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

篇1

国富论读书笔记

打开《国富论》的时候,我的心中是一片茫然,看着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字,总感觉读起来会使我变得晕头转向。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读了下来,也深有感触。

亚当斯密是18世纪的经济学家,因此在看他的国富论时当然要从他的时代出发。无论他说的是对还是从谁的角度出发,对于今天的我看来,了解到当时的很多经济因素和状况,使我看待今天的经济时联想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历史。应当说亚当斯密是伟大的,他提出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和社会分工,使我们直观的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史。就这一点我们不能用批判的眼光看亚当斯密。应当说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知识之上,亚当斯密的观点也不例外。

然而让我想到了今天的有些学者,不是为了提出观点而是为了整理观点而努力,一点点成果没有经过考证便自认为水平高就急不可待的发表。我佩服亚当斯密的精神。亚当斯密一生中为什么只有这一个成果,并不是亚当斯密写完这本书之后就没有精力了,而是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肃,当亚当斯密处于弥留之际时让别人将除《国富伦》其外的其他手稿一概毁掉,为了不让半生不熟的观点公布于世。

整篇文章通读下来,使我不由得对作者独特的见解和高深的学问敬佩不已,正是因为有了许多像斯密这样的伟人,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传承和发扬下去呢?

篇2

[论文摘要]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质。对唯物史观之生成的理解.必须回归到马克思哲学一经济学一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学术系统中去;对唯物史观之功能的理解,则应当区分哲学方法和历史科学两个维度。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主义;唯物史观;人道尺度;历史尺度

一、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

在的理论来源,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和费尔巴哈哲学当中,思想家对市民社会、对资本主义奴役制度的批判和对人类幸福的向往,最终都陷入了抽象人道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一方面,他们根据理性预设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并将其作为人道尺度衡量现实,从而得出现实“不合理”的批判性结论;另一方面,当他们想使异化现实“恢复”到理性状态时,又不得不诉诸哲学家的道德呼吁和统治阶级的良心发现。总之,从“破”到“立”,旧哲学的方法论皆走不出抽象人道尺度的窠臼。

只有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实现哲学革命之后,被世代进步思想家孜孜以求的人道尺度,才真正填平了应然与实然的鸿沟,找到了理想现实化的道路。抽象的“理性”并不能实现世界的大同,对人类解放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回答,只能是无产阶级依据历史规律改造世界,解放自身,从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实践活动。因此,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哲学革命的实质称为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所谓人道尺度,是应然、规范、价值性范畴,主张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其最初产生时直接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受奴役、受剥削的现实;所谓历史尺度,是实然、事实、真理性范畴,即科学地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研究历史运动的规律性,从而在历史的可能性空间中选择、塑造理想生活。可见,历史尺度作为对抽象人道尺度的扬弃,内在地包含了人文关怀,是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

唯物史观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代思想成果的创造性发展,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概念系统,梳理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史,我们才能看到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相统一的生成过程。

二、历史观的历史演进——唯物史观的动态生成

的历史观经历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其唯物史观又经历了提出、运用、发展诸阶段。

在《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1842—1844年),由于现实力量的介入和思想内部的矛盾,马克思开始了其世界观转变的艰巨过程。在1843年撰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分析了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证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但此时马克思还没有从市民社会划分出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并且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把市民社会、国家等社会形式视为“人的本质的实现”或“人的本质的客观化”,把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治国家视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在次年写就的《巴黎手稿》中,马克思首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思想。异化理论的隐性前提,是预设一个永恒不变的人之本性,当现实与该预设不符甚至相悖时,则为异化状态。异化的扬弃就是人向本来面目的复归。可见,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基本思想仍未脱离近代的人本学模式。所以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巴黎手稿》之前,马克思所持的历史观本质上仍旧是唯心史观。但是,从1843年开始的、在《巴黎手稿》中全面展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却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提供了思想策源地。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到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篇论著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新世界观探索中发生了质的飞跃,唯物史观已经形成。在从旧世界观向新世界观的跃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转折,并不是法国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所称的神秘的“断裂”,而是马克思在其特定的理论背景和历史情境下,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实践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了概括之后指出,这是他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以及后来在布鲁塞尔继续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总的结果”。恩格斯指出,所提供的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因此,对于初创时期的唯物史观,我们有必要分两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唯物史观的提出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使得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成为方法论上的现实;第二,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所生成的基本原理,是以科学假说的形态出现的,必须要在实践中予以求证。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著《资本论》正是这一的思想实验室。

