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认识

篇1

摘 要: 学前教育是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为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呵护儿童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从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分析,一些高职学生表现出职业责任淡薄、劳动意识缺失的特征。结合新时期高职院校办学目标,进一步结合专业,开展高职生劳动教育课程已经成了当前的重点教学任务。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出发,结合学前教学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对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学生劳动教育课程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劳动教育课程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同时社会岗位对人才的劳动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需要拥有更高的劳动素养。学前教育是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专业之一,其为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呵护儿童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劳动素质作为高职院校学前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现状还有待改进。

一、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课程教学现状

1.一些学生责任意识淡薄

由于学校、社会、家庭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得现阶段学生劳动能力下降,责任意识淡薄。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岗位适应能力弱、岗位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相应的锻炼,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弱的特点。另外,在当前高职学生生活环境中,由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给大学生生活提供了大便利,但同时滋生了学生的懒惰思想,例如:食堂就餐基本实行餐厅花管理,学生吃完东西直接把餐盘往餐盘回收处一放就走人。加上受到偏颇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轻视劳动品质培养的教学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劳动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不喜欢劳动,轻视体力劳动,把专业技能、文凭获得作为奋斗的唯一目标和最终追求,甚至厌恶和逃避劳动,缺乏对劳动人民的情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都认为劳动是很辛苦的,近48%的人不喜欢劳动或拒绝劳动,部分学生不喜欢劳动甚至厌恶劳动,看不起清洁工人或劳动的学生。刚毕业的一些高职学生找工作,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不是以单位发展前途适不适合自己为标准,而是以“工作越清闲越好,工资待遇越高越好”为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不劳而获可耻”的劳动观念正面临挑战。

2.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成果不佳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成果不佳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呈现出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轻视劳动品质培养的教学格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中,学生学习态度往往消极散漫,认为劳动教育课程没有意义;甚至一些教师未对劳动教育课程加以重视,认为劳动教育课程可有可无。二是教学体系存在缺陷,教学内容单一,没有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教育方式过多靠学生在扫地、擦窗户中领悟。对于这种简单乏味的劳动教育课程,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热情,更谈不上从参与中获得劳动素养。据问卷调查统计,69.8%的学生认为目前开设的劳动课程内容形式都过于单一,不能起到劳动教育的作用;50.2%的学生对目前开设的劳动课程的教学方式感到不太满意;58.6%的学生希望劳动课程内容向更丰富有趣的方向发展。甚至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将劳动教育课程等同为岗位实践,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基础操作,这种单调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使得高职劳动教育课程枯燥无味,长期发展下去难免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三是劳动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尚未健全。高职劳动教育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其更倾向于实践教学。然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实践较短,相关的管理制度、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校企合作项目不足,使得很多劳动实践教学课程难以开展。

二、基于职业素养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探究――以贵阳幼高专为例

1.强化师生对于高职劳动教育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高职院校劳动素质培养的相关内容较为匮乏,劳动素质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有占有一席之地,被排斥在课程体系之外,关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劳动精神的教育则是散落于各门课程教学之中,泛泛而谈,内容甚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贵阳幼高专按照要求,把劳动素质培养纳入教学教育计划,并把其作为一门必修课进行考核。规定学生在每年必须修够一定学时的劳动课学分,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成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贵阳幼高专开展高职劳动教育课程首先让师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做好这一点工作,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教师要拟订相应的劳动课程教学计划,以具体教学目标的形式量化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教务处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对于完成教学任务较好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激励教师切实开展好劳动教育课程相关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培养其责任意识,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未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阐明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2.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并不是任何劳动都能教育人,只有那些按照教育原则组织的、作为教育过程总的体系的一部分的劳动才有教育意义。贵阳幼高专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两个方面考虑,即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为两个部分――共同劳动课程教育部分和专业劳动课程教育部分。贵阳幼高专共同劳动教育部分安排学生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社会活动(调查、志愿者等),通过这些公共劳动教育,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在校生平均每学期要以分散或集中方式参加劳动课程学习,有专门的课程表、有专门的机构、有指导教师、有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并以必修课学分制进行规范。专业劳动课程教育部分充分考虑到学前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坚持以实践为主,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延伸到劳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开始之初,教师规划好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以现场感受(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幼儿园,与幼儿亲密接触,感受其日后的工作环境)、教育模拟(教师模拟幼儿环境,学生客串幼儿角色、家长角色等,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为主,让学生了解幼儿园各年龄段教学班的全日教学活动内容及幼儿园的工作性质与过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制度,增加劳动教育课程所占学分比重,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将劳动课程纳入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范畴,不断完善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同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校方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责任,督促其履行好管理义务,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安全性。

3.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投入力度

高职劳动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保障相关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贵阳幼高专提高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投入。学校相继建立蒙台梭利教学、儿童阅读等多个实训中心,建立系统、全面的操作平台,模拟相关专业的岗位操作模式,组织学习在实训平台上进行劳动实践。劳动教育是关系到学生就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拥有教学必需的软硬件设施),才能保障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取得显著教学成果。

综上,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劳动教育课程对于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劳动教育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实际情况,紧密围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对劳动的重视程度,加强其劳动技能的培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劳动素质培养的新方式、新方法,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有针对性的对养成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对于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独立学院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当代的大学生们表现出来的意志薄弱,诚信缺失,心理脆弱,创新不足,自理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责任意识不强,人际关系不协调等现象,使得社会上有识之士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深感忧虑。而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的独立学院,因为其发展规模、生源质量和市场竞争等因素,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原本在中小学教育中实施的养成教育成为了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

1实行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弊端及教育改革的不彻底,在小学与高中本应完成的养成教育与素质培养被无限的推迟,教育实践处在与生活逻辑与自然逻辑的双重背离之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今天的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种种素质问题,与青少年时期养成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同时,由于大学是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过渡阶段,我们的大学教育成不成功,人才培养的素质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都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与未来,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我国大学生素质培养出现的问题及现代大学生实际,以养成教育为载体,将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与其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体验相结合,通过有目的的引导,使大学生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2实行养成教育的主要方式

2.1礼仪教育中推行养成教育

讲究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此,在学生中普及礼仪知识,加强礼仪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塑造良好个人形象是非常有益的。讲究礼仪和文明行为,是一个人的教养水平的标志,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在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介绍必要的礼仪知识,培养高雅的情趣,严格规范一切公共场所的礼仪与文明行为。使学生增强文明行为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步养成讲礼貌讲文明的行为习惯。

