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礼仪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商务礼仪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商务礼仪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商务礼仪;微笑;着装;馈赠;宴请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248-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如何保证商务活动的有效进行成为涉外商务人员关注的话题。适宜的商务礼仪是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要素,了解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基本商务礼仪是涉外商务人员的必修课程。

一、商务礼仪的内涵和必要性

礼仪是在交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相互尊重的意愿,就是与人交往的程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时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是人类为维系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商务礼仪即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人们在商务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约束人们行为、促进商务活动发展的方式。

商务礼仪是商务人员个人素养的体现,有助于在商务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商务人员的商务礼仪体现着企业的形象,良好的商务礼仪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总体形象,尤其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商务人员还面临文化差异。因此,涉外商务人员必须要了解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商务礼仪。

二、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商务礼仪

(一)微笑礼仪

不同国家存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可能会造成沟通障碍甚至冲突,然而,在国际交往中,任何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礼仪,就是微笑。在任何国家,微笑都是友好的表现,是能够令人产生愉悦感的姿势。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微笑能够缓和商务活动的紧张气氛,还能化解交流障碍和冲突。面带微笑,表示自己有充分的信心,能够以不卑不亢的姿态与人洽谈,容易获取别人的信任,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微笑被视为商务活动的通行证。

(二)着装礼仪

一个人的着装体现了其个人的品位及修养,也体现出其对他人的尊重。在国家商务活动中,适宜的着装能够代表商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及对对方的重视,从而能够提升个人及企业形象,促进商务活动的进行。如今,随着商务活动的全球化,各个国家商务着装礼仪体现出趋同的态势,总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对于商务活动中的男士,一般要求着西装、打领带。西装颜色最好为深色:黑色、灰色或蓝色。切忌穿休闲装、运动装。穿西装时,身上颜色不宜超过三种;鞋子、腰带、公文包最好为一个颜色,黑色最佳。

对于商务活动中的女士,着职业套裙最佳。商务女士着装有六大禁忌要格外注意:忌过分鲜艳;忌过分杂乱;忌过分短小;忌过分暴露;忌过分透视;忌过分紧身。

商务活动中合理的服饰搭配对商务活动的顺利展开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参加商务活动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份、特定的场合选择适宜的服饰。

(三)馈赠礼仪

在商务交往中,馈赠礼仪是一项重要礼仪。与合作伙伴、客户相互赠送礼品,是表达友好和祝愿的一种方式,也表明了希望与对方合作的意愿。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更是如此。赠送礼品,尤其是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礼品,表达出了对国外合作伙伴的尊重和友好。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在商务馈赠方面有不同的礼仪和准则。例如,中国人讲究面子,认为礼品价值越高,越能体现自己的诚意,自己越有面子,因此喜欢赠送名烟、名酒、名表、金银等价值不菲的礼品。欧美人赠送礼品更加注重其体现出来的感情价值而非货币价值,因此喜欢赠送一些小礼品,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礼品,如食品、手工艺品、书籍等。此外,在赠送礼品时,要格外重视文化禁忌,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商务活动进行。例如,不能赠送阿拉伯人酒;给日本人赠送礼品,数量不能是4或9,最好是双数。

(四)宴请礼仪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商务宴请是必备环节,也是增进双方友谊、加强相互了解的好时机,能够有效促进商务活动的成功。中方在宴请西方客人时,要充分重视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宴请礼节差异,尊重外方客人文化习惯。宴请时,要根据对方喜好来决定是中餐宴请还是西餐宴请;中餐宴请一般选择圆桌,点菜时要点一些体现地方特色的菜肴,西餐宴请一般为长桌,吃西餐要讲究就餐环境:精美的菜单,迷人的气氛,动听的音乐,优雅的进餐礼节。中国人在宴请中喜欢劝酒,而且认为喝的越多越能体现感情深,然而,西方宴请礼仪中不提倡大肆饮酒,而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以酒助兴即可。此外,还要格外注意用餐中的文化禁忌,如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禁食猪肉;一些国家的人不吃动物内脏等。在宴请国外客人时,必须对其国家用餐文化及个人喜好有充分了解和准备,才能避免产生误会和冲突。

三、总结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适宜的商务礼仪对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微笑、着装、馈赠和宴请礼仪是商务礼仪中最基本的方面,商务人员要根据交往方文化特点,在这些礼仪方面格外注意,避免因文化、礼仪因素而影响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

参考文献:

[1] 辇玉杰.山东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2

商务英语翻译是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完成关系着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友好往来,同时也是展示我国企业文化和素质的重要渠道。基于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出现了多样化的差异,这必然会给商务英语的翻译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做国际商务翻译工作时,能够准确地传达不同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以减少文化差异对译文理解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就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文化差异影响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关键词:

商务英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体现,商务英语也不例外,因为国际商务活动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无论是奈达的“意义相当”和“文体相当”论,还是方梦之的翻译四层次论,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务英语翻译,同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一样,都是把一种民族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民族文化中的跨文化交际形式,其中的文化因素不可忽略。笔者从商务英语中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入手,分析商务英语语境下文化因素的表现方式和翻译策略。文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每一类文化都有其不同之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因为不同的教育经历、社会和工作经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事物认识的差异

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国度,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同,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意思,因此,做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对这些敏感的词汇格外注意。例如,由我国生产的著名电池“白象”,翻译为英语应为“lion”,很受消费者认可。但是,如果翻译为“WhiteElephant”,西方国家的消费者就会把这个看成很一般的东西,失去了品牌的含义。将“亚洲四小龙”译为英语就是“FourAsianTigers”。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看来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是邪恶的怪物。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

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的国家历史发展的独特性,而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又造就了风俗习惯的不同,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要对这一点额外注意。如在西方一些国家,蓝色往往代表着忧郁的意思,美国人就把心情不好的星期一看作“BlueMonday”,还有一些国家如埃及人和比利时人把蓝色看成了倒霉的颜色。但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商标“蓝鸟”(BlueBird)不能理解为“伤心的鸟”,这是因为“bluebird”在西方的文化含义是“幸福”,当然,乘坐“Blue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就很少知道自己身在“幸福”中了,大概只是知道自己坐着世界名牌汽车,考虑的只是自己的身份象征而已,更不会联想到“忧郁”、“倒霉”了。又如,“十三”被西方人看作不吉利的数字,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缘于基督教传说,所以对“十三”这个数字非常避讳,中国人对此却不大在乎。

三、商务礼仪的差异

在商务贸易往来中需要重视商务礼仪,良好的商务礼仪修养可以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促进双方的友好沟通与交往。各国的商务礼仪是受本国文化影响的,因此,中西方的商务礼仪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中国人在商务贸易中为了表示客气和热情对给对方发烟或者敬酒,但是西方人却不太喜欢,因为他们认为吸烟对身体的伤害较大,应该避免吸烟。其次,中西双方在接受旁人赞美时的表态也是不同的,中国人对于别人的赞美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大方的接受。商务礼仪关系着商务往来双方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了解各国不同的商务文化能够有助于在商务活动中采用正确的商务礼仪,促进双方友好沟通,为商贸的成功奠定情感基础。

综上分析,商务英语翻者需要在充分理解文本含义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项因素,运用必要的逻辑推理和引申,翻译出文本思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因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减少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不利影响:

首先提高专业素养,重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的翻译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商务贸易的成功与否,因此,翻译人员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差异性的敏感度是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只有当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意识,能够准确把握对方的商务文化、礼仪文化等,才有可能使翻译到位,促进正常的商务往来,因此,翻译人员在每一次的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都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翻译前要翻阅各种资料准确把握对方的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礼仪文化等。在此基础上,翻译人员翻译时可以较好的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尊重对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保障不会因为文化冲突而使双方关系不和谐。

