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种植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作物种植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三维电极技术;环境治污;处理措施
1 引言
电化学方法治理废水一般无需添加氧化剂,设备简单,体积小,污泥量少,后处理简单,通常被称为“环境友好”的高级氧化技术。传统的平板二维电极面体比较小,单位槽体处理量小,电流效率低,成本较高,发展缓慢。随着传质理论、材料科学及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针对传统二维电极的这一缺陷,在20 世纪60 年代末提出了三维电极的概念。三维电极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技术,是在二维电解槽电极间装填粒状工作电极材料,并使装充的工作材料表面带电而成为新的一极(第三极),在电极材料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与传统的二维电极相比,三维电极能够增大电解槽的面体比,提高有效电极面积,因粒子间距小而改善物质传质速率,提高了电极处理效果。三维电极法不仅电解效果好,而且比二维电极法节能可达70% 以上[1]。因此,三维电极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2 三维电极法的工作机理
三维电极按其极性可分为单极性三维电极与复极性三维电极。单极性电极一般填充阻抗较小的粒子电极材料,两主电极间通常有隔膜存在。主电极与粒子电极接触,使粒子电极表面带上与主电极相同的电荷,电化学反应在阴阳极各自进行,有机物在阳极被氧化,重金属离子在阴极被还原。在单极性三维电极体系中,以隔膜为界面,阴、阳极区靠近隔膜处的电极电位绝对值明显高于靠近两极处,且阴、阳极区电极电位绝对值都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大。阴、阳极板电极电位的差值决定了阴、阳极反应区电极电位的变化方向。
复极性电极一般填充高阻抗的粒子电极材料,无需隔膜,通过主电极间的电场使粒子电极因静电感应分别带上正负电荷,每一个粒子成为一个独立的电极,电化学反应在每一个粒子表面同时进行。在复极性三维电极体系中,电解槽内的粒子在高梯度的电场作用下,感应而复极化为复极性粒子,在粒子的一端发生阳极反应,另一端发生阴极反应,整个粒子成为一个立体的电极,粒子之间构成一个微电解池,整个电解槽由这样的很多微电解池组成,缩短了反应物的迁移距离。作为电极材料,填充粒子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及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复极性三维电极中,粒子电极的理想条件是粒子的电阻远小于溶液电阻,便于粒子复极化,又要求粒子之间彼此绝缘。因此,改善粒子的接触状态是提高复极性电解槽电解效率的关键。
3 三维电极反应器的分类
三维电极反应器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类型:
(1)按照电极的结构可分为矩形和圆筒形。圆筒形反应器主阳极和阴极位置灵活多变,有多种组合方式。矩形反应器主阳极和阴极固定在槽内两侧。圆筒形反应器比矩形反应器具有更好的对称性,出现死角和滞留污染物的可能性小。在电位分布上,矩形反应器的性能优于圆筒形。
(2)按照填充粒子的极性可分为单极性和复极性。单极性电解槽填充粒子为低阻抗粒子材料,工作是需要隔膜将阴阳极隔离。复极性电解槽填充高阻抗粒子材料,在高梯度的电场作用下发生感应而成为复极性粒子,即在粒子两端分别发生阴阳极反应。每个粒子都相当于一个微电解池。
(3)按照电极的连接方式分为单级式和双级式。单级式反应器阳极和阴极以并联方式与
(4)按照电流与电解质流动的方向,分为流经式和流通式。流经式,电流与液流流动方向垂直。流通式,电流与液流流动方向平行,反应器厚度较小,液流和电流作用路径较短,适于处理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情况。
(5)按照粒子电极的填充方式有固定床、填充床、移动床及流化床。固定床具有较高的填料粒子复极化能力,床层中电压、电流分布相对均匀,应用较广。流化床采用较大的流速以保证填料处于流化态,最大缺点是流化可能致使极化粒子的间距变大增加液相的欧姆压降,导致床层电压分压严重不均,在有机废水中应用较少。
4 三维电极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中的应用
4.1 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将三维电极法应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三维电极法能有效地降解和去除CTMP制浆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反应时间为30 min、槽电压3V、pH值为3~5的条件下,CODCr去除率大于60%,脱色率大于90%,可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开展三维三相电极法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2],结果表明,在不增加能耗的基础上,三维三相电极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比传统的二维电极反应器提高了30%,其最佳工作参数为20V 电解电压、120min处理时间和15g活性炭投加量。采用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3],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槽电压25~30V、电解时间120~180min、进水pH 6.5~7.5,处理后废水色度及COD 去除率分别达到90% 和50% 以上,废水BOD5/COD 从0.21提高至0.32,但耗电量受原水电导率影响很大。以活性炭和锰砂为混合粒子电极[4],运用三维电极技术深度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其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CODMn 的去除效果。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处理条件为:粒子电极配比9:1、极板间距9.0cm、电流密度4.4mA·cm-2、电解时间20min,对CODMn 的去除率达到70%,优于常规三级处理工艺和曝气生物滤池/过滤工艺。对医院污水进行了三维电极电化学消毒研究,在电压30V、电流密度6mA·cm-2、水力停留时间15min、空气流量40L·h-1、极水比1.0 的条件下,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以铁粒作为粒子电极,用三相三维电极法处理炼油厂废水,在槽电压12V、初始pH6.5 和盐度84μs·cm-1 下,COD 去除率达92.8%,并讨论了不同金属粒子电极作用下的反应机理。三维电极技术已被应用于重金属废水治理的研究中。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与铜粒等比例混合制成复合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含铜废水,处理浓度为0.32mg·L-1、流速为1.0mL·s-1 的废水时,槽压为2.1V,阴极床厚度为8.4mm,出口的铜浓度低于0.01mg·L-1,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对Zn2+ 浓度为95.0mg·L-1 模拟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最佳条件下可使其浓度降至4.1mg·L-1,去除率达95.7%。用三维电极同时去除溶液中的Cu2+ 和Zn2+ 离子,Cu2+ 浓度从150mg·cm-3 降至0.05mg·cm-3,电流效率68%,在pH ≥ 10 时Zn2+浓度由200mg·cm-3减少至1.1mg·cm-3,电流效率65%。
4.2 废气治理中的应用
将三维电极反应器运用到烟气脱硫领域中,实现了烟气脱硫设备的小型化,为大气污染控制开辟了新的途径[5]。实验表明,电流密度的变化与活性炭填料厚度的变化成正比,脱硫率也随之成一定比例变化,当活性炭填料厚度为10cm 时,脱硫效率高达97%,而当电压在6V及其6V 以上时,其脱硫率保持平稳的波动状态。
5 结束语
虽然三维电极的性能优越于二维电极,但要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实践中,仍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效率,降低处理费用,具体如下:(1)设计出科学而紧凑的三维电极床体结构,优化各项操作参数,改进填料和电源方式等,解决电极装置长期运转后电极堵塞的问题。
(2)寻找和探索制备新型高效三维电极的方法,加强新型电极材料的研制,开发价格低廉、电催化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的复合电极材料,研究网状电极材料、金属化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提高电流效率,解决三维电极装置中投加电解质的问题。
(3)如何将三维电极技术与声、光、磁和生物技术很好地耦合起来,拓宽电化学应用范围,使其广泛地应用于污染控制的工业化过程,也是一个极有前途的开发领域。
参考文献:
[1] 雷利荣. 三维电极电化学法处理桉木CTMP制浆废水[J]. 中国造纸,2006.
[2] 崔艳萍. 三维三相电极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6.
[3]何国建,刘晓波,汪德. 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J].化工环保,2004.
