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期插胃管的护理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人长期插胃管的护理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人长期插胃管的护理知识

篇1

【关键词】内科;胃管鼻饲;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179-01

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病人不能正常进食,营养摄入量明显减少。而机体应激反应加强,能量消耗增加,分解代谢加快,为了保证营养供给,通常需要在病人发病的24-72h内进行胃管鼻饲,由于鼻饲患者多为内科老年患者,有一定特殊性,增加了胃管的插置和护理的难度。我科在长期采用胃管鼻饲患者的护理中,总结出一整套有效护理的措施。现将这些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病人且采用胃管鼻饲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在27岁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6岁,主要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1.2 方法。对上述神经内科患者在康复过程在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进行分析。

2结果

2.1胃管鼻饲存在的主要问题。据观察,在对内科患者进行胃管鼻饲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插管困难、食道反流以及胃排空延迟等。

2.2内科患者胃管鼻饲的临床护理。根据内科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胃管鼻饲的临床护理时,主要包括:常规护理、插管护理以及对并发症预防的护理等三个方面。

3讨论

3.1胃管鼻饲遇到的主要问题。

3.1.1 插管困难。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胃管鼻饲时,病人由于出现吞咽障碍,常常在胃管插入到咽部时不能进行吞咽配合,造成插管困难,此时需要两名护理人员进行合作,固定患者头部后,再行插管。

3.1.2 食道反流。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食道和胃贲门不进食时处于关闭状态,不容易发生食道返流,但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神经肌肉损伤,且食道螺纹肌和胃平滑肌存在一定程度的收缩无力,常使胃贲门处于开放状态.造成胃内容物经食道返流。此外,神经内科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老年患者由于食管生理结构的改变,食管下括约肌松驰,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作用减弱,当食物进入到食道时容易发生反流。而病人胃排空延迟也会导致食管反流。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插管前,应将患者胃内容物先抽出[1]。

3.1.3 胃排空延迟。神经内科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导致胃平滑肌收缩力下降,且病人因长期卧床休息造成胃肠消化功能降低,最终促使食管收缩幅度下降和胃排空延迟。

3.2患者的护理措施。

3.2.1 常规护理。护士应积极与家属进行沟通,并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来帮助家属认识到胃管鼻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能接受和配合对病人进行胃管鼻饲。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在发病早期常出现呕吐,如果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插管操作可能引起患者窒息。因此,鼻饲时机选择很重要,应在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呼吸道通畅时进行鼻饲。鼻饲时应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防止食物返流引起误吸,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时,立即停止推注,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2.2 插管的护理。插管的护理十分重要,在插管时,应注意尽量避免病人头部出现过分歪曲或者剧烈运动,造成病情的加重。插管过程中,要防止胃管在口腔内盘绕的现象出现,导致,胃管不能准确的插入,且如果发现病人出现咳嗽和呼吸不畅时,应立即拔出胃管再重新插入,因为这时胃管可能进入气管,阻碍患者的呼吸。插管完成后,胃管的固定液很重要,避免其被不小心拔出,或者位置偏移,影响鼻饲[2]。

3.2.3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3.2.3.1误吸误吸是较严重的并发症。昏迷患者更易发生,因此鼻饲前抬高床头30度,检查胃管是否移位,脱落,以免食物流入气管。鼻饲的量要适宜,速度不可过快,进食30分钟内不要翻身,一旦发生误吸,要立即停止鼻饲,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2.3.2腹泻腹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发生于胃肠内营养开始使用高渗性食物时,因此鼻饲前2天应注入稀饭等接近正常体液分子浓度的饮食,然后逐步适应的注人营养餐并加人胃粘膜保护剂、收敛剂控制腹泻,长期腹泻的要注意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3.2.3.3胃潴留昏迷病人因脑部均有不同程度缺氧,胃肠因此蠕动减慢,使食物残渣影响胃肠正常消化而引起腹胀,。应在每次营养液注人前抽吸,了解胃排空情况及残留食物性状,若残留量大于100Oml提示胃缩留,应延长间隔时间,加强胃动力药促进胃排空.为防止引发肺部并发症,应加强对患者口腔的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同时定时对病人进行翻身,帮助其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3]

4总结

在内科病人胃管鼻饲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重插管技术的改进,并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措施,同时,重视对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进行监控,在病人出现并发症时,及时进行处理。只有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为内科疾病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吴小燕,倪玉娥.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鼻饲与食道反流的探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2(46):155-15

篇2

【关键词】 胃管种类;置管方法;留置胃管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49-02

引言

置胃管是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通过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术。目的在于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原理,通过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的容物和气体,降低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减轻吻合口张力,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但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由于个体差异大、疾病种类多、胃管材料多,常规的胃管置入方法已显不足。近年来,国内同行对留置胃管的种类、置管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探讨,现综述如下。

1 胃管种类的选择

1.1橡胶胃管:一般性的橡胶胃管管腔小、有异味、弹性差、易断裂,易老化,经常更换胃管,不仅会造成患者鼻粘膜受损,增加感染,尤其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而且还增加患者的恐惧与痛苦及经济负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及风险[1]。

1.2硅胶胃管:硅胶胃管质量好、耐腐蚀、有弹性、无异味、与组织相容性好、留置时间为4周;管壁柔软,对患者刺激性小;管腔透明,便于观察管内情况;外口有盖,可以减少外源性污染;胃管头端较硬,长度适宜,刻度明显,便于顺利插入和掌握插管深度。可用于病情较重、昏迷、留置胃管时间较长的患者。

2 置入胃管的方法

2.1一般患者胃管置入法 。

2.1.1儿童胃管置入法 此期患儿年龄大于三周岁,对能配合者采用口服盐水法,当胃管达于咽部时,助手用汤匙给患儿喂生理盐水,边喂边将胃管插入胃内。

2.1.3成人胃管置入法:采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时,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呕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因此,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是成功的关键。蔡敏[2]提出从患者嘴角处将温开水注入口腔内,并嘱其暂时含在口中,当胃管插在咽喉部时嘱患者将水吞下,顺势将胃管插至胃内,患者易配合,不良反应少。孙莉[3]在采用屏气插胃管的体会中谈到:将胃管插入到咽部时,嘱病人做屏气动作,保持至少10s,胃管插入到30~40cm时,嘱病人停止屏气开始深呼吸,将胃管插至预测长度,此插管法不良反应少,病人能较好的配合。

