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

篇1

关键词 电视新闻;通联

中图分类号G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007-01

在目前的电视新闻编播诸环节中,通联工作占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档次。本文谨从文字、画面和同期声等三个方面概要分析一下实际工作中通联稿件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 文字

电视新闻文字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方台和记者站在写稿过程中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1)新闻要素不全。新闻有五个基本要素,即五个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事件的起因)。作为新闻来讲,新闻基本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一定要交待清楚。

除5个基本要素外,电视新闻稿还有标题、导语、正文、字幕等要素。写稿时要力争做到:标题简明扼要、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导语提纲挈领、郎郎上口、引人入胜;正文概念清楚、叙事完整、环环相扣;字幕长短适宜、符合惯例、无错别字;

2)漏掉重要信息。新闻追求的一个境界是在第一时间里把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给观众,因此漏掉重要信息是不可原谅的。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有些地方台、记者站传送来的新闻确实很有时效性,可里面却洽洽没有包括那些最值得传播的信息;

3)常规性新闻题材太小。省台的新闻栏目容量有限,新闻选择余地相对较大,因而有关一村、一店、一所、一厂的常规报道因题材小往往难以见用。这就要求地方台、记者站勤与省台通联编辑沟通,多看省台的新闻节目,避免做无用功。当然,凡事不能绝对化,如果发生在一店、一村、一所、一厂的事件或他们的某些作法的确新、奇、特,当然可以报道出来;

4)主题类新闻没有新闻点。主题类新闻是相对于动态新闻而言的,表现在主题先行,宣传为主,时效不强。但新闻毕竟姓“新”,主题类新闻也是如此,要宣传新成就,介绍新经验,反映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可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台、记者站送来的稿件简直就是某个单位或部门的年终总结或阶段性总结,一上来就是“几年来”,“近年来”,“年初以来”这类没有任何新闻性的时间概念,通篇充斥陈旧枯燥的统计数字、空洞的概念和口号。

2 画面

画面是电视新闻区别与平面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地方台和记者站的同仁们在这方面尽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有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画面不规范。画面偏色、构图不好等技术层面的问题在通联节目中相当普遍,这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不再赘述。这里着重说一下如何拍好省领导的镜头:要与省台通联编辑和时政记者多沟通,多看省台的新闻节目,掌握一些约定俗成的构图规范;不要让当地和本行业的领导喧宾夺主,抢了省领导的镜头;站位和视角要恰到好处,最好采取小仰角或平视的角度,尽量不要俯拍;要选取省领导状态和神态最好的镜头来拍;

2)画面不充足。稿子写得不理想,可以添加、润色,画面总量不够用,就让通联编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如交通记者站拍摄的《省政协委员视察路网建设情况》这条新闻,稿件长度为一分多钟,而且有省领导参加,编辑的时候发现,整个素材只有十余个画面,固定画面不过五六个,运动画面又拍得不好,根本无法编辑成片。

根据经验,地方台、记者站传送来的画面素材(指已剪辑过的毛片)最好两倍于稿件长度,以便让通联编辑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3)画面不丰富。有的地方台、记者站传送来的画面粗看起来不短,可实际一编辑就显得不够了,原因很简单:景别单一,场景单一。如一些行业会议,除了会议镜头还是会议镜头,编出来的新闻面目可憎,专家、观众不买帐。可如果稍微费点儿事,插一些与会议内容相关的生产车间或其它工作场景的画面,问题就解决了;

4)画面不干净。有此地方台、记者站送来的画面,特别是会议画面中,竟有夹包、打瞌睡、抠耳朵、吸烟等许多与稿件毫无关系的动作。这是完全不应该的。尤其是吸烟的画面,看起来非常不舒服。

3 同期声

电视是通过声音和画面双路传播信息,同期声是电视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同期声大致可以分为现场背景声和同期声采访两个方面。通联稿件在这方面存在如下两个主要问题:

1)没有现场背景声。这种现象是必须杜绝的,声画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工业新闻有轰鸣、农业新闻有拖拉机的开动、文艺新闻有歌舞,这样会使镜头语言更加立体、丰满。除特殊情况外,没有背景声的电视新闻按规定不能播出;

2)同期声采访不到位。基本要求是:采访环境要与被采访者的身份相符;引导而不是教采访对象说什么,看起来要自然,不要摆拍;构图要讲究一些,如不能让采访对象正对镜头,因为不是电视讲话。

上面谈了文字、画面、同期声三方面的问题。但如果送传稿不及时。一切都白搭。解决的方法是,不管片子何时制作完成,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与通联编辑通气,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先发一口播,或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等一等。

应该指出,决不能为快而快,应在保证准确无误的基础上求快,力求快。因此,新闻记者既要有一定的时间观念,又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强烈的事业心。

参考文献

[1]原春娟.电视新闻怎样讲好故事.北方传媒研究,2011(3).

篇2

【关键词】新闻摄影;图像;形象性

一、新闻摄影的主题

图像作者向受众传递一种讯息,就要使信息内容服从于传播主题。主题则代表了照片具备的意义,同时也限制了观者的阐释与回应的范围,实际上题材的选定就等于传播意义的选定。对于图像传播而言,图像意义是其根本所在,图像意义的产生依赖于:图像作者再确立图像主题时,往往是根据传播意图,使用心像去关照物像,这时会再脑海中形成许多不同的视像,此外,作者还要顾及到主题的可表现性的物质媒体特性,决定从视像中确立的形象,这个形象就会去承载主题的涵义,完成故事的叙述。

我们对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承载新闻信息的功能,而画面各要素则构成了图像,图像又成为沟通传受双方的媒介,受众通过图像获取信息,才能完成传播过程,有效的传播依赖于图像表意的清晰程度。

二、新闻摄影报道的形象性问题

合格的新闻摄影作品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首先,传递及时准确新闻信息;

其次,真实记录新闻现场的形象;

第三,具备必要的文字说明。

具备了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摄影报道才能称之为新闻摄影作品,想要成为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后,还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强调图像传播了什么样的新闻,即新闻价值的大小和摄影

记者挖掘新闻的深度,实际上就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第二,是什么样的摄影图片,即拍摄水平的高低,包括摄影手段的运用情况、信息传递总体情况的视觉效果;

第三,新闻照片传递的新闻信息量与新闻摄影图文两部分传递的全部新闻信息量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摄影手段在传递新闻信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实际上是涉及新闻信息传达的效果,是评选优秀新闻摄影作品的核心和归宿,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下转第63页)

新闻摄影抓取的真实的典型性瞬间形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整个新闻事件过程中多次或反复出现的瞬间形象,记者有机会可以等待、选择;另一种是突发性瞬间形象,一旦错过时机,就再也不可能拍到。这些突发性的珍贵镜头,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摄影记者,才能抢拍到手,这就是说,新闻摄影一记者既要深入生活,长期构思,又要有随即应变、当机立断的能力,对任何突发事件做出最迅速的职业反应。

照片所表现的可视的形象,强调的是真实的、对现场的抓拍,能传递准确、有效信息的,所以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真正的新闻照片。新闻形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画面凝聚的信息量和形象的典型性。前者是就报道题材来讲的,后者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炼选择瞬间精华。具体到实践中就是用科学的手段,记录和反映的直观可视的形象,是对时间、空间、对象的三位一体的纪实。图像传播的信息可信程度更大,是文字新闻不可替代的,借用图像承载信息的新闻事实在题材特征上必须具备强烈视觉特点。在捕捉形象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的独特性和典型性,“决定性瞬间”将成为摄影记者关注的重点。因为形象新闻可视性强,要求内容新、立意新,摄影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和政治敏感,不光用手照相,更要用脑照相,拍摄之前要有采访,有构思,寻找新思路,采用新手法,将形象新闻的形象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

三、新闻报道与摄影的匹配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报道形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将新闻图像化,形象性就成为其最大的卖点。为了突出新闻形象,为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图文结合的新闻摄影报道,我们还要强调新闻报道题材与摄影体裁的适宜性问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内容,应该是适合用摄影去表现的题材,新闻摄影的内容与摄影体裁要相适宜,不能只顾内容不顾形象,也不能只顾体裁而忽略题材。