篇2
位于粤西地区的德庆县高良镇,山地与水田的比例不平衡,山多田少是其主要特征,故高良镇人民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种在山地上,并以柑桔、巴戟、肉桂等山地作物为主。由于前几年柑桔的收成很好,价钱相对稳定,且价格一直处于较高位置,所以大部分种植户依靠柑桔致富。在柑桔种植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其他农民纷纷种植,甚至部分人把自家的水田都种上柑桔,出现了现在高良农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自家柑桔园的情况,柑桔种植在高良镇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柑桔种植收入成为了高良人民较为主要的经济收入。对巴戟的种植在高良也已有多年的历史。九十年代时,巴戟是高良镇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但是随着巴戟种植的规模不断扩大,巴戟交易市场趋于饱和。特别在XX年~~ 2012年这三年里,巴戟的价格急促下降,致使大部分的农民放弃了种植巴戟这一传统。直到从去年起,巴戟价格开始不断的回升,直至今日巴戟已升至每市斤8元左右,较好的甚至超过每市斤10元。从去年起农民又重新重视对巴戟的种植。肉桂在高良镇具有最为悠久的种植历史,肉桂曾经帮助无数了老一辈的高良人民摆脱贫困的生活。肉桂的价格相对来讲比较稳定,因此肉桂的种植规模也相对计较稳定,特别是旺埠方向和都洪方向的种植面积比较大。总之,肉桂帮助高良人告别了瓦房,巴戟让高良人民的生活滋润起来,柑桔让高良人真正奔小康,甚至部分走向了富裕。现在的高良除上述三大经济作物外,部分高良人民还种植了桉树、茶树和佛手等经济作物。桉树是最新引进高良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一次便可收获数次,其产量较高,收益预景好,因此桉树的种植在近两年来发展也颇为迅速,出现了很多过千亩的桉树种植大户。
纵观高良镇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虽然各种作物均有种植,但比例不协调,以至于经常出现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情况。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投入与产出比例相当,甚至投入大于产出,生活难以得到改善。
本次调查以高良农民为样本,在高良镇各村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97份,其中有效问卷97份。问卷回收率97%,问卷有效率97%。 在有效的97个个案中其中罗阳方向35个,旺埠方向占18个,新江方向占44个。
一 数据分析
1、农民选择种植该种经济作物的原因
在农民种植该种经济作物之前,他们了解关注有关的种植信息、学习有关种植技术、看清产品市场前景等都十分重要,如果对这些基本情况都不了解就盲目种植,很难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的。(见表1)
表1农民种植之前对该种经济作物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
选择种植该种经济作物的原因
种植前对该作物种植技术的了解
政府指导
看到市场前景
篇3
1 甜菜栽培技术的现状解析
1.1 甜菜的栽种技术简析
现代化的农业迎来发展的,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在推动着现代农业经济结构的改变,对现代农业的产业优化。现代化的甜菜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在推动着现代甜菜产业的快速集成和不断的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甜菜产业的动态,也影响着甜菜种植方式的改变。随着甜菜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户越来越重视甜菜种植模式的研究,对甜菜的种植方式和经验也是不断的进行总结,为甜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寻找着适合之路。结合区域近年来的甜菜种植的经验来看,甜菜产量的提高还依赖于甜菜种植方式的完善和发展。
1.2 甜菜种植的特点
在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技术领域中,甜菜种植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对甜菜种植技术利用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甜菜作为我国非传统经济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广大,土壤与气候适应能力强、单位面积产量高,深受广大农作物种植户的喜爱。另外,甜菜这类农作物在作物轮作周期内起着较好的用地养地作用,可以涵养农田土壤肥力,圈养水源,保持农田土壤营养含蓄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对甜菜需求量的不断上升,播种面积也不断地扩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更好地提高甜菜的产量,在相同的农业种植化背景下提高甜菜的质量一直以来是许多种植户深切关心的话题。在问题不断化的背景下分析,科学性的甜菜种植技术具有很广泛的农业领域应用前景。此项技术可以在一定的农业环境限制条件下,切实的解决甜菜的产量和质量问题,为我国甜菜的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甜菜种植技术的步骤
2.1 合理的布局结构
在甜菜种植的过程中,要选取合适的地域形态对甜菜进行合理的布局,选取土质实在的土壤对甜菜进行种植,合理规划,同时要在种植的过程中,对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进行检测保持土壤的肥沃,同时要对水分含量进行检测,保证甜菜有充足的水源进行生长。
2.2 选取优质的品种
种植甜菜之前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的条件,选取优质的品种,要突出重视甜菜的抗灾害能力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
2.3 甜菜的适期播种
要根据区域的季节特征和雨水特征,合理选择日期进行播种,同时注意环境中湿度和温度的配合,确保甜菜的正常生长。
2.4 甜菜的合理密植
在甜菜种植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密植,保持横纵之间的间隔,能让每一颗甜菜都受到阳光的照射,充分的吸收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2.5 甜菜的地膜覆盖
在寒流或者气候的影响下,要及时的对甜菜进行地膜覆盖,保持甜菜生长的温度,地膜覆盖按1米等距离划行,每行用90厘米地膜覆盖,每膜种两行,行距50厘米,株距37-40厘米。播种深度视土壤墒情而定,一定以2-3厘米为宜,地膜覆盖甜菜可适当浅播,播种时间为4月5-15日。覆盖地膜有利于甜菜光合作用的增强,促进其正常的生长。
2.6 科学施肥
在甜菜种植的过程中要加强有机肥料的使用效率,加强田间管理,改变土地的结构,合理调整肥料资源的配置,规划模块肥料的使用。
2.7 甜菜种植的田间管理步骤
甜菜种植过程中翻耕工作是必不可少,需要根据甜菜根茎生长的特点,合理的对土地形态进行翻耕,保持合理的深度。面对根茎深入土地的问题,在每年春季种植前要对土地进行仔细的耕翻与平整。根据实际的土地情况,选择适合的耕翻深度,给茎部生长留下较大的生长发育空间,同时要保持土壤的稀松程度,保证根茎部能快速发育。运用合理的耕翻机械,做到标准化,高效化,完整化的土地耕翻作业,进而破坏虫子的栖息环境,防治其繁殖。要对农田间进行苗圃镇压、间苗、除草,追肥、及时蓄水等。田间管理必须根据甜菜的生长环境特点来进行,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农田间的杂草进行及时的清除,保证养分的及时补充,还要准备好适当的农具,确保田间管理作业的高效性。对其他影响生长的自然因素要及时的排除,避免隐患的存在。
2.8 病虫害的防治
要及时查看甜菜的生长状况,防止金龟子、地老虎等虫害的发生,如发生可用灭扫利2000-2500倍液进行喷杀。茎叶繁茂期要注意防治甘蓝夜蛾,防治药剂主要是敌杀死,灭扫利等。
3 甜菜的种植技术的要领
甜菜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较高质量的营养物质,同时甜菜还比较喜欢光照,所以在插播种植的时候要选取优质肥沃的沙地土壤进行栽种,需要合理的规划处种植的区域,平整出适合的地表形态,处理砂石等杂质,保持土壤的渗水性。要根据甜菜根茎的生长特点,选取合适的种植方式保证植株能接触到充足的光照,要根据季节雨水的不同,合理的进行灌溉,对病虫害要及时的进行预防。在甜菜播种的过程中要选取适合甜菜正常生长的土地和土壤环境进行精细化的播种,合理选取横纵行之间的距离,要优化搭配甜菜种植的间隔,保证较大的阳光照射空间。在甜菜生长的过程中要及时排除掉影响甜菜接受光照的障碍,合理的进行优化搭配,保证甜菜有着充分的光照时间和空间,有利于甜菜产生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进行生长,有利于甜菜生长质量的提高。
4 结语
甜菜是我国白糖生产的主要来源,要想生产出高质量优质的白糖必须提高甜菜的种植技术,保证甜菜的质量和产量。在甜菜的种植过程中要根据科学预防的原则进行灾害的防治,对甜菜出现的病虫害要及时的防治,对病虫害要做好预防的措施,合理规划甜菜的种植模块,减少生长阻碍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宝军,韩卫平,祁勇,马丽宏,卢秉福.内蒙古甜菜生产优势分析[J]. 中国糖料. 2013(04).
