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幼儿心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见的幼儿心理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常见的幼儿心理问题及对策

篇1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应包括具有正确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能力、了解幼儿心理特征的能力、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能力等几方面。笔者对5所幼儿园的教师通过座谈、观察、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到: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不容乐观,工作中对幼儿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也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往往采取斥责、惩罚、讥讽、冷漠的方法处理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一)幼师生在校期间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水平

独生子女自身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倾向,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幼师学校缺少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干预,使学生更缺少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缺失直接导致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对幼儿心理健康缺少针对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本身心理问题的增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来自于社会、家庭以及教学任务的多样化、复杂化、教育对象年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由于幼儿教师心理问题的增多,又缺乏社会干预和正确的自我调节,把不良的心态带到幼儿园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

(三)由于幼儿园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到重要的地位

我国推行的幼儿教育改革在给幼儿园园长、教师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她们带来不少压力。幼儿园之间的竞争就是教师素质的竞争,幼儿园为提高教师素质,对教师的培训也只是重视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以及弹琴、唱歌、跳舞、朗读、绘画、写字六项基本功的训练,忽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三、对策

(一)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用良好的心理影响幼儿

1. 注重幼儿教师在校期间心理素质的养成。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定期深入幼儿园实际的教学实践,逐渐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同时,要通过开展专题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使他们的情绪得到调节,建构良好的心理结构,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 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保证幼儿教师轻松、愉快地投入工作。幼儿园管理者应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给她们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使教师之间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从而降低心理压力。

3.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教师要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

(二)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篇2

>>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法 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解决方法 中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法研究 浅谈中职学生就业心理的培养和教育 浅议高校文科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及解决方法 浅谈大学生虚荣心理及解决方法 浅谈小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及解决方法 浅谈演唱中的紧张心理及解决方法 中职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 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辅导 浅谈中职幼教专业学生钢琴弹奏常见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误区及心理调适 医学生就业认知心理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三本院校学生英语学习误区及解决方法 高职学生就业时常见心理误区解析 刍议幼儿教育的误区及解决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浅谈中职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解决方法 浅谈中职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解决方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我在实际工作中感受到现在中职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存在着几种心理误区,需要摸索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针对这些实际问题,我从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自我发展的三个方面给予全面、多方位的指导。通过了解社会需求,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进而合理的规划职业趋向,发挥自身的职业竞争优势,在社会的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关键词:自我评价 自我定位 自我发展。

一、中职生就业之前存在的几种心理误区:

1、就业期望值过高

很多中职生初次就业月工资要求不低于1000元;很多学生希望在恒温无尘的环境下工作,甚至要求在办公室工作;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IT、通讯电子类企业。在公司规模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选择大型国企,大型跨国公司与行业内著名企业。这些要求与中职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相比,明显属于就业期望值过高。

2、缺乏前瞻性就业意识

许多学生愿意选择已处成熟期的企业,愿意做大企业的员工,不愿意选择处于上升期的企业。

3、就业被动性心理

主要依赖学校推荐就业,父母亲朋找关系实现就业。相反,靠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实现就业的,自己动手设计就业推荐材料的,自己在企业劳动实习被企业留用的占极少的比例。

4、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不足

主动融入心理差,特别是主动融入当地人的社会生活圈的心理差,很多学生固守自己的生活圈,人际圈,而没有想到拓宽的必要性;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大局意识,团队精神也是就业遇到助力的原因之一。

5、欠缺创业意识

中职生在谈到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有效就业时,往往过多强调创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困难。有的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材料,创业对自己来说过于遥远。二、如何帮助中职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发挥自身职业竞争优势。

1、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指导和加强职业观念。

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对自己的评价,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树立一线意识,现在高职毕业生,一般的高专毕业生就业,都在生产服务一线,从普通工人干起,中职也就理所当然了。

2、明确自我定位,规划合理的创业目标。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定位,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任何地方。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创业中要得到什么,而后设定目标,朝着目标前进。

①、转变择业观念,正确定位自己,“先就业,再择业,再深造学习”

从入学第一天起,中职生就应该给自己准确定位,即中职生是技能型人才而非高学历人才。

②、抛弃专业对口的强烈愿望

中职生就业很难专业对口,因为中职生就业基本在生产一线,流水线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都很难专业对口,何况中职呢?

③、坚持务实态度,不好高骛远

要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就业起点不一定太高,先就业后择业,从低做起,充分发挥中职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用技术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干,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3、打造学生适应社会的广阔平台,激励学生自我发展。

①、树立发展意识

谁能得到岗位调整或晋升,谁能得到加薪,并不取决于你是中职生还是高职、高专生,而取决于你在现实岗位的表现,因此,中职生一定要有长远意识,埋头干好本职工作,相信付出终有回报。

②、学好专业课,努力做到一专多能

中职生必须学好本专业的课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考取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考取其他专业的上岗证,为将来就业掌握多门技术,创造更多条件。如:幼师专业要能唱歌,能跳舞,能讲故事,能书写美术字,能绘儿童画,能做手工,能授课;计算机专业要录入速度快,软件操作精,网页制作美。

③、注重非职业技能即个人素养的的培养

中职生就业,需要一技之长,但更需要个人素养,如纪律观念、合作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吃苦精神、创新意识、礼仪举止等,这是中职生就业最需要的职业素养。

④、要有浓厚的创业意识

现在正是中小企业、个私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青年创业的黄金时期。中职生有实用技术,有市场意识,有务实踏实的精神,完全具备自主创业的条件。

篇3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心理成长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家长的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二、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

1.幼儿园教育效能受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第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幼儿期儿童心理具有明显的无意性、情绪性、易受感染性等感性特征。儿童对学习、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本身的生动趣味性,一是来源于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幼儿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愿意接受她们的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若具有热情和蔼、活泼好动、民主体谅、可亲可敬等性格特征,将会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幼儿教师良好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教工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艰巨性。如何有效地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可能性,并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特点,为幼儿喜闻乐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创造力、生动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沟通能力。研究证明,上述教师具备的心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成效。

