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电子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电子就业方向

篇1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该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机械学、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行、试验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机电设备系统及元件的研究、设计、开发,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营销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电子技术、新能源、机械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2、新能源;

3、机械/设备/重工;

4、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5、汽车及零配件;

6、计算机软件;

7、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8、互联网/电子商务。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机械工程师;

2、销售工程师;

3、结构工程师;

4、设备工程师;

5、售后工程师;

6、电子工程师;

7、质量工程师;

8、工艺工程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也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该专业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

篇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气工程基础、电机学、电器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机设计、高低压电器、电机控制、智能化电器原理与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建筑供配电等。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仪器仪表、机械、建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2、机械/设备/重工;

3、建筑/建材/工程;

4、新能源;

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房地产;

7、其他行业;

8、汽车及零配件。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师、电气设计师、技术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电气工程师;

2、电气设计师;

3、电气设计工程师;

4、电气技术员;

5、技术员;

6、机械工程师;

篇3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下;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构思;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各院校的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越来越突显出来,因此,迫切需要对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电子科技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电工电子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当中,该专业的教学也应该相应地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该充分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然后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最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1.我国当前电子电工专业发展的现状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已经不断升级与优化,不仅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收获了不错的成果,在这一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电子电工专业角度来看,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人才需求量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人才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为了培养出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于电子电工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首要任务便是进一步完善与改革当前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在政策支持方面,近年来,针对电子信息产业,我国的政策支持保持着稳步提升的态势,相关政府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促进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则必须对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

2.新时代下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构思

(1)电子电工专业的培养目标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子电工专业属于制造业范畴,为了不断满足日益变化的时代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电子电工专业不仅需要牢固掌握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必须掌握电子技术的技能,并充分了解企业生产中的相关管理工作,只有从这些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电子电工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从理论方面来看,电子电工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有效掌握与电气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如电气控制技术的理论知识、电气测量及其常用测量仪器仪表、企业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电机、常用的电气元件以及电气材料以及安全用电等等[1]。而从实践方面来看,电子电工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有效掌握与电气相关的实践操作,例如,学生必须具备维修电气设备的能力、能够正确地使用电气测量工具、能够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电机、懂得如何识别一般的基本的电气图样以及能够根据电气图样制作出电气控制设备等等。

(2)电子电工专业的就业方向

电子电工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制造类企业的电气设备维护、电气设备维修以及电子类产品的生产操作等方面。在长期实际工作中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电子电工专业人才还可以考虑从事相关售后服务和销售类工作,同时还可以从事电子类产品工艺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

3.新时代下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3.1 对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要想进一步推进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首先必须对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对电子电工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不仅是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解决该专业教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的有效措施之一。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应该将现有的专业作为主体,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特长,努力构建出与当代科技水平相适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能够充分体现出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特色的教学体系[2]。同时,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充分结合经济社会经济发挥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机构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等相关要求,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适当的筛选或增减,并不断对该专业的教学进行深入探索,对实践课、专业课以及文化课的课时比例进行合理的规划,开设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教学,对该专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课程比例结构设置最优化,从而为加强电子电工专业建设提供有利的先决条件。

3.2 对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要想进一步推进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其次应该对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将逐渐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合更加丰富的现代化教学元素,不断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了快速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在教育信息化进程方面,教育规划纲要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并明确强调要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对电子电工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如网络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方式,使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大提升[3]。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电子电工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包括实践操作课程,对于学生来说,会觉得比较难以掌握,因此,更加应该充分结合信息化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3.3 对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要想进一步推进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还应该对对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而不是选拔人才,在学习过程中也就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及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行评价。因此,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也非常重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在每堂课中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地考核,最后给予合理的评价,并不断总结和分析评价的结果[4]。在进行评价时,不仅需要考核学生的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应该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再综合评价对整个考核过程。

3.4 加强实践教学,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要想进一步推进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无疑也是有效途径之一。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使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大提升,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观认识实践,动手操作、演示实验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有效地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在实践操作中,使学生掌握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现场操作技能[5]。同时,针对该专业的特点,学校还应该建立并不断完善学生和教师的工厂实践制度,定期组织学生及教师进入工厂开展工程实践工作,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技术。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电子电工专业发展的现状还面临着人才需求量大、政策支持强等问题。通过从电子电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两个方面分析新时代下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构思,我们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之下,要想进一步推进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首先必须对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其次应该对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还应该对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同时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贺宇澄.新形势下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87(12):177-178.

