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市场的前景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政服务市场的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家政服务 供求 行业发展
一、家政服务的潜在供求分析
从当前家政服务市场需求现状来看,经济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类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家庭成员工作繁忙,无暇打理家务活,需要请钟点工打扫家庭卫生,这部分家政服务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最大;二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独生子女无力承担老人的日常照料,需要聘请专业看护、保姆负责照料老人生活;三是家长对孩子的抚育投入越来越大,需要聘请月嫂、家庭教师给予孩子专业化的护理和教学辅导;四是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条件优越的家庭对家政服务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诸如健康咨询、家庭理财师、家庭营养师、家庭园艺等高层次服务项目的需求日益增大。由此可以看出,家政服务行业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
但是,家政从业人员供给却出现较大缺口,导致家政服务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家政服务行业工资水平、社会地位偏低,工作时间长,自由度受到限制,使得大部分就业者不会选择在这一行业就业;二是家政从业人员来源渠道单一,大部分人员为年龄超过40岁的家庭妇女,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落后、道德素质偏低、技能水平较差,只能从事传统的、低层次的家政服务项目;三是家政企业存在着招工难、员工稳定性差、专业培训不到位、内部管理混乱的问题,极易发生家政从业人员流失现象。同时,家政企业不重视高层次服务内容的开发,固守于传统的家庭清理打扫、装修搬运、家电维修、月嫂、保姆等项目,难以满足高端家政服务职业的市场需求。
二、经典案例解析
一站式高端家政服务企业――广州家事无忧
广州家事无忧家庭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家事无忧)为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的挂牌企业,是一家提供专业高端家政服务的供应商,旨在方便用户生活,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将虚拟家政服务变成有形套餐商品提供给用户线上线下预定,每一个订单输出服务都是标准化,以保证高端服务的品质。
在管理方面就是采用了员工化,统一招生、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统一持证、统一工作、统一管理、统一合同签约,让每一位家政服务人员直接享有底薪保障与合理的晋升机制,有效维护人员稳定性,防止优秀家政服务人员的人力流失;同时家政服务人员受到工作规章约束后,有利于提高家政服务的服务水平,让服务更高质,消费者更满意。
在运营方面就是采用了系统化,以互联网为基础,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制,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深度挖掘,可以使信息得到有效的集成,使得数据、订单的流转更为高效。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的客户、员工、服务过程、消耗、财务、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集成起来,共享信息和资源,同时利用相关数据分析寻找潜在的客户,有效地扩展了企业的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效能和质量,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家政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方面就是采用了细分化,根据家政服务行业社会需求变化,对行业进行重新的定位,细分市场,细化标准,与时俱进地制定服务标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把家政行业服务内容由简单的家庭服务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尚未出生的婴儿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每个年龄段都将成为家政行业的服务对象,让家政服务成为消费的新热潮。
在培训方面就是采用了定期化,引进国际先进培训体系,定期为每一位家政人员进行专业在岗培训,丰富的员工教育活动,不断完善持续提升服务技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服务团队,使得每一位家政人员都可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服务技能得到了广大消费者极度好评,为公司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口碑。
三、家政行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家政服务行业管理
为推动家政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各地方政府应当将家政服务业及其从业人员纳入到各级管理机构的规范管理范围中,借此来规范家政服务行业的管理。地方政府应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宏观管理,并要求有关部门肩负起相应的管理职责。同时地方政府应当对非政府组织和社区予以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建立专门的家政服务业监管委员会,并下设日常工作机构,对本地区全部的家政服务公司进行监管。监管委员会在开展工作时,应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依据,并满足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对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成功的经验进行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完善行业管理政策和标准,并建立家政服务人员信誉档案,认真受理客户的投诉,及时解决问题。此外,监管委员会可采取抽查、走访、定期检查等方式,加大对家政公司的管理力度,借此来督促他们提升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应对家政公司及其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给予保护。
(二)规范家政企业组织运作
家政企业的组织运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该行业的发展,为此应当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进和完善,可实行单一的员工制管理,以此来逐步取代现有的中介制,同时,将中介型的家政企业改造成以员工制管理的公司制企业,并在员工制管理的家政企业中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并健全严格、统一的规章制度,采取一体化的运作方式,即人员培训、推荐就业和员工管理一体化,通过这种管理模式的运用,能够使家政服务人员与客户之间直接的劳务关系转变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不但提高了家政服务人员与客户的协商地位,而且使原本并不稳定的雇佣关系变为相对稳定的正式劳动关系,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可以留住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家政服务人员,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建立家政服务供需网络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家政服务供需网络,该网络针对的主要群体为离退休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可由家政服务业监管委员会设立信息网络中心,建立包含求职者、从业者、用户及家政服务机构在内的电子档案系统,将这些人员的基本信息全部收入到系统当中,如基本情况、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有无家政服务工作经验、个人信誉如何、受到过的奖励和处罚情况等等。同时,系统中还应收录家政业的各类新闻、动态及监管情况,并以互联网为依托,随时将这部分信息在网络上公开,以便社会各界进行及时了解和监督,以此来促进家政服务水平的提升,为家政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拓展家政服务内容
从国内家政服务市场的总体情况上看,家政服务多以初级为主,随着人们对家政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给中高级家政服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契机。为此,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家政服务内容进行拓展,为家政服务产业化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家政服务公司可将目标放在新服务领域的开拓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家政服务范围进行扩大,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跨区域、跨省市,乃至跨国家的家政服务业务。此外,应对家政服务内容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家政服务公司可结合用户对服务内容的实际需要,以定制的方式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要求,这有助于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
(五)提高家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为了满足家政服务的潜在需求,并促进该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应当不断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大对家政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借此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随着各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家政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必须加强对家政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与家政服务工作有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次,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规定内容为依据,由此能够使更多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获得资格证书。再次,应做好对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由于家政归属于服务行业的范畴,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家政公司应将对从业人员的岗前教育、岗中管理和岗后考核作为重点内容来抓,帮助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该行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四、结论
总而言之,家政服务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在需求。为此,各地方要重视引导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加强家政服务行业企业规范化管理,并通过建立家政服务供需网络,有效应对当前家政服务市场供需失衡的现状。同时,家政服务行业还要根据市场对家政服务的新需求,不断拓展家政服务项目,提高家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从而全面提升家政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瑞辉.我国家政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中青家政”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陈钦,夏云建,黄泽峰.基于SWOT分析我国家政服务发展问题研究――以长乐市家政服务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6-77.
[3]贺景霖.中国城市家政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4(1):69-71.
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value chain business model, which can lock downstream customer resources through membership and value-added services, lock upstream resources of domestic workers through the company's operation, and ensure the steady growth of operating income by charging customer's membership fee, service charges and attendants management fees. It’s theoretical feasibility with some reference value. Although there are certain difficul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is business model which is real value of the existence can withstand the test from the market.
关键词: 老年人;家政服务;价值链;商业模式
Key words: old people;home service;value chain;business model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196-02
0引言
萍乡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2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约2万人。未来15年,萍乡市老年人还将以年均2%的速度持续增长,平均每年净增老年人口0.4万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更加突出。据统计,全市现有69所公办福利机构、21所民办福利机构,国有企业联办福利机构2所,共收养服务对象8053人,床位9600张,现有的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认真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保持家庭关系稳定和谐,促进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和谐共处,也有利于促进萍乡市相关行业发展和扩大再就业。
1市场需求
1.1 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带来的需求萍乡作为发展中城市,在主要解决温饱问题后,面临着全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家庭服务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普遍加快,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必然产生对家政服务的更多需求。
1.2 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带来的需求由于多年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等特点日益突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满足老人服务的需求也将成为社会问题。未来的萍乡市,一对年轻夫妻可能至少要照顾4个老人,有的要照顾6个甚至更多。而目前萍乡市家政服务业的养老服务,基本介于社会与家庭之间,诸如陪老、托老、陪护、钟点工等服务项目。今后,随着老龄人口数量增多和服务需求的细化,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照顾和精神慰藉,这其中蕴含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机会。
1.3 家政事业本身发展带来的需求家政作为一个事业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尚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如陪老、托老、陪护、钟点工等,特别作为发展中城市的萍乡,家政服务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政服务需要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发展和更高的层次提升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1.4 不同层次家政消费带来的需求据调查,萍乡市中、高收入阶层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身于自身事业当中,迫切需要优质的家政服务来为他们照顾老人、分担家务和教育孩子,这样可以构建一个高级家政消费团体。另外,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为家政服务的市场需求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消费能力,相当一部分市区居民已经有能力支付此类消费,这样可以构建一个大众的普通家政消费团体。
由此可见,萍乡市老年家政服务市场将随着客户群的增多而出现更多的商业契机,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目前该产业的发展现状怎样呢?据了解,与发达城市相比,萍乡对老年家政服务还很落后,而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收入日渐充裕,老年人的消费力将逐年增强,但这个诱人的市场却存在着太多的空白,老年人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还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满足,真正意义上的老龄产业还远未形成。老年人认为这是一个真空地带,应该大力发展;而商家却认为这里是雷区,不敢轻易涉足。商家的态度一方面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另一方面又让我们看到了萍乡市老年家政服务市场的前景。
2商业模式
2.1 价值链商业模式的思路基于以上对萍乡市老年人家政服务市场的需求分析,文章提出了家政服务价值链商业模式,主要思路如下:
2.1.1 以会员制和增值服务锁定下游客户资源客户在家政服务公司注册会员,客户只与家政服务公司打交道,签订家政服务合同。客户如对服务质量不满,家政服务公司则无条件更换服务员直到客户满意。新进服务员需经培训合格后才能为客户服务,以保证服务质量让客户接受。对于大规模使用服务员的客户来说,客户与家政服务公司合作,只需按时支付会员费即可解决管理上的难题。这样以来,家政服务公司对下游客户基本是锁定的,从而保证了下游客户资源。
2.1.2 以公司化运作锁定上游家政服务员资源据调查,萍乡市目前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基本上是自发的、松散的,大多数都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与客户形成合作关系,这种个体式的家政服务对于家政服务人员来说,存在诸多弊端,比如工作对象缺乏连续性、自身利益得不到保护、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等。家政服务公司将服务员变成了公司员工,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分配服务对象、按月发放工资福利,使服务员有了集体归属感。另外,家政服务公司能锁定下游客户,为服务员提供大量工作机会,规避了服务员的工作对象缺乏连续性的弊端。对于因客户原因,损害了家政服务人员的利益时,公司会以签订的合同为依据,为服务员进行维权,从而保护的服务员的权益。这样以来,家政服务员愿意加入公司,而不是选择个体经营。而从公司角度来说,公司能对上游的服务员资源进行锁定。
2.1.3 从偏远地区聘用服务员或从当地高校聘用在校大学生以降低运营成本,规避服务风险萍乡市周边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有大量家政服务员资源可以利用,一方面家政服务公司通过当地妇联筛选有一定条件的女服务员,公司、妇联与女服务员三方可签订合作协议;家政服务公司也可通过当地三所高校的共青团组织推荐利用业余时间、有兴趣从事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公司、共青团组织与大学生三方也可签订合作协议。与市区的服务员相比,从偏远地区聘用服务员或从当地高校聘用在校大学生,公司的运营成本会相对降低一些。一方面,由于当地妇联有途径了解和有办法约束所推荐的服务员,高校共青团组织也有途径了解和有办法约束所推荐大学生的情况,因而家政服务公司通过当地妇联和高校共青团组织也有途径了解和有办法约束所聘用的服务员,在向客户提供家政服务时,就会有针对性分派服务员进行对点服务,从而回避了服务风险。
