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的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1-27 17:5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逻辑学的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逻辑学的发展史

篇1

发展方式本身的优劣及其判断标准都是不断变化的,比如若要素禀赋状态发生变化,发展方式的判别标准也就会跟着改变。

探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考察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从推动力方面来看,涉及到经济是靠资本推动还是靠劳动和技术推动;从拉动力方面来看,涉及到经济是靠投资拉动还是消费和出口拉动。

发展方式问题还涉及到人对自然的态度问题。一种态度是建立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甚至是掠夺和开发基础上。另一种态度是把人类看做本文由收集整理自然界的一部分,敬畏自然,合理科学地开发自然。发展方式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即生产剩余如何在公共部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分配,是要让部分人富裕;还是追求共同富裕。是要让部分地区繁荣,还是让所有地区都繁荣。此外,发展方式还涉及到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关系问题,即是通过互利共赢开展对外经贸关系,还是独占利益。

发展方式本身的优劣及其判断标准都是不断变化的。比如若要素禀赋状态发生变化,发展方式的判别标准也就会跟着改变。劳动力大量剩余时,需要以节约资本的方式来推动发展;劳动力短缺而资本富裕时,就需要节约劳动。这不仅与禀赋状态的变化有关,还与技术条件的变化有关,以发电场为例,目前超超临界技术都已普及,再用传统的超临界就显得落伍了。

这些都是发展关系的基本方面,若用其来判断目前的发展方式,首先要看基础作用大小、消费作用是否充足。相对而言,我们对于生态环境比较轻视,利用资源的方式依然较粗放。在分配方面,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所得比较低,因为我们采取了鼓励部分地区和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在国际关系方面,改革开放追求的是互利共赢。

关于发展方式的转变方向,十报告的指导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要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消费需求拉动。二是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战略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三是经济发展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四是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的推动。五是经济发展要通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步骤。

谈发展方式问题,强调要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这个后劲就是指当前的发展不能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伤害。关于发展方式,中央文件中所传达的含义,就是调整收入关系让劳动所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上升。因为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消费需求现在是靠居民收入的增长,二是调整收入分配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为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关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困难问题,在“九五”计划时,就已经提出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现在过去了20多年,收效并不特别显著。首先是技术问题。比如说超超临界,如果没有相应技术,利用能源的效率就不会高。然而,很多已有技

术也未能得以有效应用。比如说污染治理问题,国家也有现成的技术,部分企业也有治理污染的设施,但是处理效果不明显。

问题在于技术的应用还受制于经济主体的行为,经济主体的行为受制于体制机制,这是最根本的方面。至于受制于哪一方面不完善的体制机制,这需要全面深入分析。从经济主体来看,无非是政府、企业和社会这三个方面。地方之所以推动不力,和其财政收入增长诉求有关,因为地方政府需要财政收入的增长。

企业不选择节能减排技术,一方面因为污染的成本由社会来承担,没有内化为企业自身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因为多年来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因为劳动力成本低,所以不用很先进的技术就可以赢利。

篇2

一、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而言,发展十分重要。而对于一个困难企业来说,发展则更为重要。只有坚持发展这个大方向,在克服困难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解决困难,迎来新的辉煌。

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的终极目标不是利润,而是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实现员工的人生价值。以人为本就是把全体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现、维护和发展全体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做到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我们的发展是以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为目标,发展的目的是满足员工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

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谋求企业发展,需要统筹兼顾,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取得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企业内外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1.要处理好当前生存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山西焦化目前处于比较困难的状态,特别是市场经营不景气、资金短缺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也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面临着如何生存的问题。尽管生存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生存就谈不上发展,但是,如果企业没有发展,那么生存永远都是问题。只有公司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存问题。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谋发展,制定出一个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让职工看到希望,看到前景,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企业在发展中实现更好的生存。

2.要正确处理好和谐稳定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企业的稳定。企业稳定特别是员工队伍的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稳定则难以发展。在困难企业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企业发展和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员工生活作为处理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队伍稳定中推进企业发展,通过企业发展促进队伍稳定。

3.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体系与未来发展的关系。从广义上讲,发展与创新是统一的,创新本身就是发展。创新,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为任何困难所惧,努力实现变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担当

公司与的员工关系就像大海与的海水关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同生共长;企业依靠员工不断发展壮大,员工依靠企业不断提高成长。企业发展的归宿点是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那么,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发展,就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共同奋斗。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有责任感。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

企业是由每一个员工组成的,大家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共同的责任,都负载着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责任。对工作负责,就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员工,有责任感就是把职务当成职业,把企业当成事业,担起肩上的责任,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敬业精神;有责任感就是有“企业兴衰、与我有责”的强烈意识,满怀信心的迎难而上,因为企业再穷再困难也是我们的家,每个人都应该热爱她,呵护她。唯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有希望,才会发展。

责任感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会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万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事干得相当出色。当我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时,能够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也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实现自己的价值。

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需要团结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坚持顾全大局,协调配合,不搞小团体主义,不搞各行其是;就是要从全局出发,站在企业整体利益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说话办事,而不能把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作为衡量是非曲折的标准。在企业里,有一个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能使大家同心协力,战胜各种困难;有一个团结和谐的氛围和融洽的人际关系,能使大家心情愉快的工作。

分工协作、责任明确是现代大生产的产物,也是企业建设的显著特点。因此,在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以及各个岗位之间都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把我们的公司建设成为精诚团结、坦诚交流、分享成功、共同发展的快乐团队。

篇3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为此,我们就要紧密结合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切实将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以良好的态势,饱满的工作热情,团结奋进、共谋振兴的昂扬气势,在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新世纪是知识社会、科技社会、信息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过去所没有的许多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否则,我们只有良好愿望而无过硬的本领也是不行的。出入境边检机关是国家设在对外开放口岸依法行使出入境边防检查职权部门,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对工作要求不严、标准不高、思想观念陈旧,不接受新事物、不学习新知识,按部就班,得过且过,等待观望,就会直接影响到出入境边检事业的发展,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影响到十七大制定的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严格要求,只争朝夕,做到工作上的高标准,思想上的高起点,作风上的高风格,行动上的高速度,适应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为此,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出入境边检机关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与时俱进,实现思想观念上的创新,才能使出入境边检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新的观念和思路,就没有新的行动。观念创新必须冲破“”,倡导创造性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创新,思路再突破;彻底打破“唯书、唯上”这种固定单一的思维定势,向“唯实”转变。为此,我们要站在"三个代表"高度,从全局上、战略上谋划出入境边检工作的长远规划,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变化了的形势,跟上时代步伐,正确处理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出入境边检工作在加强中改进,在继承上创新,在改进和创新中提高。要进一步跳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从社会的大环境的高度认识出入边检工作的优势和存在的差距,接受新观念,借鉴好做法,使出入境边检工作与社会接轨,与其它各行业相融,赋予出入境边检工作新的生机和活力。要从“等布置、靠督促、要指示”转变为从实际出发,做出“自选动作”,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力求工作的创造性、开放性,使出入境边检工作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要敢于打破旧框框,敢于向一切不符合时代要求,不符合发展需要的旧观念、旧规矩挑战,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不断总结新经验,开拓新局面。

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出入境边检运行机制上的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和思路指导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创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用十七大精神来统一思想、指导工作。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在出入境边检系统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廉洁、专业化、知识化的干部队伍。要把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放在战略地位抓紧抓好,强化民警的学习意识,优化民警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民警队伍的能力与素质。要在民警中重点加强公共管理、法律、现代科技、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以更新民警观念,使民警尽快培养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世界眼光、创新能力、法制观念、服务观念和宏观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

要强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我们要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要逐步把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党和政府的宏观调配、政策引导职能结合起来,打破人才壁垒,建立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完善适合出入境边检事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抓紧完善干部考核和业绩评估制度,尽快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出入境边检事业的需要。

篇4

关键词:解析几何 代数方程 计算机绘图 人C交互 教学实验

一、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和历史

解析几何主要内容是用向量代数方法研究二、三维空间内曲线、曲面的几何问题。向量代数方法主要是一、二次的代数方程与线性方程组。从现在一些高校使用的教材可也看到,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课程[1][2]的合并(或集成)为一门课占有不小的比例。下面相关教材的信息统计,可以获知这些变化。工科与理科专业使用教材的情况:工科专业使用的教材《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网络检索结果约500,000个)或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网络检索结果约562,000个)的主要章节为:行列式及其计算,向量代数,平面与直线,平面与直线,矩阵及其运算,n维向量与线性方程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与二次曲面,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应用模型。工科专业使用的教材《线性代数》(网络检索结果约686,000个)。使用这两类教材的比例约为562s686。理科专业使用的教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网络检索结果约19,400个)的主要章节为:多项式,行列式,矩阵,线性空间,线性变换, Euclid 空间,双线性函数与二次型。理科专业使用的教材《空间解析几何》(网络检索结果约49,200个)。使用这两类教材的比例约为194:492。从教材和课程内容,我们看到二次曲面与线性代数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把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合并成一门课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但是,解析几何范围内的几何问题包括除了圆锥曲线(Conic Sections)和二次曲面性质与图形之外,还有其他的曲线、曲面。这些曲线和曲面大量地出现不同的科学、工程领域中。例如螺旋线、环面。对于这些曲线和曲面,线性代数方法很难处理。同时,按目前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的解析几何课程教学计划学时,学生系统地学习解析几何比较困难。我们希望了解和认识一门课程的内涵,也就必须认识它的发展史。解析几何的创立得益于代数学的飞速发展,17世纪笛卡尔[3]引进坐标系后,一大类几何图形和代数方程成为等价的事物。把图形转换为代数方程描述的数与数的关系来研究的方法就称为解析几何。1874年,美国翻译出版的法国学者J.B.BIOT的解析几何教材:《AN ELEMENTARY TREATISE ON ANALYTICAL GEOMETRY》[4],其中没有出现行列式与矩阵等线性代数的主要方法。1902年,David Hilbert 的几何基础[5]出版了。100多年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1984年出版了朱鼎勋与陈绍菱的解析几何教材《空间解析几何学》[6]。这是一本解析几何课程的典型教材。其中主要的方法是向量代数、坐标变换与二次型。传统的数学课程体系中(包括工学数学课程体系),将解析几何单独列为一门课程(或一些独立的章节),主要讲述空间图形(包括空间直线、平面和二次曲面)的代数处理方法。其实,解析几何本身与线性代数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例如,空间直线和平面都是由线性方程组来表示的,二次曲面的分类其实就是二次形的标准形问题。所以将这些内容加入到高等代数中来,不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对学生加深两门课程的理解也是非常有益的[1]。

