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乡土观念,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实践证明,深入了解乡土历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乡土观念。而乡土观念的增强,是增强爱国主义观念的有效途径。
2.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主搜集整理、观察分析乡土资源可以获取利用其他途径难以获得的信息,从而使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运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几点做法
1.利用地方人文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春秋战国时的无锡属于吴国的地域,古代先民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把无锡这块江南土地视为大本营,纷纷来到这里创建家园。很多移民迁移到吴地后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一起,孕育出灿烂辉煌的吴越文化,培育了众多的英才,使无锡成为闻名遐迩的“人文秀区”。如清代的外交大臣薛福成、民族工商业者荣德生等都在这里出生长大,并走向全国。
为此,在历史活动课的安排中,笔者有意识地安排了有关无锡历史的活动课内容,例如:从家谱中了解无锡;通过搜集旧报纸、粮票了解过去的无锡。我还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参观无锡惠山泥人厂和惠山寺,也曾邀请无锡的名人到学校作报告。活动课的有效开展,使学生从活动中了解无锡,热爱无锡,建设无锡。在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中,无锡本地的学生回家查找自家的家谱,从家谱中来进一步了解以前的无锡,追溯自已家族的根。外地学生获得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拓宽了历史视野,也反哺了课文中学习的历史知识。
2.乡土历史资源要科学地应用。乡土资源作为教科书的补充,其中有许多内容是教科书中所没有的,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情节生动的乡土历史故事,学生非常容易接受,通过讲述,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但同时也应注意乡土资源要科学地应用,要给乡土教材恰当的定位。教科书是学生的“主食”,乡土资源是学生的“零食”。我们不能喧宾夺主地用乡土资源取代教科书,只能配合教科书的进程恰当引用乡土资源,使两者相得益彰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所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的设想
乡土资源通过历史课堂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知识之间相互交汇、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使学生的历史知识不断增多,学习历史和其他学科的兴趣不断增强,最终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我们学科组一年的探讨和研究,主要的收获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并熟悉了家乡的过去和现在。我们学科组通过讨论,正准备实践一种新的设想,那就是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活起来,而且开设第二课堂,吸引、培养历史爱好者,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借助“假日新视野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去实地参观,还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篇2
关键词:乡土史;历史教学;课程资源
一、加强乡土史教学是当前历史学研究形势的要求
乡土史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乡土史的研究是目前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反对传统的史学只把国家、民族、政治等当作史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张扩大史学研究的领域,家庭史、社区史等乡土史内容也成了历史研究的的重要课题。新史学还主张推行“自下而上的历史学”,反对传统的史学只关注统治者和精英人物的缺陷,主张史学研究重视下层民众的历史,关注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看法。
由于乡土史在一个人的一生的教育中占据的特殊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加强乡土史教学。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只知道国家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不了解自己父辈、祖辈的经历、甘苦,不了解自己出生的村落、社区的变迁,那么就可能是掌握了一些“历史的符号”,而没有受到应该受到的真正的历史教育,没有真正汲取真正的历史素养,这是由历史认知心理规律所决定的。“年鉴学派”的一代宗师马克·布洛赫曾提出“倒溯历史研究法”,即由今而古、由近至远的研究法。乡土史对国家史来说是“近”,由乡土史而后国家史是“由近及远”。由今至古和由近及远,古今对照是符合人们获得历史知识和认识历史的规律的。
二、世界一些国家对乡土史教学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
对于乡土历史教学,世界各国政府都给予足够的重视。据统计,美国50个州里,有30多个州在法律上严格规定,在学校必须开设州史课程。如美国的得克萨斯州规定学生要学习一学期的乡土历史、密苏里州规定学生用2年的时间学习“我们城市生活的过去和现状”、“我们的社区”等都属于乡土历史课程。一些州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生最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空间的广延变化入手安排课程,突出生活环境的“由近及远”。
英国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历史教育危机”的困境后,各地进行了历史教学改革,努力将教材活泼化,注意显示历史课与学生生活的相关性,注意带领学生参访古迹、博物馆、档案中心等地,现代史、乡土史的内容有所增加。普通大众的历史在历史课本中也有所反映,教学内容增加了“我们身边的历史”,强调学生利用身边的历史去进行探究,运用史料、证据来学习历史,满足学生理解所居世界的需要。
德国的学校尤其重视乡土史教学,比如前面提到的哈尔希尼,他就写成了,《世界科》一书,是由“乡土科-祖国科-地球科”组成的同心圆式的课程。20世纪以后,社会学家施普兰格提出“乡土”不在指纯粹的自然环境,而是“主体同已被主体的体验所同化了的,因而精神化了的自然、人格化了的自然。”也就是说乡土是充满种种意义的有机世界,是同内在生命息息相通、同自我结为一体的存在。根据乡土的这一本质而建立的乡土研究课程在德国的萨克森等州的学校开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日本也较为重视乡土史教育,在文部省制定的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有关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参观、调查乡土史迹及其文物,以具体地掌握国家的历史”或“着眼于与那个地区的各种条件……,列举史迹及其他遗址、遗物、风俗、传统等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这些遗产的认识和尊重的态度。在大纲的指引下,日本在社会科教学中非常注意让学生参观调查家乡的古迹、调查家乡的名人、注意发挥口述历史的作用,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历史。
三、我国港台地区也都重视乡土史教学
九七后,教育署颁布的中国历史科中学课程纲要指出:”认识本土历史有助提高学生对本科的学习兴趣, 以及建立乡土感情和民族认同感。中国历史不少史事与香港有关,教师在教授相关课题时, 可与学生研习有关事迹”;又”鼓励教师办历史参观活动,透过对地方史事的认识, 肯定有助于中国历史科的研习”(《中学课程纲要·中国历史科》, 1997年)香港课程发展会议首次于1998年9月在中国史中全面开 设香港史专题,希望通过乡土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同,从而对社会建立归属感,同时要求建立乡土感情和民族认同感。现在香港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比如“史前的香港”简述了香港地区发掘出来的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址和文物,证明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定居。并且在一些正式章节后,安排了“香港史迹考察”等内容,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台湾地区在1987年取消法后,当局提出了“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具有倾向的所谓务实政策,乡土教育得到空前的重视。初中开设“认识台湾”课程,分为历史篇、地理篇、社会篇。乡土教育的目标表述为“增进学生的乡土意识”、“培养乡土活动的兴趣”、“发展探究思考能力”、“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的态度”等。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进行一些乡土考察、参观、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同时台湾地区在一些师范大学也健全了乡土教育研究和指导机构。最近几年来台湾的乡土教育由忽视到极端重视,其中包含有的政治取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者和广大教师是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地从事乡土教育和研究的,其中他们总结的许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只是我们在吸收他们乡土教学的经验时,一定要对台湾当局的“意识”保持清醒的认识。