[2]卢艳,黄云龙.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89(21):99-101.

[3]马维渠.关于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成才之路,2012,77(27):186-188.

[4]刘瑞敏.如何提高中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有效性[J].理论研究,2012,86(03):100-100.

篇4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 简介 发展

正是因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才有今天庞大的电力工业,人类才不可逆转地进入伟大的电气化时代。人类发展到任何时候也离不开能源,而能源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而电能是利用最为方便的能源形式,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

一、专业内容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融合能力。

培养要求: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电气工程一般分为电力系统和应用电子(也就是电力电子)。

二、专业发展前景

电气工程学科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及人民生活等各领域,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等学科交叉渗透,拓宽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的学科结构、研究领域、技术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气工程愈来愈多地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内涵也发展演变为强电和弱电结合、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软件和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例如“电气工程”和“电子技术”以及“控制科学”交叉融合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 “电气工程”与“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产生了“超导电工技术”和“纳米电工技术”; “ 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及“计算机学科” 的交叉融合产生了“机电一体化”新学科,已形成了以“机械”为主体、电气工程和计算机控制为技术核心、“机械+电气+计算机”的有机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际上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电气自动化领域中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高新技术,也可以说隶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当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电(用油的交通工具除外),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已接近2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电气化水平也决定了电力数据具有大范围的覆盖性。有专家表示,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力系统,或者是坚强智能电网或者是智能电网。智能电力系统是实现电力工业发展价值特征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智能电力系统能够确保更安全、更经济、更绿色、更和谐,同时智能电力系统是一个广义的坚强智能电网,能够有效地破解未来发展的挑战。

三、专业应用与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几个方向:

电力系统、电气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

1.电力系统方向

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器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2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电气技术方向

电气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方向。该专业是重点专业,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气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信息处理学科具有工学硕士授予权。

就业方向:电气技术方向主要培养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方面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电参量和磁参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以及电气技术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装置与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工作。学位获得后,可在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的企业、承担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3.电机与电气方向

电机与电气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在电机的电力电子驱动技术方面,研究了电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策略,变频电源谐波抑制技术。在高环境、高可靠电机与电器方面,研究了高环境电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航天电器的理论与技术、卫星姿控用飞轮的可靠性设计。在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了特种电机、磁性流体密封、旋转轴的在线平衡、电磁成型技术。其中在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等特种电机及航天电器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信、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电子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4.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特色专业方向,特点是电气与电子兼备,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相融。培养从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号变换与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信、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篇5

一、电工电子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

当前,大部分学校的电工电子教学观念落后,普遍不注重实训教学,在实训内容的设置上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教师仍沿用老套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知识,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使得学生在就业时无法胜任岗位,也导致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调查发现,人才市场对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是否有足够深专业知识胜任工作;是否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是否拥有并掌握工艺和工程施工知识。例如,单元电路级的设计和测试工作是工作中经常碰到的,而学校所教授的知识要比这个深得多。在工作中,对电路方案的要求既要简单又要将功能实现。但是,当前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以理论为基础,并且学习的时间很长,不实用。与电工电子专业相关的岗位,在工程施工、产品制造上需要运用工艺技术,如布线、技术规范、施工标准,等等。而学校对这些内容都比较忽视,涉及程度不高。但是,很多学生在上岗后,就会马上用到,用人单位又不太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培养学生,所以市场出现应用型人才短缺的现象。

二、基于市场需求转变电工电子教学方向

面对传统电工电子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学校必须改变电工电子的教学方向,培养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市场需求加强实践教学。