篇4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术研究;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3-5285-02
教学改革作为院校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不仅离不开学术研究,而且只有通过学术研究才能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院校必须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在教学改革中应有的作用,扎实推动教学改革稳步发展。
1 理清关系,明确学术研究在教学改革中的地位作用
长期以来,武警初级指挥院校一直缺乏对学术研究工作的准确定位,大多数院校往往用“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简单地一言以蔽之,无法深入指导工作。在实践中,重教轻研、教研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问题无疑会对发挥学术研究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充分认清学术研究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要深化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院校的学术研究工作既要面向部队,为部队建设服务,又要面向教学,为人才培养服务。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为教学服务,要通过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达到为部队建设服务的目的。盲目地把学术研究与教学放在平等、并行的“两轮”或“两翼”的地位,就会脱离武警院校的建设实际,导致学术研究工作目标分散、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特别是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既没有专门的科研单位,也没有专职的科研人员。广大教员是学术研究的主力军,没有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以外的研究。院校只有把学术研究与教学“捆”在一起,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牢固树立学术研究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有效解决教研分离、教研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教学改革作为院校建设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更需要发挥学术研究的服务作用。教育思想的先进性源于科学研究的不断探索,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源于科研创新成果持续不断的转化,教育管理的先进性源于科学研究的创新开发,教学手段的先进性源于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催化。可见,教学改革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发展空间,是学术研究直接为教学服务最充分的体现。那些认为学术研究与教学改革毫无关联或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想法和做法,不仅会制约学术研究服务作用的发挥,而且会导致教学改革在一定意义上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学术研究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努力找到以学术研究促进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立足点。
2 发挥优势,催生学术研究含量较高的教学改革成果
深化武警院校教学改革,武警总部提出了“实现学科专业特色鲜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先进实用,教学管理严格正规,教员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院校应充分发挥学术研究优势,以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2.1 发挥科研领导优势
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专职负责科研工作职能部门的作用,在学术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研究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与教学改革任务相适应的学术研究计划,健全组织,细化分工,明确任务,把学术研究渗透到教学改草的每一个环节。
2.2 发挥科研管理优势
科研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人对与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形成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学术研究资料,及时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保证教学改革的高起点。同时,参照学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组织对教学改革中修订的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及编写的各类教材进行论证和鉴定,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特别要参照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的经验和做法,做好教学改革成果的试点、推广等工作。
2.3 发挥科研方法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借鉴学术研究方法,有助于教学改革取得创新性成果。院校应有重点地组织教员特别是担负主要教学改革任务的教员,一方面,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以老带新等形式,学习学术研究工作的―般程序和要求,掌握学术研究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技巧;另一方面,通过定目标、给任务、压担子,加大合力攻关力度,促进学术研究方法和具体教学改革内容的有机结合,切实发挥科研方法在教学改革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2.4 发挥科研人才优势
多年来,各院校在自己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等方面,培养、锻炼了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学术研究骨干队伍。院校应充分发挥这些骨干的作用,按照武警总部明确的任务,把相关领域学术研究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集中起来,与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员一起,强弱搭配,能力互补,以课题为牵引,组建研究小组,从本学院特色出发,集体攻关,重点保障,引领和带动教学改革不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
3 探索规律,构建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学术研究模式
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阶段性工作,而是院校教学创新发展的长期性任务。虽然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改革重点和具体要求,但它的内在规律和基本方法是一致的。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并努力遵循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学术研究规律,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学术研究模式。
3.1 以分层组建的研究小组为主体
组建学术研究小组是院校培养学术研究骨干、提升教学改革质量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研究人员的能力特点和研究专长不同,以往按教研室或学科对研究人员进行分类的做法很难提高其研究效益。从教学改革的长远发展考虑,可根据研究人员的特长,打破单位和学科界限,按院校教育、学科教学、内容方法三个类别组建若干学术研究小组,按相应层次分别确定研究重点,实现强强联合,有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深人发展。甚至可以打破院校之间的界限,采取统一组织或自愿组合的方式,把武警院校范围内有共同研究专长的专家集中起来,形成校际间的协作与合作。在教育教学领域,要在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培训任务转型、教员队伍建设等方面为武警院校实现特色办学提供新思路、新观点、新成果;在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上,要紧紧围绕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优化内容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推陈出新。
3.2 以深入研究教研一体化为重点
教研一体化是学术研究为教学改革服务的最佳形式。要重点研究学术研究与教学改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融合点。院校应对教学、科研职能部门的任务职责进行必要的调整,明确定位和任务分工,建立健全教学和科研相融合的计划、规划和制度、措施,从组织上推动教与研的有效整合。在具体工作中,要通过会议、简报、网络、协作等方式,努力使教学与科研之间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总之,学术研究要紧紧围绕教学改草的目标和重点,培养教员队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学改草提供不竭动力;教学改革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深人地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切实提高成果质量。
3.3 以积极推进成果转化为手段
只有把学术研究成果及时、充分地转化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向深人发展。编制成果管理部门的院校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深人做好成果转化工作。没有编制成果管理部门的院校要指定相关科室或人员,专门负责成果转化工作占应深人研究成果转化的内容、方法、手段和途径,有重点地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先进的科研成果尽快进入领导决策,及时充实到学科建设和课堂教学之中,推动教学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果。
篇5
