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的园舍建筑、活动场所、设施设备、玩教具材料等有形物质环境必须要符合国家颁布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不会对幼儿的安全和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安全不保,谈何教育。”因此,安全性原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最为基本的原则。
幼儿园建筑物要求坚固、安全,建材必须要经久耐用,以达到防火、防震、防风、防水的功能,便于安全疏散。建筑物的楼高、楼梯、扶手、栏杆、走廊、过道等都应该符合国家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幼儿园活动场地以及幼儿所需的设施设备、玩教具材料等也应该符合安全标准。同时应有专人负责检查与维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全面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然而,很多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往往把环境创设等同于物质环境创设,忽略精神环境创设。物质环境固然重要,如果幼儿园及活动室里四壁空空,游戏材料匮乏,孩子来到幼儿园无所事事,则会产生强烈的厌园情绪。幼儿园在加强物质环境创设的同时,也应该强调精神环境的创设。缺乏良好的精神环境会导致幼儿的被动学习以及无法在幼儿园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幼儿后续的全面发展。物质环境是幼儿园进行教保教活动的基础,而精神环境则是幼儿保教质量提升的关键。
三、教育性原则
很多幼儿园往往主要从色彩搭配、空间格局以及材料的质量等方面去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好坏,强调环境创设的装饰功能,忽略环境的教育功能。环境作为重要的隐性课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除了关注环境的装饰美,更要关注环境的教育作用。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来设计幼儿园环境,将环境创设与课程实施有效结合。比如,某班级正在开展有关“大蒜”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就可以带领幼儿在幼儿园户外某一区域或者班级的植物角种植大蒜,方便幼儿长期观察。
四、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该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及其年龄特征。比如,某幼儿园中班四月份在开展关于“春天”的主题活动,户外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然而教室的装饰却是以“冬天”为主题,显然该教室的环境创设不合时宜。此外,环境创设中也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征。游戏材料要随着年龄阶段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比如:小班的游戏材料要求结实耐用、结构简单、色彩明快、富有刺激感官等特点;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突出材料的操作性特点;大班更强调游戏材料的丰富性和探索性,与小班相比,大班孩子对色彩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对材料的难度要求上有所提高。适宜性原则还体现在环境的创设应该具有儿童特点,比如幼儿园外部整体墙壁的粉刷以及室内装修应该具有童趣,体现真善美。
五、幼儿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参与权。很多幼儿园环境创设往往是教师在孤军奋战,从设计到布置,再到评价,都是由教师独立完成。教师是环境创设的总策划师,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有时候教师也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但象征性较强,主要是配合教师完成预设任务。比如,某幼儿园要开展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教师要求每位幼儿从家里带来一盆植物。为什么带植物,幼儿只是听从教师命令而已。至于带来的众多植物如何摆放等问题,幼儿更是无权过问。幼儿只是环境的被动参与者和适应者,因此,对环境的改变也没有太大的热情和关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参与权,尊重幼儿在保教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六、经济性原则
篇2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1―0070―01
一、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安全是幼儿园创设教育环境的基本原则。在设置环境时,作为教师必须顾及到幼儿的身心两个方面: 一是心理安全,让幼儿能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以及同伴间的尊重;二是身体的安全,特别要注意物品摆放的位置是否合适,活动中的材料对幼儿是否容易造成伤害。
2.教育性:各年龄班的装饰要结合各年龄班的教育特点和内容,努力让每一块墙壁都变成“会说话的老师”,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教育幼儿。
3.审美性:幼儿园环境创设要运用一定美的法则和规律。如:对称、和谐、变化、统一等,色彩鲜明、协调,有主调。这样的装饰才能给人以美感,才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
4.趣味性: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要充满童趣。取材内容既要结合幼儿生活,形式又要生动活泼,形象也要适度夸张,增加环创趣味性,让孩子更喜欢。
5.参与性:幼儿园环创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仅在美化环境中培养幼儿初步创作美的意识,还能使幼儿从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6.利用性: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可以充分利用无污染的废旧材料,如挂历纸、包装纸、纸盒、塑料瓶、布头等,进行废物创意利用,这样不仅减少了幼儿园的投入,而且还培养了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二、创设环境应考虑的因素
1. 熟悉的环境: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对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人往往会产生害怕感。因此,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应尽量为幼儿提供熟悉的,并与幼儿生活体验相符合的环境,使幼儿对周围的环境消除陌生感,并喜欢投入这样的环境。
2. 富有新意的环境: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对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摸、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欲望也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我们在创设富有新意的环境过程中,首先要对幼儿进行充分教育,其次是要创设独特而富有情趣的环境并提供生动的活动形式。
3. 引发活动欲望的动态环境:幼儿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而他们自己也正是构成动态环境的最活跃的因素。这就要求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必须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让幼儿有机会去接触变化的事物,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变化过程。
4.具有自然色彩的环境:年龄越小的幼儿,越是喜爱具有自然色彩的环境。因此,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要特别注意挖掘幼儿园现有的潜力,充分利用空闲的角落与场地,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沙、石、水、 泥、动植物等,设立水坑、沙坑、泥坑、饲养角、植物角等,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利用自然的材料进行活动。
