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优点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循环经济的优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介绍了嘉善县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意义,总结了其发展模式,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嘉善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牧业;循环经济;意义;发展模式;对策;浙江嘉善
畜牧业是嘉善县的传统产业之一,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嘉善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定点推算,2009年末全县生猪总存栏45.73万头,其中母猪3.79万头、仔猪22.72万头、肉猪19.22万头,同比生猪总存栏减少6.18%、母猪存栏增加10.82%、肉猪减少8.48%;全县家禽总存栏277.23万羽,其中鸡62.51万羽、鸭206.49万羽、鹅8.23万羽,同比总存栏增加9.16%、鸡增加0.34%、鸭增加13.89%、鹅减少20.56%。据初步统计,全年生猪出栏76.85万头、同比增加1.94%,家禽出栏640.68万羽、同比增加1.59%;年末嘉善县獭兔的存栏量增加、长毛兔的存栏量减少;其他畜禽存、出栏状况与2008年相比基本持平。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排泄物日益增多、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加重等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为此,近年来,嘉善县畜牧兽医局在县农经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牢牢把握“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循环化”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嘉善县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收的同时,也给水体、空气、土壤等带来了严重的压力,甚至导致各种病原菌的滋生,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压力明显增大。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生态畜牧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有力保障,是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和维护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1]。
1.1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污水、固体粪便和恶臭气体。高浓度畜禽有机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畜禽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会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畜禽污水其有毒、有害成分甚至会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养殖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周围空气,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身体健康,并且也影响畜禽的正常生长。此外,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而嘉善县畜禽养殖量大,据初步推算,全年仅生猪养殖就产生18万t粪便和36万t污水,这对环境保护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已经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需要面对的基础问题之一。
1.2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迫切需要
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中含有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会使环境中病源种类增多、菌量增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时,会发生疫情,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畜禽粪尿及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致病菌及寄生虫卵首先对养殖场的畜禽产生危害,导致育雏死亡率和育成死亡率升高,不仅给畜牧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嘉善县畜禽养殖面广量大,散养户养殖存在着面散、量少、意识不强的特点,给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打造生态化的畜牧业,是有效防止各种畜禽流行疾病和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2]。
1.3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再利用的迫切需要
在各种资源日益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采取资源开发、节约使用并举的措施,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综合利用,避免资源过早废弃,减少畜牧业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排放,是缓解嘉善县畜牧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利用畜禽废弃物生产沼气,沼气作为农村新型清洁能源,沼液沼渣则用作畜禽和鱼的饲料,也可用作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肥料,大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可能,也从根本上减轻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有效节约和利用资源,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据初步推算,全年仅生猪养殖就产生18万t粪便和36万t污水,全年畜禽粪污所产生的能量折合标煤1万t左右,沼液沼渣折合尿素逾2万t,可促进农民增收5 000多万元。
2主要模式
2.1种植-饲料-生猪养殖-种植模式
该模式是嘉善县应用最为广泛的循环畜牧业发展模式,从作物种植开始,通过生产饲料来进行生猪养殖,最后畜禽粪便和尿液经过简单的三格式或者发酵处理而直接还田。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应用方便,环节较少,对生产设施的要求简单;其缺点在于受种植业季节性的影响和土地消纳能力的影响,易产生土地过肥现象,处理能力有限。
2.2种植-饲料-生猪养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种植模式
该模式在嘉善县仅有数家养殖场应用,从种植作物开始,通过生产饲料来进行生猪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可以用来饲养蚯蚓等特种经济动物,这些特种经济动物又可以作为重要的动物性饲料原料,其排泄物等可以直接还田从而形成循环模式。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畜禽排泄物处理比较彻底,在增加养殖效益上作用明显;其缺点在于对饲养管理和养殖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饲养成本有所增加。以蚯蚓养殖为例,在养殖蚯蚓的土地上套种丝瓜等蔬菜,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的有机农产品生产系统,产量高且属于有机农产品,经济效益增加明显。通过调查,进行蚯蚓养殖每年可消纳生猪粪便1 200 t/hm2,产蚯蚓37.5 t/hm2,产蚯蚓粪600 t/hm2,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35.25万元/hm2。
2.3种植-饲料-生猪养殖-肥料制作-种植模式
该模式是嘉善县目前着力推广的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通过作物种植来生产饲料,将生猪产生的粪便进行收集,通过肥料制作之后用于种植业,从而形成循环模式。该模式主要有2种肥料制作方式,一种是由畜粪收集处理中心收集生猪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原料加工之后生产有机肥,目前嘉善县建设完成并运行的畜粪收集处理中心共8个,年成产有机肥可达4万t;另外一种模式是农户将生猪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制作土杂肥,这种模式在杨庙镇雪菜种植中广泛应用,每年可处理畜禽粪便2 000 t。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对土壤改良作用明显,可生产优质农产品,同时可以降低化肥等的施用量,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对畜禽粪便的处理利用最为彻底;其缺点在于生猪粪便的收集存在难度,对设施要求较高,运行有一定的风险[3]。
2.4种植-饲料-生猪养殖-沼气-水产养殖-种植模式
该模式在嘉善县水稻种植区域内广泛应用,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依托,以畜牧业生产为中心,以沼气生产为纽带,建立起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复合生态循环系统。循环模式主要有“猪—沼—林”、“猪—沼气—食用菌—蚯蚓—畜禽”、“畜—蝇蛆—畜禽—种植”等。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资源化利用明显;其缺点是处理量较少。
2.5其他模式
目前,围绕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畜牧业生产模式日益灵活,出现了 “鸡—猪”结合、“猪—鱼”结合等生产模式,目前嘉善县在这些模式的应用上还有很大空间[4]。此外,对于其他畜禽种类而言,由于养殖量小或者粪便产生量比较小,基本采用“种植-养殖-种植”的模式进行循环发展,出现了牧草或秸秆—养殖—蘑菇—蚯蚓—畜禽—种植、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养殖—种植等模式。以姚庄镇兔业养殖为例,通过种植黑麦草等为家兔提供青饲料,家兔的粪便用于种植葡萄等经济作物,这样形成种植-养殖-种植的有机循环。调查发现,该模式生产的葡萄等作物品质较好,成本大幅降低,效益明显增强,仅化肥一项,就可以节约成本2.25万元/hm2左右。
3对策
3.1以产业化为导向,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技术要求较高,必须以产业化为导向,结合嘉善县精品农业建设工程,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一是形成畜牧生产产业链。按照精品农业建设的有关要求,牢牢把握精品农业的内涵,大力发展规模生产,使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一系列过程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可有效地将分散的个体生产与市场联结起来,既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又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加工增值的自我良性循环,拉长产业链条,有效配置资源,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大生态养殖园区建设力度。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示范基地、畜禽养殖小区或畜牧科技示范园区,从而逐步改善人畜混居、畜禽粪便随意排放、饲养环境差、综合效益不高等状况。三是强化沼气生产的产业化程度。把沼气生产与利用引入产业化机制,实行产业化经营,把规模养殖与沼气工程、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极大地带动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3.2以科技化为导向,构筑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必须以科技化为导向,构筑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与推广应用,既能降低畜牧业的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也为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一是积极开展沼气贮存、运输、发电与供热等关键技术攻关与引进,从根本上解决沼气利用的“瓶颈”问题,使沼气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切实做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配套产业技术的培训、推广等工作,加快良种繁育、环保饲(肥)料开发、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性技术的组合配套,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
3.3以长效化为导向,构建农牧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
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必须以长效化为导线,积极构建农牧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积极建立长效机制。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涉及的环节和部门多,必须各部门树立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切实做好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组织、引导、协调、服务和推动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对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入沼气产业化经营,保障畜牧业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新型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走“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产品深加工—废弃物处理—饲料原料”循环之路,以畜产品加工为龙头,既保护环境,又提高经济效益;走“畜禽—沼气(或粪便生化处理加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之路,以沼气工程为纽带,使大量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既生成新的能源和资源,又减少了污染,同时又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肥源,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积极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既减轻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又节省用水、饲料和劳力,提高猪的抵抗力和猪肉品质,增加养猪效益,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4参考文献
[1] 章红兵,赵青,钟土木.浅谈畜牧业循环经济[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6):33-35.