纵观市场,对新闻摄影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高度重视新闻图片的时效性。这是构成新闻的硬标准。及时性与时效性是新闻摄影“形象价值”的时空要求所决定的。当社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大量、迅速、可靠的传播,更成为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流动不仅疾速,而且有严格的时间坐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信息才会具备传递价值,有满足读者认识外界事物的效用。新闻图片在这方面有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特点。但如果仅仅满足报道时机和时效要求,新闻摄影还不足以具有夺人眼球的注目率。视觉文化的现实反映是大量的图片充斥媒介,同时形成的负面作用就是受众的接收状态渐趋麻木。新闻图片在主体表现上一旦缺乏视觉冲击力和刺激性,对受众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必须利用新闻摄影在报道新闻方面有独到的优势,运用技术手段,将现场拍成近景的细节展示、中景的形象描述以及全景的全方位报道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求。还可以运用系列报道、追踪报道、对比报道等多种手法,将事件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既有当前的现状,也有历史的回眸,还有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对新闻形象的真实再现,完成一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的功用。同时,新闻摄影在题材选择上的具有一定的广阔性,凡是能够通过图像很好表述的题材都可以被用来作图像展示。因而,我们不能将新闻内容的价值和新闻图片的价值简单地划等号,当然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必然是两个价值标准的统一。

四、摄影与文字报道结合强化传播力

图像与文字共同构建了一个信息载体—新闻摄影报道,两大构成元素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互为说明的紧密关系,通过图像的现场实证性、视觉冲击力为受众再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文字信息的补充说明填补了图像不能言说、无法叙述的内容。这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吻合了当下受众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而在“读图时代”这一心理和习惯又被媒介反复强化,所以在媒介自身发展和受众的信息需求双重作用下,新闻摄影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以报纸为例,如《东方早报》明确了使用图片新闻的三个要素:

1.说什么,是图片的内容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新闻传播需要,有完整的信息传达。

2.怎么说,试图片的视觉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视觉个性要求,给受众愉快的视觉感受同时满足信息需求。

3.说成什么,是媒介的观点传播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媒体观点需求。

《东方早报》把报纸作为以视觉设计来整合内容的产品,借用图片将新闻视觉化。为发挥图片的视觉直观优势,给与其最大的表现空间,采用对开版打通的方法来使用。可以看出,图文结合特别是以图片为主的新闻摄影报道,借助传统媒体一一报纸杂志的转型、电视新闻深度化和新型媒体—互连网、手机流媒体,会拥有越来越广阔的传播空间。

参考文献

[1]许林: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论说,中国摄影出版社,2002.

[2]孙鲁荣:提高报刊新闻摄影传播质量之我见,新闻窗,2007(1),67-68页。

[3]川张素青:剖析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新闻采编,2007(1),43-44页。

篇3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人们再也不用被动的接受新闻媒体灌输给自己带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图片或者视频,受众已经不再甘心被动地接收大众传媒建构的 “拟态环境”信息,而是把传统的“你拍我看”模式变为“你看我拍”模式。由此,拍客新闻登上了读图时代的舞台。

一、拍客的界定及发展现状

所谓“拍客”,是泛指使用 DV、相机、手机及各种拍摄设备作为工具来拍摄图片或影像,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和分享的群体。“拍客”这个词最早是由优酷网提出的,是手持能够摄像的器材对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奇闻趣事、百姓生活或者重大事件的记录。2007 年 7 月,山东齐鲁电视台最先播放拍客新闻。不久之后,浙江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也推出了和拍客相关的节目――《手机一路拍》,播放内容都是一些市民及时拍摄的发生在身边的闲闻趣事,节目组还倡导市民对拍摄内容进行评论,相关内容也与拍客新闻一同播出。这些拍客新闻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大受好评。

拍客现象日益增多,并且成为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交织的当今时代重要的信息来源和娱乐方式。人们不再仅仅是“读图时代”的看客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借助新媒体技术使自己真正成为图像的拍摄者和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二、拍客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拍客从某种程度上使得新闻从职业媒体的新闻延展至公民新闻、参与新闻、社区新闻,使得当今媒体发展进入媒体定制规则,平民奉献智慧的时代,新闻媒体平民化、新闻媒体与大众的互动,共同、传播新闻信息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拍客是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对于一些突发的公共事件,拍客对比记者具有及时性和现场性的优势。

拍客传播能够丰富受众的娱乐生活,提升其生活品味。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开始追求较高的精神文化享受。拍客所拍摄的不少内容都是有关娱乐的精神产品,它们为受众在平时单调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休闲的机会和精神放松的空间。

拍客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广泛参与行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读图时代的传播内容及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改善原有的媒介环境,营造出一种相对和谐的社会情境,促使传者、受众及社会产生良性的互动,潜移默化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拍客新闻的缺陷

虽然人人都是记者,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机器进行拍摄,这样同样意味着人们的专业素养和拍摄水平参差不齐, 职业新闻工作者会在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依据现实生活,依据物质存在,依据客观事实来反映和报道新闻,这是拍客很难保证的。

在拍摄水平方面也呈现出让人们难以接受的情况。在构图上,被摄人物的头顶常出现在画面以外,这是构图中的大忌。在移动镜头的时候,画面晃动、左右摇摆十分明显,也很频繁。在镜头的组接上,拍摄者都不能充分考虑画面转场和过渡时的各种要求。而且大多拍摄的视频仅能呈现出拍摄进行时态,无法展现事件的完整情节,这样一来新闻的基本五要素也不能完整地展现出来,事件深层次的内容就更不能展示出来。

视频网站可以匿名注册并且随意上传视频,拍客发表视频都采用“网名”发表,这也是造成人们质疑拍客所拍内容的真假的重要原因。而某些网站为了追求利益,对拍客作品的要求也很低,只要不触犯国家法律法规,就可以通过审核。另外,拍客上传的视频可随时随意修改或删除,当拍客遇到被拍者因隐私权受到侵犯或其他而进行法律诉求时,可以迅速将相关视频删除,对公民权益的举证产生难度。

四、对“拍客新闻”的思考

拍客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不能越过法律界限,拍客提供的素材不能违反法律法规,更不能将违法素材传到网站上提高点击率甚至牟利。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权,不得侵犯他人肖像权。

拍客要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学习拍摄剪辑和组接的一些技巧,以提高自己所拍摄作品的质量。

篇4

关键词 网络;新闻传播理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12-02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新闻活动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交流活动,是人类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的常态形式。新闻理论研究是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追求真理的基本理念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探究社会新闻现象以及新闻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1 主要新闻理论体系模式

1.1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的新闻理论体系是指由美国的传播学家和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中提出的“5W”模式。即Who (谁)Says What (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对谁)With what effects (取得什么效果)。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其中一种,因而用大众传播的理念方法指导其构建属于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能够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新闻学也有自己特定的话语方式、传统、研究对象以及问题领域,如何借鉴传播学研究成果,构建新闻学的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1.2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上世纪的90年代初由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提出。即所构架的理论体系由新闻、新闻报道、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四个实质性单元组成。而所谓的离散性是指这四元在结构方式上所具有的外在的特征,也就是其在相互集中的基础上也会出现的分离和交叉。此种理论体系具有明显自觉意识,提出新闻学理论是展示理念化和演绎原理体系的知识系统。

除了这些理论体系之外,还有板块结构模式、一分为二体系的结构模式、以新闻活动范畴作为红线的理论结构模式和不大追求体系结构模式等,因为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我就不赘述了。

2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模式的方式转变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拉斯韦尔模式,新闻传播的过程主要由5个基本要素组成,依次分为5个传播阶段。即传播者―信息―媒介一接收者―传播效果。那么在网络时代里,每一个传播规律都可以通过这5个要素表现出来。

2.1传播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在传播者这个要素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是一个开放,人人参与的媒体,网络新闻三大主传播者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经营者、新闻单位和个人。虚拟世界中真实多元化的媒体环境,挑战了传统的新闻宣传部门执行的对新闻信息流向、流通以及新闻源的有效管理机制。