第三,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倾向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当幼儿教师认为教育工作有极大的价值,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成就感等时,才会对幼教工作尽已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关系到幼教工作的成败。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幼儿期儿童具有是非判断力差、好模仿、易受暗示等特点,这更加强了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要幼儿好学,教师就应该有孜孜以求的精神;要幼儿赋有爱心,教师就必须关爱幼儿;要幼儿公正,教师就必须民主平等……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教科书。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数也较多。如果教师性情古怪,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固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和无所适从,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义务。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重视心理健康成长。

3.心理成长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必然不例外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三、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策略

1.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成长。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常的专业成长途径一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后者常采用的方法有观摩和分析优秀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教育活动、反思教学经验、行动研究等。而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中,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观察力、思维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公正民主、热情和蔼、进取上进等健全的人格特征也将会获得有效成长。因此,可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成长。

2.幼儿园构建教师心理健康的平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以及众多理论工作者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形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幼教工作的特点决定。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悉心照料,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另外幼儿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因而工作环境嘈杂。这些都极易造成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幼儿好动好奇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易造成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由竞争压力所造成。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体制的转型,职称的晋升,家长不断提出的高要求都使幼教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稍稍放松自我成长就会带来下岗、失业等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自尊压力。

三是由幼儿园管理体制所决定。对教师管理评价时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机制:或是好教师差教师无法区别,只要带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把教师当作“高级保姆”,教师缺乏成就感,没有上进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或是通过上课评比管理教师,幼儿教师常常处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中,造成身心疲惫不堪。

因此,减轻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教师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平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情感管理。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心理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工作量,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以人文关怀等都是有效措施。

二是赏识管理。支持、提升教师,促进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能力,降低心理压力。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发展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培养她们的自信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园内教育和娱乐活动(不仅是上课比赛),激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是评价管理。管理者与教师建立客观、公正、鼓励进取的评价机制来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并委婉善意地指出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使教师从评价中获得激励,及时调整工作进度、改变方法。

3.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心理维护。人们在对挫折、焦虑、抑郁等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应对既与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关,更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及主动调整、改善的能力有关。心理学家指出,乐观主义人格之所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危机和挑战,主要是由于乐观主义者应对问题的策略是采用了主动解决问题和恰当的情绪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因此,在教师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问题,形成健全人格,加强自我心理维护显得格外重要。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大学生面临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冲突和压力,一些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陷入了心理危机,由此引发了危害自身健康与校园安全的事件,受到高校、教师、社会与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处于身心发展巨变时期的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因此,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积极寻找心理危机干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心理危机和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而陷于极度自卑、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拨的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学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心理危机引起的伤害行为发生或将伤害行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生命安全,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重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最突出的特点是及时性、迅速性,其有效的行动是成功的关键。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溺爱,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突出,缺乏换位思考意识,人际交往缺乏沟通,自我控制能力差,多沉迷网络和游戏,等等。当面对矛盾冲突时,不会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解释,更无法控制高涨的情绪,往往使矛盾激化,甚至因受挫能力而产生心理危机。这些应该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原因分析

(一)生理和心理矛盾带来的危机。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和部分心理因素的发展,使他们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有时客观全面,有时主观偏激。独立性与依赖织,情绪与理智并存,强烈的求知欲和相对较差的识别力相矛盾,理想与现实脱节,等等。他们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二)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危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智能要求越来越高,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一些学生整天忧心忡忡,表现出严重的危机感;另一些学生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给自已施加压力,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计算机水平等级考试、外语水平证书、各种职业资格证书都成了他们步入社会寻求发展的敲门砖,考研、出国已成了大学生新的追求目标。就业、生存、发展的压力同时压在大学生的身上,在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精神压力。

(三)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心理危机。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学里,五湖四海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各自的生活习惯、兴趣、性格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一些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者,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难以适应生活变化,孤独感、无助感时常袭上心头,心理危机便油然而生,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呵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彷徨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孤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四)由情感引起的心理危机。

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常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涩感,甚至做出不正当的行为,还有因陷入感情旋涡、失恋、单相思等问题困扰,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与愤怒,一旦失恋往往引发心理危机。

(五)个体认知偏差带来心理危机。

个体认知的偏差往往会产生“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二者交替,进而出现心理危机。这种人格特征使个体遇到危机时往往瞻前顾后,总联想不良后果;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思维变得极其狭隘。在情绪情感上具有不稳定性,不自信,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差;解决问题时缺乏尝试性,行为冲动欠理性,表现为无所适从。

(六)家庭教育环境而形成的心理危机。

从幼儿时期起,至小学、中学的生命初级阶段,进入大学后,每个人的心理发展已见雏形,建立起初步的认知结构模式,形成了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专家指出,在教育型、严厉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中,教育型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最低。当今大学生,大多在儿童时期未曾接受良好的心理教育,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缺陷,一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中小学时期就已成形,所以大学期间往往出现心理危机。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大学生中心理危机存在的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采取各种途径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社会竞争和未来合格人才的需要。一方面,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他们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同时,重视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找心理医生咨询,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缓解焦虑不安的心情,避免心理问题加重。另一方面,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和调动学院的心理工作部和心理互助员的积极性,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心理热线”,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的调适能力,并利用学校内一切可以使用的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致力于心理危机的形成、爆发前的预测和干预,是通过预警系统对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进行系统评估,采取防范措施,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突然性和意外性,将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的一种系统和机制。学校在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可以建立一支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队伍,制定相关的工作条例和细则,明确其职责和要求,形成一个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具有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和管理实践经验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一般使用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对所任用的辅导员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让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知识,学会鉴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和严重的精神疾患,这样在心理危机干预中辅导员可以于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四)学生骨干队伍。

学生骨干队伍包括班级党团支部干部宿舍长、心理委员、社团干部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尤其是危机预防、发现及信息报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可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对全校所有心理委员进行系列培训和团体辅导,以增强学生骨干自身与人沟通的能力,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

(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定期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便心理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防患于未然。组织有关专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别、咨询和跟踪调查,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六)培养学生自我心理维护能力。

青春期的大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尤其是好胜心和竞争意识强,生活中易出现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难以自控而失去理智。如果不及时调控,容易出现极端行为,对自我和他人造成伤害。因此,要积极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要让大学生学会情感调节,学会理性控制,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学会理智战胜情感,从而享受愉悦的心理体验,保持心理平衡。

(七)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坦诚相待,互吐心声。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吴继红.大学生新生危机源探析[J].新乡学院学报,2009,(10).