二、解析几何的现代化与应用前沿以及课程的教学实验

1963年,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表了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7],它标志着计算机图形学的正式诞生。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使用计算机处理三维空间的曲线与曲面的显示与人机关系。它可以研究大量的复杂方程的曲线与曲面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解析几何课程教学方面,计算机作图确实可以增加学生的对非二次曲面几何的直观理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直观地理解复杂曲线、曲面。例如用某种计算机语言,计算、绘制一个旋转的椭圆抛物面。如果用z=x^2+y^2形式的方程,编写程序:

x=[-10:0.1:10];y=[-10:0.1:10];[X,Y]=meshgrid(x,y);Z=X.^2+Y.^2 ;

plot3(X,Y,Z)

画出来的立体图上的网格是分别按x、y的参数值的变化生成的图(1)。同样的方法,编写程序:

x=[-10:0.2:10];y=[-10:0.2:10];[X,Y]=meshgrid(x,y);Z=X.^2-Y.^2;

plot3(X,Y,Z)

画出的方程为z=x^2-y^2的双曲抛物面上的网格是分别按x、y的参数值的变化生成的图(2)。

不仅仅如此,计算机作图是对解析几何的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的重大改进,还克服了复杂曲面曲线无法绘制的寰场H绻仅仅认识到利用计算软件绘制曲线与曲面,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曲面的一些基本性质,例如:对称性,有界性,边界等,那实质上还是辅助教学,教学的内容没有进化与更新,也就是给定了曲面的方程,然后计算、绘制该曲面的3维图像,那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计算机绘图渗透到了解析几何课程的教学中,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发展是三维空间中的曲面、曲线已深入到了可以直观展示不同学科领域的现象、性质与规律。例如,近二、三十年,计算机计算速度的大幅提高,曲线、曲面的计算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最初的3D动画、3D电影,现在的3D打印、3D重构已经深入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日常生活中,这些新应用、新技术、新理论还在不断地进化。这些都依赖曲线、曲面的计算与测量。一般情形是曲面并不都是教材中的二次曲面。测量方法有无线电、激光等电学、光学设备,例如:照相机、摄像机、雷达等。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8]方面, 3D重构[9]的发展对三维空间的曲面、曲线的计算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视觉是计算机图形学的反向计算。计算机图形学是从3维对象测量计算获得图像数据,而计算机视觉通常是从图像数据通过计算获得观测对象的3维图形,也有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趋势,例如:在增强现实技术中,就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1.解析几何中,n次曲线、曲面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3维计算的手段是n次代数方程,笛卡尔坐标系与代数方程构成了这类3维计算的基础。 笛卡尔坐标系与代数方程帮助我们充分认识了二次曲线与曲面。例如:图(1)与图(2)就是使用了笛卡尔坐标系与椭圆抛物面方程x2+y2-z=0、双曲抛物面方程x2-y2-z=0,通过计算给出的这两类曲面的视图。

2.在工程与其他科技领域,等高线图可以表示观测对象特定数据的3维图。这一类曲面一般不能由代数方程来表示。例如:陆地的海拔等高线地图,规则物体或流体的温度分布图,某区域的大气的水汽分布图,运动物体的GPS轨迹图。等高线图实质上是一张关于某种特定数据的照片,形式上等同于图(1)与图(2)。这类图都是通过对观测对象进行测量而获得的某种特定数据对应的三维空间的曲线与曲面图。这些曲线与曲面没有对应的方程,都用离散的二维数据来表示,并存储为一张数字照片。

3.观测对象的3D重构是从一些二维数据照片通过计算得到其他若干个笛卡尔坐标系下的二维数据照片。

1)如果已知曲线、曲面在一个笛卡尔坐标系内的代数方程,那么通过不同笛卡尔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能够确定地计算曲线与曲面的新代数方程。

2)如果已知曲线、曲面在一个笛卡尔坐标系内的等高线图,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新笛卡尔坐标系下的二维数据照片。

3)如果已知曲线、曲面在一个笛卡尔坐标系内的其他类型的二维数据照片(例如:一般的相机照片),如何得到新笛卡尔坐标系下的二维数据照片?这部分内容正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指导学生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试验与计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实验的基本方法与实验的结果。在对物体进行拍摄后得到的相片中,由于物体表面几何形态、点光源位置、光强等因数的改变会导致物体表面反射光路的改变与反射光光强的变化,照片中拍摄对象的明暗关系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根据光源与物体表面的关系(包括理想反射面与一般反射面的成像理论,点光源与反射面亮度的关系),得到点光源下理想表面反射成像的规律。控制其中一个或多个影响物体表面成像的重要参数,改变点光源位置等,拍摄观测对象,利用软件读取照片,用给定的光反射模型进行计算,可以得到观测对象的一个完整的表面的三维数值图像。下图(6)(7)是试验中拍摄的倾斜纸板照片与计算得到的三维数值图像。

三、解析几何教学实验的一些体会

解析几何课程本着联系实际科技应用与科学前沿[10],拓展教学内容,开阔视野的目标,把计算机图形学与“3D计算”的思想、方法与实践引入。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使用计算机与显示设备,一方面,在三维空间中,把复杂代数方程对应的图像的基本性质比较直观地显示出来。另一方面,认识到三维数值图像在计算机视觉等高新科技领域的重要应用。通过这一方面的教学与实践,让学生认识到不仅仅方程的计算与推理可以分析曲线、曲面的性质,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计算也可以分析曲线、曲面的性质。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与显示同样能够证实曲线、曲面的特征。即基于适度的基本编程的人机交互[7]来学习曲线、曲面的基本规律。上文列举了的解析几何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例子,通过使用这种更简洁易懂,同时更加现代化的解题办法,真正实现数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解析几何这门学科具有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孟道骥. 一门“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南开大学“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J]. 高等数学研究, 2005,8(3).

[2] 冯良贵,戴清平,谢瑞强,李超,陈挚. 国防科技大学“线性代数与解析缀巍笨纬探ㄉ璧奶厣[J]. 大学数学,2009,(6)25.

[3] R.Descartes.The Geometry of René Descartes [M].Translated by David Eugene Smith and L. MaricaLatham,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54.

[4] D.Hilbert. Foundations of Geometry[M]. Authorized by translation by E.J.Townsend, 1902.

[5] J.B.Biot. An Elementary Treatise on Analytical Geometry[M]. Cadets of the 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 at Lexington VA, 1874.

[6] 朱鼎勋,陈绍菱.空间解析几何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7] I.Sutherland.Sketchpad:A Man-Machine Graph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D].Mass-

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63.

[8] O.Faugeras.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 Vision : A Geometric Viewpoint[M]. MIT Press, 1993.

[9] U. C. Pati. 3-D Surface Geometry and Reconstruction:Developing Concepts and Ap-

篇5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 书评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

[分类号]G25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与Internet的建设和飞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显著特征。信息成为人们使用最频繁的概念之一,也成为情报学和信息管理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信息的动态特征,并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是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简称“三计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从文献单元深入到信息单元,从文献计量向信息计量转变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邱均平教授是我国率先开展“三计学”教学与研究的著名计量学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文献计量学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1988年,邱均平教授编著的《文献计量学》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首次从理论、方法和应用相结合的角度构建了文献计量学的内容体系,是我国出版最早的、为数不多的文献计量学经典著作之一,受到学术界同行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它不仅被多所高校采用作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核心教材,而且被引率至今一直名列前茅。之后,邱均平先生又开展了大量有关“三计学”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形成了重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日益普及,给人类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文献计量学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面对这一新形势、新趋势和新课题,邱均平教授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信息计量学和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2000年~2001年,邱均平教授以“信息计量学”和“网络信息计量学”为题在《情报理论与实践》上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造成了巨大反响,被引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开展信息计量学和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必看的经典系列文章。2007年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邱均平教授的《信息计量学》一书。这是邱均平教授长期从事“三计学”教学与研究的结晶,是反映网络信息时代“三计学”发展特征,面向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教学与研究现实需要的产物。该书是作者敏锐地站在时代和学科发展前沿,把握国内外信息计量学发展动向,精心研究而成的最新成果。也是作者20余年来从事“三计学”问题研究的系统总结和综合集成之作,同时又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学校信息管理类核心教材”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1 《信息计量学》是时展和现实需要的产物

