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知识课件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基础知识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工基础;能力目标;理实一体;
作者简介:芦晶(1964-),女,河北滦县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75-0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技能型、技术型为目标也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围绕着这一特色,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展了全方位的课程改革,其显著特征是任务引领、过程导向、学做一体、理实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技能训练,提高了教学效果,这无疑是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的电工基础课怎样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在专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定作了如下试点实践和探索。
一、确立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职业分析确立电工基础课程相关的专业能力,如图1。
(1)电路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包括电路、电路基本变量,即对电流、电压、功率的深刻理解;对电路的基本规律基尔霍夫定理的理解和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能力。
(2)识、读图能力,理解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的关系,由电路图到实际电路的实施。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相互转化能力。
(3)使用仪器、仪表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常用仪表能力。如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功率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训练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手册、图表的能力。
(4)查阅资料能力,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学会怎样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与人合作能力,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形式,在学生分组完成课程项目任务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养成与人合作的协作精神。
二、确立课程内容
高职电工基础课程现行教材很多,依据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重构课程内容是进行能力目标培养的首要任务。依据专业能力目标及后续课程分析,把电工基础课程主要内容确定为六个项目载体,如表1所示。
通过这六个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不仅理解了电功基础理论,而且培养了他们对理论的使用能力,而这种实际应用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比如项目1,简单照明线路的规划与搭接,使学生从最简单的直流照明电路入手理解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的概念,从而理解建立电路模型进行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然后通过电路测试进一步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电功、电功率等电路变量的概念及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最后通过电路规划和测量理解电路的基本规律基尔霍夫定律。在规划和搭接简单照明电路的同时使学生理解电路变量电流、电压、电功率的作用及其测量。这样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既使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理论内容,又强化了知识的应用性。这里的项目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校实训条件灵活选取,重在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为什么学”。
三、确立教学方法
电工基础课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应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任务先导”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学”,然后“知识链接”使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最后“任务完成”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的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及测试项目教学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通过项目的引入使学生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包括正弦量的三要素以及正弦交流电压、电流的特点和测量。(2)通过图2所示日光灯电路的搭接及电压的测量,学生直观的看到镇流器上的电压加灯管上电压并不等于电源电压,为什么?带着疑问给学生讲解正弦交流电的计算,引入相量简化计算就很好理解了。(3)把相量计算的方法应用到最简单的电路,自然就是单一参数的电阻、电感、电容电路。随着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分析日光灯电路的测量结果就不难理解了。(4)进一步计算和测量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通过分析和实验自然就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这样把比较抽象的相量计算与实验紧密结合,使学生不再感到枯燥的理论难以理解,而是积极的寻找实验现象的理论根源,变被动为主动学习。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巩固,还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技能的形成。
通过课堂上边授课边实验的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容为一体。如讲功率因数的提高时,学生搭接完成日光灯电路后,可以直接用功率因数表测量电路的功率因数,得到结果后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功率因数这样低?引导学生分析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低的原因,是电压超前电流的角度太大,然后分析如何提高功率因数?自然是给负载并联电容。那么并联多大的电容好呢?取不同容量的电容并联在负载上请同学们测量不同情况下的功率因数。那么并联电容的大小与功率因数高低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计算并联合适的电容的方法。这样学习学生受到的启发和印象都很深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很大提高。总之,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直观性强、有说服力,对高职学生而言易于接受和理解,掌握知识既灵活又牢固,使多项专业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改革考核方法
电工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专业技术基础课,一方面要为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操作技能基础,另一方面还要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采取独立的理论考核和分组的实践综合考核各占50%的模式。独立的理论考核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方式,考试内容是必备的理论知识。传统考试方法学生比较熟悉,教师便于操作,成绩易于量化,便于学生总结和加深学习的理论知识。其缺点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易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往往造成高分低能的不客观情况,很难反映出学生的应用和创新等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单一使用这样的方式考核有失偏颇,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养成。而分组的实践综合考核,是将考核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查表和教师对学生个人评价表(如表2所示)两种形式去考核、衡量、评价,把课程目标融入到考核评价当中去。它将是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考察,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每个环节中的表现进行反思的训练,这种评价在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即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润物无声地获得提高。通过“工作任务”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等诸多方面作出评价。
两年来,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试点实践,证明新的教学体系和训练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通用能力,而这也正是企业对员工最重要的素质要求。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也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村中职学校,电工基础,学习兴趣,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112-02
作者:吴兴明
电工基础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由于电工基础课程主要是分析电工的基本原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而农村中职学校学生的物理基础较差、专业底子薄等,导致了很多农村中职学生在初学电工基础课程时普遍感到枯燥、深奥、难学,一些学生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也影响了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对此,笔者针对农村中职学校电子专业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并对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探究。
一、农村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教师大多由中学物理教师转行而来,缺乏电工基础的教学经验,或者电工基础知识匮乏,严重制约了该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学生素质整体不高
