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文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素养文学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素养文学常识

篇1

一、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首先,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语文学习重知识而轻基础,普遍存在书写不工整、错别字、病句等问题。其次,学生的语文知识面狭窄,受到课业繁重、自由时间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中生大多致力于对教材知识的学习而很少进行课外阅读,视野不开阔、知识积累不足使得其语言文字匮乏,阻碍了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最后,学生的表达能力较低,交际圈的狭小使得高中生无法得到良好的语言表达锻炼,大多数高中生都存在口头表达能力、书写表达能力低下的现象。

二、新课标下强化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策略

1.采用诵读教学

文章的诵读是促使学生了解作者思想并产生共鸣的有效途径,在作品的反复诵读中学生的情感会得到良好的激发,更好地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与文字魅力。教师在诵读时可通过语调的变化来带给学生韵律感与节奏感。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一语文的《琵琶行〈并序〉》时,教师可以根据作者描绘音乐的低沉、昂扬等抑扬顿挫地诵读“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等,使学生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2.讲解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并获得丰富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启迪中实现道德情操、语文修养的升华。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一语文《鸿门宴》一文时,学生对作者详细介绍每个人的座位感到困惑,此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讲解固定身份的尊卑与座次之间的关系,在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

3.发挥引导作用

篇2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征,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一、突出的专业特长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实践性很强的过程。他不可能向知识一样直接传授,它需要反复训练,需要模仿,需要教师示范。能力是多种多样的,从语文能力来说,就有许多要素构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专多能的,必须有突出的专业基本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应是非常突出的。在朗读、阅读、书法、写作、辩论、演讲等各方面更应独占鳌头。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才华去影响人,去感染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听说读写,什么都平平常常,样样都马马虎虎,又怎么培养学生的能力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语文教师,光会一般的讲讲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让人惊叹不已的语文方面卓越的专业特长。

二、好的预感能力

语感能力是语文素质中的核心。一个人语文素质如何,不是看他认识了多少字,熟记了多少成语典故,决定语文素质的最重要因素是预感能力,就是对语言材料的敏感强度,对语言材料非常敏感,就是语感能力强。“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一般。”句中为什么用“踞”而不用“坐落”,你如果能感受到用“踞”的妙处,那就说明语感能力强,有对语言形象性的敏感。由于语感是一种语言直觉,带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因此,许多语文试题都没有涉及它,以免答案的五花八门而无法量化,失去客观性,给评分带来麻烦。也正因为如此,不少语文教师既不注意学生的语感训练,也不注意自身的语感修养。他们讲来讲去,总爱讲那些含义明晰的、答案唯一的语言材料,学生缺乏语感训练,考试成绩也许是高的,但语文素质绝不会也是高的。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而培养语感能力的关键,是教师自身对语言材料有独特的敏感性。

三、深厚的文学底蕴

文学素质是语文素质中处于较高层次的一个因子,也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成分,一个高素质的人,不管是学文科的人,还是学理科的人,必定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在应试教育的课堂里,学生的文学常识普遍较好,对其作家有什么作品,是什么样的体裁,作品的主人公是谁,往往也能说得一清二楚,有的甚至还能说出出生卒年、月、字、号等,但文学素养却普遍较差,不要说形象的再现与重新创造,就是文学语言的品味,情感的共鸣,也往往难以实现。其原因何在?就是为了考试。影视所考的普遍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可以用客观题来检测的文学常识,而对于文学素养中的其它一些内容往往因量化困难而不予考虑。这样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只重视常识性德东西,以为文学常识就是文学素养。讲小说,就是讲人物性格一两点,讲结构一两点。讲诗歌,就是讲难字难词、修辞方式、背一背名言警句。如此教学,学生自然不会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久而久之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也会渐渐的老化。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不是为了培养文学人才,而是应该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四、灵活的创造性思维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处于主动发展状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根据自身的生活与体验,充分发挥创造性,让思维的触角伸向广阔的自由王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启发。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学习时,学生一旦真正处于主动状态,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此时,倘若教师自身的思维也颇具创造性,并能体现在各个环节中,那么,这思维的火花必定能成为理想的智慧光芒。反之,教师缺乏创造性的思维,老是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去灌输,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化 文化常识 历史人物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无处不体现着文化的影子。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文化痕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遗产。所以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时刻注意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心领神会文学的魅力所在。

