用传统统计方法中以国家为单位的方式,通过其进出口额计算国际贸易的收支,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出当前国家的贸易利益,将其转化为用原产国外汇增加额来进行计算,其结果较为精确。”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间发生一定转化。

二、完善改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关系措施

1.改变角度

对于信息时代下,在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之中,其自由贸易理论一直占据了统治的地位,而相对与比较成本理论而言,其已经发展成为自由贸易理论中的主线。根据传统国际贸易要素中的禀赋理论,基于占有不同优势资源、不同优势生产要素的国家,其在生产各自国家产业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可以用国家自身优势产品,有效的换取别国经济生产的优势产品,使得交换产品后各自国家彼此均获利,然后,再由各国按各自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形成产业贸易的竞争发展模式。在现代化经济全球条件之下,改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针对实际情况,明确比较成本已经不能再成为决定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基。因此,在信息时代国际贸易中,实现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促使实现贸易投资的一体化发展,其实质就是依靠跨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资源,大力借助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提升贸易发展水平。在信息时代下,转化贸易投资角度,有助于发挥实践指导意义;其主要表现为,若是一个国家具备越多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就能够在国际贸易分工中,更多的来整合别国的产业发展资源,同时也可以减少本国产业资源被别国的贸易直接投资企业整合。对于信息时代下,在国际贸易中,可以依靠获取产业生产技术优势,以及大力生产差别化产品的形式;优化贸易管理方法来降低国际贸易交易成本,促进贸易发展。

2.重构路径

在信息时代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研究之中,已形成了三种基于不同研究对象的贸易理论体系;一是就是以由市场机制为研究对象,可以从组织结构及协调发展之间进行国际的分工;而对于另一种,则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进行研究;同时,对于信息时代下,其第三种研究中,则是由专业化个体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此来进行贸易分工。在信息时代国际贸易中,对于新兴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之中,就是通过引入交易费用以及交易效率概念,以此来解释企业生产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由于在信息时代国际贸易中,市场和企业是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形式。在信息时代中,对于实际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国际贸易方面应该秉持降低交易成本,改进商品交易效率的原则,能够运用重构路径的发展思路,提升贸易经济水平。当在实际中,若是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远远高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生产费用之时,就可以选择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能够使跨国企业从国际贸易分工之中抽离出去,不仅可以降低贸易交易费用,提升国际直接投资经济效益。

3.转化主体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直接投资方面的产物,在信息时代贸易中,对于很大程度上可以将跨国公司作为在国际贸易中的研究主体。在信息时代国际贸易中,可以双向作用实现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联合机制,对于跨国公司之间实施全球战略前,国际上的贸易分工中主要是以产品为发展界限的,也就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各自的集中生产具有贸易优势产业,从而形成某些、某一种的最终产业产品,最后通过国家间主题交换,使贸易产业中最终产品进行投资交换,在经济活动结束之后,对于国家企业结果双方,都可以获得比较多的贸易利益。对于信息时代下,转化贸易过程中的主体,提高国家贸易发展的整体福利,实现国际贸易直接投资,促使转化新的经济行为,能够以贸易投资经济活动为国际贸易中的主体,有助于促使提升国际直接投资企业与国家贸易的整体经济水平。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外贸经济

一、研究背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是立足于涉外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被誉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圈”的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其中地处环渤海核心地带的河北省廊坊市,近年来利用其地理、环境和自身优势,逐步加快了融入全球经济尤其是东北亚经济圈的步伐。廊坊外贸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廊坊各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的问题,缺乏有针对性地满足主流用人单位需求和地域特色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本地需求,以培养能够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能够为廊坊外贸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廊坊对外贸易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形势。2010年廊坊地区外商直接投资49070万美元,截止2010年底,廊坊市有三资企业542家。廊坊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的引入必然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结合实践变化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时刻注意知识的更新,密切注意实际工作中相关政策的调整,注重教学的时代感,提升学生的使命意识和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作为环渤海的核心地带,廊坊目前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首的六大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台湾最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富士康和国内最大的通讯设备供应商华为更是加速了廊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更新相关政策变化,并引入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结合廊坊的产业及地域优势,引领学生利用产业集群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为廊坊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出谋划策。

2.开展实践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教学,使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调整心态,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以缩短学生毕业后与社会的适应期。开设模拟实验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精心设计的进出口业务环境,以廊坊的主导产业为例,结合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知识,使学生通过全程仿真的进出口业务的训练,掌握进出口业务的的各个业务环节,如建立业务联系、发盘、还盘、价格核算、签订合同、审核信用证、报关、制作单据、合同履行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业务的动手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创业计划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带领学生到廊坊国际贸易洽谈会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沟通和协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和社会零距离接触的目的,提高国际贸易学生整体就业竞争能力。