[2]张爱宁,徐光兴.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教研探索,2008,(2).

篇5

关键词:幼师;就业;心理问题

当下,在知识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学前教育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幼师学校也在不断扩大。幼师毕业生的就业是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岗位的第一步,这一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岗位定向,专业发展。多年来我一直担任幼师专业的班主任,前不久亲自送学生到广州就业。在和学生的接触和交谈中,我感到幼师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受到不正确的就业心理的困扰。正如就业指导专家们指出的,心态问题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障碍。那么,幼师生具体有哪些心态和行为需要调整?怎样去除心障、放下包袱,在走出校门、跨入社会时走稳走好,使其职业生涯呈现一个较好的发展前景?就这些问题我查阅了一些资料,请教了部分专家,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幼师毕业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

(1)职业荣誉感不强,不热爱本职工作。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对即将毕业的幼师生做过调查,结果表明只有将近50%的学生愿意做幼师,另外的学生宁肯到酒店去,也不愿到幼儿园工作。因为她们认为幼儿老师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且流动性强,发展前景不大,特别不愿意到基层幼儿园去。职业荣誉感不强,不热爱本职工作。

(2)择业定位不准确,岗位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幼师生在择业时,自我定位不准确。首先,表现为定位过高,向往着城市生活,存在理想主义色彩。具体来说,就是攀比的原因。一些学生不顾自身条件,与同学进行盲目攀比,对工作期望值太高,认为一定要一次性找到一个自己很满意的工作岗位。在东挑西选中,错失了很多就业良机。其次,表现为定位过低,具体来说,就是部分幼师生对自己水平、能力、薪资期望、心理承受能力没有进行全面分析,不自信,有些悲观,不敢大胆地站出来接受条件较好的用人单位的挑选,也错失了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3)就业焦虑感较强,求职准备不充分。有些平时不自信,自卑感较重的幼师生,面对就业,对前途的过分担心,产生急躁心理,整天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不能静下心来冷静地分析,进行求职前的准备,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设计,如何推销自己。一旦就业机会来了,仓促上阵,参加面试,势必出现失误,一旦失败,焦虑感便会更强。长此以往,将会形成恶性循环。

(4)受求职恐惧感困扰,不敢主动求职。求职恐惧感是焦虑心理的恶性演变的结果。由于焦虑,导致求职准备不充分,准备不充分势必会导致失败,失败之后会加重焦虑,甚至对求职面试这一环节感到恐惧。表现之一是某些幼师生看到同学在某些方面素质比自己好,就不敢与之竞争,面对就业机会退避三舍,缩手缩脚,不敢自荐。有的学生担心自己身高不够、形体不美或其貌不扬,也有的学生感觉自己头脑不够灵活,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就不敢面对用人单位,面试时缩手缩脚,过于拘谨。一旦形成这种心理,有些同学面对待遇较好的单位,也不敢主动求职,即使勉强参加面试,由于缺乏自信,在招聘者面前也不敢正常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常常错失良机。

二、幼师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1)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幼师生在构建择业观、价值观的时候,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幼师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更多地注意到经济效益、社会地位,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自己能力的发挥,靠自己的奋斗去成就一番事业。从而造成有的幼师生不能吃苦,不热爱本职工作,职业荣誉感不强,攀比心理强,自我定位不准等矛盾心理。

(2)就业机制不完善的负面影响。当前的就业机制是学生和学校是就业的主体,而国家变成了就业的客体,但与之相配套的就业制度改革本身仍不够完善,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就业机制未能真正形成,使从未在社会上磨炼过的幼师生对就业产生担忧。再加上就业市场的混乱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幼师生的正常的就业心态受到干扰,出现失衡。这也是就业焦虑感比较强,毕业生心态比较浮躁的根本原因。

(3)学校教育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般的幼儿师范学校或中专幼师专业的学校,大多是一种封闭的办学模式,课堂设置、教学手段不够合理,影响幼师生的能力和水平的发挥,使自身素质出现了结构性的缺陷。但幼儿园和与之相关的就业单位对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师生在参加面试时往往出现失败的情况,一次失败的经历可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记忆。如果学生的性格比较懦弱,往往会产生面试恐惧症,将来不敢参加面试。这也是幼师学生出现就业恐惧症的根本原因。

三、去除心理问题,轻松应对挑战

(1)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幼师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幼师生大多是大专或中专学历,使他们面临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这种情况,就要通过一些措施和方法来改变。首先,要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观念正确,思想、心理、身体等各方面都会处在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这对他们增加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大有帮助。其次,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精通专业知识,能够轻松、悠然自得地驾驭职业之舟。

(2)加强就业工作指导,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幼师毕业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或大专层次的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且大多是女生,她们对社会了解不多,父母文化层次大多不高,不能对她们做多少指导,就业是横在她们面前的一座大山,她们必须要逾越,但是她们不知道怎样去面对。校方有责任和义务对她们进行就业形势和政策、择业方法和技巧的指导。首先要在教育中引导学生淡化地域观念,树立以事业为重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理想,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实事求是,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其次,学校要成立就业服务小组,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鼓励她们勇于表现自己,积极参加就业竞争。同时要教育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除了考虑个人的需要外,也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到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3)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培养幼师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品质。就业心理品质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择业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所有心理现象水平、层次和质量状况的体现。对于幼师生来说,毕业前,她们最爱听也最想听的话题就是有关就业的信息,因为她们内心深处对就业这一问题还非常陌生,但又急切地想弄清楚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对加强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克服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幼师生要客观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树立就业自信心,帮助她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正确把握择业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避免因自卑造成就业挫折和心理压力,从而为顺利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总之,幼师生心理问题是直接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就业心态、正确的自我定位、明确的职业价值观、完善的人格品质是幼师生就业的重要保证。只要通过社会、学校、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幼师生一定会排除心障,走出就业误区,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素明.职校幼师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指导[J].中等职业教育,2006(2).