下面笔者结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来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这篇文章涉及到的知识点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完成,即使没有很精彩的教学过程,也不会有什么遗漏之处,《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也会落到实处。其实我们可以适当地调整教授内容的侧重点,在老师的帮助下让学生独立完成上面的三维目标,然后跟随老师领略一下文章之外不一样的风景。

一.侧重文化常识的讲解,揭开文学和文化的面纱

1.《春秋》的介绍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相传是由孔子编订的。书中采用极为简练的记事语言,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后人把孔子比喻成麒麟,所以又把《春秋》称为《麟经》。

2 “春秋三传”的介绍

(1)《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称为《春秋左氏》和《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擅长记述战争;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如曹刿、烛之武、郑庄公等等;另外该书重视记录外交辞令,外交语言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2)《公羊传》《谷梁传》

《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是专门解释《春秋》的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大体一致,但是它们对经书的解释却各有不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查出《公羊传》和《谷梁传》的作者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人,该作者与孔子还是其弟子有联系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去查找资料。这样收获的往往要超过老师在课堂上传播的内容。

(3)三者比较

晋代的范宁评价《春秋》三传的特色时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可以分别摘录一段文字让学生课后分析为什么范宁如此评价三传,同学们是否同意这样的评价等。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不会游离在作品之外,犯隔靴搔痒的毛病。

二.侧重历史人物的介绍,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文章中涉及到的人物有晋文公、秦穆公、郑伯、佚之狐、烛之武、子犯等。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显而易见的,课上师生即可分析透彻。但是文章的前因后果能否在讲授完课文后,让学生不自觉地想进一步挖掘,就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和驾驭了。笔者从以下两组人物入手。

(1)晋文公和秦穆公

两者都是春秋时期的霸主,都曾经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尤其是晋文公和中国的清明节和寒食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可以为学生讲解秦穆公称霸和晋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后来又重新登上霸主地位的历史故事,让大家全面详实地了解这两个历史人物,以便于学生在习作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历史故事,为自己的文章增加亮点。

(2)杞子、逢孙、杨孙

这三个人物在文章中只是一笔带过,但是却为以后的战事埋下了祸根。在《崤之战》中杞子便派人回秦国通风报信,自己掌管了北门的钥匙,希望秦军来偷袭,结果上演了秦晋之间的崤之战役。可以正面引导学生自己去领略历史故事的风采,亦可以把整篇文章拿来和同学一起分享这一文学盛宴,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故事的连贯性中更加喜欢中国传记文学的。

篇4

一、高考语文《新大纲》修订的内容变化

《新大纲》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新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5.名言名句默写,必背篇目由原来的64篇拟调整为75篇。

二、高考语文试题变化预测

1.高考语文考试时间、试题总分不变。但原来的试题结构、题型和赋分会有较大变化,预测: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语言应用20分,作文60分,总分仍为150分。

2.总体上选择题型会增加,主观题减少。增加考试的区分度,考生的分差将会进一步拉大。

3.阅读量增加,阅读文体增多,备考范围也将随之扩大。2017年后变化最大的将是阅读。

4.试卷整体难度将保持稳定,难度不会因为增加阅读而降低,试卷文字量会增多,留给考生思考的时间将很紧,试题将会着力考查学生在快速阅读背景下的信心筛选、整合归纳,综合表达等语文核心素养。

5.诗歌鉴赏极可能变为一道选择(五选二),一道主观题。理解性的、诗歌表面的内容分析放在选择题里考,提高主观题的含金量。诗歌鉴赏今后将会注重考查鉴赏评价能力。

6.考题中增加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核内容,会继续像2015、2016年那样在文言文中集中考查。

7.命题选材立意突出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特别在现代文阅读材料,语言运用材料的选取上更加突出。

三、高中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1.教学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考纲变化,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工作。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能力为本和学科素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要教“真语文”而不是教“高考”,应多做思维型训练而不是海量做题。

2.务必上好阅读课和写作课。坚持语文教学中阅读与表达的双轨模式。阅读教学要全面化,重点训练学生阅读习惯,要训练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五种文本阅读完毕,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和整合各类文本信息,并学会鉴赏和评价。表达要改变以往只重阅读课而轻写作课的严重教学弊端,注重写作教学,从研究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出发,就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主旨、技法等方面进行循序渐进式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对材料的思考、辨析能力,并从材料中去感悟自己擅长写的一个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写作,展现自己对生活的认知与思考。