在实际的工作中,电工电子行业涉及的内容广泛,要求从业者是以技术人员的身份从事企业的实际操作工作,工作任务明确,针对性强,技术性要求高。这就要求电工电子专业的学生应学习符合企业的工作内容,具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和优秀的动手能力。为此,学校必须基于市场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从以往重理论教学转向重实践教学。一是教师应以社会实际案例讲解知识,带领一部分学生做课题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思维。二是举办对抗性的竞赛,实战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小组合作、个人能力的竞争以及专业技能和创新设计能力的竞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紧跟市场需求,学校与市场结合顺利过渡。

(二)基于市场需求加强校企合作。

在对实践教学进行完善的同时,也要为学生创造开放式的实验实训,以增加学生的实训机会。目前,面对学校实训设备的不完善、新知识的不断增加,想要在学校完成各种实训内容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为了解决学校条件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当与企业合作。当前市场经济施行的是产学研模式,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辅助,因此学校要更加注重学生企业实践的能力培养,对学生实行生产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与企业形成协议,让企业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基地,让企业和一些学生形成点对点的合作关系,即企业收纳学生定期性的实习,在每个周末让学生进入定点的企业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最佳方式,同时企业也会有更多的创新机会和不同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地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加强校企合作的初衷,让学生到企业中去。这不仅是一种合作,也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值得学校花费精力去探索这种教学方式和改革措施。

(三)基于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由于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大部分学生主要在学校、家、宿舍这三个地方活动,对社会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很多学生没有“居安思危”的观念,缺乏就业的紧迫感,致使学习态度不端正,出现迷糊度日、游戏人生的现象。为此,我们在注重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应当提升他们的非专业素养,让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并让他们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危机感”,使学生在适当的压力之下产生学习动力,进而纠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作为电工电子专业的学生,其专业的特殊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能够解决相当一部分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其专业的综合能力。除了通过思想教育和理论灌输增强学生就业意识和职业规划外,自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空间和条件,学校可以与有关企业建立培训制度,让企业的技术人员走进校园,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我培养的意愿,逐步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可以开设专业的电子协会,周期性地开展会活动,老师带动学生,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形成校园风气,增强全校师生的能力意识,鞭策学生自主地锻炼自己和磨砺自己的自主能力。

(四)基于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市场的人才需求往往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而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一直受到企业的青睐。电工电子类专业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首先,专业技能的创新,这是在基础理论上的提升,是动手能力的深化,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奠定深厚的理论知识。其次,理论的运用和实践,学校应当建立实践机制和相应的措施,积极带动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也是理论的深化教学的要求,能够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双重积累。最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创新也是技能创新的基本表现。例如,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电子协会专业协会的资源,层层递进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平台和带动学生加入创新活动,并且建立创新奖励机制,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积累。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需要适当的调节,学校可以根据相关专业情况定期开展设计专业的教学,扩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全校性的创意大赛,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养成创新培养的习惯。

(五)基于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当今就业市场上缺乏的是操作型人才,所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必经途径。为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校方应当多设置一些与操作实践相关的课程,改善实训条件。操作能力需要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作为支撑,操作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一方面学校可以从模拟操作入手,带动学生模拟操作的积极性和意识,开放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更多机会来参加操作。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典型企业工作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形成社会认识和企业认识,从而自觉地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于自己顺利地在实际工作中过渡。另外,学校可以定期地带学生去企业去实习,增加学生的实训经验,从而使学生自主积累经验,重视自作能力的培养。

(六)基于市场需求加强师资培养。

学校应积极进行师资力量的投入和师资考核,可以将学生能力培养与师资培养挂钩,将学生能力培养作为老师考核的参考之一。还可以在合作的企业中进行师资力量的培训和教学技能的提升,让老师的理论知识提升为自身综合能力和人格魅力,这样也利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应该积极促进全校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学习、共同实践风气的形成,创新办学措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信息,把握培养高素质高能力型人才的方针,依据市场不断改革,形成良性的电工电子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

