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设计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设计的现状

篇1

关键词:黄石 环境设计 城乡差异

黄石市区生态人文资源丰富,山水园林风貌浑然天成,辖区内磁湖、青山湖、大众山、凤凰山相映成趣,景色优美,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称。阳新县龙港镇地处湖北省东南边陲,与通山县江西武宁县、瑞昌市接壤。全镇辖区面积255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10.68万人,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万,一九九七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口子镇”,为全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龙港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龙港镇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口子镇”和黄石市小城镇改革试点镇。

本文选取黄石市区为城市环境代表,选取阳新县龙岗镇为乡镇环境代表,从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两方面分析黄石市环境设计的城乡差异现状

一、室外环境对比

1、道路环境

道路是构成室外环境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乡镇道路,都承载着人们出行的功能。在城市的市政规划部门,道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城市道路一般较为平坦,没有很多坑坑洼洼,由于要承载较大的车流量,所以道路一般比乡镇道路要宽阔,周边也会设置一些绿化带。相对于城市道路,乡镇道路会存在道路不平的问题,道路两旁也较少有绿化设施。另外,由于行车等各方面的需要,城市道路一般较直,乡镇道路则一般根据房屋的走向而设置,弯弯曲曲的道路较多。下图为黄石市区杭州路某路段与阳新县龙岗镇某道路对比。

黄石市区杭州路某路段 阳新县龙岗镇某道路

2、公共休闲环境

城市公共休闲环境包括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这类场所的设计一般较为开阔,适合较多人活动,会设置一些供休息使用的座椅等。为了景观需要,有的公园还会根据地势设置假山、亭宇楼阁等,满足人们休闲时对空间的多变需求。广场类的公共休闲环境主要为空阔的场地,一般情况下主要给人们提供活动场所,在重大节日可摆上盆栽或其他花草,建立起临时的景观空间,还可用作车展等展销活动。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虽然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缺乏相对平整开阔的场地作为公共休闲场所,也较少有大型活动开展,因此公共休闲环境较为单一,一般没有固定的场所和设施设计,主要集中在路边或者桥边,或自带座椅,或把桥墩、树墩等随处可见的物件作为临时的座椅使用,在夏天甚至也有一些人席地而坐。当然,也有一些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有少量的公共休闲场所和设施,但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划。

3、其他自然环境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而言,根据人们生活的需要,城市环境大多数经过人为设计和改变,农村环境较为原生态,较少经过精心设计。现代都市人渴望原生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因此各种形式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风靡一时,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农村各种车辆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较少,但农村的垃圾处理问题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也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也缺乏相应的职能部门,没有统一的垃圾堆放点,也没有专人统一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导致生活垃圾到处乱丢。据相关数据表明,每年产生量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小河边、池塘里、马路边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整个村落就像一个大的垃圾堆积场所,所有垃圾均未进行任何无害化处理,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农村景观环境恶劣。原本的青山绿水变成了臭水沟,人们再也不敢到小河里去游泳,甚至于河中的鱼类等生物都产生了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生活垃圾污染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给周围景观环境造成破坏。

除此之外,城市的人们习惯了使用抽水马桶,大多数农村仍使用原始的茅厕,尤其是到了夏天,卫生条件十分不理想。露天的茅厕既有碍于人们的视觉感受,又带来一定的卫生问题,苍蝇蚊虫滋生,发出刺鼻的臭味,又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因此,要改善农村景观环境,厕所改造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二、室内环境对比

城市室内环境主要包括居家环境和酒店、商场、剧院等公共场所,大多数城市居家环境和公共场所的室内都经过精心设计,布局较为合理。一般的居家环境包括客厅、卧室、厨房、餐厅、书房、卫生间、阳台等,这些场所基本满足人居住的所有需求,居家事不需出门即可完成。城市居家环境的设计风格虽不尽相同,但基本都能做到布局合理整洁。农村居家环境区别于城市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些行为需要在室外环境下来完成,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小院子,厕所一般安排在室外,厨房有时也与客厅分开,城市卫生间具备洗澡和如厕的双重功能,农村一般有专门的洗澡间和厕所,洗漱和如厕行为分离。相对于城市室内环境而言,农村居家环境的空间更大,甚至可以在小院内种上一些蔬菜果树等,自由度和舒适性更强,但是农村室内环境较少考虑布局的合理性,整洁性也相对较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黄石市环境设计的城乡差异现状客观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与我国多年来的城乡体制有关,城乡体制差异导致城乡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距,社会资源分配更偏向于城市,久而久之导致城乡居民的生活习惯产生一定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文学,王莉莉.我国农村环境中的艺术设计现状研究[J].大江周刊,2013,(3)

[2]施丽娜.针对城乡地域幼儿园的游戏环境设计─以杭州市江干区为例[J].装饰,2013,(5)

[3]赵鑫.论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8

基金项目:

1、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名称:和谐社会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城乡差异现状与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13q111

篇2

关键词:建筑外部环境 色彩设计 现状与应用

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主要是通过运用现代色彩的美学设计方法,对建筑外部环境比如墙面、门窗、突出装饰物、屋顶、台基等进行色彩搭配与设计。随着人们对建筑艺术中色彩设计的日益追求,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外部环境造型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体系比较庞大。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及运用过程中,一定要依从于建筑的整体特点,让色彩设计能够为建筑外部环境的整体造型加分,色彩设计要和建筑外部环境融为一体,和谐统一。本文就从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发展及影响因素、色彩设计的现状和问题、环境色彩设计的具体应用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发展及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可以很好地增强建筑外部环境造型的表现能力,并且丰富建筑外部的空间造型设计。因此,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色彩的艺术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建筑环境色彩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不断地完善和美化生存的环境空间,以及提高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会召唤更加丰富多彩的建筑环境色彩设计。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的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建筑艺术设计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我国也出现了一大批非常成功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作品。比如,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国家炎黄艺术馆、燕莎中心、上海商城、深圳华夏艺术中心等等。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及规划主管部门的重视,城市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发展。

从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发展的总进程中可以看出: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从纯朴走向丰富、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从崇尚自然走向独创匠心,并一步步地继续向着人性化发展,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