3.重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梳理教材,巩固古代诗文知识。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点要全面归纳梳理;要特别重视在文言阅读语境中理解、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切忌太难太偏。

4.扩大必修和选修教学范围,优化教法。要将选修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小说学欣赏》等选修教材纳入教学范畴,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扩大学生阅读量,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和归纳能力。同r要注意对教材的取舍,切不可求全责备,力量平铺。优化教法,不必拘泥于范文的精讲和训练,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读书的习惯和较好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5.把基本题型训练贯穿于平时教学训练之中。即要在平时教学中有计划地开展针对性训练。不断扩大成语积累训练;病句训练要准确、典型、有区分度;衔接题的考察要注意语境义的推敲;图文转换的训练务必准确、明晰,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猜。名篇名句要通晓其意,理解背诵,强化默写。对于新增的名句名篇的篇目要加大关注力度,宽备窄用。

篇5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梳理探究”却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状态:一方面是课程理念、教材编者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却是高考没有直接涉及或涉及甚少。所以很多教师认为既然高考都不考了,那也就可以不教了。于是“梳理探究”便形同虚设,俨然成为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下的一个牺牲品。

那么,该怎样对待“梳理探究”这一部分,该用何种方式来教学“梳理探究”?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点滴体会,对“梳理探究”的教学方法作一浅探。

一、态度要重视

既然新教材中设置了“梳理探究”这个部分,那就自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且不说高考考不考,考的比例有多少,就是五个模块中安排的15个专题,其内容精彩纷呈,意趣盎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本身也值得学生去了解去探究,这也是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培养。且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认为,切不可对“梳理探究”置之不理,首先应该从态度上高度重视它,把它提到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同等的地位。在这个思想认识的前提下,“梳理探究”才不至于被束之高阁,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二、结构要了解

“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个必修模块各安排3个专题,分别是:必修1: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必修2: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必修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必修4:逻辑与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必修5: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

这15个专题中,前7个专题侧重于梳理,侧重于对语言现象和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后8个专题侧重于探究,侧重于对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探究。从纵向的模块来看,各模块间的3个专题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呈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形式,编排的意图十分明显;从横向的内容来看,有的侧重于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了解了“梳理探究”的内容结构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教法要灵活

“梳理探究”毕竟不同于“阅读鉴赏”等,态度上固然要同等重视,但时间上却又无法与之平分秋色。所以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时间安排和活动形式等方面都要作灵活处理。

1.教材处理要有弹性

每个必修均设有3个“梳理探究”专题,按照教学计划,每学期要完成两个必修模块,也就是每学期有6个“梳理探究”专题,如果要求学生全部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其结果很可能是有量无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专题,在一个专题内部也可以再进行分工,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就某一专题本身的各个活动环节而言,也要作灵活处理,剪裁取舍,把握弹性。例如,在必修5“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先安排课外时间自行阅读这一专题内容,然后交给他们梳理探究的具体任务:在 5个必修模块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弱冠”,《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山东”,《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壬戌”“既望”,《张衡传》中“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的“公车”“郎中”等等,分别涉及年龄、地理、纪时、官职等古代文化常识,请4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中选取一个角度,以小组为单位,对5个必修模块中涉及的相关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最后安排一节课进行成果展示。结果表明,学生梳理得很具体,这等于是对文言文的一次复习。考虑到学生的梳理只展示现象,而缺乏理论,我结合本人开发的校本课程《语文趣味知识集锦》中的一个单元――古代文化常识说略,分别梳理了“古人称谓简说”“古代年龄称谓小集”“古代地理常识知多少”“文言文中职官的辨识” “‘左’‘右’孰尊”等方面内容,提供给学生参考。这些内容,既有理论说明,又有例子佐证,而且都跟文言文有一定的关系,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学生探究的欲望就更强烈一些。

2.教学设计要有科学性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性,要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的安排,要突显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一次观摩课中,我开设了必修2中“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一专题。教材中这一专题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侧重于文化的角度,知识性比较强;第二部分侧重于运用,趣味性比较浓。要想在这短短的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丰厚的教学内容,显然是有很大难度的,我的教学思路是:本着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的原则,采取删繁就简的方式,整个专题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侧重于运用方面,先在课堂上引进游戏活动和分组竞答的做法,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第二部分再侧重于文化方面,分派课下的梳理探究任务。这样由感性到理性,由趣味性到知识性,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和过程。

