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 要素禀赋论 国际服务贸易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量不断增加,服务贸易开始引起经济学家们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各国签订《服务贸易总协定》明确服务贸易的定义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服务贸易正式被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中。
1、 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服务贸易的观点
由于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建立在货物贸易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应用于服务贸易领域时,存在着诸多疑虑。
首先,对国际服务贸易的贸易壁垒较多。服务贸易的无形性导致服务贸易不能依赖关税政策进行管制。因此国际服务贸易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而这些非关税贸易壁垒在大多数情况下有表现为一国政府对服务业进行管制的各种措施,如对专业服务行业的资格认证和许可条件。服务业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因此政府必须对服务业加强管制,防止损害贸易自由化的收入。
第二,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的要素跨国流动。在服务贸易交易的过程中,无论是过境交付,商业存在还是消费或人员移动,都要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在构建模型时,一般都假设生产要素都不能跨国流动,因此,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中“生产要素不能跨国流动”的假设并不适用。
第三,服务的生产效率难以计量。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侧重比较两国的生产效率。在衡量货物贸易中,货物的生产效率仅由生产方确定,与消费者的效用没有直接联系。但由于服务是生产与消费同时存在的,所以服务贸易的效率不仅仅由服务的提供者决定,而且受消费者的效用高低的影响。而消费者效用的大小难以度量,因此服务的生产效率难以确定。
第四,H-O模型主要从要素的供给角度分析国际贸易,强调一国生产力水平和丰裕要素的供给结构,最终出口国会出口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然而,当贸易服务的生产函数与主要要素投入相结合时,任何国际服务贸易都依赖于需求因素而不是生产成本,强调需求因素导致的贸易量的增加,消费者的选择,运输成本,信息成本,消费者收入和偏好,服务种类消费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服务出口的贸易条件,所以,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仅从资源禀赋角度探讨服务贸易优势是不够的,而更注重服务贸易的流向,相关的市场结构和需求特征角度来检测服务贸易性质。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传统贸易理论并不能恰当的解释国际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理论研究早期,迪克等人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18个经合组织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果:没有证据表明比较优势在服务贸易中的决定作用并不明显。之后,山姆普森(Sampson)和斯纳普(Snape)根据对国际服务贸易实例的研究认为,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并不适合国际服务贸易,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
2、比较优势理论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
另一种观点则完全相反,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完全使用与服务贸易。没有必要把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完全分离。1981年,萨皮尔(A.Sapir)和卢兹(E.lutz)对迪克等人的观点提出挑战,通过对35个国家服务贸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表明有形资本禀赋充裕的国家在运输服务业享有比较优势,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在保险和其他私人服务业拥有比较优势。因此,他们得出比较优势理论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而且适用于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货物和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查德・库珀(R.Koope)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命题,比较优势说是普遍有效的,正如存在与商品生产中那样,比较优势也存在于服务贸易中。”
3、比较优势理论不完全适用于服务贸易
第三种观点,介于前两种观点中间,即承认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缺陷,但经过一定改进后,还是适用于服务贸易的。这种观点得到了学术界大多数人的认可。迪尔多夫(A.Deardoff)对H-O模型中的个别要素做了改变,成功的解释了对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适用性。1990年,伯格斯(D.Burgess)对传统的H-O-S模型进行了简单修正,将生产者服务作为一种投入要素放入商品生产的成本函数中,发现各国生产者的技术和质量差异将影响该国商品生产的比较劣势和贸易模式。他认为,服务贸易自由化和服务技术会改变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提高出口国的整体福利水平。这个结论证明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可以用来解释服务贸易的。
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贸易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为辅。随着服务贸易的兴起和发展,有关服务贸易的理论也开始逐渐发展。传统贸易理论的实质在于各国利用本国比较优势,实现贸易自由化,提高本国福利水平。世界各国通过实行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自由贸易,必然促进经济资源在各国间的合理分配,产生规模效应,达到各国经济共同发展,整体福利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新章.国际服务贸易[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年6月
[2]龚新宇,李才波.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适应性分析[J].当代财经,2000年第1期
篇2
一、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
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然而,实际的贸易构成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此外,当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由此引起的公司内贸易时,就会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的不适应性,期望有一种考虑了公司行为的贸易理论。
因此,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需要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促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三、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和布兰德等。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以下对其假设前提进行介绍。
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即2×2×2模型。但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
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
2、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
3、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
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
四、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的解释
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与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现象,新贸易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因为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带来了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克鲁格曼看到了D-S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规模经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为:贸易并不需要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同时也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2、在贸易政策方面,两个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的提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
3、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
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4、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经济全球化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与投资实际上是厂商国际化经营中的不同选择方式,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基地所需考虑的因素实际上是相似的,国际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要素的国际流动。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故一些学者开始将贸易与投资置于统一框架中进行研究,注重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也是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
篇3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国际贸易学
《国际贸易学》是国际经贸类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探讨的是与贸易产生、贸易模式及贸易利益分割等问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与政策内容,是关注、分析和理解有关国际经济现象的必要前提,也为后续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世界经济概论等课程奠定专业基础。在当前全球经贸格局和经贸规则深刻演变、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要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国际贸易学》课程在教学中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向学生介绍基本原理的同时,引导学生应用基本原理关注、思考和讨论国际贸易热点问题,强化对国际贸易现象的独立分析判断能力。而现实的问题是,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与贸易发展新形势的脱节,致使教学目标难以顺利实现,因此《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就势在必行了。
一、《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拟定目标