马克思从1843年开始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直到1883年去世为止,历时整整40年。如上文所述,唯物史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的结果”,唯物史观的证明和运用,更是在其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具体展开、实现的。《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成果,也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是思想体系的百科全书。《资本论》的哲学意义首先在于,它把唯物史观作为新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一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应用于一门具体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实现了这一目的,从而使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得到较为充分而严格的验证。因此,列宁指出:“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说,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对于这一论述,我们同样要作辩证理解:一方面,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经济研究中得到了确证;另一方面,需要反思或深入思考的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唯物史观,主要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研究的成果,然而,从本质上是西欧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理论出发,能否推演出普适性的历史规律?相信科学研究、拒斥抽象思辨的马克思在晚年正是陷入了这一沉思,而作为其思考成果的则是《古代社会史笔记》。马克思晚年的学术变化,有三点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马克思毕生的心血之作《资本论》,其后两卷却被马克思搁置不发,在他逝世之后才由恩格斯整理出版,而从这两卷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手稿并不完整,《资本论》并未杀青,他就已经转移了思考重心。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第二,虽然马克思毕生都在关注原始社会问题,但在晚年他却投入了异常巨大的研究精力,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第三,马克思把视阈从西方转移到东方,探讨落后国家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问题,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以上三点,值得每一位力图从生成、变化的发展立场来理解哲学的研究者的重视与反思。如果说,在唯物史观的初创阶段,马克思提出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提出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假说,在唯物史观的求证和运用阶段,证明了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研究中的真理性的话,那么,在唯物史观的第三阶段,即马克思重点研究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的时期,唯物史观已经在自觉反思其方法论和具体原理的双重向度。这是因为,马克思在《古代社会史笔记》中的研究思路依然坚持着人道尺度与历史尺度相统一的指向性,但在得出的具体结论中已有了重大突破,即打破了把西欧社会发展线索作为普遍历史规律的隐蔽归纳。

篇3

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埃里克・汉努史克提议说,这么多年以来,大家一直讨论资金投入、班级规模、课程设置,最后大家发现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素质。要改变美国在世界上学生学业水平落后的现状,只要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把全美公立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排名,然后把最后6-10%的教师开除,顶替的教师水平无需太高,中等水平即可。

如果这么做的话,一个问题就会浮现出来: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你怎么知道这个人会成为优秀教师,而那个人最后成为倒数10%之内的教师?

一群学者,包括哈佛教育学院的经济学家托马斯・j・凯恩,达特茅斯学院的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斯泰格,美国发展中心的政策分析员罗伯特・戈登,一起做了一个研究:教师资格证以及硕士学位对教师是否有帮助?在美国,考这两样东西都非常贵。调查结果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没有任何帮助。其相关程度跟技术人员预测谁今后会成为球星的测试一样,都是零。

可行的办法是,降低教师的录用标准,而不是提升。教师能力的衡量应该是在从事教学之后而不是之前衡量出来。也许只要有一张大学文凭和从事教育事业的意愿,就可以让他来尝试。所有的新教师需进入学徒教师体系,经过两三年的考核,大概可以从四个人中发现一个人真正适合做老师,另外三个人就请他们走人。一些金融机构对员工的招聘和选择上实际就是这么操作的,这样才能够发现真正的人才。

文章最后说,可是,在教育系统的实践中,这种模式操作的可能几乎为零。不要说家长是不是同意学校招聘这么多学徒教师拿他们的孩子做试验,教师工会会让你那么轻易地解雇教师?你倒试试看呢!

林书豪成为传奇之后,尼克斯队的主教练坦率地说,林书豪的训练并不突出,我也是迫不得已才用他的。可是……你知道,比赛和训练是两回事。

教师的问题同样如此。即便一个具备成为优秀教师潜质的人,在从事教育事业之后,是否进入一所合适的学校,遇到合适的领导与教师,教授合适的学科和年级,并最终激发出他内在的热情和潜能,都是一个未知数。

(万玮《向美国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34-135页)

这件事确实非常麻烦,不但很难办,连说清楚都不容易。我曾经给海淀区的一些班主任讲过课,主持者告诉我,这些班主任有一半人学历是研究生,可是这些老师所提的问题未见出色,我一点也没看出其“研究”性。高学历并不能保证一个人成为优秀教师,虽然提高学历也有必要。我们确实很难在一个人上学期间预测他能不能成为优秀教师,而人一旦走上讲台,又很难改换职业。这事似乎有点奇怪,很多教师经常抱怨地位低、挣钱少、不受重视、负担沉重等等,可是这种教师却很少有跳槽的,真正说走就走的教师,反而不怎么埋怨。这就应了老百姓的一句话:“褒贬是买主。”也就是说,抱怨者正是依赖者。当然,教师队伍也需要稳定性,频繁换老师对学生成长确实不利。

这可咋整?我想,师范生毕业之前,应该把实习期拉长一点,非师范生入教育行业,见习时间也至少应该有一个学期,这样,他就可以从实践中大致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干这行,然后决定去留。若已经走进了这个门,又不打算改行,那就必须不断进修,至少也要保证自己能够胜任,至于能否做优秀教师,不要想太多,努力就是了。我见到有些什么“名师培训班”“名校长工程”,那是商业炒作,不外行到相当水平,是干不出这种事的。你以为你能像造香肠一样制造名师和名校长吗?