三、环境创设中应注重多元互动
1.环境创设与课程之间的互动
“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幼儿园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内,它还包括幼儿园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必然会对各种新鲜事物产生疑问,教师就要及时捕捉幼儿的这些疑问,从中提炼课程的主题。比如,升入大班的孩子,对周围事物有了更多的关注,对周围世界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基于幼儿兴趣,确定了“变化的世界”这一主题,让幼儿从发现自我的变化、同伴的变化、周围的变化,进而延伸到对大自然、对社会变化的探究和认知。
2.环境创设与教学的互动
如,秋天来临,我们让幼儿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带领幼儿到“种植园”收获各种蔬菜、果子,收集飘落的各种树叶,研究叶子的色彩变化……孩子们有了丰富的感性知识,他们用棉签画着五颜六色、姿态各异的果树,用紫色皱纸卷制串串的诱人葡萄等。
3.环境创设中的师生互动
每一个班级环境的创设,不仅是课程内容的体现、教学活动的反映,更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因此,我们应努力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主题环境,让幼儿名副其实地成为环境设计的主动者。
4.环境创设与幼儿、家长之间的三维互动
篇3
一、对班级环境创设策略
班级环境创设指的是活动室教学情境的设计,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活动室是师幼进行教与学的场所,也是师幼生活的场所,在此,我从活动室环境布置和班级氛围营造来讨论班级环境创设策略。
(一)活动室环境布置。
理想的活动室布置应该动态与静态并重,内涵和美化兼备。下面我们从布置原则、布置内容及布置方法等三方面来讨论活动室环境布置。
1 布置原则。
(1)教育性。琳琅满目、热闹异常并不一定具有教育意义。要使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就要强调活动室布置的教育性。
(2)生动性。活动室布置不可能一劳永逸,应随教学需要不断更新,以丰富的刺激诱发幼儿快乐学习的情绪,并安定幼儿的情绪。
(3)安全性。活动室布置除了要考虑空间因素外,还要格外注意所陈列物品的安全性,危险物品或具有潜在危害的物品应放在幼儿触及不到的地方,以免幼儿因好奇、好动而发生意外。
(4)实用性。活动室布置的目的之一是为教学活动服务,让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更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所以,理想的活动室环境不在于华丽的装饰,而在于能配合教学活动的展开,帮助幼儿观察、思考和实践,具有实用价值。
(5)美观性。活动室的色彩和团体氛围会影响幼儿的情绪。在造型设计和色彩选择上要力求简洁、美观、协调,让人感到舒适、愉悦。
2 布置内容。
(1)主题墙:可将有关主题学习内容再现于活动室一角,让幼儿有重温的机会。
(2)作品展示区:让幼儿随时看到自己的作品,激发幼儿不断学习的兴趣。展示内容可随课程的发展而更换,
(3)家园栏:传达班级小朋友、家长和教师的有关信息,宣传育儿知识等,以起到提醒或鼓励的作用。
(4)评比栏:激发个人荣誉感和团体向心力,促进幼儿道德意识的发展。
(5)图书柜:提供适合幼儿实际阅读水平的书籍,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与兴趣。
(6)建筑区:在活动区角摆放益智玩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7)植物角:可用盆景、插花、吊饰等形式布置活动室,使活动室生机盎然。
3 布置方法。
(1)师幼共同参与:活动室是师幼共同学习、生活的场所,因而布置时不应由教师独揽或少数幼儿承担,而应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因为这一过程有自己的耕耘,幼儿会更喜爱自己的班级。
(2)有生命感的布置:活动室布置不应是静态的,而应是动态的。饲养小动物、种植花草。可使活动室成为有生命感的生态活动室,让幼儿体验生命的意义。
(3)展现班级特色:可根据班级儿童的差异、需要合理规划,使其富有特色。它能增进幼儿爱自己班级的情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班级氛围营造。
教师有责任提供一个有助于幼儿学习的良好活动室氛围,让幼儿乐在其中。以下几条原则可供参考。
1 人性化原则。教师要深刻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要把孩子看成“小大人”。它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视角看世界,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和需要。
2 快乐原则。教师要营造轻松活泼、乐园般的班级氛围,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幼儿需要师幼间、同伴间的情感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享受学习乐趣。
3 爱心原则。教师要以亲切、和蔼、真诚的形象展现在幼儿面前,努力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关系,使活动室成为充满爱心的幸福乐园。
4 生动原则。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选用合适的方法。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体验到挫折或失败。
5 安全感原则。活动室气氛融洽,处处充满师幼情爱。教师胜任教学工作,幼儿有安定的学习情绪,能安心地学习。
篇4
关键词:幼儿园;观赏性墙面;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48-02
从某种程度上讲,墙面环境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但因种种原因,教师们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影响到环境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对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策略。
一、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分析
调查发现,当前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墙面的环境创设,墙面都装饰得非常漂亮、精致,教师们非凡的想象力、创造力与高超的技巧更使人惊叹不已。但是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许多幼儿园的墙饰并未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观赏性墙面大量存在,忽视了墙面的教育功能
现在有的幼儿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许多教师只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出发去创设墙面环境,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过分追求墙面外观的漂亮和形式的新颖别致,极力突出班级墙面环境的优美,突出装饰性,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很少,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二)教师包办墙面环境创设,忽视了幼儿的参与
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很少让幼儿参与,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墙饰的点缀。为了追求环境布置的完美性,往往由教师“自编、自导、自演”,没有考虑孩子的建议及感受,没有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纯粹追求环境布置的结果。教师只是让幼儿充当墙饰布置的观赏者,机械地接受成人的安排,这样的布置过程,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包办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幼儿园按惯例要求教师开学初布置好环境,进行环境评比,因此必定造成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的现象。