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环境色彩意识的提高和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关心,建筑师们逐步地探讨在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发展过程中,究竟是哪些主要因素影响了建筑的外部色彩设计。色彩是建筑外部环境造型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美感因素,对于建筑外部的色彩设计来说,建筑物的形态造型、盲目跟风流行元素、建筑的本身功能是影响建筑外部环境造型设计的主要因素。

首先,在影响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建筑的形态造型。在实际的建筑外部设计中,人们往往关心建筑的形态及造型,忽视对其外部的色彩设计。因此,就容易忽视了色彩设计对于建筑外部环境的特殊功能。人们一般认为色彩只是颜色的一种表现,是依附在建筑形态造型中,是建筑设计的次要因素。实际上,建筑外部的色彩设计并不只是一种装饰形式,更是辅助建筑形成独特风格的主要元素。因此,也就出现了个别建筑设计师不重视对专业色彩设计的系统化学习及运用,出现了盲目跟风流行元素,即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跟随当下的流行趋势,不具有个性及独特性、缺乏地域和文化性,出现“千城一面”等效果,因此,建筑设计的总体效果难免差强人意。

另外,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另一影响因素就是建筑本身的功能性。建筑是供人们使用的,必须要符合其基本的功能性。建筑设计不同于其他的设计,可以任意地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完成设计的效果。设计师们对于色彩的运用必须要和建筑空间的设计及其功能的发挥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同时建筑的外部色彩设计还应该充分的体现人性化,满足建筑使用者的心理,考虑建筑的特点、地域、文化、宗教、具体使用者等诸多因素,通过色彩的美学来做出最好的建筑色彩设计。

2、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筑越来越趋向现代化,中国的大中城市中,各类现代化的高楼耸立,不管是城市的造型还是色彩的设计都与西方现代都市呈现出同一化的现象。比如,北京CBD与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 现代建筑的冷灰色外观、跟风涂鸦而流行的五颜六色的建筑外部色彩效果都反映出现代建筑环境外部色彩设计严重缺乏个性的现状。其实,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中外观的基调色彩设计,主要是通过现代的色彩科学及美学的运用,对建筑外部的墙面、门窗及其突出物、细部、屋顶和台基等周围环境进行色彩的处理与设计。

目前,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问题主要是怎样和谐地处理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与整体现代环境建筑的和谐。精心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能让建筑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使人们身心愉悦地生活在现代建筑环境中,丰富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另外,现代建筑环境色彩设计严重缺乏独特性,现代建筑应该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通过建筑外部独特的环境色彩来展现独特的建筑景观效果,带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及美感。

3、环境色彩设计应用的个案分析

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主要包括了建筑外部的墙面、门窗及其突出物、细部和建筑的周围环境部分。具体要做好的部位是建筑外部的墙面(除建筑物的外部开口及突出部分以外的四面墙面)、建筑门窗(门框、窗框、玻璃、雨篷及遮阳板、空调的窗口)、建筑外部的突出物(阳台和花台、屋顶水箱、天面楼梯间及外置的楼梯、门廊和花架、招牌)、建筑细部(线脚、转角及突出的梁柱、栏杆、排水管和排烟管、暖气管)、建筑的屋顶(平屋顶或斜屋顶、异彩屋顶、屋顶花园)、建筑的台基(台座和栏杆)、建筑的周边环境(建筑小品、绿化植物、山石、水池和叠泉),这些具体的外部环境都是构成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重要部位,也是色彩在建筑的外部环境进行艺术设计及运用的空间。

以下,我们就对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的应用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环境色彩设计应用来说,要确定好色彩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即整体出发,突出局部及细部,满足建筑使用者对于建筑整体色彩效果的需求。针对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的色彩设计来说,要突出明亮、丰富、卡通的特色。要分析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环境,突出色彩设计的整体, 然后再深入到建筑物的其它部分,审视整体色彩设计是否和谐。

为了做好幼儿园的外部建筑的色彩设计,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建筑的周围环境、建筑的装饰效果、大众的审美特点及情趣。在设计中突出幼儿元素、符合幼儿园的特点,并在色彩的设计中传达出鲜明的时代性、独特性、文化性,通过对色彩设计基本原则的应用,选用与幼儿园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相匹配的材料进行设计,使设计更具实用性及可行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色彩设计原则确定设计中的目标,才能成功地创造出建筑外部的环境色彩。

其次,制定好计划和进行基地调查。通过确定幼儿园建筑的外部环境色彩设计遵循的原则之后,我们要对建筑物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实施制定出一套计划方案,方便展开随后的工作并做好外观色彩设计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基地调查,一般来说,基地调查需要对建筑外部进行调查,查看建筑周围的环境中是否有其它物体受到建筑外部色彩的影响。在幼儿园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中,可以通过拍摄周围环境的彩色照片来记录周围的环境的平面,并用色卡详细进行标注。

第三,进行模拟分析与色彩设计。通过基地调查,对建筑周围环境的色彩有了详细的了解之后,找出现有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构成,为新的色彩设计做基础,

以便于通过建筑外部内现有的各种物体及设施的色彩进行设计,通过归纳探索出最适宜的色彩的配制比,并进一步设定出建筑外部环境进行色彩设计所需的组配依据。通过模拟分析之后,便可以开展幼儿园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了。根据对幼儿园外部环境的现状分析,在色彩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突出建筑整体效果,要注意使用多少种颜色、同一颜色是否要重复使用。另外,要对幼儿园的外观进行色彩配色,突出整体的协调统一。在实际的色彩设计过程中对于同一色彩及色调要注意形成对应一致性,同一色系的色彩设计要注意相近色调的相关,对于不同色系撞色之后能形成互补的色彩要突出其形成的和谐对比的效果。