2.2责任教育中推行养成教育

责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可以说离开责任教育,就谈不上道德教育。何谓责任感?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意识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感是现代人的标志,也是现代大学德育教育的“核心”,从社会发展的进程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祖国建设上看,需要责任感教育;从当前学生的教育状况来看,更需要责任感教育。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它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学习生活中推行养成教育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尚处于身体和心理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我们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做到每天生活有规律,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坚持锻炼身体、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引导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真正地“学会生活”。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健康体魄,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且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培养创造能力,这关系到他们的全面成长。

2.4社会实践中推行养成教育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同时也是检验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唯一标准。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养成教育的宗旨之一。社会实践能使大学生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锻炼自身的品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和行为习惯。通过开展社会考察、咨询服务、社团活动、勤工助学、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实际,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而且对学生的作风训练、劳动观点、吃苦精神、基础文明的培育和养成都是大有益处的。

2.5劳动锻炼中推行养成教育

目前大学生缺乏劳动观念,没有劳动习惯,有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立和自理能力,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连简单的叠被子,打扫卫生都不做,一些学生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些问题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校的育人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进行劳动教育,使大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与行为习惯,是关系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课题。因此,我们要在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6遵纪守法中推行养成教育

篇3

一、情感熏陶:

红色文化植根于生活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环节,情感是人们判断事物的重要依据。因而,消解教育对象的情感隔阂、获得教育对象的情感共识、增进教育对象的情感认同,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感性熏陶是运用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维度,红色文化只有联系、融入、植根于大学生生活,才能发挥其育人功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认知与认同。此外,本文将大学生生活细化为社会生活、道德生活、精神生活三个层次,以更深入地展现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 一) 红色文化融入社会生活增加大学生的价值认识生活即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脱离于生活的高深理论,也不是专业化的学术语言,而是富于浓郁生活气息和实践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精练概括和通俗表达,本身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又适用于社会生活。因而,要让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红色文化融入于社会生活,利用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通性,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充分挖掘生动有趣的红色故事、感人肺腑的红色事迹、震撼人心的红色遗址、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将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素材制作成多样化的文字教育资料、影像教育资料、网络教育资料,通过教学教材、报刊书籍、社会活动、电视电影、宣传广告等方式融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体育生活、娱乐生活中去,让红色文化无处不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影随形,让大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二) 红色文化融入道德生活增强大学生价值认知马克思认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同样,作为人格的核心内容的道德人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环境熏陶和社会教化。道德人格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二者甚至可以说是一对孪生体,一个个体的道德人格势必影响其道德观念。譬如,在资本主义道德涵养下塑造而成的人格,则难以形成、甚至会拒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红色文化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道德生活。通过红色历史的学习、红色事迹的感染、红色人物的感召、红色精神的弘扬,借助红色文化调节大学生道德冲突、化解大学生道德矛盾、指导大学生道德行为、涵养大学生道德人格,从而使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道德人格,进而有效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三) 红色文化融入精神生活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精神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接近大学生价值观念确立的生活领域。因此,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让红色文化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融入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这需要通过红色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转移过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打造更多的红色文化产品,将红色精神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同时需要把红色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就业择业、学习工作、感情生活的现实需要有效对接起来; 扩宽红色文化教育的教育面、覆盖面、影响面,丰富红色文化的功能。让大学生从红色文化中丰富精神世界,从红色经典中汲取精神营养,从红色历史中获取精神食粮,从而增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二、理性教化:

红色文化着力于教育、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具有一定稳定性、长期性和持久性。价值观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情感熏陶是远远不够的,暂时性的价值倾向、情感态度无法替代持久性的价值观念,因此,必须通过理性教化,促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 一) 发挥红色文化的示范功能,引领大学生确立价值目标我国的红色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革命奋斗史,是由无数革命先烈亲身实践书写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它凝聚着先烈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价值目标的坚持、对个人生死的淡然、对艰苦环境的克服每一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都是极具教育力、说服力、感染力的教育素材。革命烈士对爱国主义的坚守、对的信仰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契合,对大学生树立价值目标、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着巨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加强对红色人物、红色事迹等先进典型的塑造,加强对红色精神的解读。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从红色历史的史料中探求红色精神的内涵,从革命先烈的事迹中深思革命先烈的价值追求,形成对红色文化的理性认识和红色精神的内心认同,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

( 二) 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功能,指导大学生做出价值判断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它能够引领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信息交流网络化的逐渐普及,不同价值观念开始相互交织、多种社会思想相互碰撞、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这一现状使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而红色文化蕴含着正确的利益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得与失、利与弊、成与败,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功能,加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无缝对接,加强红色文化的系统教育,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红色文化的理论内涵、产生背景、历史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 三) 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影响大学生做出价值选择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现实写照,红色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是走向胜利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学习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人物品格必将给大学生以深刻的感召,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激励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当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让红色文化鼓舞人心、净化人心、陶冶人心。系统地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背景、需求等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标准、道德伦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从而为大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供帮助。

三、实践养成:

红色文化贯彻于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仅仅依靠情感熏陶和理性教化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教育推向更深层次,即通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沟通实践、劳动实践、生活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 一) 以沟通实践拓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广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不是单纯地宣传教育,也不是一味地排斥其他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其他思想的拒斥既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发展的要求,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来面目。我们应当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前提下,允许多元价值观念的存在。这就需要畅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社会价值观念之间的沟通渠道,发挥红色文化在归属情感、明辨是非、增进共识、整合社会中的作用。通过红色文化架起主流价值观念和非主流价值观念沟通交流的桥梁,让大学生在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比较鉴别中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从而拓展宣传广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统摄力。

篇4

关键词:实践观 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

《提纲》曾被恩格斯高度地评价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核心和灵魂。实践性是社会与人的本质属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但人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往往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截然分开,使认识与实践脱离,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说说而已”,其结果必然导致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鉴此,本文通过对《提纲》中关于实践的观点的剖析和思考,来初步探讨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提纲》中所包含的实践观

首先,实践是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这就是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把客观物质世界看作是与人的活动无关的纯粹的客体,只是消极被动地直观的对象,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他们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把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消极被动的、直观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没有看到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因此,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他们虽然正确地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但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3]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客观世界,既不是精神的自由创造物,也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世世代代实践活动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化了的自然。人的实践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的客观物质活动。它既要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又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使之发生符合人的目的的变化。