学习电工基础课程,需要有良好的物理和数学知识作为基础。大部分中职学生由于这两门学科的基础薄弱,如果在教学中偏重理论分析与解题能力的训练,对于许多物理基础欠佳的学生而言,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抵触情绪、厌学心理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传统的授课方式造成教学效率偏低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所构成的传统授课方式,在普通高中的教学中效果是不错的,但是对于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电工基础课程是比较独立的,需要更直观的教学模式,因此,必须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如Flash动画等多媒体教学,它们可以将抽象的原理用动画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但现实中,大多数教师往往使用传统讲课方法,讲课教学方法灵活性不强,降低了教学效率和挫伤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四)实验考核方式落后,实验课时有限
电工基础在中职学校教学体系里所占的比例不高,而电工基础实验教学往往包含在理论课时里面,由教师自行安排,并且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所有的实验都是由理论教师来安排,而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设置适合学生基础的实验,这就使得电工基础的实验课时所占比例更低,有些课题甚至根本没有安排实验课。相当多的实验教学不是直接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是以学生的实验报告作为成绩的标准,因而,很多实验教学考核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实验设备少且陈旧,实验内容跟不上形势的要求
由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属于地方性办学,财政投入不够,各方面经费开支被严重压缩,教学设备及耗材配备不足,而且实验设备老旧破损,导致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无法满足当前形势下农村中职学校实践教学的需求。再者,由于招生扩大,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设备早已不能满足学校实验课程的基本需求,严重影响了教学要求较高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
二、农村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一)理论教学
1.充分激发学生对电工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任何知识,兴趣都是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在第一次课即绪言时必须做好充足准备,重点让学生了解电工的产生、传输、发展和应用,以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要一上课就讲那些繁杂难懂的电工理论,应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已知的素材出发,通过课堂讲解、谈话或者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而然地导入电工的概念。例如,照明电路忽明忽暗的原因是什么?电力系统中遭受雷击现象是怎么一回事?三相电与传统的照明电有什么不同?家庭耗电量的高低主要与哪些因素相关?这样,通过突出电工在家庭电气化中的具体应用,使教学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电工是什么、有什么用、用在何处。让学生明白学习电工基础知识可以用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对电工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农村中职学校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对于烦琐深奥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教师要深人浅出地将枯燥的理论教学与工作、生产和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讲授电工基础知识的时候,强调要尊重知识的逻辑系统性以及必备的基础知识,果断放弃那些复杂的理论的推导。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好奇心较强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借助生活实例的理论教学方法巧妙地创设有效情境,将抽象、枯燥的理论课变得直观、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打下坚实的电工理论基础。
2.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电工基础的许多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教师可利用Flash等工具制作出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该课程的概念和原理。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静止为运动,使抽象枯燥、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通过生动易懂的画面展示出来,不仅容易理解,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电工基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如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状态还是截止状态的知识时,学生总是觉得难以理解。如果在多媒体课件中让学生先看到二极管正极与负极之间承受的电压大于导通电压,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而导通,两端的实际电压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再让学生看到该电压小于导通电压,则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而截止。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此时再来讲解二极管的其他问题就容易得多了。教师要将抽象的内容变为形象的内容,将难懂的知识变为易懂的知识,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原理。
(二)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过硬的技术和本领,而实验则是让学生掌握技术和本领的必由之路,因此,实验教学是中职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电工基础是电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起源于实验,或者可以用实验加以验证或说明。搞好电工基础实验教学,既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又能让学生充分掌握电工的实验技能和技巧,并达到相当的熟练程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1.实验内容应贴近生活实际,增强实用性。职业教育的最大意义就是服务于生活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实践教学可以把理论上抽象难懂的知识变为直观的印象,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照明电路”实验时,教师可以这样提示学生:如果家里买来一套日光灯具,你准备怎样安装,日光灯又是怎样工作的呢?在教学中,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学习这些问题,在讲解了电路安装的基本原则后,可让学生分组,在实验室断电的情况下自己动手安装日光灯电路,装好后教师进行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加电测试,如果有问题当场解决。如此一来,当学生看到自己安装的照明电路能正常使用,虽然是一步小小的成功,但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可见,这种教学方法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以后在做复杂的电路实验时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2.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强化他们的探究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让学生多做实验,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电工知识进行再设计。例如,电铃的制作、双联电路的实现、汽车蓄电池报警器的制作与调试,等等。当学生看到自己组装调试好的电路正常运行,就会感受到学习电工基础的乐趣,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篇3
Abstrac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ollege, the multi-media computer is quickly used in teaching and various comprehensive instructional medias are realized, which has become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Simulating the voice, shape, portrait, text in class through multimedia attracts extremely the students. Under the multi-media environmen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lectrician and Electronics Technique",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y, age and profess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we should reasonably design and make coursewar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course, teaching progress, teaching difficulties, key teaching point, we should scientifically use the advantag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raise the study interest, improve teaching process, and cultivate creative thinking. Breakthrough the key teaching point, difficultie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using the regulation of attention and various principle.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思考
Key words: multimedia;teaching;consider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75-02
0引言