综合以上色彩设计及配色方案的要求,对于幼儿园建筑外部环境的外观进行色彩设计,并提出适宜的几套色彩设计及配色方案,为下一步的现场测试做准备。

第四、现场进行测试。通过色彩设计出的几套配色方案,我们把相应的色标放大到幼儿园外部建筑色彩设计的基地现场,通过光照条件,确定以现场为背景,在不同的几种视线距离下用相机拍摄出彩色照片,观察照片中的色彩效果,通过设计师的对比分析,选择最佳的色彩设计方案供客户进行选用并申请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最后,审批及实施。完成对建筑物的外部环境进行色彩设计并形成色彩配色的具体方案之后,应该把方案及说明报请有关的管理部门进行论证审批,批准之后便可交给施工方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现场的监督指导工作,确保建筑物外观色彩设计的施工质量,达到建筑外观色彩设计的最佳效果,与建筑的周边环境形成和谐的效果。

因此,通过对幼儿园这一建筑环境色彩设计应用的具体分析,说明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步骤及方法,通过现场测试建筑外部环境,合理选用建筑外部色彩设计的材料、在适宜的色彩的范围内进行面积比率的设计,提出一个科学、合理、个性独特的色彩设计方案。

4、结束语

21 世纪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也是一个色彩丰富的时代。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需要并日益重视周围建筑的色彩。通过居住环境外观色彩的人性化设计及个性化设计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愉悦人们的心情,更好地促进时代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重视建筑外部色彩的设计,让色彩设计从建筑的形态造型设计中的从属地位中摆脱出来,正视色彩对于建筑外部环境造型设计的重要性。通过恰当合理的色彩设计为建筑外部环境营造出和谐的气氛,传达出现代人生活的情感。虽然,我国的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还在初级发展阶段,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国民审美艺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建筑的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一定会迅速发展,涌现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严峰.试论色彩在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长江建设.1997(05).

篇3

伴随着人类经济文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化起来。在艺术设计与时俱进的同时,传统装饰艺术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仍保留并不断发展。

1传统图案的融合

1.1动物图案的巧妙应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把动物图案应用到环境艺术装饰当中一直为设计师所宠爱。动物图案象征着雍容华贵,高贵典雅。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最典型被应用到环境艺术当中的动物图案有:龙、凤、鱼、狮子等。古人不仅对代表祥瑞的凤追求不已,还自称是龙的传人,因为它们都代表着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凌驾于天地之上的神圣权威。除此之外,还有鱼代表着祥和欢乐,狮子也是强壮的灵兽,在民间有辟邪的作用。有了对动物本身的这种崇高信仰和敬意,那么所属图案自然也会备受人们欢迎,所以这些动物经常出现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建筑、纪念物中。古有龙椅、龙袍,凤冠霞帔,极为华贵。今有石狮子守门,神态盛气凌人,异常尊贵威严。

1.2植物图案的完美融合

植物图案也是备受人们喜爱应用的传统造型。尤花卉图案居多,植物图案来源于自然又凌驾于自然之上。这种自然形象被巧妙地转化为图案装饰形象的过程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对这种超然的美进行艺术化,就植物而言,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有形态丰润饱满的、有流畅柔和的杨柳、更有刘禹锡言下的“花开时节动京城”雍容牡丹。这些植物的独特结构和纹理都是很好的装饰素材。它们能适应环境艺术设计多方面的需求,植物图案既富有装饰性又含有一定的真实感。再者它们符合工艺要求简单的特质,是传统装饰图案中的典型,与环境设计完美融合,浑然一体。

1.3古文字图案的大力烘托

人类的各种感官都非常灵敏,尤其是视觉。对美的造型要求千式百样,形形。本着对审美的需求,古文字又是另一种可以很好地烘托环境艺术感的传统装饰图案。古文字以形表意,以意传情。人们抓住这个特点把古文字物象巧妙地结合在装饰物中。它从某些方面来讲也是体现了国人的心理情感和审美价值观。古文字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发展变迁,但它从未遭到摒弃,只会在人们心中更根深蒂固,使人们从文字中脱胎出表形。它涉及广泛,尤其能深刻完美地表现到装饰物中,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古文字内涵丰富,手法各式各样,流传下来作为艺术装饰的有龙书、花鸟字、小纂体等。无论哪种都有它独具一格的艺术价值。受文化观念影响,古文字不仅仅局限于图案本身,还结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典型的表现了中国人的哲理和生态观念,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2色彩元素的运用

色彩属于传统装饰艺术在环境艺术运用当中的第二大主要元素。绚丽的色彩能给世界增添别样的美感,完美的环境艺术少不了要多样化的色彩来衬托。它可以强化艺术效果,增添装饰艺术魅力。不同的装饰物对颜色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运用不同的色彩装饰出来的效果影响着人的心情。譬如红色代表热情,它在环境艺术装饰中能营造活跃的氛围,中国人每逢置办喜事都会采用红色为主色调,使环境顿时变得喜庆起来。很久之前,古人就很善于把色彩运用到装饰物中。像古代的皇家宫殿、大官显贵家庭建筑都会采用以金色为主色调来装饰。金色能营造出蓬荜生辉的奢华感,至今这种传统色彩还为设计师所经常利用。

3传统装饰和环境生活艺术相映生辉

环境生活艺术要靠传统装饰来体现,传统装饰靠环境生活艺术来表达。二者相互依存,相映生辉。日常生活中,这二者巧妙结合的现象屡见不鲜。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传统装饰艺术表现的建筑物更是数不胜数,大到国家著名文物建筑,如北京故宫、颐和园、苏州皇家园林,小到百姓家庭房屋建设和日常生活用品。因为有了这种经久不衰的传统装饰代代传承,我国文化与自然环境才能完美融合以达到艺术最高追求。

4结语

篇4

关键词: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现状;发展

中国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大规模发展的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环保设施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无疑是其重要保障。这里所述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设施建设、燃气设施建设、环境绿化等五个主要组成部分。那么,这个体系发展得如何呢?

一、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

中国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普遍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且拥有了自己的特色。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个体系与其他市政规划基本能够做到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为城市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在一些现代化不是那么发达、市政规划不是那么完善的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中,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中国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化的进程。在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中小城市的一些“非黄金区域”以及一些刚刚规划成立的“新城市”,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触角并未能触及到。生活垃圾和污水未经处理就进入循环,集中供暖和供气未能做到,城市的整体绿化更是无从谈起。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让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只是为那些居住在大城市的“天之骄子”服务的吗?生活在小城市、小城镇的人们难道就没有享受干净的水和清新的空气的权利?