文献计量研究始于20世纪初,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和内容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逐渐普及与广泛应用,文献计量学研究进入了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成果迭出。1969年,英国计算中心的普里查德(A.Pritchard)开创性地提出了“文献计量学”这一名词,文献计量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文献计量学中的广泛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于是出现了以信息单元、情报单元和知识单元为计量对象的“信息计量学”或称“情报计量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网络技术迅速普及,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和数字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并出现了以网络信息和数据为计量对象的“网络信息计量学”或称“网络计量学”(Webmetrics)。

虽然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文献计量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文献计量学理论、方法和内容体系尚未得到有效更新,反映信息计量研究的、系统的、新的教材还没有,现有的几本文献计量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已经陈旧过时,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形势下,文献计量正在向信息计量方向发展,信息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规律。迫切需要以新的视角去研究、去解决、去寻求新的正确答案。信息计量学正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大背景下,随着信息资源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及时出版正是网络信息时代满足“三计学”研究、发展和现实需要的应时之作,同时也是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其深厚的研究基础,全新的研究视角,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内容,广泛的应用实例,反映和集成了国内外信息计量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必将成为信息计量学发展中的新标志和新里程碑。该书重点突出了“信息、网络和应用”三大主题,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三计学”的主旋律。

2 《信息计量学》反映了“三计学”研究的交叉与融合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图书馆学、文献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和科学学领域相继出现了三个类似的术语:Bibliomet―tics、Scientometrics和Informetrics,分别代表着3个十分相似的定量性的分支学科,即“三计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研究和推动,“三计学”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进展,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承认。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尽管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有所不同,但三者的起源相同,并且享有共同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因此学术界习惯于将它们统称为“三计学”,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三门计量学的不断拓展,它们之间出现了合流的趋势,还产生了共同的国际学术组织――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国际学会(Intemational Society forSeientometries and Informetrics,ISSI)。但由于“三计学”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事实上的相互独立的研究状态,很少有学者出于共同的研究目的,将三者融合在一起展开研究。《信息计量学》首次从“三计学”的共同研究基础出发,在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框架下,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展开研究,反映了“三计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在书中,作者从起源、发展、研究对象和目的等方面对“三计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详细论述其共同原理、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展示了“三计学”

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这无疑是“三计学”研究中的一场精彩的演绎,展现了“三计学”的无穷魅力。

信息计量学跨越了学科的边界,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科学学等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或一种研究方法。印度情报学家雷坚(Rajan)把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的目的系统阐述为:为研究和发展;为决策和规划;为组织机构,科研项目、计划和各种活动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英国著名情报学家布鲁克斯也认为: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是迄今计量学科中语义最广泛最深奥的一个术语,将作为包罗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一个全称术语。可见,在“信息计量学”这一统称术语和共同框架下整合“三计学”研究是国际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出版正是这一趋势的真实反映,不仅在国内是首例,而且走在世界前列。

3 《信息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继承与创新

信息计量学是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息计量学发展的逻辑过程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书目计量学一文献计量学一科学计量学一信息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是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础,信息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继承、拓展与延伸。《信息计量学》也是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修改、补充、更新和扩展而成的,讨论的重点也主要是文献信息的计量问题。书中的文献信息增长规律、文献信息老化规律、文献信息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文献信息词频分布规律――齐普夫定律、文献信息作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引文分析法和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等基础上保留了文献计量学经典定律和方法的原貌。但信息计量学不限于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其研究对象、范围、方法和应用远远大于两者。《信息计量学》将文献、信息、计算机、网络和应用五个重要特征有机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文献计量学的新发展。信息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研究的重要发展与创新。从信息的计量单元来看,信息计量学已不仅仅停留在以篇、册、卷、本等为单位的文献单元的计量上,而是开始深入到文献的内部,对知识单元和文献的相关信息特征进行计量研究,如题名、著者、机构、主题词、关键词、词频、知识项、引文信息、出版者、日期、语言、格式、基金等信息单元。正因为如此,信息计量方法和复杂程度远远大于文献计量和科学计量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献计量学在飞速发展,包括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的研究范围都在不断拓宽,并且出现了4个值得关注的趋势:①从文献计量向信息计量发展;②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合流趋势;③文献计量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趋势,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研究成为重要发展方向;④日益重视文献计量学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科学评价、科技管理和决策等中的应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因特网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文献计量学又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即网上信息计量学(Cybermetrics),或称网络信息计量学。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出现表明文献计量学又有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的研究领域。《信息计量学》反映和吸收了国内外“三计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尤其对以上4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重点论述和讨论。如该书的11、12、13、14章集中论述了计算机辅助信息计量分析法、信息计量学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和网络信息计量学等新方法、新领域。这也正是该书对“三计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之处,同时也是《信息计量学》一书的亮点之一,令人耳目一新。

4 《信息计量学》是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高度结晶

《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出版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积累过程,是作者长期从事信息计量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高度结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作者就一直在武汉大学从事“三计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于1983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文献计量学”本科课程,同时编著了同名教材《文献计量学》,于1988年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20年来该书一直成为国内各高校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等学科专业争相采用的重要核心教材,被引率也一直高居前列,受到了学术界同行的高度评价。著名情报学家杨沛霆如此评价该书,认为《文献计量学》一书“无疑是对我国情报学研究和情报学教育的积极贡献,具有开创性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开设“文献计量学”本科课程的基础上,作者又先后指导和培养了多名信息计量学方面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增设了“信息资源计量研究”硕士生方向和“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博士生专业方向,并先后以“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研究”、“科学计量学研究”、“网络计量学研究”和“网络信息资源计量研究”等为题主讲了多年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在20多年的学习、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作者积累了大量的心得体会和信息资料以及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为《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和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信息计量学》一书的出版既是作者在文献计量学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延续与扩展,也是发展与创新。没有多年来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也不会有《信息计量学》一书的诞生。从1999年《信息计量学》被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到今天《信息计量学》一书的面世,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5 《信息计量学》体现了理论、方法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篇6

[关键词] 网络教学 课程适应 专业发展 教育观念 教师角色

教师的课程适应实质上是指教师对于新课程情境的适应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情境,对于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素质以及课程知识更新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本文主要对大学英语改革情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如何适应课程以及专业发展进行研究。

一、大学英语教师课程适应问题的提出

适应,原本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生物屈从于环境而做出的与环境保持协调的改变。后被心理学借用过来,我们这里所说的适应是指个体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对自身进行调节,以满足环境和自身的需要,从而达成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所谓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是指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的教育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塑造和完善教育职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既包括学科专业性的发展,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发展。它既要求教师有深厚和广阔的学术功底和学术视野,又要求教师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具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负责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三、大学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实现专业发展

1.转变教育观念,积极面对挑战

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为了使英语教学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思想,确立正确的教学目的。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还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从“要我改”变成“我要改”,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2.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加快专业成长

随着21世纪的现代文明和科技的发展,我们对于教与学的理念发生改变,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也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已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重新定位于理论者角色、创新者角色、激发者角色、筛选者角色、咨询者角色、职业角色等六种角色。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环境下,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应当将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进一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者角色,创新者角色”,“第二阶段:激发者角色,筛选者角色”,“第三阶段:咨询者角色”,以及贯穿始终的角色定位――职业角色,教师角色定位的三个阶段是一个不断进行循环的过程。

3.提高专业素质,增强课程适应能力

专业素质指的是大学英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师作为学生英语输入的主要来源,在课堂上起示范性作用,需要练就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还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外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教学对象掌握语言表达方式,而且要掌握每一语言单位所内涵的准确语义,尤其要掌握那些与本国国情不一致的他国事物和现象的概念,从而提高外语习得者的文化敏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质,英语教师应成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中介者和解释者,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并将文化渗透到语言教学中。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洞察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提高教师素质不能泛泛而谈,必须针对自己的特点有的放矢,为自己量身定做发展计划,才能取得最好效果;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次,是要对自己目前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就是自己提高的基点,然后通过对比,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使自己的欠缺素质得以弥补。英语教师必须成为智慧型教师,具有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智慧,从而增强课程适应能力。

4.加强科研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大学英语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高强度的教学工作加上缺乏学科研究方法,科研能力普遍不高。然而,科学研究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作为大学外语教师,应该潜心研究,努力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经常参加研讨活动,开展教材教法研究;结合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学科进行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研究或者结合所教学生专业进行综合研究。只要有创新意识,找到学科交叉点,就能不断有新的观点、新的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和自身进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质量,可谓“一箭多雕”,真正做到科研教学一体化。如果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和能力,那么他就无法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再创造。21 世纪需要的不仅“教书匠”型的教师,还需要更多“学者型”的教师。教师只有经过艰苦的科研,才能更好地加强对学科知识的全面深刻的认识,给予学生最鲜活的知识。

5.进行反思性教学,实现专业自主

新课程呼唤反思型教师,要求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即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指教师凭其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优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深入的思考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Poser (1989) 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反思= 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而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解释,来增进其对教学现实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反思活动,例如,问题探讨、专业日志、在线作业、观察与面谈以及专业成长袋等。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教师的自我觉醒和专业自主,“ 自主发展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教师发展的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师必须意识到自己的成长需求,并不断地完善。教师专业自觉对于教师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过程的,教师只有坚持积极的自我反思,以主体身份参与、投人其中,逐步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才能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素真.课程改革中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探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141-143.

[2]操太圣,卢乃桂.抗拒与合作:课程改革情境下的教师改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3,(1):71-75.