2.2信息

网络传播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传播及时等特点使广大的新闻受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更为方便和迅速,内容也更为海量,置身于信息海洋中,体验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媒体不仅仅为其广大受众提供了大容量、超文本、跨时空的海量信息,而且它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具有强大的互动性。网络时代里,人人都是新闻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空间。

2.3传播媒介

互联网的特征是广容、实时、交互、多媒体化。那么网络作为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媒介,其特点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采用多样化的技术,营造强烈新闻视觉听觉冲击,充分运用FLASH动画音频视频等多角度的多媒体技术,激起受众参与意识;双向流动性和互动性改变了传播者和受众以及受众和受众之间的孤立状态,在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新闻时间及时、实时、全时,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新闻本身的特征;突破地域局限,全球化、全方位、多角度直接全球热点时事新闻动态。

2.4 接收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的接收者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大众传播有向小众传播的趋势转变。新闻接收者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它同时也可是新闻的传播者。现在各种个性小众网站也应运而生,人们在某一个特定的兴趣点上达到共识,组成一个小的社会团体,相互交流观点和提出意见,产生一场信息化的革命。

2.5传播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人们的民主观念产生改变之后,对于舆论的引导方式也需要得到改进。网络新闻给广大受众提供的不仅仅是新闻信息和宣传,它同时也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方式,采用人性化的特色定制。在此种情况下限制和堵并不能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时候的新闻传播就要善于利用舆论的引导作用,抓住广大网民的心进行有效宣传。

3 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内容

从网络的角度单独来考量的话,我国的网络新闻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阶段:1994年~1999年的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发生期、2000年~2003年的发展期以及2004至今的繁荣期。每一个时期下的网络新闻理论研究都各有其特点,在这里,主要探究当今的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的内容,以便为之后的发展趋势预测做基础。

3.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

首先是对外国学者学术研究进行翻译,我国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吸收和融会贯通。2003年,克里斯廷・L・博格曼的《从古腾堡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保罗莱文森(美)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罗兰・德・沃尔克的《网络新闻导论》等在我国的翻译和出版。作为网络时代下传播理论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开阔了我国学术研究的视野,对国内的学术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其次是国内相关专家对自身领域的拓展研究。钟瑛的《网络传播伦理》、巢乃鹏的《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和秦州的《网络客文化》等都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论文著作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结合了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理论,对于解读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3.2 新闻理论研究的舆情监测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网络时代,要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就必定离不开对于网络舆情的检测和管理分析。刘毅说网络舆情是指人的态度情绪以及意见交错总和体现。王来华则认为所谓的网络舆情既网民对于社会的政治态度。当然各自的观点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总之,认识和充分利用广大受众的接收心理,把握好网络舆情的实质问题,是网络时代下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4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的趋势

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要追溯到最早的传播学的研究范畴,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则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欣欣向荣的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广泛被运用于各种领域。学术领域也与时俱进。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知识传导空间,在接收的途径、方式方法和范围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扩展。那么,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4.1 新闻来源渠道向多样化扩展

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来源于专门的新闻记者等专业人士,大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建议很难或者无法为大众所知,而新闻的来源也比较局限。如今,网络的发展,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各类新闻娱乐网站的兴起,随时随地的新闻动态,只要连接网络,在任何地方登陆都可看到。拿前段时间的温州动车事故做例子,官方的新闻来源和结果统计毕竟有限,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由于距离和空间的局限,事故在发生的一瞬间也不可能全程直击。而网上点击量非常高的一位由当地居民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用手机拍摄的短片则还原了新闻瞬间。

4.2 理论研究以中国为根基

现实世界的多样化导致了学术领域文化的多样化,作为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就需要以中国为根基,以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引导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首先要把立场站坚定,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才能走的更远。科学原则和基本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紧靠“中国”这个实事,才能创造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新闻理论体系。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要善于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想要的典型事例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把握好研究方向。

4.3 具备世界眼光时代特色人文胸怀和原创精神

既然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那我们就只能积极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问题,研究问题。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要有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我国虽然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阶段,但是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新闻传播学的领域里,进入“后新闻业”的时代。这个宏观层面的大背景下,对于理论研究也要与时俱进。而文化作为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意识的总结和反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作用于客观存在。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应该同时也具有人文的胸怀和原创精神的理念意识。

5 结论

新闻传播理论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之一,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也记录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在新的网络时代下,它将具有更多的时代特色,更加与时俱进的来有效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保军.简析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的主要结构模式[J].今传媒,2009(4).

[2]尹韵公.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迈出新步伐[J].当代传播,2007(5).

[3]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J].当代传播,2011(2).

[4]李芳.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改革――试探中国的新闻理论沿革[J].才智,2009(28).

篇5

随着互联网网站数量日益增多,网络媒体的渗透力日益扩张,网站内容日趋细化和专业化,网络新闻编辑日益受到重视。国新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在今年5月底召开的网络媒体深化“走转改”活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网上舆论多元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网络媒体要在锤炼品质、增长才干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互联网新闻宣传队伍。

显然,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已经将网络新闻编辑这一支新闻队伍中的“新兵种”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从网络媒体自身来看,也亟须摆脱将网络新闻编辑定位为“网络搬运工”的观念束缚,从提高网络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重新思考和谋划建设高水平网络编辑队伍的路径。当务之急,就是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考评考核机制,引导网络媒体编辑全面提高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取向:考核“四种能力”

厘清网络编辑的基本素养和必备技能,是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网络编辑考核机制的必要前提。与传统媒体的单向度传播相比,网络媒体具有全域关注、全时滚动、及时互动等突出特征。从这一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编辑虽然不承担传统媒体记者和编辑的原发新闻采编职能,但其核心能力体现在提炼新闻价值、驾驭多样化新闻传播手段,实现整合和互动传播等方面。

基于此,网络编辑应当具备多层次的业务素养体系:在基本素质上,网络编辑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同时能够清晰而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新闻价值并加以提炼、整合;在业务技能上,网络编辑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熟练各种软件操作,掌握html语言,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各种网络新闻手段;在社会交往能力上,网络编辑还要善于交流与沟通,能够了解受众的意见,与他们进行线上线下的沟通。另外,网络编辑还要善于调整自己的状态,有很好的解压能力,能够适应全时段采编新闻的工作强度和实时更新的工作节奏。

考评考核机制是引导网络编辑成长的至关重要的“指挥棒”,基于上述的业务素养体系,网络编辑的考核机制应当以突出考核四种能力作为基本取向,从而规划出网络编辑的成长路径。

四种能力中,准确的选稿能力应当成为最基本的考核要素。网络编辑和传统纸媒编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整个新闻报道结构中位居二线。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网络编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那些真实有效的新闻,对于重大的政治性、敏感性事件进行严格把关,不触到新闻的底线。

文字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考核对象。网络编辑所接触的大部分都是新闻成品或者半成品,需要网络编辑运用网络化、吸引人眼球的语言对新闻进行再加工,一条被大量信息埋没的新闻通过网络编辑的整合,可以提炼新的新闻点,并成为舆论热点。同样,各家网站都有的稿件,通过网络编辑的“妙手”,起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一条普通的稿件也能大放异彩,从而给网站带来流量。

策划和沟通能力是考核机制的核心内容。互动性是网络媒体的一大特性,互动性最主要体现在策划活动上,加强和网友的沟通交流,这也是网络编辑和传统的纸媒编辑最大的不同之处。网络编辑,在一定程度上,还担任着网站的客服工作,因为他们有时候会“走出网络”,组织参加网站的一些线下活动,和网友面对面交流。所以网络编辑的行为、个人魅力以及他本身所具有的公信力,对网民的去留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网站的商业化生存现状也需要加强对于网络编辑在经营能力和意识方面的考核。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竞争日益扩大,能盈利,能给网站带来经济效益也成为很多网站考核网络编辑的一个方面。网络编辑编辑的内容质量、点击量与网站的广告效果、内容增值项目密切相关,因此,网站编辑的经营意识和能力也是网站市场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强化对这一能力的考核有利于打造懂业务、善经营的网络媒体复合型人才队伍。