二、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现状的原因分析

其实,并不是环保“偏爱”大城市,而是小城镇对建设城市环保体系“有心无力”。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环保设施体系都是由当地政府出资建立的,无利可图,完全是“赔本儿的买卖”。对于那些财力不是特别雄厚的城市来说,建设和维护一个庞大的城市环保系统无疑是一项无力挑起的重担。这种单一僵化的投资和运营模式,一方面减缓了大中城市随着城市发展而更新城市环保系统的步伐,一方面使一些小城市和城镇根本无力建设自己的城市环保体系。

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前景

变更现有的城市环保体系投资和运营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的手段。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实现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

1 政府仍旧是主要的投资者,这是由城市环保的公益本质决定的。

2 要加快推进企业成为主体,这是因为:首先,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研发和推广,能够更快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要。其次,企业的天职就是盈利,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提高盈利。再次,企业的参与使得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进入到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使竞争机制融人到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中来,使其永葆活力,不会应为懈怠而停止发展。

企业应主要在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比较具有竞争性和盈利性的领域开展投资和经营。在政府指导下。综合应用两种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投资方式,充分借鉴国外成熟的投资模式如B07(建设一运营,移交)模式、受让资产和特许经营权,模式、TOT(移交,运营一移交)模式等,实现资本的高效应用。

3 尝试吸引外资加入城市环保投资行列。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基金、跨国企业、外国政府专项资金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等都是我们应当争取的对象。在欧洲普遍陷入国家财政危机、全球仍未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恢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以其雄厚的外汇储备、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尊重,上述机构因而都有非常强烈的进人中国的意愿。这种尝试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二)政府为主构建市场配套机制

构建城市环保的市场体制就是要建立一个有竞争、有盈利、在价格规律支配下运行的市场环境,这主要需要的是法律体系的建立和政府的指导,而后者的作用更加重要。政府应该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从“参与者”逐渐转变为“指导者”和“服务者”。

首先,饯行“服务型政府”的定位,制定优惠政策、协调各方利益,鼓励良性竞争,在税收上给予投资者一定的优惠,并争取获得银行业的支持,为投资者开启贷款的方便之门,并且采取一定的利率优惠和还贷期限宽缓措施。

其次,将城市环保体系划分为纯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两类,将“有利可图”的经营性项目交给企业投资。

第三,健全城市环保的市场准入和产权转让机制,并要花大力气建立一个既能满足投资者资金收益需求又能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的价格体系。

(三)开动全国城市环保模板工程

各地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所区别,但是也有共通之处。国家应当尽快开动全国城市环保模板工程,为中国几大代表区域建立不同规模的设计图模板,使各地的城市环保建设有标准可依、提高效率、避免失误并减少一些无谓的设计投入。

篇5

【关键词】环境艺术 传统装饰 表现

引言

伴随着人类经济文明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形式也变得丰富多样化起来。在艺术设计与时俱进的同时,传统装饰艺术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仍保留并不断发展。

1 传统图案的融合

1.1 动物图案的巧妙应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把动物图案应用到环境艺术装饰当中一直为设计师所宠爱。动物图案象征着雍容华贵,高贵典雅。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最典型被应用到环境艺术当中的动物图案有:龙、凤、鱼、狮子等。古人不仅对代表祥瑞的凤追求不已,还自称是龙的传人,因为它们都代表着无坚不摧的力量和凌驾于天地之上的神圣权威。除此之外,还有鱼代表着祥和欢乐,狮子也是强壮的灵兽,在民间有辟邪的作用。有了对动物本身的这种崇高信仰和敬意,那么所属图案自然也会备受人们欢迎,所以这些动物经常出现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建筑、纪念物中。古有龙椅、龙袍,凤冠霞帔,极为华贵。今有石狮子守门,神态盛气凌人,异常尊贵威严。

1.2 植物图案的完美融合

植物图案也是备受人们喜爱应用的传统造型。尤花卉图案居多,植物图案来源于自然又凌驾于自然之上。这种自然形象被巧妙地转化为图案装饰形象的过程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的生活需要对这种超然的美进行艺术化,就植物而言,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有形态丰润饱满的、有流畅柔和的杨柳、更有刘禹锡言下的“花开时节动京城”雍容牡丹。这些植物的独特结构和纹理都是很好的装饰素材。它们能适应环境艺术设计多方面的需求,植物图案既富有装饰性又含有一定的真实感。再者它们符合工艺要求简单的特质,是传统装饰图案中的典型,与环境设计完美融合,浑然一体。

1.3 古文字图案的大力烘托

人类的各种感官都非常灵敏,尤其是视觉。对美的造型要求千式百样,形形。本着对审美的需求,古文字又是另一种可以很好地烘托环境艺术感的传统装饰图案。古文字以形表意,以意传情。人们抓住这个特点把古文字物象巧妙地结合在装饰物中。它从某些方面来讲也是体现了国人的心理情感和审美价值观。古文字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发展变迁,但它从未遭到摒弃,只会在人们心中更根深蒂固,使人们从文字中脱胎出表形。它涉及广泛,尤其能深刻完美地表现到装饰物中,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古文字内涵丰富,手法各式各样,流传下来作为艺术装饰的有龙书、花鸟字、小纂体等。无论哪种都有它独具一格的艺术价值。受文化观念影响,古文字不仅仅局限于图案本身,还结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典型的表现了中国人的哲理和生态观念,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2 色彩元素的运用

色彩属于传统装饰艺术在环境艺术运用当中的第二大主要元素。绚丽的色彩能给世界增添别样的美感,完美的环境艺术少不了要多样化的色彩来衬托。它可以强化艺术效果,增添装饰艺术魅力。