天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国家级贫困县,该县属于寒冷高原型气候,特别适于小麦、青稞、油菜耔、马铃薯的生长。加之县境内海拔高、气候冷凉、病虫害发生轻微,农业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发展高原绿色蔬菜产业的良好条件。兰新铁路和312国道贯通东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便捷。因此,蔬菜产业已成为该县主要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已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该县立足于本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将农业资源划分为三大块,即:粮食为主导产业;畜牧业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原无公害夏菜、人参果、晚熟红提葡萄、反季节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天祝县的粮食作物主要以青稞、小麦为主;经济作物则主要以红提葡萄、人参果、食用菌、中草(藏)药材、蔬菜等为主。据统计局资料表明,2009年天祝县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0373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1.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880公顷,比上年下降了2.14%,占总播种面积的58.31%,夏粮播种面积9460公顷,比上年下降2.27%,秋粮作物播种面积2420公顷,比上年下降1.6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760公顷,比上年增长了6.43%,其中油菜籽2367公顷,中药材233公顷,水果160公顷;蔬菜播种面积为3153公顷,其他作物播种面积为2580公顷,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它作物的比例由去年的60.6:12.95:26.45调整为今年的58.31:13.55:28.14。天祝县种植的高原绿色蔬菜等特色蔬菜面积达4800公顷,较上年增加16%。通过对天祝县资源优势进行理性分析,对种植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红提葡萄、人参果、蔬菜等经济作物被加以重视。天祝县目前已建成使用的种植温棚2416座,面积达162.1公顷,其中红提葡萄温棚369座,29.3公顷;人参果温棚1499座,108.4公顷,实现了天祝县水果产量零的突破。
完成马铃薯覆膜耕种3620公顷。完成梯田建设任务300公顷。完成特色种植16466.7公顷,增长13%,其中建成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4800公顷,优质油菜生产面积4333公顷,优质牧草种植5333公顷。自从天祝县将高原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确定为天祝县的四大品牌之一后,天祝县每年加大蔬菜的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667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3153公顷,年均递增47.47%。2009年天祝县日光温室建设任务为400公顷,截至2009年10月25日,全县日光温室开工建设486.194公顷、完成墙体480.3公顷、扣棚422.6公顷,已超额完成任务;定植养殖进展顺利,已完成362.45公顷。近几年来,天祝县在大力发展中草(藏)药材生产,种植黄芪、当归、板蓝根、党参等中药材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几年来,天祝县发挥地域比较优势,坚持打绿色无公害特色牌,着力推进“草畜强县”发展战略,不断加快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广泛推广育肥技术,使该县特色畜牧业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草畜产业成为全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该县累计建成养畜暖棚12500多座,进棚畜达到80多万头只。新建规模养殖企业5家、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建立规模养殖示范点12个、示范户1000多户,带动发展规模养殖户10300户。2009年通过育肥出栏的牲畜达到26.4万头只,育肥羊只均增收50元、牛头均增收400元左右。初步建立以规模养殖户为基础,规模养殖小区(场)为龙头,带动专业化特色养殖乡镇、村(组)的发展,“六畜兴旺”小而全的分散养殖逐步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规模化经营转变,畜种改良工作稳步推进。天祝白牦牛保种扩繁工作扎实开展,组建白牦牛核心群20群1000头,选育群60群4000头,天祝白牦牛养殖量达到4.15万头。天祝县依托区域优势,着力实施畜牧养殖、草原围栏与综合治理;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农区种草,建立合理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自2004年以来,该县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共建成草原围栏203333公顷,完成草原补播改良66666.7公顷。饲草料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9年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10940公顷。但是由于科技含量不高,规模养殖大户少,养殖业为当地农牧民的增收效果也不甚明显。
二、天祝县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及分析
㈠资金缺乏,投入不足天祝县以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发展畜牧养殖,可是农户养殖还在凭经验,养殖观念落后,效率低下,没有技术支持。另外畜牧养殖人员专业知识老化。由于投入的不足,另一方面人才大量的缺乏,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主要就是,专项运作资金投入太少,在人才的引进上投入少,对人才的待遇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同样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也使得该县在种植和养殖方面品种落后、缺少专业知识培训。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法,无法获取较高的收入,这不仅打击了农户的积极性,而且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枷锁。
㈡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天祝县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普遍偏低,农民仍然是在凭经验种植,耕作粗放,而且粮食作物和一些经济作物对天气、雨水等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还相当依赖,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农技站萎靡不振,政府对科技宣传力度小、缺乏重视,由于农户文化程度低缺乏经营思想,加之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导致天祝县农业经济落后的原因。生产技术低,抗风险能力差,就意味着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销路不畅通,无法提高价格,广种薄收,农民收益甚少。农民不能从农作物中获得增收,使得他们无力扩大再生产,在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中,天祝县经济得不到发展,甚至是停滞不前。
㈢种植业规模小在农业方面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总量上看上去大,但事实上人均种植面积少且布局分散,这无疑增加了种植成本。天祝县培育的高原蔬菜,食用菌、人参果等特色种植业和暖棚舍祠育肥养殖业经过几年的实践,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种植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种植业大多以出售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增收的空间不大。
㈣农产品流通不畅,市场面狭窄天祝县经济作物中,红提葡萄、人参果、高原蔬菜等这些特色农产品主要的销售市场还在本地区内,很少一部分销往在临近的县、市。高原反季节无公害优质蔬菜、人参果、红提葡萄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但仍停留在初加工的阶段,还没有进行精加工,形成一定的品牌,再加上农产品交易渠道、方式滞后,造成农产品出路少,产品增值低。因此经济作物没有给农户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不能达到刺激农户对经济作物种植的积极性。
三、天祝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㈠资源优势农畜土特产品丰富,有农作物品种资源400多种,林木品种资源100多种,家禽家畜品种资源20多种(有世界珍稀畜种“天祝白牦牛”,驰名中外的“岔口驿马”和毛皮肉兼优而享有盛誉的甘肃高山细毛羊),名贵中药材品种100多种,山珍名贵野菜20多种。目前已具规模生产的家畜土特产品有小麦、青稞、油菜籽、马铃薯、蚕豆、猪、牛、羊等。天祝森林广袤,林木资源种类繁多,有天然水源涵养林186666.7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72万立方米,植被覆盖率达80.7%,森林覆盖率为33.08%,是甘肃省平均值的4倍。境内有金强河、哈溪河、毛藏河等10条内外河流,年径流量8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35万千瓦,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㈡区位优势天祝县属寒冷高原性气候,境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有10多座,年平均气温3.5℃,相对无霜期90天~145天。由于天祝海拔高,气候冷凉,种植传统农作物效益低下,发展工业制约因素多。但滩平地较多,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为丰富,草原和森林覆盖面积大,工矿企业少,大气、水源、耕地无污染,有机肥料充足,太阳辐射紫外线强,病虫害较少,变高原气候冷凉的劣势为优势,生产的高原蔬菜无公害、品质好、营养价值高,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凉棚;特别是兰新铁路和312国道贯通东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便捷;尤其是我国南方每年6月~9月为高温季节,蔬菜供需矛盾突出,天祝生产的蔬菜正好从空间和时间上弥补南方市场不足。
㈢经济效益天祝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不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带动运输、餐饮、劳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蔬菜生产销售旺季,运输车在天祝来回收购贩运蔬菜,当地运输户从蔬菜运销中增加收入。开小餐馆的农户不断增加,餐饮业有了较快发展。蔬菜收获季节邻近村的剩余劳动力在种植大户、蔬菜公司和保鲜库打工,可为群众增加收入。
㈣政策环境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减粮增油扩草菜,发展种植业和药材”的总体方略,全面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方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科教兴农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细农业、集约农业,推进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产品的的无公害生产,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步伐。
四、天祝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㈠提高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对农业发展至关重大。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集约化经营管理,需要劳动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而这对于文盲充斥的民族地区是很难办到的。提高劳动力素质,根本措施是发展民族教育,在民族地区,农村应坚持普及小学教育,要在办学方式、学制、教材等方面采取符合民族区地实际措施。对农户、各种专业户,要进行培训、扶持,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人。