[2] 范梅华,王桂朝.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12):106-107.
篇2
1.循环经济发展的简述
循环经济最早为美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理论主张为:面对经济发展,要循环使用各种资源,使这种循环式的经济模式转变过去单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理论成为后来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经过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念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关系的探究,在发展成熟的市场机制基础之上,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并以此增强环境保护,达到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循环使用的日的。资源利用一方面要满足利一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在整个经济体基础上实现低投入、低排放、低开采、高收入。
2.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创新的关系
首先,循环经济本身具有综合性,并且投入成本高,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市场经济制度之下,金融体系的形成、发展是在金融创新的外表下出现的,这就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来源于此,所以,循环经济发展的助力之一为金融创新。
其次,循环经济想要获得持续发展,既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又要完善经济发展的方式,以此使经济体制得到升级,并在此过程中得到金融资源的积累与扩展。在金融环境下循环经济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基金流通顺畅,市场优化发展,并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可以加速金融资源的创新以及市场上存在的资源整合。
由此可以看出,循环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金融的支出与创新是循环经济得以发展的关键,循环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两者在促进市场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二、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出现的问题
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由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起步较晚,曰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体系,而循环经济产业化的政策支持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发展模式,专门性的金融政策至今还没有形成建制。我国虽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但是并没有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还原于整个经济体系之中,制定相关的政策。日前已经形成的融资体制是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而被动形成的,并不健全,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之下形成的金融机构很难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2.给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注失衡
曰前,就金融业所拥有的监管与运行体制,没有更多精力承担由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社会负担。另外,金融业更加注重款项的安全性、收效成果、资金流动等内容,这就使循环经济的发展环境笼罩在不利的金融环境之下。金融行业更关注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被忽视,这就使得商业金融环境下的循环经济很难形成相应的市场运行体制,循环经济的发展渠道受阻。
3.金融机构下的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单一
金融机构支持循环经济不是全方位的,而是有选择性的,主要有农业、发电,对于新产业、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未被覆盖,这就使得一些行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回收率低。
三、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措施
1.加大政府关注
政府的导向是一种牵引,能够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激励。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全面且系统的工程,如果政府放任自流,没有宏观调控就会减缓循环经济的发展速度,这与世界发展大势不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政府要明确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含义,不断更新人们的观念,从多个方面同时对循环经济加以完善,利用政府的强制、福利等于段合理引导,以此来支持金融创新的发展。
2.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市场内外环境是金融创新的外部条件,只有外部条件良好才会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正使因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周期长,并且需要的资金多,伴随的风险高,这就使得资金供需关系制约着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打破这样的困难,必须建立健全金融市场机制,为金融创新奠定基础,以此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第一,金融行业要重视激励机制的健全。用奖励机制调动各个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建设之中,汇集更多的金融支持。第二,建立创新机制。发展角度的创新理念之下,政府设立基金,并由金融机构组织技术创新,又指定单位提供贷款,为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形成风险防范机制。金融机构可以设立或者组织风险投资基金,还可以购买循环经济发展所必要的债券、股票等,分散循环经济发展的风险,控制风险发生后的损失。
3.挖掘融资渠道的作用
直接融资可以完善企业结构,招揽对循环经济具有热情的企业。利用资本工具、股票等的优点,并结合先进技术、放松对企业最高资金数额的限制等措施促进金融市场走向成熟,形成一批效益好、发展健康的循环经济企业,以此来加速循环经济的发展。
篇3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溯源循环经济有这样两个比较流行的版本:一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ce和R.K. Turner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1990)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二是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若不合理开发资源,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
一、循环经济内涵和原则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人均资源少,重要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人口严重超载、新生人口的增加以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继续减少,粮食生产压力加大。一些矿产资源保证程度进一步下降,几种重要大宗矿产将长期短缺,对进口的依赖性将逐步提高。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矿产品第二大消费国和第三大进口国。资源使用效率低,环境污染明显,降低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质量。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约为31.2%,比发达国家落后约20年,相差约10个百分点。因为产品的生命周期短,且使用后只有少量经过无害化处理,产生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
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用综合性指标看待发展问题,重视污染预防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主张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这种模式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将拥有物质财富等同于拥有幸福,形成了物质幸福观。以这种低品位的幸福观为指导,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并未带来人类真正的幸福。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意味着物质幸福观明显不适应时代要求,经济发展需要实现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人类实现由物质幸福观向环境幸福观的转变。为此,必须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提高人类自然生态环境道德意识,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变成人们的实际行动。
3.循环经济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我国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与传统线性经济相比较的优点正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循环经济要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这从长远的战略发展来看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统一的。循环经济不仅是一个战略,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它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实施方法。
4.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拥有良好的基础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从末端治理思想出发,通过回收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2004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确定了钢铁等7个重点行业的42家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4个重点领域的17家单位,国家和省级开发区、重化工业集中地区和农业示范区等13个产业园区,资源型和资源匮乏型城市涉及东、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10个省市,作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5.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持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经济过去几十年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产品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原因之一是祖先留下的优质资源总量能够维持这样的增长。但我国当前单位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量过大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地方甚至明显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优质生态和环境总量的保有量急剧下降。如不尽快走循环经济道路,则资源、生态、环境的问题必然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未来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资源之争。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再次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面,他们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在进一步提高,努力保持和增加自己的优质资源、生态和环境总量。
三、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1.建立基于资源全部成本的完全价格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我国广泛实行补贴制度,其价格仅体现了资源开采或获取的成本,而没有考虑资源使用而带来的外部性成本和收益;资源使用后的废弃物再回收利用就缺乏动力,因为那样不如购买新开采的资源划算,也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用效率低下、大量的环境污染和采用末端治理方法治理这些环境污染的高昂代价。对此,应该逐步取消补贴制度,利用经济手段使资源价格反映其真实的生态学和经济学价值。若共有资源向每个使用者开放,没有计划的使用,就会导致早用、误用和过度利用资源,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对共有财产使用者课税。所以,根据我国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使用现状和特点,只有建立基于资源全部成本的完全价格体系,才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使全社会建立节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循环经济。
