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

篇1

关键词:建筑;城市文化关系

在城市的层面上而言,建筑是城市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一座城市的文化风貌离不开建筑,其文化品位也取决于建成环境的整体品质。如果我们考察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城市建筑是必要的评价指标。一座城市中的建筑是多种多样的,形成一个复杂的层级系统,与社会学意义上的层级划分相对应。另一方面,城市之间的层级差别也在建筑上有所反映。再进一步讲。国家与区域的差别似乎是更高层面上的决定因素,这可能会有所谓的强势文化之说。城市文化影响力最终表明了国家或区域的文化影响力。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在全球化的时代,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概念是科技进步与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结合。仅有科技进步而没有文化传统的城市,大概是某个方面的新兴城市,其影响力是在相关方面;仅有文化传统而没有科技进步的城市,只是在吃老本;唯有科技进步与自身文化传统相结合,才可让城市真正具有强劲的文化影响力。发达国家似乎较好地解决了科技进步与自身传统之间的协调问题,反映在城市建筑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迄今为止包括古代希腊、罗马遗迹在内的各个时代的建筑的连续性图景。

如何理解建筑对城市文化影响力的贡献?我们自然会想到大型的等级较高的公共建筑,也就是建筑史上常说的monumental architecture,即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建筑:从史前期到后现代》的作者特拉赫腾伯格和海曼将此类建筑称为文化进程的最为敏感的、强有力的试金石。此类建筑物与社会的公共生活相关,其建造需要集中巨大的人力物力,代价极高;另一方面,此类建筑也为建筑科技进步成果提供了应用的平台。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梦想往往汇聚在它们身上,代价再高,也在所不惜。发达国家中的常被引用的例证是悉尼歌剧院,其结构方式与建造方式的苛求致使造价大幅突破预算,但若干年后它的形象使人浮想联翩的时候,一个共识就达成了:这个代价值了。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人在建筑方面有所梦想,与传统上视房屋如衣物的潜意识相比,那是值得庆幸的事。不过,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难免让我们在代价方面遭遇道德上的困扰。

如果一些国家级或世界性的重大的文化、体育活动在某个城市举行,就已表明这个城市本身就有很强的文化影响力,而此类活动又有助于使其具有更强的影响。此类活动至为令世人瞩目者,当属奥运会和世界博览会。更为关键的是,此二盛会都要求有水准极高的各类场馆,无论花落谁家,都会给那座城市平添做梦都难以见到的建筑文化财富。若非北京申奥成功,何以有名震四方的鸟巢呢?而世博会的主办国、参展国也往往在建筑场馆上尽心尽力,使主办城市的建筑文化水平大大提升。原本临时性的参展建筑有时竟成传世之作。1929年巴塞罗那的世博会上,密斯设计的德国馆就成为现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当然,申奥艰难,非世界级的大都市恐难有什么作为。其实,能够办个亚运会、全运会什么的,对许多重要的城市而言,都是难逢的机遇,好处多多。例如在南京,以举办全运会的奥体中心为依托,一座环境良好的新城市中心迅速崛起。而且在这之前,城区的主要街道两边的建筑都粉刷一新,在这期间,街道干干净净,绝无占道经营。也许这有些表面文章之嫌,不过,这也无可非议,因为以良好的一面示人,乃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之一。于是,时常举办一些文化体育的盛会,就可以让城市时常处于迎宾的状态,“表面文章”可以深入到社区内部,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老子所谓“百姓皆谓‘我自然’”的状态。若此,城市就真的让生活更美好了。此外,还有文化节、艺术节、电影节、时装节、美食节、各类大型会展等等,名目繁多,诸多城市均可由此获得种种机会,且获得声名。

另一类对城市文化影响力有所贡献的建筑是历史文化建筑。有些城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成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所,出现了许多popularplaces,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建筑的形式实存,或是依托于建筑而实存。此类建筑的数量以及能够持存的数量一般与城市的历史地位成正比。其中有一些是某个时代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为了预设的目的而大兴土木的那种;有一些建筑本身很普通,却由于在其中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或者某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生长于其中,或者在某个时期为某个著名历史人物所用,也就为后人所珍视,诸多名人故居均属此列。当然,历史文化建筑大多是与历史上的某个政治力量相关,它们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政治属性。若相隔久远,那些建筑的政治属性在人们的观念中就淡化了。一座独特的历史建筑与所在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一提到它就会想到那座城市。比方说,一提到大斗兽场,人们就会想到罗马,一提到天安门,就会想到北京,一提到中山陵,就会想到南京。

在历史文化建筑中,宗教建筑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欧洲城市的老城区里,大大小小的教堂的尖塔控制着城市的天际轮廓线,蔚为壮观;而礼拜日早晨所有教堂的钟声响起,在整个城市的上空回荡,更是令人肃然。事实上,大教堂和修道院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越这些显象,因为在战乱的黑暗时代,它们承担了保存知识的重任。在我国,有名的大寺往往有久远的历史,能持存至今者,历经三武灭佛、历代战乱,实属不易。太平盛世,寺院里香火燎绕,信众或常人前来寄托美好的愿望,也是自然的事。

还有一种情况,是若干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建筑集聚成街,商业街是较为初始的状态。传统商业街与宗教建筑相结合,其实与旧时的赶集和庙会有关。较负盛名者有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苏州观前街,这些商业街的声名对所在城市的声誉都是有所助益的。随着行业的细分而出现某某一条街的名号,诸如金融一条街、电子一条街、珠宝一条街、酒吧一条街、餐饮一条街之类,更是特色突出,且声势浩大。更有甚者,干脆划出几个街区,构成个什么城之类的。其实这也很正常,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嘛。此类集聚效应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影

响力大有作用,而且业态的丰富性也为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注入新的内容。想想在计划经济年代,商业活动受到城市等级的制约,道理也很简单,商业需求的多少与城市的级别、规模成正比。其时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差不多相当于国家的商业中心。那样的状态其实是很奇怪的。还要有原创性的、各具特色的新建筑,它们是科技进步在城市文化上的体现。这样的建筑应多多益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较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过去的30多年间,我们经历了可能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规模城市建造活动。虽然我们有了一些原创性的建筑作品,但是与新建建筑的总量相比,可谓微乎其微。对此人们颇有微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想到,原创的、有特点的建筑的产生是不容易的。

首先要有具有原创能力的建筑师,还要有鼓励创新的政府官员,能够为原创性埋单的业主,独具慧眼的评审专家,大众整体的鉴赏力,以及足够好的建筑施工队伍。如此诸多因素缺一不可。但愿相关各方都意识到这一点,各尽所能,各司其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原创性的、有特点的新建筑会越来越多的,我们的城市也会像柏林、巴黎那样,有成百上千座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建筑,构成灿烂的城市建筑地图。别忘了普通的大量性的民用建筑,它们也很重要。大量性建筑的品质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城市社会的整体水准,也反映了社会正义。如果一个城市有壮观的公共建筑,有奢华的富人区,同时也有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贫民窟,那么这样的城市文化就没有什么推广价值。回想起在苏黎世的日子,整座城市并没有什么特别富丽的殿堂,即使是那条世界级的金融一条街――班豪夫大街,看上去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走遍整座城市,你肯定看不到破破烂烂的街巷、不能遮风蔽雨的陋舍。普通的大量性建筑符合一定的水准,乃是创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障之一。考虑到建筑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建筑上的美好愿望是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联系在一起的,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摘要:城市是不断发展的.在城市的历之主化保护中应谊正确认识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积极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并在城市历吏文化保护规划中引入发展的观点。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迭到和谐统一。

1前育

一个城市自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而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是力求在发展中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进行修复和控制,因此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保护和发展成了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体。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了现今城市保护与更新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在处理二者关系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非简单的对立和冲突.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辨证矛盾关系。通过采取积极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方式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达到和谐统一的动态平衡。