(七)基于市场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市场上要的是实际的人才,什么是实际?就是可以胜任工作的人。学校所授的理论知识太多,且用处有不大,如《电工电子学》的第四章第三小节“本证半导体”,具体介绍的是硅材料经过提纯后形成共价键的结构,还介绍由于共价键的两个电子被束缚,导致束缚电子无法成为自由电子,致使本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很弱。像这种内容,大多会被用在学生的期末测试中,上课时,老师也会着重的讲。但是,不论是用人单位的要求或是实际操作的过程,都极少会遇到本证半导体导电能力为什么会弱的问题。学校应当把理论课程更多地改为实践课程,在总的课程中,起码有二分之一的课程是以实践为主。如果总的课程有60个课时,那么实践课程可以占到30个课时。在上实践课时,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渗入实践课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知识。如操作中用的是本证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配件,老师可以由深到浅地引导学生,问这个配件具有什么物理特性,之后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特性。

三、结语

篇6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培养真正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院校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提高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不太适合当前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论述了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阐明了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大学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由理论知识走向实践应用所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性质的课程[1],同时它是一门与机械设备控制紧密相关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目前我国大学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动机、变压器、常用低压控制电器、基本电气控制线路、半导体器件、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典型数字电路及应用等内容[2][3],基本按学科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既有兴趣又有畏难情绪,普遍认为该课程学习难度较大,不容易学懂[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现今该门课程部分内容已不适应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必要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应用任务引领的教学理念对其知识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

1.教学改革意义

1.1 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包括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各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装配、调试和维护,以及其它与机械产品相关的工作。从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要求方面考虑,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意义突出。

1.2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2.5年,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繁重,对于在就业岗位上很难用到或根本用不到的知识点应该有所删减,这样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该门课程中在工作需经常用到的重点内容。

1.3 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开展基于任务引领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教学单元划分成学生毕业后工作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具体工作任务,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4 对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与优化,也是由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理论基础决定的。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生源的减少以及高考招生比率的逐年升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高中阶段理论课程基础越来越差,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整体下降,让他们学习理论性过强的、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很难用到的知识,是对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的不负责任。

2.教学改革目标

以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熟悉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能力为主线,打破传统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界限,从认知规律和满足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对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进行整合与提高,达到基本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的完备,同时突出机械设备中电动机控制和接触器、继电器等电气控制线路的理解和掌握。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2.1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独具特色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以掌握基础知识、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达到以知识应用为目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碰到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独具特色的课程内容,开展基于任务引领的课堂教学。

2.2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新模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喜爱学习,如此方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结束语

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笔者抛砖引玉,从分析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的实际情况、现有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等方面出发,讲解了教学改革的意义,提出了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重点讲述了教学改革的目标。当然,提高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广大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杨克虎,王振翀.工科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进方向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7:122-123

[2]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

篇7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认识;发展方向

0前言

认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包括了解电气工程的含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要求以及学科分支等内容,从而能够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

1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认识

1.1电气工程概况

传统的电气工程是电气系统与电子有关学科的总称,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关键学科与核心学科,简而言之,电气工程包含了百分之八十的光子和电子有关的工程行为,涵盖面更加广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不仅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还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学科,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为电气工程培养专业型人才。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要求

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因此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还需要学习电工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等内容,提升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问题的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学习中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比如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基本的计算机能力,熟练掌握电学与力学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基础,是必要的专业素质,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学科,因此,学生还需要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思考,大胆创新,具有研发能力。

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科分支

1.3.1电气技术

电气技术是指多种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包括电工装备制造和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等技术,并以电气技术和电气设备为手段进行空间和环境的维持。此专业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电气工程技术人才,电气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两个就业方向,一、进入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理论研究,推进电气技术及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二、进行电参量信息获取的研究工作,成为技术型人才。

1.3.2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技术中极具特色的专业之一,应用电子技术主要培养具有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质检等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此专业是信息电子专业和电力专业相结合的专业,具备两大专业的优势,能够有效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应用电子技术的就业前景较好,在多个领域都可以进行就业,通讯领域,交通领域,电子领域等都需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发展空间较大。