篇6

【关键词】震后幼儿;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灾难容易对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或治疗,甚至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性格。幼儿在认知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灾后不对幼儿心理进行积极干预的话,将会对幼儿未来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震后儿童易出现伤害症候群,简称震后儿童心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躁、忧郁、怀疑等情绪,吮吸手指、尿床、恶梦、依赖、孤僻等行为,稍大的孩子还会出现绝望、恐惧,甚至轻生现象。在这次庐山实地考察和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实际教学接触、问卷调查、与当地教师交流及对家长的走访调查,了解地震对幼儿心灵的影响,收集并总结在育儿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二、震后灾区幼儿心理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在芦山与受灾的幼儿相处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发现像其他灾难以后一样,许多幼儿经历了亲人的伤亡或者是自己身体的受害。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因灾难而产生一些异于平常的反应。有的幼儿变得沉默寡言,对周围的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当我们与他们交流时表现的沉默不语;当听到我们与家长谈及地震等敏感词汇时有些幼儿则会产生许多情绪反应,还有些幼儿会躲避或情绪烦躁;在走访中了解到有的幼儿晚上睡觉不安稳,容易受到惊吓,震后反应明显。同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150份,回收138份,问卷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124份,有效率为82%。参与调查的幼儿中,男79名,女71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我们通过问卷,以及与走访调查收集中了解到,地震对灾区幼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在生理方面。大部分的幼儿在经历地震后的短时间里会出现发抖、眩晕、恐惧等不适的反应。震后身体轻度不适的幼儿约占到66%,中度的达到6%,据了解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些幼儿的这些不适的症状会减少直至消失。在我们到达灾区时已经是地震发生近两个月之后。所以大部分的幼儿已经从地震的阴影中有所恢复。

(2)在情绪方面,有些幼儿特别是目睹亲人死亡的,或者自身在地震中受到身体上的伤害的幼儿对地震恐惧更深,有大概68%的幼儿对地震场景有轻度的恐惧,2%的幼儿对地震非常的恐惧,他们时有错觉地震的来临,不愿一个人独处。在我们课堂上也有个别幼儿表现出对亲人的及其依赖,需要亲人一直陪在身边,缺乏安全感。不过大部分的幼儿可以独立参与课堂教学。

(3)在认知方面,幼儿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许是对于地震的恐惧让幼儿对周围的环境特别的敏感,情绪表现不稳定。

(4)行为方面表现为社交退缩、逃避。经历地震后幼儿变得依赖父母,不与其他幼儿玩耍,变得沉默疏离。或许这种影响可能持续数月或数年,甚至终生,这将对幼儿的性格和成长产生巨大影响。

地震属于重大灾难性的一种,其毁灭性、不可预测性,会导致个体产生无法抵制的感觉,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如沮丧、紧张、焦虑、恐惧等。我们在对地震两个月后的幼儿的心理状态调查发现,经过两个月的休整大多数的幼儿心理状况相对较好,地震的恐惧感逐渐缓和,但有一部分幼儿他们对地震的反应仍然较强烈,不愿提及地震相关的事物仍然笼罩在地震带来的恐惧中。另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对地震后的情感、情绪体验及身体反应明显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易敏感、多虑、情感丰富细腻有关。

三、方法指导探索

孩子在3岁前,对时间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相对较弱,对于地震带来的心理影响和创伤的记忆也会比较弱,而对于3至6岁的孩子则对社会环境变化,及家长情绪变化有较敏感的认知,对于地震伤害的记忆更为清晰和持久。对于幼儿的震后创伤心理干预不仅要基于共性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更要针对同年龄阶段、不同地震影响、不同心理伤害程度进行有效干预,才能更好的指导帮助地震灾区幼儿早日摆脱地震的阴影,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对于普遍灾区的学前幼儿的教育干预策略

1、家长言行对幼儿的影响。调查中我们发现,许经多家长在谈论地震的情景和情况的时候都不会考虑孩子是否在场,其实学前儿童虽然年龄小,但对周围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反复提起地震的情景,让孩子回忆并加强了对地震的记忆,加剧对地震这一概念的焦虑和恐惧感,从而很不利于幼儿正确认识地震、走出地震的阴影。

2、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转移幼儿对地震的恐惧,加强认识。幼儿对于地震的概念相对模糊,如果在反复的经历余震及周围人们的焦虑情绪影响下,会让幼儿加大对于地震这个模糊概念的恐惧,并且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因此,作为幼儿园老师,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对地震知识的有趣讲解,让幼儿了解地震的概念,进行地震时小朋友们该怎么做进行指导和演练,提高小朋友们面对余震时的自信心,能更沉着正确应对。

3、加强幼儿园、家长、社会的科学育儿观念的统合,以全面科学地干预震后幼儿心理恢复。由于大多灾区地区不发达,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家长对于地震的未知和恐惧会在言行上影响幼儿心理,以及社会上对地震的相关信心如电视媒体中对于地震的场景的宣传等,对幼儿的心理甚至会带来二次伤害,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了育儿知识讲座,地震知识及防御宣传工作,加强家长对地震知识的认识,引导家长对幼儿的积极影响,帮助共同努力走出地震的阴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转移幼儿注意力,通过游戏减轻幼儿对地震的恐惧感,让幼儿有参与感,提高幼儿安全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通过参与老师有计划有组织的设计游戏获得愉悦感,比如将地震中的震动元素从生活细节中引入到小朋友们能参与的游戏中,让幼儿自由的进行活动,组织属于自己的游戏,在游戏中找到自我存在感和满足感,以游戏的形式灌输防震的科学意识,将恐惧的注意力转移。