篇7

【关键词】 网络外语教学角色转变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1-02

1.引言

相对于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而言,网络外语教学是新生事物。它具备以下独特的优势:网络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真实、鲜活的语言材料,也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和交际环境,使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等。不仅如此,网络外语教学是一种淡化教而突出学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系统,能更好地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技能。网络外语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诸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担任新角色。我们从人们对网络教学教师的多种称谓, 可知其角色之复杂,例如国内有网络导师、在线教师、 电子教师、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网络教师等名称,国外则有Online Teacher、Online Instructor、e?鄄Tutor等名称。同时,网络外语教学中教师角色如何定位,教师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思考。本文拟对网络外语中的教师角色转变及随之带来的教师能力发展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2.网络外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研究概述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已经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获得知识、学习知识的渠道也已经多元化,教师也不是知识唯一的权威了。这些都影响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许多学者对网络教师的新角色作了探讨。 Mason(1991)认为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要扮演组织性角色、社会性角色和知识性角色。Collins和Berge(1996)认为网络教师有教学者、社交者、管理者及技术支持者四类角色,后来又将教师的角色比喻为过滤者、救火员、促进者、编辑者、经营者、讨论组长、内容专家、协助者及推销员等。Voller(1997)将教师角色归纳定位为促进者(facilitator)、咨询者(counselor)和提供资源者(resource)。Voller从专业和社会心理方面详细描述了教师的作用和特性。从专业方面看 ,教师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需求(语言和学习的需求)、目标(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选材和组织互动,帮助学习者计划并实施他们独立的语言学习;帮助学习者学会自我评价;帮助学习者为完成上述任务获得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从社会心理角度看教师应具备的特点是:促进者的特点(关心、帮助、耐心、宽容、同情、开放);激发学习者的能力(鼓励赞扬、消疑解惑、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随时可以和学习者对话、避免操纵干预、控制学习者);帮助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意识的能力。Goodyear(2001)等根据研讨会讨论的结果将网络教师的角色细分为教学过程的辅助者、顾问、评量者、研究者、技术专家、设计者、管理者等角色。Hootstein(2002)认为,网络教师要同时满足教学者、社交指导员、项目管理者及技术助理四种角色。单从凯(2001)指出,除管理和技术角色外,网络教师还应该是学科和课程专家、教学设计专家、媒体设计专家、主讲教师、网络学习导航员、 媒体和学生学习评估专家。游玉梅(2004)分析指出网络教师主要担任教学、辅导、行政以及评估四方面的角色。柴巩利(2004)认为,在网络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导航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查询者、开发者,学生与各方面关系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研究者,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服务的帮助者。

从国内和国外对网络教师角色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教师已经从单一职责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一个集多元角色于一身的教育者。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与作用相比,网络外语教学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网络外语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作为权威逐渐由外铄的权威转变为内生的权威;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③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作为纯粹管理者的角色日益淡化;④教师作为学习研究者的角色特征日益明显。因此,在网络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应该是一个集学习导引者、学习促进者、学习协作者、提供资源者、组织管理者、教学研究者和人格塑造者等多元角色于一身的教育者。

3.外语教师角色转变中的能力发展

3.1 角色转变对网络外语教师能力发展的要求

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杜玉霞(2008)认为,网络教师应具备以下10项基本能力:掌握网络教学的相关理论,技术应用能力,网络资源利用与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协作教学能力,网络教学评价能力,网络交流能力和网络学习能力。每一项能力又可细化为更具体的能力。例如,网络资源利用与开发能力就包括以下五项能力:熟悉本专业的相关网站,能从网上获取教学资源,能选择、评价和加工恰当的网络资源,能整合网络资源和传统资源,能设计开发优质网络资源。而作为一个外语教师,我们认为除了具备以上10种普通网络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一名语言教师在网络教学中所应具备的两种能力,那就是: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敏锐的文化鉴别能力。这也是对语言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更高的专业知识能力要求。因此,可以说,网络外语教学对外语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外语教师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3.2 网络外语教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2.1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促发展

外语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认识到教育技术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环境对学习的重大支持作用,应具有在教学中合理整合现有工具、媒体和优化教学的意识。因此,外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在网络和多媒体方面的技术能力。首先,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是重要的输入工具,帮助教师获取学习和教学资源;其次,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帮助老师编辑文本、音频、视频资料,帮助教师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同时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也是重要的输出工具,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性可使教师扩大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如教师可以通过Blog、个人网页、论坛、网站等形式信息、与学生进行远程的交流、指导、评估等。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培训机会,并注重自学,不断提高自己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进行信息交流的技术。

3.2.2以专业知识的终身学习观促发展

在网络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和真实自然的交际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占据教室中央、供学生学习的知识权威,而是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调者、顾问和学友,这就对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出色的专业知识能力,才能站在“导师”的高度,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导和引导;才能高效率地搜索、筛选最贴合学生需要的素材并进行素材的整合;才能够及时解答学生在网络学习中所遇到形形的、不可预知的外语学习方面的问题;才能为学生把握外语学习的方向和策略。专业知识能力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较宽阔的知识视野,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不断形成和积累文化底蕴,增强对新角色的适应性,而且有利于教师在广阔的知识基础上的教育创新,增大自己的活动领域,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不学习,资源要枯竭,发展会停滞(夏纪梅,2007)。因此,在网络外语教学带来的挑战面前,教师必须做一个不断进取的终身学习者,促进自身发展,从而不断应对信息社会所提出的挑战。

3.2.3 以增强科研能力促发展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网络时代教师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和完善自我角色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角色向“多元化”转变,就迫切要求教师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反思和改善(尹玉兵,2006)。外语教师要研究网络环境对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和学习策略的调整;研究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创造情境化的教学环境,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 ,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网络学习环境下对学生学习绩效、英语能力的评估方法;研究最新的教学理论、二语习得理论 ,尝试将最新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教师的研究能力,不仅能够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而且能够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外语教学活动的效率。

4.结语

网络外语教学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外语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教师的自身发展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外语教师要结合自己在网络教学中角色特点的要求,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在行动、学习、研究等方面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促进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以适应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条件下进行外语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Voller, P. Does the Teacher have a role in autonomous learning [M]. In P. Bensons and P. Voller (Eds)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Longman, 1997.

2.Goodyear P., Salmon G., Spector J.M., Steeples C.&Tickner petences for online teaching:Aspecialreport[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ETR&D),2001,49, (1):65~72.

3.Hootstein, E. Wearing Four Pairs of Shoes: The Roles of e-Learning Facilitators [DB/OL]. .

4.单从凯.论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群体[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11~13.

5.游玉梅. 数字学习时代训练专业人员角色与职能的转型——线上带领者的角色与应具职能[J].人事月刊,2004,38(6):14~28.

6.柴巩利 开放教育辅导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角色与任务[DB/OL].etc.省略/show/2005/kaifangjiaoyu05.htm.

7.杜玉霞, 徐福荫.网络教师的能力及其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 (2).

篇8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上级行各项工作部署,扎实深入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最根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一是必须解放思想,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省人民银行系统要坚定不移地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决抛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验主义、惯性思维,坚决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得过且过的惰性心态和脱离实际、盲目攀比、急于求成的冒进心态,破除有碍科学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切实把金融工作转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注重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切实加强对人民银行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强调培训与使用相结合,逐步形成培训激励机制,着力解决队伍素质与创造性履行职责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强干部管理协调能力、分析把握形势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立足本地实际深入开展调研分析,积极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努力通过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支持沿海强省建设,努力实现河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两手抓、两手硬”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违法违纪案件和违规行为的发生。一是坚持廉政建设从班子抓起,从班子做起,确保各级领导干部一身正气,廉政勤政。二是继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住“权、钱、人”等重要环节,完善并严格执行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三是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将业务工作与反腐倡廉工作有机结合。四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处理有章不循、有禁不止,或者擅自变通打“球”、“钻空子”等违规违纪行为,绝不姑息。

三、坚持狠抓工作“两头”带动工作全局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必须善于抓住影响工作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并着力加以解决,全力进行突破,才能带动一般、搞活全盘。狠抓工作“两头”,即一手抓优势项目深化升级,一手抓薄弱环节规范提高。抓优势项目,就要切实发挥利用好多年来打造出的优势项目,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深化创新工作成果,通过有效的方法措施,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创新效果,从而打造更高层次的“亮点”,发挥更大的“品牌”效应;抓薄弱环节,就是要坚定思想信念,转变工作理念,找准努力方向,选准工作切入点,并努力排除影响和制约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打基础,补不足,严管理,保安全,上水平,尽快迎头赶上,实现整体提高。

四、强化落实,积极推进,做好2008年各项工作

(一)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主动地向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公众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增强全社会对从紧货币政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力。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制定信贷规划,落实约见谈话制度,确保其信贷投放适度均衡增长。积极疏通货币政策、利率政策传导渠道,建立健全利率报备系统,及时调查并向上级行反馈政策效应情况。大力发挥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工具,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以及就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按照总行工作要求,认真抓好春耕生产的资金支持工作。落实商业性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和支持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金融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小额信贷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严格落实责任承诺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和廉洁自律制度,认真做好票据兑付审核工作,并抓好票据兑付后的监测工作,确保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顺利实现。