近几年来,随者学院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迅速使用于教学,实现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化,已成为学院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优点是非常突出的,通过它提供的画面以其绚丽多彩、生动形象的演示及化小为大、化静为动、把平面转化为立体的特效深受广大教师的亲睐。其次多媒体计算机操作简便,给人以干净、优雅的工作、学习的环境,这点也是传统教学不能相比的。同时在课堂上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声音、形状、图象、文本的变化给学生一个模拟仿真的环境对学生极有吸引力。这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着积极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对各教学科目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本人在《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多媒体在教学心中的优点有者更加深刻的理解。现就多媒体环境下《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起
在何克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指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学习环境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大小和一于一体的功能,达到优化教学环境,为创造最佳教学效果作好铺垫。
1.1 在教学环境的设置中,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知识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由认识主体建构的,它强调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其认知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辐射四周,重点指向引起注意的方向。因此在教学课件中,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同时不要让学生过于产生疲劳;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合理余留空间给学生,让其进行思维发展,在进行演示教学时,有时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而突出某个环节需要慢放、定格或进行断点播放,在设计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考虑以上情况。使用课件具有灵活的操功能,能够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不能安排成直线型,要发挥教与学交互性优势,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起,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如在学习正弦波的相量表示法这一内容时,运用FLASH动画教学,形象直观表现了相量表示与正弦波的内在含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快掌握正弦波的相量表示法(如图1)。
1.2 根据教学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难点在《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达到关键在于教学中教与学的活动突破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内容中有的内容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能完成教学目标,而部分教学内容由于过于抽象和难度过大,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没有具体的事物可以感知和想象,此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使事物的结构、变化过程和形成的结果,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变静态为动态、由无声到有声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色彩等多种媒体综合为一体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对事件的变化过程有了感性认识这样对学生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有较大帮助。如在进行三极管对信号放大过程这一知识难点进行教学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将信号的放大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理解三极管的信号放大过程有了感性认识。
2设计教学思路,培养创新思维
什么叫创新呢?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全新的物质和产品。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三是改变。什么是创新思维呢?我们说的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它是相对于传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所有人都有的。按照何克抗教授的观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构由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在创造性思维的六个要素中,发散思维主要解决思维目标方向,既思维的方向性问题;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为高难度复杂的解决提供哲学指导思想与心理加工策略;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则是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也是实现创造性的主要过程。在此基础上,何克抗教授又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5个环节,既重视发散思维、重视直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辨证思维的培养。
2.1 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培养在学习《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利用网上资源开展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为学生收集知识的佐证;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为学生提出多种解决的方法;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的资料,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石。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其资源极其丰富,可以这样说只要想的到,在互联网上就查的到,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接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视野不在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这样可以在培养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验证结果等,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发展。同时,利用网络上提供的工具软件,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如在进行半导体二极管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在学习PN结的形成过程中,应用FLASH工具软件制作PN结形成的动画过程,让学生理解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中各自的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移动过程。当PN结两端接上不同电极时,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中各自的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移动能力是不相同的(如图2)。
此外网络上可以提供虚拟的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通过网络进行一些虚拟的实验,可辅助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使学生亲身体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培养。
2.2 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思维 在利用多媒体进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整体教学思路的安排,应本着:基本概念知识情景导入自主思考集体讨论反馈分析归纳总结的总原则。同样以半导体二极管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以学习PN结的形成过程中为例设计整个教学过程。①基本概念知识的讲解;②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导入知识变化过程;③自主思考,掌握知识。在了解知识的情况下,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和积极性,主动围绕问题过程进行思考;④让学生围绕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讨论PN结的形成过程,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以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三种身份出现讨论过程中,需要及时处理学生谈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使学生正确进行讨论;⑤在听起学生讨论后教师对问题进行评析最终形成结果。在围绕课堂主题,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帮助,提出见解,相互讨论,然后教师进行反馈评析,归纳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结合实际应进行全新评价和部分合理观点的认可,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3合理制作课件,提高学习效率
在设计和制作《电工与电子技术》多媒体时,必须考虑课件的注意规律和制作原则。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有针对地将问题在课件中出现,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同时在课件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运用活动原则、指向原则、及时原则、对比原则,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的注意长时、高效地集中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提高学习效率。