2.2特殊患者胃管置入方法

2.2.1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方法:昏迷患者常因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常规置管方法难度增加,不易一次性成功。王艳红[4]主张患者仰卧、床头抬高35°~45°,沿一侧鼻孔将胃管插入到15cm后暂停,左手将患者枕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见患者轻微吞咽动作后,顺势插入胃管至预定长度。蔡燕颜[5]介绍在操作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0.1g,当胃管插入患者口腔15~20cm处时,另一名护士用舌钳向前上方轻拉出患者舌头,操作者快速向咽喉方向插入胃管至所需长度,此法成功率达95%,平均置管时间缩短。

2.2.2 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方法:昏迷且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气管套的压迫,使胃管插入受到阻力,所以白如玉等[6]提出改进方法是将患者头、颈、躯干保持在一水平线上,当胃管插入16~18cm感到阻力增加时,由辅助人员拔出气管套管0.5~1.0cm,操作者将胃管顺势插入,待胃管通过气管切开部位后,辅助人员再将气管套复位,然后操作者继续将胃管置入胃内,一次成功率为94%。

3 留置胃管护理

3.1一般护理

3.1.1插管前的护理 插管前病人最容易紧张、恐惧,针对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利用支持性心理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插管前先清洁鼻腔,观察有无息肉、肿瘤、鼻粘膜有无充血、水肿、狭窄等,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对症处理。

3.1.2 插管时护理 鼓励病人增强信心,激发能动性,插管时若遇到阻力不可强行置入,应查明原因,特别是食管,贲门癌的病人,若管腔内有肿块堵塞,可向胃管内注入空气,若出现呃逆,说明管腔开口部在食管内,可将胃管向下试插

3.1.3 插管后的护理 病人清醒时多与病人沟通,加强健康教育及胃管护理知识的宣教;定时翻身、按摩背部、肩颈部;定期用含漱液漱口及擦拭口唇,涂以甘油等润唇剂,以减轻口渴,口唇干燥;每日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胃管,每次约30~50ml,观察引流液色、质、量;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水,须注药时,注药后需夹管30min,以免将药物吸出,影响疗效;咽干、喉痛可用凉开水漱口,痰液难咳出者,嘱其每日做深呼吸,可预防肺部并发症。5.2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3.2.1 粘膜损伤 保持口鼻腔清洁,合理配置营养,增强抵抗力。留置胃管前期,可适当使用复方薄荷滴鼻剂,收缩粘膜血管,防止粘膜充血水肿。适量饮水及服用维锌合剂,预防口咽部感染。当胃肠减压压力过高导致胃粘膜损伤出血时。应立即放松,将胃管回抽至食管,休息胃粘膜,并予法莫替丁,泰胃美等粘膜保护剂。

3.2.3咳嗽、咳痰 协助病人排痰,避免受凉及胃管滑脱,排除肺部疾患等病理性因素的情况下,早期行a-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加用祛痰止咳药。

3.2.4 咽痛、咽感不适 操作前加强医患交流,选择合适的胃管,操作熟练、轻柔、规范、掌握留置时间;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条件许可时及早拔管,拔管前给病人饮少许水。咽痛病人选择性应用激素预防咽喉部水肿。

6 小结

临床上置管的方法有多种,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清醒病人应减少刺激,减轻痛苦;昏迷病人,避免误入气管;气管切开的病人,置管速度快,减少呛咳等不良反应。留置胃管虽是一项普通的护理操作,但医护人员应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护理措施,以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只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和置管长度,采用相应的操作方法,病人易接受,成功率也会相对提高,达到护理操作的人性化及个体化,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赵秋芳,冯婷.对延长留置胃管时间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8):1654.

[2]蔡敏.清醒病人留置胃管方法的改进[J].全科护理,2009,7(1):49.

[3]孙莉.95例急诊病人采用屏气法插管的体会[J].全科护理,2009,7(7):1823.

篇3

【摘要】目的:探讨减少老年卧床病人长期鼻饲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长期需鼻饲的老年患者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调整胃管的长度、位置、鼻饲;正确配制、管理鼻饲食物,控制输注速度、次数、剂量;保持鼻饲管通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及局部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呕吐、反流、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饲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鼻饲;并发症;护理干预

脑卒中、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吞咽障碍以致不能正常进食,为了保证其营养需求,需给予鼻饲,但长期鼻饲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05年12月~2008年5月对长期需要鼻饲的患者部分进行了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了有关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8例均为我院住院需鼻饲的老年患者,其中脑卒中34例,老年痴呆14例,帕金森病10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60~82岁,平均(50.8±12.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对干预组各2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病情、鼻饲时间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下列护理干预:①插入胃管的长度在常规标准上加8~10cm,4w更换1次胃管。②每次鼻饲前要回抽胃液,确保鼻饲管位置正常,抽吸液丢弃;若胃内容物>100~150ml时暂停鼻饲;鼻饲前将患者床头抬高40°~45°,进餐后30~60min再放下床头;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在鼻饲前予以翻身、扣背、彻底吸净痰液;急性脑卒中患者鼻饲采用让患者头偏向健侧;鼻饲后30min内不予翻身或进行其他操作。③每次进餐250~300ml,时间约30~40min,鼻饲食物根据病情及有关实验室检测结果现用现配,低温冰箱保存放置时间不超过24h,每次餐前充分热透(煮沸5min),饲入食物温度39~41℃;每天更换输注管道,管道接头处应保持无菌;腹泻严重时暂停鼻饲;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帮助患者进行排便;定时协助患者以顺时针方向作腹部按摩。④鼻饲药物时充分磨碎,药物与少量饲液混合后注入,不同药物分开注入;制做鼻饲营养素时应将肉类、蛋、菜类食物充分搅碎过滤;喂完营养液后用温水冲洗管道(20~30ml)。⑤健康教育:对陪护者及清醒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了解鼻饲的基本知识,明确其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对不合作、严重焦虑的患者可适当遵医嘱给予镇静。⑥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做好口腔护理;用1%薄荷油滴鼻剂和呋麻滴剂或氟嗪酸滴眼液滴鼻,2~4次/d;鼻饲患者一侧鼻孔被鼻饲管堵塞,及时清洁另一侧鼻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1.3 干预效果评定: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并发症(腹泻、恶心呕吐、胃潴留、便秘、腹痛)、机械性并发症(误吸、鼻饲管堵塞、鼻饲管脱落、上消化道出血)、代谢性并发症(血糖、电解质紊乱等)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软件,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干预组各种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少(P