其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如上所述,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然后才有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客观世界首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然后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马克思认为,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以前的一切旧哲学认识论,都脱离实践活动抽象地谈论认识问题,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对象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因而根本无法解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的问题。一切唯心主义者实质上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主张主观真理论,因而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在主观意识领域内寻找真理的标准。只有马克思运用科学的实践观,才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4]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们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外界客观事物相符合,这个问题不可能在主观认识领域内得到解决,只有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才能解决。而实践则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唯一桥梁。因此,马克思强调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这就是说,只有实践能够证明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真理标准的问题。可见,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不仅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他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即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马克思进一步强调指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这就是说,社会实践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来源,无论是正确的社会意识,还是错误的社会意识,甚至宗教神秘主义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找到他们产生的根源。因此,这种“神秘东西”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实际地消除其现实的社会根源,才能把它消灭。这体现了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提纲》中的实践观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科学的认识规律

学生通过教师教学, 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的过程,必须以认识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我们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应当看到: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是能动的主体,理论、形势和政策、理想和人生观、道德和爱国主义、法制和纪律等是客体。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借助自己的思维方式、方法、科学知识、价值观、审美观和以往的经验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加工,并形成新的认识。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探究,就是认识主体对来自认识客体的信息的整合。认识客体的信息只有经过认识主体的加工,才能形成关于认识客体的感受和认知。[8]所以,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正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采用适当的方式把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生动活泼的认识活动,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例如,积极创造覆盖面更广、承载思想信息更多、更加便于操作、更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网络载体、文化载体和管理载体等,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9]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达到了社会的要求需要有一个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只能由实践来充当,在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差距。曾经说过:“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10]离开实践来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会失去客观的衡量准则,只会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随意性,甚至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正确的理论、思想才有产生作用的基础和对象,才能真正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才能真正发挥生命线的作用。理论脱离实际,理论便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对象,理论的指导作用无以发挥,价值无法实现,理论只会成为抽象、空洞的概念和教条。[1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正确与否就要看在其指导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成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大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只有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符合客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时,在其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是否能够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便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例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经常及时地组织教育活动的检查和评价,把正评价和负评价、教育者的评价和受教育者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利用评价反馈的信息,加强和改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调控。[12]

(三)认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

从科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实践是沟通理论和实际、主体与客体、物质和精神、内容和形式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与其他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显著的本质属性”。[13]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应该避免仅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上,必须符合实践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有效地连接主客观,实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只能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分析大学生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实践基础和客观原因,决不能脱离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客观条件,空洞抽象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实际出发,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要帮助大学生运用正确思想指导实践,完成从认识到行动的飞跃;不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遵循的知行统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本质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大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特点,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社会考察、劳动教育等多种实践活动,[14]让他们锻炼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又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些理论,就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总的说来,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提纲》所阐述的实践的观点仍然是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论和立足点。当前,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直接关系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运用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体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在实践中学习,锻炼,体验生活,建立社会关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和引导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8]刁隆信.试论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9-32.

[9]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7-205.

[10]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1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49-52.

[1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3.

篇5

关键词 :宁波;大学生;文明素质;路径

追求和崇尚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文明素养不仅是个人高尚品格的体现,它促进了社会的协调和稳定。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应当成为全社会创建精神文明的传播源、辐射源。2010年,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文明素质教育正是实现这个战略主题的重要一环。因此,新时期仍要以加强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全省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既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先进模范人物示范作用,又要着力提高全体人民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生态文明素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教育、引导和带领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终实现精神上共同富有”。其中“精神富有”的内涵就是要求提高人民的文明素质。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宁波,当前和今后时期,文明素质始终会是城市综合竞争力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宁波高校承担着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责任,应当成为全宁波创建精神文明的传播源和辐射源。宁波市大学生文明素质不仅是宁波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宁波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大学生文明素质存在的问题

2013年8月—2014年2月,课题组遴选了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天一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六所高校,遴选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有效问卷调查并对100名老师、市民采访调研。通过调研,宁波市大学生文明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1.自身文明素质意识较高,但对不文明行为的容忍度较大

根据调研发现,9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宁波市大学生文明素质整体较好,但个别人素质较低。87.8%的大学生认为传统美德应该继承和发扬。97.5%的大学生上网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从不发不文明的图片或帖子。75%的大学生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会主动让座。82.5%的大学生遇到小偷行窃的违法行为会主动去制止或报警。81.5%的大学生会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宁波市大学生在基本行为和礼仪上都能保持高度的文明意识。

但是,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对自己和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比较宽容。例如,调查发现41.5%的大学生对身边同学旷课、迟到、早退现象都持无所谓的态度。虽然有52.9%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体现,应该严惩,但仍有42.5%的大学生看到身边的同学在考试中作弊,觉得无所谓。76.5%的大学生认为在公共场所排队时别人不排我也不排。81.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寝室卫生状况一般或比较差,但平时很少打理。这些数据反应了大学生内心对文明素质的认识普遍较高,但在行为上比较“放松”。

2.文明素质内涵偏低

文明素质不仅表现在言谈举止等方面,还反应在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审美趣味、欣赏能力等方面。在调查中发现,宁波市大学生文明素质内涵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传统文化热情不高,对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经典了解不多,大学生们对社会上明星的追逐明显胜过对学术、经典的热爱,这点从宁波各高校举办讲座中学生参与的冷热程度上可见一斑。调查发现,同时举办不同类型的讲座,84.1%的大学生会选择当前知名度较高的明星,话题人物,一些具有深厚学识的学者的专业讲座则受到冷落。二是审美情趣不够,美学意味不高。据调查,62.1%的宁波市大学生平时所读书目大都是“成功之道”,考证之类的“功利性”比较强的书籍,对于一些具有浓厚美学意味的音乐剧、宁波地方戏剧、高雅文学作品并不感兴趣。

3.其它不文明现象的表现

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仅有12.9%的学生从不逃课,而逃课的理由中有46.2%的大学生选择“睡觉”。一些教师反应,有少数大学生不仅不懂得正式场合的礼仪知识,而且连一般场合的接人待物的礼貌也没有,有些大学生连基本的尊重他人,尊重老师的意识都没有。

二、大学生文明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你认为当今大学生文明素质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问题(多项选择)进行调查时发现,91.2%的大学生选择“社会风气”选项,90.2%的大学生选择“家庭和教育原因”选项,65.2%的大学生选择“生活和个人习惯”。