(一)修复课程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错位关系
应用型高校的理论性课程定位比较模糊,导致理论课程往往陷入怪圈,既够不着研究型课程,也算不上实践性课程,这也导致其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培养作用[1]。当前《国际贸易学》课程通常简单沿用了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或者随意选择教材和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中既缺乏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也缺乏理论、实践学时比重的分配安排,最终导致《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目标“重学术能力、轻应用能力”,无法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直接反映在教学内容体系的重理论性、滞后性上,并进一步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重理论阐述、轻能力培养”上。因此,要改革教学内容,首先应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使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二)多途径更新教学内容,扭转内容滞后于时代的现状
当前全球贸易形势变化迅速,围绕国际贸易有关的理论研究、政策、规则也在发展演变,教学内容体系应快速跟踪、紧密顺应国际贸易形势适时调整,从而体现这样一门课程时效性、现实性的特征[2]。但就现有情况而言,《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缺乏对新形势下新现象的关注,滞后性明显。第一,从具体内容上来看,以传统经典国际贸易理论为主,而对新新贸易理论等阐述较少;缺乏对新兴地区市场关注,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非关税壁垒部分则多是罗列配额、补贴等常见壁垒,对蓝色贸易壁垒等新型壁垒介绍甚少;区域经济一体化仍以欧盟、北美自贸区等早期组织为主,对新兴区域贸易组织着墨有限,并难以把握类似“英国脱欧”等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变化的新热点问题;有关WTO基本内容介绍较为全面,但缺乏对多哈回合谈判进程停滞、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缓慢的介绍等。第二,从内容体系上看,仍是沿用多年前的体系结构,重理论与政策的阐述,轻有关现实贸易现象的分析,缺少应用能力训练模块,无法适应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妥善处理与前后续课程的重叠内容
由于《国际贸易学》课程的基础地位,导致其与前后续课程如《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地理》等课程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重复性。尤其是《国际经济学》课程,与《国际贸易学》在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国际直接投资部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课程讲授中没有严格区分,容易造成学生觉得重复太多、学来无用的假象。如何避免前后续课程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重复讲授问题,需各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合理定位,明确教学目标,厘清教学思路,并就相关内容开展教学研讨,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
二、《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措施
针对《国际贸易学》课程传统教学内容的诸多不足,结合课程的教学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并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实施“三增、两减、一整合”改革,探索并构建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突破以重学术理论、轻应用能力的传统内容体系。
(一)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对接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团队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将教学目标细分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对其进行优化,同时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为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将教学内容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贸易发展及其引致的关联现象等三个模块。优化后的知识目标包括:第一,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分析国际贸易现象的基本术语、分工与利益、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等;第二,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包括贸易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关税、非关税壁垒、出口促进与进口管制、国际贸易政策的诸边(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协调(WTO)等;第三,贸易发展及其引致的关联现象:包括了解国际贸易发展史、世界市场与贸易条件、国际服务贸易、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等。优化后的能力目标包括:国际贸易形势的分析预判能力;对贸易自由化政策、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解与预测能力;理解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合作、对抗博弈原因;理解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形势和跨国公司的地位与作用等;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分工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实施“三增”改革,即增加新的贸易理论、新的贸易政策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内容
新增新的贸易理论包括新新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竞争新优势理论,其具有强大的理论活力和明确的政策价值。如新新贸易理论,国外主流教材已经吸纳其相应内容,但国内的国际贸易教材尚未涉及该理论[3]。增加新的贸易理论内容既是对理论体系部分内容的完善,也反映了课程教学对新理论的持续关注。新增的贸易政策应是与当前国际贸易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日益受到重视的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环境问题,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生;第二,使用日渐广泛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相比一般贸易壁垒,其贸易保护手段更为隐蔽,且由于从单一产品限制转向生产链限制,影响范围将更为广泛,加上容易与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结合而形成复合型壁垒,将更为难以应对;第三,贸易政策诸边协调部分,TPP、ASEAN等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关内容等。通过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以紧密联系贸易发展现状。新增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内容是为了直接响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补充具有时效性的贸易案例,更新必要数据资源,通过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水平。如以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和表现为例,结合新新贸易理论分析其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针对性意义;以英国脱欧为例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退”问题;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数据资料为例分析新型贸易方式的特点及其对传统贸易的影响等问题。还可通过课堂布置贸易专题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内容要求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再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借助新鲜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支撑,避免《国际贸易学》课程从理论到理论的“空对空”式讲授,以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为桥梁,将理论内容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贸易感知、经济感知和国际化意识。
(三)教学内容实施“两减”改革,即减少过时传统贸易理论和过时政策分析内容
适时减少过时的贸易理论和政策内容以体现课程的现实性:减少贸易理论中的空泛内容,如数学模型的推导,减少不适应WTO规则和自由贸易新协定的过时政策分析内容,如关税效应分析等。此外,还可压缩一部分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的课堂讲授时间,要求学生课前学习并随堂考察学习情况,更多教学资源分配至新增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通过教学内容的增减和教学模式的改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实施
“一整合”改革,即整合《国际贸易学》与《国际经济学》交叉重复内容《国际经济学》是纯理论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开展基本国际经济分析的思维能力、技术能力。《国际贸易学》课程则主要定位于学生应用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国际经济学》课程中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部分涉及较多模型推导,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较而言,《国际经济学》理论性更强,而《国际贸易学》应用性更强。因而针对存在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国际经济学》已重点阐释的部分,《国际贸易学》可适当弱化,更侧重于联系国际经济贸易的现实问题,着重于理论内容的分析和运用,政策部分的阐释和应用。通过两门课程交叉重复部分内容的“应用化”改革,突出《国际贸易学》的“应用性”特点,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的改革。
三、结束语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发展的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不断深化的。在优化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新新贸易理论、新的贸易政策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减少过时传统贸易理论的空泛内容和过时政策分析内容,整合《国际贸易学》与《国际经济学》课程中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实行“三增、两减、一整合”改革,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步进行,创设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模式、方法实施全方位一体化改革的综合实践方案,才能更为有效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刘婷 刘宏青 张韵风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庄新霞.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改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02):39-44.