2.1.4 收取客户的会员费、服务费和服务员的管理费来保证运营收入的稳步增长家政服务公司的运营收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取:①客户的会员费和服务费。首先,客户要成为公司会员需交纳一定的会员费;其次,客户在获得家政服务公司提供的服务时需定期按约定价格向公司缴纳服务费。②服务员的管理费。公司在支付服务员的工资时可按事先签订的协议扣除一定金额的管理费。当家政服务公司刚开展业务时,由于有大量新会员入会,公司能获得一笔会员费收入;当公司走向正轨后,客户定期缴纳的服务费和服务员定期缴纳的管理费是公司收入的一部分,这种收入模式能够保证家政服务公司运营收入的稳定增长。
2.2 价值链商业模式实施的困难实施这种商业模式,虽然从理论上能给家政服务公司带来持久稳定的收入,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具体如下:
2.2.1 客户方面在公司刚开展业务时,客户并不真正了解家政服务公司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机制,因而期望有大量的客户入会并非易事。
2.2.2 服务员方面如果采用个体式经营,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向家政服务公司定期缴纳的管理费,这种定期缴纳管理费的“付出”与从公司期待的“回报”是否划算是服务员忠诚公司的关键。
2.2.3 家政服务公司方面一方面,当地妇联和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公司聘用服务员的“下级机构”,虽然公司会给他们一定的利润分成,但并没有其他的约束机制,无法从机制上保证他们与公司的通力合作。另一方面,公司的收入来源于客户的会员费、服务费和服务员的管理费,支出途径有员工工资、相关部门的利润分成和公司的日常运转费用等,这两者之间的差额才是公司的利润。如何做到收支平衡,这是公司能否长久生存的基础。
3结论
传统的家政服务公司通常属于中介公司,是在服务需求方(客户)和服务供给方(服务员)之间提供中介服务,从客户方或服务员方收取一定的中介费用来作为收入来源。其弊端在于:一是价值提供单一,难以锁定客户和服务员,持续运营有一定困难;二是盈利模式单一,利润空间减小,生存日益困难。文章提出的价值链商业模式,既能通过会员制和增值服务锁定下游客户资源,又能通过公司化运作锁定上游家政服务员资源,还能通过收取客户的会员费、服务费和服务员的管理费来保证运营收入的稳步增长,理论上有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困难,但是这种商业模式是否有真正存在价值还取决于能否经受起市场的考验。
参考文献:
篇3
经过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的积极工作,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精心筹备。**巾帼家政服务中心首期家政培训班今天开班了。在此,我代表市妇联向培训班如期顺利开班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济南市妇联阳光大姐有限责任公司的培训老师、向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的同志莅临现场指导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参加这次创业培训的
各位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妇联组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实施巾帼创业就业工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始终坚持“上为党政分忧,下为妇女解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结合点上,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发展意识,在抓好“两大竞赛”活动的同时,相继开展多种培训,把提高培训质量作为我市下岗女工、农村失地及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关键。特别是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的成立,为大家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平台,我们首期培训班学员来自全市部分乡村,将通过短期培训服务于不同的岗位,对此,中心积极筹措资金,千方百计搞好服务,并从济南请来了资深培训师为大家培训,旨在给大家上岗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希望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努力学理论、学文化、学科技、学管理,提高就业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创业、就业的新观念,积极投身于创业与再就业的实践,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新岗位、新业绩、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下面,结合这次学习培训我讲几点意见:
一、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对家政服务职业的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为适应社会和家庭的需求,家政服务这一职业便应运而生。家政服务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同其他职业一样也是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的结果,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前景美好,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是一项德政工程。
当前和今后,我国对家政服务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加强、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者工作强度的加大,那些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的人,已无暇顾及家务劳动。二是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的养老方式仍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不少家庭的老年人需要陪护和照料,而且不仅仅是洗衣做饭,还需要进行保健和医疗护理。三是随着优生优育政策的实施,科学养育子女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需要在培养、教育和照顾子女方面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原来意义上的保姆,已不能满足需要,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新型的家政服务员。近年来,经济越发达地区,家政服务需求量越大,要求也相对较高。广东、深圳、大连、上海等地出现了具有大学学历甚至研究生学历的高级、特级家政服务员。1995年11月,国家劳动部规定家政服务员为新兴技术工种,并纳入国家职业鉴定序列。家政服务员这门新兴技术工种,必将以新型的、有一定质量的、规范化的服务,来代替旧的、传统的保姆。因此,我们的学员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正确看待家政服务业,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勇气,增强做一名优秀的家政服务员的信心和决心。
二、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家政服务知识技能
今天,大家能够坐在这里参加学习培训,很不容易。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确保这次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学习态度。一般人总认为家务活不用学,人人都会。事实并非如此。在家庭中无论是对家事管理,还是洗衣做饭,都包含着大量的知识技能。现在社会人们吃讲营养,穿讲漂亮,住讲宽敞,家庭中聘请家政服务员的目的是希望不断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对家政服务员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同志们只有努力学习,真正掌握管理家政服务的知识,学到为家庭生活服务的技能,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家政服务市场才具有竞争力。培训期间,要处理好家庭和学习的关系,排除各种干扰和影响,以饱满的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要坐得住,学得进,力争多学一些、学深一些、学透一些,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顺利通过结业考试,取得家政服务职业资格证书,为将来从事家政服务业打下良好基础。二要注意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家政服务职业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内容很多,学习任务很重,同志们要注意学习方法,上课要专心听讲,聚精会神记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克服畏难情绪,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坚持不懈。年轻的同志要帮助年纪大的同志,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要帮助文化程度低的同志,大家互帮互学,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三、加强管理,严守纪律,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有下岗女工,农村失地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悬殊较大,文化程度不一。不管哪种情况,我们都要认真遵守培训纪律,上课不能随便讲话,更不能随便进出,要尊重老师,服从管理。培训期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原则上不准请假。
篇4
关键词:兵团;家庭服务业;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9日
一、引言
家庭服务,是指以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家庭保洁、衣物洗涤、烹饪、家庭护理、婴幼儿看护等家庭日常生活事务为主要服务内容,由家庭服务经营者提供的营利活动,包括居家服务(保姆)、钟点工、计件工等。现代经济是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而家庭服务业在国内也被有识之士认为是“朝阳产业”,其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其兴旺发达的程度成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兵团已经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已成为兵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兵团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家庭服务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们收入的提高增强了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留守子女不断增多使家庭服务专业社会化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兵团家庭服务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研究兵团服务业发展对加快兵团城镇化建设,对扩大内需、解决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政府关于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文件及服务工程
2009年6月中旬,商务部等《关于实施“家政服务促就业”的通知》,表明家庭服务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优势,对失业人员进行安置就业,培训经费由财政部全额补助。
2009年7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尹蔚民在发展家庭服务行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上指出,要全力做好四项重点工作,全面推动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就业;提出要加快出台发展家庭服务业推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以便加强对地方发展家庭服务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发展家庭服务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机制,研究草拟发展家庭服务业带动就业工作的计划规划。
2010年9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上提出了发展家庭服务业的五项政策措施:加强统筹规划、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切实维护家庭服务人员合法权益、加大财税等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宏观的调控,政策的支持和法律对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保护等手段加强对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把控和扶持。
2009年起财政部、商务部、全国总工会组织实施了“家政服务工程”利用中央财政资金补助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家政网络中心建设和家政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至2011年已安排新疆三项补助资金2,200万元。2013年2月10日,新疆自治区成立家政服务协会标志着自治区家政服务上了一个新层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改变新疆家政服务业突出问题――“小、弱、散”。将新疆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家政服务与广大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家庭服务需求迅速接轨。
目前,新疆已建立了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处理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重大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中长期规划和重大产业政策等。
三、兵团家庭服务业发展前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担负着屯垦戍边和维稳的重任,是具有特殊体制的社会组织。目前,兵团已经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已成为兵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兵团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大向西开放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建设,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兵团推进城镇化建设使得现代服务业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以及形成多种服务相互融合的聚集效应,从而推动家庭服务业迅速扩张并加速专业化分工。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留守子女不断增多使家庭服务专业社会化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家庭服务业的前景广泛。
1、兵团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引发家庭服务社会化需求。我国居民对家庭服务需求激增,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对家庭服务需求激增,家庭服务业进入退猛发展阶段。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1,986元,超过国际惯例水平线。随着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家庭服务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人们收入的提高增强了居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兵团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3年上半年兵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2%;团场农工家庭人均现金收入3,141元,增长19.1%。
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60%上下,生活方式转变,国外生活方式的示范影响日趋强化,由此会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需求的扩张。兵团已谋划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的目标更加明确:“推进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六个城市建设发展和设市建镇工作进度,力争2013年城镇化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兵团从“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的跨越在提速。
兵团出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进城镇化行动计划》(2011-2014),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兵团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5%。因此,要把城镇与配套服务业一同规划、一同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建设质量就要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家庭服务业。随着居民生活的现代化以及家庭在子女教育、个人健康、居室环境、休闲形式、社交往来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对包括家务、照顾老少等方向的家庭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保障保姆和雇工权益体系的日渐完善、家庭服务市场巨大潜在市场将被开发。
2、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推进催生家庭服务社会化需求的迅速膨胀。2020年前我国将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2020年将达11.4%。2025年前后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新疆兵团现有人口261.37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46万人,占总人口的17.6%,高于全国14.3%的平均水平。预计到“十二五”末,新疆兵团老年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占总人口数量的20%左右,人口老龄化面临严峻形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推进,兵团对养老服务、病患陪护服务甚至社区服务、保姆服务等家庭服务的需求很可能出现更快速度的扩张。
3、家庭小型化的迅速发展推动家庭服务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张。相对于多代家庭或大规模家庭,小型化家庭特别是两代户家庭、一代户家庭很难通过成员之间的代际之间的互助来分担家务劳动实现家庭服务的自我提供。家庭小型化包括独生子女家庭、离婚家庭、单身家庭、未婚家庭、父母独居家庭和丁克家庭。此类家庭的增加会推动家庭服务业的需求扩张。
4、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形成大量的“四二一”家族激发家庭服务业市场需求的迅速释放。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有30余年的时间,按照婚姻生育周期2015年后2013年前我国四二一家族单元很可能加快增加。在四二一家族单元下,不仅物质负担重,而且精神负担和家庭服务负担很可能明显加重,从而导致家庭服务需求明显增加。
5、营养性疾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增加带来病患陪护等家庭服务需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速速转型正在不断形成对居民心理适应性的挑战。同时,社会竞争压力加大、消费水平提高,各种精神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和慢性病增加,不仅会导致对病患陪护、家庭保姆、家庭医生等家庭服务需求的迅速膨胀,还会对家庭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家庭服务业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建立较为完备的家庭服务业体系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要求,使家庭服务业成为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有利于扩大内需,增长就业,改善民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姜长云.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J].经济研究参考,2010.56.