1.时代和环境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发展还不平衡,这就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观念、思想意识必然要经历一场革命。宁波地处东部沿海,商品经济发达,社会不断发生巨大变革。宁波的开放程度很高也使一些西方负面思潮很容易进入大学生的眼界,影响他们的思想。一些市场经济的某些运行规律比如“价值规律”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竞争规律”倡导优胜劣汰,鼓励强者,有部分学生将此等价于精神生活。另外,“极端个人主义”,“以我为中心”,“金钱至上”等思想也影响了青年学子,他们在走向人格独立过程中,由于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局限性,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其行为的盲目性,导致了大学生一些不文明现象的存在。

2.学校教育的缺失

目前,我国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应试教育,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围绕“分数”这个指挥棒转。教育界曾多次强调加强德育,把德育放在首位,但教育的过程颠倒了,分数以外的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等摆到了次要位置上,只要分数好就一好百好。这必然对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有影响。长期以来,社会上还存在着很深的“重理轻文”的偏见,基础教育生态环境失衡,对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不利。部分宁波高校在专业建设上也常常忽视基础学科建设,而着力“服务地方”能创造产值的专业学科建设,这些带有一定“功利性”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宁波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3.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缺点

宁波市大学生整体构成逐渐从80后过渡到90后。这一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缺少与他人相处的机会,加上有些家长过分溺爱,无形中让他们产生“以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社会公德心,不愿为公共事业牺牲个人利益。宁波高校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相比全国其他地区的学生,他们自小受教育的条件更优越,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多家长又陷入了学外语、学绘画、学拉琴的误区,过于注重技能学习而忽视道德培养。总之,这一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有文明素质培养上的“缺位”。

三、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对策

1.创新文明素质教育理念

⑴学生为本。“学生为本”源于“以人为本”,与主体性教育思想相契合。坚持“学生为本”理念,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尊重学生文明素质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文明素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早在2002年,宁波大学就提出了这一理念,2005年又提出“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深化了这一理念。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中提出了“学生的示范才是真正的示范”的学生观。这些均体现了在甬高校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新理念。

⑵德育为先。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教育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这就必须着力培养造就一支业务精湛、思想过硬的学生管理队伍,这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也是尽快提升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保证。对在甬高校来说,坚持“德育为先”,也体现了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和“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的新时代精神。

⑶实践为重。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文明素质提出了复合性要求,也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需要。当前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应该“知行合一”。在甬大学生对文明素质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与道德的层面,还应该落实到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生活中。

2.创新文明素质教育的内容

⑴对浙东文化、学术经典的挖掘。在甬高校大学生应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经典,《论语》讲“不学礼,无以立”这说明传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在甬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文明素质中应该注重弘扬区域文化精神。宁波拥有浓厚的浙东学术传统,要注重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这对在甬大学生培养高尚的文明素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⑵“宁波帮”精神的教育意义。对在甬大学生而言,宁波区域特有的“宁波帮”文化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文明素质财富。应该深入挖掘“宁波帮”创新创业的精神,加强对在甬大学生自信自强、艰苦创业的教育;挖掘“宁波帮”爱国爱乡精神,加强对在甬大学生感恩文化的教育;挖掘“宁波帮”中“诚信”精髓,加强对在甬大学生诚信、责任意识的培养。

⑶美学教育与实践教育。要注重对在甬大学生的美学教育,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模式让具有高度美学价值的艺术走进校园,培育富有美学内涵的校园文化。另外,要结合宁波本地创业实践传统,在实践中融入文明素质教育的内容,让学生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无意识”地接受文明素质教育。要特别注意的是实践与学业的结合和促进,不能因为实践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本业。

3.创新文明素质教育的平台

⑴体制机制的载体平台。对在甬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应该构建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平台,理顺责任机制,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同时,在甬高校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教育不应该忽视社会的协同参与。通过宁波市开展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应该统筹社会各方面教育资源,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形成各方共同支持大学生文明素质建设的良好局面。

⑵实践教育平台。2012年初,教育部等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宁波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为大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浙东文化学术传统中的“知行合一”观念也蕴含丰富的实践教育意义。在甬高校大学生普遍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自我。在甬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为大学生创造实习实训的条件,建立实践基地,在实践中融入文明素质教育。

⑶网络教育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3G手机的广泛应用,在甬大学生几乎都开通了微博、拥有QQ,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交往的另一个世界。对在甬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教育不能忽视这个平台,而是应该把它作为文明素质教育的一个大平台。各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主题网站,打造特色网络教育品牌。目前在甬高校大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党委书记、校长等校领导以及辅导员大多开通了微博。这些做法发挥了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的作用,也使网络成为了具有无限潜力的文明素质教育平台。

⑷社团、多校联动等校园平台。在甬高校大学生社团数量不少,一些高校还建立了社团联合会,每年开展社团巡礼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培育大学生文明素质,这些社团同样可以成为文明素质教育的一个基地。在甬高校不少社团富于文化内涵,以戏曲类社团为例,就有宁波大学戏曲社、宁波工程学院吟风戏剧社、浙江万里学院小百花戏剧社等。各类社团丰富了大学生课余活动,同时也对大学生审美情趣、合作精神等文明素质的养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甬各高校还可以在文体艺术、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方面,通过联合举办,促进交流,共同提高,推动活动朝品牌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顺果.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人类文明的历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谭秀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

[3]张岂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教育理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4]胡显章,李曼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5]王义道,金顶兵.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再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6]韩廷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王晓勇.当代大学生文明素质现状与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7).

篇6

关键词: 音乐欣赏 素质教育 重要作用 实施

一、音乐欣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何谓素质教育,李岚清同志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劳动、会生活、会审美’”。而音乐教育大纲规定:“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作为一门声音和感情艺术的课,主要是通过其生动的内容、优美的旋律和鲜明的音乐形象来感染人。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音乐欣赏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音乐欣赏具有净化灵魂、完善人格,培养人的真、善、美等崇高品质的作用。古希腊人把音乐称为灵魂的体操。我国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人们就认为音乐可以使人“直而温”(正直而温和);“宽而栗”(宽厚而庄重);“刚而无虐”(刚强而不暴虐);“简而无傲”(简约而不傲慢)。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十分重视音乐在培养弟子中所起的作用,他在课程表――礼、乐、射、御、书、数中,把“乐”排在第二位,把诗歌和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其弟子的艺术修养和品性。今天,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音乐欣赏课通过引领大学生接受艺术熏陶,进行艺术实践,增强了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帮助大学生增进理解并和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和吸纳多元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音乐欣赏能陶冶人的情操、养成人的乐观态度,还能培养人的个性、促进和谐的发展。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音乐最擅长于展示人的心灵世界,表现人的内在的最丰富、最细腻的情感。音乐的语言是超越了一切国界的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语言。不同民族、不同语种的人都可以在听到同一首感人的乐曲时为之感动,并获得最大的想象空间与心灵的自由。所以,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较,音乐是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音乐更多的体现了对人的心灵的美化和对人的个性完善与和谐发展。人们普遍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人的听觉直接诉诸人的情感和心灵,影响人的精神。