3 讨论

鼻饲术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饮食、水分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主要适用于昏迷、口腔疾患、病情危重患者。但长期鼻饲可引起各种并发症,主要包括[1]:①胃肠道并发症:与输注速度过快、量过大、使用高渗性饮食、鼻饲液温度过低、鼻饲液配制过程中污染、患者卧床时间长、鼻饲牛奶等少纤维素食物等有关。②机械方面的并发症:原因为鼻饲管位置、鼻饲不当;口腔分泌物未及时清理;淤积的营养液凝固在管道中;鼻饲管对局部黏膜的刺激。③代谢性并发症:原因为强调营养的补充,使其配方中呈高糖成分或长期鼻饲饮食而突然停止者可引起血糖波动;渗透性腹泻、尿糖或摄水不足引起高钠血症性脱水;饮食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2,3]。

针对上述原因,本文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①调整插入胃管的长度和更换时间。②确保鼻饲管位置、鼻饲适当,做好鼻饲前的准备,避免鼻饲后翻身或操作。③正确配制、管理鼻饲食物,掌握鼻饲食物的温度,控制输注速度、次数、剂量,根据大便性状调整确鼻饲食物组分。④保持鼻饲管通畅,防止阻塞。⑤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提高陪护者及清醒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⑥做好口腔护理等局部护理,给患者舒适感觉。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李志菊.鼻饲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06,23(8):39~41.

[2] 胡冬梅,杨宝燕,张艳.预防鼻饲饮食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1(7):73~74.

[3] 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

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268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引起。导管的意外拔除已成为ICU中常见问题,国外报道其发生率占置管患者3%~16%。有资料表明,意外拔管后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病死率达25%,插管重置病死率明显高于计划性拔管的患者,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对ICU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资料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分述如下。

临床资料

2009~2010年收治留置各种管道的危重患者3286例,其中置胃管2768例,气管插管1545例,置尿管2846例,置引流管1085例,中心静脉置管2534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102例(3.1%),其中胃管48例(1.7%),气管插管25例(1.6%),尿管18例(0.6%),引流管7例(0.6%),中心静脉置管4例(0.15%)。

原因分析

置管不适:患者因各种插管持续束缚而被迫卧床,并由此产生种种不适,如气管插管、胃管对咽喉黏膜的刺激和局部压迫使咽部肿痛、恶心,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患者存在暂时性语言障碍,自己的想法及身体的不适无法与医护人员交流,因而出现烦躁、不配合治疗护理,甚至自行拔除各种管道。

置管方式及种类:在非计划拔管中气管插管、胃管重置率高。意外脱管的几率:胃管>气管插管>尿管>引流管>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固定方式欠妥:目前临床常规采用的各种导管固定方法为胶带缠绕、扁布带打结、透明贴、缝线固定。胃管、经口气管插管的导管固定贴或胶带易被患者的汗液、口腔分泌物污染而失去黏性,发生固定不牢;扁布带固定胃管、气管插管时常因患者头颈部活动而变得松脱;气管插管气囊漏气、充气不足、放气期间易在外力作用下致导管脱落;中心静脉插管、引流管未用缝线固定,以至患者活动时在较强的外力作用下脱出。

未及时持续使用镇静剂:有资料表明,未及时持续使用镇静剂的患者自行拔管率高。如气管插管患者因导管对咽喉壁黏膜的刺激和局部压迫、失声而感到恐惧,头颈部活动受限及护患沟通障碍而自行拔管。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因麻醉未清醒、伤口疼痛、口咽干燥、留置导管不适等原因处于躁动状态,易自行拔管,或因患者躁动时两手无意识乱抓,而拔除术口引流管等。

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ICU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而无意识的拔管。对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如术后麻醉未清醒、言语表达不清的高龄患者、对留置导管极不耐受者,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限制患者活动,从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医疗护理操作不当: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未妥善固定好导管。如进行口腔护理、吸痰或翻身更换时,动作过猛致导管被牵拉过度而脱出。

健康宣教不到位:ICU患者因病情重,护士往往忽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患者对全身各种管道留置的意义认识不足。因而缺乏对自身所置管道的自我保护意识,常因不适自行拔管或自我活动时不慎意外脱管[1]。

护理防范对策

相关知识的培训:是降低意外拔管率行之有效的方法。①认识培训:意外拔管的概念、常见的意外拔管原因、意外拔管的危害;②评估技巧培训:患者意识状态的评估,患者意志力的评估,患者以往经历的评估(是否有过插管,是否发生过意外拔管),危重患者常见的心理需求评估;③护理对策培训:导管固定技巧,护患沟通技巧,镇静剂的应用,以往拔管后病情的正确评估及应急处理常规[2]。

意外脱管危险因素的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管道固定情况、耐受程度,不同部位置管对患者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选择适当插管方式及有效的导管固定方法: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相比,前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对某些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或需较长时间气管插管的患者,尽可能选用经鼻气管插管,因经口气管插管内导管在支气管内有高度活动性,使患者感觉不适;而经鼻气管插管管径小,对咽喉部的刺激小,患者易于接受,且不影响进食、进水;导尿管的固定采用生理盐水充满气囊比注入空气不易脱管,还可以在使用胶布固定导管,防止气囊塌瘪所致脱管。

及时有效的肢体约束:气管插管的患者清醒时护理人员在充分评估置管患者耐受程度的基础上,对有拔管倾向或曾有拔管行为的患者在缺乏监管时给予约束肢体,并经常检查其可靠性。交换及特殊检查需松解约束时应扶持患者双手,以防意外拔管。

合理使用镇静剂:对需长期留置气管插管的患者及术后留置各种导管躁动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如异丙酚,咪达唑仑等),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少呼吸肌做功而有利于治疗。

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制定有关导管护理操作的步骤流程及注意事项,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由于夜间护理人员相对减少,护士给患者翻身时应注意技巧,防止不慎脱管。

加强心理护理与宣教: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应加强宣教,讲解其所置导管的意义及脱管的危害,床上活动的注意事项[4]。老年患者情绪变化无常,置管不适使患者处于易激惹状态,有效的触摸能安抚患者的情绪;对于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将患者常见问题做成文字卡片或图案卡片拿给患者看,指出所需要项目,加强沟通。

参考文献

1 金晶,金信淑,尚志,等.老年谵妄精神障碍的辨别[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2,21(2):78-79.

2 秦红.ICU患者自行拔管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53.