3.1 课件制作过程中的注意规律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实践证明只有当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某项活动时,才有可能在这项活动中获得满意的结果,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也是如此。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学习对象给予充分的注意,才能较好地感知、认识、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因此,在学生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合理运用注意规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多媒体课件中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辅助教学,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媒体的出现应符合我们常规的生活的规律,这一规律应以引起学生学生的注意为主。但是在设计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时应考虑它的负面影响,不要一味追求“多种媒体”的引入,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的效果,而造成“花哨”的结果。如在学习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只要体现电子的移动和孔穴的出现过程就可以了,这一形成过程运用多媒体体现“动感”和变化“声音”就能达到目的,而不要过多追求“新颖”和“动画”等过程。同时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要把教学目的和任务交待清楚,对于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应特别注意问题的及时提出。因为要回答问题,就必须有意识注意与之有关的事件和事物,因此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针对重点、难点,适当地将问题提出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3.2 制作课件应合理运用原则 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为引起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效率,我们课件的活动原则、指向原则、及时原则、对比原则。活动原则是对象的运动变化情况,在比较稳定的背景中对象的合理、适当的变化活动容易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如晚上天空出现的流星、突然出现的声音、闪动光芒的物体等很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力。根据这一原则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中,对显示的内容按重点、难点、关键之处,应尽可能合理地化静为动,使学生清楚地注意到事件的发生、变化过程;指向原则是在课件中,将知觉主体安排在“画面的视觉中心”。所谓“画面的视觉中心”通常是指整个画面的主题位置,和重心位置,是依据整体内容安排而体现出来的,这个位置不一定出在画面的中心,而应根据整个画面和内容来确定;及时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注意、充分思考和理解的空间。多媒体课件中体现及时原则的方法就是问题及时提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对比原则是在具有一定画面内图形和背景的反差越大图形越突出,而学生能顺利感知和注意,反之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则对象越容易消失在背景之中而很难察觉出来。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处理好图形和背景的关系,对象和背景的差别主要体现:颜色、形状、声音、动画过程等方面。如在进行晶体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比较性教学时(确定静态工作点),我们要突出图形的重要和对比,因此图形在画面中应占有主要位置、图形与背景反差应较大(如图3)。
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年龄和专业特点,合理设计和制作课件。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科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完善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思维;运用注意规律和各项原则突破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2]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篇4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1 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1.1 教学大纲的改革
本课程教学对象涉及的专业较多,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对电类基础知识的需求不同,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以满足实际需要,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应当掌握的电工、电子技术等方面知识要有明确要求。这要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是专业的不同,有些专业除了电工学以外还开设了其它的电类课程,对这部分重复课程可以不作要求,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负担又可以缩减学时。而有些专业的课程需要以电工学某部分内容为基础,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可适当增加,以便更好的为后续课程服务。其次是学生层次的不同,由于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基础不同,对其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在教学大纲上有适当的改变,不宜采用一样的教学大纲,要做到因材施教。我校针对不同的专业将电工学课程分为48学时、64学时和80学时。
1.2 教学内容的改革
电工学课程内容很多但学时相对较少,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将大量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于非电类学生来说,电工学教学目的应当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对相关知识进行应用,而不是像电类专业那样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繁多复杂的公式推导,故在课程各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不宜过多地讲授繁琐的理论与推导,而应首先重点介绍本部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大量结合实例讲授概念与原理的应用,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关注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直流电路部分包含了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和主要的分析方法,这部分内容应重点讲解,而正弦交流稳态电路是用相量法求解电路,分析方法与直流电路相同,只需简要说明几个注意点即可;对电路的时域分析,以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为主,淡化求解微分方程的数学过程。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以学习活动主体的姿态出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每节课的开始教师可首先复习上节课内容,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一个个精心准备的问题达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效果,必要时可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给出解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学手段的配合。在教学手段上,应充分使用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校园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解决学时少与知识更新快、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与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课件为辅,板书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对一些用传统授课方式难以使学生理解的抽象内容,运用课件形象展示。例如,在讲解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电子技术中杂质半导体的形成及内部载流子的运动过程时,利用制作的课件,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总之,要尽量使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实验课程的改革
实验教学是电工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减少基础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减少的基础性试验可借助于计算机仿真软件由学生课下完成。实验教学应该以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为主,故实验采用多媒体教学并要求学生预习、写预习报告,教师在讲解时只需要讲述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讲授时间,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完成实验。为了提高实验课质量,实验要求学生一人一组,并且一名教师一次最多指导20名学生实验,这样可以使教师掌握每位学生的试验情况,在提高试验质量的同时避免学生的错误操作,降低设备损坏率。
4 考核方法的改革
《电工学》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闭卷笔试,以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这种方法的弊端首先是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会使学生死记硬背,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故我校将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以及作业和实验完成情况几个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能按时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能主动复习预习、认真完成作业,从而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5 结束语
我校经过以上几方面的改革,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电工学课程的教学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取得了很好成效。但是,《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仍需坚持不懈的努力。以上是我们的一些探索,与大家交流。
参考文献
[1] 于永辉,张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2:38-39.