其次掌握翻译的技巧

翻译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传播者、传播渠道及被传播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普通传播过程相比,操作者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文化转化码,以达到两种语言所表达含义的一致,所以翻译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如针对某些特有词汇,可以进行恰当的释义性翻译,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商务英语句子结构,努力做到句式规范,体裁正式。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按照原文上下意思、逻辑关系以及译文句法特点和表达习惯,有时增添原文字面没有呈现但现实内容已包含的词汇,或者减去原文虽有但译文说话表达用不着的词汇。如“所有现金盈利,均须缴纳所得税”翻译为“Allcashbonusshallbesubjecttoincometax”等。

最后避免本土文化失语,寻找中西文化契合点

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过程,既是一个吸纳、融化外国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扭转本土文化被西方文化殖民的尴尬“失语”局面的过程。面对文化差异,译者应当力求寻找中西文化的契合点,在表达上寻求对等语,避免简单使用同一语而掩盖本土文化的话语权。其实,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并不妨碍商务英语的译者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寻找一个契合点。如果这个契合点是两种文化的交融,那是最理想的。即便很难找到理想中的契合点,译者也应采用灵活的方法,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地接近,或是通过其他手法使带有异国情调的元素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比如,将商标“zephyr(西风)”翻译成“和风”。而面向社会征集英文商标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厂家最终选定的是“GoBelieve”,也是找准了中西文化切入点的例子,“GoBelieve”不仅发音上与“狗不理”契合,而且足以让英美人产生值得信赖的美好感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要在充分了解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的基础上,不断学习英语翻译的理论知识,避免本土文化失语,寻找中西文化契合点,加强英语翻译实践操作,逐步摸索出商务英语翻译的工作技巧,把因为翻译失误和商务合作不愉快导致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作为语言工作者和翻译爱好者,不仅要积极吸收外国、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而且要肩负起维护和传播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学颖.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信息对等与文化色彩[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142-143.

[2]赵翔.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与文化差异[J].考试周刊,2009(10):43-44.

[3]翁凤翔.当代国际商务英语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商务谈判 礼貌原则

[中图分类号]F7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11-02

一、中西礼貌原则的内容

礼貌原则是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制约规则,也是研究语言交际的理论基础,同时礼貌原则的提出也因受到文化的影响而体现出不同的内容。1967年,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了自己的礼貌原则, 也称为“合作原则”。其中,要求沟通双方说话的内容要真实切题,简明扼要而又充实,不空洞,对人们语言交际中的数量、质量以及方式提出要求。此后,英国语言学家Leech又对合作原则进行批判发展,提出了礼貌原则,成功地解释了人们表达意图方面语言的间接性,弥补了合作原则所未提及的内容。“礼貌原则”的内容为:得体准则(tact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maxim)、谦虚准则(modesty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maxim)、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1]内容概括起来突出了宽容利他的主题思想,以减少双方分歧,力求达到双方一致,获得对方信任,推进合作,最终实现长远利益。

中华文化一直将追求“礼仪之邦”作为其文化的目标之一,就礼貌原则而言,我国语言学家顾日国(1992)提出了汉语中的交际准则,包括:贬己善人、称呼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雅言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2]他认为,汉语中礼貌的四个基本要素为: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和温文尔雅。无论是西方的礼貌原则、合作原则还是汉语的礼貌准则,都体现出“得体”二字,是人们交流尤其是在商务谈判中需要坚持的思想和原则。才能实现双方友好合作,要以长远利益作为最终目标。

二、商务礼仪体现礼貌原则

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行为、习惯及处事方法。怎样为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做到平等互利、不卑不亢,怎样营造和谐的谈判气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合理的商务礼仪是最直接的体现。

(一)商务团队的良好气质

一个团队反映的气质显示整个团队的涵养及整体素质。首先,谈判人员的仪表就是气质的直接体现。得体的仪表不仅是对对方表示尊重和重视,也是礼貌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具体体现。好的团队形象反映了尊重他人、温文尔雅的礼貌原则。因此,谈判人员一定要穿着整洁、庄重,形象要得体、大方,符合身份及性别。同时,姿态动作也要有所讲究,即使是处于优势的一方,也不可在谈判中显得傲慢自大,盛气凌人。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相互交换名片的过程都要真诚热情,即使是握手的细节也不可忽略。握手时力度适中,目光专注,将诚恳严肃的态度传递给对方。坐姿更应该端正平稳,切忌摇头晃脑,伸懒腰或抖动腿等。

(二)谈判环境的布置

谈判环境的布置也是影响谈判效果的重要方面。比如周围环境嘈杂、座位极不舒适、谈判房间温度不适,或者不时地有人进进出出、各种手机电话铃声骚扰等,在这样的环境下谈判,无疑会影响谈判者的注意力,引起谈判双方情绪烦躁,从而导致谈判的失误。反之,谈判场所周围环境肃静、幽雅,装饰陈设高雅明快、空间宽阔就会使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谈判的效果可能就大为不同。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有些谈判方会拿特殊的环境作为一种影响谈判效果的手段和策略使用。例如,让对方的主要人员坐不够舒适的座位或让其面对刺眼的阳光来影响视线和心情等等,以此来动摇对方的决心。不过这样的方式是很冒险的手法,也许会导致谈判的彻底失败。

(三)了解不同的日常交流方式

商务礼仪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还包括了解和尊重双方的日常沟通方式,如问候语、告别语等。对于中国人而言,常用的问候语:“吃饭了吗”“去哪儿”等是我们交流的开场白,也体现了熟人之间的亲密随和。但“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这样的问候方式会使英美人觉得难以接受和莫名其妙,似乎还有些探听隐私之嫌。在告别方式上,中国人习惯说“我有事要先走了”,但“I must be off now”这种表达可能会让西方人觉得不够礼貌,他们常用的告别方式是说“See you. Good-bye”,问候表达用Good morning/How are you doing等。

(四)馈赠礼品

谈判双方在相互谈判和交往过程中,也可以互相馈赠礼品以表示友好和热情,这是谈判成功的策略,同时也是礼貌原则在商务礼仪中的很好体现。在国际性的商务谈判中,互赠礼品同互致问候一样,是双方友好交往的必要手段。但由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在赠送礼品上必须有所了解。送什么、怎么送是需要准备好的。比如,法国只有在葬礼上才用,所以不能送给法国人。酒不能作为礼物送给阿拉伯国家的朋友。伊斯兰教国家忌讳猪,瑞士忌用猫头鹰,美国忌讳蝙蝠等。我国不喜欢送梨或钟,因为梨与“离”同音,钟与“终”同音,都是不吉利的字眼。送礼不当,极易引起误解,导致不良的效果。另外,一般地讲,送礼价值不宜太高,选择具有一定纪念意义、有民族特色的礼物会让对方容易接受。

三、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的行为表达

商务谈判是一个通过智慧沟通获得双赢的过程,如何能让双方心平气和,遵守诺言,诚信相待,顺利推进谈判呢?除了以上我们提到的礼仪要求还有许多方式和策略直接影响谈判的成效。

(一)礼貌得体的语言

谈判双方语言及表达策略的运用对推进谈判是至关重要的。其一,谈判语言要温和、委婉。温和、委婉的表达方式显得更温和文雅,使对方容易接受,在体现谈判人员良好修养的同时也可以缓和气氛,避免误解和矛盾。职业委婉语中的engineer一词就常常被人们用来称呼一些普通的职业工作者,以表达对普通从业者的尊敬,如dry cleaning engineer(dry cleaner),automobile engineer(mechanic)等。在英语表达方式上中,诸如:“I’m afraid”“we would suggest”,以及疑问句、虚拟语气和语言的转折策略“but”“however”等都是谈判中常用的委婉语,这些词能在内敛谦虚的语句中表达否定的含义,同时又能保全对方的面子,让人更容易接受。从以下的三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差别。

例1:I am afraid we can not agree to your request.相比We can not agree to your request.