篇5

[关键词] 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

[中图分类号] R47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6(a)-015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n non plan cupping reason gastric intubation.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during the recep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in 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unplanned nasogastric tube pull out the reason. Results The main causes include non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in patients with unplanned extubation: patient discomfort to pull tube, with inadvertent extubation to gastric tube prolapse, with treatment and extubation, health education is not in place. This group of 80 cases of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in unplanned extubation rate was 13.75% (11/80), in which the health education is not in place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5 % (4/80).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response to indwelling gastric tube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reduce patient discomfort, improve compliance of family member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theterization, ensure safety, to help patients recover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Indwelling gastric tube;Non planned extubation;Reason

神经外科,留置胃管主要用于鼻饲,保证胃肠营养的供给,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通过胃管注入适量的食物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及营养。非计划拔管后,一般需要重新插入胃管,很容易导致鼻粘膜损伤,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神经外科,留置胃管十分重要,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帮助患者通过鼻饲治疗加强营养,及早恢复健康。现方便选择2015年1―12月期间在该院神经外科接收诊治的80例留置胃管患者,进一步探析临床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2015年1―12月期间在该科接收诊治的80例留置胃管患者,包括44例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22~91岁,平均年龄(60.75±5.27)岁。其中,颅脑外伤者32例,脑出血者17例,脑肿瘤者10例,癫痫者7例,动脉瘤者6例,脑积水者4例,脑梗塞者3例,颅内感染者1例。全部纳入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原因分析

1.2.1 患者不适自行拔管 ①患者刺激性咳嗽、感觉鼻咽部疼痛,一般因插管时发生咽部异物感或鼻粘膜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由于咽喉部的不适疼痛,无法耐受,从而拔出胃管。②胃部不适,包括呃逆、恶心、灼烧感等症状[2],因为长时间留置胃管对胃粘膜造成刺激。患者认为自身的不适感是因为留置胃管所引起的,从而将胃管拔出。③长时间留置胃管进行鼻饲治疗,可能伴有腹胀、腹泻等并发症,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从而自行拔管。

1.2.2 患者不慎拔出胃管 ①患者处于睡眠状态时,没有意识拔出胃管,尤其是老年人入睡后无意识的抓挠面部、空抓等手部动作,唤醒后却说不知道。②模糊意识患者,自行拔出胃管。③患者活动时,不小心拔出,尤其是术后1周,由于心电监护设备、各个引流管道的放置,患者主动或被动床上活动时,没有注意各个管道,从而出现胃管脱出现象。

1.2.3 胃管自行脱出 ①胃管固定不牢靠:因为胶布长时间粘贴,鼻部油脂、汗渍的浸润,导致粘贴不牢固,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处理,从而发生胃管脱出[3]。②患者恶心、呕吐时吐出。患者频繁呕吐,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处理,导致胃管吐出。③患者剧烈咳嗽、呃逆时,将胃管咳出。一般发生于术后痰液刺激[4],患者反复咳嗽,或是伴有呃逆时,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把胃管咳出。

1.2.4 不配合治疗而拔管 ①患者处于谵妄状态,胡言乱语、烦躁不安,不配合治疗,把胃管拔出,一般发生于意识障碍或老年患者[5]。②患者拒绝治疗,自行拔出胃管。

1.2.5 健康教育不到位 医生及护理人员未向患者或其家属讲解留置胃管的重要性,或是讲解的过于简单,患者或其家属对留置胃管的意义缺乏认识[6]。护理人员未有效地教会患者改变时,妥善保护胃管的方法,没有较好的指导患者采取应对不适的方法。

2 结果

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不适自行拔管、患者不慎拔管、胃管自行脱出、不配合治疗而拔管、健康教育不到位。该组80例留置胃管者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13.75%(11/80),其中健康教育不到位的发生率最高5.0%(4/80)。详见表1。

3 讨论

留置胃管进行鼻饲饮食,可帮助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有效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保证患者机体器官、组织功能及结构,对患者的病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因为诸多因素,留置胃管患者常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事件,对患者营养供给造成了不利影响,从而增加了再插管率。此外,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医源性损伤,增加了患者承受的痛苦,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临床护理问题存在的一项重要的安全质量管理问题。

留置胃管进行鼻饲是神经外科临床必不可少的一种护理操作[7],对于颅脑损伤、脑卒中、脑肿瘤等各种神经外科疾病术后伴有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而无法进食的患者均需要留置胃管。因为留置胃管的操作具有一定的侵入性,长时间留置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感,年龄、舒适度、疾病的改变、健康教育不到位、不愿配合治疗等原因均会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应该针对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留置胃管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顺利康复。该试验结果发现,80例留置胃管者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13.75%,其中健康教育不到位的发生率最高5.0%;以往郑洪杰等人在研究中,调查120例留置胃管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14.17%(7/120)与该结果基本相符[8],进一步说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提前做好措施,避免或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由此我们认为,临床应对留置胃管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患者的不适感,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置管的安全,以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清,刘燕飞,吴少珠.35 例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8):143-144.

[2] 于冬芳,章玉英,李疆.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出胃肠减压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18):1710-1711.

[3] 徐燕荣,潘开菊.重症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和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3,32(27):168-169.

[4] 钱淑清. ICU 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J].护理研究,2012,26(3):480-481.

[5] 李加平,刘瑞洁,沈芳.留置胃管非计划拔管 78 例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22):2706-2707.

[6] 王惠.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自行拔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华西医学,2013,28(8):2183-2184.

[7] 朱胜春.住院患者意外拔(脱)管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3(3):43-44.

篇6

自从德国PhilipBozzini膀胱镜的发明,内窥镜发展已有200多年历史[1],随之镜下检查及治疗技术日趋完善,其前的准备事项便显得尤为重要,而心理干预是其关键的一个相关因素。

内窥镜技术是一种侵入性器械检查,插管时因需要通过咽部而刺激迷走神经,使患者有恶心、呕吐、咽部反射增强、呼吸急促等不适反应,故李英[2]通过对122例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研究发现,心理干预组检查完成较常规组时间明显缩短,插镜后干预组的肌肉紧张度、恶心、呕吐次数均较常规组降低、减少。由此证明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重要性。

因上述多种情况的存在,部分患者在检查前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表现,致使插镜困难,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与患者亲密沟通、详细解释来进行心理干预,由此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密切配合,否则不但会延长检查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此外,因为心理上的抗拒,可能导致部分患者放弃检查而延误诊断,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现就我院胃肠镜室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200例意欲放弃内窥镜检查患者的心理干预体会做一简要介绍。