(三)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固定化,更新不及时
大部分教师在开学初,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布置了班级的墙面环境,一旦布置好了,就认为大功告成,一学期都难得更换一次。教师不管自己布置的东西是否已经失去教育意义,是否已经失去时间性,也不管它是否已经褪色,让它从开学一直帖到学期结束。有的墙面布置甚至出现与当前季节相反的内容,有的墙面大主题的画,整个学期下来都长期固定,这样的墙饰缺乏新鲜感,缺乏趣味性、可变性,不能随时提供教育信息,对于幼儿显然是没有持久吸引力的,也难以达到环境创设的教育目的。
(四)班级墙面环境创设成人化,缺乏互动性
班级墙面环境创设只注重成人的提供,忽略幼儿的介入。教师往往根据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喜好来设计班级墙面环境,而很少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也很少主动引导幼儿与墙面互动,幼儿被置身于事外,没有被真正纳人其中,忽视了幼儿发现环境、享受环境和在环境中成长的重要性。
二、解决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问题的对策
幼儿园班级是幼儿除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地方,而大片的墙面环境最能体现班级特色,蕴含着诸多的教育信息。墙面环境作为“无声教材”,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发挥幼儿园墙面环境的真正价值呢?
(一)教师应正确认识墙面环境的教育功能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墙面环境创设大都还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基本上不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墙面环境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做起,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改变墙面环境教育的价值停留在审美的角度,充分认识到环境是儿童的环境,是儿童身心赖以发展的环境;环境创设应服务于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服务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针对幼儿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墙面环境创设,把教育意图渗透在墙面环境之中,将教育内容结合在艺术加工后的墙饰之中,从而吸引幼儿积极地投入活动,使墙面环境不再是一种美丽的摆设,而是更好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桥梁,有效地发挥墙面环境的教育功能。如墙饰“区角活动玩什么”就是一面会变的墙,教师通过创设这面墙饰,让幼儿知道,周一到周五在区角活动玩的玩具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不要每天让教师来分配,而且这面墙还是会变动的,当教师定期更换区域盒玩具时,就相应更换墙面上的图片,墙上的图片直观,幼儿一看就明白了,慢慢便养成了良好的区角活动的习惯。
(二)师幼合作创设墙面环境,加大幼儿参与的力度
幼儿园环境首先是幼儿的环境,是幼儿可以参与创设、有发言权的环境。环境创设的过程应是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为此教师应与幼儿共同确定环境布置的主题、材料、作品、风格等,多倾听孩子创设墙饰环境的建议,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如开学初组织幼儿讨论怎么让自己的班级变得更漂亮,引起幼儿布置班级的兴趣。再如春天来了,可以启发幼儿:现在是春天了,外面到处是春天的景象,路边的桃花、梨花都相继开放,小溪里的小蝌蚪游出来了……想一想怎样把春天也请到我们的班上来呢?从而引导幼儿多发现春天的变化,启发幼儿集体讨论,然后定出“春天来了”的主题墙饰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和材料,发展他们获取信息材料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解决如何装饰墙饰,这样孩子间的交往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在“春天来了”主题活动中,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大张底纸,提供了各色卡纸、皱纹纸、彩笔、胶水等,让他们在底纸上描绘春天的美景。通过讨论,教师和他们一起用颜料涂出了一棵大树,孩子们用绿色的皱纹纸搓成“柳条”,布置了一棵柳树;用粉红的皱纹纸捏成了一朵朵的“桃花”,变成了一片粉红的“桃花林”;用绿色的卡纸剪出了一片绿草地,还画出来一条小河。看到这美丽的春天景色,孩子们都围着那幅墙饰叽叽喳喳,一片惊叹声:哇!好漂亮!这是我做的,这个是我们一起做出来的。在他们的交流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在柳树上、桃花上还可以增加些什么?在小河里可以有什么?于是,他们又一次展开了讨论:小鸟们都飞到树上来了,蜜蜂在采蜜,蝴蝶在捉迷藏,小河里可以贴上自己折的“轮船”、“小鸭子”……他们商量着,有的用绘画的形式,有的用制作的形式等等。于是,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去找材料,在“春天”里展示自己的所看、所想,每天孩子们都有新的发现,每天的墙面都有新的变化。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将收集布置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与墙面的互动和对话中,每个幼儿都参与了,都获得了表现和创造的机会。对于有自己参与创作的墙面幼儿更感兴趣,尤其是对有展示自己作品的墙面环境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这样的墙面环境会引发幼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参与墙面环境创设的过程也使他们感到满足,感到有趣,对幼儿而言,这是一个游戏的过程。
(三)适时更新墙面内容,使墙面环境多变而有趣
生动、直观、动态的墙面环境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一成不变的墙面难以维持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园的墙面环境要适时更新,让幼儿永远对教室墙面环境保持新鲜感和求知欲,幼儿才能经常从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发展。
一方面,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时变化和增减。可以随着主题的变化或是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逐步的深入与丰富,也可以是重新布置;同时还可以不断丰富和更换墙饰创设的材料,积极投放些幼儿感兴趣的、新鲜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墙面环境多变而有趣。另一方面,墙饰是静态的,墙饰对幼儿的教育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墙面环境创设应追随幼儿的活动,教师要明确墙面环境与教育教学和幼儿的活动过程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要根据教育内容和幼儿的发展,不断变化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让墙面环境成为一个“会说话的教师”。正如前文师幼共同创设的“春天来了”的案例,随着幼儿对春天的认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春天来了”的墙饰也随之变化与丰富着,不断给幼儿带来惊喜。同样,当夏天、秋天、冬天来临时,教师也可以依据季节变化,让幼儿交流、收集、布置墙面环境,让教室的墙面在幼儿手中不停地“说话”,而幼儿在活动中也深刻了解了四季的含义和特点。
(四)创设“活”墙饰,引导幼儿积极与墙面互动
篇5
【关键词】环境创设 物质坏境 精神环境 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15-02
一、目前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1.物质环境的创设