2.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是建设循环经济的手段
建设循环经济是非常复杂的,单纯依靠政府干预显然效率是低下的,运用市场机制比使用强制手段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透明度和更少的管理成本。但通过完全自由市场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假定条件是交易双方对直接影响和外部影响完全了解,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会发生“市场失灵”,适当的政府干预会消除或缓和“市场失灵”。因此,建设循环经济必须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
3.发展循环经济要在不同层次采取相应对策
循环经济的实施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在不同层次根据相应特点,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手段采取相应对策。企业内部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体现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循环经济在企业内部的具体化。企业之间实施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在企业群落层次的具体实现,建设生态产业园必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全社会范围内国家应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循环经济促进法》将于2009年1月实施,健全循环经济的管理体系和价格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使市场成为配置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主体,并通过间接和直接手段建立完全价格体系。对无法在开采和利用的源头实行完全价格的资源,通过在资源使用过程中对其产品或产生的废弃物,使用征收环境税、可归还的保证金制度等经济手段间接形成资源的完全价格。可利用税赋转移和补贴转移手段,即保持税收和补贴的总体水平,仅调整税收和补贴的结构,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丁栋虹贾砚林丁梅芳:共有财产资源产权结构的特点与利用行为[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5):477~480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63~65
篇4
关键词:农业循环;巨浪牧场;SWOT分析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农业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及在农产品的产出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使废弃物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再次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自然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农业循环经济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农业经济效益为驱动力,遵循3R原则和无害化原则。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其实质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最终实现生态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模式。
二、巨浪牧场农业循环经济现状
巨浪牧场地处松嫩平原西部,与扎龙自然保护区毗邻,土地肥沃,水草肥美,畜禽养殖业较发达,大量的畜禽粪便可用于产生沼气。牧场自然资源丰富,地热田所处位置是国内发现迄今为止特大型中低温地热区,目前,已开发成功,利用地热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总体上讲,巨浪牧场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水平滞后的局面没有改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效果有限,难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为了完善农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优化现有模式,发展功能全面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成为必然选择。
三、巨浪牧场经济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巨浪牧场地处两市(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两县(泰康县和林甸县)中心,距齐齐哈尔市100公里,距大庆市90公里,距泰康县30公里,距林甸县30公里,距G301国道30公里,距S201省道4.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生态环境优势。巨浪牧场自然环境优美且远离工业区,草原幅员辽阔,小黑山湿地拥有水面面积267公顷,苇塘面积133公顷,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牧场内生物物种多样,可利用牧场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产业。
3.地热资源优势。牧场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压力大、水质好等特点。场内地热资源埋藏相对较浅,水中含有硅、锶、镍、锂、锌、硒等20多种微量元素,并且是含碘品位较高的碳酸钠型矿泉水,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4.生态品牌优势。牧场具有奶源集中、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受到完达山、蒙牛、伊利、贝因美等大型乳制品企业青睐,常年进行竞价收购。牧场绿豆种植面积达677公顷,并全部通过绿色认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
(二)劣势分析
1.经济总量偏小。巨浪牧场人口较少、经济总量偏小。2010年,牧场生产总值为9853万元,仅占齐齐哈尔管理局年生产总值的2.88%,与其他牧场的比较优势不明显,与垦区外企业竞争难度较大。
2.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牧场的种植业主要以玉米为主,绿豆、中草药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小,设施农业规模较小。种植结构单一不利于调茬,影响作物产量。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可提高农场职工的收入。
3.环境污染压力大。农场规模化畜禽养殖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年产7万多吨畜禽粪便没有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充分认识畜禽养殖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机遇分析
1.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经济循环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强化政策技术支撑四个方面指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巨浪牧场具备发展高端生态产业的基础条件和潜力,通过构建农牧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高端产业。
2.国家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十二五”规划同样要求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国际合作。巨浪牧场牛奶产业、绿豆产业已经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抓住“走出去”战略机遇,巩固发展优势项目,带动牧场整体高端绿色生态产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3.国家扶持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机遇。“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推动和新能源技术驱动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也于2010年上报国务院待批。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巨浪牧场拥有地热温泉资源、生物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从新能源产业入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能源成为牧场发展高端绿色生态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挑战分析
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翔鹭集团;实践
3.半导体照明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实践
作者:厦门市科学技学局李伟华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厦门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厦门把以半导体照明产业为重要特色的光电子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从产业发展、企业培植、技术准备、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等方面作为了大量的努力,并第一个被批准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在产业发展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半导体照明产业具有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发展循经济的典型实践,两者可以达到有机统一。
关键词:半导体照明;循环经济;实践
4.厦门市水资源的3R(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一一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厦门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李泉水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在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的指导下,厦门的节水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以此为基础,介绍循环经济在厦门的实践。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厦门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突出厦门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从厦门的水资源现状分析入手,指出水资源对未来厦门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厦门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强调节水工作极为重要。第三部分从政府、企业(单位)和市民三个不同层面,详细的阐述了厦门如何进行节水工作,以创建节水型城市来实践循环经济理念。最后一部分,进一步明确今后厦门节水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厦门;水资源;节水;循环经济
5.用绿色GDP评估厦门发展的持续性
作者: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庄世坚李燕
厦门市环境信息中心庄翠蓉
摘要:现有的GDP体系只考核单纯的经济增长,忽视了资源能源损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损失等指标,无法准确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与结构,不能正确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甚至还助长了人们为追求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本文通过比选,采用世界银行提出“真实储蓄率”作为绿色GDP指标,•并深入研究了资源损耗和污染损失估算的技术参数,以此来计算厦门市改革开放以来实际的国民财富发展态势,并评估其增长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绿色GDP;经济增长;国民财富;可持续性
6.深化水葫芦产业开发提高分散型污水处理效益
作者:厦门绿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勤周群陈秀霞
厦门市湖里区环境保护局汪其云陈雪娥张纹