(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秩序稳定

进一步推进金融稳定监测分析系统建设,开展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分析和评估,密切关注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变化和风险状况。扎实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与创新,促使其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健全内控、运营等工作机制,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继续完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大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促进全省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强化金融基础建设,稳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加强调查统计和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调研分析水平。继续完善支付清算体系。组织建设推广外币支付、支付信用查询等业务系统,并积极利用小额支付系统平台开通本票业务。积极创新和推广应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进一步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拓展公务卡试点范围,深入推进奥运支付环境建设,不断提高非现金支付水平。加强结算市场监督管理,预防和打击票据诈骗等犯罪活动,进一步提高支付清算水平。积极构建人民币监管体系。搞好现金收支监测分析,继续强化现金投放计划管理,切实满足旺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现金需求。探索人民币市场监管新方式,规范商业银行现金收支行为,切实维护人民币信誉;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反假货币网络,进一步加强区域反假货币协作,逐步建立反假货币的长效机制。 提升国库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加快财税库行横向联网建设步伐。继续优化完善国库统计分析资料库系统、无记名国债兑付系统,为提高分析研究水平和加强国债管理提供支持。加大征信管理工作力度。继续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立信贷数据纠错机制和行业经济指标分析制度,提高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电信、环保、社保、公积金、诉讼等信用信息进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加大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力度。深入做好征信知识宣传工作,大力培育征信市场。健全反洗钱工作体系。狠抓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规范业务管理和操作行为。进一步加强反洗钱工作机制建设,完善和落实反洗钱联席会议、情报会商制度,搞好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有效遏制洗钱犯罪及其相关犯罪。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反洗钱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反洗钱意识。

(四)推动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做好外汇管理和服务工作

认真落实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举措,坚持外汇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严格落实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政策,拓宽资本流出渠道,放宽资本流出限制,支持对外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加强资金流动引导和监管监测,推广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系统,强化资金流入真实性审核,严防各类非法资金流入境内;规范外商直接投资审批和外汇登记管理,改进外商直接投资和境外投资年检工作,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成效。

篇9

关键词:Peirce;科学家;逻辑学家;科学;指号学;化学概念

中图分类号:B81-095文献标识码:A

CharlesSandersPeirce(1839-1914),其一生曾作为“一个美国人的悲剧”〔1〕,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他那个时代、也是美国至今产生的最有创造性、最具多才多艺的伟大思想家。他广博的研究涉及非常不同的知识领域:天文学、物理学、度量衡学、测地学、数学、逻辑学、哲学、科学理论和科学史、指号学、语言学、经济计量学和实验心理学等等。而且这里的许多领域,Peirce在不同程度上被视为倡导者、先驱甚至是“鼻祖”。Russell早就做出评价:“毫无疑问,他是十九世纪末叶最有创见的伟人之一,当然是美国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思想家。”〔2〕而当代在世哲学家H.Putnam称他为“所有美国哲学家中高耸的巨人”〔3〕。

虽然Peirce的思想具有极为广阔的视野,但当今学者所公认、Peirce本人也承认的他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却是科学和逻辑学。科学和逻辑学是Peirce毕生付出精力最多的两个领域,也是他在大学毕业后决定他一生将做什么时曾犹豫不决的两种选择。但在其学术兴趣上它们是他的孪生子,二者在理论联系上常常是融为一体,成为Peirce最倾心关注的焦点。而且,作为科学家和逻辑学家的经验是Peirce整个哲学系统构建的基础与出发点,是贯穿他一生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实际上,科学和逻辑学的共同追求正是Peirce为自己所界定的生活目标。把握他的这一显著特征,我们可考察作为科学家的Peirce与作为逻辑学家的Peirce之间的某些联系。

1科学家职业、逻辑学家志向

从实际从事职业来看,Peirce是位科学家,包括化学家、大地测量员、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实验心理学家等等;同时这也是他谋生的门路,是他最早获得学术名声的领域。

成为一名科学家,Peirce具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同时这也是他的亲戚朋友尤其是父亲所期望的。Peirce出生于具有良好科学氛围的家庭,特别是其父亲BenjaminPeirce是哈佛大学天文学和数学Perkins教授,也是当时美国最有影响的数学家。Peirce从小由其父亲教授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学科;其聪颖智慧深得父亲欣赏。而Peirce本人也深受父亲影响,尤其是在父亲1880年去世之后,他极想遵照父亲遗愿而继承父亲的事业,从此专注于科学研究。

在Peirce十几岁时,他已经在家中建立了私人化学实验室,并写出了《化学史》;其叔叔去世后,他又继承了他叔叔的化学和医学图书馆。1859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父亲安排他在美国海岸测量局(后来改名为海岸和地质测量局)野地考察队作为临时助手学习锻炼了一年;而同时他私下跟随哈佛动物学家LouisAgassiz学习分类学方法。1862年进入哈佛的Lawrence科学研究所,并于1863年毕业获得化学理学士。其间于1861年他再次进入海岸测量局,但这次是作为长期助手;1884年10月至1885年2月主管度量衡办公室;1867年父亲成为海岸地质测量局的第三任主管,Peirce于同年7月1日由助手(Aide)提为副手(Assistant),职位仅次于主管;他的这一职位上一直持续到1891年12月31日,时间达24年半之久。从1872年11月开始,他又负责钟摆实验;在1873—1886年间他在欧洲、美国以及其他地方的站点进行钟摆实验。晚年(1896年直到1902年)主要为圣劳伦斯能量公司做顾问化学工程师。

同时,Peirce在1867年被安排在气象台从事观测工作,并于1869年被任命为副手。他曾是一次日环食和两次日全食现象的观测者,还负责使用气象台新获得的天体光度计。1871年其父亲获得国会授权进行横跨大陆的地质测量,Peirce由此又成了职业的大地测量员和度量衡学家。

Peirce生前虽只出版过一本科学方面的书(《光测研究》(1878)),为《theNation》杂志撰写的短评、书评现多收集在由Ketner和Cook编辑出版的《ContributionstotheNation》中;但他在海岸地测局和哈佛气象台的诸多贡献已经为他(也为这两机构)在很年轻时就赢得了国际(特别是在欧洲)声誉(Peirce1870年、1875年、1877年、1880年和1883年先后五次接受测量局任务到欧洲考察,同欧洲的许多科学家建立了联系,并极力主张扩大科学界的国际联系)。Peirce于1867年成为美国文理学院的常驻会员,1877被选为国家科学院的成员,1880年被选为伦敦数学学会成员,1881年被选进入美国科学进步协会。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现在Peirce已被认为是采用光波长来测定米制长的先驱。

然而,尽管他原本可以很好地专职于科学职业,并有广阔的前景;并且事实上,他也是由化学进入了各种各样的科学部门,并投入了极大的兴趣和精力,成为美国当时杰出的科学家。但与逻辑学相比,它们只是他生命的第二焦点。

从理想志向来看,Peirce视逻辑学为其天职。早年在父亲指导下学习《纯粹理性批判》时就认为康德的失败主要在于其“平庸的逻辑”,要超越康德体系,必须发展一种崭新的逻辑。他声称在12岁时已经除了逻辑别无其他追求;甚至在生活潦倒、疾病缠身的困境中他依然坚持这一工作。他建有自己的私人逻辑史图书馆,他是近代以来少有的精通古代和中世纪逻辑的一位逻辑学家。他自己说,他是自中世纪以来唯一全身心贡献于逻辑学的人,并声称他是终生的逻辑推理学习者。1906年他在美国《WHO’SWHO》中把自己命名为一名逻辑学家,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晚年在Milford的Arisbe,他形容自己为田园逻辑学家、逻辑学隐士。与具有美好前程的科学职业相比,Peirce之所以热中于当时不可能成为谋生手段的逻辑学,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既定学术目标的追求:要发展一种有前途的逻辑。他对于逻辑的执著和热情,使得他在逻辑学上的贡献并不亚于科学。

年仅二十几岁时,Peirce就开始在哈佛和Lowell学院作关于逻辑学的演讲;从1879年直到1884年,在保持海岸地质测量局职位的同时,他作为JohnsHopkins大学(美国历史上第一所研究生学院)的兼职逻辑学讲师(这是他一生唯一一次获得的大学职位),并在这期间出版了他第二本书(也是最后一本)《逻辑研究》(1883年,Peirce主编)。这本书在当时的美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有较大影响。在1901年,他为Baldwin的《哲学心理学辞典》撰写了大部分的逻辑学词条。

虽然Peirce只有短暂的学院生活来传播他的逻辑理论,但在他那个时代,Peirce已经是一位国际性人物。在五次访问欧洲期间,虽然他是作为科学家去考察,但不仅碰到了许多著名科学家,也会见了当时知名的数学家与逻辑学家,包括DeMorgan、McColl、Jevons、Clifford、Spencer等,还与Cantor、Kempe、Jourdain、Victoria夫人等保持着通信关系。1877年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W.K.Clifford评价“CharlesPeirce...是最伟大的在世逻辑学家,是自Aristotle以来已经为这一学科增加实质内容的第二个人,那另一个是GeorgeBoole,《思维规律》的作者。”〔4〕

而在今天,Peirce学者不断发掘出的Peirce的逻辑尤其是现代逻辑贡献更是值得重视。一般认为,他早期主要是作为一名布尔主义者(Boolean)从事代数逻辑方面的研究,而晚年他的贡献主要集中于图表逻辑方面,主要包括存在图表系统和价分析法。1870年Peirce的“描述一种关系逻辑记法,源于对Boole逻辑演算的扩充”是现代逻辑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因为它第一次试图把Boole逻辑代数扩充到关系逻辑,并在历史上第一次引入(比Frege的Begriffschrift早两年)多元关系逻辑的句法。在1883年之前他已经发展了量化逻辑的完全的句法,与直到1910年才出现的标准的Russell-Whitehed句法仅仅在特殊符号上有点不同。