篇4
一、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开展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大高校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惯例,能够熟练地运用业务知识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经营和管理活动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国际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开设国际贸易专业,高校为高素质外贸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等,专业方向课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但是,在现实人才培养中,部分高校过于重视专业基础课,将很大一部分学分放在该类课程的设置上。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对实际工作适应能力差。
(二)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手段多是黑板粉笔加老师的口授,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互脱节现象严重。诸如目前各大高校都将国际贸易理论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偏重于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概念的阐述,而忽视该门课程对学生今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被动地掌握所学知识,影响学生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所必备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的提高。虽然部分高校在国际贸易教学中也引入案例教学、实验课程,但从考核方式上来看,闭卷考试仍是国际贸易教学的主要考核方式,且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务课,均以概念性知识点考核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其他各种诸如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等技能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随着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的提高,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模式必须有所创新。
二、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体系构建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引入立体化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利用新教育理念、新技术手段、新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进而满足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为此,结合立体化教学模式和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可以设置以下流程:
(一)立体化教学环境构建
立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是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前提,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保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宏观教学环境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鉴于此,在进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不断完善教学基地的建设,从而为以后的产学研结合提供一定的平台。
(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整个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核心环节。如何使学生熟悉国内外宏观环境,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是这一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国际贸易培养方案。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加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使整个教学环节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的特点。
(三)实践能力提高体系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体系的构建是整个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强的专业,各种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专业课开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陆续安排好各种实验、实践课程,有助于使学生做到从理论知识到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最大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各种实践课程中,一方面可以发现自己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验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高自身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人才考核体系的构建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考核体系的构建是整个立体化教学效果的监督环节。国际贸易专业具有很强的涉外性、灵活性和实践性,传统的闭卷考试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外语的学习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这是因为从事外贸工作,外语是一种工具,学生不仅要提高读写的能力,更要提高听说的能力。因此,在整个立体化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增加双语教学的比例,加大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而针对《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制作》、《国际结算》、《报关实务》等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则要减少如名词解释、简单等理论内容的考核比例,增加案例分析、实训能力等能力的考核比例。
三、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实施途径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在于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因此,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大众化教育对教学的新要求,树立为目标岗位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对于理论课的教学,在科目的设置上以合理、够用为原则,压缩不必要的专业理论课程。而对于《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商务单证制作》、《报关实务》等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课,在课程性质上要坚持必修课的地位不动摇,并适当加大实验、实训学时的比例,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问题。
(二)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黑板板书为特征的灌输型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缺陷在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信息量和教学效果明显不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在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中,可以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教学手段相互补充,并结合具体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对国贸专业学生进行课堂讲授时,应该大力借助多媒体技术,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演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证式教学、实体经营式教学、辨论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信关系,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尤其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的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的时间关系。诸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收集到的入世之后中国在金融、贸易、知识产权、零售等方面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以提问的形式加深学生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关系的理解。再如《商务单证制作》涉及大量的单证素材,如发票、汇票、装箱单等,而这些素材学生都鲜有接触,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收集最新的较全面的单证式样,直接或通过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示样单、演示并示范填写、修改操作,如此可增强学生对外贸单证的感性认识,边说边操作,让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的、直观的操作。
(三)以网络教学为平台,注重师生互动
立体化教学模式中的网络教学平台,是以网络为纽带、以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站为窗口的立体化教学与实践体系,从学科、专业建设层面出发,借助现代化的服务器和网络系统,运用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和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等开发工具,建设具有交互型特点的网站,通过网络完成在线教学、辅导答疑、交流讨论和测试考核,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支持。这种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在于它不受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课程网站上补充、增加更多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内容,建立更多的专业网站链接,有助于学生从更大范围内了解学科与专业发展的现状。鉴于此,国际贸易课程网站在构建过程中要体现内容全面性、案例新颖性、应用互动性的特点。就内容而言,国际贸易课程网站的构建既要有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录像、案例题库等教学资源包,也要有贸易政策、贸易惯例、课外导读等延伸内容;既要立足于校内资源,又要与其他外贸网站建立链接。就互动性而言,国际贸易课程网站的建设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纽带。对教师而言,可以通过网络授课,为学生提供教学辅导;对学生而言,则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所提供的自主学习空间实现学习、答疑、作业、讨论和测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进行异步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一体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四)以模拟实训为依托,强化实践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是一种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市场调查、市场开拓、商务谈判、文书撰写、合同履行、争端解决、日常管理等一系列的能力。而对于从未接触过外贸业务的学生来说,很难从书本上的抽象文字感受到真实的外贸实务情境。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在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建设中,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训课程的课时。诸如,在开设专业课之前,可以通过外贸业务场所的实地参观访问或邀请有外贸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做报告的形式,引导学生加强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初步了解。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新型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建立了以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品流为主体的全新物流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服务。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向深层次扩展,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管理、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国际贸易营销手段及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一)虚拟公司——国际贸易新的经营主体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创新型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虚拟经营”采用了合作竞争的经营方式,揭开了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这种虚拟公司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二)虚拟市场——国际贸易新的运行环境