3.音乐欣赏具有益智的功能。法国大文学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学,一把是数学,一把是音乐。”前者早已被人们普遍认识,并加以实施,而音乐是处在逐步的认识过程中。听觉和视觉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马克思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脑,左半脑主管逻辑思维,右半脑主管形象思维,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左右半脑的均衡发展,丰富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动科学的发明创造,同时音乐欣赏能够培养人的直觉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是开启创新精神的钥匙。

三、高职音乐欣赏课的实施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音乐欣赏课作为艺术修养的途径,对于高职生来说是一门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但就目前高职音乐欣赏课的现状而言,还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针对这些现状笔者做如下探讨。

1.注重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没有统一的音乐欣赏教材,现使用的教材都是普通院校的音乐欣赏教材,缺乏针对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重视音乐欣赏的德育功能,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真善美等内容的教育,使学生从音乐欣赏中得到灵魂的净化,情操的升华。第二,要注重内容的多样性。音乐欣赏曲目有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有声乐、有器乐等,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那么我们就要注重授课内容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认识了解音乐,从而提高欣赏者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第三,注重科学性与针对性。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人对音乐知识不了解或知道得比较肤浅,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科学地进行设计和安排,要和专业音乐教育区分开来,所欣赏的内容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2.注重教学方法。目前大部分的音乐教师都是从教材入手,机械地按部就班,或搞一刀切。这都不利于欣赏水平的提高,违背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大纲,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摆正音乐欣赏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征和就业方向合理安排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中外音乐、古典与通俗、声乐与器乐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把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美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学科相结合、相渗透,全线贯穿于审美教育、德育教育及知识教学之中,使学生通过文学、历史、政治了解音乐,再用音乐去了解文学、历史、政治。

3.课程设置的改革。音乐欣赏课在高职院校一般是开一学期,那么要想在这短短的一学期内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使学生达到审美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势必是对教学提出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第一,可以结合第二课堂、业余美育学校和社团开设一些音乐基础课程;第二,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各方面协调配合。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音乐欣赏这门学科对高职生将会越来越重要。加强音乐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充分认识音乐欣赏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智强.音乐与人生[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

[2]修海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年.

篇7

[关键词]卢梭;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中,卢梭是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从“天赋人权”出发,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引发了教育领域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他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卢梭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德育思想,对于我们开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卢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教育的分期理论

卢梭认为,人的成长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实行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的关键在于遵循学生自然发展的天性,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在《爱弥儿》中,卢梭提出了分期教育理论。他认为人在婴儿期(0~2岁)主要应进行体育教育,儿童期(2~12岁)主要进行感觉教育,少年期(12~15岁)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青年期(15~20岁)进行道德教育、信仰教育和性教育。

2.教育要回归生活

卢梭认为,儿童必须在活动和生活经验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在《爱弥尔》中,卢梭描述了教师与学生一起在树林中,研究太阳的投影和定方位的方法。教师不是通过书本教学生知识,而是在和学生一起观察自然界事物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3.自然后果法

卢梭认为,学生犯错误理应受到相应的教育惩罚,但这种惩罚不能是简单的、盲目的斥责或批评,而应使其从错误的经验中得到教训,体验不良行为的后果,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4.消极教育

卢梭认为,在儿童时期应进行消极教育。消极教育的实质是“无为而教”,以不教而教。卢梭特别反对过早用理性教育孩子,认为那是不可靠的,因为在人的一切官能中,理智是由其他各种官能综合而成的,是最难于发展的,而且发展得迟。我们应该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教育,而不是在他内心因素尚不成熟的时候强加给他某种训练形式。

5.道德教育的任务

在卢梭看来,道德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善良感情、养成善良判断和培养善良意志。他认为,人都有爱己和爱人的善良的天性,教育就是要发展这种博爱的精神。青年时期以前的儿童,只要按照自然的天性健康地成长,维护自身生命的完整;随着人与人的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形成,这种自爱会通过爱情、友情和社交扩大,先是爱自己的亲人、身边的人,然后慢慢扩大范围到爱其他的人,这种爱就是道德。

二、卢梭教育思想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活动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规律出发,这是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容易忽视的。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时会对各年龄段的学生实施一刀切式教育,这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厌倦和反感。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应站在学生的立场,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成长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以及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年龄时期、不同成长环境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实施阶段化、层次化的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回归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要求其要表现出生活的特性。在我们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内容大部分是与现实生活隔离的,特别是与儿童的生活脱节,使教育丧失了生命的活力,成为远离人的内心追求、忽视人本质需要的工具化的存在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就是在批判这种教育异化基础上的回归,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生活,实现对生命的关注、人格的塑造和幸福的追求。

3.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方法。这种让学生在自我行为中的体验式教育,比教师单纯说教更有说服力,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要注重情感教育

青年之前,情感教育应重于理智教育。因为少年儿童容易接受的道理大多是那些可以感悟和体验的,所以,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多采用直观性、体验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内心情感上产生认同和共鸣,从而慢慢体会道德内容的深刻内涵。传统的学校德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理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导致学生爱心和同情心的泯灭,情感荒漠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些疏远。教师在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能激起学生的求学意识,更能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

卢梭的教育思想虽然受到时代的局限,有些观点和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国情的当今时代,但他在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自然天性的保护,重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我们当前推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国情,批判地继承卢梭的教育思想,为广大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房贞祥.卢梭的教师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1)

篇8

[关键词]高等院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作者简介]郭书利(1964- ),男,辽宁沈阳人,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055-03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我国向来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要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有大量优秀人才作支撑,这就需要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时代飞速变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高等院校既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地方,也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面对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加剧,面对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思想素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建设、捍卫和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工作,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高等院校的重点工作,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还是适应新的社会历史条件的要求。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点