(二)对重地震灾区幼儿的心理干预

篇7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心理问题;职业指导;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9-0069-04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的情况下,深入认识和理解职业的分布特征与动态发展趋势,对大学生正确选择职业、寻求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部分大学生未雨绸缪,在步入大学校园后就开始充分利用社会实习或兼职的机会感受职业;部分高校也在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期在提高该校就业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分析环境的综合能力,从而找到与自己人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范围相匹配的职业领域。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所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发展机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测评和总结,确定其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1]。职业生涯规划旨在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进行自我肯定并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过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及家庭环境,如果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估有失偏颇,在求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挫折和冲突,心理上也随之出现困惑和不适,引起各种心理问题[2]。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矛盾心理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期,如何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和职业领域是未来能够长期从事该职业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面对众多选择和机会,利益与诱惑,初涉社会的大学生群体亦是充满兴奋与惊喜,然而现实的残酷也为大学生增添了不少困惑。一方面,求职者留恋条件舒适、经济效益高的大城市,同时又抱怨大城市带来的生活高成本。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2014年对中国35个城市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满意度指数都在最低的9个城市之中[3],而这些城市又恰恰是大学生求职者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作城市。另一方面,求职者追求待遇好收入高的工作,同时又畏惧高收入工作带来的各种压力与挑战。在一项基于全国19个行业的收入差距研究中显示,职工个人年均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是房地产业、金融业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这些行业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技术复杂程度较高,对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储备、专业技术等各方面能力要求也较高,工作压力与挑战显而易见。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带来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矛盾心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机遇与挑战并存,无疑都使大学生在取舍、去留的问题上矛盾重重。

(二)依赖心理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通过对自身和环境状况的分析,为了选择合适职业制定相关计划的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对自身情况的评估,还是对未来职业方向的定位,最后付之于行动――完成职业选择、实施具体工作,决定未来职业发展状况的始终是自己。然而,有些大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对个人的职业倾向毫不了解,对外界的职业市场不闻不问,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学校或父母身上,始终处于一种观望就业形势的状态。高等学历、名牌学校、热门专业确实能增强个体求职竞争力,但这些并不能成为找到理想工作的充分条件。过分依赖这些有利条件,反而会使其成为成功就业的阻力。此外,父母在很多时候也会成为大学生依赖的对象。父母的意见和选择对一些自我意识发展较差的个人会起到一定的支配作用。这类大学生未完成心理上的“断乳”,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估主要依赖他人,对事物没有独立的见解,害怕承担自主选择带来的过失与责任,将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权交于父母或他人。这种依赖心理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而影响将来就业。

(三)攀比心理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各种比较选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这种比较主要集中在各种因素的综合选择上,如地域选择、待遇选择、职位选择等。这些选择是以个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能力专长为基础,然而不少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贪慕虚荣,忽略个人情况与需求,在同学朋友之间比较工作待遇、社会地位、所在城市的经济效益等,产生了盲目的攀比心理。更有甚者将个人的攀比扩大到家庭势力的攀比,追求父母的金钱和权力带给自己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便利。如此一来,职业生涯规划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大学生求职者也失去了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立足的公平机会,并不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四)自卑心理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客观准确的自我评价是接下来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基础。虽然顺利完成高校的专业知识学习,但长期的校园生活使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求职者缺少社会工作经验,对自己的评价过于保守,缺乏竞争的勇气,对职业生涯规划缺少应有的自信。在自卑情结的驱使下,求职者通常会找出很多不利因素,比如岗位需求与专业能力不符、职位的未来前景不确定、薪水太低、离家太远等,并极力去避免这些可能情况的发生,害怕失败。他们从未真正考虑自己求职过程中的优势所在与真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大胆努力地去追求成功。事实上,在职业生涯规划的任一阶段,问题与困难都始终存在,犹豫、彷徨与退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观望的策略永远也不会将一份心仪的工作带到面前。

(五)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在社会或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选择而采取顺从多数人意见或行为的心理倾向[5]。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但同时又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特殊时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难免参考多数人的选择,依赖别人的评价和建议,忽略自己的个性特点,产生从众心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从众心理一般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职业选择上从众。高薪白领的工作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大学毕业生的青睐,这里面不乏有盲目跟风、未从个人实际情况、职业未来发展空间等角度出发的求职者。这类求职者一般以多数人的意愿和选择为标准,应付即将面临的就业危机,而非考虑个人职业生涯长期发展。二是在就业区域上从众。国内一线大都市聚集了不少来自外地的大学生求职者,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大都市就业的优势,但很多求职者却没有看到在大城市生存的劳苦与艰辛,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来到这里,反而使未来生活变得更加茫然。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问题成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

表面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心理问题没有直接联系。但这却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6]。首先,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直接导致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崇尚理论知识教育,而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文化知识,而对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某些家庭已经提前至幼儿期。其次,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导致高中毕业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自己擅长哪方面知识的学习,而非在职业教育的指导下对所选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发展空间做全面的考察和权衡。再次,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忽视也使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对职业信息的了解远不及对理论知识的关注。这就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教育之后,面对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还是无所适从,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矛盾、从众的心理危机,且不知就业问题迟早都要面对和解决。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不够深入

在社会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的前提下,高校工作历来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2003年4月,教育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对就业率偏低的地方或高校,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减增幅。至此,高校开始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在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中举办就业指导讲座,搜集职业市场需求举办校园招聘会等。然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就业率,而未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能简单等同于就业指导,前者是一项连续而又系统的工作,而大学阶段更是通过专业学习有针对性做好职业选择的准备阶段。高校只关注就业率而不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心理素质的变化,只关注大四学生而不包括低年级学生对就业的准备状态,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还不够深入,没有体现其工作的系统化和完整性。这难免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感到困惑与茫然,产生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在择业时的自我认知失调