篇6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种植业 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701-01
随着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在种植业发展的过程中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国种植业体现出更多区域性发展的特征,随着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使得种植业产品化和组织化的程度在不断提升。目前种植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新的挑战,本文对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作用进行探析,为我国当前种植业的全面发展提出实效性的发展经验。
1 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各类地形地貌都较为复杂,各类综合因素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限制性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种植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现阶段提到的农业推广技术从大的范围来说就是以农村社会发展为主要中心范围,以农民的家庭为主要的中心,根据农民实际的发展需要,对农户进行生产生活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将现代农业技术有效地传递给农民,使得这些技术在农村地区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过程[1]。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种植发展水平不平衡,发展的趋势也不稳定。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就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得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社会的发展更加稳定。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改变农民过去的农业生产发展意识,使得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切实做好自身工作,以全面的农业发展为根本目的,根据农村地区生产的整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发展目标,以此来获取更有效的生产效益,以促进种植业的全面发展[2]。
2 农业推广技术与现阶段种植业之间存在的关系
在^去传统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是进行生产的主要目标。随着当前经济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加上农业生产技术的全面升级提升,对于农业发展又有了全新的目标。目前我国政府要加大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在全新技术的教育上以及新技术的推广上加快工作步伐,这对于新技术的全面普及,带动农村地区种植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农民的有效生产也具有指导性的建议。现代化的农村进行全面发展与种植业之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既能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也能够使得种植业的质量和产量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水稻和小麦种植培育的过程中,大多数种植户会在种植期间定期进行一些人为的干预,比如统一化的管理等方式来提升种植物的产量。但是现阶段通过农业推广技术能够使得农业技术更加全面规范化,在节约人力以及材料资源的同时,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避免不必要浪费[3]。
3 农业技术推广对种植业发展的作用表现
当前我国的种植业发展要以现代化农业发展为根本目标,在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种植业的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产业机构的根本性变革。
3.1 完善农作物的基本构成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量始终保持在均衡的发展前提下,所有当前要坚持多方面综合性的发展理念,以此来增强现阶段市场的补给情况,采取更多有效的发展方式来促进种植业发展。比如在南方地区可以因地制宜的进行水稻种植,在东北地区进行大豆以及水稻等作物的种植。此外,在相关地区还要完善各类油料以及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使得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稳定的发展趋势。
3.2 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种的整体质量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进行有效种植的过程中,对农产品进行科学化的栽培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选取更多优质以及销量高的品种进行种植。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的需求量以及发展方向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关部门还需要重点引进各类特色进出口的农作物进行栽培,以此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的发展。水果类的种植要做好大水果和小水果均衡发展的步伐,使得水产生产加工的结构更加优化。
3.3 突出展示农作物种植的地域特色
我国农业的生产发展在南北方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农作物的选择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产品,选取适合种植的品种,以此来加快区域农业发展种植的步伐。要切实提升农作物种植的区域特色,可以根据实际地区发展的条件进行选取调整,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的农业,并将过去传统的农业资源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同时对种植业进行产业化的发展经营,使得种植业自身的产值不断提升。
4 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作用
当前农业生产以及种植管理离不开良好的农业技术作为主要的推动力,通过现代化科学管理技术能够全面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好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当前农村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推广技术能够使得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使得农民充分掌握有效的农业技术,能够充分认清当地农业的发展形势,结合当地的农业技术总结出更为有效地发展路径。在农业技术运行推广的过程中,比如反季节蔬菜水果的种植技术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农闲的情况,让农民一年四季都能做好相关的农活。因此,当前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农村地区种植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加大农业技术的全面推广,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篇7
多年来以草地放牧为主的传统养羊生产方式,由于只注重草地的利用,不重视草地的建设和改良;养羊业只注重追求存栏数量,不注重产品质量;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使天然草地出现严重超载放牧、沙化、退化等问题,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与养羊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矛盾。实施养殖园区、小区养羊,能够正确处理生态环境建设与养羊业发展的关系,解决养羊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之间的矛盾。能够充分利用农村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废旧房屋较多等优势,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由于舍饲养羊能够避免自由放牧受季节变化草地的荣枯盛衰而出现的“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实施养殖园区、小区养羊是正确处理生态环境建设与养羊业发展的关系,是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养羊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协调发展的最佳载体。当前农村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结构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势。
种植业已从过去的粮食作物一元结构开始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转变,农村的产业也从过去的单一的种植业开始向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养殖园区、小区养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农村发展养殖园区、小区养羊对于实现土地、劳动力、饲草料资源、废旧场房和房屋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实施养殖园区、小区养羊,可加快现代养羊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高产优质饲料作物种植技术、饲草料加工技术、良种羊生产技术、肉羊育肥技术、羔羊培育技术、杂交改良技术、高频快繁技术、防疫卫生消毒技术、圈舍建设技术等,都可应用于舍饲养羊生产,使养羊生产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效益进一步增加。
2发展养殖园区、小区养羊是推进现代养羊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几十年来,为了保护退耕还林成果,保护生态环境,各地相继出台了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政策,鼓励农民发展舍饲养羊。就山西省来说,退耕还林已在全省107个县展开,发展舍饲养羊已成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养羊业一直是山西省的传统产业,也是广大农民,特别是广大贫困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但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快和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农民能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特别是退耕还林(草)项目实施区,有的甚至整个村的农民都没有土地。农民既无地种,又不能放牧养羊,使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难。发展养殖园区、小区养羊,既符合国家政策,又有利于农民增收。近年来,山西省许多地方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都把草食畜和饲料作物作为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大力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山西省神池县,通过退耕还林种草,综合利用秸秆,大力发展舍饲养羊,使农村的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效益更加显著。