例2:Can I have your latest catalogs with detailed prices to take home for a closer examination?[3]相比I want to have your latest catalogs with detailed prices to take home for a closer examination.

例3:I have fully understood your idea,and also completely agree with it.However,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work it out at present.[4]

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用词的选择就要考虑到:如不发达国家就常用undeveloped countries而不是poor and backward countries。委婉的语言能为双方带来一种愉悦的心情,创造和谐快乐的氛围,为促成合作的成功提供重要条件,否则就会给对方留下无礼粗俗的印象而影响谈判的进程。

其二,除了委婉语的使用,谈判语言表达的得体还体现在考虑对方立场,少表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这也是慷慨诚实准则的具体体现。这样的策略有利于表明与对方合作的诚意,以及大度的做事风格,由慷慨真诚而发展到相互认同和信任,最终实现互利平等和双赢的局面。以下两种沟通方式就充分运用了上述原则,使交际双方在心理上更认同。

例如:“It is a pleasure for us to sign such a sales contract with you”相比“We are happy to sign such a sales contract with you”。

(二)学会聆听

人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国际性的谈判中,谈判人员需要对对方的许多方面进行事先了解,如文化背景、企业实力、资金状况、谈判方向等等,但有些却是无法事先了解的。因此,在谈判中成为好的聆听者是非常重要的。聆听集中体现了礼貌合作的原则,体现双方相互尊重、诚恳相待的做事态度,其实更是洞悉对手心理活动,了解对方具体性格、做事风格、习惯以及利益重点的摸底过程。通过聆听,可以揣摩对方的谈判经验能力、诚实度,揣摩对方是否值得信赖,是否可以遵守诺言,从而获得更多信息。如果在对一方的具体想法不太了解的情况下,通过摸底,可以初步判断对方对双方合作报有多大的诚意,探求对方所要坚持的原则以及哪些方面可以做出让步等。

(三)谦虚而有自信

礼貌原则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谦虚原则。谈判双方通常在实力背景方面有强有弱,但平等互利始终是贸易合作长久发展的前提,所以谈判双方保持谦虚和自信的心理,无论是处于优势或劣势的情况下,对于赢得对方尊重及谈判的成功把控,显得弥足珍贵。但分寸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过分谦虚会让一方觉得对方团队要么底气不足,要么就是诚意不够。过分自信,也会让一个团队显得自大而失稳重。所以,谦虚和自信不等于自卑和自大。在谈判过程中,过多地使用祈使句和肯定句会使语言显得生硬自大,气势逼人,违犯谦虚的礼貌原则。所以,在谈判中要尽可能把祈使句和肯定句转变为疑问句形式来表达。例如,“Will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就比“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显得更客气、谦虚而不失自信。

(四)热情赞扬策略

礼貌也体现在人们待人接物的情绪态度上。国际性的贸易谈判双方人员多数都并不熟悉,公事公办,都有陌生之感,但这样的氛围对促成成功的谈判和合作是不利的。人容易受到情感影响,所以双方就需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进行谈判。谈判前后的热情赞誉就是有效的方式之一。例如,中方人员询问:“Mr.Baker,what has impressed you most during your stay here?”对方可以回答:“Many things have impressed me deeply,the long history of China,the hospitality of Chinese people,Chinese food.Of course,our successful business talk has impressed me most.”[5]

(五)做好谈判记录及签署书面协议

谈判是双方为了实现相互合作而进行的协商过程,但光在口头上达成一致的协商是不可信的。首先,再聪明的大脑也无法准确记录那么多详细的信息和数字,并且仅用道德标准来约束谈判双方遵守承诺也是不现实的,尤其在出现纠纷的时候,准确的文字记录、协议或合同才是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形式和证据。同时,书面的承诺更能体现合作双方相互尊重、重视,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为进一步合作奠定扎实基础。

四、礼貌原则与文化差异

礼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世界各国都有着不同的礼貌原则,反映不同的地域、历史、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国际商务谈判是跨国界的活动,那么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环境及价值观念对谈判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礼貌原则,它影响着人们理解问题的方式,影响人们衡量问题的准则。

在几千年儒家思想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整体上体现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注重集体的利益,社会交往中则注重的是“情”。相比而言,西方文化则更多地体现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追求个人独立、平等、自由以及利益,社会交往中侧重的是“真”,主要是表现在语言表达的直白。例如对欧洲人及美国人来说,在谈判中,他们喜欢直接陈述自己的要求和喜好,语言简洁而直接。相比而言,亚洲国家比如日本人、中国人都显得谦虚谨慎,好面子。总之,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貌原则也因谈判对手的不同文化背景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及侧重点,这需要商务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真正做到以礼服人。

【参考文献】

[1]Leech G.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 Inc.

[2]顾日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

[3]梅德明.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8.

[4]曹菱.商务英语谈判[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张翠萍.商贸英语口语一本通[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篇4

关键词: 商务礼仪 未来职业 职业教育

中国一向是礼仪之邦,礼仪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会见亲朋好友或者是与人打交道,都离不开礼仪。礼仪被认为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一个人若毫无礼仪可言,那么他在学习或工作时都将不会很顺利,因为没有人愿意和这样一个人相处。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的重要性。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所谓礼仪,就是人们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而研究礼仪,遵守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个人修养、风度和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与尊重程度。礼仪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严,增强人们的尊严感;其次,它有助于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在国际商务交往中,遵守国际惯例和一定的礼节,有利于公司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貌;最后,健康、必要的礼仪可以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广交朋友,避免隔阂和怨恨。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彬彬有礼,待人接物恰如其分、诚恳、谦恭、和善,必定受到人们的尊重。

一、塑造形象,赢得赞誉

商务礼仪能展示企业的文明程度、管理风格和道德水准,塑造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一个人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誉。现代市场竞争除了产品竞争外,更体现在形象竞争。一个良好信誉和形象的公司或企业,容易获得社会各方的信任和支持,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重礼仪,既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又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比如,工作时间应穿着职业装,男性以西装为宜,西装的口袋里不得乱装杂物,以免变形,影响形象。从礼仪的角度看,着装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穿衣。它是着装人基于自身的阅历修养、审美情趣、身材特点,根据不同时间、场合、目的,力所能及地对所穿的服装进行精心的选择、搭配和组合。在各种正式场合,注重个人着装的人能体现仪表美,增强交际魅力,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愿意与其深入交往,同时注意着装也是每个事业成功者的基本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商务礼仪已经成为建立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商务礼仪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个人的素养,比尔·盖茨说: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可见一个人的素养对企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在不同的交往活动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而面对不同的人怎样进行交往是一门艺术,如何让人感到舒服,却又没有拍马屁的嫌疑是非常关键的。最后便是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

二、传递信息,展示价值

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便代表整体,个人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是企业的典型活体广告。礼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规范各种行为。商务礼仪可强化企业的道德要求,树立企业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道德是精神的东西,通过人的言行举止,通过人们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原则与态度表现出来。商务礼仪使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具体化为一些固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对这些规范起到强化作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既体现了企业的道德观和管理风格,又体现了礼仪的要求,员工在企业制度范围内调整自己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在固定的商务礼仪中自觉维护和塑造着企业的良好形象。比如,举止大方得体,态度和蔼端庄,精神饱满自然,言行检点。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规,任何失礼或不合礼仪的言行都会被视为有失体面。说话客气,注意身份,说话时神情矜持和蔼,面带微笑。随便与人攀谈是失礼行为,萍水相逢,应在有人介绍后方可交谈。

三、沟通感情,协调人际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形成,各国间的联系加强,商务往来增多,如何才能在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除了需要卓越的能力外,还要掌握有效沟通技巧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优雅的企业形象,此时,商务礼仪便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商务往来中,任何一个表现都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