课程的乡土化是目前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历史教学中的乡土史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国外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做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吸收、借鉴的东西。
四、我国乡土史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等待我们继承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乡土史研究,并以此为教学内容来教育后代。有见识的中国古代统治者信奉一句名言:“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孔子所编订的《春秋》,基本上是鲁国的地方史,并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课程之一。东汉末年,会稽人赵晔编写的《吴越春秋》和吴台民编写的《越绝书》则开地方志编写的先河。唐宋以来,地方志的编写越来越受重视,并在史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地方志可以说是一个地方的通史,它全面介绍了一个地区的建置沿革、自然及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的情况,为人们了解家乡的历史发展过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除了浩如烟海的地方史著作以外,我国古代还有其他许多能进行乡土史教育的资源,主要包括:天子家的宗庙和各姓氏宗族家的宗祠;纪念为本地区做出过贡献或对本乡有影响的人物的祠堂;各地的石窟、庙宇;为忠臣、义士、节妇、孝子建立的牌坊、碑碣;各地有影响的建筑工程;陵墓;流传于社会的对联和歌谣等等,这些宝贵的资源都在发挥着乡土史教育的效果。
我国自清末以来,就把乡土史教学和乡土史教科书的编写制订于教学大纲中。1903年《奏定小学堂章程》中规定“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而尤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富诸名人事迹。1907年根据上述精神,广东、广西出版了乡土史教科书。著名学者何炳松先生,他写了《历史教学法》一书,又翻译了美国约翰生·亨利的《历史教学法》,论述了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真正重视乡土史教学和教材编写是在解放以后,国家先后颁布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都明确阐述了乡土史教育的重要意义。我国各省市从50年代起大部分都自编了一套地方乡土历史教材,总共不下几十种之多。1957年3月,同志在一次教育座谈会上指出“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是否合适?……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教材要有地方性,应当增加一些地方乡土教材……”、在此之后,我国各地编写了不少乡土史教材,不过其中多数属于村史、公社史一类,后来“”中也有大量的乡土史教材,但政治色彩浓厚。
1987年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极大地推动了乡土史教学工作,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乡土史教学的成果,著作有贺心慈的《乡土史的教育和教学》,论文主要有马执斌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搜集和运用乡土教材的体会》、詹海、金春兰的《乡土史在加强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赵恒烈的《论乡土历史教育》、冯一下、李洁的《试论乡土历史教材的基本特征》等,主要探讨了乡土史教学的作用、教材的编写、教法的应用等。于友西、孙恭恂、金相成等在著作中对这方面的成就作了总结。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后,乡土史教学的功能更进一步被认识,并且它适应了目前课程综合化、本土化的趋势。各地纷纷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史教学的新方法。各地教师纷纷探索利用乡土史资源来活化历史课堂教学,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历史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乡土史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总之,我国的乡土史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一大批的研究者(包括教师)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这些都有待我们来继承,并发扬光大。
五、《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中要重视乡土史教学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还应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社区中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各地都有数量可观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教师也应因地制宜地加以应用”。⑥从中可以看到目前历史教育界对乡土史教学的重视,这对我们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本地的情况,重视对乡土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历史课程也应具有一些新的理念,《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历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在历史教学中要落实这些新的理念,乡土史是极佳的载体,历史课程改革中每一项目标的实现几乎都能和乡土史教学联系起来。因此,乡土史教学的地位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将进一步被提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也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源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历史遗存,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⑦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而这些资源的运用都是和乡土史息息相关的。
今后,基础教育课程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也给乡土史教学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乡土史教学虽然在历史教学中是个老问题,可新形势下将被赋予新的内容。
我国各地乡土史资源极其丰富,我们历史教师同行们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开展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由于乡土史教学活动以前开展较少,教师们普遍缺少乡土史教学的经验,大多数老师对乡土史教学的意义认识还不够全面,各地各学校进行乡土史教学的情况还不是很令人满意。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开展乡土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因此,当前历史教学中更应该加强乡土史教学的研究,汲取前人及其他地方的乡土史教学经验,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探索出适合目前教学状况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姚治中.我国古代乡土教育概述[J].历史教学问题研究,1991(06).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钟启全.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乡土;初中历史;教学;整合