2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

城市的发展从城市起源的时候就一直未曾停息过.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同样。一个人也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个城市。正是因为城市是这样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才使得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成为可能和必要.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就产生于城市过去发展的痕迹之中。试想一个永远静止的、没有时间空间变化的城市(虽然这样的城市不可能存在)。既没有历史可言,也就更不存在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了城市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无数的沧桑变幻。而每~个变化都显示着城市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历史保护就是这种延续性的主观表现。也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保证城市发展中文化及精神的延续。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的延续性

3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本身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环境,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保持城市景观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连续世世代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精神纽带.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不可能产生像技术发展那样快的改变。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需要~定程度的延续性。城市的历史保护“不只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一个长久保持的记忆将超出记忆的领域而形成地方精神的统一和延续,促进城市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源。资源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类,而再生的意义包括“繁殖“与”再循环”。再循环使用旧建筑,有利于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残余物排放。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物圈。正因为如此。历史建筑、历史环境也成为可以再开发、再利用的潜在资源。

另外,旧建筑和环境中储存着能量。新建建筑将使这些材料和资源被耗散,带来材料上的浪费。而且旧区在开发中被夷为平地。旧的居民一般处于贫困的边缘,不得不被安置到遥远的城市的边缘区,增加了城市基础建设的成本。同时,在原地新建的摩天大楼能耗基本上是传统建筑能耗的4倍。因此保护历史文化环境从宏观上来说为城市节约了能源和资源。历史文化环境在旅游观光活动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适当的旅游开发。良好的城市定位和宣传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开发历史环境的旅游资源一般有两种:一是举办活动.即按照古老传统,每年在一定时候举办民风民俗活动。以此吸引游客。还有一种是以历史文化环境吸引游客参观文物古迹、古建。观赏地域风光,了解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并以此来带动旅游业

前者如老北京庙会。潍坊风筝节等。以重庆磁器口街区为例,重庆磁器口老街利用街区的历史条件,连续举办庙会活动。在春节期间成为重庆游客们旅游的好去处,为城市人们的节El增添了新的旅游项目。除此之外,磁器口举办的民族乐曲表演活动也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特别受到外地游客的欢迎。

后者比较突出的例子有云南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在1996年以前一直陷入保护不利的困境。民居建筑破败不堪。大型古建沦为机关大院,古城的发展陷入死角。1996年。丽江大地震之后。政府和民间投资捐助4亿多资金进行古城修复。不仅修复了重要的古建。而且还对古城的历史环境、古街区进行了整治。自此。丽江成为了全国古镇游的热点,也是云南省旅游线路的中心.旅游经济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

由此可见,历史文化的保护可以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地方带来经济收益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发展必须要考虑的背景,它给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是同时也带来挑战。

从文化方面看。文化的发展有“趋同”之势,但是这种趋同并非对每种文化都是平等的,往往表现为弱势文化受到强势文化的激烈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加强地方文化特色,增加城市文化活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没有明确的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没有发展方向。就会显得被动,丧失竞争力。

4正确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城市中保护、更新和再开发三部分是不断变化、交替进行的。也是城市基本而持续的生长活动。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取得同一时代多样性和同一性的均衡,使城市能够协调共生。有机成长。片面鼓励新形式的开发而牺牲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或者过分强调保护旧建筑而牺牲城市的舒适性和创新性都是不应该的。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腾飞的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城市记忆的保留.许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更新中把原先的历史建筑和街区完全推倒重建.造成原来具有悠久历史并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逐渐失去了记忆。城市差异越来越少,面貌却越来越趋一致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需求从物质的层面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中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城市精神和传统文化延续的物质基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必然面临很多的困境。从过去的经验和国外成功的例子我们发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搞好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必须要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共同参与。政府通过立法、执法和行政的手段规范城市发展和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同时通过行政手段,以异地补偿等方式.使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项目达成经济上的良性运作。而专业人士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得到技术上的支撑。并保证保护工作严谨、细致地完成。同时。作为城市居住的主体。公众有权参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并且通过有效的组织手段监督政府和专家的作为,提供广泛意见。从当今的发展情况看,我们同样还{_}要广大房地产企业的责任感。也就是说,企业应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把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个性保持城市肌理作为判断一个项目是番成功的重要标准。只有当我们同时具备了政府的规范、专家的技术、公众的参与、开发商的责任,才能保证不因为发展中的失误而导致历史文化的缺失,在发展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的工作。

一个历史阶段城市风貌特征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一些城市或地区虽然不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产生和发展具有时代特色和风貌,从发展的观点看,这样的城市也具有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历史文化保护也应该具有发展观,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特征。比如在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诞生的深圳,虽然历史很短,但其规划理念、城市功能、空间形象和发展速度等,都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形势下新兴城市的时代特征。这样的城市在百年之后,有可能会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代表。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名城。

还有一些城市或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保留着各异的城市记忆,在历史文化保护中也应该以发展的观点。体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比如哈尔滨的花园街,虽然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建设的俄罗斯农庄式街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个多世纪的变迁中。原来的街区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殖民地时期建筑.还有解放前后修建供办公用的房屋.甚至一些解放后修建的具有苏联时期建筑风格的红砖房。这些建筑保留了各个发展时期历史的痕迹。再现了不同阶段的历史信息。在做规划的时候除了保留俄罗斯农庄式建筑。还应对其他时期的建筑都进行整治、保护,使各个阶段的风格都得以体现.保证地方记忆的完整延续和文化的多元性。

历史文化保护“主要是指对现有的美好的城市环境予以保护,但在保持其原有特点和规模的条件下,可以对它作些修改、重建或使其现代化。”由此可见,真正的保护本身就需要与发展相协调.它的目的并不是要重现已逝去的旧时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美好环境。避免具有吸引力的生活场所遭受不适当的改变和破坏,防止社会生活频繁、过度变迁,实现社会稳定和持续的发展。’所以说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应该以动态、全面的方式进行。做到以下几点。立足于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发展而尊重过去。

(1)积极动态的保护。历史保护规划应该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有机部分。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在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充分注意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维护并发扬城市的格局特色,而不该以消极、静态的方式把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仅仅看作是以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主的专项规划。

(2)全面复合性的保护。应该认识到历史文化保护不仅是城市中的一个文物古建的保护,还包括对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全面地分析城市的结构,找到值得保护的对象,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使潜在的经济效益得到发挥,从而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3)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一是指理论没有超前性,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城市发展:二是指理论对规划、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未能深入研究:三是规划与建设备行其是。一旦基础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必然导致保护规划与实际发展建设脱节。

篇3

关键词:城市文化;地铁文化;相互关系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精神之根,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则是活力和灵魂。打造先进的城市文化品牌,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城市文化沉淀成了一种精神,彰显着一个城市的魅力。随着1863年伦敦第一条地铁线路的开通,世界上已有39个国家和地区的135个城市建成了地铁,地铁和所在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除了快捷、舒适之外,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不仅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缩影,而且经过提炼、加工,使城市文化的特点更加明晰,提升了城市文化的层次和品位。

一、 地铁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体现城市文明,城市文化是地铁文化的源头,是地铁文化建设的依据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每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自身的文化建设,失去了文化内涵的底蕴,民族也会失去自身的特色。城市的地铁也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它蕴含城市的文化底蕴,体现城市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地铁文化的发展是以城市的地域文化为起点的。

首先,地铁文化的基本走向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城市,我们总可以寻找到有别于其他城市的东西,包括人文精神、风土人情、城市布局、建筑以及街道,我们可以从这个城市寻找到它的历史痕迹、发展过程和未来走向,可以说,城市文化与城市的历史渊源、社会变迁密切相关,体现了城市文明的基本脉络。美国的城市历史并不悠久,由于移民的关系,城市文化体现了多元化,不同宗教、不同风俗相互交融。而欧洲的城市历史悠久,文艺复兴的精神至今还影响着现代,每一个城市都非常注意保护悠久的文化,古朴、典雅成为城市文化的核心。作为城市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地铁,其文化也是如此。如东京地铁的建设在借鉴了西方地铁建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更多地体现了现代化大都市的面貌,利用空间充实各种各样的经营活动,出售各种生活用品。地铁文化建设在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突出了所在国家、城市、民族的文化特色。