篇5
关键词:老年人护理现状;社区服务;长期护理保险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它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走向的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性难题。众所周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处于发展的转型期。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愈发严重,而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存在巨大缺口。因此,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越发显现,而健康保险中,更为贴合老年人需求的长期护理保险也成为关注焦点。为研究养老与护理保险结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们对北京市老年人护理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主要选择回龙观社区、西王庄社区、清华大学老年社区等作为试点以及由中年人的视角侧面反映,聚焦护理问题,将如今老龄化问题剖分更加细化、具体。
一、现状
(一)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调查,患有心脑血管、“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导致行动不便以及病情严重需卧床陪护的老人比例占到45%;再者,60岁以上老年人,具有以上所述情况的比例占到55%,70岁以上老年人高达60%以上。这说明接近一半的老年人需要日常家政服务、病情照顾、全天候陪护等不同级别的护理服务,且护理服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需求增加、种类增多。此外,在调查老年人的过程中,需全天陪护的人群是接触不到的,故这部分数据低估了实际情况,实际比例定会上浮;从对中年人人群的调查中可看出,其家中老人需陪护的比例占到4%,也就是说对高级、全天护理的需求亦不容小觑。
(二)抵抗老年风险方式单一
由于老年风险使得老龄化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所以目前人们抵抗老年风险单一的方式根本难以使得老龄化状况好转。一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人群选择家人照顾的比例达到45%,自身照顾9%。此外,选择护理和敬老院、老年公寓的老年人近一半,且老年人选择的护理通常是家政服务,较少涉及全天候护理、病情照顾等较为专业的护理服务。而且,多数老人对养老公寓、敬老院的高昂费用、床位紧张、服务不专业等问题存在担忧。另一方面,对目前或者未来养老意向也从年龄层段上呈现出很大不同。50-60岁的老年人38%选择了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但70及以上的老年人较少选择养老机构,偏好护理服务,说明50-60岁的老年人更愿意接受西化的方式进行养老。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不愿意搬往老年公寓、敬老院居住的程度加深。与此相似的是30-50岁的中年人人群选择老年公寓方式照顾老人的比例只占7%,而31%选择了护理。由此可见,我国未来护理市场的前景是很好的。但是,当前有52%的意向倾向于家人照顾,这就反映出中国目前护理市场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只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服务水平才能开辟出一片天地。
(三)护理费用支出少影响小
我们所调查人群75%左右家庭收入中等,生活状况较为舒适,24%生活状况较为富足,并且82%的人群认为请护工的支出对于家庭正常生活没有较大影响。这说明,正常护理费用包括家政服务、护理等是足以承担的。另一方面,18%认为对于家庭支出影响较大的是由于家中有病人、或者卧床不能自理的老人(由4%的老人需卧床陪护的数据可以看到)导致护理费用高昂无法承担。那么,如果这部分费用能够由余下82%的人共同分担,就可达到分摊风险的效果。
(四)社区医疗服务不尽人意
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没有去过社区医疗站,并不了解卫生服务站的情况,而服务站的设立就是为了方便居民,但其普遍程度并不高。在接受过社区医疗服务站的服务的老年人群体中,对于其服务评价亦不高,超过一半都认为服务水平一般。这有违社区服务站建立的为大家服务的初衷,这是中国城市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社区是一个辅助养老便利的平台,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利用起来,这是很大的缺陷。
二、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还没有得到开发与满足,针对老年人护理现状,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养老机构方面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未来十年左右,养老机构的需求有较大的增长。但与此现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养老机构与设施严重匮乏,截止2013年第2季度,城乡养老机构中养老床位总计384.8万张,平均每千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2.24张。除数量严重不足以外,我国养老机构还存在结构不合理、护理质量不高、服务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当务之急,是政府应加大建设力度以增加养老机构的数量,根据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到2015年,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即养老床位总数约663万张。除了政府建设以外,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鼓励民间组织创办养老机构,解决现在民办养老机构当前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地方局限、护理人员匮乏等困难。要解决养老机构现在的难题,仅仅靠新建是不够的,在新建的同时,应加强对现有养老机构的管理,提高其床铺利用率及服务质量。
其次,据调查,27.7%的被调查者选择“护理人员素质令人堪忧”为养老状况不让人满意的最大原因,仅次于“儿女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因此,随着老年人年龄增长,身体状况和生活能力不断退化,对护理人员专业性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但目前,专业化程度不够,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却是困扰养老机构和老年人的普遍问题。老年人的照顾需要系统而细致的专业知识,然而现在的专业服务人员却极其匮乏。现在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多半是下岗职工经过简单的再培训之后便就职,在专业知识方面和个人素质方面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建议扩大专业护理学校的招生人数,养老机构与护校建立合作关系,将养老机构作为护校学生的实习以及未来工作的去处之一,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除此之外,在进行岗位培训时,应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且进行严格的考试,通过考试的人员才能上岗就职。并在培训课程中加入老年人心理学有关内容,防止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社区服务方面
据以上,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被大家接受度和认可度不高,所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服务质量是目前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需要。
首先,笔者建议,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建设。第一,为社区所有老年人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这样不仅方便管理,并且会记录老年人个人的病史,便于社区掌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并根据其病史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第二,应增加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工作人员人数,由于现阶段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人手紧缺,提供的服务种类有限,上门看病更是不现实。但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老人来说,由社区医护人员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需求较大。
再者,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与家政公司进行合作,提供上门照护服务。在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家庭都选择家庭养老,即由子女照顾老人的养老模式。并且因为时间分配上的问题,很多中年子女都渴望一种请护工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方式,而社区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那么,社区即可以与家政公司合作,在社区中建立社区家政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需要的日常护理服务,这样,既能保证子女白天工作繁忙时老人得到周照顾,又满足中国人传统的家庭式养老的需求。
此外,社区还应做好疾病的预防宣传工作,或者和体检机构合作,定期为自愿参加体检的老年人提供相应服务。
(三)保险公司方面
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面临的空账问题日趋严重,作为社会保障体系重要补充的商业保险应当把握机遇,着重开发新型的养老护理产品。传统的养老保险仅仅提供金钱给付,在护理人员紧缺、养老院费用昂贵的现在,单纯的金钱给付已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加的护理需求,即传统意义上的护理保险并不能切实的解决养老问题。因此,保险公司可以参考日本德国等国家的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传统养老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或社区中的家政公司相结合,开发一种以护理服务为给付的护理型养老保险。保险公司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家政服务公司形成合作模式,由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家政服务公司提供日常护理服务,即这些服务作为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金给付的一种方式,最终的医疗、护理费用由保险公司给付。此外,保险公司可抓住明年试点“以房养老”这一时机,加快研发与“以房养老”相结合的保险产品。如此一来,即解决了护理型养老保险不可避免的保费较高的问题,老年人在老有所居的条件下又能得到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11年12月16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2011〕60号.