2001年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纲要》为乡土知识走进历史课堂打开了一个通道,也为乡土历史教学课程化提供了政策保障。
历史教师在用好教材之余,还要善于开发历史教学资源,尤其要发挥好乡土历史知识对教材的辅助作用。用乡土历史知识辅助国家材的做法,既能够体现国家教材的主体地位,又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简单易操作。作为泉州人,笔者对泉州乡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积极探索泉州乡土历史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的路径与方法。
一、导入过程,用乡土历史知识吸引学生
新课导入是每节课的点晴之笔。导入首先要有新意,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认为教师应协助学生在既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发现和累积新经验。相对国家教材所涉及的世界和国家历史知识,乡土历史知识就是活生生的既有直观经验,对学生而言,是既亲切又有新鲜感、既熟悉又充满情趣的崭新的学习天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以乡土知识导入新课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改革开放》一课,由于学生在政治课中也学习过相关内容,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一课一定提不起多大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伊始可以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乡土知识作为本课的导入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国家政策就在身边”。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段介绍石狮发展史的材料:“石狮脱胎于农村,原是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县的一个农村集镇,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直接升格为省辖县级市。1993年被命名为全国农村经济实力百强县,排列第26名,1994年跃居第17名。1995年已经跃居全国县市先进行列,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2.5亿元。在石狮建市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从经济总量的增幅来看,一个石狮已经变成了十个石狮。”接下来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材料中的数字,通过分析感受到家乡变化与国家政策变化息息相关。这样的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讲授过程,用乡土历史知识点化学生
讲授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很多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都汇集在讲授的过程中,而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笔者认为,如果把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运用到初中乡土历史教学中,就能够较好地发挥乡土历史知识对国家教材的辅助作用。所谓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学习的很多方面,如已有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等。学生所掌握的乡土历史知识对学生而言就是已有的知识,教师可以把学生对乡土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等技能迁移到对国家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认知和应用方面,也可以把学生对乡土历史知识的情感和态度进行有效迁移,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讲授《思想文化》一课,本课涉及的思想文化知识高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会觉得太抽象难懂,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了解泉州学生比较熟悉的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的思想性格入手,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根源。因此,了解李贽的其人其事就成为本节课教学的突破口。
首先让学生了解李贽的家乡和家庭情况,使他们感受到李贽的生活境遇与商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在阅读李贽个人的经历后剖析其性格特点,了解李贽离经叛道、不畏权威和善于思考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李贽的思想主张,学生就会觉得李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政治主张合情合理,他代表下层人民发出了一声呐喊,表达了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这时教师再做深入讲解:这些下层人民在城市中就是所谓的市民阶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要求摆脱封建统治对他们设下的层层束缚,李贽把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如 “人皆有私,物质享受是人的自然本性”“男女应当平等”等。由此可知,在高压的封建政策下,李贽被称为“异端”也不足为怪,其命运的结局也是可以预见的。
在讲完李贽的思想性格后,可以先带领学生归纳关于“思想”的学习方法,即从思想者所处的社会经济生活出发,结合思想者的性格来分析其思想主张,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其他著名思想家的主张,从而实现历史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迁移,使学生树立“历史无难点,只要有方法”的学习观。
三、巩固过程,用乡土历史知识检验学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他形容只顾传授知识而不注意巩固,就等于把流水泼到一个筛子上,结果什么也没有留下。学生容易遗忘所学的知识,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知识是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学习而未经自己亲身感受的间接经验,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全部运用于实践。因此,及时巩固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义的识记可以有效防止遗忘。如果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就会觉得学习这些知识是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乡土历史知识巧妙设置一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既能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课堂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学年中教师如果能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当地历史人文环境,精心组织几次高质量的活动课,让学生广泛参与,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巩固。比如,在教学中国历史时,应尽量把中国历史所述内容与乡土教材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让二者有机统一、融为一体。在讲到三皇五帝时,可以与泉州的舜帝纪念堂联系起来,并带领学生去参观,学生能够自己总结出舜帝在德孝文化方面的贡献,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有关真善美的教育,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有助于他们从源头上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讲到台湾时,可以联系古时俞大猷抗倭、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施琅等事迹,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可以借此让学生了解到,海峡两岸的关系对泉州影响巨大,两岸都说闽南话,两岸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讲到泉州历史文化名人时,可以把俞大猷与戚继光共同抗击倭寇的事迹联系起来,顺势介绍俞大猷其人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家李贽、李光地,文学家欧阳詹等人都是泉州的名人,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些熠熠生辉的历史人物凸显出泉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这种对比联系有助于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对身边历史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历史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家乡事,体会更深的家乡情,努力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让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资源;现实;课本;各学科 ;乡土资源;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192-01