摘要: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将水葫芦用于分散型污水处理具有可因地制宜、高效、节能、节支等多项优点。但是,困于找不到植株回收利用途径,水葫芦氧化塘技术未能广泛推广。厦门绿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研发实践证明,水葫芦的生物医药价值有待挖掘。发展水葫芦生化产业,拓宽水葫芦植株利用途径,不仅有助于发挥水萌芦在分散型污水处理工程中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从增加替代资源的角度缓解我国目前天然药材资源急剧萎缩的趋势。
关键词水萌芦;污水处理;生物医药;循环经济
7.厦门市污水林地生态处理工程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厦门市环境保护局",谢海生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卢昌义胡宏友
摘要:厦门市建立的狐尾山原生生活污水林地生态处理工程依循"污水—土壤—植物"资源再生机制,提出了"截流井+氧化塘(调节地'''')+污水动力输送、管网投配+林地+城市景观林地"的基本范式。对该工程林地的关键生态过程研究表明,工程林地土壤入渗符合霍顿方程,初始入渗速率1.390~-32.876mm.min-1,土壤入渗空间差异较大;对NH4+和P043-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通过对该系统水力、N素、P素等负荷核算结果表明,N素是系统水力负荷的限制因子,据此提出水力核算模型核算结果表明;该系统安全投配量为3033mm.a-1,达97%以上去除率的投配量为3858mm.a-1。综合分析表明,前置氧化塘静置时间为1~3d,乙灌溉耗时4~6h,采用分区轮灌方式,轮灌期2~5d,以2~5个轮灌区为宜。
关键词:污水林地生态处理工程;''''水为负荷;原生生污水
8.实现循环经济的社会责任分析
作者: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张自玲
摘要.循环经济是二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循环经济的实现并非处于生产环节的企业一方的责任,经济增长摸式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影响左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组成。因此,实现循环经济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公民及承担经济管理责任的会计等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循环经济;实现;社会各方;责任
9.从特种废纸的综合利用,浅谈对循环经济实践的几点认识
作者:厦门陆海环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程汉良
摘要.本文从特种废纸的综合开发技术的实施介绍该技术的创新点,并从具体实践中谈了对循环经济实践的六点看法。
关键词:特种废纸;技术创新;资源回收
10.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厦门古龙工业园
作者:厦门古龙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为贯彻厦门市委,市政府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加快岛内工业企业易地搬迁改造的步伐,我司决定将所属的厦门罐头厂、古龙调味品公司两家工业企业搬迁岛外,建设古龙工业园。建园总体思路是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工业园。在工业园建设过程中,我司采用独特的联合工房的建筑形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集约用地;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场,污水零排放、中水回收率100%;推广使用冰蓄冷空调技术,满足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对生产工艺的要求;综合利用主要原、辅材料,选用节能设备降低能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们认为;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古龙工业园将建设诚为中国最大、亚洲一流、世界著名的食品罐头生产科研基地。
关键词:集约用地;资源再生利调;可持续发展
11.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作者:厦门市节能监测技术服务中心官义高杨相荣-
摘要: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弃物的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是循环经济"减量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是减少能源资源消耗的关键一环。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市推广节能技术的做法。典型节能技术应用的案例,节能技术改造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循环经济;节能实例;经验成效
12.废钨回收利用一一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作者: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刘同高
篇6
如何合理利用废弃的集装箱,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中国的前面。在国际上,利用废弃或旧的集装箱改装成房屋、临时场所或移动设施等循环利用项目已十分广泛,但在中国废旧集装箱的循环利用和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谁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使废旧集装箱循环利用,对扩内需、保增长、节约能源、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收入等方面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废旧集装箱的循环利用在中国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十分广阔的社会发展前景。
青岛恒丰物流有限公司是隶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的(中外合资)现代化大型物流装配企业,为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公司在集装箱翻新、改装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和项目的全方位开发,已经取得了良好业绩。2009年,公司经过调研分析认为,利用好国际上每年大量的废旧集装箱,纳入中国极力推广的循环型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行列里,不仅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使得利用废旧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循环经济的效益层面也将有更大的突破。引导循环型经济
运用节能减排的发展观点,创新企业发展新理念,更好地引导循环型经济在国内深入推广和实践。节能减排就是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节能减排也是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做好这项工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2009年12月13日,笔者前往青岛,采访了青岛恒丰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伟。冯伟介绍,公司计划在两年的时间内,投入7亿元人民币的项目资金,大力开展废旧集装箱房屋的制造和经营。企业希望把循环经济作为工业化的发展基础,建立符合国情又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实现循环经济工业化生产,可以为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既可以为中国经济寻找到适合循环经济的整体性发展思路,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形成的矛盾,又能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冯伟认为,中国企业应根据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机会。企业是从解决废弃集装箱问题入手,向再创造、创新效益的诸多领域延伸,就是最终旨在改变集装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一般经济发展模式。如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在把循环经济延伸到“垃圾经济”和“废弃物经济”。从恒丰物流倡导的废旧集装箱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探索和实践看,就是在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直接目的是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从而顺利实现循环经济的实践意义。
打造模块化建筑
谈到利用废旧集装箱实现循环再利用的话题,冯伟认为,废旧集装箱的循环再利用,其方式、方法和创新思路就会使得原来的高碳钢板材料,得以循环使用,可以减少大量因回炉炼钢而发生的重复污染,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企业自身而言,2010年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400余万吨的排放量,对改善国家的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提高电力保障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企业在国际经济环境不是很理想的背景下,能够敢于争先,勇于走循环经济的创新发展的路子,就是在运用生态学的客观发展规律来指导企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前期大的投入,资源高效的手段和循环利用的理念,实现对社会污染的低排放。用实践来倡导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是多向的,我们是在倡导节约资源、降低消耗的同时,大力推广和提高社会废旧资源的再利用,以经营实践带动社会责任。
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着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经济模式。在这种经济思维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而企业如何利用废旧集装箱打造新的经营理念,冯伟介绍,恒丰秉持为集装箱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的理念,长年从事集装箱翻新、改装业务,看好废旧集装箱制造业务,主要出于能够有效地延长集装箱的使用寿命,有效地实践循环经济发展企业的理念。以废旧集装箱改装而成的房屋,将使集装箱的使用年限可以有效地延长10年以上,减缓作为废钢再炼对资源的耗用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有效提升产品价值和企业效益。
冯伟分析,使用十年以上的集装箱,因油漆脱落、箱体变形等现象使得维修成本较高,逐渐退出流转领域。而这些废旧集装箱,主体框架依然良好,采用废旧集装箱为基本单元主体,建造集装箱房屋,有效延长了集装箱的使用寿命,适应城市建设建筑结构多向的需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临时用房、街道报亭和治安亭等。集装箱房屋既具备永久性建筑的特点,也具备活动房屋的特性。比如,我们生活的城市有些地块还没有使用创意的情况下,可以先期采用集装箱改造的小型别墅、观光厅、咖啡吧或其它临时建筑。同时,利用废旧集装箱,对于土地紧张又没有合适的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形象和土地资源合理发挥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为公共厕所、户外运动场所、移动卫生间、工地临建房、经济适用房、景区规划过渡房等提供良好的解决和辅助方案。
把废旧集装箱回炉再炼钢的过程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过程。如利用1个废旧集装箱,就能等于节约1.7吨钢材和0.4立方米木材,减少二氧化碳3.49吨。假若一年利用10万个废旧集装箱,就可减排34.9万吨二氧化碳。企业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就是在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的排放,也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创新之路。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低耗发展,大力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的产业,大力支持循环经济的行业,才是真正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生态指标,人性化工业制造 “活动板房需求量日益增大,每年建设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规模。”冯伟分析道。良
莠不齐的各种板房产品充斥市场,也给财产、生命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如何防火、阻燃,实现人性化设计和工业化制造?这就是使用废旧集装箱建造的最大优势。
随着中国城市现代化道路的不断加快,形象需求工程,和谐景区项目日益增多,利用废旧集装箱的自身优点和特性,与活动板房比较,除具有可回收、可拆卸、可移动等共同点外,防震、防火、阻燃能力大大加强,安全性显著提高,更使得使用者放心、安心、乐心。另外循环利用寿命更长,模块化集成效率和人性化设计概念优势显著,更加符合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求。说到集装箱制造的话题,冯伟说,中国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增长,使得集装箱制造中心从日本韩国已经大部分转移至中国,目前全球约有95%的集装箱是由中国制造。集装箱制造的过程,也是“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过程。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使得各种集装箱大量闲置,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码头场站资源,并且新集装箱的需求也在急速下滑。如何有效引导废旧集装箱退出流转领域,也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司决定吸取国外业内的一些成功经验,大量制造适应时代,紧随城市发展需要的集装箱房屋,以有效引导废旧集装箱退出流转领域,这也是在为循环经济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篇7