良好的礼仪可以更好地向对方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她往往决定了机会是否降临。比如,在公司,你的服饰适当与否可能就会影响到你的晋升与否和同事关系的好坏;带客户出去吃饭时你的举止得体与否也许就决定了交易的成功与否;在办公室不雅的言行或许就使你失去一次参加老板家庭宴请的机会……这是因为礼仪是一种信息,通过这个媒介表达出尊敬、友善、真诚的感情。所以在商务活动中,恰当的礼仪可以获得对方的好感、信任,进而推动事业的发展。人是不能脱离集体或组织单独存在的,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能稳定、和谐。管理教父杰克韦奇说过: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现代社会是一个沟通的时代,沟通不再是一个谈判家的专利,而是每个人必备的能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快乐生活的源泉,更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工作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与人沟通及沟通的效果如何,一个人即使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管理技能,如果缺乏沟通能力,也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交流有利于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有助于增进互相之间的理解与融洽。

四、守约遵时,恪守信用

参加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过早抵达,会使主人因准备未毕而难堪;迟迟不到,则让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因故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与人约会不能失约,不能超时,失约和超时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承诺别人的事情不能遗忘,必须讲“信用”,按时做好。

有人说礼仪是繁琐的,是无用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一个毫无礼仪可言的蛮邦外夷是会被看不起的。懂礼仪代表一个人会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敢说其自私与否,道貌岸然与否,但总体来说显示其较高的道德修养是必然的。换句话说,礼仪显示出一个人的城府,成功人士最终都是要学会礼仪的,因为这样才能表现其地位与荣耀。不懂礼仪的民族终究会走向灭亡,因为没有哪一个民族喜欢与野蛮人打交道。学习礼仪是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一门学习课程,知书达理的人总是会赢得别人的好感,在成功的道路上也能走得更顺利。

从古至今,我国的礼仪规范就是中华特有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礼仪,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具有不衰的生命力。商务礼仪在中国日益重要。在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谁能入乡随俗或者说尊重对方的礼仪,谁就能生存得更好。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产品数量成倍增长,第三产业蓬勃兴旺,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需要学习、遵守一些现代商务礼仪规范,熟悉中国商务礼仪,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礼仪和禁忌,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创造轻松愉快的商务环境。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商务文化;跨文化交际

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虽然广大外语教师已经意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外语教学已经基本从纯语言教学转入语言与文化并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跨文化交际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商务英语教学重商务轻文化的观点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目前商务英语教学受诸多条件限制造成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已进入一个关税和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的“后过渡期”,将在商业、运输、金融、旅游等多个部门逐步兑现市场开放的承诺。这意味着外国的商品、公司将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也将获得世贸组织成员所有的权利,可以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这就要求有大批精通外经贸的人员从事相关的工作,这无疑给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即培养通晓国际商务规则、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能够无障碍沟通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领域是至关重要的。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是对文化现象、模式、特征以及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洞察和批判性的理解。由于民族、历史、地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交际的双方会产生语言间的差异、异质文化的冲突和误读。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语言使用越来越多地脱离本族语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在非母语文化中被再语境化,此时的语言与一种不同于本族文化的文化发生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一种新的交际模式。使用该语言进行交际的人们有意无意地采用自己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交际方式,使得交际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有所不同。有着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时,便需要克服两种文化之间的障碍,共同达到各自的目的。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也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因此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它。在进行商务英语交际活动时,应该对语言所呈现的文化要素加以分析和对比,把握不同文化意识的相互渗透,加强商务文化信息交流,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和传递商务信息,真正培养语言文化素质,更好地为商务活动服务。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进行商务活动时不熟悉对方的社会文化语境必然会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用语失误,下面以商务活动中常见的几个环节具体说明。

(一)商标和商业广告中的文化影响因素

一个成功的商标译名应该能吸引目的语消费者,激发其美好的想象与购买欲望。但很多商标在翻译时却往往因为没能做到“入乡随俗”,出现语用失误,而导致品牌竞争力的降低。比如说“白象”方便面如果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英美国家的人就很难接受,因为“a white elephant”是英语中的一个习语,意思是“烦琐无用的东西、沉重的负担”。如果“白象”方便面译成“White Elephant”出口到这些国家,岂不是一大失误。如Coca-Cola最初进入中国时译为“口渴口蜡”,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语言文化习俗,因而无人问津;后来改译为“可口可乐”,既保留了原词的音节和响亮,又符合中国的语言文化,最终成为全球十大商标榜首,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由此可见,商标语言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商务活动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各国的跨文化差异,避免语用失误。

(二)商务接待活动中的文化影响因素

接待客户是国际商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如何使用礼貌用语,给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影响,除了仪表、仪容以外,语言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但由于跨文化意识的欠缺,不少商务人员把本族的价值观作为商务活动的标准,不可避免会造成语用失误。如在机场接待外商时说:“You have had a long and hard journey.Please give me your luggage.”通常会使对方感到吃惊甚至不悦。因为西方人普遍崇尚独立精神,视过多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帮助为耻辱。可见,在国际交流中,得体的表达十分重要。

(三)商务谈判活动中的文化影响因素

在谈判过程中,商务人员要面对不同的客户,他们的文化背景、谈判方式、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都是不容忽视的。如美国人喜欢开门见山的谈判,讨厌迂回漫长的交谈;而日本人则往往采取委婉的方式,有时会让对方摸不着头脑等。倘若不了解不同国家的礼仪习惯,那么在商务谈判时就可能会出现社交语用失误,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的结果。

(四)商务函电活动中的文化影响因素

商务函电作为最主要的、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涉外文书,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商务函电教学中,要严格按照应用文体的格式和语言特色去写作和翻译,还要注意区别不同场合对不同问题语气的应用。此外,一定要注意在不同商务文化中词汇、句法和信函形式上的文化差异。如在函电结尾说:“在你方便的时候会见。”对美国客户可译为:“Let’s meet at your convenience.”而对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客户却不宜用convenience,因为在其文化里,该词还有“厕所”的意思。适当得体的商务函电,往往能够确保国际商务交往愉快、顺利地进行。

三、如何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篇6

关键词: 语用学 商务英语教学 语用差异

引言

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语言教学分支,ESP(专门用途英语)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与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李红,2001(1):40-42),有突出的目的性和特殊性。ESP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是英语在不同专业范围内的语言变化,其教学不仅包含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还有明显的职业内涵,是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

为了应对国际贸易往来中的业务要求,商务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应运而生。商务英语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吸收了一切与商务相关的领域(经济、管理、法律等)的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学科,也属于应用语言学(Hutchinson Waters,1987)。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讲,商务英语是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从内容而言,商务英语又与商务场景紧密相连(王兴孙,1997(1):24-28)。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国际化,各个行业中对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专业英语人才被期待初出茅庐便能立即承担与专业紧密相连的工作任务。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综合的语用能力。

1.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学基础

语用学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Charles Morris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而其作为一个独立分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沈家煊,19961-5),随后相关教育学者才逐步认识到语用学的价值和培养语用能力重要性。

我校是外语类五年制高职院校,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职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牢固、社交能力强,能从事外贸业务和外事活动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教学与语用学的密切关系。从市场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商务人才迫切需求,也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语用能力可理解为识别语境并在语境中准确理解别人得体表达自己的能力(何春燕,2011:65)。语用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用语言能力,即能够根据语境正确使语言规则遣词造句;二是社交语用能力,即能够遵循语言用的社会规则得体使用语言。

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可以从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培养商务英语语用能力两个方面来着手。本文着重从语用差异和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语用对等翻译等方面分析语用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策略。

2.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差异

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语用意识,虽然语言能力强,但语用能力欠缺。在商务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于母语中的语言规则表达习惯、思维方式甚至价值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对方容易发生冲突,直接影响商务交际的效果,造成语用失误。为了避免产生语用失误,我们要以语用差异为前提,设计教学思路与策略。