篇5
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
【中图分类号】G712
1.引言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卫生类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如《医学影像设备》等课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07年5月修订的新版教学大纲,对该课程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标准[1]。现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对该门课程教学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2.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知识基础差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对学生数学和物理的知识基础要求较高,而目前中职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尤以数学、物理等学科最为突出。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例如,在讲解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时,要求学生对初中物理电学中的欧姆定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且在列出相关多元一次方程组后能够正确加以求解。但是大部分学生由于初中物理和数学程度较差,对于教师讲授的这些基础性的知识都听不懂,更难说加以理解了。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得不停下来,领着学生复习或给学生补充讲解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3]。
2.2 学校实验条件有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门课程理论授课和实验课时的比例约为2:1,就是说要求有1/3的课时为实验课,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或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4]。但是,由于我校属于卫生类职业学校,在诸如物理和电工电子等方面的实验条件较为欠缺,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样,更进一步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
2.3 教师的自身素质
由于该门课程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教师教学难度也很大,从而导致了一些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没有下功夫,想办法来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产生老师不认真教,学生更加不认真学的恶性循环。
3.教学方法研究
3.1 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笔者采用了一种方法,就是向学校申请由自己来担任本校医学影像专业物理课程和数学课程的授课任务。由于物理和数学课程都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而电工与电子技术是第二学期的课程,这样,就可以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某些知识点的特殊要求,对学生的物理和数学知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授课。
例如,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正弦交流电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书写和计算方法。教师在数学课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三角函数部分加以较为详尽的讲解。
再例如,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电阻网络的化简,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课授课中,加强对电学部分中电阻串、并联关系的讲解。
3.2 对于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笔者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
①.自己制作或从网上搜索相关知识点的多媒体课件或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解三极管导通原理的时候,如果仅靠教师对导通过程的口头讲解,学生还是感觉比较抽象,无法理解。这时,可以配以适当的课件,把三极管导通的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对该过程的理解程度,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②.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电路实验,如桥式整流、滤波等基础性电路,笔者使用Multisim软件搭建仿真电路的方式,来给学生进行演示。通过仿真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路参数的变化,从而达到验证电路效果的目的[2]。
4.结论
笔者认为,医学类中职学校培养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目标应该突出人才的适应性和能力性,即学生在毕业时既具有对相关影像设备的操作、维护能力,还具有对各种疾病进行简单诊断和分析的能力。[3]这就对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笔者通过对上述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对毕业生进行的反馈情况来看,以上教学方法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娟,浅析新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的变化[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3):132~134
[2]熊伟,侯传教,梁青等.Multisim7电路设计及仿真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 《电工电子学》教学 体会
《电工电子学》是一门研究电工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是该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这门课程,加强理解与记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好第一节绪论课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需要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个性发展的源泉。学生只要有强烈的需要和愿望,就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形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当初学者拿到教材时,总是以好奇、探索的心情,渴望了解有关内容。但是由于内容多、知识新、时间限制等原因,难以迅速通读全书,而绪论就像一位导游,可使读者快速、方便地了解本书全貌,并可激发学生兴趣,转入正常的学习。因此教师在上绪论课时,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之转化为学习动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思想基础。同时,绪论课也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任务和前进的方向。教师还应提出希望和要求,为学生勾画出未来蓝图,使学生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坚定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念。笔者在绪论课教学中,通过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能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懂得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从而把学习本课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兴趣和献身精神。
二、进行教学手段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认识
抽象的电工原理讲解起来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若能合理巧妙使用辅助教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有声有色的教学录像,直观的实物模型和幻灯片、投影,生动详尽、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使电子实验过程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对电路概念和电子信号变化规律的理解。例如,RC电路的充放电实验中,由于充放电时间很短,只有几毫秒,试验现象很难明显观察到,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模拟这一实验,用灯泡的亮、暗来描述,且将该过程拉长,让学生在脑中形成充放电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精讲多练,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课下要多花功夫,对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比喻法、类比法、启发质疑法、讲练法、实验演示法,使学生能克服厌学心理,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要耐心对待学生,多讲多练,反复强化重要的知识,不讲则已,讲的内容务必使学生掌握。为增加实用性和针对性,例题多选用实际电路,删去一些与今后工作关系不大的枝节,从能力培养着眼,注重讲练结合,保证例题讲解比重。每章配一次习题课,学生练习为主,教师评讲为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和解决普通性问题。另外,为了适应目前既要减少教学时数,又要增加课堂信息量的教改形势,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可在校园网络上向学生提供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进行答疑,接收学生反馈意见,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学生可以利用网上试题库,在网上随时进行自检自测。教案、多媒体课件,精品试卷、习题库等可以放在网上和学生进行交流,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比较归纳,注重相似内容类比区别