教师首先是学习者

学生是空的容器,当他们走进教室,教师负责把知识装到学生的容器中,装满为止,然后放他们出去。这种教育观,利维坚决反对。

利维认为,教师首先是学习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和任务,是向学生展示学的过程,并以身垂范。在利维自己的教学经历中,那些最成功的项目教学反而是他事先最没有准备并且自身知之甚少的领域,由此,他便不得不和学生一起,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探索。

(万玮《向美国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185页)

请注意,教师首先是学习者,这种说法绝对不是谦虚,而是一种教学姿态,这种教学姿态,正是我国教师所缺乏的。

我们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更像一个权威者,而不是个探索者。习惯于这种姿态的人当然会缺乏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于是你也就明白我们搞课改提倡探究式教学为什么如此困难了。探究式教学的前提是把教师和学生放在同等的“无知”的地位(利维老师就是这样),而这种教学姿态不但是我们的老师们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而且本能上就会加以抵制的,面子上就过不去。于是你也就明白我为什么喜欢写读书笔记而且随时把它公之于众了。这是一种学习的姿态,我只是想和网友一起讨论问题,我的文章与其说是反映了我的思维成果,不如说它记录了我的思考过程。我不向别人传达什么,我只是告诉读者(无论他是同事还是学生),你看,我正在走路,已经走到这个地方了,如此而已。做一个表里如一的学习者,做一个不演戏的未完成的人,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基础教育形象不佳,这是常态

中国基础教育这几年形象不佳,负面新闻不断。尽管教育从业者也做了很大努力,短时间内看起来根本无法翻身。到美国一看,他们的情况比我们好不了多少。

哈佛所在的麻省对中小学进行标准化考试,然后根据成绩进行评估,不少学校成为最后一档。最后一档的学校的确很糟糕,我在波士顿大学学习时,同班一位学员在网络讨论时说,她去年进了一所学校,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在抱怨,工作态度也不端正,学生自然一塌糊涂,在标准化考试连续惨不忍睹之后,被学区实行“革新计划”,学校一半老师连同校长被炒掉。新来的教师精神面貌完全不同,学校气象焕然一新。教师状态的改变很快影响了学生,今年,学生进步极大,成为州政府教育改革成功的典范。

在美国这样一个有时甚至有些过度强调员工利益的情况下,能够对一所学校进行如此高比例的换血,一方面说明情况确实已经太糟糕,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政府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因为在美国,工会的力量十分强大,不要说解聘这么多员工,有的时候就是解聘一名员工,校长也会折腾半天,最后还不一定成功。

(万玮《向美国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212页)

照目前的状况,美国学校学生学业水平的测评只会加强,标准化考核还将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各种成绩分析的软件和教程也开始涌现,一些我国盛产的格式化的“五步”“八法”之类的东西竟然也在美国开始流行。看来,一旦以追逐成绩为目标,美国人也落入俗套。

美国教育何去何从?在变革的浪潮中,我感觉似乎大家都迷失了方向。

(万玮《向美国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年4月第一版 214-215页)

据我所知,自从世界上出现了学校这种机构之后,它就从来没让社会满意过,中国是这样,外国大概也是这样。为什么?因为中小学承载了社会对它的过分的要求,它不幸挑起了卸不下的重担。实际上家长和社会对中小学的期望值往往是脱离实际的,而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追责往往是苛责,可是学校很难申辩,因为这个责任是模糊的。中小学因此还要承担某种“社会出气筒”的角色,道德滑坡赖学校,成人素质不高赖学校,生产上不去也赖学校(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创新也赖学校,什么都赖学校。这种话你还真不能不让人家说,因为确实与学校教育有关,至于有多大相关性,很难说清,这是无法量化的。既然如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就应该把心态放平和――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行了。不要总做出一副刚挨完打,屁股还在隐隐作痛的苦相。反正你怎么做别人也不会满意的,我们习惯于在不满声中寻找快乐就是了。

再一个,美国基础教育正在向应试方向摆动,这一点很值得注意。我国很多教师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欣喜若狂,以为这证明自己一贯正确,我想这是很可笑的。美国教育向应试方向摆动,说明应试确实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淡化应试不可过火,可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人是善于学习的。他们基础教育的大气候与我们不同,他们适当向应试方向摆动并不会改变其教育的基本特点,而只能使其教育更趋合理。一个人,当别人学习你的优点的时候,你头脑要清醒,你要赶快也学人家的优点,否则你很快就会落后,更不用说你原来也未必比人家强。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向他学习就做陶醉状,越看自己越顺眼,则其未来可想而知。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中华民族自被人打败至今,变化之所以如此神速,关键在于我们善于学习,我们必须发扬这个优点。当然,学习他人不要弄到失去自我的程度。(比如美国教育虽然学习中国的应试的某些做法,但不会出现中国这样的应试狂潮)这种错误,我想多数中国人是不会犯的,因为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地基在那儿呢。

美国教师也埋怨体制

小组讨论时,多位校长提到美国学校当今“为考而教”的倾向。州政府加强标准化考试测评力度之后,学校和教师的压力骤增。一位校长说,用标准化分数来评估不是不可以,但是现在整个教育的体系,根本就不配套,凭空多出来这样一个测评,让学校怎么办?

这位校长的苦衷我极其理解。这就如同多年之前,我国教育界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口号。素质教育不是不能提,但是整个教育的体系,还是一考定终身,学校、区、县还是紧抓升学率不放,素质教育怎么弄?注定带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