2.1从语法差异出发,掌握专业术语。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规则,商务英语有其特殊的专业词汇、文体特点和翻译方法,掌握这些才能在不同的语言规则中自如切换,才能准确、专业地表达自己在商务往来中的意愿。在商务环境中使用的术语也叫“行话”,可以使贸易双方迅速建立联系,找到心理归属感,掌握这些特色的常用语无疑是学生今后在商务场合游刃有余的基石。商务英语中较多使用专业缩写语、有一词多义现象和常用短语。

行业缩写词的使用具有明确的专业特征,是区分语用环境的标志。比如价格条款中的FOB(Free on Board离岸价)、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价)、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到岸价)、L/C(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等。这些缩写词在句子中要一眼辨认出来:

The terms of payment is confirmed as irrevocable L/C. 付款条件确定为不可撤销信用证。

It is better for us to adopt D/P or D/A. 对于我们来说最好是采用付款交单或承兑交单方式。

商务英语其独特的行业特点,使得许多日常用语用于这个语境中便有了新的、特殊的意义。翻译这些专业术语时,一定要具备商务理论和实务等方面的知识,才能使原文内容得以真实再现。这就要求我们掌握这个语境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准确把握词汇的含义。以一些常用单词为例,我们做出以下分类进行对比:

商务英语中常见短语有:Terms of payment 支付条件、trial order 试销订单、net profitable净利润、gross profitable纯利润、all risks一切险、extraneous risks附加险、accept a claim同意索赔、with recourse有追索权,等等。掌握了这些常用短语才能在商务信函或者邮件往来中顺利沟通,愉快交流。理解了这些常用短语的意思,才能正确把握句子的意义,例如:

As for the terms of payment, we usually require confirme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payable by draft at sight.

至于支付条件,我方通常要求保兑的,不可撤销的,凭即期汇票支付的信用证。

This is a trial order. Please send us 35 sets only so that we may tap the market.

此系试销订单。请先发来35台,以便开发市场。

2.2从语言差异着手,做出等效翻译。语用翻译是一种等效翻译,就是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学的不同层面,不拘泥原文的形式,用与原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话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力求等效,必须注意原文的语用含义。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是:礼貌,正确,清楚,简洁,具体和完整。原则运用得成功与否,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务活动的进程甚至交易的成败。因此,我们要减少母语和媒体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干扰和影响,在商务英语这个语境中以最贴近、最自然的方式进行等效翻译探索。

商务英语翻译的对策是:遵循商务英语翻译原则,熟悉掌握有关专业术语,寻找中西文化的切合点,培养跨文化翻译的意识,准确传达事实,满足公函文体特征。对于不够熟悉的专业术语,我们要去查阅相关商务领域的词典,做到词语相当,即译文措辞、语气、格式等方面都应尽量保持原文的文体和语言特色。翻译的译文要意义忠实完整,术语具体精确,语句简洁得体。以商务信函的翻译为例,体会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1)表示抱歉:

Much to our regret, we have to complain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se machines which seems to fall far below the standard our customers expect. 我们非常遗憾,不得不致函向贵方提出投诉,因为这些机器的质量远远达不到我方客户的要求。

(2)支付方式

In order to conclude this transaction, we are prepared to accept payment of 50% by L/C and the balance by D/P at sight.对于这些标准包装,我方准备接受50%用信用证,余额部分用即期付款交单方式支付。

(3)关于保险

We have insured all future shipments of hand tools made by you from your warehouse in Dalian to our warehouse in NY under an open policy for the total amount of USD 120,000. 我们已经根据总保额12万美元的预约保单的规定,对今后你方生产的手工工具的每批运输办理从你方大连仓库至我方纽约仓库的保险。(尹小莹,2004)

2.3从文化差异导入,进行顺畅沟通。商务从业人员往往由于忽视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以致理解和表达都有错位,这反映了其商务英语语用能力较弱。我们在商务交往中要注意见面语、发问语、受礼语、宴请语、道别语、致谢语的差异。此外,面对赞誉的反应语的差异、数字运用的差异、动植物象征意义的差异和色彩象征意义的差异也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首先,学生要了解不同国家的宗教特点和风俗习惯。例如:从事商务工作的小张去中东地区某国家进行商务活动,在商务伙伴宴请时,习惯性地用左手接过对方递过来的饮料,却使对方脸色大变,很不高兴。原来在伊斯兰教国家,左手接食物是不洁的、不礼貌的象征,这一点如果提前了解就会避免不愉快。

其次,关注联想差异。在商务宣传中,要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顾客对于同一商标中动植物形象的不同喜好。比如:“我国的“金鸡”鞋油,出口到英美国家把商标翻译成“golden cock”销量很差,经过用户反馈后把商标重译成“golden rooster”销量就好了很多,这正是因为“rooster” 比“cock”这个词在英语中更文雅更正式。还有“莲花”商标,莲花“lotus”在汉语中是一个圣洁纯美的形象,出口日本的话,日语中的莲花形象污秽不洁,如果直接翻译,势必影响品牌形象和商品销量。除了动植物形象在不同文化中的理解不同,颜色和数字的感受差异也要引起我们注意:英语中受宗教的影响,“13”被认为是一个不祥的数字,而我们中国人则讨厌“4”,喜欢数字“6”、“8”;我们喝的红茶在英语中变成了“black tea”,而我们说的“眼红”、“红了眼”要翻译成“green-eyed”。

再次,在商务接待中我们要了解思维差异。不同国家的人待人接物的方式不同,这源于大家的思维和情感表达不同。我们中国人总是很热情和谦虚,有时无形中会把我们所认为的体贴强加到商务伙伴身上,在竭尽全力表达接待方的热情与好客时,往往忽视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例如:在机场迎接外商合作方,接待方上前握手就说:“长途旅行之后您一定累了,我们直接送您去酒店。”接待方想用这样体贴的安排来表达中方的热情,而外商却有些不理解,或许还会感到不悦,外商的习惯往往是抒发一下自己对这次愉快旅行的个人感受。商务接待有时还会有礼物相赠,那么习惯的做法是不再自谦为这是什么薄礼,而是不妨指出这是我方精心准备的礼物,希望对方喜欢;我们接到礼物时也可以当面欣赏并赞美。

3.综合培养商务英语语用能力

鉴于商务英语及其课程特征,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时要做到:探讨和分析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突出语言交际功能;把语言和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要分析学生将来会遇到的商务交际情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及特定环境,从而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包括他们缺乏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哪些知识和技能应该先学,哪些应该后学,哪些是他们喜欢的方法等。师生共同处于语言交际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完成或解决各种现实工作中的任务和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3.1以礼貌原则为标准,重视商务礼仪的养成。在商务交往中讲究礼貌,不仅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的新型关系,而且能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冲突。要形成商务礼仪规范,就要了解东西方礼仪的差异:东方礼仪重视长幼有序和血缘关系,提倡谦虚、含蓄,追求心态平和、满足现状,但在强调共性的时候忽略了个性。然而,西方礼仪崇尚个性发展,倡导遵时守信及遵守社会秩序,主张自由、平等、开放。这里我们要提到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我们除了要满足商务伙伴渴望被肯定、尊重和赞美的愿望,保全对方面子(face-saving),还要从自身修炼,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因此在商务交往中,我们要遵从国际礼仪规范,处处以一个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衣食住行”。

“衣”即要注重穿着得体,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变换自己的服装,商务场合对男士和女士的发型、服装款式、鞋子样式、整体色彩和化妆、配饰等都有具体的规范,让学生谨记这些才会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自我形象的塑造。“食”指的是餐桌礼仪,包含宴请时的座次安排,酒水的饮用习惯差异,西餐时的刀叉使用和摆放,进餐时的礼仪习惯等。“住”指的是在商务接待中安排住处也要考虑到客户的习惯和隐私。“行”包括从业人员自身的走姿站姿等身体语言,接待外宾时能做到不卑不亢,举止得体。