(1)墙壁环境的创设。 某些墙饰的内容不能体现季节性、趣味性特点。墙饰装饰缺乏层次性,空间利用不够充分,没有做到“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2)活动区创设。有些幼儿园在活动区创设方面搞形式主义:活动区材料投放不充足,种类单调,数量不能满足幼儿活动需要;活动区与区之间安排不够合理;幼儿用以活动的原材料及费旧物品缺乏,限制了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
(3)缺乏室外沙水玩具及建构玩具等。
2.人际关系缺乏爱的氛围。
教师缺乏对幼儿的爱和尊重,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都亟待改善,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的任务紧迫。
二、针对当前幼儿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改善对策
1.物质环境的改善
(1)墙面装饰
墙面装饰要突破以往单一的装饰、美化作用,强调墙饰的教育性、幼儿的参与性和实效性。另外,还要注意装饰物的可变性,要根据目标及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装饰材料不能直接固定到墙上,而要贴在绒布、泡沫板或其他材料上,这样既能起到保护墙壁的作用,也有助于材料的更换。
(2)活动区的创设
1)要合理安排各个活动区,避免干扰。所设的活动区一定要结合幼儿发展阶段的需要,从教育内容出发,并不断变更。设置的区域要安排有序,动静分开,区角间隔适当,使之互不干扰,通道畅通,便于教师观察。
2)要注意提供丰富的材料。玩具、材料的数量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为前提。必须买的,如颜料、画笔、磁铁、放大镜、炊具等;可以制作的,如沙坑或沙箱,都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发动幼儿收集一些旧材料,充实到活动区里,并保证安全性和实用性,以满足幼儿的需要。
3)要注意突出本地特点。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具有本地文化内涵的活动区,为传承和发展本地文化奠定基础。城市的幼儿园可以创设“小商店”、“小超市”、“小糕点加工厂”等。而农村的幼儿园要注意对乡土资源的充分利用。沙土材料是农村取之不尽的资源,因此,农村园所应创设沙水活动区(沙坑、水池),将传统的泥巴区开展起来,让孩子通过捏、搓、团等方法制作各种泥塑。农村菜园子里的菜叶,路边的树叶、草叶,种子,果皮,花生壳,瓜子壳等,都可成为他们用之不竭的材料。老师指导幼儿利用这些材料,采取剪、贴、画相结合的方法,创造出许多美丽的作品,这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小关节的发育,又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既突出了农村特色,又节约了资金。
4)要注意创设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区链,深化活动区的教育意义。活动区建立起来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展开联想,扩大活动区内涵,建立一种相互联系的活动区链。这既加强了活动区与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又扩大了幼儿的认知范围和认知深度,从而达到了让幼儿初步了解社会,全面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等目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拓宽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2.精神环境的改善
(1)以园长为中心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
园长要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科学的奖惩及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约束人,一视同仁。此外,园长要注意感情的投入,不仅要关心教师的工作,还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让教师能合理休息,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
(2)教师要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首先,要克服幼儿的恐惧心理,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教师要热爱幼儿,以温和的目光与幼儿进行积极的目光接触。与幼儿说话时,教师要蹲下来,设法与幼儿身体同高,缩短距离感。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性,肯定和接纳幼儿的表现方式,允许幼儿自主游戏,活动氛围要宽松、民主、温暖和谐。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指导幼儿的活动,关注个体差异,以适当的方式介入活动,形成伙伴式的师生互动。
(3)教师要指导幼儿之间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
幼儿之间的交往关系对其个性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师要帮助他们从自我中走出来,逐步学会与同伴合作,承担活动中的责任,遵守活动纪律,取得同伴的信任,群体的接纳。教师要鼓励幼儿主动与别人交往,自己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同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及时指导,使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愉快的、自由、宽松的伙伴关系。
(4)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由告状式或命令式变为合作式或探讨式。
教师见到家长不要动不动就告状或命令,要有计划地开展家长工作,不断增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认识、了解,与家长共同研究、讨论教育方法,使家长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促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关心、支持、参与。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平等的、互相理解和体谅的人际关系,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的教育环境。
(5)幼儿园要与社区建立广泛的联系。
幼儿园既要主动为社区的宣传、教育提供服务,又要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在社区环境中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到社区生活中体验本土文化的价值及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使幼儿对民族文化和祖国文化产生自豪感。
总之,幼教工作者只有不断加强幼教理论学习,用《规程》和《纲要》作指导,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形成科学的环境育人的理念,才能创设适宜的幼儿园环境,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3月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
篇6
关键词: 幼儿园环境创设 实践教学 四部曲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理论性和逻辑性,忽视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多学生反映学到的知识很难解决在实际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真正让学生入职幼师后即能进行幼儿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教师就不能将这门课程的教学仅仅局限在学校的教室内,应将该课程和实际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紧密联系,学生不仅要知道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和方法,还应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真实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于是,我校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进行改革,适当增加该课程的实践学时,逐步探索出“四部曲”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入真实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中,获得环境创设的实战经验。