自我评估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然而很多大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时,不能够客观准确地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进行有效评估。在面对择业压力时,甚至出现自我认知失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我评估高于实际能力水平。这样的大学生心理定位偏高,对职位待遇的要求较苛刻,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但由于实际能力有限,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二是自我评估低于实际能力水平。这样的大学生畏手畏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刻处于观望状态,没有勇气去尝试和挑战,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三是自我评估模糊,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没有清晰的定位。这样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不清楚自己的专业能够胜任什么类型的工作,面对就业压力产生从众心理,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和明确的职业规划。

三、对策分析

(一)在全社会营造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

在全社会提倡职业教育,营造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尽早对职业市场进行了解,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更加系统化的作出岗位选择,充分预期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具体而言,国家应从社会层面引导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首先,从政策上逐步改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其次,国家需要引导高校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教育的重视程度。再次,从文化氛围上,国家需要引导国民改变现有的只以利益为导向的就业观念,弘扬多元化的就业理念。

(二)高校改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高校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改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首先,高校应设立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部门,设计出一套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指Х桨福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接触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信息。其次,高校应建立专业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很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是由就业指导人员或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承担,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相对较差,工作效果不明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配备一支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有利于该项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

(三)利用心理测量工具对个体进行全方位评估

客观、科学、全面的自我评估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但是自我评估始终是个体对兴趣、能力方面的自我考察,是一种主观体验。为了减少自我评估带来的主观性,预防认知失调带来的心理问题,可借助心理测量的科学手段对个体的性格、兴趣、能力倾向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将其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负责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师应该能够熟练心理测量工具,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综观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历史,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已经成为国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具体而言,心理测量可结合相关课程进行,通过相关心理的测量掌握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一般能力倾向、特殊能力、职业应性等大体情况。学校可以建立相关档案,并定期更新,这样可以让学校和学生个人发现个人职业潜能的发展动态。

参 考 文 献

[1][6]刘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5.

[2]张玉香. 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研究[D].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2014:33.

[3]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 生活质量指数趋升空气质量食品安全堪忧――2014中国35个城市生活质量报告[J].经济学动态,2014(8):9-26.

篇8

【摘要】本文通过对孕妇、产妇在妊娠期、分娩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心理护理对策,使患者得到心理与生理的康复。

【关键词】孕产妇 焦虑 抑郁 恐惧 心理护理

长期以来,医学的重点仅集中于研究生物学的改变上,也就是从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方面探究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方法,人们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的发展,世界医学的潮流逐步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也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医学心理学的迅速掀起,也正反映了这种趋势。社会心理因素对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影响很大,而女性的生殖系统受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双重调节,因此,社会心理因素与妇产科的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封建宗教意识的影响,女性受教育的机会较男性少,多数女性由于缺乏妊娠、分娩的知识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心理,而情绪又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1 孕产妇的心理特点

1.1 我国现行的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优生优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妊娠是妇女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许多未来的年轻母亲对此怀有各种心理要求与心理威胁,具体表现在:(1)希望自己能顺利平安的分娩;(2)获得一个健康的婴儿;(3)希望分娩一个健康的男孩。由于孕妇的心理状态复杂,因此往往会产生焦虑、害怕、期待、忧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有人工流产史和引产史的孕妇心理问题可能更多,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等的影响,引起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前列腺素系统的功能失调,使子宫及其动脉收缩,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或出现前列腺素增多,促使子宫发生收缩而导致流产或早产;还可引起反复的或持续的血压升高,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不良的心理状态如产后抑郁严重时可引起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诱发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美国心理学家Qthinger等发现,如果怀孕时孕妇有严重紧张、焦虑、抑郁心情,还可影响婴幼儿的身体成长与行为、认知、情感的发展。因此在孕期的保健检查中,必须增加心理指导内容,以消除孕妇不必要的紧张情绪,这对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预防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以及产妇身体的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

1.2 分娩是妇女生命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生命体验,分娩疼痛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可产生生理上、精神上及心理上的应激,最常引起心理变化如焦虑、抑郁等。

分娩前孕妇易发生焦虑、抑郁。可能的原因是:(1).担心孕早期严重的早孕反应是否会影响胎儿;(2).婴儿是否健康或是否会有畸形;性别是男是女,尤其是几代单传者盼男孩心切更感困扰;在相当多的重男轻女家庭中,孕妇往往因不知胎儿性别而心情紧张、焦虑;(3).无分娩经验,产痛的顾虑及对自身耐受力的估价,这主要是在耳濡目染中预感分娩将是很痛苦很难捱的过程;分娩时能否有亲人陪伴,医务人员的态度,技术水平;(4).可能难产而接受手术,但对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产生怀疑或矛盾心理。

分娩全过程对孕妇与胎儿均属强烈应激。产程中精神心理因素不良会造成产妇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等。

分娩后抑郁的可能原因是:(1).对分娩痛苦的回忆;(2).人口增多,原有的生活规律改变,睡眠不足,不会照看孩子;(3).经济条件不足,与公婆同住一起,担心影响婆媳关系,担心体型的改变及影响夫妻生活等。

2 心理护理

2.1 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和保健:孕妇产前检查时,由医务人员讲解妊娠、分娩的知识,自我照顾的方法,指导孕妇练习产前运动;与孕妇讨论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指导孕妇的睡眠和饮食搭配;帮助孕妇了解分娩过程,减轻紧张、恐惧心理。

2.2 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减少不良的心理应激。医务人员给病人的第一印象应是能给病人带来希望。因此待产妇、产妇入院后应尊重、安慰她们,主动与产妇、待产妇沟通,热情接待,多与家属交流沟通,鼓励他们多关心体贴病人,创造融洽的气氛。耐心、细致的询问病史,对病人表现出的焦虑、紧张等情绪要理解和接受,同时给以关心和照顾,给产妇以安全感。

2.3 待产妇、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带领她们先熟悉待产室、产房、病房、卫生间、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的环境,减少陌生感;管床医生介绍分娩的过程及分娩相关知识,产程中需要注意配合的事项,所要接受的照顾和护理内容,减轻待产妇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充分调动孕妇积极性,主动配合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