课程资源是指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前苏联教育科学博士尤·克·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即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果。最优的标准是教学效果和时间消耗。教科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依据,只利用一种教科书资源限制教学。利用教学大纲,在参考教科书的基础上,遵循教学目标,设计开拓各种课程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认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课空间,实现学生求知的目标。现就从历史教学实践浅论历史教学资源拓展的教学方法。
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不论古代史,近代史都离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时间会让人淡忘一切,然而历史不能忘却。现实中的考古发现经科学手段各种途径研究使许多历史史实重新浮现在我们面前。利用这些最新成果激历引导学生探究历史。诸如讲张骞丝绸之路,凿空之行的作用就不能不联系今天的丝绸之行,不断出土文物证实曾经的辉煌:就丝绸之路拓展中外各领域的进步;讲大唐盛世,不仅讲开元盛世,今天的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展现的大明宫更真实再现了大唐风采。通过引导资料丰富课程,激励学生从再现到原因的思索:开放带来进步;讲唐中外交流:玄行与鉴真东渡把相关鉴真与印度考古,(大唐西域记)记录重现引导教学就会激发学生共鸣。
由联系现实导入新课。如讲授《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时,在讲授新课开始前,教师可向学生指出:近年来,国内外政治家们经常议论所谓“世界新格局”的问题。当今世界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旧格局(亦称“雅尔塔体系”)解体、新格局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本课所讲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是一种世界格局。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它同样经历了一个形成和解体的过程。这样导入新课,使学生把所学的历史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认识当前世界格局变化的问题。
二、结合各版本教材资源教材前后知识整合,突出探究教学思路
目前通行版本较多,河北使用人教版,冀教版,中华书局等。其他各地都有混合版本,诸如华东师大版等。各教材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整合突出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相互借鉴,实现资源共享。诸如南方经济开发,我的设计探究思路是:当时南方经济状况在何时何原因的背景去的以开发?开发的结果及表现是什么?人教版强调重大历史事件。冀教版强调课程的导入资料的补充。中华书局版强调历史史实,强调论从史出。
注重各学科之间联系
知识迁移,实现资源能力提升语文学科所选古文,诗词,外国文学作品多为历史提供阅读信息。同时文学史又是历史教学的一大任务。政治,地理学科与历史更是大学科结合:利用地理学科把握时空观念。政治国情教育从客观把握中华民族复兴,古代人类文明智慧。政史结合培养辩证的历史观,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许多观念、概念,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不仅授予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也给了学生科学认识人类历史的钥匙。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完整地把握历史全貌和内存联系。
利用乡土历史教学资源
近些年来,受应试教育的支配,不少教师忽视了利用乡土资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以致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甚至部分大学生毕业回到家乡工作后,对自己家乡的人与事、景与物知之甚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利用乡土资源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形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结合教材和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首先对历史遗址、博物馆、名胜等参观,对社区文化,民俗积极参与发掘,采访当地名人等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步入信息时代以来,多媒体教学手段有了突出的发展,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抽象僵硬的模式,以其声色俱备、图文并茂、化抽象为具体的优势获得广大教师的重视与同学的喜爱。尤其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多媒体不仅能充分发掘同学们进行历史知识自我建构的综合能力,还能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热爱历史文化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篇5
关键词:乡土史料 初中历史 应用
初中历史新课标要求对乡土教材充分的进行开发利用,随时随地的发现并利用一切教学资源,从历史专家学者、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及历史教育者等,这些资源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历史素材及见解。诸如一个家庭而言,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资源,不同时代的照片、实物、家谱、图片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作为教师来说,应该抓住这一点,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对乡土史料有效的进行利用,在探究式学习和情境教学中,合理的进行运用,让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游,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通过对连云港地区的调查了解发现,这一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在历史教学中对这些乡土史料进行运用具有可行性。纵观古今,如果想了解远古先民的活动迹象,可以到伊芦古迹;如果想了《西游记》等著作,可以到三元宫、山门、南天门、水帘洞、七十二洞等景点;如果想了解淮盐的集散地,可以到板浦镇;如果想了解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受日本法西斯的侵害,可以到义僧亭、抗日石刻及抗日烈士陵园等景点;如果想了解建国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到连云港码头。
1、史料的收集
在教学过程中,对乡土史料的收集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地调查。要实现这一点学生就必须得亲自去一些历史古迹进行亲身感受,例如:海州古城至今仍保存着碧霞寺、百子庵等宗教场所,并且修复了双龙井、鼓楼等遗址;西墅作为一个古老的渔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曲阳古城保存了较为清晰的城郭轮廓,作为道教发源地之一,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浓郁的古城的走访,可以了解到丰富的民俗文化,这是在课本中很难学习到的。再如流传于民间的谚语:六神台,六神台,山高上不来,要上六神台,带个薄皮(棺)材。说的就是伊芦古迹中的六神台,描述了该地山势陡峭,非常险峻。
2、史料的整理