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空间,这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的、立体的市场空间,它突破了传统市场以一定的地域为存在前提的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新型世界市场的形成。信息流动加速了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带动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也大大加强。
(三)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新的推动力量
电子商务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信息跨国界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满足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网络国际商品交易额的上升就意味着那些通过信件、跨越国境服务、有形货物运输的交易额的下降。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价格,提高效率,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会,这些机会来源于电子商务手段能够降低交易价格,让那些成本过高或执行困难的交易变得可能;同时电子商务作为传统交易手段的补充,通过提供国际市场调研、广告和营销、购买以及通过网上银行进行支付等方式作为传统贸易的辅助手段。
电子商务还可以达成一网行销天下,对消费者产生统一的示范效应: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时尚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在世界各地快速的传播,世界的消费偏好有趋同的潮流。网络强大的通讯能力和电子商务系统便利的商品交易环境,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同时也促使营销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消费者希望可以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评测环节中去,并且成为企业经营全过程中重要的、积极的参与者。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企业将信息以多媒体方式在网上传播,并以智能搜索和查询的方式,方便消费者主动在网络上搜索信息,这样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共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性,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更多的商品与服务信息;同类商品的种类较多,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强,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网络贸易也给小额消费提供了便利,节约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缩短了生产与消费间的距离,使得按需消费在技术上将成为可能。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
与传统国际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贸易理论创新
电子商务带动了跨国公司的变革,跨国公司由原来的二维、平行的实物流动变为开放化、立体化、多维化、网络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共同组成的流动,从而引发了对跨国公司内部化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厂商理论等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跨国公司理论提出了新挑战,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比较优势的形成基础是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异;而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即国与国之间对信息的生产、反馈与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信息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虚拟经营”这一跨国公司新型合作竞争方式,是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打破了传统公司组织机构的层次和界限,使跨国公司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种外部资源“虚拟”内部化的形式,使公司的经营向柔性化、弹性化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的所有生产环节都被纳入现代信息网络,利用网上“虚拟现实”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直观的协调。
(二)国际贸易宏观管理创新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会给国家对国际贸易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国际贸易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带来新的机遇。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运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宏观管理,积极推行电子商务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表现在:出口商品配额实行电子招标。实现网上申领、发放进出口许可证。运用电子商务进行海关管理和电子报关。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实现外贸业务全过程管理的电子化。
这些变化和创新使国际贸易的监管变的更加公开和透明,而更加公开和透明的监管环境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政策创新
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中的国际贸易政策创新主要体现在世贸组织(WTO)通过了电子商务免、禁征关税协议。该协议的达成将对永久性禁止征收电子商务关税产生推动作用,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子商务是未来25年内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摇篮时期,各国给予免关税扶持,有利于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成熟。
(四)国际贸易运行机制创新
电子商务创造了一个网上虚拟市场,形成新的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促进以信息网络为纽带的世界市场信息一体化进程。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济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为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创新奠定了基础。
第一,电子商务环境中便捷的信息流动,减少了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校正了世界市场发展的盲目性,为减少国际贸易决策的时滞和失误创造了条件。
第二,电子商务超越时间和地域限制。解除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运行机制下难以克服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
第三,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产品和服务都表现为数字信号,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第四,世界市场上的信息充分性进一步削弱。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世界市场垄断进一步削弱,市场机制将在一定程序上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世界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充分而优良的信息服务,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
(五)国际贸易交易方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实现对以纸面贸易单据的流转为主体的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变革。在信息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发展迅速的国际贸易迫切要求实现全球贸易运作的信息化,节约社会成本和贸易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国际贸易流程以买方准备一份购物清单到登记应收款帐户冲帐,需要经历20多个环节,而电子商务方式下却只需要8个环节就可完成。电子商务帮助国际贸易企业改革国际贸易流程,实现国际贸易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规模化,形成新的有效率的国际贸易流程管理模式,推动国际贸易方式创新。
(六)国际贸易营销创新
电子商务引起市场营销的巨变,促进国际贸易营销创新,产生了新的市场营销形式——电子营销。电子营销就是指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市场营销。企业通过电子营销,借助互联网,可以进行生产、信息传递、广告、购物、支付和信息化产品等业务,双向交互信息可以交换资料文件、影像、声音等,可以进行一对一双向交互,甚至可以是一对无数和无数对无数的交互。它可以将实体市场转移到最广大的人们均可以参与的虚拟市场上。客户参与的主动性和选择的主动性得到加强,现代的互动营销方式正在形成。互动营销强调企业和消费者间交互式交流的双向推动,改变了传统营销中企业对消费者的单向推动。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意识的成熟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化,差异消费、个性消费成为时尚,互动式营销通过消费者积极参与生产的全过程,使企业既可获得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又能使其产品适应单个消费者的独特需求,既满足了大众化的需求,又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在电子营销中,企业和客户形成的这种营销框架可以称为网络整合营销,它始终体现了以客户为出发点及企业和客户不断交互的特点,是对传统市场营销方式的突破。
(七)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创新
篇6
[论文摘 要]在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这种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其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探讨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转贴于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看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技术内生化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1)03-0072-05
一、引言
很长一段时期,国际贸易理论对于技术和技术进步的处理远落后于现实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和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在决定世界贸易模式的变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令人吃惊的是,很少有人把技术进步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中去(克鲁格曼,1990)。国际贸易理论对于技术因素的忽略或不恰当处理不仅导致正统理论对于贸易利益的解释偏于狭隘,即使对于正统理论本身也产生了不少的争议与误读。因此,系统梳理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中角色演变的轨迹,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重要前提。一定意义上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恰恰是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内生化的过程。由此,笔者将系统分析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角色演变的过程,将贸易理论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
二、古典贸易理论中的技术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经济学最古老的研究领域之一,它从一开始就把贸易问题与增长问题研究相结合,从技术差异的角度回答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分析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一国财富创造的影响,这构成了古典贸易理论研究的基点,也代表着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起点。古典贸易理论对于贸易动因的分析可以用比较成本理论来概括,虽然众多古典经济学家对其完善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斯密和李嘉图是该理论的主要构建者。