其次,地铁文化建设一定是以城市文化为依据的,城市文化是地铁文化建设的依据和灵魂核心。离开了城市文化,地铁文化就无从谈起。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它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城市的灵魂,是文明的标志,是属于这个城市人群的完整价值体系。地铁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地铁文化是伴随地铁的出现产生的文明,这种文明从来没有离开城市文化的范畴。

第三,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浓缩和提炼。纵观发达国家较成熟的地铁文化建设,可以看出,在地铁文化建设中蕴含着浓郁的城市文化气息,是城市的文明的长卷。如伦敦地铁,各个车站体现了不同年代的建筑风格,从早期的砖石拱形结构,到后期的纯钢铁架构,再到现代的钢化玻璃站台,让人体会到英国一百多年地铁建筑发展史的巨大成就;巴黎的地铁每个地铁站设计独特,内部装饰各异,成为展示该国文化艺术的窗口;香港地铁是世界公认设备完善、自动化程度高、管理较好的地铁,它的自动售检票设备,由自动售票机、检票机、补票机和磁性车票、站台、中央计算机等组成,集计算机、自动控制、光电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这是高度发展的香港大都市文化的缩影,同时,一进入香港地铁站,映入眼帘的必然有各类广告。这些广告悬挂在上上下下的电动扶梯两旁,悬挂在月台前的“巨幅装”、“超大幅”的灯箱广告更加引人注目,这与香港人繁忙的工作节奏是相吻合的,香港的地铁,其实代表了香港的文化。

世界各国的地铁建设,都离不开本国文化的渊源,走入地铁就仿佛走入了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长廊,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可以选择从地铁文化开始,在那里一定可以找到凝炼的城市文化。

二、地铁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延伸和提升,它对城市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城市文化是从城市诞生之日起,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在各种文化融合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地铁文化是在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产生的。城市文化是地铁文化建设的基础。但相对于城市发展的速度来说,地铁文化的建设、形成和完善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城市文化的建设速度,而且地铁文化建设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多,可塑性强,可在短期内建成并产生效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尽管地铁文化是以城市文化为基础的,但同时也可以影响甚至是改变城市文化建设的方向。

首先,对一些历史不够悠久,文化特色不突出、特点不明显的城市,打造独特的地铁文化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的完善和发展。城市文化的形成是复杂的,需要文化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然而,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盲目地拆建、追求形象工程,致使城市的历史越来越被淡化,没有特色的城市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相对稳定发展的各个国家,短期内城市文化建设很难有较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地铁文化的营造,无疑是城市文化的一次整理、加工和提炼。

其次,对于一些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地铁文化可以延伸和提升城市文化,人们可以从地铁文化的建设中一斑窥全豹。好的地铁文化甚至会影响城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引领城市文化的走向。南京地铁的文化墙建设是成功的例证,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即使是没去过南京的人,看到相关报道也会明白,南京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而且南京正是通过下力气发掘历史文化精粹,使自己的城市更具文化魅力,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南京的地铁文化建设为南京的发展建设做出了贡献。在上海的地铁文化建设中,则让人们感受到大都市的发展气息,如上海地铁中的时尚壁画,使地铁建设温馨典雅,紧跟时代脚步,虽然上海地铁文化建设中也有历史发展的足迹,但从上海的地铁中不难看出,作为改革开发成绩卓越的大都市,上海将发展经济与世界接轨作为了城市发展的着眼点。所有去过莫斯科的人,对莫斯科的地铁都有极深刻的印象,它以其宏大的建筑风格和华美的风貌闻名世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正是基于建设地铁之初前苏联领导要提升城市文化的想法,莫斯科的地铁经过建筑师和艺术家的精心设计,以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题,用大理石和石英岩刻成浮雕,既展示了历史画卷,又显得富丽堂皇,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地下宫殿。

三、地铁文化会影响城市的布局和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密不可分

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城市将文化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塑造城市形象的主要途径。在谈及地铁文化时,我们不难看出,地铁文化与城市文化是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地铁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和经济发展。从世界上135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来看,地铁已成为了一个城市经济实力、人们生活水平及现代化、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

纵观城市的地铁建设,无论最初建设在繁华地带还是不发达地带,只要地铁建成以后,这一地带就会依据地铁文化的需要,立即成为商业开发、住宅建设等的黄金地带,地价上涨,发展迅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巴黎地铁有14条市内地铁线和4条覆盖范围更广的深层地铁线在巴黎及其近郊纵横交错,地铁站中设有“商业点”800家,专门成立一家名为“地铁营销”的公司,对这些地铁商业点进行统一管理,2003年净赚1300万欧元。这种“地下经济”,使地铁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韩国釜山地铁在不同的车站播放不同的大自然的声音提示人们车行的位置,这种独特的地铁文化无疑也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当人们到达海滨时,就会听到海浪的声音,提醒人们这是沿海地区,强化了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印象。由此可见,地铁文化对城市的布局和建设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在一个城市中每一段地铁都与地上的城市文化发展相融合,甚至是结合建设初期的城市文化,做出超前的设想,城市文化就会在地铁文化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特别是地铁定位了某一区域的文化特色后,城市在规划布局和发展中自然而然就会考虑到这一因素,因为长期的地铁文化的熏陶,会在人们的思维中形成定式,经过时间的积淀,会影响城市发展决策者的思想,进而围绕地铁文化去研究城市的发展和布局,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

应该看到,地铁最大的卖点是解构社会关系、重组社会因素、影响人的生活。地铁带来的是人流,人流大的地方土地升值,商业活跃,地铁既要考虑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地铁要把人带到商业区,必须考虑人的利益需求,因此,地铁文化的建设也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如果地铁文化定位准确,设计建设合理,将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帮助提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世界的地位,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

总之,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城市文化是地铁文化的基础。要提升城市精神,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地铁文化在建设中,就不能离开城市发展的历史,不能离开城市发展的方向,不能忽视城市大众对地铁文化的需要。只有合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地铁文化的潜力,在二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拓展地铁文化的延伸方向,城市文化的特点就会越来越明晰,凝结为城市精神,进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鸿雁.城市象形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童林旭.地下建筑学[M].山东:山东出版社,1994.

篇4

1.历史镇水元素专题研究

中国古代历史上,凡在水患泛滥之地曾出现大量镇水元素—铁牛,如河北邯郸渚河铁牛、山西蒲州黄河铁牛、湖北荆州镇江铁牛等等。铁牛能镇洪水的构想,据说源于兴风作浪的水中蛟龙惧铁,且按五行之说,牛属土,土又能制水。铁牛集二者于一身,故古人多用铁牛镇守江堤。有民间传说:大禹治水时,每治好一处,即铸一铁牛沉入水中,意在镇服水患。据传,河南陕县城北黄河边的铁牛,即为大禹所铸。后人相沿改置于江河之岸。同时在古代民俗观念中,又有青牛驱妖避邪之说,《太平广记》等都记有这种说法。按五行相克之理,“牛为土性,土能克水”,牛被认为具有避水神力。人们便用铁牛来代替犀的巫术功能,作为镇水的普遍形制。

2.鄂州历史文化简介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30′~115°05,北纬30°01′~30°36′。西接“九省通衢”的湖北省会武汉市,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市,北与黄冈地区隔江相望,南同咸宁地区濒湖毗邻。公元221年,吴王孙权在鄂县(今鄂州)建都,将鄂县改称武昌。鄂州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历史文化名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