设计:不同的“量化”探索

与报纸等传统媒体目前已经基本成形的基于“计件考核”模式上的量化考核模式相比,对网络编辑的量化考核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复杂。因此,如何设计更加科学的量化考核模式是各家网站面临的共同难题。

鉴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网络媒体的量化不仅要考核发稿量,还必须将受众的接受程度通过量化指标在考核体系中进行较为明确的反映。以笔者所在新安传媒网为例,目前实行的是发稿量、点击量和质量相结合的方法,即给网络编辑进行分工,把网络编辑分配到不同的栏目、不同的频道,确定每天最低的发稿量,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低质量“灌水稿”泛滥的情况,网站还核定最高发稿量。网站每个月对编辑的发稿量和点击量进行统计。在最终的考核结果中,发稿量和点击量在考核中所占比例不同,另外还要将网络编辑的出勤率、差错率、以及微博影响力引入考核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微博影响力的考核,是新引入的考核元素,目的是鼓励网络编辑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地扩大网站的影响力,目前来看,这一考核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篇6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问题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主旋律的把握,是新闻传媒与社会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的必经之路。[1]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要素,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发展国家经济效益的保障性因素。市场经济的活跃度是社会发展情况的主要衡量指标。市场经济的分配不均是公民之间利益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与人有关的因素成为了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从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来看,全面协调可持续成为了我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建设和完善,是促进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措施。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和协调性要求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行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合理性的主要表现。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国家未来的发展需求。[2]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体需要对现代社会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映。信息宣传和传播任务是新闻传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对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新闻传媒的发展情况来看,维护公平正义、坚守社会道德,是新闻宣传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二、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与新闻宣传的共生关系

(一)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

新闻传媒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重要连接纽带。新闻传媒的宣传导向作用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新闻传媒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性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播报。[3]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下,新闻媒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可以为新闻传媒的资金因素和资源要素提供一定的保障。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为新闻传播工作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发展渠道。因而,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二)社会经济对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制约作用和引导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传媒业的整体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性的关系。[4]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水平是新闻传媒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可以为新闻媒体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基本条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分工的细化和生产部门之间联系的强化,让人们开始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关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让信息加工条件和信息采集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了使产品的生产成本、交换成本和流通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工厂开始向道路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集中,这就为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受众市场、资本市场、广告市场和新闻来源市场在相关报纸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市民阶层是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可以为报纸媒体提供一个广阔的读者市场;市场经济繁荣,可以为新闻媒体提广告市场;城市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和多元化特点,为社会新闻、文体娱乐新闻提供了来源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则为新闻传媒提供了投资市场。于是,新闻来源、读者群体和投资市场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素。这样,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成为了新闻传媒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改革开放来,我国专业财经媒体的纷纷创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创刊的《市场报》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当代财经类传媒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末创刊的《中华工商时报》等刊物则是国家出于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而创建的财经传媒,其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国际商报》等报纸和广播电视财经频道的出现,让财经媒体在专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进入新世纪后,《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第一财经》和在互联网兴起以后所出现的一些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中的财经证券频道,成为了宣传财经新闻的重要载体。传媒的产生与发展,是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产物,也是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新闻传媒及宣传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影响

新闻传媒自身具有一定的价值。由于新闻宣传工作的功能与社会经济现象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导向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而对新闻宣传工作经济价值的量化分析工作并不是对其最终价值进行衡量的有效方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社会大众的需求声音是新闻媒体关注的三大重要内容。新闻媒体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可以让这一事件得到有关部门的妥善处理。新闻宣传工作是对居民生活需求进行转播的重要方式,可以让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得到有效提升和拓展,从而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新闻传媒的广告传播行为可以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让新闻宣传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新闻传媒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社会民众对传媒产品的消费情况和企业广告的支出情况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传媒产业经济的繁荣也会让新闻宣传工作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现代经济领域,广告可以被看作是传媒产业发展状况的反映。因此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的广告总额也表现出了高速增长的特点。信息沟通在社会经济系统的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经新闻宣传对经济信息的传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在经济领域对市场经济所涉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要素产生积极影响。新闻宣传机制对社会经济的热点和焦点的传播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些与社会热点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报道是促进传媒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只要新闻媒体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新闻宣传工作往往可以达到相对较好的传播效果。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工作可以发挥出信息预警的功能。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对经济活动的未来进行了解和预判,进而在对自身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传媒产业与地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融合,可以为某一区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组织和一些与新闻媒体相关联的创意组织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出了集群现象。从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这种集群趋势在我国也已经有所体现。对于与新闻宣传有关的传媒业和文化产业而言,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是这些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基于地缘因素的信息体系与知识因素和资源要素之间的融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区域内各个产业相关要素之间的不断作用与融合的过程,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传媒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融合,既可以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在对区域空间的契合度进行提升的基础上,推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

三、新闻宣传推动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对新闻传媒发展模式进行创新

新闻传媒发展模式的创新主要设计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宣传硬件设备的更新;二是新闻宣传内容的创新;三是新闻传播方式的创新。新闻宣传工作中,媒体的硬件设施设备的更新,可以让新闻信息的宣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和谐社会的经济传播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让新闻宣传在时展要求下进行内容和形式的不断转变。值得重视的是,新闻传播形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是新时期新闻传媒的重要传播媒介,应加以有效利用和善于利用。

(二)对新闻宣传的自身价值进行重视

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价值。和谐的社会声音可以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舆论保障。新闻宣传就是发挥这一保障作用的重要方式。从新闻传媒的宣传价值来看,它可以在借助新闻宣传向人们传递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发挥出对普通百姓的思想进行引导和保障的作用。在对我国媒体行业的现状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对新闻传媒自身价值的重视,可以让新闻宣传成为对各种价值进行协调的工具,这就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遵循国家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成为了新时期新闻宣传中所要遵循的原则。[7]

(三)对平民情怀进行展示

在新闻媒体领域,平民情怀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在对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对广大普通民众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平民情怀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必须秉持的工作态度。在自身利益的影响下,不同阶层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会表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不同阶层人民的声音的倾听,可以让国家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新闻传媒是对平民阶层的信息进行传递的重要机构,新闻宣传工作也是对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展示的主要方式。平民情怀的展示,对新闻传媒的长远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出发点。新闻宣传在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在充分了解新闻传媒及宣传工作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对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谢国勇 单位:万州区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许琳.论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J].新闻传播,2016(01):110-111.

[2]孙见泰.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经济发展共生关系探讨[J].中国报业,2016(14):22-23.

[3]潘骏晖.新闻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14(32):210.

[4]孙超.基于和谐社会视阈的新闻宣传创新路径探究[J].理论月刊,2007(09):85-87.

[5]姚江龙.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51-53.