《电工学》的教学内容中有些概念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如果按部就班地顺着章节讲述,会造成内容前后脱节,让学生抓不住要领。如果打破章节顺序,把类似的概念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集中讲解,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正弦交流电路”的教学时,首先分析的是三种最基本的正弦交流电路:纯电阻、纯电感和纯电容电路的特点,特别是这三种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数量关系和相位关系更是分析后续电路的关键。教学中要对这三种电路的特点重点加以类别和区分,避免学生发生混淆。类似需要重点集中类比区别的还有很多,如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和右手螺旋定则的区分类比,电压与电位的区分类比,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的类比区分等等。通过比较归纳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找出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触类旁通、避免混淆的效果。
五、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电子学》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课。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带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导出、重点的掌握、难点的突破,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穿行实验教学手段,除了讲解一些典型原理电路外,还应多讲解一些实际应用电路,使学生能积累一定量的典型器件应用电路的知识。另外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这里所说的“应用”并不仅是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题,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这些知识。在平时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上的应用相联系起来。教学中应改变以往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课模式,加强工程应用的实训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装接和调试电路、突出“学以致用”理念。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人才,教育担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我们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活泼的学习氛围,教会学生轻松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时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秦曾煌主编.电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徐国和主编.电工学和工业电子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7
关键词:电工教学;兴趣;培养
电工电子技术是中等专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对于职高生来说,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不是很主动,且由于基础知识差,随着知识不断深入,学习专业倍感吃力,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一、消除新生心理障碍,培养自信心
电工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个学期,此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对自己作必要的自我分析,加强挫折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1.进行挫折教育
对新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明白,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是正常的,但只要正确地评估那些暂时性失败,不让一时的失败挫伤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不放弃追求就能获得成功。
刚开始学习电子电工课时,学生由于开始不了解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学习基础课时,感觉枯燥。此时适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难题,各种挫折,教师进行引导,启发学生们积极努力地思考问题,经过刻苦钻研从而最终解决问题,不但能提高学生刻苦钻研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遇到挫折不轻易放弃,勇于探索,解决难题的精神。
2.上好序言课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序言作为第一堂课,是用来跟学生展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实际应用,因此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这一堂课的教学。序言课的成功教学可以使学生建立对电工学的兴趣和能学好电工学的信心。
例如新课伊始,本人没有按部就班地按教科书中的顺序讲,而是首先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与每个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时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被引发出来,都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本人没有解释原因,而是趁热打铁地问:“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如果你们学好电工专业课以后,这些就都会明朗了。”这样学生有了好奇心,有学习电工知识的欲望,并想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对所学电工专业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
此外,还可采用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与电工有关的现实生活用品,如电饭煲、电视机、电脑等,用身边实例来鼓励他们。由此,学生对电工的兴趣和自信之门已经被打开。同时,进一步强调职业技能的重要性、理论教学的基础性,淡化学生对理论课的恐惧。
二、灵活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职业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应遵循的正确原则是:知识不应当由教师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应当由学生自己积极地探索而获得。在教学方式上,敢于走新路子,大胆设想,融入新的教育思想,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例如,讲电工专业知识可控硅调压电路这一节时,如只讲理论,晦涩难懂,但可以买来面包板和电子元件让学生自己动手焊接组装台灯调光线路,边分析电路原理边动手操作,焊接完成后由学生自己动手调节电路的可调电阻,看灯光的亮暗,理解可控硅调压原理,这时教师要引导辅助并给与学生肯定,会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一举两得。
2.实验演示法
演示实验能清晰地反映教学内容,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演示实验经常不断地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养成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除演示实验外,还要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不断增加学生对电工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引进多媒体教学,无疑对课堂教学是一次革命,它克服了课堂教学的空洞讲解以及复杂电路不能演示的弊端,它使课堂教学言之有物。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声光电影像的神奇魅力,它集声、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具有形象直观、兴趣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可使教学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电工专业知识是研究电能应用技术的较抽象难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实验又无法进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就比较困难了。而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其反应过程无法看到,可信度小,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
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许多章节都可以用此方法,如正弦交流电的电感、电容、电阻三元件串联或并联电路,如纯讲理论学生不容易理解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而实验现象又看不到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利用多媒体将实验装置画出,并作出电流电压的动画效果,让形象看到图形的变化及相位比较,形象具体,极易吸引学生,引发其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建华.《电工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篇8
论文摘 要:根据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的改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电工电子自问世以来,已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机械类产品也慢慢的过度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方向发展,社会对机械工人的要求也从机械类单一工种,转变为机电类复合人才的要求。因此,电工电子已经成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基础课程,本文针对应如何使非电类机械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技术”上,既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又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重点以实践、应用为主线来进行教学改革。