2.4 生产过程中继续给予产妇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并帮助产妇进食、进水,保持足够的营养和体力。导乐陪伴分娩,可以减轻产痛,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分娩,使产后尽快康复,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2.5 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向产妇的丈夫及陪伴亲属介绍妊娠、分娩相关知识和分娩过程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鼓励产妇家人积极参与配合。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或妇幼保健院建立了类似家庭环境的待产室、产房,有些医院还允许丈夫陪伴分娩过程,再加上医护人员的亲切关怀,降低了产妇因与家庭成员分离产生的焦虑和恐惧。

2.6 产后继续提供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及时向产妇传授育婴知识,指导如何进行母乳喂养、母婴互动情感交流,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同时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护理新生儿[2]。指导丈夫关心、体贴、照顾产妇,多与产妇交流,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对出院产妇建立家庭访视制度,积极开展产妇心理卫生保健服务。

妊娠和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对于孕产妇来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孕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直接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状态。必须重视孕产妇这一阶段的情绪变化,给予早期心理干预以减少心身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宝琴 郑子梅梅志雄 临床护理路径在分娩期孕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49-50.

篇9

一个两岁男孩,在医院门诊接受静脉点滴注射时,因吃果冻突然窒息,瞬时面色青紫,幸亏值班护士在场,迅速将孩子头朝下抱起,压腹、拍背,直到一大块果冻从孩子嘴里喷出,孩子方才得救。

武汉玫瑰园小学的小学生刘某、罗某、郅某,在校园内的一包水泥上争着往下跳,比谁最勇敢。其间,刘将郅往前一推,郅径直着前冲,撞在罗的身上,罗往下一跳,恰好撞上路过的郭某,结果导致郭左股骨骨折。

家住武昌武南二村的欢欢,到一空地玩耍时为走捷径,顺着废弃的篮球架爬上了一处院墙,还没等他完全站起,就被头顶一高压线悬空吸起。后来,他虽侥幸挣扎滚落到地上,但身体却受到严重伤害:四肢被深度烧伤,左手掌被烧焦。

中国新闻社报道,去年我国有1.6万多名中小学生因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等而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近年来,有关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报道屡见报端。有资料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儿童致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也居我国部分地区儿童死亡因素的第一位。

意外伤害,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与健康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它分为非致命损伤和意外死亡。

21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曾经严重危害儿童生命与健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与营养障碍等问题逐渐得到有效控制,意外伤害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危害就日益显现出来从70年代末起,在欧洲及其他发达国家儿童死亡的排序中,意外死亡一直为第一。早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5岁以下儿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意外死亡均为第一位死亡原因。在河南、山东等一部分省市,意外伤害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因。沿海地区某省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曾公布一项数据,近年来,该省中、小学生每年约有500人因意外事故死亡,平均每天1.3人。

在每年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花朵无辜凋零的同时,非致命意外损伤也在折磨着更多的儿童及其父母亲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少卫生学教研室,曾在全国11个城市4.3万多名幼儿及中、小学生中进行过意外伤害的调查,结果显示,非致命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4.10%,其中,造成身体缺陷者占1.64%,造成永久性伤残者占1.01%。国内其他相关调查也显示,每年有20%~40%的儿童因意外伤害需要给予医疗关注,其中1/3的儿童需要手术治疗、卧床、休学或1天以上活动受到限制。

儿童意外伤害,带给社会和家庭的灾难,带给个人生理和心理上的严重损伤,往往永远无法消除和愈合。因此,儿童意外伤害,已被许多学者视之为当今最严重的社会、经济、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意外伤害,有迹可循

伤害属于疾病范畴。在我国,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主要有交通事故、溺水、跌落伤、烧烫伤、机械窒息、切割伤、中毒、动物咬伤等。它的发生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主要与儿童的生理状况(年龄、性别、心理特征、身体状况)、家庭条件(经济状况、母亲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单亲家庭、父母的安全意识)和社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健康教育的落实和普及程度、产品及公用设施的安全状况)等有关。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及发育水平与意外伤害的类型和发生率密切相关:有资料显示,在因跌伤而导致住院或死亡的人群中,病人的年龄普遍偏小,其中70%小于10岁;5岁以下儿童溺水死亡率最高;交通事故中,5岁以上儿童很容易发生由骑自行车引发的伤害,年龄对意外伤害产生明显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特征,主要与不同年龄组儿童的活动能力、判断力、自我控制能力、家长的保护措施、生活经验等有关。

男孩生性好动,活动频率高,范围广,喜爱尝试新鲜事物,故在儿童意外伤害中,男孩的发生率一般高于女孩。如在8岁以下各年龄组中,电击伤的发生率男孩明显高于女孩,在8岁以上组,女童几乎不发生电击伤事故。

儿童的心理特征对意外伤害的发生也有明显影响。胆量大、易冲动(好发脾气、爱招惹他人等)、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儿童,均属于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

调查还显示,身体健康的儿童,其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要高于健康状况不好者;左撇子儿童、有视力障碍及伴有癫痫等特殊疾病的儿童,其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要高于正常儿童。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既然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有其可供掌握的特点及规律,那么,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预防、减少伤害发生,降低伤害的发生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在现阶段,我国儿童意外伤害可行的预防对策可从教育、加强安全管理和立法等多方面进行。

进行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开展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如在学校健康教育规划中,可设置安全卫生教育课程,用以提高儿童对意外伤害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在社区健康教育及服务中,可面向父母、专业人员乃至其他公众提供有关意外伤害的技术培训,用以提高父母和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伤害发生后的应变及处理能力,使专业人员能为儿童、家庭提供所必需的咨询和医疗保健服务。另一个方面是学校和家庭要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和生活习惯,指导他们合理、科学地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从而尽可能地杜绝打架事件,远离危险因素,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加强安全管理和监护是减少伤害发生的一条重要途径。机动车装置安全带或儿童安全座椅,骑车人戴头盔、着醒目服装,人行道与行车道分离,定期对自行车进行保养,对车况进行检查,提供正常路灯照明,改善路况,车辆限速等,都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搞好幼儿园、学校、娱乐场所等地相关建筑物的安全设计及管理,切实做好危房的维修、改造及管理工作,可减少跌落伤的发生。加强看护,将儿童与室内及周围环境中的危险水源隔离,是减少儿童溺水的有力措施。正确贮藏家庭内有毒物,强化饮食卫生管理等可减少儿童中毒的发生。加强防火意识,消除火灾隐患,加强厨房用具及电热用品的管理,能使切割伤、烧烫伤减少发生。睡眠时衣被不盖过头部,不使用松软的枕头,消除儿童睡眠环境中潜在的危险。食用细碎食物时,奔跑及讲话时应禁止进食,严格保管零碎杂物,避免儿童因进食或误食造成气管内异物堵塞,可防止窒息的发生。