3.双语教学

廊坊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的引入以及国内龙头内资企业的入驻提高了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英语水平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授课中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双语教学的层次和方式,达到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内容的英文表述方式甚至灵活运用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综合能力。在具体实施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时,可以引用外文案例分析讨论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双语教学的互动,一方面增加了课堂信息,同时丰富的多媒体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缓解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压力,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从事涉外工作打下基础。

4.教学本地化

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的规划实施,为廊坊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收集本地企业的案例、数据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效果并从中得到启发,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比如在国际贸易课程讲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时,可以廊坊企业为例展开,2009年以来,廊坊实施建设的亿元以上大项目中,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高端项目占2/3以上;其他进口国会在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包装材料、卫生指标等多个方面采取保护措施,对廊坊出口产品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廊坊开发区有很多内资企业在出口时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选择廊坊本地企业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引领学生为出口企业提供应对策略,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更具现实意义。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要立足于廊坊本地需求,结合最新经贸政策,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运用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政策分析和解决廊坊对外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为廊坊的外贸经济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2] 王涛生.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复合创新型国际经贸应用人才的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篇8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向深层次扩展,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管理、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国际贸易营销手段及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一)虚拟公司——国际贸易新的经营主体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创新型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虚拟经营”采用了合作竞争的经营方式,揭开了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这种虚拟公司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二)虚拟市场——国际贸易新的运行环境

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这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的、立体的市场空间,它突破了传统市场以一定的地域为存在前提的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新型世界市场的形成。信息流动加速了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带动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也大大加强。(三)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新的推动力量

电子商务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信息跨国界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满足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网络国际商品交易额的上升就意味着那些通过信件、跨越国境服务、有形货物运输的交易额的下降。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价格,提高效率,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这些机会来源于电子商务手段能够降低交易价格,让那些成本过高或执行困难的交易变得可能;同时电子商务作为传统交易手段的补充,通过提供国际市场调研、广告和营销、购买以及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等方式作为传统贸易的辅助手段。

电子商务还可以达成一网行销天下,对消费者产生统一的示范效应: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时尚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在世界各地快速的传播,世界的消费偏好有趋同的潮流。网络强大的通讯能力和电子商务系统便利的商品交易环境,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同时也促使营销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消费者希望可以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评测环节中去,并且成为企业经营全过程中重要的、积极的参与者。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企业将信息以多媒体方式在网上传播,并以智能搜索和查询的方式,方便消费者主动在网络上搜索信息,这样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共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性,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更多的商品与服务信息;同类商品的种类较多,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强,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网络贸易也给小额消费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生产与消费间的距离,使得按需消费在技术上将成为可能。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

与传统国际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贸易理论创新

电子商务带动了跨国公司的变革,跨国公司由原来的二维、平行的实物流动变为开放化、立体化、多维化、网络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共同组成的流动,从而引发了对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厂商理论等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提出了新挑战,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比较优势的形成基础是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即国与国之间对信息的生产、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虚拟经营”这一跨国公司新型合作竞争方式,是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打破了传统公司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使跨国公司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种外部资源“虚拟”内部化的形式,使公司的经营向柔性化、弹性化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的所有生产环节都被纳入现代信息网络,利用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直观的协调。

(二)国际贸易宏观管理创新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会给国家对国际贸易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机遇。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运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宏观管理,积极推行电子商务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表现在:出口商品配额实行电子招标。实现网上申领、发放进出口许可证。运用电子商务进行海关管理和电子报关。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实现外贸业务全过程管理的电子化。

这些变化和创新使国际贸易的监管变的更加公开和透明,而更加公开和透明的监管环境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政策创新

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国际贸易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世贸组织(WTO)通过了电子商务免、禁征关税协议。该协议的达成将对永久性禁止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产生推动作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子商务是未来25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摇篮时期,各国给予免关税扶持,有利于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成熟。

(四)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创新

电子商务创造了一个网上虚拟市场,形成新的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促进以信息网络为纽带的世界市场信息一体化进程。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为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创新奠定了基础。

第一,电子商务环境中便捷的信息流动,减少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校正了世界市场发展的盲目性,为减少国际贸易决策的时滞和失误创造了条件。

第二,电子商务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

第三,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产品和服务都表现为数字信号,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第四,世界市场上的信息充分性进一步削弱。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世界市场垄断进一步削弱,市场机制将在一定程序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世界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充分而优良的信息服务,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