3.2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支撑,渗透情景交际教学理念。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以言行事,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是句子或其他任何表达手段,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言语行为的特点是说话人通过说一句话或者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者若干个行为,而且这些行为的实现还可能给听者带来某些后果(Sbisa,2007:461-73)。从事商务工作避免不了和客户进行交流与合作,那么如何使自己的意图更好地为对方所接受,如何在交际中准确把握对方的用意,快速知晓言外之意而尽快促成谈判与交易是我们需要不断演练和揣摩的。基于这个原则,采用情景交际教学法就显得必要和实用了。

情景交际教学法是语言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互动性强的、学生参与度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的课堂中进行商务实训课程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时我们多采用这个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例如:在商务礼仪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搭配适合商务场景穿着的服装,讲述化妆的步骤和要求,展示得体的坐姿、站姿、走姿等;在商务谈判课堂中让学生分组来进行模拟谈判;在商务实训课堂里让学生模拟招聘会的现场,递交自己制作的求职简历,提早进入面试场景,等等。当然,课内的时间是有限的,随着近些年商务英语技能大赛的兴起,我校经常举办学生商务英语技能大赛,如:模拟招聘会活动、商务知识竞赛、商务礼仪讲解与展示大赛、商务谈判模拟比赛等。这些活动使学生把教材上的知识和作为一个职业人所应具备的素养联系起来,商务英语学习的实用性无疑是大大增强。我校不断地探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的商务英语技能大赛,全面贯彻情景交际教学理念,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室。

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在2006年以前只是各个英语院校中的一个就业方向,自2006年教育部批准试办到2012年被列入教育部本科基本目录,至今已走过了九年发展壮大的历程。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积极发展,并以更为突出的职业化技能教育特色培养着即将面向工作岗位的商务技能型人才。为了与职业岗位实行较好的对接,我校积极制定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大纲和职业规划,注重选编教材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侧重学生语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拓展学生商务实习基地。

商务英语的学习热潮已经渗透到我国社会行业中的各个领域,在学校、在企业、在涉及外语外贸的相关部门中,商务英语水平测试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升学与就业依据。由此而盛行的测试形式除了我们熟知的商务英语考试BEC(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以外,还有托业TOEIC(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博思BULATS( Business Language Testing Service)等把英语作为商务往来中的工作语言的语言测试体系。因此,在加强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基础上,获得相关资格证书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崭露头角就不是一件难事。

参考文献:

[1]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1):40-42.

[2]Hutchinson.Waters.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A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Sbisa, Marina. How to Read Austin. In pragmatics[J],2007(17:3),461-73.

[4]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1997,(1):24-28.

[5]何春燕.我国语用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65-67.

[6]何自然.我国近年来的语用学研究[J]现代外语,1994(4):13-17.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刘法公.中国从无到有的商务英语学科[J]外语界,2009(6):10-16.

[9]钱冠连.语用学在中国:起步与展望[J]现代外语,1990(2):23-28.

[10]沈家煊.我国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1-5.

篇7

英语人才的缺口在于专业的商务英语人才,也就是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而且精通国际贸易标准和WTO准则的专业化复合人才。需要设置专业化的课程标准,进行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课程安排。例如:商务英语系列教学,以帮助学生顺利取得就业的敲门砖-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增强商务商务英语职业的带入感和现实性;国际商务函电教学,以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开展涉及询价、报盘、订货、保险等专业知识的写作和磋商技巧;强化进出口商务活动的教学,注重进出口业务的学习,通过实训,锻炼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基本能力,掌握商务合同的交易知识并能准确运用。

二、完善师资配备

要有计划的增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招收“既懂语言教学又懂商务知识的人才来从事商务教学和建设”。接纳具有教师资格和其他技术资格的“双师型”人才,来到学校任教,这样具备英语语言知识又有商务等其他知识的教师在教学以及实训的过程中能更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将自己的商务经验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到学生实训过程中,能够更贴合实际的模拟商务情景,更准确的传递给学生商务活动英语要求所需的技巧和经验,使学生获得强有力的职业竞争力,帮助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模拟实训教学

商务英语的学习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比如商务活动接待用语、商务谈判技巧、会议现场口译等,如果仅仅通过空洞的语言教学,学生很难建立起商务英语活动的轮廓,往往事倍功半。应该在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退居次席,由一个教学者转化成引导者,将商务英语教学模拟到商务活动之中,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实训教学中由教师把学生随机组成3-5人的小组,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动。依据商务活动的情景设置业务交往和活动情节,让学生自由挑选角色即兴发挥,利用商务活动的环节,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锻炼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其掌握必要的商务礼仪和商务技巧。

四、校外实习实训

篇8

关键词:企业英语培训;校企合作;培训效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蓬勃与发展,中国的经济活动在国际范围内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中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入中国市场,在中国谋求新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与国际的沟通和交流增多,企业竞争激烈,而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员工的英语能力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

企业英语培训市场需求巨大。然而,近几年企业组织的英语培训效果却没有预想的好,显现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企业支出巨额培训费用,却并没有有效提高员工的英语能力,什么原因呢?

本文将从培训需求、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三个方面探讨目前国内企业英语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参与企业英语培训将是增强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目前国内企业英语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指对学习者使用语言的需要目标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者将来语言使用的场合、现有语言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和企业期望达到的培训目的。

不同岗位的员工对英语培训项目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实施英语培训项目之前需要对英语培训的主体结构进行划分。企业英语培训细分可有两种方式:根据员工级别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根据员工所属部门功能分为营销英语、财务英语、人事英语和生产与质量控制英语。

然而,企业培训的功利化性质导致许多企业急于求成,忽视受训员工的自身需求和职位功能,甚至不区分员工原有的语言水平,将所有员工交给培训机构,希望短期内迅速提升员工的使用价值,最快地为企业谋利;而培训机构为了拿到培训项目对企业提前做出承诺,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盲目开大课,企业培训往往流于形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二)内容分析

企业为员工提供英语培训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因此,完善而有效的企业英语培训应涵盖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培训。

语言技能的提高是最重要的。企业英语培训有别于传统英语培训, 更强调使用目的语交际的有效性。除了加强语法、词汇、句型等的练习外,更侧重巩固和加强员工在实践和运用中的口头和书面沟通技能,提高在具体的商务工作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知识也是涉外企业员工沟通技能的重要体现。员工要了解外国的一般行为准则、交流方式、文化习俗等,比如体态语等非言语交际方式的文化内涵,以及国外的一般商务礼仪,如用餐、会议、旅游、接触、礼品、谈判和销售等。例如,中国人谈业务总喜欢喝酒抽烟,在饭桌上进行,但是对于美国人,他不会喜欢这样的劝酒行为(除非他喜欢喝酒),若是中方坚持,会让对方反感。

而我们发现,目前的企业英语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方案中很少见到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课程设计;而培训教师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课堂中要么像传统教学一样只注重语法和词汇等知识,要么偏重于商务术语的学习,不能把文化知识融于课堂教学中。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英语的学习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结合各国文化习俗和特征进行相应的文化意识培养和实践是培养企业从业者和管理者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模式分析

目前,企业英语的培训模式主要是企业内部组织的短期培训,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企业有自己独立的人力资源培训机构,让自己企业中的外籍员工或英语水平较高的员工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英语培训;一种是委托外部英语培训机构,当前值得关注的企业英语培训项目有剑桥商务英语(BEC)培训、LCCIEB 商务英语培训、昂立国际商务英语培训、韦博国际商务英语培训和环球友好商务英语培训。

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组织的语言培训项目成本低,但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学习缺乏激励机制,学员缺少学习动力,为了培训而培训,走到哪里算哪里,所以语言提高效果不明显。外部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由于师资资源、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保证在提高语言沟通技能的同时培养文化意识,他们的做法往往是给企业提供课程方案和框架后,找个老师,找个教材,给学员上几十个课时完成培训,学员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外,课后没有更多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机会,这样的培训方式一方面导致对培训师能力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提高了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的要求。