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是:(1)激情诱趣,导入本课;(2)追本溯源,成语常识;(3)集思广益,成语游戏:①用十二属相填写成语;②成语猜谜;③成语对联;④成语接龙;(4)咬文嚼字,辨析误区;(5)牛刀小试,课堂训练;(6)学以致用,课外延伸:①梳理:误用频率较高的“不”字成语10条;②探究:成语中的谦敬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3.时间安排要有合理性

“梳理探究”的活动主要靠课外进行,而不是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课堂只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而且也不能集中安排,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宽度。为此,每个必修模块教学开始之初,我就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排出“梳理探究”的学习时间表,让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认真准备,并明确限定完成任务和展示成果的具体时间。

4.活动形式要有多样性

篇6

一、语文知识素养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资之深,则左右逢源”。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传统的知识观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现代知识观来说,则包括言语知识和言语行为知识。统而言之,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

(l)语言学。语言学概论,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了解语言与社会以及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最新成果,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学习现代汉语,掌握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懂得普通语音学,熟悉汉语的声、韵、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了解语义学和词汇学的基本原理,通悉语义和语境的关系,掌握词的构成和组合规则,明确词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比喻意义之间的关系,熟知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语的感彩,熟悉词汇的发展变化。学习古代汉语,具有较为系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了解古汉语的句型结构,熟悉古代重要辞书的查检方法。

(2)文字学。学习文字学,把握文字的性质和作用,熟知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了解一般文字的基本原理。尤其要学好汉字学。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构成,熟悉汉字的笔画、笔顺与各种结构,掌握规范汉字,掌握查检汉字的各种方法,掌握识字法,正字法和写字法。另外,要明确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文章学。学习文章学,首先要了解文章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章本身的构成规律,熟悉文章的主旨、结构、表达方式等要素,了解它的内部联系。学习阅读学,研究文章的阅读、分析和鉴赏。掌握各种实用文章的阅读方法,熟悉各种阅读方式、明确各种阅读方式的目的要求,研究阅读的反应过程和训练方式,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学习写作学,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文体知识,对内容与形式、素材与题材、思想与思路、语言与文风等有深刻的理解,能对中学生的写作起到切实而有效的指导。

(4)文艺学。学习文艺学,了解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学习中外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基本内容,熟悉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与作品,对驰名中外的作家作品特色有所了解,熟悉常见的作品。学习美学,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懂得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审美的教育。懂得一点文艺和文艺批评的的基本理论,提高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还应对电影、电视、戏剧、曲艺、音乐、美术知识有所涉猎。

二、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l)思维科学。首先,要通晓它的基础理论――思维学,其次,要懂得它的技术理论――科学方法论,再次要熟悉它的应用理论――思维培育学。思维培育学,包括抽象思维的培育、表象思维的培育、直观动作的培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育等等。

(2)社会科学。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语文教师要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要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经济学、法学、文化学、学习民族习俗、风土人情:学习人际交往等。此外,还要关注哲学、伦理学、地理学、环境学、军事学等的发展。总之,要博览群书,了解社会,体味人生。

(3)自然科学。语文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小而言之,要教好语文教材中的有关介绍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就必须弄懂文中所介绍的有关科学知识,如宇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大而言之,‘要培养21世纪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建设者,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意识。如果语文教师对课文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就势必会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

三、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1)教育学。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学习教育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学习比较教育学,了解中外名家教育思想,从中获得借鉴;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开阔视野,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应关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篇7

初中阅读能力要求读懂字句和全篇,领略文章思想意义,高中则要求对一般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评析,并形成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初中作文能力要求初步写通顺的文章,简短的议论文、说明文和日记、书信等比较简单的应用文,高中则要在通顺的基础上力求写好,立意新颖、语言生动,并能写比较复杂的应用文。高中应将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重点,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研究性学习,加强语言表达的训练,有效提高语文素质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语文教学具有带动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

思想教育一方面是指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语言文字教学基础上,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熏陶感染;思想教育另一方面是指思维训练,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加强逻辑思维锻炼。

三、高中语文带有知识教育功能,在语言教学中吸取广泛的文化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带有文学教育的特有任务,培养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和评析能力,并增强语言表达的文采和生动性。高中课本中选用的多是中外古今的代表作,能够带领学生领