在对于数理逻辑贡献的广泛性和独创性方面,Peirce几乎是无与伦比。与逻辑主义学派的Frege相比,Peirce的特殊贡献不在定理证明方面上,而更多的是在新颖的逻辑句法系统和基本逻辑概念的精制化发展上。他创造了十多个包括二维句法系统在内的不同逻辑句法系统。把实质条件句算子(在他那里的形式为“—<”)引入了逻辑学,比Shaffer早40年发展了Shaffer竖并仅仅基于这一算子发展了一完全的逻辑系统。还独立地系统采用了真值表方法和归谬赋值法,过早地意识到Skolem前束范式的技术。在JohnsHopkins大学教书期间,Peirce开始研究四色图猜想并发展了逻辑和拓扑学特别是拓扑图论之间的广泛联系。

我们看到,Peirce不仅是有着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逻辑学家。然而在二者关系上,首要的一点是:他承认自己热爱科学,但坦言对于科学的研究只是为了他的逻辑;因为逻辑的研究需要从各种特殊科学(还有数学)的实际推理方法中概括出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而决不是仅仅从逻辑书籍或讲课中背诵、记忆和解题;多样化的科学研究正是为了逻辑之全面概括,由它们获得的材料形成了逻辑学的基础和工具。实际上,这种前后的“从属关系”最突出地表现在他晚年常常是以作为科学家的收入来维持从事逻辑学研究的时间。

2逻辑学作为科学

虽然上文表明逻辑学家Peirce与科学家Peirce之间有近乎目的与手段间的主从关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它们还有更为深刻的一层关系,那就是:逻辑学也是科学。很显然,这是Peirce长期的实验室经历已经使得他以科学的方法处理所有问题(他有时的确称自己为“实验室哲学家”)包括逻辑学了。

我们首先看,科学在Peirce那里意味着什么?Peirce看到大多数人包括科学界之外的人都习惯于把科学视为特殊种类的(主要是指系统化的)知识,而他更愿意像古希腊人那样把科学作为认知的方法,但他强调这种方法一定要是科学探究(inquiry)的方法。知识开始于怀疑,为了寻求确定的信念我们必须要解决(settle)怀疑,一般解决怀疑的方法主要有情感方法(求助于自己的感觉倾向)、信忠团体的方法(选择那些最适合其社会团体的那一信念)和尊重的方法(求助于自己对于某特别个人或机构的尊重之感情)等;但这些方法本质上都是自我中心的非客观的方法,它们往往只通过怀疑者自己的行为、意愿来选择信念,缺乏足够的证据。而真正客观的方法只有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这种方法指引之下,探究者从经验出发基于科学共同体(community)的合作去寻求真理(TRUTH)或实在(Reality),这也正是科学活动;最终的真理性认识可能并不是由某一实际的探究者所发现,但只要是遵循这种方法、运用先前的结果,最后都必定会一致达到真理的。这正是Peirce在《通俗科学月刊》上发表的两篇经典性论文《信念的确定》和《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清楚明白》中所阐述的实用主义(与后来James版本的实用主义有很大不同)方法相一致的,事实上如Peirce所指出的,实用主义不是什么世界观,本质上是一种方法,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与此同时,我们看到,Peirce把逻辑学视为设计研究方法的艺术,是方法之方法,它告诉我们如何进行才能形成一个实验计划;逻辑就是对于解决怀疑的客观方法的研究,是对于达到真理之方式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帮助我们成为“科学人”。现代科学之优于古代之处也正在于一个好的逻辑,健全的逻辑理论在实践上能缩短我们获知真理的等待时间,使得预定结果加速到来。

但是我们发现,他在思想更为成熟的阶段是把逻辑学的科学属性放置于指号学(Semiotics或更多的是Semieotics)的语境中来考察的,虽然这种处理与以上把逻辑学视为科学方法之研究存在着根本上的一致性。

Peirce不止一次指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的逻辑学就是指号学或关于指号的理论,仅仅是指号学的另一个名字。〔5〕它包括三个部门:批判逻辑学(CriticalLogic),或狭义上的逻辑学,是指号指称其对象的一般条件的理论,也即我们一般所谓逻辑学;理论语法(SpeculativeGrammar),是指号具有有意义特征的一般条件的学说;理论修辞(SpeculativeRhetoric),又叫方法论(methodeutic),是指号指称其解释项的一般条件的学说。〔6〕这种划分可能受中世纪大学三学科:语法、辩证法(或逻辑学)和修辞的课程设置的影响,指号学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对于中世纪后期所理解的逻辑的现代化版本。而我们在此需要强调的是,Peirce把指号学视为经验科学、观察科学。推理就是对于指号的操作,观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号学同其它经验科学的不同在于它们实验操作对象不一样,在于其它科学的目的仅仅是发现“实际上是什么”而逻辑科学要探明“必定是什么”。但既然是经验科学,根据经验学习的科学人进行逻辑推理所得到的结论就是可错的即准必然的(事实上,任何逻辑必然都只是相对于特定推理前提而产生必然的特定结论)。

更进一步,Peirce把狭义上的逻辑学(logicexact)分成假设逻辑(abductivelogic)、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三部分。显然这比传统逻辑上演绎(必然的)、归纳(可能的)二分的做法多出了内容。Peirce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对于Aristotle三段论基本格研究的结果,他认为Barbara集中表现了演绎推理的本质,而作为特殊的演绎三段论Baroco(把Barbara中结论的否定作前提、小前提的否定作结论)和Bocardo(把Barbara中的结论的否定作前提、大前提的否定作结论),如果把它们的结论考虑为或然性的,则分别相应于假设推理(abductivereasoning)和归纳推理。但更重要的是,Peirce在此显示出了逻辑学与科学的最合理的紧密联系。在他看来,演绎逻辑也即数学的逻辑,而假设逻辑和归纳逻辑主要就是科学的逻辑。在演绎逻辑已经得到普遍承认的情况下,他终生的愿望就是要把归纳和假设(Abduction)同演绎一起坚固地和永久地确立在逻辑概念之中。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假设、演绎和归纳先后组成了三个不同阶段的科学方法,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科学探究能自我修正。

Peirce把假设放在首位,作为科学探究程序的第一步,目的在于发现和形成假说。假设是为解释违反规律(或习惯)的意外事实而产生假说的过程,它能产生新信息,Peirce把它视为所有科学研究甚至是所有普通人的活动的中心。但这种假设并没有提供安全可靠的结论,假说必须要经过检验。于是,还需要演绎来解释(explicate)和演示(demonstrate)假说即得出预言;再后由归纳回归到经验,旨在通过观察被演绎出的结果是否成立来证实或否证那些假说,即决定假说的可信赖度。在这连续的三种推理形式中,假设是从意外事实(surprisingfacts)推到对事实的可能性解释,演绎是从假说前提推到相应结论,归纳则是从实例到一般化概括。经过这样的科学探究,我们在科学共同体中将能不断接近真理。

3逻辑学中的化学概念移植

为更具体地论述Peirce的科学研究与逻辑学研究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在此可谈到Peirce对科学中的许多概念向逻辑学研究的成功应用,这突出表现在化学上。因为化学是Peirce的大学专业,也是他进入整个经验科学的入口。

逻辑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领域,事实上从近代以来,就从数学(包括代数和几何)理论那里找到了非常有力的发展动力和理论技术。我们在此谈到的化学概念应用作为整个自然科学概念推广中的一例其实也是Peirce为发展逻辑学而提出的。

首先,Peirce晚年极为倾心的存在图表逻辑构想正是基于化学图表原理(可能还有拓扑学方法的启发)。存在图表是Peirce在其指号学背景下对Euler图和Venn图的重大发展,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其在自然、直观、易操作上要远胜于代数方法(包括标准的Peano-Russell记法),因为我们心灵的思想过程被同构地展现在推理者面前,对于图表的操作代替了在化学(和物理)实验中对于实物的操作。化学家把这样的实验描述为向自然(Nature)的质疑,而现在逻辑学家对于图表的实验就是向所关涉逻辑关系之本性(Nature)的置疑。〔7〕

第二个例子,现代逻辑(可能从《数学原理》开始)中的一对基本概念:命题和命题函项(或有时称为闭语句和开语句)原本就是来自化学中的“饱和”(Saturation或Gesättigkeit)和“未饱和”概念。Peirce用黑点或短线来代替语句中的“指示代词”(即逻辑中的自变元),得到形如“——大于——”、“A大于——”这样的形式,它们分别被称为关系述位(relativerhema)(区别于像系词一样的关系词项)和非关系述位,也即他那里的谓词(谓词是几元的取决于我们到底如何选择去分析命题)。他指出,述位不是命题,并坦言“述位在某种程度上与带有未饱和键(unsaturatedbonds)的化学原子或化学基极为相似。”〔8〕然而不无意外,我们发现同时期欧洲大陆的Frege也正在独立地从化学概念得到逻辑研究的灵感。他把诸如“……的父亲”的函项记号称为“未饱和的”或“不完全的”表达式,以与专有名词相区别。〔9〕