多数古典经济学家都意识到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考察了技术变化对比较优势模式、贸易条件、贸易量变动的影响,并论及贸易对增长的影响。Bloomfield(1978)认为Torrens等人较早就注意到技术在国际间传播的事实,Mill甚至明确分析了技术变化的贸易条件效应,Longfield等人则指出了技术变化导致比较优势变化的情况,甚至技术差距理论的所有要素在早期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中都有涉及。古典经济学家讨论了一般技术变化的不同侧面,对于贸易与增长关系的论述零散地分布在他们著作的不同角落,虽然这些不同的观点很少系统地发展起来并结合进古典贸易理论的主体,但是古典经济学家对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兴趣要比一般贸易理论家认为的要高得多。
古典经济学家对于技术的理解与现代经济学有着巨大的差异,技术的内涵相对较为狭窄,一般是与劳动者的具体的技能或者机器的性能相联系,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通过劳动者技艺的改善或机器的改良促进劳动者生产率的提高。虽然多数古典经济学家都注意并论及了技术在贸易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古典贸易理论在发展进程中对于技术进步的处理上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这主要发生在李嘉图和斯密之间。在斯密看来,劳动分工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动因在于劳动分工的发展(胡乃武等,1990)。分工可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增加,技术进步成为内生于劳动分工的副产品。狭隘的国内市场会限制分工的发展,阻碍财富生产的增加,对外贸易会通过扩大市场促进分工的发展,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会对一国比较成本和贸易模式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在斯密的贸易理论模型中,技术进步内生于分工的发展,并且成为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机制。李嘉图在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国际贸易动因的比较优势成本理论,但却未对斯密的分工理论给予重视,而把产生比较优势的基础归于自然条件与外生的技术差异。虽然李嘉图也注意到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并且多次提到技术进步对于一国贸易模式变动的影响,但是技术在李嘉图模型中纯粹被视作一个外生变量对待。虽然穆勒在对李嘉图比较成本模型进行形式化表述的过程中,重新注意到对外贸易通过市场扩大效应对于深化分工进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但是穆勒之后的贸易理论家越来越倾向于资源给定情况下的静态效率配置的分析(Myint,1977)。在Taussig(1927)、Haberler(1936)对比较成本理论进行了标准的教科书式阐释之后,技术因素彻底被当作比较优势理论模型中的外生变量看待,虽然国际贸易静态的资源配置效应的分析仍然能够推出自由贸易政策的结论,但是比较成本理论南此受到缺少动态分析的批评。
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但是对于技术本身仍缺少一个严格的界定,技术因素在经济发展或者说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没有独立出来进行系统的分析,这使古典贸易理论家在贸易动因的分析中,缺乏对技术的系统论述,导致技术在比较成本理论的标准化表述中,蜕变为纯粹的外生变量,但是古典经济学家对于技术在贸易与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是经济学和贸易理论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事实。
三、技术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迷失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并未严格遵循技术研究的路径向前推进,在新古典一般均衡的背景下,H-O贸易模型产生,由此开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古典发展阶段。H-O模型对国际贸易动因的分析放弃了古典贸易理论中技术差异因素的考虑,而以国家间生产方式即技术相同为基础,研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对一国生产和贸易模式的影响。新古典贸易理论学家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国家要素禀赋构成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关系上,并关注自由贸易在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效应的功能。H-O模型的4个核心理论以一般均衡分析为基础,它在把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一般化的同时,从理论上论证了国家间以要素禀赋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会使资源的配置实现单个国家和整个世界范围的最优化,这为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但是H-0模型对于国际贸易利益的分析仅限于贸易的静态水平效应,而古典经济学侧重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传统在新古典理论中完全消失了,贸易可能提供的动态潜能被边际主义所忽略,这在Samuelson(1939)、Kemp(1962)对贸易利益的分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所以连Kemp本人也认为他们的研究忽略了贸易对于技术知识状态和积累速度的分析。在古典时期,贸易理论和增长理论是经济学两个不可分割的分支,但是在新古典时期,贸易和增长成为两个彼此独立的研究领域,新古典贸易
理论忽略贸易增长效应的研究,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长时期内退出了国际贸易理论家的视野,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重新引起学者们的研究兴趣。而Baldwin(1984)通过对一些实证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发达国家得自贸易自由化的静态损益是相当小的,而贸易自由化产生的动态收益则相对要大得多,H-0模型对于贸易利益的分析仅限于国际贸易的静态水平效应则明显过于狭隘。
H-O模型集中考察要素差异作为比较优势的来源,忽略了国家间技术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考虑技术差异的影响,H-O模型中要素禀赋导致的比较优势可能会发生逆转,自由贸易所引起的要素价格均等化也会消失。新古典贸易理论对于贸易动因和贸易影响的研究没有遵循古典贸易理论技术研究的思路向前推进,在边际主义和一般均衡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它忽略技术在解释贸易模式和贸易效应中的作用,以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作为研究国际贸易的动因,贸易利益的研究彻底蜕变到资源配置水平效应的分析,贸易通过技术对于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也由此中断,经济增长似乎成为资源最优配置后不言而喻的结果,但实质上这是把经济增长问题排除在贸易理论研究的范畴之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H-O模型对于贸易模式的分析忽略技术因素的影响,导致技术因素在贸易理论研究中的迷失,这代表着从早期李嘉图传统的倒退(Jones,1970)。
四、技术在贸易理论发展中的回归
要素禀赋理论在诞生后的30多年内主导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成为解释国际贸易模式的基础性理论,但是不断涌现的国际经济新现象使贸易理论家逐渐意识到H-O模型的局限。20世纪中期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诞生及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深入使贸易理论家无法对经济增长的事实视而不见,经济增长的贸易条件效应开始引起学者的兴趣,技术重新回归至贸易理论模型研究当中,外生的技术进步在决定和影响贸易模型及其变动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二战后,国际贸易中新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发达国家之间制造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技术在工业化国家之间的传递异常迅速,并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拉美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民族经济的独立,摆脱旧的分工贸易体系的束缚,质疑自由贸易的利益分配模式,试行进口替代贸易发展战略,这使贸易理论家必须正视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H-O模型对此解释乏力,因此,技术因素重新回归至贸易理论家的研究视野,作为重要变量以加强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
20世纪中期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学中开始复兴,这使贸易理论的发展更加关注经济增长问题,贸易理论家对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日增。但是受当时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要素禀赋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的影响,Johnson(1955)、Bhagwati(1958)都只是单向地考察了经济增长的贸易条件效应及对贸易国的福利影响,而没有研究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以及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于外生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开创性研究虽然使贸易理论开始关注技术因素对贸易模式和效应变动的影响,但这也仅限于外生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变动的考察,着眼于对贸易国外生经济增长的比较静态福利分析(John-son,1958),却不能对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做出解释,也无法直接用技术的变动对现实的国际贸易模式做出合理的说明。随着国际市场上新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技术的革新变化显然比技术差异更加重要,构成了除要素禀赋之外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这诱使贸易理论家开始从单纯的技术变化探究国际贸易的动因和贸易模式的变化,从而产生了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Posner(1961)和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创新和技术国际传播的角度解释了新产品贸易的产生以及国际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并对要素禀赋相似发达国家间贸易作出了有力的理论说明。新产品在从开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过程中,各环节投入的性质各不相同,其相对重要性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各个国家在特定投入环节上的相对优势差异显著,因此在产品发展的各个阶段,各国的贸易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把技术创新、技术传播引入到贸易理论研究的视域,实现了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动态分析,并为技术在贸易理论中的内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Pos-ner和Vernon充分意识到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内生性,却把技术进步的原因归于外生的国家间市场特征的差异,因而没有把技术进步内生到贸易理论中来,但将技术引进贸易模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克鲁格曼,1990)。
技术进入贸易模型表明贸易理论的发展更加关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现实,虽然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处理依然缺少有效的分析框架,而被视作一种外生现象,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也还未得到充分研究,但对技术进步的关注至少标志着贸易理论的发展在朝着正确的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五、技术在新贸易理论中的内生化
技术和技术进步对于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的影响虽然自斯密以来就开始进入贸易理论家的视野,但却迟迟没有被结合到正统的贸易理论模型当中,主要由理论和技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从理论发展来看。以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排除了技术进步分析的可能,因为完全竞争的企业同质分析,意味着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会在所有企业间迅速无成本扩散,成为所有企业共享的公共物品,而现实的企业创新要通过市场垄断弥补前期技术开发的投资成本,这会产生动态规模经济,导致不完全竞争,因此传统贸易理论框架内技术变动与一般均衡的静态配置效应分析无法兼容。从技术上看,在Dixit-Stiglitz(1977)垄断竞争模型(以下用D-S模型)提出之前,贸易理论领域缺少一个处理递增收益和产品差异的有效分析工具,虽然张伯伦依赖于语言文字说明和几何推理的垄断竞争模型提供了一些原则性框架,但未对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引入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技术在贸易理论模型中内生化的突破性进展是建立在D-S模型和Krug-man等人(1980)新贸易理论基础之上的。