不同的装饰物对颜色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运用不同的色彩装饰出来的效果影响着人的心情。譬如红色代表热情,它在环境艺术装饰中能营造活跃的氛围,中国人每逢置办喜事都会采用红色为主色调,使环境顿时变得喜庆起来。很久之前,古人就很善于把色彩运用到装饰物中。像古代的皇家宫殿、大官显贵家庭建筑都会采用以金色为主色调来装饰。金色能营造出蓬荜生辉的奢华感,至今这种传统色彩还为设计师所经常利用。

3 传统装饰和环境生活艺术相映生辉

环境生活艺术要靠传统装饰来体现,传统装饰靠环境生活艺术来表达。二者相互依存,相映生辉。日常生活中,这二者巧妙结合的现象屡见不鲜。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传统装饰艺术表现的建筑物更是数不胜数,大到国家著名文物建筑,如北京故宫、颐和园、苏州皇家园林,小到百姓家庭房屋建设和日常生活用品。因为有了这种经久不衰的传统装饰代代传承,我国文化与自然环境才能完美融合以达到艺术最高追求。

结语

对待传统装饰文化艺术,我们要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在传统装饰艺术中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创新,并且不断融入当代装饰艺术理念,最终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一种独特且让人难以忘怀的形式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精神风貌展现给世界,让世界各族人民深刻地感受到并且肯定我们的文化。有朝一日,世界定会认可中国,无论是艺术,亦或是其它方面。

参考文献

[1]武佳玮,王涵.传统装饰艺术在环艺设计中的表现[J].华章,2014,

篇6

关键词:传统装饰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344-01

1 我们历史上源远流长的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在我们的国家古已有之,因为不论哪个民族都是有着爱美的心理,都会对美进行追求。我们国家的艺术发展的时间较长,而且在其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历经我们伟大的人民群众以及不少艺术上高造诣的能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形成了一套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装饰艺术,不仅能有效地反映出我们的文化特点,也能够让外界从中看到我们所特有的东方文化。我们的装饰艺术在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上依旧没有过时,仍然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并对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2 我们现代所接触的现代主义的环境艺术设计上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我们现代设计的理念主张简单,而对装饰是持有反对的意见,认为装饰影响了设计的初衷,对设计是一种破坏。虽然说设计上的简单在刚开始的时候的确能够让我们感到设计的伟大之处所在,而且现在的科技不断地发展,这也就为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对于现代经济的发展程度上也是能够有效地配套。这让现代经济有了持续的成长空间。可是我们从另一个立场来看,这些简单的现代设计会让我们所处的文化不能够承上启下,不能够承当起当代文化的重托,让我们传统的历史与文化不能被下一代有效地延续,是一个文化层面上的隔离。我们所在的一个特定的场合中,我们原先所引以为豪的历史与时间上的厚重感被这个简单倾向的设计所摧毁。大家虽说可以到各处都能看到许许多多的相同面貌,但是以少作为设计标准让我们能够感觉到自己所处的场合虽然能够做到简单明了,但是给人感觉却是非常的苍白无力,缺少了许多历史的厚重感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只是在外表的形象上暂时领先,无法长久的让人喜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凭借外表来放弃了真正的内容。在上个世纪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给人以这样的回忆:现代环境艺术没有能够起到承载历史性的作用,对于艺术的许多内容却很排斥或不认同;文化被人类自己制造的钢筋水泥的深林所掩盖;现代艺术的环境设计在全球的流行,让原先的那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被人们所忽视,文化变成了整齐划一的,无法满足人们的多元化的需要。

3 富有我国特色的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上个世纪以来,我们大家对于空间的看法有了许多颠覆性的领悟,大规模的化工以及大工业的四处发展所造成的废水、废气、废渣等环境污染问题让人们反思过去自己行为模式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环保意识也就逐步的加强与上升并被人们所认同。这样,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就有了足够构建基础,现代的环境艺术是为了改变我们以往的那种生活、生产模式以及对大自然过度索取的思想。我们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就可以发现,环境艺术是对于我们自己的生活空间的改变并能够满足我们的各种心理上的需求,同时也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这些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

4 传统装饰艺术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变革所特有的功能

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可以起到无法替代与比拟的效能,现在的改革开放,国外的各种设计观念逐步的进入设计工作者的思维,许多并不有用的甚至于是错误的观念也被设计工作者所认同,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去模仿和复制国外的设计风格,殊不知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他既不经济同时也让设计出的作品过于整齐划一,丧失了设计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也无法有效地承载。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传统的装饰艺术与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这二者之间的联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延续与发展。而不是为了追求简单而放弃本就应该坚持的民族性。

其实我们如能仔细的观察一下就能够发现,在我们所处的四周均可以看到传统装饰艺术的存在。例如,现在我们的不少建筑都有立柱,很多在外面会包一层我们传统的瓷器或者在上面画上中国的水墨画。在这些建筑立柱的表面的很多内容都是有我们民族的传说或者故事。这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一个传承的方法。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需要在芸芸自然中找寻出一定规律美、秩序美并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的自由,不但能够让我们的装饰艺术由原先的仅仅是平面展示变为更加生动的立体的展现。积极地把握好我们所处环境的各种资源,对原先的空间进行改变并重新布局,让我们的装饰艺术不在是沉闷、固化,让我们能够身处其中并能够有美的享受。

总之,在这次的中国馆的设计到展示出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又不完全的反古,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既让观者看到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看到了中国的继续向前发展的前景,给世界一个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平台。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装饰艺术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并不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内容,而是一个促进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有效形式。我们在学习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需要把我们国家传统的装饰艺术精华融入其中,在设计中追求东西方文化的统一,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在它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由于历代劳动人民和能工巧匠的创造实践和艺术大师的锤炼概括,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它不仅参与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也凭其独具特色的东方美对全世界的文化、艺术的演变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我国悠久文化历史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装饰艺术形式,从史前的陶彩、商周的青铜器、战国及秦汉的漆器、汉代的画像砖、魏晋隋唐的石窟、唐宋的陶瓷、元朝的寺观、明代的家具等,歌舞、器乐、漆画、泥塑,蜡染,皮影、绘画、剪纸、木雕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特色及民族特征。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每个时代所呈现出的风格也是大不相同的。作为传统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全部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的生活当中,是艺术与生活结合的很好的体现。品类繁多的传统装饰艺术形式主要都是为了装点环境、美化生活空间。