关键词: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分级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00502
1 引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增长。在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GDP总量常年保持着超过8%的超高增长率,但这一时期,经济总量的增长仍旧是依靠大量劳动力、资金和资源投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经带来诸多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飞快的增长速度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资源危机日渐突出等。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观,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矛盾的最佳选择。我国资源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能源水平更低,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2 评价方法的选择
近年来,围绕着多指标综合评价领域的相关研究不断丰富,使得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不断完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指标趋于多样化,评价的问题也趋于多样化。
其次,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比较难以解决的是综合时各指标间信息的重复问题,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多元统计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解决综合评价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定量方法。
再次,由于评价对象的多样性以及评价的决策作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也融入到了综合评价中来,开阔了评价方法的新思路。
第四,为了使评价更为全面,在定量指标的基础上选取很多定性指标。
在多指标评价中,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
(1)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分析通过恰当的数学变换,从中选取若干主成分,保持变量的总方差不变,把一组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换成为原变量的一组相关的线性组合。
(2)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在1973提出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通过整理和综合专家们对指标重要程度所作的经验判断值,将分散的咨询意见数量化与集中化,以解决对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问题的科学决策。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在于:分析思路清楚,可将系统分析人员的思维过程化、数学化和模型化;分析时所需要的定量数据不多,但要求对问题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具体而明确。这种方法适合于多准则、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决策分析,因此被广泛使用。
(3)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着许多定义不很严格或者说具有模糊性的概念,这里所谓的模糊性,主要是指客观事务的差异在中间过渡中的不分明性。为处理分析这些“模糊”概念的数据,便产生了模糊集合论。模糊集理论1965年由L.A.Zadeh首先提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一种最为常用而且重要的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和研究手段。
企业经营管理系统通常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管理决策问题建立多方案之后如何进行评价决策是一个涉及到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大问题。
3 企业循环经济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企业循环经济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在于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以及评价因素的选取以及相互间结构关系的确定。鉴于构建过程的复杂性,我们首先通过查找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定性分析,从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出发,考虑评价指标的充分性、可行性、稳定性、必要性等因素;同时通过定量分析,即进行一系列的检验,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和合理;而且还要考虑选取评价因素的可获取性,以使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
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由于企业循环经济能力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因此在建立指标体系时,采用分层制指标体系,先建立一级指标体系,再建立各一级指标体系中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因素。将企业循环经济能力分解为经济财务、生态效益、循环经济三个一级指标,并将经济财务指标分解为绿色生产率、财务健康率2个二级指标,将生态效益分解为资源消耗率、排放控制率2个二级指标,将循环经济分解为资源利用水平、废弃物利用水平2个二级指标,从而建立起整个评价体系的框架。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首先将已经存在的一些指标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聚类,使之体系化;再将根据评价目的(即企业循环经济综合能力)逐步细分,直到可以用具体明确的统计指标来描述。最后将这些指标综合,删除其中重复部分,即可得出指标体系。在初步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为了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还要进行检验。在检验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聘请相关专家对指标体系提出定性意见,二是对一些典型企业做出评价,根据结果,对指标体系又进行了相应的修正,最终形成如表1的企业循环经济能力指标体系。
3.3 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集是表示各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重要程度的集合。如何消除过多的人为影响因素并客观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是综合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种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采用主观赋权法,将德尔菲(Delphi)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初始权重进行处理和检验,以生成各层指标的权重。相比之下,客观赋权法则主要依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通过客观分析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或规则进行自动赋权,避免了主观赋权法主观性太强的弊病。
因子分析法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系统影响出发,再现指标与因子(综合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刻画了各指标在因子中的作用及重要程度,因此经常用来进行客观赋权。因子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消除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即通过指标变量变换消除指标间的相关性,形成相互独立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可减少指标,减轻工作量;能客观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避免主观随意性。因子分析可以深刻刻画公共因子与待评价问题之间的权重关系,但由于因子分析法无法确定公共因子与评价要素之间的权重关系,因此也不是一种优良的客观赋权方法。
与因子分析方法相类似,结构方程模型中的测量模型(Measurement Model)即验证性因子分析(CFA)获得的潜变量得分,可以将之作为中间产物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CFA模型的潜变量得分不同于EFA模型的因子得分。在EFA模型中,提取公因子时存在信息损失,而CFA模型的潜变量得分则充分利用了原始信息,而且考虑到了测量误差的存在。同时CFA模型中的潜变量得分还包含了公共因子与评价因素间的关系,因此本文更倾向于采用潜变量得分作为中间结果做进一步的分析。有赖于验证性因子分析所获得的潜变量得分为标准化得分,其理论分布为N(0,1),其实际分布与原始可观察变量的合计得分一致:如果合计得分为正态分布,那么由因子载荷计算得到的潜变量得分也接近正态分布;合计得分为偏态分布,潜变量得分也为偏态分布,即CFA模型所获得的潜变量得分不会偏离原来的分布。
4 基于企业循环经济能力的分级制度的建立
根据上述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依据企业的循环经济能力对企业分为优秀标准、警示标准、严重警示标准和整改标准,实施差别化管理机制。对达到优秀标准企业,建立信用激励机制,予以重点支持,除专项检查和举报外,免于日常检查。在服务上开辟“绿色通道”,为其提供便利,并公开良好记录;对警示标准企业,建立例行监督检查机制,在日常监管中予以提示,每3个月上门巡查一次,在办理登记和年检时进行重点检查;对严重警示标准企业,建立惩戒机制,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在办理登记时进行重点审查,每月上门巡查一次,进行强制监管;对整改标准企业,建立淘汰机制,属于责令关闭的,依法办理注销等级,属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吊销公告,并选择典型公开曝光。
在操作中,可以对企业循环经济能力的分级制度的建立采用按阶段推进方式,逐步推进。首先开展组织发动阶段,主要目的在于企业宣传政策,督促自查自纠、查漏补缺,尽快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和规章制度;其次开展评审分级阶段,按照本文所述的方法,收集统计指标数据,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核实,评价各企业得分情况,并进行企业分级;最后进入复核督查阶段,根据企业分级状况,对企业进行现场抽查,发现分级情况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要对有关单位提出严厉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将企业分级状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基于循环经济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并根据该评价体系,提出了政府对企业建立基于循环经济能力的分级制管理方法。本文突破发展循环经济中这一关键问题的方法,研究企业循环经济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各级政府对本地区企业发展的状况有准确、客观的了解,以便于其制定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宏观上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落到实处,从源头抓好管理工作,并通过分级制度鼓励或淘汰一些企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使企业对自身相关的发展状况有准确的定位,强化企业的循环经济意识。可以说,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促进微观主体朝循环经济的宏观方向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宋儒君,杨雪.电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特区经济,2009,(3):233235.
[2]孙仲万,余宏,王维兵,等.静脉产业与我国循环经济的消费体系[J].科技管理研究,2009,(6):294296.
[3]孙忠英.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的思路和对策[J].特区经济,2009,(6):297298.
[4]汤庆园,夏安桃,毛慧芳.发展特色河南旅游业的优势、问题及路径[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29(3):3235.
[5]王爱兰.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问题,2005,(6):1820.