一、以“全实践”课程理念为指导
“全实践”课程理念认为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型”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学前教师教育的要求;强调实践是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主张未来的幼儿教师应以“行动”、“实践”为平台,将书本的、外显的公共性知识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识重构转化为内在的、经验化的个人知识;提倡设计一种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实践反思模式的课程体系。
“全实践”课程理念的提出引发了笔者对我校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现状的深入思考。教师以这样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够用、适用、能用、善用”为原则,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不再是专业教师单一地在课堂上传递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而是重视实践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将实践环节放在中心位置,实践环节贯穿整个课程实施过程。
二、构建高质量的实践教学环境
(一)确定实践教学共同体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实践教学光靠高校专业教师是很难完成的,专业教师一般精通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知识,而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具体实操细节的了解却不深入,比如如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环境创设这部分内容,幼儿园一线教师往往比专业教师更具有发言权。“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实践教学不应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事情,更是学院环境创设和美工方面的专业教师与幼儿园一线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这三部分人共同来完成的。三者之间互相合作,构成了一个实践教学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可以说是实践教学的载体和支撑,是实践教学可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二)让教室成为临时实训室
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幼儿园环境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幼儿园真实的环境,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环境创设,教师还可以把教室作为临时实训室。比如学生在学习区角环境的布置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把教室的几个角落当作幼儿园的区角来进行布置,让学生有即学即用的机会。
(三)让幼儿园成为第二课堂
将教室变成临时实训室,虽然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但教室并不是真实的幼儿园,学生学到的知识并不能完全在教室中实践,教师还需要拓展教学空间,将课堂延伸至真实的幼儿园中,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实践,让幼儿园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使学生能观摩真实的幼儿园环境,了解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真实需求,并参与到实际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中,主动探索发现,主动建构知识,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真正掌握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技能技巧,并且能在将来的幼师工作岗位上学以致用。
三、选取贴合实际的实践教学内容
目前使用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材内容偏重于环境创设知识的传授,对于现实幼儿园具体情境中环境创O的技能技巧涉及较少。我校有关教师通过多次到幼儿园观摩,了解当前幼儿园的环境,收集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的各种课程资源,逐步更新课程内容,调整教学课件和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体系,并编著一本实用性更强、突出学生环境创设实践能力培养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教材。该教材有一部分专门讲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具体实践,内容包括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的设计、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真实案例、教师对主题环境的反思与评价等。这部分内容与当前真实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紧密贴合,让学生通过实例来了解在具体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应掌握的方法和技能。教师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观摩实践,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与运用这些方法与技能。
四、实施“四部曲”实践教学模式
在教授“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对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了全面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经常组织学生讨论真实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例,教师的角色从一个讲授者逐渐向引导者转变,并探索出了“四部曲”实践教学模式。“四部曲”即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四个阶段:观摩学习、现场听课、实践演练、分享评价。
(一)观摩学习
利用学生分组去幼儿园见习一个月的时间,让每组学生第一周对所在见习幼儿园的环境进行观摩和学习,同时教师也实地考察学生所在幼儿园的环境,在幼儿园组织学生一起讨论该幼儿园环境的优点和缺点,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对幼儿园环境有更加直观和形象的认识。
(二)现场听课
第二周,环创教师和美工教师征得幼儿园同意后,共同去幼儿园的走廊、过道和活动室现场授课,学生现场听课,和学生共同探讨他们所看到的真实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和楼道环境是如何设计与布置的,环创教师负责介绍整体环境的布局与规划,美工教师负责介绍具体环境中手工作品的制作方法。通过现场授课,使学生掌握如何将平时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幼儿园环境布置中的方法。
(三)实践演练
第三周和第四周,进入实操阶段,学生与所在班级幼儿教师沟通交流,了解目前所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的各项工作进度情况,根据情况撰写一份班级主题环境创设方案,与幼儿教师一起交流探讨设计方案,根据讨论结果对方案进行修改。然后,学生在幼儿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将方案付诸实施,动手实践。