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

现代主义设计在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崇尚简洁反对装饰,简洁的设计最初确实能够给人以震撼的力量,并且在设计上采用了新材料和新工艺,为适应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极简的现代主义设计也造成了历史文化发展的断裂,人文环境中未来拥有的历史感和时间性,被日趋统一化的倾向所冲淡。人们在世界各地到处可以看到相同的面孔,“少即多、少即无”的理念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环境虽然简洁时尚,但是缺少了更多的内涵,更多的时候是外在的形式取代了内在的涵义。至少80年代以前的现代主义环境艺术设计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环境艺术设计所起到的新作用消除了艺术方法的历史性,变革了艺术方法的内涵,使环境设计象工厂中的产品一样被到处“生产”,人类文化的激情被钢筋混凝土所遮蔽,当形式充分体现生活的需要时就不可能再承认价值的永恒标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受到压抑,现代主义设计一的普及化,使地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许多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在现代设计中被忽视,使世界环境日益趋同。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20世纪以来,人类对空间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和理解,工业化的发展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随着变化在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逐渐形成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改变并重构着人类的活动方式以及思想模式。一般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生活空间进行设计。其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空及心理方面的感受,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等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是一个促进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有效形式。随着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空间设计曾一味地追求和模仿现代主义时尚的风格的设计形式已发生的翻大覆地的变化,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极简的设计风格既失去了设计师及环境的个性,也丧失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可见到传统装饰艺术的表现手法。如很多现代建筑的立柱都会采用建筑材料的原色或者漆绘上丹青彩画来进行装饰,在题材的选择上,则是大多数采自具有吉祥涵义的中国神话,历史故事及动植物纹样、人物或文字等。如“纳福迎祥”、“连理枝”、 “蟠桃献寿”、“松鹤延年” ,还有“龙”“凤” 等形象的应用,寄托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在自然中寻求秩序美,从规矩中取得自由化,造型上注重形式感以及点、线、面形式要素的关系处理,讲究造型排列的秩序感,例如清代家具造型庄重,雕饰繁重,体量宽大,题材生动且富于变化,花纹图案整体较满,通常是一些代表吉祥瑞庆的花鸟纹等装饰花纹。整体大方而局部装饰细腻入微,工艺精良。通过实践摸索出许多的空间装饰方法,使装饰艺术形式从二维的形式转化为三维立体空间的表现形式,充分运用环境自身的每一个条件,对原始空间进行调整,以强化整体的装饰效果,使装饰艺术走向空间化、立体化、流动化,使人产生审美联想。

现代环艺设计并不是将传统的构件作为一种符号,原封不动的运用到实践中来。而是通过中式传统艺术的特征,表达端庄含蓄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人们对空间的功能性,审美性和价值观等都发生着变化,因而要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契合点,探讨在现代环艺设计中各个因素如何与传统装饰的内涵、精神相结合,形成一种文化上的默契。例如:传统雕花窗棂带来浓浓的中国情调,通过花窗纹样形成的斑驳阴影使中国传统的自然精神发挥到极致;富有光泽的织锦缎床品,简洁中又有着贵族式的华贵大气。在具体的表现上,传统的装饰艺术还会通过借物抒情来表达某种观念和寓意,色彩的使用与搭配也隐含着象征性和寓意性,它经历了从繁杂到单纯、由绚烂到淡雅的发展过程。    例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外观设计以及馆内的展示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中国馆的外观采用了象征吉祥富贵“中国红”,设计师是从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总之,在环艺设计中将传统符号元素进行全新创造,力图体现传统韵味,是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延伸与传承。既让观者看到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看到了中国的继续向前发展的前景,给世界一个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平台。

篇8

关键词:传统民居装饰;民居元素;现代环境艺术;实践;发展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07-01

一、中国传统民居装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和情感

(一)审美价值

作为传统民居装饰的体现,其构成元素丰富多彩,且内涵丰富,往往取材非常广泛,如一把椅子、一扇窗,门头的雕刻,甚至一幅楹联都代表着其深远的艺术审美价值。它以灵活多样的装饰题材,下至地面、上至屋顶,以及周边的墙壁,门、棱、窗,无不彰显着传统艺术的魅力。无论是活泼的动物、常见的植物、各色的人物,以及生活常见的器皿等都是传统民居装饰的舞台,都可以从其强烈的人文艺术色彩中感知到其时代、社会、生活的特色与价值观念。因此,传统民居装饰无论从构图还是色彩、工艺上都体现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二)情感价值

中国传统民居装饰在其表达情感上主要体现在对民俗、乡土的那种难舍的情怀,它将人们的情感,通过那一点一滴的刻画和雕镂,唤醒了多少人们说不完的故事和传说,因此,它更是体现了一种对人类精神的一种延续和继承。同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下的传统民居装饰在表达情感上却有一种归属感,它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发展史的精彩写照。

二、传统民居装饰与现代环境艺术之间的融合

近代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技术,以及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融合,既体现了时代的发展性,也蕴藏了时代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

(一)自然性

环境艺术的发展经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再到晚期现代主义,最后发展到一人为本的新的设计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到互敬,都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追寻。走近自然、回归自然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一大趋势。如常用的环境装饰材料大多取材于石、土、草、木等自然风物,都是在表达人们对返璞归真的向往。

(二)地域化

从环境艺术的发展趋势来分析,现代设计上更注重对本土文化的引入和借鉴,通过将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进行融合和比较,越来越体现出对民族地域文化的青睐。从传统民居装饰文化中,更多的是体现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同时,只有在充分展现自身民族地域文化的过程中,才能为世界文化贡献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三、传统民居装饰的发展与应用

(一)装饰元素更加丰富

作为传统民居装饰的元素,大多都是带着人们对事物的深刻的寓意和希冀,并在长期的历史延续中被沉淀下来。比如我们常见的装饰性小动物:喜鹊、鹿、蝙蝠等,它们都寓意着相对应的喜、禄和福,对十二生肖的钟爱更是普遍。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民居装饰的选材相对谨慎,而一旦形成就具有久远的传承性,影响广泛而深远,因此,将传统民居装饰元素与现代环境艺术相结合,将更加丰富我们的创造思路和彰显民族的文化特征。