[6]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篇8
一、循环经济对包装废弃物的要求
循环经济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协调的原则,强调以循环发展模式替代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表现为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最终达到以较小发展成本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要求包装废弃物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一)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原则
减量化原则是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一般侧重于废物再生利用,而我国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能耗、物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减量化的潜力很大。对包装物而言,首先,在选择包装材料上,应尽可能选择非短缺资源和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其次,在包装设计上,在满足包装作用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包装材料的数量,节约包装材料资源,从源头上减少包装废物的产生。
(二)包装废弃物的再利用原则
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是指尽可能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和重复使用次数,防止物品过早地被废弃。它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在设计包装物时,应优先考虑物的可重复使用功能,另外,还应考虑其坚固耐用性,延长包装物的使用寿命,提高重复利用率,包装物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就相当于减少了一倍的包装废弃物。对玻璃、塑料容器和纸板箱等,应尽可能采用坚固耐用包装工艺技术,提高回收后的可重复使用次数,防止一次使用后作为垃圾处理。
(三)包装废弃物的资源化原则
资源化原则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使其作为资源,制成的新产品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它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其途径有两种。一是原级资源化,这是最理想的资源化方式,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比如将废旧包装纸袋经过加工处理再生为新的包装纸袋、将废旧包装铝罐变成再生包装铝罐。二是次级资源化,这是一种将废弃物用来生产与其性质不同的其它产品原料的资源化途径。
二、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工艺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2006年全国包装工业总产值将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0%以上。但我国的包装原材料以纸、塑料、金属、玻璃、印刷为主,在我国每年消耗的3亿立方米木材中,近十分之一用于各种产品包装。如纸质包装,我国每年消耗纸包装制品约为2000万吨,其中以木浆为主要原料的占40%左右,消耗木材超过2000万立方米。塑料包装由于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而且质量轻、强度高、韧性好、易成型的优点,占我国包装材料总量的1/3以上。但人们普遍使用不能降解的普通塑料袋,其废弃物不易回收处理又不能自然分解,因此在人们环保意识普遍薄弱的初期使用过多,引发全球性的“白色污染”。
(二)缺乏绿色消费观念
绿色消费是广大社会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消费行为规范。而我国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远未成为人们的消费习惯。以绿色餐具为例,1999年初,国家经贸委第六号令,已将一次性不可降解发泡塑料餐具列入2000年底前必须在全国范围内限期淘汰的产品目录里,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禁令。可是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和农村集镇仍旧是“白色”难禁,“绿色”难兴。据调查,有72%的人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有益,有54%的人愿意使用绿色产品,还有38%的人表示购买过绿色产品。从调查数字看,我国消费者对绿色消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绿色消费观念开始形成,但真正付诸实施的人并不多,绿色消费观念需要制度推动。
(三)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低
回收包装废弃物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已规模化、产业化和商品化。德国的马口铁回收率达89%,瓦楞废纸回收率达95%,美国近10年来通过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创造了年均40亿美元的财富。相比之下,我国每年包装产量约3000多万吨,除纸箱啤酒瓶和塑料周转箱回收情况较好外,其它产品的回收率相当低,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率还达不到总产量的20%,每年产生的包装废弃物就有2500多万吨,废弃包装物占到垃圾总量的30%,我国现阶段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还远未形成规模,没有进入产业化和科技化阶段,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三、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对策研究
(一)借鉴他国立法。制定促进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律法规
德国、比利时、荷兰为了预防、抑制和加强回收使用包装废弃物,在循环经济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循环名录、循环程序、循环目标以及责任制度、扶持和激励机制等。日本形成从基本法到综合法到专项法的三大层次的立法模式。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重点多强调资源化而比较轻视减量化,多强调环境保护而比较轻视综合效应。而我国现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和中期,能耗、物耗高,资源浪费严重,减量化的潜力很大,因此要重视减量化,在发展的源头上实现资源节约,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多重利用,在发展的结果里实现综合效益。目前要配合循环经济法的制定工作,加快制定或修订有关配套法规和标准,包括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考核规定、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关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价格机制等领域的有关标准。
(二)制定包装法,明确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的责任
就企业而言,不仅强化减量和清洁生产,而且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者除了要对产品的性能负责,而且要承担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废弃物处理的全部责任,即包括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源头控制,实现污染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包装法中应明确生产包装产品要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禁止使用某些包装材料,如含有铅、汞和镐等成分的包装材料;不能再利用的包装容器和没有达到再循环比例的包装材料。同时,对生产者等主体在产品使用废弃后应当承担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作了明确规定,承担回收或无害化处置的“延伸责任”,即:在产品报废和包装物使用后,生产或进口商必须对该产品和包
装物负责回收,也可委托销售者或废物回收企业回收。
就消费者而言,运用政策引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制度主要是对包装产品消费对象、消费过程及后续行为的规范。消费者购买绿色包装产品,仅靠人们的自觉是不够的,还要靠制度的约束。可以先从政府消费进行,要求各级政府应率先提倡购买和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绿色包装商品,支持环保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同时利用税收、价格政策对存在比较严重污染的消费进行制约,把环境的代价纳入消费者的决策范围,以强制性手段规范消费者的行为,如《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就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就政府而言,强化约束和激励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绿色包装的规模化生产。应当包括: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对有关循环经济项目实行投资倾斜;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等政策措施。政府应制定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绿色包装。同时对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传统包装企业开征高额的增值税和环境税,包括污染物排放税收、污染产品税、生态补偿税、垃圾税、包装税,对他们过低的价格进行调整,促使其外部效应内部化。
篇9
[关键词] 再生资源 圈区管理 高值化 资源化 财税扶持
1 前言
国务院总理在2004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鼓励废物回收和资源再生利用的政策法规;建立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温总理强调:“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农膜、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为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七大主要任务之一,并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指出“推进绿色消费,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工业(农业)园区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了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建设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深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2008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由此可见,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断深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正不断发展。从国家政策到地方产业,都在为此目标不断努力。
2 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产业
2.1 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产业简介
根据《循环经济法(草案)》,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所谓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所谓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所谓资源化,是指直接将废物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因此,回收再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再生资源理所当然地成为“再利用、资源化”的主要对象。
根据《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中相关条例,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随着循环经济的不断深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已经逐渐形成一个产业,即再生资源产业(也称静脉产业)。而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是国家倡导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通过园区内以及园区外的中间产品和废旧物资的相互交换从而实现物质的循环,通过能量、资源和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使用和基础设施共享的方式构建园区工业生态链,以此形成固废资源化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特殊产业集群,从而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物得到有效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冲突,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手段。