1.3.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电气工程中的重点学科,此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高压电器设备的制造、设计、维护、运行等工作,培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作为国家的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三种,一、进入大型工厂工作,例如电业局,发电厂等大型工厂,发展前景好,工资待遇高,二、可以从事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由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培养能够进行高压电器设备制造人才的专业,从事制造业,专业对口,发展空间较大,三、进入高校进行教学,教授学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知识,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同时还可以在学校申请项目,进行研究工作,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学科,就业方向较多,就业前景较好,调查表明,近三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就业率都较高,由此可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下面主要阐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如下:就大型电力行业来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能够应用于发电厂、供电局、厂矿企业、电力公司等,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另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集中精力强化系统集成与关键技术开发,同时通过社会化的协作与市场化的外包分工,来充分推动相关技术的市场化步伐,从而有计划的进行开发与研究重要技术,从而有效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另外,在未来的发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精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也会实现质的飞跃,同时能够充分的提高行业生产效率,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的长远发展。

3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相关概念、专业要求、学科分支等进行分析,探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认识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涉及到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等多方面知识,能够有效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且就业方向较广,发展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

[1]牛美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1(07):115-116.

[2]赵宏斌.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认识及未来发展方向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1(10):190-191.

[3]李靖,黄绍平,谢卫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02(04):118-119.

篇8

关键词:维修电工;医院管理;应用

在有电力供应的地方就会存在着维修电工,其能够及时的处理供电场所出现的用电问题,定期的维护电力供应线路,确保电力供应顺利运行。维修电工能够对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家用电气等设备进行实时检测,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维修电工所需的专业知识较高,就业人数较低,不能满足医院管理需求。由于大多数医院具有大量的医疗设备,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供电故障问题时,需要维修电工及时的处理问题,才能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

一、维修电工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在大多数的企业运营中,都需要电力供应作为动力来源,维修电工能够及时的处理电力故障和定期维护等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就现阶段医院管理而言,维修电工在其中的应用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医院内部的医疗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后,维修电工能够结合电力知识及时的查找到出现故障的位置,并向有关部门报备,采取专业措施解决电力故障,提高医疗设备的运转能力。二是,医院的电力系统是影响医院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医疗工作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维修电工的工作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就医人员的医护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在医院管理方面,维修电工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时的处理用电故障,从而提高医院管理工作质量,是现阶段维修电工在医院管理发展的方向。

二、维修电工在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安全意识

维修电工是医院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后勤管理人员,其需要做好检测医院全部电力线路和医疗设备正常运行或维护工作。但是在实际医院管理工作中,大多数的医院维修电工缺乏专业性的安全意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维修电工不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操作,导致医院电力设备出现电力故障问题。例如,如果医院管理维修电工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检修时,其缺乏安全意识,会出现不断电操作医疗设备的情况,导致出现触电或失火等事故;维修电工需要配备专业的电力保护设备才能进行操作,但是较多维修电工为了节省时间会缩减这一环节,导致维修电工出现触电事故。

(二)业务能力较低

医院管理维修电工与医院其他员工一样,都有自己单位的业务评选工作,其能直接影响维修电工的业务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医院维修电工对比于传统医院管理工作,在工作能力、医疗设备管理、维修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医院维修电工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可知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维修电工缺乏专业的业务技能知识,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设备维修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当医院出现医疗设备故障时,维修电工难以及时的排除故障。例如,现阶段医院管理工作中正逐渐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如果维修电工缺乏专业业务管理知识,将会降低医院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维修电工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方向

(一)从整体到部分分析电力系统故障

维修电工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应当建立整体到部分的分析制度。这种分析制度能够有效提高维修的精准度。例如,在实际医院管理检修工作中,维修电工在对医疗设备检测,需要先对医疗设备整体进行感官检测,判断外部设备没有问题后,在对内部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测。由于医疗设备在出现故障后,可能会出现异常的气味或颜色,因此在分析医疗设备故障时,可以先通过气味和颜色进行判断,确定电子设备故障的原因。从整体到部分分析电力系统故障能够有效提高维修电工的工作质量。