作者简介:耿 榕(1993-),女,陕西西安人,本科学历,保险专业,从事养老保险方向的研究。
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居民消费 静态面板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24-02
一、引言
人口背景方面;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进步以及人均收入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年轻型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非常严峻。各年龄层人口增长速度方面,2005―201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加424.42万人,占全年总人口增加量的48.9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2.98%,比总人口年均增长高出约2.44个百分点。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来看,我国老龄化出现了未富先老、规模大、速度快、赡养负担重和二元结构明显的现象。根据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速来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将会超过4亿,其中7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1000万以上,人口老龄化系数高达35%。
经济背景方面,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过低,同时增长速度也非常慢。我国保持10%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近10年。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非常不合理,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居民消费一直比较低迷,消费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发展速度放缓、结构转型、动力转型的复杂转型发展过程。我们需要迫切分析出我国居民消费持续低迷的原因,因此,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消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文献综述
勒夫(Leff,1969){1}利用74个国家的跨国横截面数据,建立LEFF模型,研究了人口抚养比和储蓄率的关系。勒夫通过研究得出: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以及储蓄率,三者是负相关的,在社会中提高老年抚养比重和少儿抚养比重会增加居民消费。但是勒夫的研究方法忽略了不同国家的消费政策和消费理念不同,因此,勒夫的研究方法没有考虑各国的特定国情,实证分析存在非常大的缺陷。汪伟(2010){2}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1989―2006年间经济增长、人口老龄的关系及其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汪伟的研究得出经济增长有助于国内储蓄水平的提升,但人口老龄化对我储蓄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王宇鹏(2011){3}利用最优消费函数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他运用了2001―2008年各省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被解释变量是平均消费倾向,同时以实际利率、本期价格、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等作为解释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平均消费倾向影响效果不明显;老年抚养比与预期价格会促进平均消费倾向发展;实际支配收入、本期价格、利率会抑制平均消费倾向的提升。李仲生(2004){3}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会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发展。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家庭用品支出的消费会增加,但中国消费水平却没有增长反而逐渐降低。刘源(2013){5}利用1982―2012年30年的数据,在实证分析中使用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利率、老年抚养比等变量作为统计变量,通过检验得出各变量之间具有长期且稳定的协整关系。刘源同时又运用回归分析得出人均消费支出会促进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同时消费价格指数也会上升,利率和老年抚养比重的增长会抑制人均消费的增长。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不仅会抑制居民消费,而且还可能促进居民消费,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搞清楚这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三、经验分析
为了验证人口老龄化与我国消费的关系,本文拟采用中国2005―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平衡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分析,所选指标如下:
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率(cr)。描述我国消费状况的变量有很多,国内通用的做法是利用居民消费率来表示,本文也不例外。其具体由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计算得到。
主要解释变量:老年人口抚养比(edr)。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某一社会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采用百分数来表示,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它从经济学的角度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计算公式为:edr=(P65+/P15-64)*100%,其中P65+为65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P15-64为15至64岁人口数。
城镇老年人口抚养比(uedr)。包含各地区市和镇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农村老年人口抚养比(redr)。只涉及乡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控制变量:对外开放(open),计算时先对进出口总额按人民币汇率均价进行换算,然后与国内生产总值相除;人均实际GDP的对数(lnpgdp),人均实际GDP一般表示国内人均收入状况,取对数是保证不影响数据本质的情况下,让其变得线性化;经济转型(tran),由城镇非国有单位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比例表示;实际利率(r),由按时间加权的一年期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得到,如表1。
由表1可知,各变量不存在异常值,可以放心地进行模型估计。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估计结果如表2。
模型1是居民消费率关于所有控制变量的不考虑个体效应的OLS回归,模型2是加入了个体效应后的OLS分析,烧叨员瓤梢苑⑾值髡后的R方提升了36.6%(0.88-0.514),说明诸如风俗、文化、制度等不可测量因素解释了居民消费变动的36.6%,是影响居民消费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中国人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倡导勤俭节约,这在现实生活中便表现为多储蓄、少消费。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了表示人口老龄化的老年抚养比变量,结果表明老年人口抚养比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到来,无疑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压力,进而导致各个家庭缩减消费开支,加大储蓄或投资力度。为了充分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内在作用机制,我们还可以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分解为城镇人口老龄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并分别引入模型,即模型4和模型5,看看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城镇老年人口抚养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农村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不显著,表明在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促退机理中,城镇人口老龄化是主要缘由。不过无论是模型3,还是模型4,他们相比于模型2的调整后R方只提升了0.4%,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消费变动的解释力非常有限,一定程度上甚至不能算作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低下的原因。
另外,因为模型1没有考虑个体效应,之中所有控制变量的统计推断不可避免存在误差,所以本文以模型2至模型5的结果为准。对外开放与居民消费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证实了就目前而言,三驾马车中出口与消费格局失衡,未来应着手寻找两者之间合适的比例关系,共同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人均收入越高的群体,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往往偏低,消费欲望较弱,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模型中人均收入与居民消费的负相关关系正好印证了这一点,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经济转型在5%的水平上与居民消费呈现正相关关系,结合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投资和出口比重过大、内需疲软等现状,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堪忧,通过经济转型,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实际利率的作用与预期有所差别,模型表明其对居民消费并无显著影响。
四、主要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中国2005―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模型,对人口老龄化与我国消费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会抑制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其中城镇人口老龄化是主要原因,农村人口老龄化没有影响;(2)不管是人口老龄化,还是城镇人口老龄化,他们对居民消费的解释力度有限,属次要原因,相反,风俗、文化等因素才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之一;(3)对外开放和人均收入的提升都不利于我国消费水平增长,经济转型能促进居民消费扩张,实际利率则对我国居民消费无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人口老龄化增加对我国来说具有双重作用,利用的好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没利用好则会抑制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人口老龄化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政府应该大力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老年人群体的社会安全感,让老年人人群敢于去消费,从而促使我国消费结构转型,最终使我国的消费得到跳跃式的进步。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开发适合老年人用品,提高老年人专用品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一方面,引导企业多生产适合老年人使用的高质量产品,比如假牙、拐杖、助听器、老年专用手机等等,同时大力发展商业养老院。另一方面,提高老年人使用品的多样性。比如,企业在生产老年人食品时应该考虑到老年人体质的特殊性,注重食品搭配和食品营养,降低老年人食品中的脂肪含量等等。服装方面,老年人服装应使用舒适健康的优选面料(质量高对皮肤无伤害),多生产暖色系与颜色鲜艳的衣服来适用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打破老年人服装的常规,积极生产流行款式衣服,在舒适、美观的同时展现老年人的健康、向上,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
第二,全面提升我国老年人家政的服务质量,增强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增加导致社会“空巢老人家庭”的增多,同时,子女照料老人的能力和精力的有限,使全社会对老人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但是,目前我国家政市场的制度不够完善,相关法律也没有得到出台,导致我国老年家政服务市场上,老年人服务项目不够不全,价格变化也非常大;同时,我国老年人家政服务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政府应该大力规范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通过相关制度和规定来完善我国的家政管理体系,促使家政服务企业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态度、专业素质等),最终使得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
注释:
{1}Horioka, C.Y. and Wan, J. The Determinants of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 A Dynamic Pane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Data [J]. NBER Working Papers, 2006(7): 12-23.
{2}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季刊),2009,9(1):29-52.
{3}王宇鹏.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1(1):64-112.
{4}李仲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J].人民日报,2004.
{5}刘源,刘壮.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3):126-127..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篇7
关键词:老年公寓,养老,发展方向,资金,服务,入住,认识
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养老形势。2000年10月,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开始进入老年社会。不仅如此,我国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2%的速度攀升,老龄化来势凶猛。老龄化的来势凶猛,对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代际结构4:2:1的出现以及人口地域流动性的加强,家庭养老作用日益下降,难以适应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社会化养老已成为大势所趋。社会化养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住家养老加社区服务,另外一种形式是老年公寓养老。本文着重探讨老年公寓养老,对老年公寓养老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发展方向、资金保障、养老服务、人住方式、认识误区等加以分析与探索。
1 发展方向
老年公寓养老是一种老年人相对集中居住,以社会化服务为主的养老方式。从国外发展实践来看,老年公寓养老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一是服务型老年公寓养老,三是护理型老年公寓养老,四是大型老年综合体养老。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指在一个社区中,专门划出一幢楼或几幢楼供老年人相对集中居住,它的特点是:一是老年人居住采用住宅形式,住宅设施进行了无障碍设计;二是老年人生活自理,社区提供社会化服务,如老年人的购物以及必要的家务劳动都可由社区代为服务。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实际上采取的是居家养老加社会服务、个人自理加社区援助的养老形式,与住家养老加社区服务较为相似,不同的是老年人相对集中居住。服务型老年公寓养老也是老年人集中居住,但一般采取宿舍的形式。护理型老年公寓养老实际上基本等同于医院与护理院养老,主要为老年人生命中的特定阶段或者生活难以实现自理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大型养老综合体养老也是老年人集中居住,但规模较大,老年设施与老年服务齐全,从国外实践来看,大型养老综合体一般承纳老年人至少在千人以上,有的达上万人,而且整个社区主体为老年人。在大型养老综合体中,老年医院、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娱乐中心以及老年购物中心等较为齐全。美国的太阳城是最典型的养老综合体,我国目前缺乏大型老年综合体,截至目前,只有北京的太阳城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型老年综合体。
护理型老年公寓养老适应特定的老年人,在老年公寓养老发展中,属于相对固定的“恒量”。在另外三种老年公寓养老方式中,我国目前主要发展的是服务型老年公寓养老。笔者认为,我国今后应大力加强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以及大型老年综合体养老,尤其要加强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的发展。与服务型老年公寓养老相比,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有着更大的优势。