1患者术前能够产生恐惧、焦虑等原因

据多个研究报道及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医疗知识匮乏,轻信既往患者的检查感受,在其脑海中无形中已形成了一种痛苦印象而出现抵抗、恐惧情绪。②对检查医师水平的怀疑,恐因水平差导致其受苦,甚至会给自己造成某些不良后果。③对内镜检查胃肠道疾病的优势及先进性不了解。

2针对上述情况,本人通过以下方法予以干预

2.1详细了解就医前的不适感,据患者的主诉,判定出此患者是否有不能耐受而意欲放弃检查的想法。如果有放弃倾向,既及时向其讲解胃镜检查的优势、必要性及检查的目的,坚定患者做检查的决心,打消退却的意念及想法。

2.2详细向患者讲述检查前的各项准备、确切检查时间及注意事项,如检查当日早晨需禁食水等。

2.3于待诊室内布设图文并茂的胃镜检查宣传栏,宣传此检查的适应症及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增加医学知识,并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此检查的必要性。

2.4对于老年、儿童及文盲患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口头详细陈述、解释,以消除种种顾虑、恐惧等心理。

2.5对于儿童、老人等特殊患者,检查时允许家属陪同,以缓解其心理压力,获得满意的配合。

2.6检查前反复告知患者检查时需全身肌肉放松,用鼻子吸气、嘴巴哈气,不能憋气,不能影响呼吸;有口水自行流至口外,不要咽下,以防窒息等配合注意事项,让患者事先有一个主观的认识。

总之,经上述心理干预,意欲放弃检查的200名患者均顺利进行了胃镜检查,无一例发生不良事件;并且,检查后患者表示,此检查能够耐受,并不像别人描述的痛苦、可怕。其中11例患者因心理干预检查,及早发现了息肉、溃疡型早期胃癌,为后期的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而受益。因此,作为内窥镜室的医护人员,需耐心与患者沟通,详细与患者讲解,从心理的角度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颅脑外伤肠内营养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62-01

颅脑外伤病人早期基础代谢高,能量消耗大,加之患者抵抗力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成为病人继发死亡的原因。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减轻外伤后机体的高代谢,高分解,糖代谢异常。可保持肠粘膜细胞的完整性。为损伤后的神经元再生和修复创造有利的条件。现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时经鼻插胃管输入肠内营养。肠内营养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它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不容忽视,现就肠内营养引起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综述如下:

1恶心、呕吐

由于流质食物注入速度过快、过量易引起恶心、呕吐,护理时应注意胃肠内营养溶液输注应遵循从低到高,由少到多,先增高浓度后提高容量,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营养液预热至37℃左右为宜,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颅脑损伤病人胃肠道黏膜缺氧水肿,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胃肠蠕动减慢,营养液易潴留胃内引起恶心、呕吐给予及时暂停喂食,给予平卧位,头偏一侧,及时清除口咽通气道内的呕吐物,遵医嘱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恶心、呕吐渐止,同时严密检查胃腔残留量。

2腹泻

腹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肠内营养开始及使用高渗性饮食时。当高渗性的营养液进入胃肠道时,胃肠道将分泌大量水以稀释溶液的浓度,大量水进入肠道时,刺激肠蠕动加速,而产生腹泻,其次,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并发肠道真菌感染而腹泻。轻度腹泻,给予减量缓慢注入或暂停使用高渗的营养液,轻度腹泻的症状渐缓解。其次,注意营养液保持适宜的温度,可在喂养管末端夹加温器,有助于病人EN的耐受。严格掌握输注的速度,控制输入总量。营养液现开现用、过时应弃去。加强清洁消毒工作,确保输注系统各环节不被污染,防止潜在的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每日配制当日量,放置4℃冰箱内存放,容器应每日煮沸灭菌后使用,避免人为引起肠道感染。严重复泻的患者要停止喂食,做好肛周皮肤的清洁,便后用温水洗净、晾干,并用柔软的纸巾垫臀下,保持床单位的平整、干燥、无碎屑。

3脱管

脱管多因患者烦躁时自行拔除或翻身时不慎滑脱,以及导管固定不牢引起。护理中应适当约束躁动病人的双上肢,翻身时或外出检查时应妥善固定好胃管。

4堵管

堵管多因胃肠内营养液黏稠,药品未研碎,推注后未冲洗,导管较细,留置时间过长使营养液黏附于鼻饲管内壁上以及未定时温开水冲管而造成管腔狭窄的结果。应选用质量较好的细孔鼻饲管,并妥善固定,标签清楚写明插入深度,插管时间,日期,操作者。经常巡视患者,注意有无脱管,及时更换鼻贴,对于不能配合的烦躁患者给予约束带固定,每次鼻饲前后及灌注药物时用20~3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如需注入药物,应注意充分溶解后注入。每隔4-6小时温开水冲洗管道。使用微量泵泵入营养液。

5误吸

是肠内营养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因为:①输注速度过快;②胃排空障碍,气管切开,长期卧床;③昏迷病人。护理时应:①意识障碍者及老年病人鼻饲前应翻身并吸尽呼吸道分泌物。②抬高床头;③每4小时测定胃残留量;④使用微量泵匀速输入营养液。

6胃潴留

患者表现为上腹饱胀,反酸嗳气,呕吐等。患者由于遭受创伤,手术等打击,胃肠道受累,蠕动变慢,消化吸收障碍,容易引起胃潴留。因此患者在使用肠内营养时应抬高床头,经喂养的48小时内应4小时监测胃残留量。残留量大于200毫升时,使用促胃动力药。在肠内营养开始及结束前每4-6小时听诊胃蠕动一次。

EN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实惠,并能促进病人康复,只要在临床工作中熟知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肠内营养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参考文献

[1]黎介寿.临床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0

[2]张翟璐.颅脑损伤病人鼻饲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64

篇8

1 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

1.1 生理特点与基础疾病 老年人具有重要器官与细胞功能发生退变,代偿能力和免疫力低下,生理系统储备能力如氧摄入量、心搏出量和肾血流量都减退,自身控制感染能力差等特点,都是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老年人手术风险性随着年龄的增大及并存疾病增多而增大[3]。王焕秀[4]统计资料显示,69.5% 的老年人患有需要手术治疗的腹部疾病中存在并存疾病。且以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为最常见,如气管支气管炎患者在麻醉时进行正压呼吸可将气管支气管内的细菌扩散入肺实质而并发肺部感染。