3.鄂州凤凰文化专题研究

鄂州自古属荆楚,楚人崇凤,惯以凤鸟为图腾。鄂州历史上有着众多跟“凤凰”有关的历史传说,据《武昌县志》(清光绪十一年重修)载:“三国吴黄龙元年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吴主因凤凰见,筑台于此,招周瑜、鲁肃以定建都之计”,此台即今凤凰台;“明万历初,知县李友朋建塔”,即凤凰台塔,俗称东门塔,毁于20世纪70年代。相传鄂州古凤凰台周围有百余年合抱的大银杏树和金梧数株,林木浓荫蔽日,远观如烟云一般,故被人称之为“凤台烟树”,为鄂城八景之一。另有凤台桥位于凤凰台塔东南面,因凤凰台塔而得名。2002年9月,鄂州市在城东新建“凤凰广场”和“凤凰台”,再次体现了鄂州市独特的“凤凰”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

4.构成主义专题研究

构成主义是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西方文艺界产生的新思潮,在晚期的沙俄和早期的苏联它发展到鼎盛。俄国一批激进的左翼知识分子如马列维奇,康定斯基,维斯宁,李茨斯基等人饱含热情地探索属于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的艺术。他们将实体抽象到只有结构构架,省略掉一切装饰,从内向外地裸地表现纯粹的架构关系和时间维度,这样一来,构成主义作品便成为工业艺术和“艺术化的工程”。对于洋澜湖泵站改造工程,构成主义天生与工业结伴而生的性质使它成为水利景观的最好表现方式。

二、工程设计方案

1.基本构成方式的选取

经过现场勘查,我们一致认为,新建的办公楼和拟改扩建的泵房、防洪闸等所呈现出的面貌最能代表洋澜湖泵站的性质。洋澜湖泵站泵房、副厂房具备典型工业建筑特征,工业所呈现的应是功能主导形式,是实用主义的,也是简洁高效的,而防洪闸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支起控制房,悬吊闸门,所有的构件最为精简,缺少任何一处都会影响它的作用。我们就此提炼出框架的设计母题。

2.主泵房立面改造

主泵房立面现状洋澜湖泵站主泵房的内部功能的改造本文不进行赘述,主要对其外部建筑形象改造处理方面进行分析。目前主泵房存在以下需要改善的问题:外立面色彩系统上,现有的外墙色彩有绿色、红色、白色、普兰等,无法统一为和谐的色彩体系;外立面符号构成上,中国式的坡屋顶是很好的文化符号,但其屋顶部分的倒三角结构元素和它发生冲突,风格不匹配;特性反映上,现有外立面无法反映出水利建筑应有的特色,这点极需改善;辅助设施上,人行工作桥等辅助构筑物冷漠无亲和力。针对上面分析的问题,结合工程改造设计理念,洋澜湖电排站主泵房立面改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整个工程景观片区首入人们眼帘的景象。具体改造方案如下:

(1)保留原泵房的框架结构和中国式坡屋顶,结构框架再向上延伸2.8m,使之构架化,与办公楼的顶层,以及水闸遥相呼应,“构架”是此处工业景观布局的控制性要素;

(2)中国式坡屋顶原有的绿色琉璃瓦换为浅灰色哑光瓦片,原有墙面的白色贴面砖拆除,换成米黄色的贴面砖,或刷米黄色系的浅色涂料;

(3)泵房勒脚及人行工作桥等部分改为条石贴面,力图沉稳有力;原有大玻璃窗保留并使其落地,落地处加建花坛,增加立面的生机,同时粗糙的毛石和点缀其上的鲜花绿草提升环境的亲和力和温馨感。

3.办公楼设计

办公楼采用钢混框架结构,结构的表达采用外向型方式,突出结构本身的构成美学。设计方案上确定了一个开间20.7m,进深10.5m的钢混框架作为办公楼的结构载体。(20.7m的开间由4个开间9m的办公室和一个开间5.1m办公室组成)办公楼的设计方法采用构成主义建筑的手法。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至上,以空间和使用作为设计出发点,同时注重人的心理感受;

(2)从洋澜湖泵站这一工业特性的水利工程中提取元素,再将其融入办公建筑的外观中,北立面采用由大型涡轮机叶片衍生的遮阳片作为三楼会议室的外构件元素;由电力设施和水闸的混凝土构架特征衍生为建筑的结构,并在顶楼出来。南立面中由电力设施的金属网片衍生为栏杆和楼梯间的金属隔墙,这样一来,它们即有了实际的功能,又隐喻工业性,初步形成“工程景观”;

(3)为进一步强调办公楼的景观作用,大楼的结构为外露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不刷任何色彩,充分暴露混凝土本身的肌理,框架之间的填充外隔墙刷白色涂料或浅色面砖。

4.凤台桥改造

主泵房前的凤台桥应被纳入景观的整体布局,现有桥体外观陈旧,不能反映城市历史文化,也无法协调泵站的工程景观面貌。改造方案上采取整体优化,局部打造亮点。凤台桥改造设计方案

(1)栏杆结合鄂州的凤凰传统文化进行改造,赋予其文化标识性。中国文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凤”字逐渐形成了八种写法,由此出发初步考虑对桥体栏杆进行了改造。八种不同写法的“凤”字镌刻在石板上,石板间隔凤凰浮雕有节奏的重复,丰富的韵律感油然而生。人们在步行经过凤台桥时,不仅可欣赏对岸的泵房景观,更可一睹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

(2)由于桥的主体结构无法更改,因此设计在桥的四角修造四个“景观盒”式的桥头堡供行人赏玩,以此在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桥的景观功能。我们仍然从“凤凰文化”的角度出发,强化“凤台”主题,在桥头设置四个景观盒,使用图案和形体来直观的表现“凤凰文化”。四个桥头景观盒对应四个关于凤凰的景观主题-凤凰涅磐,百鸟朝凤,有凤来仪,凤鸣铿锵。

5.景观台设计

在真空泵房与防洪闸之间,有大片绿化用地,考虑结合“镇水元素”这一水利工程的文化特点,配合交通功能、景观功能来进行处理。将该处设置双层景观台,在上层景观台居主体轴线中部位置设置镇水神牛,即可寓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又可作为极具视觉冲击的景观元素。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旧城改造;园林绿化

一、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

旧城改造过程中,园林绿化问题十分突出。纵观全国多数城市的旧城改造,忽视园林绿化建设,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相对偏低、改造后的环境质量不高应当引起人们注意。按国家建设部的规定,旧城改造绿地率应大于25%。然而,从当前的情况看,多数旧城改造都未能达到这一指标。

二、改变绿化观念

造成旧城改造中忽视园林绿化建设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却是当今我国的城市在巨大的经济利益杠杆支配下天平的倾斜。对比新区建设,旧城改造的前期投资虽然巨大而日后的投资回报却不可限量;所以,这种“冒险”性质的“生意”使开发商不得不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最大的经济回报。建立正确和理性的城市更新与改造观念,转变社会群体对城市改造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是解决旧城改造中忽视园林绿化建设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至少可以强调两方面的内容来促进这种转变:

第一,应当树立整体、系统的观念。旧城是整个城市的一部分,它与整个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把旧城改造的某些方面与整个城市的关系割裂开来,按系统论的观点,系统中局部因素的性质是通过与整体的关系而被显现的。也就是说,局部因素通过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而深刻影响着系统整体。旧城改造的园林绿化水平上不去、环境质量差,这将对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产生无法补偿的影响,城市规划中的“木桶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环匝木桶中的一块木板低于其它木板时,整个桶中的水必将流失,这时,其它板块再高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旧城改造区环境的不良给城市造成的影响是不会因为其它区域有好的园林绿化环境而予以改变的,因此,我们应从城市整体的角度去看待旧城改造中园林绿化的建设问题。旧城改造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生活的综合效益,城市生活的多种功能同样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道路交通、人口规模、经济增长、用地性质、人文景观、空间形态、园林绿化……,均是系统中不可缺乏的因素。这里每一个因素质量的降低都会使系统整体的质量降低。当前,不少旧城区的改造一味追求较高的建筑容积率和占地率以求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道路的拓宽和打通以解决交通问题。而在此同时却对空间形态、行为心理、城市景观,特别对园林绿化等“软”的因素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改造的结果非但不能恢复旧城区往日的生机,相反,却使之缺乏活力,环境质量恶化。这方面的教训应该是深刻的。