其一,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能够实现个人自理性与社区帮的有机结合。服务型老年公寓养老强化“他养”,老人自身的能动性较差。对于一个生活尚能自理的老年人来说,不仅应依靠“他养”,同样离不开“自养”。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强调“自养”与“他养”的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发挥老年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我们认为,就老年公寓养老来说,在老年人能够自理阶段,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是首选;在老年人自理比较困难阶段,服务型老年公寓养老是首选,在老年人生命特定阶段或者根本无法实现自理时,护理型老年公寓养老是首选。国外养老发展实践已经验证了这一点。根据美国老年公寓及护理业项目投资中心的调查表明,住进服务型公寓的美国公民平均年龄是85岁,大多数年龄段的老年人都选择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而且,独立型老年公寓模式还能够发展老年人互助养老、“养老储蓄”以及邻里互助养老。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大多是“年轻型老年人”,8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占老年人口的10%(见下表)。显然,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的发展空间要更大。
其二,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能实现开放性与封闭性的有机结合。服务型老年公寓类似福利院以及养老院,与社会隔离程度较高,封闭性较强,形成“孤岛”。而独立型老年公寓具有开放性,老年人聚集到一起,但并没有与社会其他部分截然分开。老年人与社会生活与社区环境,尤其与儿童接触频繁,这对于老年人克服孤独感、失落感,大有裨益。
其三,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能够实现公共性与私密性的有机结合。由于采用宿舍形式,服务型老年公寓私密性较差,由此引发的老年人之间纠纷在我国时有报道。独立型老年公寓采用住宅形式,老年人私密性方面有充分保障。而且由于相对集中居住,老年人能够参与社区为老年人组织的各种活动,公共性也有所保证。
我国目前主要发展的是服务型老年公寓养老,这造成了老年公寓养老发展的误区。一方面,大量的老年人需要老年公寓养老,有到老年公寓养老的意愿。据调查显示,在重庆市,经济属于中上等的老年人中,40%以上有到老年公寓养老的意愿;上海市的网上调查也显示,老年人希望社会化养老的比例达到64%。另一方面,许多老年人找不到合适的老年公寓。西方发达国家养老床位数约为老年人口总数的3.5%,而我国却仅为0.8%。从逻辑上分析,即使只有3%的老年人选择社会化养老,我国就应当至少有360万老年人人住老年公寓。但目前,我国各级老年公寓仅能人住120万人,而实际人住却只有70万人,老年公寓养老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让我进敬老院(服务型老年公寓)我不去,但如果让我进老年公寓(独立型老年公寓),我一定去”,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老年人的心声。
至于大型老年综合体养老,也不但具备了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的优势,另外,其更具规模效应,但其对用地以及人口规模有着一定的要求。随着我国郊区化的发展,一些大城市有条件也可以适当发展大型老年综合体养老。
2 资金保障
老年公寓养老对资金要求较高。其一,开发成本较高。老年公寓养老,尤其是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与大型老年综合体养老,它们的发展更多的涉及到建筑的增量问题,即新开发建设,开发成本极高。以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为例,首先,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需要配有无障碍设施的住宅,细部要求比一般住宅更高更多,建筑施工水平也高于其他一般住宅,因此住宅成本相对较高。其次,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还要配套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适宜老年人需要的特殊室内设施、附属设施和室外环境空间。再次,发展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还要处理好老年设施与社区其他设施的衔接问题。大型老年综合体养老对设施要求更高,所需前期投入更为巨大。北京太阳城仅前期投入就在8亿元以上。其二,运行成本较高。老年公寓建成后,相关设施的运行以及社区服务的展开,所需成本也较大。总而言之,老年公寓养老是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而同时,老年人群体又相对贫困,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这构成了高成本与低承受的矛盾。
笔者认为,老年公寓养老尽管是一种社会化养老,但更是一项公益事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尤其在开发建设环节,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国外,除非政府予以大力扶持,一般开发商不愿意趟老年公寓这个“浑水”。一些国家政府对老年公寓的开发建设的支持是全方位的,如在贷款方面大行方便,或者免收土地出让金、减免税费等,以调动开发商的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鼓励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按照“公益性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机制运行,走产业化道路。我国也是如此,尽管“银发产业”、“银发房产”的前景看好,炙手可热,但在现实的房地产开发中,却很少有开发商愿意涉猎这一领域,主要原因就是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因此,各级政府对开发商开发老年公寓,应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在批地、引资、拆迁、税收等方面,提供条件或给予政策上的引导与扶持,以降低成本。
在运行环节,老年公寓养老需要政府与社区的共同努力。其一,政府对老年公寓社区服务应当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对社区服务产业在税收、贷款方面也应予以一定的政策扶持。其二,老年公寓的社区服务应走产业化、市场化道路,赢利后抽出一定比例补贴养老服务。其三,老年公寓所在社区应通过募捐、第三组织以及公共参与等途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
3 养老服务
老年公寓养老,尤其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与大型老年综合体养老,对养老服务要求较高。老年人对日常服务要求比年轻人高的多,不仅需要日常生活服务,如做饭、采购、料理家务、饮食起居咨询等服务,同时也需要游览、精神慰藉、家庭护理、娱乐以及康复治疗等更高层面的服务。而目前,我国老年服务事业发展迟缓,专业人员缺乏,既有的老年服务工作许多都由农村打工者以及下岗女工承担。老年公寓养老的发展,尤其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与大型养老综合体养老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性、职业人员,显然专业人员的匮乏已经制约了我国老年公寓的发展,成为老年公寓养老的发展的制约瓶颈。下文中的北京市家政服务人员文化程度调查表,就反映了我国从事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的低下(由于我国目前养老服务基本上隶属于家政服务范畴,家政服务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从事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
从上表可见,在北京市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中,初中毕业以下文化程度占从业人员比例高达84.5%,文化程度决定技能水平,由此可见北京市家政服务人员的文化程度与技能水平极为低下。另据调查,北京94.6%的被调查者对家政服务质量不满,85.3%的被调查者对家政公司管理者及服务员态度不满意,这在另一侧面证实了我国目前从事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状况堪忧。
为此,笔者认为,大力推动老年公寓养老的发展,尤其大力推动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与大型老年综合体养老的发展,就必须走养老服务专业化的道路。其一,实行准入制度。当前我国应尽快出台老年服务的相关法规,规范服务市场,严格就业门槛,实行资格考试,从业人员通过考试后方可从事相关职业。其二,加强学校教育。随着我国养老形势的日益严峻,养老事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对老年服务专业人士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学校教育应契合社会形势的发展,加大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力度。其三,利用各种形式组织培训。如社区可以将下岗女工组织起来,集中培训。各职业学校也可以开辟这块阵地,从事培训,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以上方式,老年公寓养老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就能得以储备与保证。
4 入住方式
发展老年公寓养老意味着老年人居住格局的改变。这种居住格局改变如何与我国旧有居住格局进行接轨,是老年公寓养老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难题。我国目前大多数老年人已经拥有自己的住所,发展老年公寓养老,尤其发展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与大型养老综合体养老,意味着一部分老年人放弃原有的住所,到一个相对较新的环境中生活,如何将老年人进行空间移置,也就是说采用何种方式解决人住,对老年公寓养老的发展来讲,非常关键。
为此,笔者认为,老年人人住老年公寓问题的解决,当前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其一,房屋置换。目前,随着住房产权制度的改革,不少老年人已经取得了住房的部分产权,而住房二级市场的启动,又使得这部分住房可以上市交易,这为老年人人住老年公寓提供了一定的回旋余地。目前可以采取“以租换租”的形式——社区帮助老年人将原有住房出租,所得租金来支付老年人租住独立型老年公寓的费用;另外还可以采取“以旧换新”的形式——即老年人的现有住房与老年公寓的住房进行交换,如果老年人去世之后,收回公寓住宅再将原置换房折旧返还其子女。利用这些“差价养老”的方式,老年人不仅可以实现人住,还能为自己或后代提供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可谓一举两得。其二,“倒按揭”。在发达国家中,“倒按揭”是一种普遍的做法。退休后的老年夫妻买下或者用原有住宅交换老年公寓中的住宅后,与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一份合同,在相关机构评估公寓价值和测算人均寿命之后,银行与保险公司每月支付老年夫妻一定的生活费,直到其故世,届时,该住宅归银行等处置。这种“倒按揭”的做法实际上还含有人寿保险的意义。在我国老年公寓发展中,我们有条件的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总之,我们应当以广阔的视野探索老年人人住老年公寓问题。
我们要大力发展老年公寓养老,还必须设法把其同家庭养老结合起来。因为家庭养老的精神慰藉功能,是任何一种养老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在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以及大型养老综合体养老的发展中,我们可以使老年公寓养老与家庭养老有机整合,这主要通过户型设计得以实现。独立型老年公寓养老以及大型养老综合体养老实现老年人集中居住,但并不排斥一定比例的年轻人人住。因此,我们可以探索采取多种形式,实现老年人与年轻人合住。这其中,我们可以采取几代人合住一栋住宅,但彼此以上下层分隔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不住同一住宅,但对门或隔门为邻的形式;还可以采用连体式亲情户型(这种形式的特点在于利用一栋楼中同一层,设计一套一居室和一套二居室相邻,三居室与一居室为邻或三居室与两居室为邻),这种户型若即若离,子女与老人可以减少磨擦又便于互相照顾。通过以上方式,老年人既可以享受聚合之趣,又可以享受家庭之乐,一举两得。
5 认识误区
篇8
社区物业管理是油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与存续部分实现了分开分立和独立核算,按照集团公司关于社区改革的指导意见,社区物业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查字典网如何实现社会化、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成为油田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结合油田社区物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根据石化集团公司关于社区改革的指导意见,就今后社区物业管理的发展模式作一初步探讨。一、油田现行社区物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胜利油田地处盐碱荒滩,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由于油田生产的分散性和艰苦性,在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逐步形成了散布于百里油区的工业和物业布局。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油田职工住房都是企业自建、自管,并配套建设了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生活服务在内的企业办社会体系。1997年,胜利油田在借鉴国内外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将企业办社会部分整体剥离,在全油田范围内按区域划分先后成立了10个社区管理中心,油田物业管理在社区层面上实现了专业化。从近几年的运转情况看,社区成立以后,油田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目前已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从整体来说,现行社区物业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以专业化为基本取向的管理体制改革,使物业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占有了重要地位。原来油田的职工住房建设与管理以及教育卫生等,分散于各个二、三级单位,是作为生活后勤来对待的,只是生产的后勤保障,其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发展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性的自发状态。在许多人眼里,生活后勤是“养老院”,是“包袱”,是难以解脱的沉重负担。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职工住宅建设的迅猛发展,住房管理越来越成为油田各单位不得不认真重视的一个迫切问题。尤其是有些办社会负担重的单位,非经营性支出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到生存和发展。社区成立以后,把原来分散于各个单位的办社会部分集中起来,实行条块结合的矩阵式专业化管理模式,并在全局平衡的基础上保证社区运转的基本投入,一方面使主营单位能够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办好主营业务,另一方面,从社区本身来说,也第一次有了自己明确的管理范围、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原来分散于各单位的“副业”成为集中于社区的“主业”,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发展。在社区的努力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油田物业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物业管理从规模到内容都成为油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经济也成为油田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板块。
2、按区域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规划,促进了油田物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原来,由于各单位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分片建设,自成系统,所以油田物业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尤其是各单位之间的重复建设,不仅浪费了大量资金,而且造成大量人员隐性闲置。譬如:每个小区都建设独立的供热、供水、供电系统,不仅加大了投资,而且由于规划混乱,造成系统配套不完备,管理难度大,居民的水、电、气、暖供应得不到充分保障。社区成立后,能够从区域范围内统一考虑规划居民区内物业资源的配置,有利于减少重复建设和各种浪费。
3、社区物业基本形成了“建、管、修一体化”的格局,加快了油田住宅建设步伐。多年来,由于受“先生产、后生活”观念的影响,加上各单位对住宅建设投入不足、管理不善,油田职工住宅紧张的局面始终没能得到根本改变。由于受体制和机制的影响,有的单位住宅虽然建起来了,但在管理上不到位,水不通、灯不明、外排堵塞、路不平的现象时常发生,职工群众的意见很大。社区成立以后,住宅建、管、修的责任主体明确了,加上近几年房改政策的贯彻实施,油田住宅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建成一片、配套一片、使用一片,大大提高了住宅的使用效率。在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各社区还加大了对老区配套系统更新改造的力度,目前1990年以前住宅楼内的水、电、暖系统已基本改造完毕,老区其他生活配套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比较彻底的改造,旧区呈现出了新的容颜。由于实行“建、管、修”一体化,近几年油田住宅小区建设和改造已逐步引入了小区规划的理念,更加讲求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建筑布局的合理性,小区绿化工作也得到加强,使广大居民享受到了现代化的建筑气息。
4、社区物业管理的专业化,使社区管理和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胜利油田的物业管理由于工矿企业的特殊性质,从一开始就是把提高对居民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放在第一位的。社区成立以后,各物业公司以“居民是亲人,服务是天职”为宗旨,狠抓了小区绿化、环卫保洁、治安巡逻等各项工作,并深入推行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SE管理体系,物业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狠抓了“440”服务承诺落实,从接听用户报修电话开始,对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经过、记录、收费情况等进行了规范,充分 体现了“440”的“事事灵”和“时时灵”的特点,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由于对社区物业管理的考核办法是将居民满意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并将这一指标与工资奖金直接挂钩,所以各物业公司都在提高居民满意率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服务态度改善了,服务范围拓宽了,社区居民得到了更加便捷和优质的服务。