二、如何有效提高企业英语培训的成效

(一)企业应加强英语培训的管理

企业希望通过培训迅速提升员工的价值,最快地为企业牟利,英语培训自然也不例外。但语言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英语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和练习,而非急行军式的突击能够解决。几个商务术语、会几个句型并不表示能够了解和很好的运用一种语言,急功近利只可能造成浪费。要达到自如而有感染力的交流,必须通过长期的练习和适当的环境的熏陶。若企业希望培训能有好的效果,就一定要帮助学员耐下心来,锤炼内功,引导学员踏踏实实地实践、操练。

企业内部做好培训员工的需求分析,英语培训计划的拟定要考虑每个参加培训员工的岗位需求、自身语言水平,制定个性化的、科学的培训目标。在课程选择上,不应拘泥于单一教材,而是根据企业实际培训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与模拟,例如,一般管理人员的电话英语、函电英语,采购人员的供应链管理英语,销售人员的市场开拓与分析,高层人员的高级管理沟通英语,出国前工程技术人员的海外强化实战英语等。

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受训者参与互动、交流研讨的积极性。使用监控策略对培训效果和员工的自主学习进程进行适时的监控和评估。督促员工调整自己的计划和进程,符合个人和企业对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把员工年终奖金与培训项目挂钩,激励员工自求进步,提高英语学习的动力。

企业要努力形成促进员工终身学习的企业文化,搭建学习平台,给员工提供平等参与、互动沟通、交流共享的学习场所、学习机会和学习工具;营造学习氛围。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使学习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和机制;要培养员工终身学习的习惯;要促进员工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学习,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力和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人员整体英语水平,并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二)高校参与企业英语培训的优势

1.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培训内容丰富

企业英语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学员沟通技能,包括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构建一支高素质的英语培训师资队伍是做好企业英语培训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很难保证学员的高素质。此处所指的高素质,不仅指英语语言能力方面,更包括跨文化交际知识等诸多方面。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不仅有英语能力过硬的教师,而且这些老师都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对英语文化和商务礼仪有着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在实施企业培训时,高校可以针对不同课程甚至单元话题指定在这一领域有一定见地的老师去上课,在提高语言教学的同时丰富课堂文化内容;同时,高校也可以为企业单独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组织一批有海外工作经验的老师定期给学员介绍外国文化和商务礼仪;再者,企业员工不同岗位的语言需求也不同,高校开设有多样的专业设置,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某一部门员工开展相对应的英语培训,比如营销部门员工对应配备高校营销专业双语老师,财务工作人员也有财务专业双语老师,这种具有感染力的师生组合会使课堂更有针对性,学员更易接受专业语言,企业培训才会更有效果。除了依托高校优秀的师资队伍,高校还可以凭借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相关主题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界精英做演讲和交流,使培训内容更加充实。

2.高校可提供创新的学习模式和多样的学习途径

除参与培训中的课堂学习外,企业员工还应该有其他轻松而灵活的英语学习方式和手段。培训机构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手段单一,只设计了教室课堂活动,而我们知道,如今几乎每个高校都为学员配备了语言实验室,购买和安装了各种语言学习平台,学员可在课后通过平台进行听说训练,实现人机对讲,这种沉浸式的英语教学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使得语言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另外,语言平台上拥有多姿多彩的阅读、音频、视频和电影等网络资源,学员可在工作之余点击欣赏,放松的同时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高校的硬件资源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企业整体学习氛围的形成。

高校为学员所提供的软硬件学习环境,不仅能使企业人才接受专业的英语培训,而且还可以带回来新的信息和新的思想,有利于企业形成整体英语学习氛围,也有助于企业培养员工的文化意识。

3. 校企共创科学的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

企业英语培训的目的是实实在在地提高受训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检验培训效果也应该基于岗位工作检验。现在培训机构在完成英语培训后往往模仿托业、博思等职业英语测试,通过试卷和口语测试结果评价员工的学业,这种考核方式不具有针对性,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岗位英语能力。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完全可以针对具体岗位进行考核,教师可根据受训员工的岗位特点变身为不同角色,在受训员工的实际工作环境中检验英语的应用能力。通过这种培训评价机制,既可以客观检验培训效果,又可以让受训员工真正感受到英语培训对自己语言应用能力提高的明显作用,从而能主动接受并认真完成培训。

良好的培训激励机制有利于培训取得预期效果。高校与企业互相配合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约定受训员工的培训成绩要与其薪酬、晋升及职业生涯结合起来,以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提高培训的效果。

三、结语

美国《商业周刊》进行的调查表明,2009年世界前20名开展高端培训的培训机构中,有19家是依托高校建立的专业培训机构。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可以提供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识的培训;软硬件资源丰富,为学员提供了多样的培训模式和途径,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有助于企业学习氛围的形成,弥补了当前企业英语培训市场的缺陷。

企业英语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任何有志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把英语培训作为企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服务于经济发展是高校的责任与使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更新企业英语培训观念基础上探讨更为适合的培训内容、模式、手段和保障措施,协助企业建立起英语培训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篇9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商务英语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想与西方进行有效交流,就必须要掌握西方的文化。商务英语并非简单的“英语+商务知识”,商务人员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商务谈判和合作的进行,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商务英语是一门特殊用途语体,虽然本质上来讲它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但它更是“社会技能学科”,侧重于商务环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语言与文化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每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为反映文化需要而服务的;另一方面,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一些英语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商务文化介人,使语言与文化脱节。而商务英语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如果在贸易实务中忽视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很多分歧,不利于成功地达成交易。因为在具体的国际商务交往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导致商务谈判的失败。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商务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必要而紧迫的。

二、国际商务交往中的文化误解与文化冲突

先来看一个在招待会上交际失败的例子。宴会上,一位美国教授(A)从自己皮包里面取出餐巾纸给一位中国学者(C)用,便有了下面一番对话:

C:’Ihey are so beautiful,aren’t they?

A:"Ihey really are.I bought them in New York.

C: Well, well. We don’ t have to use them. You may save them for your important guests .

A: What do you mean? Don’t you tlvnk you are my impor-tart guest?

在中国人心目中,一旦对方接纳自己,友谊的方式往往是视对方为“自己人”,在交往中,无须过于客气。对话中C的言外之意是“既然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您也就无须将这么好的餐巾纸给我用,不如留给其他重要的人用”。C所说的important guest指关系疏远而需要讲究礼节的客人。C的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友谊,而结果却适得其反。

还有一个案例:中国有个品牌化妆品“芳芳”,在国内很畅销,因为这名字会使人想起可爱女孩的形象。但该产品推销到美国和其他英语国家时,译者简单地用汉语拼音“fang一fang’’做广告,结果销路很差,原因是在英语中“佃喝一加唱,’是蛇的毒牙的意思。消费者难免会对它望而却步。

国际贸易交往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会有些只是闹出笑话,而有些则会造成经济损失,败坏公司形象。有时不了解贸易国家的文化环境不仅会导致失败,而且会引起国际商务活动的冲突和摩擦。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世界上有许多种文化形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国际商务人员不能不考虑的因素。

例如,一般情况下,欧美等国在送礼方面注重的是礼物的象征意义而不是礼物的货币价值,他们只把礼物作为传递友谊和感情的媒体或手段。在美国,一般的商业性礼物的价值在一二十美元左右。因此,有时赠送很昂贵的礼物效果适得其反,对方会怀疑是否有贿赂的嫌疑,这样不但不能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和增进友谊,反而会引起对方的戒备。

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十商务”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

例如:“You mus have had a tough journey. Please let me help you with the luggage."(您一路辛苦了,请让我来帮您拿行李)通常对方会感到吃惊,甚至不悦。"No, no.听journey is OK, and I can manage my luggage.”