1 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的,而且理论知识往往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这就忽视了“电工电子学”作为应用学科的实用价值,使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难以理解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教学方法陈旧古板。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方式,有些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熟悉不适应,课堂教学讲得过多过细,缺乏新意,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回味。此外,课后作业过多也使学生无暇思考,这样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激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考核方式单一,内容片面。电工电子学”课程的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试,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又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2 改进措施
(1)课程整合和优化。
打破学科体系,改革课程设置,实施课程内容的简约、集成与重组,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精减教学内容,去除理论推导、证明、验证内容,注重技术重现和技术实现。
实现做中学,弱化过深、偏难的理论,突出知识在专业中的实际应用。以适用、实用为原则,优化知识技能结构,形成与应职岗位相一致的教学内容。从应职岗位需要出发,将各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实用性和针对性,删去一些与今后工作关系不大的枝节。例如,很多教材大篇幅讲解二极管如何形成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情况。而在实践中,只有从事专门研究的人员,才可能用到这些原理知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学生,重点应该放在二极管、三极管的作用,如何判断二极管正负极,三极管的标号及管脚判别鉴定,如何通过参数来选择二极管、三极管的型号等内容上。对于电子电路应强化集成电路方面的内容,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应用。对难度较大,求解过程复杂的例题、习题进行删减。
(2)加强与专业方向的对接。
大部分机械类专业均开展了电工电子课程,但专业方向不同,学生所需知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电工电子是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开设了此课,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还不够了解,教师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时,授课内容既要注意与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衔接,又要兼顾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并且课程内容按不同专业编排,采用灵活的组合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科、不同学时和各层次学生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要求。比如,针对数控类专业,教师可以结合数控机床的定位系统,讲解数字电路中数模、模数的转换;针对汽车专业,教师可以结合汽车测速装置的工作原理,讲解计算器的功能。
(3)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比喻法、类比法、启发质疑法、讲练法、实验演示法,使学生能克服厌学心理,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求知欲。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要耐心对待学生,引入各种案例,多讲多练,反复强化重要的知识,不讲则已,讲的就务必使学生掌握。
(4)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拓宽教学手段。
抽象的电工原理讲解起来容易觉得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如电介质的极化、电容的充放电等,若能合理巧妙使用辅助教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录像,直观的实物模型和幻灯片、投影,生动详尽、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使教学过程缩短时间,尽可能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深化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为了适应目前既要减少教学时数,又要增加课堂信息量的教改形势,同时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是最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在校园网络上向学生提供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进行答疑,接收学生反馈意见,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学生可以利用网上试题库,在网上随时进行自检自测。我们目前已具备的资源有: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上实验室、精品试卷、习题库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教学中引入eda技术,来改善教学质量,使理论分析得以验证。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学生也难以理解,还有许多电工电子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验以阐述和验证。在课堂讲解内容涉及需要实验演示电路时,调用事先建立的eda电路文件进行现场演示,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降低了教学难度。例如,在讲解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时,要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实验教学中引入eda技术,可以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验信号存在时间过短,用常规仪器往往很难观察得到,借助eda技术,可以方便观察;二是在电工电子实验中,将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进行理论设计,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计算机仿真设计,完成仿真设计后,再在实验室按照仿真电路装配实际电路进行测量;三是可以进行虚拟的仿真实验,根据教学内容和专业要求,联系生产实际提出简单的设计题目,让学生进行理论设计,然后在计算机上完成仿真实验,检验和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这些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中。但是学生到工业、企业中实践的机会很少,从而无法了解工业、企业中是如何进行具体工作的。
为此,在教学中,每章都从最基本的应用实例出发,由实际问题入手通过技能训练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由实训引出相关概念及相关电路。首先是教师提出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及其他相关事项,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内容,再通过自己动手做的方式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相关技能的训练。这种在教师指导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交互进行,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学所选实训项目应与机械专业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动机。
此外,实践教学场所按照职业活动环境来布置,突出其职业性的特点,同时,实践教学严格按照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有关规定,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着重要求学生要有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工作作风。
(6)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考核体系。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强调考核学生的能力,实现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的转变。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与之相适应,考核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素质为考核中心,考试不再局限于闭卷一种形式,而是采用开放灵活的考试方法,包括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口试、实际操作、调查报告、综合考查等形式。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考核形式,如考基本理论采用闭卷的形式;考实训采用项目制作的形式,根据学生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现场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实训成绩;对于综合分析和电路设计采用开卷的形式;平时的作业可以结合生产实际写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使评分方式科学化。课程结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实训成绩、期末成绩(试卷)组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全程参与学习,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日常学习中,扩大平时成绩和课程测验的比例,具体是平时成绩占20%,课程测验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40%。另外,在平时测试和实验考核中,改革记分方式,实行实质性评价,一些考核按照abcd级制度评分,淡化分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考核反馈,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注重考核,不注重反馈,其实考核的目的是要重视反馈,通过反馈来是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使老师反省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讲解来是学生能够更好的减少错误,学生在反省中找到原因,改正错误。
3 结语
机械类专业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经过多年的思考与经验积累已初有成果,在以后的改革中,是该课程更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具有鲜明的特色,真正的实现做中学,快乐学习。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刘立平,关于高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8:27~28.