(五)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实现对以纸面贸易单据的流转为主体的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变革。在信息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发展迅速的国际贸易迫切要求实现全球贸易运作的信息化,节约社会成本和贸易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国际贸易流程以买方准备一份购物清单到登记应收款帐户冲帐,需要经历20多个环节,而电子商务方式下却只需要8个环节就可完成。电子商务帮助国际贸易企业改革国际贸易流程,实现国际贸易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规模化,形成新的有效率的国际贸易流程管理模式,推动国际贸易方式创新。

(六)国际贸易营销创新

电子商务引起市场营销的巨变,促进国际贸易营销创新,产生了新的市场营销形式——电子营销。电子营销就是指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市场营销。企业通过电子营销,借助互联网,可以进行生产、信息传递、广告、购物、支付和信息化产品等业务,双向交互信息可以交换资料文件、影像、声音等,可以进行一对一双向交互,甚至可以是一对无数和无数对无数的交互。它可以将实体市场转移到最广大的人们均可以参与的虚拟市场上。客户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的主动性得到加强,现代的互动营销方式正在形成。互动营销强调企业和消费者间交互式交流的双向推动,改变了传统营销中企业对消费者的单向推动。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意识的成熟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化,差异消费、个性消费成为时尚,互动式营销通过消费者积极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使企业既可获得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又能使其产品适应单个消费者的独特需求,既满足了大众化的需求,又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在电子营销中,企业和客户形成的这种营销框架可以称为网络整合营销,它始终体现了以客户为出发点及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的特点,是对传统市场营销方式的突破。

(七)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创新

篇9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教学计划;模拟实验室

【Abstract】Practice is a profess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logistics, business English will repair class, a stud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one must have professional skills. The course esoteric, the operation extremely difficult, the existing mode of teaching to focus only on the teaching of knowledge, ignoring the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Therefore, according to hospital status and experimental students, faculty situation,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problems in teaching, teaching plans to reform, strengthen basic course of study, the use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many other reforms.

【Key words】Teaching; teaching; teaching plans; Simulation Laboratory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0)12-0005-02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截至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中国在出口规模上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一,外贸对GDP贡献超过百分之三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必备的技能,是物流、经管专业学生在校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深奥难懂,操作流程难于掌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只会记住一整套概念,整套进出口贸易操作流程,但在具体操作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使理论教学更贴近实际工作,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要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合理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在懂得国际商法、熟悉商务英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国际贸易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能,熟悉相关法规和案例。目前,我院物流专业、经管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基础课只开设大学英语和经济法,而没有开设《国际贸易理论》、《商务英语》、《国际商法》等基础理论,造成学生商务基础知识不牢固。

二、教学模式落后

现行的教学模式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知识为本;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强调该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主要立足于向学生灌输一定的知识量,而并没有考虑到就业单位的需求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而且,由于与传统本科的教学模式趋近,教学计划只是简单地将课时缩短,减少理论知识深度,弱化实践教学环节。

三、教学内容难以与时俱进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知识点多信息大、更新快,教学过程中局限于讲授,往往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向学生介绍最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方针政策。以期培养出符合新世纪需要的优秀外贸人才,而且目前我院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或进行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最终导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很难与时俱进,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四、学生基础知识差,教学效果差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涉及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英语对话等各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由于我院学生基础知识差,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模拟实训无法在全英语环境下进行,教学效果差。

五、深化改革完善我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

目前,根据我院学生实际情况,《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修改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增加模拟实验室投入等措施,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创造硬件和软件条件,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改革教学计划,加强基础课程学习。

我院物流专业、经管专业的教学计划过分依赖国内贸易,弱化国际贸易,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更一步深化,我国全球制造业中心的确立,国际贸易是物流专业、经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因此,我院的教学计划必须加强商务英语、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谈判的教学。

2、采用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院目前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主要采用的是“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模式。然而国际贸易实务的国际标准化操作模型和英语谈判环境又决定了传统教育方法很难适应现代学生的要求。目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法主要为采用案例为切入点实施教学,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的理论知识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能改变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能使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在学生学过相关的知识点后,教师可以选择综合性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这种案例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教会其实际操作的技能,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采用多媒体教学,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中有些内容关靠粉笔和黑板是讲不好的。为了让学生对这门课有一个更好的掌握和直观理解,利用“国际贸易实务”的课件和录像带,穿插在授课过程中放映,这对某些章节的理解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在讲到有关外贸运输中的运输工具时,象集装箱的种类,各种装卸设备等,学生平时不太容易见到,很难让他们产生印象,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而通过多媒体方式来讲课,又有演示又有解说,学生很快就明白和掌握了这一章的内容。