另外一个例子是Peirce提出的价分析(ValencyAnalysis)法。正如名字所显示出的,它同化学中的化合价概念密切相关,Peirce所使用的词语Valency直接源于化学中的术语Valence即化合价。价分析是Peirce在图表化逻辑思想指引下于存在图表(ExistentialGraphs)之外创设的另一种二维表现法。其中,显然他是把思想中概念的组合与“化学离子”的组合相比拟,如他采用类似“——”这样的结构表示带有“开放端(looseend)”(即黑点后面的横线)的实体,即谓词;这就是化学中离子结构的简单变形。由于它们的开放端导致的“不稳定”(正像离子本身不稳定一样),开放端之间就可能连接起来形成共同“键”(bond)。如“——”同“——”可形成“——”样式的新结构〔10〕。正是利用这样的离子组键技术,Peirce成功证明了其著名的化归论题,即对于三元以上关系都可化归到三元和三元以下的关系,但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却不能化归。这一论题是他哲学思想体系中所坚持的三分法原则的逻辑证明。综观Peirce的科学家经历和逻辑学家志向,Peirce把逻辑学视为对于各种科学推理方法的概括,同时又把逻辑学理论指导、应用于科学研究过程。二者紧密相连,互为作用。而更为突出的,他的逻辑贡献大都可追溯到其多样化的科学研究,他的逻辑独创往往也是其科学研究经验的启发性建议。笔者以为,研究Peirce的这些方面,我们至少可得出以下启示:逻辑学应从数学和科学推理实践中概括推理的一般本质;逻辑学家应尽可能学习、掌握科学(传统逻辑就因为没有这样做而失败,科学家非逻辑学家或逻辑学家非科学家都不能胜任于对科学推理的分析工作),因为拓宽自己的科学研究领域必将能加强逻辑学家对于逻辑科学的贡献能力;同时科学家要想更为一般地把握住推理方法也应了解逻辑学,但是前者在当前学术界值得特别注意。当前处于被冷落地位的逻辑学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必须加快发展自己;而经验科学(不再仅仅是数学)必能使得逻辑学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这已经是被现代逻辑的发展史(特别是初创时期)所证实的。

参考文献:

〔1〕库克.现代数学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61.

〔2〕罗素.西方的智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276.

〔3〕HilaryPutnam.PeircetheLogician〔J〕.HistoriaMathematica,9(1982).292.

〔4〕MaxFisch.TheDecisiveYearandItsEarlyConsequences〔M〕.WritingsofCharlesS.Peirce:aChronologicalEdition(Vol.2).Bloomington,Indiana.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4.Introduction.

〔5〕〔6〕〔7〕〔8〕CharlesSandersPeirce.CollectedPapersofC.S.Peirce(Vol.1-8)〔C〕.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31-58.2.227,2.93,4.530,3.421.(按照Peirce文献的通常标注法,这里如“2.227”的记法,小圆点前面的数字为卷数,后面的数字为节数)

〔9〕威廉·涅尔,玛莎·涅尔.逻辑学的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624.

〔10〕RobertBurch.ValentalAspectsofPeirceanAlgebraicLogic〔J〕,ComputersMath.Applic,Vol.23,No.6-9,1992.665-677.

Peirce:TheScientistandLogician

“有”版权所

篇10

【关键词】逻辑/范围与性质/广义与狭义/一元论/多元论/工具主义

【正文】

一、广义的逻辑与狭义的逻辑

什么是逻辑?要清楚明确地回答这一问题,要将各种各样冠以“逻辑”的学科都统一在一个明确清晰的“逻辑”的定义之下,这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不妨先对逻辑发展史作一简单考察。

在西方,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集其前人研究之大成,写成了逻辑巨著《工具论》(由亚氏的六部著作编排而成:《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辨谬篇》)。虽然在亚氏的著作中他并没有明确地使用“逻辑”这一名称,也没有明确地以“逻辑”这一术语命名其学说,但是,历史事实是,亚氏使形式逻辑从哲学、认识论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门以推理为中心,特别是以三段论为中心的独立的科学。因此,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

亚氏之后,亚里士多德学派即逍遥学派和斯多葛学派都以不同形式发展了亚氏的形式逻辑理论——逍遥学派的德奥弗拉斯特和欧德慕给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推理形式增补了一些新的形式与内容,提出了命题逻辑问题,斯多葛学派克里西普斯等人则构造了一个与亚里士多德词项逻辑不同的命题逻辑理论。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近代归纳逻辑的创始人,他在总结前人归纳法的基础上,在批判了经院逻辑和亚里士多德逻辑之后,以其古典归纳逻辑名著《新工具》为标志,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

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对人类思维的辩证运动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另一种新的思辩逻辑——辩证逻辑。

与此同时,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基础的形式逻辑在发展与变化中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数理逻辑阶段。数理逻辑也称符号逻辑,或谓狭义的现代逻辑,奠基人是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他主张建立“表意的、普遍的语言”来研究思维问题,使推理的有效性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进行。莱布尼兹的这些设想虽然在许多方面并未实现,但他提出的“把逻辑加以数学化”的伟大构想,对逻辑学发展的贡献却是意义深远的,正如逻辑史家肖尔兹所说,“人们提起莱布尼兹的名字就好象在谈到日出一样。他使亚里士多德逻辑开始了‘新生’,这种新生的逻辑在今天的最完美的表现就是采作逻辑斯蒂形式的现代精确逻辑。”(注:肖尔兹著,张家龙译:《简明逻辑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0页。)莱氏之后,经过英国数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哈米尔顿、德摩根的研究,英国数学家布尔于1847年建立了逻辑代数,这是第一个成功的数理逻辑系统。1879年,德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弗雷格在《概念文字——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这部88页的著作中发表了历史上第一个初步自足的、包括命题演算在内的谓词演算公理系统,从而创建了现代数理逻辑。之后,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和怀特海于1910年发表了三大卷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带等词的一阶谓词系统,从而使得数理逻辑成熟与发展起来。

上述数理逻辑,以两个演算——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作为核心,被称之为现代形式逻辑或狭义的现代逻辑。在当代,以现代逻辑为基础,将现代逻辑应用于各个领域、各个学科,从而出现了广义的各种各样的现代逻辑分支。

从以上对古代、近代、现当代逻辑学说发展的简单考察可以看出,逻辑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至少包括了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基础的传统演绎逻辑、以数理逻辑为核心及基础的现代逻辑及其分支、归纳逻辑、辩证逻辑等等,而这些逻辑相互之间的特性又是十分不同甚至十分对立的。所以,要用一个明确的定义把这些历史上所谓的逻辑都包含进去,确实是很难的。事实上,“逻辑”一词是可以有不同的涵义的,逻辑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英国逻辑学家哈克在谈到逻辑的范围时,认为逻辑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学科群,其分支主要包括如下:

1.传统逻辑: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2.经典逻辑:二值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

3.扩展的逻辑: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识论逻辑、优选逻辑、命令句逻辑、问题逻辑

4.异常的逻辑:多值逻辑、直觉主义逻辑、量子逻辑、自由逻辑

5.归纳逻辑(注:S.Haack:Philosophyoflog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P.4,221-231.)

在这里,哈克所谓的“扩展的逻辑”,是指在经典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中增加一些相应的公理、规则及其新的逻辑算子,使其形式系统扩展到一些原为非形式的推演,由此而形成的不同于经典逻辑的现代逻辑分支;至于“异常的逻辑”,则是指其形成过程一方面使用与经典逻辑相同的词汇,但另一方面,这些系统又对经典逻辑的公理与规则进行了限制甚至根本性的修改,从而使之脱离了经典逻辑的轨道的那些现代逻辑分支。“扩展的逻辑”与“异常的逻辑”统称为“非经典逻辑”。

以哈克的上述分类为基础,从逻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来看,逻辑是有不同的涵义的,因此,逻辑的范围是有宽有窄的:首先,逻辑指经典逻辑,即二值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不严格地,也可以叫数理逻辑,这是最“标准”、最“正统”的逻辑,也是最狭义的逻辑;其次,逻辑还包括现代非经典逻辑,不严格地,也可以叫哲学逻辑,即哈克所讲的扩展的逻辑与异常的逻辑;再次,逻辑还包括传统演绎逻辑,它是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基础的关于非模态的直言命题及其演绎推理的直观理论,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词项(概念)、命题、推理、证明特别是三段论等。此外,逻辑还可以包括归纳逻辑(包括现代归纳逻辑与传统归纳法)、辩证逻辑。将逻辑局限于经典逻辑、非经典逻辑,这就是狭义的逻辑,而将逻辑包括传统逻辑、归纳逻辑与辩证逻辑,则是广义的逻辑。以这一取向为标准,狭义的逻辑基本上可以对应于“逻辑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即如何将有效的推理形式从无效的推理形式中区分开来的科学”这一定义,而广义的逻辑则可以基本上对应于“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这一定义。

由此可见,逻辑学的发展是多层面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就可以从不同的方面

来考察逻辑学的不同层面及不同涵义:

(1)从现代逻辑的视野看,逻辑学的发展从古到今的过程是从传统逻辑到经典逻辑再到非经典逻辑的过程。这一点上面已有论述,此不多说。

(2)从逻辑学兼具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角度,可以确切地把逻辑分成纯逻辑与应用逻辑两大层面。可以说,纯逻辑制定出一系列完全抽象的机械性装置(例如公理与推导规则),它们只展示推理论证的结构而不与某一具体领域或学科挂钩,是“通论”性的,而应用逻辑则是将纯逻辑理论应用于某一领域或某一主题,从而将这一具体主题与纯逻辑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特定的逻辑系统,它相当于逻辑的某一“分论”。在纯逻辑这一层面,还可以分成理论逻辑与元逻辑,所谓元逻辑,是以逻辑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元理论,是刻划、研究逻辑系统形式面貌与形式性质的逻辑学科,它研究诸如逻辑系统的一致性、可满足性、完全性等等。不言而喻,元逻辑之外的纯逻辑部分,统称为理论逻辑。以这种分法为基础,如果说纯逻辑是狭义的逻辑的话,则应用逻辑就是广义的逻辑。