5、服务与创收相结合,使物业管理成为油田经济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油田社区是企业社区,最终要走向社会独立生存,而且这种改革步伐正在显著加快,因此必须坚持优质服务开拓市场增加创收,增加创收补贴管理服务经费不足。目前,社区物业管理的经济运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节支。积极推进小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进程,在社区与物业公司之间、物业公司与物业站之间、物业站与各专业队之间形成了明确的甲乙方关系,依靠市场机制促进内部挖潜,降本增效,辅之以其他方面的挖潜增效措施,物业管理费用大幅度降低。二是创收。随着油田职工福利逐步货币化,社区物业公司充分发挥贴近职工、贴近生活和自己拥有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商点优势,普遍加大了创收力度,在拓宽创收渠道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些物业公司在转变思想观念上先人一步,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市场化发展积蓄了后劲。
二、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油田社区物业管理虽然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尤其是油田是一个独立的工矿企业,物业管理长期带有行政计划的色彩,在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油田社区点多面广,布局分散,很难形成规模优势。油田社区是围绕资源开发而相应发展起来的,普遍存在“先有矿区、后有社区”的状况,布局分散,规划落后,生活基础设施与生产设施混在一起,加上多数区域没有城市作为依托,管理难度很大,发展前景不好。目前油田10个社区分布于山东省的东营、滨州、济南、德州、淄博五个市地,居住小区更是七零八落。物业公司管理范围从不足25万平方米到250万平方米,大小不一,实力很不均衡。部分居民小区偏离城市或乡镇,随着资源的日益消耗,发展前途十分渺茫。点多面广、布局分散,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投入大,效果差。虽然总体投入比较高,但分散到各个点上又明显不足。各居民区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功能不配套的问题,影响到物业管理的商品化。二是用人多,人工成本高。同外部物业管理公司相比,用工成本高出1倍以上。在物业管理的初期发展阶段,很难实现物业管理公司的自立生存。
2、物业管理起步晚,许多方面还不完善。胜利油田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末期才开始引入物业管理,至今只有五年的时间。虽然物业管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从总体上讲还刚刚起步,物业管理多是低标准收费、低水平服务,规模小,效益差,物业公司的亏损面比较大。同时,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市场竞争不规范,也使物业管理难度大、水平低,与居民的需求形成较大的反差。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物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但由于油田作为一个独立的工矿区情况比较特殊,所以如何执行国家关于物业管理的政策法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实践。
3、物业管理中还没有形成全面的竞争机制。各社区物业公司都是从原来主营单位后勤服务系统中分离出来重组改造而成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为内部职工家属和企业生产服务,服务的内容、对象和运行机制并没发生很大变化。油田重组改制后,社区系统由存续公司管理,作为一种转型过程中的过渡体制,目前行政计划依然留有很大的比重。从总体上看,油田社区物业管理依然停留在行政福利型阶段,没有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物业公司既缺乏业务开拓的积极性,又没有多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社区与社区之间,物业公司之间,从根本上说吃的还是“大锅饭”。物业公司之间相对封闭,没有产生真正的竞争,管理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很大。
4、职工家属的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油田职工的住房、生活服务等基本上是由企业负担,职工很少交钱或不交钱。受此影响,职工思想上形成了很强的福利观念,对物业管理中的收费行为不理解,甚至采取抵制态度。有些职工虽对实施物业管理的优越性已基本认同,但对“花钱买服务,花钱买享受”,还是不能像购买其他商品一样以平静的态度来对待。客观地说,这既是一个观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策问题。如果不能适当提高职工工资,变福利型的“暗补”为消费型的“明补”,使职工能够在不减少收入的情况下承受物业消费,那么真正意义上的物业管理就难以实现。
5、物业建设和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投入产出机制。目前社区物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油田的补贴,补贴总额比较大。今后油田给予物业管理的补贴会越来越少,投入不足将成为物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矛盾。现在物业管理除单位交费外,基本上实行的是对居民低收费,且收费到位率比较低,物业管理收费连基本的损耗都抵消不了,更难说有什么利润了。另外,从油田物业总体状况看,普遍存在着建成时间长、设施不完善、配套不完备的问题,必须边修补、边管理、边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资金渠道来保证。如何实现物业建设管理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是今后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6、油田内部物业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造成了物业管理单位的效益流失。目前油田内部的水、电、气、暖设施布局,是从全油田整体效益角度出发形成的。尤其是在物业管理方面,通过社区成立后几年来的调整改造,物业资源的配置已经比较优化。但受局部利益的驱动,有些内部单位从缓解本单位减员压力等问题考虑,又在社区的水、电、气、暖系统之外,自办供水、供暖系统,其他物业管理项目也排斥社区,使社区的工作量和服务市场萎缩,社区物业运行效率降低,物业管理的范围缩小,造成了显著的效益流失。今后随着上市和存续部分的彻底分开,这种现象恐怕会进一步加剧。
7、油地关系中一些磨擦和问题制约了物业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油田职工住宅小区和地方城乡杂处,工农杂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油地关系不时出现一些磨擦和问题,这种现象在社区表现尤甚。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和有些人员对社区施工、收费等提出各种条件和限制,给物业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很大影响。如社区为改变环境面貌,在居民小区内搞一些维修工程,往往会遭到周边地方势力的无端干扰和阻挠。整个油区建筑市场秩序极不规范,强要工程、漫天要价、强行装运沙石料等现象十分普遍。
8、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由于历史原因,油田物业管理人员大都是从原来各单位分离出来的后勤服务人员,职工年龄偏大,专业不对口,技术水平低,缺少应有的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目前物业管理队伍一是人员多,各物业公司普遍存在着超员现象;二是高素质的人才少,引进和培养的途径也很窄;三是隐性闲置的人员多,一方面有些岗位用了外雇工,一方面自己的职工却顶不上去。今后随着物业管理逐步走上正轨,如何提高物业管理队伍素质,并切实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
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油田近几年实行社区物业管理的实践充分证明,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的路子是走对了。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能力。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和物业管理自身的发展规律,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升物业价值和改善居住环境为根本出发点,努力促进物业管理方式由职工福利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经费来源由以单位支付为主向以住户缴纳为主转变;服务方式由内部封闭型向社会开放型转变,实现物业管理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
1、坚持企业化经营,服务与创收并重。物业管理是社区经济的主体。胜利油田的社区经济目前有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加强内部管理,搞好服务创收,努力减少油田的补贴;二是在零补贴后,通过管理和创收实现自立生存和发展。两个方面的核心都是创收,通过创收不断扩大经济规模,提高自立生存能力。多年来,油田物业管理一直是以服务为主体的,创收不是一个硬性的任务指标,社区基本上是靠油田的补贴来维持。随着油田补贴逐年减少和零补贴的即将到来,社区要自立生存,必须在创收上多做文章。除了在油田政策范围内提高收费水平、扩大收费范围以外,今后社区经营的重心要放在服务创收上。从形势发展看,现在已到了对油田物业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时候了。明确这一点,一方面可以促使物业管理公司以企业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经营行为,把服务创收与追求利润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二是可以引导各单位和广大居民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使其切实把物业管理作为一种商品来对待。当然,服务是创收的前提,物业管理公司的创收必须建立在为居民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基础之上。服务与创收并重,在搞好服务的前提下增加创收,不仅可以增强物业公司作为企业的自立生存能力,而且有利于全油田物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坚持市场化运作,引入竞争机制。市场化运作就是在培育建立内部物业管理市场的基础上,物业公司要通过招投标来取得物业管理项目的管理权。从物业管理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看,只有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上激烈的角逐和较量,将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外部压力,并将这种压力变成动力,才能激励各物业管理企业提高管理服务的水平和素质。这也是提高物业管理企业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市场竞争之中,企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抉择,企业内有追求经济效益的动力,外有搞不好就会被淘汰的压力,必将在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从油田实际情况看,实行市场化运作,引入竞争机制,也是物业管理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结果,未来3—5年,油田物业管理将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重新“洗牌”。现在各物业公司虽然都在搞服务、搞创收,但都封闭在各个区域,服务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与其生存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有的物业公司无形当中形成了一种惰性。只有引入竞争机制,才能给其以压力和动力,才能把那些经营不善、管理服务不到位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同时,各物业公司内部也要引入竞争机制,在物业管理公司与各专业队伍之间形成明确的甲乙方关系,明晰利益分配的程序和格局,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
3、坚持社会化服务,实现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物业管理公司作为一个经营性的公司,当然要强调营利性的经营活动,以及为业主提供各类有效服务的管理活动。但是,物业公司是一个以密集的人群(居民)及其相关建筑物业为管理对象的企业,其工作目标不能仅仅锁定在为业主提供服务、为自己营利上。尤其是油田的物业管理,本身就是社区下属的一项主要业务,更应把自身发展与社区思想、文化、环境、治安建设结合起来,在社会化服务上多做文章。这也是提高物业管理公司的知名度、树立过硬品牌的一条途径。物业管理集经营与管理于一体,也应当成为社区建设的主导思想。因为社区的职能是制定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设施、强化管理职能等,主要是着力于宣传组织、协调管理层面上的,而物业管理公司则拥有更多的资源来从事计划的实施。所以,社区建设要把物业公司作为主体骨干力量,物业公司要把社区建设作为主要内容、主要目标,两者携手共建,共同开创物业管理和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4、在政策扶持下,实现物业建设管理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物业管理是国家扶持发展的新兴行业,提高物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也是今后油田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油田物业管理目前还处于起步状态,作为一个独立的工矿区,物业管理又不得不承担大量的企业办社会职能,所以自立生存的能力很差。目前城市的物业管理发展很不平衡,相当一部分物业管理处于亏损状态。相比而言,油田的物业管理基础更差、难度更大,离开油田的政策支持,很难得到进一步发展。就油田物业管理承担的职能来说,大部分属于企业办社会的范畴,原来是作为一个包袱和负担来看的。所以,油田应尊重现实,加强对社区物业管理的政策扶持,使其尽快走上自立生存、自我发展的健康轨道。油田对社区物业管理的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规划方面的政策扶持。油田新上建设项目和进行住宅建设,要坚持统一规划的原则,尽量以现有社区为依托,把新上项目与社区基础设施改造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这样既可以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加快对社区现有基础设施的整治改造。②资金方面的政策扶持。一是保证社区物业管理的基础设施投入,如社区道路建设、主干管线更新改造等,必须由油田承担资金费用;二是承担企业办社会部分的资金费用,如社区治安管理、道路管理等,本身应是城市政府的职能,其费用需由油田来承担;三是给予社区以必要的费用补贴,在社区物业管理不可能短期内自立生存的情况下,油田给予费用补贴是必要的必须的,这样也有利于增强社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另外,油田社区物业管理还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资金方面的扶持。油田社区是地方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年来,油田每年上缴地方的上亿元城市建设维护费却很少用于油田社区建设。油田应争取地方政府对油田社区给予城建维护费返还政策,返还资金用于对油田社区进行整治改造,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②税收方面的政策扶持。油田物业管理应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搞好税务策划,争取地方政策对物业管理企业在税费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③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单位应协调好与地方政府土地、规划、城建、城管、环卫、司法等部门的关系,使其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尽可能多的政策倾斜,同时规范社区经济秩序,给物业管理造就一个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
四、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取向
根据上述思路和模式构想,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油田物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取向应该是:
1、在坚持区域化物业管理的基础上,对物业管理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油田社区是类似于地方政府行政区划的组织机构,在管理局管辖范围大,住宅区相对分散的情况下,这种管理体制是可行的。实践表明,实行区域化物业管理,可以提高油田住宅小区的整体管理水平,可以使物业管理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可以减轻主营单位和用户的经济负担,可以加速创建文明示范小区活动的开展,可以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实现油田的最大效益。所以,区域化管理的基本框架不能改变,而应将其作为油田社区物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加以坚持。但是,由于社区内部是由互不相属的行业组合而成的,而每个行业又都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实践证明把几个行业硬性合在一起运行效果也并不好,所以应对社区的物业管理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基本设想是物业管理系统可以组建多个独立的模拟法人企业,并使其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和能力,同时加大专业化重组的步伐,形成内部维修、绿化、环卫、治安等专业化队伍。物业管理公司和专业化队伍形成甲乙方关系,使社区物业管理在市场机制下,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供热系统要从社区当中分离出来,打破社区界限实行专业化管理,具体经济运行模式可以比照供水、供电系统来确定。另外,在社区内部整合的过程中,要坚持集中规划、集中建设、集中管理的原则,对一些边远的住宅小区逐步进行整体搬迁。