1.2侵入性操作 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较多,病情相对严重,在治疗时常需气管插管、吸氧、吸痰、深静脉插管、导尿、鼻饲等侵袭性操作,有些操作需反复实施,不仅破坏了皮肤及黏膜的屏障结构,同时也破坏了机体的防御机制,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条件;另外,部分器械设备结构复杂,清洁消毒灭菌不彻底,增加了感染的机会。陈鸣等[5]认为,由于患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口咽、鼻部细菌菌株多,这是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细菌的主要来源。侵人性操作如吸痰、吸氧等使用或反复使用均可对皮肤、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破坏机体的自然防御功能,增加感染机会[6]。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主要是为了胃肠减压防止呕吐,便于观察胃液颜色、性质、量的变化同时给予胃肠内营养。但胃管留置时间长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性为其他患者的4.8倍[7] 。其原因与胃内容物吸入、胃管对咽喉部刺激使支气管黏膜分泌物增多有关,如不及时排出会导致细菌的繁殖,造成肺部感染。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与外环境直接相通,造成呼吸道清除机制不健全,此时细菌易侵人并致下呼吸道感染,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1.3呼吸道分泌物坠积 由于手术麻醉时呼吸中枢受抑制,抑制了呼吸道纤毛运动,加上术前阿托品的应用,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手术中体液的丢失,术后禁食造成痰液黏稠,增加了分泌物排出的困难;麻醉剂及镇痛剂又抑制咳嗽反射,降低了排痰能力,使分泌物集聚于呼吸道内,阻塞气道,造成通气困难、肺不张而致感染;患者术后早期多处于平卧位,使静息通气期间的气道封闭增加,功能残气量增大,肺部下段完全扩张,造成通气不足及痰液积淤。切口疼痛又使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不愿改变,造成肺底部受压,换气功能降低。为减轻疼痛,患者拒绝咳嗽,使分泌物在气道进一步聚积引起感染[8]。

1.4 抗生素不合理应用 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机体正常菌群失调有关。目前,抗菌药物在使用上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现象,如过度预防性用药,联合用药和较多地使用昂贵抗生素等,这样不仅不利于控制感染,而且可能增加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有的临床医生凭经验用药,未做致病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加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寄生在口咽部、胃内的正常菌群受到抑制,条件致病菌、耐药菌株大量繁殖[9],当该类细菌或真菌被吸入下呼吸道时,造成支气管或肺部感染。

2护理对策

2.1 加强培训,增强防范意识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医德和专业教育,特别是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技术、医院感染等知识的培训,强化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针对高危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并组织落实。对每月医院感染监控结果进行分析讲评,让医务人员了解本病区医院感染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追踪落实。

2.2加强健康教育和呼吸道管理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及家属在术前了解手术经过及与手术有关的医疗护理知识,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调查表明[10]传统术前教育,患者虽对排痰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但术后仍有64.9%的患者不敢用力咳痰。患者对排痰的理解只是处于认知的水平,尚未发生行为改变。所以,对有吸烟史患者解释吸烟对健康和手术的危害,术前绝对戒烟至少1周以上;并解释清楚麻醉和手术引起的呼吸反应,术后可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卧床不活动对呼吸的影响,使患者认识到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

2.3 个性化排痰 术后应首先评估手术方式、麻醉是否清醒、主动咳痰的能力、效果、痰液的颜色、性质、量,以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听诊确定肺部痰液积聚部位。然后根据orem自理模式理论,按全补偿、部分补偿和辅助教育系统,制订护理计划、措施和目标[11],实现按需排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雾化吸入,方法:雾化吸入3-5分钟,间歇5-10分钟,间歇期给予扣背排痰,吸入与间歇交替,直至全部药液吸入完毕为止。腹部术后采用患者自控止痛法疗效更确切。药量合理,避免呼吸中枢、咳嗽反射中枢受到抑制,而降低排痰能力。

2.4 氧气面罩雾化 在雾化吸入疗法中氧气面罩雾化吸入治疗已逐渐取代了普通的雾化治疗。氧气驱动雾化操作简单,所需液体量仅5 ml,且雾化颗粒小,水蒸气对吸入氧浓度的影响明显减少,也减少了湿化气对呼吸道的阻力,减轻了患者的呼吸做功,避免了呼吸肌疲劳。

2.5 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选用抗生素,是降低相关感染的关键。护士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也能起重要作用。在患者用药前尽快采集病原学标本,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最有效、足量的抗生素。护士应掌握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配伍要求、给药时间,正确执行医嘱。执行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的用药知识,按规定时间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依据,以缩短用药时间。

2.6减少侵袭性诊治手段 侵人性操作破坏了机体正常防御机能,增加了感染发生途径与机会。医务人员应格掌握侵袭性操作的适应症。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等操作动作应轻柔,减少操作损伤,避免重复插管,缩短导管保留时间,做好留置管的护理。

2.7防止外源性感染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据韩黎[12]等报道,目前我国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后的洗手率仅为56.5%。目前,在洗手设施上,45%的医院在特殊环境安装了脚踏式、感应式或肘碰式水龙头。常规要求在各项操作前后按照科学洗手六步法,使用洗手液或肥皂,用流动水进行洗手,但由于护士缺编、护理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常达不到要求,护理人员依从性差。官晓庆等[13]研究表明,快速手消毒液可以直接取原液进行手消毒,与六步洗手法的效果相比,两者合格率分别为95.7%和100%,认为在手没有受明显污染时,可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或无水洗手液。医护人员为特殊传染病患者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应戴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也是标准预防中明确要求的,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皮肤黏膜有破损时,均应戴手套。

2.8 环境监测 护理人员应重视环境污染对患者造成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保持病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新鲜。适当限制陪护探视,减少人员的流动,重症监护病房谢绝陪护及探视。派专职人员定期对临床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

总之,要减少和控制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首先要求医护人员从思想上重视医院感染控制,树立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其次加强健康教育和呼吸道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袭性操作、实行个性化排痰、加强基础护理、开展环境监测、重视手卫生是关键。为了进一步做好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医院感染管理上可探讨与验证以下新思路和新方法:①将手卫生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②加强标准预防的实施,针对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开展目标监测;③加强对老年患者术后控制肺部感染的技术性研究等等。

参考文献

[1]董玉梅,靳桂明,丁进哑.等.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 3) :197-199.

[2]曾 如,钟海强,黎映静.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13):1652-1653.

[3]张吉人,蔡春林,叶圣诞.110例75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手术的临床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5.14(6):336-333.

[4]王焕秀.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J].职业与健康 2008 24(9):916-917.

[5]陈鸣,府伟灵,陈依赐.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 4) :211.