[2] 隆平,高燕,汤光华.基于模块式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55~568.
[3] 谢迎春.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7:44.
篇9
关键词:金属矿区;电工电子;改革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金属矿生产行业的各方面需求不断提高,要适应这种需求,首先就需要既能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又具备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金属矿区类特殊人才。要培养这类专业人才,必须通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1]。该教程会生动的把电类的各种基础知识通过电路的数字分析、模拟分析以及各种电子原器件展现出来,让学员在动手过程中轻松掌握原理、在实际工作中轻松运用实践[2]。
1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目前电工电子技术类课程在很多专业里像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以及地质工程等都进行了课程安排[3]。但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理论研究,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对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动手的实验能力也不够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背景都受到课程的时间和内容的局限,同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高,还有的课程实验成绩在平时的成绩里已经确定下来了,在后来不再进行专门的实验考试。为了培养新世纪下专业的工科人才,同时根据采矿行业安全生产是由金属矿区类专业为其服务的情况,保障基础专业的教学质量,把实验课教学重视起来,进行电工电子学的课程改革和创新。电工电子学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基础概念,强化经典理念知识;二是掌握重点器件特征,模拟电路进行实践操作;三是对大规模器件的输入和输出特性进行了解,掌握矿区控制系统接口电路的应用;四是把理念联系实际,提高实验课时;五是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独立设置电工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
2教学改革的内容
2.1有效融合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
使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进一步完善: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两种教学形式相互结合,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效果,这是电工电子技术类课程的特点,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也随之不断的变化,同时也增加了课程的信息量。为了能更好的顺应发展的变化,在进行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先进的教学工具,使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相关的图形声音以及文字等相结合,提高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主动的参与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来,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把煤炭安全生产的电子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使同学们在感官上加深了印象,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们开始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采用启发式教学,掌控讲课效果: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和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活动中的主体,通过课堂耐心细致的讲解,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学的目的远远不只如此,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们热爱专业学习,对自己的专业要充满学习信心和热情,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们同样都属于对知识的渴求者,双方共同研究和探索,实现一起成长和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调运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就要在课堂上采用巧妙的教学方法,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们学习。在专业知识的传递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实际事例和切身体验,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取代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带领学生们由浅入深的进入专业知识的海洋,使学生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进入都构想的教学情景,从而更出色的掌握专业知识和完成教学内容。开设专业知识应用讲座,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术研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像“矿井突水预警监测系统的研究”、“矿区安全监控系统”、“金属含量参数测定仪的研究”等,通过这些专题报道,学生们会逐步掌握在专业研究中电子技术的强大功能,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2.2教学内容的更新以教材建设为基础
通过新型教材的使用,最能反映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具体目标。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教育教学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实验教学大纲也进行了修正和更新,使课堂理论和实验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完善了实验教材的内容,调整了基础实验、虚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实验以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等课程教材,使电工实验教材到更加合理高效。
2.3使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努力的把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学校里重点培养应用型储备人才,把矿区的安全生产当成学生们学习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学校在培养学生们的同时,更加注重采矿生产安全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无论是从建设阶层还是到管理阶层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真正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都有能力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能够维护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实际生产和工作中,整个社会都切实需要大量掌握煤矿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的技术人才,与此同时,这些专业型技术人才还要精通煤炭生产的技术应用,具有较强的技术生产能力,在实际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对于一些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具备足够的能力解决这些安全隐患和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性难题。为了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完成这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真正技术水平,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的人才。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要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学生们的技术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实践素质,帮助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起来,在未来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3结语
篇10
对中职学生的教材进行精华浓缩,对难的知识和不常用的知识进行删减,以够用和适用为目标。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少花时间在偏难和不常用的章节上。在讲解时有侧重点,精讲细讲技能要求和必备的知识点,达到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在小结时,语言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多但精,更多的是用舒缓的语言,这样学生更容易听清并记住。一节课教师的语言如行云流水,节奏协调,有张有弛,使枯燥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二、供学结合,营造学习氛围
课堂授课内容以学生拿到初级“电工证”书为教学目标。增加毕业学生就业上岗的机会。实践教学与行业标准相结合。保证绝大部分学生毕业时都能通过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至少取得一门以上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实际工作过程教学,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将学生带到企业现场工作岗位上教授实验课程。将实际工作过程、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当中来,把工厂企业变成教学课堂。七、作好阅读材料和课后习题讲解阅读材料是专家们精心挑选的专题练习及相关知识的运用,而在平日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而一些所为的难题甚至于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不少的都是课本上课后习题和阅读材料演化而来的,因此加强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好的消化掌握课后习题,理解阅读材料尤其重要。这些现象都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很普遍的自然现象和重要应用,重视阅读材料的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接近生活,学以至用。
四、做好实验教学,让学生处于实验的主体地位
- 上一篇: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
- 下一篇:绿色设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