以塑料回收利用为例,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资源和原材料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猛涨,合成树脂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与此同时,旧城改造、电子电器汽车等更新加快,作为可再生利用的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量不断增长。尤其在沿海地区的浙江、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塑料消耗量大,原材料树脂供不应求,逐步形成了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和塑料回收综合利用的市场。塑料再生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以及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和资源再生利用保护矿产资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前期对这一行业缺少引导和规划,这些地区从事进口以及国内集散的废旧塑料拆解利用企业,大多数规模小而分散,工艺落后、设备老旧、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环保投入很少、易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某些回收塑料集散地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很严重,但同时又是当地民众的主要谋生手段,从资源再生利用的角度应该扶持它让其发展状大,这些情况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当地政府处于两难状态。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要实行圈区管理,通过圈区管理可以建立完善的环保设施;实现环境友好化,通过圈区管理可以将改性塑料技术应用于废旧塑料再生行业,实现其高值化应用;通过圈区管理可以集中财力进行财税扶持,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2.2 再生资源产业圈区管理是实现再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实施“圈区管理”[1,2],通过园区的统一管理及引导,可使再生资源加工业目前存在的管理粗放、经营规模小、布局分散、加工品种单一等问题得到解决,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效率;通过园区统一规划对废渣、废水和废气进行集中防治和无害化处理,可减少和避免污水、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资源的整合,引进先进的改性技术,提高对废旧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有利于实现产业升级,建立起一批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再生资源工业区。这项工作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环境及加强有关部门的执法监管,对于促进环境、经济和贸易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为例,经过实地考察和借鉴国内外工业园区建设及各类废旧资源再生行业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对废旧塑料回收行业实行圈区管理应严格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要正确理解废旧塑料环境友好化再生利用的重要意义,建立生态型塑料回收再生工业园区,回收再生塑料替代原料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发展和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因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是要充分发挥圈区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加强圈区科学规划与公共设施投入,制定科学的管理条例并严格执行,引导企业入园,建设服务型管理部门。
3 再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由来已久,根据传统的回收利用方法,只是简单地将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收集,未进行充分利用,也未能发挥出再生资源的全部潜力。因此,再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是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和废弃物资源化的关键。福建省十分重视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产业的发展,省经贸委已委托省资源再生协会组建福建省再生资源行业调研组,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已先行对福建省主要废旧塑料集散地展开了较系统的调研,对福建省废旧塑料行业的生态园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建议。
以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为例,按照传统的处理方法,废弃的塑料制品往往和生活垃圾或生产垃圾一起,进行填埋或者焚烧,这是一种低值化甚至是无价值的利用。而按照高值化利用的原则,废旧塑料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在进入垃圾系统之前,将其进行回收,分类,重新制成塑料母料,加工成制品。虽然这类产品相对于其废弃前的档次下降,但相对于焚烧或者填埋,这样的利用过程就是属于一种高值化利用[3]。
再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要依靠强有力的科技研发,从产品的源头开始,以材料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产品在利用后的可回收、再资源化的能力。以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为例,塑料在使用和再生加工过程中都会产生性能老化,另一方面由于回收的废旧塑料来自不同的应用领域,其初始材质参差不齐,各类塑料混杂在一起,造成了回收塑料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大大降低,这就使得再生塑料的应用领域受到很大的限制,经济效益得不到很好的体现。为了提高废旧塑料循环再生的经济价值,就必须引入先进的改性技术,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目前主要是通过将其与无机粉体共混,并加入少量功能性助剂,提高回收塑料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以及耐热性,或者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回收塑料制备合金料,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
由省经贸委、省财政厅批准成立的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长期致力于环境友好材料及固废的综合利用与治理领域研发工作,在国家“十五”科研攻关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和福建省“十一五”重大专项的资助下,在改性塑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技术在废旧塑料高值化利用方面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5]。以利用稀土“壳一核”无机粉体改性塑料技术为例[6],该技术可以同时提高废旧塑料的刚性和韧性,很好地实现了废旧塑料刚性和韧性的共存效果,目前已应用于回收聚烯烃类产品和工程塑料ABS类等产品,承担《功能性环境友好型回收塑料专用树脂》的研发,以其可塑性强、流动成型性好、加工条件范围广以及柔韧性好等优点成为塑料的主导产品,开发了再生聚丙烯(PP)编织袋专用树脂;再生聚乙烯(PE)市政排污、燃气输送及通讯光电缆护套等管道专用树脂;环境友好型PE塑料包装材料专用树脂和回收塑料ABS增韧增强专用树脂。
4 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的财税扶持
再生资源产业属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也必然属于对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支持。目前,为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国家在财政、投资、税收、金融等各项政策上都给予了有力支持。例如,在财政政策方面,按照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法》要求,研究建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在税收政策方面,国家调整了进出口税收政策,控制国内紧缺资源和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性产品出口,对这类产品实施出口暂定税率。这些政策都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条件。而作为再生资源产业,在享受循环经济大背景下的政策优惠的同时,笔者认为,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应该拥有更具体的财税扶持。笔者在调查福建省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福建省对该产业的财税扶持提出以下建议:
4.1 在财政政策方面,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出台具体的奖励措施。对从事再生资源产业的企业,根据其“再利用、资源化”所创造的价值,给予奖励。采取政府补贴方式支持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广。按照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法》要求,研究建立发展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的专项资金,用于开发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政策研究、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可以参考《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再生资源利用过程的污染指标、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能力建设。
4.2 在税收政策方面,国家已经调整了进出口税收政策,控制国内紧缺资源和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性产品出口,对这类产品实施出口暂定税率。因此,对于再生资源产业,应出台高值化利用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高值化利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要配合内外资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落实好符合条件的资源再生与综合利用、与环保有关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推进资源税制度改革,改进计征方式,提高税费标准。研究企业新购入的进行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研发所需设备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金在其销项税金中抵扣的政策。开展环境税方案的研究设计,研究鼓励国内紧缺资源废料进口的政策。
根据《福建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双向管控”增值税管理机制的通知》(闽国税发〔2007〕203号)的精神,福建省实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双向管控”增值税管理机制。该机制是指,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以下简称“回收单位”)的废旧物资回收实行“以票控进,以进控销”正向管理,对利用废旧物资企业(以下简称“利废企业”)的废旧物资利用实行“以产控耗,以耗控进”的逆向管理,对回收单位的“销”与利废企业的“进”进行“指标比对”,并进行相关纳税评估,防范废旧物资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虚抵的增值税管理机制。“以票控进,以进控销”正向管理是指,对回收单位进行源头管理,严格收购凭证的使用和管理,要求区分不同购进对象,开具收购凭证或取得发票,从购进环节防范虚开收购凭证,进而防范其销售环节废旧物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虚开。“以产控耗,以耗控进”逆向管理是指,对利废企业利用废旧物资参照农产品预约定耗实行利废预约定耗管理,并通过纳税评估测算企业产能确定其废旧物资的消耗量,从而核实企业取得废旧物资专用发票的情况,防范其虚抵废旧物资增值税专用发票。“指标比对”是指,对回收单位进行纳税评估,并将利废企业核实后的废旧物资购进指标与回收单位的销售指标进行比对,再次防范其销售环节废旧物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虚开[7]。
4.3 在价格政策方面,应适时调整再生资源产品的价格,支持对再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应体现“高值化”的特点,专项用于支持当地再生资源结构调整和产品研发;取消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政策,降低小火电价格,对再生资源发电等实行鼓励性电价政策。还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适时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对开发的再生资源产品实行适当的价格保护。
4.4 在金融政策方面,国家已经了《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出台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和《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都可以为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在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下,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应继续加大对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开展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项目收益债券试点、环境责任保险试点。研究提出设立再生资源产业投资基金方案,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
4.5 在投资政策方面,国家将继续加大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将一些节能效果明显的重点项目,纳入中央财政节能技术改造奖励资金支持范围。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应努力发展一批“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龙头企业,开发一批“高值化”效果显著的项目,使之得到国家投资的支持。
4.6 在政府采购政策方面,可以根据《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实行政府绿色采购。政府采购清单,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的企业将以此为导向,努力开发适合采购的产品。同时,一些优秀的产品也可以通过企业或行业的推荐,在政府采购中享有优先权。
5 展望
《循环经济法》即将,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都将获得一个至关重要的支点。中国循环经济即将迎来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各地政府应站在战略的高度,根据当地已形成的废物回收集散地的现状,周密规划圈区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大力支持开展再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的技术研发,协调相关部门,用足财税政策扶持再生资源高值化开发的企业,推动这一产业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没有废物的经济”。
参考文献
[1] 黄慧诚.政府引导企业孵化――肇庆打造全国一流进口废物加工“圈区管理”试点园区[J].环境经济,2008,(1):55-56.
[2] 仵德建,吴宝书,马双军.烟台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实行“圈区管理”[J].再生资源研究,2005,(6):43-43.
[3] 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废旧塑料和粉煤灰复合新材料.中国科技信息.2003,(14):63.
[4] 刘欣萍,肖荔人,许兢,等.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06,35(12):952-957.
[5] 陈庆华.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友好材料的环境协调性研究[J].塑胶工业,2007,10(1):38-42.