第二,恰当地寻找和建立最佳“平衡点”的观念。建立城市生态环境体系,首当其冲必须建立城市绿色体系,旧城改造也不应例外。然而,旧城改造之所以困难也就在于开发中“经济利益”与“环境改造”之间巨大的矛盾。一味地追求高容积率显然不妥,但过于牺牲经济利益,单纯地追求很高的绿地指标,无疑也易于使旧城改造流产。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决策者、开发者、管理者、规划设计者都应依据所在城市的特殊性,找准切入点,恰当地寻求经济利益与环境改造之间的平衡点。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应该有这样的观念。否则,旧城改造中的园林绿化建设就失去了指导原则,极容易走入误区。

三、策略与方法

作为园林绿化建设这样一个旧城改造中的重要方面,的确应该在运作策略、建设机制、规划设计上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1、从决策管理层面上,政府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对旧城改造中的园林绿化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施以足够的建设力度,有几个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做:(1)应尽可能地利用旧城区内的各种有利与特殊的条件,开发各种集中型的环状、线状、片状的园林绿地。(2)在旧城改造规划与城市设计完成后,政府应将其中园林绿化方面的内容(如措施、做法、指标)变为开发建设中的法规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3)应对开发商的开发加以控制和引导,倡导他们在土地效益及园林绿化的结合上进行积极的探索。近年来,不少城市的政府部门都在努力对开发项目实施正确的引导,这是好的现象。但也有少数地方政府,非但不做上述方面的工作,反而将城市中最好的旧城黄金地段交给一些只顾发财的开发商去哄炒地皮或恣意开发,这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后果将不堪设想。

2、在开发与建设层面上,应根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以往的开发模式进行有机的改革。当前,旧城改造的各个方面都处于探索之中,很难说已形成较成熟较系统的、且有普适性的开发新模式或新机制。但有些方面的探索却是很有启示作用。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 竞争力 成长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满足单位对现在及未来的要求,经过招聘、选择、培训等形式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运用,从而保证单位的效益与人力资本发展的最大化,以实现最优绩效的全部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吸引、鼓励、开发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来提高企业的效益。即根据单位的需要,吸引优质人力资源,就新闻文化事业单位来说,比如:文笔较好,新闻敏锐度高,具有管理能力等人才,将这些资源保留在单位中,通过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最大潜能,以获取单位最大的利益。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本功能,在管理中有其独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管理内容上,以人为主,且在不断地变化,着重的是整体性的开发;在管理方式上,比较人性化,针对人力资源各自的特点进行开发与规划;在管理体制上,管理者作为单位的决策层,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

现代人力资源的内容涉及到:对人力资源的选拔、培训,建立激励机制,进行绩效考核,福利待遇等各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围绕如何更加充分地开发人力资源来进行的。主要目标包括:(1)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源在自然状态下只能发挥不到30%的能力,若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能力可以发挥超过80%。正因为此,企业要实现其目标,主要手段就包括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但是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单位的成长空间、个人在企业中的发展机会、工资待遇及人际关系等影响。就新闻文化企事业单位来说,员工对新闻文化事业是否热爱,是否会得到领导的重要,企事业单位中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否适应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单位相关的领导要调整这些因素,尽力协调各种因素,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从而实现单位的效益。(2)增大单位人力资本的存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是单位拥有的三大资源。物力和财力资源价值的实施是通过与人力资源相结合产生的,价值的高低受到单位中人力资本的数量,使用程度及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增大人力资本的存储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3)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在对企业的管理中,使人力资源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单位的协调,出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最终实现单位效益的最大化。

2.人力资源与新闻文化单位的关系

2.1 成为单位成功的必然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降低投入的成本及满足单位员工的需要,来帮助单位实现战略目标。人力资源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是一种长期的财富,可以提高单位的竞争优势。二战后,日本、德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力资源的优势[1]。任何单位要想成功,最根本的是拥有高素质的管理者和员工。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物力资源,相比于人力资本,竞争优势在不断降低。人力资源在单位资源结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力资源的创造力在单位成长中的贡献越来越明显,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逐步成为了现代管理的核心任务。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可以使单位在越来越明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提高单位的竞争实力

现代,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使得新闻文化企事业单位不能有丝毫的松懈,竞争的优势不在单单局限于投入的成本低或者是提供的服务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开发出单位独特的优势,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要实现这些目标,单位必须倚仗具有极强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力资源,这些人力资源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质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可以这么说,要从根本上提高单位的竞争优势,必须重视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资本的开发[2]。假如没有人力资源的开发,单位要想有核心的竞争力,几乎是不可能的,单位的竞争优势也无从谈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单位成败的因素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但是人力资源的所有特性不一定都会促进单位竞争力的提升,人力资源具有的能力只有被认可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转化为单位的竞争优势。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为单位形成核心竞争力,并促进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3 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当一个单位发展比较平稳,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时,就表示该单位各方面处于和谐、协调的状态,这样的内聚力可以使单位发达,更快的进步。在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进行研究时,往往对其硬功能进行了强化,而忽视了它的软功能。硬功能包括:对员工的招聘、报酬、晋升及培训等,各个单位由于这些是组织运转正常的保证,所以一般都比较重视。但是对于软功能,如:和员工进行沟通、协调员工间或者员工与领导间的矛盾等,许多单位就容易忽视[3]。实际上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平和了组织正常运转中的各种矛盾,如单位正常运转,说明该单位具有较好的内聚力和向心力。这种软功能的加强同样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甚至是最主要的。有学者指出:单位内部的协调系统包括正面进行调解,倾听,管理员工心中的不满及抱怨,他对协调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如果单位相关部门充分地重视正向调解的作用,通过倾听和沟通消除互相的矛盾,单位内部的协调系统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状态。对于一个充满和谐,又具有内聚力和向心力的单位来说,肯定能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员工的贡献给予必要的奖励,对于员工来说,如果他的心情愉快,积极主动性必然提高,相应的,可以为单位创造更多的财富。

2.4 建立内部品牌

单位内部品牌建设的过程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修养,使员工遵守社会道德,并关心社会疾苦,对工作投入更大的热情。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促进了内部品牌的建设。许多企事业单位往往忽视内部品牌的建设,而在广告投入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导致失败的结局。如果单位员工的操守存在问题,单位无论如何是不会进步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能为企业建立品牌的工具,以帮助单位提升竞争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对于新闻文化企事业单位来说,作为社会的风向标,更应该通过建立并维护内部的品牌,成为整个社会建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先锋军。

3.如何加强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

3.1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文化建设

单位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是企业的文化建设,这种文化是在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及处事原则,并且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必备的管理方式。一个单位的价值观、文化等决定了这个单位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员工的质量[4]。以人性化管理为中心的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具有的思维方式及处事方式进行规范,并对其的不良习惯不断进行更正,以实现单位的价值。单位的文化体现了单位的发展思路,同时也必然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不仅在工作上得到的经济利益有所要求,而且对心理上,比如工作环境、同事间的关系等方面也有要求。为了满足员工在心理和物质上的要求,在文化建设中应综合考虑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共同作用,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来激励员工,比如说,定期去文化名胜地参观学习,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事业部门的不同发展策略进行定期考察交流,出去旅游等。经过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熏陶,加强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奉献的工作态度。通过单位相关部门与员工进行交心,使得员工有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单位的凝聚力,以保持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2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管理者的素质对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影响巨大。管理者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有创新思维,并且善于学习,具有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能力。管理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管理者确保政策制度的实施,并维护企业的人事制度,保持该制度的连续性,以促进单位更好的壮大。