在近几年连续干旱,农业受灾严重的情况下,保证了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广大农民把舍饲养羊称为避灾产业。发展养殖园区、小区养羊能够使农林牧结构更加合理,种养业协调发展,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我国的养羊业一直是以传统的放牧方式进行生产,生产的畜产品因受天然草地牧草四季荣枯变化的影响,生产很不稳定,只是靠增加羊的存栏数来增加畜产品产量,不仅羊的个体生产性能差,产肉量少,畜产品质量低,经济效益低,而且造成天然草地的超载放牧、沙化、退化,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发展养殖园区、小区养羊,不仅能按羊的生理生产特点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养羊业的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而且有利于各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养羊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使养羊生产从追求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传统的粗放经营向现代化集约经营转变。
3推进养殖园区、小区养羊是建设现代养羊业的方向
3.1发展养殖园区、小区养羊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展养殖园区、小区养羊,必须根据本地区养羊业发展情况,市场需求状况、生产技术水平、资金投入情况、饲草饲料资源等特点确定养羊生产的方向。养羊生产方向一般包括肉羊生产、奶山羊生产、毛用羊生产、绒山羊生产等,但不管从事哪一种生产方式都包括种羊生产、繁殖母羊生产和育肥羊生产这种类型。因此,在发展养羊时既要考虑生产的方向,又要明确生产类型。一般来说,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较高的集体单位和民营企业,无论采取哪一种养羊生产,哪一种生产类型都可以搞;一般农户适宜饲养母羊进行繁殖母羊生产或肉羊育肥生产。但在确定具体生产方向和类型时,都要符合当地养羊业发展规划和生产方向,以便利用形成的规模和已有的产区优势和市场优势。
3.2发展养殖园区、小区养羊必须选择良种羊饲养
由于养殖园区、小区养羊需要进行圈舍建设,购置饲料和饲草加工设备,有的甚至需雇用专门的饲养人员,一般比传统的放牧生产投入大。因此,饲养的品种如何就成为养羊能否产生效益的关键。因为羊的品种不仅决定生产方向,而且决定羊的生产性能、产品品质和生产的经济效益。究竟饲养什么品种,这是养殖园区、小区养羊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在品种的选择上养殖户既要考虑母羊,又要考虑公羊,不管如何选择,只要遵循舍饲养羊高繁(繁殖力高、一胎多羔)、高产(生长发育快,产肉、产奶、产绒性能好)、优质(产品品质好)、高效(产品价格高、经济效益好)的原则,才是养殖园区、小区饲养成功与否的关键。
3.3发展养殖园区、小区养羊必须建立优质饲草料基地
种植优质牧草建立优质饲草料基地,是养羊的基础。只有牧草数量充足、品质优良、营养全面,才能实现养羊高繁、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目标。自然放牧时,由于羊可以在天然草地任意采食各种牧草,而且有半年的时间是采食青草,所以采食的牧草能够满足羊的生产需求。舍饲养羊后,由于饲草单一,而且缺乏青草,加之补饲精料少,营养不全,羊的体况下降,经常出现许多营养性疾病,使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因此,养殖园区、小区养羊必须种植优质饲草,保证饲养的羊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较多的青草和质量较高的干草。
3.4发展养殖园区、小区养羊必须建设标准化生产设施
生产设施建设特别是规模养羊圈舍等设施建设要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符合羊的生理和生产需求。一是设计要科学。一些地方新修建羊舍没有按羊的类型和生产需要建设,公羊、母羊、成年羊、羔羊圈舍标准一样,育肥舍、产羔舍没有区别,使用材料造价过高。二是总体布局要合理。羊场内部羊舍、运动场、青贮氨化窖、草棚、库房、饲养人员宿舍、办公场所等总体布局要合理,如青贮氨化窖建在羊场死角给拉运秸秆带来不便,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要分开,便于防疫。
3.5发展养殖园区、小区养羊必须应用现代生产技术
篇8
[关键词]农田节水;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231-01
一、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问题
第一,农村小型水利建设部门比较多,涉及到了水利、农业、农发办等等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无法实现统一规划。因此,建设中会存在大量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及规划不到位问题发生,使得技术得到顺利推广。合理开发经济建设,各个方面都应该统一起来。加强了各个部门和谐统一之后,才能实现水利灌溉工作顺利执行。
第二,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水利专业人员数量却有下降的趋势。因为专业人员的流失,使得水利管理工作不到位。在项目建设中,质量得不到保障。技术指导不到位,配合不及时,水利管理工作问题发生。
第三,自治区对农田水利工作都比较重视,每年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这样资金是否能落实到位,是否能发挥出实际作用,没人知晓。在实际工作开展进程中,资金落实难度显得很大,水利工程无法顺利进行。
近几年发展以来,我国面对水干旱问题,开始转变用水思路,确立了“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减少灌溉轮次,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工程节水与农艺节水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发展节水农业的途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压缩耕地面积,农作物种植面积由逐渐扩大;大力实施农作物节水,啤酒大麦、饲草等节水作物面积达到最大值。我国是个缺水大国,干旱问题严重,如果在不采用科学的方式使用水,进行灌溉,将会使得农作物生产难以保障。水是一切生物之源,没有水一切都难以发展。地区农作物经济发展是建立在水基础上的,水资源的珍贵显而易见。地区农业发展,在谋求经济建设速度提升的基础上,理当落实节水基础工作。
二、农田水利灌溉对策
加强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建设,需在培养技术人才技术上进行。制定出完备的后台操作规范,逐步使得每个节水灌溉都形成一个专业维修队伍。选派出有能力的水利技术人员进行看护,落实低压管道滴灌、低压管道技术应用。手把手的传授操作技术。一般而言,项目管理费用是由专门的节水协会组建而成的。现场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控,为提升防护奠定基础,有效保障高效节水工作顺利进行。广泛宣传工作必须落实到位,众所周知,采取有效的宣传方式,能够取得良好效果,让更多的大众明确水利改革精神,能主动积极投身到改革中。制定管护制度和考核办法,明确了工程管护合同,通过日常管理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落实奖惩机制,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确保了工程管理到位,促进了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第一,我国要加大节水工程建设,在水里基础工程建设中,逐渐获取较大突破。为了后续节水工作如期进行奠定基础。有了水利工程的保障,节水改造和基础配套才得以落实。模式的试验发现,节水、节肥效果明显,达到了增产目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种植模式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技术弊端,在后续发展中,应该将其定位为重点推广项目,是的我国干旱地区获得了供水支撑,提升经济建设水平。最初的轮灌逐渐由5次变换到3次,每年的节水量达到3200万m。推行了农作物种植技术,种植效益提高,种植面积增大。对种植技术,灌溉技术要求就越来越高。某地区的农作物种植产量因为使用了节水技术,种植技术得到发展,取得良好种植效果。一般而言,种植的是小麦、啤酒大麦作物时,需要使用免耕或少耕方式,这能获得良好的蓄水保墒效果。
第二,适宜我县农田节水的主要技术模式。平整土地,实现兴修水利,把握住节水技术的使用,对于提升农业发展有重要作用,随着节水技术的实施,受到农民的认可。在土地整理上,改变了以往大畦灌溉方式,逐渐转化成水渠灌溉。过去大水漫灌形式也逐渐改变成小畦灌溉,田间整理输水设备使用上,选择渠道引水模式,将渠道逐渐控制变小。这就改变了灌溉浪费水模式,降低水分蒸发。第二,使用免、少耕保水技术。选择“留高茬免耕”模式,接纳大量的秋季降水,增加适当的水分渗入,保障地面湿润,降低水分流失,实现了节约用水。当下最受欢迎的作业方式是,深松犁耕作,技术推广使用有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对大麦、啤酒大麦进行灌溉时,节水技术显示出优势。都较好的保障农作物供应水,实现耕作技术提升。
第三,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当前,农耕生产主要使用的技术有低压管灌溉,喷灌以及滴灌技术,我国是缺水大国,在进行水资源使用时,要基于节水基础上做好灌溉工作。节水控制在20%到30%之内。这有效地降低了水资源的排出,提升土壤湿度,喷灌技术节水大约在50%到70%之上。这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保障了经济作物增长,实现经济利益获取。
第四,使用地膜覆盖保水技术,该技术的使用,主要针对作物面积较大而使用。尤其是马铃薯、玉米以及蔬菜等作物。这些作物一般选择垄膜沟灌技术,技术使用起到了节水作用。该技术主要针对的是,麦类作物。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很多地区开始执行作物灌溉技术应用,经过试验发现,采用该技术,执行作物施肥、耕种以及管理时,每一亩节约了成本为60元到80元之间。田间的苗木成长质量好,密集度高。具备节水、节种以及节工优势,在试验获取成功之后,被广泛推广使用。在灌溉第三次时,节水效果明显。产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第五,膜下滴灌节水模式。农田节水是一项综合性非常高的技术,随着科技社会不断发展,节水技术被推广使用。基于节水技术特性,它既是保障基础事业关键,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关键。当农作物的覆盖率高,综合性强,投入量增多时,基础性的事业就要发挥出实际效应,实现节水控制,才能更大的经济收入。因此,政府要发挥出引导作用,在进行作物管理时,要突出重点,突出关键部位,当节水资金被充分使用,新技术被投入生产中,保障了农民的收益。
结束语
通过对市场调查发现,当下很多农业地区节水意识较为淡薄,为了提升农作物经济效益,急需从节水技术层面着手。当提升了全社会节水意识之后,改变用水观念,这才能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才能实现全面推广应用。加大水权管理范围,根据市场管理体系管理水源,基于使用水制度上供水。配备出“配水到户、以水定产、城乡一体、节奖超罚”科学机制,不断致力于水资源充分利用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建设,提升节约型社会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义强.河套灌区适宜地下水控制深度与秋浇覆膜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2013-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2010年2期.
[2] 孙亚兴.基于农业高效节水的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军塘湖流域为例[J].新疆农业大学:水文学与水资源-2013年5期.