篇10
【关键词】烟草行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环保
【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5-3518(2016)04-76-02
现在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严重,为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烟草行业节能减排的工作日趋紧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废物合理利用、提升机器设备性能从而降低能源消耗,修建污水排放系统等等,这些节能减排的方针一经实施就收到了较好的成绩。然而为响应生态环境需求,节能减排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以适应如今的循环经济环境,引领企业节能减排的现状由粗放型转入集约型。烟草行业在现有节能减排的工作成效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修复和完善存有的不足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烟草行业节能减排是一项既艰巨又意义重大的工作,且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根据时代大环境的变化而随之变化,以求节能减排最优化,环境污染最小化。
1烟草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在环保观念越来越强烈的今天,工业企业的大排放重污染设备,很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产运营模式。节能减排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实现循环利用,减少浪费,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量以及能源的消耗量,可以实现简单的节能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物对生态环境的损坏。而烟草行业进行节能减排的工作时在如何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和资源利用最大化方面,至今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1.1烟草企业对此关注度不够高
由于缺乏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和积极性,从烟草行业的大多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建立、执行等环保信息的统计来看,部分企业按照政策标准完成节能减排的一系列设施和执行力,达到了良好节能减排的环境要求;而有一部分企业依然存有节能意识冷淡,执行力度不强,排污设备不完善等等问题。
1.2技术短缺资金不到位
烟草行业的生产环节大都依靠较为大型的机器设备,至于与之相对应的并且能有效控制排放或耗能的技术。大多烟草企业属于短缺状态,以致节能减排效果的技术、材料匮乏,自然排污量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破坏力得不到控制。另外资金也是一个大问题,由于烟草企业资金不到位,一度在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的支出之间作权衡,从而降低了节能减排的执行力。
1.3花费成本高、具体收益不确定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多数烟草企业的节能成本相对较高,而最终的收益比率却比较难以控制。于是一些意识薄弱的烟草企业在成本和收益之间选择了后者。高成本购买节能减排系统,短期内看不到相应的收益效果,而最终的收益也是未知数,这样一来,收益风险高于环保费用时,大多烟草企业会延缓考虑节能减排的各方面问题。
2烟草行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
显而易见,在国家宏观调配环境下,节能减排不仅是烟草行业的问题,更是所有行业都要引起关注的课题。目前部分烟草企业在此方面工作执行不到位,企业之间节能减排效果存有很大差异性,投入精力过少,统计工作相对薄弱,没有找到真正能够实现本企业节能减排的根本所在。经过相关研究发现,影响烟草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要有五个因素:以烟草企业的经济利益为核心展开的另外四个影响因素。
2.1烟草企业经济利润
大多烟草企业最终的经营目的回归为对经济利润的追求。企业要发展,追求经济利益固然无可厚非。所以说,影响企业节能减排的首要因素是烟草企业的经济利益。其次包括生产水平、设备的完善度、价格控制等,这几个因素是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多少,从而间接地影响到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2.2烟草经营人员价值观
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很大一部分决定于经营者的价值观,包括道德、行为准则在内的一些标准性规则决定。所以节能减排这一工作执行力度如何,很大一部分是由经营者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如果经营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为企业定立一个具有环保观念的文化氛围,时刻提醒着员工关注烟草行业的环保动态,那么节能减排的工作一定会做的顺利而且高效,基层员工也会根据指令,积极快速地投入到节能减排的工作中去。
2.3社会舆论带来的压力
节能减排工作的执行程度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研究表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更加重视社会责任感,慈善也好环保也好,都是社会责任感的一种体现。所有行业的企业,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消费者口碑,基本上牵涉到社会舆论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将这份社会责任感发挥得更好,节能减排的工作也能更加顺利的开展。
3烟草企业节能减排的实施建议
3.1政府监管
政府监管更具权威性和宏观调控性,注重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节能减排的系统化,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避免出现问题没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提高投入量,从而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意识。
3.2提升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意识
烟草企业自身应该具有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要意识到大型机器设备的大排放量和大量的能源消耗对环境的破坏性质,只有自身关注、重视后,才能加强节能减排的进度。合理规划节能减排方案,将环保资金发挥到最大化,以做到环保的同时也不会浪费大量的资金。
3.3节能减排技术的更新
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飞速的,相应的环保技术也要实时更新,避免出现机器老化,运转慢耗能大,不仅达不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反而更加不环保。建议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技术资源共享的方式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并不断维护更新。
3.4社会公众的监督
当全民都在关注节能减排的时候,人人对这一方面都有所了解之后,全民监督也不是不可能,适时发起公众讨论,给不达标的烟草企业制造一些无形的压力,这也是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种形式方法。
4烟草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应用
4.1降低大耗能设备的耗能量
现在有很多烟草企业会通过对大型机器设备的改造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耐用性的机器,使用寿命较长且耗费资金大的设备,通过科技的手段,改良机械设备的运转功能,尽可能降低成本地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4.2使用冷凝水回收技术
现在是循环经济时代,回收利用是很常见的节能环保手段,而冷凝水回收技术的重点是对水的循环利用,通常是将流水生产、中央空调系统使用后的废蒸汽,经分离后,回收到锅炉,既节水又节能。
4.3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节能空调系统
这种方法与之前常见的一种方式很相似:回风加新风模式空调,但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节能空调系统更具优势。回风加新风模式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冷热抵消现象严重,运行消耗过高。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节能空调系统,使用新风机组,内置溶液式全热回收装置,并且无新的排风交叉污染问题。节能效果显著,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节能空调系统的优点在于,消除外在的潮湿现象。破坏了军团菌、霉菌等病菌的生长环境,溶液本身,还能有效消除多种病毒和病菌,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
4.4建筑墙体门窗综合节能应用
以低成本高效率为基础达到有效节能目的,依靠整体建筑的门窗和墙体节能的措施有:1.门窗节能:将原有的门窗更换为彩铝门窗,通过中空的玻璃,可以达到隔音和节能的效果;或选用隔热的铝合金型材;提高水密性和气密性。2.墙体节能:墙体选用的材料材质将决定建筑的耗热量;墙体材料一定要质量轻、隔热并具有保温性能,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4.5真空镀铝纸代替铝箔复合纸
真空镀铝纸,是近几年的新生事物,也称蒸镀纸,是一种铝纸基材,是来自国外发展及应用的一种新型工业产品。其优点在于,减少铝层厚度、方便回收再循环、降低材料成本、利于环保再生。降低生产成本有多种颜色及亚光效果;表面平滑度高,外观亮丽,色泽鲜艳,视觉冲击力强。
5结语
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烟草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暂不理想,仍需进一步落实推广,扎实根本,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推进烟草行业的节能减排的发展进程。节能减排以资源循环为基础,将污染最小化循环最大化作为执行的根本,将生态平衡与有效生产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上,首先健全组织体系,领导给以重视为前提,快速建立有效的节能减排工作体系;其次健全审查流程,找准关键环节,注重细节的审查,避免有些企业投机取巧只做表面功夫;最后要有全面的检测系统,除了政策的下发、计划的制定外,节能减排系统成型后,定期的维护和检测是必有的环节,从而增强实用性和检测性。在全民提倡环保的时代里,为创造一个“环保烟草”的良好形象,改变大众对烟草行业的以往看法:损耗能源、排放污染垃圾,根据国家烟草局的政策要求,烟草行业,需尽快改善原有的“污染大户”的形象,维护美好环境是对社会和消费者的最好回馈。
参考文献
[1]张占佳.烟草行业的节能减排研究及设计[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2.
[2]张怡.基于循环经济的烟草行业节能减排的新技术研究——以徐州卷烟厂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7):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