2、走“建管修一体化”之路,形成以建养业、以业促建的良性发展机制。随着油田取消实物性分房、实行货币化分配,住宅建设必须按房地产开发的模式运作。将商品房开发与物业管理相结合,实行“建管修一体化”,是油田物业管理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所谓“建管修一体化”,就是油田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根据职工住房需求集中进行商品住宅开发,按市场价格出售给职工,然后进行全面的物业收费管理。实行“建管修一体化”,一是有利于社区对住房建设和物业管理进行综合考虑,从效益最大化目标出发,对住宅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在减少建设投资、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为以后顺利开展物业管理、减少成本支出打下基础。二是有利于加强物业建设与物业管理的衔接,促进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业的健康发展,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优秀的物业建设是管理的基础,良好的物业管理是建设的延续。今后随着住房分配的货币化,居民对住房将有越来越高的需求,原来住房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重建轻管的思想以及谁建谁管权责不清、物业建设不利于管理、配套不完善、设施不齐全、接管验收把关不严等现象,将会越来越引起居民的不满。所以,实行“建管修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物业建管的衔接问题十分必要。三是可以通过商品性住宅开发,为物业管理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物业建设和管理是同一产业链上的两个环节,从全国情况看,房地产开发的利润率是比较高的,而物业管理却很容易形成亏损。油田作为一个独立的工矿区,实行“建管修一体化”,可以将房地产开发的利润转移到物业管理来使用,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社区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走“一业为主、多元经营”之路,拓宽收入渠道,弥补经费不足。胜利油田的社区物业管理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服务市场发育不成熟,物业管理收入不足,将是各物业管理公司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各物业管理公司在搞好服务创收的同时,必须坚持“一业为主,多元经营”,全方位地开辟创收渠道,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从社区物业管理的实际情况看,物业管理公司开展多元化经营具有广阔的市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油田物业大多数是职工住宅小区,开展以多种形式社区服务为主的多元经营大有可为。今后物业管理公司的多元经营应立足于培育发展主导产业,重点向以下行业拓展:①房地产开发业。在根据职工需求进行商品房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社区的土地、市场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性房地产开发。②家庭装饰服务业。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可成立一批小型装饰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服务。③家政服务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服务到家庭,也是物业管理水平提高一个表现。现在有的社区家政服务业已经起步,今后的重点在于引导居民的消费需求,真正组织起来。④养老服务业。目前油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而各方面都缺乏应有的准备。开展养老服务业即可以成为物业管理公司的创收手段,又能满足油田人口老龄化的需求。⑤商业餐饮服务业。围绕衣食住行开展商业和餐饮服务,既有可靠持久的市场,又能避免大的经营风险。⑥园林绿化施工。这方面除油田以外,社会上也有很大市场,且利润水平比较高。物业管理公司应在搞好内部施工和管理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开展创收。⑦建筑建材业。社区建设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建筑建材,物业管理公司应深挖内部挖潜力,新上一些有规模、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建筑建材项目,改变目前所有建材都依赖于外部的局面。⑧其他社会通用性比较强的行业,如交通运输等,有条件的物业管理单位也可以新上一些高附加值的品项目。总的看,社区物业管理开展多元化经营,不能求高求大,而应立足于拾遗补缺,这样既可以方便居民生活,又能增加收入来源,并能形成一些人员安置的渠道。
4、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之路,努力实现社区物业管理的高水平服务、高效益发展。目前油田社区物业管理是以自我服务为主,技术含量不高,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如何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是社区物业管理发展的唯一出路。首先要进行管理创新,在物业管理中引进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手段。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在物业管理中全面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对于促进物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一标准以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为手段,对物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指南和要求,今后应将其作为管理创新的主体全面推行,真正实现岗位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考核有奖惩,在物业管理公司形成一个职责明确、覆盖全面、纵横交错、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第二是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要用信息技术提升物业管理手段,实现精干高效;另一方面要适应物业建设中家庭网络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可视对讲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水电暖气自动控制系统等现代智能化系统的推广应用,及时为用户提供高科技含量的服务。另外,还要加大对物业基础设施、设备技术改造的力度,尤其是对水电暖供给系统进行优化和提升,努力减少系统损耗和流失,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物业管理成本。第三是进行服务创新。服务是占领市场的法宝。物业管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从根本说是一种服务竞争。物业管理单位的服务创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拓展服务方式入手,满足居民群众不同的需求。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求精神生活水平和居住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住户的要求多种多样,大到住行,小到衣食,都有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物业管理公司应围绕市场需求确定好自己的服务定位,根据居民的基本需求和承受力,选择好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如积极开展家政服务等。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的服务,应坚持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不能给人以一味收钱的印象。二是从提高服务水平入手,增强市场竞争力。只要在服务上下功夫,在提高上求成效,物业管理就能做实做优、做大做强,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五、积极推进社区物业管理的配套改革
油田社区物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牵扯到油田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孤军突进的改革措施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在改革物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上级要求和油田实际结合起来,把改革进程与单位和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承受能力结合起来,坚持循序渐进,配套联动。尤其要在配套改革上加大力度,以此促进物业管理模式的顺利转变。
1、配套推进油田福利制度改革,实现职工福利的完全货币化,为物业管理转向以向居民收费为主创造条件。一般来说,居民物业消费主要包括购买、租赁房屋的支出;房屋及其他物业基础设施的维修、管理和养护方面的支出;水、电、暖、气及其他能源费用的支出,环卫保洁、绿化养护、治安保卫及家政服务方面的费用支出。这些费用,原来都是由油田来承担的,近几年进行房改和福利制度改革,有些方面已开始货币化,但许多改革很不彻底。今后的改革重点是:①在坚持现行房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比例,同时对职工住房实行完全商品化销售,计算完全成本,保持适当利润。房屋产权应完全归职工个人所有。②将物业管理方面的费用,完全计入职工工资,同时切断单位支付物业管理费用的渠道,由物业管理公司根据服务项目向居民直接收取费用。③要改水、电、气的条块管理为系统管理,水、电、气管理单位收费到用户,物业公司专职搞物业管理和服务。物业公司代收水、电、气费,应实行有偿代收。当然,实现职工福利的完全货币化,必然会带来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水、电、气费货币化后,一些特殊人群根据有关政策可以得到适当的照顾,造成的矛盾并不大。就油田总的费用支出来说,单位支付和发给职工个人支付,进的都是企业成本,只是成本渠道不同而已。从短期看,油田可能在局部增加一些负担,但从长远看,职工福利完全货币化利大于弊。
篇9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就业;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闫春英(1964―),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服务经济等。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2-0021-02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 主要指那些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行业, 包括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新兴服务业和一部分经过新技术、新经营方式改造的传统服务业。这些服务部门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度专业性、高附加值等明显特征,依靠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消费,是新时期的朝阳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服务业平均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速。据国家统计局核算,2007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总体发展水平基本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40%左右徘徊,而且在逐年下降,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2007年比2006年又下降了0.3个百分点,因此,要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一、吉林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
从总体上看,吉林省的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服务业的总量不大。但相对来说,吉林省发展服务业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充分利用吉林省服务业在全国的有利地位,加快发展。这为有力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奠定了基础,以此为基点,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促进吉林省经济的良好运行。
(二)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和投入力度加大,服务业引导资金增加,影响力逐年增大。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汽博会、农博会、吉林艺术博览会、长白山产品交易会、图们江开发贸易洽谈会等具有吉林特色的综合性、专业性展会,以及教育展、雕塑展、冰雪节、电影节、房交会、民博会、光博会等,吸引了国内外专业人士的目光,承办水平逐年提高。
(三)各地区服务业发展速度快。其中松原市、吉林市增速最快,四平市、白山市、白城市的增速超过20%,辽源市、通化市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历史高位。吉林省9个市(州)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有较大提高,延边州、长春市分别占GDP的45%和40%。 (四)创新开放式的发展方法,以招商引资为核心,提高聚合力。积极利用国内外一切资源,努力做好国内外的招商工作,引入知名企业进入吉林省开展经贸活动,加强与国(境)外的商贸往来,扩大吉林省服务业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影响。2008年3月25日,吉林省第一家韩资银行落户长春,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认真落实吉林省旅游规划,整合资源,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加快旅游项目建设,特别是长白山等区域旅游和大型景区规划的编制,打造旅游精品,使旅游业成为吉林省服务业发展的龙头行业。
二、吉林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不利因素
(一)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偏大,新兴行业相对不足;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少;高新技术应用不足,科技含量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导致这些行业劳动生产率低。
(二)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不够, 竞争不够充分。有些服务行业仍以国有投资为主,市场价格仍以国家制定为准;市场化程度低,在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尚未建立,政府管制多,不少行业仍存在服务质量低、服务品种少、服务收费高等现象,这不仅抑制了消费, 也制约了现代服务业自身的发展。
(三)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长春、吉林等地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投资回收比例高,这与两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密不可分。城乡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城市的服务业发展快,农村发展慢,且公益资源分布不均衡。
(四)企业粗放经营,员工素质普遍偏低。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就业后再培训的机会少,这将不利于从业人员技能的提高;企业的经营方式比较落后,服务效率和附加值不高。
三、吉林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
一是丰富社区服务。要积极推进社区服务改革,转变社区工作方式,因此,需要一些高学历的人才运用先进的管理知识参与管理;逐渐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社区管理服务功能,鼓励社区管理社会化,积极推动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社区安全等工作;为下岗工人和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努力在吉林省范围内建成社区服务网络,促进和谐社区的创建。
二是加强旅游与会展服务。按照生态承载力规划主体功能区,加强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纵观吉林的旅游资源,北有湿地自然保护区,南有长白山、高句丽古墓群,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遍布,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我们将长春、吉林、长白山3个点连线,以三角形的旅游线路带动吉林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吉林省拥有丰富的资源,应大力发展会展业,把技术含量高、文化内涵丰富的现代服务业作为加快会展业发展的突破口,以增加服务业大量吸纳相对过剩劳动力的能力。
三是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信息服务业重点项目,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信息服务业,形成有特色的信息产业群,培育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服务业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信息服务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针对信息服务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加强高校、企业间合作办学,完善信息产业的培训体系建设,提高大众应用能力。
四是发展农村服务业。发展农村服务业是建设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民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险制度,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要加快建设吉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在全省农村组织推进阳光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农民绿色证书、创业培植工程等项目;加快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全力推进农村供销“新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旅游观光业发展,适应消费者回归自然的需要。
五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数据、信息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化经营优势构建物流信息系统,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招募国内外大企业、大专院校的现代物流专业人才,促进物流行业协会的建设,方便政府宏观控制;加快建造全方位、立体、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合理调配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运输,满足人们对交通安全、快捷的需求。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经济社会繁荣富强的标志,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许多先进城市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产业。在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必须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才能实现吉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方涵)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08年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 童荣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J].商场现代化,2006,(08).