3、建立模拟实验室,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立专业实验室,重视实务模拟作用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在理论课中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手段外,还可以建立仿真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的实验室,这是由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所涉及的部门和环节较多,如银行、海关、运输公司、保险公司等,而每一环节有其特定的程序)所决定。学生在此模拟实验室内,掌握具体的业务操作技能,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贸易单据制作及审核等主要的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尽的操作指南、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图表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案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4、改革考核办法,加强职业资格证的取得。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应该偏重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实际掌握,不可流于固定模式,甚至形式化。除可采取在实训或课程结束时,任课教师单独设立实训项目考核方法外,更可积极实行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办法。在教学中,可以把与《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外贸单证员证、报关员证、跟单员证等)的取得纳入考核。这一方法既强化了学生的从业技能,又能引导教学过程,规范实践和操作,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真正实现了课程的考核目标。

5、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商务实用型人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技能培养方法应力求多元化。除校内正常的教学、实训活动外,还应从整体上为学生策划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训练的技能融会贯通,综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能为学生和外贸企业架起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一方面 ,学生精力充沛,校外实习基地能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外贸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外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是搞好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关键。总之,我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紧扣大纲、突破教材,以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实验室模拟为手段、职业资格证取得为考核、校外实习基地实训为方法,并且与时俱进地大胆探索,改革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国际商务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波、颜凌芳,《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的研究 》、《企业家天地 》,2008年第2期

篇10

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 政府干预 适度保护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究竟应该处于何种地位,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主流贸易理论认为,政府干预会导致资源错置,市场扭曲,从而造成国民福利下降,如限制进口和对出口实施补贴等,都会造成国民福利的净损失,因而只有自由贸易才是最佳的政策选择。然而,现实中,各国的贸易政策却从来也没有实现过绝对的自由。现实中的贸易政策虽然多数情况下还是体现着自由贸易的倾向,但却也并不排斥必要的保护措施。当出现市场失灵,如发生外部性问题、过度竞争和道德风险时,为了消除“反竞争”(Anticompetitive)现象,保障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政府往往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正因如此,在自由贸易的呼声持续高涨的过程中,贸易保护理论也从重商主义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凯恩斯贸易保护理论中心―理论以及战略贸易理论不断发展。事实上,正是贸易保护理论的发展才使以自由贸易思想为主线的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得到补充和修正,不断贴近现实。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国际贸易的发展令传统的主流贸易理论陷于窘境时,又是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才使产业内贸易这一现代的主流贸易形态获得了科学的诠释。战略性贸易理论不仅合理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条件,而且科学地揭示了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贸易优势的来源,明确提出了应通过转移利润和外部经济两个途径最大限度地获取贸易利益的政策主张,提供了政府干预的新思路,改变了贸易政策选择的思维方式,使贸易政策的制定走出了比较优势的误区,从而为贸易保护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正如克鲁格曼所说,“新模型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在某些条件下可能符合国家利益”。新贸易理论的倡导者们据此提出的政策主张有别于传统贸易理论所支持的不是自由贸易就是保护贸易的政策建议,导致当代国际贸易政策出现了战略性运用的新趋向。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内容及主张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理论;二是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外部经济理论。

利润转移理论

与传统贸易理论主张自由贸易、实现“双赢”不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提出了把垄断利润从外国转移到国内、“损人利己”的利润转移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揭示了利润转移的三种类型: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争夺市场份额;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

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是指厂商(个人、社会)从某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有利影响,而受益者原则上不必为此付费。某些产业或厂商能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的扩张,但由于这些外部经济不能完全被厂商所占有,这些厂商可能不愿意投入资金用于研究和开发。如果政府能对这些产业或厂商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则能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最重要的政策主张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即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关税、出口补贴和进口保护等奖出限入措施,对现在的或潜在的战略性产业(部门、企业)进行支持和资助,增强其竞争能力,谋取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掠夺他国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最终实现增加本国福利的目的。

因此,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有一个尽可能信息完备、决策独立、干预有力的政府。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中,政府的干预作用理所当然地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政府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重新定位

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内容及其主张可以看出政府被赋予的新的使命,政府的作用获得了新的定位,国际贸易成了政府应积极参与的世界性博弈,贸易利益的取得更多的依靠政府积极有效的干预。政府干预论点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干预是实现规模经济的最优途径