(二)装饰手法更加独特

中国传统装饰民居不仅在选材上讲究,而且在外在表现手法上也独具自身特色。比如我们常见的狮子,中国的传统狮子通常会采用夸张的手法,加大头部的分量,注重对面部神态和毛发的细致刻画,从而表达出既威武又活泼的中华民族特色,而与西方对狮子的刻画迥然不同,西方侧重于对其真实性的表达,因此,中国的传统民居装饰在创作手法上更具民族特色,并通过语言、手教、心记等方式代代相传。

(三)装饰技艺更加精巧

千百年来的历史沿袭和传承,使得我国的民族民居装饰从表现手法、技艺、风格等方面都烙上了深深的民族印记。无论是雕刻、堆叠、剪切、塑造、绘画等,都有其完整而精湛的技艺蕴藏其中,他们大多由民间工匠艺人从传统中传承下来,并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审美和民族性上,带来了更加深刻的影响。

总之,从中国传统民居装饰的取材、表现形式、技艺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民居装饰艺术进行融合和渗透,不仅能够从传统文化中传递更深的民族特色,也能将传统装饰艺术推向更高的审美境界。因此,将传统民居装饰应用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对世界艺术的一种贡献。

篇9

【关键词】民办高校 环境设计 改革 实践教学

北京城市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本科设置于2004年,是本院艺术学部设置时间最长的专业方向之一,也是目前艺术学部毕业人数和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方向,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每年也是学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最多的专业方向。为深入贯彻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人才培养“思”“实”“优”三字方针,以及艺术学部“创新、质量、特色、合作”的工作思路,同时考虑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要想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专业,进行专业的改革、探索和创新迫在眉睫。

结合目前北京的市场和就业导向,针对学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注重实践教学,配合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改革,形成一系列具备学校办学特色、有代表性的教学成果,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专业建设

根据环境设计行业发展情况和学校的实际状况,环境设计专业于2013年上半年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中包括专业独立、专业名称调整等重要方面。2013年教育部专业目录名称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名称调整为“环境设计”专业,专业也由以前艺术设计专业下属的一个方向,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即环境设计专业,这既是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飞跃,也成为艺术学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环境设计专业下开设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方向和景观设计方向。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深化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专业建设。

二、构建教学团队

1.合理引进人才

根据目前专业现有师资和专业发展需要,合理引进环境设计专业的专职教师,加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培养专、兼职教师

专职教师采取教师座谈、专业培训、学术会议以及参与实践、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艺术创作水平,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构建具有较强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理念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团队,逐步完善本教研室的师资结构,打造一个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构建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企业兼职教师侧重教学理论和教学教法的学习,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将一线的行业信息引入课堂,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高校兼职教师的培养,注重教学、教法的灵活应用,引入其他高校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能够灵活把控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成果

采取国内高校调研、一线企业调研、行业专家交流、专业设计协会交流等多种模式,为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2.修、定课程体系

将课程重新修、定,减弱通用艺术基础课程比例,增加和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优化课程设置。

3.强化学生知识拓展

加强艺术采风、专业参观考察、专业讲座、学部选修课等方式,强化学生知识拓展。

4.继续改革毕业设计制度

进一步优化毕业设计环节工作安排,丰富毕业设计形式,重视毕业设计过程把控,完善毕业设计流程和成绩评价体系,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突出整体特色。

5.专业核心网络课程建设

鼓励专职教师开展专业核心网络课程建设。

6.加强硬件建设

加大实验室、工作室的建设投入,逐步创建环境设计专业实验室,其中包括木工及模型实验室、环境设计后期特效实验室、高端PC机房、环境设计综合工作室等。

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探索主题教学的新模式

深入开展主题式教学,探索主题教学的新模式,在尊重艺术学科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教学上的创新和特色,推动设计任务、创新项目和课程结合,比赛和课程结合,主题教学融入其中的教学模式。

2.加强专业设计类课程前、中期的控制

在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加强对于前期和中期过程的控制,如前期的课题布置、项目背景、现状分析、资料收集、创意主题、设计特色,中期的方案构思等方面。

3.加强专业设计类课程的综合表达和展示

在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加强专业设计方案的综合表达和展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

4.探索、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探索更加遵循艺术学科专业规律的课程考核方式,创新艺术学科成绩评定标准体系。增加和完善大作业、展览、汇报、调研报告、艺术采风、综合训练、交流学习、社会项目、比赛等考核形式。

五、强化实践教学

深入开展主题式教学和比赛教学,围绕“艺术设计为人和首都服务”的原则开展教学。

将实际项目引入日常教学和毕业设计中,行业一线设计师直接辅导学生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将学生直接带进实际的项目中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与行业实际项目接触,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对本专业各方向核心课程的比例进行调整,加大专业设计实践类课程,使其更加符合学校实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采取全面、多元、分层的原则,积极寻求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平台,建立并完善专业实习体系。

六、突出专业特色

立足城市文化,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专业特色。由于本专业与“北京”城市结合紧密,又立足于学校和学部关于“服务首都”的战略思想,深入调研北京特色、行业需求以及就业导向,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更加符合行业需要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强调“艺术与数字科技的结合,艺术与城市的结合”,重视专业设计类课程、技能训练类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缩短学生与社会和行业间的距离,扩大就业范围;另外,围绕城市内容主动寻找相关课题,拓展学生的专业眼光和能力,突出环境设计专业特色。

结语

篇10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从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出发,论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的现状和特点,并总结了四种教学模式,即“1+X”模式、“引进来,走出去”模式、产学研孵化器模式和互聘模式,提出基于技能课程的改革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期为研究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校企合作;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我国艺术类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方向之一,也是广大艺术类院校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结果。笔者从环境设计专业入手,介绍其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以期促进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校企合作概述