(3)从逻辑学对表达式意义的不同研究层次,可以把逻辑分成外延逻辑、内涵逻辑与语言逻辑。传统逻辑与经典逻辑对语言表达式(词或句子)意义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表达式的外延上,认为表达式的外延就是其意义(如认为词的意义就是其所指,句子的意义就是其真值),因此,它们是外延逻辑。对表达式意义的研究不只是停留在其外延上,认为不仅要研究表达式的外延,也要研究表达式的内涵,这样的逻辑就是内涵逻辑。可以看出,外延逻辑与内涵逻辑对表达式意义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语形或语义层面,而实际上,表达式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使用的,因此,逻辑对语言表达式意义的研究还可以也应该深入到语言表达式的具体的使用中去,对其进行语用研究,这一考虑,就促成了所谓的自然语言逻辑或语言逻辑的研究。所谓自然语言逻辑,按我的理解,就是通过对自然语言的语形、语义与语用分析来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的科学。因此,如果说狭义的逻辑是一种语形或语义逻辑、它们只研究语形或语义推理的话,则广义的逻辑则是一种语用逻辑,它还要研究语用推理。

二、现代逻辑背景下的逻辑一元论、多元论与工具论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在当代,现代逻辑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发展的态势,逻辑学正在从单一学科逐步形成为由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诸多学科组成的科学体系的逻辑科学。现代逻辑发展的这一趋势,就使得一方面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现代逻辑分支、各种各样的逻辑系统不断涌现,比如,既有作为经典逻辑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也有作为对经典逻辑的扩展或背离的非经典逻辑。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逻辑或经典逻辑所具有的直观性,非经典逻辑系统越来越远离直观甚至在某些意义上与直观相背。在这种背景下,逻辑学家就必然面临如下需要回答的问题:

(1)逻辑系统有无正确与不正确之分?说一个逻辑系统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是什么意思?

(2)是否一定要期望一个逻辑系统成为总体应用的即可以应用于代表任何主题的推理的?或者说,逻辑可以是局部地正确,即在一个特定的讨论区域内正确的吗?

(3)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特别是其中的异常逻辑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是否是相互对立的?

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区分出了关于逻辑的一元论、多元论与工具主义。

不管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都认为逻辑系统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逻辑系统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对于系统本身的有效性或逻辑真理”与“系统外的有效性或逻辑真理”是否一致。如果某一逻辑系统中的有效的形式论证与那些在系统外的意义上有效的非形式论证相一致,并且那些在某一系统中逻辑地真的合式公式与那些在系统外的意义上也逻辑地真的陈述相一致,则该逻辑系统就是正确的,反之则为不正确的。以这一认识为基础,一元论认为只有一个唯一地在此意义下正确的逻辑系统,而多元论则认为存在多个如此的逻辑系统。

工具主义则认为,谈论一个逻辑系统是否正确或不正确是没有意义的,不存在所谓正确或不正确的逻辑系统,“正确的”这个词是不合适的。就工具主义来说,他们只允许这样一个“内部”问题:一个逻辑系统是否是“完善的”(Sound)?即是说,逻辑系统的定理或语法地有效的论证是否全部地并且唯一地是在该系统内逻辑地真或有效的?(注:S.Haack:Philosophyoflog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P.4,221-231.)

多元论又可以分为总体多元论与局部多元论。局部多元论认为,不同的逻辑系统是由于应用于讨论的不同领域而形成的,因此,局部多元论把系统外的有效性和逻辑真理从而也把逻辑系统的正确性看作是讨论的一个特定领域,认为一个论证并不是无条件地有效的,而是在讨论中有效的,所以,逻辑可以是局部地正确的,即在某一特定的讨论区域内正确的。而总体多元论则持有与一元论相同的假定:逻辑原理可以应用于任何主题,因此,一个逻辑系统应该是总体应用的即可以应用于代表任何主题的推理的。

就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特别是异常逻辑之间的关系而言,一元论者强迫人们在经典系统与异常系统中二者择一,而多元论者则认为经典逻辑与扩展的逻辑都是正确的。因此,一元论者断言经典逻辑与异常逻辑在是否正确地代表了系统外的有效论证或逻辑真理的形式上是相互对立的,而多元论者则认为经典逻辑与异常逻辑两者在某一或其他途径下的对立只是表面的。

就逻辑科学发展的现实而言,从传统逻辑到经典逻辑再到非经典逻辑的道路,也是逻辑科学特别是逻辑系统发展由比较单一走向丰富多样的过程。以传统逻辑来说,它来自于人们的日常思维和推理的实际,可以说是对人们的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传统逻辑的内容是比较直观的,与现实也是比较吻合的。而经典逻辑是传统逻辑的现展阶段,是以形式化的方法对传统逻辑理论特别是推理理论的新的研究,因此,与传统逻辑一样,经典逻辑的内容仍是具有直观基础的——经典逻辑的公理与定理大都可以在日常思维中找到相对应的思维与推理的实例予以佐证,人们对它们的理解与解释也不会感到与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实际过于异常。所以,在传统逻辑与经典逻辑的层面,用“系统内的有效性”与“系统外的有效性”的一致来说明一个逻辑系统的正确性是合适的,这种说明的实质就是要求逻辑系统这种“主观”的产物

与思维的客观实际相一致。

相对而言,在经典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非经典逻辑,它的直观性、与人们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吻合性就大大不如经典逻辑,甚至与经典逻辑背道而驰。以模态命题系统为例(应该说,相对而言,模态命题逻辑在非经典逻辑中是较为直观的),如果说系统T满足对模态逻辑系统的直观要求,它所断定的是没有争论的一些结论的话,则系统S4、S5就难以说具有直观性以及与人们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吻合性了:在系统S4和S5中都出现了模态算子的重叠,因而象pp、pp这样的公式大量出现,而这些公式几乎没有什么直观性。至于非经典逻辑中的直觉主义逻辑、多值逻辑,它们离人们的日常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实际更远,更显得“反常”。同时,同一个领域比如模态逻辑或时态逻辑,由于方法和着眼点不同,可以构造出各种不同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作出逻辑系统无正确性可言、逻辑系统纯粹只是人们思考的工具的工具主义结论也就不足为怪了。应该说,工具主义的观点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它看到了逻辑系统特别是各种非经典逻辑系统远离日常思维与推理和作为“纯思维产物”的高度抽象性,看到了逻辑学家在建构各种逻辑系统时的高度的创造性或“主观能动性”。但是,另一方面,从本质来看,工具主义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可取的。它完全抹杀了逻辑系统建构的客观基础,否定了逻辑系统最终是人们特别是逻辑学家的主观对思维实际、推理实际的反映。这种观点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逻辑无用论,最终取消逻辑。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科学发展的实际和逻辑科学的学科性质的。

而一元论对逻辑系统的“正确性”的理解过于狭窄,也过于严厉,这种观点难以解释在今天各种不同的逻辑系统之间相互并存、互为补充的现实。从本质上讲,尽管任何逻辑系统都是逻辑学家构造出来的,但是,它们是有客观基础的——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否则,它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最终难以存在下去),所以,逻辑系统是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的——正确地反映了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逻辑系统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不正确的。应该说,这一点是一元论与多元论都可以同意的,但是,在承认这一说法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正确地反映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的实际”是可以有不同的程度、不同的层次的:逻辑系统对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反映可以是比较普遍、一般的(比如传统逻辑与经典逻辑),也可以是比较特殊、具体的(比如某些非经典逻辑系统,它所反映的就是相对于某一特定主题或领域的特定的思维与推理);逻辑系统对人类思维特别是推理实际的反映可以是比较直观、与日常较为吻合的,也可以是相对来说较为抽象、远离现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逻辑系统的“正确性”是多样的,不可绝对化和唯一化。所以,我认为,一元论坚持“只有一个正确的、唯一的逻辑”是不妥的,相反,多元论的观点则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按哈克的分析把非经典逻辑分成“扩展的逻辑”与“异常的逻辑”的话,那么,很显然,扩展的逻辑是以经典逻辑为基础,将经典逻辑理论应用于某一领域或学科而形成的对经典逻辑的扩充,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互斥、对立的情况,它们都可以是“正确的”。至于“异常的逻辑”,它的某些性质与特征确实可能与经典逻辑不同甚至相矛盾(例如在直觉主义逻辑、多值逻辑中排中律的失效等等),因此,它们有“对立”的地方,但就经典逻辑与某一异常逻辑分支相比而言,它们的对立或不一致只是在某些方面,而从整个系统的性质来看,它们的互通之处更多,因此,经典逻辑与某一异常逻辑分支之间的所谓“对立”之处,恰恰是该异常逻辑分支的独特之处,也是它对某一问题的不同于经典逻辑的处理和解决之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对经典逻辑的意义不在于“否定”了经典逻辑的某些定理或规则,而在于对经典逻辑忽略了的或无法处理的地方进行了自己的独特的处理。所以,经典逻辑与异常逻辑之间的“对立”是表面上的,其实质是它们之间的互补。

【参考文献】

[1]陈波.逻辑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冯棉,等.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桂起权.当代数学哲学与逻辑哲学入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杨百顺.西方逻辑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5]江天骥,等.西方逻辑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