[6]陈坚.老年护理医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 实用全科医学,2007.5(2):161-162.

[7]段敏.肝脏移植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74-576.

[8]海坪.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 8(1):25.

[9]韩海英.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2,8(6) :449-450.

[10] 王丽娟,吴光煜,刘素芳,等.肺切除术后患者对排痰护理感受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57―858.

[11] 史崇清,李峥.自控镇痛患者术前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39-941.

篇9

2009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ICU共发生意外拔管9例次,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12~82岁;其中胃管3例次;气管插管2例次,气切管1列例次;尿管3列例次;意识清醒状态下4例,昏迷患者1例。意识模糊伴烦躁着4例2 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2.1

患者意识模糊伴烦躁不安是引起患者自行拔管的重要因素,本组病历4例次。此组患者均为颅脑外伤术后。意识处于谵妄状态。均未使用镇静剂,以免影响病情观察,导致此类患者拔管率较高。2.2

固定导管方法不妥

本组4例 ,3例病人为清醒患者尿管滑脱,均为导尿管气囊冲液量不足所致;1例为老年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患者作摇头动作时气管插管滑脱。2.3

肢体约束不当

本组2例

患者因约束带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未及时调整位置,双手的活动范围过大,将气管插管和胃管拔出:此组多发生于夜间,接班护士只知道病人是使用约束带的,但未及时检查,加之约束带质量不好往往能挣断约束带导致自行拔管。2.4

健康宣教不到位

本组1例 为一78岁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意识清楚。既往有手术史。患者于夜间5时自己拔除胃管,问其原因,患者告知通气就可拔除胃管。ICU因危重患者多,护理操作繁多而杂,导致护士只重视护理操作而忽视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导致病人对各种管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出现意外拔管。2.5

医疗护理操作不规范: 本组1例 为70岁昏迷气切患者,外出行头颅CT检查,途中简易呼吸气囊辅助通气,搬动患者时,因用力不匀,将患者气切管过度牵拉拔出。2.6

ICU是封闭管理

无家属陪伴,患者白天夜间无规律作息制度,夜间意外拔管高于白天,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呼吸频率降低,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CO2)潴留、血氧饱和度较清醒时低,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导致大部分患者在睡眠状态拔管。[2]2.7

护士相关因素

中午夜间护士人数少,遇抢救其他病人,不在患者床旁时,同时年轻护士缺乏责任心、慎独精神。对患者病情无预见性,易致意外拔管。3 意外拔管的危害3.1

增加患者痛苦,增加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3.2

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导致医疗纠纷。3.3

对患者及当班护士的心理影响。患者会认为自行拔管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会认为难以治愈,造成心理阴影,不利于疾病康复;值班护士因在当班期间出现意外拔管事件,心理压力很大,有的甚至采用隐瞒上报等方法,错过了最佳纠正不良反应的时机,造成严重医患纠纷。4

预防措施4.1

加强护士专科培训和管理:(1)选择自身素质好的护士轮转ICU,同时对于轮转护士进行专科理论及专科操作技能培训;由ICU专科护士承担培训任务。(2) 选出护理质量管理组长,对危重病人每天定期检查,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病人、重点环节管理。在意外拔管的高危时段,应提高警惕,加强巡视。(3) 弹性排班

对于危重患者多时,随时调动备班人员,以保证危重病人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4)

制定管道护理常规,对于新同志,做好传、帮、带,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各项护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特别是护理细节问题,不容忽视。4.2

加强护患沟通 护士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护患沟通的基本技巧,考虑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需求。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如清醒、配合患者,反复告知管道的重要性,使患者处于最佳舒适状态,必要时采用保护性约束。同时取得家属配合及理解。鼓励家属探视时间多安慰患者,主动配合医护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4.3

对意识不清、狂躁患者,在不影响病情观察情况适量使用镇静剂,减少病人的不适与疼痛感,在使用镇静剂或镇痛药物时,集中进行护理操作,使病人舒适。4.4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时,对病人高危管道正确评估、记录、并签名。同时给病人进行翻身、移动及其他护理操作时,应保护好各类管道,防止翻身时意外脱管。4.5

制定各类管道滑脱应激预案。如对于气管插管意外滑脱者,在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后,可紧急行简易呼吸气囊辅助通气。同时通知医生,必要时重新插管。5

篇10

【摘要】 目的 了解军队干部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控制措施,完善监控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性研究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2005年军干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军干病房医院感染率为9.91%。医院感染病人平均年龄78.09±7.49岁,平均住院日52天,呼吸道感染占81.41%。住院天数、肿瘤、肾功能不全、使用放疗和化疗、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胃肠道插管、使用胃酸抑制剂、使用抗生素、报病危、手术等均能增加医院感染的危险性。结论 军干病房医院感染的防控应进一步提高全员防感染意识,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和防治方法,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加强病室环境管理;加强呼吸道、留置导尿、留置静脉导管等关键部位的管理;保护患者肾脏功能。

【关键词】 军队医院;干部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防治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army cardres’wards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making out feasible controlling measures and for comsummating the monitoring system. Methods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 studies combined with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ere applied and ur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ere made to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army cardres’ wards in 2005. Results

The rat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army cardres’ wards was 9.91%, the average age was 78.09±7.49, the average time for hospitalization was 52 day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ook up 81.4%, the following played certain role in increasing the danger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renal insufficiency, radiotherapy and chemicotherapy, catheterization in urinary tract, venous cannula, tracheal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tubation, application of respirator, administration of inhibitor of gastric acid secretion and antibiotics, or being sick into death. Conclusions

Further Education on nosocomial infec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especially on the danger and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time for hospitalization should be possibly shortened; the control of the ward environ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respiratory tract,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 indwelling venous catheter as well as the renal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KEYWORDS military hospital army cardres’ wards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随着现代医学和医院的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次调查在某医院军队干部病房(下称军干病房)展开。日常综合性监测数据显示,军干病房医院感染率平均为7%~10%,远远高于医院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率3%~5%的平均水平,为此,我们开展目标监测,全面了解军干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控制措施,进一步完善监测控制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性研究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将2005年每位军干病房住院患者作为监测对象进行追踪监测。收集资料的方式包括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两种,床旁调查以询问病情、体格检查为主;查阅病历包括查阅体温单、现病史、入院诊断、病程记录、医嘱、实验室报告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分别对20名医院感染管理专家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军干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对目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评价、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 2005年军干病房住院病人中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确诊的127例医院感染病人全部纳入病例组。将同年同一科室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的住院病人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130名病人为对照组。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