篇9
关键词:农业种植 生物技术 推广 应用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是一门对生物体进行改造和利用的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对生物机体以及细胞利用先进的生物工程原理,对生物体进行的改造,从而促进农业的生产。农业种植中利用生物技术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作物的抗虫病性,改善农作物的质量,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与作用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就是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与拼接,对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再导入生物体内的基因得以表达。其核心技术就是提取目的基因,是将供体生物的细胞内提取出来,从而达到最终目的。
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对多细胞生物的检测,就是将每个受体细胞单独培养并诱导发育成完整个体,检测个体是否摄入目的基因,摄入的基因是否已表达。进而再淘汰无变化的个体,保留有相应变化的个体来进一步培养。
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会使得农作物的品种得到改良,现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其应用也不断呈现广泛的趋势。我们知道转基因植物的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耕地面积的大部分都在采用转基因技术种植技术。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转基因技术是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农业种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可将一种作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的作物品种当中,使得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得到提高。
除此外还有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其所为杂交育种技术就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使其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下一代。这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生物种植技术,其操作方式比较简单,且这种技术的推广时间比较早,我们对杂交技术的应用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生物技术的应用都使得农业种植的难度降低。
农业种植现代化过程中,怎样把高新技术同传统农业技术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任务,特别是在我们有限的耕地与人口不断增长的条件下,离开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来维持中国人口的温饱。
生物技术就是一项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领先技术,是被有关专家称为农业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生物技术可广泛用于种养业、林业与环境治理,维护人们的身体保健。它具有增产、除病等作用,是生产绿色有机食品不可缺少的新技术。通过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的综合使用,可以全面改善农作物生态环境以及农作物对各类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还有农作物自身对各种病害的抗病性能力,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害的滋生,降低或清除土壤环境中各类化学药物残留。
二.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中的利用,不仅可以增加植物生长的速度,而且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培育出更好的优良品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对作物农作物的侵害,保证植物种苗无病毒,促进良种经济作物的快速发展。
在现在农业种植中,对于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其主要是建立在细胞的全能性的基础之上,是通过人工的诱导,保证植物组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良好的发育,最终成为完整的一种生物技术。
在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要注意保证在培养基组成、pH值、渗透压等各种化学环境条件,及植物组织培养中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各种环境条件,使得能够有效地促进组织培养育苗的生长和发育。当组织培养技术扩散到培养基后,就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所接种外植体的培养。所以一定要加强对这个环节的处理。关于初代培养旨在获得无菌材料和无性繁殖系,即接种某种外植体后,最初的几代培养。要用诱导或分化的培养基,就是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细胞分裂素与少量的生长素。
三.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制作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一部分,它的形成,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将它作为制作农药制品的有效成分,通过化学手段制作农药的方法,可以起到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还可以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作用,更加重要的是提高了植株的耐药性,可见利用生物技术制作农药,在具农业种植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很多药品的生产就是从生物组织中提取的。但大都受材料来源限制,致使其产量有限,价格也是非常的昂贵。而微生物生长的迅速比较快,容易被控制,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所以我们可将生物合成相应药物成分的基因,最后导入微生物细胞内,使其产生相应的药物,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产量问题,也能降低生产的成本。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农民种植中不可缺少的法宝,大部分农民都开始使用,生物技术越来越受到欢迎。此后我们还会加大生物技术推广,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科技宣传的力度,使广大农民都能应用生物技术种植无污染的农作物,促进农业增产与增收。
参考文献:
[1]张开荣、黄萍,探讨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1(25)
[2]张丽双,浅议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11)
篇10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州农业生产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种植业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全省全州农业工作会议部署,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工作主线,突出“稳粮食、调结构、推绿色”的主攻方向,扎实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上半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夏粮丰产已成定局,大春生产基本实现满栽满插;种植业调整有序推进,籽粒玉米逐步调减;绿色发展逐渐前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取得新成效,实现上半年良好开局。现将上半年的种植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农业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2017年全州全年农作物计划总播面积1245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其中,粮豆作物播种面积计划685万亩,比上年调减5.6万亩,产量计划162000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100万公斤,增长0.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计划500万亩,比上年扩大6.9万亩;其他农作物计划60万亩,比上年减少0.1万亩。截至6月18日,全州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174.8万亩(不含晚秋),占计划的94.4%,其中,粮食作物617.7万亩,占计划的90.2%;经济作物491.4万亩,占计划的98.3%;其他作物65.7万亩,占计划的109.3%。分季节完成情况:
(一)小春粮油生产预计增产
目前,我州小春已全部收割结束,并且小春粮油生产持续增产基本已成定局。据统计,今年全州小春作物播种面积294.6万亩(不包括冬玉米),比上年增1.4万亩。其中,小春粮豆作物播种面积164.8万亩,比上年增0.6万亩,预计产量16000万公斤,比上年增369.8万公斤,增2.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8.5万亩,比上年增0.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56.4万亩,比上年增0.5万亩(商品蔬菜25.5万亩,比上年增0.3万亩);绿肥种植面积4.9万亩,与去年持平。
(二)冬季农业开发项目区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全州完成冬季农业开发面积138.9万亩,比上年增0.15万亩,占计划的100.7%,总产值281505.4万元,比上年增5681.2万元。其中,冬玉米14.5万亩,产值7663.1万元;冬大豆14.5万亩,产值4861.1万元;冬马铃薯34.3亩,产值102606万元;冬早蔬菜46.1万亩,产值93464.3万元;冬早西瓜、草莓5.3万亩,产值15566.1万元;冬早小椒21.2万亩,产值56018.5万元;冬水田养殖3.0万亩,产值1326.3万元。全州冬季农业开发项目区202万农民人均比上年增加收入78.8元,冬季农业开发仍然是我州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三)大春作物基本实现满栽满插
全州大春作物计划总播面积951万亩(包括晚秋作物),其中,粮豆面积计划520万亩;经济作物面积计划407.5万亩;其他作物面积计划23.5万亩。
据农情统计,截至2016年6月18日,大春作物栽种面积871.2万亩,占计划的98.3%,同比减20.1万亩,其中:粮豆作物443.0万亩,占计划的97.4%,同比减5.6万亩(主要是玉米调减下来)。主要作物水稻完成83.6万亩,占计划的92.9%。玉米完成245.2万亩,占计划的100%;经济作物398.1万亩,占计划的97.7%,同比减4.3万亩(主要是甘蔗缩减下来),主要作物甘蔗完成56.2成亩,占计划的93.7%。三七完成15.9万亩,占计划的79.5%。辣椒完成179.2万亩,占计划的96.9%。商品蔬菜完成25.4万亩,占计划的99.6%;青饲料等作物完成30.1万亩,占计划的127.6%,同比减10.2万亩(主要是其他蔬菜调减下来)。
(四)高原特色经作稳定发展
上半年,除了甘蔗外,各个经济作物得到稳定发展,同时,加大品质提升。截至6月18日,完成辣椒种植面积179.2万亩,同比增2.0万亩;甘蔗种植56.2万亩,同比减7.3万亩;商品蔬菜种植50.9万亩(包括小春商品蔬菜),同比增0.8亩,油料种植面积93.4万亩(包括小春油料),同比增0.5万亩,水果在地面积54.9万亩,与去年持平。其中,香蕉种植面积最大,已经达到21.9万亩,已收获产量13.8万吨,产值2.73亿元。
茶叶在地面积48.7万亩(采摘面积31万亩),同比减2.8万亩。春茶总产量5295.1吨,与同比增加935.4吨;
(五)农业科技措施完成情况较好
2016年我州努力抓好10项农业科技措施。截至6月28日农情统计:一是“两杂”良种推广计划面积279万亩,完成287.4万亩;二是优质粮油推广计划面积369万亩,完成384.2万亩;三是水稻旱育秧计划8万亩、移植大田面积80万亩,完成7.6万亩;四是水稻、玉米规范化种植面积165万亩,完成168.4万亩;五是地膜覆盖计划面积174万亩,完成175.7万亩;六是测土配方施肥计划面积560万亩,完成517.3万亩;七是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控计划面积150万亩次,完成104.1万亩;八是粮食高产创建计划任务54片54万亩(包括整建制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完成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面积54片56.2万亩,占计划的104.6%。分作物,完成水稻高产创建24片24.6万亩,玉米高产创建21片22.0万亩,大豆高产创建1片1.0万亩,完成油菜高产创建5片5.4万亩,冬马铃薯高产创建3片3.1万亩;九是粮食作物间套种计划全州全年粮食作物间套种面积330万亩,共完成大小春粮食作物间套种面积325.8万亩,占计划的98.7%。