略文学艺术的魅力,学习优美生动的文学艺术和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讲究修饰表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升语言艺术性。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广泛性决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大汲取科学文化知识。通过语言教学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学习文学常识,科技常识,生活常识,了解古今中外文化常识,通过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四、高中语文教学既有统一性的教育要求,又有差异性的教学要求,既要为每个人的继续教育或者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又要为做好一个健全的公民做好准备。因材高中语文教学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着眼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实现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性教育要求。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差异也渐渐明显,选修课程的设立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运用语言文字,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个性,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学科的重心是基础性和均衡性,因此所涉知识一般只是随文讲解,不做系统传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往往不能做进一步深入而全面的研究,选修课的设立,恰恰能弥补学生这方面的遗憾,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学生实现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愿望,除了选修课还应当允许学生适当侧重自己所爱好和特长的课业,例如课外选读自己爱读的书,允许写自己命题的作文,参加有兴趣的各种语文竞赛,向报纸杂志投稿,鼓励学生从学习语言出发,大胆创新,培养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五、为适应高中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应从单纯的启发和讲解导向进行必要的研讨,培养学生认真钻研课文、积极参加交流的能力和习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课题或项目研究为载体,已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任务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高中生生理、心智都趋于成熟,知识积淀和生活经验逐渐丰富,自我意识明显,能独立进行思考和逻辑思维。通过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深对课本的认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效改善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篇8

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是人类智慧之果、精神之花、文化精华和传世之作。文学经典通过对描写对象的艺术刻画,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真挚的感情、深邃的思想,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长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和浸润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涵养性情、美化心灵,文学素养就会油然而生。而文学素养又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大学生,要提高人文素质,就需加强文学素养。

然而,在当社会潮流使人们变得越来越实际、越来越功利,文学受商业化、通俗化的冲击越来越大的时候,即便是作为“文学之冠”的诗歌这门非功利的精神艺术似乎也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充其量沦为“成功”人士装萌才用的居室装饰品。那文学金字塔尖顶上闪灿的光芒不再像往日那样明亮,那样引人入胜;相反,却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更可怕的是,目前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也重视不够。面对消费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功利主义思想的渗透,处在当今这个喧嚣浮华的世界里,大学生们即使依然在阅读文学经典,他们大多只是面对各种电脑、手机的碎片化、快餐式的浅层阅读,缺乏独立的思考,文学素养的沉积更是无从谈起。我们今天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我们开始大量的读图,读图是限制一个人的抽象能力的,所以读图的危险后果逐渐向人类靠拢但我们浑然不觉。书上的文字可以锻炼人的抽象能力。笔者高中时代拜读纸质版的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时,对于凌波微步、斗转星移、六脉神剑等盖世神功以及段誉痴情暗恋的王语嫣的天生丽质的遐思妙想远非数年后的任何一版同名电视剧可以相提并论。高科技时代的视觉冲击将青少年的想象力无情地抹杀了。

教育界和文学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重新重视阅读文学经典的作用,提倡大学生多读文史经典,通过反思历史、汲取精华,超越世俗化、功利化、虚无化的束缚,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品格高尚的有用之材。总理无疑是这些有识之士的代言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马未都痛心于国人不爱读书。他认为,最美不过读书声,读书是一生中最该早做的事。古人读书三阶段:5―15岁诵读;15―25岁学贯;25―35岁涉猎。而大学生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讲究“学贯”,要求学会贯通,横向联系。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等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均可帮助我们认识社会人生,接受美的陶冶,塑造健美的人格。在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学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魅力”。 而文学作品就有助于提升应聘者的人格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学素养高的人,一般气质优雅,很容易受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用人单位的欢迎。高尚的文学素养还有助于学生将来事业的成功,文学和写作是古今中外许许多多非文学专业的成功人士理想腾飞的翅膀。因此,笔者建议:且把“文学”当“人学”。所谓“人学”是指“学习做人的学问或道理”,即通过各种文学作品的学习,增强对自身的了解,提高人文素质。用经典奠基,可以激起大学生的文化向往;以诵读入门,可以熏陶至大至刚的民族人格。在大学校园里读书可以充实自己,追求“发展”与毕业季求职谋取“生存”其实并不矛盾,反而在气质、风度和人格的内在因素方面得到熏陶,促使个人事业的成功。

篇9

语文学科一直是各个教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其不仅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能够指导学生更加科学地探索社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开始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与方式,但受到学生本身、传统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当前语文教学中仍存在诸如教学错位等怪象,直接降低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以语文教学怪象为基础,简要分析其出现原因,重点探究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