2 结果

2.1 基础资料 2005年军干病房出院人次数共计1281例,其中有12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9.91%。其中有15例病人合并2个部位的感染,7例病人合并3个部位的感染,例次感染率为12.18%。127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年龄最大90岁,最小41岁,平均年龄78.09±7.49岁。住院天数最短12天,最长200天,平均住院日中位数52天。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下呼吸道84例次,占53.85%,上呼吸道43例次,占27.56%,胃肠道12例次,占7.69%,泌尿道8例次,占5.13%,皮肤软组织、菌血症和败血症、腹(盆)腔内组织各2例次,各占1.28%,生殖系统1例次,占0.64%,其它部位2例次,占1.28%。

156例次感染有73次做病原学检查,病原学送检率46.79%。其中有53例培养出病原菌,病原学送检阳性率79.45%,病原学培养结果:革兰阳性菌14株,革兰阴性菌25株,真菌12株,混合感染7例。

2.2 单因素分析 根据定性访谈、查阅文献及日常工作,确定了18个医院感染可疑危险因素,其中有12因素增加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分别是:住院天数、患肿瘤、患肾功能不全、使用化疗和放疗、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胃肠道插管、使用胃酸抑制剂、使用抗生素、报病危、手术(P<0.05 )。而年龄、患糖尿病、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心肌梗塞、患脑梗塞、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与发生医院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 ),见表1。

表1 军干病房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略)

2.3 多因素分析 将参加单因素分析的所有18个危险因素引入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住院天数、肾功能不全、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放疗和化疗。结果见表2。

表2 军干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略)

3 讨论

3.1 军干病房医院感染分布情况分析 军干病房2005年医院感染率达9.91%,例次感染率达12.18%,流行类型以散发为主。定性访谈分析军干病房医院感染率大大高于全院平均水平的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1)医院科室与科室之间医院感染漏报程度不一,部分科室漏报严重,降低了全院医院感染率水平,而军干病房漏报极少。(2)医院绝大多数科室病人平均住院日在10~20天之间,由于住院时间较短,一部分原本在住院期间处于潜伏期至出院后才发病的感染就很难被发现,从而形成漏报。而军干病房病人住院时间长,医院感染更多地在住院期间被发现。(3)军干病房大多是老年病人,机体抵抗力低下、基础疾病多而重,相对的各种治疗操作手段运用多,这是造成军干病房医院感染高发的主要原因。

本组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广,但以呼吸道为主。呼吸道感染历来是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1],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功能及粘液腺退化,且常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存在,极易并发呼吸道感染[2]。

本组医院感染病原学送检率为46.79%,需进一步提高。由于医院感染致病菌大多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且本组大多为老年病人,其肝、肾功能减退,基础疾病复杂,入院后抗生素应用机会增多、时间增长,一旦发生感染,抗生素的选择更加困难,因此特别强调先采样培养,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调整抗生素。

3.2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本研究将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基础因素、侵入性操作和药物因素三个方面。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是住院天数、患肾功能不全、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放疗和化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广泛运用于临床,为诊断疾病救治病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些侵入性操作可直接破坏人体自然免疫屏障,或者由于消毒灭菌不严而造成机体感染;住院天数长、基础疾病重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诱因;放疗和化疗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正常菌群被抑制,机会致病真菌得以恶性繁殖,最终微生态失衡,引起二重感染[3]。危险因素的研究为制定军干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3.3 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对策

3.3.1 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员防感染认识和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为此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力度,全面贯彻国家和军队《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等,适时调整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了解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和防治方法,提高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双向防护意识。

3.3.2 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住院天数是本组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医院是各种病人聚集的地方,老年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出院继续治疗,定期门诊随访,减少住院天数。为此,我们针对军干病房提出院内治疗、院外保健的设想。提倡小病门诊随访,大病收治入院,病情平稳后院外康复,以减少病人接触危险因素的机会,降低医院感染率。

3.3.3 加强病室环境管理 本组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中部分呼吸道感染与病室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密切,应控制老年病室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尤其要强调患者按病种分室收治,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病室每日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定期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房间和走廊每日湿式清扫,一旦有体液、血液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清洁。

3.3.4 加强关键部位的护理 (1)呼吸道护理,对老年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训练指导;对昏迷病人经常翻身拍背,及时吸痰,吸痰装置定期消毒,吸痰时勿损伤口腔粘膜[4]。重视老年人的口腔护理,减少口腔本身细菌定植和胃-口腔细菌逆向定值,防止细菌下移引发肺部感染[5]。吸氧病人还需每日对湿化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干燥备用,每日更换湿化瓶内的灭菌用水。(2)留置导尿护理,对需留置导尿病人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尿管与尿道连接处每日消毒擦拭,宜选用硅胶气囊导尿管。传统使用1:5000呋喃西林作膀胱冲洗,但较多研究结果显示行膀胱冲洗并不能降低感染机率[6]。因此,主张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用生理性膀胱冲洗的方法来预防泌尿系感染。当有血块、粘液或其它原因造成堵塞及用做特殊治疗等必须行膀胱冲洗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采用封闭式导尿回路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7]。在留置导尿期间应定期复查病人尿常规,监测尿白细胞计数,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留置静脉导管的护理,2002年8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布了新的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8],提出在经外周中央静脉导管时也采用最大化无菌屏障;在触诊、置管、更换敷料和导管前后洗手;局部使用透明敷料每7天更换,如使用纱布加胶带则每 2天更换。选用聚氨基甲酸乙酯或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导管或有特殊装置的导管、防止肠道菌群易位等综合措施预防[9]。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痛等症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3.3.5 保护病人肾脏功能 肾功能不全是本组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方面老年病人肾功能衰退是生理性过程;另一方面,临床在治疗用药方面应特别注意保护肾脏功能,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及提供适量的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使患者体重指数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维持在一个较理想水平,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10]。

参考文献

[1] 王江桥,李玉娟,王箭等.2406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1):33~35.

[2] 郁红梅.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469~1470.

[3] 丁艳,吴金京,尹湘毅等. 医院感染的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0): 910~912.

[4] 邓常青,邱艳群. 内科老年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05,25(10):57~58.

[5] 姚珍儿,叶赞,李晓燕.老年病人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8):56.

[6] 丁贤妹.两种留置导尿方法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8,4(4):1.

[7] 陈英,沈宏. 留置导尿护理操作技术的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4,19(18):78~80.

[8] 王宏柏.CDC关于导管相关感染预防的最新观点[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3):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