校企合作是企业和学校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包括教育行业,如艺术院校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往往采取这种模式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校企合作模式关注的是学生的培养质量,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能够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达到双赢的效果。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校企合作能够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结果。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学校、企业两方信息、资源的共享,即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等基础设施,企业可以直接聘用学校为之培养的人才。这就做到了设备、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节约了社会成本,增加了社会效率,学校和企业实现共赢共生。第二,校企合作模式适应了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学校能够通过接收企业反馈的需要和要求,为企业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而企业的反馈信息往往代表着社会的需求,代表着市场信息,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更能胜任企业工作的需要。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即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劳动教学相结合模式、校企互动模式和“订单”合作模式。学校引进企业模式是指学校引进企业的部分生产线作为学校的实验室,这样既能节约企业的场地,也能够对在校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劳动教学相结合模式是指将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学校上课,另一组在企业进行培训,当每学期结束时对换两组的学习内容。校企互动模式充分发挥了学校、企业资源共享的理念。企业提供学生实习的基地、材料、设备等,并参与到学校教学内容的制定,将有经验的企业员工放到学校为在校学生传授经验。学校则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中,校企频繁的互动,实现产学研的结合。“订单”合作模式是指学校为企业招工并培训员工,学校需要遵循企业的要求对这些员工进行培养,传授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现状和特点分析

(一)环境设计专业概述

环境设计是一门非常复杂的交叉类学科,涉及到景观设计学、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设计美学等学科。一般说来,环境设计是针对建筑的室内、室外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整合的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目前,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下设两个方向,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

(二)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概况

环境设计专业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集中在室内、室外、景观、园林和城市规划五个方面。通过调研部分艺术类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情况,笔者发现,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主要有公共专业基础课、公共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设计课。其中,必要的核心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理论和专业设计课上,这些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学、环境艺术设计概论、风景区规划、城市空间与形态、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这些课程大多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关于专业技能的课程相对较少,这也是广大设计类院校课程设计的一个特点,即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育。

(三)环境设计专业技能课程存在的问题

环境设计专业技能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两个方面。其中针对核心课程的改革相对较多,而对基础课程的改革相对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对教学大纲、教材的选择上,无法解决“校企深度合作”的有关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授课内容与社会严重脱节,专业技能的含量严重不足。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用的科学,其教学内容应该与企业的需求直接挂钩,甚至应将学生未来进入的行业文化写入教材。第二,实践少且缺少针对性。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学科。为了增加学生的专业技能,应该从基础课程着手,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课程的开展打下基础。第三,从艺术类院校的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轻基础课程、重核心课程的问题。然而,知识的学习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没有基础的高深理论的学习无异于建立空中楼阁。第四,考核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现,同时师资队伍大多来自学界,很少有企业中的人员。这种“理论对理论”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环境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特点分析

专业技能的形成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习过程。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自学等方式获得,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专业技能的形成途径比较单一,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不断的练习来培养。而且这种技能一旦形成,可能会伴随学习者一生。相比而言,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容易产生忘记效应。环境设计专业的技能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践操作性、实用性等较强的学生,这也是笔者强调的要从环境设计的技能基础课开始增加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的原因。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主要有“1+X”模式、“引进来,走出去”模式、产学研孵化器模式和互聘模式。其中,基于技能课程的改革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落脚点。

(一)“1+X”模式

“1+X”模式主要是从课程方面着手,“1”是指原有的课程特色和知识结构,“X”是指变革的力量,即转变教学的观念、调整知识结构以及改进教学方法等。将“1+X”模式应用到课程改革上就是要改变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以企业的岗位要求重新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并重的方式。将“1+X”模式应用到教材改革上,可以增加环境设计专业中关于市场的内容,为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等单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将“1+X”模式应用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可以设定“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短期目标就是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这些任务技能既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1+X”模式应用到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上,可以制定“学校评价+企业评价+行业评价”三重评价体系,只有同时满足学校、企业、行业的要求,学生才能毕业。这样的考核方式势必会让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以考核为导向,激励学生全面培养自身的素养。

(二)“引进来,走出去”模式

所谓的“引进来,走出去”模式是指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上,学校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输送到企业,即“走出去”。学校的科研成果只有与企业的设备、资金、场地等资本结合,才能够焕发出应有的生产力,否则学校的科研成果仍然是“死知识”。在做好“走出去”的同时,学校要积极引进企业的管理者、一线员工来学校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授课。因为学校的教师大多是学界的学者,而相当多的教师自身也没有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这种“空对空”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引进企业的员工,请他们为学生讲课,传授一线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技能要求,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产学研孵化器模式

产学研孵化器模式是指校方和企业共同成立孵化园,在孵化园中可以入驻学校、企业的创新型企业,校方和企业方共同出资支持创业者创业。在这个模式中,企业主要是问题的提出者,学校则根据企业的问题成立科研小组,攻克这些难题。一旦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在孵化园中就能够立刻得到初步产业化,得到市场的验证,做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将这种模式应用到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上,就是设定相关的创业创新课程,或者为具备科研能力的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学生只要具备好的想法,并愿意尝试,在得到校方和企业相关专家的认可后就可以进行实践,把想法变成产品。

(四)互聘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学校和企业的培训,即企业将新入职的员工以及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送到高校接受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的熏陶,以便更好地服务生产。学校则聘请企业有经验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进入校园,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了解市场的基本情况。在这一模式下,企业的员工和学校的学生会得到充分的接触。员工获得了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则参与了理论应用的实践过程,在这种互补模式中,校企实现了共赢。

结语

本文提出的四种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仅仅是一种有益探讨,每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当然,这四种模式并不能涵盖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所有类型,但是它们是社会上普遍存在并得到良好反响的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的产生都是对传统模式的变革,这些变革的目的能够提升教与学的效果与效率,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作者:杨磊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注:本文为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课题,课题名称“校内艺术设计创意实践教学中心建设”,课题编号:HS2014CXQX12)

参考文献:

[1]任健.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

[2]李海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黄素梅.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德育创新的探索[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4]张伟,陈扣洋.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环境设计专业发展策略研究——环境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4(20).

[5]程志永.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