综上所述,在日益频繁的商务交际活动中,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时会产生交叉和碰撞。如果不具备跨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的知识,就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甚至会直接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涉外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中国加人WTO之后商务环境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三、商务英语中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纯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忽视了文化背景的介绍及讲解。实践证明,成功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作为商务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到的两种文化—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有意识地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对自身薄弱方面进行充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倡教师的自我进修。国际商务英语教师应努力做到精通“双语言”、“双文化”,熟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目前,大多数的商务英语教材都提供了大量的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role一play,group discussion, pair一work等方法,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训机会。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商务活动中的能力,加速学生将语言训练和商务知识融为一体,从理论向实际技能转化,从而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增强。

(二)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课堂教学导人跨文化意识,注重文化教学

将英语与汉语、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作为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列人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计划,对现有的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增设如英语交际文化习俗、英语与英美文化、商务英语与文化、商务礼仪、外事接待英语等社会文化课程,以利拓宽文化视野、增加文化内涵,改变国际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教学、轻语言背景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懂得只有狭义的语言能力不足以顺利进行对外交往的道理。教师应引导他们多读有关课外书籍,因为文化知识的获得不可能仅仅来自于课堂。如可通过电影、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

2.利用多媒体及其它手段进行跨文化训练

当今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商务英语课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线新闻、在线视频等网络资源,从西方社会的日常行为中去学习、体会对方文化与我们的不同。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营造一种文化气氛,在这种环境中学会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并能体会到异国文化的特点,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商务英语;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荣华英(1979-),女,湖北荆州人,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李玮(1972-),女,河北石家庄人,燕京理工学院国际商学院。(河北 廊坊 0652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58-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兴起,国际商务和经贸活动往来日益频繁,商务英语越发突显出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业务交流、企业公关、市场策略、商业促销、商务谈判、公司结构、商务礼仪等方面。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创新培养应用型精英,是当前商务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商务英语的内涵

作为一门复合应用型英语课程,商务英语课程要求更加突出综合性、实用性和应用性,商务英语拥有诸多定义,国内通常将商务英语定义如下:“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围绕贸易、投资开展的各类经济、公务和社会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具体包括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国际会计、国际运输、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企业管理、商业服务、保险、银行、经济、物流、旅游、新闻等”。英国商务英语专家Nick Brieger指出商务英语教学应当包括五个方面:language knowledge(语言知识)、communication skills(交际技能)、professional content(专业知识)、management skills(管理技能)和cultural awareness(文化意识)。商务英语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课堂和实践教学,满足商务活动的语言交流需要,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而且要求学生熟悉西方价值理念、工作心理和商务礼仪,了解西方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从而更加和谐高效地用英语进行商务沟通。

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模式单调陈旧

目前国内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单调陈旧,仍然主要沿袭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遵循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三个中心,而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学习,课堂教学缺乏动力激情和高效互动。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性格内向自卑,对商务情境陌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体呈现出听教师讲课、做课堂笔记、按时完成和上交课后作业的单调旧模式。重语法句式轻商务应用的教学体系普遍存在,这使得课堂教学不能适应商务英语应用型教学改革的要求。

2.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实操经验缺乏是“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承担“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分别两类:一类是大学基础英语老师,但普遍缺乏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物流等教学中必需的商务知识和从业经验;另一类是拥有丰富商务英语实操经验的企业人士,但可能是半路出家,缺少全面系统的商务英语教学理论和专业培训,语音、语调、词汇、句型、语法等英语专业技能不够扎实,所掌握的英语仅仅局限于特定行业商务沟通。受福利待遇、岗位编制等因素制约,高校很难吸纳优秀的“双师型”商务英语教师。而选送教师出国进修或到商贸企业学习、高薪聘请英美外教或企业人员参与教学,院校的培训成本将会大大提高,同时也会出现师资紧张等问题。

3.校企实践合作有限

目前应用型高校缺乏优质的商务英语校企合作平台,主要依靠教师的社会关系去开发校企合作。由于尚无完善的校企合作企业奖励机制,企业参与职业实践教育的利益驱动很小,企业付出很大的时间、精力和成本,而学校服务和回报企业却甚少,双方收益极不对等,导致企业尽量回避学生实习或碍于情面被动接受,由于担心学生在商务英语实习实操中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或负面影响,校企合作实质基本停留在讲座、参观、生产车间顶岗实习等形式层面,实习环节通常是“走马观花”。地方经济的外向型程度是制约商务英语校企合作的一大要素,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民办二本或三本学院,地理区位经济外向型偏低,导致企业对外向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较低。以上因素都使得商务英语实践教学基地数量不足,校企沟通合作非常有限,学生真正亲身参与商务英语实践的机会匮乏。

三、商务英语教学创新的方法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1)教师要全面创新教学设计。综合考虑以下因素:Learners,主要包括: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学生是否会喜欢这节课,学生是否会从这节课中有所收益;The aims,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The teaching point,主要考虑语言技能、商务技以和跨文化意识;The teaching procedures,主要包括:教学步骤、活动安排、进入方式和时间分配;Materials,主要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实物等材料采用;Classroom management,主要包括:学生的座位布置和小组分配,教学用语的组织等等。

(2)丰富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鉴于应用型本科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等特点,教师要运用生动、经典、鲜活的素材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流利使用英文课堂用语,如:问候、考勤、提问、评价、鼓励等用语。同时要注重将商务英语行业知识和文化意识渗透到课堂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适时、适当、适量地讲解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国际物流等行业商务专业知识,以及西方国家在时间观念、客套语、餐饮习俗、隐私、价值观等方面的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商务知识的应用性、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和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和模拟职场商务情境,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1]、项目式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商务氛围,锻炼商务思维,提升实际应用技能。

2.加强商务英语课程师资建设和培养

(1)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商务英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重于语言性,一些直接从高校毕业且尚无企业实践的纯语言类教师不足以胜任课程教学。相较而言,拥有多年国际贸易或商务活动从业经历且系统研修过商务贸易知识的人才更适合担任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教师。高校招募和聘用商务英语教师时,要从应用型和实践型语言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制定相关的企业专业人才引进待遇政策,优先录用具有企业商务英语实践工作经验者。另外,亦可考虑从企业招聘国际商务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双结构教师队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也可依托有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2)建立健全教师在职培训制度。院校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商务英语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对申请进行培训或进修的教师给予经费支持,创造机会增加教师在企业相关岗位的实践工作经验。学校可以在寒暑假或者学生毕业实习期间,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参加实践或短期见习。同时,院校可以选派理论知识过硬而且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成立教学指导小组,主持开展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教学活动,提高青年教师商务英语教学能力。另外,制定商务英语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选派部分优秀骨干教师为其提供参加进修培训、顶岗锻炼、企业见习、学术交流、外出学习、出国考察的机会,让骨干教师了解或掌握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新动态、新理论和新技能。

3.深入强化商务英语校企实践沟通合作

(1)高校要努力寻找校企合作双方利益的平衡点,提出操作性强的双赢的校企合作方案,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坚持以商务为背景,以英语为工具,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商务英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实现学习和工作的无缝对接。创新校企合作的方式,可采取“营销冠名式”[2]或者“产品国际化推广”等模式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公益作用,由学院派出优秀教师为企业免费提供专业理论知识讲座或咨询服务,如: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外贸函电、电子商务等等。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按照社会岗位需求设计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人才对接。

(2)深化商务英语校企实践沟通合作。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同直接获取实际技能为主的企业环境有机结合。在校内要结合国际商贸类企业标准,模拟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在校外要积极与相关企业深化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岗位和商务沟通机会,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商务英语工作中,开阔国际商务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四、结论

总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应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导向,注重英语与商务知识的有机融合,采取多种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和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沟通与合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