(四)分享评价
学生见习回校后,将自己在幼儿园见习期间与幼儿教师一起设计与布置的真实幼儿园环境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分组展示汇报,程序是:各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讲解。在教师的引导下,班上同学共同分享交流,互相介绍自己在幼儿园实践的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评和互评,对自己和他人所设计的环境进行深入反思,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各自的经验。
五、变革评价内容与方式
过去“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偏重理论,课堂教学形式传统、单一,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期末笔试考查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和概念的掌握情况,而很少考查学生实际的环创技能、探索实践及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实施教学改革后,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更全面,评价方式趋于多元化。
从评价内容来看,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环创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会重点考查学生的幼儿园环境设计能力、在实际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幼儿园环境的反思评价能力。评价内容的变化,促使评价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教师更加重视过程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分组互评。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环境创设方案评比、环境创设好点子评比、班级主题环境创设评比等活动。这些评比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三种形式相结合进行,考查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比结果作为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同时,在结果评价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期末笔试试题更加灵活,减少了客观题的数量和分值,增加了主观题的数量和分值,并且主观题类型更加多样化,增加了案例分析题和h境设计题两种题型。
通过变革“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评价内容与方式,学生不可能再通过临时抱佛脚背诵书中的概念和知识来应对课程考核。学生需要在平时的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付出努力,主动探索发现,尝试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获得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初步经验,从而顺利通过考核。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1).
[2]秦金亮.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篇7
关键词: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创设
一、目前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
1.平面创设单一
这里的平面创设主要是指平铺在墙上的装饰。有些老师或者直接打印字贴上去,感觉很单一,幼儿看了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室里的布置也就显得简单。由于这种布置手段比较单一,故对环境创设的内容也有一定限制。
2.区域界限模糊,没有建立合理的关系
幼儿在区域的活动,是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具有自主选择性的活动,是能够满足幼儿个别需要的、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活动形式。很多幼儿园室内的区域界限很模糊,有的幼儿园仅在边墙上悬挂几个玩具或者在桌上投放几样操作物品就算区域,区域之间几乎没有界限。
3.环境布置有时缺少教育意义
幼儿园一般都比较重视室内墙壁的布置,但追求美观的多,注重教育意义的少。环境的设置固然需要美观,但有些幼儿园只一味讲究美观,却远离幼儿生活实际。然而,幼儿园的一切环境创设,都是为幼儿教育服务的,布置应认真研究幼儿的兴趣、生理特点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应追求在环境的创设中给幼儿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对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的一些想法
1.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
(1)在墙面色彩上,应以色彩艳丽的纯色为主。例如,王小月老师在某幼儿园看到的室内环境就是广袤无边的绿色草原上可爱的小动物们,这些源于自然的色彩,容易和幼儿产生共鸣。
(2)在造型上,应以稚拙、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造型圆浑、敦实、稚拙、简洁的美术最能吸引幼儿。例如,王小月老师为迎接大三班小朋友入园,画的班级标示,可爱的青蛙形象生动,幼儿进教室也倍感温馨。(见图1)
■
图1
(3)内容上,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环境。幼儿往往对不熟悉的环境感到害怕,他们喜爱熟悉的环境。例如,王小月老师为了让中班升大班幼儿提早适应班级氛围,感受自己已是大班小朋友,长了一岁了,会在教室里,贴些标志性的东西,王小月老师就画了,“我是大班小朋友”来迎接幼儿入园。(见图2)
■
图2
2.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与墙面环境产生互动
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教师要改变观念,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环境的创设,把墙面环境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例如,夏天王小月老师布置主题墙面“夏天真快乐”,王小月老师先设计了一个大太阳,表示夏天的炎热,随后可以适时地启发幼儿集体讨论,然后定出他们想在墙面上画些什么内容。
3.考虑环境创设时,还不能忽视“标志”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以一些形象生动、贴近幼儿生活的标志影响他们,这样可以丰富幼儿知识,为幼儿适应社会生活作准备。标志能用自身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吸引幼儿,也可以在某些场合代替教师告诉或提示幼儿的言行举止,督促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例如,王小月老师为盥洗室中的墙面上设计的“当心滑倒”的画,形象而生动,幼儿一看就懂,这样能使他们印象深刻,并且去盥洗室也能注意脚下,防止滑倒。
4.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地进行环境创设
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无论是从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看,我们都应该考虑到园有园的特点,班有班的特点,室有室的特点,不能统一规划。例如,若有的活动室的建构有一凹凸的地方或相对偏僻的角落,可根据该班幼儿的特点和活动的要求用“挂藤”或“门帘”隔离开来,例如王小月老师在教室的每个区域设计的“娃娃家”“糖果屋”“冷饮店”“图书专柜”。字体形象生动,幼儿即使不认字,但是看了拟人化的字体也会懂得里面是干什么的。
幼儿园室内墙面设计已经越来越受幼儿园的重视。布置的环境也多姿多彩。教师不仅是要把室内墙面环境布置的漂亮,还要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参考文献:
[1]孙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一、环境创设的意义及内容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幼儿园环境创设,就是指成人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而提供的涵盖一切物质条件的物质环境和主要由人际关系与心理氛围构成的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幼儿的发展时刻都在与环境进行互动,因此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由于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缺乏自主鉴别力和思考能力,往往被动地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创设优美、富有童趣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十分有意义的。
环境创设的内容:环境一般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也包括这两种内容。物质环境包括客观存在的可见的空间布置和材料运用,如墙画、自然角、图书角、美工角等方面。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主观的不可见内容――人际关系,如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等。
二、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影响幼儿的个性发展
幼儿时期是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具有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环境和宽松的氛围,允许他们个性的发展,支持他们个性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为幼儿以后的个性发展起到引导和奠基作用。
2.影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让我们成人都为之惊讶的,如果我们保护不好,则会扼杀其发展。幼儿园的环境包括了许多新鲜的、充满想象力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使幼儿充分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其以后抽象思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3.影响幼儿审美能力
幼儿时期不仅是个性发展、形成和想象力形成的阶段,也是审美能力逐渐培养形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年龄较小,阅历不深,幼儿的审美观具有明显的直观性,他们会直观地感知周围看到、听到和接触到的事物,其审美能力的形成深受这些直观事物的影响,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远远地大于装饰和美化对幼儿所起到的作用。因此,创设富有审美情趣的幼儿园环境会更加直观的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4.影响幼儿实践能力
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时,一般都会为幼儿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如让幼儿的亲手装扮活动室,做一些手工,为幼儿生活实践提供了舞台,也培养了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如何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成长
1.环境创设要具有适宜性
环境创设的适宜性是指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注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身体和智力发展的状况不同,在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然而很多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基本上都是老师设计和布置的,如何创设都是老师的主观意见,而幼儿动手动脑比较少。这样的环境创设都是老师的一厢情愿,是从老师本身的设想和成人的审美观出发,对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考虑的比较少,因而会失去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作用。因此,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不能仅仅主观臆断,而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创设具有适宜性的环境。
2.环境创设要体现丰富性和启发性
环境创设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发现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因此,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注重让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积极支持、鼓励幼儿对环境进行探究和操作,关注他们的所作所为,发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提供环境材料,体现环境创设的丰富性和启发性,更好地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环境创设要体现美观性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可以影响幼儿的审美能力,因此我们一定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幼儿喜欢、富于美感的环境。惟其如此,才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切实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清新美丽的世界中,这对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活泼、乐观的个性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4.环境创设要体现主体性
幼儿是可以通过环境创设来提升实践能力的,前提是要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而不是忽略其地位。我们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可以多咨询孩子的意见,让幼儿亲自动手动脑设计构思,体现其小主人公的地位。设计构思时,可以让幼儿参与讨论,确立主题,师生一起动手制作和布置。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积极投入,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而是要大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使教师在环境创设中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倾听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师生共同协作、相互鼓励,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贴近儿童生活和情趣的环境来。
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是美化,更是熏陶、引领、支持和幼儿获取新知识经验的重要资源。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不断丰富和提升对环境作为教育资源及其价值的理解。利用良好的环境创设对幼儿进行个性的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实践能力的锻炼,从而进一步发挥环境创设对幼儿健康成长的作用,使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快乐的情绪,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玲,王红.幼儿园儿童环境布置的内涵与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2003,(12).