参考文献:

[1]许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中对人力资源的战略性管理[J].管理方略,2003

[2]张忠广.人力资源:企业发展的源泉[J].企业文化,2002.5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问题

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信息。无论哪种管理活动,都需要涉及到信息处理环节。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建筑行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且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较多的问题。借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工作,就不会再受到地理位置、时间以及气候条件的限制,方便了管理,在工作效率得以提升的同时,人为方面的失误也得以减少。

一、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三:第一,涉及的范围广,工作量繁重。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而言,有较为繁杂的工作内容。对于生产管理而言,在建造建筑物时,需要耗费一定的物资,并且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不仅如此,还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工作较为繁杂;第二,建筑工程管理具有较强的制约性[1]。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执行工作程序,进而保证其工作管理的有序性,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第三,具有较大的信息流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为基本的资源就是信息。也可以说,建筑工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涉及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以及信息传递,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融入数字化的管理理念,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时也是其顺应时展趋势的表现。

二、对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

(一)建筑企业没有充分了解信息化发展

在企业中,企业员工以及企业领导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导致在投入人力以及物力时较为薄弱。其片面的认为办公自动化就是所谓的企业信息化,使建筑工程信息化建筑进程受到制约。

(二)建筑工程信息化投入较高的成本,导致行业发展失去平衡

现阶段,国内的建筑行业信息化程度水平不一,有些企业甚至已经放弃了信息化的投入,而有的企业因引入信息化而获得较大的收益,此种现状阻碍了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发展[2]。

(三)在建筑工程信息化行业中相关标准规范尚未统一

在建筑领域,发达国家已经将完善的标准体系建立起来,对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因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企业各个部门间无法共享数据信息,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三、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制

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实现各部门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重要的影响[3]。为此,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完善各部门的功能配置,为其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不能采取逃避等消极的态度,而是应该顺应时展的趋势,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设备,从而为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第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要想提升其管理效果,就必须要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通过完善原有的建筑管理体制,将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入具体的规章之中,从而增强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将信息化管理提升日常管理工作的日程。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可以更加精确的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这主要是因为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将原有的人工管理转为数字管理,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实现建筑工程的预定目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建立建筑工程自己的网络平台[4]。建筑工程的管理部门需要组建一支专门的网络建设队伍,实现对网络平台的建立、维修等工作,保障网站建立的专业性与科学性;第二,对数据进行录入。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将在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数据录入网络之中,从而通过网络上的某种计算程序,对其进行记录和计算,从而实现数据的精准性和科学性;第三,加强网站的安全性。信息化的网络管理平台,其中会有很多员工、公司的机密,因此需要网站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通过设置防火墙等内容,增强对网站的维护,实现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安全管理。

(三)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人员是实现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升建筑工程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是非常严重的。为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人员的素养:第一,转变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首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认清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然后鼓励其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积极主动的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进而为其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并使其能够接受信息化的管理理念;第二,丰富专业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也在发生变化,需要相关部门能够为基层管理人员提供条件,促使其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避免知识的枯竭,使其能够跟上时展的脚步;第三,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建筑工程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必然需要引进计算机等先进的设备,这就要求基层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对计算机等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技能,从而使其能够正确使用设备,保证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5]。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是一项工序非常复杂的工作,施工单位要想提升其工作质量和水平,则必须要跟随时展的脚步,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通过完善建筑工程的规章制度、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式,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增强建筑工程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青山.浅析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房地产导刊,2014,(20):366-366.

[2]李娜,李明.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5):4319-4319.

[3]余代林.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5:87-88.

篇8

关键词:城市电网;供电规划;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TP7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电力工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技 术以及国防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动力资源。电力系统,尤其是城市市区规划设计的重点在于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较少的投资成本,有效的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城市市区电网是当前我国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要负荷所在,因此做好城市电网供电规划意义重大。

1城市电网供电现状分析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市区的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数量相对太少,而且现有的很多变电站机械设备比较陈旧。对于一些高层的民用建筑而言,城市市区很多位置的双回路电源一般难以保证,且供电的可靠性也相对较低;此外,城市电网的供电电容量也比较小,负荷的分配难以保持平衡性,其中l0kV的民用负荷线路经常处于一种满载的状态,再加上部分线路的长度过长,因此造成线路的损耗提高。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市区的架空线路多是10kV,不仅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还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市貌。对于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城市而言,虽然架空线路选择的也是10kV的电缆线路,但是因工业废水等的肆意排放严重侵蚀了电缆。除以上问题外,城市市区的电网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而且结构上的设计也不太合理,电能的质量和可靠性都比较差。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城市市区供电现状的分析,笔者就对城市电网供电规划中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2市区电网规划的负荷测算

所谓负荷预算,主要是指通过对城市电网供电及用电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出未来某段期限内的负荷增长趋势或者负荷程度。电力需求预算是当前我国电网规划的重要依据,它为电网的规划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信息数据,而且预算的精度高低将会对整个电网工程规划产生巨大的影响。实际上,电力需求预算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我国在该项技术上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而且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连贯性和系统性,以至于电网规划和建设的难度加大。从实践来看,市区电网规划的负荷测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产值单耗法

作为当前我国电量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产值单耗法主要适用于当前我国的三大产业用电量及市区的一些居民生活用电预算。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每年的产值单耗变化率,在充分的考虑行业的结构、技术进步、产品的结构变化以及电气化水平和节电潜力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先进的产值单耗,对城市市区的各行业产值单耗进行预算,再根据计算所得的高、中、低水平确定可能需电量。

(2)横向比较法

横向比较法主要是通过对与本国或者本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人口、产业结构、面积以及气象条件都非常相似的其他地区进行分析,再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实际用电情况,来预算将来某个时期的用电量。

(3)投入产出法

所谓投入产出法,主要是考虑到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用电。该方法重点在于分析、研究各个部门产品的实际生产和消费数量关系,并根据实际的投入和产出分析表进行预算。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和投入产出表,如果数据的积累不健全,且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少使用这些数据,那么用该方法去预算城市电网的用电量是不科学的。

(4)外推法

所谓外推法,就是指年平均增长率法,通过计算该时市区电网用电量的年平均增长率,来推算未来某段期限内的电网供电负荷增长情况。

(5)综合用电水平法

目前来看,综合用电水平法在城市电网规划预算中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也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城市负荷预算方法。该预算方法主要是根据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均综合用电量或用电水平,去推算出其负荷增长情况,最后将以上人均用电水平与近远期的规划人口规模相乘,即可得到未来某个时期内的城市市区用电负荷。

(6)负荷密度法

除以上外,还有一种负荷密度预算法,该方法首先要有城市市区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分析数据、经济发展目标和电力电网规划方向,将待预算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功能点,对每一个功能点分别利用负荷密度法预算,最终求和即可。

以上方法在城市市区电网供电的预算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们彼此之间不存在矛盾性,因此笔者建议同时可以选用其中的几个方法进行预算,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预算不准现象的发生。

3城市变电站的位置选择

从实践来看,城市变电站中的枢纽变电站比较重要,它汇集了各处电源向城市需用电地区进行供电,一般都建设在市区的边缘或者市区的郊外。区域变电站再将枢纽变电站传送的电力资源进行转送或者在降压后向邻近地区进行供电, 因此这种变电站多建立在城市外环位置。对于110kV与220kV的终端变电站而言,可以深入到城市的市区,并为所涉范围进行负荷供电。