(二)提高医疗电力系统故障分析能力

维修电工在医疗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工作中,需要清楚地认知医疗设备内部的情况,才能有效提高医疗电力系统故障分析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判断:第一,维修电工通过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设备内部电力走线情况,并结合易出现故障的区域,缩小检修区域,及时发现出现故障的原因。维修电工主要采用逻辑分析法来分析难处理的医疗用电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故障分析能力。第二,维修电工在处理电子设备故障时,需要结合多种检测设备对电子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提高检修的准确性,提高维修电工在医院管理方向的应用效果。

(三)及时解决问题

由于医院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出现供电系统问题,会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因此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维修电工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维修电工在医院管理工作前,需要先对整体医院供电系统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快速性处理方案,还需要做好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避免出现供电故障。

(四)制定故障检修计划提高工作效率

维修电工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定期的供电系统维护工作。为了提高维护工作质量,维修电工需要根据医院供电系统实际运行情况,制定故障检修计划和应急预案。尤其医院突发性的发生大型供电故障时,维修电工能够启动应急预案,避免出现医院经济损失情况。在制定故障检修计划时,维修电工需要具有丰富的故障处理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并具有一定行的预防能力,从而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和维修电工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篇9

涉电学科主要本科专业均设在《目录》中工学门类下,涉及能源动力类、电气类、土木类、水利类、核工程类和农业工程类六个专业类。能源动力类下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一种基本专业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一种特设专业;电气类下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种基本专业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及“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两种特设专业;土木类、水利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下设的涉电基本专业分别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水利水电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农业电气化”(见下表)。

下面,就将国内高校涉电学科主要本科专业概况依据收集到的有关资料,逐一进行介绍。涉及到相关高校的名单部分一般以学校的自然地理布局依次罗列,排名不分先后。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解读

在1998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能源动力类下设专业为“热能与动力工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颁布后,各高校在招生专业名称上进行了调整,即将原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广阔。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既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技能,又具备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所需要的经济管理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电力行业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人才。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已经从面向传统火力发电,拓展出一些新的专业方向。现本专业的专业方向包括:热能动力、集控运行、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核能发电、风力发电等。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汽轮机原理、锅炉原理、热力发电厂、泵与风机、自动控制理论、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以及各专业方向的专业课。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广,适应能力强。就业方向:⑴大型现代化电力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⑵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能源、动力方面的节能、规划、建设、运营、咨询和监管等工作;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能源与动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建设部门、电力工程公司、大中专院校和研究院(所)、咨询与技术服务类公司、火力发电厂、大型核电站、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风力发电厂等。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高校共有18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23所,“211工程”高校29所。

“985工程”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11工程”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太原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汉理工大学、贵州大学、长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解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2012年将原有的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能源动力类下的特设专业。本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新能源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

主要课程

本专业课程组除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外,还有风能与动力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风力发电原理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根据能源类型的不同为划分为不同的方向,主要有生物质能方向(生物质发电与生物燃料等新能源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制造以及新工艺的应用技术等),风力发电方向(风力发电机组与风电场的设计、制造、建设、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与管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向(面向太阳能电池设计、制造,光伏电站设计、运行与控制)等等。在就业方向上,生物质能方向主要在大型现代化电力及能源企业、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能源与环保企业从事设计、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电力、节能等方面的规划、建设、运营、咨询和监管等工作以及在与新能源相关的科研、教学等企事业单位工作;风力发电方向可在电网公司、五大发电公司、能源企业、研究所、设计院、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风电场等单位从事风电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风电机组设计、制造与研究,风力发电技术项目开发等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技术咨询与管理工作以及在其他相关领域从事专门技术工作。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向可在研究所、设计院、大型电力企业、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及太阳能电站等单位从事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规划、制造、施工及运行管理,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产业的技术与管理,太阳能发电技术项目开发等相关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开设院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约有30所,其中“985工程”高校3所,“211工程”高校8所。