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教职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都已经定型,对各种思想观念的判别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一般比较强。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他们的思想正处在发展的特殊阶段:一方面,他们对各种思想观念的分析判别还缺乏经验,但接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能动性却非常活跃;另一方面,他们还未形成完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他们周围的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想却纷至沓来。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既有利于塑造青年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是青年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影响、形成不良思想习气和意识的危险时期。这一发展阶段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等院校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茁壮成长,以更好的姿态走上社会。因此,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发展时期,高等院校作为我国不可或缺的高等教育机构,要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抓住机遇,把自身做大、做强,就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育人水平。相应地,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系统地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与特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地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实际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等院校的声誉,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因此,高等院校努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备条件。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教育领域将学生的基本素质划分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是从静态角度出发的。在学生素质的结构体系中,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比起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更为重要,可以说在素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同志明确指出:“要谈论素质的话,最重要的莫过于思想政治素质,没有坚定的思想立场,何来人生?所以说,不断增强群众和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归宿。”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主要就是因为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鲜明的价值性,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体发展的方向,影响到他们提升整体素质的动力以及发挥科学文化素质的功效。正是因为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在素质体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高校院校要将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重中之重,将思想工作列入学校长远发展战略之中,如此一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适应新的社会条件的要求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由于单纯宣传科学技术的普及,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弊端,比如只重技术不重人文。教育领域只有不断弘扬人文精神,将之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久之计。为此,高等院校必须注重培养兼具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这是新的社会历史条件所要求的。近些年来,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普遍关注德育,这是很好的现象。总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这是社会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声。

二、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众所周知,我国社会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的历史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时展的变化从各方面由浅入深地强烈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震撼着人们长期构筑成的精神世界。广大青年大学生也正经历着心理状态、价值理想和思想观念的改变过程。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对的新形势主要由以下三点:

(一)社会失范加剧

我国在时展过程中出现的失范状态主要表现为权威失范、角色失范和社会主导价值观混乱等方面,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涉世不深、适应能力不强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更可能会以退却、逃避和冷漠等方式扭曲地表现出来,摈弃理性而跟着感觉走,“干什么都没意思,都无所谓”、及时行乐。大学生出现的这些思想说明他们内心没有信仰,没有有力的向导指引着他们的发展。所以高等院校要运用有力核心――党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发展。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规范意识,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社会公民。

(二)社会压力普遍增大

随着竞争机制被引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在给人们以机会充分展示自己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容易遇到更多的挫折。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的余地,选择越多,自我矛盾和冲突越多。由于社会流动的增加、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使得一部分人在心理上、行为上不适应。越来越多的不适应堆积在一起,变成了越来越多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和挫折令青年大学生感觉很焦虑。这些情况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小的难度。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大学生自身倍感压力,由于刚迈入青年初期,对于压力的应对能力还尚且不足,这就需要高效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缓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

(三)社会支持减弱

随着亲子两代日益加深的代沟使得亲子日渐疏离,青年大学生失去了从父母那里得到思想和行为的参照,加剧了特定年龄阶段所固有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再加上同学间由于人际交往方式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时有发生的同学间人际关系的紧张也削弱了大学生来自同学的社会支持。这也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一个人若没有社会支持的力量,很容易在面对困难与逆境时,偏离自身的道德规范,做出一些有违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相反的,若一个人有着良好的社会支持力量,就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一些挑战,自觉遵守更多社会约束。这点对于大学生尤其重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道德观稳定的重要时期,如果能够拥有积极的社会支持,那么将会大大巩固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与稳定。

三、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时代变革的策略

(一)坚持党对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我党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原则和方法都有比较系统的科学总结和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也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规范,这对我们认识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譬如,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之间等,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前进。事实证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认识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并按照这一客观规律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即使在某一段时间有些失误,遇到风浪,走一点弯路,也能依靠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及时检查、总结,由党来拨正航向,继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向互动型转变

当前经济全球化势不可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以开放的战略眼光,把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放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树立与时代主题同目标、与国家和社会同发展的观念。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本,将灌输式教学变为互动式教学,并深入学生群体进行调查,选择学生普遍关注的,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针对问题讨论。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也要紧密结合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总结和归纳,以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单位时间的效果。

(三)加强管理,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高等院校要加强管理,严格治教,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柔性的,同时又是刚性的。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还要用刚性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行为。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体现为管理制度建设中的刚柔相济,引导思想与规范行为相结合,能更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等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各种制度的建设,建立系统、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制度保障。高等院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管理、考核评估、质量监督等内容,将校(院)、系(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工作的目标管理中,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性和计划性;要把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用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大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制度的建设,约束学生应该在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和制裁,对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表扬,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作用。

(四)塑造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高素质的辅导员即指具有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革命化的辅导员队伍。学生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根本和基石,也是学生工作的核心与灵魂。辅导员队伍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发展与质量,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他们的教育模式影响着学生的前途和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判断与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促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抓好教师的学历、职称,还要紧抓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尤其是在新形势背景下,如果不使教师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高等院校师德将呈滑坡态势。为此,高等院校师德建设应从多方面着手,转变观念、制订计划、建立规范,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营造建设优良师德的浓郁氛围,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推进辅导员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要做到“精选、重用、厚待”,建立多层次的培训提高机制与科学的考核、评估制度,改进辅导员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令他们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社会转型的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以及民族复兴步伐的加快等。这些变化已经给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等院校必须认清时展的形势,对当今社会发展有个正确的定位,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的“含金量”,使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2).

[2]周胜斌,孔毅.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浅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0).

[3]杨芷英.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教学与研究,2002(3).

篇9

关键词:树木树人;磨砺;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语出《管子》。后人用来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同时也非常艰巨。

管仲之所以把树木与树人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二者确实有许多相似与相通之处。如:无论是木与人,都是不树不成。都强调施动者亦即“培养”的重要作用;苗木成长有自己的自然规律,不能拔苗助长;树人要遵循教育规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不能急功近利;树木的外因有多种,树人更是如此,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合力而成;树木要适地适树,树人要因材施教;独木不成林,一人不成众,人只有在合作与竞争中,与社会和谐共生方能成人成才。

一、磨砺教育的内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树人与树木,都要树有用之材(才)。众所周知,温室里只能培育出娇弱的花木,却无法培育出挺拔俊逸的钻天杨、落叶松,一棵幼苗只有经过数十载风雨的洗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同理,一个人要想成才,就必须经受得住人生的种种考验,战胜来自他人的、社会的种种挫折、不如意,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称得上“有用”。这就引出了磨砺教育。

所谓的磨砺教育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根据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有目的地提供或创设一些相对艰苦和困难的条件或环境,以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意志和能力,促使其心理素质特别是非智力因素获得健康的发展。