根据变电站的自身特点,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变电站,也不管其建在城市哪个地理位置,一般都应当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当尽量的靠近需供电区域的负荷中心,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输电线路的投资及电能的损耗。第二,应尽可能的靠近道路旁边,这样有利于各种大型机电设备的运输以及输电线路的进出布置;第三,应当尽可能的避开易爆、易燃以及可能会造成严重污染的一些地区,同时还要注意对周围的环境及邻近的军事基地、飞机场以及导航台设施造成影响,尽可能的取得协商;第四,应当尽可能的远离那些通信设施和装置,以免因电网接地故障而造成的电位升高,很可能会对附近的各种通信设施产生一定的危险性和不良影响。实在是无法避开,则应当进行细致的计算和试验,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加强防护。第五,城市变电站选择时,还应当充分的考虑防洪和防震方面的要求和规定,以保证安全和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为宗旨。

4城市输电线路通道的预留

城市电网供电规划过程中,输电线路(主要是指高压走廊)的预留问题成为城市用地规划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而言,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市区架空高压线路,应当根据城市道路规划的要求,沿道路两旁的绿化带进行架设,架空线路边的导线建筑结构间距,一定要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的规定,同时还要充分的考虑风偏。输电线路通道高压架空进出线走廊应当尽可能的利用已有通道,输电线路顺直、短捷,尽量减少同道路、水渠以及铁路交叉。尽量避开沿山脊线的架设,避开易爆、易燃危险区域;新建设的架空线路走廊选址位置应尽量避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以免施工建设过程中对输电线路产生影响,或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应当避开发展区、休憩用地以及环境极易受到破坏的地区。城市电网供电规划,应当与该城市的总体规划相一致,而且在城市电网供电规划过程中应当明确的标出单塔、双塔以及三塔走廊的宽度,及时与本地的规划、供电以及建设部门进行协商,尽可能的将高压走廊用地的性质予以明确,使用地合法化,从而为日后的城市高压输电线路的架设奠定基础。

一般而言,城市电网供电系统中的高压走廊预留,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220KV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应当尽可能的架设于城市的区域,并在该地理区域上建设环网。

第二,110KV的架空线路也应当架设在城市的区域。对于那些已经设置在城市市区负荷中心的110KV变电站而言,该电网供电系统的进出架空线路应当尽可能的沿着城市主干道进行架设,避开商业区和居民区等人口较为密集且流动量比较大的地区。

第三,城市电网供电系统中的高压走廊预留时,应当注意不要对公用的通讯设施产生干扰。实践中为了降低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规划高压铁塔时所采用的是窄基钢杆,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占地,而且其美观度也不会受到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电网供电规划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因此应当充分的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的权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袁越, 朱晨, 李振杰, 孟建忠, 刘冯刚.城市电网生命线工程规划[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04).

[2]刘永泽.分析城市电网中供电规划的问题与应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01).

[3]朱连宏, 曹铜筛.城市电网规划建设及改造技术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

篇9

[关键词]交流需求分析;跨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2-0123-03

doi:10. 3969/j. issn.1671-5918. 2015. 02-062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商务活动的广泛展开,社会对能够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或其他涉外商务活动的,既精通英语又具有相关商务知识和基本跨文化沟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变化,我国已有多所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方向。2007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随后又批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商务英语研究硕士点。截至2012年5月,全国共有62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并于2012年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从目前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情况来看,由于各校的教育资源、办学经历等不同,其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情况,教学模式等差异甚大。商务英语专业不是简单的“商务+英语”,而是要以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开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的,能满足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为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体系。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优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使英语、商务、沟通和文化等不同类课程有效结合,实现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的适当调整,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理论基础,分析交流需求分析和跨文化两种理论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作用。

二、专业用途英语视角下的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的概念源于国外,主要被认为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认为,ESP并非是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而是一种现代英语的功能变体,是专门供特定的社会文化群体所使用的一种语言范围。它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Kennedy和Bolitho根据学习者的最终语言所用目的和语言环境的不同,把ESP分为学术用途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和职业用途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EAP的教学对象往往是教育机构中需要使用英语进行学习的学生;EOP所针对的则是在工作领域需要使用相关英语的学习者。在某种意义上,EOP涵盖了所有与工作相关的英语。他们还指出EOP的课程设置应该满足学习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需求。商务英语归为EOP。

与国外学者不同的是,我国的商务英语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所需的商务英语人才而引入的,王兴孙认为“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也就是已在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专业人才所学习或应用的专门用途英语。”孙湘生,龚艳霞认为国际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性综合体,是英语的一种重要功能变体,亦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内容除语言文学外,还涉及文化、经济、贸易和法律等诸多学科的一门应用性的边缘交叉学科”。

由此可见,在中西方不同的研究背景下,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商务英语的界定众说纷纭,但把商务英语看做专门用途英语( ESP)的一个分支是学界的普遍共识。因此,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的研究可以在ESP的理论框架下完成。

三、交流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

需求分析源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课程开发理念,是用来设计工业培训的一种分析工具,指通过就内省、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需求分析做出了详尽的论证,有的需求分析模型侧重于目标情境分析,有的侧重现状情景分析,有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需求分析。其中,Munby和Boswood等学者提出的需求分析模型则强调了交流在需求分析中的重要性。

Munby认为对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进行分析意义不大,他提出了交际能力需求模式( Communicative Need Processor,CNP),强调了语言用语交际的功能。他将目标情景中的交际活动进行细分,分析学习者的“交际需求”,确定“具体的交际目标”,将学习者的职业交流需要作为出发点,对学习者的交流目的、交流环境、交流手段、语言技巧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Boswood认为早期的ESP研究范式过分依赖文本分析,没有全面融入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强调应将特定话语社群成员之间的交际事件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中心,并建议不妨将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改称为Communicationfor Specific Purposes。他推出了旨在提高学习者交流能力(而非仅是语言能力)的交流需求分析模型,认为可以开展模拟、个案以及基于课题项目或任务的ESP教学活动。这种包括学习者的主观、客观信息,职业交流实践分析,书面交流分析和口头交流分析四部分的交流需求分析模型,不仅关注了国际商务交流过程中的“语言”,并且强调了“交流”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英语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学发源于美国,人们普遍把Hall的《无声的语言》的出版看作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跨文化商务沟通在跨文化交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和时间概念理论以及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都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研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静态的,以国家为单位区分文化并用国家文化概念去解析人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交际行为,已经不能解释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商务沟通问题了。随着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交流与合作的增加,和企业向国际市场的拓展,文化冲突现象日益显著。于是,管理学者试图从管理角度分析跨文化管理失败的原因;跨文化沟通学者也试图以跨文化视角探索产生文化冲突的根源。但无论从国际商务的视角分析跨文化商务问题,或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研究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案例,已经不能够深入的剖析导致国际商务实践差异的深层文化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了。

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Iris Vamer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跨文化商务沟通)理论体系,建立了跨文化商务沟通概念模型。她指出跨文化商务交际“不仅仅是发生在商务环境下,而且是在交际过程中融人商务策略、目标和实际情况,而且通过文化、交际和商务三个要素相互作用所创造出的新环境。”她认为跨文化商务交际不是文化、沟通和商务的简单叠加,而是三者相互作用组成的一个新整体。她试图在这个全新的架构上来分析与解决在跨文化工作环境中的跨文化问题。