学生在收集史料的时候,往往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不足,所收集到的史料相对比较混乱一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史料进行整理。整理的依据主要是根据人物活动的主线索及时间顺序等,这样收集到的史料条理才能更加的清晰。此外,由于学生收集到的史料都是来自民间,来自生活,因此有一部分属于野史,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根据相关史籍,对收集的史料进行真伪的辨别,让学生知道,收集史料时一定要遵循客观历史,要真实,培养其严谨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生收集到的人物资料中包含徐福、钟离昧、顾乾、李汝珍、许桂林、刘清韵、武同举、朱自清、朱爱周、武同儒、汪德成、汪德官、朱智贤、汪德耀、汪德昭、汪德熙、谷牧、朱月华、王辅一等,在对这些人物进行整理的时候,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时间排序法,按照历史人物的在历史长河中出现的先后瞬息进行排序,便于学生的了解和记忆。
3、提问与解决
在初中新课标的要求中,认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理解的过程。学生对历史知识首先的通过课堂进行感知,大量的历史知识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学生思维中的历史脉络逐渐形成,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增加,对历史知识逐渐加深理解。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及课后的活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艰辛与成就逐渐进行积累,并通过对乡土史料的收集,将收集到的史料与历史知识相结合,构建论据,独立进行思考,从而实现学生对一些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与概括,从而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对人类的发展历史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并对其进行解释。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并不是死记硬背史实,而是对历史的学习中,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对存在的种种历史问题进行发现,观察当时人们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比不同方法的不同结果,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在各科的学习中,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历史学科也不例外,要让学生将思维能力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对史料的整理,使学生对在了解史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想法或者见解;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相关的史料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史料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这种方法在教学中被称为探究式学习,这是学习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也愿意同他人合作,对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学习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为了对学习的效果进行检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问题的分析及思考过程表述出来,然后全班范围进行讨论。例如:针对海州古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话题,古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学生认识到海州古城过去繁荣和辉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古城历尽沧桑,城址也出现了多次的变迁。近些年,为了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政府对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工作。尤其是对双龙井及鼓楼进行重修、开放碧霞寺及百子庵、新建秦东门和朐阳门石刻,使得古城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众多旅游者的目光。学生在对古城的历史发展及现在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对古城未来的发展进行探讨,阐述自己对古城发展的一些见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历史学科来说,应该顺应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本地的乡土史料应该充分在教学中进行利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各种教学方法中巧妙的穿插历史史料,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杰.初中历史不应忽视乡土历史教育[J]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
篇6
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教学;结合;实践创新;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历史课程资源中包括重要的一项,那就是乡土资源。
所谓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地区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其中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等。
在这方面,我们的家乡山西可谓得天独厚。众所周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数不清的历史典故与传说,还有为数众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迹遗存、自然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可以说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无疑给我们历史教学以及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课程资源。
对学生来讲,由于地方史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他们自然会感兴趣,产生探寻的欲望。我们要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走进去,去感受和探索那无穷的魅力。
因此,如何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崭新而重大的课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运用乡土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适当穿插讲授一些家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历史典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讲到夏朝时,除了指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之外,还特别强调夏朝的统治中心在我们今天的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同时进一步指出上古代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今天的临汾市也叫尧都,市内有纪念尧的庙宇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的结论。在讲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指出这一时期统治时间最长,民族融合度最大的一个民族是在平城(今大同),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拓跋部。这一时期,先后在山西建立政权或活动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有羌族建立的后赵,鲜卑建立的西燕,氏族苻坚建立的前秦等,这些政权虽然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建立政权的过程中,却不断地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融合,这种民族融合也是文化融合的过程。通过对这段史实的讲述,学生会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山西是民族大融合的基地。再比如,在讲到文化史唐诗部分时,向学生介绍当时的山西诗人如雨后春笋,群星辉映。唐初的王绩、王勃、宋之问;盛唐的王之焕、卢纶、王翰、王昌龄、王维、白居易、柳宗元;晚唐的司空图、温庭筠等,他们或被称为“唐初四杰之一”,或享有“诗家才子”之美誉,山西诗人在文坛上放射的熠熠光辉,展示了三晋文坛的辉煌灿烂。