语文课程;怪象;传统文化;教学方式

语文学科作为不同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多数学校都比较重视语文教学,但就当前学生学习效果而言,语文教学质量仍有待提升,学生本身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待提升。如何突破语文教学的“瓶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当前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深入分析语文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常见怪象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受到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语文课堂中仍存在以下几种常见的怪象:

(一)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常态,不管是公开课还是日常教学课,教师都习惯性运用PPT等教学方式,甚至部分教师已经完全“摒弃”黑板等传统教学方式,直接利用短视频教学。学生虽然在观看视频、PPT过程中兴趣盎然,但就其实际效果而言,学生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网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说教意味较为严重

语文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因此,部分教师为渗透德育教育、传播传统美德,过于强调语文中的“大”道理,将语文课堂转变成说教的场所,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会使得语文教学脱离教材内容,直接降低学生语文成绩,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堂目标华而不实

课堂目标是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标准,但部分教师在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追求目标上的华丽,没有将目标落到实处。如“某班语文成绩在期末上升30%”等,目标较为宏大,没有制定相应的小目标,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学生主体性地位不突出

学校在每个学期前都会为教师布置对应的教学任务,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会赶教学进度,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仍以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并没有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语文教学中出现怪象的原因

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怪象,可分为教师与学生两个部分,因此,为探究怪象的原因,也可从这两方面入手,具体如下所示: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较为依赖教师,当突然转变为自主学习时,学生会出现不适应等多种问题,如在通过PPT等方式教学时,学生无法辨别出知识的重点,即习惯于教师标出知识重难点。因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不高。

(二)应试教育思想较为顽固

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经历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多种重大考试,说明当前我国的影视教育思想仍较为顽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如当前高考学子,大多通过题海战术提高语文成绩,不仅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想,还形成了学生套板思想,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缺乏实用的语文常识教育与实践教育

语文常识包括文学、文字等多种形式,但通常教师仅强调文字、语音等,而忽略了文学作品,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多采取机械性训练方式,影响到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三、解决语文教学怪象的方法

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怪象,教师应在全面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积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更新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基于素质化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须顺应时展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丰富学生课堂活动,进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提出不同建议时,教师应予以尊重,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前提下,科学指导学生探索。

(二)动态评价学生成绩,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为解决语文怪象问题,教师应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转变传统期末考试定高低的评价方式,以学习过程为主,动态评价学生。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全方位记录学生日常表现,多鼓励与表扬学生,引导学生体会语文,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知识运用水平。

(三)重视语文常识教育,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重视语文常识教育,主要是指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在强调字、形、义的同时,加大对文学作品整体的研究,以丰富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知识薄弱点,针对性加入语文常识,并不断创新语文常识的记忆方式,增加语文课堂的文学意味,使得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如教师可以开展“语文常识”的小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利用学生好胜心,提升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四)渗透其他知识教学,发挥语文教学整体价值

渗透其他知识教学,如思想品德教育、生态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等,协调语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仍必须坚持以教授语文知识为基础,在确保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再合理渗透其他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其他知识丰富语文教学活动,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当前语文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直接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学校与教师应及时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顺应时展潮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良好道德品质,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丘天,田睿,王艳玲.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6,(04):83-86.

[2]张燕.“双证制”成人高中语文教学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教学月刊,2015,(06):54-55.

[3]尹震华.当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探讨[J].小作家选刊,2016,(34):79.

[4]李幼玲.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02):44-46.

[5]吕家辉.欣赏者与批评者: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的角色定位[J].教学月刊,2015,(17):70-72.

篇10

关键词:译者素养;翻译教学;高校英语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专业六级学生应“能运用翻译基础理论,初步熟悉汉英两种语言对比,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然而是不是只要掌握了翻译理论和技巧,就能学好翻译呢?因循传统的翻译教学法,教师往往通过“实例法”向学生传授翻译技巧,固然能够帮助初学者在入门阶段有效地掌握和应用某种翻译技巧和方法,但其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却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翻译水平。这是因为由于缺乏翻译实践,学生基本上不具备翻译能力。如果直接从理论上接触翻译技巧和很有说服力的译例,就会使他们误认为掌握了几条技巧就能从事翻译活动。而我们知道,“实例法”教程上的译例是编者从大量翻译作品中精选出来,或是编者自身经验的积累,可以说是高度集中的成果。一旦将它们放回到翻译实践的海洋里,很难让人明显感觉得到。当学生根据教程上所提供的方法、技巧对一系列程序编排式的例句和翻译材料进行模仿、练习之后,会发现自己仍无力应付那些超出教程范的较为复杂的选材。美国语言学家奈达尖锐地指出:“有些翻译理论家企图规定很多公式来确切地具体说明在每一种情况下应该怎么译。可是各种不同的情况太多了,各种不同的体裁太多了,各种不同的读者太多了,各种翻译和交际的目的也太多了。我们所需要的不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而是对于语言的表现力、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翻译的艺术性特别敏感的译者。”