篇7

关键词 新闻翻译 传播模式 传播媒介 受众与反馈

中国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新闻翻译的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媒介都需要翻译大量国际新闻来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正是出于对新闻翻译重要性的认识,一些院校开始重视新闻翻译课程,在专业中设置新闻翻译方向。目前,我国仅有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新闻翻译是一门交叉学科,而国内对新闻翻译领域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出发的,如有学者曾对发表于1979-2006年间的有关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收集分类,发现我国在此期间新闻翻译研究的主题中有关新闻文体特点和翻译方法的文章占61%。但是新闻翻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除了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知识外,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新闻翻译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强调新闻翻译的传播本质,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新闻翻译实践加以分析研究。

二、翻译的传播本质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换活动,具有传播的一般性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翻译学研究者开始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即翻译传播理论,它将翻译学纳入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中提出“翻译是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的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这一定义对翻译进行动态的过程分析,逐渐明晰了翻译的传播本质。吕俊教授是国内翻译传播理论的先驱研究者,对翻译传播的本体、载体、客体、环境和效果等进行跨学科研究,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传播,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特殊的传播活动。。翻译同样具有传播学的一般性质,即是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信者之间一系列关系;是一个由传播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种社会活动,其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特点。与普通传播过程不同的是,翻译是在跨文化间进行的,操纵者所选择的符号也不再是原来的符号系统,而是产生了文化换码,但其原理却是与普通传播相同的。正是由于翻译的这种传播本质,译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传播目的,才能使翻译活动顺利地发挥信息传播的功能。

三、传播学模式下的新闻翻译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于19世纪40年代兴起于美国,韦伯・香农是其创始人。韦伯发现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形成了传播学上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即:传者信息渠道受者效果。这一模式包括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针对这五种要素拉斯韦尔又提出五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研究:对应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对应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对应渠道研究的“媒介分析”,对应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以及与传播效果对应的“效果分析”。按照这一模式,新闻翻译的传播模式可解读为在两种语言环境下的两个传播过程,即原新闻的首次传播:原新闻作者原新闻媒体原新闻读者效果;译文新闻的再次传播:新闻翻译者译文新闻媒体译文读者效果。因此,要使新闻在目标语境中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对新闻翻译的传播过程加以分析研究,使每个传播环节都顺利地发挥作用。

1 新闻翻译的控制分析

新闻翻译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也就是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的。新闻翻译者具有译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应承担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应的传播制度。因此,译者在翻译前首先应了解特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下的媒介控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经济控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监督的文化控制。新闻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传播活动,新闻翻译者除需精通双语外,还必须具备渊博的背景知识,对法律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专门领域也要有基本的认识,才足以应对包罗万象的新闻题材。

2 新闻翻译的内容分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形象地说明了大众传播是如何报道新闻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挤入传播的渠道。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素材应该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新闻稿应该刊播;编审和总编是把把关人,决定着那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等。而新闻翻译中,翻译者也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应该翻译以及如何翻译。新闻翻译者对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的研究深刻影响着对翻译内容的选择。新闻翻译具有重要的国际通讯功能,对国家社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新闻翻译者面对全球排山倒海的外电报道,必须有能力筛选重要事件,从本地的角度,加以消化重组,同时兼顾新闻的完整性以及读者的兴趣。

国际新闻的翻译非常注重综合翻译改写,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采用先综合整理后翻译改写的报道方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新闻翻译中的翻译改写技巧相当于翻译领域研究的“变译”。所谓“变译”,指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具体而言,变译可以是摘译、编译、改译、缩译、译写、译述、译评等等方式。新闻翻译者的任务是根据新闻的不同语体,读者的立场视角,以及两种语言所处环境的不同传播环境(即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采用变译的方式,对原新闻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有目的的编排整理,进而翻译改写,向读者传递其最需要的信息。

3 新闻翻译的媒介分析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认识和研究翻译与不同形式的媒介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利于研究翻译的效率、速度、质量、翻译量的大小与翻译传播媒介发展水平的关系。如果在这方面认识不清,不注意研究,就会制约翻译传播事业的发展。相反,加强对媒介的研究,增强其可靠性、效果性,就会极大的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对媒介的认识与研究对新闻翻译者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各种媒介的类型和特点,新闻翻译者才能通过媒介更好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只有对新闻传播媒介有系统的认识,才能在跨媒介类型的翻译任务中顺利地将原媒介的新闻翻译成更适合目标媒介的新闻。如今,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媒介不断出现对新闻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新闻翻译的受众分析

受众,简单地讲就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

归宿,同时它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是不完整的。大众传播的受众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的读者以及广播电视等听众与观众。由于文化、语言、政治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受众对新闻内容有着不同的兴趣及需求。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经济发展状况等等给信息传播造成了必然的障碍。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新闻翻译者必须对译文的受众有所了解,确定受众的社会阶层、经济文化政治背景、教育程度、年龄层次、职业差异、价值取向等等随着资信革命和互联网时代的降临,如何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和喜欢阅读的信息,是新闻翻译工作者面对的巨大挑战。

5 新闻翻译的效果分析

新闻翻译作为信息传播活动,其传播效果是评价新闻翻译的重要标准,因此,传播活动的效果如何也是新闻翻译者应当关注的问题。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传播效果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还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尤以大众传播的活动对社会的运行、变化和发展所产生的宏观效果为主要参考对象。传播效果是检验传播活动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如果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不被受众接受,效果不佳或者甚至适得其反,那就失去了传播意义。新闻翻译的成功与否,同样也取决于新闻翻译。新闻中新词新语的翻译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尤其显著。大量的研究证明,传播效果不仅受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技巧的影响,受众自身的属性,也就是他们的阅读兴趣、政治态度、价值观等差异,也制约着传播的效果。

传播学中,阻碍信息疏通的因素被称为噪音。任何阻碍有用信息通过的障碍和不属于信息来源原意的附加物,都是传播学研究中的噪音。噪音存在于传播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新闻翻译的过程就是信息传输的过程,如何确保原新闻信息在译语中最大限度准确无误地得以体现,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处理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译者的任务就是尽量化小这些噪音,尽量扩展信息渠道和信息流通量,减少不确定性,降低译文读者解读原文信息的难度。

篇8

“内容为王”在编辑部从来都是至高无上的真理,通过内容传达媒体价值观,影响读者,进而塑造媒体品牌也是一个媒体本能的追求。但在今天,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纸媒的未来岌岌可危,“内容为王”的金科玉律在海量生产内容的互联网面前软弱无力,媒体苦心追求的核心价值在年轻的受众面前被忽略。“内容为王”的媒体价值观过时了吗?如果内容不再为“王”,什么是“王”?我们还有没有可能重新找到一个“王”?

内容何以不再为“王”

内容不再为“王”,这是一个让报人很难接受的观点。那么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内容是怎么成为“王”的呢?实际上,在传播的过程中,内容并非唯一要素,至少还有平台、介质、受众这几个部分。在媒体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平台(即电视、广播、报纸等)、介质(即电视机、收音机、纸张等)都逐渐趋于稳定,传播主体要争夺受众,主要依赖的就是内容,因为内容是变数,高质量的内容是获得受众的最关键要素。因此,“内容为王”自然演变成为编辑部的核心价值观。

以三大媒体中较为弱势的广播来看,其实已经较早地体会到了核心竞争要素的转变过程。广播的传统收听介质是收音机,在较早年代,传播地位相当显要。但随着电视的发展,广播迅速式微。在20世纪90年代初,广播在内容上做了大量改进,比如采取更贴近受众的直播模式,大量播放音乐,等等,也曾一度迎来过一个复苏的阶段,但仍然难挽整体颓势。广播听众迅速萎缩,广告经营困难。直到随着经济发展,私家车大量出现,广播的收听介质转移到汽车上,听众在开车途中收听广播,广播被认为重新拥有了具有价值的受众,广播才迎来了新的机会。可以看得出来,在这个起伏过程中,对广播市场地位起决定性影响的要素并不是内容,而是介质的转移和改变。所以对于广播来讲,在这个历史阶段,是“内容为王”吗?不是,是私家车为“王”!

如今,报纸同样面临这样的变局。新媒体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正在重组传播格局,变化最为剧烈的就是平台和介质,以及由此带来的受众对内容完全不同的消费方式。首先是平台,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三大媒体平台,网络媒体迅速崛起,与之相匹配的介质则是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它们以技术为先锋,深刻地改变了受众对内容的消费方式,更可怕的是,它们同时也在改变其他媒体受众已经稳定了几十年的媒体消费习惯。我们可以质疑新媒体的内容碎片化、缺乏公信力,我们也可以坚持认为新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容还是传统媒体提供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这个历史阶段,最具竞争力,或者对报纸来说最具摧毁性的竞争要素是平台和介质。我们更深刻的隐忧是:受众还愿不愿意看报?还愿不愿意通过纸张来接受资讯?而不是简单的内容这个要素。

所以就报纸而言,对纯粹的采编部门来说,“内容为王”或许仍然有它的学术正确性。但对报纸的运营者来说,仅仅固守“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价值观就未免掩耳盗铃。我们必须面对、思考的是,在平台和介质的剧烈变化中,报纸何以为继?