20世纪70年代,Krugman等人新贸易理论的兴起,开始突破传统贸易理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以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研究国际贸易的动因和影响,这为技术进步引起的报酬递增提供了一个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内生技术进步成为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这使贸易理论与现实经济分析的结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国家间动态贸易模式及福利变动的分析有了牢固的理论基础。Krugman等人的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规模经济之上的,没有研究动态规模经济
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因此对贸易利益的分析也主要体现为静态贸易利益,没有考察国际贸易的动态经济增长效应。Krugman(1979)较早意识到新贸易理论的这一不足,因此开始尝试把技术引进到贸易理论模型中研究动态规模经济的贸易效应,以此作为对新贸易理论的重要补充。
Krugman利用新贸易理论的技术,在产品周期理论和技术差距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于国际贸易的动态影响以及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这两个模型的扩展,贸易理论首次以形式化的方式把技术引入到贸易模型当中,但是在这两个扩展的模型中,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都是外生的,这虽然可以考察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贸易效应,但是无法对它们产生的原因做出解释。新增长理论对内生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的关注对克鲁格曼产生了重要启示,使其认识到把内生技术创新引入到新贸易理论模型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其构建了一个把技术和贸易的分析与新贸易理论相联系的简单内生技术创新模型(克鲁格曼,1990)。在这个模型中,企业为获得垄断利润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相似国家间即使不存在静态规模经济,技术创新所产生的动态递增收益和技术外部性,也会使开放经济获得高于封闭情况下的经济增长,这在贸易理论中首次把贸易通过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相联系。
20世纪80年代后期内生增长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拓展了国际贸易研究的领域,推动了贸易理论的快速发展,内生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在发展中的融合成为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Grossman et al,199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开始超越静态贸易利益的解释范畴,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技术是贸易和增长相联系的重要纽带,是解释动态贸易模式发展的理论切入点,技术进步内生化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新贸易理论研究开放条件下增长问题的一个重要支点。开放条件下的内生创新理论在把贸易和经济增长相联系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内生化分析,逐渐发展成为新贸易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生创新理论把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和技术扩散(模仿)视作理性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活动的结果,技术发达国家以产品创新或过程创新为目的,投入一定的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技术落后国家根据自身的优势对先发国家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模仿,两种类型国家分别获得在不同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内生技术能力的差别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国家间贸易模式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的过程中将发生动态的变化。内生创新理论对国际贸易中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的内生分析,为后发国家通过研发补贴等政策提升本国技术进步速度提供了很强的理论支持。
进入21世纪,贸易理论的发展进一步向前推进,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是贸易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它不仅使行业的生产率在贸易模型中实现了内生,而且为企业角度研究创新、增长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与变动提供了一个微观理论基础,成为研究众多现实国际经济现象的重要框架,使贸易理论的发展更加贴近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Melitz(2003)生产率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揭开了企业层面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序曲,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新阶段。Melitz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行业内不同生产率企业间资源配置效应的影响,整个行业的生产率内生于个体企业的出口经济活动。贸易开放度的增加或贸易成本的下降会使产业内高生产率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使低生产率企业退出出口市场,同时,产业内资源由低生产率企业流向高生产率企业,高生产率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增加,即使单个企业生产率不变,整个产业的生产率增长效应也会带来整体经济的福利增加。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很强包容性的微观基础框架,使得行业的平均生产率在贸易模型中实现了内生,为企业异质性条件下贸易品种类、产品创新、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等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分析模型。
篇8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教学改革 课程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037-02
【Abstract】Since 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ontinues to be enriched, but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such as emphasizing on theory while ignoring practice, the lack of innovative methods and means on teaching, and the traditional assessment methods can not meet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and so on. This paper presents suggestions which can organize courses reasonability, improve teachers’ quality,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use advanced teaching means, and build a more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Suggestion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简介及开设的必要性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简介
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既介绍了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又介绍了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涉及知识面较广,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时效性等特点。通过对这门课程的讲授,教师主要要让学生们在理论上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方面的知识,在实务上则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实务操作机理,领会相关知识、理论和技法,掌握《公约》、Incoterms2000、UCP600、ISP98等常用国际公约和惯例,分析和处理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熟悉国际贸易业务的具体流程和操作。
2.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必要性
在现实的国际贸易过程中,由于进行交易的双方属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此,相比起国内贸易,国际贸易活动更为复杂、困难,风险性、操作性和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从事国际贸易实际工作的人员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对相关人员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既应是对外经济贸易人才,也应是外向型企业直接从事国际间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该专业在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智育与德育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传授知识与培养素质能力并重。随着我国全面开放对外贸易经营权的脚步,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攀升,这样一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建设上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依赖教材
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编写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多新贸易政策的出台和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往往需要一至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作为教学内容被纳入教材,这就使得教材很难充分体现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时效性特点,因此如果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仅仅依靠教材,那么由此而形成的课程结构就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往往会出现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与此同时,目前市面上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为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大多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点的介绍,而忽视了实务的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结构。
2.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
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不愿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仍然以传统方式传授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只是听课、记笔记,难以与老师传授的知识产生共鸣,“一言堂”的现象依旧普遍。教学方式的单调乏味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学生不愿也很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此外,多媒体虽然已出现在很多高校的教学过程中,然而多媒体的引入往往成了黑板的替代品,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对操作性的要求较高,许多教师以幻灯片等方式进行口头讲授,而不给学生以上机模拟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只对一些国际贸易实务中的条款和知识有书面上的理解,却不能将他们融会贯通到实践中去,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提高其外贸的实际能力,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方法的不合理变成了一种时间的浪费。
3.应用传统的考核方式
由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对实际的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这就使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适应这门课程的特殊要求。然而目前大多高校仍以传统的考核方式对这门课程进行考核,即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授课内容命题,由学校集中安排印刷并笔试,之后由教师批卷评分,这种表面公平合理的考核办法在事实上却很难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情况,特别对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一课程,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只能体现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短期记忆能力,却无法测评出学生的运用能力和基本技能,因此,传统的考核方式很难培养出国际经济与贸易类的优秀应用性人才。