[4] 冯更新.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J].城市,2008,(02).
篇10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而“未富先老”已成为我国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发展,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7%;而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面对我国社会老龄化发展的迅猛势头和严峻挑战,党的十作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养老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而随着社会转型、产业调整和经济的转轨,养老观念、方式的转变也成为必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日益扩大,社会养老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必将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选择。
1 雅安市老龄事业发展现状
1.1 人口老龄化现状
雅安地处四川西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人口小市,资源大市,经济欠发达市。雅安市早在1997年就开始迈入老龄社会行列,近年来,雅安市老年人口仍持续增长,据2012、2013年数据统计显示,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6.12%、18.5%。从近十年发展趋势分析,雅安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水平,而且老龄化将逐步加重。预计在2025年前,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4以上,而在2035年前,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1/3以上。近十年来,雅安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为现代型,总体看,雅安人口率先进入一个“三低”时期,已形成了“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且先于全省完成转变。雅安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面临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也将越来越大。
1.2 养老服务机构现状
由于雅安社会经济欠发达,养老服务发展缓慢,养老机构主要是以国有为主的单一格局,民办养老机构起步晚,基础差。从数量上看,雅安市养老机构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主要为农村敬老院。截至2013年2月,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个,其中农村敬老院30个、公办社会福利院11个,合计床位3622张,“民办民营”养老机构只有1个,床位60张。由于“4?20”芦山强烈地震造成全市38个养老机构不同程度受损,使养老服务的提供受到了影响。目前雅安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1.3张,按照省上“十二五”时期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张的目标,全市老人需养老床位8484张,缺口达4802张。
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的限制,不同养老机构之间的基础设施存在较大差异,全市公办城市福利院建设不足,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滞后,总体不能满足雅安市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社会福利院基础设施较齐全、环境优美、管理规范,老年人对国有养老机构信任度比较高,入住率较高,有些社会福利院出现供不应求、预约及排号入住的现象,如市社会福利院“一床难求”,目前至少有100多人等候入住。但农村敬老院,主要是为“五保户”提供日常的生活供养和照料,各方面的条件都较差,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金短缺、院舍陈旧、设施简陋、医护缺乏等方面的原因,入住对象精神慰藉、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等方面严重缺乏,普遍存在着入住率低、床位长期闲置、资源浪费的现象。
1.3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现状
雅安市养老机构总体呈现出工作人员数量少、城乡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素质差别较大的主要特点。目前,全市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与集中供养对象之比为1∶6,远高于省三星级(最高等级)敬老院1∶10的标准。据统计,截至2013年2月,全市41个公办养老机构共有管理服务人员409人,其中在编165人,临聘24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41.8%。在编人员多为乡镇机构改革分流安置人员,临聘人员多为“4050”人员。管理服务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较低,现有在编管理服务人员大部分无养老职业资格证书,临聘人员也只能从事清洁卫生等后勤工作,同时这部分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管理能力、医护水平相对较低,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难以开展。
2 当前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保障体系不健全,老龄事业基础薄弱
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相交织。从全国范围来看,现阶段的养老保障水平较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对老龄事业投入严重不足,老龄产业起步晚,一些地方对老龄工作重视不够,机构人员力量薄弱,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现有养老制度基本上还是“补缺型”的框架,主要保障“三无”和困难老人的基本生存,服务面相对狭窄,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体系。而当更多的养老服务机构进入养老产业之后,养老机构的管理以及服务标准亟待规范,行业的监管作用亟待加强。
2.2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服务功能不足
家庭养老中无微不至的照顾、时刻体现的亲情给予老年人的精神寄托是社会养老无法替代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中国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城市“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城乡“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接近50%;与此同时,中青年人紧张快捷的生活节奏和越来越重的工作压力,客观上造成家庭成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更多更好地照料老年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随着社会工作的加快发展,社区照顾模式作为社区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正逐步得到推行,但我国社区建设尚不成熟,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备,社区机构功能发挥不足,客观上造成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3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快速增加,现有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离巨大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养老设施总量供不应求。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为4.4万个,床位数416.5万张,平均每千名60岁以上老人拥有床位22.4张,而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公立养老机构出现千人难求一床的尴尬局面。而民营养老机构却呈现床位空置率高,营运不佳的状况。从全国总体来看,养老机构和配套设施缺乏、养老床位不足、现有资源亟待整合优化,养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2.4 养老服务项目、水平及医护专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只能给入住老人提供最基本的养老服务,养生康复、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其他方面的服务内容很少。过于单一的模式,不仅影响养老机构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也会影响到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护工年龄偏大、素质不高、专业技能缺乏及流动频繁,不少养老机构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工作人员只能既当管理人员又当护理人员,身兼数职,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偏见,导致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
2.5 养老产业发展滞后
从现实看,我国有消费能力的老人数量其实是庞大的,消费市场是存在的,养老市场规模巨大。国家有关扶持老龄事业的政策、规划虽然陆续出台,但地方政府实施的细则、配套的制度在具体落实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各地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不够,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还比较缺乏,可操作性不强,所以养老产业还一直处于被“观望”的境地,进展缓慢。与迅猛发展的老龄化进程相比,养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养老产业规模小,形式陈旧,结构单一,数量少,由于养老产业主要集中在经营养老院或生产老年用品上,而从事老年用品的生产企业、消费场所普遍规模不大、产品不多,无法形成联动,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现阶段我国养老行业发展较为分散,行业准入标准还不完备,行业规范与监管也相对薄弱。
3 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面对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地方党委政府要把老龄事业看作长期的战略性问题、重大的民生问题,把发展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养老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雅安要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契机,充分利用优质的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养老事业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走多元化、特色化、生态化之路。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推进城乡、区域之间老龄事业发展,着力构建以政府投资和普通服务为特征的机构养老、以社会投资和中高档服务为特征的专业社区养老、以居住分散和服务分散为特征的居家养老这三种方式。建立与雅安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统筹城乡、适度普惠的老年福利制度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3.2 加强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
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制定养老服务规划、制定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加大基本养老服务投入以及养老机构规范管理等方面。一是要按照统筹考虑、合理布局、超前规划的原则,在科学分析本地老年人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全市养老机构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统筹养老服务机构布局,为未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预留空间。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将养老机构设施建设项目纳入绿色审批通道,对养老产业在简化和规范程序、土地划拨、税收优惠、减免费用、精神鼓励、财政补贴、信贷优先、吸引外资等多方面制定支持政策。三是提高财政对新增养老床位的补贴力度,对新增养老床位的补贴范围、标准、补贴申请和下拨办法进行具体规定,使对新增床位的财政补贴能够落实到位。同时要结合地方实际切实落实国家关于养老体系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
3.3 加大专业人员培养,加强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应有计划地增设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或课程,开设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课程,加快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实用性专业人才。二是以医药卫生类专业为主要优势的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建立全市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对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与轮训,逐步建立养老机构院长资质培训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三是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护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工作,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提升养老机构专业化管理水平。四是完善专业人才与志愿者、社会义工相结合的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科学的志愿服务。
3.4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平台,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
养老机构已从传统意义上仅为孤寡老人提供抚养和生活照料的老年福利院,向覆盖全体老年人,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健康教育、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权益维护等全方位的服务转化。而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的现实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迫切需要社区参与到养老服务业中。要超前谋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把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步伐,以社区服务中心为核心,以社区医院、社区调解中心、社区敬老院、社区托老所、社区老年学校、社区婚介所和家政服务中心等为依托,以社区志愿者为补充构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电子政务、社区服务信息网、热线电话等形式,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合理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范围和方式,依据不同情况为老人提供有偿、抵偿或无偿的养老服务。
3.5 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重点解决农村老人“养”和“医”的根本问题。二是探索医养结合,引导医院与养老机构对接挂钩、开设全科门诊和派驻医务人员等,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及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定点范围,并逐步建立政府为困难、空巢、失能老年人购买服务的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三是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四是建立全市高龄老人补贴制度,对年龄在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实行享受高龄生活补贴,按年龄段制定适当的补贴标准按月发放。
3.6 大力发展民办养老产业,丰富组织形式与运行模式
雅安经济还比较落后、财政困难、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公立养老机构远不能满足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而大力支持和发展社会力量举办专业化养老机构是切实解决养老难题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变我市养老机构数量少、服务类型单一的问题,缓解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状况。雅安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按照灵活适用的原则,探索多种经营模式,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兴办养生养老公寓、老年康复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建设养生养老基地等高、中端生态养老服务机构。引导民间资本、企业投入养老产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发展老年旅游产业,在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方面进行重新组合,有针对性地设计老年旅游产品,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餐饮服务中心、文化娱乐场所、老年大学、老年运动中心等,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7 规范养老服务管理,加强行业监管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家政服务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