地铁报的机会和内容困境

地铁报依附于古老而传统的纸张,仍然保留了报纸的基本形态,内容生产和印刷出版流程都按照传统报纸的基本规律操作。在形式上,它和传统报纸非常相似,但它和传统报纸有两个重大的区别,一是渠道不同,二是免费。通过这两个区别,地铁报精确地锁定了自己的读者——地铁上班人群,这是一个和传统报纸读者有着完全不同习惯和需求的受众群体,这也给地铁报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机会。

传统报纸的目标受众是城市的主流阶层,他们拥有最稳定的读报习惯,且基本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获取信息的来源目前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机终端,他们习惯免费消费信息,而不是花钱买报纸。阅读受众习惯的改变正是全球纸媒江河日下的本质原因。

地铁报主要受众群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他们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正在抛弃付费看报纸习惯的群体。但由于地铁报免费,而且是在地铁这个特殊的封闭空间内可以到达这个人群手中的唯一一份纸媒,因此,地铁报依仗空间和免费的优势,在目前这个阶段,拥有了一种相对更牢固的读者关系,这个关系也许就是地铁报的机会。

但地铁报的内容困境相较于传统报纸而言却更有甚之。互联网时代,网络完全改变了内容的生产方式,内容从稀缺变成了大海。传统报纸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团队培养,拥有相对较强的内容原创能力,使深受互联网挤压,仍然可以保持一定比例的原创内容。而国内地铁报,由于规模普遍偏小,在严格控制成本的思路下,采编团队通常极其精简,原创内容实际上比例极小。加上地铁报的主要受众基本都是网络用户,这个人群非常习惯也极其擅长通过网络获得一切资讯。要为这样一个群体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如何解决内容“似曾相识”的问题?如何提供有原创性的内容?如何建立这个媒体的核心价值?这都是地铁报内容建设面临的困境。

“讲故事的人不死”

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董事长、淡江大学传播学教授赵雅丽女士说:“讲故事的人不死。”的确,无论新旧媒体,受众始终要消费内容。也许纸媒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纸”这一介质面临衰退和死亡,但新闻不会死,讲故事的人不会死。纸媒需要思考的是在新媒体时代寻找新的生存模式。

所以,即使这不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仍然是基本要素。对于地铁报而言,重点是要睁开眼睛,适应平台、介质的剧烈变动,在这个大的基础上来组织内容。《新城快报》创刊3年,在内容探索上有以下几点思考。

坚持新闻属性。国内相当一部分地铁报都抛弃了“新闻纸”的做法,倾向于娱乐化和生活服务类的轻质阅读,主要原因还是基于采编队伍的精简以及和同城主流媒体错位竞争的思路。

但如前所述,虽然地铁报的规模和实力都和同城其他都市大报难以匹敌,但因为面对的受众不同,因此《新城快报》认为地铁报的主要竞争对手其实并不是同城纸媒或其他媒体,鲜明的新闻属性仍可以确立地铁报在地铁上班族中的地位和主流影响力。相对于新媒体资讯的海量和快速,报纸在新闻上的特长在于更“少”、更有价值。

《新城快报》保持新闻纸属性的基本做法一是“碎”,二是“大”。“碎”是保证资讯量,每天二版和底版固定提供国内国际资讯。但这个“碎”仍然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提炼的“碎”,是对海量资讯的一个整理和归纳。“大”则是在较少的版面总量上始终都保持了一定比例的大板块新闻报道,尤其是《特稿》和《锐读》两版,基本都是整版的新闻稿件。这种策略就是和新媒体碎片化的特点相对应,也是树立媒体态度以及与互联网竞争的关键。

根据对读者的跟踪调查,“大”新闻的阅读率虽然没有“碎”新闻高,但会去看的人往往是读者中更“精英”的部分,他们在人群中更具影响力。即使不认真看的读者,也会因此建立起对这个媒体的整体新闻印象。

和互联网建立互动关系。在内容上和互联网建立互动关系也是竞争的基本策略。因为地铁报的读者和网络人群重合率极高,简单采取争夺的方式,无论是速度还是数量,地铁报都毫无胜算,所以《新城快报》的方式是把互联网作为内容建构的基础。

首先,不与互联网争夺对热点资讯的单纯内容表达,而是通过热点导读、观点整理来补充、延伸读者对热点内容的讨论和理解。它们以“少”的方式和网络的“海量”形成互动,也就是说,让习惯网络的受众在这份报纸上不再嚼资讯的冷饭,而是以意见派的方式,把受众从资讯的大海中解脱出来。

其次,虽然互联网是信息的大海,但大部分受众受个人阅读习惯、地域环境及时间等约束,涉足的资讯范畴实际上有其局限性。《新城快报》专设英文编辑,每天固定一个整版提供境外资讯,同时重点提供常规资讯以外的翻译内容,为受众建立全球视野,同时也强化了自身的个性特征。

尽可能风格化,推出品牌版面。在资讯整理的基础上,《新城快报》致力于打造品牌版面,以此充分传达《新城快报》倡导的价值观,建立对年轻读者的影响力。有鲜明识别性的栏目通常是电视的长项。区域性大众报纸传统上是全方位作战,全人群覆盖,很少推重点板块。但地铁报受众属性鲜明,版面有限,针对受众提供有识别性的阅读板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前提到的碎片化版面和整版特稿,我们都力图用标签、版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化,目的就是让读者形成印象,达到识别的目的。目前,《新城快报》的二版、封底、《沙发》、《锐读》都形成了相当的识别性。

寻找强势关系。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当内容不再为“王”的时候,怎么办?事实上,纸媒已经普遍意识到内容竞争在这个时代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大家也在本能地寻找出路。有句话叫“打不过它就加入它”,很多纸媒都在身体力行地拥抱互联网,纷纷尝试加入新媒体。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几乎乏善可陈。因为纸媒加入新媒体的一个普遍做法就是建网站、开微博、建APP,然后把纸介质上的内容往上面一放。到底有多少访问量,这些访问量能否转换成经营价值,就很难往下追究了。

地铁报作为新兴报纸,和传统报纸比起来财力有限,人力也有限,更没有必要重复已经被证明是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传统报纸和受众的关系是弱与强的关系。媒体的价值要通过广告售卖间接实现,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很难完全反映在广告上。而由于地铁报和传统报纸相比拥有渠道和免费的优势,对读者的锁定更为准确,如果能够运用这一优势,强化和读者的关系,把弱势转为强势,也许可以拓展出新的媒体空间。

《新城快报》从创刊以来,针对年轻读者推出了一系列的互动活动。这些活动都是致力于加强与年轻读者的互动,增加他们对该报文化的认可,同时有意识地把活动系统化、品牌化。例如“潮男”系列、“疯游记”系列、“创业客”评选、“温暖围脖”公益活动等。《新城快报》自推的活动都有很高的参与率,如今年推动的“潮男活动第三季”和“疯游记”,一周报名人数就达到数百人。这个绝对数量貌似不多,但参照地铁报目前的发行量,这个参与率远远超过了其他传统报纸,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铁报的读者中年轻人更多,参与性更强。

篇9

从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推出电子版,中国的新闻网站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至今已近15年。在竞争压力、政策助力、技术推力和市场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以新闻为内容架构主体的新闻网站15年来不断主动或被动地调整着自身,以谋求发展和壮大。尤其是2006年以来,新闻网站基本完成了中央、省、市三级布局,占据中国互联网85%的时政类信息;新闻网站也被要求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型网络媒体集团发展,纳入技术先进、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同时,随着文化单位体制机制改革,部分改革试点的新闻网站被授权在确保主办单位控股的前提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公司,条件成熟时在国内上市。