\[2\]吴冬梅.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教育价值及其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篇9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47-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被摆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上。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其内外部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着孩子是否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成为了每一个业界人士应该认真思考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幼儿园环境的基本概述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园开展教育的主要场所。教育环境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在与其他教学内容相互结合之后最终成为幼儿喜欢的“大玩具”。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环境创设,幼儿能够接受更加直观、生动且形象的教育内容,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
1、巧妙使用公共区域,让教学环境更加多元化
对于公共区域的有效利用能够让幼儿园的空间环境和人力资本相互融合,让幼儿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在具体的操作中,首先可以打破原先固有的公共区域的概念,更加合理高效的使用公共区域,让幼儿在公共区域中进行愉快的学习和交流;其次,公共区域的创设还应该摒弃传统观念,合理巧妙使用信息资源也不失为一大设计“利器”。有了信息资源的使用,互动与沟通变得更加顺畅无阻。具体而言,幼儿园中的走廊往往就是十分值得利用的一个公共空间。在走廊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置内容不同的内容。橱窗展示、墙面展示等都值得使用或借鉴。而在幼儿园的楼梯处、活动室等大的公共空间中,教师也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来展示内容丰富的作品。例如,一些特殊的民族工艺品、学生自己的画作、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剪纸作品等都可以被悬挂于此。这些巧妙利用公共环境的小设计、“小心机”往往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会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之下受到更多与美相关的熏陶;最后,空间环境的设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色彩的运用和布局能够让公共环境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效果。公共环境暗示也是教育的一大有效方式。例如,为了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规定有序的排队吃饭,教师可以在幼儿通往吃饭的区域贴上一些色彩鲜明的小脚印。在小脚印的引导之下,幼儿逐步懂得了遵守规矩的重要性。
2、灵活使用各种素材,凸显环境主题
首先,利用各种废旧材质进行环境创设。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家中不同的各种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中进行废旧器材的再利用。这些在家中看上去没有用的物品在教师的巧手之下将焕发新生。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让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逐步提升。其次,将班级环境与主题环境相互融合。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贴近主题环境,让这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其中班级主题墙就是环境创设中不可获取的重要内容。各个班级在创设中应该始终围绕主题,在主题墙的设计上多花心思。在主题活动的影响下利用主题墙一直持续不断熏陶幼儿,最终使环境发挥的教育作用变得十分明显。
3、坚持实效性原则,彰显环境特色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除了追求美感之外,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重要功能。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应该始终立足实际,将自己的办院特色融入到环境创设中去,让环境创设具有实效性,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例如,幼儿园可以组织一次以“心连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利用“与教师心连心”、“与小朋友心连心”等主题进行环境创设。在创设中,每个班级围绕主题进行精心的设计,让环境教育功能发挥效益最大化。同时,环境创设还应该层次分明,凸显主题。
此外,在环境创设过程中鼓励幼儿多多参与也是十分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幼儿参与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换言之,在教师的带动之下,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地位,真正意义上实现身体和心灵上的成长。
4、强化环境管理,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
首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应该强化环境管理,让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各司其职,认真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份内事,并进行认真的思考,让环境创设工作顺利完成。其次,环境创设评比工作的开展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创设管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会得到一定提升。同时,通过评比工作的开展,总结归纳工作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有序的进行着。因此,环境创设工作势必会效果显著。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幼儿教育体系中,环境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现状,积极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通过环境创设,让幼儿在健康愉悦的环境之下积极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申 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问题及几点创新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 2015(7):130-131.
篇10
想要是幼儿能够在自身的环境创设过程中将环境互动作用很好的发挥出来,要求教师必须要对幼儿进行引导、鼓励以及启发,教师要将创设环境以及收集材料的过程看成是幼儿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发动全体幼儿来对环境创设进行讨论,并且要讨论区角环境创设以及墙饰等等内容,在经过讨论得出结论以后,要求教师必须要和幼儿一起准备好需要的材料,并且实施设计和制作。在整个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要将幼儿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幼儿能够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充分运用,通过问、听以及看等等途径来对材料进行收集,对信息进行获取,这样能够提升幼儿收集信息和材料的能力。要求教师还要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使用材料以及自主选择材料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幼儿积极和乐观的投入到环境创设过程中。比如说,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喜欢将益智玩具加入进去,作为环境创设的材料,想要对幼儿的成长进行关注,就必须要对幼儿的玩具进行重视,玩具已经成为了孩子亲密的伙伴,能够为孩子带来无限的欢乐,更加是幼儿对周围世界进行认识的工具,同样是对幼儿智力开发不可缺少的教科书。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拿来自己喜欢的玩具,将这些玩具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摆设,使其能够成为课堂之中的道具,同样可以将其作为激励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第一的奖品。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具有科学性
环境一直都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把环境引进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环境看成是幼儿们第三任教师,能够使幼儿在一个快乐、轻松、和谐以及宽松的环境中快乐和健康的成长。虽然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十分注重对自己的环境进行创设,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为了追求幼儿园的美观,很少顾及到环境创设自身的科学性以及环境对于幼儿的教育性,为了使环境创设能够很好的为幼儿园教育目标所服务,要求幼儿园的教师必须要对环境创设进行综合考虑,使其能够有利于实现幼儿园自身的教育教学目标,在进行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要兼顾幼儿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不能够顾此失彼和重此薄彼。要求环境创设工作要根据幼儿的教育教学目标,对于环境创设工作实施一个系统的规划。在幼儿园制定每一个活动计划或者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甚至年计划的时候,都必须要对目标和计划的连贯性以及一致性进行综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幼儿园的教育计划能够顺利的实施,进而全面达成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教学目标。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