五、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观

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蓬勃发展,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变得日益紧迫,基于交流需求分析和跨文化两维视角来进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课程体系的构建有更全面的认识。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实施的桥梁。它指若干相互关联的课程组织或结构,它不是各门科目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统一整体,表现为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是ESP的一种,具有ESP研究领域共同的要素,如需求分析、大纲制定、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等。因此它依赖于需求分析。而交流需求分析可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大纲制定、课程设计、材料选择和开发及教和学的起点。课程设置要能够体现专业培养目标。所有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要调查分析商务英语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下要使用到的语言和典型情景,明确其交际需求,同时应了解学生在学习上所面临的困难和缺陷。这样才能够根据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中的需求与当前学习水平的差距,来确定应该在哪些方面对学生提供帮助和进行训练,进而设置相应的课程。交流需求分析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因此,交流需求分析理论对于作为ESP重要分支的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也做过一些探讨。付红霞和郝玫从实证的角度对社会和学生的交流需求做过分析,指出了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并指出学生和老师对学生需求认知方面的差异。而莫再树和张鹂则对涉外企业的真实英语交流用语进行了分析,包括口语交流和书面交流两个方面,指出了英语误用情况给企业造成的影响。曹德春指出了当前我国对外的商务交流需求不止停留在人际交流层面,还体现了跨文化组织沟通和跨文化公共关系等层面的高层次交流需求,并建议将跨文化商务交际确定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核心模块。

然而,交流需求分析仅关注了国际商务交流过程中的“语言”和“交流”两个因素,而忽视了跨文化因素的影响。Varner的跨文化商务沟通模型正好弥补了交流需求分析的这个缺陷。该理论认为国际商务人士必须同时掌握交流策略、跨文化策略和商业策略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997年,英国商务英语专家Nick Brieger在其“商务英语范畴”理论中指出,商务英语的核心内容,除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外,还包含了交际技能和文化背景。随着当前各项国际商务活动的迅猛发展,商务英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顺应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趋势,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注重作为ESP重要分支的商务英语的社会功能变体特征,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组织沟通能力和外部交流能力作为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建立中国对外经济往来的沟通桥梁,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商务英语教学就要围绕着商务能力、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来合理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只有大力提升学生的商务沟通(尤其是跨文化商务沟通)技能,才能实现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们成为具有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009年《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确定了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素养为构成商务英语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四个模块,明确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我国很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严明通过分析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预期主体角色,即认知主体、情感主体和行为主体,对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概念进行了多层面的解析。曹德春认为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正处于理论体系构建和专业内涵充实与调整阶段,可将跨文化商务交际作为核心来进行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建设。史兴松等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有必要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立体化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群,来培养合格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人才。同时他还认为,跨文化商务交际是商务英语研究的重要分支,是商务英语理论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上,我们要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强调英语语言技能在商务环境中运用的能力,加大力度建设提高学生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相关课程,努力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根据交流需求分析和跨文化理论优化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能使英语、商务、沟通和文化等不同类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接受全面英语技能训练的同时,拓宽并加深商务专业知识,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和策略,并最终具有较强的商务沟通能力及适应不同社会职业需要的从业能力。这对于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进行专业教材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参考文献:

[1]王兴孙.对国际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1997 (1):24-28.

[2]曹德春.学科交融与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05-107.

[3]付红霞,郝玫.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8(6).

[4]莫再树,张鹂.我国企业英语使用调查[A].王光林,彭青龙.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 ;工程建设;环境地质问题;地面沉降

所谓环境地质问题,是指由人类生产性、生活性活动对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由此对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危害。城市是现代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区域,也是未来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区域;城市环境地质状况,势必会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影响城市环境地质的因素众多、内容广泛;因此,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在人类的各项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活动中,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早的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意义重大。

1 城市规划、工程建设与环境地质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内城市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存在的可能引发环境地质问题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随着城市规划、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的增大,需要抽取大量的地下水来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过量的抽取地下水直接导致水位下降,可能引发严重的地面沉降问题;第二方面,城市规划、建设离不开公路、桥梁的建设,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放坡明挖基坑或者深路堑施工等操作,会进一步加大及引起边坡滑塌,造成不良的环境地质影响;第三个方面,地下暗挖工程引起地面塌陷或者建筑物失稳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可以说,城市规划、工程建设是引发当前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原因。

2 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引发环境地质问题的主要机理

2.1 地下水过度抽取引起的地面沉降的机理

不论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还是深基坑的开挖而导致的地下水位降低,原有地层中的含水细砂、粗砂砾及由含水层、隔水层组成的粘性土层地质结构会由于水分丧失而发表变化,最关键是的丧失了本应该存在于各层之间在水压作用产生的水力联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由于水力联系的丧失,土层颗粒之间的浮力消失,相对而言土层颗粒间的孔隙有效压力增加,长时间累积下及大面积作用的结果就是原有含水层本身会产生“压密”,而原有的隔水层会发生固结,这些问题最终表现为地面或者建筑物的沉降。

2.2 工程开挖基坑致边坡失稳、滑塌的机理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等其影响因素,同时也受到施工方法、程序及坡顶荷载等因素的影响。边坡之所以会出现失稳、滑塌,主要原因在于破坏了原有土体的受力平衡;即土体内部发生剪切作用形成所谓的“滑面”,导致土体沿着滑面失稳,出现滑塌。在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边坡临空面会不断的扩大、暴露出来,可能引起应力重分布与应力集中等效应,特别是对于岩体结构面的切割,很可能与斜坡面组成不稳定斜坡,导致失稳,较常见于泥岩、页岩岩体结构中。

2.3 地下暗挖工程导致地面发生塌陷的机理

地下暗挖工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岩土体被部分的掏空,导致上部地层失去原有力的支撑,同时随着开挖空间的不断扩大且向上发展,或者随着隧道工程的延伸呈线形向延长方向发展,地层发生移动或者变形,引发地面沉降或者塌陷。暗挖工程引发的地面变形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地面变形范围要明显大于地下开挖范围;第二个特征,开挖深度越大,到地面发生变形的时间越长,地面变形量越小且平缓均匀,但是变形面积较大;第三个特征,在较好地质条件下,地面变形可能不是很明显,只是出现少量的下沉或者地面裂缝,对地上建筑的影响不大。

3 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引发环境地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 地下水位降低致地面沉降问题的预防与防治

不论是施工致地下水位下降,还是过度抽取地下水所致,地下水位下降所造成的地面沉降后果都是极其严重的,最关键是的是危险大;有必要在城市规划、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预防和进行有效防治。第一,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供水角度,适当压缩地下水的开采量,科学、合理规划开采布局;第二,采取地下水轮流开采的方式,保证适中的开采频率,不过密开采、不过量开采;第三,实施开源节流措施,努力争取开辟新的水源地,加大处理后污水的再利用范围与力度;第四,对地下水位发生明显降低的施工场地,积极进行地下水回灌,减小与缓解地面沉降。

3.2 开挖基坑致边坡失稳、滑塌问题的预防与防治

对于放坡明挖、深路堑开挖工程中由于切割坡脚等造成的边坡失稳、滑塌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和进行有效防治。第一,在上部进行清方卸荷,在坡脚处打排桩、护坡桩、连续墙及各式锚杆,旨在保持边坡受力平衡,防止边坡滑塌;第二,选择合理坡形、坡度及平台位置进行施工;第三,对坡脚位置进行加固,进行防冲刷处理,在坡脚、坡顶等位置设置专门排水设施;第四,对边坡面进行封闭处理,防止雨水过度冲刷引发滑塌。

3.3 地下暗挖工程导致地面塌陷问题的预防与防治

针对城市区域的地下暗挖工程,第一要进行有效监控、预测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第二,对于浅埋洞室中由于覆盖层过薄而难以形成完整支撑环,有必要增加及时增加支护,同时注意加大支护设施的强度、刚度,最大限度降低地面下沉、塌陷可能;第三,严格控制地下暗挖工程爆破标准,保证开挖断面成型规格;第四,施工过程中,在水平面上进行分断交替开挖,垂直面上分层逐段阶梯式开挖;第五,对于围岩松动范围来说,应该按着隧道地板平面与地面呈45度角的开放式大三角或者倒梯形区域考虑,同时将其做为工程规划、设计和观测等的重要参考界限。

参考文献:

[1]陈永静,张春浩.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关键技术与问题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