“985工程”高校:东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211工程”高校:河海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解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与自动远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城市供用电技术、高电压及信息技术、电力市场6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备电气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电力系统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熟悉电力工业的科学技术与发展,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特色鲜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路、电机学、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部门、电力科研开发部门、发电厂以及与电力生产密切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从事相关的工作。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约有480所,其中“985工程”高校24所,“211工程”高校39所。

“985工程”高校: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

“211工程”高校: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大学、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海南大学、长安大学、青海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专业解读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是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进行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急需专业,为电气类下的特设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掌握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理论和电力系统通信技术,掌握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智能电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有一定认识,可以在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电力系统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路、电机学、电磁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通信原理、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与检测、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电网公司、发电公司、科研设计、高等院校、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设计、开发、生产运行与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支持等工作。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主要有:

华北电力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长春工程学院等。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专业解读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工业企业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供电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维护、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电路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液压与气动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现代企业特别是外企的生产和管理的自动控制、电气设备的系统控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科研工作。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主要有:

上海海事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北大学等。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专业解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属于工学大类,土建类。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国民经济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是大势所趋,而建筑智能化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朝阳产业,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控制理论等基础理论,学习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楼宇自动化及建筑电气的理论和技术,学生受到现代电气自动化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楼宇自动化系统和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有: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建筑制图与识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应用电机技术、电气CAD、制冷与空调技术、楼宇给排水、楼宇综合自动化、电梯技术等。实践课程内容包括:认识实习、电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设计、施工等部门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开发、运行、管理、维修等工作。如:⑴建筑电气专业强弱电设计、施工、监理;⑵智能建筑系统的开发、安装、调试和维护;⑶建筑设备的研发、安装、调试、维护;⑷电子设备的研究、开发与维护;⑸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研发。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有28所: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盐城工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湖南文理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扬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南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湘潭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华北科技学院、三江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河南城建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专业解读

水电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水电事业也在突飞猛进,具有广阔的前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既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具备水利水电工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够从事水利水电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科研、管理、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计算机应用、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学、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水利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水工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电站建筑物、建设项目评估和管理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水利、水电领域的规划院、勘测设计院、工程局、水电开发公司、工程单位及相关企业从事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在有关部委、省、市的水利水电管理部门、电力集团公司、流域机构、水电站、水库等从事水利水电管理工作;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从事水利水电方面的科研、教学等工作;也可在土木建筑及其他行业从事相关工作。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共7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8所,“211工程”高校17所。

“985工程”高校: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11工程”高校:华北电力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

核工程与核技术

专业解读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根据我国核电事业广阔发展前景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其目标是培养核电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热工基础、计算机应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检测技术、热工过程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可靠性工程、汽轮机原理及运行、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反应堆热工分析、核反应堆控制和仪表、核电厂辐射测量与防护、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电厂系统与运行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核电厂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也能胜任核电工程项目的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及其它能源动力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主要有:⑴核电厂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及技术支持工作;⑵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⑶核工程设计院和研究院的设计和科研工作;⑷核电工程公司的技术咨询与管理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五大电力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工程建设公司、核电设备制造企业、核工程设计院、核工程与核技术研究院所等。

开设院校

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高校共28所,其中“985工程”高校11所,“211”院校2所。

“985工程”高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211工程”高校: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农业电气化

专业解读

“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主要具备电力、电子与控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农村(地方)电力系统及农用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有关的工程设计、科研开发及实验调试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学、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技术、电力工程、供电技术、用电技术、电网规划、配电网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控制技术、电力经营管理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地方电力系统和大型企业供电系统从事有关的科研、设计、建设、运行、供电及用电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开设院校

篇10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精密测控与系统等。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主要实践性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仪器、电子技术、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2、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3、新能源;

4、计算机软件;

5、机械/设备/重工;

6、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7、其他行业;

8、环保。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仪表工程、硬件工程、电气工程等工作,大致如下:

1、仪表工程师;

2、硬件工程师;

3、销售工程师;

4、电气工程师;

5、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6、区域销售经理;

7、技术支持工程师;

8、测试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