二、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情况
2017年,涉及我州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种植类项目有粮食生产、经济作物生产、茶叶3大类。全州种植业项目总资金1960万元,其中,粮食生产1610万元、经济作物生产310万元、茶叶40万元。切块到州级的资金160万元,涉及粮食生产1大类。切块到县级的资金1800万元,涉及粮食生产、经济作物、茶叶发展3大类。
通过州级项目征集,有州农技推广中心3、州种子站1、州植保站1、州农科院3、州土肥站1共5个单位申报子项目9个。其中,经审查实施方案,批复州农技推广中心实施高产创建示范样板面积3万亩,资金60万元;州种子站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6组,资金26万元;州植保站实施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面积5万亩,资金15万元;州土肥站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万亩,资金15万元;州农科院实施高产创建示范样面积2万亩、小麦区域1组、玉米套大豆辐射带动1万亩,资金44万元。目前,州级项目实施方案已报省厅备案,州级项目资金已下达到州局属各实施单位,并已在抓好落实。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制定农业生产计划任务下发各县层层分解,确保农业生产顺利开展。按照州委政府确定的各项农业目标任务和省农业厅下达的各项农业指标,结合“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和“三农”发展大规划,我局及时部署各项工作,于3月以(文农[2017]62号)文件下发了《文山州2017年农业生产指导性意见》,使各县(市)尽早明确任务,及时组织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对县级切块资金的指导,明确项目目标任务。今年,省下达县级切块资金1800万元,其中,粮食生产1450万元、经济作物生产310万元、茶叶40万元。3月底,州局及时将省厅下达的计划任务分解到县,并且指导县级做好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通过指导,使各县要求更明确、更清晰,对春耕生产的落实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两杂”种子调供储备,满足春耕生产需要。今年,我州计划“两杂”种植面积291万亩(杂交水稻面积86万亩、杂交玉米面积205万亩),计划用种量582万公斤。据农情统计,“两杂”种子备种554万公斤,出库533.6万公斤,占备种数的96.3%。其中,杂交水稻备种150.7万公斤,出库145.3万公斤;杂交玉米备种403.2万公斤,出库388.3公斤。
(四)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各项技术措施的核心载体,为确保农作物高产优质,全州及早开展种子市场检查工作。一是从今年开始,在全州实行市场销售主要农作物种子网络备案。截止5月31日,全州共备案经营户902户,备案主要农作物种子527.4万公斤,较去年同期增34.96万公斤,增7.1%;二是截止5月31日,全州共抽取“两杂”种子样品962份,其中:杂交水稻449份,代表数量664632公斤,合格率98.2%,不合格样品8份,代表数量3600公斤;杂交玉米513份,代表数量3077148公斤,合格率99.4%,不合格样品3份,代表数量3016公斤;三是截止5月31日,全州共立案查处种子案件21起,涉案种子数量3345.3公斤,已结案13件,罚款18万元。
(五)加大农业科技措施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水平。为加大科技措施推广力度,组织各县(市)从宣传培训、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方面加大投入,重点抓“两杂”和优良新品种推广、粮经作物间套种、粮食高产创建、测土方施肥、规范化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科技措施的落实。目前,各县(市)各项科技措施落实工作进展顺利。全州积极开展科技进村、技术下乡活动,到6月18日止,全州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662期375044人次,印发资料264559份,设咨询服务点235个,咨询人数382004人次。
(六)落实备荒种子储备,防范救灾需要。今年,全州共落实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经费94.59万元,其中:州级安排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资金70万元,资金已到位,文山州种子管理站正在开展储备工作,拟储备红单6号杂交玉米种26900公斤;麻栗坡县使用往年流转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资金17.09万,储备杂交玉米种子文丰8号杂交玉米种子4000公斤;广南县使用往年流转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资金7.5万元,储备红单6号杂交玉米种子5000公斤;其他县市目前还未安排储备资金。
(七)加强植保服务,做好统防统治工作。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我州将植保工作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上,确保农作物丰产增收。一是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出预报,尽量减少危害。截止6月12日,全州共发出病虫情报53期6480份,州站发出病虫情报7期980份,累计发生63.24万亩次,组织防治66.98万亩次。;二是制定《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实施方案》,明确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等目标任务,从而有效预防控制病虫害危害蔓延,保障农业安全生产。三是制定《文山州2017年农药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加强与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依法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和违规使用农药行为,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八)全面推进绿色发展,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根据去年制定的“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今年,一是全州各级植保部门已实施绿色防控试验示范4.8万亩,辐射带动19.13万亩,综合应用黄蓝板(98700块)、杀虫灯(177盏)、性诱剂、食诱剂、生物农药(5%阿维菌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苏云金杆菌、印楝素、苦参碱、农用链霉素)等绿色防控技术,重点对早疫病、晚疫病、黑斑病、霜霉病、玉米螟、蚜虫、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等病虫害开展防控工作。二是指导专业化防治队伍积极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并给予一定防治药剂补助和技术指导服务。目前,全州在27个乡镇实施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蔬菜、水稻统防统治37.21万亩。三是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新肥料新技术。截止6月15日,全州共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73.22万亩,占计划560万亩的84.5%,其中:水稻47.16万亩、玉米128.08万亩、辣椒81.72万亩、烤烟27.28万亩、油菜36.17万亩、花生8.63万亩、豆类19.35万亩、蔬菜10.04万亩、甘蔗49.99万亩、小麦44.18万亩、茶叶7.75万亩、薯类9.14万亩、果树2.1万亩、杂粮1.63万亩。项目分布8个县(市)104个乡镇834个村民委,11013个村小组,479154户农户。
(九)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稳定粮食生产。为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耕地红线,我局汇同州国土部门完成县市级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813.3万亩,保护率为85.08%。
(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一是落实省下达我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3048万元,州财政、州农业两家已联文下达资金文件,要求制定工作方案,于6月30日前兑现到农户手中。二是为减轻农户发展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积极向上级争取种植业参保面积。今年省下达我州种植业保险任务指标103.38万亩,其中:水稻29.16万亩,玉米56.98亩,油菜0.75万亩,甘蔗16.49万亩。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由于我州地形地貌和地方财力所限,尽管通过多年努力,筹集一定的资金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但目前全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靠天吃饭的“雨养型农业”依然突出。
(二)高温高湿气候,病虫害防治严峻。由于当前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条件影响,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蔓延,各种农作物病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将会有进一步加重发生的趋势,全州病虫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三)部分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投入增加,给农户购买造成压力,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四)农村劳动力出现季节性短缺。近几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造成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近年来, 大量青壮年外出力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春耕备耕劳动力缺乏,影响大春栽种进度和质量。
(五)农资市场监管难度大。全州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经营摊点多、分布散,部分经营户守法经营意识淡薄,制假售假现象时有发生,给市场监管增加了难度。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大春作物中耕管理。目前,我州大春作物栽种已基本结束,作物长势较好,现全面进入中耕管理阶段,当前要组织科技人员协助农民抓好大春作物中耕管理工作。一是抓好理墒、培土、薅草等中耕管理工作;二是抓好水稻、玉米等作物的查苗补缺,做到稳定一类苗,微补二类苗,整改三类苗,科学合理施肥,注重排水排涝,实现平衡生长。三是抓好病虫测报与指导防治工作,特别是对稻飞虱,稻瘟病等主要病虫害,重点预测,重点防治,严控其漫延与危害,减少损失,确保今年农业生产目标的实现。四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及时种植技术、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灾害预警等信息,宣传和引导农户及时掌握农情信息,提高中耕管理水平。五是抓好防汛、排涝工作。当前,我州已进入主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全州降雨偏多,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按照州政府的的防汛抗旱工作部署,结合制定的文山州农业防汛抗旱工作方案,认真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增产增收。
(二)加强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绩效管理。针对今年省下达我州种植业类的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严格按照《云南省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和《云南省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做好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等各环节的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三)加强科技增粮措施的督促检查。为确保稳粮增收,下步将切实抓好全州高产创建、间套种、地膜覆盖等主要科技增粮措施实施工作,围绕实施内容加强督促指导。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