近15年的发展之路,从早期具有先发优势的传统媒体电子版,到现在逐渐市场化生存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再到未来的符合现代传播要求、具备媒介融合特征的网络媒体集团,新闻网站的整体定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早期的传统媒体网络延伸,到现在国有多元资本构成,再到未来转企改制实现社会化资本结构与运作,新闻网站的体制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然而,新闻网站的内容架构依旧秉持着传统媒体(专业采编)模式在互联网上投射和延伸的基本形态。新闻网站目前的内容架构,直接决定其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两条生命线的现状。影响力方面,新闻网站访问量的增速远不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以31家省级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例,选取2009年11月15日的ALEXA数据显示,排名在全球前1000位的一家也没有,排名最高的千龙网、浙江在线和东方网,分别为1277、1334、1501位,而排名最低的宁夏新闻网居200000位之后。对比2007年1月ALEXA数据,当时排名在全球前1000位的有千龙网、南方网、东方网和浙江在线4家,而排名最低的内蒙古新闻网也居45000位左右。

经济效益方面,相对低的访问量使得以新闻为主业的新闻网站普遍存在“主营业务不主盈”的现象。在行政拨款渐行渐远的趋势下,尽管新闻网站纷纷另辟蹊径,通过整合母体媒体和政府资源形成包括信源增值、电子政务、手机报、电子商务、网络直播、技术运营、投票评选、线下产业等在内的业务,但这些处于内容架构边缘的业务盈利模式不清、收入不稳定,难以扭转新闻网站运营入不敷出、投入捉襟见肘的窘境。因此,紧扣转企改制给新闻网站带来的战略机遇,重新审视并调整内容架构,是提升主业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新闻网站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

内容架构调整对于新闻网站是蝶变还是衰变,取决于调整的依据。这一依据来自与媒介融合趋势的匹配,来自对内容生产方式转变的适应,来自与现代传播体系标准的吻合,来自与市场化生存环境的融合,来自与转企改制要求的契合。

新闻网站内容架构调整目标为:大媒体、大平台、大品牌、大机制。

大媒体=专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新闻网站是具有平台属性的媒体,也是具有媒体优势的平台。

一方面,媒体属性的专业化内容生产(包括转载和原创)构成网站内容的特色和核心;另一方面,平台属性的社会化内容生产(用户生产内容)符合网络传播结构和共享精神的载体呈现,其本质是通过运营规则吸引社会力量为网站生产内容,构成网站内容的重点和主体。

互联网上内容的专业化媒体生产,在实践中体现为独特的三嵌套、“二八比例”。第一层,内容布局中八成转载,二成原创。转载是网站专业化内容的主体和支撑,原创则是网站体现话语权、内容差异性,弥补信源不足的重要手段。第二层,原创布局中八成整合,二成自采。整合是网站专业化原创的基本手段和主体构成,包括稿件的整合编辑、页面的设计配置、专题的策划维护。自采是传统媒体内容采集方式在互联网上的迁移,根据网络传播优势,宜主攻重大和突发事件,抓先发话语权,抓时效差异性。此外,互联网为舆论监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宽广平台,不论整合或自采,以媒体属性介入、以政府资源借势,是新闻网站舆论监督报道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层,自采布局中八成直播、访谈,二成稿件。自采的表现形式除传统意义上的单篇稿件、单幅图片、单部影音片外,更多的是集互联网跨媒体、交互、时效和海量优势的视频、图文直播及访谈等。

大平台=职能化平台分工+多元化平台推送基于对媒介融合平台分置和融合理念的认识,网站对内构建职能化平台运营体系,是平台分置的基础;对外构建多元化平台推送体系,是平台融合的关键。

职能化平台是网站内容架构支撑和内容业务拓展的基础,包括专题、直播、访谈、征集、票选等网站资源平台。参照SMG制播分离的思路,新闻网站内部内容平台实现运维与运营分离,打破平台资源部门占据、部门运营的小平台概念,明晰平台运维服务和平台运营业务的分工,是降低运作成本、减少运营矛盾、提升运行效能的保障。

多元化平台强化内容规模化分工生产和个性化差异需求的契合,强化内容产品的跨平台推送,对于提升网站传播影响力至关重要。内容滚动更新在网站上,与网民接触的时间非常短,被网民有效接触的几率非常小,因此,变“守株待兔”为“送货上门”是多元化平台推送的原则。利用新闻网站与门户网站在时政新闻资质上的互补,利用新闻网站与移动电视、手机电视、互动电视在载体传播优势上的互补,合作共赢平台,提升覆盖广度和深度,也有助于新闻网站向互联网上内容供应商、内容发行商、内容运营商的转型。

大品牌=品牌层级体系+品牌改造工程受众对媒介的认知和认同,以品牌为基本要素,以品牌忠诚、品牌联想为媒介消费的选择界面。围绕做大品牌整合资源,构建媒介品牌层级体系;针对新闻网站普遍羸弱的品牌形象,开启品牌联想改造工程,是打造大品牌内容格局的主体。

品牌层级体系是为品牌构建一个综合性的“可感知的质量”联想集,对于分层梳理品牌联想轨道、系统性调整品牌定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品牌架构中包括企业品牌层、品牌大类层、单品牌个体利益层等各层级,分别指向新闻网站形象、主营业务形象以及频道栏目甚至单次报道形象。

以东方网为例,品牌改造工程分三个步骤。首先,针对东方网品牌联想单一,丰富联想数量,营造“客观、亲民、时尚、实用”等联想项;其次,针对东方网的负面品牌联想(如“土气、杂乱、官腔、保守”),强化与之相克的正面联想(如“时尚、整齐、亲切、创新”),以实现品牌联想正负性转化;最后,针对东方网品牌形象单薄,强化产品大类层级或产品实体层级的品牌直观体验,以降低品牌混淆率。

大机制=项目化机制+部与组并行改企转制要求新闻网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市场化运作规律中的机制创新,以增强网站运营活力。结合互联网市场投资规律和项目运作规律,在新闻网站中推行的项目化机制是通过实现责权利统一,激发员工积极性,发现、孵化、培育、激励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增长项目的业务运作机制。

项目化机制包括项目考核制、项目经理制、项目孵化制。其中项目考核制和经理制,分别通过任免和竞标两种方式,以项目化评估和监控对内容项目实行协议基础的管理。而项目孵化制是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施网站与项目人对孵化项目共享股份、共担风险的创业型模式。项目化机制激发团队活力,鼓励员工毛遂自荐,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篇10

一是好看

“好看”多指人们的直观感受,包括注意和感觉、接受和认知。新闻报道是要让人看(听)的,能不能实现这一意愿,首先得需要人们对该信息的注意和感觉,也就是说要留住受众的眼光和耳神。只有引起注意,激发感觉,才能继续完成后续程序,否则什么都无从谈及。而要让人们注意和有感觉,必须得在播报形式(也即传播方式)上有其特殊之处,比如版面设计的新颖、标题字体的奇特、声音音律的变异、片头画面的浓烈等等,这些虽然只是感官上的刺激,但都是形成受众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所以,媒介人士不管是采录新闻还是制作、播报新闻,必须得在外部表现和形式包装上下功夫,尽量做到新、奇、特,以吸引受众的关注。同时,就版面的整体布局、声音的有序衔接、画面的剪辑变化等也应是适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生理承受)的、人们喜闻乐见的、具有亲切感和贴近感的,也就是符合受众审美习惯的声音和画面(包括版面)。比如,报纸版面的顺畅(便于阅读)、字体字号的大小搭配(浓淡相宜、显隐有致、节省目力)、结构的合理有序(强弱对比鲜明、内容衔接流畅、有组织有节奏、适于领受)、图片配置的得当(图文并举、相辅相成、多姿多彩、赏心悦目)等,只有感觉美好,才会驻目倾心、留意阅读。

在引发人们的注意和感觉之后,接下来就是接受和认知。新闻报道的目的是让人们接受和认知,也就是说让受众入脑入心,形成认识和记忆。那么,作为媒介传播者,就需在作品的内容采集和反映上有新意、有内涵,写作(制作)方式上合规范、生动多彩。