4.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由于这门课程强烈的实践性特点,就要求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操作能力,但在现实中,大多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高校教师是毕业留校生或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这些青年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却往往存在直接接触和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的经验严重不足的情况。正是由于这种经验的缺乏,导致了他们对于课程中实践的内容难于掌握,在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不得不偏向理论而忽略实践。这一点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出现的各种单证问题的讲解上表现明显,如果讲授教师没有见过或实际操作过,也就无法向学生讲授清楚这些单证究竟要如何填写和制作。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虽然目前不少学校采取高薪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海归教授或是外贸从业人员给学生授课,然而由于时间有限,效果并不显著。
三、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克服对教材的依赖
教师们必须要调整教学计划来突出其培养目标,以保证在学生理论功底扎实的基础下加大实践教学量,提高其在整个课程安排中的比例。在课程结构上可以具体表现为在讲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各项条款和相关内容时可以穿插一些案例以加深学生在知识点方面的理解,并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自己分析和讨论的时间;讲授国际法规和惯例时,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如可以在授课前先发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国际法规和惯例,然后课上结合案例对这些法规和惯例中的条款进行深入地讲解,以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这些知识点;讲授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时,教师除对相应单证填写进行讲解之外,还应该安排大量时间进行如仿真模拟操作和校外实训基地等形式的实践教学。
2.加强对教师实践经验的培养
加强对教师实践经验的培养,以改善其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选派教师外出进修或到企业进行实践工作。通过进修,教师可以与其他院校的教师进行交流教学经验,探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方面的改革内容,在交流中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吸取最新的专业信息及优秀的教学方法。同时,学校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多样化合作,与企业协商选派本校教师从事合作企业内部适合的工作岗位,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获得学习和增加实践经验的机会。第二,倡导教师参与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实训室训练虽然仅是一种模拟操作方式,但由于其最为靠近现实外贸操作,所以教师若能积极参与这种到场景学习模式的建设过程中,对其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增加有很大的益处。此外,虽然实训基地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但若教师能够通过与企业专业人员一起配合,有效完成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那么其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对教师个人实践经验的积累十分有利。
3.加强案例教学的应用比例
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把部分生活中发生的实际情况引入课堂,教师和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不过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还需注意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案例要客观真实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师生互动过程的动态性、并及时进行概括总结等。
4.建设网络学习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及网络学习平台改变了原来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扩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任课教师也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该科目的授课进行改善,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尽量增加课程信息量。通过多媒体工具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在该平台上教学课件、习题、关于学科的最新信息以及相关资讯的链接等,令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其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5.建立更有效的考核体系
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一课程的考核过程中,应重点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即现实操作能力的考核,以保证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授课效果进行客观且公正的检验。可采取合理编写考核大纲,增加实践内容命题及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评方式的方法。在编写考核大纲时,教师应充分说明本课程的命题方式,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同时命题过程中也应增加一些应用型命题,力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采用笔试(闭卷或开卷)、上机操作、场景模拟、专题调研和校外实习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考核。
6.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校方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一些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更好地培养其动手能力。建成校外实习基地后,任课教师应与企业相关外贸工作人员合作编写实习计划和实习方案,并依照协议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和实习,增加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并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到学校向学生授课。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还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实际操作程序。
7.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提高其个人素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需要向社会提供涉外工作人员,因此熟练地掌握外语(一般为英语)也成为了一位合格的优秀的外贸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实务操作规则也一般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双语教育能够令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含义,更好地对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双语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与英语这两门课程起到交叉互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芳、付桂红.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15~16
2 张军.构建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管理科学文摘,2008(8):100~101
3 李炳林.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性教学之比较[J].当代经济,2007(6):128~129
4 屈海群.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初探[J].高校论坛,2007(2):54~55
5 陈宏付.应用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对策[J].科学大众,2006(7):19~20
篇9
【关键词】全程实验教学 三段实验教学法 相应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83-02
国际贸易的整个流程涉及到外贸谈判、函电往来、签订合同、运输、保险、报关等多个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可以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很强。由于国际贸易是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易行为,虽然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都有共同遵守的规则及严格的标准,但商品交易行为的背后都有着各企业集团的利益,其间每个环节都有可能隐藏着欺诈风险,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悉每一个操作环节,具备市场调研以及与客户交流、应变的能力。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实际的商战技巧,这样,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才能尽快进入角色,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
目前,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学重点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实验教学作为讲课的附属,目的只是为了验证理论、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讲授多,实验操作少。而且,实验手段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多,操作性、应用性实验少,教师的演示讲解多、学生动手少,由于缺少主动思考,对学生来说,印象不深、记忆不牢。尤其是缺少社会实践环节,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使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的差距过大。因此,要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专业人才,必须大力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
一、三段实验教学法
我认为,国际贸易专业的理论教学应与实验室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全程结合,将教学与实验课按“全程实验教学”的思路重新安排教学计划。具体说,整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国际贸易专业的实务类课程实验――整体流程实验――社会实践,我将其称之为“三段实验教学法”。具体说明如下:
1.国际贸易专业实务类课程实验
国际贸易实务包括外贸谈判、函电往来、合同签订、运输、商检、保险、报关等多个单项课程。由于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跨国交易行为,交易双方相距遥远,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流往往不是面对面的,而大都是采取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间接方式,这为国际贸易的仿真实验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这些课程的教学主要以实验室为主,将国际贸易的具体环节,边教学边演示,同时让学生随时动手练习操作。
2.国际贸易整体流程实验
国际贸易整体流程实验是在上述单项实务类课程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进行各业务环节的实验操作,让学生系统掌握国际贸易的整体流程。在模拟实验室中可以设立诸如仓储、物流、税收、海关、商检等仿真空间,让学生扮演不同环节中的角色,进行各环节的实际操作,直至整个流程结束。该门实验课的内容应该是国际贸易各个实务环节的系统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熟悉掌握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
3.社会实践
相对国际贸易的现实发展,教材总是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课堂教学缺少现实实践的丰富、复杂与变化。所以,要想将学生培养成应用性专业人才,社会实践必不可少。社会实践一方面是让学生走出去,即与一些外贸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如海关、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亲自参与国际贸易的实际工作。另外,我认为社会实践还有一种更为实际的做法,就是建立先进的综合仿真实验室,向某些大型外贸企业开放以致共建,将高校实验室也建成为大型外贸企业的培训基地,请专业人员来校内讲实践课,或在对方的培训过程中,观摩学习,这也是一种社会实践。