在讲到元曲时,则提到位列“元曲四大家”的白朴、郑光祖等;再如元代杰出诗人元好问,明代伟大的小说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山等,在讲到近代新思想萌发时,提到我们山西籍的思想家徐继等。特别是值得大讲特讲的是当学到必修二经济历史当中的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时,重点讲述山西商人与山西票号。明末清初乃至民国初年,在当时商贸界、金融界的排行榜上,全国三大商帮排行依次为:晋商、徽商、湖商,全国的亿万富翁,排在最前面的十六大财东,都是山西人。晋商遍布全国,汇通天下。山西商人成为封建商业经济高度发展繁荣的中坚力量,足以自夸世界商人之列,难怪晋商被西方誉为“中国的威尼斯商人”。当然这些内容仅仅是山西地方史的沧海一粟。通过生动的地方史的讲述,使教材内容得到了有益的补充和延伸,丰富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到发生在家乡的重大历史事件,熟悉了家乡的历史,也增强了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事件、人物的掌握,让其初步了解了地方史与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的关系,更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开展以乡土资源为中心内容的活动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作为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历史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它不但弥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仅凭语言、教具等虚拟情景的欠缺,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乡土历史以其资源丰富和便于了解的优势,决定了它在历史活动课中的中心地位。在三晋大地上,历史文化资源可谓得天独厚,种类多样,各具特色,为课外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依据我校“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校本课程计划,我在课外教学实践中,在得到学校大力支持的前提下,利用“春游”“秋游”“野炊”等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和名人故居。我们太原市附近有晋祠、崇善寺、窦大夫祠、五台山、晋商大院等名闻遐迩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学生对这些地方虽不陌生,但在他们头脑中对有关的历史知识还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甚至是模糊和错误的。因而通过组织参观和专题讲座向学生全面介绍晋祠的起源、规模、布局及其历史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碑刻等,使学生对历史古迹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家乡历史大讲坛”活动,推动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知识得到交流、提高。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乡土史调查、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在参观了常家庄园后,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下了活动后的体会:“常家庄园是晋商大院的一个代表,是晋商精神的缩影,从中我体会到了山西商人的进取精神,他们自强不息,不畏艰辛,以及他们的敬业精神、群体精神和勤俭持家的精神,这些都是他们成功的关键,这也是我们新一代山西人迫切需要的精神和动力,只有这样,我们山西经济才能腾飞,重现往日的辉煌。”
三、利用信息网络,丰富学生的乡土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从网上浏览,下载乡土历史资料和图片,在网上与同学、老师和博物馆、文物局的专家、工作人员交流,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7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社会资源 乡土历史 历史教学
教学资源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也包括一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老师综合修养、教学模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有效教学,强化教学效果,为创造有活力的课程提供有力保障。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资源有社会资源、信息资源等,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为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有效保证。其中包括对课程标准、教科书文字史料、历史图片、网络资源、图书馆、社区资源等因素的开发和利用。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给沉闷的历史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为历史教学从一定程度上摆脱困境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课堂教学资源运用得好,能激发学生主动质疑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现教学资源,建构知识模型
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知识最直接的资源,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好教材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首要任务。现实生活中,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认知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校本资源不仅包括具有不同知识渊博、爱好广泛的教师,还包括图书室、资料室、文化长廊等校园环境设施。其他课程资源如录像、实物、各种光盘资料等,也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使课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搜集学习资料,进行研究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搜集生活中与学习有关的一些资料,为组织学生的自主探索做准备。学校以外的社会资源更丰富多彩,历史博物馆、名人故居都是直观形象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游览、参观、访问。计算机多媒体资源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弥补图书馆资料的不足。教师要利用周围的环境和所见所闻,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历史问题,帮助学生应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解决一些疑问。例如,对明清时期的衣食住行的习俗和现代的衣食住行相比较有哪些变化,可以通过调查长辈,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找到答案。教学设计层次清楚,梯度适当,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生活素材的积累,成了建构知识大厦的根基。教师指导能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我充分利用兴趣学习小组,给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展室等,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提高。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可以利用广播、影视节目、视频等网络资源,也可以利用报纸杂志等信息资源。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影视节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艺术的氛围中,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真实,如闭关锁国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对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的成功与失败、与的比较、如何看待五四精神等。各种资源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利于学生保持对历史知识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学习欲望。