新闻姓新,没有新意就不叫新闻,没有新的内容人们就不会去阅读、收听或收看,即使不经意撞入眼帘和耳鼓,也不会去细看(听)接受,更不会留作记忆。所以,做新闻报道,在获取或面对某些事实时,首先要考量它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有没有进行报道的必要,时效性如何。没有新鲜感、缺乏新视角、失去时效性,就激发不起人们的兴趣,过去的事情或已经感受过的事情再去涉略会让人索然无味。同时,还要考虑它的真实性和接近性。因为不真实的“新闻”报出去就是误报、谎报,是新闻工作者的失责、无德,不管早晚都会被受众识破,媒体和制作人会因为新闻的失信而自毁其誉;不贴近的新闻,会让人感到距离远、不相关、无意义,或是空中楼阁,可遇而不可求。

新闻不是无意识的随意抓拍、信手拈来,它必须是有意义、有内涵的报道。有内涵,人们才会细读(听、看),才会品味、吸纳,也即接受和认知。这种内涵,是反映人们身边的、揭示人们关心的、满足人们欲知的、引发人们思考的、需要人们记忆的事实及其原委,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心理情感切实相关的、有欲知价值的内容。尽管有的新闻可能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但也可以让人们拓展眼见、增长见识、了解世界动态,或者说是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刺激人们的创新欲望。

新闻能让人觉得“好看”,除了内容上的“有意思”,还需在形式上下足功夫。人们说“新闻无定式”,指的是新闻创作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不必拘泥于特定的模式。但它必须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发生什么事(what),或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什么人(who)、发生什么事(what)、原因是什么(why)、结果怎样(how),也即“三个w”或“五个w+h”。各个要素的设置可以不分先后,但必须具备(特别是前三个),这是新闻最起码的准则。缺少了新闻要素,新闻就会成为“惘闻”,让人不知所云,或怀疑其真实性。

按照过去的程式,新闻(尤其是消息)创作包括“标题+导语(或提示)+正文+背景+结语”,而现在的作者和编者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或突出新闻的重点、亮点,往往要把标题做得新奇、刺激,在文中把最有意思的内容进行前置,或通过描述(场景)将受众引入其中,使其身临其境,或完全以故事的形式说事儿,从而也就改变了固有的范式。

新闻可以不拘一格,但必须要主题明确、思路清晰,音画配置协调,语言合乎规范、通俗易懂,音画格调与内容统一,不能云蒸雾绕、乱无头绪,也不能过多地进行描述,人为地渲染,只见“景”不见“人和事”,更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秩序混乱、语义不通。

新闻是表现一定意义的,一则新闻一般来说只反映一个事实、一种情况或一个主题内容,即使是附加内容,也要紧紧围绕主要事实或主题展开,为主要事实或主题服务,这样显得清晰、明了、单纯、易记。不能多头并举、一哄而上、杂乱无主,混淆、扰乱或冲淡主要事实,都想表达却(在有限的空间、时间)表述不清、不深、不透,而且也不精炼、不简洁,不便于听看、理解、接受,让人苦累、厌烦,难以厘清,甚至会形成记忆抵触。

新闻是给大众看(听)的,语言要坚持大众化的语言、普通百姓的语言,必须以平实、简明见长,切不可貌似高深,追求晦涩难懂的生僻或华丽辞藻,也不宜为追求所谓的生动、华美而进行过多地铺陈和描述。要知道,受众分属于不同的文化层次,解读领悟能力各不相同,文人只居少数,更多的还是普通百姓,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作品首先置身亭台楼阁,造成曲高和寡;新闻是不加入个人感彩的简洁叙述,适当的描述是为更突出地表现新闻,而不是用过多的铺陈来淹没新闻、用褒贬语言(声音、画面)来改造新闻、用自己的语言来代替事实(采写对象)语言。新闻语言不是公文语言也不是文学语言,它是用白描的、立体的、动感的、朴实的大众语言来表现和反映新闻事实的。况且,在平民百姓中又有多少年积淀形成的乡间俚语、绝妙好词,这些语言根植于乡间民俗、百姓心智,广泛地运用它往往会使新闻报道形象生动、简洁凝练、蕴味深长。当然,有些行业的媒体、栏目以及内容的表述由于概念的固定化和受众对象的专业化,在词语运用上可能需要“专业”,但更多的语言还是应该浅显、易懂,况且还可以用变换语词来进行通俗表达,让语义更加明了、鲜活。

同样,声音的配置组合、画面的选择设计,也应该是观(听)众所熟知的、可感的、愉悦的、与内容谐和的声音和画面,这样才能相得益彰,便于受众的感受、理解和接受,也益于媒介、作品的表现和表达,从而增强其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要有用

“有用”指的是新闻的实际作用,是新闻通过受众阅读、聆听或观赏之后,对个人情感、意志和知识智商的培植和强化,进而对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产生引导、沟通、教育、促动和辅助作用。

新闻的“有用”,首先是对个人(读者、听者、观者)的作用。因为它是新闻信息的直接的第一接受体,或者说是作用体,然后才通过人(个体)转化延伸到社会(群体)及社会中的各项事业。人的兴趣、爱好和资讯所需各有不同,但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对适合、贴近于该社会的大众新闻信息自然会接受;人分布在各个领域、各个阶层,不同领域、阶层的人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和选择虽然各不相同,但大众媒体的信息内容总是多方面的,或综合或分栏分题,以飨多领域、多层次受众。

人的情感、意志是心理、行为的出发点,是成就事业的动力和保障,它需要人的自身调节,同时也需要外界的感化和影响。人在对社会认同和与社会协调的过程中,人际(比如亲友、同事)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更多的还是需要大众媒介给以施加。新闻报道是新近事实的反映,事实中人与事物的活动以及对它们的诠释无不对人的情感、意志、趣味、品性形成影响。所以,作为合格的新闻人、新闻媒体,不管是创作作品还是编制作品,都应时刻襟怀为人传递正能量的意识,其传播内容应该是有启发、引导、教育、鼓舞和鞭策作用的,绝不能以低俗的内容和形式取媚人、误导人。

从本质意义上讲,新闻报道是传播信息、启人心智的。新闻作品在反映事实的同时,也把其中所蕴含的各种政策和措施、知识和经验解读、传授给了受众。受众在读(听、看)新闻信息、了解事物动态的同时,也在试图获取多种知识、汲取精神营养。基于这一点,新闻报道就要在有限的版(画)面、时段里,最大程度地把适时的、科学的、有学习借鉴和实用价值的知识容纳进去,尤其是那些受众未知而欲知的知识,使受众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里,尽可能多地获取自己可用的信息资讯、接受文化的熏陶,对工作、对生活或对心灵起到影响、激励、借鉴和帮助作用。尽管媒体容载的时空有限,的资讯不可能包罗万象,而且人们对于知识的选择和吸纳各有千秋,但新鲜的、贴近的、有现实意义的信息总是人们永恒追寻和渴望接受的主题。

新闻报道的直接作用是人,而实际目的则是社会,即通过对人的作用影响整个社会。新闻报道是大众传媒的主要内容,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党和政府的精神意旨、政策措施、治理方略,反映社会情况、民众意愿,增进相互间的交流、了解,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经验,进而达到增长见识、提高素质、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共同建设与发展的目的。

当前,社会处在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整个工作和生活的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通过大众媒介天天播报的新闻报道传播国内外军政、经济、科技、文化动态,让人们“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通过新闻报道传达中央和地方的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新闻报道介绍各地的改革建设、先进经验、发展典型,传授工作和生活经验,对社会各界起到启发、引导、鼓舞、调节和鞭策的作用;通过新闻报道的辅解读、链接、专页(栏、题),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了解,接受多方位的深层次的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和知识水平,进而强化整个国民素质;通过与时势紧密相连的娱乐作品,以增强人们的知识、陶冶人们的情操、愉悦人们的心态、调节人们的生活;通过新闻报道酿造舆论氛围,来调整、促动和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那么,作为媒体、媒体中的人、媒体播发的新闻资讯,就应该时刻谨记自己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铭记自己“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让你的每一言、每一语、每一画面都要成为上述内容的某一成分,成为社会所需的正能量的传递符码,成为对社会、对社会中的人们“有用”的东西。只有“有用”,人们才会听看,才会接受,才会产生效果,否则就会成为过眼烟云,稍纵即逝。

三需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