二、相应措施
为使“三段教学法”能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实验室的升级构建
国际贸易实验室是针对国际贸易的各个具体环节而设置的。为达到仿真效果,有些具体环节的产品可以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由企业按照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设计制作相关设备,以达到实验如同实践的效果。实验室中的环节设计也应依据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流程,做到尽可能地全面真实,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在不同的仿真环境下,更全面地进行各个环节的实践学习,可以切身体会到国际贸易中不同环节面临的具体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程序关系,从而得到系统而真实的仿真实践。
2.将课堂搬进实验室,将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主导手段。
依据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要转换观念,将实验教学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让书本知识的讲授过程随时转换为学生的演练操作过程,只有动手做过,才能理解深、记得牢。这就要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重组,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过程中,按照实验教学的程序规则组织教学,以学生的实验实践为中心,教师做一定的讲解演示与指导,进行边教学边实验,学生边听边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将实验室定向开放
首先是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可以随时反复地操练,在自主实验中,理解、验证并发现问题,这样可以将知识掌握的更牢固。与此同时,实验室也应向社会定向开放,向某些合作的外贸企业开放,作为企业的培训基地,不仅可以让实验室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互利,给企业带来新信息、新知识,在与相关企业更多的交往中,学生也学到了更多的实践知识。
4.改革学生的考核方法
传统的学校考试方法,学生大都是以背诵书本知识为主,而“三段实验教学法”,应增加学生实验的操作考核,例如教师在教学实验中可要求学生在各个实验环节结束后,让学生以写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作业,让学生自己总结,过后老师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阅作业,相互之间进行点评讨论,分析其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不仅自己动手,还要自己动脑,使学生对教学与实验有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
三、结束语
总之,要改变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思路,不是如传统上将实验课作为理论知识讲授的附庸,而是将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国际贸易教学全过程之中,将国际贸易教学计划按“三段实验教学法”的顺序安排,即依次进行国际贸易实务类实验教学、国际贸易整体流程模拟实验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教学,只有将国际贸易教学与实验、实践更紧密地结合,才能将学生培养成适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文杰.关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创新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9(8):109~110
2 熊 焱、余浩宇.国际贸易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8(7):300~301
篇10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发展趋势 市场需要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外贸行业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经贸事业发展迅速,连年高速增长。纵观近年数据,除2009年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进出口总额有所下降以外, 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1738.3亿美元,增长23.5%,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5616.3亿美元,增长17.8% , 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外贸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人才需求不断激增。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设置,立足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顺应了外经贸行业发展的形势,可谓借得东风。跳出校园进社会,却存在一些用人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学生评价不高,甚至有些企业以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知识与技能脱节、操作能力差等缘由不愿意聘用应届大学生,或者出现试用不满意退回等现象,造成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专业辉煌”,但是“就业尴尬”。
二、传统国际贸易教学中存在问题
高职教育的目的和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但是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却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制约着国际贸易人才的发展:
(一)教材滞后,教学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及实际工作需要。
国际经济风云变幻,国际贸易形势也不时发展、变化,有关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也随着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很多院校选择的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很多已与现实不符或根本没有涉及。其次,很多课本编排内容一成不变,所使用的分析案例也是十几年前的教材就开始使用的案例,很多问题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已经很少碰到了。最后,教材中对于国际贸易各环节的介绍和讲解停留在理论和抽象化层面,对于实际国际贸易操作中具体环节未能做说明,致使学生知识掌握了一大堆,但是去到工作岗位上却头脑一片茫然,无从下手,用人单位不满意。
(二)教师队伍单一化,结构不合理,具有国际贸易实践经验教师缺乏。
部分学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师都是从教学工作中成长起来的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突出、授课表现优异,但是实际上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缺乏,教学内容实脱离实际工作需要。而学生并未有工作经验,不能识别所学知识的性质,所学知识和思维均停留在教师讲授层面,容易造成一些用人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学生评价不高,甚至有些企业认为,他们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教学与应用脱节、学生知识与技能脱节,不愿意聘用应届大学生,或者试用不满意退回。
片面追求师资队伍高学历、高职称、高教学工龄等也容易导致教师队伍单一化,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实脱离实际工作需要。
(三)重理论、轻实践。
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总体教学上,过分强调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却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进行进出口业务的模拟操作,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做到学以致用。二是在国际贸易课程理论与实务的比重上,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少讲实务,尤其是多讲纯理论性的知识,造成课堂与社会实际问题地脱节。三是课程结果考核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相应的引起学生重心的偏移。
三、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改革重点
针对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改革应围绕以下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一)调整和明确国际贸易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向,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向除了要求道德素质与国际贸易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根据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类型及需求量调查结果,培养具有独立处理组织货源、签订合同、制单跟单、办理货运和处理纠纷等外贸业务的综合能力,有较强的商务洽谈、外贸函电的业务处理能力,能够胜任单证制作、跟单、办理货运与保险、报关与商检、外销业务等工作,面向外贸公司、外资企业、外运公司、报关和商检等涉外经济部门,从事对外贸易与管理工作的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国际贸易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安排教师结构,增加实践型教师引进。
针对目前国际贸易教师队伍中教师队伍单一化,结构不合理,教学上理论与实际脱节等现象,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学习与研究,通过培训、到实际工作单位进行实习和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实验教学和实验设计的水平;通过项目研究和开发,跟上国际贸易发展的形势。此外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增加具有丰富企业实战经验的实践型教师引进。
(三)引进或编写特色教材。
针对国际贸易教材内容滞后、不具体与不贴近实际工作的问题,编写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系列教材成为国际贸易教学改革的需要。教材的建设应建立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之上,教材内容要强调整合,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反映出高职特色;同时,在编写时,要打破传统的教材都是以理论的发展为序进行详细论述的常规写法,一定要强调学生技能水平的训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着使学生上岗后即能胜任的目标,针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外贸的起点多数是外贸业务(销售)、单证和装运等,在进行教材的编写时,注意加入与之工作有关的,原传统教材又没有的内容。多结合本省本地外贸情况增加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补一些本省本地的素材,以及省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经营的情况,如所在省支柱产业、主要行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情况,企业国际贸易流程等。同时在讲授具体内容时,还可以结合本地一些鲜活的实例。
(四)教学方法配套改革。
针对传统国际贸易教学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问题,教学方法的配套改革势在必行:
1、在教学内容上增加相应的软件教学。根据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开发相应软件,模拟一个真实的外贸环境,让学生通过全程仿真的进出口业务的训练,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增强课堂效果。
2、对于国际贸易涉及的流程与单证,增加对学生的实物展示,单证的内容根据当今国际贸易要求,增加对一些主要贸易大国在进出口方面涉及的强制性证书、检验标准,及如何获得这些证书的程序,通常需要提交的单据的制作方法和具体流程演示。
3、加强实训基地教学与实习教学。国际贸易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教学在当今复杂的形势下尤为重要。校外实习包括到外贸企业、工商企业或政府职能部门,到企业实习主要是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的外贸业务操作过程和技巧,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就能亲身去体验社会,亲自了解社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政府职能部门包括海关、检验检疫局、港务局等,学生到这些部门实习,可以了解到外贸政策如何在实际业务中的运用。
(作者单位:广州市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邓炜,姜延书. “实践导向”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探索.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
[2]杨宏华. 对高校国际贸易模拟实验教学的思考.科教文汇,2011,(11).
[3]徐振宇. 论改进国际贸易课教学方法.当代经济,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