篇10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干预; 产后; 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0057-02

doi:10.14033/ki.cfmr.2015.02.028

产后抑郁症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4~6周症状明显,其表现以抑郁状态为主,有情绪低落、悲伤、孤独、食欲不振、反应迟钝、疲劳、自责自罪,重者甚至出现自杀企图[1]。产后抑郁症不仅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产后1个月内抑郁症的发生率在日本为3.1%,在英国则为20.0%,国内报道称,目前多数人认为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心理性的[2]。

为寻找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的方法,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笔者于2010年3月开始尝试对出院产妇进行新模式产后家庭访视,并实施产后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且居住在县城区域内的产妇共120例,按产妇入住的病房房间号进行分组,单号房间设为观察组,双号房间设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1例,对照组59例。既往有精神类疾病病史及不在县城区域内居住的排除组外。两组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测量工具和诊断标准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测量。由专人负责,统一指导语,统一填表,当场收回。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在筛选产后6周抑郁症妇女方面有很好的心理特性,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分别涉及心境、乐趣、自责、焦虑、恐惧、失眠、应付能力、悲伤、哭泣和自伤等,分0(从未)、1(偶尔)、2(经常)、3(总是)四个等级,第1、2、4条目按0、1、2、3顺序计分,其余7条目按3、2、1、0计分,总分≥13分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视为筛查阳性[3]。总分越高,反映抑郁程度越重。

1.3 方法

对照组由妇幼保健人员于产后15 d进行1次家庭访视,访视中仅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生理评估及检查,不进行心理评估。观察组于产妇出院后7 d、产后28 d进行新模式的产后家庭访视,除了进行生理评估及检查外,运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产妇进行抑郁测评,密切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了解因家庭、社会、环境带来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和行为干预,指导有效的减压方法,同时鼓励家属多陪伴,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在情感上给予呵护,建议亲属与产妇和睦相处,帮助其促进夫妻及婆媳关系,增进产妇的正性情绪,调整产妇精神、心理状态,使其达到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对新模式家庭访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家庭访视满意度为100%(61/61),对照组为90%(5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6,P

2.2 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比较

对照组产妇抑郁症发生率为15.25%(9/59),观察组则为3.27%(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7,P

3 讨论

3.1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产妇的心理保健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抑郁是产妇常见的心理反应,如得不到相应的心理干预,有可能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产后抑郁是一种非精神病性抑郁综合征,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同时影响母婴关系及婴幼儿的情绪行为、认知的正常发育。大量的研究认为,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涉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其中主要是产妇的心理因素,其次与患者所处的文化资源和社会结构相关[4-5]。传统形式的产后家庭访视,常常忽略心理问题,产后随访显然已不能满足产妇产后身心全面康复的需求。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同的研究中证实,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5]。在新模式产后家庭访视中,访视人员克服了访视中仅关注生理健康恢复的不足,而是更注重情绪的改变及压力带来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从而能够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3.2 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分娩对产妇而言是一次重大的应激反应。而产褥期妇女更属于高危人群,此时产妇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均处于不稳定时,她们需要面对自我护理、照顾婴儿、家庭关系的改变、经济来源需求等问题,对产妇而言是一种压力情境,容易出现一些复杂的心理变化,严重的可导致精神障碍。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产妇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渴望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影响或改变患者不利的焦虑或抑郁状态,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各种异常情绪,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6]。本课题访视人员注重产妇的个体特征及心理变化,对产妇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缓解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注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亲切友好的语言,使产妇感到温暖和支持。同时积极与产妇家庭成员沟通,争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使产妇始终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顺利度过产褥期。在访视中如发现产妇有产后抑郁症状时,医护人员要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害怕等消极心理,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7]。本研究证实,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3.3 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严重,且大多数患者未被发现,也未能做出明确的诊断。因此,认识产后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并早期识别产后抑郁是医务人员有效控制产后抑郁过程中面临的主要任务[8]。研究表明,产后随访人员可通过利用一对一的访视机会,重视对产后抑郁症状的具体表现,并进行测评,完全有可能早期发现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及护理[9]。心理护理干预是个性化护理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现代医学护理模式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和交流,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或抑郁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康复,并改善患者的预后[9]。本课题组在新模式产后家庭访视中注重产妇的心理需要,运用医学心理、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积极与产妇及家属沟通,鼓励家属尤其是丈夫积极肯定产妇的付出和努力,密切夫妻关系,减轻了产妇由于种种困难而造成的精神压力,提高了其亲职能力,从而大大减少了产后抑郁的发生。结果显示,观察组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字2=5.17,P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产妇抑郁心理状况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产妇健康和婴儿的成长及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身心健康具有长远且深刻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成巧.产后抑郁症的心理咨询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7):785-786.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43.

[3]郭秀静,王玉琼,陈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在成都地区产妇中应用的效能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4-6.

[4]马琳,郭丽.产后抑郁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3):233-235.

[5]赵夏,况桂英.心理护理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及抑郁评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0):63.

[6]胡荣红,叶佩军.心理护理在非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0):92.

[7]邓爱珍.优质护理在产科分娩过程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61-62.

[8]郭秀静,王玉琼,胡娟,等.产后抑郁症病因研究现状及预防对策[J].现代护理,2007,13(13):1255-1257.

[9]王文娟,许华山,邓铸,等.老年冠心病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502-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