三、利用乡土历史,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尝试把身边的乡土历史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探究性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网上学习环境和鲜活、生动的真实生活的感受,学生身临其境,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学习。将身边资源与探索历史知识本质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与乡土历史联系的学习中,学生将更加贴近历史,真切感受历史,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乡土历史所涉及的内容,是以学生生活生长为载体的,学生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人人对于家乡的古老传说、历史故事、风俗习惯和名胜古迹都有深厚的情感,渗透乡土文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四、将资源用于实践,进行情感教育
学生不是一个个容器,而是一支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历史源于发展,又用于学习”的道理。真正感悟到历史知识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才能真实地展示学习的魅力。如讲《第二次》一课时,对战争的原因,有学生认为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国家任人宰割,受外国的侵略,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仍有未尽之感,能否让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呢?我说:“现在我们国家还受人侵略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发言,指出我国已经强大起来,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举例,中国已屹立于民族之林,别国不敢小看。从历史联系现实,不仅学到历史知识,更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让学生找到了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厚重的历史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份文化瑰宝,需要我们思考和努力。我认为教师必须从日常生活开始,积累各种材料,用真实可信的资料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习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我们倾注更多心血,每一位教师都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把教学同生活实践恰当结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人文素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历史课 学生 民俗味 运用
一、提出的背景
在这两年的教研听课过程中,我经常听到这句很流行但很无奈的话:“学生很喜欢历史,却最讨厌上历史课”。确实在许多县乡一级的中学,虽然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却经常可以看到历史课上许多学生不是趴在桌子上,就是在做其他学科的作业,以致在考卷中经常无奈地看到现实版的“关公战秦琼”“唐太宗穿越到了明朝”这样的答案,究其原因,学生的回答不外乎“历史课太无味了”“历史课离我们太遥远了”,可见学生是对历史课失去了兴趣。这样的状态对于中学历史教学,乃至高考历史的前景是很可怕的。
在这几年的高三复习教学中,可以看到许多贴近现实生活的试题。如:2006年广东高考文综卷第26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和2008年宁夏高考历史第32题考查的是有关元旦的知识,2011年福建文综卷第13题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等。笔者在一次公开课时,试着将类似的题目讲解给学生,结果发现学生的课堂效果极佳。在与教研组教师反思这堂课时,笔者发现良好的课堂效果是因为这些知识是学生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方面,也就是历史民俗资源,它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研究历史。
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福州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也使人感受到近代中国的浮沉,在这座古城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民俗文化,学生们“生于斯,长于斯”自然对这一方水土感同身受,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历史民俗资源,肯定能吸引学生喜欢历史民俗,进而喜欢我们的历史课堂。笔者在思考,既然我们历史课堂的现状和高考都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而且笔者所在的地区又能提供丰富的历史民俗资源,我们何不做个尝试——把民俗资源带入历史课堂,让历史课有“民俗味”,或许能为突破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困境提供参考。
二、实践运用
在历史课堂中合理利用民俗资源,“想学生之所想”定能改变历史课上“鸦雀无声”“呆若木鸡”的局面。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构建“民俗味”的历史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民俗味”的历史课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
随着中学新课程的发展,高中教材大大增加了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点,而社会生活文化的核心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以福建许多地区广泛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2007年版)为例,有的是专门介绍历史民俗文化,有的知识能联系现实的乡土民俗。这样看来,好像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民俗资源,应该不是难事。但我们不能忽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事实。
试想,在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之“百家争鸣”中讲述孔子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推进教学开展,作为教师运用多媒体,绘声绘色大谈齐鲁大地的传统祭孔文化,看似教师讲得高兴,学生听得入神,其上课的实际效果不过是为学生增加了一块课本所没有的知识链接罢了。究其原因是因为齐鲁文化脱离学生的生活,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笔者在上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讲述科举制影响时,为了让学生加深了解科举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这一知识点,我给学生讲述旧时福州民间每逢初一十五,便可以看见有读书人手拿夹子,背着黄布包,在大街小巷走动,见有带字的纸片,就俯身夹入写有“敬惜字纸”字样的黄布包内,待黄布包装满字纸后,就送到邻近的“字纸炉”焚化。这种民俗,民俗学家称之为“敬字习俗”。课堂中穿插与学生生活现实相关的民俗故事,教师不需要过多华丽的语言和技巧性的解释,自然而然让学生感受古代封建社会中重学风气的形成原因,课堂的效果不言而喻。
2.“民俗味”的历史课要注意符合学生认知
高中新课程的制定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创作空间,教师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的专业素养,结合民俗资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但并不意味教师可以运用“拿来主义”不顾学生的知识认知,盲目运用民俗资源。如在讲述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之“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变迁”中,讲述近代习俗风尚的变化时,我们当然可以适当拓展传统婚姻习俗,为了更好地说明古代传统婚姻习俗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教师可以运用福州民间传说故事《荔枝换绛桃》,画士艾敬郎与少女冷霜婵邂逅西湖,二人一见倾心,因艾敬郎家道中落,功名未成,受冷母拒婚,有情人爱河难渡。但这时,教师不能为了展现自我的学识,不厌其烦、长篇累牍地介绍什么童养媳、指腹婚,以及福州传统婚姻程序“提亲、议聘、送定、送日头、迎亲、婚礼”等,这样不仅导致教学目标方向上的偏离,更重要的是脱离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在我们教师运用民俗资源讲述这一章节时,可以简单地罗列福州传统婚姻程序,配套图片,提出“以福州传统婚姻习俗为例,反映出中国古代人民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其形成的社会因素有哪些?”的问题。再适时引导学生回忆课本,可以得到这样的传统婚姻习俗受到宗法制、农耕经济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突破了教材的限制,还很好地将历史与民俗文化有机地结合。