二、磨砺教育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1)磨砺教育是改善当前青少年意志品质现状的客观需要。当前,一些青少年意志品质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任性十足、生活能力差、兴趣不专,见异思迁;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黄金时代》杂志曾登载:1992年8月,77名日本儿童和30名中国儿童在我国内蒙古草原举行了探险夏令营,每人各负担20公斤至少要步行50公里。在这场较量中,我国儿童不论在意志品质、吃苦精神、环境意识还是在生存能力方面都远远不如日本孩子。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反思――我们应切实加强磨砺教育。

(2)磨砺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树人方式。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许多创造出伟业的著名人物,都曾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生活或心灵的磨砺。在中外教育史上,以古代希腊时期的斯巴达教育为典例,用人为的方式创设艰苦的条件和情境来培育具有优异品格的出色人才,已成为许多教育家的重要实践。

(3)磨砺教育是现代社会对树人的客观要求。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开放性越来越强,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将面临着来自生活、事业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与考验。一名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经过必要的磨砺和摔打,不能承受各种压力,进入职场和社会后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很容易成为高分低能的人而无法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4)磨砺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职业院校学生是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创新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提出,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成才的保障。只有把德育工作摆在职业教育的重要位置,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去培养学生,才能培养真正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施磨砺教育,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坚定乐观的品行、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克难的志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5)林业等艰苦行业职业院校的特殊性更加需要加强磨砺教育。调查显示:林业等艰苦行业企业对职工素质更加注重吃苦精神、生态与环保意识、纪律性、安全能力、质量意识等。作为该类职业院校,更应加强磨砺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承受艰辛、忍耐寂寞的品质,强化学生不畏艰苦、献身事业的精神,以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职责和使命。

三、当前磨砺教育缺失的原因

(1)学校教育的学习观和教育模式不尽完善。一方面,学校和老师往往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定一个孩子的优劣;另一方面,一些基础教育的学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试卷成绩,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技能培养和意志品质锤炼。同时,部分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也存在重视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有余,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抗压抗挫能力培养不够的倾向和问题。

(2)家庭教育的方式科学化、理性化程度不强。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家庭养育方式中溺爱型增多,使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养成了自私、懒惰、胆怯、娇弱,缺乏合作精神,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等不良性格和行为,不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3)社会环境中磨砺教育氛围不浓。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级游乐场、迪厅、网吧、电玩城等娱乐型、智力型的场馆和设施应有尽有,孩子们获得了越来越优越的生活和娱乐条件,但同时也正由于锻炼型、磨砺型活动设施、场所的缺乏和社会上一些享乐思想的影响,孩子们的安逸空间和机会日益增加,吃苦锻炼和磨砺品格的机会却越来越少。

四、加强磨砺教育的途径及对策

(1)端正育人标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拓展素质教育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磨砺教育。一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育人观,不应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应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全面加强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政策方针;二是应积极拓展育人途径,优化教育方法,统筹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切实加强学生意志、品格、心理素质、吃苦精神、抗压抗挫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磨炼,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对于缺乏品格磨炼和意志锤炼的有关青少年群体和需要着力加强意志品质培养的艰苦行业院校大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磨砺教育”,为其主动创造锻炼和磨炼意志品质的机会、环境。

笔者所在的林业职业学院充分认识到意志品质、吃苦精神对于培养优秀的林业职业人的重要性,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主动加强学生的磨砺教育。学院将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纳入新生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使学生一入学便进入准军事化管理的氛围,并逐步养成自警自策、自立自强的生活习惯;学院设置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课,每个班的全体学生每学期都要上一到两周的劳育课,负责全院各个部位的卫生清理和环境保持,学院派专门的教师管理劳育课,并对每个学生的劳育课成绩进行严格考评,该科成绩不合格不得评优和毕业。这种将劳育课纳入教学计划进行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的方式,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勤勉守纪的品质和爱岗敬业的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的实践教学改革和专业教学改革更是磨砺教育实施的良好平台:学院实习、实训课程的课时比例占全学程学时的60%以上,其中至少半年时间顶岗;“百强课改”中已有59门课程实施了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等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课程;学院还建立了具有院本特色的课外实践育人基地,如雷锋生前所在团、辽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实验林场、彰武县马尾小学等,搭建了课外实践育人的平台。上述措施和灵活的树人方式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朴素严谨的专业素养,为更好地服务现代林业事业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2)优化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品格成长和意志磨炼,科学引导和激励。首先,家长应切实改变只以分数论孩子能力水平高低的狭隘观念,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意志品质、耐磨精神,培养对孩子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其次,家长要善于改变教育方式,不做“保姆型”家长,不溺爱和娇惯孩子,不包办代替,给孩子以自我磨练和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学会耐受挫折和自我成长;此外,家长自己要自立自强、乐观向上,当好孩子的榜样;对于那些已经娇惯成性、耐受力很差的孩子,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困难或者挫折情境,激励和引导他逐渐成长。当然,困难情境的创设应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度,并以小步渐进的方式进行,避免其压力过大而导致不必要的意外。

(3)营造社会环境,加强自我教育,提升意志品质。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21世纪社会和国际间的各种竞争将更为激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要树成材之树,树人必树有用之人。在广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个性的今天,作为熏陶和影响青少年意志品质形成的大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如,有针对性地多编发一些励志作品,树立励志青少年典型,建立和推广一些拓展训练基地,开展一些以品格磨炼为主题的营员活动和社会实践,加强青少年自我磨砺能力培养和指导等等,都是加强磨砺教育,提升青少年意志品格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1997.

[2]傅维利,秦神利.中小学实施磨砺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J].

教育评论,1998(6).