在非完全竞争及规模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中垄断利润普遍存在,一个企业的垄断实力越强,获得的垄断利润就越多。国家干预可以将国外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国内企业。为此,对于各贸易国来说,如何扩大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并进而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为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靠企业自身去积累和成长,在强手如林、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且若又是后起国家的企业,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真正挑战者,显然困难。而借助政府力量作为“第一推动力”,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给予扶助,使其尽快扩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收益,降低成本便是最直接、最有效、最迅速的途径了。

政府干预是“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模型实施的基础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是克鲁格曼1984年提出来的重要理论。该理论有两个假设前提:一是市场由寡头垄断,并可有效分割;二是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当本国企业处于追随者地位,生产规模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边际生产成本很高时,这时本国政府通过贸易保护,全部或局部地封闭本国市场,阻止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逐渐扩大,这类产业的规模经济收益便会出现,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同时,国外竞争对手由于市场份额的缩小而达不到规模经济,边际成本上升。此消彼涨,国内企业就可能占有国外市场更大的份额。而销售额的扩大又进一步降低了边际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样,以政府干预为后盾,IPAEP理论的实施便达到保护国内市场,扩大国外市场的目的。战后,在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经济发展中,汽车、电器、计算机设备等的发展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政府干预作用内生化是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

将政府干预作用作为比较优势内生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变量,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一大进步无庸置疑,而比较优势依然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一方面技术变量已成为现代企业和国家相对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变量。而技术变量的提升不管是来自于“边干边学”,还是R&D,都与法律、投资激励等形成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都需要通过政府的支持,即取决于政府的干预情况。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源禀赋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创造型资源”(如信息、知识资本、创新、制度、技术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以及一个国家越来越依靠于这类资源来获得比较优势,因而政府干预也被内生为区位因素,成为直接影响这种“创造型资源”比较优势形成的关键变量之一。

我国政府干预国际贸易的战略性选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缺乏国际竞争优势,客观上要求政府干预,实行适度的贸易保护,这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的一个战略性的选择,将有利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的实现。但是贸易保护要在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下灵活运用,避免引起别国的报复。在我国已经加入WTO,在进行政府干预时,要重视利用对发展中成员国的一些优惠条款,尽快使被保护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

发挥政府在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上的重要作用,优化市场竞争环境。要使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政府战略性干预国际贸易的关键不是通过产业政策去扶持某个产业或大企业的发展,而是要营造一个开放、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不同政策环境会对产业生产要素中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并由此影响产业竞争力。这就需要政府向产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包括高效率的法律体系、制定竞争规则、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要继续深化政府体制改革,政企分开要贯彻到底,使政府经济管理的调控作用有力、有效;不断完善国家产业政策,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战略性地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体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强市场机制建设,创造一个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特别注意让一般生产要素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行,依法保护投资者和生产者公平竞争的权利,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平合法的国民权利,创造一个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

适度保护国内市场。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可以缓冲出口不利时的风险,也可以容纳下大量进口商品以免国内产业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对国内市场的适度保护有利于培育本国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我国的外贸发展必须努力保护而非损坏国内市场,即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对国内市场进行适度保护。在当今,关税保护措施日益受到限制,所以要灵活运用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政府采购和技术壁垒等非关税壁垒手段来对国内产业进行适度的保护。

培育产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规模经济优势是由于产业内产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任何一个国家专业化于产业内的某一种或几种产品而形成。范围经济主要来源于具有不完全可分性的生产要素的多用途性和多功能性。比如在现代的高新技术产业里,生产设备的多功能性和生产要素的多用途性以及技术的外部型等都十分突出,从而表现出显著的范围经济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的增强可以对一国产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人员素质等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促进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目前我国多数产业和企业规模小、产品品种匮乏、平均成本很高,这削弱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使国际竞争能力下降。所以,为了保证本国利益的最大化,采取积极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植潜在的竞争,突显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就显得十分必要。

提高政府战略干预贸易的效果。政府战略性干预的贸易政策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政府对主导产业的支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外部经济产业的发展,重视对高级要素的培育,有利于尽快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但是保护不是无限制的保护,而是一定范围的保护,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一定时期的保护。即只对那些具有发展前途而目前尚不成熟的少数产品如汽车、电子计算机等进行保护;保护度的设置以其免受国外产品的强大攻击和围困而又能充分感受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从而激发其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的动力为准则,逐渐通过自身努力培育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做到成熟一个开放一个,将国际交流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张谦,吴一心.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产生及其体系.上海经济研究,1998(2)

2.海闻.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经济研究,1995(7)

3.李俊.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局限性.国际贸易问题,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