3.“民俗味”的历史课要注意介入实践活动
历史是遥远岁月里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消逝不可再现的事情。因此,如果想了解和研究历史,只能凭借前人留下的各种“痕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些所谓的“痕迹”就包括民俗文化中的诗歌、小说、戏剧和民谣等。民俗是活的历史“化石”,它必然蕴涵着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要求学生去探究、去体验。而且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注重开展探究学习,通过围绕针对性的问题,正确地搜集、分析和处理历史材料,解决学习问题,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深刻认识,是逐步发展思维品质多样性的学习过程。在历史课堂中民俗文化必然要教师引领学生亲近乡土、亲近民俗、亲近历史,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继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三、成果和反思
在笔者的“民俗味”历史课堂实践过程中,确实可以看到学生由忽视历史到重视历史再到亲近历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感受历史,将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历史情感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经常如痴如醉地“沉迷”在历史星空中,学生们的历史素养和成绩不断提高。但在兴奋之余,笔者也在反思“民俗味”历史课堂受到了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还受到地区文化特色的制约,以及历史课程中“民俗味”无法在全部的历史教科书中得到运用等,对此笔者还未找到十分有效的办法。希望各位同行们提出意见和帮助,以便高效完成历史教学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历史;活动课;主题;
在历史活动课教学过程中,如何确定历史活动课主题,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从课本内容中选活动主题
每种版本教材都设计了4~5节活动课,如,人教版七年级实验教材共设计了9节活动课,上册有寻找历史、编写历史小故事、秦始皇功与过的辩论、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下册有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历史知识竞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同时,教材还附有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要求、活动提示以及参考资料。这些活动课类型丰富,有竞赛式、辩论式、历史学法等方面的内容,并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基本是同步的,给我们的活动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真组织好这些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二、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校本等资源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开发社区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当地的旅游原始生态等历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指导,如,集安市区东4公里外的禹山脚下,为高句丽第19代王“好太王”的墓碑。好太王碑建立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是用一整块角砾凝灰岩稍加修凿而成,略呈方柱形。这种石料多见于集安的良民和上下活龙一带的鸭绿江边。好太王碑高6.39米,幅面宽1.34~2.0米不等。高句丽工匠们修凿成形以后,将它立起来,然后书写、镌刻。
三、结合时政热点和焦点问题确定活动主题
“以史为鉴”,历史使人明智,通过历史学习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
四、学生感兴趣或者是学生认为是难点的内容作为活动主题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主题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学生这一主体,不要凭教师的好恶选择内容,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都可以作为活动课的内容。
篇10
关键词:培养兴趣;学生特点;讲解故事;故设疑问;联系实际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因此,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精心设计,导入有趣
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的环节,一开课就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捶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
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可用如下导入法:一是悬念法;二是时事与史实联系法;三是家乡与历史联系法,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都非常熟悉,运用乡土历史导入,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进入课堂的角色;四是增强直观性的图片法。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
二、讲解故事,以情激趣
历史教学应走近学生,走近学生生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历史事件的经过和历史人物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讲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三大战役“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中的“中日跨海大战”时,我就采用故事讲述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插入一些与课文内容密切联系的小故事,增强课文内容的趣味性,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故设疑问,思考引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这种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第19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时,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说出“中国”和“西汉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在同学回答“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彩图27“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我紧接着提出第四个问题:“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由于课文中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很难准确,而这个问题又是必须了解的……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既激发了兴趣,又掌握了知识,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的伟大意义。
四、联系实际,感受生趣
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我认为乡土历史最能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因为乡土历史是学生最为熟悉,距离最近的历史。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学生引以为豪的,应该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感情的生动教材。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成为课改实践的主要场地,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而侧重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由“兴趣点”来引导学生深入历史,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