[3]吕英,冯永刚.新时期中学生挫折教育刍议[J].教育探索,2003

篇10

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来衡量,现代化的优质教育必然是顺应人的发展需求,满足人性自我提升需要的教育,必然是百姓福祉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的教育,必然是质量和数量、公平和个性、成功和幸福达到高度和谐的教育,联系*教育发展实际,几个问题和大家交流探讨,抛砖引玉,推动大家议教育、谋发展。

一、城市需要怎样的教育。

我市正努力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宜创宜居的国际性商贸城市,教育一方面要为城乡百姓提供均衡、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满足百姓“有书读”“读好书”意愿;另一方面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面对挑战,*发展经济的竞争力急待进一步培育,新的优势在于市场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在于知识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支撑,在于专利、品牌等新兴经济元素的培育,在于城市人文的积累和提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瓶颈,提高发展质量,需要教育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人才和思想的“储备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动机”的作用。

(一)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几年我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教育均衡程度不断提高,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百姓要求享受良好教育的矛盾依然尖锐,城乡教育之间、义务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别之间,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还需进一步改进。我市用十年时间实现了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转变,*教育实现了三大转变:即从数量的扩张转到质量的提高,从硬件的完善转到队伍的优化,从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到优质、和谐发展。当前及今后,教育的关键点已转移到更深层次的均衡上来,更注重校风、学风、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和发展潜能等,促进教育公平要从外延扩张,更注重内涵发展,尤其要加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师资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每所学校都得到发展提升。因此,今后要加强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的良性配置,加快我市要优化教师引进、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在教师待遇的保障、优秀人才的引进、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创新人才的奖励等方面,深化政策,建立多渠道的教育骨干和师资的科学流动机制和培养提升机制,努力突破制度瓶颈,促进教师资源“柔性流动”、“多向流动”等,培育优秀教研组、先进班组等创新型团队,每个学校都要推出自己的名师团队。完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资源分配制度,大力研究资源共享、“和谐共进”的均衡发展机制。

(二)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是与本地经济发展关联度很高的教育类别。本地产业发展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源泉,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基础,困此“围绕产业办学、围绕市场兴教”是其基本理念。例如*市发展职业教育理念是“合拍共振,无缝对接”,*是世界知名制造业基地之一,是外商投资企业密集区,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在苏办厂,*产业在升级,*职业教育也在跟进,从传统的电子商务、文秘、电工到微电子制造,现代通信技术、物流、汽车维修,市场需求与学校发展和谐共生。我市已提出了建设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小商品创造中心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题,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发展职教空间很大。但近几年,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经费不足,生源不佳、发展信心不足、群众认可度还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度还不高。(近几年我市职业学校先进设备闲置现象一定程度存在。要有懂技术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设备提供实训,但由于活动经费缺乏,学校不能购置丰富的材料,许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一些设备被闲置;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热情不高,有的企业前几年满怀热情办起校企合作班,但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投入回报不对称,办班难以为继。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些规模企业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企业的“适用度”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经过锻炼往往成为企业的骨干,但现在经常会遭遇中职生用不上、用不起的现象,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技能水平有所“滑坡”。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深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是迫切。市政府将进一步研究扶持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营造全社会重视实用人才、重视职业技能的氛围。职业教育单位要振奋精神,与时俱进,瞄准市场办学,着眼企业办教,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合作办学,拓展办学的形式,提高职教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做好国民教育的“前伸”和“后延”工作,一方面加快学前教育优质化、公益化进程,今年把6个镇街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列入政府实事,还要制订幼教专项政策,推进学前教育加速度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统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家长教育,为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教育需要怎样的学校。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知识经济不断深入,“高分低能”、“高分无能”的青年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竞争的形势,最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地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标准已显露出当今社会“新人才观”的端倪,形势要求我们确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但另一方面,恰恰是就业竞争的激烈,使家长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过重寄托到学校的升学绩效上,这种关注并没有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基础教育高标准普及而有所减弱,反而更为加强。这就使学校面临两种质量观的矛盾,是追求“分数的质量”,还是“追求生命的质量”。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当前教育的一些偏差。我认为,德育关键是做人教育;智育关键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关键是终身锻炼的习性养成;美育关键是情操陶治;劳动教育关键是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教育青少年要养性—注重优美人格的奠定,养慧—圣贤智慧的陶治;养德—正大品行的规范;养志—理想抱负的树立;养能—生命能力的完善。学生不仅要提高文化科知识水平,更要发展体质水平、审美水平、创新水平、心理水平等各方面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要树立“因材施教”理念,确立不同个性、不同禀赋学生不同的质量标准。人格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辅相成,培养具有深刻文化素养、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二)深化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改革。

要从积极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入手,提高教师实践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实施新办法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要着眼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以“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为原则,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要改变全市学校一把尺子衡量绩效的局面,实行教育质量多元策略,实施策略分层,多元发展,确立“各级各类争一流”思想,促使不同学校努力在自身层次达到最优,实行群体创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统筹学校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体系。

(三)加快学校内涵成长。

近三年我市高扬学校文化建设大旗,推动学校锤炼核心价值观,培育师生主流意识,以文化提品质,以文化树品牌。但目前学校文化尚未深刻融入管理者治教理念,以及师生团队的治教求学行动中,有品位的学校不够多。一个富有内涵的学校,我的理解:一是理念一定要贯彻得非常到位,得到全体成员多年不变的认同和自觉遵行。二是管理一定要修炼到细节,学校的一本书或是一棵树背后都可能有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三是风格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学校不一定每个都是名校,但可以是有个性的学校,特色的培育源于深入挖掘校本资源,以及拓展和发挥,不因学校规模宏大而庞杂失序,不因学校规模小而无可实施。比如义中是我市教育多年的典型代表,已经塑造了比较深厚的学校形象,那么,“义中人”这个品牌怎样发扬光大、与时俱进?是否可以将更多象“义中人”这样富有精神内涵的学校特色品牌呢?面对既定的师资和生源、硬件和软件,学校文化发展的境界决定了学校内在发展力和外在的影响力,靠有限的名师建不起名校,只有文化才有化平凡为神奇、化散沙为整体的力量。

三、学校需要怎样的教师。

(一)教师要有精神空间。

最近几年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不断加大,教师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可喜提升,社会人士热衷教育的氛围日渐浓厚,但随着百姓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前我市教师的学科和学历结构还不尽完善,优秀教师群体还比较单薄,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师德行风状况有质疑的声音。教育发展首要资源是教师;教师的素质首要是师德。有一个事实全世界应该都相同,那就是当教师不是发财的工作,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来作为职业资源的,教师是从社会地位而非经济地位获得尊严,教师的价值是在学校中以传递人类精神的火种而体现出来。但令人担忧的是,过度的量化使学校和教师的特有价值难以充分评价,功利的社会使教师的价值取向受到不良影响,应试教育也伤害了教师职业的古老的欢乐,教师的信仰以及个性、灵性、独特的生命体验都在渐渐消退,教师作为人的精神导师和灵魂工程师的功能的退减,使教师不仅不被社会敬重,连学生都不再尊重他们。因此各中小学要进一步加强师德行风建设,以整治违规带生问题为切入点,以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为根本点,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琢磨教师成长、研究教师培养上来,培养更多的品德良好,学养深厚的优秀教师,以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二)校长要有几分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