扎实的双语功底是译者的基本功。提出这一点是基于客观现实的差强人意和译者主观上的普遍忽视。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培养翻译方向的研究生。该学院院长庄绎传指出,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院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其中包括:使用英语不够精确,知识面窄,母语水平低。语言水平不够理想似乎是各地翻译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金圣华教授从她所教的硕士研究生班长篇翻译习作中归纳出一些常见译病,认为很多译病都是由于语文基础不好所至,“由于语文程度不够,在翻译长篇作品时,感到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香港大学潘汉光教授也指出:“现在香港的大学里学习翻译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汉语语法学多片面而欠系统;到了大学正式学习翻译时,又忽视了语法知识的重要,令翻译教学难上加难。”一位外文编辑的感慨更令人堪忧:“近年来,我们发现一个倾向,就是年轻译者普遍对原文的理解不差,而中文表达却不够通晓,年轻一代在汉语基础和造诣方面比起我们的父辈、祖辈要逊色多了。如果我们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攻读外文的同时,不重视对本国语言的不断学习和语言水平的提高,那么译文的质量不仅上不去,赶超老一辈优秀的翻译家更是一句空话。”

广博的文化知识是做翻译的前提,原因在于:“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首先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但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他不仅需要深入了解外国文化,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他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在翻译中,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王佐良先生这段话生动地概括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还是译文的表达,译者都须有丰富的百科知识和常识。比如要翻译《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就必须对美国这段时期的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文化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翻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就不得不掌握中国明清时期乃至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译者文化知识面的宽窄会直接影响到对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表达。

为了做好翻译工作,译者必须是一个杂家,一部活的百科全书。这当然是个理想化的目标,但每个译者都应向这个目标努力。为了提高翻译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翻译教学质量,北外、上外、广外三所试点院校以及其他翻译院系都提出,要在翻译本科阶段增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经典作品研读、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级汉语写作、中西方文化、中西方哲学、中西思想史和逻辑学等课程,打下比较坚实的国学基础,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台湾翻译家思果在这个问题上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译者应该多少是个学者。他至少要能查书,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找到他要的东西,向哪些师友求教。在文字方面,他应该有些语言学的修养;在一般学术方面,他应该有些考据求证的经验。至少他有一两门是比较精通的。译者的常识学识越丰富越好。”

较高的鉴赏能力之所以是译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是因为“译事虽近舌人,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在谈到一个翻译教师应该具备的修养和素质时余光中先生说:“做翻译教师应该兼有‘二高’,那便是‘眼高’加上‘手高’。眼高包括有学问、有见解、有理论,正是学者之长;手高则指自己真能出手翻译,甚至拿得出‘译绩’,也就是作家之功”教翻译的人固然应朝着这二个方向去努力,以期成为一个称职的翻译教师。然而这岂只是对翻译教师提出的要求!所有从事翻译工作的人,理应兼有这“二高”之素养,包括学习翻译的学生们。至于这“二高”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为要想手高,必须眼高;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南开大学翻译学教授刘士聪一语中的:“一个合格的译者,不但要有过硬的语言能力,更要具有对作品美学价值的鉴赏能力。”这个“鉴赏能力”指的就是“二高”中的眼高。

写诗若仅仅局限于诗内功夫,历史上就不会产生陆游这样伟大的诗人;写武侠小说如果只注重行侠仗义,便不可能造就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西方文化思想于一身的金庸;学翻译的人如果只学翻译,永远译不好。有很多东西要学。如果不在基本上下功夫,如中西书读得多,读得通,文笔好,仅仅研究译学,恐怕此路不通。走也走不了多远。一个译者所应具备的五大素养正是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借用陆游的诗句即“汝果欲学翻译,功夫在翻译外”!

参考文献

[1]隋然,赵华.翻译教学 山重水复[J].中国翻译,1945,(5).

[2]钱冠连.论外语学者对母语研究的建树―――再论“两张皮”[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5]刘士聪.读书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3).

[6]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